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材料课后题答案(第四篇)王建清主编

包装材料课后题答案(第四篇)王建清主编
包装材料课后题答案(第四篇)王建清主编

包装材料课后题答案(第四篇)王建清主编

1.试述金属包装材料的性能特点。

(1)优良的机械性能(2)综合爱护性能好(3)外表美观(4) 加工性能好(5)资源丰富(6)废弃物处理性好

常见的金属包装材料有哪些?

金属材料的种类极多,但用于包装上的材料品种并不专门多,包装用金属材料的品种有:钢铁、铝、铜、锡、锌、铅等。其中使用较多的要紧是钢材、铝材及其合金材料。

简述金属包装材料的包装适性。

耐蚀性、力学性能、印刷适性与造型、卫生性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哪几项?

(1)弹性和刚度(2)强度和塑性(3)冲击韧性(4)疲劳(5)硬度(6)断裂韧性

&&什么是金属键,它的特点是什么?

金属原子结构的特点是外层电子少,容易失去。当金属原子相互靠近时,这些外层电子就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电子,为整个金属所共有,它们在整个金属内部运动,形成电子气。这种由金属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相互作用而结合的方式称金属键。

&&简述常见钢质包装材料的结构、性能特点及使用范畴。

常见钢质包装材料有镀锡薄钢板、镀铬薄钢板、镀锌薄钢板和低碳薄钢板。镀锡薄钢板结构由钢基板、锡铁合金层、锡层、氧化膜和油膜构成。各层的厚度、成分因生产方法的不同有一定差异。油膜的特点是润滑和防锈;氧化膜具有防锈、防变色和防硫化斑的作用;锡层美观、易焊、耐腐蚀且无毒;锡铁合金层耐腐蚀;钢基板加工性良好,制罐后具有必要的强度。由于锡的电极电位比铁高,且化学性质稳固,因此镀锡层对铁起到一定爱护作用,一样物品可直截了当用镀锡薄钢板罐包装。不能直截了当使用镀锡薄钢板容器的物品,应使用涂料镀锡薄钢板制罐。镀铬板是表面镀有铬和铬的氧化物的低碳薄钢板,它的结构由钢基板、金属铬层、水

合氧化铬层和油膜构成。油膜防锈和润滑;水合氧化铬层爱护金属铬层,便于涂料和印铁,并防止产生孔眼;金属铬层有一定耐蚀性;钢基板加工性好,制罐后具有必要的强度。镀铬板现要紧用于腐蚀性较小的啤酒罐、饮料罐以及经内外涂装后用于制作冲拔罐和食品罐的底和盖等。镀锌薄钢板是在酸洗薄钢板表面上镀上一层厚度为0.02mm以上的锌爱护层而成。镀锌薄钢板的机械性能和镀锡板、镀铬板相近。它表面光亮,强度、韧性良好,耐腐蚀性能也不错。镀锌板多用于制造中型和大型容器,适宜盛装中性食品及其原料,或盛装粉状、浆状和液状等其它物料。因为锌的电极电位比铁低,化学性质比较爽朗,在空气中能专门快生成一层氧化锌薄膜,大大提升了钢板的耐腐蚀性能。用镀锌板制成容器后就不必再进行表面防腐处理,镀锌板所制的容器还具有强度高、密封性能好等特点。包装用钢材要紧是含碳量低于0.25%的低碳薄钢板,这种钢材中的组织大多数为铁素体,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足够的塑性和韧性,便于冲压成型和拉拔成型,制成各种桶、罐类包装容器。低碳薄钢板机械强度高,加工性能良好,具有优良的综合防护性能,遮光性强,导热率高、耐热性和耐寒性优良,易于印刷装饰,是制作各种运输包装用金属容器和金属罐如集装箱、钢桶、钢箱、钢托盘等的要紧材料。低碳薄钢板的缺点是耐腐蚀性差,一样需要加涂料处理。

简述铝质包装材料的性能特点及使用范畴。

(1)质轻、无毒无味(2)有优良的加工性(3)表面性能好(4)热传导率高(5)阻隔性好(6)再循环性能好(7)能与其它材料如纸、纸板及塑料等复合成复合材料通常L1、L2、L3适合于制作啤酒桶、日用及医药用金属软管;L5-1适合于制作防盗盖、果汁三片罐的易拉盖;LF21常用于低内压的易拉盖、拉环;LF1、LF2用于制作二片罐的罐身、罐盖及拉环等。铝箔常用于包装糖果、香烟、食品、药品等。

简述镀锡薄钢板及镀铬薄钢板的制造工艺过程。

镀锡薄钢板生产工艺:铁砂矿→炼铁→炼钢→钢坯(低碳钢)

↓↓连续浇注热轧↘↙2~3mm热轧钢带→酸洗→冷轧→电解清洗→退火→二次冷轧(或平坦)→成卷→电解清洗→酸洗→电镀锡→软融→

钝化处理→静电涂油→检查→剪切→检查→分类→包装→电镀锡板(1)酸性电镀(2)热浸镀低碳钢→热轧→板坯→热轧→带钢→酸洗→冷轧→电解清洗→退火→平坦→剪切→酸洗→溶剂处理→热浸锡→冷却→清洗→检查分类→包装→热浸镀锡板镀铬薄钢板深产工艺:一液法:轧制薄钢板→电解清洗→退火→平坦→剪切→酸洗→电解处理镀铬→水洗→风干→涂油→镀铬薄钢板。二液法:轧制薄钢板→电解清洗→退火→平坦→剪切→酸洗→镀铬槽中镀铬→铬酸处理→水洗→风干→涂油→镀铬薄钢板。

简述铝合金薄板的制造工艺过程。

铝合金薄板系铝镁、铝锰等合金制造而成,其工艺流程为:铸造→热轧→冷轧→退火→冷轧→热处理→矫平→钝化处理(生成氧化铝薄膜)→涂料→铝合金薄板

对包装铝箔有何质量要求?

对包装铝箔的质量要求要紧有:表面应洁净、平坦,不承诺有腐蚀斑痕,纹和碰伤表面承诺有迎光肉眼可见的针孔,但不得过大或过多,应符合标准的要求;纯铝箔卷应缠紧,端面要缠齐,不得有压陷、毛刺和污迹;纯铝箔的断头个数应符合标准要求;食品用铝箔应注明“食用”二字,铝箔不得带油类气味,有毒元素含量应符合标准规定。

第二章金属包装容器

1.常见金属包装容器有哪些?

常见金属包装容器有印铁品(听、盒)、易拉罐(包括铝制二片罐、钢制二片罐、马口铁三片罐)、喷雾罐(马口铁制成精美的药用罐、杀虫剂罐、化妆品罐等)、食品罐(罐头、液体或固体食品罐等)和各类瓶盖(马口铁皇冠盖、旋开盖、铝质防盗盖),另有1~20升马口铁制成的化工桶及冷轧板、锌板制成的20~200升的钢桶等。

简述二片罐、三片罐的结构特点。

二片罐由连底的罐身和罐盖二个要紧部分组成的金属罐,有浅冲罐、

深冲罐、变薄拉伸罐。三片罐由罐盖、罐底和罐身三个要紧部分连接而成的金属罐。

3、三片罐的制造工艺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三片罐按照罐身制造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压接罐、粘接罐和焊接罐三种。这三种罐的区别在于罐身侧缝的结合方法不同,而罐盖、罐底,以及罐盖和罐底与罐身的结合方法差不多相同。压接罐的罐身是沿用传统的切角、端折、成圆、压平等工艺制造,要紧用于对密封要求不严的食品罐,如茶叶罐、月饼罐、糖果巧克力和饼干罐等;如果是对密封要求较严格的包装,则要增加一道焊锡工序,以确保罐身侧缝的密封性能。焊接罐是罐身纵缝采纳焊接密封制造的金属罐。镀锡薄钢板和镀铬薄钢板均可用电阻焊法制罐。电阻焊节约了贵重的锡,并幸免了铅锡等对内装食品的污染;焊缝强度高,密封性好;焊缝搭接宽度小(不超过lmm),节约了材料;焊缝小,彩印面积大,外形美观;焊缝厚度薄,便于翻边、缩颈和封口等后续工序的操作,生产效率高。由于镀铬薄钢板等材料的焊接性差,因此显现了用有机粘合剂(要紧是耐高温的聚酰胺树脂系粘合剂)粘结罐身纵缝的制罐工艺。与电阻焊工艺相比,它的特点是:在印刷时不留空白,因而罐身外形美观;采纳价格廉价的无锡钢板,能够降低成本。为保证足够的强度,罐身接缝的搭接宽度较大(约5mm~6mm左右)。

4.简述焊接三片罐的制造工艺过程。

缝焊罐罐身制造工艺:印铁→切板→卷圆→焊接→补涂→烘干→翻边→罐身

5、二片罐有哪几种,讲明它们的制造工艺过程。

由于罐身成型工艺不同,目前二片罐要紧包括:浅冲罐、拉伸罐(深冲罐DRD) 和变薄拉伸罐(冲拔罐DWI)等三种。浅冲罐工艺流程:镀锡板或镀铬板→喷油(棕榈油)→切板→冲罐身→切边→翻边→罐身拉伸罐(DRD罐)制作工艺过程:涂油的金属板材→切板→冲成杯状→再次冲杯(依据罐高可能若干次)→冲压罐底膨胀圈→修边→翻边→滚加大筋→表面装饰→检漏变薄拉伸罐(DWI罐或DI罐)的工艺流程:卷材涂润滑油→

下料→冲压预拉伸成杯状→多次拉伸变薄→冲底成型→修边→清洗润滑油→烘干→涂白色珐琅质→表面印刷→涂内壁→烘干→缩颈翻边→检漏简述二重卷边原理和卷边结构。

二重卷边一样由五层铁皮组成,其中三层为罐盖铁皮,二层为罐身铁皮;关于压接罐在罐身接缝处的卷边为七层铁皮。在两重卷边的内部还衬有胶膜,故能保证卷边的致密性,幸免外界微生物的入侵,确保食品在储藏期中的安全。二片罐罐身与盖的密封结合,与三片罐的完全相同。当罐身和罐盖被同时送入封口作业位置时,托盘上升和封口压头,共同将罐身及底盖夹住,罐盖被固定在罐身筒的翻边上,封口压头套入罐底盖的肩胛底内径,然后由头、二道辊轮依次进行辊压卷封。

7.简述金属软管的结构特点及制造工艺过程。

金属软管开启方便,可分批取用内装物,再封性好,未被挤出的内装物被污染机会比其他包装方式少得多。金属软管制造工艺:金属片状毛坯→涂布润滑剂→冲压挤出成型→车削→退火→内涂覆→干燥→外涂覆→干燥→印刷→干燥→封盖

简述喷雾包装的特点。

喷雾包装内藏有能量(压力、膨胀力),而且有阀门,因此在操作时,用手按动阀门,即可专门容易地按所需要的状态将内装物镇定器中取出来。作为能源的推进剂同时封在容器中,将此与原液组合,能比较容易地得到其它的包装所得不到的内装物取出状态。而且在其容器上还设有能自动开关的阀门,除取出所需的量外,其他总是保持密封状态。因此就其商品价值来看,具有准确、有效、简便、卫生等特点。

简述金属喷雾罐的工作原理。

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阀杆密封垫将阀杆喷嘴的周围和阀杆凸缘部分密封,使阀杆喷嘴关闭,按下按钮开关时,阀杆向下,阀杆喷嘴离开阀杆

密封垫,处于开口状态,由于推进剂的压力使内装液通过导管,上升到机架内,从阀杆喷嘴通过按钮开关喷到别处。

简述金属喷雾罐的要紧结构特点。

.金属喷雾罐有三片喷雾罐、两篇喷雾罐和整体喷雾罐(无缝罐)。三片罐是由上盖、下盖、容器筒三部分结合而成的容器,这种容器几乎差不多上把板卷成圆筒状,用焊接或压接加以接合,因此也叫做侧缝罐。二片罐是由上盖或下盖,与杯形筒两部分结合而成的容器(见图4-63b)。整体罐是上盖、下盖、筒体为一体的容器。无缝罐最大特点是没有侧缝,以及通常圆顶盖和筒体成为一体,罐的肩部能够形成一条平滑而漂亮的曲线多用于要求造型设计美观的化妆品。另外,无缝罐耐压强度高,当形成罐体后,再进行内涂,能尽量少露出金属,可用于装压力比较高的和腐蚀性大的物品。

简述金属容器检验的目的。

金属包装容器的质量,不仅对包装内容物的质量和保质期有专门大阻碍,甚至也阻碍罐装产品的销售,因此制罐后,不管是三片罐依旧二片罐,或是其它金属包装容器,通常要对容器进行各个方面的质量检测。

金属罐检漏的目的是什么,常见的检漏方法有哪几种?

制罐以后要进行空罐密封性试验,常用的实验方法有以下两种,即减压法和加压法。通常将已洗净的空罐,经35℃烘干后,再进行减压和加压试漏。

结构动力学试卷B卷答案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结构动力学》考试卷(B卷、闭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成绩 学号专业班级姓名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刚度法和柔度法所建立的体系运动方程间有何联系?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方便? 答:从位移协调的角度建立振动方程的方法为柔度法。从力系平衡的角度建立的振动方程的方法为刚度法。这两种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有着相同的前提条件。在便于求出刚度系数的体系中用刚度法方便。同理,在便于求出柔度系数的体系中用柔度法方便。在超静定结构中,一般用刚度法方便,静定结构中用柔度法方便。 2、什么叫动力系数,动力系数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单自由度体系位移动力系数与内力动力系数是否一样? 答:动力系数是指最大动位移[y(t)]max与最大静位移yst的比值,其与体系的自振频率和荷载频率θ有关。当单自由度体系中的荷载作用在质量处才有位移动力系数与内力动力系数一样的结果。 3、什么叫临界阻尼?怎样量测体系振动过程中的阻尼比?若要避开共振应采取何种措施? 答:当阻尼增大到体系在自由反应中不再引起振动,这时的阻尼称为临界阻尼。根据公式即测出第k次振幅和第k+n次振幅即可测出阻尼比。 措施:○1可改变自振频率,如改变质量、刚度等。○2改变荷载的频率。○3可改变阻尼的大小,使之避开共振。 4、振型正交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振型正交有何应用?频率相等的两个主振型互相正交吗? 答:物理意义:第k主振型的惯性力与第i主振型的位移做的功和第i主振型的惯性力与第k主振型的静位移做的功相等,即功的互等定理。 作用:○1判断主振型的形状特点。○2利用正交关系来确定位移展开公式中的系数。 5、应用能量法求频率时,所设的位移函数应满足什么条件?其计算的第一频率与精确解相比是偏高还是偏低?什么情况下用能量法可得到精确解? 答:所设位移函数要满足位移边界条件,同时要尽可能与真实情况相符。第一频率与精确解相比偏高。如果所假设的位移形状系数与主振型的刚好一致,则可以得到精确解。

包装材料学课后题答案

绪论 1.包装材料的定义是什么?对于从事包装专业的人员,为什么要学习包装材料?如何学习? 答:包装材料是指作包装容器和满足产品包装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对于从事包装专业的人员,只有具备丰富的包装材料的理论与知识,才可能创造出新型的产品包装和包装方法,提高包装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学习、研究包装材料的过程中,要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入手,认识和掌握组成、结构、性能、应用四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产生最佳的技术比和经济比。 2.对包装材料的要求有哪些? 答:保护性、安全性、加工性、方便性、商品性。 第二章塑料包装结构 1.名词解释 填料:填料又称填充剂,是塑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合成树脂呈现惰性的补充材料。 增塑剂:又称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 塑化:塑化指塑料在料筒内经加热达到流动状态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的全过程。

塑料: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添加其他添加剂,经一定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塑制成型或制成薄膜的材料。 2.塑料一般由哪几种成分组成?各组分在塑料中作用是什么? 答:树脂:黏合剂的作用。填充剂:增量、降低成本、改变塑料的硬度、冲击强度等。增塑剂:增强塑料的柔韧性、搞冲击性、弹性等。稳定剂:抑制塑料的降解。固化剂:提高塑料硬度。着色剂:使塑料着色。 3.试从LDPE、LLDPE、HDPE的分子结构特征分析其性能上的差异。 答:LDPE大分子中含有各种式样的长短支链使它不易产生结构致密的晶体;LLDPE分子链上含有许多短小而规整的支链,性能与LDPE相近;HDPE分子中支链很少,且主要呈线形结构,使它分子堆积较密,致使其密度较大。 4.BOPP薄膜与CPP薄膜相比,在性能上有哪些区别? 答:BOPP的厚度较小,抗张强度经CPP大得多,延伸率比CPP要小,透湿度和氧气透过度都比CPP要小。 5.PVC和PVDC都是由相同的元素C、H、Cl构成,而PVC 为典型的非晶体塑材,PVDC为结晶塑材,为什么?并分析性能上的差别。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篇一: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念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 研究如何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二、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____教育现象____揭示_____教育规律___的一门 科学。 2.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__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__和教育与人的 身心发展的关系。 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________普通教育学 ___ 。 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___萌芽、 _形成独立学科__ 和 _ 科学化发展等三个阶段。 三、选择题 bcbcbcc 1.世界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______。 a.《学记》 b.《论语》 c.《雄辩术原理》 d.《大学》 2._________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师说》 3.最早地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_______________。 a.斯宾塞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柏拉图 5.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_____________的《大教学论》看成是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a.柏拉图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6.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_______________,在世 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a.卢梭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7.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____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 术原理》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 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12.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不实时系统迚行比较。答:(1)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微妙。 (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取了多级容错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 13.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第二章 2. 画出下面四条诧句的前趋图: S1=a:=x+y; S2=b:=z+1; S3=c:=a –b;S4=w:=c+1; 8.试说明迚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 (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 (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 (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

湖南工大包装材料学课后答案

1.包装材料的定义是什么?对于从事包装专业的人员,为什么要学习包装材料?如何学习? 答:包装材料是指作包装容器和满足产品包装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对于从事包装专业的人员,只有具备丰富的包装材料的理论与知识,才可能创造出新型的产品包装和包装方法,提高包装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学习、研究包装材料的过程中,要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入手,认识和掌握组成、结构、性能、应用四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产生最佳的技术比和经济比。 2.对包装材料的要求有哪些?答:保护性、安全性、加工性、方便性、商品性。 第二章塑料包装结构 1.名词解释 填料:填料又称填充剂,是塑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合成树脂呈现惰性的补充材料。 增塑剂:又称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 塑化:塑化指塑料在料筒内经加热达到流动状态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的全过程。 塑料: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添加其他添加剂,经一定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塑制成型或制成薄膜的材料。 2.塑料一般由哪几种成分组成?各组分在塑料中作用是什么? 答:树脂:黏合剂的作用。填充剂:增量、降低成本、改变塑料的硬度、冲击强度等。增塑剂:增强塑料的柔韧性、搞冲击性、弹性等。稳定剂:抑制塑料的降解。固化剂:提高塑料硬度。着色剂:使塑料着色。 3.试从LDPE、LLDPE、HDPE的分子结构特征分析其性能上的差异。 答:LDPE大分子中含有各种式样的长短支链使它不易产生结构致密的晶体;LLDPE分子链上含有许多短小而规整的支链,性能与LDPE相近;HDPE分子中支链很少,且主要呈线形结构,使它分子堆积较密,致使其密度较大。 4.BOPP薄膜与CPP薄膜相比,在性能上有哪些区别? 答:BOPP的厚度较小,抗张强度经CPP大得多,延伸率比CPP要小,透湿度和氧气透过度都比CPP要小。 5.PVC和PVDC都是由相同的元素C、H、Cl构成,而PVC为典型的非晶体塑材,PVDC为结晶塑材,为什么?并分析性能上的差别。 答:由于PVC线性大分子链上氯原子的存在,破坏了结构的对称性,因此其为非晶体塑材;而PVDC分子上不存在这种现象,故为结晶塑材。PVC化学稳定性好,热软化点低,而PVDC耐燃、耐腐蚀、气密性好,极性强,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且光、热稳定性差,加工困难。 6.常用乙烯共聚物有哪几种?简述其功能、特点及应用。 答:聚乙烯:机械强度、透光性、透湿性、耐溶性均较差,但伸长率、耐冲击性、柔软性均较高,广泛用于包装袋。聚苯乙烯:透光性好、不易燃、燃烧时发出带烟的火焰,主要用于透明包装容器、容器盖、真空镀铝、蒸镀容器等。聚氯乙烯:耐酸耐碱,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和介电性能,不易降解,广泛用于容器制造、工业塑料包装袋、管道等。聚偏二氯乙烯:密度较大、熔点范围窄、质硬、不易加工,可用于制作复合薄膜、黏合剂、涂料、食品包装膜等。聚乙烯醇:透明度高、黏合强度大、抗老化性、耐执性优良、吸水性强,广泛用于真空包装、充气包装、防气剂之类的升华性物质的包装。 7.试从PA类塑料的分子结构特征分析其主要性能特点。 答:聚酰胺链段中,重复出现的酰胺基团中有一个带极性的基团,这个基团上的氢能与另一个酰胺基团链段上的给电子的羰基(C=O)结合形成相当能力的氢键,使结构晶体化,这样会导致熔点升高,使成品具有良好的韧性、耐油脂和耐溶剂性,机械性能优异。 8.什么叫聚酯?为什么说PET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塑料包装材料? 答:聚酯(PET)即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它是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缩聚物。聚酯的耐低温性能很好、线膨胀系数小、成型收缩性低、气密性好、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机械性能尤其卓越!故称PET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塑料包装材料。 9.排列下列聚合物的性能顺序:PE、增塑PVC、PA66、PC。(a)按抗热能力的强弱排序;(b)按强度的大小排序;(c)按韧性的优良排序

大学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9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B.《中庸》C.《孟子》D.《学记》 2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莫基人”的人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拉伊 3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勒图尔诺 B .沛西·能 C .孟禄 D .达尔文 4 .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B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C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 D .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5 .许多西方学者把运用教育的力量培养青年一代具有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的过程称之为( )过程。 A .政治社会化 B .学术社会化 C .社会学术化 D .社会政治化 6 .当国家竞争加剧,强调各方面尤其是科技实力时,就会强调教育质量,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强调培养国家精神和() o A .文雅教育 B .英才教育 C .教育平等化 D .价值多元化 7 .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以()为典型。 A .欧洲国家 B .美国 C .前苏联 D .中国 8 . ( )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制度内部权力与资源的重新调整和优化配呈,来提高教育的效益以及教育适应变革的能力。 A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 .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是从()角度来对课程进行划分的。 A .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 B .课程的存在形式 C .课程的组织核心 D .课程管理制度 10 .教学是()。 A .学生学的活动 B .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C .教师教的活动 D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D ) A.赫尔巴特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B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C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B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D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C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B)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 )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C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B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C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操作系统课后题及答案

第一章 1 .设计现代OS 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 2 .OS 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 .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7 .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12 .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进行比较。 答:( 1 )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 微妙。 (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 的可靠性。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取了多级容错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 13 .OS 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教育学基础复习题答案

一、选择或填空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p22 2、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概括为制约与促进。 社会发展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如生产力制约教育内容、结构的变化,决定了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影响教育目标的制定,影响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文化影响教育的……;科技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反过来教育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对文化和科技的进步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自己复习:文化对教育的影响;科技对教育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与科技的关系) P34—p42 3、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p46 附加:有的人在某些方面“聪明早慧”,却在另一些方面“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4、培根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划分出来。P26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独立体系的形成。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康德首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5、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德国的教育学家凯兴斯泰纳和哲学家纳托尔普。p64 (自己复习:个人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6、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隐性课程(潜在课程)。p143 (自己复习:隐性课程的范围) 7、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是教育的重要条件。P47 (自己复习: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和经典例证;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其他因素、及每种因素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8、教学过程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p180 (自己复习:教学过程的条件性和过程性要素) 9、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活动课程(经验课程)。p142 (自己复习:课程的其他几种类型,及每种类型的分类标准、含义和优缺点) 10、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两者相互协调与补充)。11、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结构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本大题分4小题,共 11分) 1 . (本小题 3分) 图示结构中DE 杆的轴力F NDE =F P /3。( ). 2 . (本小题 4分) 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只能采用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 ) 3 . (本小题 2分) 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 4 . (本小题 2分)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基本结构超静定次数一定比原结构高。 ( )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本大题分5小题,共21分) 1 (本小题6分) 图示结构EI=常数,截面A 右侧的弯矩为:( ) A .2/M ; B .M ; C .0; D. )2/(EI M 。 2. (本小题4分) 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内力影响线,此杆件是:( ) A.ch; B.ci; C.dj; D.cj. 2

3. (本小题 4分) 图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 A. 图b; B. 图c; C. 图d; D.都不对。( ) ( a) (b) (c) (d) 4. (本小题 4分) 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 ) 5. (本小题3分) 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 A.F P l 3 /(24EI); B. F P l 3 /(!6EI); C. 5F P l 3 /(96EI); D. 5F P l 3 /(48EI). 三(本大题 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F P =1

《包装材料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篇纸包装材料与制品(习题集) -------------------------------------------------------------------------------- 第一章概论 思考题: 1.纸包装为什么在包装工业中占有主导地位? 2.为什么提倡绿色包装? 3.简述纸包装种类及主要性能。 第一章 1. a原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 b保护性能优良; c加工储运方便; d印刷装潢适性好;e安全卫生; f绿色环保,易于回收处理; g复合加工性能好。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越来越重视。包装材料作为原料和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包装废弃物对环境保护带来的重大压力。使人们在开发包装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同时,要将包装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绿色包装是实现包装工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即在使用包装材料制造包装制品时,要考虑到包装减量(Reduce)、重复使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和再生(Recover),尽量使用可降解材料(Degradable),减少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 3. 包装纸和纸板的种类繁多,根据加工工艺可分为包装纸、包装纸板、加工纸和纸板等大类。作为包装材料,纸和纸板应该具备各种包装适性,以满足不同商品包装的要求,如外观性能、强度性能、抗弯曲及压缩性能、表面性能、透气与吸收性能、光学性能、适印性能、卫生和化学性能。 第二章包装纸和纸板

思考题: 1.简述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物理结构特征、化学组成及其主要性能。 2.简述纸和纸板的生产工艺。 3.怎样才能制造出质量良好的纸和纸板? 4.试样测试前为什么要进行予处理? 5.总结纸和纸板物理特性及其测试方法。 6.怎样评价纸和纸板质量的优劣? 第二章 1. 纤维是造纸原料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植物细胞,细胞壁是由原生质体所分泌的物质形成的。根据细胞壁形成的先后和结构方面的差异,细胞壁可以分为胞间层(ML)、初生壁(P)和次生壁(S)三个部分。根据形成顺序,次生壁可分为外层(S1)、中层(S2)和内层(S3)。次生壁是细胞(纤维)的主体。化学组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和其他化学成分。纤维素是植物纤维原料最主要的化学成分,增加纸和纸板的强度;保留较高的半纤维素含量,对于提高纸张的裂断长、耐折度、吸收性和不透明性是有利的;保留少量木素可提高纸和纸板的挺度,过多则使纸张发脆,影响白度;其他成分为树脂、果胶质等,它们在纸和纸板中保留较少。 2. 原料――料片――纸浆――打浆――调料――抄造――纸张 3. 首先制浆过程中保留适量的木素,在保证纸张挺度的同时使纤维保持良好的柔韧性和强度。其次适度打浆,提高纸张强度的同时保证纤维具有一定长度。调料要适当,适度施胶、加填、加入化学助剂。抄造时,控制流浆箱的速度,使纸页质量均匀,网部速度决定纸页厚度和定量均匀,控制压榨部压力,使纸幅脱水均匀,在干燥初期要避免高温造成水分蒸发过快,否则要影响纤维之间的结合力,使成纸出现强度差、松软、施胶度低、收缩不均匀、翘曲等纸病。压光,使纸页紧密、表面平整,尽量消除两面差。 4. 纸和纸板的含水量对其物理性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为了能准确地反映和比较各种纸包装材料的性能,除了测试纸和纸板的水分外,其它性能指标的测试一般都要在恒温恒湿的标准大气中进行。 5. 纸和纸板的物理性能包括抗张强度、耐破度、撕裂度、耐折度、挺度、环压强度等。他们分别可用拉力机、耐破度仪、撕裂度仪、耐折度仪、挺度仪和环压机等。

《教育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习题参考答案 一、教育术语解释 1、教育:就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得促使个体得社会化与社会得个性化得实践活动。 2、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得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与反馈得形式,就是形式与内容得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3.教育形态:就是由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得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得变化形式,也就是“教育”理念得历史实现。 4.实验教育学: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得用自然科学得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得关系得理论,代表人物就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与拉伊。实验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得研究成果与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二、选择题 1、教育得心理起源说得代表人物就是:( C ) A、勒图尔诺 B、沛西·能 C、孟禄 D、康德 2、我国古代最早也就是世界最早得成体系得古代教育学作品就是:( C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3、杜威就是以下哪一教育学派得代表人物:( D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实用主义教育学 4、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口号得教育家就是:( B ) 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洛克 三、辨析题(错误得请改正) 1、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就是赫尔巴特得《普通教育学》。

错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就是夸美纽斯得《大教学论》。 2、教育生物起源说得代表人物就是勒图尔诺与沛西·能。 正确。 3、教育就就是个体得学习或发展过程。 错误。教育就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得促使个体得社会化与社会得个性化得实践活动,单纯地说教育就是个体得学习或发展过程就忽视了社会因素在教育活动中得巨大影响。 4、非制度化得教育与制度化得教育形态就是按照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得场所或空间标准进行划分得。 错误。非制度化得教育与制度化得教育形态就是按照教育系统自身得标准进行划分得。 5、农业社会得教育就就是农业教育。 错误。农业社会得教育就是指基本得教育形态之一,而农业教育就是指一种专门得教育类型。 四、简答题 1、试分析“教育”与“灌输”、“养育”之间得异同。 参考答案要点: 教育就是个体得社会化与社会得个性化相耦合得过程,既要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得人,又要把社会得观念、制度与行为方式内化到各不相同得个体身上。而“灌输”则就是片面地强调个体社会化得一面,强调个体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无条件得一致,忽视个性心理特征与个性培养,机械地灌输不就是“教育”。教育强调活动得“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对个体社会化与社会个性化起到“促进”、“加速”得作用;而日常家庭生活中得“抚养”、“养育”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得,在个体与社会得关系方面起不到“引导”、“促进”与“加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3章处理机调度1)选择题 (1)在分时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经常采用_D_ 算法。 A. 先来先服务 B. 最高优先权 C. 随机 D. 时间片轮转 (2)_B__ 优先权是在创建进程时确定的,确定之后在整个进程运行期间不再改变。 A. 作业 B. 静态 C. 动态 D. 资源 (3)__A___ 是作业存在的惟一标志。 A. 作业控制块 B. 作业名 C. 进程控制块 D. 进程名 (4)设有四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均为2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器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_ B_ 。 A. l小时 B. 5小时 C. 2.5小时 D. 8小时 (5)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和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和T3,且T1<T2<T3。系统按单道方式运行且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是_C_ 。 A. T1+T2+T3 B. (T1+T2+T3)/3 C. (3T1+2T2+T3)/3 D. (T1+2T2+3T3)/3 (6)__D__ 是指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 A. 运行时间 B. 响应时间 C. 等待时间 D. 周转时间 (7)下述作业调度算法中,_ C_调度算法与作业的估计运行时间有关。 A. 先来先服务 B. 多级队列 C. 短作业优先 D. 时间片轮转 2)填空题 (1)进程的调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抢占(剥夺)式,另一种是非抢占(非剥夺)式。 (2)在_FCFS_ 调度算法中,按照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分配处理机。 (3)采用时间片轮转法时,时间片过大,就会使轮转法转化为FCFS_ 调度算法。 (4)一个作业可以分成若干顺序处理的加工步骤,每个加工步骤称为一个_作业步_ 。 (5)作业生存期共经历四个状态,它们是提交、后备、运行和完成。 (6)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_高响应比优先____ 。 3)解答题 (1)单道批处理系统中有4个作业,其有关情况如表3-9所示。在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时分别计算其平均周转时间T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W。(运行时间为小时,按十进制计算) 表3-9 作业的提交时间和运行时间

结构力学试题及答案汇总(完整版)

. ... . 院(系) 建筑工程系 学号 三 明 学院 姓名 . 密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封……………………………………………………………………………………………………… ……………………………………………结构力学试题答案汇总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图 示 体 系 的 几 何 组 成 为 : ( A ) A. 几 何 不 变 , 无 多 余 联 系 ; B. 几 何 不 变 , 有 多 余 联 系 ; C. 瞬 变 ; D. 常 变 。 (第1题) (第4题) 2. 静 定 结 构 在 支 座 移 动 时 , 会 产 生 : ( C ) A. 力 ; B. 应 力 ; C. 刚 体 位 移 ; D. 变 形 。 3. 在 径 向 均 布 荷 载 作 用 下 , 三 铰 拱 的 合 理 轴 线 为: ( B ) A .圆 弧 线 ; B .抛 物 线 ; C .悬 链 线 ; D .正 弦 曲 线 。 4. 图 示 桁 架 的 零 杆 数 目 为 : ( D ) A. 6; B. 7; C. 8; D. 9。 5. 图 a 结 构 的 最 后 弯 矩 图 为 : ( A ) A .图 b ; B .图 c ; C .图 d ; D .都不 对 。 6. 力 法 方 程 是 沿 基 本 未 知 量 方 向 的 : ( C ) A .力 的 平 衡 方 程 ; B .位 移 为 零 方 程 ; C .位 移 协 调 方 程 ; D .力 的 平 衡 及 位 移 为 零 方 程 。

. ... .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9分) 1.从 几 何 组 成 上 讲 , 静 定 和 超 静 定 结 构 都 是___几何不变____ 体 系 , 前 者___无__多 余 约 束 而 后 者____有___多 余 约 束 。 2. 图 b 是 图 a 结 构 ___B__ 截 面 的 __剪力__ 影 响 线 。 3. 图 示 结 构 AB 杆 B 端 的 转 动 刚 度 为 ___i___, 分 配 系 数 为 ____1/8 ____, 传 递 系 数 为 ___-1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静定结构内力分析情况与杆件截面的几何性质、材料物理性质是否相关? 为什么? 答:因为静定结构内力可仅由平衡方程求得,因此与杆件截面的几何性质无关, 与材料物理性质也无关。 2.影响线横坐标和纵坐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横坐标是单位移动荷载作用位置,纵坐标是单位移动荷载作用在此位置时物 理量的影响系数值。 四、计算分析题,写出主要解题步骤(4小题,共63分) 1.作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说明理由),并求指定杆1和2的轴力。(本题16分) (本题16分)1.因为w=0 所以本体系为无多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4分) F N1=- F P (6分); F N2=P F 3 10(6分)。 2.作 图 示 结 构 的 M 图 。(本题15分)

包装工程07级包装材料学考试试题(B卷答案)

2、瓦楞纸板的形状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U形楞。结构富有弹力,弹性恢复力强;芯纸和粘合剂的使用量较大。 V形楞。坚硬,强度大,但是弹性小,瓦楞辊容易磨损 UV形楞。性能介于U,V之间。 3、试从LDPE,LLDPE,HDPE的分子结构特征分析其性能上的差异; 答:LDPE大分子中含有多种形式的长短支链,这种支链结构使它不容易产生结构致密的晶体,所以结晶度低,密度小,强度较低。 HDPE大分子中支链很少,主要呈线型结构,这种结构使它的分子容易堆切的较紧密,所以结晶度高,密度大,材料坚韧。 LLDPE的分子结构与HDPE一样呈线性直链状,但因单体中加入了-烯烃,致使分子链上含有许多短小而规整的支链,LLDPE的支链长度比HDPE的支链长,支链数目也多,其分子结构接近HDPE,而密度与LDPE相近,兼有HDPE和LDPE的性能。 4、熔制玻璃的主要辅助原料有哪些? 答:(1)澄清剂:在玻璃原料中加入的澄清剂在高温时本身能气化或分解放出气体,以促进排除玻璃中的气泡。常用的澄清剂有白砒、三氧化二砷、硫酸盐、氟化物、氯化钠、铵盐等。 (2)着色剂:使玻璃着色。一般是一些过渡或稀土金属的氧化物。 (3)脱色剂:用来减弱铁化合物对玻璃着色的影响,从而使无色玻璃具有良好的透明性。有化学和物理脱色剂两种。化学脱色剂即氧化剂,主要有硝酸钠、硝酸钡、白砒、氧化锑等。物理脱色剂有二氧化锰、硒、氧化钴等。 (4)乳化剂:又称乳浊剂,使玻璃呈不透明乳白色。常用冰晶石、氟硅酸钠、萤石。 (5)碎玻璃:用作玻璃原料的助熔剂,用时要除去杂质。 5、简述镀锡薄钢板的结构、性能及用途 答:结构:镀锡薄钢板又称马口铁,是由钢基板、锡铁合金层、锡层、氧化膜和油膜五层构成。 性能:(1)机械性能,指镀锡原板即钢基板的机械性能,主要有钢基板的化学成分、轧制工艺和退货工艺来决定。 (2)耐蚀性:是镀锡板最重要的性能,中锡层及其表面处理情况是决定镀锡层的最重要的因素。 (3)表面性能:主要有涂饰性、涂膜附着性、锡焊性等。 用途:光亮表面、普通光亮表面的镀锡板用于生产食品罐和18L方罐的罐身、罐底盖; 粗面的镀锡板用于生产罐底盖; 无光泽表面的镀锡板用于制作包装啤酒、汽水等的王冠盖; 极粗面的镀锡板用于制作罐头以外的其他杂罐。 6、简述温度和湿度变化对阻隔层气体渗透性的影响。 答:温度的影响:对于H2、O2、N2等非凝聚性气体,渗透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即渗透性好,大多数气体都遵循这个规律。对于可凝聚气体,如水蒸气、有机化合物蒸汽等,在渗透过程中可能发生凝聚,渗透系数随温度变化较复杂。 湿度的影响:对湿度敏感的材料如EVOH、PV A、PA、未涂覆玻璃纸等,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透氧系数迅速增加,即对氧的阻隔性能迅速下降。而PE、PP、硬PVC和PET的透氧率几乎不随相对湿度的变 化而变化。

操作系统课后题答案

2.1 一类操作系统服务提供对用户很有用的函数,主要包括用户界面、程序执行、I/O操作、文件系统操作、通信、错误检测等。 另一类操作系统函数不是帮助用户而是确保系统本身高效运行,包括资源分配、统计、保护和安全等。 这两类服务的区别在于服务的对象不同,一类是针对用户,另一类是针对系统本身。 2.6 优点:采用同样的系统调用界面,可以使用户的程序代码用相同的方式被写入设备和文件,利于用户程序的开发。还利于设备驱动程序代码,可以支持规范定义的API。 缺点:系统调用为所需要的服务提供最小的系统接口来实现所需要的功能,由于设备和文件读写速度不同,若是同一接口的话可能会处理不过来。 2.9 策略决定做什么,机制决定如何做。他们两个的区分对于灵活性来说很重要。策略可能会随时间或位置而有所改变。在最坏的情况下,每次策略改变都可能需要底层机制的改变。系统更需要通用机制,这样策略的改变只需要重定义一些系统参数,而不需要改变机制,提高了系统灵活性。 3.1、短期调度:从准备执行的进程中选择进程,并为之分配CPU; 中期调度:在分时系统中使用,进程能从内存中移出,之后,进程能被重新调入内存,并从中断处继续执行,采用了交换的方案。 长期调度:从缓冲池中选择进程,并装入内存以准备执行。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它们执行的频率。短期调度必须频繁地为CPU选择新进程,而长期调度程序执行地并不频繁,只有当进程离开系统后,才可能需要调度长期调度程序。 3.4、当控制返回到父进程时,value值不变,A行将输出:PARENT:value=5。 4.1、对于顺序结构的程序来说,单线程要比多线程的功能好,比如(1)输入三角形的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2)从键盘输入一个大写字母,将它改为小写字母输出。

包装材料学复习资料(答案).doc

包装材料学复习资料 1.包装材料的一般性能要求:保护性、安全性、加工性、方便性、商品性。 2.主要包装材料的种类:塑料、纸张和纸板、金属、陶瓷和玻璃、油墨、黏 合剂。 3. 数均分子量 Mn=£NM/ENi ;重均分子量 云。 4. 名词解释:(1)加聚反应:单体间相互反应生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2) 缩聚反应:单体间相互反应生成叠壬化合物,同时还生成小分子(水、氨等 分子)的反应;(3)热塑性聚合物:聚合物大分子之间以物理力聚而成,加热时 可熔融,并能溶于适当溶剂中。热塑性聚合物受热时可塑化,冷却时则固化成 型,并且可以如此反复进行;(4)热固性聚合物:体形聚合物,加热条件下发生了 交联反应,形成了网状或体型结构,再加热时不能熔融塑化,也不溶于溶剂, 这类聚合物称为热固性聚合物° 5. 氯乙烯的自由基加聚反应:(1)链引发:R-R R- + CH 2=CHCL (2)链增长: RCH 2-CHCL- + nCH 2 =CHCL ------- ? R (3)链终止:a.重合终止 R . CH 2-CHCL- + -CHCL-CH 2- CH 2-CHCL -CHCL-CH2 ... R b.歧化终止 R ... CH 2-CHCL- + -CHCL-CH 2 ... R ------- CH2CL-CH2 .. R ? 6. 聚合物受热的力学状态:玻璃态(TTf ) 分子运动特点:(1)玻璃态:由于温度较低,分子热运动能低,链段的 热运动能不足以克服主链内旋转的势垒,因此,链段处于被“冻结” 状态。只有侧基、链节、短支链等小运动单元的局部振动及键长,键角的 变化;(2)高弹态:是链段运动使链分子发生伸展卷曲运动的宏观表现;(3)粘 流态:温度高于Tf 以后,由于链段的剧烈运动,整个链分子重心发生相对位 移; 7. 影响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因素:(1)重要内因:分子链的柔顺性分子间作用力 派共聚共混增塑等。a 主链柔顺性越好,玻瞅温蛔氐;b 顶窿的极性瞄分 子间的作用力趣虱娜化度越高;c.空间位阻增加,玻璃化温度升高;i 无规共聚物 的玻璃《温度介于两种或JI 楸聚组分单体的均聚物蹒璃化温度之间;e ?化学交联点增 加,蜥通度升高;f.g.加入增塑剂,蜥通度明 显下降。 2)夕糜件作用力、作用力速率,升(阵)温速度等。%升温速度降低,玻璃化温度 降低;b.外力越大,玻璃化温度降低越多;c ?聚合物周围流体静压力增加,玻 璃化温度线性升高;d.外力作用频率Vd 增加,玻璃化温度升高。 =1 ?2R ?RCH 2- - CH 2-III ■IM no a. I =I rfii III R .... CH 2=CHCL + 5. in I 8.塑料:是可塑造成型的材料,它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添加其他添加剂

《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一章

《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一章 1、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解。 答: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对教育的定义始终围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一核心,将教育的范围扩大或者缩小,从不同的聚焦角度形成了教育的不同概念。 (1)社会: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外在客体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①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 动; ②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③更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活动,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2)个体:从个体角度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个体内在的发展历程,看重个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教育是指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3)综合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体现出教育的社会性特征。总之,教育的定义是不断发展的,和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结合在一起的。 2、结合实际,谈谈对教育三要素时代内涵的认识。 答: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这个系统应该包括三种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 ①从广义上说,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②从教育综合性的定义出发,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 体社化和社会个性化的人。 (2)学习者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以其接受教育影响后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来体现教育过程的完成。不同的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均不同。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