除草剂标准

除草剂标准
除草剂标准

磺酰脲类除草剂合理使用准则

(Guidelin for safety application of sulfonylureas herbicide)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磺酰脲类除草剂防治田间杂草的使用剂量、使用时期、方法、作物品种敏感性、轮作后茬作物安全间隔期。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磺酰脲类除草剂在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作物田防治杂草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起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磺酰脲类除草剂(sulfonylureas herbicide)

分子中具有磺酰脲结构的一类除草剂。化学结构通式包括芳环、磺酰脲桥及杂环三部分:

芳环————————脲桥————————杂环

其中X=N、CH

Y=Cl、COOH、CO

2CH

3

、SO

2

CH

2

CH

3

、CH

2

CF

3

、CF

3

、OCH

2

Cl、OCH

3

OCH

2CF

3

、NO.

2

、OCH

2

CH

3

、O(CH

2

)

2

OCH

3

、O(CH

2

)

2

Cl、COOC

2

H

5

、CON(CH

3

)

2

R=CH

3

R

1

=CH

3

、CL、OCH

3

、CHOF

2

、NHCH

3

、N(CH

3

)

2

、CF

3

、SCH

3

R

2

=OCH

3

、CH

3

、CL、CHOF

2

、OC

2

H

5

、OCH

2

CF

3

除草活性随各取代基的性质和位置不同而异,以上化学结构,通过模

式结构改造与修饰,将苯环改为吡啶、噻吩、呋喃、萘环时化合物也有

较强活性,酰嘧磺隆无芳环结构,磺酰脲桥上无取代基;含三氮环或嘧啶环,环上第四与第六位含取代基CH 3、OCH 3、Cl ;单嘧磺隆为单一取代基,以上统称为磺酰脲类除草剂。这类化合物对杂草有较高活性,可用于农田、林地及非耕地等防除杂草。 2.2

长残留性除草剂 long resideual herbicide

除草剂使用后,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即使有微量残留也易造成在敏感作物药害,这类除草剂称为长残留性除草剂。磺酰脲类长残留性效除草剂品种如氯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氯嘧磺隆、单嘧磺隆等。 3 磺酰脲类除草剂使用技术准则 3.1 使用技术准则(见下表)

常用除草剂简介汇总

1 常见除草剂简介 草甘膦:属于内吸传导广谱灭生性茎叶处理除草剂,可作:果园、荒地、路旁、免耕地等地除草。每亩用草甘膦40-200克。其杀草谱:防除很多种出苗后的一年生、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剂型:30%、46%水剂、30%、50%和65%、70%可溶粉剂。74.7%、88.8%和98%、95%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 草铵膦:属于非选择性触杀除草剂,有一定内吸作。可用于果园、葡萄园、非耕地、马铃薯田等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双子叶及禾本科杂草,如鼠尾看麦娘、马唐、稗、野生大麦、多花黑麦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野小麦、野玉米,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莎草,如:鸭芽、曲芒发草、羊茅,等等,每亩用草铵膦67-135克。剂型:20%AS 百草枯:属于触杀型广谱灭生性茎叶处理除草剂。可作:果园、茶园、橡胶园、非耕地、免耕地、玉米、甘蔗等防除一年生、多年生杂草,对多年生杂草只能杀死地上部分,而不能杀死地下部分。每亩用百草枯20-40ml 。剂型:20%AS 2甲4氯钠:属于选择性内吸传导性茎叶处理的除草剂,可作:甘蔗、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田、果园防治日本草、胜红蓟、香附子等阔叶杂草和莎草。2甲4氯亩用28-56克,可与,敌草隆、阿特拉津、莠灭净、草甘膦等复配。剂型 70%、56%钠盐水溶原粉,20%水剂。 莠灭净:属于内吸传导型选择性茎叶兼土壤处理除草剂,可作:甘蔗、玉米、果园等作物防治马唐、日本草、胜红蓟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每亩用莠灭净80克。可与敌草隆、阿特拉津、2甲4氯等复配。剂型:可湿性粉剂。 莠去津(阿特拉津):属于内吸传导型选择性茎叶兼土壤处理除草剂,可作:甘蔗、玉米、果园等作物防治马唐、牛筋草、日本草、胜红蓟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每亩用莠去津57-95克。可与

玉米除草剂种类

玉米除草剂 当地常用:莠去津(阿特拉津)、乙草胺、都尔、拉索等单剂,或用复合剂:40%阿特拉津胶悬剂+72%都尔乳油, 一、玉米除草剂种类 (1)、阿特拉津,阿特拉律又称莠去津:在高温下、碱和无机酸可将其水解为无除草活性的羟基衍生物。在玉米中的允许残留量为0.02×10-6。市售制剂有50可湿性粉剂和40的胶悬剂。 阿特拉津(莠去津)是选择性内吸型,苗前、苗后使用的除草剂。 在玉米上可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某些多年杂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玉米在播后苗前用药:土壤有机质含量l~2的地区每亩用40的胶悬剂175~200毫升,有机质含量3~5和杂草多的地区每亩用40胶悬剂200~250毫升,沙质土用下限,粘质上用上限,播后1~3天,加水30千克用喷雾器喷洒土表。 玉米苗后处理:可在4叶期进行。要求同苗前处理基本一样。 该除草剂对豆类和桃树敏感,用药时应严加注意。

(2)、2,4-滴丁酯: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挥发性强,遇碱分解。制剂为72乳油。该除草剂为内吸选择性除草剂,主要防治禾本科作物田中的双子叶杂草及某些恶性杂草。 玉米出苗后4~5叶期施药,每亩用45~90克加水15~75干克,喷洒杂草叶面。如苗前处理,播后3~5天喷药为宜,进行茎、叶处理的不宜超过5叶期,用药量每亩50~100克,加水l5~75千克。一般有效期为3~6星期,对单、双子叶杂草均有效。对棉花大豆等作物有害,使用时要有一定的隔离区。 (3)、甲草胺又名拉索:在强酸和碱性条件下水解。玉米允许残留量0.0510。对眼睛和皮肤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市售商品有43和48的乳油以及10、15的颗粒剂。 甲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苗前使用的除草剂,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 玉米田播后苗前或定植后杂草萌芽前用药,43乳油每亩175~300克,对水50~60千克,均匀喷雾于表土(干旱地区药后浅混土2~4厘米)。 若溅入眼睛和皮肤,立即用清水冲洗,并从速就医、若误服,应立即送医院抢救,催吐或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4)、乙草胺:乙草胺与甲草胺同属于酸胺类除草剂,对眼睛和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制剂有43和50的乳油。

常用除草剂简介

草甘膦:属于内吸传导广谱灭生性茎叶处理除草剂,可作:果园、荒地、路旁、免耕地等地除草。每亩用草甘膦40-200克。其杀草谱:防除很多种出苗后的一年生、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剂型:30%、46%水剂、30%、50%和65%、70%可溶粉剂。74.7%、88.8%和98%、95%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 草铵膦:属于非选择性触杀除草剂,有一定内吸作。可用于果园、葡萄园、非耕地、马铃薯田等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双子叶及禾本科杂草,如鼠尾看麦娘、马唐、稗、野生大麦、多花黑麦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野小麦、野玉米,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莎草,如:鸭芽、曲芒发草、羊茅,等等,每亩用草铵膦67-135克。剂型:20%AS 百草枯:属于触杀型广谱灭生性茎叶处理除草剂。可作:果园、茶园、橡胶园、非耕地、免耕地、玉米、甘蔗等防除一年生、多年生杂草,对多年生杂草只能杀死地上部分,而不能杀死地下部分。每亩用百草枯20-40ml。剂型:20%AS 1 2甲4氯钠:属于选择性内吸传导性茎叶处理的除草剂,可作:甘蔗、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田、果园防治日本草、胜红蓟、香附子等阔叶杂草和莎草。2甲4氯亩用28-56克,可与,敌草隆、阿特拉津、莠灭净、草甘膦等复配。剂型70%、56%钠盐水溶原粉,20%水剂。 莠灭净:属于内吸传导型选择性茎叶兼土壤处理除草剂,可作:甘蔗、玉米、果园等作物防治马唐、日本草、胜红蓟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每亩用莠灭净80克。可与敌草隆、阿特拉津、2甲4氯等复配。剂型:可湿性粉剂。 莠去津(阿特拉津):属于内吸传导型选择性茎叶兼土壤处理除草剂,可作:甘蔗、玉米、果园等作物防治马唐、牛筋草、日本草、胜红蓟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每亩用莠去津57-95克。可与2甲4氯、敌草隆、莠灭净等复配。剂型:40%悬浮剂、50%可湿性粉剂。

除草剂分类大全

除草剂分类大全 (一)、按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分类 1、选择性除草剂 除草剂在不同植物间具有选择性,即能毒害或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甚至只毒杀某种杂草,而不损害作物和其他杂草,凡具有这种选择性作用的除草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通俗地讲就是能用于某种作物、杀死其中的一部分杂草的除草剂。如精喹能用于花生、大豆、西红柿等阔叶作物田防除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而不能用于玉米田,否则它会将玉米当成禾本科杂草杀死,它也不能杀死阔叶杂草。再如莠去津能用于玉米田防除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而即使用量稍高也不伤害玉米。精喹和莠去津的这种性质就叫选择性。 但是选择性对用量是有要求的,如果提高莠去津的用量到一定程度,不仅可以轻易地杀死玉米,甚至可以杀死大片的灌木林。 2、灭生性除草剂 这种除草剂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小,草苗不分,“见绿就杀”。灭生性除草剂能杀死所有植物,如百草枯见绿就杀,既不区分作物和杂草,也不区分杂草所属种类。再如前面所述的提高莠去津用量杀死灌木林,这时的莠去津就成了灭生性除草剂。 (二)、按使用方法分类 1、土壤处理剂 土壤处理剂也叫做苗前封闭剂,施用于土壤中,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下胚轴等部位吸收而发挥除草作用,可防除未出土杂草,对已出土的杂草效果差一些,一般在作物播前、播后苗前或移栽前施用,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氟乐灵等。 2、茎叶处理剂 指用于杂草苗后,施用在杂草茎叶上而起作用的除草剂,如精喹、烟嘧磺隆。 很多除草剂既可作为土壤处理剂也可作为茎叶处理剂,被称为土壤处理剂是因为它在土壤中的药效更强些,如氰草津,以根吸收为主,也可由茎叶吸收。 应该说明,这种分类中所讲的苗前苗后中的“苗”严格地讲是“杂草苗”,而不是“作物苗”。“作物苗前”施用的不一定全是土壤处理剂,比如玉米田播后苗前为了杀死已经出苗的大草,可以喷施百草枯,这是在作茎叶处理而不是土壤处理;同样,“作物苗后”施用的也不一定全是茎叶处理剂,比如在玉米苗后早期施用莠去津,此时的莠去津仍多为杂草根部吸收,所以仍然应归为土壤处理剂。 (三)、按传导性能分类 按药剂在杂草体内传导性的差异,将其分为触杀型和传导型,触杀型造成的是外伤,药效表现迅速,但是当喷雾不匀时杂草会死而复生;传导型造成的是内伤,药效表现相对慢一些,但杂草所受的伤害不易恢复。 1、触杀型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与杂草接触后,只对接触部位起作用,而不能或很少在植物体内传导。这类除草剂在施用时要求尽量均匀。如百草枯,如果只覆盖了少量杂草叶面,其余的大量叶面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杂草会表现出受害症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然后又慢慢恢复生长能力。 2、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在被杂草吸收后,能够在其体内传导,药剂能到达未着药部位,甚至传遍全株。如草甘膦,可以由杂草茎叶吸收,经传导到达其余的部位,甚至

怎样提高你的苗后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药剂、杂草、气候、施药技术是影响除草剂除草效果的四大因素。 首先要选择与杂草群落相一致的优质除草剂品种,其次要适时防治。对于一个厂家或某个经营者来说,产品是一定的,适时防治就成了提高除草剂效果的关键。那么,什么叫做适时防治呢?即杂草叶龄与气候及施药时间及各项技术的最佳组合防治时期。能让除草剂迅速被吸收,并能使杂草很快死亡的时期就是适时。一般来说,除草效果的好坏,要看杂草吸收药剂的多少,吸收的越多效果就越好。因此解决了除草剂的吸收问题就解决了除草剂的效果问题。那么,哪些因素影响除草剂的吸收呢?1、对于苗后除草剂来说,气候是一个关键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如苯磺隆和精喹禾灵在低温情况下,就会大大降低除草效果。施药时一定要注意药物的特点,应在适当的温度下施药;所有的除草剂都受到空气湿度的影响,某种程度上决定杂草对药剂的吸收,因此空气湿度就成了除草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草甘磷和百草枯。一般来讲,空气相对湿度在40°以下基本没有效果,相对湿度45-65°在采取技术措施后也有很好的除草效果,但掌握不好除草效果容易反弹,相对湿度超过65°除草效果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如果在45-65°用药,除草剂一定要加量并添加除草剂助剂,有助于除草效果的发挥。2、杂草的叶龄也是影响除草效果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杂草3-5个叶,杂草生长旺盛期是苗后除草的关键时期,叶龄越大效果越差。如果叶龄和气候不能一致,施药时应先考虑气候,在适宜气候条件下施药,杂草较大时,除草剂的浓度不变,喷到、喷严同样会有较好的除草效果。3、施药技术也是很关键的。用量:用量多少要根据气候和杂草的大小来决定,作为苗后除草剂来说不能一律按一亩多少克使用,要根据具体地块的不同而决定。产品说明书的推荐剂量是叶龄在3-5个叶,气候适宜的条件下推荐的剂量,条件变了用量也随着改变。通常推荐剂量的药液浓度不变,喷透喷严就可以了,只是多喷一些药液而已。配药:配药要均匀一致,要做到先配成母液,再配成药液,或先在喷雾器中加一半的水,再加入量取好的药剂,边加入边搅拌,然后再加满水搅匀。喷药:喷雾器压力要足,喷出的雾滴要细,技术指标是:手动喷雾器压力是2千克/平方米,雾滴过筛100目,杂草叶子表面要达到30-40个雾滴/平方厘米。一般来讲内吸性药剂每平方厘米30个雾滴以上,触杀性药剂每平方厘米40个雾滴以上,对农民来讲就是打透打严,喷到喷实,喷药时要注意作物的保护,不要漏喷也不要重喷,要在安全的剂量下用药或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实际上,要想达到一个好的效果并不难,苗后除草剂只要把亩用剂量、空气相对湿度、施药时间掌握好,再加上认真喷药就能得到理想的除草效果。我们公司推广老马金锄系列除草剂,推广的比较成功,除草效果好,安全性也好,深受农民朋友的好评。就是依靠以上的技术支持而收益的。

常用除草剂

1、二甲戊灵 二甲戊灵是一种优秀的旱田作物选择性除草剂,可以广泛应用于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直播旱稻、马铃薯、烟草、蔬菜等多种作物田除草。二甲戊灵为选择性除草剂,适用性广。 喷洒后不用混土,能够阻止杂草幼苗生长,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千金子、牛筋草、马齿苋、苋、藜、苘麻、龙葵、碎米莎草、异型莎草等效果显著。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优于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效果差。 需注意每季作物只能使用一次。二甲戊灵为选择性芽前、芽后旱田土壤处理除草剂。杂草通过正在萌发的幼芽吸收药剂,进入植物体内的药剂与微管蛋白结合,抑制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造成杂草死亡。旱稻,水稻旱育秧田:每亩用33%二甲戊灵乳油150-200毫升,兑水15-20千克,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 注意事项: 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沙质土、低洼地等用低剂量,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粘质土、气候干旱、土壤含水量低等用高剂量。 ②土壤墒情不足或干旱气候条件下,用药后需混土3-5厘米。 ③在土壤中的吸附性强,不会被淋溶到土壤深层,施药后遇雨不仅不会影响除草效果,而且可以提高除草效果,不必重喷。 ④在土壤中的持效期为45-60天。 2、吡嘧磺隆 吡嘧磺隆属于磺酰脲类除草剂,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根系被吸收,在杂草植株体内迅速转移,抑制生长,杂草逐渐死亡。水稻能分解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几乎没有影响。 药效稳定,安全性高,持效期25~35天。适用于水稻秧田、直播田、移栽田。可以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如异性莎草、水莎草、萤蔺、鸭舌草、水芹、节节菜、野慈姑、眼子菜、青萍、鳢肠。对稗草、千金子无效。一般在水稻1~3叶期使用,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15~30克拌毒土撒施,也可兑水喷雾。药后保持水层3~5天。移栽田,在插后3~20天用药,药后保水5~7天。 注意事项: 吡嘧磺隆对水稻安全性好,但晚稻品种(粳、糯稻)相对敏感,应尽量避免在晚稻芽期施用,否则易产生药害。

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有哪些及防治措施的防治

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有哪些及防治措施的防治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玉米除草剂药害的预防措施 1、正确选用玉米田除草剂 在春玉米种植区,要在充分了解各除草剂品种的性能与使用方式方法后,针对田间杂草种类选用对玉米安全的除草剂品种。在夏玉米种植区,苗前苗后封闭除草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毒副作用、杀草谱广的玉米田专用除草剂—乙莠水悬浮乳剂、50%禾宝乳油或50%都阿合剂等混合药剂。苗后茎叶处理剂可选用烟嘧磺隆、2甲4氯钠等除草剂。 2、严格掌握玉米除草剂用药时期和剂量 各种除草剂之间性能与杀草范围差异较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对玉米造成伤害。因此,在用药时,必须根据各种药剂的性能特点、有效成份等认真把握用药的准确时期及用量,使用过早与用量太小均难以起到灭草的应有效果,使用过晚与用量偏大则可能对玉米造成伤害。同时在用药时还应根据土壤质地、水分含量、玉米苗大小、杂草大小等酌情增减剂量,避免伤苗。 4%烟嘧磺隆悬浮剂,在玉米3~5期叶,杂草基本出齐后茎叶喷雾,每亩用60~100毫升(折合有效成分2.4~ 4克/亩),可防除马唐、牛筋草、狗尾草、野黍、反枝苋、藜、莎草科杂草等。一般在施药后4~5天出现毒害症状,受害症状为心叶变黄、失绿,叶梢、叶鞘紫红色。一年生杂草20天左右死亡,6叶以上多年生阔叶杂草受抑制,停止生长,高剂量可致死。 2甲4氯为激素类选择性除草剂,具较强的内吸传导性。主要用于防除玉米田的阔叶类杂草及莎草科杂草。玉米幼苗期对2甲4氯钠很敏

感,3-4叶期后抗性逐渐增强,分蘖末期最强,到幼穗分化期敏感性又上升。施药期应掌握在玉米3-6叶期,以4-5叶期施药最为适宜。 3、相邻地块慎用除草剂 与玉米田相邻的地块在使用除草剂时,一定要根据作物的类别、地理位置、风向、所用的除草剂品种与性能等谨慎用药。非同科作物更应提高警惕性,并选择适宜的用药方式,防止药剂微粒随风扩散到玉米田伤及玉米。 4、除草剂施药方法 用手动喷雾器喷雾。苗后除草在使用百草枯触杀性除草剂时,应在喷雾器喷头上加设防护罩,并在无风或微风气象条件下进行,防止喷溅到玉米植株上伤及玉米。喷施烟嘧磺隆、2甲4氯钠等茎叶除草剂时最好用扇形喷头,顺垄低空定向喷雾,即将喷头走在玉米心叶下部,尽可能不让心叶着药,这是减轻玉米药害的关键。如果用空心圆锥喷头,最好加防护罩,控制雾滴方向,不让玉米心叶着药。避开有风天气施药,在风力较大时不要施药。同时尽可 能采用流量大的喷头,避免雾滴飘移。同时,禁止在不完全了解各农药性能情况下自行配制混合药剂进行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各类除草剂严禁与杀虫剂或杀菌剂混合使用。 5、清洗药具 施药用具在用前用后要认真严格清洗,用前清洗可防止前次残留药剂对此次用药的影响,用后清洗能消除下次用药的隐患。特别是在前次用药防治其它类型病虫害或作物田杂草情况下,更应严格清洗,否则易

浅谈除草剂的用量与效果

浅谈除草剂的用量与效果 杂草是农作物的一大敌人,它直接与农作物争肥、争水、争光照,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选择性除草剂问世后,化学技术与耕作措施的相结合,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高速增长。除草剂作为化学除草的重要武器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保障之一,在环境状况相同的情况下,除草剂的配方配比和用量会对杂草的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 标签:除草剂;用量;杂草;药效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兴安岭以北地区,以大麦,小麦,油菜三大作物作为主栽作物,在粮油生产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在农业生产中,田中杂草的生长对农作物的优质、高产与稳产产生着巨大的阻碍作用。其中常见的禾本科杂草为:稗草,野燕麦,马唐和狗尾草等;阔叶杂草有:红杆灰菜,黑杆灰菜,大蒿子,荞麦蔓,野苏子,刺儿菜,苣荬菜,猪毛蒿,葶苈和菊科类杂草等。基于历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以油菜为例,在同一块试验田中选择几种除草剂,通过不同种类和剂量的配比,总结试验结果,利用小田试验来选择出最有利于大田生产的科学有效的除草剂配方。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 20%胺苯磺隆,5%精喹禾灵,75%二氯吡啶酸,33.4%氨氯·二氯吡(水剂),有机硅。 1.2 试验设计 在田间杂草与农作物在田间共同生长,必定会与农作物争肥、争水、争光照,可以说杂草不灭一定会影响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在这个试验中不以产量作为衡量标准,而是以药剂实效作为评判依据。在小区油菜试验田中,品种为秦杂油19,共设7个处理。两次重复,每个处理一分地,药剂喷施于油菜三叶至五叶期。 1.3 试验处理 (1)75%二氯吡啶酸3g。(2)33.4%氨氯·二氯吡水剂1.6ml。(3)20%胺苯 (4)5%精喹禾灵8ml+33.4%磺隆1g+33.4%氨氯·二氯吡水剂1.2ml+有机硅0.2ml。 氨氯·二氯吡水剂 1.2ml+有机硅0.2ml。(5)20%胺苯磺隆1g+5%精喹禾灵8ml+33.4%氨氯·二氯吡水剂1.2ml+有機硅0.2ml。(6)20%胺苯磺隆1g+5%精喹禾灵8ml+75%二氯吡啶酸0.5g+有机硅0.2ml。(7)20%胺苯磺隆1g+5%精喹禾灵8ml+75%二氯吡啶酸0.5g+33.4%氨氯·二氯吡水剂1.2ml+有机硅0.2ml。

常用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常用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乙草胺 乙草胺内吸性酰胺类除草剂,是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可被植物幼芽吸收,单子叶植物通过芽鞘吸收,双子叶植物下胚轴吸收传导,必须在杂草出土前施药,有效成分在植物体内干扰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如果田间水分适宜幼芽末出土即被杀死,如果土壤水分少,杂草出土后,随土壤湿度增大杂草吸收药剂后而起作用,禾本科杂草至叶卷曲萎缩,其它叶皱缩,整株枯死。对马唐等禾本科杂草活性高,反枝苋敏感,对藜、马齿苋、龙葵等双子叶杂草有一定防效并抑制生长,活性比禾本科杂草低,对大豆菟丝子有良好防效,大豆等耐药性作物吸收乙草胺在体迅速代谢为无活性物质,正常使用对作物安全。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除草剂,适用柑橘、葡萄、果园等旱田作物芽前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某些双子叶杂草、大豆菟丝子。制剂有90%禾耐斯乳油、50%乙草胺乳油、88%乙草胺乳油和20%乙草胺可湿性粉剂等。 敌草胺 敌草胺又名草胺、丙酰草胺,属低毒除草剂,对眼睛和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在实验剂量中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对鱼类和水生动物毒性较低。 敌草胺为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剂,杂草根和芽鞘能吸收药液,使芽不能生长而死亡。敌草胺杀草谱较广,如稗草、马唐、狗尾草、野燕麦、千金子、看麦娘、早熟禾、雀稗等,也能杀许多重要的双子叶杂草,如藜、猪殃殃、繁缕、马齿苋等。 本品适用于茄科、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石蒜科作物田以及果、桑、茶园除草,对多年生杂草无效。敌草胺施用后混土的半衰期长达70天左右,持效期长,施药依次可解决杂草危害问题。 使用方法: 1、辣椒、番茄、茄子等作物田,可在作物播后苗前或移栽后,灌水或降雨后,土壤潮湿的情况下施药,100~150克/667m2,兑水50kg喷雾。 2、油菜、白菜、芥菜、菜花、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直播或移植田,可在播后苗前或移植后,土壤湿润情况下施药,100~120克/667m2,兑水50kg喷雾,也可拌潮湿细土150kg,均匀撒施。 3、大豆、花生及其他豆科作物,在播后苗前,100~150克/667m2,兑水50kg喷雾。 4、烟草苗床,可于播前喷雾,100~150克/667m2,本田可于烟草移植后施药,120~200

玉米除草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玉米除草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一、主要除草剂单剂种类 1、酰胺类除草剂:该类产品是目前玉米田最为重要的一类除草剂,可以被杂草芽吸收,在杂草发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能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该类除草剂品种较多,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等。 2、三氮苯类除草剂: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和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杂草根系吸收为主,也可以被杂草茎叶少量吸收。代表品种有莠去津、氰草津、西玛津、扑草津等,其中以莠去津使用较多,对玉米较为安全,活性最高;但莠去津宜与乙草胺等混用以降低用量,提高除草效果和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 3、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用于玉米苗后防治阔叶杂草和香附子。代表品种有2甲4氯钠盐、2?4-D丁酯。其中2甲4氯钠盐广泛用于玉米田防治香附子,但使用时期不当易产生药害。 4、磺酰脲类除草剂: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治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噻黄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 5、其它除草剂:百草枯和草甘膦是灭生性除草剂,可以在玉米40厘米高以后进行定向喷雾,有效防治多种杂草;也可以用使它隆、百草敌、溴苯腈、苯达松等品种防治玉米田阔叶杂草。 二、主要除草剂混剂种类 1、乙草胺和莠去津1∶1混剂:该类除草混剂最早生产的是乙阿合剂、乙莠悬浮剂,可以用于玉米播后芽前、玉米苗后早期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玉米及后茬作物安全。相似的产品有丁草胺+乙草胺+莠去津、丁草胺+莠去津、甲草胺+乙草胺+莠去津、异丙甲草胺+莠去津、异丙草胺+莠去津等。 2、乙草胺和莠去津2∶3混剂:这种除草混剂可用于玉米播后芽前、玉米苗后早期防治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玉米安全;在特别干旱年份可能降低对后茬小麦的安全性。性能相似的品种有绿麦隆+乙草胺+莠去津混剂,可大大提高对后茬小麦的安全性,但不可以用于玉米苗后。文章录入 3、扑草津和莠去津混剂: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在玉米播后芽前施用除草效果稳定,受墒情影响程度较小,但雨水较大时,淋溶较多会降低除草效果;在玉米生长期施用,遇高温干旱等不良环境条件可以诱发玉米药害。 4、烟嘧磺隆和莠去津混剂:不仅可以有效防治多种一年生杂草,而且可以防治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施用方便,对玉米和后茬作物安全。但该类除草剂混剂价位较高。 5、乙草胺、莠去津和百草枯混剂:兼有灭生性和封闭除草效果,在玉米生长期施用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田多种杂草。类似的产品较多,也有以草甘膦替换百草枯的除草剂混剂。 三、除草剂用量 玉米田播种期除草,使用乙阿合剂150~200毫升/亩;苗后早期,玉米1~4叶期可以用50%玉宝可湿粉90克/亩、或38%莠去津悬浮剂75~100毫升/亩+4%烟嘧磺隆悬浮剂75~100毫升/亩;玉米生长中期可以用20%百草枯水剂100~150毫升/亩,或40%乙莠悬浮剂150毫升/亩+20%百草枯水剂100~150毫升/亩,在无风条件下定向喷施。 四、注意几个问题 根据自己种植的玉米品种选择除草剂品种。 使用苗前封闭的,要求土壤墒情好,使用时水量足。 使用苗后除草剂,注意苗龄,除个别除草剂品种比较安全外,大部分要注意。 不可任意混配除草剂和杀虫剂。 价格便宜的除草剂一般有效成分含量氯低,效果差,不安全,有的内含2.4丁酯或2甲

稳提除草剂除草效果的技术

稳提除草剂除草效果的技术 稳提除草剂除草效果的技术: 1、根据作物及其田间杂草选择除草剂 (1)、首先要弄清楚什么作物只能用哪些除草剂。如苯磺隆、精恶唑禾草灵(商品名称骠马)在麦田防除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效果很好,对小麦也安全,若用于油菜、葫豆等就会杀死作物。又如吡氟禾草灵(商品名称稳杀得)、喹禾灵(商品名称禾草克)只能在油菜、花生、大豆等阔叶作物地使用,若用于小麦田也会产生药害。 (2)、要弄清楚防除田块中有些什么杂草,要根据主要杂草来选择除草剂。如同是稻田除草剂,敌稗、禾大壮只能除稗草,苄嘧磺隆能杀灭莎草科和阔叶杂草,乙·苄能防除禾本科、莎草科及阔叶类杂草。 (3)、要混合、交替使用除草剂。由于同种除草剂连续使用多年,易导致敏感性杂草逐渐减少,抗耐药性杂草上升,因此除草剂要混合使用和年度间交替使用,才能达到长期控制草害的目的。 2、择最佳时期施药 根据除草剂的性质,杂草发生时期、杂草和作物的生育期,选定用药适期。 (1)、土壤处理。此法是将除草剂直接喷施于土表,杀死刚萌发的杂草。如异丙甲草胺(商品名称都尔)、乙草胺等应在作物播种后杂草出土前用药,等到杂草出苗后用药,不但效果差,有的还会伤害作物。据植保站试验,油菜田使用乙草胺,移栽后3-4天用药,除草效

果可达85%,移栽后8天施药,除草效果只有70%左右。 (2)、苗期茎叶处理。苗期茎叶处理除草剂,应在杂草敏感阶段(二叶期前)和作物耐药性较强(二叶一心以后)时用药。如麦田苗期化学除草剂掌握在多数禾本科杂草在立针期至二叶期、阔叶杂草在二轮叶期以前用药。如稻田以稗草、牛毛毡、矮慈姑为主时,除草应在栽秧后4-6天(杂草萌发阶段)用药;若重点防除眼子菜、田字萍等杂草,于栽秧后10-15天(杂草基本出齐)施药为宜。 (3)、注意有些除草剂药效的高低要受光照、气温、土壤墒情的影响。如草甘膦(农达)、2甲4氯、敌稗等在阳光强时药效高,故应选择晴天施药为好;如绿麦隆、麦草畏(商品名称百草敌)等在气温5oC 以下除草效果差,应避免寒潮前后用药;又如异丙隆、乙草胺、绿麦隆等,土壤湿度大时除草效果好,若土壤干旱,应先灌水或降雨后施药。 3、掌握好用药量 每种除草剂都有一个适宜的用药量,在此用药量范围内,可做到少用药,节省投资,既杀死杂草,又不伤害作物,还能减少环境污染。用药量要看田间杂草种类,一般敏感性杂草用量少些,抗耐药性强的杂草用量多些。如75%苯磺隆(商品名称巨星)在麦田重点防除繁缕时,每667m2用0.7g,防效可达90%以上,防除其他阔叶杂草如猪殃殃,则需用1-1.25g效果才好。另外,土壤粘重,有机质含量高、杂草密度大等情况可酌情增加用药量。 4、提高药剂配制和施药技术质量

除草剂的分类及除草原理

除草剂的分类及除草原理 一、除草剂分类 (一)、按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分类 1、选择性除草剂 除草剂在不同植物间具有选择性,即能毒害或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甚至只毒杀某种杂草,而不损害作物和其他杂草,凡具有这种选择性作用的除草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通俗地讲就是能用于某种作物、杀死其中的一部分杂草的除草剂。如精喹能用于花生、大豆、西红柿等阔叶作物田防除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而不能用于玉米田,否则它会将玉米当成禾本科杂草杀死,它也不能杀死阔叶杂草。再如莠去津能用于玉米田防除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而即使用量稍高也不伤害玉米。精喹和莠去津的这种性质就叫选择性。 但是选择性对用量是有要求的,如果提高莠去津的用量到一定程度,不仅可以轻易地杀死玉米,甚至可以杀死大片的灌木林。 2、灭生性除草剂 这种除草剂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小,草苗不分,“见绿就杀”。灭生性除草剂能杀死所有植物,如百草枯见绿就杀,既不区分作物和杂草,也不区分杂草所属种类。再如前面所述的提高莠去津用量杀死灌木林,这时的莠去津就成了灭生性除草剂。 (二)、按使用方法分类 1、土壤处理剂 土壤处理剂也叫做苗前封闭剂,施用于土壤中,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下胚轴等部位吸收而发挥除草作用,可防除未出土杂草,对已出土的杂草效果差一些,一般在作物播前、播后苗前或移栽前施用,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氟乐灵等。 2、茎叶处理剂 指用于杂草苗后,施用在杂草茎叶上而起作用的除草剂,如精喹、烟嘧磺隆。 很多除草剂既可作为土壤处理剂也可作为茎叶处理剂,被称为土壤处理剂是因为它在土壤中的药效更强些,如氰草津,以根吸收为主,也可由茎叶吸收。 应该说明,这种分类中所讲的苗前苗后中的“苗”严格地讲是“杂草苗”,而不是“作物苗”。“作物苗前”施用的不一定全是土壤处理剂,比如玉米田播后苗前为了杀死已经出苗的大草,可以喷施百草枯,这是在作茎叶处理而不是土壤处理;同样,“作物苗后”施用的也不一定全是茎叶处理剂,比如在玉米苗后早期施用莠去津,此时的莠去津仍多为杂草根部吸收,所以仍然应归为土壤处理剂。 (三)、按传导性能分类 按药剂在杂草体内传导性的差异,将其分为触杀型和传导型,触杀型造成的是外伤,药效表现迅速,但是当喷雾不匀时杂草会死而复生;传导型造成的是内伤,药效表现相对慢一些,但杂草所受的伤害不易恢复。 1、触杀型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与杂草接触后,只对接触部位起作用,而不能或很少在植物体内传导。这类除草剂在施用时要求尽量均匀。如百草枯,如果只覆盖了少量杂草叶面,其余的大量叶面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杂草会表现出受害症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然后又慢慢恢复生长能力。

除草剂的正确选择

除草剂的正确选择 每一种除草剂都是针对某些杂草而研制的,我们要根据杂草的种类选择合适的除草剂。 1.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有:草阔净、蒲菊净。一般阔叶杂草使用草阔净,按照200—300倍液喷雾,正常情况下5—7天杂草即可彻底死亡(早春由于气温低,表现慢,需要10—15天)如果是多年生宿根杂草或草龄过大最好的防除方法是多次处理,即第一次用药后15—20天,杂草地上大部分被杀死,地下残存根茎萌发新叶后二次用药,二次用药对宿根杂草的杀灭往往是最关键和最致命的,这是因为杂草无法得到养分补给药剂再次传导直到根茎,使杂草根茎腐烂,至死不再复发。对于蒲公英和苦买菜等多年生的菊科杂草使用对菊科特效的蒲菊净防除,蒲菊净能够腐烂菊科杂草多年形成的粗壮根茎,使其不能复发。 2.防除禾本科杂草时可使用草禾净,250—300倍液进行均匀喷雾,可有效防除狗尾草、稗草、马塘、画眉草等禾本科杂草,对于剪股颖做球通道的球场在防除马塘、稗草时选用马塘净200—250倍液喷雾处理,剪股颖对除草剂十分敏感,很多药剂不能安全使用,轻者产生药害发黄,重者可以导致草坪的死亡,所以选择除草剂种类一定要对剪股颖安全。

3.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同时发生时,使用禾阔净150倍进行均匀喷雾,可以达到一次施药兼除多种杂草的效果。 4.防除莎草科杂草使用灭莎净200—300倍液喷雾处理,一次用药即可,可是香附子根茎腐烂,复发率很低,杂草发生严重时连续使用2—3次即可彻底根除。 注意:喷施除草剂后8小时内,喷灌部门要注意不要浇水,喷施除草剂2天内剪草部门尽量不要修剪,高温休眠期喷施除草剂后及时喷施杀菌剂等。 值得注意的问题,根据除草剂的漂移会对其他花卉造成影响,药剂残留会对下茬植物造成伤害。人们经常活动的地方,如高尔夫球场、运动场、公园草坪、绿化草坪等,应施用毒性较低的除草剂,同时喷施除草剂的次数要尽可能减少。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2003-03-15 16:08:00 来源: 除草剂被植物根、芽吸收后,作用于特定位点,干扰植物的生理、生化代谢反应,导致植物生长受抑制或死亡。除草剂对植物的影响分初生作用和次生作用。初生作用是指除草剂对植物生理生化反应的最早影响,即在除草剂处理初期对靶标酶或蛋白质的直接作用。由于初生作用而导致的连锁反应,进一步影响到植物的其它生理生化代谢,被称着次生作用。 (一)抑制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在光反应中,通过电子传递链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藏在ATP;在暗反应中,利用光反应获得的能量,通过Calvin-Benson途径(C3植物)或 Hatch-Slack-KortschaK途径(C4植物)将CO2还原成碳水化合物。除草剂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抑制光合作用:抑制光合电子传递链、分流光合电子传递链的电子、抑制光合磷酸化、抑制色素的合成和抑制水光解。 1.抑制光合电子传递链 约有30%的除草剂是光合电子传递抑制剂,如三氮苯类、取代脲类、尿嘧啶类、双氨基甲酸酯类、酰胺类、二苯醚类、二硝基苯胺类。作用位点在光合系统II和光合系统I之间,即QA和PQ之间的电子传递体B蛋白,除草剂与该蛋白结合后,改变它的结构,抑制电子从QA 传递到PQ,使得光合系统处于过度的激发态,能量溢出到氧或其它邻近的分子,发生光氧化作用,最终导致毒害。 2.分流光合电子传递链的电子 联吡啶类除草剂百草枯和敌草快等是光合电子传递链分流剂。它们作用于光合系统I,截获电子传递链中的电子,而被还原,阻止铁氧化还原蛋白的还原即其后的反应。这类除草剂杀死植物并不是直接由于截获光合系统I的电子造成的,而是由于还原态的百草枯和敌草快自动氧化过程中产生过氧根阴离子导致生物膜中未饱和脂肪酸产生过氧化作用,破坏生物膜的半透性,造成细胞的死亡。 3.抑制光合磷酸化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商品化的除草剂的初生作用是直接抑制光合磷酸化的。但有些电子传递抑制剂如二苯醚类、联吡啶类和敌稗等,在高浓度下也能抑制光合磷酸化,使得ATP合成停止。光合磷酸化抑制剂,也叫解偶联剂。 4.抑制色素生物合成 在类囊体膜上,有大量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这两类色素紧密相连,前者收集光能,后者则保护前者免受氧化作用的破坏。抑制这两类色素中任何一种的合成,将导致植物出现白化现象。有多种除草剂如吡氟酰草胺、氟啶草酮、苯草酮、苄胺灵、广灭灵抑制类胡萝卜素生

除草剂

第二章除草剂 概述 第一节除草剂分类(1) 除草剂按作用方式分类 ?1.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在植物间有选择性,能够杀死某些植物,而对另外一些植物安全。如快杀稗对水稻安全,可杀稗草;使它隆对麦类安全,可杀猪殃殃等阔叶杂草。 ?2.灭生性除草剂该类除草剂在不同植物间没有选择性,即对所有植物均有毒害或有抑制作用。如农达(草甘磷)、克芜踪(百草枯)等。 一、除草剂分类(2) 按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输导性能分类 ?内吸性除草剂除草剂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后,能够在植物体内传导到其它部位。如快杀稗、使它隆、千金、农达等 ?触杀性除草剂除草剂接触植物后不能在体内传导,只在药剂接触部位起作用。 如克芜踪、虎威、杂草焚等,这类除草剂喷雾时雾化要好,喷洒更要严密、周到。 一、除草剂分类(3) 除草剂按喷洒的目标分类 土壤处理剂除草剂喷洒到土壤表面,封闭土面,能被植物的幼芽、芽鞘、根系吸收,杀死未出土r的萌发的杂草或幼草。如用莠去津、乙草胺、异丙隆等封闭土面。 一般施药要求土壤湿度要大;地面平整、无土块;喷洒要均匀周到,封闭严密。 茎叶处理剂能被除植物的茎叶吸收的除草剂喷洒到杂草茎叶上起杀草作用的除草剂。如使它隆、千金、快杀稗等 一、除草剂分类(4) 除草剂按化学结构分类 ?除草剂可以按其结构划分为不同类别,以便于比较不同类别的除草剂的作用特性。如三嗪类、酰胺类、磺酰脲类等。 常用除草剂的类别(1) ?苯氧羧酸类 2,4-D 2甲4氯 ?苯甲酸类百草敌 ?三氮苯(三嗪类)类莠去津草净津 ?酰胺类乙草胺异丙草胺 ?取代脲类绿麦隆异丙隆 ?氨基甲酸酯类杀草丹禾大壮 ?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精喹禾灵盖草能 ?磺酰脲类苄磺隆苯磺隆 ?咪唑啉酮类普施特灭草喹 常见除草剂类别(2) 环己烯酮类拿捕净收乐通

如何提高农田除草剂的使用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67551076.html, 如何提高农田除草剂的使用效果 作者:孙继春 来源:《吉林农业》2012年第05期 由于农田连年施用一种除草剂,导致杂草的抗药性增强,农田中的恶性杂草如马唐、刺儿菜、节骨草等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目前我国市场上出售的多为单一类型的除草剂,各种除草剂的杀草范围是有限的。实践证明,2种或2种以上除草剂的混用,比单独施用除草剂效率提高5%~15%,而且还有省工、省药、提高安全系数、扩大杀草范围等优点;另外,除草剂还可 与杀虫剂、杀菌剂及化学肥料混合使用,这样即可除草,又可同时杀虫、杀菌、施肥。 1.除草剂混用的概念及类型 将2种或2种以上的除草剂混配在一起的施药方式,叫除草剂混用。 1.1除草混剂型是由2种或2种以上的有效成分、助剂、填料等按一定配比,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的农药制剂,它是由农药生物学专家进行认真配比筛选、农药化工专家进行混合剂型研究,并由农药生产工厂经过精细加工、包装而成的一种商品农药,农民可以依照商品的标签直接应用。 1.2现混现用型习惯上简称除草剂混用,是农民在施药现场,针对杂草的发生情况,依据一定的技术资料和施药经验,临时将两种除草剂混合在一起,并立即喷洒的施药方式,这种施药方式带有某些经验性,除草效果不够稳定。 1.3桶剂型是介于除草混剂和现混现用之间的一种施药方式,它是由农药生产厂家加工与包装而成的一种容积相对较大,标签上注明由农药应用生物学家提供的最佳除草剂混用配方,农民在施药现场临时混合在一起喷洒的施药方式。 在这三种除草剂混用方式中,除草混剂具有稳定的除草效果,但一般价格较贵,使用成本较高;除草剂现混现用可以减少生产环节,降低应用成本,但除草效果不够稳定,且往往降低除草效果、作物发生药害;除草桶剂具有除草混剂的应用效果,同时应用方便、施药灵活、成本低廉,是除草剂应用的发展方向。 2.除草剂混用的技法、药量及注意事项 2.1混用技法两种除草剂能否混用,最好做一次兼容性试验。试验时以水为载体,将要混合的除草剂依次加入,顺序应为水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乳剂,每加入一种药剂要充分搅拌,静止30分钟,如乳化、分散、悬浮性能良好的即可混用。 2.2混用药量除草剂与其他农药不同,对药液的浓度没有严格要求,只要单位面积的施用量均匀地施在规定的面积上即可。除草剂用药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杀草效果。量小安全,但效果

常用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常用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常用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乙草胺 乙草胺内吸性酰胺类除草剂,是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可被植物幼芽吸收,单子叶植物通过芽鞘吸收,双子叶植物下胚轴吸收传导,必须在杂草出土前施药,有效成分在植物体内干扰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如果田间水分适宜幼芽末出土即被杀死,如果土壤水分少,杂草出土后,随土壤湿度增大杂草吸收药剂后而起作用,禾本科杂草至叶卷曲萎缩,其它叶皱缩,整株枯死。对马唐等禾本科杂草活性高,反枝苋敏感,对藜、马齿苋、龙葵等双子叶杂草有一定防效并抑制生长,活性比禾本科杂草低,对大豆菟丝子有良好防效,大豆等耐药性作物吸收乙草胺在体迅速代谢为无活性物质,正常使用对作物安全。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除草剂,适用柑橘、葡萄、果园等旱田作物芽前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

草及某些双子叶杂草、大豆菟丝子。制剂有90%禾耐斯乳油、50%乙草胺乳油、88%乙草胺乳油和20%乙草胺可湿性粉剂等。 敌草胺 敌草胺又名草胺、丙酰草胺,属低毒除草剂,对眼睛和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在实验剂量中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对鱼类和水生动物毒性较低。 敌草胺为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剂,杂草根和芽鞘能吸收药液,使芽不能生长而死亡。敌草胺杀草谱较广,如稗草、马唐、狗尾草、野燕麦、千金子、看麦娘、早熟禾、雀稗等,也能杀许多重要的双子叶杂草,如藜、猪殃殃、繁缕、马齿苋等。 本品适用于茄科、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石蒜科作物田以及果、桑、茶园除草,对多年生杂草无效。敌草胺施用后混土的半衰期长达70天左右,持效期长,施药依次可解决杂草危害问题。

使用方法: 1、辣椒、番茄、茄子等作物田,可在作物播后苗前或移栽后,灌水或降雨后,土壤潮湿的情况下施药,100~150克/667m2,兑水50kg喷雾。 2、油菜、白菜、芥菜、菜花、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直播或移植田,可在播后苗前或移植后,土壤湿润情况下施药,100~120克/667m2,兑水50kg喷雾,也可拌潮湿细土150kg,均匀撒施。 3、大豆、花生及其他豆科作物,在播后苗前,100~150克/667m2,兑水50kg喷雾。 4、烟草苗床,可于播前喷雾,100~150克/667m2,本田可于烟草移植后施药,120~200克/667m2,兑水50kg,喷雾,土壤干旱时,可浅湿土3~5cm。

除草剂的比较与选择

玉米田除草剂的比较与选择 夏播玉米苗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玉米田杂草发生普遍,种类繁多。根据全国杂草普查结果,全国玉米田杂草有22科、38属、43种,主要杂草有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铁苋菜、香附子等。玉米苗期受杂草的危害最重,所以杂草的化学防治应抓好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两个关键时期。为了明确各种除草剂的性能与效果,我们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现将除草剂的比较与选择研究结果报告给农民朋友,供生产中参考。 一、主要除草剂单剂种类 1、酰胺类除草剂:是目前玉米田最为重要的一类除草剂,可以为杂草芽吸收,在杂草发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该类除草剂品种较多,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等。试验证明:在同等有效剂量下,除草活性比较结果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丁草胺>甲草胺;根据其有效用量,除草活性的量化比较结果是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丁草胺:异丙草胺为1∶0.9∶0.8∶0.7;该类除草剂受墒情影响很大,墒情差时除草效果显著降低。 2、三氮苯类除草剂: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和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杂草根系吸收为主,也可以为杂草茎叶少量吸收。代表品种有莠去津、氰草津、西玛津、扑草津等,其中以莠去津使用较多,对玉米较为安全,活性最高;但莠去津宜与乙草胺等混用以降低用量,提高除草效果和对后茬作物安全性。 3、.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于玉米苗后防治阔叶杂草和香附子。代表品种有2甲4氯钠盐、2,4-D丁酯。其中2甲4氯钠盐广泛用于玉米田防治香附子,但使用时期不当易产生药害。 4、磺酰脲类除草剂: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治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噻黄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 5、其它除草剂:百草枯和草甘膦是灭生性除草剂,可以在玉米40厘米高以后进行定向喷雾,有效防治多种杂草;也可以用使它隆、百草敌、溴苯腈、苯达松等品种防治玉米田阔叶杂草。 二、主要除草剂混剂种类 1、乙草胺和莠去津1∶1混剂:该类除草混剂最早生产的是乙阿合剂(乙莠悬浮剂),可以用于玉米播后芽前、玉米苗后早期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玉米及后茬作物安全。相似的产品有丁草胺+乙草胺+莠去津、丁草胺+莠去津、甲草胺+乙草胺+莠去津、异丙甲草胺+莠去津、异丙草胺+莠去津等。 2、乙草胺和莠去津2∶3混剂:这种除草混剂可用于玉米播后芽前、玉米苗后早期防治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玉米安全;在特别干旱年份可能降低对后茬小麦的安全性。性能相似的品种有绿麦隆+乙草胺+莠去津混剂,大大提高了对后茬小麦的安全性,但不可以用于玉米苗后。 3、扑草津和莠去津混剂: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在玉米播后芽前施用除草效果稳定,受墒情影响程度较小,但雨水较大时,淋溶较多会降低除草效果;在玉米生长期施用,遇高温干旱等不良环境条件可以诱发玉米药害。 4、烟嘧磺隆和莠去津混剂:是一种理想的除草剂混剂,不仅可以有效防治多种一年生杂草,而且可以防治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施用方便,对玉米和后茬作物安全。但该类除草混剂价位较高。 5、乙草胺、莠去津和百草枯混剂:兼有灭生性和封闭除草效果,在玉米生长期施用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田多种杂草。类似的产品较多,也有以草甘膦替换百草枯的除草剂混剂。 三、除草剂用量 玉米田播种期除草,使用乙阿合剂150~200毫升/亩;苗后早期(玉米1~4叶期)可以用50%玉宝可湿粉90克/亩、或38%莠去津悬浮剂75~100毫升/亩+4%烟嘧磺隆悬浮剂75~100毫升/亩;玉米生长中期可以用10%草甘膦水剂200~300毫升/亩、20%百草枯水剂100~150毫升/亩,或40%乙莠悬浮剂150毫升/亩+20%百草枯水剂100~150毫升/苗,在无风条件下定向喷施。 玉米田杂草发生与分布 春播玉米播种时气温较低,一般在日平均气温10~12℃,玉米前期生长缓慢,田间空隙大,极其有利于杂草的发生;春玉米田杂草发生期长,自玉米播种后杂草就开始大发生,杂草和玉米几乎同步生长,随着气温上升,杂草发生进入高峰;一般发生期长,出苗不整齐。 夏玉米播期一般在6月上中旬,温度较高,玉米与杂草生长较快,在墒情较好时杂草发生集中,一般在播后10天即达出苗高峰,15天出苗杂草数可达杂草总数的90%,播后30天出草97%左右。玉米田杂草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遇灌水或降雨,可以加快杂草的发生,易于形成草荒,而干旱时出苗不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