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浅析

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浅析
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浅析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J.NORTHWEST MINORITIE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No.1.2002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浅析

周亚成

(新疆大学阿尔泰学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摘 要]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可以分为人体骨骼信仰和动物骨体信仰。骨信仰习俗的形成既有赖于人们对生物体的认知,又受到远古宗教文化的影响;既受到生活、生产环境的影响,又渗透着世俗的观念。现在骨信仰习俗表现出其有意的一面,同时也有与社会发展变化不相适应的一面,这给民俗学研究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哈萨克族;骨;信仰习俗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02)01-0024-04

在民间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当中,从古至今始终纵横交错地表现出许许多多有信仰色彩的事象,或表现为行为上形成了某种手段或仪式,或表现在口头上形成了一些信仰的语汇或口头文学,或表现在心理上形成了影响精神生活的某种力量。[1]哈萨克族的民间信仰习俗十分广博,并且由于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特殊性,民间信仰习俗多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骨信仰习俗便是其中之一。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不仅表现为形式上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还反映了哈萨克族对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骨的认识和朴素的环境意识,从中也给民俗学研究一定的启示。

一、骨信仰习俗的多重表现形式

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可以分为人身骨骼信仰和动物骨体信仰,表现在行为、观念、语言和一些仪式中。

(一)人体骨骼信仰

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知识已经告诉我们:骨骼是支持人和动物体形,保护内部器官,供肌肉附着和作为肌肉运动杠杆作用的支架。人体的骨组织中含有65%的矿物质和30%的有机物质,因而骨既坚硬,又有一定程度的弹性,而且骨松质的腔隙内容纳着红骨髓,是造血器官之一,因此骨在人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哈萨克族不仅极为看重骨在人体中的实际作用,而且将骨的意义延伸、扩张,表现出对骨的极端崇拜,达到了一种信仰的境界。如:哈萨克语称骨为 syjek(髓叶克),通过对这一词添加附加成份和予以相应的动词,既用来表示人的体形外貌,也用以表达人的情感、心态。哈萨克语说 长大成人为 syjek bekiw直译为 骨头长够了; 成长、长大为 s yjektenedi,直译为 骨头长大了; 魁伟、强壮的小伙子为 syjek ti d igit直译为 骨头大的小伙子。当一个人十分 悲伤、悲痛时,说成 saj syjegi s rq rlaw,直译为 悲伤进入骨头, 含冤受屈、受压抑为 syjegi d as w,直译为 骨头受压, 天性说成 syjekke bitten minez,直译为 从骨里产生的性格, 积习已久,根深蒂固为 s yjekke si iw,直译为 渗进骨头里的。哈萨克谚语也说 syjek tam r s yjenisip qun k!redi,aw z tamer art ?alade(骨中的朋友相依为命,嘴上的朋友斤斤计较); s!z s yjekten!tedi,tajaq etten!tedi(恶语穿人骨,棍棒破皮肉)等。哈萨克族对骨一词的宽泛运用,使其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他

[收稿日期]2001-01-05

[作者简介]周亚成(1962-),女,陕西富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民俗学研究。

!

24

!

们对骨的高度重视和崇尚,骨被看成人成长的要素,强壮的标志,也被视为人的情感、性格产生的根源和载体,这些附加给人体骨骼超常力量的意识,体现了哈萨克语族对骨的信仰。又如:哈萨克族过去是一个以部落组织为主要社会组织形式的民族,部落、氏族成员都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至今哈萨克人与不相识的人见面时,仍会互相询问: 您是哪个部落的?虽然部落、氏族有固定的词语,但人们常习惯用 您是哪个髓叶克?(您是哪个骨头的)。同一部落、氏族的人被称为 syjektes (同一骨头的);部落观念强的人称为 syjek#il(热爱骨头的人)。旧时,哈萨克族社会封建等级制度森严,贵族把自己称为 aq syjek!!!白骨头,把贫民称为 qara syjek!!!黑骨头,白骨头和黑骨头之间一般不得通婚。哈萨克族以骨作为部落的代名词,用骨来区分贫贵,把骨同血缘、血脉等同起来,使骨具有了神奇的血脉传承功能,深刻反映了哈萨克族对骨的信仰。哈萨克族对人体骨骼的信仰,还表现在一些仪式中。如:哈萨克族对亡人,要给他们举行隆重的葬礼,切忌尸骨外露,认为只有这样亡灵才能得到安息;对亡于他乡的人,家人会想方设法将遗骨运回安葬,让死者的灵魂有 家可归;流产死亡的婴儿如果已成形,即骨已长成,要用白布包好埋葬。人们相信如果亡人的骨骼流失荒野,此人便永远不能进入天堂,灵魂得不到安息。习惯上送葬的人被称为 syjek#i(送骨者),现在太平间也被称为 syjek?ana(骨房)。骨又被哈萨克族视为人的主体和亡者灵魂的附存处、憩息地,充分显示出哈萨克族对人体骨骼的信仰。

(二)动物骨体信仰

哈萨克族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依靠牧养的牲畜而生存,他们对所牧养的动物,如:牛、马、羊、驼等有着特殊的衷爱,不仅十分熟悉这些动物的习性,而且对它们的躯体结构也了如指掌,每种动物的骨体都被细致地分类、取名。哈萨克族认为动物也是有灵性的,这些灵性储存、含盖在动物的骨体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把畜骨和垃圾混放在一起,也不随便踩踏畜骨,看到畜骨便随手拾起,集在一起后埋在畜圈旁,认为畜骨具有保护畜群平安的作用。有时为了牲畜的安全,夜晚人们把老羊骨棒子和弓架堆在一块长木板上,放在畜圈旁,认为老羊骨最具避灾劫难的威力。哈萨克族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头和他的女儿相依为命,放牧着一群羊。一天夜里,有几个盗羊贼来到老头的毡房前,想偷走老头的羊。可是他们观察羊群动静的时候,却看见羊群的周围有很多白色的影子在晃动,他们想一定是老头家里来了护羊人,因此未敢下手。第二天,他们到老头家里一看,毡房里只有老头和他的女儿,并没有其他人。这天晚上他们又准备偷羊,又看到了白色的影子。连续几天都是如此,他们不再敢去偷老头的羊。当他们把事情的经过向老头坦白,想搞明白其中的原因时,老头笑了,指着插在毡房上的老羊骨头说:?那些白色的影子就是我的羊骨头。#他们一看,老头的毡房顶部架子上插满了羊骨头。

这则故事透露出的动物骨体信仰信息,与哈萨克族民间实际生活中的做法相一致,表明哈萨克族民间动物骨体信仰具有深远的根基和广泛的影响。哈萨克族民间还常有人用羊肩胛骨算命,预卜祸福,并且在吃羊肉时,羊的12根大骨和其部位的肉,分配给什么人吃都有一定的规矩。如:对长者和尊贵的客人给羊头和盆骨肉,表示尊敬;在结婚送彩礼仪式上,女方家要宰羊款待所有来客和女婿,席间岳父或长辈要让女婿吃羊的胸椎骨肉,象征男女双方如同胸肋椎骨相连一样,永远相亲相爱;前腿骨忌给未婚女子吃,认为吃了该女子嫁不出去或会晚婚;肋骨上前胸尖处的骨肉,不能让未婚的男子吃,如果吃了,该男子将来去岳父母家时,马会失前蹄,遭遇危险。哈萨克族根据羊骨的部位和形状,赋予骨特殊的象征意义和产生的禁忌,也展示出哈萨克族对动物骨体的信仰。

哈萨克族对动物的骨体信仰不仅表现于放养的动物,还表现在对野生动物的骨体信仰,尤其是对狼骨的信仰。哈萨克族先民曾经有过狼图腾崇拜,早在乌孙时期,狼就已经出现在口头传说里,?史记%大宛传&记载了这样的传说: 乌孙王号昆莫,昆莫之父,匈奴西边小国也。匈奴攻杀其父,而昆莫生,弃于野,乌口兼肉蜚其上,狼往乳之。单于怪以为神,而收长之。在哈萨克族民间还有一则广为流传的白狼的故事,说: 有一个青年人同一只漂亮的白色母狼相遇,在一个山洞里共同生活了40天。后来狼化为娉婷少女,做了青年人的妻子,依靠贤淑的狼妻,年轻人有了许多牲畜,过上了富足的生活。[2]哈萨克族先民视狼为神物,

!

25

!

受这一观念的影响,狼骨也被认为具有驱病避邪的作用。如:哈萨克人常在身上配带狼膝盖骨,认为如此能防止腰腿疼;猎人出去打猎,喜欢在身上带一枚狼髀什骨,认为这样能避免灾难;人们也习惯在婴儿的摇篮中放狼髀什骨,希望婴儿平安无疾;在给婴儿举行诞生礼或40天礼时,前来祝贺的人如果给孩子送狼髀什骨,孩子的父母会非常高兴。

二、骨信仰习俗的形成及其内涵

(一)骨信仰习俗的形成

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种多元文化的集合体,既有赖于人们对生物体的认知,又受到远古宗教文化的影响;既受到生活、生产环境的左右,又渗透着世俗的观念。首先远古的宗教信仰是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万物有灵观念、 灵魂观念是人类先民解释自然现象和探索自身奥秘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人们笃信存在一个超自然力量的神秘世界,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灵的,人也有灵魂的存在。哈萨克族先民曾经有过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萨满教信仰的原始宗教信仰,万物有灵观念、灵魂观念影响深远。由于相信动物灵性的存在和人灵魂的存在,人们必然会为灵性或灵魂设想一个 住所,骨在人体和动物体中的相对坚硬与不易腐化,促使人们相信灵性、灵魂出没于骨,逐生产了对骨的信仰。其次,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的形成离不开哈萨克族对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骨的认识。正是他们在长期的观察与体验中,认识到骨在人体和动物体中的价值和非凡作用,才有可能将他们认为十分重要又和骨有着某种联系的概念和事物转化到骨上,形成了对骨的信仰。第三,哈萨克族的骨信仰习俗与其他民族具有共同之处,如丧葬习俗中表现出的人体骨骼信仰,但大部分的骨信仰习俗都是哈萨克族特有的,这与哈萨克族特殊的生活、生产环境密不可分。如:哈萨克族长期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逐水草而迁徙,形成了人员的大分散、小集中,长分散、短集中,这要求有一种方式将相对分散的人员联系在一起,于是部落组织产生。这一方面能促进人们在生活、生产上的合作与协助,增强凝聚力;另一方面人们能从是不是同一部落中识别血缘关系的远近,而不致走进近亲缔结婚姻关系的误区。这种特殊的带有血缘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加上人体骨骼的被高度重视,于是骨同部落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骨信仰方式。也是因为长期的畜牧业生产,哈萨克族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牧养的动物,这决定了他们对动物的特别关爱,也成为动物骨体信仰形成的基本前提。第四,世俗的观念进一步强化了骨信仰习俗的形成,哈萨克族历来就有尚白的习俗,在人们的观念中,白色是吉祥的象征,白色的雪山、白色的毡房、白色的奶食品、白色的天鹅等,都被人们所崇尚。人体骨骼和动物骨体也呈白色,自然被看重,成为信仰的对象。

(二)骨信仰习俗的内涵

民俗学研究的经典已经向我们展示了民间信仰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它的功利性,即民间信仰的发生与传播,与实用的功利目的紧密相联。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也未脱离这一基本特征,从骨信仰习俗的内涵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

1 骨信仰与骨的利用。骨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哈萨克族通过对其的信仰,达到了促进骨的利用的目的,尤其是畜骨的利用。畜牧业生产保证了哈萨克族基本的物质需求,可以说牲畜的皮、毛、肉、乳等对哈萨克族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被充分利用。而骨不能像皮、毛、肉、乳那样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的享受,还有可能被当作废物遗弃,但畜骨的丰富来源及其材料的坚硬、形状的各异,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哈萨克族通过对骨的信仰,引起和强化了人们对骨的关注和重视,以特殊的方式提高了骨的利用。正是有了对骨的信仰,哈萨克族把骨作为吉祥物带在身上或存放在毡房中,进而改制成生活用品,既能使用又不失其象征意义。如:哈萨克族用畜骨、畜角制作纽子、匙、刀把、鼻烟壶、梳子、枪腿、鞭把、绊马索销子;用畜骨对成长方形木箱,用骨头和银镶嵌成曲形床头。用骨做成的用品、用具,深受哈萨克人的喜爱,常被作为最珍贵的物品。哈萨克族还用畜骨制做乐器,如:哈萨克族的弹拨乐器 节根特,近一米长,是用长方形的整块木头雕凿而成,木盆状音室,用马尾丝固定七根弦,弦下由七枚畜踝骨当琴码,无松紧琴弦的琴轴,是通过左右移动作为琴码的踝骨来调节音调的高低;气鸣乐器 斯尔那依(口弦),分 木依孜斯尔那依(角质口弦)和 髓叶克

!

26 !

斯尔那依(骨质口弦), 斯不斯额(笛子)也有用骨制作的。哈萨克族用羊肩胛骨算命,也用来锻炼手力,儿童还用骨做游戏, 黄昏,两组(两个人也行)儿童把预选好的牛、羊白骨头扔到十几米至几十米外,然后大家朝着投掷方向去找,看哪一组的人先找到并返回原地为幸运者、胜利者。这种游戏可锻炼儿童的速跑、灵活、敏感能力。[3]哈萨克族对骨的信仰,引发了他们无比的创造力,使骨的利用程度大为提高。

2 骨信仰与环境保护。人的生命有终结之时,动物的生命有死亡之日,这是自然规律。而随着生命的消亡,骨会一天天增多,特别是哈萨克族以畜肉为主要食物,每年要屠宰大量牲畜,加之牲畜的自然死亡,遗骨成为草原上最需要做出妥善处理的事情之一。因为尸骨往往会招致蚊蝇、蛆虫、传播疾病,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由于对骨的信仰,哈萨克族要给去世的人举行葬礼,防止尸骨外露,对死亡的动物要深埋,畜骨要集中在一起掩埋,可利用的骨经过精细加工、处理后方才使用,因而在哈萨克族游牧住居地,很难在野外或草原上发现骨头。由此可见,哈萨克族骨信仰习俗虽然深受 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但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人们以灵魂的名义进行的一项积极主动、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方式,其本意在于通过信仰抑制人们对环境的破坏,而达到共同维护所处的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的目的。从这一点看,哈萨克族对自然的贡献、对草原的贡献是大的,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三、骨信仰习俗的启示

通过对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的表现形式及其形成原因、内涵的探讨,可以看到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的广泛存在及其有意的一面,但是社会的发展变化已经对骨的处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社会提倡的对去世者的火化,普遍推行的畜骨的买卖等,可以更加促进环境的保护和畜骨的利用。这与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的内涵并不矛盾,而在方式上却生产了冲突,人体的火化及其买卖畜骨并不被哈萨克族完全接受。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给民俗学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

钟敬文先生说: 民俗学在我国学界曾有过一段可记忆的历史。并且在新时期新生之后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今天这个学科多少还有点稚嫩,其中最突出的是理论发育不够健全。这种缺憾同时也是世界民俗学界所面临的问题。[4]由于理论发育的不够健全,民俗学的领域越来越多地被其他学科分享,以至民俗学陷入学科的危机之中。民俗学家们指出,要摆脱这种危机需要民俗学研究在理论上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并且认为改进研究方法也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民俗学研究 是把民俗作为一个孤立的现象来处理的,这实际上违反了民俗学最初的初衷,当时的民俗学家说他们要还原一棵树,而不只是树上的一片树叶。实际上最后我们做来做去忘了这个初衷,记住的都是一些树叶!!!可能记住了500片树叶,但是还没有见到那棵树。[5]研究方法的陈旧,使民俗学研究很难达到比较深的层次,并且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即不能通过民俗事象的分析研究,看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未能对利于社会发展的民俗予以推进,对影响社会进步的民俗加以改进、创新,这使得民俗学研究的路越来越窄。而现时社会状况向我们展示出民俗的广泛存在及其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在目前社会变革逐渐深入,各民族民俗文化在社会变革中受到强烈震动,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为民俗学研究带来了大好的机遇和挑战。因为旧俗的消失需要新方式的代替和填补,新方式的推进需要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如果民俗研究者能以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发现并找到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新办法替代旧习俗,帮助民众摆脱旧俗的束缚,解决由民俗带来的社会问题,以促进社会的进步,这不仅能拓宽民俗研究的路,而且使民俗研究更具有社会意义和研究价值。以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为例,在哈萨克族世代的骨信仰习俗传承中,民众更注重其形式,忽视其内涵,以至新方式的推进受阻。假如通过对骨信仰习俗的研究,还原骨信仰习俗 那棵树,领悟其内涵,并结合现实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新方式推进对策,如:广泛宣传哈萨克族先民的骨信仰习俗目的在于促进环境的保护和骨的利用,进行科学知识的深入教育及强化民众的经济意识等,解决、消除新方式推进中的问题和障碍,达到保护环境、提高土地利

(转第32页)

!

27

!

的实质,应该用江主席的话来表述, 加快少数民

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

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13]

参考文献:

[1]清季外交史料.[M](光绪朝)第二十九卷,1!2.

[2]郑成加.新疆哈萨克族迁徙史[M]第十章,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

[3]马曼丽.中亚研究中亚与中国同源跨国民族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4]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5]哈萨克民歌选[],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118.

[6]郑成加.新疆哈萨克族迁徙史[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33.

[7]艾努瓦尔,哈乃.整体推进重点突出!!!加快阿克塞实施 小康工程的步伐[J],甘肃民族研究.1994,3.

[8]哈米提%博拉提汗.阿克塞县的对外开放与侨务工作浅析[J],甘肃民族研究.1994,3.

[9]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78.

[10][13]江泽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A]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85.

[12]郝时远.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J].民族研究.2000,1.

(责任编辑 董河燕 责任校对 嘎尔迪)

(接第27页)

用率及经济收入的目的,这既是对民众的贡献,也是对民俗学研究的贡献。类似的民俗研究有很多,哈萨克族骨信仰习俗的改变已经有了新方式,重要的是如何推进新方式,还有许多的民俗事象首先等待我们创造出新的方式,然后加以推广。相信民俗学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与现时社会生活的进一步密切联系,定会摆脱危机,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乌丙安 中国民俗学[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238

[2][3]毕木寻 哈萨克族民间文学概论[M]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25.78

[4]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

[5]叶涛.民俗学的叛徒[J].民俗研究,1999,(3),77

On Kazak#Custom of Folk Bone-worshiping

ZHOU Ya cheng

(Institute of Artai Study,X ing jiang U niv ersity,U rumqi,Xingjiang,830046)

[Abstract]There are two kinds of bone w orshiping for Kazak:human bone w orshiping and animals bone w orshiping.It developed from human#s comprehension of organism,influenced by ancient religion and en vironment,and absorbed secular ideas.It has both its positive meaning and unsuitable aspect ag ainst social development;w hich needs attention of research.

[Key words]Kazak nationality;bones;w orshiping custom

(责任编辑 董河燕 责任校对 嘎尔迪) !

32

!

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浅析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J.NORTHWEST MINORITIE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No.1.2002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浅析 周亚成 (新疆大学阿尔泰学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摘 要]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可以分为人体骨骼信仰和动物骨体信仰。骨信仰习俗的形成既有赖于人们对生物体的认知,又受到远古宗教文化的影响;既受到生活、生产环境的影响,又渗透着世俗的观念。现在骨信仰习俗表现出其有意的一面,同时也有与社会发展变化不相适应的一面,这给民俗学研究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哈萨克族;骨;信仰习俗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02)01-0024-04 在民间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当中,从古至今始终纵横交错地表现出许许多多有信仰色彩的事象,或表现为行为上形成了某种手段或仪式,或表现在口头上形成了一些信仰的语汇或口头文学,或表现在心理上形成了影响精神生活的某种力量。[1]哈萨克族的民间信仰习俗十分广博,并且由于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特殊性,民间信仰习俗多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骨信仰习俗便是其中之一。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不仅表现为形式上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还反映了哈萨克族对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骨的认识和朴素的环境意识,从中也给民俗学研究一定的启示。 一、骨信仰习俗的多重表现形式 哈萨克族民间骨信仰习俗可以分为人身骨骼信仰和动物骨体信仰,表现在行为、观念、语言和一些仪式中。 (一)人体骨骼信仰 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知识已经告诉我们:骨骼是支持人和动物体形,保护内部器官,供肌肉附着和作为肌肉运动杠杆作用的支架。人体的骨组织中含有65%的矿物质和30%的有机物质,因而骨既坚硬,又有一定程度的弹性,而且骨松质的腔隙内容纳着红骨髓,是造血器官之一,因此骨在人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哈萨克族不仅极为看重骨在人体中的实际作用,而且将骨的意义延伸、扩张,表现出对骨的极端崇拜,达到了一种信仰的境界。如:哈萨克语称骨为 syjek(髓叶克),通过对这一词添加附加成份和予以相应的动词,既用来表示人的体形外貌,也用以表达人的情感、心态。哈萨克语说 长大成人为 syjek bekiw直译为 骨头长够了; 成长、长大为 s yjektenedi,直译为 骨头长大了; 魁伟、强壮的小伙子为 syjek ti d igit直译为 骨头大的小伙子。当一个人十分 悲伤、悲痛时,说成 saj syjegi s rq rlaw,直译为 悲伤进入骨头, 含冤受屈、受压抑为 syjegi d as w,直译为 骨头受压, 天性说成 syjekke bitten minez,直译为 从骨里产生的性格, 积习已久,根深蒂固为 s yjekke si iw,直译为 渗进骨头里的。哈萨克谚语也说 syjek tam r s yjenisip qun k!redi,aw z tamer art ?alade(骨中的朋友相依为命,嘴上的朋友斤斤计较); s!z s yjekten!tedi,tajaq etten!tedi(恶语穿人骨,棍棒破皮肉)等。哈萨克族对骨一词的宽泛运用,使其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他 [收稿日期]2001-01-05 [作者简介]周亚成(1962-),女,陕西富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民俗学研究。 ! 24 !

土家族和哈萨克族习俗

哈萨克人见面,问及对方的族源最少会问到七代,所以人们会尽量熟记七代祖宗。每个父母也会把讲述自己的族源作为严肃的任务来完成。在“阿肯”弹唱比赛中,人们专门追问对方的族源,直到对方回答不上来为止,有的“阿肯”会背诵自己30代之久的族源。 土家人热情好客,"过客不裹粮投宿,无不应者"。昔日,贵客到来,要放铁炮以迎。铁炮如大鞭炮一般大小,竖立于铁匣上,放起来震天动地如果一时没有铁炮,也可鸣放猎枪表示欢迎。听见炮声,寨上的老人、青年、儿童,一齐出来,迎接贵宾。主人立即煨茶装烟,做油茶汤。席上,要喝大碗酒,吃大块肉。同时,还请寨上的老人或头面人物,陪客把盏。 土家人的油茶汤,制作十分考究。先将茶叶、粉丝、黄豆等物,用油炸过,加煮熟的腊肉粒、豆腐颗和玉米泡,再加葱花、姜米等佐料,掺上烧沸的油汤,吃起来清香爽口:泅茶汤冬可暖身,夏可消暑,提神解乏,疗饥醒酒,许多人四季不离,每日必饮。它是土家人待客的传统民族饮料。 土家人火塘内的火,四季不熄。冬天围塘取暖,平时就火用鼎罐做饭,天府好望角的土家人,勤劳质朴,从开春到深秋,有打早工的习惯。他们耿直豪爽,守信如一,有良好的道德风尚。亲朋邻里,遇结婚、丧葬、建房、天灾人祸,互相关照,互相帮助。遇上结婚,全寨人三天可以不开伙,一齐去贺喜,帮着迎亲、过礼、布置新房、做饭安席、照料客人。遇上白喜,听见报丧,全寨人奔来,白日帮忙张罗,夜晚跳丧守灵,直到抬丧掘墓,送葬垒坟,全当自家的事去做。修建房屋时,上梁立柱,合寨出动,无人收取分文。农忙时节,割麦栽秧,打谷扬场,对劳弱户,大家主动相帮,主人家只供饮食。薅包谷时,薅完一家,再走二家,互助互济,不要报酬,千百年来相沿成习。 土家族的服饰,女装为左枉开襟,大袖,并滚镶二至三层花边的短衣,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土家族妇女擅长编织'洒兰卡铺",亦称"土锦"、"溪州斑布"。"西兰卡铺"用于做服装或被面,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一个名叫"西兰"的土家族姑娘所创造的。妇女衣服上五颜六色的花边及小孩的抱被都用这种"土锅"制作。"土锅"质地厚实,经久耐用,花纹朴素,图案绚丽,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姑娘到了10多岁,就要织就最好的一块"西兰卡铺",出嫁时用来当盖头,赶歌舞会时用来做被风;若丈夫出远门,则用它为丈夫包衣物,表示妻子的心随时伴随在亲人的身边。

哈萨克族的民俗风情

哈萨克族的民俗风情 “马背上的民族”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在新疆有110.7万人,占全疆人口的7.3%。主要分布在北疆沿天山一带,他们大多数从事畜牧业。在牧区,除了少数定居以外,大部分还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哈萨克毡房 因与游牧的蒙古族所居住的蒙古包相同,内地人一般称为“蒙古包”。哪里有白云,哪里就有哈萨克的毡房,“毡房”因使用羊毛等擀好的毡子搭制而得名。 服饰哈萨克族的是以草原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服装便于骑乘,其民族服装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反映着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点。 男子内穿套头式高领衬衣,青年人的衣领上多刺绣有彩色图案,套西式背心,外穿布面或毛皮大衣,腰束皮带,上系小刀,便于饮食,下穿便于骑马的大裆皮裤,戴的帽子分冬春、夏秋季两种。冬春季的帽子是用狐狸皮或羊羔皮做的尖顶四棱形帽,左右有两个耳扇,后面有一个长尾扇,帽顶有四个棱,这种帽可遮风雪、避寒气;夏秋季的帽子是用羊羔毛制作的白毡帽,帽的翻边用黑平绒制作,这种帽既防雨又防暑。男子穿的鞋、靴也多用皮革制成。 哈萨克族女子的服饰,多姿多彩。她们喜用白、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等为原料制作连衣裙,年轻姑娘和少妇一般穿袖上有绣花,下摆有多层荷叶边的连衣裙。夏季套穿坎肩或短上衣,冬季外罩棉衣,外出时穿棉大衣。女子最讲究帽子和头巾。未出嫁的姑娘戴夏天扎一条漂亮的三角形或方形头巾,冬天戴一种绒布的硬壳圆顶帽,帽顶饰有猫头鹰羽毛,象征勇敢、坚定。当新娘时,戴一种尖顶帽,上有绣花与金银珠宝装饰,前方还饰有串珠垂吊在脸前,一年后换戴花头巾,有孩子后开始戴披巾。 饮食哈萨克的饮食有着浓厚的游牧生活特点,主要食物皆取自牲畜,奶类和肉类为日常生活之主要食物,面食是次要食物,很少吃蔬菜。肉食多以牛、羊肉为主,也食马肉、驼肉、野生动物肉、鱼等。牛羊肉做法主要有煮、熏、烤三种。 奶类主要有羊奶、牛奶、马奶、驼奶等。奶茶是哈萨克人生活的必需品,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除了喝奶茶之外,有时也喝鲜奶。奶子除了煮奶茶、喝鲜奶,还制成奶油(酥油)、奶豆腐、奶疙瘩等食品。自制的马奶酒和酸奶子,是哈萨克族最喜欢的饮料。 哈萨克族婚礼 哈萨克人为避免血缘相近的婚姻,配偶都要到较远的部落选择。一旦成婚,女子便很少有机会回到父母家中。因此,结婚对姑娘来说,既是大喜的日子,也是悲伤的时刻,所以“边哭边唱”是哈萨克族姑娘出嫁的一大特色。 哈萨克族待客 终年以草原为家的哈萨克人会盛情接待远道来的客人。在哈萨克人家中,有为老人特设的木床,客人进屋后应坐在地毯上,切忌坐床。如果床上遮挂了布幔,客人不要掀开向幔中看。哈萨克人待客礼仪周到,入座时,一般是客左主右,客人们在毡房内按次序席地而座,主人先将奶茶、酥油、油炸食品、奶酪、糖果等牧区最好的食品让客人品尝。然后主人牵来一只肥羊,站在毡房门外,对客人说:“尊敬的客人,你远道而来,是我们家的荣耀,请允许我宰羊为你接风洗尘。”客人中年长尊贵的人这时要代表大家向主人祝福,感谢主人的盛情,祝愿主人家兴旺发达。进餐前主人提壶进屋,从左侧开始按顺序为客人倒水洗手,用餐之后则从右侧开始按顺序倒水。羊肉煮熟后端上餐桌,主人先用双手捧起盛有羊头的盘子交于那位年长尊贵的客人,客人则将羊头上一只耳朵割下来先递给主人家的孩子,一来表示赞扬你家的孩子听话,二来表示对主人家的尊敬(重视对方的孩子是对主人的尊敬),再将羊头奉还给主人。一般吃肉时,羊的肋骨和后腿肉给客人食用,羊腿上的关节肉和胸肌肉给女婿和儿媳,羊舌、腰子和心脏则给小孩。 哈萨克族的叼羊、姑娘追、赛马 叼羊是为祈祷祝福的一种文娱活动。开始先由主持者祈祷,众人再向主持者祝福。然后宰杀被争夺的羊,割下羊头。发出抢夺信号,参加者飞马来夺(也有用活羊争夺的)。夺到的羊被人们簇拥带回,亲友一起共食,叫做“幸福肉”。 哈萨克族的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纳吾热孜节, 诺鲁孜。 丧葬习俗是先用清水沐浴尸体,再用白布缠身,然后进行土葬。

幼儿园哈萨克族风俗习惯教案

幼儿园哈萨克族风俗习惯 教案 幼儿园哈萨克族风俗习惯教案篇一: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课《哈萨克族的吃肉习俗》教案新疆教育版哈萨克族的吃肉习俗 教学内容:《哈萨克族的吃肉习俗》哈萨克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许多风俗,哈萨克族的吃肉习俗就是其中之一。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词语的读音、写法、用法,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句话,提高阅读能力。 3、学会新的句型。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分析文章的结构,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6、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让学生完全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掌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述方式,理解疑

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情感教育;教育学生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之间和平共处。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汉语思维并能用汉语回答问题。 教学工具:现代汉语词典小黑板图片 解决方法:通过抽读、泛读课文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不懂得生词,对学生抽读并及时纠正发音上的错误,逐词逐句的讲解课文,在课堂上多用课堂用语,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哈萨克族有什么特点? 2、板书课题。 3、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几名学生读课文。 4、老师泛读,抽读并及时纠正错误。 5、解释重点词语、组成词组。 6、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回答。 串讲课文 课文共分6个自然段: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本节课讲(原文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1710562557.html, 蓬勃范文网:幼儿园哈萨克族风俗习惯教案)解课文第一段:(1自然段):叙述了我去伊犁采风,见识了哈萨克人的手抓羊肉。问: 1、“我”至今忘不了什么?

[哈萨克族,习俗]浅谈哈萨克族的驯鹰习俗

浅谈哈萨克族的驯鹰习俗 12 月中旬,冒着零下30 多度的严寒,我们访问了阿勒泰市切尔齐克乡克孜勒乌元克村哈萨克族的一位萨雅齐。他家在冬牧场,离阿勒泰有70 多公里。大雪过后,这里已是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四野静寂,了无人迹。沿着崎岖不平的雪路,我们的汽车停在一排孤零零的土木结构的房子面前,门前的几头奶牛身披雪霜,黑色牧羊犬的脸面也挂满白胡子。 这位名叫巴依达吾列提俄德尔希的哈萨克族萨雅齐,个头不高,虎背熊腰,十分结实。知道我们的来意后,他进到另一间房里把他心爱的老鹰请到了我们面前。从来没和老鹰这么近距离地面对面过,天空中翱翔的小黑点,一下子变成眼前这个庞然大物,让我顿时心惊肉跳。鹰高80多厘米,体重约 7 千克,双翼展开据说能达2米。 鹰最厉害的身体部位爪,三趾向前,一趾朝后,铁钩般锋利。抓取猎物时,鹰爪像尖刀样地深深扎进猎物要害,撕裂皮肉,扯破血管,扭断脖子,猎物顷刻毙命。展开后犹如大氅的巨大双翼是老鹰的另一有力武器,当它以时速200 公里以上的速度向下俯冲时,宛如一架小型飞机,任何活物撞上,都只有倒地不起的命运。 哈萨克族萨雅齐的老鹰站在一个木墩上,头上蒙了一个黑皮眼罩。几分钟后,主人动作轻柔、缓慢地摘下了老鹰的眼罩。我们的眼前像突然摆放了两颗黑漆漆的夜明珠,熠熠生辉。老鹰神情严肃,用它锐利的眼神睃视了下四周,然后目光冷冷地落在我们身上,仿佛是在审查我们这些陌生人。 阿勒泰的鹰多住在悬崖峭壁上,每对巢区大约相距 10 公里。3 月上旬是老鹰们的恋爱季,它们成双成对地在空中盘旋追逐。4 月中旬产卵;巢多置于悬岩凹处,距地高20 多米,一般人很难接近鹰巢。鹰巢很大,直径一米多,中间凹下去,铺树枝、树叶、枯草和羽毛等,鹰巢要用很多年,每年都进行修补和增加新的巢材,使用年限长的鹰巢会更大。 鹰每次产蛋的数量不多,一般每窝产蛋 1 到 3枚。蛋的大小和鹅蛋差不多,青灰白色,上有红褐色斑点和斑纹,第一枚蛋产出后即孵蛋,公母鹰轮流孵蛋,孵化期 40 多天,80 天左右鹰雏即可离巢。一窝如果孵出三只小鹰,由于食物不足,最弱的小鹰,就会被哥哥或者姐姐欺负,甚至被啄死吃掉。所以,通常情况下,一窝只能孵出两只鹰。 那么,他们怎么捉到鹰呢?我非常好奇。鹰巢那么高,鹰又是常年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展翅飞翔。真是想象不出驯鹰人是怎么做到把空中霸主变成身边的工作伙伴的。 俄德尔希告诉我,捉鹰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野兽多么凶猛,却都逃不出狡猾的猎人精心设下的圈套。方法一:在鹰经常飞行的地方,摆一只死兔子在地面,然后绑一只活乌鸦在死兔子身上,乌鸦不停乱动,好像正在吃兔子,再支一个20多平方的大网在地面之上,就可以张网待鹰了。 俄德尔希告诉我们,鹰很聪明,也很懂感情,但同时非常凶猛、狂妄。刚捉到时,不给吃喝,脖子上栓根绳子,并用眼罩罩住鹰眼,把它放在悬挂在半空的木棍或木墩上,昼夜不停地来回摇晃,使鹰无法入睡或休息。

哈萨克族文化

走近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是以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现主要聚居于新疆、甘肃、青海等地,信仰伊斯兰教,人口总数已超过一百二十万。 哈萨克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很有特色,乐器种类和乐曲形式也相当丰富。其中冬不拉最为代表。他们的民间乐曲大都雄浑古朴,富有强烈的民族气质和草原风格。马是以逐水草为居的哈族人民的重要的交通工具,每一个哈萨克人都是很好的骑手,所以他们的舞蹈以骑马为题材的较多。哈族舞蹈以“动肩”和跳“马步”见长,动律感极强,表现风格粗犷剽悍。 哈萨克族的节日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那吾热孜节。其中那吾热孜节历史最为悠久,“那吾热孜”哈萨克语为“辞旧迎新”之意,按照哈萨克族的古代历法,这个节日表明新年春节来临了,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吃一种用小麦、小米、大米、面、盐、肉、奶子7种食品做成的那吾热孜饭,人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互相登门祝贺,主人要用亲手制作的那吾热孜饭招待客人,饭后,人们尽情欢唱、歌舞、做游戏。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哈族的民族服饰,他们的服装便于骑乘,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反映着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点。女子的服饰多姿多彩。她们喜用白、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等为原料制作连衣裙。女子最讲究帽子和头巾,她们冬天戴一种绒布的硬壳圆顶帽,帽顶饰有猫头鹰羽毛,象征着哈族女子的勇敢和坚定。

哈族人民热情好客,他们有句谚语说:“只要沿途有哈萨克,哪怕你走一年,也不用带一粒粮、一分钱。”哈萨克人对待客人恭敬备至,礼节周到,他们认为客人是安拉赐予的,不可稍有怠慢。凡是前来拜访和望门投宿的客人,无论认识与否,不论懂不懂他们的语言,也不论是哪个民族,哈族人都热烈欢迎,竭诚接待。哈萨克族有句俗话说:“祖先遗产中的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所以哈萨克族在接待客人时,连自己也舍不得吃的东西都要拿出来款待,不但用好饭、好肉招待客人,而且还精心喂养客人的马匹,送行时一定要热情。这样的招待,并不向客人索取任何报酬。他们认为向客人卖东西是非常耻辱的事。招待客人吃的肉,如果是陈肉,就要说明原因,否则客人可告诉头目,说他无礼,将陈肉待人,头目必定罚他有失散客之礼。 哈萨克族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自由美丽的民族。在河海大学,哈萨克族的同学,是我们最亲最爱的朋友。

关于哈萨克族的民间传说故事

关于哈萨克族的民间传说故事 1.白天鹅的故事(哈萨克的来历)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卡勒恰哈德尔的首领,深受人们的拥护和爱戴。后来,因战争失利,部众四散,他身负重伤,单独一人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上行走。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季,戈壁滩上犹如火炉一般。重伤和饥渴,使他生命垂危倒在戈壁滩上。突然,天上飞来一只白色雌天鹅。它给卡勒恰哈德尔几滴口涎,然后把他带到湖边。卡勒恰哈德尔喝了水,伤病好像完全消失。顷刻间,这只白色雌天鹅突然变成一位美丽的少女,于是两人结为夫妇。婚后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哈萨克,意即“白天鹅”。后来,哈萨克生下三个儿子,长子名别克阿尔斯,次子名阿克阿尔斯,三子名江阿尔斯。他们的后裔分别为哈萨克族的大、中、小玉兹(玉兹,当于地域性的部落联盟);由于三个玉兹都是“哈萨克”的后裔,所以大、中、小玉兹的人们便以“哈萨克”为自己的民族名称。 2.“姑娘追”的起源 姑娘追:“姑娘追”哈萨克语“克孜库娃”,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喜爱的一种马上体育活动;也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特殊方式。青年男女通过“姑娘追”互相认识、互相了解,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姑娘追”一般在夏秋季节空旷、平坦的草甸上举行,远近牧民都骑马前来参观。据说很早以前,有两个哈萨克部落的头人结成了儿女亲家,在姑娘准备过门那天,来接亲的人有意夸赞他们新郎的马是最好的千里马。新娘的父亲听后便说:“我女儿骑的马才是最好的马,不信可以比一比,如果你们的马能追上我女儿的马,今天姑娘就过门,否则就改日再说。”于是比赛开始了。姑娘因为对小伙子早有好感,于是故意放慢速度假装让小伙子追上,借机进行交流和沟通,返回时她又让小伙子在前面跑,自己在后面追赶,结果把“追姑娘”变成了“姑娘追”。于是“姑娘追”就由此产生了。从此以后,哈萨克族有许多青年男女就是通过这种嬉戏式的相互追逐和交流产生了好感,萌发了爱情,并结为终身伴侣。如今的这种活动已不再拘限于青年男女,有时一些结了婚的成年男女也会参与其中,但一般要求男女双方要年龄相近,因为这样才可以随意的做游戏和开玩笑。 3.“冬不拉”的传说 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1)传说,很早以前,草原上有一个残暴的可汗。与他一样凶狠残暴的儿子,在为他筹办50大寿前的一次狩猎中失踪,可汗命令王宫里的奴仆必须在三天内找到他,谁带来不好的消息,谁将会受到嘴里灌满鼎沸铝水的惩罚。

哈萨克族丧葬习俗

哈萨克族丧葬习俗 哈萨克人的丧葬仪式基本上是按照伊斯兰教的仪礼进行的。人死之后脸朝西安放,绑住下巴颏,用洗净的布遮盖脸面,用围帐将遗体围挡起来。遗体在家停放一天或三天,由近亲点灯守灵。前来吊唁的人们要进屋与遗体告别,并安慰死者的亲属。然后用清水洗尸,洗完后用白布缠裹尸体,安放在灵柩内。接着举行祈祷赎罪仪式。赎罪仪式结束后,将灵柩抬到屋外,举行“加纳扎”仪式。参加者全体站立,由阿訇主持念经。念完经后,死者的亲属问众人:“这个人生前是怎么样的人?”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个好人,善良的人,祝他升入天堂!愿他安息吧!” “加纳扎”仪式结束之后,即举行出殡仪式。坟地远的用骆驼驮,并用毯子覆盖灵柩。墓穴根据地形挖成直墓坑或掏成洞穴,尸体头部朝南,足部朝北,面朝西(即面对麦加)安放在墓穴里。在尸体放进墓穴之前,所有送葬者每人在尸体上放一撮土,然后安放尸体,并堵好洞口。 死者入葬七天时要举行“七天祭”,并给洗尸的人赠送衣服或衣料。四十天时要举行“四十天祭”,一周年时举行“周年祭”。 按照传统习惯,对死者要进行长时间的哀悼。死者的妻子一年之内必须身着黑服,头包白布,以志悼念。同时还要唱挽歌一年。挽歌自有其固定的哀调。每天在旭日将升和夕阳将落之时唱挽歌,如果远远看到前来吊唁的人也要唱挽歌,与吊唁的人见面时更要大声唱挽歌。如果前来吊唁者是女的或是近亲,则相互拥抱,放声大唱挽歌。 死者埋葬之后,亲属和本部落的人们要给死者家送食物、白布和牲畜。如死者是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他的毡房旁边要挂吊唁的旗子,旗子的颜色因年龄而异,有严格区别:年轻人挂红色旗子,老年人挂白色旗子,中年人挂的旗子是一半红一半白。死者生前经常乘骑的马要剪断尾巴,不允许任何人骑。转场或搬家时,需将死者生前所用的马鞍和衣物统统挂在马背上,并由死者的妻子领着走。同时还要带上志哀的旗子,经过别人的毡房时都要唱挽歌。 一周年时,要重修死者的坟墓。坟墓的形式视其地位和经济状况而定。一般人的坟墓用石块垒起,有地位的人用土坯砌成圆形或者方形的墓形。也有呈八棱形状的。一些有名望的死者,还在坟墓上用砖砌起高高的拱塔,墓地范围很广,他的亲属或同部落的人都可埋葬在周围。 一周年的祭祀活动是极为隆重的。除重修坟墓外,还邀请亲属和本部落的人参加祭祀活动。祭祀之日,先将死者生前的乘骑牵到毡房前,这时死者的妻子儿女哭着与死者的乘骑告别,然后将乘骑宰掉,并将志哀的旗子拿下,折断旗杆。接着宰杀许多牲畜款待参加祭祀的人,并举行赛马、摔跤和阿肯弹唱等活动以悼念死者。悼念活动结束后,死者的妻子取下头上的白沙,儿女们脱下黑色的丧服,并将事先挂在屋内的死者生前的衣服取下,交给主持祭祀仪式的老年人。老年人将死者的衣服以及死者乘骑的马头,四个马蹄和马皮一块拿到墓地上去安放。

哈萨克族生计方式选择和文化适应

从游牧到农耕:哈萨克族生计方式选择和文化适应 本论文转载于论文天下:https://www.360docs.net/doc/1710562557.html,/product.sf.3970714.1/ 论文摘要: 本文是笔者在深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查干布拉克村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地调查(略)文主要以查干布拉克村为例,通过参与观察、人物访谈等研究方法,描述并分析了定居哈萨克族生计方式的变迁,探讨(略)及影响.以期对哈萨克族的发展有所裨益.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选题缘起与意义、研究方法;梳理国内外有关文化变迁理论的研究及学术界对哈萨克族文化变迁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概述查干布拉克村的背景情况,简述了村落的发展概况以及民族关系的现状.第三章论述哈萨克族生计方式的变迁.农牧业体制变革是哈萨克族生计方式变迁的重要因素.这一变迁历程伴随着牲畜种类与结构、牧养方式的变化(略)改良、农用机械的改进等问题.第四章分析哈萨克族生计方式变迁的原因.第五章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论述了哈萨克族生计方式的变迁带来的影响.第六章余论,是对全文的总结. The dissertation is acc(omitted)on the basis of three month field work at Qagan bulak village of Qapqal xibe Autonomous country ,I li Kazak Autonomous prefecture (omitted)g .Taking Qagan bulak village for example(omitted)r tries to discuss the cultural change of Kazak by the methods of self-observing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etc. The dissertation includes six chapters: The first(omitted)riefly introduces th(omitted)dies and researches as well as the methods used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ba... 目录:摘要第3-4页 ABSTRACT 第4页 1 绪论第7-16页 ·研究的缘起第7-8页 ·研究的意义第8页 ·文献综述第8-12页 ·生计方式变迁的理论研究第8-9页 ·游牧民族的文化变迁研究第9-11页 ·哈萨克族文化变迁研究现状第11-12页 ·研究理论及方法第12-16页 ·理论架构第12-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关于田野工作第14-16页 2 社区概况第16-20页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第16-18页 ·村落发展概况第18-19页 ·民族关系第19-20页 3 哈萨克族生计方式的变迁第20-33页 ·畜牧生计方式的变迁第20-25页 ·传统的畜牧生计方式第20页 ·定居后畜牧生计方式的变迁第20-25页 ·农耕生计方式的变迁第25-33页 ·农耕生计方式的缘起第25-26页 ·定居后农耕生计方式的变迁第26-33页 4 生计方式变迁的原因第33-38页 ·环境的变化第33-35页 ·自然环境第34页

关于哈萨克人种问题

关于哈萨克人种问题 我发这个帖子是因为发现网上很多好找事的人老是用民族、人种问题来挑拨,奉劝你们这些人照照镜子在来说话吧。但同时也发现我的一些同胞也是不太清楚,有些人就也以为我们种系混杂,其实至少从东欧到东亚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这样广泛分布而又同时人种保持高度一致!下面我来详细说。 一、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粹的人种,只是相对纯粹而划分的。一般意义上,所有的人种类型都是长期融合、分化等等一系列复杂的结果,即使数万年前的人也是如此。所以人种的概念是相对的,但演化是有规律的。 哈萨克民族历史领域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但在人种、语言、文化上始终保持高度一致,这个确实是非常了不起!!!!!!下面是哈萨克斯坦境内公元前2千年古欧洲人种安德罗诺沃类型到现在哈萨克人的种系联系图(这个是首先发现在俄罗斯境内“安德罗诺沃村”而命名的,但实际上这个类型最类聚的是哈萨克民族,也就是说这个类型基本上全部演化为今天的哈萨克民族,所以也有建议称其为“哈萨克斯坦人种”)。前苏联学者结论是:哈萨克斯坦公元前2千年古欧洲人种安德罗诺沃型为主,之后3千年从周边不断吸收其他种族成分,主要是吸收蒙古人种成分为主,欧洲人种特征淡化,蒙古人种特征不断沉淀,可以看出曲线形状保持一致性,也就是说几千年来种系始终延续而不是被外来人种替换!!!! 这也就是人类学家常常惊叹,哈萨克斯坦几千年前的古欧洲人种安德罗诺沃类型、后来的乌孙人种、再后来的突厥人种都具有一贯的连续性,并且最类聚的不是现在欧洲人种日耳曼、俄罗斯、鞑靼、土耳其、伊朗等等其他民族,而是哈萨克!

二、上面只是研究的从3千年前到现在,在更古老时是怎么样还需要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等等专家们来研究。既然这三千年来哈萨克种系顽强的延续并发展壮大,所以我可以这么推测:既然我们是古老的种族,那么语言、文化应该是同样从古老的时代不断演化到今天。

哈萨克族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

哈萨克族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所以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仍然保留着氏族部落的组织形式,实行族外婚制。因而每个家庭牢记自己七代祖先的名字,是每个哈萨克人的历史责任,给子女传授前辈的系谱,是哈萨克族父母应尽的义务。一般情况下,每个哈萨克人都能说出自己七代祖先的名字,只有父母早逝的人才不知道祖先的名字。所以哈萨克谚语说:“不知七代祖先名字的人是孤儿。” 哈萨克族祖先是阿拉什(Alax)。阿拉什生哈萨克(Kazak)。哈萨克生别克阿尔斯(Bekares)、阿克阿尔斯(Akares)、江阿尔斯(Janares)三子。 别克阿尔斯的后代称为“大玉兹”(Ulejuz)。他有四个儿子:乌孙(Uysin)、康里(Kangle)、杜拉特(Duwlat)、扎拉亦儿(Jalayer)。 阿克阿尔斯的后代称为“中玉兹”(Ortajuz)。他有六个儿子,发展成为六个部落:阿尔根(Argen)、乃曼(Nayman)、克烈(Kerey)、瓦克(Wak)、弘热阿特(Kongerat)、克普恰克(Kepxak)。 江阿尔斯后代称为“小玉兹”(Kixijuz)。他有一个儿子:阿里钦(Alxen)。

近代经过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及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的几次划界后,留在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以乃曼、克烈、瓦克、阿勒班(Alban)、素宛(Suwan)及托热贵族几个部落为主,尤为乃曼、克烈部落人数为多,每个部落下有几个大氏族,大氏族之下还有许多小氏族。 乃曼部落分九大氏族:(1)科克加尔勒(Kokjarle)、(2)叶尔格尼克特(Ergenekti)、(3)铁尔斯坦巴勒(Teristangbale)、(4)萨热卓玛尔特(Sarejomart)、(5)布拉(Buwra)、(6)托勒格太(Tolegetay)、(7)巴根纳勒(Baganale)、(8)巴勒塔勒(Baltale)、(9)耶列科(Eleke)。 由于乃曼部落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因而在中国的乃曼部落主要是托勒格太大氏族。在这个大氏族中,还分杜尔吐里(Dortuwel)、喀拉克烈(Karakerey)、萨德尔(Sader)、马太(Matay)四个氏族。伊犁地区主要是马太氏族中的何栽(Kezay)。现何栽部在中国的人数很多,实际已形成一部落。 克烈部落下还分成阿巴克克烈(Abakkerey)和阿夏马依勒克烈(Axamaylekerey)两大支,其中阿夏马依勒克烈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境内。阿巴克克烈分十二大氏族:(1)建太凯(Jantekey)、(2)贾地克(Jadik)、(3)切如

关于哈萨克族的饮食文化有哪些

关于哈萨克族的饮食文化有哪些 哈萨克族的饮食有着浓厚的游牧生活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哈萨克牧民饮食文化的研究,来探索哈萨克族饮食文化的变迁。接下来就和一起来了解下吧!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北部。他们大部分从事畜牧业,除了少数经营农业已经定居外,绝大多数都是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哈萨克族的饮食有着浓厚的游牧生活的特点,主要食物都取自牲畜。过去,奶类和肉类是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面食是次要的食物,很少吃蔬菜。肉食主要有绵羊肉、山羊肉、牛肉、马肉、骆驼肉。野兽肉和野禽肉也是人们补充的肉食。做法主要有煮、熏、烤三种。 哈萨克族的饮食文化特色最普遍的是吃手抓羊肉,其作法是把连骨羊肉切成大块,连同羊头、肚、心、肝、肺等一块放进铁锅加水同煮。水沸后,撒去浮沫,加入适量的盐,再用文火烧,熟后将肉切成小块,用手抓着吃,各人根据个人的口味随时增加盐末。 烤肉主要在招待客人和外出狩猎时食用。客人光临后,哈萨克人就宰杀肥羊,取出其内脏,用火烤全羊。猎手们在野外打猎,常把猎肉放在火堆上烤熟后食用;牧民们在野外放牧,砍几根木棍,上端削尖,串上切成薄片的野生动物肉,放在火上烤熟吃,别有一番风味。 熏肉是为了长时期保存而制作的一种肉制品。"熏"

作为一种烹调方法,是指将已经熟处理的肉类主料,再用烟熏制,使主料色泽加重、油亮,并带有烟的特有芳香,便于携带和贮存。熏肉时,放一些盐,有的还放野葱。加放野葱熏干的肉,味道更为鲜美。每到深秋季节,羊肥马壮,牧民们都要宰杀羊马牛,把大部分肉熏制后存放到冬季食用。还用马肉灌成腊肠,能够存放很长一段时期。除了吃肉以外,牧民们也吃米、面调制的食物,如烤饼、抓饭、"包尔沙克"(羊油炸面团)、"库卡代"(羊肉面片)等。他们很少吃蔬菜,偶尔吃些沙葱或者野菜。 在牧区,哈萨克族的奶制品种类很多,有奶疙瘩、奶皮子、奶酪、酥油等。酥油大多用牛奶或者羊奶制成,做好后储藏在宰后洗净的羊胃里。 牧民们最喜欢喝奶茶,奶茶是用砖茶再加牛奶或羊奶、盐等煮成的。除了喝奶茶之外,有时也喝鲜奶。把刚挤下来的鲜奶煮沸饮用,味道鲜甜,营养价值高。另外,奶子还可以制成各种奶制品,如奶油、奶豆腐、奶疙瘩等。 哈萨克族面食有馕、包吾尔萨克、馓子、油饼、面条等。米食有抓饭、炒小麦、小麦饭和小米饭等。馕,是用发酵面团做成的圆饼,放进馕坑内用红火炭烤制,也有的家庭用圆煎锅烙制。 包吾尔萨克(油子),用奶或用盐水调制成发酵面团,然后拧成条状,并用刀切成菱形,放进烧沸的牛油或羊油锅内,炸至呈黄色取出。包吾尔萨克多为节庆或招待客人而作。 烧小麦,炒前除掉麦皮,放羊油炒后捣成粉,再放羊尾油,与茶

哈萨克民族乐器

哈萨克民族乐器 ◆打击乐器主要有达布勒、达吾勒帕孜、省达吾勒、当哈拉、斯得尔马克、阿提推亚克、阿克塔亚克、玉兹塔克勒达克等。
达布勒,是哈萨克人一种古老的战鼓,作战时,用以鼓舞士气。喜庆时,用以烘托气氛。最早由一段掏去村心的树干制成,两面蒙有羊皮、牛皮或其它兽皮,原始鼓的体积不大,常驮于马或骆驼背上。后来种类不断增加,体积也增大,并且安装了皮绳或木质把手,便于搬动。其外形类似古代月氏人的羯鼓,这可能是由于一部分月氏人融入哈萨克族后,互相影响的结果。达吾勒帕兹,原是一种木制框、绷有皮革的乐鼓,下有三只柱脚。因其附有控制装置,故哈萨克人又称之为“可松紧鼓皮的鼓”。以后由木框改为铜、铁框,双棍击擂,声音铿锵有力。这种乐器在历史上常用于狩猎和战争。省达吾勒,实为达吾勒帕孜的乐器变体。体积小,便于携带,用铜制成,单面蒙皮,敲击起来尖利刺耳,常用于狩猎。哈萨克人称之为铜鼓或三脚鼓。当哈拉,原为萨满巫师用的神具,相当于现在的铃鼓。哈萨克人称之为“带响环的手鼓”。与维吾尔族的达甫、乌孜别克族的依拉和蒙古族的登格尔相似。最初的当哈拉是用一段凿空的树干或薄木板弯曲而成鼓圈,上面蒙有一层皮革,鼓圈周围串着许多可以活动的小铁环,击奏起来叮当作响。阿萨塔亚克,是握在手中摇撼发声的乐器,亦为萨满巫跳神时所用,形同伞,由一大一小两个组成,圆顶周围缀有许多小项链式的银响环,盖上雕镂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全长约1.3米。演奏时主要是靠摇撼发出沙沙声音,富有节奏感。故亦称摇撼杆或棍棍音,与维吾尔族的沙巴依相似,但在制作上复杂一些。斯得尔马克,这种乐器状似盾牌,上镶有许多小环,顶端插有几束猫头鹰毛,故也称为“猫头鹰音”。因乐器带柄,击打者可持柄摇动以助节奏,听之清脆悦耳。阿提推亚克,是一种击奏乐器,由两个组成一对,演奏时互相击打,摹拟出马蹄的声音,其状也酷象马蹄,故哈萨克人亦称之为“马蹄音”。玉兹塔克勒达克,由两支大小不一的牛角制成,演奏时用木槌敲击,发出笃笃木鱼声,主要用于打击节奏。◆吹奏乐器主要有色不孜克、卡尔得乃、阿德尔那和各种斯尔那依。 色不孜克,哈萨克语是“吹”的意思。色不孜克是哈萨克族民间艺人最常使用的一种吹奏乐器,被哈萨克人民誉为“心笛”。这种乐器类似汉民族的竖萧,是一种竖吹木笛。原先用草原上的一种“从文依草”制成,如今发展到用松木、骨头、铜片、铁筒和钢管作原料。色布孜克长约50厘米一70厘米不等。管开3孔、4孔或5孔。原先管外扎套羊肠细绳保护,现改用铜丝。不吹时套木塞,以保护木笛。吹奏前,先吸水润湿管口,用舌尖堵住管口大部,留一小口为吹孔。吹奏时发出不同音阶,同时用喉头发出持续低音,形成双声部,音量较小,音色柔和,似鹿鸣。 卡尔得乃,是一种声音响亮的类似号角的长简喇叭,据考证可能由古代西域马上乐器骨角或铜角发展而成。目前所见的为黄铜制做,吹口小,音孔大,管中部拐弯呈之字形。古时候此种乐器曾做为作战时鼓舞士气的号角,或向远方传递警报的工具。可尔得乃还可以演奏军乐,在迎宾、集会和凯旋仪式上演奏。 阿德尔那(独孔笛),是哈萨克族的古老乐器,长约60-70厘米,音量较大,乐器形制较卡尔得乃小,比色不孜克稍大。民间狩猎时,用它模拟鸟的鸣啭、狼的嗥叫、骆驼的悲呼、骏马的长嘶。特别是用它模拟呦呦的鹿声极为真实,能诱

电影“鲜花”体现的哈萨克族传统民俗文化

电影“鲜花”体现的哈萨克族传统民俗文化 哈斯铁尔.巧坦 摘要:新疆本土电影《鲜花》对民俗文化的运用非常重视,为了很好地展示出哈萨克族特殊而独具艺术魅力的民俗文化,影片巧妙地运用了哈萨克族的多种民俗事象,使它成为影片有机体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影片的一大奇观,在影片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民俗文化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 关键词:《鲜花》;哈萨克族;民俗文化 引言:的该片以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一种即兴表演方式)这一文化形态和草原生活的有机结合为叙事背景,着力塑造了一位性格坚毅、善良智慧的女阿肯“鲜花”的生活、情感、奋斗经历,表达了哈萨克族独特的励志哲理,以及原生态的文化魅力,弘扬了真善美。民俗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又包含了群体共同文化意识,因此,民俗在电影的情感、思想、气氛、风格特质等层面都具有极强的穿透力。《鲜花》中许多民俗的运用都是富有深意的,它将民俗的文化意义与影片的情节相融,对于电影主题的抒发起着绝妙作用。 正文: 影片《鲜花》亦如其名,是一部洋溢着芬芳动人气质的作品。与投资上亿的“大片”相比,这不是一部大制作,但这并不代表其境界和格局狭小。恰恰相反,这个讲述哈萨克女阿肯(歌手)的故事同时在叙述一个民族的文化诗意,甚至后者才是叙述的本源和魅力所在。为了很好的展示出哈萨克族特殊而独具而艺术魅力的民俗文化,影片巧妙地运用了哈萨克族多种风俗习惯,使它成为影片的一个亮点。在影片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 2.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增加审美的情趣,调动观众的情绪 在民俗影片中,民俗事象不能游离在故事之外,不能只是利用民俗文化来制造“奇观化”的视觉盛宴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也不仅仅只是利用民俗文化来进行穿针引线的作用,而是将民俗文化与情节交融,使得故事更具真实性,更加引人入胜。《鲜花》这部影片是以“鲜花”的人生经历为线索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可以说,鲜花虽然经历了“失父”、“断指”、“丧夫”等磨难,但整体说来,她的人生也不算特别曲折离奇。如果以记录的方式来展示鲜花的一生,并不会使多少人感动。但是,影片巧妙地将民俗文化故事情节有机融合,这就增加了影片的审美情趣,吸引了观众。影片运用了一种超现实的手法对整个故事情节进行结构,整部电影由 5 部分组成:摇篮曲、挽歌、谎言歌、哭嫁歌、无声,这样组织结构一方面是为了尊重哈萨克族那种“从出生到死亡,唱着歌来,唱着歌去”的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也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井然有序,繁而

哈萨克民族乐器有哪些

哈萨克民族乐器有哪些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丰富多彩人文艺术的民族。那么哈萨克民族都有哪些独特的乐器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哈萨克民族乐器有哪些,欢迎阅读。 冬不拉 冬不拉是哈萨克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冬不拉的种类繁多大豆油是松木和桦木凿成,雕刻精细,镶嵌美观冬不拉的形式,一种音箱是三角形,哈萨克以近代大诗人阿拜命名,叫“阿拜冬不拉”,一种音箱是椭圆形,以哈萨克民间阿肯江布尔命名,叫“江布尔冬不拉”。这两种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多数是两根弦,也有三根弦,弦一般用羊肠制作,现在已用尼龙缠钢丝线替代,并增加和使用了铜质品位。现在的冬不拉,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冬不拉一般有5、7、9 个琴品,有的冬不拉有13、14 个琴品,还出现了调21 个琴品的冬不拉。根据冬不拉的槽面、覆手、曲首、大小、长短、所绷琴弦和缠品位数目多少以及伸缩的音域和音量的大小,有人将其定名为五种不同类型的冬不拉,即:4 弦12 品的最高音冬不拉称为“皮克洛”; 4 弦1 5 品高音冬不拉,称为“鲁里玛”;2 弦13(或14、16)品的中音冬不拉,称为“巴兹”,2 弦10 品低音冬不拉,称为“库拉勒巴兹”。此外还因哈萨克族历史、地域、部落、文化心理、生活习俗差异,在民间还存在其他各种形制的冬不拉,据不完全统计其品种大约有十几种。 节特根 节特根,琴身长1 米左右,呈长方形,用整块木头雕凿而成,木盆状音室,类似汉民族的古琴和古筝式的卧式弹奏乐器,用马尾丝固定7 根弦,弦下由7 枚畜踝骨当琴码。节特根无松紧弦的琴轴,而是通过左右移动做为琴码的踝骨来调节音调高低。由于琴有精良的共鸣箱,备

哈萨克族民俗中的传统节日及娱乐活动

哈萨克族是什么样的一个民族?同学们,关于少数民族,你们都知道哪些 让我来告诉各位哈萨克族人是游牧民族,是属于马背上长大的民族,拥有 哈萨克族男女都娴善骑术。青年男子喜欢摔跤和刁羊,每逢节日和喜庆, “姑娘追”是青年们最喜爱的娱乐项 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它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然后把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大家共餐。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巴塔(祈祷)”。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 知情人也不许讲出去。第二、三天,举行庆祝,宰羊、邻里妇女要送礼物,青年男女在晚上跳 ,参加者要给孩子送衣服、串珠、鹰毛等礼物。由长者给婴儿起名字。礼仪后提醒内容 (1)同学们,关于哈萨克族,你们都知道哪些呢? (2)关于哈萨克族的的风俗习惯,你又了解多少? (3)关于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你又知道多少? 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 纳吾鲁孜节 肉孜节(开斋节) 古尔邦节 传统节日期间举行的游戏娱乐活动有:叼羊、赛马、姑娘追、猎鹰活动等

岁左右举行骑马礼,头上插羽毛到各家拜访,亲友们要送马4-5天,孩子穿上新衣服,腰系白布带,骑着由别人牵着的马走亲戚,亲友(哈古春。关于纳吾鲁孜节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人们在信仰伊斯兰教以前崇拜拜天地诸神,而这个节日与天上的星座有密切关系。人们以为,白羊座是造福人类的主神,这一天,恰好是双鱼星座降落,白羊星座升起的送哈萨克人把从这一天开始的新月叫做纳吾鲁孜月。纳吾鲁孜节草原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十分浓郁,哈萨克人将它作为新春佳节隆重地庆祝是有道理的。,开展娱乐活动,《纳吾鲁孜歌》的产生与纳吾鲁孜节有关,是哈萨克人习俗歌的组成部分,Nawrz 种食品做的(也可Nawrz 。做罢年粥,人们还要效用过冬的马肋肠、马肥肠、马碎肉肠、马脖肉、马做骨肉。这天,人们,月冬宰的牲畜头一直存放至纳吾鲁孜节献给老人,老人malga 谁不想得到老人

哈萨克民间诗歌简述

诗歌在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生活中每一重要事件都有诗歌伴随着,生孩子、结婚要唱歌,死了人、祭祀也要唱歌。总之,诗歌已与哈萨克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19世纪下半期哈萨克族著名诗人阿拜(Abay Qunanbayev )(1845— 1904)就曾这样恰如其分地指出了诗歌对哈萨克人 民生活的重要意义: 诗歌给你打开了世界之门,诗歌也将伴同你在坟墓中安息,我的人民,你要理解:是诗歌使得生活有了乐趣。 哈萨克族民间诗歌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大致可分成下列四大类: 1.生活习俗歌(salt-sana jyry ) 多与哈萨克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其中又可分为婚礼歌———佳尔-佳尔、出嫁告别歌、揭面纱歌和哀歌等。兹将其中主要的几种简单介绍如下: 佳尔-佳尔(jar-jar )。男女青年间的对唱,在新娘即将动身前去婆家时,由参加婚礼的男女青年分成两组演唱。小伙子们的一组所唱内容多是欢快、戏谑性的,目的在于安慰新娘;而姑娘们的一组所唱则多表达惜别、留恋之情。有时也通过姑娘们之口,叙说哈萨克妇女在旧时封建宗法社会中的悲惨处境。“佳尔-佳尔”的名称来源于这种对唱每一句诗后,由男女双方合唱的一句“佳尔-佳尔”(意为朋友-朋友)。通常每段诗由四句组成,前两句本身没 有什么具体意义,只用于加强后两句的寓意。如: 小伙子: 城里买来了漂亮的嫁妆 佳尔-佳尔! 丝绒的萨乌凯雷②压得你头不能昂, 佳尔-佳尔! 你不要老放心不下爹娘 佳尔-佳尔! 自己的公婆还不是一样 佳尔-佳尔! 姑娘: 房前的流水明明亮亮 佳尔-佳尔! 我在镜中看到郁郁不乐的面庞 佳尔-佳尔! 尽管这位青年满口把公婆夸奖 佳尔-佳尔! 再亲也比不上自己的爹娘 佳尔-佳尔! 小伙子: 你好比白兔从我们面前跑过 佳尔-佳尔! 好比草原上漂亮的小骆驼 佳尔-佳尔! 我说,姑娘你为啥哭得这样伤心 佳尔-佳尔! 难道令弟没跟你来作客? 佳尔-佳尔! 哈萨克民间诗歌简述① 耿世民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摘要:诗歌与哈萨克族民众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的每一重要事件都有诗歌伴随,哈萨克 族民间诗歌按其内容与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生活习俗歌、民歌、对唱和长篇叙事诗四大类。 关键词:哈萨克族;民间诗歌;分类中图分类号:I207.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76(2011)01—0034—04 收稿日期:2010-10-10 作者简介:耿世民,男,中央民族大学哈萨克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1年3月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Mar.2011第1期Journal of Yili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No.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