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B超宽带滤波器背景及设计方法

UWB超宽带滤波器背景及设计方法
UWB超宽带滤波器背景及设计方法

微波仿真论坛_现代滤波器设计讲座-超宽带

超带宽(UWB :ultra wild band)的定义:(浅谈超宽带技术在未来的应用——谢晓峰)

超宽带滤波器主要是针对相对带宽,其主要方式利用冲击脉冲的频谱特性来实现宽带信息的传播。从定义上讲,FCC对超宽带系统的最新定义是:相对带宽(在-10dB点处)(fh-fl)/fc>20%(fh,fl,fc分别为带宽的高端频率传,低端频率和中心频率)或者总带宽BW>500Mhz。

(摘自百度文库ppt)

超宽带微波滤波器研究现状

——戚楠,李胜先

1989年,美国国防部首先提出了超宽带(UWB)技术并对它做了定义:发射信号的相对带宽为0.2,或者传输信号的绝对带宽至少为500 MHz,则该信号为超宽带信号。自2002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批准无需许可证便可以使用3.1~10.6 GHz的超宽带通信频谱后,超宽带技术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超宽带技术具有低功耗、高速率、保密性强等特点,早期主要应用于军事通信、军事脉冲雷达等方面[1],近年来在民用雷达、成像、室内短距离通信、监视系统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欧盟、日本、新加坡等国也制定了各自的超宽带技术标准。在宇航方向,NASA约翰逊空间中心开展了超宽带综合通信、月球/火星漫游者系列超宽带定位系统、UWB?RFID等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2]。目前对星载微波与激光链路混合通信系统的研究使微波光子技术在未来卫星通信中呈现出很大的优势与潜力,而光波段广阔的频谱几乎没有带

宽限制,不仅可提供THz大容量通信,而且电磁干扰小,重量轻,是超宽带概念的扩展,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3]。

1 超宽带微波滤波器关键问题

和传统滤波器一样,超宽带滤波器用来去除带外信号及噪声,在某些UWB 系统接收端承担着天线与放大器之间的匹配作用。由于UWB系统的脉冲信号产生和消失时间非常短暂,一个符合FCC规范的超宽带滤波器必须要在110%的带宽内具有较小并平坦的群时延特性和较远的寄生通带。因为频带低端大部分已被其他通信系统占用,所以滤波器同时要对频带低端有良好的抑制。有一些超宽带滤波器还要考虑通带内其他通信系统,如GPS,3G,4G,X波段卫星通信的干扰。另外为了适应微波集成电路小型化的要求,滤波器要体积小,

结构紧凑,便于集成与互联。这些都对超宽带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超宽带(UWB)无线电技术在 2002 年以后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其中 UWB 带通滤波器是 UWB 系统中关键的无源器件。UWB 带通滤波器的通带必须覆盖 3.1~10.6GHz,这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认定的商用 UWB 频率范围[1]。在整个UWB 频段范围内,由于已经存在各种窄带无线通信信号,而这些无线通信信号会严重干扰UWB 系统,例如,无限局域网系统(5.8GHz)。因此,为了保证 UWB 系统正常工作,迫切需要具有陷波特性的 UWB 带通滤波器。

2 超宽带滤波器设计方法(略)

统窄带滤波器带宽一般都在1%左右,其综合方法将滤波器参数都确定在中心频率附近,而且频率变换过程中进行了一些窄带近似,因而综合中所用到的计算公式只适合于精确设计窄带或者中等带宽的滤波器。如果用这些窄带滤波器的设计公式来设计超宽带滤波器将会造成很大的误差[4]。以往超宽带滤波器的设计多基于优化算法,设计结构主要采用微带线或耦合线,结构单一,计算量大,时间成本高,这就要求用新的思路来综合超宽带滤波器的设计。

2.1多模谐振器法

多模谐振器是指在通带内有多个谐振模式的谐振器。多模谐振器有很多种形式,如环型、阶梯型等,其中广泛应用于超宽带滤波器的是阶梯阻抗谐振器(Stepped Impedance Resonators,SIR)[8]。多模谐振器法的核心是将谐振器的前几个模式合理分布在通带内,以达到宽带响应。图3是最简单的单级对称结构SIR滤波器,采用奇偶模分析法构造滤波器传输函数,通过给定通带内反射零点的数目与位置后,确定各部分的阻抗参数[9]。

为克服单级结构的滤波器边带抑制不好的问题,级联形式的SIR超宽带滤波器也有很大的发展。级联形式的SIR滤波器将耦合线,各阻抗线的阻抗特性参数表示为滤波器的响应函数,优化出所需要的响应曲线[10],得到各阻抗参数。带开路/短路枝节加载的SIR滤波器,通过调整加载枝节的长度来控制多模及传输零点的位置产生较宽的阻带[11]。为增强输入输出耦合,可以采用交指结构,有些加载结构还利用空气桥来抑制其他模式。由于SIR具有小型化,高次模式可控的优点,而且SIR的加载形式非常灵活,给设计带来极大的自由度,这使利用SIR结构逐渐成为设计超宽带滤波器的主流形式。(超宽带滤波器研究现状——戚楠)

(多模谐振器超宽带微带滤波器小型化研究与设计——刘严)

多模谐振方法是通过产生多个模式的谐振点,并在通带频率内均匀分布,通过平行耦合或交指耦合等不同的耦合方式形成波纹平坦的通带,从而实现超宽带带通滤波器。利用多模谐振的方法设计的超宽带滤波器可以产生多个谐振模式,不再需要多个谐振器级联,减少了谐振器的个数,从而减小滤波器的尺寸。这种方法有利于改善滤波器通带内外特性,还具有结构紧凑、容易加工的优点,可以轻松的满足超宽带全频带的要求。因此,是目前为止最适合设计小型化超宽带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利用多模谐振器设计超宽带滤波器有以下设计步骤:

(1)、根据设计指标要求,选定多模谐振器结构及各谐振频点。要设计一款3.1 GHz~10.6 GHz 的超宽带滤波器, FB=110%,多模谐振器的选取应满足以上要求,同时设定各个谐振频率,使各个谐振频点要均匀分布在整个通带内。为

满足带宽的需求,在此选择阶梯阻抗谐振器,接着要根据谐振器理论计算每个谐振频率,得到谐振器的初始尺寸。

(2)、选定耦合方式。耦合方式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若耦合结构选定的合适恰当,那么会大幅减小通带内插入损耗,同时会使通带内波纹更平坦。通常要想增强耦合强度可以通过缩小谐振器与耦合结构间的间距、增大耦合结构与谐振器之间的接触面积满足要求。考虑到制作工艺难以让谐振器与输入输出端无限接近,因此选用交指结构来减小带内插损,降低带内波动。根据经验,交指结构的尺寸通常选取为λ/4 (为波导波长)。

(3)、建模仿真。根据选定的多模谐振器和耦合结构,设定大概的尺寸,利用电磁仿真软件进行建模仿真,并根据性能指标进行优化,得到超宽带滤波器最终结构参数。需要注意的是,最初的设计参数一般不太符合设计要求,需要通过不断地调整尺寸,合理的设置参数变化范围,应用多种优化方式不断优化各个参数来满足设计目标,最终得出满足设计要求的滤波器。

以下一段摘自(多模谐振器超宽带微带滤波器小型化研究与设计__刘严) 本文实现超宽带滤波器实现小型化通过以下方法:(1)使用微带线作为原材料,相比同轴线、波导等材料,微带线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是实现小型化的最佳的选择。(2)采用多模谐振器方法实现UWB 滤波器,这种方法可以产生多个谐振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谐振器的个数,从而减小滤波器的尺寸。

(3)引入缺陷接地结构DGS。DGS 具有慢波效应及高阻带抑制特性,通过引入DGS 不仅可以增大耦合间距,满足制作工艺的需求,而且可以减小滤波器的尺寸,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4)使用高介电常数介质基片。高介电常数所对应的波长较短,将超宽带滤波器建立在高介电常数介质基片上,不仅使得滤波器的尺寸大幅减小,有利于滤波器小型化,而且可以减少电磁向外界耗散,优化滤波器的设计。

以下摘自(无线通信领域超宽带滤波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_郑艺媛)

1)微带多模谐振器法,指在通带内运用有多个谐振模式谐振器的方法。多模谐振器有很多种形式,其中最早应用于超宽带滤波器的为半波长阶跃阻抗谐振器(SIR)[1],如图 1 所示。其原理是利用 SIR 阻抗比和电长度来控制基频和谐波位置,使得谐振器的前3 个谐振点分布于整个超宽带内。再通过平行耦合线馈电,实现平坦的超宽带带通特性。此方法滤波器带宽达到了要求,但是边带不够陡峭,带外抑制比较低。

为了改善滤波器边带特性,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高滤波器的级数。而采用四模及四模以上的谐振器[2],使四个或更多谐振点落在超宽带内,可降低通带内插入损耗。总体而言,多模谐振器构成超宽带滤波器的方法相对简单,结构紧凑,但阻带内存在大量未被有效克服的无用谐波。

2)混合微带/共面波导法,微带与共面波导混合结构充分利用微带线上下两层空间,使电路更加紧凑。同时,微带与共面波导正对,两者间的电磁场耦合非常强,可方便实现所需要的强耦合。常见的混合结构是微带馈电共面波导谐振器超宽带滤波器[3],结合多模滤波器设计方法,得到结构更紧凑的滤波器。而面对无用谐波,可通过在共面波导的中心导带上对称引入低通结构[4](如图2 所示),滤除掉高频段无用谐波形成的寄生通带,既保证了3.1~10.6GHz 频段内良好的通带性能,同时又能有效实现展宽阻带的作用。

3)滤波器级联法,是实现超宽带的较为简单和有效的方法。通过把一个高通滤波器和一个低通滤波器串联,实现超宽带特性。这种方法实现的电路简单,方法比较直观,同时实现的滤波器阻带比较宽,但总体尺寸较大。

3 超宽带滤波器的实现方法(见滤波器研究现状—超宽带滤波器)

超宽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超宽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李庆娅李晰唐鸿燊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款差分微带超宽带天线,通过改变馈线和尺寸和接地板上缝隙的半径,优化了天线的性能,所实现的天线带宽为11.5 GHz,且有较好的辐射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在两贴片上对称地开槽,得到了在5 GHz处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 关键词:超宽带天线;差分天线;带阻特性 Research and Design of Ultra-wideband Microstrip Antenna Li Qing-Ya, Li Xi, Tang Hong-Shen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differential microstrip ultra-wideband antenna is designed. It is optimized by changing dimensions of feeding line and radius of slot in the ground. The simulated and measur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equency bands of antenna is 11.5 GHz. Also, it has good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is, by etching the slot in the patch symmetrically, the ultra-wideband antenna with band-notch characteristics at 5 GHz is achieved. Key word s: Ultra-wideband antenna; differential antenna; band-notch characteristics 1 引言 近几年,随着超宽带(UWB)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应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天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天线尺寸小、剖面低、价格便宜,易于加工并可集成到无线电设备内部,同时,还要求天线阻抗带宽足够宽,以便覆盖整个UWB频段。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规定UWB信号的频段为3.1 GHz-10.6 GHz。这个通信频段中还存在划分给其他通信系统的频段,如5.15 GHz到5.35 GHz的IEEE802.11a 和5.75 GHz到5.85 GHz的Hiper-LAN/2。 在接地板上开缝是实现超宽带天线的方法之一,常见的缝隙形状如倒锥形[1]、矩形、半圆形、梯形[2]等。文献[2]中仿真优化并制作了一个小型化超宽带微带天线,在整个工作频段2.15-13.47 GHz内,该天线的回波损耗均在-10 dB以下,增益基本稳定在3~6 dB之间,并具有比较稳定的辐射特性。在超宽带天线的基础上通过在辐射贴片上开槽实现带阻特性,槽的形状有L形[3]、矩形[4]、E形[5]等,文献[5]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双阻带特性的超宽带天线,制作出实物并验证了天线的超宽带和陷波特性,即在中心频率3.75 GHz和5.5 GHz附近的频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陷波特性。 本文首先设计了超宽带天线,研究了天线的回波损耗S11和辐射特性与天线环形接地板尺寸的关系,改善了天线的带宽。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贴片和微带线的尺寸。并利用折合形开槽技术在贴片上开槽,有效实现阻带。 2 天线设计 本文设计天线结构如图1所示。图1(a)中天线的辐射贴片,位于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图1(b)是刻蚀了圆形缝隙的地,位于介质基板的下表面;天线采用介质为RogerS RT/duroid 6006,相对介电常数为6.15,厚为0.5mm的介质基板,尺寸为29.6 mm×33.6 mm;馈电部分为50欧的微带线。

滤波器的几个概念

滤波器定义 Attenuation(衰减)信号在通过耗散网络或其他媒体时所导致的电压损耗(以 dB 为单位)。 Band Reject Filter(频带抑制滤波器)滤波器,其对一个频带的频率进行抑制而让较高或较低的频率通过。有时也称作带阻滤波器。 (带宽)带通滤波器的通带宽度是较低和较高转角频率之间的频差,诸如3 dB 点。Bandpass Filters(带通滤波器)滤波器,其让一个频带的频率通过而对较高和较低的频率进行抑制。 Bessel Function(贝塞尔函数)数学函数,用于在根本不考虑幅度响应的情况下在滤波器中产生最恒定的时间延迟。该函数十分接近于高斯函数。 Butterworth Function(巴特沃斯函数)数学函数,用于在根本不考虑时间延迟或相位响应的情况下在滤波器中产生最恒定的幅度响应。 Center Frequency(中心频率)(?0) 在标准带通滤波器中,中心频率是通过集合或算术方法计算出来的。 几何方法 算术方法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特征阻抗)滤波器的特征阻抗通常被认为是等于 L/C,其中L 是以亨利 (henry) 为单位的全系列电感应,而 C 是以法拉 (farad) 为单位的总旁路电容。特征阻抗是以欧姆 (ohm) 为量度的。

Chebyshev Function(切比雪夫函数)数学函数,用于生成在特定范围波动的曲线(见ripple/波纹)。这用于生成比巴特沃斯函数更接近矩形的幅度响应,但想要的相位和时间延迟特征较少。有一整套的切比雪夫函数(0.1 波纹、0.5 波纹,等等)。 Cut-Off Frequency(截止频率)( fc ) 低通滤波器中的上通带边缘或者高通滤波器中的下通带边缘。最靠近阻带的通带边缘,有时称作 3 dB 点。 Decibel(分贝)(dB) 增益或衰减单位,用于表示两个电压之比。用于描述电压增益、电压损耗、性能指数或任何可以作为两个电压之比来考虑的数值。以分贝定义为 20 Log (E1/E2),其中 E1 和 E2 是两个电压,诸如输入和输出电压,或者峰值电压和平均电压,等等。 Dissipation(耗散)滤波器中由于电阻或磁芯损耗等而发生的能量损耗。 Distortion(失真)通常是指信号遭到修改从而产生不想要的末端效应。这些修改可以是与相位、幅度和延时等有关的。正弦波失真通常定义为正弦基波成分被去除后所剩余的信号功率的百分比。 Elliptic Function(椭圆函数)一个数学函数,用于借助若干个电路元件产生最接近矩形的相位滤波器相应。椭圆函数在通带和阻带两者中都有一个切比雪夫响应。椭圆函数滤波器的相位响应和瞬态响应要比任何传统的传递函数要差。 Envelope Delay(包络延迟)调相信号在通过滤波器时,其包络的传播时间延迟。有时也称作时间延迟或群延时。包络延迟与移相响应与频率曲线之比成比例。包络延迟失真是当延时在通带区域中所有频率处并不都恒定时发生的。 Filter Q(滤波器 Q)带通和频带抑制滤波器的一个重要参数:

电路设计:超宽带EMI滤波器的设计

电路设计:超宽带EMI滤波器的设计 文章介绍超宽带EMI滤波器的设计思路,该滤波器的滤波频率可以达到40GHz甚至更高,在频率低端采用LC反射式滤波原理,在频率高端采用高性能吸波材料的吸收式滤波原理。由于引入吸波材料,大于10GHz频段的滤波器仍然可以保证100dB 以上的插入损耗,克服了传统LC滤波器在频率高端由于电路分布参数的影响导致滤波性能下降甚至完全失效的弊端。1.引言近十几年来,作为微波实验基础设施的屏蔽室,其应用的频率范围不断扩展,频率高端已由1GHz增加到18GHz,甚至40GHz,预计未来的趋势还会增加到60GHz,甚至100GHz。为保证屏蔽室在整个适用频段范围的屏蔽效能,即不因电源线或信号线的引入而使干扰信号也被引入或引出屏蔽室,这就要求屏蔽室的电源滤波器和信号滤波器在同样的频段范围具有规定的插入损耗。文中介绍的超宽带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在频率高端的处理方法是利用电介质或磁介质的电损耗或磁损耗将高频干扰信号转变成热量,从而实现滤波的效果。我们在滤波器中填充的电磁介质对于低频电磁波的吸收作用较弱,不会造成有用信号的大幅度衰减。2.超宽带EMI滤波器的设计思路超宽带EMI滤波器在频率低端采用LC反射式滤波原理,在频率高端采用高性能吸波材料的吸收式滤波原理。滤波器设计过程中,先根据需求方提供的通带截止频率、阻带插入损耗和额定电流以及漏电流的规定对滤波器的低频端进行计算机建模,这样就可以得到所需电感和电容的数目以及相应的元件值,进而画出相应的电路图。由于EMI滤波器只需满足要求的截止频率和插入损耗,没有特别的频率响应限制,因而低频端建模采用的是电路简单并且元器件较少的切比雪夫滤波响应,可减小滤波器的体积和重量。低频端仅能解决100MHz以下的频段,100MHz以上的频段由于电路中导线的分布电感和电感线圈的分布电容等分布参数的影响导致LC滤波电路性能下降甚至完全失效。高频端的处理方法是加工一段空心同轴线,在同轴线的内外导体之间填充磁损耗和电损耗很高的吸波材料,将高频干扰信号在传播路径中衰减掉。同轴线内外导体之间填充的电介质或磁介质,如铁氧体、导电碳黑等多为导体,会导致同轴线内外导体短路,为此需要在内外导体之间增加一层绝缘层。低频端的LC滤波电路在100MHz以下的频段具有较好的插入损耗性能,但是由于

UWB超宽带滤波器背景及设计方法

微波仿真论坛_现代滤波器设计讲座-超宽带

超带宽(UWB :ultra wild band)的定义:(浅谈超宽带技术在未来的应用——谢晓峰) 超宽带滤波器主要是针对相对带宽,其主要方式利用冲击脉冲的频谱特性来实现宽带信息的传播。从定义上讲,FCC对超宽带系统的最新定义是:相对带宽(在-10dB点处)(fh-fl)/fc>20%(fh,fl,fc分别为带宽的高端频率传,低端频率和中心频率)或者总带宽BW>500Mhz。

(摘自百度文库ppt) 超宽带微波滤波器研究现状 ——戚楠,李胜先 1989年,美国国防部首先提出了超宽带(UWB)技术并对它做了定义:发射信号的相对带宽为0.2,或者传输信号的绝对带宽至少为500 MHz,则该信号为超宽带信号。自2002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批准无需许可证便可以使用3.1~10.6 GHz的超宽带通信频谱后,超宽带技术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超宽带技术具有低功耗、高速率、保密性强等特点,早期主要应用于军事通信、军事脉冲雷达等方面[1],近年来在民用雷达、成像、室内短距离通信、监视系统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欧盟、日本、新加坡等国也制定了各自的超宽带技术标准。在宇航方向,NASA约翰逊空间中心开展了超宽带综合通信、月球/火星漫游者系列超宽带定位系统、UWB?RFID等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2]。目前对星载微波与激光链路混合通信系统的研究使微波光子技术在未来卫星通信中呈现出很大的优势与潜力,而光波段广阔的频谱几乎没有带

宽限制,不仅可提供THz大容量通信,而且电磁干扰小,重量轻,是超宽带概念的扩展,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3]。 1 超宽带微波滤波器关键问题 和传统滤波器一样,超宽带滤波器用来去除带外信号及噪声,在某些UWB 系统接收端承担着天线与放大器之间的匹配作用。由于UWB系统的脉冲信号产生和消失时间非常短暂,一个符合FCC规范的超宽带滤波器必须要在110%的带宽内具有较小并平坦的群时延特性和较远的寄生通带。因为频带低端大部分已被其他通信系统占用,所以滤波器同时要对频带低端有良好的抑制。有一些超宽带滤波器还要考虑通带内其他通信系统,如GPS,3G,4G,X波段卫星通信的干扰。另外为了适应微波集成电路小型化的要求,滤波器要体积小, 结构紧凑,便于集成与互联。这些都对超宽带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超宽带(UWB)无线电技术在 2002 年以后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其中 UWB 带通滤波器是 UWB 系统中关键的无源器件。UWB 带通滤波器的通带必须覆盖 3.1~10.6GHz,这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认定的商用 UWB 频率范围[1]。在整个UWB 频段范围内,由于已经存在各种窄带无线通信信号,而这些无线通信信号会严重干扰UWB 系统,例如,无限局域网系统(5.8GHz)。因此,为了保证 UWB 系统正常工作,迫切需要具有陷波特性的 UWB 带通滤波器。 2 超宽带滤波器设计方法(略) 统窄带滤波器带宽一般都在1%左右,其综合方法将滤波器参数都确定在中心频率附近,而且频率变换过程中进行了一些窄带近似,因而综合中所用到的计算公式只适合于精确设计窄带或者中等带宽的滤波器。如果用这些窄带滤波器的设计公式来设计超宽带滤波器将会造成很大的误差[4]。以往超宽带滤波器的设计多基于优化算法,设计结构主要采用微带线或耦合线,结构单一,计算量大,时间成本高,这就要求用新的思路来综合超宽带滤波器的设计。 2.1多模谐振器法

一种超宽带天线的设计与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超宽带天线广泛应用于如电视、调频广播、遥测技术、宇航和卫星通信等领域中。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使此类天线成为当今通信领域的研究焦点。 本文设计并研究了两种类型的超宽带天线,一种是带两个对称臂的矩形平面单极子天线,另一种是弯折结构的平面单极子天线。 所研究的第一种天线实现了在工作频率范围内回波损耗都在-10dB以下,基本满足了超宽带通信的要求,天线的工作频带是 2.7-9GHz。回波损耗与频率的关系曲线产生两个低峰值,特别适合于双频带通信使用。文中研究了通过改变切口尺寸、介质损耗对低峰值频率位置的影响关系,还讨论了端口大小对仿真准确度的影响,得到系列结论。 所研究的第二种天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超宽带天线,天线结构简单,易于构建,小尺寸、低剖面,能够在回波损耗小于-10dB条件下有效地工作在2.8~9.5GHz的频率范围。 天线采用热转印法自制了实验模型,并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了回波损耗与频率的关系曲线,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构基本吻合。 两种天线的研究还包含了增益和方向图等,从而对天线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 超宽带天线;单极子天线;有限元法;电磁仿真;热转印法

Abstract UWB antenna is widely used in television, FM radio, telemetry, aerospace 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fields. In particular, with the rise of ultra-wide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making such antennas become the focus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field. This paper studies two types of ultra-wideband antenna, one is a symmetric planar monopole antenna with two symmetrical rectangular incision, the other is bent planar monopole antenna structure. The first designed antenna can satisfy the demand of UWB communication that the Return Loss of the antenna in the scope of working frequency, which is between 2.7-9GHz, is below -10dB. Return loss vs. frequency curves generated two low peaks, which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dual-band communications. A study of the incision by changing the size of the low dielectric loss peak frequency pos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t size also discussed the impact on simulation accuracy, get series conclusion. The study of the second antenna to achieve a truly ultra-wideband antenna, the antenna structure is simple, easy to build, small size, low profile, can be less than-10dB return los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effective work in the 2.8 ~ 9.5GHz frequency range. Antenna made by heat transfer method of the experimental model, and vector network analyzer by measuring the return loss versus frequency curve,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and simulation of structure of the basic agreement.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technology The study also includes two antenna gain and pattern, etc., and thu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antenna performance. Key words: UWB antenna; monopole antenna; finite element method;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超宽带天线设计与研究详解

超宽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中文摘要 近几年来,超宽带天线的研究已经成为热潮。本文的思想也是研究小型化超宽带平板天线,让其在生活中的硬件设计产品中满足超宽带天线的技术需要。因为超宽带天线在WiMAX和WLAN的窄带系统和装载切口天线设计结构上产生的影响。实现WiMAX和WLAN频带的双凹槽在超宽带天线结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使用HFSS软件进行天线结构的仿真优化。主要利用了HFSS软件仿真和天线结构的优化设计过程。我们针对其超宽带天线的性能参数,相应的提升平面单极子天线的基础研究。传统平面单极子天线与狭槽,狭槽装载方法的横截面,提出了几种平面单极子天线从频域和时域研究,从而从单极子天线的相关性能参数出发,研究平面单极子天线在频率范围为3.1GHZ-11GHZ,使超宽带天线能够达到市场对硬件方面的应用需求。 关键词:平面单极子天线;超宽带;HFSS仿真 I

Research and design of ultra-wideband anten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f ultra-wideband antenna has become a boom. Thought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ultra-wideband planar antenna miniaturization, let the life in the hardware design of the product satisfy the need of ultra-wideband antenna. Because of ultra-wideband antenna in WLAN and WiMAX narrowband systems and the impact loading of incision on the antenna design. Both WiMAX and WLAN band grooves in the ultra-wideband antenna structure design. In the design process is mainly using HFSS software for simulation of antenna structure optimization. Mainly using HFSS software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antenna structure design process. We according to the performance of ultra-wideband antenna parameters, the corresponding increase of planar monopole antenna of basic research. Traditional planar monopole antenna and the slot, slot loading method of cross section,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planar monopole antenna from frequency domain and time domain research, thus starting from the related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monopole antenna, the planar monopole antenna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3.1 GHZ - 11 GHZ, the ultra-wideband antenna can meet the market demand for hardware applications. Key words: Planar monopole antenna; Ultra-Wideband; HFSS simulation 目录 I

双网口1000M网络滤波器 SG48012 G

10/100/1000BASE-T MAGNETICS MODULE Part Number:SG48012 G Page:1/2 ● IEEE 802.3ab/ANSI X3.263 compliant performance ● Designed for IP phone or switch applications ● Compact footprint ● Some models offer AutoMDIX cap Electrical Specifications @ 25°C Turns Ratio (±5%) Insertion Loss (dB Max) Part Number TX RX OCL(uH Min) @100KHz/0.1V with 8.0mA DC 1-100MHz HI-POT (Vrms) SG48012 G 1CT:1CT 1CT:1CT 350 -1.4 1500 Continue Return Loss (dB Min) Cross Talk (dB Min) DCMR (dB Min) Part Number 1-30MHz 40MHz 50MHz 60MHz 100MHz 30MHz 60MHz 100MHz 30MHz 60MHz 100MHz SG48012 G -16 -14.4 -13.1 -12 -10 -43.5-37.5-33 -45 -40 -35 ●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0°C to +70°C. Storage temperature range: -25℃ to +125℃. SCHEMATICS: Mechanicals: A 0(11/09) 双口10/100/1000M网络滤波器 谭多多 QQ1547311723

数字滤波器网络结构的SIMULINK仿真

数字滤波器网络结构的SIMULINK仿真 摘要:数字滤波器网络结构的设计,是数字滤波器实现的基础。本文利用Simulink软件设计了四个不同网络结构的滤波器仿真实例,并与直接通过系统函数H(z)滤波器的输出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利用Simulink软件直接仿真滤波器的网络结构,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滤波器的流程,而且大大降低滤波器的设计复杂度,提高数字滤波器网络结构的设计效率。 关键词:SIMULINK;数字滤波器;网络结构 Abstract:The design of digital filter’network structure is the basis for the digital filter implementation.Four examples of different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filter are designed and simulated by Simulink, compared with the output that directly through the system function H (z). Results show that simulation of filter’network structure using Simulink software, not only can visually manifest the process of filter, but also greatly reduce the design complexity of the filter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design of digital filter’network structure. Keywords: SIMULINK; digital filter; network structure 数字滤波器是数字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滤波器是一种运算过程,基本的运算单元有:加法器、乘法器(增益)和延迟(延时)元件,其功能是对输入离散信号进行运算处理,以达到改变

ADSL滤波器

ADSL滤波器 ADSL滤波器,又名ADSL语音分离器(ADSL Splitter/ADSL FILTER),应用于xDSL(xDSL 是各种DSL的统称,即数字用户线路,是以传统电话铜线为传输介质的传输技术,其中x 代表不同种类的DSL技术,包括 ADSL,ADSL++、HDSL、VDSL等) 的宽带通信中。我们常说的滤波器(分 离器)是指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用户线路)滤波 器(分离器),即基于传统语音电话线 路上共线传输宽带数字信号的语音分 离器(即ADSL over POTS Splitter/Fliter),现在ADSL已升级到新 版本更高速率的ADSL++和VDSL (V ery High Speed Digital Subscriber Line甚高速数字用户线)。ADSL 滤波器(ADSL FILTER/SPLITTER)将 线路上的低频音频信号(300~ 3400Hz)和传输数据的高频数字调制信号(20KHz~4.4MHz/12MHz)有效分离,然后将音频信号送入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实现了利用利用再利用,接入在已有的铜线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随着ADSL技术的应用,ADSL语音分离器相伴而生,分离器也伴同DSL接入技术经历着低速到高速的演进和发展 ADSL滤波器主要指标: 随着DSL技术在全球的普及和推广,语音分离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按照全球的分离器标准来分,有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欧洲电信标准协会)、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美国国家标准协会)、BT(British Telecom英国电信)、ITU-T G.992(国际电联G.992系列)和中国MII(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按照分离器应用分主要有ADSL over POTS、ADSL over ISDN和VDSL over POTS、VDSL over ISDN等。现有语音分离器都是由电感、电容和电阻被动器件构成的多阶滤波器电路,其主要指标有POTS插入损耗、POTS回波损耗、群延时、纵向平衡、频带衰减、DSL频带插入损耗等。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反映语音分离器的低通滤波和高通滤波分别在各自的通带内信号衰减程度,决定了分离器对通过信号的影响程度,损耗越小则通过信号衰减越小。回波损耗(Return loss)反映出分离器各个端口对接口阻抗的匹配程度,匹配程度越好反射损耗越小,源信号绝大部分得以被传递到负载。群延时(Group delay distortion)是指由于分离器的LC滤波电路导致传输的语音信号产生延时。延时越小越好。纵向平衡(Unbalance

50HZ带阻滤波器的研究

50HZ带阻滤波器的研究 2.1 双T网络陷波 带阻滤波器可以由低通滤波器加高通滤波器组合得到,双T网络带阻滤波器就是有一个T型高通滤波器与一个T型低通滤波器组合得到的。如下图 图2.1 T型电路

图2.2 T型电路的仿真由上得到双T带阻滤波器: 图2.3 双T网络

图2.4 双T 网络的仿真 计算得其传输函数为: ()()()2 20022004i jw w u H jw H u jw jw w w ∞ +==++ (2-1) 上式中:01 w RC =、1H ∞=、1/4Q = 整理可得: 00()1 1(//) H H jw j Q w w w w ∞ = -- (2-2) 其幅频特性及相频特性分别为: ()H jw (2-3) 001()arctan (//)w Q w w w w θ=- (2-4) 带宽 : 0/B w Q = (2-5) 有源双T ,Q 可调网络

图2.5 有源双T,Q可调网络 很明显有源的双T网络Q值高,选频好。有源双T还有双运放双跟踪接法、和双T单运放同相放大接法,这里不再画其电路只说明一下优缺点。双T双跟随电路的优点是阻带外增益为1,Q值可独立调节,特性稳定,缺点是需要两个运放;双T单跟随电路的优点是具有双T双跟随电路的优点而且电路简单,缺点是若反馈网络电阻不满足远小于双T网络电阻的条件,则其中心频率会变小;而双T单运放同相放大电路的特点是其阻带外增益不为1。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双T 陷波滤波器该电路也有其他一些缺点,其中包括:其需要6个实现调谐的高精度组件,其中的2个组件与其他的4个组件要保持一

超宽带天线设计及其阵列研究概要

超宽带天线设计及其阵列研究 超宽带(UWB)技术是目前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系统实现的有力竞争方案,天线作为超宽带系统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好坏会直接影响通信质量。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设计出可用于3.1~10.6GHz超宽带无线通信的超宽带天线,同时对超宽带天线阵的时域特性进行基本的研究。本文首先提炼出了衡量超宽带天线性能的参数,总结了超宽带天线时域特性研究的两种方法:频域传输函数法和时域直接测量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和研究满足通信要求的超宽带天线。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在天线设计方面,将传统火山烟雾形天线的立体结构转化为平面结构,设计和研究了印刷火山烟雾形(volcano smoke)平面单极子超宽带天线;采用开槽、地板上加“L形”枝节以及加寄生单元三种方法,对微带馈电圆缝隙超宽带天线进行阻带特性的设计;改进了微带馈电圆缝隙超宽带天线的阻抗带宽,扩展了天线的应用范围;针对U形臂双面印刷偶极子超宽带天线的结构,在天线上加入“L形”枝节设计阻带特性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中采用电磁仿真软件CST 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天线进行设计和研究,除了研究天线的阻抗带宽、方向图和增益等基本参数外,还对天线的传输函数和时域特性进行研究,以探讨天线在超宽带系统中应用的特殊要求。在超宽带天线阵列的研究方面,从理论上建立了超宽带天线阵时域基本模型,提出了天线阵要实现指定波束指向设计时的一个重要参数,即总时延。研究了均匀直线阵和均匀圆形阵在等幅同相馈电时的时域特性,为实际中超宽带天线阵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本文设计的超宽带天线均采用平面印刷结构,天线的体积小、易于和系统集成。本文所做工作,对丰富超宽带天线理论和技术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相关文档搜索】:无线电物理; 超宽带天线; 单极子; 火山烟雾形 天线; 圆缝隙天线; 阻带特性; 时域特性; 偶极子; 天线阵 【作者相关信息搜索】:兰州大学;无线电物理;张金生;高国平;

电源滤波器基本知识

电源滤波器基本知识 一、术语定义 1. 额定电压 EMI滤波器用在指定电源频率的工作电压(中国:250V, 50Hz,欧洲: 230V,50Hz;美国:115V, 60Hz) 2.额定电流 在额定电压和指定温度条件下(常为环境温度40℃),EMI滤波器所允许的最大连续工作电流(Imax)。在其他环境温度下的最大允许工作电流是环境温度的函 数,可用如下公式得出: 3.试验电压 在EMI滤波器的指定端子之间和规定时间内施加的电压。试验电压分为两种,一种是加载在电源(或负载)端子之间,称为线-线试验电压;另一种是加载在电源(或负载)任一端与接地端(或滤波器金属外壳)之间,称为线-地试验电压。 4.泄漏电流 EMI滤波器加载额定电压后,断开滤波器的接地端与电源安全地线的条件下,测得接地端到电源(或负载)任一端间的电流,该值直接与接地电容的容量有关,可由如下公式得出: 其中 F为工作频率, C为接地电容的容量, V为线-地电压 5.插入损耗 是衡量滤波器效果的指标。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EMI滤波器对干扰信号的衰减能力。它用滤波器插入前信号源直接传送给负载的功率和插入后传送给负载的功率的对数来描述。在50Ω系统内测试时,可用下式来表示: IL=20Lg(E0/E1) 其中,IL-插入损耗(单位:dB) EO-负载直接接到信号源上的电压 E1-插入滤波器后负载上的电压 6.气候等级 指EMI滤波器的工作环境等级,按IEC规定应按以下方式标注:XX/XXX/XX 前2位数字代表滤波器的最低工作温度

中间数字代表滤波器的最高工作温度 后2位数字代表质量认定时在规定稳态湿热条件下的试验天数 7. 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是指滤波器相线,中线对地之间的阻值。通常用专用绝缘电阻表测试。 8. 电磁干扰(EMI) 电磁干扰经常与无线电频率干扰(RFI)交替使用。从技术上来说,EMI指的是能量形式(电磁),然而RFI指的是噪声频率的范围。滤波器用以消除EMI和RFI中的多余电磁能。 9. 频率范围 电磁能量的频率带宽常用赫兹(Hz,每秒循环次数),千赫(KHz, 每秒循环千次数)表示。电源滤波器的典型频率范围在150kHz to 30MHz(超过30MHz,即为辐射) 10.阻抗失配 为了达到更好的滤波效果,要使滤波器与它的源阻抗和负载阻抗失配。如图所示。 11.工作频率 电源滤波器的工作频率标称值为50/60Hz(中国、欧洲等为50Hz;北美为60Hz)。然而,电源滤波器在直流或400Hz的情况下工作,并不会损害其效力。

基于hfss的超宽带天线的仿真设计

基于hfss的超宽带天线的仿真设计基于HFSS的超宽带天线的仿真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系): 2014年06月 基于HFSS的超宽带天线的仿真设计摘要:超宽带通信技术以其高速率、抗多径效应和低成本等一般窄带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作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宽带天线的设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的宽带天线相比,超宽带天线的设计更具有挑战性,这是由于天线除了需要具有超宽的工作频带(3.1GHz-10.6GHz),还要能够保持尺寸的紧凑,价格的低廉,并且易于与平面大规模电路集成。同时,由于在超宽带频段中还存在着一些窄带通信系统是使用的频段,因此,这就要求尽量避免潜在的电磁干扰。本文主要基于HFSS仿真及分析超带宽天线。 关键词:HFSS 超宽带天线电磁干扰 1、超宽带天线的特点以及研究背景 无论是军事通信还是民用通信都对天线的宽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UWB通信中,要求天线的带宽达3.1GHz-10.6GHz。在超宽带天线的应用中,要求天线具有尺寸小,便于集成等特性。因此,设计出能够与射频通信电路集成的平面微带天线就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此外,在FCC规定的3.1GHz-10.6GHz频段中,还存在的IEEE 802.16 Wimax系统(3.3GHz-3.6GHz)、C波段卫星通信系统(3.7GHz-4.2GHz)、IEEE 802.11bWLAN/HIPERLAN系统(5.15GHz-5.825GHz)。因此,如何解决这些已经存在的系统与UWB 频段的电磁兼容问题,是本文研究的一

个重中之重。超宽带天线因为其频带特别宽,容易受到频带范围内其它窄带信号的干扰,如果窄带信号的所在的固定频率已知,那么可以用射频滤波技术来滤除这些干扰信号。假如一个超宽带接收机,同时兼有高功率的窄带系统,高功率的窄带信号就会对超宽带接收机的信号进行干扰。有时候希望把超宽带天线和具有高灵敏度的窄带接收机结合在一起,这样在一定环境里,超宽带系统就容易受到窄带接收机的干扰。有一些情况下,希望超宽带系统对需要的某个或几个窄带信号不灵敏,还有的情况就是想要滤除掉频带中的干扰信号。 在军事领域中,为了实现保密通信和清除干扰,多频段、多功能电台和宽带跳频电台被广泛的应用。跳频速率越来越高,跳频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原有的窄带天线己无法满足要求。另外,狭小的空间内分布多副天线,相互之间的干扰较为严重,并且影响通信质量。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研制高性能、宽频带、小型化天线,以减少载体上天线的数目。 在民用通信系统中,无线通信作为当今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技术手段而显得尤为重要。信道容量不断扩充、传输速率不断提高、服务方式也日渐灵活。与此相对应的是通信设备日趋宽带化,台站设施也由最初的点对点或一点对多点发展到移动和全球漫游。天线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射和接收部件,其宽带化的研究显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天线的重要参数 2.1 辐射方向图 辐射方向图f (θ ,? ):以天线为中心,辐射功率密度随角坐标变化的特性。定向的单波束或者多波束用于点对点通信或者一点对多点通信;全向(在一个指定平面内有均匀辐射特性)波束用于广播电视等场合;赋形主波束用于卫星通信和电视覆盖特定区域的情况。在某一特定频率点上,天线的远区辐射场可以表示为: ,jkreE,,,,rkf,,,,,,,, (2-1) r

电源滤波器的网路原理

电源滤波器的网络原理 通信开关电源或交换机等系统内,大部分传导EMI起因于不同的设备或系统共享的交流电源,干扰源可以通过导线注入宽带传导发射而污染配电线路,同时导线又向其它敏感设备供电,这时共模干扰跨接在配电电源和阻抗上,因此影响在电源上的全部设备正常运行。另外,在两个或更多的电路共享一个公共回路如接地电平时,就会发生公共阻抗耦合,一些发射信号耦台到线路中受到EMI污染,那么也会引起愉电线污染。EMI 电源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抑制EMI,并能有效地起到去耦的作用。 一、EMI电源滤波器的结构 EMI电源滤波器的网络结构形成主要是由差模(NM、DM)电容、共模CM)电容、差模电感、共模电感、电阻等组成。从图一的一般EMI电源滤波器电路图中,就能看到各部分的组合。 EMI电源滤波器的网络结构有很多种类型,下面就简述常用的几种。 图二所示的滤波网络较为普遍。共模和差模滤波网络都有一定特点一一一组成结构组件少,仅L1、L2两个电感、三个电容、两个CY、一个CX和一个电阻R。串接臂同足共模和差模滤波网络的高阻抗端口,它的并接臂足低阻抗埠。为较好的仰制EMI,应产生最大大配的源内阻抗和负载阻抗。即任串接连接低阻抗(如接地Y电容)的电路,并接臂连接高阻抗的电路。 在50系统测量的典模和差模插入损耗,在0.01~IMHz范围是单调增加的,曲线斜率系组件参数而定。见图二(A B )间的差别,除参数不同外,电阻R的位置也个一样,L1、L2的电感量约为0.3~24niH,额定电流大的电源滤波器L1、L2的电感量小些,Cx 的电容量为0.015~10,1已CY的电

容量受最大泄漏电流的限制,取值范围约为1000PF~10000PF。一般来说,L1、L2的电感量和CY电容量人时,低频段共模插入损耗较高,CX电容量小,高频段差模插入损耗比CY大时好,但低频的插入损耗较差。 =、EMI电源滤波器的衰减性能及插 入损耗比q测量 规定EMI电源滤波器频谱性能,最通用的方法就是在指定烦半范围内随频率变化的衰减。EMI电源滤波器衰减作为频率的函数系指其插入前后的输出电压之比。用6日表示的衰减AdB以下列力式推导出来AdB=10Logl0:式中k:滤波器插入后传导到负载的功率Pb:滤波器插入前传导到负载的功半说和负载阻抗均和EMI电源滤波器性能密切相关。滤波器的一级或几级可用作“牺牲”组件以建立假源或负载阻抗。 这就形成了不同的等效滤波器级数n,如表1所示。图一·、图二不出应用于具有不同大小的源和负载阻抗组合电路的基本滤波器的结构。所给出的滤波器都是低通的(即他们使用串联电感和井联电容)。目的即:A。要么将滤波串联电感接到低阻抗源R要么将井联电客接到高胆抗源上,总之使得源和滤波器组件的阻抗在要求的截上频率下大致相等。同样,串联电感应面向低阻抗负载,而并联屯容面向高阻抗负载,这保证了滤波器组件的最佳使用,并部分补偿了大约从100倍电源频一开始的很宽频串范围内变化的典型输电线的某些源或负载阻抗。图二为中字豪电气有限公司的ZYH一ER一30A EMI 屯源滤波器共模插入损耗曲线。 表一、安装阻抗与设计的源和负载阻抗不同时的等效滤波器级数n=1的截止频率

滤波器基本原理分类应用

滤波器原理 滤波器是一种选频装置,可以使信号中特定的频率成分通过,而极大地衰减其它频率成分。在测试装置中,利用滤波器的这种选频作用,可以滤除干扰噪声或进行频谱分析。 广义地讲,任何一种信息传输的通道(媒质)都可视为是一种滤波器。因为,任何装置的响应特性都是激励频率的函数,都可用频域函数描述其传输特性。因此,构成测试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诸如机械系统、电气网络、仪器仪表甚至连接导线等等,都将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按其频域特性,对所通过的信号进行变换与处理。 本文所述内容属于模拟滤波范围。主要介绍模拟滤波器原理、种类、数学模型、主要参数、RC滤波器设计。尽管数字滤波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模拟滤波在自动检测、自动控制以及电子测量仪器中仍被广泛应用。带通滤波器 二、滤波器分类 ⒈根据滤波器的选频作用分类 ⑴低通滤波器 从0~f2频率之间,幅频特性平直, 它可以使信号中低于f2的频率成分几 乎不受衰减地通过,而高于f2的频率 成分受到极大地衰减。 ⑵高通滤波器

与低通滤波相反,从频率f1~∞, 其幅频特性平直。它使信号中高于f1 的频率成分几乎不受衰减地通过,而低 于f1的频率成分将受到极大地衰减。 ⑶带通滤波器 它的通频带在f1~f2之间。它使信号中高于f1而低于f2的频率成分可以不受衰减地通过,而其它成分受到衰减。 ⑷带阻滤波器 与带通滤波相反,阻带在频率f1~f2之间。它使信号中高于f1而低于f2的频率成分受到衰减,其余频率成分的信号几乎不受衰减地通过。 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是滤波器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其它的滤波器都可以分解为这两种类型的滤波器,例如:低通滤波器与高通滤波器的串联为带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与高通滤波器的并联为带阻滤波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