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性别决定教案

人类的性别决定教案
人类的性别决定教案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方 案 八年级 班

小组: 姓名:

《性别和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性别和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教育上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落实到教学中则要以学生为主体。按照主体性教学思想进行教学,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力求在观察、分析、尝试、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性别觉醒的关键时期,帮助学生悦纳自己的性别,树立符合社会的性别角色意识。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及知识前后联系 本课题内容为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生命的延续》中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第4节《性别和性别决定》。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学生中总是存在着一种神秘感,自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同时,生男生女的原理的分析又是对上一节《性状的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中遗传图解的巩固,因此,本节内容对确定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初中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对学生基本生物知识的构建,我特设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人的性别决定的方式。 (2)比较男女性染色体组成的异同。 (3)简述生男生女的原理,解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道理。 2、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男女性染色体组成的异同,培养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尝试以数据为依据,分析社会现象。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查找资料,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及小组协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对性别歧视现象作出正确的评价,悦纳自己的性别,树立符合社会的性别角色意识。 (2)了解性别比例失调对社会和国家潜在的危害,关注男女性比特征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生男生女原理。 (依据: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及本节知识前后联系) 四、教学难点 生男生女原理。 (依据:鉴于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水平,该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要掌握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三级达标的重点中学,基本设施比较完善,有多媒体教室方便学生上多媒体课,这为本节课的成功完成奠定了基础。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生男生女的奥秘又是一个

人类的性别决定

人类的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启东市南苑中学杨金花 1.设计理念 教材的编写围绕“人体的性别决定”展开,呈现方式直观,运用了形象的图片,并辅以简洁的文字来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的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符合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江苏省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水平要求为A级,强调通过男、女染色体图谱的观察和分析,了解人体的性别决定。 教材将本课时的教学安排在“染色体与基因”的前半部分,由于学生在此前没有学习过基因的知识,也没有减数分裂的知识铺垫,可能会对有些知识的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我对教材内容的教学顺序做了适当地调整,让学生在学习了“染色体、DNA、基因”以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之后,再来学习“性别”这一特殊性状的遗传,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此外我补充了“生男生女模拟实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化解教学难点。 本节课包括三个主要的教学内容: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生男生女的奥秘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虽然内容不难,且学生已具备关于人的生殖发育及遗传的基础知识,但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内容比较抽象,尤其是对“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理解仍存在较大的困难,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组织和引导,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认识人体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知道人体的性别差异由性染色体决定。 知道生男生女的道理。 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②过程与方法 观察男、女性染色体排序图及分析男、女染色体的差异,从中感受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获得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通过“生男生女模拟实验”活动,感受实验数据记录、统计、分析的过程与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能与同学合作、交流,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④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体的性别差异由性染色体决定。 难点: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⑤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制作多媒体课件1份,准备“生男生女模拟实验”活动的用具及记录表。 3.教学过程: 引入:观看小品超生游击队 设疑:人类的性别决定怎样?生难生女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⑴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人的性别是怎样决定的呢?这和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P8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排序图, 思考:①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有什么不同? ②你能推测出男女性别不同与哪一对染色体有关? ③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能说出精子、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和数 量吗?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男性: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 女性: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X) 精子:22+X或22+Y 卵细胞:22+X ⑵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设疑:不同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如何呢? 模拟生宝宝游戏: ①学生两人一组,每组拿两个信封,一个信封上写“女”,里面放20张红色 的圆形纸片,每张纸片上写有英文字母“X”。另一个信封上写“男”,里面放20张蓝色的矩形纸片,其中10张纸片写英文字母“X”,10张纸片写英文字母“Y”。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别遗传》精品课件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活动来体验学习产生的过程,学会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性别遗传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性别遗传的特点。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分别调查一个小组、一个班、一个年级、全校的男女学生数。 教学器材:代表精子、卵细胞的卡片,信封,记录表。 教学设计图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出示两个聊天的老太太的图片)图片上显示,张奶奶对李奶奶说:听说你要抱孙子了?李奶奶说:是啊,可还不知道是孙子还是孙女呢。张奶奶说:想要孙子吗?那还不容易,到泰山上的庙里烧一柱高香就能拴住一个孙子。李奶奶:是吗?那太好了,我明天就去!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张奶奶说的办法可行吗? 学生:讨论,作出推测和判断。 教师:同学们知道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吗?其实性别就是一种性状,它也是可以遗传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性别遗传。(板书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教师:请同学们先来看书上第37页的人的染色体排序图,仔细地找找男女的染色体有什么异同? 学生:男性的第1号与女性的第1号差不多,其他的也是,1-22号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基本相同。但没标号的那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差别很大。 教师:是的,人共有23对染色体,在这23对染色体中,只有1对男女有别,你猜这对染色体跟什么有关?介绍科学家对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研究。 学生:应该和性别有关吧? 教师:是的,科学家把这一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板书一、

八年级生物上册 4.4.3《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2 (新版)济南版

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和传递规律。(重、难点) 2、能够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重、难点) 二、能力目标: 通过模拟人类的性别决定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例合理的重要性,感悟人体和谐的美。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学生中存在着一种神秘感,自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通过本节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对待生男、生女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例合理的重要性。本节课教学采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并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通过一些直观手段和启发性的问题,并且注意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从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由于性别决定的过程比较抽象,所以设计了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通过模拟人类的性别决定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获得结论采用“激趣-探究”的教学模式:以“著名舞蹈家、变性人金星是男是女?”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花木兰从军及国际运动会性别的鉴定引出问题:“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如何组成的?有什么不同?与性别的决定有什么关系?”勾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进而引入新授。然后采取任务驱动模式,指导学生结合课件中出示的图片、资料仔细观察,将抽象的理论结合动画、图示直观体现给学生,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自学教材,经主动探究得出科学的结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更好的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道理,有效地突破重、难点。然后通过联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讨论社会中男女比例状况,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社会原因,进一步对国家有关政策加深认识和理解。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讲练结合,通过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扎实高效地完成本课学习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关于“著名舞蹈家、变性人金星”“国际运动会性别的鉴定”“第六次人口普查”等资料,精心制作课件辅助教学。学生:

伴性遗传(导学案)

第三节伴性遗传(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性规律 能力目标 举例说出半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三、学习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四、学习过程: 问题一: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常见事例 1、特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相联系。 2、常见实事例:(1)人类遗传病:人类、和血友病等。 (2)果蝇。 问题二:人类红绿色盲症基因位置,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发病率和遗传特点1、基因的位置只位于。 探究讨论:色盲调查结果显示,人群中男性色盲患病率(7﹪)远远高于女性(0.49%)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 亲代:女性正常×男性色盲3、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 及子代发病率 (1)正常女性与男性红绿色色盲婚配 (2)的图解配子: 子代: 表现型、 比例 (3)女性色盲携带者 与正常男性的婚配图解亲代: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

配子 子代 表现型 比例 (3)色盲女性与亲代女性色盲×男性正常 正常男性婚配图解 配子 子代 表现型 比例 (4)女性色盲携带者与亲代: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色盲男性的婚配图解 问题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基因位置:上。 2、患者的基因型(1)女性:和。(2)男性: 3、遗传特点:(1)女性患者男性患者。(2)具有 (3 性患者一定患病。 问题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1、鸡的性别决定 (1)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的(ZW)。(2)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的(ZZ)

2、根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雌性和雄性。图解如下: P:(芦花鸡)× 配子: F1(芦花雄鸡)(非芦花雌鸡) 五、知识连接 伴性遗传的方式和特点 1、伴Y遗传:(1)特点:①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之分,患者后代中 男性全为患者,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为正常,正常的全为女性。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②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 雄遗传,简记为“父传子,子传孙” (2)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3)典型希普图(如右图) 2、伴X显性遗传: (1)特点:①具有连续遗传现象②患者中性多于性③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一定为患者,简记为“男病,母女病”。④正常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正常,简记为“女正,父子正”,⑤女性患病,其父母至少有一方患病。 (2)实例:抗维生素D (3)典型系谱图(如右图) 2、伴X隐性遗传 (1)特点:①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②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③女患者的父亲及女儿一定是患者,简记为“女病,父子病”。④正常男性的 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简记为“男正,母女正”。⑤男患者的母亲及 女儿至少有一个致病基因。 (2)实例: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的眼色遗传。 (3)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

课题: 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主备人:王正杰审核人:李世坤时间:2012-12-4 学习目标 1、说出男、女性的染色体组成。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指导自学 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确实不会的可以同桌讨论. 学生自学 1、人类染色体的传递 (1)人的体细胞中有_________染色体,其中有一对能决定个体的性别,称为,其余22对染色体叫做。 (2)女性的性染色体用_______表示,男性的性染色体用________表示。 (3)在人的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_________,即精子和卵细胞中均含有_________染色体。 (4)通过受精过程,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_______。 2、人类的性别决定 (1)在产生生殖细胞时,女性只能产生种卵细胞,即。男性则产生种精子,即和。两种精子的数量是相等的。 (2)受精时,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______。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______。 (3)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_______的,因此生男生女的机会也是_______的。 3、实验探究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提出问题: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吗?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材料用具:蓝色布袋、白色小球、红色小球 方法步骤: (1) (2) (3) (4) 实施计划:按照计划,分组按步骤完成探究活动,并将记录的结果进行统计整理。 得出结论: 巩固练习 1.一对夫妇已经有了三个女儿,他们特别想要一个儿子,于是来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医生告诉他们生儿子的几率为( ) A 100% B 75% C 25% D 50% 2.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那么人的生殖细胞、受精卵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 ). A.23对,23对 B.23条,23条 C.23条,23对 D.23对,23条 3.人体的下列细胞中哪一个含有染色体的数目最多?() A.白细胞 B.成熟的红细胞 C.成熟的卵细胞 D.精子 4.性染色体存在于()。 A.精子 B.卵细胞 C.体细胞 D.以上三项都有 父亲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儿子的可能性是()。 A.100﹪ B. 50﹪ C. 25﹪ D. 0 1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性别决定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性别决定》导学案(无 答案)苏科版 学习内容课题:第4课时) 总第 4 课时 学习目标 1.概述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2.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问题; 3.尝试探究人的性别决定、性别比例;发展合作能力、统计分析数据能力; 1.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改变人们的旧观念。 学习重难点解释人的性别决定,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导学过程学习感悟一、课前先学:自学质疑,预习课文P7-9,思考: (一)完成问题: 1.人体细胞中有对染色体,其中有对染色体在男女的体细胞 中是相同的,与性别没有什么关系,叫染色体,还有对与 性别决定有关系,在男女的体细胞中有着显著差别,叫染色体。 2.男性的性染色体通常用来表示,女性的性染色体通常用来表 示。 (二)疑难问题:。 (三)表达交流: 二、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一】 阅读资料:人类染色体的研究历史。 【合作探究二】 观察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图, 分析交流染色体的特点和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合作探究三】 观察人类性别决定示意图, 分析人类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 【合作探究四】

模拟人类后代性别决定的过程。 理解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一、当堂达标 1.科学家们将男性、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排序图。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__存在的。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________两种物质组成的。 (2)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乙为________(填“男”或“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乙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3)若甲、乙是一对夫妇,则甲产生的生殖细胞与乙产生的含有________染色体的生殖细胞结合,所生后代的性别表现为女性。 (4)甲、乙的眼睑性状均表现为双眼皮,却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表现为单眼皮的可能性是________。 2.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可能是: ⑴X;⑵Y;⑶22对常染色体+X染色体;⑷22对常染色体+Y染色体; ⑸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⑹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 A⑴⑵;B⑶⑷;C⑸⑹;D⑶⑷。 3.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 A.父亲的体细胞;B.母亲的体细胞;C.卵细胞;D.精子的类型。4.人的精子细胞中染色体可能是: ⑴X;⑵Y;⑶22对常染色体+X染色体;⑷22对常染色体+Y染色体; ⑸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⑹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 A.⑴⑵;B.⑶⑷;C.⑸⑹;D.⑶⑷。 学习反思

《人的性别遗传》课堂实录

《人的性别遗传》课堂实录 一、复习导入 播放小品《超生游击队》片段。通过小品演员的精彩幽默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相关问题。 教师:小品中这对夫妻为生下一个儿子,而东躲x藏,打起了游击。妻子也因生下三个女儿备受婆婆和丈夫的责难,而妻子却为自己辩解说生男生女在男性。生男生女到底怎么回事?这与遗传有关系吗?让我们一起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两个聊天的老太太的图片)图片上显示,张奶奶对李奶奶说:听说你要抱孙子了?李奶奶说:是啊,可还不知道是孙子还是孙女呢。张奶奶说:想要孙子吗?那还不容易,到泰山上的庙里烧一柱高香就能拴住一个孙子。李奶奶:是吗?那太好了,我明天就去!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张奶奶说的办法可行吗? 学生:讨论,作出推测和判断。 教师:同学们知道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吗?其实性别就是一种性状,它也是可以遗传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性别遗传。(板书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师:请同学们先来看书上第37页的人的染色体排序图,仔细地找找男女的染色体有什么异同? 学生:男性的第1号与女性的第1号差不多,其他的也是,1-22号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基本相同。但没标号的那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差别很大。 教师:是的,人共有23对染色体,在这23对染色体中,只有1对男女有别,你猜这对染色体跟什么有关?介绍科学家对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研究。 学生:应该和性别有关吧? 教师:是的,科学家把这一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板书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1、性染色体的概念) 教师:1902年美国的细胞学家麦克郎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别的染色体不一样,其他成对的染色体形态大小都差不多,而这一对染色体差别很大,他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1905年,美国的细

《人的性别决定》学案

221《人的性别决定》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能区分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2.我能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自主学习】 1、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1.人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都很相似,与性别决定无关,称为 ;另外还有一对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其为。 2.人体的性染色体有染色体和染色体两种。男性的两条性染色体由一条染色体和一条染色体组成,女性的两条性染色体都是染色体。因此,男性的性染色体可表示为,女性的性染色体可表示为。 二.性别决定的方式 1.人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男孩还是女孩,是由受精卵中的的组成决定的。 2.就生殖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看,女性只能产生种含染色体的卵细胞。而男性能产生种精子,分别是含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染色体的精子。 3.男性的两种精子与女性的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 4.鱼类、类和所有的哺乳类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是基本一样的。还有一些生物如 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不一样。 【合作探究】 1.生男生女决定于父亲还是母亲? 2.人的染色体组成如何表示? 正常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 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达标练习】 1.在人体内只含有性染色体而不含常染色体的细胞是:() A.精子细胞 B.成熟的红细胞 C.受精卵 D.不存在的 2.某对夫妇已有了一个儿子,他们想要再生一个女儿的可能性有多大?() A.100% B.75% C.50% D.25% 3.人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分别为() A.23条、46条、23条 B.23条、46条、46条 C.46条、46条、46条 D.46条、46条、23条

人类将走向无性别时代

人类将走向无性别时代 性别是一种存在,也是一种生存方式。性别也经历了起源、产生、发展的过程,性别是可以选择的,也可以改变,性别最终会消失。 70多年前,人类首例变性手术成功,举世震惊,被世人视为大逆不道。到了1990年,中国公开报道的第一例变性手术在上海完成,从此,“变性人"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之一。 我国第一位专门研究易性癖病和性别畸形的医学博士是36岁的陈焕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施行了百余例变性手术,其中有80%是陈博士所为,他被誉为中国首席“变性大师”。采访中,陈博士向我们详细讲述了有关“性别”这一特殊研究课题的最新进展。 人类有七种性别? 在我们一般人的眼中,世上除了女人就是男人,而陈博士告诉我们,目前国内外关于性别的划分有四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最多的一种认为人类性别分七种。他说,传统的理论就是将人分为男性与女性,实际上在纯粹的男和女之间,还存在其他的性别生存状态。因为人也是地球上的生物之一,而生物是具有多样性的,不同物种之间和同一物种内部都是如此。但大部分人对性别的多样性理论感到恐慌。因为在人类发展史上,整个社会所有的法律、道德、伦理等构架,全部都建立在二分法(非男即女)的基础上。一旦打破了这个基础必然引起一系列的大混乱。 目前专家提出的不同的分类主要有四种: 第一类是最普遍的一种分法,即传统意义上的非男即女。 第二类分为四种:男、女和男(改变性别后的男)、女(改变性别后的女)。 第三类分为五种:男性、偏男性、两性人、偏女性、女性(1993年美国人划分)。 第四类分为七种:男、女、男性两性畸形(指染色体为46XY,但外形像女性);女性两性畸形(指染色体为46XX或有卵巢,但外形像男性)、真两性畸形(指染色体本身异常,性腺有两套,男女兼备,这类患者比较少见)、男(改变性别后的男)、女(改变性别后的女)。 四分法是陈博士的分法,他认为五分法和七分法都有缺陷,因为畸形不应该作为一类性别来分,就像缺了口的茶杯不能作为一类茶杯来分类一样。所以,有缺陷的畸形人不能作为性别的一种分类。 性别是先天的?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个重要的基本事实:性和性别之间的差别。性是你所看到的,性别则是你所感觉到的。这两者之间的协调对人类的幸福是至关重要的。”这是著名精神病学、性学和内分泌学专家Harry Benjamin博士关于“性”和“性别”的精辟论述。陈博士说,广义上性别应该分为三种:生理性别、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如果这三者协调统一,这个人不存在问题。而很多来看病的人,恰恰就是这三者不协调。这就是我们要进行性别研究的意义。在一个小孩出生后到3岁之前,其心理性别还没有形成,即还没有产生心理上的性别的自我认知,这个时候应该以生理性别优先;一旦3岁之后,个体的心理性别确定了,个体认识到自己是男或是女,这个时候应该实行心理性别优先的原则。这个观点目前在国际学术界已经公认了,但在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并不承认或者说对此还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由此当然也就造成了许许多多的人生悲剧。 不久前陈博士参与央视《今日说法》讨论了一个典型案件:这是发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案例。20年前,一个叫史彬的14岁男孩和他16岁的哥哥一起做手术,当时的医生把他哥哥做成了男孩,把他做成了女孩,因为当时这个小男孩睾丸发育得不好等等。结果20年后,这个34岁的患者和医院打官司,要求医疗赔偿数十万元。因为,“他”至今还是无法去做女人。这个案子一审败诉,据报道是因为过了诉讼时效等原因。其实,一个14岁的小孩,其心理性别已经基本确定了,如果“他”是女性心理,是可以做成女性的。 这个患者如今已经34岁了,跟一个大小伙子一样,他就是完全做不了女人,因为他的

人类性别决定

人类性别决定 08生本(1)班2008574117 梁柳清摘要:人类的性别是一个特别明显的性状,两性性状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特征上,也存在内部器官的结构上。性别决定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现象,存在着一定的决定机制,这种决定机制主要来自于遗传物质(性染色体和基因)、激素、环境等因素。人类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的研究对性分化与发育异常等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类性别决定、基因 按照最初级的认识,人类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即细胞染色体核型为46,xx的表现为女性,核型为46,xy的个体表现为男性。但后来发现,有些人的细胞染色体核型相同(如都是46,xx或46,xy)而表现出来的性别却不同,即核型为46,xx的个体既有女性也有男性,同样核型为46,xy的个体既有男性也有女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对以上的现象有史以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猜测,但都没有科学的根据。直到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了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后,才揭开了性别的奥秘,人们对性别决定才有了新的认识。性别决定和分化是个体正常生存和发育的必要一环。染色体尤其是性染色体的完整性是性别决定的基础,并协同其他基因和激素共同指导着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最终形成睾丸或卵巢。 性别决定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为性腺的决定和发育,称为初级性别决定;第二为附属性器官、特征及性行为的建立,称为次级性别决定。前者受到多种基因的调节,占有优先和主导地位,后者的建立主要来自性腺产生激素的诱导和调节作用。 一、性别决定的调控 性别决定的调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和常染色体基因调控。 1、性染色体基因调控:SRY基因 SRY(Sex-determiningregion Y)在人类性别决定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启动睾丸分化,对睾丸发育负调节起抑制作用。大量临床案例显示XY男性性逆转的患者其性染色体的SRY 基因发生了突变。 SRY基因定位于Yp11.23,是启动精巢发育的关键基因,控制胚胎向雄性方向发育。SRY 基因编码的SRY蛋白含有核定位序列,如果这段序列突变,将发育为异常的性器官,说明SRY 蛋白的定位序列对于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有重要意义。SRY蛋白是一种DNA结合蛋白,功能之一是与MIS基因(mulerlla inhibiting substance,MIS)启动子区域结合,调控MIS基因表达,产生MIS蛋白诱导苗勒氏管退化,使性腺向睾丸分化,决定男性性别,如果MIS基因变异或表达异常,未分化性腺将发育成卵巢。 有实验表明SRY蛋白的HMG盒发生突变(如HMG盒关键氨基酸苯丙氨酸变为亮氨酸),与核心序列为AACAAAG的DNA序列不能结合或结合能力很弱,SRY便会失去对睾丸其他形成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无法启动46,XY核型发育男性化,导致女性表型。这些研究结果说明了SRY基因功能的正常发挥是男性性器官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 缺乏SRY基因的XY男性患者,可能存在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诱导男性生殖器官发育。另外一些核型为46,XX的男性出现如隐睾,阴茎小等异常,SRY基因检测阴性,有两种可能:(1)一些46,XX男性患者可能为隐匿性的46,XX/46,XY嵌合体或其他类型嵌合体。而通常的检查手段主要是血细胞,故不能排除患者其他组织中如睾丸组织存在46,XY细胞。(2)性别决定和分化并不完全由SRY基因决定,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可能有位于常染色体和X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参与性别表型的调控。 因此,性别的决定可能是以SRY基因为主导,一系列基因参与协调表达的调控模式。 2、常染色体基因调控 常染色体基因调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SOX9基因、WT1基因、SF1基因及一些其

山东省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学案(无答案)(新版)

课题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课型新知探究 学习目标1、描述人的染色体的组成和传递规律 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3、模拟人类的性别决定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4、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合理的重要性 学习关键利用染色体的传递规律,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因 学习过程学习感悟 一、导入: 二、获取新知: (1)人类染色体的传递 活动(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大屏幕上人类染色体图谱图进行分析,回 答有关问题: 1、人的体细胞中有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能决定个体的性别,这对染色体 被称为,其中22对染色体叫做。 2、在女性的体细胞中,两条性染色体是相同的,用表示;在男性的体细胞 中,两条性染色体是不同的,用表示。 3、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性体细胞中 染色体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结合课本第78页第1自然段内容,完成下列图表: (2)人类的性别决定: 活动(一):认真阅读第78页第2自然段的内容,请回答:

1、在产生生殖细胞时,女性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每个卵细胞内都有22 条常染色体和1条染色体。 2、男性则产生两种精子:一种精子含有有22条常染色体和1条染色体; 另一种精子则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1条染色体。从理论上讲,两种精子的 数量是的。 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问题: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吗?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得出结论: 小结:①通过以上探究可知,生男生女是随机的,而且机会; ②胎儿的性别决定是在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要求:会用图解的过程表示性别决定(亲代、子代、箭头等。) 三、回顾反思:谈一下今天的收获? 山东省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1、正常人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正常精子内染色体的种类可表示为() A 22+X B 22+X 或 22+Y C 23+Y D 22+Y 2、胎儿的性别决定是在() A 、胎儿生殖系统生成时 B、胎儿发育时 C、受精卵发育时 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 3、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男孩,他们很想再生一个女孩,那么,第二胎生女孩的几率是() A、100% B 、75% C、50% D、25% 4、下图是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绘出A、B、C细胞中的染色体 (2)生殖细胞包括。从图中可知,C细胞 内染色体数目与的染色体数目相同,由此可 知,C细胞(填“是”或“不是”)生殖细 胞。

第八章 人类性别决定与性别异常

第八章人类性别决定与性别异常 一、性别决定的复杂性: 概述: (1)XY型 (2)外形能明确区分。 (一)性别决定的分化发育过程: 1、性别决定:在受精时的一瞬间即决定了,XX-女,XY-男,,X染色体是中性的,Y染色体的有无是关键:有—男性,没有—女性。 2、性别分化: (1)6-7周之前的期胚胎是中性的,具有两性结构—原始性腺(生殖脊)是由两部分组成: a、外胚层组织(皮质)和内部质块(髓质) b、两对与性器官发育有关的原始导管:一对是女性中才可能发育的苗勒氏管;另一对是男性中才可能发育的午非氏管。 (2)初级性别分化:即形成第一性征的重要时期。胚胎发育在6-7周之后,才正式通过初级性别分化。 a、正常XX胚胎中,皮质部分开始发育逐 渐形成胚胎性卵巢,苗勒氏管逐渐发育成输卵管、子宫等女性生殖器官;与此同时髓质部分和午非氏管逐渐退化。

b、正常XY胚胎中,髓质部分逐渐分化发 育成胚胎性睾丸,午非氏管逐渐发育成男性生殖器官;与此同时皮质部分和苗勒氏管逐渐退化。图8-1。 (3)次级性别分化:青春期则是性别分化发育的次级性别分化阶段,就是形成第二性征的重要时期。由一系列激素所调控。无论男性女性体内均能分泌雄性和雌性激素,看哪一种占优势。男性—雄性激素优势;女性—雌性激素优势。如果相反,那么就发生男性像女性,女性像男性。 (二)性别异常: 1、概念:性别异常是指性腺发育不全和两性畸 形。它包括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性染色体病。 a、如;Turner 综合征45,X 女性;Klinefelter综合征47,XXY男性。 b、通常把这两种性腺发育不全的性染色体病称为性别异常,其次,还有各种类型的两性畸形。 2、两性畸形的共同症状: (1)概念:是患者体内性腺体结构和外部第二性征在不同程度上均具有两性特征,又被叫做间性者,都没有生育能力。 (2)两性畸形又可分为真假两性畸形的类别: ①假两性畸 :遗传性别是正常的XX、XY,但是第一和第二性征与遗传性别正好相反: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三阁司乡长铺中学孙中科关键词: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能力目标 (1)能正确写出生男生女的遗传图解; (2)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以及运用多种渠道收集、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 (1)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能够对性别歧视现象作出正确的评价。 (2)大致了解性别比例失调对社会和国家潜在的危害。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男女染色体图片,阐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教学难点: 从实际生活、实践过程和理论上三方面论证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的性别遗传》这节内容来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这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人的性别差异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并要求学生知道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这部分教学内容,实质上是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入门知识。 2.教学对象分析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生男生女的奥秘又是一个十分敏感而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八年级的学生对此有浓厚的兴趣。学生以前学过人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生物的遗传知识,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会有帮助。另外,社会上某些地区的一些人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部分学生有可

能受到来自社会或家庭的影响,也有这样的想法,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教学方法: 本课将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模式,通过学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并运用多媒体课件点拨总结。 课前准备: 1.设计学案,自制课件。 2.通过各种渠道调查家庭、班级、学校、城市、国家等实际男女比例情况,可依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任何一项或多项调查,鼓励彼此合作; 3.预习本节内容,收集与本节内容有关的资料并能设计方案探究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活动:展示自制课件 2.学生活动:思考并分组讨论课件中的问题 二、导入新课 1.教师活动:展示课件<<孕妇临产>> 2.师生活动: 教师:看完课件你们有哪些问题?或者你想知道哪些知识? 学生1:她是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学生2:到底在什么情况下生男孩?在什么情况下生女孩? 学生3:生男生女与什么有关?与遗传有关吗? 教师: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吗? 学生:想! 教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即学习: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三、新授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师生活动: 师:指着课题提问:男女性别是不是人的一种性状? 生:是。 师: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生: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师: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的什么结构上 生: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师:对。那么首先请同学们观察:男女染色体

初中生物_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三节的内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在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殖发育”和“人类的生殖发育”的基础上来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生物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表现出遗传和变异的现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遗传使得物种相对稳定、世代相传,变异使得生物界绚丽多姿、丰富多彩。这就使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节内容是在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和第二节“性状的遗传”基础上,运用前两节知识,从染色体层次上描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以及性别决定的机理。从而解释了学生关注的人类性别遗传的问题,可以说是性状的遗传的拓展。 二、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而言,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心目中总有一种神秘感,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同时,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通过学习,应使学生科学的理解和正确的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另外,性别决定过程比较抽象,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及其他类似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

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将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教材的内容,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类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二)能力目标: 通过模拟人类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和性别决定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认同男女比例合理的重要性,感悟人体和谐之美 四、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但这一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对于课本提及的关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知识,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结合以上特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人类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的性别决定》教案 (2)

课题:第三节人的性别决定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方式.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建立小组活动秩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善于合作意识. 2.了解如果人类社会性别比例失调,将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拒绝性别歧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对图片信息的观察分析,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通过开展游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概述人体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2.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3.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教学难点: 1.理解人的性别决定方式. 2.正确进行生男生女的几率的探究活动.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有二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说明人体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和特点;第二部分“性别决定的方式”,主要说明了人的性别决定方式和其它一些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尽管内容不多,两部分内容之间紧密联系,重要讲述性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的重要作用,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是首先明确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然后通过探究揭开生男生女的奥秘. 学情分析: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

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学生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人的性别决定”的网络课件. 2.准备“《人的性别决定》视频:性别的决定”的播放. 学生准备: 1.预习本节课的内容. 2.收集有关中国、全世界人口的男女比例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资料介绍:在某山区,一个妇女生了四个孩子,都是女孩,周围的人瞧不起她,婆家瞧不起她,就连她自己也瞧不起自己,以为自己没本事,生不了儿子,便自杀了. 提问:生女孩是女人的过错吗? 同学思考并回答:是或不是(说明理由). 那到底是不是由女性决定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展示学习目标:1.概述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设计意图】:由真实的故事引入,使学生产生同情心和共感,思考知识落后可能会害了一个人更甚是一代人,从而引起学生对知识的重视.并且在开始就给同学设疑,使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习,有更好的效果. 二、引导学习同步探究

人类的性别由什么决定

人类的性别由什么决定 摘要:人类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性染色体,xx则为女性,xy则为男性,可是只有一个x也是女性即透纳氏症,有三个性染色体xxy是男性,可发现y染色体似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可是随着科学的进展,双性人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同时发现xx染色体也可以表达出男性的性状,究竟是x或y上基因还是性染色体起着决定性别的主要作用呢? Abstract: the human gender is determined by what, the first thought is certainly sex chromosomes, xx is a female, xy for men, but only an x and women that Turner syndrome, there are three personality combinations of chromosomes xxy are men, can be found that the y chromosome seems to play a decisive role, bu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cience and bisexual people gradually entered people's field of vision, also found that xx chromosome can also express the male character, whether gene on x or y or sex chromosomes plays a decisive other main effect? 关键词:性染色体双性人基因Klinefelter综合症 Key words: sex chromosome bisexual people gene Klinefelter syndrome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类的性别就被定义为两种,要么是女性要么是男性,动物也是如此,雄性或者是雌性,可是随着科技的进展,人们发现有的人是女性可是经检查,染色体居然是xy,这似乎与一直认为的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理论相矛盾。 一直以来,有两种理论一是一)染色体决定性别论这个理论认为性染色体决定 男女的性别。人的正常核型中,XY性染色体决定了正常男性的性别发育;而XX 决定了正常女性的性别发育。(二)基因决定性别论在人类有极少数情况下,核型为46,XY者身体检查完全是正常女性,而46,XX核型的人身体检查是正常男性。这样,染色体决定性别的学说就不能解释这一特殊现象了。于是有人提出“基因决定性别论”。 经查相关资料发现,在发育的早期阶段,性腺既可能成为睾丸,也可能成为卵巢。无论是雄性(中肾)还是雌性(缪勒)导管系统最初在体内都是存在的,一旦作出命运决定,性腺在体内下降或上升,相反性别的导管系统就会蜕变。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关于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新模式,无论在XX还是XY初始性腺中,Fgf9、Sox9和Wnt4在发育早期均可同时表达,而此时性腺的命运尚未确定。Fgf9在睾丸的发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一种细胞因子,而在缺乏Fgf9的XY雄性性腺中,睾丸发育完全被阻断,Wnt4是一个能影响远处细胞的分泌信号分子。在缺乏Wnt4基因时,即便是那些遗传学上为XX雌性的,其性腺发育也带有睾丸的某些特征。Sry的首要角色是上调一个与其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Sox9,Sox9能替代Sry激 活睾丸的发育。Fgf9和Sox9可彼此加强各自的信号,从而在XY性腺中建立起 睾丸发育路径。当Fgf9被删除时,XY雄性性腺就会打开性别开关并激活卵巢基因。但最激动人心的发现是,当Wnt4缺失时,Sox9和Fgf9在XX雌性性腺中均上调了。这清楚地表明,在完全缺失Sry基因的情形下,雄性发育路径是如何在一个遗传学上的XX雌性中被激活的,这也正和科学们对人类XX男性病人的病因分析相类似。Fgf9、Sox9和Wnt4在发育早期均可同时表达,而此时性腺的命运尚未确定。在XX性腺中,Wnt4主导和关闭了睾丸发育路径;但在XY性腺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