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画是在布匹上涂蜡

蜡染画是在布匹上涂蜡
蜡染画是在布匹上涂蜡

蜡染画是在布匹上涂蜡、绘图、染色、脱蜡、漂洗而成。因为在染制的过程中,蜡白布的表面会产生自然龟裂,从而往白色坯布渗入染料而着色,出现许多或粗或细无规则的色纹也叫龟纹,这些龟纹就是区别真、仿蜡染布的标准,因为任何仿蜡染布设计进去的“龟纹”都是有规律可寻的。

目录

蜡染画图册(20张)

蜡染布画完全手工制作,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用机械化,自动化来代替。

中国的染织工艺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ll世纪——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较大的发展。根据《礼记》等文献记载,丝、染色当时都设有专官主管,楚国还设有主持生产靛青的“蓝尹”工官。足见当时的丝织、染色工艺已颇具规模。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悠久。

我国古代发现的蜡染文物,有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公元396—581年)蓝色蜡缬毛织物蓝色蜡缬棉织品及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出土的西凉(公元400—421年)蓝色缬绢和唐代(公元618—907年)的几种蜡缬绢、蜡缬纱;还有敦煌莫高窟130窟第一层壁画下发现的唐代废置的大量蜡缬残幡。这批遗存的蜡染实物中,北朝的和西凉的蜡缬织品都是深蓝色地现白花,纹样光洁清晰,古朴典雅;唐代的蜡缬绢和蜡缬纱的地子,有棕、绎、黄、赭等色,大部分是白色花纹。

蜡染工艺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而且流行很广,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这里的少数民族以蜡染作主要装饰的有黄平、重安江一带和丹寨县的苗族妇女,她们的头巾、围腰、衣服、裙子、绑腿,绑腿,都是蜡染制成,其它如伞套、枕巾,饭篮盖帕、包袱、书包、背带等也都使用蜡染;安顺、普定一带的苗族妇女把蜡染花纹装饰在衣袖、衣襟和衣服前后摆的边缘,她们背孩子的蜡染背带,点染得精巧细致,除蓝白二色外,有的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成为明快富丽的多色蜡染。

贵州各少数民族的蜡染各有特色,例如苗族的蜡染图案有的还沿用古代铜鼓的花纹和民间传说中的题材,有的是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花、鸟、虫、鱼;而布依族则喜用几何图案。各民族的蜡染都有独特的风格。

蜡染起源的故事

在苗族和侗族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古歌),代代传唱叙述着蜡染的起源的故事: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并不满足于衣服的均一色彩,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可是一件一件的手工绘制实在太麻烦,但她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终日为此闷闷不乐。一天,姑娘又看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久久发楞,办法没想出来却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蝶舞蜂忙。姑娘在花园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等她醒来一看,才知道刚才是睡着了,可是低头再看:花丛中的蜜蜂真的刚刚飞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试图覆盖掉蜡迹。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当姑娘从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姑娘心头一动,

立即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白花,哦!染缸中居然染出了印花布,姑娘高兴地唱起了山歌。人们听到了姑娘的歌声,纷纷来到她家听她讲百花园里的梦境、观看她染出的花裙、学习她描花绘图的技艺,大家回到自己家里之后,照着姑娘教给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样繁多的花布。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及与之杂居的布依、瑶族等兄弟民族之间流传开来了。

蜡染的种类

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三大类:—类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给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民间工艺品。另—类是工厂、作坊面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工艺美术品。第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这三大类蜡染同时并存,互相影响,争奇斗艳。这种复杂的,多元化的现象,在艺术界是少见的。

蜡染的工艺流程

蜡染制作方法,是将白布平铺于案上,置蜡于小锅中,加温溶解为汁,用蜡刀蘸蜡汁绘于布上。一般不打样,只凭构思绘画,也不用直尺和圆规,所画的中行线、直线和方圆图形,折叠起来能吻合不差;所绘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绘成后,投入染缸渍染,染好捞出用清水煮沸,蜡溶化后即观出白色花纹。

蜡染的材料

绘制蜡染的织品一般都是用民间自织的白色土布,但也有采用机织白布、绵绸、府绸的。防染剂主要是黄蜡(即蜂蜡),有时也掺和白蜡使用。蜂蜡是蜜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它不溶于水,但加温后可以融化。就是利

用它的这一特点作为蜡染的防腐剂。所用的染料是贵州生产的蓝靛。贵州盛产蓝草,这是一种蓼科植物,茎高约二、三尺,七月开花,八月收割。把蓝草叶放在坑里发酵便成为蓝靛。贵州乡村市集上都有以蓝靛为染料的染坊,但也有把蓝靛买回家自己用染缸浸染的。

绘制蜡花的工具不是毛笔,而是一种自制的钢刀。因为用毛笔蘸蜡容易冷却凝固,而钢制的画刀便于保温。这种钢刀是用两片或多片形状相同的薄铜片组成,一端缚在木柄上。刀口微开而中间略空,以易于蘸蓄蜂蜡。根据绘画各种线条的需要,有不同规格的铜刀,一般有半圆形、三角形、斧形等。

贵州民间制作工艺

贵州民间蜡染的制作方法和工艺过程:

1、画蜡前的处理

先将自产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净,然后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状涂抹于布的反面,待晒干后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台。

2、点蜡

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铜刀蘸蜡,作画的第一步是经营位置。有的地区是照着纸剪的花样确定大轮廓,然后画出各种图案花纹。另外一些地区则不用花样,只用指甲在白布上勾画出大轮廓,便可以得心应手地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3、染色

浸染的方法,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如果需要在同一织物上出现深浅两色的图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后,在浅蓝色上再点绘蜡花浸染,染成以后即现出深浅两种花纹。当蜡片放进染缸浸染时,有些"蜡封"因折叠而损裂,于是便产生天然的裂纹,一般称为"冰纹"。有时也根据需要做出"冰纹"。这种"冰纹"往往会使蜡染图案更加层次丰富,具有自然别致的风味。

4、去蜡

经过冲洗,然后用清水煮沸,煮去蜡质,经过漂洗后,布上就会显出兰白分明的花纹来。

蜡染的染料

既然蜡染能染出蓝底白花的花布,那么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见过红底白花、黄底白花、绿底白花的民间蜡染布呢(现代染色工艺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这一步了)?这是因为靛蓝染色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只需要在普通的冷水中就可以进行;而红花素和栀子黄素等植物染料只能在较高温度的热水中才能上染棉布,否则就很容易掉色。而在这种高温下蜂蜡已经融化,无法保持防止染色的花形,因此古代是很难做出其他颜色的蜡染花布来的。

蜡染冰纹

蜡染的冰纹就是它让人们为之赞美不绝的性格特征。冰纹的形成,是蜡画胚布在不断的翻卷侵染中,蜡迹破裂,染液便随着裂缝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象冰花,象龟纹,真是妙不可喻,同样的图案的蜡画布料,侵染之后,冰纹就似人的指纹一样决不相同,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蜡染的"冰裂"纹,类似瓷釉之"开片"极具艺术效果。裂之大小走向,可由人掌握,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描绘对象,特点鲜明。要染多色彩层次的花口,可采用分色封蜡的手段,表现力更丰富。现在蜡染多用于制作工艺服装、壁挂、台布等。苗族擅长蜡染。

蜡染的保养

一、由于蜡染的原料是纯棉布,因此在保养方面应注意防潮、防腐蚀,以免发霉长虫。如果买回后是用于收藏而非装饰,请定期取出凉晒。

二、蜡染可以随时用水清洗,但在洗的过程中不要使用清洗剂,以免掉色;也不可用机洗,因为很多染画主要是以须边突出主效果,用机洗会将须边搅坏。洗完后的蜡染制品可以慰烫。

三、蜡染制品买回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装裱。同时蜡染由于是用100%纯棉布制成,因此还是服装、被套、床单等的极佳选择。只要运用得当,一定会让您的居室或者办公室呈现另一番情趣。

四、蜡染在收藏与保养过程中应放置在干净、整洁、无尘的环境中,并应有专人定期清扫。

蜡染之乡

蜡染之乡是中国贵州安顺。安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境内有黄果树瀑布、龙宫、屯堡文化(天龙镇、云峰八寨等)、天星桥、花江大峡谷

等众多著名景点。安顺有“滇之喉、黔之腹,粤蜀之唇齿”的赞誉,地理位置重要,交通方便,更是“商业甲于全省”。安顺于199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蜡染艺术节,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宾客,自此蜡染艺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安顺有大量的蜡染作坊、工厂,涌现出洪福远等一批知名的蜡染艺人。安顺的蜡染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

剪纸图案大全

剪纸图案大全(一):牛的剪纸图案大全 剪纸图案大全(一):牛的剪纸图案大全1 剪纸图案大全(一):牛的剪纸图案大全2

剪纸图案大全(一):牛的剪纸图案大全3 剪纸图案大全(一):牛的剪纸图案大全4

剪纸图案大全(一):牛的剪纸图案大全5 剪纸知识 对于初学的人来说,了解一下剪纸的制作步骤是非常有益的。 1、起稿: 构思确定后,起稿布局,对画面进行具体的描绘,画出黑白效果。修改部分可用白粉。对初学者来说,稿子越细,刻起来越省事。若刻对称的稿子,画一半即可。 2、剪、刻: 如用刀子刻,须将画面和纸用订书机订好,将四角固定在蜡盘上,为了保证形象的准确,人物先刻五官部分,花鸟先刻细部或紧要处,再由中心慢慢向四周刻,刀的顺序如同写字一样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小到大,由细到粗,由局部到整体。尽量避免重复刀,不要的部位必须刻断,不能用手来撕,否则,剪纸会带毛边而影响美观。 3、揭离: 剪刻完毕后需要把剪纸一张张揭开,电光纸、绒面纸,因纸面光滑,比较容易揭开,单宣纸和粉连纸,因纸质轻薄,又经闷潮和上色,容易互相粘连,较难揭开,所以在揭离之前,必须先将刻好的纸板轻轻揉动,使纸张互相脱离,然后先将第一张纸角轻轻揭起,一边揭一边用嘴吹,帮助揭开。 4、粘贴:

揭离完毕后还需把成品粘贴起来,便于保存。方法有两种,第一是把剪纸平放在托纸上,用毛笔或细木条蘸浆糊由里向外一点点粘住,这种方法不能使剪纸全部粘平,速度也比较慢,优点是比较简便;第二是把剪纸反过来平放在纸上,然后用排笔蘸调稀了的浆糊,轻轻地平刷在要托的纸上,注意不要把纸刷皱起来,刷子上的浆糊一定要少,然后很快地把刷好浆糊的这一面扣合在剪纸的背面,用手轻轻压平,使剪纸全部平粘在托纸上。轻轻揭起晾干夹平保存。粘剂除浆糊外,白乳胶也可以。 5、成品修改: 在剪刻时有时会走刀剪坏,特别是刻纸。如果属大面积刻坏,就不易修好,如小面积刻坏,可把局部刻去,补上一块重新刻。彩色剪纸染错了是不能覆盖的,所以也只好将染坏部位刻去,重新补上一块再染。修改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后再下刀。 6、复制——薰样——晒样 复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剪纸样放在白纸上,一起平放在水中,待水浸透纸面,而又不含水珠时,将刻纸和白纸同时拉出水面,贴在木版上,然后将纸朝下放在油灯上蒸,但不要离灯头太近以免烧焦。如果需要多量制作,可采取晒蓝图的方法:把原槁和刷好一层药液(赤血盐和水的溶液)的白纸,粘合在一起,用两块玻璃夹紧,放在阳光下晒3一4个小时,待显影后用清水洗净纸上的药液,即可复制。

剪纸计划文档

2017年3月—7月田坝中心学校 剪纸教学计划 剪纸组 领导确定剪纸作为我校的一个兴趣项目。本学期就开始在全校进行兴趣小组剪纸教学活动。学生原来一直都没有上过剪纸课,对剪纸只有初步的认识,剪纸的方法和技巧可以说是知之极少。同学对这个兴趣不大,不敢动手,担心自己剪不好等。本学期就开始在全校进行兴趣小组剪纸教学活动。即通过课余活动方式学习剪纸。剪纸组的老师负责指导学生学习剪纸。学生的剪纸工具材料由学校或学生购买,剪刀和裁纸刀交给本组的教师统一保管,上课前发放给学生。剪纸所需要的纸张由学生准备学校也准备一部分。 一、本学期剪纸课程的安排如下: 第二周《了解刻纸的有关知识》黄惠二年级教室 1、剪纸介绍; 2、剪纸、刻纸的特点; 3、介绍剪刻纸需要的工具:(玻璃、刻刀、剪刀、胶水); 4、欣赏剪纸作品; 5、剪纸、刻纸注意事项; 6、教师演示剪纸。 第三周对称剪纸——瓶子(对折剪)黄惠乒乓球桌旁 第四周对称剪纸——碗黄惠乒乓球桌旁 第五周对称剪纸——人物(对折剪)乒乓球桌旁等待 第六周随意剪纸——桂明莲场地在三年级教室

第七周学生完成一幅剪纸画——桂明莲场地在三年级教室 第八周对称剪纸——水果(梨子) 第九周对称剪纸——水果(苹果) 第十周——水果学生完成一幅剪纸画 第十一周对称剪纸——葫芦 第十二周对称剪纸——蝴蝶 第十三周对称剪纸——蝴蝶 第十四周对称剪纸——七星瓢虫 第十五周对称剪纸——小鱼 第十六周对称剪纸——金鱼 第十七周——学生完成一幅剪纸画 第十八周学期总结黄惠 二、其它事项安排: 1、第二周学生购买剪纸工具材料:平头剪刀一把裁纸刀一把、红纸或彩纸。第三周星期天学生把剪刀和裁纸刀交给保管。各班

装饰画教学计划

装饰画设计教学计划 石威聪 新课程强调,学校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美术社团可以作为一个发展学生能力的载体。我校是一所寄宿小学,依据我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目的,我想开设《装饰画》社团。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认知水平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使学生体验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激发自我发展的意识。 装饰画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难度并不大,具有创作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表现内容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以及工具和材料的方便性等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使学生艺术创想得以实现,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是课程设计的依据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同时,高年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绘画中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也具备了一定的美术欣赏与分析作品的能力。从以往开设有关制作方面的活动课程经验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并将这种愉悦的心情带到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由此可见,本课程的开设在提高学生感知能力、创造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和积极人格的养成。 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的艺术创想素养的形成 课程总的设计理念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因此,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1、通过了解装饰画的相关知识,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2、通过学习装饰画的表现形式,了解装饰语言的表达方式; 3、在赏析和创作过程中,提升审美、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美术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4、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帮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同时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愉快的校园生活。 三、课程内容设置与实施重视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美术是诉诸于视觉的艺术,能使学生对视觉现象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兴趣,分辨层次变得丰富,从形式中提高感知能力,为形象思维奠定基础。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和实施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知训练,只有丰富的表象积累才能为形象思维提供广阔天地,同时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在美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本课程从装饰绘画的基本知识开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安排课程内容,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每课都采用大量图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加易懂易通。下面是装饰画课程部分内容和章节目标的设置: 本课程教学进度安排表 四、设计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形成与和谐发展 多元评价,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参与者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实质是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报告 (1)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关键词: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 一、云南少数民族的总体情况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呈多样化分布:一些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区,又杂散居于其他民族中;一些民族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州甚至一个县、一个乡中;有的民族杂散居于城镇及交通沿线,以村寨聚居;有的民族散居于城镇。人口在5000人以上、并有一定聚居区的25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平坝地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满、白、纳西、蒙古、壮、傣、阿昌、布依、水等10个民族,人口约450万;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瑶、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基诺等8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500万;主要居住在高山区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等6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400万。全省没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县,回族、彝族在全省绝大多数县都有分布。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它的少数民族总人口(1433万)名列第2位(仅次于广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41%,居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第7位(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广西、贵州、宁夏)。其中人数最多的彝族占总人口的11%。

装饰画设计原理与表现技巧

装饰画设计原理与表现技巧 概念: 装饰画是一种装饰性很强具有装饰风 格的美术作品。装饰画可以是中国画,也可 以是油画,版画,壁画等画种。只要具有装 饰性风格的美术作品被统称为装饰画。装饰 画可以纸,绢,布,板或墙上进行绘画。主 要的特点是以线色结合的方式进行结合表 现。以平面空间为主。造型方式以概括的方式为主。 一、装饰画的构图(原理) 1、容量与因素 构图中的因素是指画面中图像的种 类。容量是指构图中画面形象的数量。为此, 构图是研究如何的摆布这些种类与数量的 学问。 2、疏密结构 主要是指在画面上的因素的摆布与容 量的安排要有疏有蜜,疏密结合的基本原 则。在疏密上要适度,既不可过疏,也不可 过蜜,画面上的摆布不能太平均,要恰当 的掌握好这个度。 3、平衡与对称结构 假设在画面的中心有一条中心轴线和中心支点,而在轴和中心轴的两侧,两边或周围的形象要相应的对称或等同。在量感上要基本的相同,并要侧重在视觉上的均衡与等同。产生平衡与对称感。避免出现失重感和失衡感。

4、节奏和韵律 这是音乐中的术语。指轻重缓急的意识,构图中的韵律与节奏主要靠因素的连续性,并在连续中把因素变成大小不同的组合,通过不同的组合,渐次,交错,起伏等手段的运用来表现节奏感。 5、构图主次性 构图在安排因素的大小与位置时,要考虑在构图的安排上要有主次性,主要的因素或自己的要表现的主体要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同时主体形象起比例要大,刻画的也要非常的细致,丰富,色彩的对比要强,鲜明,其非主体则要弱化的处理。 6、装饰画的构图要饱满与完整的要求 装饰画的构图基本要求是,在容量的安排上要相对的大一些,因素多其构图的安排才能饱满。作品的完整主要指在画面上形象要完整,构图中的因素安排也要合理而完整。 装饰画构图的几个类型: 1)、重复型的构图 重复构图是同一形象在画面上 以雷同的方式多次的出现,是比较单 纯的节奏,也是同一形象做等距离的 排列。能产生一种秩序感。 2)、渐次型的构图 在构图中连续的出现形体群,表现出同一方向的递增或递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绘画的构图中,渐次的变化 不能太大,太大了就不是渐次,太小 了又形成了重复。 3)、对称型的构图 在一幅画面上假设的中心线两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全部资料汇编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 云南是山的世界,河流的故乡。古人曾用“彩云南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俗”的红土高原上,生活着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不同的民族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云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当您翻越重重叠叠的大山和蜿蜒流淌的河流,踏上云南这片红土地时,总有看不完的景,听不完的故事,探不完的谜…… 云南,秘境之旅一定会给您留下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彝族 云南的彝族约有470.57万人,其中位于云南中部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云南境内彝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崇虎、尚黑、敬火、爱武是彝族文化的几个鲜明特点。而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可与闻名于世的玛雅文明相媲美。 彝族打歌——最受欢迎的全球民间舞蹈 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云南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彝族“打歌”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白族 白族,主要住在于云南西北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现约有150.56万人。白族崇尚白色。除“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及汉族的年节外,白族还普遍崇奉一村一方的保护神一“本主”,各地还有迎神赛会等等,难怪人们把白族文化称为一部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民俗百科全书”。 讲究礼仪的白族“三道茶” 白族习惯喝烤茶。烤茶讲究茶具,俗语说:“酒盅要粗糙,茶盅要精巧。”献客的茶盅以洁白精巧的瓷杯为上品。白族茶礼分三道,俗称“三道茶”,即“头苦、二甜、三回味”。一道为纯烤茶,二道加核桃片、烧乳扇和红糖,三道是加蜂蜜和几粒花椒的蜂蜜花椒茶。“三道茶”是白族

十二生肖剪纸图案大全

十二生肖剪纸图案大全 在剪纸上,十二生肖的剪纸是非常出名的,想知道十二生肖的剪纸图案吗?下面是瑞文小编收集整理的十二生肖剪纸图案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十二生肖剪纸图案1

十二生肖剪纸图案2

十二生肖剪纸图案3

十二生肖剪纸图案4 十二生肖剪纸图案5

十二生肖剪纸图案6

十二生肖剪纸图案7 十二生肖剪纸图案8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生肖起源于何时? 南朝人沈炯的《十二属诗》,是如今能见到最早的一首关于属相的诗: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这首诗每句句首以一生肖开头,每一句诗或描写其生活习性或点出相关神话传说,可见当时十二生肖这一概念已经很是成熟。 不过,往前追溯,还有如今可见更早的记载: 十二生肖源于何时,今已难于细考。长期以来,不少人将《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 《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 《大集经》说“阎浮提外,四海方中,有十二兽,并是菩萨化导。人道初生,当菩萨住窟,即属此兽护持、得益。故汉地十二辰依此行也。”佛经中认为十二生肖来自菩萨点化的十二兽,源于印度。 具体是本土化起源,还是外来文化代入也不好做完全判断,不过这十二生肖与古时生活生产以及上古神话传说关系密不可分。 为什么是数量十二? 与我国古代天文历法有关,特别“十二”有着特别含义,十二代表“天之大数”。 《周礼·春官·冯相氏》记载:“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

教案:命题创作--装饰画

命题创作--装饰画 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装饰作品的艺术美,初步懂得装饰画的基本分类和艺术风格、创作的基本知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工具:剪刀、小刀、胶水、镊子、双面胶、铅笔等3、材料:彩色纸、旧挂历、报纸、小布块、泡沫塑料、树叶、树皮、蛋壳等 教学重点:装饰画图形的选择与构图 教学难点:学生对装饰画设计基本要素的掌握 一、引出课题: 播放音乐 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着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工艺美术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越发重要,尤其是室内装饰品,因为它们的存在,才使我们的精神生活 变的更加舒适、优美、愉快。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装饰画设计的制作。 二、展示目标 课件出示 三、授新课(根据所叙述的内容加以扩展说明) 说明:装饰画的种类是多样的,有油画装饰画、动感山水画、木制画、丝绸画、拼贴画等。运用多种材料(如: 彩色纸、旧挂历、报纸、小布块、泡沫塑料、树叶、树皮、蛋壳等)采用不同的技术制作而成。它们充分利用材料的特点,形成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不仅美观,而且还能 给你的家庭生活增添一些情趣。 提问学生知道装饰画对于家里的摆饰吗:门厅玄关处,走廊,电视背景墙,沙发背景墙,卧室床头,餐厅,书房等等.. 挂的画可以根据环境决定,如客厅一定要选择大气一些的,如山水

风景.. 卧室则可以选择比较浪漫的, 书房可以选一些比较雅致的,如书法字画.. 走廊门厅 则要选比较通俗的,如静物等等 欣赏教师准备的装饰品及课件中的装饰品。(教师讲解) A、运用吹塑纸制作的平面装饰品。充分利用吹塑纸的特性,把各种形象经过剪、粘贴、组 合,最后用笔画痕。 B、把各种形象的各部分分别剪折成立体的部件,再用胶水粘合,组成立体的浮雕作品。 C、课件中的装饰品 看画、师生互动阶段 教师:给学生看准备好的装饰画图片或者短片,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装饰画的图片或者短片,在看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做好一件装饰画?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欣赏一些图片来了解什么是装饰画,那老师又有新的问题了,装饰画有很多种类,我们在欣赏时是不是能找到一些方法或者说怎样把它们一一归类,这样欣赏起来就容易多了,老师想把这个任务交给大家,同时,老师还要看看哪组同学发言最积极,最全面。(准备适当的小礼品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同学们看了刚刚这些图片以及听老师叙述了这些分类,大家对装饰画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吗? 学生:一般大家都能正确回答 教师:刚才大家是通过教师剪辑的一个画面知道表达的主题,那么老师想问问同学们,这些美观的作品每个人都可以做,而且每个作品都有自身的含义,并且做完后可以作为自身的一件得意艺术品(引导学生回答到本课主题——装饰画设计) 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认为自身同样做得出。 装饰画的起源 装饰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彩陶器身上的装饰性纹样,如动物纹、人纹、几何纹,都是经过夸张变形、高度提炼的图形。 更确切的起源是战国时期的帛画艺术。洞窟壁画、墓室壁画、宫殿装饰壁画艺术对当今装饰画的影响也非常大。 什么是装饰画 如果你是一个对油画一无所知的人,那么,下面的这些建议有助于你能够像模像样地看完一次油画展,并可从中得到一些快感。

装饰画

装饰画 目录[隐藏] 简介 划分 什么是装饰画 如何挑选装饰画 [编辑本段] 简介 装饰画(Decorative Painting)是一种并不强调很高的艺术性,但非常 讲究与环境的协调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艺术类型作品. [编辑本段] 划分 1、以制作方法进行划分 装饰画的起源 装饰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彩陶器身上的装饰性纹样,如动物纹、人纹、几何纹,都是经过夸张变形、高度提炼的图形。 更确切的起源是战国时期的帛画艺术。 洞窟壁画、墓室壁画、宫殿装饰壁画艺术对当今装饰画的影响也非常大。 一类是占主流的印刷品装饰画;一类是实物装裱装饰画;还有一类是手绘作品装饰画。其中手绘装饰画,艺术价值很高,因而价格也昂贵,具有收藏价值,而那些缺乏艺术价值的手绘画现在已很少有人问津;实物性装饰画是新兴的装饰画画种,它以一些实物作为装裱内容,其中一些以中国传统刀币、玉器或瓷器装裱起来的装饰画受到一些人的欢迎;印刷品装饰画则是装饰画市场的主打产品,是由出版商从画家的作品中选出优秀的作品,限量出版的画作,但目前盗版装饰画就像盗版盘一样冲击着正版装饰画市场。 装饰画的题材 具象题材、意象题材、抽象题材、综合题材 2、以材质进行划分 1)油画装饰画:是装饰画中最具有贵族气息的一种,它属于纯手工制作,同时可根据消费者的需要临摹或创作,风格比较独特。现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油画题材一般为风景、人物和静物。 2)动感画:是装饰画中的新贵,以优美的图案,清亮的色彩,充满动感的效果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动感画也以风景为主,高山流水,古朴典雅。由于采用的新技术能产生极佳的视觉效果,画中的流水和白云就有了一定的动感。 3)木制画:以木头为原料,经过一定的程序胶粘而成。木制画的品种很多:有碎木片拼帖而成的写意山水画,其层次和色彩感比较强烈;有木头雕刻作品,如人物、动物、非洲脸谱等;还有选用了一未经雕琢的材料,如带树皮的木块、原色的麻绳等。 4)摄影画:主要是翻拍国外作品,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时代感。 5)丝绸画:比较抽象,有新奇的效果,能起到别具一格的装饰效果。 6)编织画:采用毛线、细麻线等原料,纺织成色彩比较明亮的图案,主要题材是少数民族风情、自然风光等,有较为浓郁的少数民族色彩,用来装饰房间,风格比较独特。 7)烙画:在木板上经高温烙制而成,色彩稍深于木原色。图案的线条较细,效果也就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 09司法二班 柏永钧 20090140728 云南是一个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都极为复杂的地区,它是人类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又是古代几大族群迁徙流转之地。远在新石器时代,云南已是一个多民族祖先杂居的区域,至今任居住着中国半数以上的民族,有26个世居民族以及百个民族支系。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样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增强了各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培育了各民族各展所长、相互学习、相互交融、携手共建多彩家园的共同理想,这是云南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动力。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锁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民族文化是指整个民族发展历程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积累和传承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包括:文化多样性、乡土性、边缘性、兼容性以及亲和性等。 封闭性对于云南而言是从古代一直持续到近代的,其封闭性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地理位置,云南位于我国西南,是边疆之地,且地形复杂地势险恶。自古就与中原交流欠缺,有些地方解放了还在过着原始的生活,从这可以看出云南在古代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封闭发展的,这就造就少数民族文化封闭性的根本原因,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的完全的属于原始文化的,如生活于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其文

化是母系氏族为主导的民族文化。当然封闭性也有民族自身原因,因为语言的不同,要使人们普遍去交流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造成改文化特征的原因为地理位置、语言不同、生产方式不同、民族自身意识的封闭性等造成。 云南以前被中原或者其他民族称为南蛮,这个意思是贬义,说明古时外界对云南的认识有一定的色彩,这一定程度上也无形划开了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也造成云南人心理的自卑感,不仅如此,云南人自身也有恪于保守的思想,这是边缘性的关键之一。其次就是文化上的边缘性,其表现在主流文化的色彩相对淡薄,同时会混杂进不同质的文化因子,总之使其文化影响相对较少。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之所以这么灿烂辉煌,一方面在于各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不间断地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它的兼容性。在继承其优秀传统的同时,也需要在与外来民族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这就是文化的兼容性。正如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所说:“文化的民族性正越来越被珍视,被推崇。学习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为的是中国文学的创新,为的是滋养我们自己的文学之根,更好地保持和发扬我们文学的中国本色。” 云南少数民族具有亲和性,各少数民族之间之所以能够团结奋进、共同繁荣,得益于中华民族“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因为各族人民从内心就有一种和谐发展的良好愿望,随着历史的前进,各民族人民通过越来越多的交流增进友谊,增强互信,这样就更容易在各少数民族同胞中产生共鸣,形成云南各民族团结齐发展的面貌。

巧画剪纸图案

《巧画剪纸图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感知剪纸艺术中的对称美,并结合数学“轴对称图形”知识,利用windows画图程序设计剪纸图案。 【设计理念】: 遵循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旨,以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为最基本的教学理念。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亲历感受美、探索美、发现美、赏析美、创造美的过程,使学生在体验美感的同时求取真知,并体验创造过程本身的愉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4、渗透图形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判断对称图形,并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剪刀、各种平面图形、彩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欣赏、感受“美” 1、从古到今,数学知识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的计算问题,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感,我们的建筑、周围的布置、很多美丽的图案等也蕴涵着数学信息。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这些剪纸图案,看到他们,你有什么感觉,用一个字来概括。(美) 2、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剪纸艺术。观察这些剪纸有什么特点?(对称美)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角度来研究这些具有共性的图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剪纸的欣赏,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和对称美,同时美丽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完整版)《装饰画》教学大纲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 《装饰画》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装饰画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专业平台课 学时:90学时(其中实践环节学时数:70学时) 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专业:装饰艺术设计 建议开课学期:第四学期(分一个学期完成) 开课部门:专业教学部 大纲主撰人(签名):李晓审核人(签名):审阅人(签名): 时间:2012 年11月10日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装饰画是一种高度概括、体现作者的意识和审美观念的艺术形式。由于装饰画可供开拓的领域很广,因而在具体绘制方法上难有固定模式。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大胆从可视的宏观、微观形象中发掘表现的主题,并注重对技法上的掌握,使之在注重装饰物功能上的从属性、制约性中寻求法则、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装饰绘画的学习可为以后应用设计课的艺术表达奠定基础,对处理画面效果和整体美的认识起到重大影响。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装饰画基础概述 第一节、装饰画概述 第二节、装饰画特征、中外装饰画介绍、现代装饰画介绍 第三节、作品赏析 第二章、装饰画的构成理论与基本规律 第一节、装饰造型 1、装饰画的构成

2、装饰画的空间感 3 、装饰画的时间感 4、装饰画的完整性 第二节、黑白装饰画 第三节、装饰色彩 第四节、装饰构图 1、强调布局的严谨、周密 2、强调主体的鲜明、突出 3、强调层次的丰富、清晰 4、强调空白的严谨、讲究 5、强调画面的饱满、完整 第三章、装饰画的材料的应用与表现技法 第一节、运用材料表现的装饰画种类 1、雕刻类:木雕、金属雕、竹根雕等 2、镶嵌类:贝壳镶嵌、马赛克镶嵌、玻璃片镶嵌等 3、编织类:铁丝、竹片、各种纤维的编织等 4、粘贴类:布贴、纸贴、羽毛等 第二节、装饰画材料制作技法 1、装饰壁挂立粉凸凹法玻璃涂色转印法 2、油画棒与水彩及撒盐法布贴法纸贴法 3、木质材料拼贴法玻璃组合蛋壳组合 4、泡沫塑料浮雕装饰画彩色剪纸刮纸 5、挂盘绘衬反托 第四章、中外、现代装饰画介绍 第一节、中外装饰画介绍 第二节、现代装饰画介绍 第五章、装饰画主题性作品创作 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构成,创作的各种要素及其表现形式规律,结合所学的技能,从现实生活出发,学习创作一幅作品,通过搜集材、构思、构图、调整、修改、体验美术作品的创作和全过程。 (二)实验、实训、实习内容

云南少数民族_精选资料完美版

《云南少数民族》 精选阅读(一): 云南少数民族种类有哪些?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 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 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云南少数民族云南少数民族 我国的56个民族是: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云南没有的四个民族是:裕固族、东乡族、珞巴族、赫哲族。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 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 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15个:白族、哈 尼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1999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在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 是独龙族,仅5500人。 云南民族众多,其构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正因: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一样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统治民 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逃荒或其 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精选阅读(二):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 我们旅游界有一句话叫中国的旅游靠三南,河南的历史文化,海南的度假旅游,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众所周知,云南的少数名族众多,是中国少数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除了 汉族外,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这15各民族分别是:白族 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诺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在25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彝族,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在这25个民族中有16个民族跨境 而居,而丽江也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区,除汉族外,全市住着纳西,彝族,傈僳,白族,普米,傣族。苗族。回族等22个少数民族,少数名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半数以上。丽江是纳 西族的主要聚居地,纳西族现有人口30万人左右,纳西族源于我国古代西北河湟地带的氐羌人,之后逐水草而居,向南迁徙至四川省的岷江上游,又向西南方向迁至雅砻江流域,在南迁到金沙江上游的东西地带,在汉晋时期被称为牦牛羌和摩挲夷,1954年根据本名族的意愿,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服饰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独具特色。本文从地理环境,色彩搭配以及少数民族特色的刺绣工艺等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进行简单介绍,并对云南传统民族工艺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地理环境;色彩搭配;刺绣;传统工艺 华夏山河,锦绣瑰丽。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文化,历来就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多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服装文化,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文化,由于在各个地域受环境,人文,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的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文化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主要可以视作,东北,西北,华南,西南四大部分。在这四个区域之中,少数民族由于环境等因素,虽然民族不同,但是由于所受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呈现出区域化的多姿多彩。 一、红土高原上的民族之花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51个,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

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和满族等25个。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云南省共有423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低于汉族,但地域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州、市、县都有。各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聚居特点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类型和格调不同的服饰景观。 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具有极强的民俗地域特征,加之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使得民族间的交流十分困难,因而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更加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自然风貌的多样性造就了云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平均海拔1900米,属于高原地形。但是海拔相差较大,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之间,全省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部为云贵高原,地形渐趋平缓,最低点——红河出境处河口海拔米。 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各地的气候差异较大,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就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 二、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地理环境使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由于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使云南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而的服饰景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不同的服饰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总的来说,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以厚实、

装饰画教学设计

装饰画教学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装饰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艺术价值,感受装饰画的艺术特色,初步掌握装饰画的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独特的艺术语言。让学生完成一张装饰画作品,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为生活增添情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装饰画与写实画的区别,感受装饰画的艺术特色。通过具体分析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艺术语言,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了解装饰画的创作规律,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一幅装饰画,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环保意识,美化居室环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增强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了解装饰画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居室装饰的艺术形式,感受装饰画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并且能把其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起来。同时通过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综合因素进行探究学习,在作业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中引导学生赏析作品,从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艺术语言方面进行分析,了解装饰画的特点。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是一个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居室创作一

幅装饰画。教学中最关键的点,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运用自己的理念画出装饰画这个环节,方法的运用和掌握以及继续画下去的决心是重要的,要保证作业时间和环境,帮助学生作业。 三、教学策略 1.了解教材的设计编排要求。本节课是室内装饰品的综合探索课,结合了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全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扮美生活。教学中要用好教材,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了解装饰画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居室装饰的艺术形式,感受装饰画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并且能把其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起来。同时通过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综合因素进行探究学习,在作业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2.教学方式上可运用启发、直观的教学策略,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分别从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艺术语言方面进行分析,了解装饰画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居室创作一幅装饰画。同时运用多媒体等各种辅助手段,结合生活中相关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整体地把握艺术创作的实践方法与精神内涵。 3.重视学生的创作过程。本课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作业为主,以欣赏为媒介,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制作,尝试发现并巧妙利用材料进行创作。 四、教学过程

云南世居少数民族概况

云南省世居少数民族概况 云南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全省共有56种民族成分其中5000人以上的世居。 少数民族25个,云南特有民族15个,2007年末少数民族人口达1528 .87万人, 占全省4514万总人口的3387%。全省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共78个县。(市),占全省129个县(市、区)的60.47%。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2%,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8.08%。此外,云南还先后建立了197个民族乡(经乡镇调整,至2006年底还有150个民族乡)。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云南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内涵深厚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在云南和谐发展,多样性的民族语言、文字、宗教、建筑、风俗礼仪、节庆、歌舞、体育、服饰和医药……以及一大批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均享誉海内外。,彝族人口有470 .57万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下同),分布在全省各地。 彝族支系众多有”诺苏”、“撒尼”、”阿细”等云南是彝族支系分布最多的省份。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本民族文字。彝文典籍浩繁、内容丰富,叙事长诗《阿诗玛》便是用彝文写的。彝族曾刨制过10个月为1年的”太阳历”。传统节日有”火把节”、”密枝节”、“插花节”、“赛装节”等。 白族人口有150.56万人,80%以上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族在天文、历法、水利、气象、医学、建筑、文艺诸方面,均有辉煌成就。白族信仰”本主”、佛教和道教。传统节日有”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等。 哈尼族人口有142.5万人,主要分布在滇南和滇东南。哈尼族支系有”哈尼”、”雅尼”、”碧约”、”卡多”、“豪尼”等。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无本民族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创制了哈尼文。哈尼族民间文学和音乐舞蹈丰富多彩,长篇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被誉为迁徙史诗的代表作。哈尼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传统节日有”昂玛突”、“扎勒特”、“苦扎扎”等。 壮族人口有114.4万人,主要聚居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壮族族有”濮依”、”布越(雅衣)”、“土僚”三大支系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曾仿效汉字创制了一套方块壮字,但不普及。壮族人民创造了内容丰富的古壮文经书、骨刻历算术和神话故事、山歌、舞蹈等。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佛教和道教传统节日有“陇端节”、”三月三”、“赶花街”、”牛王节”等。 傣族人口有114.21万人,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顿族自治州及普洱市、临沧市。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傣泐语、傣那语两个方言。傣文属拼音文字,主要有西傣文、德傣文两种。傣族文学丰富多彩,作品数量众多。傣文典籍中留下了大量关于地方历史、地理、天文、历法、医药、数学等专门著作以及佛教经典。傣族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最为流行的是孔雀舞、象脚鼓舞。 傣族群众信奉南传佛教,带有群众性,因此佛寺遍及傣家村寨传统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 苗族人口有104.3525人,主要分布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昭通市。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使用国家新创制的新苗文。苗族有着世代相传的丰富的口头文学。芦笙舞是苗族最具特色的舞蹈。苗族的宗教信仰因支系差别而有所不同,除信仰原始宗教和祖先崇拜以外,还有部分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传统节日有”花山节”、“吃新节”等。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

少数民族风情大全 是山的世界,河流的故乡。古人曾用“彩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俗”的红土高原上,生活着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所特有,不同的民族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当您翻越重重叠叠的大山和蜿蜒流淌的河流,踏上这片红土地时,总有看不完的景,听不完的故事,探不完的谜…… ,秘境之旅一定会给您留下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彝族 的彝族约有470.57万人,其中位于中部的彝族自治州和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境彝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

字。崇虎、尚黑、敬火、爱武是彝族文化的几个鲜明特点。而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可与闻名于世的玛雅文明相媲美。 彝族打歌——最受欢迎的全球民间舞蹈 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彝族“打歌”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白族 白族,主要住在于西北部的白族自治州。现约有150.56万人。白族崇尚白色。除“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及汉族的年节外,白族还普遍崇奉一村一方的保护神一“本主”,各地还有迎神赛会等等,难怪人们把白族文化称为一部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民俗百科全书”。 讲究礼仪的白族“三道茶” 白族习惯喝烤茶。烤茶讲究茶具,俗语说:“酒盅要粗糙,茶盅要精巧。”献客的茶盅以洁白精巧的瓷杯为上品。白族茶礼分三道,俗称“三道茶”,即“头苦、二甜、三回味”。一道为纯烤茶,二道加核桃片、烧乳扇和红糖,三道是加蜂蜜和几粒花椒的蜂蜜花椒茶。“三道茶”是白族招待尊贵客人的饮品。

《装饰画》教学设计课题

第三单元《为生活增添情趣》 第四课《装饰画》教学设计 造型·表现 东岳观镇中学龚元清 课题:《装饰画》 教学年级:八年级 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美术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材分析: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装饰画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居室装饰的艺术形式,学生对这一美术领域并不陌生。它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装饰画体现了艺术创作中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并且操作简单,材料多样。它既可以美化生活,还能通过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综合因素的探究学习,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是绘制室内装饰品的一节课。它结合了多方面的美术造型因素,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装扮生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艺术价值,感受装饰画的艺术特色,初步掌握装饰画的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独特的艺术语言。让学生完成一张装饰画作品,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为生活增添情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分析装饰画与写实画的区别,感受装饰画的艺术特色。通过具体分析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艺术语言,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了解装饰画的创作规律,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一幅装饰画,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环保意识,美化居室环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增强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位。 4、渗透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教学重点: 装饰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材料的美感,巧妙的选材,合理的运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案、多媒体课件、范画等。 2、学生准备:本子、笔、制作材料(课前学生收集的各种各样的材料)等。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读书指导法、欣赏法、讨论法、评价法、比较法、演示法等。教学策略: 1.了解教材的设计编排要求。本节课是室内装饰品的综合探索课,结合了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全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扮美生活。教学中要用好教材,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了解装饰画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居室装饰的艺术形式,感受装饰画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并且能把其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起来。同时通过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综合因素进行探究学习,在作业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