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 第四章教学教材

艺术概论 第四章教学教材
艺术概论 第四章教学教材

艺术概论第四章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

1.为什么说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P198-206

答:(1)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

(2)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

(3)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的条件;

(4)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2.简述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P212-218

答:从工具的产生,到艺术的发生,大约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纯粹的实用品。

第二阶段:即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叫"准艺术"、"史前艺术"。发生在狩猎经济做基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大约在七千年到五千年之间,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生活方式由游牧渐趋稳定。是“准艺术”的繁荣时期。约四、五千年前,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石器工具衰落了,金属工具的使用,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准艺术”的衰落。

第三阶段:纯粹的艺术品,就是文明社会的艺术。

3.什么是艺术发展的他律性?P224-240

答: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就是指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与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就是揭示艺术的外因是怎样制约和推动着艺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条:

(1)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①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②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第三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第四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2)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重大的、深刻的影响。因为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物质力量。因此,政治即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力导致艺术的衰败。

(3)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①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即宗教对艺术否定;②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③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

(4)道德给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当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

(5)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①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②哲学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4.简述经济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作用。P224-227

答: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①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②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

③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④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5.简述政治、道德、宗教、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作用。与第3题同。

答:见第3题(2)至(5)。

6.什么是艺术发展的自律性?P243

答: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就是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从艺术的纵向发展来看,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

(2)从艺术的横向联系来看,不同民族艺术之间及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7.试述艺术发展历史继承性的表现、原则、条件和类型。

答: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p244

(1)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

(2)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

(3)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p246-247

(1)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持继承遗产的批判原则,

(2)反对"肯定一切"(表现为复古主义)与"否定一切"(表现为虚无主义)。

艺术继承的条件和类型:p249

艺术继承的条件是风格的相似性。

艺术继承的条件决定了艺术遗产继承的类型。类型有两种:

(1)同一艺术风格渐进延续中的继承;(2)不同艺术风格飞跃断裂的继承。

8.试述艺术发展过程革新的表现。P252-254

答:(1)从艺术作品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的革新与艺术作品形式的革新;

(2)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对他人的超越和对自我的超越;

(3)从革新的程度来说,革新可以区分为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的革新与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革新。

9.试述艺术发展继承与革新的关系。P254-255

答: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是辩证统一的。①革新是继承的目的;②继承是革新的基础。

10.什么是艺术的民族性?什么是艺术的世界性?P256、

P266-267

答: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上的特殊性。艺术的世界性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是指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

11.试述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答: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联系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

差别在于: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深刻地表现"人的一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

第四章艺术创作论

1.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强调艺术工作者必须要有为艺术献身的精神?

答: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在一定的家庭、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一定的民族文化以及一定的世界潮流与时代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与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的,每个艺术家的生活内容、思想感情、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等无不打上这些方面的印记。[关系]p272

艺术家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他对这个社会环境的特点、优点和缺陷等也会了解得比较清楚和透彻,会产生强烈的如何发扬其优点,吸取世界其他名族的长处和改变其不足与缺陷,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愿望。即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国民精神素质和审美素质而献身的伟大抱负。[为什么]p274

2.为什么说艺术家是艺术生产过程的主宰者?所谓艺术生产和艺术作品的不可替代性是什么意思?

答:艺术家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构思艺术意象和将艺术意象物化为艺术作品等三个大的艺术创作阶段中,都充分表现出艺术家主体的决定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产品命运的主宰作用。[为什么]p296或p277

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不可替代性。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独创性。艺术生产和艺术产品的不可替代性由多方面因素决定:艺术家所处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不同民族、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艺术思想、不同艺术表现形式;艺术创作主体的艺术心理定势所包含的各个层次的文化知识、艺术专业知识、艺术创作经验和创作才能;艺术家所凭借的社会生活素材,所选用的艺术语言的组合,艺术主体,意象、艺术形象等等;艺术家主观意识上的独创性。[什么意思]p278-p279

3.艺术家应当具有哪些方面的修养?艺术心理定势有哪些奇异功能?为什么说不断优化艺术心理定势是艺术修养的最高目标?

答:艺术家修养的五个方面:①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②深厚的文化素养;③丰富的生活积累;

④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⑤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P281-290

一个具有雄厚艺术心理定势和艺术创作激情的艺术家往往遇到某个生活的具体事物或景物时,便会产生超常的艺术直觉,既无需经过认识的全过程和逻辑的分析,便能认识和把握对象的特点,性质和功用等内容。P294

艺术心理定势贯穿创作的全过程,艺术家的心理定势的强弱和优化程度决定着他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深度、艺术思维和艺术想像力的强度,准备了运用艺术语言熟练的创作出艺术形像的技能和技巧,所以要不断优化它。P294-295

4.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哪些基本阶段?P296-304

答:(1)生活体验。

(2)艺术构思:①艺术胚胎萌发和孕育阶段;②完整的艺术意象的成熟阶段。

(3)意象物化: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和鉴赏的艺术形象

即艺术作品。

5.无意识有哪些种类?它与意识的关系是怎样的?P315

答:①误差无意识;②病患无意识;③梦幻无意识;④本能无意识;⑤习惯无意识;⑥集体无意识。

关系:人类没有本能意识就不可能发展成意识,没有意识就不可能发展成习惯无意识,其中意识居于主导地位,各种无意识都需要意识的指导和统一调度。

6.艺术灵感有什么特征?艺术灵感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艺术灵感的顿悟正好就是艺术家所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揭示产生艺术灵感的条件及神经生理机制的意义是什么?

答:特征:就是它在无意中触机,突然产生顿悟。 P323

条件:①已形成并比较巩固的艺术心理定势。P325

②在艺术家头脑中要储存着大量的文化知识信息、专业知识信息和社会生活表象等以供回顾和寻找。

③大脑皮质中必须建立解决艺术创作问题的优势兴奋中心,只要一触机,便会立即爆发艺术灵感。

所谓灵感,如从创作实践的经验来看,灵感的顿悟就是久思不得其解的关键问题突然因某一事物的解发而在无意产生顿悟。所以说艺术灵感的顿悟正好就是艺术家要急需解决问题。P323

意义: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确除灵感的神秘性,从而懂得艺术灵感是长期艰苦学习,实践和忘我探求之树结出的美丽硕果。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7.形象思维有哪些特征?形象思维逻辑有哪些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掌握形象思维逻辑有什么意义?

答:1、形象思维的特征(1)形象性(2)想象性(3)情感性(4)艺术个性(5)审美性

2、形象思维的思维形式:a、基形意象b、完形意象

c、群形意象

d、易形意象

3、形象思维的逻辑规律: I、和谐律II、融合律iii、理想律;

在形象思维过程中,按照作者的审美理想进行思维活动。

4、研究和掌握形像思维逻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两种思维方式中,都存在着形像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相互为用的思维形式,而这两种思维形式均有其各自不同的思维逻辑,掌握了形式思维逻辑和辩证逻辑便能使抽象思维提高到自觉地遵循和驾驭其思维规律的理论水平上,同样,掌握形像思维逻辑也能将形象思维提高到自觉而又自如地驾驭其逻辑规律的理论水平高度,将艺术创作构思的水平和才能普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线。

8.什么是艺术思维?艺术思维中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互相转化有什么特点?

答:艺术思维是指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统一的系统中,以捕捉艺术意象为目标,因而以形象思维占相对优势的一种思维方式。

特点:①按照艺术意象理想化的规律进行转化;

②遵循着艺术意象中深层内涵的意蕴以外观的艺术形象的独特神韵表现出来的原则进行转化。

9.什么是艺术的创作方法?艺术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艺术的创作方法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最一般的原则,也是艺术表现中所遵循的最一般的方法。

艺术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是即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创作方法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最一般的原则,是某种思想在创作中的体现,而表现手法是塑造艺术形像的具体方法。仅仅是艺术表现中的一些具体的表现手段,两者的联系是艺术创作方法往往更多的使用与之相适应的表现手法。

10.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各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创作方法是艺术史的主流?

答:(1)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

基本特征:①艺术描绘的客观性;②艺术形象的典型性;③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现实主义在表现手法上,往往要求运用朴素的艺术语言,客观、写实地叙述和描绘,冷静、细腻地刻画人物和事件,构成现实主义的外部特征。

(2)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艺术家以奔放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

基本特征:①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②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③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浪漫主义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常常运用奇妙的幻想、强烈的对比、绚丽的色彩、昂扬的节奏、夸张的语言、离奇的情节,甚至超越时空,构成奇幻特色,形成浪漫主义的外部特征。

原因:自艺术产生之后,就存在着以描绘现实和表现理想为主的两种不同的基本创作倾向,体现了侧重再现和偏重表现以及二者有机统一的创作规律,因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就成为两种基本的主要的创作方法。

11.什么是艺术思潮?什么是艺术流派?两者的关系怎样?研究艺术思考、艺术流派和创作方法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艺术流派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家群体。

艺术流派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一些具有一定影响的或大或小的艺术家群;

②这些艺术家彼此有着相近的思想倾向、审美主张,在艺术创作的题材处理、表现手段和方法、艺术风格等诸方面有相似之处。

艺术思潮指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新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倾向的一股潮流。

艺术思潮往往具有两个特征:①新的艺术思想;

②群体性潮流。

艺术流派是艺术主张、创作倾向、艺术风格等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艺术风格成于个人,是艺术家独特艺术个性的集中表现。一个大的艺术思潮中包含着多个艺术流派。

关系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是互为前提条件而具统一性的。

研究艺术流派、思潮与创作方法有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直接推动各时代艺术的蓬勃发展;②有助于深入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内在意;

③进一步证明再现与表现相统一是艺术自身的规律之一。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艺术概论重点复习内容.

《艺术概论》课程复习参考资料 1.人类思维着的头脑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四种方式。 2.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a.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 b.艺术形态是对象化的存在 c.艺术形态是美的形式构成 3.我国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 4.战国时期就有《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行,琴谱流行于明朝。 5.高尔基曾说:“我所理解的‘美’是各种材料—也是声调、色彩和语言—的一种结合体,它赋予艺术家的创作—制造品—以一种能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式”。 6.卢卡契更加集中地强调:艺术创造、艺术作为精神产品本身,是实现美感的唯一合适形式。 7.昆腔是一种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戏曲声腔。 8.希腊神话传说奥林匹斯山九位女神是宙斯王和记忆女神的女儿。 9.我们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把艺术形态划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 10.艺术形态的划分有哪些? a.物化结构与艺术形态 b.符号体系与艺术形态 11.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卢昂大教堂》,凡·高《播种》 12.巡回画派画家列维坦是19世纪末俄国最为出色的风景画家。他说:“绘画应该朴实和忠于自然”。又说“不仅需要眼看,而且要用内心去感觉自然,聆听自然的音乐,体验自然的幽静”。《寂静的农舍》、《荒径》、《荒地》、《弗拉基米尔路》是其代表作。 13.列宾的代表作是《伏尔加河纤夫》 14.美国当代“乡土写实主义”画家安德鲁·怀斯的代表作《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15.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晨》《暮》《昼》《夜》是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 16.舞蹈的三个要素是:姿势,结构,动作。 17.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动作”本身由三种元素构成,就是空间、时间、力度三元素。 18.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舞剧有《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19.戏剧最基本的情感符号是动作。 20.戏剧表演艺术可分为三大体系:1)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2)德国布莱希特独创“史诗剧”理论和“间离效果”说;3)中国梅兰芳的表演体系 21.舞台幻觉的产生,和布洛的“心里距离说”有关。 22.“形式服从功能”是由美国建筑学家路易斯·沙利文提出的。 23.实用、坚固、令人愉快既美观,是最佳建筑的三要素。 24.当代富有世界影响力的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提出“分析性设计手法” 25.古希腊的三种柱式:a.多利斯柱式b.爱奥尼亚柱式c.科林斯柱式 26.艺术形态深层的主观因素组成的方式,以艺术家自我主体性为出发点,获得不同的实现,大体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 第二种方式:直接面向内在世界——通过内在世界折射外在世界 第三种方式: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综合性显现。 27.18世纪德国哲学家谢林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德国音乐家霍普德曼又说“音乐是流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 纲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16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 本课程为3学分,教学时数5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课内学 时 录像 课 IP课 件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411第二章艺术的起源411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 育 411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411中编艺术种类 第五章实用艺术421 第六章造型艺术421 第七章表情艺术421 第八章综合艺术421 第九章语言艺术421 下编艺术系统 第十章艺术创作721 第十一章艺术作品721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421复习辅导1 总计54201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艺术概论的所有知识点汇总

上编艺术总论 广义而言,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 狭义的艺术专指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 艺术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出现是19世纪末。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1841-1895)主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独立学科的正式形成。费德勒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格罗塞(1862-1927)的《艺术的起源》是艺术社会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艺术学的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 艺术:泛指各种技术技能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艺术与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都最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且他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它们的共性。 《辞海》的定义: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观点 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黑格尔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康德、尼采 3、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和自然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所以艺术生产必须适应欣赏者的消费需要;同时艺术欣赏反过来成为刺激艺术生产的动力,推动艺术生产的发展。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一、形象性二、主体性三、审美性 一、形象性 形象性指的是艺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显现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并反映社会生活的属性。 艺术形象的特点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第二,艺术形象是容与形式的统一。 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成功的艺术形象都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 艺术典型 艺术典型:就是作家、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 二、主体性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四章教案

第四章数字媒体艺术简史 ●教学目的: (1)了解数字媒体发展历程和重大事件; (2)掌握重要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贡献; (3)理解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 (4)理解数字艺术、媒介与需求的关系; (5)新媒介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贡献; (2)理解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 (3)理解数字艺术、媒介与需求的关系; (4)新媒介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理解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 (2)理解数字艺术、媒介与需求的关系。 ●教学计划: 使用8课时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其中理论教学4课时,实践教学4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教案;理论联系实际,以专题的方式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课堂讨论。 ●教学内容: 引言: 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随着1946年“爱尼亚克”(ENIAC)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开始在人类艺术活动中扮演角色。1952年,美国爱荷华数学家本?拉波斯基首创了名为《电子抽象》的黑白电脑图像,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幅计算机“艺术”作品。80年代中期苹果公司推出的带有视窗和鼠标的Macintosh 电脑风靡一时。Macintosh电脑和Adobe公司PostScript版的激光打印机成为印刷出版业革命的先锋。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50~60年代:计算机艺术的启蒙时代;70年代:计算机艺术的探索时代;80年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时代;90年代:数字媒体艺术的繁荣时期。 今天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多元化深入时期。其“多元化”在于其独特的跨媒体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多样性和个性化。“深入”则意味着技术与艺术创新有着更广阔的表现空间。“深入”也体现媒体和网络艺术新形式美学的新一轮的探索。 马克思曾说过:资本主义一百年的发展创造了比人类有史以来一切经济活动而创造的还要多的物质财富。而二十世纪后半叶人类文明历史上最辉煌的成就就是计算机的发明和因特网、数字媒体的诞生。《资本论》指出:社会生产工具的变革势必将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形态和人们的生活行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恰恰反映了一种文化形态伴随着技术而成长的曲折历程……

艺术学概论第四版大学期末考试笔记(注释)

艺术学概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1.客观精神说: 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艺术只能算作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代表人物:黑格尔(德国古典美学)。美就是理念的感性体现,理念是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 2.主管精神说: 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康德(德国古典美学鼻主)。自由创作是艺术的精髓,艺术与游戏是想通的,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代表人物:尼采(德国哲学家)。人的主观意志是世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人的主观意志凌驾于万物之上。 3.模仿说或再现说: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认为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在的本质和规律。 代表人物:车尔尼雪夫(俄国)。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 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实践活动 艺术的特征: 艺术的本质与艺术的特征二者密不可分。本质是特征的在规律,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 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形象性: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艺术形象是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主体性: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是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1 2 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 1 2 1 2 3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 二、内容要点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 其中也要。从根本上讲 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3 1.要求学生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尤其是重点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要求学生理解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 3.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

1.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才能发挥作用。 2.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 第二节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 1 2 3 4 1 2 1 2 艺术参 成为 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 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对艺术产生了巨 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 1 2.指导学生认清精神文化子系统内部,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的影响;另一方面,

艺术概论重点整理

●艺术观念:艺术观念是人们对艺术的基本问题的思考的统称,主要回答艺术是什么?来 自何处?以及为什么人等问题,构成关于艺术的性质、属性或特征的基本看法系统。艺术观念问题历来是艺术理论的核心内容。其中何为艺术是一个核心问题,艺术观念不是恒定不变的,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国家或文化传统中的人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艺术观念,艺术观念是随着时代条件和文化思想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中国艺术观念的演变,一、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 …… ●西方艺术观念的演变 …… ●马克思提出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 第一种是理论的方式,这种方式以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方法,对感性世界进行概念化,从具体上升为抽象,提炼出各种科学、哲学等理论范畴和体系,以此在认识上来掌握世界, 第二种是宗教的方式,这种方式以超越的彼岸世界为对象,采用幻想的方式,将世界把握为各种宗教形象、教义和故事 第三种是实践精神的方式,这种方式以现实物质世界为对象,通过种种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并使主体的精神和存在也得到改造, 第四种就是艺术的方式,不同于其他三种方式,艺术通过人的审美能力与对象世界直接沟通,而获得一种对世界的整体与细节、内容与形式、表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的相统一的把握。艺术可以为人们提供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途径,是一种高级的智性活动,而非单纯娱乐。艺术的掌握,是凭借情感形象、形式和直观,而非依靠概念和逻辑。艺术作为一种掌握世界的独特方式,这一个论断是马克思对艺术特性和价值的准确概括,马克思将艺术看作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这一论断再次强调了艺术和世界的关系,所谓的掌握世界,也不仅仅是认识世界,而是人与对象世界之间更全面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艺术来认识世界,体验世界和改造世界,同时实现对人的本性的真正占有。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想象性,典型性和形式性。 ●艺术的主要功能 1审美认识功能指的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可以独特而又影响至深地认识人、社会、自然与历史等。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生动地展现了12世纪中国都市生活的风貌。通过美术,我们可以回溯广泛的文化和历史,这就是强调的艺术的认知意义。 2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是指接受者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领略其中展示的真善美,从而潜移默化的接近、认同,甚至激赏这种真善美所汇成的价值与力量,进而得到人生观,世界观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和跃迁。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戏剧,会令人回肠荡气,久久不能忘怀。 3审美娱乐功能,艺术与娱乐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联系,艺术可以给予人们娱乐感和幸福感。4审美体验功能,艺术接受者可以进入艺术家的语言的形式状态中,仿佛自己也经历了艺术家体会的从不确定,压抑到充分表达后的轻松自如的解救状态。无论是创作或者是欣赏,都是与情维系在一起的,在艺术欣赏中的情感过程,就是一种体验。 任何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审美价值,艺术的主要功能需要用审美这一核心将所有的功能整体的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欣赏艺术。 ●艺术构思 指艺术家在创作动因的驱使下,依据自我秉承的创作观念,运用不同艺术类别各自拥有的创作方法、技法,营造审美意象,酝酿、谋划新作品的思维过程。 ●艺术媒介 是指在艺术活动的总体过程中,艺术家将内在艺术构思外化为艺术作品并对其进行展示、传

艺术概论 第四章教学教材

艺术概论第四章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 1.为什么说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P198-206 答:(1)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 (2)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 (3)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的条件; (4)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2.简述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P212-218 答:从工具的产生,到艺术的发生,大约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纯粹的实用品。 第二阶段:即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叫"准艺术"、"史前艺术"。发生在狩猎经济做基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大约在七千年到五千年之间,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生活方式由游牧渐趋稳定。是“准艺术”的繁荣时期。约四、五千年前,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石器工具衰落了,金属工具的使用,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准艺术”的衰落。 第三阶段:纯粹的艺术品,就是文明社会的艺术。 3.什么是艺术发展的他律性?P224-240 答: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就是指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与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就是揭示艺术的外因是怎样制约和推动着艺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条: (1)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①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②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第三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第四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2)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重大的、深刻的影响。因为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物质力量。因此,政治即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力导致艺术的衰败。 (3)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①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即宗教对艺术否定;②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③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 (4)道德给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当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 (5)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①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②哲学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4.简述经济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作用。P224-227 答: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①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②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 ③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④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5.简述政治、道德、宗教、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作用。与第3题同。 答:见第3题(2)至(5)。 6.什么是艺术发展的自律性?P243 答: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就是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从艺术的纵向发展来看,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 (2)从艺术的横向联系来看,不同民族艺术之间及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7.试述艺术发展历史继承性的表现、原则、条件和类型。 答: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p244 (1)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 (2)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 (3)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p246-247 (1)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持继承遗产的批判原则, (2)反对"肯定一切"(表现为复古主义)与"否定一切"(表现为虚无主义)。 艺术继承的条件和类型:p249 艺术继承的条件是风格的相似性。 艺术继承的条件决定了艺术遗产继承的类型。类型有两种: (1)同一艺术风格渐进延续中的继承;(2)不同艺术风格飞跃断裂的继承。 8.试述艺术发展过程革新的表现。P252-254 答:(1)从艺术作品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的革新与艺术作品形式的革新; (2)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对他人的超越和对自我的超越; (3)从革新的程度来说,革新可以区分为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的革新与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革新。 9.试述艺术发展继承与革新的关系。P254-255 答: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是辩证统一的。①革新是继承的目的;②继承是革新的基础。 10.什么是艺术的民族性?什么是艺术的世界性?P256、 P266-267 答: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新版长春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我已预料到这一年将是怎样的一年,我做好了全身心地准备和精力来应对这一年枯燥、乏味、重复、单调的机械式生活。可是虽然如此,我实在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呐,面对诱惑和惰性,甚至几次妥协,妥协之后又陷入对自己深深的自责愧疚当中。这种情绪反反复复,曾几度崩溃。 所以在此想要跟各位讲,心态方面要调整好,不要像我一样使自己陷入极端的情绪当中,这样无论是对自己正常生活还是考研复习都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我想把这一年的经历写下来,用以告慰我在去年饱受折磨的心脏和躯体。告诉它们今年我终于拿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你们的付出和忍耐也终于可以扬眉了。 知道自己成功上岸的那一刻心情是极度开心的,所有心酸泪水,一扫而空,只剩下满心欢喜和对未来的向往。 首先非常想对大家讲的是,大家选择考研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正确了。非常鼓励大家做这个决定,手握通知书,对未来充满着信念的现在的我尤其这样认为。当然不是说除了考研就没有了别的出路。只不过个人感觉考研这条路走的比较方便,流程也比较清晰。没有太大的不稳定性,顶多是考上,考不上的问题。 而考得上考不上这个主观能动性太强了,就是说,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所以下面便是我这一年来积攒的所有干货,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点点小小的帮助。 由于想讲的实在比较多,所以篇幅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自己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长春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336)艺术基础 (971)广播电视节目策划 参考书目为: 1.《艺术学概论》(第四版)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电视节目策划学》(第二版)胡智峰复旦大学出版社胡智峰 先谈谈英语吧 其实英语每什么诀窍,就是把真题读透彻,具体方法我总结如下: 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第二,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 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 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 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 2. 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 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 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 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文。(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系,挂起钩)定位原则: ①通常是由题干出发,使用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②自然段定位原则。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每段对应一题。

艺术学概论教案

艺术学概论教案 《艺术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和理解马克 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基本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1)、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 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2(艺术的基本特征。 (2)、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掌握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 2、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意义。

3、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 征。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教学要求: 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六种观点。 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及关于艺术起 源问题的多元决定论。 第一节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第六种说法是“多元决定论”。 2 第二节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1)、本章的重点难点 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 劳动说”。 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 现象的发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 造成的。 3、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

艺术概论重点整理资料

课堂专用复习资料艺术概论 孙美兰版

第一章艺术的形态 第一节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艺术的定义?(需记忆的标识)★★★★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既是意识形态,也是精神生产形态。艺术具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 什么是艺术? 答:何为艺术?国内外从古到今都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与理论,如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席勒的游戏论等,本教材认为,艺术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思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 艺术是人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与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与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为什么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人类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科学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所谓的掌握世界就是认识世界的方法手段与途径或反映人类认识生活的方式。艺术也是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所以艺术是意识形态。 另外,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马克思提出精神生产,强调艺术的精神在生产形态方面存在巨大的实践性威力。1、艺术是社会审美观念、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心理的产物,具有精神生产的特征,2、艺术创造也在改变和构建着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具有物质生产的某些特征。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有什么不同呢?(只需了解的标识) 精神生产: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具有审美价值 物质生产: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具有使用价值 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需记忆的标识) 艺术形态的特点有哪些?★★ (一)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特点之一,是它要求生产主体把强烈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观因素——思想、情感、意向、心境、愿望等——渗透到生产过程里,物化到产品对象中去。在艺术创作中情感意向始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最活跃的元素。

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考研参考100题第4部分

1.期待视野?它在艺术鉴赏中有何作用? “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先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它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尧斯提出的。期待视野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期待。这三个层次与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是相对应的。简单地说,“期待视野”就是接受者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艺术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接受者的巧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新的艺术鉴赏实践,都要受到原有的“期待视野”的制约,然而同时又都在修正拓 宽“期待视野”。因为任何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审美创造的个性和新意,都会为接受者提供新的不同以往的审美经验。 2.小说的基本特征 小说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人物、情节、环境三个方面,故而人们常把它们称之为小说的三要素。 (1)入微细致、全方位的人物刻画。小说艺术的核心是创造出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方面小说具有得天独厚的长处,故而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更能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塑造人物形象。小说还可以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是小说比起其他艺术来独到的便捷之处,既可用人物自身的心理独白,也可以以叙述者身份来细致分析人物心理。 (2)丰富、完整的情节描述。小说从早期开始就很重视故事情节,并以此吸引读者。小说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是展示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因此情节是小说的重要因素之一。 (3)具体、真切的环境描写。环境是人物生活的场所、行动的条件、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存在依据。人物的行动,包括心理活动,也是具体的生活环境的产物。小说的人物活动与故事的来龙去脉,总要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与场景之中。人物的典型化、情节的合理性,都只有放置到一定的环境中才能确立。而且,具体细致的环境描写还可以渲染氛围,烘托人物的性格,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3.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它是诸多要素的总和,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作为艺术作品内容的人类生活,是主客观的统一。它来源于客观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又不同于实际的客体世界本身,而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愿望、意志、观点,在个人体验感受的基础上,对生活加以选择、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所以,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美学思想,遵循美的规律对自然、社会加工创造的结果,既具有客体性,又具有主体色彩,是主客体的融合。 4.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 (1)动作与姿态。舞蹈是以人体为媒介的艺术,人体的动作姿态是舞蹈艺术的最基本的元素。舞蹈又是以人的形体动作来塑造形象的。人的形体动作就是舞蹈所使用的艺术语言,舞蹈的人的形体动作和造型姿态,处处表现出美的韵律,具有鲜明的形式美特点。 (2)抒情与表现。舞蹈长于抒情,有着最强烈酌表情性。表情性是表演艺术共有的本质属性。舞蹈同音乐一样,都不擅长于描绘外界客观的景物、、叙述事件的变化,却擅长于传达人的细微复杂的内心活动。不过,舞蹈只能靠演员的动作、姿态和表情,就很难反映自身之外的外界事物,这就造成了舞蹈拙于叙事而长于抒情的特点。 (3)节奏与韵律。舞蹈有着强烈的节奏与韵律。节奏是组织舞蹈动作的基础,相同的动作由于节奏的变化,

艺术学概论复习

《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上海电视大学文学艺术系 一.期末复习的主旨: 期末复习是学习《艺术学概论》中的重要一环,旨在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把平时学习的内容加以系统化,条理化,加深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归纳、整理,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 二.期末复习的依据: 1、《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 2、主教材:《艺术概论新编》,由彭吉象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版 3、辅助教材:《艺术学概论学习指导书》,由张瑞麟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版。 三.期末复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艺术总论 1.了解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关系。 2.把握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3.了解艺术教育。 4.把握艺术的社会功能。(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5.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6.把握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艺术创作 1.识记艺术创作、艺术传达、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2.理解艺术创作过程。 第三章:艺术作品 1.识记艺术作品的层次(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 2.理解典型和意境。 3.把握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第四章:艺术鉴赏 1.识记艺术鉴赏、审美直觉、 2.了解什么是接受美学?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艺术批评的作用与特征。 3.把握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第五章:实用艺术 1.识记实用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现代设计。 2.理解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工艺美术品的审美特征。 3.把握中国园林的美学特征和美学思想。 4.把握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 第六章:造型艺术 1.识记造型艺术、绘画艺术、雕塑、摄影艺术、超现实主义摄影、书法艺术。 2.理解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联系和区别。中国画的特点。中西方雕塑艺术的高峰期。摄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书法艺术的特点。 3.把握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

影视艺术概论讲义 重点

影视艺术概论讲义(第一章到第五章) 影视艺术概论 电影艺术的产生揭开了人类文化历史新的一页。 电影引发了人类思维的一次革命——影像思维。电影的发明意味着人类的艺术思维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影像阶段。 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解 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电影是看见的世界 电影是梦幻工厂 电影是长以公里计的滚滚而流的视觉鸦片河 电影是诗与画的特别组合 第一章电影艺术特性 视像性与运动性 *真性与假定性 综合性 第一节视象性与运动性 一、视像性 “看见的世界”。“肖似代码”,有意味的视觉符号,在视觉直感中获得满足。 视觉元素:色彩、光线、构图、人物 等银幕造型。 色彩造型 人物造型 二、运动性( Moving picture) 1客体运动:拍摄对象的运动 2主体运动:摄影机的运动。机位距离、角度、焦距的变化。 3主客体复合运动 4蒙太奇运动:画面组接切换产生的运动 三、运动性与视像性的关系 空间状态与时间变化,运动中的造型和造型中的运动。 第二节*真性与假定性 一、*真性 ——真实感、接近生活的自然形态。 直观的真实:形式与表象的真实 内在本质的真实:故事的真实、情感的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艺术的逻辑。 二、假定性 假定性 ——创造性、人为性、主观性。非自然、非现实性形态。 “假定性是艺术家的伟大的同盟者。” 电影艺术的假定性:a 时空的假定性 b 冲突的假定性 c 造型构图的假定性 d角色的假定性e 声音(音响)的假定性。

三、*真性与假定性的关系 第三节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一、各种艺术门类手段与媒介的融合 电影与文学 电影与戏剧 电影与绘画雕塑 电影与音乐 二、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融合 “视觉列车”。造型与叙事艺术。 “摄影机捕捉瞬间,把瞬间从延续不断的时间过程中抽区和分离出来,强调意义,使之成为审美对象。电影的本质特征是空间的动态化和时间的空间化。” 靠镜头画面叙事,具有画面的空间感和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结构中的时间和时间链条中的空间。 三、艺术与技术与商业的融合 电影的商业性。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电影是一门昂贵的艺术。” 投入、产出与回报。市场流通,经济效益与票房价值。 企业化生产,机械复制。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矛盾:创造与消费、超越与媚俗。 电影的技术性 “影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部世界电影史,既是视听艺术的发展史,也是影视技术的发展史。它是批着现代科学技术戎装屹立于艺术之林的。” 起源照相术。照明师、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布景设计师。 材料:胶片、影带、声带、摄影、照明。电脑成像。 传播媒介:放映机、银幕。影碟、多媒体。 第二章电影语言(上) ——电影语言的独特元素: 镜头、画面、蒙太奇 第一节镜头与画面 一、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镜头与画面 “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法]阿尔诺·马尔丹 影视语言是依托镜头、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视听语言。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是镜头。是摄影机开始转动到停机这一过程中的一组画面。[美]梭罗门、[法]麦茨镜头与画面的关系。 关于画面 影象画面是艺术符号、美学的现实。 画面的视野和焦点。影象画面与人的视界的对应性。 画面的形成取决于镜头的运用。电影语言的问题是如何运用镜头组织拍摄画面的问题(“摄

艺术概论 第四章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 1.为什么说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P198-206 答:(1)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 (2)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 (3)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的条件; (4)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2.简述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P212-218 答:从工具的产生,到艺术的发生,大约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纯粹的实用品。 第二阶段:即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叫"准艺术"、" 史前艺术"。发生在狩猎经济做基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大约在七千年到五千年之间,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生活方式由游牧渐趋稳定。是“准艺术”的繁荣时期。约四、五千年前,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石器工具衰落了,金属工具的使用,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准艺术”的衰落。 第三阶段:纯粹的艺术品,就是文明社会的艺术。 3.什么是艺术发展的他律性?P224-240 答: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就是指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与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就是揭示艺术的外因是怎样制约和推动着艺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条: (1)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①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②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第三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第四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2)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重大的、深刻的影响。因为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物质力量。因此,政治即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力导致艺术的衰败。 (3)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①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即宗教对艺术否定;②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③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 (4)道德给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当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 (5)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①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②哲学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4.简述经济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作用。P224-227 答: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①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②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 ③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④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5.简述政治、道德、宗教、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作用。与第3题同。 答:见第3题(2)至(5)。 6.什么是艺术发展的自律性?P243 答: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就是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从艺术的纵向发展来看,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 (2)从艺术的横向联系来看,不同民族艺术之间及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7.试述艺术发展历史继承性的表现、原则、条件和类型。 答: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p244 (1)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 (2)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 (3)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p246-247 (1)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持继承遗产的批判原则, (2)反对"肯定一切"(表现为复古主义)与"否定一切"(表现为虚无主义)。 艺术继承的条件和类型:p249 艺术继承的条件是风格的相似性。 艺术继承的条件决定了艺术遗产继承的类型。类型有两种:

重庆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据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6年重庆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101思想政治理论 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 201英语一 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 204英语二 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 211翻译硕士英语 参见有关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 240自命题俄语 《大学俄语简明教程》张宝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41自命题法语 《法语》(1-3册),马晓宏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242自命题日语 1.《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上册前10课),人民教育出版社 2.《新世纪日本语教程》(自学用),清华大学外语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43自命题英语 任选一套大学英语教材

301数学一 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 302数学二 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 303数学三 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 333教育综合 1.《教育学基础》(第二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版 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版 3.《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版 4.《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版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1.《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网络技术部分)张高亮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2.《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谭华山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管理学》(第四版),杨文士,人民大学出版社。 348文博综合 1.《中国考古学通论》(修订版)张之恒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354汉语基础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超经典总结

《艺术学概论》总结归纳 (一)基本框架 1.本教材由“艺术总论”、“艺术种类”和“艺术系统”三部分(三编)组成。 上编“艺术总论”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和“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四章。 其中“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章,讲述了“艺术本质”在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如:“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论述了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艺术的起源”一章,归纳了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如:“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起源于‘巫术’”、“艺术起源于‘表现’”,分析了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关系。 “艺术功能与艺术教育”一章,论述了艺术的社会功能,如“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讲述了“美育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一章,讲述了“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分析了艺术与哲学、艺术与宗教、艺术与道德和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1.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