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奶牛场选址的原则

现代化奶牛场选址的原则
现代化奶牛场选址的原则

困难。切不可建在低洼或低风口处,以免汛期积水,造成排水困难及冬季防寒困难。

1.水源:要有充足的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

2.水质:要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NY 5027-2001)》的规定,达到畜禽生产要求。

3.土质:沙壤土最理想,沙土较适宜,黏土最不适。沙壤土土质松软,抗压性和透水性强,吸湿性、导热性小,毛细作用弱,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4.周围土地:要具备就地无害化处理粪尿、污水的足够场地和排污条件。周边有效种植土地面积直接决定了粪污的最终消纳能力,一个1000头奶牛场每年产生的粪污相当于100吨尿素,150吨过磷酸钙,110吨硫酸钾, 每年需要3000~5000亩土地消纳。

5.气候: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年平均气温、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以选择有利地势。荷斯坦奶牛比较适宜的环境温度为5-15℃,最佳生产温度区为10-15℃。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各地在建筑牛舍时要因地制宜。例如,南方的特点主要是夏季高温、高湿,因此,南方的牛舍首先应考虑防暑降温和减少湿度,而在北方部分地区又要注意冬季的防寒保温。

6.饲料资源:周围饲料资源尤其是粗饲料资源丰富,且尽量避免周围有同等规模的饲养场,避免原料竞争。

7.交通:要便利,牛场每天都有大量的牛奶、饲料、粪便进出。因此,牛场的位置应选择在距离饲料生产基地和放牧地较近的地方。

8.便于防疫:场区距铁路、高速公路、交通干线不小于1000米;距一般道路不小于500米;距其他畜牧场、兽医机构、畜禽屠宰厂不小于2000米;距居民区不小于3000米,并且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

9.供电:充足、可靠,并保证电力供给,现代化牛场机械挤奶、牛奶冷却、饲料加工、饲喂以及清粪等都需要用到大量电力。

10.养殖规模:场地的大小应符合养殖的规模,根据我们规划、建设牛场的经验,选址时可按每头成母牛70-80m2估算所需占地面积。

11.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禁止在国家和地方法律规定的水源

保护区、

旅游区、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区域内建设奶牛

生产区。

李德生 张修刚 北京修刚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奶牛运动场顾名思义是奶牛活动的地方,其实它更是奶牛休息

的地方,一天24小时当中,奶牛有一半时间以上是躺卧休息状态的,

这样有利于奶牛产奶,因为当奶牛卧下休息时,乳房血流量较站立时

会增多25%,而每合成一份牛奶需要500份血液流经乳腺。以往我

们对奶牛运动场的建设要求面积为20-40㎡/头,运动场周围设有围

栏,运动场内还应配有饮水池、凉棚、补饲槽等设施。

现实中的奶牛运动场,由于奶牛随意排泄粪尿和一些排泄物,

长期污染着这个奶牛休息的场所,加上粪污不能及时清理,雨季来临

雨水浸泡,使奶牛运动场变成泥塘,奶牛便生活在泥泞中,牛体受到

污染,并且消耗奶牛大量体力,由于不能做到彻底的消毒,大量微生物、条件致病菌繁衍生息,潜伏隐患及危险。数十年来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奶牛饲养经营者,想出了各种解决方案,用三合土、用砖砌、打混凝土等硬化运动场的办法,虽然奶牛运动场泥泞得到解决问题,但是破坏了奶牛休息的环境,硬化的地面又引发了奶牛肢蹄关节的损伤。

现代规模化奶牛场的设计,牛舍功能及奶牛自由卧栏的使用,为奶牛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场所,并且向我们提示一个新的思考,设计中奶牛运动场是否还有实质的意义,原因有5点:

(1)由于奶牛运动场地面长期积存奶牛粪便,排泄物,加上潮湿泥泞,成为细菌、微生物繁衍生息的地方,奶牛乳房与地面的接触,为奶牛乳房炎发生创造了机会,同时还会发生腐蹄病等条件致病菌引发的疾病。

(2)由于运动场卫生条件差,直接影响奶牛牛体卫生,浑身沾满泥土粪便,在挤奶过程进一步会影响牛奶质量。

(3)奶牛运动场粪便的清理,不利于机械化清理,

(4)运动场硬化会带来奶牛关节的损伤,同时也并不能解决运动场污染问题,如在运动场铺垫沙土、垫草,由于奶牛随意排便,而造成材料的浪费和清理成本。

(5)污染环境,运动场遗留的奶牛粪尿,被雨水冲刷,随雨水流入河流沟渠,造成水源和环境污染。

原有奶牛场又应该如何进行技术改造,为奶牛创造良好的休息

场所?根据我们实践经验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利用运动场中奶牛凉棚,修建奶牛自由卧栏,凉棚宽度大于6米的,可选用对头式奶牛双卧栏形式,可以充分利用凉棚建筑面积,同时可以较好的解决奶牛休息的问题。(2)开放式、棚式牛舍,通过延长屋檐,修建奶牛自由卧栏。一侧牛舍的屋檐一般需要延长3米左右,采用单卧栏形式。这样基本可解决奶牛休息条件问题,如再因势利导采用一些其他措施,效果会更佳,但污染问题仍不好解决。

现代奶牛场设计,在确定饲养规模以后,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奶牛群体划分,以此为依据进一步确定挤奶厅、挤奶设备、不同牛舍的建筑面积。我们国家的现代奶牛场建筑设计刚刚起步,而一个规模化奶牛场一次投资往往数千万元人民币,设计和建筑的失误将带来不小的损失,国家又没有一个行业标准,因此相互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1、目前奶牛群体划分上的问题

我国的养牛业与欧美不一样,欧美奶牛场的成母牛和后备牛是分别饲养的,不在一个场内。而我国奶牛场通常都是把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年龄的奶牛都放在一个牧场内。谈到牛场规模通常指混合牛群,包括成母牛、后备牛、犊牛。成母牛又分为泌乳牛、干奶牛、围产牛;后备牛说法不一,有的把所有投产以前的犊牛、育成牛通称后备牛;有的把犊牛分出来,而把7月龄到投产前奶牛,称为后备牛。在后备牛的划分和名称上也不一致。有的书中把7-18月龄牛称为青年牛,而把18月龄以上牛称为育成牛;而有的正相反,7-18月龄称为育成牛,18月龄以上称为青年牛。但出生月龄段的划分基本一致。即0-6月龄、7-18月龄、18月以上一段,这需国家有关部门或奶业协会将其统一,以便行业中口径一致。笔者认为后备牛群的划分应为:犊牛(0-6月龄)、育成牛(7-18月龄)、青年牛(18月龄以上到分娩)。而育成牛还可细分为小育成牛(7-12月龄)和大育成牛

(13-18月龄)。如平均投产(转群)月龄为24月龄,基本可平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为6个月,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是有区别的。

2、影响成母牛比例的因素

为了阐述方便,我们先把混合牛群分为两部分,即成母牛和后备牛,成母牛和后备牛各占牛群的比例如何?是我们讨论的主要问题。不同牛场由于饲养管理因素,比例不一样。但成母牛比例基本在53%-60%范畴内,影响成母牛在牛群比例的因素主要是转群数量和死亡淘汰率。正常牛场后备牛转群率应是成母牛总数的25%-28%左右。有关成母牛死亡淘汰率的解释:奶牛由于疾病死亡,或预后不良而丧失生产能力(即繁殖能力和牛奶生产能力)丧失了饲养价值而被迫处理的,都应认为是死亡淘汰率。而全年死亡淘汰率的比例不应超过成母牛总数的8%-12%。一个运行良好的牛场,在处于饲养数量饱和状态时,每年不断地更新转群但又无饲养场地,可以有选择地出售一部分犊牛、育成牛、青年牛和成母牛。借此提高牛群的整体素质和单产水平,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这种情况也可以认为是淘汰牛,选优劣汰,但这是主动的。有选择淘汰和上面提到的被迫淘汰是两种意义上的区别,为了区别我们可以把有选择淘汰称为奶牛出售。

3、影响后备牛比例的因素

后备牛在牛群中的比例受影响的因素有四个方面。首先与奶牛的繁殖率有关,正常牛群成母牛繁殖率不低于86%。受胎率和繁殖率正相关,但流产因素和流产率影响不小,有些牛场往往把妊娠后期早产都统计到繁殖率,但没有真实效果。其次精液冷冻影响公犊和母犊出生率,母犊往往出生率全年小于45%,加上分娩过程的因素,出生成活的母犊一般不足40%左右。第三是母犊成活率和整个后备牛饲养过程的成活率。第四是后备牛的培育效果和参配月龄、受胎率以及转群投产天数。如果重视后备牛的培育,后备牛平均日增重大于720克,14月龄可以配种,平均24月龄就可以转群投产,不仅降低培育成本,获得早期投产收益,而且牛群中后备牛的比例也下降。

4、奶牛场设计中牛群的划分

目前在很多书籍和材料中,在奶牛群体构成上错误很多,失去了参考价值。笔者经过多年实践以及观察,认为在牛场设计上,应当克服由于计算失误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我们认为,进行牛场设计,在确定饲养规模的前提下,除特殊情况外,奶牛群体划分,成母牛应占混合群的60%,而后备牛占全群的40%,这样划分比较合理。首先是新建牛场基本上都带有牛群发展性质,即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几年后发展到设计头数。或者是同时购买大部分育成牛开始,再逐渐发展数年后达到设计饲养头数,在这种情况下,奶牛群体构成肯定是成母牛明显偏多。在牛场生产经营若干年以后,或牛群基本达到饱和状

卧床的设计必须满足:①方便奶牛的使用;②为奶牛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休息环境。自然状态下奶牛的起卧行为以及完成这些动作所需的空间是卧栏设计的基本依据,而后者又与奶牛的体尺密切相关。因此,设计卧栏时,首先要了解自然状态下奶牛的正常行为,其次是确定不同生长阶段的奶牛的体尺。

1.1 自然状态下奶牛的起卧行为:

在自然状态下,奶牛起立时,身体首先要向前冲,以将身体的重力向前转移,这样,奶牛沉重的臀部比较容易抬高,后腿也容易站立起来,等身体的后半部分完全站起来后才将前腿站立,如图1所示。卧床设计不合理会影响奶牛的正常起卧,使奶牛像马一样站立,如图2所示,这是一种不正常的起卧姿势。

牛粪也可以收集晒干用来垫卧床。另外还可以选择商品材料作卧床表面铺垫。对牛群日常活动的观察发现,如果有几种不同材料填充或铺垫的卧床可供奶牛选择,则奶牛的选择是有倾向性的,不同卧床的占用率可以在50%以上或20%以下。专家认为,卧床占用率的提高可能受卧床覆盖材料弹性的影响,奶牛更倾向于占用弹性较高材料覆盖的卧床。奶牛需要符合其体型轮廓的卧床表面,沙子和弹性材料可以使奶牛更加舒适。

小汽车的旧轮胎用作卧床填充已被证明是可行的。其优点是投入少,维护方便,耐久性好,轮胎特有的弹性就像床垫一样舒适。另外,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旧轮胎的来源广泛且成本低廉。

小麦秸、稻草等作为褥草永远是最好的铺垫物,卧床、产栏以及犊牛都可以使用。

二、饲喂栏枷

自锁式颈枷作为奶牛饲喂栏枷使用是奶牛业当前讨论的一个主题。有研究表明,自锁颈枷锁定饲喂4小时的奶牛与非锁定饲喂的奶牛比较,产奶量和干物质进食量无明显差异。在生产实践中,多数情况下锁定1个小时就应该足够了。自锁颈枷的使用更多是为了牛群管理的需要,比如牛群检疫、兽医检查治疗、牛群繁殖操作等。

散栏式饲养条件下,颈枷数量可以少于奶牛饲养量10%,但面临检疫时的困难。牛舍设计要平衡卧栏数量和颈枷数量的关系。建议满足牛均70-80厘米采食位,卧栏数量可以是颈枷数量的90%-100%。TMR自由采食下,也可以考虑采用挡颈杆,牛均采食位60-70厘米。

4列式牛舍正常饲养量和过载(卧床的130%)情况下,对自锁颈枷锁定饲喂和使用挡颈杆自由采食的研究表明,锁定饲喂的奶牛干物质进食量下降3%-5%。另外,与正常饲养量相比,过载牛舍的奶牛挤奶后采食量也下降。为了降低牛均建设成本而使牛舍过载从长远效益来看是不合算的,也会造成管理的不便。一般过载10%对奶牛生产的影响不大。

颈枷适当倾斜也很重要。有报道称,饲喂栏枷向饲喂通道侧倾斜20度可以使奶牛采食面延长14厘米而提高采食效率。槽道上料保持连续均匀也可达到同样效果。饲喂栏枷倾斜的一个缺点是饲喂车上料过程中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损坏。生产管理中,饲槽整理的频度对提高奶牛的食欲和采食效率非常重要。

饲槽表明应该平滑以免伤害奶牛舌头。在粗糙的饲槽中采食时牛的舌头侧面最容易被伤害。饲槽表面可以用塑料、瓷砖等材料加以覆

盖。但饲槽过度光滑容易造成饲槽中饲料堆积,需要更频繁地整理饲槽。

三、地面状况

泥泞地面对奶牛干物质进食量的负面影响是明显的。有人做的对比研究显示,每2.5厘米深的泥泞能够降低奶牛干物质进食量2.5%。若以此计算,在30厘米深的泥泞中奶牛饲料进食量要比在非泥泞地面的奶牛下降30%。奶牛随着饲料进食量的减少产奶量也会下降,在泥泞环境中饲养的干奶牛也面临很大的健康风险。

硬化地面主要是为适应集约化奶牛场管理的需要,奶牛自身并不喜欢硬地面。在奶牛经常集中活动的区域(如采食区、通道、饮水点周围、挤奶厅和待挤区等)对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可以长期有效地抵抗牛群践踏,防止地面泥泞,也便于排水和粪尿清理。在奶牛逍遥运动和休息区应尽可能做成软质地面(如土运动场、自由卧栏卧床等)。硬化地面必须进行防滑处理,以防止奶牛滑倒造成损伤;但混凝土配方不合理、施工粗糙的地面可能对牛蹄是有害的。所有地面都应有一定坡度,无遮雨棚的土运动场坡度应更大一点,以保证土运动场不积水,也可以设置围栏在雨天保护土运动场。一定的坡度也符合奶牛卧倒时的趋坡特性。土运动场需要定期维护。

将空怀母牛集中在一个牛群便于它们互相之间的发情活动,进而提高发情检出率。有试验表明,与混凝土地面相比,大部分时间在软质地面活动的母牛其爬跨率提高3-15倍。因此,如果可能,养牛者应该将空怀母牛集中饲养在有一定面积土运动场的牛舍,以提高母牛的发情检出率。

垃圾填埋场选址规定

垃圾填埋场选址规定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一、在《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502—2008中: 5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生活垃圾焚烧设施除执行 GB 18485 等国家标准的污染控制要求外,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单台焚烧炉的处理能力不低于 200 吨/天; b) 焚烧炉应能连续运行,运行过程中必须保证系统处于负压状态; c) 烟气净化系统脱酸工艺宜采用干法/半干法工艺;除尘系统宜采用活性炭喷射加布袋除尘器的组合工艺; d) 自动控制系统应能使焚烧系统和烟气处理系统实现自动连锁控制,使烟气中污染物排放浓度符合表 1 规定的排放限值要求; e)焚烧厂厂界距离居(村)民住宅、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和类似建筑物的防护距离应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确定,但不应小于 300 米。 二、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中: 5 场址选择的环境保护要求 Ⅰ类场和Ⅱ类场的共同要求。 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厂界距居民集中区500m以外。 三、在《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

4 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 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 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3000m以上。 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 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填埋场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 填埋场场址的地质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 b. 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粘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 c. 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

规模化奶牛场的规划建设

规模化奶牛场的规划建设 1.场址选择选择一个地势较高、相对平整和利于排水的地块用来进行奶牛场建筑物的布局,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要高于室外地坪,以利于排水。如果有可能,应选择一块能够便于防风的场地。否则要种植防风林带。 将挤奶间(挤奶厅)放在牛舍的北边或者东边,以减少夏天的热辐射。将牛舍运动场尽可能地布置在牛舍的南侧或者东南侧,以便在冬天接受更多的太阳光照射。各个建筑物之间必须有一条在任何天气状况下都能够通行的道路,并且在道路与运动场之间设置排水沟。如果牛场内牛奶需要运输到场外,通常场区内的道路应当铺设成循环路。如果采用放牧式饲养,则应将牛舍建在牧场旁边,这样牛群很容易到达挤奶间或其他工作区域。 奶牛场内若饲养后备牛,则奶牛场总饲养量接近成乳牛的2倍,同时需要增加后备牛舍以及卧床、垫料、饲料、粪污的贮存量。根据泌乳牛的数量,可以按下面的比例计算出需要增加的后备牛群的总数量:0~3月龄母犊牛占12%,直接出售的公犊牛占12%,3~10月龄小育成牛占20%,10月龄至2岁的大育成牛占35%,2岁至初产的青年牛占20%。 2.牛舍的设计保温型牛舍是指在冬季舍内的温度保

持在4℃以上。此类型牛舍必须有好的绝缘材料来保持奶牛舍的温度。同时要求通风系统(可采用机械通风或者自然通风)在冬季具有良好的除湿功能,在夏季能够排出舍内的热量。 常温型牛舍是冬季舍内比舍外稍微暖和。自然通风系统能够除湿,并保持舍内的温度比舍外的温度高大约5~10℃。屋顶的绝缘材料能够减少冬季舍内热量的散失和夏季的热辐射。 3种基本类型的牛舍分别为拴系式、散栏式和散放式。拴系式牛舍在我国使用比较普通,每头牛有一个分开的牛床,在饲喂、挤奶和梳刷时都是针对单独个体的。拴系式牛舍的跨度通常在10.5~12.0米,檐高为2.4米,牛床的规格见表1。 散栏型牛舍通常适合饲养50头或更多的奶牛。牛舍内的采食区和休息区是独立的,奶牛不用拴系,牛舍内40头奶牛设置一个规格最小为3米×3米的隔离栏。3月龄以下的犊牛须要在规格为1200毫米×3500毫米的犊牛岛中饲养。3~10月龄的小育成牛须要在2.2平方米/头的育成牛群饲养栏(有卧床)中饲养。有的奶牛场可能采用散栏式饲养,其规格参见表2。 5.后备牛及牛奶牛饲养区保持后备牛与泌乳牛分开

固体废弃物填埋场选址要求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 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人畜粪便等。有些国家把废酸、废碱、废油、废有机溶剂等高浓度的液体也 归为固体废弃物。按其来源不同,一般分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等。 1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总原则。减量化”是通过适宜 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资源化”是指采用工艺技术, 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与资源。无害化”是将不能回收利用资 源化的固体废物,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进行最终处置,使之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的目的。 处理固体废物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回收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这 一过程不改变物质的性能,收集起来的如金属、玻璃、纸张、塑料等废弃物,经处理后可作再生资源利用。二是无害化处理。对不能全部利用或因技术原因暂不能利用的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处置,防治对环境造成污染。 2处置场厂址选择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需符合《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 B16889 - 1997),填埋场选址应符合以下要求: (1)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应与当 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相一致;

(2) 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畜居栖点500m以外; (3) 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得建在下列地区

①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 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 的区域内; ②居民密集居住区; ③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 ④活动的坍塌地带、断裂带、地下蕴矿带、石灰坑及溶岩洞区。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填埋场选址要求需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 B18599 - 2001),填埋场选址应符合 以下要求: (1) 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2) 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向,厂界距居民集中区500m以外; (3) 应选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特别 是不均匀或局部下沉的影响; (4) 应避开断层、断层破裂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 响区; (5) 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6) 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选址的其他要求: ①I类处置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篇一: 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第1条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场址设置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二、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现行标准允许的范围。 三、应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四、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 五、应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第2条填埋场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一、必须有充分的填埋容量和较长的使用期,填埋容量必须达到设计量,使用期至少六年。 二、应有一定的施工设备,如汽车、布料机、装载机、推土机、碾压机等。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应按填埋工程量、作业实际需要而定。 1 三、能在全天候条件下运行。 四、不会受洪水、滑坡等威胁。 五、不引起空气、水和噪声污染,不危害公共卫生。 六、技术工艺简单而科学,填埋工程处理垃圾的成本低。 第3条填埋场应设在下列地区:

一、交通方便,运距较短。 二、征地费用少,施工方便。 三、充分利用天然的洼地、沟壑、峡谷、废坑等。 四、人口密度低、土地利用价值低、地下水利用的可能性低。 五、不会引起群众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六、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下方,距人畜居栖点800m以外。 七、远离水源。一般设在地下水水流向的下游地区。 第4条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一、专用水源蓄水层与地下水补给区。 二、洪泛区。 三、淤泥区。 四、居民密集居住区。 五、距公共场所或人畜供水点800m以内的地区。 六、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 七、地下水水面与坑底距离2m以内者。 八、活动的坍塌地带、地震区、断层区、地下蕴矿区、灰 2 岩坑及溶岩洞区。 九、珍贵动植物栖息养殖区和国家大自然保护区。 十、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和生物学研究考察区。十一、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 第5条填埋场选址必须事先进行调查,在掌握下列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一、地形、地貌。 二、地层结构、岩石性及地质构造。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问题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问题 摘要: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涉及多方面因素,不仅要分析其是否符合相关政策、规划、规范、标准等要求,而且还要紧密结合所选场址各方面特征因素,全面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影响,并提出解决办法。本文阐述了选址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问题 1 前言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 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而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相对滞后,据资料表明:20XX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仅52%,而无害化处理率仅约35%。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未得到规范处置,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率更低,据不完 全统计,每年有亿吨的农村垃圾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围城、围镇、围村现象日益突出,生活垃圾污染引起群众不满和政府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经济 发展和环境质量提高。近年来,为解决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优惠政策、技术规范、标准等,指导、支持、鼓励加快生活垃圾处理步伐,各级政府在推行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的同时,投入大量资金或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支持 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生活垃圾处理率正逐步得到提高。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是我国现阶段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填埋场址大多处于农村地区或城乡结合部,场址选择不仅要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XX)、《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及《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等规定的技术要求,而且要紧密结合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农业生态环境特征及农民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以人为本,深入开展选址及环评公众参与工作,广泛征询场址周边群众意见,尊重群众环境权益以获得群众认可和支持。由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既是环保设施,同时也是一个潜在污染源,伴随着填埋场建设和使用,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风险隐患可能随之产生,加上人们对垃圾普遍厌恶的情绪,填埋场选址时周边居民反映十分 强烈,阻力较大。然而,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是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基础设施,势在必行。如何权衡利弊,兼顾社会各群体的利益诉求成为选址成败关键因素。 2 关于选址的规定条文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篇一: 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第1条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场址设置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二、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现行标准允许的范围。 三、应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四、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 五、应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第2条填埋场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一、必须有充分的填埋容量和较长的使用期,填埋容量必须达到设计量,使用期至少六年。 二、应有一定的施工设备,如汽车、布料机、装载机、推土机、碾压机等。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应按填埋工程量、作业实际需要而定。

三、能在全天候条件下运行。 四、不会受洪水、滑坡等威胁。 五、不引起空气、水和噪声污染,不危害公共卫生。 六、技术工艺简单而科学,填埋工程处理垃圾的成本低。第3条填埋场应设在下列地区: 一、交通方便,运距较短。 二、征地费用少,施工方便。 三、充分利用天然的洼地、沟壑、峡谷、废坑等。 四、人口密度低、土地利用价值低、地下水利用的可能性低。 五、不会引起群众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六、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下方,距人畜居栖点800m以外。 七、远离水源。一般设在地下水水流向的下游地区。 第4条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一、专用水源蓄水层与地下水补给区。 二、洪泛区。 三、淤泥区。 四、居民密集居住区。 五、距公共场所或人畜供水点800m以内的地区。 六、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 七、地下水水面与坑底距离2m以内者。 八、活动的坍塌地带、地震区、断层区、地下蕴矿区、灰

现代化奶牛场建设的注意事项

现代化奶牛场建设的注意事项 随着奶业的发展和对奶牛养殖扶持政策的出台,奶牛业的发展又出现了良好的势头。投资奶牛养殖的企业和个人纷纷涌出。但目前我国奶牛场的建设情况参差不齐,在奶牛场基本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均未形成有效的制度化建设。对此,通过查阅资料,特意挑选了奶牛场建设中选址、布局、卫生、粪便处理和绿化以及其他一些方面做以简单介绍。 1、选址 奶牛场应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采光充足、水质良好、水量充沛、环境幽静、排水方便,没有传染病威胁,没有有害气体、烟雾、灰尘及其它污染的地方。要求位于居民点的下风向。远离铁路、公路、城区、河流、工厂及其它畜禽饲养场1500m以上;远离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2000m以上。 同时,建场要考虑好水源.一定要有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要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如果没有合适的水源将直接影响奶的品质.给牧场后期运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且奶牛场周围最好有利于建设防疫沟或者防疫林带和绿化带,要有足够的饲草饲料供应地和牛粪的处理消纳地。 2、布局 整个牛场应科学合理地划分为生产区、管理区和废弃物处理区三

个功能区。根据动物防疫需要,场内应建有消毒室、兽医院、隔离舍、病死奶牛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牛场的生产区应设置在上风高燥处,兽医室、隔离舍、贮粪场、无害化处理间和污水处理池应设置在下风较低处,并与畜禽舍保持100—300m的间距。场区内道路布局合理,运输饲料、畜禽、畜禽产品的道路和出粪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3、加强防疫、卫生保健和隔离消毒 必须加大牛场的防疫力度.以保证牛场疫病的零发生率。如口蹄疫在过去每年防疫两次的基础上可再加强一次:针对布病在加强防疫的同时要定期检测,阳性牛只及时淘汰;结核检测也应加强监测力度,及时淘汰阳性牛只。 牛场要制定合理的卫生保健制度。每年的保健性修蹄、浴蹄,以及牛场全场的驱蚊灭虫等都应制度化。 奶牛场与外界的界线要划分明确,集约化、规模化的奶牛场四周应建有较高的围墙(2m以上),防止区外人员及其它动物进入。大门、各区域以及各牛舍人口处,应设有相应的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脚踏消毒槽等。其中。牛场大门入口处要设置与大门同宽,不低于运输车车轮一周半长的水泥结构的消毒池。大门两侧有一侧要设门卫值班室,另一侧设消毒、淋浴、更衣室等。进入牛场的人员及车辆要严格消毒。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其照射时间必须保证在3-5min,否则会流于形式。 4、粪污处理

固废课设垃圾填埋场设计

固废课设垃圾填埋场设 计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1.选址和计算 填埋场的选址总原则是应以合理的技术、经济方案,尽量少的投资,达到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有:运输距离、场址限制条件、可以使用的土地容积、入场道路、地形和土壤条件、气候、地表和水文条件、当地环境条件以及填埋场封场后场地是否可被利用。 (1)运输距离:运输距离是选择填埋场地的重要因素,对废物管理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尽管运输距离越短越好,但也要综合考虑其他各个因素。 (2)场址限制条件:场址至少应位于居民区1km(参照德国标准)以外或更远。 (3)可用土地面积:填埋场场地应选择具有充足的可使用面积的地方,以利于满足废物综合处理长远发展规划的需要,应有利于二期工程或其他后续工程兴建使用。尽管没有填埋场大小的法律规定,填埋场地也要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包括一个适当大小的缓冲带,并且一个场地至少要运行五年。 (4)出入场地道路:由于通常适合填埋场的场地不再城市已建的道路附近,因此,建设出入填埋场的道路和使用长距离的运输车成为填埋场选址的重要因素。 (5)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不宜选址在地形坡度起伏变化大的地方和低洼汇水处,原则上的地形的自然坡度不应大于5%。 (6)气候条件: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考虑在温和季节的主导风向。 (7)地表水水文:所选场地必须在百年一遇的地表水域的洪水标高泛滥区或最大洪泛区之外,或应在可预见的未来建设水库或人工蓄水淹没和保护区之外。填埋场的场地必须是位于饮用水保护区、水体和洪水区之外,并且必须在春潮区之外、泥炭沉积超过1m 的沼泽区之外。还应建在地下水位以上。最佳的填埋场场址位置是在封闭的流域内,这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风险最小。 (8)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场址应选在渗透性弱的松散岩层基础上,天然地层的渗透性系数最好能达到10-8m/s以下,并具有一定厚度。 (9)但地环境条件:填埋场场地位置选择,应在城市工农发展规划区、风景规划区、自然保护区之外;印在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远景规划区之外;应具备较有利交通条件。 (10)地方公众:可通过自发的协议来达到,也可在废物处理合同中加以规定。 选址的程序 (1)资料搜集 (2)野外勘探 (3)预选场地的社会、经济和法律条件调查 (4)预选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5)预选场地的初堪工作 (6)预选场地的综合地质条件评价技术报告 (7)工程勘察阶段 地址的选定与所需容积 目前该城市人口70万,人口增长率%,垃圾填埋场服务年限为20年,覆土与垃圾压实之比为1:5,填埋高度为10m,地上3m,地下7m,取W为0.6kg/d*人,垃圾增长速率%。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因此生活和管理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处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即垃圾填埋场的西北角,以减少对人们的影响。 每年所需的场地体积为: 第n年人口=70*(1+)n 单位:万

奶牛场建设与管理方法

奶牛场建设与管理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鲜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为投资发展奶牛场创造了良好条件,但由于许多奶牛场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低,致使奶牛产奶量低,经济效益差。为此,笔者深入奶牛场进行调查,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奶牛场建设管理过程中应注意解决和加强的一些问题,现阐述如下: 1、奶牛场的设计和建造 牛舍是饲养奶牛的工作场所,也是奶牛生存的空间,科学而合理的建造牛舍不仅为我们从事奶牛饲养工作提供舒适方便的场地,提高劳动效率,更能给奶牛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条件,这对奶牛减少疾病,保证健康,充分发挥生产性能都有重大意义。 建舍场地选择 奶牛场要选择地势干燥、向阳、易于排水、交通方便、没有传染病威胁的地方,由于冬季春季风向多偏西北风,牛舍以坐北朝南或朝东南为好,对于交通、堆放草料及火源等方面充分考虑统筹安排后方可确址。 牛舍的设计和建设 牛舍要采取双列对尾式设计,如有集中榨乳处也可采取对头式,舍门应在南侧开中门,牛舍屋顶为双坡式屋顶,这

种形式可适用于较大跨度的牛舍,天棚要有一定厚度,并且要选用耐腐蚀和吸水性能好的材料建造,这样的天棚能保证隔热保温性能好,还能避免舍内潮气凝聚滴水,天棚距地面的高度应掌握在280-300cm,过低牛舍内空间小,空气污浊且舍内显得阴暗压抑,过高则空间大,舍温容易降低而不利于保温,一般按舍内奶牛头数确定天棚高低,牛多则适当提高,反之则可低些。舍顶上要留通气孔,通气孔应设在尿道沟正上方屋顶上,这样通气时冷热空气交汇形成的水滴直接滴入尿道沟内,通气孔装有活动盖板,根据天气及舍内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决定开放或关闭。采光窗应宽大明亮,位置应尽量高,以便照到北列奶牛,朝阳的窗户设置要多于阴面,这样夏季既方便空气流通,冬季又可减少阴面窗户散热,每头成奶牛牛床宽为120cm,长为180cm,北方寒冷,地面潮凉,牛床上应铺硬质木板,木板表面刨糙,防止平滑造成奶牛滑倒,牛床前高后低,坡度为1-1.5%,牛舍外要设运动场,为保证运动距离,运动场应参照每头牛20平方米设计,夏季运动场应设凉棚,并放置足够数量的水槽,保证奶牛随时有足够饮水。 2、奶牛的选择和鉴定 在奶牛场的生产过程中或是奶牛场外出选购奶牛时,无论是成牛,育成牛还是犊牛在选择和鉴定上都是不可忽视的。在有资料和记录详细的奶牛场,选择的准确性可能更可

10.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

垃圾填埋场的选址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址选择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这一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卫生填埋场的建设及建成后的经营管理,而且关系到卫生境埋场的建设是否真正能够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他的总目标要求。 场址的选择是卫生填埋场规划设计的第一步,主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从防止污染角度考虑的安全原则;二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经济合理原则。安全原则是填埋场选址的基本原则。垃圾填埋场建设中和使用后对整个外部环境的影响最小,不能使场地周围的水、大气、土壤环境发生恶化。经济原则是指垃圾填埋场从建设到使用过程中.单位垃圾的处理费用最低,垃圾填埋场使用后资源化价值最高。即要求以合理的技术、经济方案,尽量少的投资达到最理想经济效果,实现环保的目的。 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主要应从工程学、环境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和法律等方而来考虑。这几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选址过程中,应满足以下基本的淮则: ①场址选择应服从总体规划 作为城市环卫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填埋场的功能是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控制和处理,目的是保护城市环境卫生及生态平衡、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卫生填埋场的建设规模应与城市建设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其场址的选择应服从当地城市总体现划,符合当地城市区域环境总体规划要求,符合当地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填埋场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影响或虽影响周围环境但不超过国家相关现行标准的规定。填埋场应与当地的人气保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②场址应满足一定的库容量要求 任何一个卫生填埋场,其建设均必须满足一定的服务年限。一般填埋场合理使用年限不少于10年,特殊情况下不少于8年。应选择填埋库容量大的场址,单位库区面积填埋容量大,单位库容量投资小,投资效益好。 库容是指填埋场用于填埋垃圾的场地体积大小。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以增大填埋容量。填埋城市生活垃圾应在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填埋计划和填埋进度图也是填埋场世纪的重要文件。依据填埋进度图可计算出填埋场每阶段和总填埋量,即库容填埋容量基于设计的平面团,每一等高线用求积仪测出面积,平均面积乘以等高线的高度而求得,或由横断面图而求得。 对于山谷型填埋场,垃圾的沉降对填埋库容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把由于沉降而产生的库容折算成垃圾容重。如刚刚填埋的垃圾,在充分压实的条件下,容重可能达到1t/m3,若考虑沉降,在计算总库容时,可以把垃圾容重折算为1.2—1.3t/m3。 ③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 场地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地表水,同时也往往决定了地下水的流向和流速。废物运往场地的方式也需要进行地貌评价才能确定。一个与较陡斜坡相连的水平场地,会聚集大量的地表径流和潜层径流。地表水和潜层水文条件的研究特有助于这种情况的评价,也有助于评价地表水导流系统的必要性和类型。场地地形坡度应有利于填埋场施工和其他建筑设施的布置;不宜选在地形坡度起伏较大的地方和低洼汇水处。原则上地形的自然坡度不应大于5%,场地内有利地形范围应满足使用年限内可预测的固体废物的产量,应有足够的可填埋作业的容积,并留有余地。应利用现有自然地形空间,将场地施工土方量减至最小。 ④气象条件 场址还应避开高寒区,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不应位于龙卷风和台风经过的地区,宜设在暴风雨发生率铰低的地区。场址宜位于具有较好的大气混合扩散作用的下风向,白天人口不密集地区。寒冷、潮湿、冰冻等气候条件将影响填埋场的作业,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现代化奶牛场选址的原则

困难。切不可建在低洼或低风口处,以免汛期积水,造成排水困难及冬季防寒困难。 1.水源:要有充足的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 2.水质:要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NY 5027-2001)》的规定,达到畜禽生产要求。 3.土质:沙壤土最理想,沙土较适宜,黏土最不适。沙壤土土质松软,抗压性和透水性强,吸湿性、导热性小,毛细作用弱,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4.周围土地:要具备就地无害化处理粪尿、污水的足够场地和排污条件。周边有效种植土地面积直接决定了粪污的最终消纳能力,一个1000头奶牛场每年产生的粪污相当于100吨尿素,150吨过磷酸钙,110吨硫酸钾, 每年需要3000~5000亩土地消纳。 5.气候: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年平均气温、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以选择有利地势。荷斯坦奶牛比较适宜的环境温度为5-15℃,最佳生产温度区为10-15℃。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各地在建筑牛舍时要因地制宜。例如,南方的特点主要是夏季高温、高湿,因此,南方的牛舍首先应考虑防暑降温和减少湿度,而在北方部分地区又要注意冬季的防寒保温。 6.饲料资源:周围饲料资源尤其是粗饲料资源丰富,且尽量避免周围有同等规模的饲养场,避免原料竞争。 7.交通:要便利,牛场每天都有大量的牛奶、饲料、粪便进出。因此,牛场的位置应选择在距离饲料生产基地和放牧地较近的地方。 8.便于防疫:场区距铁路、高速公路、交通干线不小于1000米;距一般道路不小于500米;距其他畜牧场、兽医机构、畜禽屠宰厂不小于2000米;距居民区不小于3000米,并且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 9.供电:充足、可靠,并保证电力供给,现代化牛场机械挤奶、牛奶冷却、饲料加工、饲喂以及清粪等都需要用到大量电力。 10.养殖规模:场地的大小应符合养殖的规模,根据我们规划、建设牛场的经验,选址时可按每头成母牛70-80m2估算所需占地面积。

垃圾填埋场选址原则

垃圾填埋场选址原则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垃圾填埋场选址原则 一、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应与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相协调一致; 2.应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3.应交通方便,运距合理; 4.地质情况较为稳定、取土条件方便; 5.人口密度较低、土地利用价值较低及征地费用较低,施工较方便; 6.应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的地下水流向下游地区及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 7.远离水源,尽量设在地下水流向的下游地区; 8.选址应有环境项目所在地的建设、规划、环保、环卫、国土资源、水利、卫生监督等有关部门和专业设计单位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9.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10.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距大、中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5km,距小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2km,距居民点应大于500m; 同时还应满足: 1.必须有充分的填埋容量和较长的使用期限,使用年限不应小于10年; 2.不会受洪水、滑坡等威胁; 3.不会引起群众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4.充分利用天然的洼地、沟壑、峡谷、废坑等,但边坡坡度不宜太大。 二、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1.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水源保护区; 2.洪泛区和泄洪道; 3.填埋库区与敞开式渗滤液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的卫生防护距离在500m以内的地区; 4.填埋库区与敞开式渗滤液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m以内的地区; 5.填埋库区与敞开式渗滤液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km以内的地区; 6.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 7.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标[2001]101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加强国家对建设项目投资和建设的客观管理,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决策和规划建设水平,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保护环境,推进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项目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新建工程。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节约土地、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和节能等有关规定。 第五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应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为基础,并考虑城市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按不同城市、不同建设规模,合理确定,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六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指导下,统筹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布局和选址应进行技术经济和环境论证,综合比选。新建项目应与现有的垃圾收运及处理系统相协调,改建、扩建工程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第七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应采用成熟的、适用的先进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对于采用新技术和设备,应经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后合理确定。 第八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应坚持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配套工程项目,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 第九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定额和指标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十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主体是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场(以下简称“填埋场”),填埋场建设,应根据城市的规模与特点,结合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合理确定填埋场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中、小城市宜进行区域性规划,集中建设填埋场。 第十一条填埋场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垃圾产生量、场址自然条件、地形地貌特征、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西部准噶尔有限公司 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新疆西部准噶尔有限公司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1.1.2 建设性质:新建 1.1.3 项目建设单位:新疆西部准噶尔有限公司 1.1.4 法人代表:徐义民 1.1.5 所有制形式:有限责任公司 1.1.6 建设地点:新疆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 1.1.7 建设规模: 新建现代化奶牛养殖场 1 个,存栏奶牛 5000 头,其中成年母牛 3000 头,后备母牛 2000 头。基地圈舍建筑面积 52187.4m ;新建标准化挤奶厅 1 座,面积 4830 m 。 1.1.8 建设期限:2011 年 8 月-2012 年 8 月 1.1.9 建设内容: 新建泌乳奶牛牛舍 2 栋,面积 44807.4m ;新建犊牛牛舍、产房 1 栋,面积 2160 m ;新建挤奶厅 1 座,面积 4830m ;新建奶牛场配套辅助设施 129910 m 和公用设施;新增全日粮饲草搅拌机

3 台套。 建设目标: 项目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建设现代化大型奶牛场,项目建成达产后,基地场高产奶牛养殖规模达到 5000 头,泌乳牛群年均产奶量 9 吨/头,年牛奶总产量 2.7 万吨。 项目投资规模: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17397.3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6897.3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00万元。 资金筹措: 新疆西部准噶尔有限公司 3 个股东出资,其中: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 3860 万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国资公司出资 3450 万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二师国资公司出资1290 万元。新疆西部准噶尔有限公司通过银行贷款筹集 8297.33万元剩余项目建设资金及 500 万元铺地流动资金。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 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内容单位数量备注 1 产品方案 2 生鲜乳吨27000 3 出栏母犊头 1560 4 出栏公犊头 240 5 淘汰母牛头 600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保护环境,防治生活垃圾填埋处置造成的污染,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工程设计与施工要求,填埋废物的入场条件,填埋作业要求,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要求,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环境监测等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排放大气污染物(含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为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7年 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1、修改了标准的名称; 2、补充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 3、细化了生活垃圾填埋场基本设施的设计与施工要求; 4、增加了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共处置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医疗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厌氧产沼等生物处理后的固志残余物、粪便经处理后的固态

残余物和生活污水处理污泥的入场要求; 5、增加了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期间的污染控制要求; 6、增加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项目数量。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废止。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城市建设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8年4月2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8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设计与施工、填埋废物的入场条件、运行、封场、后期维护与管理的污染控制和监测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本标准的部分规定也适用于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运行。 本标准只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污污源的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污染源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

对现代化奶牛场的理解

对现代化奶牛场的理解 对现代化奶牛场的理解 国内新建规模奶牛场,大多都冠以“现代化”,“XX现代化奶牛场”或“XX现代化示范牧场”随处可见可闻。那么什么样牧场才是现代化的呢?这里说说自己的理解。 一个现代化牧场,从规划设计、工艺技术、土建施工、设备选择安装,到项目筹建和牧场经管的团队组建培训等全过程,应最大程度地采用国内外当代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产品,最大程度地吸取现有牧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或不合适、不妥当的)。 就现阶段,一般来说现代化牧场,在饲养模式,工艺及、管理手段上的特点为:散栏(或散放)饲养(与传统牧场之区别),TMR饲喂, 挤奶厅式挤奶,机械或括粪板清粪,粪尿污水处理和利用符合生态环保标准要求。全场全过程运作管理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牧场管理技术团队理念新颖。掌握和熟练运用现代化经营管理和操作技术。奶牛的生活生产环境是良好的、舒适的、愉快的、健康的。 一个现代化的牧场不仅其工艺技术先进及其所配套的设施和设备是科学的、合理的,牛群是健康的,而且其运行管理也是先进的高效的。员工工作生活也是丰富的,快乐的。它的投资是合理的、科学的、节俭的。 国内常见有些牧场,豪华牛舍(其实只要牛只舒适即可),那些与养好牛关系不密切的,仅仅为满足少数群体的眼球的外观装饰布置,例华丽门卫、参观道、参观大厅、围墙、办公会客楼、过度的绿化园林投资等等,实际上这些不属于现代化牧场的范畴。

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一个现代化牧场的唯一目标是获得更高牛 奶产量、更优的牛奶质量、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除此之外,而不应过多的掺入其他外观性的目的,以增加日后牧场运行成本。 现在有些地方某些牧场的豪华的附属设施,误导了人们对现代化牧场的认识。 作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化牧场,必须也应该达到: 1、有较高的牛奶单产水平,由于各地气候、资源、技术条件不一,要求也不同。但至少远高于当地奶牛业的平均水平。 如果新建牧场初期尚还不能达到此目标。三年过渡期后应该实现的,否则应从设计、施工、设备、投资、管理上找原因。加以改进。 2、有较优的牛奶质量,包括理化生物和卫生各项指标。 3、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就目前水平,至少全员人均养牛50头以上。 4、有良好的生态环保效果。粪尿污水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利用,农牧业循环经济得以完美的实现和运作。 5、在同等市场环境中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奶牛场建设方案1.doc

奶牛场建设方案1 越南XX牛场沼气发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越南XX牛场沼气发电工程 第1章概述 1.1项目摘要 1.1.1项目名称 越南XX牛场沼气发电工程 1.1.3项目拟建地点 越南XX牛场 1.1.4建设目标 通过热电肥联产沼气工程的建设,处理XX奶牛场10,000头奶牛的粪污,生产清洁能源,减少奶牛场环境污染,减排温室气体。厌氧发酵每天生产沼气10,800 m3,沼气用于发电,日发电21,600 kW·h,电力上网出售,发酵后的沼液、沼渣作为优质有机肥料用于周边饲料地、果园。既开发了生物质能源,有效利用了资源,又改善了环境,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1.5建设期限 2014年7月—2015年10月

1.1.6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该项目在工艺选择和方案设计中,采用热电肥联产模式和高浓度全混合(CSTR)中温厌氧工艺。项目所生产的沼气全部用来发电,并入电网销售;利用发电机余热为厌氧反应器供热;厌氧发酵后的发酵液经过固液分离,沼渣用来生产 固态有机肥,沼液用于牛场周围饲料地和果园的有机肥料;在非用肥季节,沼液进入氧化塘净化处理达到畜禽废水排放标准后排放。 1.1.7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处理越南XX 牛场(一期)1万头奶牛粪污,牛粪240吨/天,牛尿240吨/天,冲洗水167吨/天。 本项目建设用地240亩,新建匀浆池1,000 m3、厌氧反应器6,000 m3×2座、双膜干式贮气柜1,000m3、后发酵池17,000 m3、沼液贮池17,000m3、氧化塘50,000 m3,沼渣贮存间1,000 m2、发电机房200 m2、管理房108 m2,以及相应的配套室外工程和管道工艺设施;1064 kW进口发电机及余热利用系统1套,沼气火炬系统和CDM监测设备1套。 项目投产后,日生产沼气10,800 m3,每天发电21,600 kW·h。年生产有机肥沼渣1万吨,沼液21万吨,减排温室气体约4万吨CO2当量。 1.1.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415.00万元人民币,其中土建投资790.73万元、

(完整版)垃圾填埋场选址原则

垃圾填埋场选址原则 一、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 应与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相协调一致; 2. 应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3. 应交通方便,运距合理; 4. 地质情况较为稳定、取土条件方便; 5. 人口密度较低、土地利用价值较低及征地费用较低,施工较方便; 6. 应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的地下水流向下游地区及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 7. 远离水源,尽量设在地下水流向的下游地区; 8. 选址应有环境项目所在地的建设、规划、环保、环卫、国土资源、水利、卫生监督等有关部门和专业设计单位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9. 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10.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距大、中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5km,距小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2km,距居民点应大于500m; 同时还应满足: 1. 必须有充分的填埋容量和较长的使用期限,使用年限不应小于10年; 2. 不会受洪水、滑坡等威胁; 3. 不会引起群众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4. 充分利用天然的洼地、沟壑、峡谷、废坑等,但边坡坡度不宜太大。 二、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1. 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水源保护区; 2. 洪泛区和泄洪道; 3. 填埋库区与敞开式渗滤液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的卫生防护距离在500m以内的地区; 4. 填埋库区与敞开式渗滤液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m以内的地区; 5. 填埋库区与敞开式渗滤液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km以内的地区; 6. 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 7. 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

垃圾场选址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述 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 1.1.2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人民政府 业主单位:****环卫处 1.1.3选址依据 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GB16889-2008)。 3、《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4、《*****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湘建城〔2009〕215号)。 5、《****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 6、《关于永定区城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建设问题的会议纪要》(**阅〔2010〕14号)。 7、《****规划管理局关于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的规划选址意见》(张规〔2010〕29号)。 8、****环卫处与**有限公司签订的工程技术咨询合同。 9、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1.1.4选址原则

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湘建城〔2009〕215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垃圾填埋场选址的主要原则是: 1、填埋场应在城市远期规划区以外,并有适当的距离。 2、填埋场应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和水源的下游。 3、填埋场应有较好的交通条件,便于垃圾的运输。 4、填埋场应具有适当的水文和地质条件,满足防洪要求和避免对周围环境特别是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 5、填埋场不应设在国家自然保护区、蕴矿区、文物古迹区和旅游区。 6、填埋场应有足够的容量,可满足设计年限内的垃圾填埋量要求。 1.1.5场址比选内容 依据国家有关法令、法规、法律、制度、政策、规程及规范,对****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备选场址的技术条件和建设投资进行综合比选。 项目概况 1.2.1建设规模与目标 1、****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规划用地 面积300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