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4-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分子式为C4H6的三个异构体A、B、C能发生如下反应:(1)三个异构体都能与溴反应,对于等摩尔的样品而言,与B和C 反应的溴量是A的两倍;(2)三者都能与氯化氢反应,而B和C在Hg2+催化下和氯化氢作用得到的事同一种产物;(3)B和C能迅速地和含硫酸汞的硫酸溶液作用得到分子式为C4H8O的化合物;(4)B能和硝酸银氨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试推测化合物A、B、和C 的结构,并写出有关反应式。

解:由(1)条件可知A、B、C其均含有不饱和键且B和C的不饱和度是A的两倍;由(2)条件可知B和C为同分异构体,由(3)、(4)条件可知B和C含有三键,且确定出B中三

键的位置。所以,A为,B为CH3CH2C CH,C为CH3C CCH3。

相关的反应式如下:

+Br

CH3CH2C CH CH

3CH2C(Br2)CHBr2

2Br2

HCl

CH3CH2C CH2HCl3CH2C(Cl2)CH3

CH3C CCH32HCl3CH2C(Cl2)CH3

CH3C CCH3H2O CH3CH2CCH3

O

CH3CH2C CH H2O

424

CH3CH2CCH3

O

CH3CH2C CH AgNO3CH3CH2C

4-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碳氢化合物A(C8H12)具有光学活性,在铂的存在下催化氢化成B(C8H18),B无光学活性;A用Lindor催化剂小心催化成C(C8H14),C有光学活性。A在液氨中与金属钠作用得到D(C8H14),D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但D无光学活性。写出A、B、C、D的结构式。

解:根据题意A为炔烃,炔烃用Lindor催化剂催化成的C为烯烃,即D也为烯烃,所以A、B、C、D的结构式为:

C

C

C

C C C H

H

C

(A)C

C

C

C C H

C

C

C

(B)

C

C H

C H

C C

H

C C

H C

CH 3C

D

4-3.(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用乙炔为原料选

用适当的无机试剂合成

CH 2Br

CH 2Br

Br

Br

解:要得到反应产物,需要根据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得到环烯,然后与溴加成,而生成环烯又必须先得到共轭烯烃。具体步骤为:

Cu 2Cl 2-NH 4Cl

80~90CH 2

CH

C

CH

H P-2

CH 2

CH

CH CH 2(1)

2CH

(2)CH 2

CH CH

CH 2

Br 240BrCH 2CH CHCH 2Br (3)

BrCH 2CH

CHCH 2Br

CH 2

CH CH

CH 2CH 2Br CH 2Br

(4)

CH 2Br

CH 2Br

Br 2

Br

Br

CH2Br CH2Br

4-4.(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以苯、甲苯和四个碳以下的原料合

成下列化合物。

HOOC

COOH

COOH 解:根据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先用共轭二烯烃与不饱和化合物生成环,然后水解便得到产

物。

O O O

H H

O O

O

3HOOC

HOOC COOH

COOH

4-5.(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完成反应。

(1)H2C CH CH CH2H2C CH CN

(2)C

2

H5MgBr CH3CH2CH2C CH

解:(1)反应发生的方程式为:

H2C CH CH CH2H2C CH CN

CN

(2)炔基与格利雅试剂作用发生取代反应:

(2)C

2

H5MgBr CH3CH2CH2C CH CH3CH2CH2C CMgBr C2H6 4-6.(北京交通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完成反应。

COOCH3

解:根据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共轭二烯烃可以和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生成环状化合物。反应式为:

COOCH3COOCH3

CH3

3

CH3

4-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3-丁二烯和HCl在醋酸中室温时加成可以得到78%CH3CH(Cl) CH=CH2和22%CH3CH=CHCH2Cl的混合物,此混合物再经过长时间加热或和三氯化铁一起加热,则混合物的改变为:前者仅25%,后者却占75%。解释原因,并用反应式表示。

解:低温反应,为动力学控制反应,由中间体的稳定性决定反应主要产物,为1,2-加成为主。高温时反应为热力学控制反应,由产物的稳定性决定主要产物,1,4-加成产物比1,2-加成产物稳定。

4-8.(北京交通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丁烷,1-丁烯,1-丁炔。

解:将丁烷、1-丁烯和1-丁炔分别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1-丁烯和1-丁炔,丁烷不能使酸性高猛酸钾褪色:将1-丁烯、1-丁炔加入硝酸银的氨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1-丁炔,1-丁烯无现象。

4-9.(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和名称。

H3C

CH3

H

C2H5

解:根据烯烃的命名规则,命名为:4-甲基-2,4庚二烯。

4-10.(北京交通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命名与写结构式。

C C

H3C

H

C CH

H

解:根据烯烃和炔烃的命名规则,命名为:(Z)-3-戊烯-1-炔。

4-11.(吉林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合成题。

(1)用不超过两个碳的有机物合成

COOH

(2)用不超过三个碳的烯烃合成CH 3

CH 2CH 2CH 3

OH OH

H

H

解:(1)最终产物,必须用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同共轭二烯烃与乙烯的1,4加成反应得到六元环,而共轭二烯烃则可通过乙炔来制得,合成的具体步骤为:

CH CH CH CH

Cu 2

Cl 2+NH

4Cl

20

(1)

(2)

H

2

Ni

(3)

200高压

(4)

Br 2

Br

Br

(5)

Br

Br

(6)

(7)

KMnO 4

COOH

COOH

(2)要得到最终产物,首先要使碳链增长,增长碳链可以用炔化物的烷基化反应来实现,然后通过加成反应便可得到产物。合成的步骤如下:

(1)HBr

ROOR/Br 加热

(2)

CCl 4

Br

Br

(3)

Na

Na

(4)Na

Br

(5)

H 2

(6)

CH 3

OH H OH

CH 2CH 2CH 3

H

4-12.(湖南大学2005-2006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四个碳以下的烃为原料合成

Cl

Cl O

解:合成的具体过程为:

CH 2

CH

CH 3

Cl 2

hv

CH 2

CH

CH 2Cl

CH 2

CH

CH 2

C

CH

HgSO 4剩H 2SO 4

CH 2

CH

CH 2

C

CH 3

O O

Cl Cl Cl

O

4-13.(西北大学2004-2005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用指定原料和必要的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

(1)由乙炔和苯合成

OH

OH

O

O

HOOCCH 2

HOOCCH 2

(2)从环己烯和

C C

H

COOH

H

H

合成H

H

COOH COOH 解:(1)合成的过程为: 1)CH CH

H 2

H 2C

CH 2

HBr

CH 3CH 2Br

2)

CH CH

CuCl-NH Cl

H 2C

CH C

CH

Lindlar Pd

H 2

H 2C

CH CH

CH 2

3)

V O 高温O 2

O O

O

4)H 2C CH CH

CH 2

O

O

O

O O

O

(2) H 2O

OH HOOCCH 2HOOCCH

2

O O

OH

(2)合成的过程为:

1)

NBS

Br

KOH

2)

C C

H

COOH

COOH H

Br 2

HOOC

C C H

Br NaNH 2

HOOC

C

C

COOH

H 2Lindlar Pd

C C

H

H COOH

HOOC

3)

COOH H

COOH

H

H H

COOH COOH

加热

4-14.(北京化工大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完成反应。

(1)CH 3C CH 2

4

( )

25H O ( )(2)

COOCH 3

COOCH 3

( )

(3)

CH 2

CHCH 2

C

CH

2

( )

(4)

CH 2Br

CH CNa

( )

2Lindlar

( )

解:(1)炔烃与水在催化剂硫酸汞和稀硫酸的存在下发生加成,得到CH 3COCH 3,再与格

林雅试剂反应,水解得到H 3C

C

CH 3OH 2H 5

(2)根据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生成

COOCH 3

COOCH 3

(3)炔烃的亲电加成不如烯烃活泼,所以烯烃与卤素的加成反应比炔烃与卤素的加成更容

易。反应得到

CH 2CHCH 2C CH

Cl (4)根据炔化合物的烷基化反应,得到

CH 2C

CH

CH 2CH CH 2

4-15.(吉林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反应题(写出主要有机产物,如有立体化学问题请注明)。

COOH

加热

解:根据狄尔斯-阿尔德反应,有:

COOH

CH 3

COOH

加热

4-16.(湖南大学2005-2006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完成下列反应,写出主要产物。

(1) CH 3CH 2C CCH 3

2

4

(2)

C

CH H 2O

( )

(3)

O

O

O

( )

HgSO 24

解:(1)炔烃加氢时,使用Pd/BaSO4作催化剂,反应产物只停留在烯烃上,得到顺式加成

产物H

H 3CH 2C CH 3

H 。

(2)炔烃与水加成得到烯醇式化合物,烯醇式化合物不稳定,分子重排后得到酮。发生的方程式为:

C

CH

H 2O

HgSO 4H 2SO 4

C

2

OH CH 3

O

(3)根据狄尔斯-阿尔德成环反应,有方程式:

(3)

O

O

H H O O

O

4-17.(吉林大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如有立体化学问题请注明。

H 3

CC CCH 32

(1)22(2)

解:第一步,炔烃与氢气在Lindlar 试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烯烃,方程式为:

H 3CC CCH 3

2

第二步,成环反应:

CH I

4-18.(陕西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完成反应。

(1)

C

CH

H 2O,Hg 2+

H +

a?

CH 3MgBr

b?+c?

(2)

O

O

O

解:(1)根据炔烃在汞催化下生成烯醇式化合物,烯醇化合物不稳定,分子重排得到

a:

CH 3O

;根据三键与格利雅试剂发生的反应得到b:C CMg 和c:CH 4 (2)根据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得到环状化合物

O

O

O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4-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分子式为C4H6的三个异构体A、B、C能发生如下反应:(1)三个异构体都能与溴反应,对于等摩尔的样品而言,与B和C 反应的溴量是A的两倍;(2)三者都能与氯化氢反应,而B和C在Hg2+催化下和氯化氢作用得到的事同一种产物;(3)B和C能迅速地和含硫酸汞的硫酸溶液作用得到分子式为C4H8O的化合物;(4)B能和硝酸银氨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试推测化合物A、B、和C 的结构,并写出有关反应式。 解:由(1)条件可知A、B、C其均含有不饱和键且B和C的不饱和度是A的两倍;由(2)条件可知B和C为同分异构体,由(3)、(4)条件可知B和C含有三键,且确定出B中三 键的位置。所以,A为,B为CH3CH2C CH,C为CH3C CCH3。 相关的反应式如下: +Br CH3CH2C CH CH 3CH2C(Br2)CHBr2 2Br2 HCl CH3CH2C CH2HCl3CH2C(Cl2)CH3 CH3C CCH32HCl3CH2C(Cl2)CH3 CH3C CCH3H2O CH3CH2CCH3 O CH3CH2C CH H2O 424 CH3CH2CCH3 O CH3CH2C CH AgNO3CH3CH2C 4-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碳氢化合物A(C8H12)具有光学活性,在铂的存在下催化氢化成B(C8H18),B无光学活性;A用Lindor催化剂小心催化成C(C8H14),C有光学活性。A在液氨中与金属钠作用得到D(C8H14),D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但D无光学活性。写出A、B、C、D的结构式。 解:根据题意A为炔烃,炔烃用Lindor催化剂催化成的C为烯烃,即D也为烯烃,所以A、B、C、D的结构式为:

第四章 二烯烃和共轭体系共13页文档

第四章二烯烃共轭体系共振论 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碳氢化合物称为二烯烃。 通式:C n H2n-2 可见,二烯烃与炔烃互为官能团异构。 4.1 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4.1.1 二烯烃的分类 根据分子中两个C=C的相对位置,二烯烃可分为三类。 (1) 孤立二烯烃 两双键之间相隔两个或两个以上单键的二烯烃。例: CH2=CH-CH2-CH=CH2CH2=CH-CH2- CH2-CH=CH2 1,4-戊二烯1,5-己二烯 单双键交替的体系,为共轭体系! 由于两个双键共轭,相互影响,其性质特殊,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4.1.2 二烯烃的命名 与烯烃相似。用阿拉伯数字标明两个双键的位次,用“Z/E”或“顺/反”表明双键的构型。例:

4.2 二烯烃的结构 4.2.1 丙二烯的结构 丙二烯是典型的累积二烯。仪器测得,丙二烯是线型非平面分子: 由于中心碳为sp杂化,两个双键相互⊥(动画),所以丙二烯及累积二烯烃不稳定。 4.2.2 1,3-丁二烯的结构 仪器测得,1,3-丁二烯分子中的10个原子共平面: 1,3-丁二烯分子中存在着明显的键长平均化趋向! ⑴价键理论的解释 1,3-丁二烯中的碳原子是sp2杂化态(因为只有sp2杂化才能是平面构型,轨道夹角约120°): 四个sp2杂化碳搭起平面构型的1,3-丁二烯的σ骨架: 四个P轨道肩并肩地重叠形成大π键: (动画,π-π共轭) 除了C1-C2和C3-C4间的P轨道可肩并肩地重叠外,C2-C3间也能肩并肩重叠。但由键长数据表明,C2-C3间的重叠比C1-C2或C3-C4间的重叠要小。 ⑵分子轨道理论的解释(主要用来处理p电子或π电子) 丁二烯分子中四个碳原子上的未参加sp2杂化的p轨道,通过线性组合形成四个分子轨道: 4.3 电子离域与共轭体系 电子离域——共轭体系中,成键原子的电子云运动范围扩大的现象。 电子离域亦称为键的离域。电子离域使共轭体系能量降低。 共轭体系——三个或三个以上互相平行的p轨道形成的大π键。 例如,1,3-丁二烯分子中就是一个典型的共轭体系。 共轭体系的结构特征是: 1、参与共轭体系的p轨道互相平行且垂直于分子所处的σ平面; 2、相邻的p轨道之间从侧面肩并肩重叠,发生键的离域4.3.1 π-π共轭 1,3-丁二烯分子就是典型的共轭体系,其π电子是离域的。(动画,π-π共轭) 共轭效应——由于电子的离域使体系的能量降低、分子趋于稳定、键长趋于平均化的现象叫做共轭效应(Conjugative effect,用C表示)。 离域能——由于共轭体系中键的离域而导致分子更稳定的能量。离域能越大,体系越稳定。 例如,1,4-戊二烯与1,3-戊二烯的氢化热之差为28KJ/mol,就是1,3-戊二烯

Ch.4 炔烃和二烯烃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炔烃:定义、通式 二烯烃:定义、通式 烯炔:定义、通式 第一节炔烃 一、结构以乙炔为例 根据已知事实,杂化轨道理论认为,每个处于激发态的C原子发生的是SP 杂化。

对-C≡C-必须认识到: ①4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②C≡C是由1个σ键和2个π键组成的。 ③C≡C及C-H键都比乙烯的短: 原因: C C 间成键电子多,使两个核更靠近; SP杂化轨道比SP2轨道短。 ④C≡C中的π键牢固,π电子云的流动性乙烯的 小。 原因:C≡C较短,P轨道重迭较多,核对π电子 的束缚力较大。 二、命名 1.炔烃的系统命名法 与烯烃的系统命名法相似,只须把烯字改为炔字即可。

2.炔烃的衍生物命名法 以乙炔为母体,把其它炔烃看成是乙炔的H被取代后生成的衍生物。 3.烯炔的系统命名法 在炔烃的系统命名法的基础上补充二点: ①选择既含C≡C又含C=C的最长C链作主链(母体), 称为烯炔,要分别标示C≡C和C=C的位次。 ②编号使二个重键的位次符合最低(编码)系列原 则,若C≡C和C=C的位置相当,应把最小位次给予 C=C双键。 3-甲基-3-戊烯-1-炔 1-戊烯-4-炔 三、物理性质(自习) 物质状态:C2-C4(g) C5以上(l) 更高级者(s)如1-十八碳炔m.p 22.5°C

b.p: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比相应的烯烃高10-20°C,比相应的烷烃略高。 比重:比相应的烯烃大。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烷烃、烯烃都大些。 四、化学性质 炔烃的化学性质与烯烃相似,也能发生加成、氧化、聚合等反应,但二者毕竟不完全相同,因此炔烃还有某些特有的性质。 1.加成反应 ⑴催化加氢 如果使用的催化剂是Pt或Pd,反应难停留在第一步,主要产物是烷烃。 若使用经过降活处理的催化剂如林德拉催化剂(Lindlar cat.),可使炔烃只发生部分氢化,主要产 物是顺式烯烃。

炔烃和二烯烃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I )炔烃 一、定义、通式和同分异构体 定义: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的不饱和烃。 通式:C n H 2n-2 同分异构体:与烯烃相同。 二、结构 在乙炔分子中,两个碳原子采用 SP 杂化方式,即一个 2S 轨道与一个2P 轨道杂化, 组成两个等同的 SP 杂化轨道,SP 杂化轨道的形状与 SP 2、SP 3杂化轨道相似,两个SP 杂化 轨道的对称轴在一条直线上。两个以 SP 杂化的碳原子,各以一个杂化轨道相互结合形成碳 碳6键,另一个杂化轨道各与一个氢原子结合,形成碳氢 6键,三个6键的键轴在一条直 线上,即乙炔分子为直线型分子。 每个碳原子还有两个末参加杂化的 P 轨道,它们的轴互相垂直。当两个碳原子的两 P 轨道分别平行时,两两侧面重叠,形成两个相互垂直的 n 键。 三、命名 炔烃的命名原则与烯烃相同,即选择包含叁键的最长碳链作主链,碳原子的编号从 距叁键最近的一端 开始。 若分子中即含有双键又含有叁键时,则应选择含有双键和叁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并将其命名为烯炔 (烯在前、炔在后) 。编号时,应使烯、炔所在位次的和为最小。例如: CfCfCHCHDHC 三 CH 3- 甲基-4-庚烯 -1- 炔 CH 3 但是,当双键和叁键处在相同的位次时,即烯、炔两碳原子编号之和相等时,则从 靠近双键一端开始 编号。如: Cf 二C 比三CH 1-丁烯-3-炔 四、 物理性质 与烯烃相似,乙炔、丙炔和丁炔为气体,戊炔以上的低级炔烃为液体,高级炔烃为 固体。简单炔烃的 沸点、熔点和相对密度比相应的烯烃要高。 炔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 剂。 五、 化学性质 (一)加成反应 1、催化加氢 炔烃的催化加氢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加一个氢分子,生成烯烃;第二步再与一个氢 分加成,生成烷烃。 催化剂 HC 三 CH + H 2 —CH 2、加卤素 炔烃与卤素的加成也是分两步进行的。先加一分子氯或溴,生成二卤代烯,在过量 的氯或溴的存在下, 再进一步与一分子卤素加成,生成四卤代烷。 HC 三CH + Br2 -------- Br=CHBr CHB 广 2 CHB 2 虽然炔烃比烯烃更不饱和,但炔烃进行亲电加成却比烯烃难。这是由于 SP 杂化碳原 子的电负性比SP 2杂化碳原子的电负性强,因而电子与 SP 杂化碳原子结合和更为紧密,不 容易提供电子与亲电试剂结合, 所以叁键的亲电加成反应比双键慢。 例如烯烃可使溴的四氯 化碳溶液很快褪色,而炔烃却需要一两分钟才能使之褪色。 故当分子中同时存在双键和叁键 催化剂 3 CH

第四章 炔烃

一、炔烃 炔烃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的烃,炔烃比相应的烯烃少两个氢原子,通式为 C n H2n-2。 4.1炔烃的异构和命名 炔烃与二烯烃是同分异构体 炔烃的命名同烯烃相似。 4.2炔烃的结构 它炔烃中的叁键,也都是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的。 现代物理方法证明,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碳碳叁键的键长为0.12 nm,比碳碳双键的键长短,这是由于两个碳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密度较大,使两个碳原子较之乙烯更为靠近。但叁键的键能只有836.8 kJ?mol -1,比三个σ键的键能和(345.6 kJ?mol -1 × 3)要小,这主要是因为p轨道是侧面重叠,重叠程度较小所致。 乙炔分子的立体模型。由于叁键的几何形状为直线形,叁键碳上只可能连有一个取代基,因此炔烃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炔烃异构体的数目比含相同碳原子数目的烯烃少。 Kekule 模型 Stuart模型 乙炔的立体模型示意图 炔烃的系统命名法与烯烃相同,只是将“烯”字改为“炔”字。例如: CH3C≡CH CH3C≡CCH3(CH3)2CHC≡CH 丙炔 2-丁炔 3-甲基-1-丁炔分子中同时含有双键和叁键的化合物,称为烯炔类化合物。命名时,选择包括双键和叁键均在内的碳链为主链,编号时应遵循最低系列原则,书写时先烯后炔。 CH3-CH=CH-C≡CH CH2=CH-CH=CH-C≡CH 3-戊烯-1-炔 1,3-己二烯-5-炔 双键和叁键处在相同的位次时,应使双键的编号最小。 CH≡C-CH2-CH=CH2

1-戊烯-4-炔(不叫4-戊烯-1-炔 ) 4.3 炔烃的物理性质 简单炔烃的沸点、熔点以及相对密度,一般比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和烯烃高一些。这是由于炔烃分子较短小、细长,在液态和固态中,分子可以彼此靠得很近,分子间的范德华作用力很强。炔烃分子极性略比烯烃强,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石油醚、乙醚、苯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 4.4 炔烃的化学性质 炔烃的化学性质和烯烃相似,也有加成、氧化和聚合等反应。这些反应都发生在叁键上,所以叁键是炔烃的官能团。但由于炔烃中的π键和烯烃中的π键在强度上有差异,造成两者在化学性质上有差别,即炔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活泼性不如烯烃,且炔烃叁键碳上的氢显示一定的酸性。 炔烃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4.4.1加成反应 (1)催化加氢 在常用的催化剂如铂、钯的催化下,炔烃和足够量的氢气反应生成烷烃,反应难以停止在烯烃阶段。 如果只希望得到烯烃,可使用活性较低的催化剂。常用的是林德拉(Lindlar )催化剂(钯附着于碳酸钙上,加少量醋酸铅和喹啉使之部分毒化,从而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在其催化下,炔烃的氢化可以停留在烯烃阶段。这表明,催化剂的活性对催化加氢的产物有决定性的影响。部分氢化炔烃的方法在合成上有广泛的用途。 R 炔烃的加成反应炔烃的氧化反应 氢的弱酸性 R C C R' Pd R'R H 2 H 2Pd CH 2CH 2 R R'CH CH H 2 R R'CH CH R C C R'+ Lindlar 催化剂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习题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习题1、出C6H10的所有炔烃异构体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2、命名下列化合物。 (1)2,2,6,6-四甲基-3-庚炔 (2)4-甲基-2-庚烯-5-炔 (3)1-己烯-3,5-二炔 (4)(Z)-5-异丙基-5-壬烯-1-炔 (5)(2E,4Z)-3-叔丁基-2,4-己二烯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a)烯丙基乙炔 1-戊炔-4-炔 b)丙烯基乙炔 3-戊烯-1-炔 c)二叔丁基乙炔 2,2,5,5-四甲基-3-已炔 d)异丙基仲丁基乙炔 2,5-二甲基-3-庚炔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5-ethyl-2-methy-3-heptyne 解:2-甲基-5-乙基-3-庚烯 (2)(Z)-3,4-dimethyl-4-hexene-1-yne 解:(Z)-3,4-二甲基-4-己烯-1-炔 (3)(2E,4E)-hexadiene 解:(2E,4E)-己二烯 (4)2,2,5-trimethyl-3-hexyne

解:2,2,5-三甲基-3-己炔 5、下列化合物是否存在顺反异构体,如存在则写出其构型式:(1) 有顺反异构 C=C C2H 5 H CH3 C=C H CH3 H H C 2 H5 (2)无(3)无(4) 有顺反异构: C=C H CH3 CH C C=C H CH3 CH C H H 6、利用共价键的键能计算如下反应在2500C气态下的反应热. (1)CHCH + Br2 CHBr=CHBrΔH= ? (2)2CHCH CH2=CH-CCH ΔH=? (3)CH 3CCH+HBr--CH3-C=CH2ΔH=? 解:(1)ΔHФ= E C≡C+E Br-Br+2E C-H–(2E C-Br+E C=C +2E C-H) =E C≡C +E Br-Br–2E C-Br–E C=C = 835.1+188.3–2×284.5-610 =-155.6KJ/mol (2)ΔHФ=E C≡C–E C=C=835.1-610-345.6=-120.5KJ/mol

第四章 炔烃 二烯烃 红外光谱习题B

第四章炔烃二烯烃红外光谱 习题B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种化合物能与氯化亚铜氨溶液作用产生红色沉淀() A:CH3CH=CHCH3B:CH3CH2C≡CH C:Ph-CH=CH2D:CH3CH=CH(CH2)4CH=CH2 2. 某烯烃经臭氧化和水解后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丙酮和乙醛,则该化合物是:( ) (A) (CH3)2C=C(CH3)2(B) CH3CH=CHCH3 (C) (CH3)2C=CHCH3(D) (CH3)2C=C=CH2 3. 下列化合物中,与丙烯醛发生Diels-Alder反应最活泼的是() A. CH3 CH3 CH3 3 B. H3C C. CH3O 4. Ag(NH3)2NO3处理下列化合物,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 B. C. D. 5.下列烯烃中哪一个最稳定() A. B. C. D. 6.炔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比较相似,但炔烃有一种特殊的化学反应:亲核加成反应,你认为炔烃和下列化合物的反应中,哪一种是亲核加成反应:() A.和水加成 B.和HCl加成 C.和卤素加成 D.和甲醇加成 7.鉴别环丙烷,丙烯与丙块需要的试剂是() A.AgNO3的氨溶液;KmnO4溶液; B.HgSO4/H2SO4; KmnO4溶液 C. Br2的CCl4溶液;KmnO4溶液; D.Br/NO3的氨溶液 8.你用下列哪中试剂来区别1,3-丁二烯和2-丁烯?() A银氨溶液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C丁烯二酸酐D溴化氢 二、命名或定出结构式 1. 2. CH C H3C 2 Br H H2C 3. 2,3-二甲基-2-丁烯

4.(Z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5.(3E )-2-甲基1,3-戊二烯 6. 2-异丙基-1,5-庚二烯-3-炔 7.顺二乙炔基乙烯 三、下列各组烯烃与HOCl(Cl 2+H 2O)亲电加成,按其活性大小排列成序: 1 . 2-甲基-1-丁烯,1-戊烯和2-甲基-2-丁烯 2. 3-氯丙烯,丙烯,2-甲基丙烯和2-氯丙烯 3. 溴乙烯,1,2-二氯乙烯,氯乙烯和乙烯 四、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1.2-甲基丁烷、2-甲基-1-丁烯和2-甲基-2-丁烯 2.丁烷、1-丁烯和1-丁炔 五、完成下列反应式 1. +HBr 2. +O 3. H 2C CH CH 2C CH 2 4. 244 C 2H 5C CH

炔烃 二烯烃

第四章炔烃二烯烃 学习要点: 本章学习在了解炔烃和二烯烃结构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这两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以及由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征所引起的共轭效应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第一节炔烃 不饱和烃除了烯烃外还有炔烃。例如气割气焊用的乙炔(HC≡CH),就是一个炔烃,凡含有碳碳叁键的不饱和烃均称为炔烃,碳碳叁键(-C≡C-)是它的官能团,它的通式为C n H2n-2,与碳原子数相同的二烯烃,环烯烃为同分异构体。 一、炔烃的结构 以炔烃中结构最简单的乙炔为例,在乙炔中两个叁键碳原子都是只和两个原子相结合,因此它只需要用两个价电子来构成两个σ键,亦即炔碳原子中的s电子轨道只要和一个p电子轨道进行sp杂化就可以了,形成了两个相等的sp杂化轨道,如图4-1所示。 图4-1 碳原子轨道的sp杂化 每个sp杂化轨道包含1/2s轨道成分和1/2p轨道成分,其形状与sp3,sp2杂化轨道相似,只是更“胖”些,两个sp杂化轨道对称地分布在碳的两侧,成为一条直线,两者之间的夹角为180o。如图4-2所示。所以在乙炔中每一个碳都以一个sp杂化电子轨道与氢的1s电子轨道相互重迭成为一个C-H键,两个碳又各以一个sp杂化轨道相重迭,形成C-C键,这些都是σ键。 图4-2 碳原子的sp杂化电子轨道

两个C原子尚各余两个p电子轨道,它们的对称轴都与sp杂化轨道的对称轴互相垂直,这两个p轨道可以在各自侧面重迭形成两个π键,所以炔键叁键中一个是σ键,两个是π键。实际上叁键中四个π电子的电子云是混合在一起,它们围绕着连接两个碳核的直线成圆筒形分布。如图4-3所示。 图4-3 乙炔分子的圆筒形π电子云 其他炔烃的碳碳叁键与乙炔相同,也是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 二、炔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炔烃中除了乙炔和丙炔没有异构体外,从丁炔开始有构造异构现象,但由于叁键碳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因此炔烃的构造异构体比烯烃少,也无顺反异构体。例如丁烯有三个构造异构体,但丁炔只有两个构造异构体,如下: CH3CH2C CH CH3C CCH3 1-丁炔2-丁炔 简单的炔烃可采用衍生物命名法,即以乙炔作母体,将其它基团看成取代基,而复杂的炔烃必须采用系统命名法,炔烃的命名与烯烃相似,只须将“烯”改为“炔”即可。例如: C H CCH(CH 3) 2 CH 3 C CCH(CH 3 ) 2 3-甲基丁炔4-甲基-2-戊炔 若分子中既含叁键,又含双键,则选择含有叁键、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以烯、炔两个位次的数字和的数值最小编号,碳原子数写在“烯”前;若烯、炔位次一样,则应使双键编号最小。例如: C H CCH CHCH 3CH CCH 2 CH CH 2 3-戊烯-1-炔1-戊烯-4-炔

有机化学4-5章(炔烃、二烯烃、脂环烃)

有机化学 4-5章 中央电大农林医药学院 有机化学4-5章(炔烃、二烯烃、脂环烃) 重、难点提示和辅导 一.命名 1.炔烃的命名原则与烯烃相似,只要把名称中的“烯”字改为“炔”就可以了。 2.二烯烃的命名原则也与烯烃相似,所不同的有两点:一是选择含有两个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二是书写名称时要标明两个双键的位置,称某二烯。 二烯烃的顺、反异构体的命名与烯烃相似,要把两个双键的构型分别表示出来。例如: 分析:对于C 2和C 3的双键,按照“次序规则”,两个较优基团在双键碳原子的同侧, 为Z 型;C 4和C 5双键,两个较优基团在双键碳原子的两侧,为E 型。因此,化合物被命名为: 2Z ,4E-2,4-庚二烯 3.脂环烃:不含取代基的脂环烃根据碳原子数叫“环某烷”或“环某烯”;含有取代基的环烷烃,命名时应使取代基的编号最小;含有取代基的不饱和环烃,命名时从不饱和键开始编号,使取代基的位次数最小;含有两个取代基的环烷烃,存在顺、反异构体,命名时应表示出来,取代基在环平面同侧的称顺式,反之,为反式。例如: 二.结构 1.碳原子的杂化炔烃分子中叁键碳原子是sp 杂化。sp 杂化是由s 轨道和一个p 轨道杂化形成两个能量均等的轨道,两个sp 杂化轨道对称轴之间的夹角是180o(成一条直线)。两个未参与杂化的p 轨道互相垂直,并且都与两个sp 杂化轨道对称轴组成的直线垂直。二烯烃的双键碳原子与烯烃相同,都是sp 2 杂化。 2.炔烃中的碳-碳三键是由一个sp-sp 重叠的σ键和两个π键所组成。 3.同分异构炔烃只有碳架异构和位置异构,无顺反异构;二烯烃与烯烃相同,有碳架异构、顺反异构、(双键)位置异构;脂环烃有(取代基)位置异构,如1,2-二甲基环丁烷与1,3-二甲基环丁烷,顺反异构,如顺-1,2-二甲基环丁烷与反-1,2-二甲基环丁烷,碳架异构,如甲基环丁烷与乙基环丙烷。在环己烷的构象中,椅式比船式稳定;在一取代环己烷的构象中,取代基在e 键的比在a 键的稳定;在多取代环己烷的构象中,取代基尽可能多的在e 键。

炔和二烯烃

炔和二烯烃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I leave uncultivated today, was precisely yesterday perishes tomorrow which person of the body implored. 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哈佛图书馆墙上训言之2 学习要求 1.掌握炔烃及二烯烃的命名法。2.掌握炔烃中叁键的结构及SP杂化。 3.掌握炔烃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炔氢的反应,酸性。4.掌握共轭二烯烃的反应:1,4-加成和1,2-加成, Diels-Alder反应。5.掌握烷烃、烯烃和炔烃的鉴别6.理解丁二烯的分子结构,离域,共振论。 7.理解速度控制和平衡控制。 8.了解炔烃及二烯烃的物理性质。 9. 了解二烯烃的分类。 10. 了解Lindlar、Birch催化剂。 作业 P94 2,5,7,10,11,14 Ⅰ炔烃 一、炔烃的结构 炔烃分子通式CnH2n-2,相对于同样碳数的烷烃少4个氢原子,分子内含有“C C”键 官能团 CC 1个C sp—C spσ键 2碳个原相子互(垂sp直杂的化π)键 乙炔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乙炔分子的电子云分布 一、炔烃的结构 图乙炔分子的结构 一、炔烃的结构 官能团 S % 键长键能 C C (sp3 ) 25 154 347 C C (sp2 ) 33 134 611 C C (sp ) 50 120 837

随S成分增加, 碳碳键长缩短;随S成分增加, 碳原子电负性增大(sp 3.29 sp2 2.73 sp3 2.48) 预测下列化合物中C-H键的键长、键能大小顺序 CH3 CH3 键能 CH2 CH2 HCCH CH 键长 CH CH 键长/nm 键能/kJ mol-1 0.110 410 0.108 423 0.106 460 二、炔烃的异构与命名 异构命名 构造异构 ------官能团位置异构及碳链异构 立体异构× 与烯烃相似,改“烯”为“炔” 主链同时含有烯键和炔键时,命名为某烯-几-炔 选择含有三键的链为主链各不饱和键位号和最小双键、三键位号相同,双键优先 CH3C CCHCH2CH=CHCH3 5-乙烯C基H-=2C-辛H2烯?-6-炔 7 6 54 3 CH3CHCHCH2C Cl CH3 21 CCH3 5-甲基-6-氯-2-庚炔 CH3CH=CHC ≡CH 3-戊烯-1-炔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南开大学版 4炔烃和二烯烃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1. (3)(4)为共轭化合物。 (1) CH 3 C=C H CH 2CH 2CH=CH 2H H C=C H CH 2CH 2CH=CH 2CH 3 顺-1,5-庚二烯 反-1,5-庚二烯 (2) CH 3 C=C H CH 2C H CH H C=C H CH 2C CH 3 CH 顺-4-己烯-1-炔 反--4-己烯-1-炔 (3) CH 3C=C H C=C H CH 3H H 3C CH 3C=C C=C H H CH 3 H 3C H (2Z,4E)-3-甲基-2,4-己二烯 (2E,4E)-3-甲基-2,4-己二烯 CH 3C=C C=C H CH 3H H 3C H CH 3C=C H C=C H H CH 3 H 3C (2Z,4Z)-3-甲基-2,4-己二烯 (2E,4Z)-3-甲基-2,4-己二烯 2、下列化合物与1mol 溴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是什么? (1)(2)CH 3C Br CH 3 CHCH 2CH=CH 2 Br CH 3CH CHCH 2C CH Br Br (3)CH 3CH=CHCH Br CH 2 Br CH 3CHCH=CHCH 2 Br Br (4)CH 3CH=CH CH=CH CH CH 2Br Br CH 3CH=CH CH CH=CH CH 2 Br Br CH 3CH CH=CH CH=CH CH 2 Br Br (5)CH 2C CH=CH 2 CH 3 Br Br CH 2C=CH CH 2 CH 3 Br Br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或命名: (1)(2)CCHCH 2CHCH 2CH 3 HC CH 3CH 3 CCH 2CH 2CH 3 CH 3C (3) (4)2-仲丁基-1-戊烯-3-炔 C CH 2=CH C CH=CH 2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习题答案第五版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习题答案第五版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P98-101)1.写出C6H10的所有炔烃异构体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2.命名下列化合物。 (1)2,2,6,6-四甲基-3-庚炔(给官能团以最低系列)(2)4-甲基-2-庚烯-5-炔(烯炔同位,以先列的烯给小位次)(3)1-己烯-3,5-二炔(烯炔同位,以先列的烯给小位次)(4)(Z)-5-异丙基-5-壬烯-1-炔 (5)(2E,4Z)-3-tert-butylhexa-2,4-diene,(2E,4Z)-3-叔丁基-2,4-己二烯(注意构型的对应)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烯丙基乙炔(2)丙烯基乙炔(3)二叔丁基乙炔(4)异丙基仲丁基乙炔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3)(2)(4)5.下列化合物是否存在顺反异构体,若存在则写出其构型式。 (1)(4)分子存在两个顺反异构体。 (2)(3)分子不存在顺反异构体。 6.提示:ΔH等于断开各个键所需能量之和减去生成各个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之和。正值为吸热反应,负值为放热反应。 (1)ΔH=835.1-610+188.3-2×284.5=-155.6kJ.mol-1(2)ΔH=835.1-610-345.6=-120.5kJ.mol-1(3)ΔH=835.1-610+368.2-415.3-284.5= -106.5kJ.mol-17.分析:1,4-戊二烯氢化热的值为:2(π键键

能)+2(H-Hσ键键能)-4(C-Hσ键键 能)=2*(610-345.6)+2*436-4*415.3=-260.4kJ.mol-1因此,1,3-戊二烯的离域能为:260.4-226=34.4kJ.mol-18.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1) (2) (3) (4) (5) (6) (7) 9.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 (2)解: 10.戊烯与溴等摩尔加成,反应用去0.005摩尔溴,因此混合物中戊烯的质量为0.35克,质量分数为7:20。 11.根据题意知:C6H10为末端炔,在4-位上连有一个甲基。12.13.根据题意知:化合物有两个不饱和度,不与银氨溶液反应,说明不是端基炔烃; 加氢后产物可以推出该化合物不是炔烃,而是二烯烃。化合物为2,3-二甲基丁二烯。 14.从乙炔出发合成下列化合物,其它试剂可以任选。 (1)氯乙烯(2)1,1-二溴乙烷(3)1,2-二氯乙烷(4)1-戊炔⑸2-已炔⑹顺-2-丁烯⑺反-2-丁烯由⑹中2-丁炔处理:

第四章 二烃和炔烃(6学时)

第四章 二烯烃和炔烃(6学时) §4.1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称为多烯烃。二烯烃的通式为C n H 2n-2。 一、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根据二烯烃中两个双键的相对位置的不同,可将二烯烃分为三类: 1、累积二烯烃 两个双键与同一个碳原子相连接,即分子中含有 结构。 例如:丙二烯 CH 2=C=CH 2 。 2、隔离二烯烃 两个双键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键隔开,即分子骨架 为 。例如,1 、4-戊二烯 CH 2=CH-CH 2-CH=CH 2。 3、共轭二烯烃 两个双键被一个单键隔开,即分子骨架为 。 例如,1,3-丁二烯 CH 2=CH-CH=CH 2。 二烯烃的命名与烯烃相似,选择含有两个双键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距离双键最近的一端经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词尾为“某二烯”,两个双键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在前,中间用短线隔开。若有取代基时,则将取代基的位次和名称加在前面。例如: CH 2=C (CH 3 )CH=CH 2 2-甲基-1,3-丁二烯 CH 3CH 2CH=CHCH 2CH (CH 2)4CH 3 3,6-十二碳二烯 若有顺反异构请标明,例如: C H 3C H C C H C 3 H H ↑ ↑ ↑ ↑ 2Z,4Z-2,4-已二烯 H 3C H C C H C CH 3 H H ↑ ↑ ↑ 2Z,4E-2,4-已二烯 ↑ §4.2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 – 共轭效应 1、共轭二烯烃的结构 C C C C C C (CH 2)n C C C C C H H C H C H H H CH 2 H C C H CH 2 0.134nm 0.148nm 31 242p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练习及答案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1、写出C6H10的所有炔烃异构体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答案: 2、命名下列化合物。 答案: (1) 2,2,6,6-四甲基-3-庚炔(2)4-甲基-2-庚烯-5-炔(3)1-己烯-3,5-二炔(4)5-异丙基-5-壬烯-1-炔(5) (E),(Z)-3-叔丁基-2,4-己二烯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⑴ 烯丙基乙炔 ⑵ 丙烯基乙炔 ⑶ 二叔丁基乙炔 ⑷ 异丙基仲丁基乙炔 答案: (1)CH2=CHCH2C ≡ CH 1-戊炔-4-炔 (2)CH3CH=CH-C ≡CH 3-戊 烯-1-炔 (3) (CH3)3CC ≡CC(CH3)3 2,2,5,5-四甲基-3-已炔 (4) 2,5-二甲基-3-庚炔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5-ethyl-2-methyl-3-heptyne (2)(Z)-3,4-dimethyl-4-hexen-1-yne (3)(2E,4E)-hexadiene (4)2,2,5-trimethyl-3-hexyne 答案: (1) (CH 3)2CH C CCH (C 2H 5)CH 2CH 3 2-甲基-5-乙基-3-庚炔 (2) CH 3 C C C CH CH 3C 2H 5 (Z )-3,4-二甲基-3-己烯-1-炔 (3)H C C C H CH 3 H CH 3 C (2E ,4E )-2,4-己二烯 (4) C CH 3CH 3CH 3C C CH CH 3 CH 3 2,2,5-三甲基-3-己炔 5.下列化合物是否存在顺反异构体,如存在则写出其构型式 ⑴ CH 3CH=CHC 2H 5 (2)CH 3CH=C=CHCH 3 (3) CH 3C CCH 3 ⑷ CH C-CH=CH-CH 3 答案: (1) (2)无顺反异构体(3)无顺反异构体

炔烃和二烯烃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Chapter four Alkynes And Dienes 第一节炔烃 (Alkynes) 一、炔烃的结构、同分异构和命名 : 1.结构( Structure): 乙炔的构造式 HC C H 分子式:C2H4 H H [讨论 ]:1、键角:角 H-C-C=180O 2、键长:三键<双键<单键 3、键能: EC-H: 乙炔>乙烯>乙烷LC≡ C=1.21? 自由基稳定性: CH3CH2 >CH2 CH > CH C 4、酸性:CH C H >CH2 CH H>CH3 C H 2 H PKa 25 36.5 42 电负性SP > SP2 >SP3 5、碳原子正电性:乙炔 >乙烯 二、异构现象 一、位置异构:C C C C 与C C C C 二、碳架异构: C C C C 与 C CC C C C [注 ]:无顺反异构现象。 三、炔烃的命名 1、最多不饱和链 CH2CH2CH3

2、最长碳链 CH3CC CH CH 2 C H CH 2 C H CH 2 4 乙烯基1庚烯5 炔 3、最多双键 CH 2 CH CH C CH CH CH 2 4、最小序数 C CH (1)总和最小 (2)有选择时,烯键最小。 四、炔烃的物理性质 一、沸点: C1-C 4气体, C4以上为液体。 二、直链烃的沸点:烯 <烷 <炔 [原因 ]: (1)偶极矩:炔 >烯>烷 (2)分子量:烷 >烯>炔 (3)分子形状:烷 >炔 >烯 综合结果 :烯<烷<炔 五、炔烃的化学性质 一、催化加氢 部分还原:

[讨论 ]: 反应活性 : ( 1)单独加氢 烯 >炔 (2)同时存在 炔 >烯 二、亲电加成 1、加卤素 CHCH +Cl 2 FeCl 3 Cl 2 CH CH Cl 2CHCHCl 2 催化剂 Cl Cl [说明 ]: 1、实际意义 ( 1)制备四卤化物 ( 2)定性鉴定 2、反应活性:烯 >炔 如: 因为: Br + Br + 比 稳定 CH CH CH CH 2、加卤化氢 2 2 讨论 ]: 1、加成方向:

南京工业大学王积涛第三版有机化学课后答案第4章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1、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共轭化合物?哪些是有顺反异构体?试画出它们顺反 异构体的构型式并命名。 (1)无共轭、有顺反 顺-1,6-辛二烯 反-1,6-辛二烯 (2)无共轭、有顺反 C=C CH 2C ≡CH CH 3H H ——— — C=C ————H H CH 3CH 2C ≡CH 顺-4-已烯-1-炔 反-4-已烯-1-炔 (3)有共轭、有顺反 顺顺-3-甲基-2,4-已二烯 反,反-3-甲基-2,4-已二烯 (2E,4Z)-3-甲基-2,4-已二烯 (2Z,4E)-3-甲基-2,4-已二烯 反,顺-3-甲基-2,4-已二烯 顺,反-3-甲基-2,4-已二烯 (2Z,4Z)-3-甲基-2,4-已二烯 (2E,4E)-3-甲基-2,4-已二烯 (4)有共轭、无顺反 C=C C ≡C-CH 3CH 3— — —— H CH 3 2-甲基-2-已烯-4-炔 2、下列化合物和1摩尔溴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是什么? C=CHCH 2CH=CH 2 + Br 2CH 3 — — —CH 3CH 3CH 3-C-CHCH 2CH=CH 2 ——Br Br (1) CH 3CH=CHCH 2C + Br 2(1mol) ≡— — Br Br CH 3CH-CHCH 2C CH ≡CH (2) Br 2(4)CH 3CH=CHCH=CHCH=CH 2 CH 3CH-CH=CH-CH=CH-CH 2 Br

CH 3 2(1mol ) Br CH 2C=CH-CH 2CH 3 CH 2=C-CH=CH 2 (5) Br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或命名: CH 3 ≡(1) 3,5-二甲基庚炔CH C-CHCH 2-CHCH 2CH 3CH 3 ≡(2) methylpropylacetylene CH 3-C C-CH 2CH 2CH 3 —≡CH 3 — (3) CH 2=C-C C-CH 3 HC-CH 2CH 32-仲丁基-1-戊烯-3-炔 ≡(4) 1,5-已二烯-3-炔 CH 2=CH-C C-CH=CH 2 CH 3 — ≡CHCH 3(5) CH 3-C C-C=CH-CHCH 2CH 3 CH 3 4,7-二甲基-6-乙基-4-辛烯-2-炔 (6) (2E,4Z)-3-t-butyl-2,4-hexadiene C=C CH 3C(CH 3)3 H ————C=C — —— H H CH 3 4、用反应式表示1-丁炔与下列试剂的反应: (1)1molH 2,Ni ; ≡CH 3CH 2C CH H 2(1mol) CH 3CH 2CH=CH 2 (2)2molH 2,Ni ; ≡CH 3CH 2C CH H 2(2mol) CH 3CH 2CH 2CH 3 (3) 1molBr 2 C=C CH 3CH 2Br ———— Br H ≡CH 3CH 2C CH Br 2(1mol) (4) 2molBr 2 (5) 1mol HCl ≡CH 3CH 2C CH HCl(1mol) Cl — CH 3CH 2CH=CH 2 (6)2mol HCl

炔烃和烯烃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学习要求 1.掌握炔烃和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及化学性质,了解炔烃的物理性质; 2.掌握炔烃和二烯烃的命名; 3.理解炔烃与烯烃加成反应的差异及共轭二烯烃的1,2-加成和1,4-加成; 4.掌握共轭体系及共轭效应; 5.掌握炔烃的制备,了解一些重要的炔烃和二烯烃的用途; 6.理解速度控制和平衡控制的概念; 炔烃和二烯烃都是通式为C n H 2n-2的不饱和烃,炔烃是分子中含有-C ≡C-的不饱和烃,二烯烃是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但结构不同,性质各异。 §4—1 炔 烃 一 炔烃的结构 最简单的炔烃是乙炔,我们以乙炔来讨论三键的结构。 现代物理方法证明,乙炔分子是一个线型分子,分之中四个原子排在一条直线上 杂化轨道理论认为三键碳原子既满足8电子 结构 结构和碳的四价,又形成直线型分子,故三键碳原子 成键时采用了SP 杂化方式 . 1 sp 杂化轨道 H 0.106nm 0.12nm 180° 2s 2p 2s 2p sp p 激发 杂化

33 / 14 杂化后形成两个sp 杂化轨道(含1/2 S 和1/2 P 成分),剩下两个未杂化的P 轨道。两个sp 杂化轨道成180分布,两个未杂化的P 轨道互相垂直,且都垂直于sp 杂化轨道轴所在的直线。 2 三键的形成σ 3.比较 碳碳键 单 键 双 键 叁 键 键 长(nm) 0.154 0.134 0.120 键 能(KJ) 345.6 610 835 乙烷H 3C-CH 3 乙烯H 2C=CH 2 乙炔HC ≡CH C-C 键能 (kJ) 368 607 828 C-H 键能(kJ) 410 444 506 C-C 键长 1.54 1.34 1.21 C-H 键长 1.10 1.085 1.06 180° sp sp z 两个 的空间分布sp 三键碳原子的轨道分布图 乙烯分子的成键情况 H 乙炔的电子云

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徐寿昌编《有机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烷烃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2,3,3,4-四甲基戊烷(2)3-甲基-4-异丙基庚烷(3)3,3,-二甲基戊烷 (4)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2,5-二甲基庚烷(6)2-甲基-3-乙基己烷 (7)2,2,4-三甲基戊烷(8)2-甲基-3-乙基庚烷 2、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CH3)3CC(CH2)2CH2CH3(2) (CH3)2CHCH(CH3)CH2CH2CH2CH3 (3) (CH3)3CCH2CH(CH3)2(4) (CH3)2CHCH2C(CH3)(C2H5)CH2CH2CH3 (5)(CH3)2CHCH(C2H5)CH2CH2CH3(6)CH3CH2CH(C2H5)2 (7) (CH3)2CHCH(CH3)CH2CH3 (8)CH3CH(CH3)CH2CH(C2H5)C(CH3)3 3、略 4、下列各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对吗?如有错,指出错在哪里?试正确命名之。均有错,正确命名如下: (1)3-甲基戊烷(2)2,4-二甲基己烷(3)3-甲基十一烷 (4)4-异丙基辛烷(5)4,4-二甲基辛烷(6)2,2,4-三甲基己烷 5、(3)>(2)>(5)>(1) >(4)

7、用纽曼投影式写出1,2-二溴乙烷最稳定及最不稳定的构象,并写出该构象的名称。 8、构象异构(1),(3)构造异构(4),(5)等同)2),(6) 9、分子量为72的烷烃是戊烷及其异构体 (1) C(CH3)4(2) CH3CH2CH2CH2CH3 (3) CH3CH(CH3)CH2CH3(4) 同(1) 10、分子量为86的烷烃是己烷及其异构体 (1)(CH3)2CHCH(CH3)CH3(2) CH3CH2CH2CH2CH2CH3 , (CH3)3CCH2CH3 (3)CH3CH2CH(CH3)CH2CH3(4)CH3CH2CH2CH(CH3)2 14、(4)>(2)>(3)>(1) 第三章烯烃 1、略 2、(1)CH2=CH—(2)CH3CH=CH—(3)CH2=CHCH2— 3、(1)2-乙基-1-戊烯(2) 反-3,4-二甲基-3-庚烯(或(E)-3,4-二甲基-3-庚烯 (3) (E)-2,4-二甲基-3-氯-3-己烯(4) (Z)-1-氟-2-氯-2-溴-1-碘乙烯 (5) 反-5-甲基-2-庚烯或(E)-5-甲基-2-庚烯(6) 反-3,4-二甲基-5-乙基-3-庚烯 (7) (E)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8) 反-3,4-二甲基-3-辛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