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学院

《铁路行车组织》

课程设计

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班级运输姓名学号

成绩指导老师

201年月日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所在系:交通运输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签名):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目录

一、要求 0

二、车站概况 0

1.车站平面图(见附件二) 0

2.车场 0

3.货物作业地点及取送作业方法 0

4.调车机车运用情况 (1)

5.列车编组计划(见附件四) (1)

6.旅客列车到发时刻。 (1)

7.各方向列车牵引定数及计长 (2)

8.各项作业时间标准: (2)

9.交班要求 (3)

三、编制资料 (3)

1.接班时的情况 (3)

2.车站班计划(见附件六) (4)

3.到达解体及转解列车的编组内容(见附件七) (4)

4.货场、专用线取送作业计划 (4)

四、编制步骤 (4)

五、作业结果.............................................................................. . (6)

附件一兰州西站技术作业表 (6)

附件二车站平面图 (8)

附件三调车场线路固定用途表 (9)

附件四列车编组计划 (10)

附件五接班时调车场的结存情况 (12)

附件六车站班计划表 (14)

附件七待解车列、到达列车及转解车列的编组顺序表 (16)

总结 (24)

参考文献 (26)

一、要求

按车站调度员指挥车站作业的要求绘制车站技术作业表,(见附件一)制定阶段计划。

二、车站概况

1.车站平面图(见附件二)

2.车场

本站为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布置。

到达场11股道,1~4道办理上行到达及转场;5~8道上、下行到达;9~11道下行到达,超限货物列车接入1,3,5,7,9,11道。7~11道为办理接入电力机车牵引列车的线路,1~6道禁止通行电力机车及牵引的列车。

出发场17股道,其中XVⅡ道为下行正线。1道为机车走行线;2道上行到发兼转场;3~7道上行到发;8道为第一牵出线(二调),9道第二牵出线(三调);10~13道办理下行出发,14~16道下行到发。1~6道、10~16道相邻两线仅限一股道办理超限货物列车,6~10,16~17道间相邻两线可以同时办理超限货物列车。无调中转列车上行接入出发场2~7道,下行接入出发场14~16道。出发场1、15、16道为办理接发电力机车牵引列车的线路,2~7道东端设有接触网可办理电力牵引列车的始发。

调车场32股道,1~16道为上行场,17~32道为下行场。驼峰头部设有禁溜线1(北)和禁溜线2(南)分别用于临时存放上、下行禁止溜放和禁止过峰车辆,这些车辆在适当时机由调机经迂回线送入调车场1道,32道。

调车场线路的固定使用方案(见附件三)。

此外,还设有东场和北场。

东场(客车场)6股道,办理客车、军用列车的到发作业,其中Ⅳ道为上行正线,Ⅴ道为下行正线。Ⅳ、Ⅴ、6道为接发超限货物列车的固定线路,Ⅳ、Ⅴ道不能同时办理超限货物列车。车场4、5、6道为办理接发电力牵引列车的线路。

北场为地方车场,设有站修线,与货场和北部专用线联轨。

3.货物作业地点及取送作业方法

集结在调车场内的货场、材料总厂、车辆段、工务段、工厂及机务段、七里

河专用线、面粉厂、车轮厂、卸煤厂、加冰线等北部专用线的作业车先送往北场(货物作业车可直接送存车线),在北场分类后再送往各作业地点,装卸完毕后收集到北场,然后转往到达场解体。物资局、机车厂、电机厂等南部专用线直接由尾部调机取送。上西园、矿机厂、煤厂、6509油库、矿务局、小西坪酸库、西工局、534处,食品库,兰阿支线等东部专用线经到达场取送。

4.调车机车运用情况

一调、八调在调车场东部区担任驼峰解体作业,北场至到达场转场和上西园方向各专用线的取送作业。

二调在调车场西部上行区担任上行列车编组、向存车线和北场送车。

三调在调车场西部下行区担任下行列车编组及物资局、机车厂、电机厂、材料厂木材车间等南部专用线的取送作业。

四、五、六调分别担任北场区、货场区、上西园区的调车作业,七调辅助二、三、四、五调作业。

本题只考虑一、八、二、三调的作业。

5.列车编组计划(见附件四)

6.旅客列车到发时刻。

表一旅客列车到发时刻表

7.各方向列车牵引定数及计长

表二各方向列车牵引定数及计长

内环小运转(经颖川堡)上、下行2600t

外环小运转(不经颖川堡)上、下行1300t。

8.各项作业时间标准:

(1)到达作业时间

大运转35分,小运转25分;

(2)出发作业时间

大、小运转均为25分;

(3)解体(转解)作业时间

20分(其中占用驼峰10分),采用双推单溜作业方案;(4)编组作业时间

区段、直通列车25分

零摘列车(包括按站顺成组的小运转列车)40分;(5)尾部转解时间8分

(6)送禁溜车时间8分

(7)转场作业时间

表三转场作业时间表

(8)整场时间

每解体3-5列整场一次,10-15次。

(9)交接班时间20分

(10)调车组吃饭时间

30分,在1-3时安排。

(11)调机整备时间

每班结束前半小时在站线整备。

入段整备时间为

一调星期三、日13:30-16:00

八调星期一、四13:30-16:00

二调星期一、四8:00-10:30

本班不考虑调机入段整备。

9.交班要求

(1)恢复调车场线路固定使用,因故没有恢复时应交接清楚;(2)6:30前到达的车列解体完毕;

(3)尽量编完下班图定于10:00前出发的列车

三、编制资料

1.接班时的情况

(1)到达场待解车列

(2)调车场内结存车(见附件五)

(3)货场及各专用线专用线存车

2.车站班计划(见附件六)

3.到达解体及转解列车的编组内容(见附件七)

4.货场、专用线取送作业计划

本班内,22点、5点前后由北场至到达转场两次,取回作业完的车辆;23点、3点、6点左右由编组场向货场、北场送车三次。

0点、6点到上西园方向取送两次,4点南部专用取送一次。

取送时间可根据具体作业情况适当调整,取回车列的编组内容见附件七。四、编制步骤

1.按班计划和旅客列车到发时刻表规定的本阶段到、发列车运行线铺画在技

术作业表内;

2.把接班时待解、待发列车占用到达场、出发场线路的情况及调车场,各货物作业地点的现有车数填入作业表有关栏内;

3.根据到达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案,列车到达计划安排到达线使用;

4.确定推峰顺序,画出驼峰机车动态及驼峰利用情况;

5.推算调车场各线集结的车流;

6.根据列车出发计划,车流集结情况确定编组列车的顺序,画出二、三调机车动态及牵出线的利用情况;

7.作出发线运用计划;

8.根据调车场作业车集结情况,货物作业地点的装卸进度和编组列车的需要作出调机取送计划。

五、作业结果

1.旅客列车接入股道情况

2.列车到达线使用如下表所示

3.列车出发线使用如下表所示

填写编组内容时,依据附件二车站班计划表来填写编组内容,以46021为例,编组内容为:(5,6/1;10,11/1;12/1;19/4;18,22/1;13/9)。

4.确定推峰顺序,画出驼峰机车动态及驼峰利用情况

一般根据先到先解的原则按照附件六列车班计划表进行解体,以46012次列车为例:46012次列车20:02到达,接入6股道,利用驼峰一调解体,解体花费20分钟,46012总共17辆,在5,6道解体1辆,10、11道解体1辆,12道解体1辆,19道解体4辆,18,22道解体1辆,13道解体9辆。则46012次列车解体完毕,其他列车解体见附件七。

附件一兰州西站技术作业表

附件二车站平面图

附件三调车场线路固定用途表

附件四列车编组计划

附件五 接班时调车场的结存情况

禁溜线1甘井子D22,1 (兰州~迎水桥头)

(包头及其以远)

禁溜线2(武南及其以远)(西宁及其以远)

铁路行车组织题库

铁路行车组织 一.填空题: 1.铁路运送旅客和货物,是以列车方式办理的。 2.铁路货物运输产品是以吨公里为计量单位。 3.铁路货物运输生产可分为装车站的发送作业、途中运行与中转、卸车站的终到作业三个大过程。4.车站的接发列车工作都要在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下进行,而其中准备接发列车进路的命令(包括听取进路准备妥当的报告)必须由他亲自下达。 5.列车进路是指列车到达、出发或通过所需占用的一段站内线路。 6.列车的基本单据是列车编组顺序表。 7.由于驼峰设备条件和机车台数的不同,驼峰作业方案可分为单推单溜、双推单溜、双推双溜。 & T集=Cm车小时,其中C是集结参数(系数),m是列车编成辆数。 9. t 集与车流量 N 的关系是成反比。 10.班计划由站长或主管运输副站长编制,阶段计划由站调编制。 11.车站工作统计内容包括装卸车统计、现在车统计、货车停留时间统计、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统计等 四种。 1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包括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和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两大部分。 13.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一般 2 年左右编制一次,且与列车运行图同时编制和执行。 14.采用循环直达列车时,返回的空车运行方向应当是路网上回空方向。 15.我国较多的空车直达列车有空敞车直达列车和空罐车直达列车两种。 16.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主要因素有消耗集结车小时(T 集)、一昼夜车流量( N 直)和 沿途技术站的每车节省时间( t 节) 17.列车编组计划应计算的指标有货车平均有调中转距离、无调中转车在总中转车中所占比重、各技术站办理车数、改编车总数和改编能力利用程度、货车小时总消耗。 18.运行图所有表示时刻的数字,应填写在列车运行线与车站中心线相交钝角内,而车次应填写在区段末首两端区间相应列车运行线上方。 19.从列车运行速度来分,我国铁路目前采用的是非平行运行图,原因是客货混跑。 20.在十分格运行图上,必须填写十分钟以下数值。 21.追踪运行图中,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闭塞分区为间隔。 22 . T连是发生在两个车站之间,对着的是这两个车站之间区间。 23.按到站停车的条件确定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时,应使后行的追踪列车不因站内未准备好接车进路而 减低速度。 24.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分为设计通过能力、现有通过能力和需要通过能力三个不同 的概念。 25.双线追踪运行图的运行图周期大小等于T周=I。 26.对有稳定车流保证定期运行的列车,在运行图上应固定运行线。 27. 固定运行线的列车,应该从始发站到终到站使用统一车次,使其在沿途各技术站有良好的接续。 28. 写出n需=(n货+ε客n客+ ε摘挂n摘挂+ ε快货n快货)(1+r备) 29. 增设会让站,可以缩短限制区间长度,缩小运行图周期,从而达到提高通过能力的目的。 30. 写出全路工作量 u=u 使。 31. 写出货车周转时间相关法计算式Θ=1/24 (l/v旅+It中/L技+K管t货)(天) 32.我国调度机构设置是:铁道部设调度处,铁路局设调度科,分局设调度所,车站设调度室。 33. 进行列车运行调整的目的是使列车在区段内的运行尽量符合列车运行图。 二. 单选题: 1 . 技术站一个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者是站长。

铁路行车组织复习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 [ ] A.月度货运计划 B.列车编组计划 C.列车运行图 D.技术计划 2.技术站先到车辆等待后到车辆,直至凑满一个列车所需要的车数,这个过程称为 [ ] A.货车集结过程 B.货车周转过程 C.货车待编过程 D.货车待发过程 3.二分格列车运行图主要用于 [ ] A.编制新运行图 B.日常调度指挥绘实际运行图 C.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 D.编制货物列车方案图 4.铁路线以什么划分为区段? [ ] A.客运站 B.技术站 C.中间站 D.货运站 5.技术站一个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者是 [ ] A.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大时分 B.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小时分 C.区间上下行时分之和最大的时分 D.分别上下行全部区间之和的时分 6.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某中间站只有2条到发线(包括正线在内)时,同一时间内车站允许列车的会车 方式是 [ ] A.两列通过 B.两列停车一列通过 C.一列通过一列停车 D.两列通过一列停车 7.技术站一个调车组的调车工作应由( )领导。 [ ] A.调车指导 B.连结员 C.调车长 D.车长 8.下列作业不属于到发技术作业的是 [ ] A.技术检查 B.摘机车 C.开放或关闭信号 D.票据交接 9.卸车作业未完的货车按( )统计。 [ ] A.重车 B.空车 C.非运用车 D.备用车 10.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基本扣除系数一般是 [ ] A.不一定 B.等于 1 C.小于 1 D.大于1 11.技术直达列车是在( )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 ] A.装车站 B.卸车站 C.技术站 D.中间站 12.在接发列车工作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指派他人办理而必须由车站值班员亲自办理的作业是 [ ] A.办理闭塞 B.布置进路 C.开放信号 D.交接凭证 13.当到达车组大小相等,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而集结有中断时,T集( )12m车小时。 [ ] A.等于 B.不等于 C.小于 D.大于 14.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这种调车称为( )调车。 [ ] A.解体 B.编组 C.摘挂 D.取送 15.运行图划分纵轴的横线的划分方式一般采用按( )方式。 [ ] A.车站中心线间距离 B.车站中心线间纯运行时间 C.车站出站、进站信号机间距离 D.车站出站、进站信号机间纯运行时间 16.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车站,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续运行 的货车称为 [ ] A.本站货物作业车 B.无调中转车 C.有调中转车 D.非运用车 17.车站调度员编制阶段计划和进行调度指挥的工具是 [ ] A.车站技术作业图表 B.列车编组顺序表 C.调车作业通知单 D.车流汇总表 18.将车流变成列车流是( )所要解决的问题。 [ ] A.车流组织 B.列车运行图 C.调度指挥 D.车流调整 19.单组列车选分车组时的编组内容,在到达解体站之前的运行途中是( )变化。 [ ] A.发生 B.不发生 C.有换挂车组 D.摘下部分选分车组

列车运行图说明书

铁路行车组织 课程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 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对于该课程知识的学习,掌握行车闭塞法、正常/非正常情况的行车组织、列车运行图等。而本课程设计以列车运行图设计为主,学习列车运行图是学习行车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对列车运行图的学习与理解,设计出与要求相关的列车运行图,掌握学习列车运行图的技巧,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提高画图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之中,我复习了之前的知识点,到图书馆收集一些关于列车运行图的参考资料,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助之下,顺利完成了本课程设计。 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说明书与设计图纸中出现的错误,或不足之处,还望见谅。也恳请老师指正。 设计者:

2012年11月14日 目录 前言 (1) 目录 (2) 原始资料 (3) 甲~乙区段区间通过能力 (4) 编制甲~乙区段列车运行放行方案图 (5) 总结 (8) 附件 (9)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 一、原始资料 1、甲—乙区段线路示意图如下: 2、区段线路设备技术情况: 1)闭塞:单线半自动闭塞 2)各站均不具备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同时发接列车条件 3、区段行车量:

1)特快旅客列车一对:T201次甲站开14:00 T202次乙站开15:40 2)快速旅客列车两队:K359次甲站开09:00 K360次乙站开08:20 K401次甲站开14:40 K402次乙站开16:00 3)区段货物列车8对,列车车次由30001/2编起 4、计算各种通过能力时,扣除系数ε客=1.3,r备=0.2,k=0.85 5、列车运行图时间段为6:00~18:00 二、计算甲~乙区段区间通过能力 1、选择限制区间的列车放行方案 最大区间确定的计算: 各列车在各个区间的运行时分总和:甲~A:8+8+11+10=37 A~B :8+8+12+11=39 B~C:8+9+13+14=44 C~D:10+10+11+12=43 D~乙:8+9+11+12=40 所以选择最大区间为B~C区间,列车放行方案共四种,如下图所示:

铁路行车组织试卷题库

一、名词解释 1、运用车 2、非运用车4、货车停留时间 1、调车工作 2、调车钩 3、调车程 4、有调中转车 5、货物作业车 6、无调中转车 7、货车的集结过程 8、车列集结时间 推送调车法 2、溜放调车法 3、单组溜放4、连续溜放5、多组溜放 1、驼峰 2、单推单溜 3、双推单溜 4、双推双溜 1、装车地直达运输 2、直达列车方案 3、分组列车 4、单组列车 5、始发直达列车 6、阶梯直达列车 7、直通列车 8、区段列车 9、小运转列车10、摘挂列车 1、必要条件 2、充分条件 3、绝对条件 1、平行运行图 2、非平行运行图 3、单线运行图 4、双线运行图 5、单双线运行图 6、成对运行图 7、不成对运行图 8、追踪运行图 9、连发运行图 1、四显示自动闭塞 2、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3、追踪运行 顺向车流 8、逆向车流 二、填空题 1、车站作业计划包括()、()和()。 2、班计划的内容:()()()()()。 6、车流接续时间:各种车辆从其()时起,至由()时止,需要一个间隔时间,该()称为车流接续时间。 7、货车停留时间指标计划:()停留时间、()停留时间、()停留时间、货物作业车()停留时间。 1、铁路机车的基本运用方式有()、()、()、()。 2、常用的车站间隔时间包括()、()、()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等几种。 5、车站调度人员主要通过编制()进行调度指挥。 3、1、车站工作统计主要有()、()、()、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率统计四项。

2、货车停留时间按作业性质分为()和()。 3、目前统计各种货车停留时间的方法由()和()两种方法。 4、车站工作分析有()、()、()三种。 4、车站办理的作业主要包括()、()、()。 5、车站按其主要用途和设备的不同,从业务性质上可分为()、()、(站)。 6、任何一种调车工作都是由若干( )或若干( )这两种基本因素组成的。 7、查定调车作业时间标准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1、调车工作按其目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和()。 2、任何一种调车作业都是由若干()或()两种基本因素组成的。 3、调车钩通常是指()或()的作业,它是用以衡量()的一种基本单位。 4、调车程是指机车或()加减速一次的()。调车程按其组成因素不同可有()种类型。 5、调车程按其组成因素不同可有:()、()、()()、()、()等6种类型。 1、驼峰由()、()、()三部分组成。 4、驼峰是利用()的重力并辅以()进行分解车列的一种调车设备。 7、单推单溜:是指在( 车)且改编工作量不大的( )上采用的驼峰作业方案 8、双推单溜:是指在()、配备()和改编作业量较大的编组站采用的一种驼峰作业方案。 9、双推双溜:是指在()、()、配备()的编组站采用的一种作业方案。 10、驼峰作业方案评价指标有:()()()()。 1、对于规定了取送车次数的货物作业地点应按()取送。 2、鲜活、易腐、急运物资应()取送。 1、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主要包括()编组计划和()编组计划两大类。 4、每编组一个到达站列车,就产生一个到达站列车的()消耗,这是技术站()或直通列车不利的一面。 5、编组直达或直通列经过()时无需进行改编作业,可得到()的车小时节省。 6、如果车流无改编通过沿途各技术站所得(),大于( )在列车编成站所产生的(),就可认为该支车流具备了()的基本条件。 1、列车运行图按时间划分方法的不同有()、()、()三种格式。 2、在运行图上,以横线表示车站中心线的位置,它可有()、()两种确定方法。 3、按照区间正线数,列车运行图可分为()、()、()。

铁路行车组织题库

铁路行车组织 一。填空题: 1. 铁路运送旅客与货物,就是以列车方式办理得。 2、铁路货物运输产品就是以吨公里为计量单位。 3. 铁路货物运输生产可分为装车站得发送作业、途中运行与中转、卸车站得终到作业三个 大过程。 4、车站得接发列车工作都要在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下进行,而其中准备接发列车进路得命令(包括听取进路准备妥当得报告)必须由她亲自下达。? 5、列车进路就是指列车到达、出发或 通过所需占用得一段站内线路。 6. 列车得基本单据就是列车编组顺序表。 7、由于驼峰设备条件与机车台数得不同,驼峰作业方案可分为单推单溜、双推单溜、双推双溜、?8、 T集=cm车小时,其中c就是集结参数(系数),m就是列车编成辆数。?9、 t集与车流 10。班计划由站长或主管运输副站长编制,阶段计划由站调编制。量N得关系就是成反比、? ?11. 车站工作统计内容包括装卸车统计、现在车统计、货车停留时间统计、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统计等四种。?12.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包括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与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两大部分。?13.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一般2年左右编制一次,且与列车运行图同时编制与执 行。 15. 我国较多得空14. 采用循环直达列车时,返回得空车运行方向应当就是路网上回空方向、? 车直达列车有空敞车直达列车与空罐车直达列车两种、 16. 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主要因素有消耗集结车小时(T集)、一昼夜车流量(N直)与沿途技 17。列车编组计划应计算得指标有货车平均有调中转距离、无调术站得每车节省时间(t节)? 中转车在总中转车中所占比重、各技术站办理车数、改编车总数与改编能力利用程度、货车小时总消耗、?18. 运行图所有表示时刻得数字,应填写在列车运行线与车站中心线相交钝角内,而车次应填写在区段末首两端区间相应列车运行线上方。 19. 从列车运行速度来分,我国铁路目前采用得就是非平行运行图,原因就是客货混跑。 20、在十分格运行图上,必须填写十分钟以下数值。 22、τ连就是发生在两个车站21、追踪运行图中,同方向列车得运行以闭塞分区为间隔。? 之间,对着得就是这两个车站之间区间、 23、按到站停车得条件确定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时,应使后行得追踪列车不因站内未准备好 接车进路而减低速度。 24. 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分为设计通过能力、现有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三 个不同得概念。 25。双线追踪运行图得运行图周期大小等于T周=I。 27. 固定运行线得列车, 26。对有稳定车流保证定期运行得列车,在运行图上应固定运行线。? 应该从始发站到终到站使用统一车次,使其在沿途各技术站有良好得接续。?28. 写出n需=(n货+ε客n客+ε摘挂n摘挂+ε快货n快货)(1+r备) 29. 增设会让站,可以缩短限制区间长度,缩小运行图周期,从而达到提高通过能力得目得、 30、写出全路工作量u=u使、 31、写出货车周转时间相关法计算式Θ=1/24(l/v旅+lt中/L技+K管t货)(天) 32. 我国调度机构设置就是:铁道部设调度处,铁路局设调度科,分局设调度所,车站设调度室。? 33. 进行列车运行调整得目得就是使列车在区段内得运行尽量符合列车运行图。 二、单选题: 1、技术站一个班工作得领导与组织者就是站长、?2. 技术站一个班得全站调车工作应由站

铁路行车组织介绍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1.课程定位 西南交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由教育部和铁道部共建的重点大学。按照学校“西南交大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交通运输专业以“立足铁路、面向大交通、服务经济建设”为指导思想,培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基础厚、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交通运输复合型技术管理和组织指挥人才。 《行车组织》是四川省品牌专业“交通运输”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与生产实际结合最紧密、在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上最关键的课程。本课程站在全局高度,运用系统思想,全面介绍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办法和各种运作过程,系统地阐述运输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深入讨论各种条件下合理运用技术设备,科学组织运输生产的优化原理及其算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目前是四川省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系统介绍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车站接发列车、调车工作、列车调度指挥的基本技能,具有合理运用车站各种设备、合理组织车流,编制列车运行图和技术计划,编制车站调车作业计划,组织指挥车站行车工作和列车运行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铁路运输科学研究、铁路运输规划与宏观决策,铁路运输技术管理和组织指挥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及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行车组织》是在对铁路运输实行一整套运营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既是运营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对运营实践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车站工作组织; 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3.列车运行图及铁路通过能力; 4.铁路枢纽工作组织; 5.铁路运输生产计划; 6.铁路运输调度工作。 各知识模块间以及铁路运输各种生产管理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铁路行车组织考试试题

1. 铁路运送旅客和货物,是以方式办理的。 正确答案: 列车 2. 车站从业务性质上可分为站、站和 站。 正确答案: 客运、货运、客货运站 3. 客运站技术作业内容包括、、、 、。 正确答案: 车站的技术生产特征,车场、线路和站台专门化,车底及车辆的技术作业、调车工作组织,客运站行车工作计划,客运站行车工作指标 4.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包括和两大部分。

正确答案: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 5. 从列车运行速度来分,我国铁路目前采用的是运行图,原因是 。 正确答案: 非平行图,客货混跑 6. 在双线区段,相对方向的列车可以在上交会,列车越行必须在 上进行。 正确答案: 区间、车站 7. 追踪运行图中,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为间隔。 正确答案: 闭塞分区 8. 铁路能力负荷包括负荷和负荷。

正确答案: 技术、经济 9. 列车运行调整有和两方面的问题。 正确答案: 组织列车始发正点、组织列车运行正点 1.技术站一个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者是( )。 正确答案 A. 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大时分 B. 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小时分 C. 区间上下行时分之和最大的时分 D. 分别上下行全部区间之和的时分 正确答案:C 2.铁路线以()划分为区段。 正确答案

A. 平行运行图 B. 运行图 C. 非平行运行图 D. 货物列车运行图 正确答案:D 3.调车工作要根据( )进行。 正确答案 A.t客占/T周 B.t客/T周 C.t’客十t”客/T周 D.t外扣/T周 正确答案:C 4.当到达车组大小相等,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而集结有中断时,T集( )12m车小时。 正确答案 A.等于基本扣除系数 B.等于1 C.小于1 D.大于1 正确答案:C

铁路行车组织试卷

铁路行车组织试卷

2012年下学期期中试卷·铁路行车组织 【 第3页,共16页】 2012年下学期期中试卷·铁路行车组织 【第4页,共16页】 学年度 2012~2013 专业班级 姓名 考号 ◆◆◆◆◆◆ ◆◆◆◆◆◆ ◆◆◆◆◆◆ ◆◆◆◆◆◆⑤◆◆◆◆◆ 线 ○ ○ ○ 秘密★启用前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12春铁路运输专业期中考试题 铁路行车组织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命题人: 总成绩___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全路运用车分为 ( ) A.重车和空车 B.管内 工作车、移交(重)车和空车 C.接运重车、交出重车和空车 D.使用车、交出重车和空车 2.车站办理车数等于 ( ) A.接入与发出重空车总数之和 B.车站办理装卸作业车数之和 C.接入与发出有调车重空车总数之和 D.在车站解体和编组重空车总数之和 3.在有调中转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 处于解体作业和编组作业之间的是( ) A.到达作业 B.集结过程 C.取车作业 D.出发作业 4.在一个装车站装车后,编组成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称为( ) 直达列车。 A.始发 B.阶梯 C.基地 D.技术 5.在双重货物作业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处于卸车和装车之间的作业是( ) A.送车 B.取车 C.调移 D.转线 6.( )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 A.月度货运计划 B.列车编组计划 C.列车运行图 D.技术计划 7.技术站先到车辆等待后到车辆,直至凑满一个列车所需要的车数,这个过程称为( ) A.货车集结过程 B.货车周转过程 C.货车 待编过程 D.货车待发过程 8.铁路线以什么划分为区段。( ) A.客运站 B.技术站 C.中间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范文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资料 1. M-N 区段示意图 下行 技术站 中间站 2. 区段技术特征 3.区段距离及运行时分 4. 车站间隔时间及列车起停附加时分 4min τ不= 2min τ会= 4m i n τ连=(第一种类型) 2τ连= (第二种类型)

客:1=起t 1=停t 货:2=起t 1=停t 5. 区段站中间的信、联、闭设备 色灯信号、集中电气连锁、半自动闭塞 6. 客货列车行车量及旅客列车到发时刻 (1) 行车量 旅客列车:T63/T64特快旅客列车一对 1511/1512次直通旅客快车一对 1517/1518管内旅客列车一对 货物列车:直达列车3对 直通列车9对 区段列车4对 摘挂列车1对 (2)旅客列车到发时刻及停站时间 T63在M 站21:22出发,T64在N 站23:11出发,这两列车在区段各中间站均不停车。 1511次由M 站9:31出发,1512次由N 站15:39出发,在d 站停车5min ,其它中间站均通过。 1517次由M 站17:05出发,1518次由N 站6:16出发,在d 站停留5min 钟,其它中间站各停留2min 。 7. 中间技术站作业时分 d 站为下行货物列车技术作业需要停车站,每次停留时间10min t 技=。 8. 机车在机务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 机车交路为肩回制,M 为基本段,N 为折返段。 机车在M 站停留时间标准为110分钟,在N 为70分钟。 旅客列车、摘挂列车单独交路。

9. M-N区段各中间站卸车数 10.M-N区段各中间站装车数 11. 排空方向 罐车向上行方向排空。除罐车外,其它车种卸车后利用装车。不足空车由M 站提供。

铁路行车组织方案.

. . .. . 至增建二线工程NBSG-6标 行车组织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三局集团南昆线南百段增建二线施工六标 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六年八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1 - 二、工程概况............................................. - 1 - 三、编制目的............................................. - 1 - 四、作业围............................................... - 2 - 五、作业事项............................................. - 2 - 六、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 - 3 - 1.目标、指标........................................ - 3 - 2.安全管理措施...................................... - 3 - 2.1既有线施工工作制度............................ - 3 - 2.2既有线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 3 - 2.3封锁线路要点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 5 - 2.4既有线轨道车运行安全规定...................... - 6 - 2.5既有线梯车及单轨车的使用符合下列规定.......... - 7 - 2.6既有线确保施工行车安全的保证措施.............. - 8 - 3.轨道机械安全施工作业应做到以下规标准:............. - 10 - (1)出乘前应做到: ............................. - 10 - (2)出乘与挂车应做到 ........................... - 11 - 3.1发车和运行应做到............................. - 11 - 3.2调车作业应做到............................... - 14 - 3.3到达、进站应做到............................. - 15 - 八、轨道车运行运用管理.................................. - 16 -

铁路行车组织试题

《铁路行车组织》试卷第1页(共4页) 《铁路行车组织》 试卷第2页(共4页) 2015年下学期14级期中考试试卷 铁路行车组织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1、铁路运输生产是利用铁路线路、站场、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等技术设备,将旅客或货物通过列车从一个地点运至另一个地点。 2、车站按业务性质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和客货运站。 3、车站按技术作业分为编组站、区段站和中间站。 4、列车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按有关规定编成的车列;(2)挂有牵引本次列车的机车;(3)有规定的列车标志。 5、铁路运输工作从昨日18:01至今日18:00为一个工作日,一个工作日分为两个班,即昨日18:01至今日6:00为夜班,今日6:01至今日18:00为白班。 6、部分改编中转列车作业包括:(1)变更货物列车重量;(2)换挂车组;(3)变更列车运行方向。 7、无调中转车包括:(1)技术站原列到开的运用货车;(2)部分改编中未摘下的运用货车;(3)中间站停运的运用货车。 8、车站作业计划包括班计划、阶段计划和调车作业计划。 二、选择题(共20分,每道题2分) 1.铁路运输生产的的产品单位是 __A___。 A.人.km 和t.km B. 人.km 和t.m C. 人.km 和t.km 2.专门为办理_C_运输而设的车站叫客运站。 A.货物 B.货物和旅客 C.旅客 3.上行车编为_B__下行车编为___ A.单数 双数 B.双数 单数 C.单数 单数 4铁路运输工作日昨日的__A_至今日18:00为一个工作日。 A.18:01 B.18:00 C.17:00 5.班计划是车站作业计划的__C_。 A.具体计划 B.核心计划 C.基本计划 6.列车运行图里的横轴表示__A_。 A.时间 B.终到站 C.始发站 7.列车进入车站首先到__A_。 A.到发场 B.调车场 C.装卸场 8.技术站货物列车的技术作业种类有__B_。 A.5种 B.4种 C.3种 9 .一个班分为3-4个阶段,一个阶段为__C_。 A .1-2h B.5-6h C.3-4h 10.班计划是由_A__编制。 A.副站长 B.铁路局 C.铁路总公司 三、名词解释(共15分,每道题5分) 班级和姓名正确清楚填写。因填写错误或不清楚造成不良后果的,均由本人负责;如故意涂改、乱写的,考试成绩视为 无效。 答 题 请 勿 超 过 此 密 封 线 , 否 则 视 为 无 效 。

铁路行车组织试卷题库

目录 一、名词解释 (1) 二、填空题 (1) 三、判断改正题 (3) 四、简答题 (9) 五、综合题 (10) 六、单项选择题 (13) 七、多选题 (22)

一、名词解释 中时、停时 一次作业车9、双重作业车 1、运用车 2 、非运用车4、货车停留时间 1、调车工作 2、调车钩 3、调车程 4、有调中转车 5、货物作业车 6、无调中转车 7、货车的 集结过程8 、车列集结时间 推送调车法 2 、溜放调车法 3 、单组溜放 4、连续溜放 5、多组溜放 1、驼峰 2、单推单溜 3、双推单溜 4、双推双溜 1、装车地直达运输 2 、直达列车方案3、分组列车 4 、单组列车 5 、始发直达列车6、阶 梯直达列车7、直通列车8、区段列车9、小运转列车10、摘挂列车 1、必要条件 2 、充分条件 3 、绝对条件 1、平行运行图 2 、非平行运行图 3 、单线运行图 4、双线运行图5、单双线运行图6、成对 运行图 7、不成对运行图8、追踪运行图 9、连发运行图 1、四显示自动闭塞 2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3 、追踪运行 顺向车流8 、逆向车流 二、填空题 1、车站作业计划包括()、()和()。 2、班计划的内容:()()()()()。 6、车流接续时间:各种车辆从其()时起,至由()时止,需要一个间隔时间, 该()称为车流接续时间。 7、货车停留时间指标计划:()停留时间、()停留时间、()停留时间、 货物作业车()停留时间。 1、铁路机车的基本运用方式有()、()、()、()。 2、常用的车站间隔时间包括()、()、()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等几种。

5、车站调度人员主要通过编制()进行调度指挥。 3、 1、车站工作统计主要有()、()、()、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率统计四项。 2、货车停留时间按作业性质分为()和()。 3、目前统计各种货车停留时间的方法由()和()两种方法。 4、车站工作分析有()、()、()三种。 4、车站办理的作业主要包括()、()、()。 5、车站按其主要用途和设备的不同,从业务性质上可分为()、()、(站)。 6、任何一种调车工作都是由若干( ) 或若干 ( ) 这两种基本因素组成的。 7、查定调车作业时间标准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1、调车工作按其目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和()。 2、任何一种调车作业都是由若干()或()两种基本因素组成的。 3、调车钩通常是指()或()的作业,它是用以衡量()的一种基本单位。 4、调车程是指机车或()加减速一次的()。调车程按其组成因素不同可有()种类型。 5、调车程按其组成因素不同可有:()、()、()()、()、()等 6 种类型。 1、驼峰由()、()、()三部分组成。 4、驼峰是利用()的重力并辅以()进行分解车列的一种调车设备。 7、单推单溜:是指在 ( 车 )且改编工作量不大的( ) 上采用的驼峰作业方案 8、双推单溜:是指在()、配备()和改编作业量较大的编组站采用的一种驼峰作业方 案。 9、双推双溜:是指在()、()、配备()的编组站采用的一种作业方案。 10、驼峰作业方案评价指标有:()()()()。 1、对于规定了取送车次数的货物作业地点应按()取送。 2、鲜活、易腐、急运物资应()取送。 1、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主要包括()编组计划和()编组计划两大类。 4、每编组一个到达站列车, 就产生一个到达站列车的()消耗,这是技术站()或直通列 车不利的一面。 5、编组直达或直通列经过()时无需进行改编作业, 可得到()的车小时节省。 6、如果车流无改编通过沿途各技术站所得(),大于()在列车编成站所产生的(),就 可认为该支车流具备了()的基本条件。

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3篇习题解析

第三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A. 列车编组计划 B.列车运行图 C. 技术计划 D. 运输方案 2.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单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车站进行 B. 在单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车站进行 C. 在双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车站进行 D. 在双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车站进行 3.在列车运行图上,()的交点即为列车到、发、通过车站的时刻。 A. 横线与竖线 B. 横线与斜线 C. 竖线与斜线 D. 斜线与斜线 4.在列车运行图上,蓝单线加蓝圈表示()。 A. 行包专列B"五定"班列. C. 冷藏列车 D. 路用列车 5.在列车运行图上,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填写在()。 A. 进站一侧的锐角内 B. 出站一侧的锐角内 C. 进站一侧的钝角内 D. 出站一侧的钝角内 BCBBB 6.在列车运行图上,竖直线表示()。 A. 车站中心线 B. 车站进站信号机 C. 车站出站信号机 D. 时间 7.在列车运行图上,水平线表示()。 A. 车站中心线 B. 车站进站信号机 C. 车站出站信号机 D. 时间 8.在列车运行图上,斜线称为()。 A. 列车运行线 B. 列车出发线 C. 列车到达线 D. 列车通过线 9.某区段的列车运行图为追踪运行图,该区段不可能是()区段。 A. 双线 B. 单线 C. 自动闭塞 D. 半自动闭塞 10.根据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所查定的区间运行时分称为()。 A. 纯运行时分 B. 纯通过时分

C. 起车附加时分 D. 停车附加时分 DAADA 11.机车担当与基本段相邻两个区段的列车牵引任务,除了需要进折返段整备外,机车 第一次返回基本段所在站不入段,继续牵引列车向前方区段运行,到第二次返回基本段所在的站时,才入段进行整备作业,这种运转交路称为()。 A. 肩回运转交路 B. 半循环运转交路 C. 循环运转交路 D. 环形运转交路 12.机车在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由各项因素组成,其中占时最长的是()。 A. 到达作业 B. 出发作业 C. 出、入段走行 D. 段内整备作业 13.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车站办理必要的作业所需时间,另一 部分是列车通过()所需要的时间。 A. 站间距离 B. 制动距离 C. 进站距离 D. 进站信号机至车站中心线的距离 14.连发间隔时间有两种类型,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A. 第一列车是否在前方站通过 B. 第二列车是否在前方站通过 C. 第一列车是否在后方站通过 D. 第二列车是否在后方站通过 15.在车站办理两列车的到、发、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间隔时间。 A. 列车 B. 到发 C. 会车 D. 车站 BDCDD 16.在三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通常需要相隔()闭塞分区。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17.在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至少需要相隔()闭塞分区。 A. 一 B. 三 C. 五 D. 七 18.在追踪运行图上,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为间隔。 A. 区段 B. 闭塞分区 C. 站间区间 D. 所间区间 19.能力比较图是将()相比较。 A. 现有通过能力与设计通过能力 B. 现有通过能力与最终通过能力 C. 现有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 D. 设计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

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铁路行车组织(专科)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 [ ] A.月度货运计划 B.列车编组计划 C.列车运行图 D.技术计划 2.技术站先到车辆等待后到车辆,直至凑满一个列车所需要的车数,这个过程称为 [ ] A.货车集结过程 B.货车周转过程 C.货车待编过程 D.货车待发过程 3.二分格列车运行图主要用于 [ ] A.编制新运行图 B.日常调度指挥绘实际运行图 C.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 D.编制货物列车方案图 4.铁路线以什么划分为区段? [ ] A.客运站 B.技术站 C.中间站 D.货运站 5.技术站一个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者是 [ ] A.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大时分 B.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小时分 C.区间上下行时分之和最大的时分 D.分别上下行全部区间之和的时分 6.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某中间站只有2条到发线(包括正线在内)时,同一时间内车站允许列车的会车 方式是 [ ] A.两列通过 B.两列停车一列通过 C.一列通过一列停车 D.两列通过一列停车 7.技术站一个调车组的调车工作应由( )领导。 [ ] A.调车指导 B.连结员 C.调车长 D.车长 8.下列作业不属于到发技术作业的是 [ ] A.技术检查 B.摘机车 C.开放或关闭信号 D.票据交接 9.卸车作业未完的货车按( )统计。 [ ] A.重车 B.空车 C.非运用车 D.备用车 10.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基本扣除系数一般是 [ ] A.不一定 B.等于 1 C.小于 1 D.大于1 11.技术直达列车是在( )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 ] A.装车站 B.卸车站 C.技术站 D.中间站 12.在接发列车工作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指派他人办理而必须由车站值班员亲自办理的作业是 [ ] A.办理闭塞 B.布置进路 C.开放信号 D.交接凭证 13.当到达车组大小相等,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而集结有中断时,T集( )12m车小时。 [ ] A.等于 B.不等于 C.小于 D.大于 14.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这种调车称为( )调车。 [ ] A.解体 B.编组 C.摘挂 D.取送 15.运行图划分纵轴的横线的划分方式一般采用按( )方式。 [ ] A.车站中心线间距离 B.车站中心线间纯运行时间 C.车站出站、进站信号机间距离 D.车站出站、进站信号机间纯运行时间 16.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车站,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续运行 的货车称为 [ ] A.本站货物作业车 B.无调中转车 C.有调中转车 D.非运用车 17.车站调度员编制阶段计划和进行调度指挥的工具是 [ ] A.车站技术作业图表 B.列车编组顺序表 C.调车作业通知单 D.车流汇总表 18.将车流变成列车流是( )所要解决的问题。 [ ] A.车流组织 B.列车运行图 C.调度指挥 D.车流调整

铁路行车组织二课程设计

题目: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专业:铁道运输 年级: 姓名: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指导教师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第1章绪论 1.1概述列车运行图的重要意义和该区段技术特征 1 列车运行图的重要意义 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力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留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铁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列车运行图一方面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组织铁路运输生产工作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它规定了铁路线路、站场、机车、车辆等设备的运用,以及与行车各个部门的工作,并通过列车运行图把整个铁路网的运输生产活动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保证列车按运行图运行,它是铁路运输生产的一个综合性计划。另一方面它又是铁路运输企业向社会提供运输供应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供社会使用的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及“五定”货运班列运行计划,实际上就是铁路运输服务能力目录。因此,列车运行图又是铁路组织运输生产和产品供ih 销售的综合计划,是铁路运输生产联结厂矿企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纽带。 2 M—N区段技术特征 1) M-N区段示意图 2)区段技术特征 正闭塞牵引机车货物列车每辆车平均总货物列车运行速度

线数目0`方式类型牵引定数重(t)(km/h) 上行下行客货上行下行 1 半自动东风东风3000t 3000t 重车 60 空车 20 58 58 注:1.V客=1.2V货; 2.列车平均进站速度 V通进=0.8V货,V停进=0.5V货; 3.c站为货物列车上水站,上下行列车在此上水,每次上水时间t技=8分钟; 3.列车起停车附加时分:货:t起=2分钟,t停=1分钟; 客:t起=1分钟,t停=1分钟。 4.区段站中间的信、联、闭设备: 色灯信号、非集中电气连锁、半自动闭塞 5.区段内中间站略图 第2章计算车站间隔时间 2.1 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的确定 1 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的定义: 在单线区段,来自相对方向的两列车在车站交会时,从某一方向列车到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铁路行车组织》

1.在列车运行图上,蓝单线加蓝圈表示B A.行包专列 B.五定”班列. C.冷藏列车 D.路用列车 2.在接发列车工作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指派他 人办理而必须由车站值班员亲自办理的作业是B A.办理闭塞 B.布置进路 C.开放信号 D.交接凭证 3.在单线或双线区段,以列车到达通过前方邻接 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一同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D A.会车间隔时间 B.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C.连发间隔时间 D.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 4.有人把信息化的特点归纳为“四化”。即A A.电子化、智能化、全球化、个性化 B.智能化、电子化、全球化、综合化 C.电子化、渗透化、个性化、智能化 D.智能化、社会化、全球化、个性化 5.下列哪些是信息的基本属性B A.等级性、可压缩性、不可分享性 B.事实性、传输性、转换性 C.约束性、传输性、等级性 D.扩散性、增殖性、不可转换性 6."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C A.在单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 车站进行 B.在单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 车站进行 C.在双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 车站进行 D.在双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 车站进行 7.系统设计的最终结果是A A.可行性分析报告 B.系统设计报告 C.系统功能结构图 D.系统实施方案 8.系统集成按具体程度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A A.概念集成、逻辑集成、物理集成 B.信息集成、技术集成、共享集成 C.形象集成、共享集成、连通集成 D.概念集成、技术集成、共享集成 9.根据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所查定的区间 运行时分称为A A.纯运行时分 B.纯通过时分 C.起车附加时分 D.停车附加时分 10.到达解体列车技术作业过程包括若干项目,其 中占用时间最长的作业一般是A A.车辆技术检修 B.货运检查及整理 C.车号员核对现车 D.准备解体 11.程序调试一般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调试C A.可靠性调试、运行时间、存储空间调试、 操作简便性调试 B.正确性调试、存储空间的调试、操作简便 性的调试 C.正确性调试、运行时间和存储空间的调试、 操作简便性调试 D.执行效率调试、运行时间调试、使用简便 性的调试 12.车站调度员编制阶段计划和进行调度指挥的工 具是A A.车站技术作业图表 B.列车编组顺序表 C.调车作业通知单 D.车流汇总表 13.车站班计划中的列车出发计划主要是确定出发 列车的D A.重量和长度 B.到站和时刻 C.车辆排列顺序 D.编组内容和车流来源 14.编组站的主要工作是D A.客运作业 B.货运作业 C.办理货物列车的中转技术作业 D.办理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 15.SSA&D方法的主要特点是C A.自顶向下、模块化、结构化、文档化、开 铁路行车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