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课程设计

电气课程设计
电气课程设计

1设计任务书 (1)

2基于单片机消毒柜控制电路设计 (2)

2.1 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1.1 系统设计要求[2] (2)

2.1.2 系统组成框图 (2)

2.1.3 系统工作原理[3] (2)

2.2 硬件电路设计 (3)

2.2.1 方案论证 (3)

2.2.2 方案确定 (5)

2.2.3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5)

2.2.4 温度转换与放大电路 (6)

2.2.5 数模转换电路 (11)

2.2.6 温度控制电路 (12)

2.2.7 显示模块 (13)

2.3 系统软件设计 (15)

2.3.1 系统软件设计原理[7] (15)

2.3.2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8] (16)

2.3.3 系统子程序设计 (17)

2.4仿真结果与分析 (22)

参考文献: (26)

附录3: (27)

1设计任务书

1.设计任务

设计一台消毒柜控制系统

2.设计要求

(1) 显示消毒柜温度、保持时间;

(2) 可以键盘设定消毒柜温度、定时时间;

(3) 可以实现实时中断功能;

(4) 消毒后自动关机;

(5) 测温误差:<0.5℃:

(6) 定时误差:f <20 s/月。

2基于单片机消毒柜控制电路设计

2.1 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1 系统设计要求[2]

A. 设置三个功能键:消毒、保温、停止;

B. 按下消毒键,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125度时,停止加热,其加热的时间可通过键盘设定;

C. 按下保温键,在50度以下接通加热器,达到70度关闭,一直持续工作,其加热的时间可通过键盘设定;

D. 按下停止键,就停止工作;

E. 采用的是PT-100铂热电阻测温,A/D转换采用的是ADC0809;

F.采用的是7279芯片管理键盘显示。

2.1.2 系统组成框图

图2-1 系统组成框图

2.1.3 系统工作原理[3]

本次设计采用铂热电阻PT-100温度传感器实现从温度到电阻值的转换,PT-100的温度每上升1度,其阻值就增大0.38欧姆,电桥将PT-100电阻值的变化转换成电压变化、再经集成运放TL084放大成0-5V的电压(值不会超过5Ⅴ),然后经ADC0809转换成8位数字的信号送89C51单片机系统,89C51单片机对所采集的数据经滤波、变换等处理后送入7279显示模块中进行显示,从而完成对温度的采集。89C51单片机再对键盘的扫描结果和即时温度值的处理,实现对温度的控制,系统设计了加热,保温,停止三键,按下加热功能键时,单片机控制加热器,开始进行加热,当温度到达125度时停止加热,按下保温键时,温度小于50度,加热器开始加热,温度超过70度,停止加热,当按下停止键时,一切程序停止运作。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一个校时键,当按下校时键时,无论加热器加热与否,要到达设定的时间才停止工作。如此达到实验要求。完成实验。

2.2硬件电路设计

2.2.1 方案论证

方案一:本方案采用的是新型的温度传感器LM35构成前端温度传感电路,LM35输出可以从0度开始,该器件采用的是塑料封装TO992,工作的电压4~30V。LM35前端电路直接与ADC0809温度采样电路相连接。系统采用的是以51单片机为核心的微电脑控制,主要通过单片机启动ADC0809电路,对前端电路直接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的数字值由单片机将其经数学变换处理,转换成真正的温度值。

键盘控制则采用的是以HD7279为核心的键盘显示电路,由它来控制消毒、保温、停止等功能,并设置校时键,随时设置当前工作状态和需要保持的时间。7279键盘显示

电路带有8个数码管,用来显示当前系统工作情况,如倒计时时间,实时温度等。加热器与单片机用继电器来隔开,继电器用来智能控制消毒柜的加热。

本方案的特点是:前端温度电路直接采用LM35温度传感器,具有转换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但是测量精度不够,抗干扰性能差的,受工作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方案一电路原理图如下所示:

图2-2 方案一电路原理图

方案二:在此次实验中也可以采用铂热电阻温度传感器PT-100,由含铂热电阻PT-100为桥臂的电桥,过程中其温度的变化将引起PT-100电阻值的改变,最终转变成

电压的变化,但电桥输出的电压最多只能有几十毫伏,所以必须经ICL7650放大后才能输出0~5V的电压,达到实验所要求的电压,再经ADC0809转换成8位数字信号送至单片机。

单片机开发系统对所采集的数据经过滤波、变换等处理后送到7279进行显示,以实现对温度的测量。测量出即时温度值之后要进行的就是根据温度的值和7279对键盘的扫描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加热、保温、停止等,这些就需要靠软件程序来辅助完成,还要通过加热装置来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完成此次设计的要求。加热器是由单片机控制,安全管理加热器的启动与停止,加热装置将单片机核心系统与加热器隔离,防止加热器的高温对系统造成损伤,起到了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而安全控制的作用。

2.2.2 方案确定

由于设计要求最高的温度需要达到了125℃,而LM35系列传感器达不到要求的这个温度,而且价格也高。所以不采用这一方案。而在实验中已经采用过方案二,并且成功的测量出了温度值,因此对用PT-100测温的性能及参数都比较了解,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对整个电路如何调试,分析,工作原理都比较熟悉,就算是出现了什么问题也能很好的得到解决,所以我最终决定采用方案二。

2.2.3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主控机系统采用了Atmel 公司的89C51 单片机,它包含有128 字节数据存储器,内置4K的电可擦除FLASH ROM,可以进行重复的编程,大小可以满足主控机软件系统设计,故不必再扩展程序存储器。复位电路和晶振电路是89C51 工作所需的最简的外围电路。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图如图2-3所示。

89C51 的复位端是一个史密特触发输入,高电平有效,而系统中的时钟接口和CAN 总线接口的复位信号都是低电平有效。在复位电路中,按一下复位开关就使在RS端出现一段时间的高电平,经过74LS14 的一次反相整形,提供给单片机复位端。再经过一次反相整形,通过I/ORST 端提供给外部接口电路。外接12M 晶振和两个20P 电容组成系统的内部时钟电路。

图2-3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图

2.2.4 温度转换与放大电路

温度转换与放大电路模块如图2-4所示,它主要由电桥电路和放大电路构成。本电路主要采用的是以PT-100为核心的电桥电路,将当前温度的变化转换成电阻的变化,从而造成电桥的不平衡,使得电桥输出在一定范围的微小且精确电压,再由放大电路对这个微小电压进行放大,放大之后才送到ADC0809的IN0口进行采样转换。[4]

图2-4 温度转换与放大电路

电桥电路如图2-5中所示,电桥电路中采用的是PT-100铂热电阻作为一条桥臂,构成温度传感器,PT-100铂热电阻是利用阻值随温度而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PT-100的温度每上升1度,其阻值相应增大0.38欧姆,且在0℃~500℃范围内的电阻温度曲线的线性度都比较好。消毒柜要求的温度范围是0-130℃之间,在这范围之内PT-100的线性度是最好的,它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测温范围比较宽。[5]

图2-5 电桥电路

铂热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近似线性关系如下:

在-200℃~ 0℃范围,温度为t℃时的阻值Rt 的表达式为:

230[1(100)]t R R At Bt A t t =++++ (2-1)

在温度为0℃~ 650℃范围内:

20(1)t R R At Bt =++ (2-2) 式中的分度常数为:

A =3.96847×103-(1/℃) ,B=-5.847×107-(1/℃),C=-422×1012-(1/℃)

R 0是在0℃时阻值为100Ω。下面列出铂热电阻在0℃~100℃时的电阻值:

表2-6 铂热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表

电桥计算:

2t A DD t

R U V R R =+ 010B DD R U V R R =+ 0210

()t A B DD t R R U U U V R R R R ?=-=-++ (2-3) 设12R R = 0R R R t =+? (0R 为100Ω)

00()1010

R R R U V DD R R R R R +??=-?++?+ (2-4) 当T=0℃时,0R R t = 即0R ?=,电桥处于平衡

00()01010R R U V DD R R R R ?=-?=++ (2-5)

T>0℃时 ∵R ?<<10R R + ∴0

0()()101010

R R R R U V V DD DD R R R R R R +???≈-?=?++++ (2-6) 取T=100℃时,R t =138.5Ω,12R R ==10K ,0R =100Ω,V DD = 12V

138.5100120.0457********v U -?=?=?+ (2-7)

所以,当温度T 变化在0~100℃时,△U 的变化范围是 0~45.7mV 。

测量放大电路

三运放结构的测量放大器由两级组成,两个对称的同相放大器构成第一级,第二级为差动放大器—减法器,如图2-7所示。

图2-7 测量放大电路

设加在运放A 1同相端的输入电压为V 1,加在运放A 2同相端的输入电压为V 2,若A 1、A 2、A 3都是理想运放,则V 1=V 4, V 2=V 5

4512G G G

V V V V I R R --== (2-8) 1234111G G V V V V I R V R R -=+?=+

? (2-9) 1265222G G

V V V V I R V R R -=-?=-? (2-10) 所以,测量放大器第一级的闭环放大倍数为:

3612112(1)f G

V V R R A V V R -+==+- (2-11) 整个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

755636744[

(1)]O R R R V V V R R R R =+-+ (2-12)

为了提高电路的抗共模干扰能力和抑制漂移的影响,应根据上下对称的原则选择电阻,若取R 1=R 2,R 4=R 6,R 5=R 7,则输出电压为:

5551631236444

2()()(1)()()()O G R R R R V V V V V V V R R R R =-=-+-=-- (2-13) 第二级的闭环放大倍数:

52364O f V R A V V R =

=-- (2-14) 整个放大器的闭环放大倍数为:

511242(1)O f G V R R A V V R R =

=-+- (2-15) 若取R k =R 5=R 6=R 7,则V o =V 6-V 3,A f2=-1

12(1)f G

R A R =-+ (2-16) 由上可看出,改变电阻R G 的大小,可方便的调节放大器的增益,在集成化的测量放大器中,R G 是外接电阻,用户可根据整机的增益要求来选择R G 的大小。

此外,由上述推导可见,输出电压V o 与输入电压的差值是正比,所以在共模电压作用下,输出电压V o 为0,这是因共模电压作用在R G 的两端不会产生电位差,故R G 上不存在共模分量对应的电流,也就不会它的输出,即使共模输入电压发生了变化,也不会引起输出。因此,测量放大器具有比较高的共模抑制能力,通常选取R 1=R 2,其目的是为了抵消A 1和A 2本身共模抑制比不等造成的误差和克服失调参数及其漂移的影响。 然而,对高流共模电压,一般接法的测量放大器不能完全抑制,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驱动屏蔽技术来克服高流共模电压的影响。

2.2.5 数模转换电路

数模转换电路是以ADC0809为核心的A/D 转换电路,如图2-8所示。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题目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 300MW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原始资料: 1. 发电厂情况 装机四台,容量2 x 100MW ,2x50MW, 发电机额定电压10.5KV ,功率因数分别为cos φ=0.85,cos φ=0.8,机组年利用小时数4800h ,厂用电率7%,发电机主保护时间0.05s ,后备保护时间3.9s ,环境条件可不考虑。 2. 接入电力系统情况 (1)、 10.5KV 电压等级最大负荷10MW ,最小负荷8MW ,cos φ=0.8,架空线路6回,二级负荷。通过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40.2I KA = 238.6S I KA = 438.1S I KA = (2)、 剩余功率送入220KV 电力系统,,架空线路4回,系统容量1800MW ,通过并网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17.6I KA = 216.5S I KA = 416.1S I KA = , 题目:400MW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原始资料: 1. 发电厂情况 装机两台,容量2x200MW ,发电机额定电压15.75KV ,cos φ=0.85,机组年利用小时数5500h ,厂用电率5.5% ,发电机主保护时间0.05s ,后备保护时间3.9s ,环境条件可不考虑。 2. 接入电力系统情况 发电厂除厂用电外, 剩余功率送入220V 电力系统,架空线路4回,系统容量2500MW ,通过并网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26.5I KA = 229.1S I KA = 429.3S I KA = 3、厂用电采用6kv 及380/220三级电压

题目: 500MW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原始资料: 1. 发电厂情况 装机四台,容量2 x 50MW ,2x200MW ,发电机额定电压分别为10.5KV 、15.75KV ,功率因数分别为cos φ=0.8,cos φ=0.85,机组年利用小时数5800h ,厂用电率6% 发电机主保护时间0.05s ,后备保护时间3,8s ,环境条件可不考虑。 2. 接入电力系统情况 (1) 10.5kv 电压等级最大负荷12MW, 最小负荷10MW ,cos φ=0.8,电缆馈线4回,二级 负荷。 通过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39.1I KA = 236.5S I KA = 435.8S I KA = ( 2) 剩余功率送入220KV 电力系统,架空线路4回,系统容量3500MW ,通过并网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21.3I KA = 219.8S I KA = 418.5S I KA = 3、厂用电采用6kv 及380/220三级电压 题目:600MW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原始资料: 1. 发电厂情况 装机两台,容量2 x 300MW ,发电机额定电压20KV ,cos φ=0.85,机组年利用小时数6000h ,厂用电率5%,发电机主保护时间0.05s ,后备保护时间3.9s ,环境条件可不考虑。 2. 接入电力系统情况 发电厂除厂用电外,全部送入220KV 电力系统,,架空线路4回,系统容量4000MW , 通过并网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31.2I KA = 229.1S I KA = 428.2KA S I = 3、厂用电采用6kv 及380/220三级电压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答案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题目发电厂主接线及线路电流保护设计 学生姓名秦鹏 学号20081340219 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 专业08电气6班 指导教师刘玉娟 二O一O年十二月十六日

目录 绪论———————————————————————————--3 设计题目及原始材料——————————————————————-4设计计算书——————————————————————————--5 原始材料分析————————————————————————-5 计算过程——————————————————————————-7 设计说明书——————————————————————————--9 主接线图——————————————-———————————-9 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图——————————————-—————--10 展开接线图————————————————————————--11 方案可行性评估————————————————————————-13 结论—————————————————————————————-14 参考文献———————————————————————————-14

绪论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这个具体的课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工程实际问题,学习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和设计计算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关于工业建设中的政策观念和经济技术观念,扩大知识领域,提高学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1.发电厂主接线方案的选择和主变型式的确定。 2.继电保护方式选择和整定的计算。 3.绘图 4.整理说明书及计算书

电气设备课程设计

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泵站电气设备 实 习 报 告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习日期:2014.6.3--2014.6.21

前言 (2) 泵站篇 (3) .瓜洲站 (3) 1、基本情况 (3) 2、电气设备的改造 (3) 3、实习感言 (3) .淮安第三抽水站 (3) 1、基本情况 (3) 2、电气设备的改造 (4) 3、实习感悟 (4) .泗阳站 (5) 1、基本情况 (5) 2、实习感悟 (5) .刘老涧站 (5) 1、基本情况 (5) 2、实习感悟 (6) .皂河站 (6) 1、基本情况 (6) 2、实习感悟 (6) .睢宁二站 (7) 1、基本情况 (7) 2、实习感悟 (7) 开关厂篇 (7) .扬州森源电气有限公司 (7) 1、基本情况 (7) 2、实习感悟 (8) 总结篇 (9)

《泵站电气设备》课程理论学习已经结束,为了让我们有个直观的认识与了解,学院安排我们进行了一次泵站电气设备实习,由葛强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到一些大型泵站、电气设备开关厂进行参观学习。实习时间不长,只有一周,但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我们不但参观了扬州的一些电气设备公司,还到了宿迁、徐州等,在省内从扬州由南往北行驶在南水北调的路途上,走过快速的高速,也遇过颠簸的泥路,在平坦与坎坷中我们愉快得度过了一周的实习。期间我们聆听了站内、厂内诸位负责人或技术员的关于电气设备的精彩讲解,并走进生产车间亲身经历电气设备的生产过程,不仅使眼界大为开阔,知识极大增长,对本专业的信心和兴趣也极大提高,可谓受益匪浅。 由于泵站电气设备是一项实际操作性很强的课,所以我们所学的一点理论知识还远远不足于实际,但是老师很认真很详细的问我们问题并解答。站内、厂里带领我们参观的负责人或技术员也都很热情,讲课或许不是他们的本行,但他们却试图用一种通俗的方式使我们尽可能听懂。我们在学到实际操作知识的同时,更对几位负责人或技术员们充满了尊敬、感激之情。 实习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了解更多更好知识和开拓自己的视野,并让我们知道做事不要完全依靠书本,应该和一些实际方面结合起来。这次是要求我们把我们的学习高度跳跃到了到实际应用,这使我们既有点不适应又有点好奇,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更浓厚的兴趣来认认真真地学习这些与实际靠得很近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许这就是这次实习的初衷。 小小的一本实习报告固然无法承载我的所有收获和感受,但作为我大学生涯中一次不平凡的经历,必将有着重要的作用。

电气安全课程设计

电气安全课程设计 辽宁土嘉通科技有限公司办公楼项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 院、部: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 班级: 设计时间: 2013-12-23至2014-1-6 摘要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在建筑行业严峻的安全形势下,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控制施工现场事故发生,改善劳动环境和提高工人的职业卫生防护等有着重要作用,而由于施工现场复杂性、危险性等以及安全管理工作本身的缺陷,使得在施工现场开展的安全工作难以抓住管理重点和难点,因而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效果不明显。本文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现状和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讨论,结合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定性分析,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并将研究结果运用到具体的案例中进行验证,有效地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安全管理;定性分析;难点对策;系统工程 ABSTRACT

Safety is the eternal theme. In the serious security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dustry, the safety management is good for controling construction site accidents, improving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improving workers' occupation health protection.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construction site, risk and safety management deficiencies, which lead to in the construction site that it’s hard to carry out safety management emphasis and the difficulty, and the safety management work effect is not obviou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statu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 and combine the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accident characteristics, targeted for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using the idea of system engineering ,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research results applied to the concrete case verification, which can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effectively. Key words:safety management; qualitative analysis; problems; system engineering 目录 1 前言 (1) 2 辽宁土嘉通科技有限公司办公楼工程概况 (2)

电气控制技术综合实践

《电气控制技术综合实践》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 08电气本1 课程设计题目:阀门电动执行器控制模块设计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电气控制技术综合实践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所有专业课结束时进行的一次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全面检验学生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设计包括确定控制任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硬件系统设计、控制软件的设计、系统调试、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要求,以便使学生掌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和方法。 二、设计内容及步骤 1 任务提出 电动执行器是工业过程控制中的重要设备,它接收来自调节器的模拟信号(一般是4~20mA 电流信号)或上位机的数字信号, 将其转换为电动执行器相对应的机械位移(转角、直线或多转)并自动改变操作变量(调节阀、风门、挡板开度等),以达到对被调参数(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进行自动调节的目的,使生产过程按预定要求进行。 本课题要求设计一个阀门电动执行器控制模块。 1.1 对象参数: (1)电动机为单相异步电动机,额定功率10W,额定电流0.16A,外接电容CBB61、1.5uF500V。 (2)电源:220V±10%,50Hz。 (3)环境温度:-25~80℃。 (4)环境湿度:≤95%RH。 1.2 基本功能要求: (1)输入4~20mA或1~5V控制信号,相应阀门开度在0~100%之间变化。 (2)输入信号失效,位置保持原位。 (3)可就地手动操作。 (4)死区可以调整。 1.3 扩展功能要求(选做) (1)过力矩保护。 (2)行程限位保护。 (3)定位误差:≤1%。 (4)灵敏度:0.025%(1/4096)。 2 设计内容及步骤 2.1 系统方案的确定 2.2 硬件系统设计 2.2.1主电路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 第1章设计任务……………………………..................... 第2章电气主接线图………………………........................ 2.1 电气主接线的叙述…………………………….. 2.2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2.3 电气主接线的评定.................................................. 第3章短路电流计算………………………..................... 3.1 概述.................................................................. 3.2 系统电气设备电抗标要值的计算................. 3.3 短路电流计算.................................................. 第4章电气设备选择………………………..................... 4.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规则………………………. 4.2 电气选择的技术条件……………………………. 4.2.1 按正常情况选择电器………………………....... 4.2.2 按短路情况校验……………………………........ 4.3 电气设备的选择…………………………………. 4.3.1 断路器的选择………………………………. 4.3.2 隔离开关的选择……………………………. 第5章设计体会及以后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摘要

电气安全工程课程设计.

浙江工业大学 电气安全工程 课 程 设 计 设计课题电气安全技术 所属专业安全工程 设计者周海龙 指导教师周一飞、阮继锋 完成时间2013年6月10日

目录 1、概述 (2) 1.1 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 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2、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内容 (2) 2.1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设计 (2) 2.1.1三相五线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 2.1.2工地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3) 2.1.3建筑物的防雷系统 (4) 2.1.4建筑物的等电位 (5) 2.1.5施工工地的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5) 2.2机械厂的电气安全设计 (6) 2.2.1TN和TT系统 (6) 2.2.2典型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设计 (9) 2.2.3电动机的绝缘性能的判别 (11) 2.2.4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 (12) 3、总结 (14)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14) 3.2收获体会及建议 (14) 3.3参考资料 (14)

1、概述 1.1 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思路,通过对二个教学项目的实施,使得学生对《电气安全技术》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巩固,具体如下: ●了解施工现场的临时供电系统 ●施工现场用电注意事项 ●了解建筑物采用等电位联接的原理和方法 ●建筑物的防雷 ●《电气安全技术》介绍的高、低电压电器实物认知 ●绝缘垫、绝缘毯、遮拦、指示牌、安全牌的认知 ●工厂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了解电动机的安全性能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控制线路原理及其电路保护 1.2 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 ●电路和系统的设计 ●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 ●实训 2、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内容 2.1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设计 2.1.1三相五线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在三相四线制制供电系统中,把零线的两个作用分开,即一根线做工作零线(N),另外用一根线专做保护零线(PE),这样的供电结线方式称为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三相五线制包括三根相线、一根工作零线、一根保护零线。三相五线制的接线方式如图2—1所示。

电气设备课程设计题目1

一、设计任务 根据电力系统规划需要新建一座220kV区域变电所。该所建成后与110kV和10kV电网相连,并供给附近用户供电。 二、原始资料 1、按规划要求,该所有220kV、110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 220kV出线6回(其中备用2回),110kV出线8回(其中备用2回), 10kV出线12回(其中备用2回)。 2、110kV侧有两回出线供给远方大型冶炼厂,其容量为40MV A,其他作为一些地区变电所进线。10kV侧总负荷为30MV A,Ⅰ、Ⅱ类用户占6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3000KVA,变电站总的所用最大负荷为150KVA。 3、各级电压侧功率因数和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 220kV侧cos?=0.9 T max=3800小时/年 110kV侧cos?=0.85 T max=4200小时/年 10kV侧cos?=0.85 T max=4500小时/年 4、该地区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8°C,年平均气温16°C,绝对最高气温为40°C,土壤温度为18°C,海拔153m。 5、短路电流表 额定电压(kV)短路电流(kA)短路冲击电流(kA) 220 2.242 5.707 110 3.926 9.994 10 33.414 85.058 三、设计要求 1、目录 2、设计任务书 3、该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4、电气设备的选择 包括主变压器、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熔断器、母线。 (各选一个即可。) 5、体会 6、参考文献

一、设计任务 根据电力系统规划需要新建一座110kV区域变电所。该所建成后与35kV和220kV电网相连,并供给附近用户供电。 三、原始资料 2、按规划要求,该所有220kV、110kV和35kV三个电压等级。 220kV出线6回(其中备用2回),110kV出线8回(其中备用2回), 35kV出线12回(其中备用2回)。 2、110kV侧有两回出线供给远方大型冶炼厂,其容量为40MV A,其他作为一些地区变电所进线。35kV侧总负荷为30MV A,Ⅰ、Ⅱ类用户占6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3000KVA,变电站总的所用最大负荷为150KVA。 6、各级电压侧功率因数和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 220kV侧cos?=0.9 T max=3800小时/年 110kV侧cos?=0.85 T max=4200小时/年 35kV侧cos?=0.85 T max=4500小时/年 7、该地区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8°C,年平均气温16°C,绝对最高气温为40°C,土壤温度为18°C,海拔153m。 8、短路电流表 额定电压(kV)短路电流(kA)短路冲击电流(kA) 220 2.242 5.707 110 3.926 9.994 35 33.414 85.058 三、设计要求 3、目录 4、设计任务书 3、该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4、电气设备的选择 包括主变压器、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熔断器、母线。 (各选一个即可。) 7、体会 8、参考文献

130449649460562396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及原始资料 课题名称:某火力发电厂主接线的初步设计 原始资料如下: 1.火电厂的规模 1)装机容量 装机2台,容量分别为 2×300MW, U N =15.75kV cos ?=0.85 0.185d x =(以额定容量为基准的标幺值) 2)机组年利用小时 取h T 6000max =; 3)厂用电率按6%考虑。 2.电力负荷及电力系统连接情况 1)220kV 电压等级 架空线5回,最大负荷为250MW ,最小负荷为200MW ,cos ?=0.85, T max =4500h ; 2)500kV 电压等级 架空线4回,备用线1回,500kV 与电力系统连接,接受该发电厂的剩余功率。电力系统容量为3500MW ,系统等值电抗0.03(基准容量100MVA )。 3.其他的环境条件均处在额定环境下。 二、课程设计内容要求: 1. 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初选两套主接线方案; 2. 定性的对两套主接线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确定最终的主接线方案; 3. 选择主变压器及联络变压器的容量和型号; 4. 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5. 选择主变压器后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后备保护动作时间为2.4s ,主保护的动作时间为 0.05s ),并进行校验。 三、课程设计任务要求: 1. 编写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对原始资料的分析、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依据以及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等。 2. 编写设计计算书,包括需要的各点的短路电流的计算过程。

3.绘图:拟定的主接线图。 四、变压器型号如下表: 其它变压器型号可在百度中输入GBT6451查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

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 某塑料制品厂全厂总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学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08-5 学生姓名:XXX,XXX,XXX 指导教师:XX老师 2011年6月29日 某塑料制品厂全厂总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摘要 本厂是35kV变电站的设计,本设计首先根据厂方给定的全厂各车间电气设备及车间变电所负荷计算表进行电力负荷计算,然后根据对计算负荷的分析选定主变压器和各车间变电所的变压器型号,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是依据变电所的最高电压等级和变电所的性质,选择出一种与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相适应的接线方式。在经济角度上要考虑周全,尽量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佳的方案。选好变压器和主接线后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对变电站系统中的各个电压等级下的母线发生三相短路时,所流过的短路电流进行了分别计算。在设计过程中根据电力部门对工厂功率因数的要求计算出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并以此选择相应的补偿电容器。然后对线路设定短路点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作为各设备的选型依据。对电气设备进行选择,电气设备的选择条件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电气设备所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即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并按短路状态校验动、热稳定;二是根据不同电气设备的特点而提出的选择和校验项目。考虑到对变压器的保护在设计中对主变压器设置了以下继电保护:瓦斯保护、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熟悉变电所中供电系统的负荷计算,掌握变电所中二次回路的基本原理,在次基础上对供电系统中的变电所二次接线进行了设计和保护,最后根据具体环境条件对电气设备进行校验,使本次设计的内容更加完善。 关键词:电力负荷计算,变压器选择,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

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概 述 1 待设计变电所地位及作用 按照先行的原则,依据远期负荷发展,决定在本区兴建1中型110kV 变电所。该变电所建成后,主要对本区用户供电为主,尤其对本地区大用户进行供电。改善提高供电水平。同时和其他地区变电所联成环网,提高了本地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北 ~ 110kV 出线4回,2回备用 35kV 出线8回,2回备用 10kV 线路12回,另有2回备用 2 变电站负荷情况及所址概况 本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为110/35/10。变电站由两个系统供电,系统S1为600MVA ,容抗为0.38, 系统S2为800MVA ,容抗为0.45.线路1为30KM, 线路2为20KM, 线路3为25KM 。该地区自然条件:年最高气温 40摄氏度,年最底气温- 5摄氏度,年平均气温 18摄氏度。出线方向110kV 向北,35kV 向西,10kV 向东。 所址概括,黄土高原,面积为100×100平方米,本地区无污秽,土壤电阻率7000Ω.cm 。 本论文主要通过分析上述负荷资料,以及通过负荷计算,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对变电站进行了设备选型和主接线选择,进而完成了变电站一次部分设计。 待设计变电站 ~

1变压器选择 1.1主变台数、容量和型式的确定 1.1.1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的确定 主变台数确定的要求: 1.对大城市郊区的一次变电站,在中、低压侧已构成环网的情况下,变电站以装设两台主变压器为宜。 2.对地区性孤立的一次变电站或大型专用变电站,在设计时应考虑装设三台主变压器的可能性。 考虑到该变电站为一重要中间变电站,与系统联系紧密,且在一次主接线中已考虑采用旁路呆主变的方式。故选用两台主变压器,并列运行且容量相等。 1.1.2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主变压器容量确定的要求: 1.主变压器容量一般按变电站建成后5~10年的规划负荷选择。 2.根据变电站所带负荷的性质和电网结构来确定主变压器的容量。对于有重要负荷的变电站,应考虑当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在设计及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内,应保证用户的一级和二级负荷:对一般性变电站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就能保证全部负荷的70~80%。 由于上述条件所限制S =68.494MVA。所以,两台主变压器应各自承担34.247MVA。当一台停运时,另一台则承担70%为47.946MVA。故选两台50MVA 的主变压器就可满足负荷需求。 1.1.3 变电站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 具有三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如通过主变压器各侧绕组的功率均达到该变压器容量的15%以上或低压侧虽无负荷,但在变电站内需装设无功补偿设备时,主变压器采用三饶组。而有载调压较容易稳定电压,减少电压波动所以选择有载调压方式,且规程上规定对电力系统一般要求10kV及以下变电站采用一级有载调压变压器。故本站主变压器选用有载三圈变压器。我国110kV及以上电压变压 器绕组都采用Y 连接;35kV采用Y连接,其中性点多通过消弧线圈接地。35kV 以下电压变压器绕组都采用连接。 故主变参数如下:

电气CAD课程设计

新疆大学 实习(实训)报告 实习(实训)名称:电气CAD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报告人: 学号: 时间:2016年1月5日

1 电气CAD实训报告 AutoCAD(Autodesk Computer Aided Design)是Autodesk(欧特克)公司首次于1982年开发的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用于二维绘图、详细绘制、设计文档和基本三维设计,现已经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AutoCAD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通过交互菜单或命令行方式便可以进行各种操作。它的多文档设计环境,让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能很快地学会使用。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它的各种应用和开发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AutoCAD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可以在各种操作系统支持的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上运行。[1] AutoCAD软件是由美国欧特克有限公司(Autodesk)出品的一款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用于绘制二维制图和基本三维设计,通过它无需懂得编程,即可自动制图,因此它在全球广泛使用,可以用于土木建筑,装饰装潢,工业制图,工程制图,电子工业,服装加工等多方面领域。AUTOCAD 2007(R17.0):2006.3.23,拥有强大直观的界面,可以轻松而快速的进行外观图形的创作和修改,07版致力于提高3D设计效率. 1)平面绘图:能以多种方式创建直线、圆、多边形、样条曲线等基本图形对 象 2)绘图辅助工具:AutoCAD提供了正交、对象捕捉、极轴追踪等绘图辅助工具。 3)编辑图形:AutoCAD具有强大的编辑内容,可以移动、复制、旋转、阵列、拉伸等。 4)标注尺寸:可以创建多种类型尺寸,标注外观可以自行设定。 5)书写文字:能轻易在图形的任何位置。沿任何方向书写文字,可设定文字字体、倾斜角度及宽度缩放比列等属性。 6)图层管理功能:图形对象都位于某一图层上,可设定图层颜色、线形、线宽等特性。 1.1 绘制及编辑图形 Auto CAD的“绘图”菜单中包含有丰富的绘图命令,使用它们可以绘制直线、构造线、多短线、圆、矩形、多边形、椭圆等基本图形,也可以将绘制的图形转换为面域,对其进行填充。如果再借助于“修改”菜单中的修改命令,便可以绘制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对于一些基本图形,通过拉伸、设置标高和厚度等操作就可以轻松地转换为其他图形。使用“绘图”|“建模”命令中的子命令,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绘制圆柱体、球体、长方体等基本实体以及三维网格、旋转网格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剖析

1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1.1设计的原始资料 凝汽式发电厂: (1)凝汽式发电组3台:3*125MW,出口电压:15.75KV,发电厂次暂态电抗:0.12;额定功率因数:0.8 (2)机组年利用小时: T=6000小时;厂用电率:8%。发电机主保护动 max 作时间0.1秒,环境温度40度,年平均气温为20度。 电力负荷: 送入220KV系统容量260MW,剩余容量送入110KV系统。 发电厂出线: 220KV出线4回; 110KV出线4回(10KM),无近区负荷。 电力系统情况: 220KV系统的容量为无穷大,选基准容量100MVA归算到发电厂220KV 母线短路容量为3400MVA,110KV系统容量为500MVA。 1.2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选择 表1.1 汽轮发电机的规格参数 型号额定电压额定容量功率因数接线方式次暂态电抗QFS-125-2 15.75KV 125MW 0.8 YY 0.12 注:发电及参数如上表,要求选择发电厂的主变,联络110KV和220KV的联络变压器的型号。 (2) 电气主接线选择 注: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机-变压器接线方式通常采用单元接线的方式,注意主变容量应与发电机容量相配套。110KV和220KV电压级用自耦变压器联接,相互交换功率,我们的两电压等级母线选用的接线方式为:220KV采用双母三分段接线,110KV采用双母线接线。 (3) 短路电流的计算 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为了简化计算,对短路电流进行近似计算法。 结合电气设备选择选择短路电流计算点求出各电源提供的起始次暂态电流

''I,冲击电流 I,及计算短路电流热效应所需不同时刻的电流。 sh (4)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要求选择:110KV侧出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题目: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系统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林俊杰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0906班 学号:4 指导教师:罗毅

目录 变电站电气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概述 1、设计目的———————————————————————————— 2、设计内容 3、设计要求 二、设计基础资料 1、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 2、电力系统与待建变电站的连接情况 3、待建变电站负荷 三、主变压器与主接线设计 1、各电压等级的合计负载及类型 2、主变压器的选择 四、短路电流计算 1、基准值的选择 2、

一、概述 1、设计目的 (1)复习和巩固《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所学知识。 (2)培养和分析解决电力系统问题的能力。 (3)学习和掌握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设计内容 本课程设计只作电气系统的初步设计,不作施工设计和土建设计。 (1)主变压器选择:根据负荷主变压器的容量、型式、电压等级等。 (2)电气主接线设计: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 (3)短路电流计算:电力系统侧按无限大容量系统供电处理; 用于设备选择时,按变电所最终规模考虑;用于保护整定计算时,按本期工程考虑;举例列出某点短路电流的详细计算过程,列表给出各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结果S k 、I”、I ∞ 、I sh 、T eq (其余点的详细计算过程在附录中列出)。 (4)选择主要电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及支撑绝缘子、限流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消弧线圈。每类设备举例列出一种设备的详细选择过程,列表对比给出选出的所有设备的参数及使用条件。 (5)编写“××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说明书,绘制电气主接线图(#2图纸)3、设计要求 (1)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电气主接线; (2)短路电流计算; (3)主变压器选择; (4)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选择; (5)导线(母线及出线)选择; (6)限流电抗器的选择(必要时)。 (7)完成上述设计的最低要求; (8)选择电压互感器; (9)选择电流互感器; (10)选择高压熔断器(必要时); (11)选择支持绝缘子和穿墙套管; (12)选择消弧线圈(必要时); (13)选择避雷器。 二、设计基础资料 1、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 ⑴变电站类型: 110 kV降压变电站 ⑵三个电压等级: 110 kV、 35 kV、 10 kV ⑶ 110 kV:近期线路2回;远期线路 3回 35 kV:近期线路2回;远期线路4 回

电气设备课程设计 (2)

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泵站电气设备 实 习 报 告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习日期:

目录 一、序言 (2) 二、实习站点概况 (3) 三、实习目的、内容及纪律要求 (7) 四、实习行程安排 (10) 五、实习感言 (10)

序言 为了让我们对泵站电气设备课程理论知识有更深的印象与了解,学院安排我们进行了一次泵站电气设备实习,由葛老师和薛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到一些大型泵站、电气设备开关厂进行参观学习。实习时间不长,只有一周,但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我们不但参观了扬州的一些电气设备公司,还到了宿迁、徐州等,在省内从扬州由南往北行驶在南水北调的路途上,车程历经九百多公里,走过快速的高速,也遇过颠簸的泥路,在平坦与坎坷中我们愉快得度过了一周的实习。期间我们聆听了站内、厂内诸位负责人或技术员的关于电气设备的精彩讲解,并走进生产车间亲身经历电气设备的生产过程,不仅使眼界大为开阔,知识极大增长,对本专业的信心和兴趣也极大提高,可谓受益匪浅。 紧张而又布满乐趣的专业实习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专业实习是在我们完成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之后,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专业实习使我们获得一些课本中无法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是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和培养劳动观念的重要环节化。 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向水平高的师傅学习,学习同事的优点,取长补短,才能学得更深更扎实,而不是局限于“纸上谈兵”。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加深了对专业的熟悉,了解了本专业的研究内容,知道本专业是有前途的,增加了学好这门专业的信心,明确了自己将来的发展奋斗目标,完成本科学业后,考研继续深造。 小小的一本实习报告固然无法承载我的所有收获和感受,但作为我大学生涯中一次不平凡的经历,必将有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是真理的检验标准,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到很多工作常识,也得到意志上锻炼,有辛酸也有快乐,这是我大学生活中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有很大的影响。

《电气安全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浙江工业大学《电气安全工程》课程设计 设 计 报 告 姓班学名:XXX 级:XXXXXXXXXXXXX 号:XXXXXXXXXXXXX

时间:2013年6月7日

第1章 1.1 1.2第2章 目录: 概述 (2) 电器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 (2) 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电器安全课程设计的内容我 (2) 2.1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设计 (2) 2.1.1三相五线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 2.1.2工地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3) 2.1.3建筑物的防雷系统 (4) 2.1.4建筑物的等电位 (5) 2.1.5施工工地的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5) 2.2机械厂的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6) 2.2.1TN和TT系统 (6) 2.2.2典型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设计 (8) 2.2.3电动机的绝缘性能的判别 (9) 2.2.4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 (10) 第3章 3.1 3.2 3.3总结 (12) 所遇到的问题 (12) 收获体会及建议 (13) 参考资料 (13)

第1章概述 机械电气安全技术以安全作为主线,对事故的机理,特点,规律防范措施等进行研究。已达到减少和抑制事故发生的目的。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机-环境这三个因素,如何相互协调而达到效能最优,可以说其立足点在于保证人在工作过程中既能安全又能舒适地工作。实践表明在设计中忽视人性化设计而导致作业疲劳引发事故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要求,各种产品的设计均要考虑到宜人的原则。 1.1 电器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电气安全课程设计,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且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通过对项目一(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的设计,了解施工现场的临时供电系统、施工现场的注意事项,明白建筑物采用等电位的原理和方法,建筑无防雷知识;通过项目二(机械厂的用电安全)设计,掌握高、低电压器实物认知,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启动控制线路原理及其电路保护,学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继电接触控制线路接线。 1.2 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课程设计主要包括项目一: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项目二:机械厂的用电安 全两部分。其中每部分都有五个任务,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个部分的具体设计情况。 第2章电器安全课程设计的内容 2.1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设计 2.1.1三相五线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五线制包括三相电的三个相线(A、B、C线)、中性线(N线);以及地线(PE线)。中性线(N线)就是零线。三相负载对称时,三相线路流入中性线的电流矢量和为零,但对于单独的一相来讲,电流不为零。三相负载不对称时,中性线的电流矢量和不为零,会产生对地电压。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凝气式火力发电厂一次部分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电网的迅速发展,国内外火电机组的容量也越来越多。人民用电量的日益增加促使发电量的不断增加。在世界的能源不断消耗,促进了新能源的发展,但是目前新能源还不能完全代替传统一次能源的发电,在我国火力发电任然占据主导地位。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炭、石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其能量的转换过程是由燃料的化学能到热能再到机械能最后转换为电能。本设计是凝气式火电厂一次部分的设计。通过对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和短路电流的计算。更加经济可靠的选用相关的一次设备,做到更好利用一次能源,与故障时对电力系统的保护。

2 主接线方案设计 2.1 原始资料分析 2.1.1 原始资料 发电机组4100?,85.0cos =?,U=10.5KV ,次暂态电抗为0.12,年利用率为5000小时以上,厂用电率6%,高压侧为220kv 、110KV ,其中110V 出线短有5回出线与系统相连接输送的功率为120MW ,220KV 的出线有5回与系统相连接输送的功率为200MW 。中压侧35KV,3回出线将功率送至5KM 内的用户综合负荷40MW ,。发电厂处于北方平原地带,防雷按当地平均雷暴日考虑,土壤为普通沙土。系统容量取3500MVA 。 2.1.2资料分析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资料可知,该火电厂为中型火电站,由于其年利用率在5000小时以上,所以该发电厂一般给I ,II 类负荷供电,必须采用供电较为可靠的接线形式。其地形条件限制不严格,但从节省用地考虑,尽可能使其布置紧凑,便于运行管理。发电厂的总容量与系统容量之比相对较小,所以对于35KV 及110KV 可以采取相对简单的接线方式。 2.2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依据 电气主接线设计是火电厂电气设计的主体。它与电力系统、枢纽条件、电站动能参数以及电站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等密切相关,并对电气布置、设备选择、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必须紧密结合所在电力系统和电站的具体情况,全面地分析有关影响因素,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地选定接线方案。 电气主接线的主要要求为: 1、可靠性:衡量可靠性的指标,一般是根据主接线型式及主要设备操作的可能方式,按一定的规律计算出“不允许”事件的规律,停运的持续时间期望值等指标,对几种接线形式的择优。 2、灵活性:投切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断路器的操作要可靠方便、调度灵活。 3、经济性:通过优化比选,工程设计应尽力做到投资省、占地面积小、电能损耗小。 2.3主接线的方案拟定 方案一:根据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可知系统有4个电压等级分别是发电厂到母线的10KV 电压和经过升压给周边用户使用的35KV 的电压以及提供给系统的110KV 和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 要求: 针对某一较复杂的电网进行电力系统三相短路起始次暂态电流的计算,短路后指定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计算;不对称短路时短路点故障相电流和非故障相电压的计算,对称和不对称短路后任意支路故障电流和节点电压的计算 一、电力系统三相短路起始次暂态电流的计算,短路后指定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计算 电力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故障造成的危害性是最大的。作为电力系统三大计算之一,分析与计算三相短路故障的参数更为重要。设计示例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计算三相短路故障的各参数,进一步提高短路故障分析与计算的精度和速度,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安全运行、设备选择、继电保护等提供重要依据。 一、基础资料 1.电力系统简单结构图 电力系统简单结构图如图1所示。 M T1 T2T2 G2G2 G1 6kV 2000kW cos 0.86 N ?=起动系数为6.5用电负载(电动机) (3) K LGJ-185 100km 100km LGJ-15025MW cos 0.8N ?=cos 0.85 N ?=''0.13 d X =火电厂 110MW 100km LGJ-120110kV 负载 图1 电力系统简单结构图 '' 0.264 d X =86j MV A +?T3 2.电力系统参数

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K (3)点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分析与计算产生最大可能的故障电流和功率。 (1)发电机参数如下: 发电机G1:额定的有功功率110MW ,额定电压N U =10.5kV ;次暂态电抗标幺值''d X =0.264,功率因数N ?cos =0.85 。 发电机G2:火电厂共两台机组,每台机组参数为额定的有功功率25MW ;额定电压U N =10.5kV ;次暂态电抗标幺值''d X =0.130;额定功率因数N ?cos =0.80。 (2)变压器铭牌参数由参考文献《新编工厂电气设备手册》中查得。 变压器T1:型号SF7-10/110-59-16.5-10.5-1.0,变压器额定容量10MV ·A ,一次电压110kV ,短路损耗59kW ,空载损耗16.5kW ,阻抗电压百分值U K %=10.5,空载电流百分值I 0%=1.0。 变压器T2:型号SFL7-31.5/110-148-38.5-10.5-0.8,变压器额定容量31.5MV ·A ,一次电压110kV ,短路损耗148kW ,空载损耗38.5kW ,阻抗电压百分值U K %=10.5,空载电流百分值I 0%=0.8。 变压器T3:型号SFL7-16/110-86-23.5-10.5-0.9,变压器额定容量16MV ·A ,一次电压110kV ,短路损耗86kW ,空载损耗23.5kW ,阻抗电压百分值U K %=10.5,空载电流百分值I 0%=0.9。 (3)线路参数由参考文献《新编工厂电气设备手册》中查得。 线路1:钢芯铝绞线LGJ-120,截面积120㎜2,长度为100㎞,每条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电抗X 0(1)=0.408Ω/㎞;每条线路单位长度的对地电容b 0(1)=2.79×10﹣6S /㎞。 对下标的说明 X 0(1)=X 单位长度(正序);X 0(2)=X 单位长度(负序)。 线路2:钢芯铝绞线LGJ-150,截面积150㎜2,长度为100㎞,每条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电抗X 0(1)=0.401Ω/㎞;每条线路单位长度的对地电容b 0(1)=2.85×10﹣6S /㎞。 线路3:钢芯铝绞线LGJ-185,截面积185㎜2,长度为100㎞,每条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电抗X 0(1)=0.394Ω/㎞;每条线路单位长度的对地电容b 0(1)=2.90×10﹣6S /㎞。 (4)负载L :容量为8+j6(MV ·A ),负载的电抗标幺值为=* L X ** 22 *L L Q S U ;电动机为2MW ,起动系数为6.5,额定功率因数为0.86。 3.参数数据 设基准容量S B =100MV ·A ;基准电压U B =U av kV 。 (1)S B 的选取是为了计算元件参数标幺值计算方便,取S B -100MV ·A ,可任意设值但必须唯一值进行分析与计算。 (2)U B 的选取是根据所设计的题目可知系统电压有110kV 、6kV 、10kV ,而平均额定电压分别为115、6.3、10.5kV 。平均电压U av 与线路额定电压相差5%的原则,故取U B =U a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