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报告单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报告单

学生实验报告单

精选

小学科学测量水的温度》参考教案

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是继《温度和温度计》一课之后,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温度计的有关知识——如何使用温度计。因此,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本课训练学生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学习使用水温计测量水温的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领。通过多次测量基本掌握用温度计测定物体温度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定量观察的能力。同时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良好习惯。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们还期望学生能将物体温度的变化与热量的传递建立起联系来,为后续学习(例如五年级的“热”单元)打下基础。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内能增加。热量是描述内能转移的物理量。但内能这一概念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材采用了小学生通常使用的热量的说法。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第一环节教师讲解、介绍规范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在教师的讲解及学生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条操作规定的意义。然后教师安排了两个活动——测量不同水的温度、测量水在不同时间的温度。通过两个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多次测量水温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巩固和熟练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小组同学间的互相提示,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值在-20℃~110℃)用于测

《温度和温度计》课堂教学实录

《温度和温度计》课堂教学实录 科学研修2组张俊平 【教材分析】 《温度与温度计》是教科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教材由四个活动组成:第一部分通过体验,感知冷热,认识到冷热的程度就是温度,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第二部分,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初步感知温度计的原理和测量方法;第三部分,学习和练习温度计的读写方法;第四部分,读出温度计上的显示的温度。 【学情分析】 学生可能听说过温度计,也曾用体温计测量过体温,但真正使用温度计测量过其他物体的温度的学生估计极少。本课学习时,对许多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使用温度计。因此,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怎样正确操作使用,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为以后的学习活动打好基础。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懂得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学习正确地识读记录摄氏温度。 3.能比较准确地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使用科学仪器比感官更准确。

2.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观察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学习规范使用温度计,正确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操作规范,零下温度的识读。 【教具准备】每组4个水杯(粘上1—4号标签,水量相同,冷热顺序为1,3,2,4),一块毛巾,每人一小张记录纸,每组2支温度计,热水瓶1只,水槽4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比较水的冷热 师:同学们,刚从锅里盛出的稀饭太热,我们往往要等一会再喝,等到什么时候才合口呢?平时你是怎么做的? 生:用嘴唇轻轻触一触,试一试。 生:看稀饭冒出的白烟。 师:你是说白气大的时候,就表明饭很热,是吗? 生;用手去触摸碗,感觉一下。 教师出示冷热明显不同的四杯水。 师:每个小组的桌上有4杯水,我们用触摸的方法来感觉一下,比较它们的冷热。大家一起安静的来完成下列活动: ⑴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⑵先把两手指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再插入1号杯和4号杯。 每个同学都来感觉一下,形成我们组的意见。同学们要注意守秩序,最后形成我们组的意见。 各组学生依次体验比较4个杯子水的冷热,非常有秩序。教师巡视。

温度测量实验报告

温度测量实验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验目的 1.掌握炉温实时控制系统结构图及其电压控制原理; 2.通过数据采集板卡,对温度信号(输入为电压模拟量)采集和滤波; 3.通过数据采集板卡,输出模拟电压量到调节器; 4.通过观测温度曲线,实施手动调节输出电压,使得温度曲线与理想波形尽量接近; 5.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控制炉温曲线。 实验原理 (一)炉温实时控制系统结构图 (二)输出控制电压与工作电压的关系 加热炉加热电压=板卡输出控制电压×220 10 (三)电压控制原理 (四)温度与电压的关系

温度=电压× 700℃ (五)PID控制算法公式 ?u k= Ae k? Be k ? 1+ Ce(k ? 2) 其中:A=K P(1+ T T I + T D T );B=K P(1+2T D T );C=K P T D T 。 u k=u k ? 1+ ?u(k) 手动控制炉温参数选择及理由 加热电压:4V 理由:本套实验装置加热速度很快,若加热电压过高(高于5V)则会导致升温过快从而有可能损坏实验装置,而若加热电压过低则会导致升温过慢,浪费时间。综合实际情况以及上述分析,本组成员决定将加热电压设置为4V。 PID炉温控制参数选择及理由 表1 PID炉温控制参数 选取理由 周期:由于温度滞后性较大,因此周期应当大一些。此处本组采用了推荐值0.2s。 K P:由实际经验可知,K P的最佳范围在0.5-1.5之间。此处本组取了中间值1。 T I:实际操作过程中,本组同学发现若T I较小,超调量就会很大。所以这里将T I取得大一些,设置为20s。T D:小组成员发现炉温滞后现象非常严重,因此T D不得不调大一些,取成0.9s。

数电课程设计-温度计实验报告(提交版)

一、设计项目名称 温度采集显示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对单路温度进行测量,并用数码管显示当前温度值系统硬件设计,并用电子CAD软件绘制出原理图,编辑、绘制出PCB印制版。 要求: (1)原理图中元件电气图形符号符合国家标准; (2)整体布局合理,注标规范、明确、美观,不产生歧义。 (3)列出完整的元件清单(标号、型号及大小、封装形式、数量) (4) 图纸幅面为A4。 (4)布局、布线规范合理,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 (5)在元件面的丝印层上,给出标号、型号或大小。所有注释信息(包括标号、型号及说明性文字)要规范、明确,不产生歧义。 2.编写并调试驱动程序。 功能要求: (1)温度范围0-100℃。 (2)温度分辨率±1℃。 (3)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 3.撰写设计报告。 提示:可借助“单片机实验电路板”实现或验证软件、硬件系统的可靠性。

温度传感器 摘要:温度的检测与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比较典型的应用之一,随着传感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更加广泛的应用,利用新型单总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 实现对温度的测试与控制得到更快的开发,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 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一种数字式温 度计以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感温元件,它以单总线的连接方式, 使电路大大的简化。传统的温度检测大多以热敏电阻为传感器,这类传 感器可靠性差,测量温度准确率低且电路复杂。因此,本温度计摆脱了 传统的温度测量方法,利用单片机STC89C52对传感器进行控制。这样 易于智能化控制。 关键词:数字测温;温度传感器DS18B20;单片机STC89C52; 一.概述 传感器从功能上可分为雷达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热电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超声波测距离传感器等,本文所研究的是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最早开发,应用最广泛的一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利用物质各种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把温度转换为电量的传感器。这些呈现规律性变化的物理性质主要有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温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工业、环境监测、医疗、家庭多方面均有应用。从而使得现代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微型化、集成化、数字化正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测量水的温度 3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测量水的温度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掌握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3.初步了解一个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4.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程度的水的温度。 5.培养学生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三、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四、教学方法:演示,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 每组4杯不同冷热程度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0℃——100℃),水温测量记录表。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等) 六、教学过程: (一)测量水温的方法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 2.师:出示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 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温度计呢? 4.学生讨论交流。 5.指名汇报。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教材45页的插图和方法。(学生阅读) 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居里温度的测定_实验报告

钙钛矿锰氧化物居里温度的测定 物理学院 111120160 徐聪 摘要:本文阐述了居里温度的物理意义及测量方法,测定了钙钛矿锰氧化物样品 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居里温度,最后对本实验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居里温度,钙钛矿锰氧化物,磁化强度,交换作用 1. 引言 磁性材料的自发磁化来自磁性电子间的交换作用。在磁性材料内部,交换作用总是力图使原子磁矩呈有序排列:平行取向或反平行取向。但是随着温度升高,原子热运动能量增大,逐步破坏磁性材料内部的原子磁矩的有序排列,当升高到一定温度时,热运动能和交换作用能量相等,原子磁矩的有序排列不复存在,强磁性消失,材料呈现顺磁性,此即居里温度。 不同材料的居里温度是不同的。材料居里温度的高低反映了材料内部磁性原子之间的直接交换作用、超交换作用、双交换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和测定材料的居里温度有着重要意义。 2.居里温度的测量方法 测量材料的居里温度可以采用许多方法。常用的测量方法有: (1)通过测量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的温度依赖性得到曲线,从而得到降为零时对应的居里温度。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可以用来在变温条件下直接测量样品饱和磁化强度的装置,例如磁天平、振动样品磁强计以及等。 (2)通过测定样品材料在弱磁场下的初始磁导率的温度依赖性,利用霍普金森效应,确定居里温度。 (3)通过测量其他磁学量(如磁致伸缩系数等)的温度依赖性求得居里温度。 (4)通过测定一些非磁学量如比热、电阻温度系数、热电势等随温度的变化,随后根据这些非磁学量在居里温度附近的反常转折点来确定居里温度。 3. 钙钛矿锰氧化物 钙钛矿锰氧化物指的是成分为(R是二价稀土金属离子,为一价碱土金属离子)的一大类具有型钙钛矿结构的锰氧化物。理想的型(为稀土或碱土金属离子,为离子)钙钛矿具有空间群为的立方结构,如以稀土离子作为立方晶格的顶点,则离子和离子分别处在体心和面心的位置,同时,离子又位于六个氧离子组成的八面体的重心,如图1(a)所示。图1(b)则是以离子为立

温度与温度计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2、正确使用温度计。 三、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 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 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学生猜想:〔……〕 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温度计 进行新课: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温度。 (1)、试验:结论: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高?学生结论〔……〕 (3)、教师引导:拿出自制的温度计(图示), 可否判断温度高低?

学生讨论如何判断? 这仪器有什么缺点?如何改正? (加刻度、缩小体积……得到准确的测温度的仪器)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 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录像观察) 3、试验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总结:(1)使用前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量程 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 (2)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容器底或壁 ②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让学生读数,把结果写出来)……单位 4、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它是 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 为100摄氏度,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低于0℃用负数表示 例:37℃读作;-45℃读作; 0℃读作。 5、体温计: 结构、量程、分度值、使用。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五、教学板书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温度 定义: 单位: 温度计: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汇编)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 2010 – 2011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日期:2010年11月17日

目录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 二、课程设计名称及设计要求 (3) 三、总体设计思想 (3) 四、系统框图及简要说明 (4) 五、单元电路设计(原理、芯片、参数计算等) (4) 六、总体电路 (5) 七、仿真结果 (8) 八、实测结果分析 (9) 九、心得体会 (9) 附录I:元器件清单 (11) 附录II:multisim仿真图 (11) 附录III:参考文献 (11)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作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基本掌握电子系统设计和调试的方法,增加集成电路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在学完专业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后,应进行课程设计,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会设计小型电子系统的方法,独立完成系统设计及调试,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论指导下有所创新,为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要求 1.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设计,掌握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完成系统的组装及调试工作;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工程质量意识,按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教师应事先准备好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2.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查阅手册和有关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元件选取、安装调试等环节,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3)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的实验调试,提高动手能力。 (4)综合应用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个设计任务。 (5)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设计名称及设计要求 (一)课程设计名称 设计题目: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设计任务 要求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测量温度的测量控制系统,测量温度范围:室温0~50℃,测量精度±1℃。 2、技术指标及要求: (1)当温度在室温0℃~50℃之间变化时,系统输出端1相应在0~5V之间变化。 (2)当输出端1电压大于3V时,输出端2为低电平;当输出端1小于2V时,输出端2为高电平。 输出端1电压小于3V并大于2V时,输出端2保持不变。 三、总体设计思想 使用温度传感器完成系统设计中将实现温度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这一要求,该器件具有良好的线性和互换性,测量精度高,并具有消除电源波动的特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它的这些特性,实现从温度到电流的转化;但是,又考虑到温度传感器应用在电路中后,相当于电流源的作用,产生的是电流信号,所以,应用一个接地电阻使电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转化为电压信号。接下来应该是对产生电压信号的传输与调整,这里要用到电压跟随器、加减运算电路,这些电路的实现都离不开集成运放对信号进行运算以及电位器对电压调节,所以选用了集成运放LM324和电位器;最后为实现技术指标(当输出端1电压大于3V时,输出端2为低电平;当输出端1小于2V时,输出端2为高电平。输出端1电压小于3V并大于2V时,输出端2保持不变。)中的要求,选用了555定时器LM555CM。 通过以上分析,电路的总体设计思想就明确了,即我们使用温度传感器AD590将温度转化成电压信号,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集成运放电路,使表示温度的电压放大,从而线性地落在0~5V这个区间里。最后通过一个555设计的电路实现当输出电压在2与3V这两点上实现输出高低电平的变化。

DS18B20数字温度计设计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DS18B20数字温度计 姓名学号:20133522080 赵晓磊 20130123096 段石磊 20133522028 付成 指导老师:万青 设计时间: 2015年12月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目录 1.引言 (3) 1.1.设计意义 (3) 1.2.系统功能要求 (3) 2.方案设计 (4) 3.硬件设计 (2) 4.软件设计 (5) 5.系统调试 (7) 6.设计总结 (8) 7.附录 (9) 8.作品展示 (15) 9.参考文献 (17)

DS18B20数字温度计设计 1.引言 1.1. 设计意义 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温度的检测及控制,传统的测温元件有热电偶和热电阻。而热电偶和热电阻测出的一般都是电压,再转换成对应的温度,需要比较多的外部硬件支持。其缺点如下: ●硬件电路复杂; ●软件调试复杂; ●制作成本高。 本数字温度计设计采用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继DS1820之后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检测元件,测温范围为-55~125℃,最高分辨率可达0.0625℃。 DS18B20可以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值,而且采用三线制与单片机相连,减少了外部的硬件电路,具有低成本和易使用的热点。 1.2. 系统功能要求 设计出的DS18B20数字温度计测温范围在-55~125℃,误差在±0.5℃以内,采用LED数码管直接读显示。

2. 方案设计 按照系统设计功能的要求,确定系统由3个模块组成:主控制器、测温电 路和显示电路。 数字温度计总体电路结构框图如4.1图所示: 图4.1 3. 硬件设计 温度计电路设计原理图如下图所示,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C2051,温度传 感器使用DS18B20,使用四位共阳LED 数码管以动态扫描法实现温度显示。 主控制器 单片机AT89C2051 具有低电压供电和小体积等特点, 两个端口刚好满足电路系统的设计需AT89C2051 主 控 制 器 DS18B20 显示电路 扫描驱动

温度检测与控制实验报告

实验三十二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温度传感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2.了解温度控制的基本原理 3.掌握一线总线接口的使用 二、实验说明 这是一个综合硬件实验,分两大功能:温度的测量和温度的控制。 1.DALLAS最新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简介 Dallas 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20是世界上第一片支持“一线总线”接口的温度传感器。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如:环境控制、设备或过程控制、测温类消费电子产品等。与前一代产品不同,新的产品支持3V~5.5V的电压范围,使系统设计更灵活、方便。 DS18B20测量温度范围为 -55°C~+125°C,在-10~+85°C范围内,精度为±0.5°C。DS18B20可以程序设定9~12位的分辨率,及用户设定的报警温度存储在EEPROM中,掉电后依然保存。 DS18B20内部结构 DS18B20内部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64位光刻ROM、温度传感器、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配置寄存器。DS18B20的管脚排列如下: DQ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GND为电源地;VDD为外接供电电源输入端(在寄生电源接线方式时接地)。 光刻ROM中的64位序列号是出厂前被光刻好的,它可以看作是该DS18B20的地址序列码。64位光刻ROM的排列是:开始8位(28H)是产品类型标号,接 着的48位是该DS18B20自身的序列号,最后8位是前面56位的循环冗余校验 码(CRC=X8+X5+X4+1)。光刻ROM的作用是使每一个DS18B20都各不相同,这样 就可以实现一根总线上挂接多个DS18B20的目的。 DS18B20中的温度传感器可完成对温度的测量,以12位转化为例:用16位符号扩展的二进制补码读数形式提供,以0.0625℃/LSB形式表达,其中S为符号位。 这是12位转化后得到的12位数据,存储在18B20的两个8比特的RAM中,二进制中的

数字温度计实验报告

课程授课教案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掌握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电路。 3. 了解双积分式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4. 熟悉213位A/D转换器MC14433的性能及其引脚功能。 5. 熟悉模拟信号采集和输出数据显示的综合设计与调试方法。 6. 进一步练习较复杂电路系统的综合布线和读图能力。 设计要求如下: 1. 设计一个数字式温度计,即用数字显示被测温度。数字式温度计具体要求为: ①测量范围为0~100℃ ②用4位LED数码管显示。 二、主要仪器和设备 1.数字示波器 2.数字万用表 3.电路元器件: 温度传感器 LM35 1片 集成运算放大器LM741 1片 集成稳压器 MC1403 1片 A/D转换器 MC14433 1片 七路达林顿晶体管列阵 MC1413 1片 BCD七段译码/驱动器 CC4511 1片 电阻、电容、电位器若干 三、实验内容、原理及步骤 1.总体方案设计 图1为数字温度计的原理框图。其工作原理是将被测的温度信号通过传感器转换成随温度变化的电压信号,此电压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后,通过模数转换器把模拟量转变成数字量,最后将数字量送显示电路,用4位LED数码管显示。 图1 数字温度计原理框图 2. 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电路 温度传感器LM35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温度每升高一度,大约输出电压升高10mV。在25摄氏度时,输出约250mV。图2(a)、(b)图为LM35测温电路。

(a)基本的测温电路(+2°C to +150°C) (b)全量程的测温电路(?55°C to +150°C) 图2(a)、(b)图为LM35测温电路 LM35系列封装及引脚参见下图 3。 图 3 LM35系列封装及引脚图 3.放大电路 放大器使用LM 741普通运放,作为实验用数字温度计,可以满足要求;如果作为长期使用的定型产品,可以选用性能更好、温度漂移更小的OP07等型号的产品,引脚与LM741兼容,可以直接替换使用。此放大器的目的是通过提供合适的放大倍数及使用一定的参考电压,将线性输出变化的温度信号电压对应的LED数字变化与实际温度变化基本一致。它实际上是一个增益和偏置可调的线性放大电路,调整可变电阻器R,可以改变增益,使温度显示变化和实际变化取得一致。输入端所接的调零电阻,是调节偏置的,用来使显示温度数字和实际温度一致。(参考227页) 4. A/D转换器 A/D转换器,采用MOTOROLA公司的产品MC14433。A/D转换器MC14433的内部结构及其引脚图如下图4所示。该芯片为本系统的核心电路,将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分别输出数据信号和选通脉冲等。该芯片具有外围电路简单,不需要使用昂贵的石英晶体振荡器提供时钟信号,片内可以自己产生显示所需的选通脉冲和刷新信号等特色,仅需少量外围电路配合,就能实现LED的数字显示功能。

测量水的温度课件

测量水的温度课件 教学内容: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 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 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值在10℃~10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四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课前准备: 为每组准备:250ml玻璃杯(编号○1~○4),0℃~100℃温度计(4支),不同冷热的水4杯,水温测量记录表(一),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记录表(二)。 为全班准备:0℃~100℃温度计,体温计, 500 ml玻璃杯,一热水瓶开水,秒表,投影,分组分工。 教学过程: 一、趣味猜谜,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王老师就为大家说一则谜语,大家来猜猜,看谁是我们班的猜谜大王。“身上一把尺,肚里一红线;夏天线儿长,冬天线儿短。”

生:猜。 师:真聪明,猜对了,就是温度计。那你们都知道哪些温度计呢? 生说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呀!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温度计(出示课件ppt2:各种类型的温度计)。 师:(端起热水杯说):要想知道这杯水的准确温度,就得使用温度计。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问题。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要想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老师这里有测量35℃~42℃的体温计,-20℃~50℃的家用气温计,还有测量0℃~100℃的实验用温度计。你认为测量水温应该选用哪一种温度计?为什么?出示ppt3 生:生思考 师:同学们,你们选择好了吗?哪个同学说说你选择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水温? 生:汇报。 师:小结:出示ppt4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我们要 测量水的温度就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二、演示教学“测量水温的`方法” 过渡语: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有了合适测量工具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直接测量水的温度呢? 生:不是。 师:那怎么测呀? 生: 师:对,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件ppt5:出示测量水温的方法)边出示边讲解。 师再演示梳理并概括。(板书“拿、浸、看、等、读”)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测量水温的正确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方法测量水的温度,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汇报。

几种温湿度计的使用实验报告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2010级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几种温湿度计的使用 姓名:赵星 学号:2010102110 报告日期:2013年3月20日

几种温湿度计的使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几种温湿度计的使用。 2、学习各种温湿度计的原理及使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 1、通过测量空气的温湿度来确定环境的的温湿度。 2、酒精和水银温度计是利用其热胀冷缩的原理来制作温度计,双金属自记式温度计是通过两种胀缩系数不同的金属对温度改变反应的不同,来带动滑动杆记录温度。干湿球温度计是通过计算干球和湿球两者温度之差来确定湿度的,毛发湿度计是通过毛发的湿胀干缩性质来确定环境中湿度的仪器。 三、实验材料: 自记式温湿度计、普通干湿球温度计、通风干湿球温度计、蒸馏水、洗瓶。 四、实验内容: 1、普通干湿球温度计的使用。向湿球内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等待一定时间读出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并根据两者差值来确定环境湿度。 2、通风干湿球温度计的使用。向湿球中加入适量的水,旋转发条,放置一段时间,读出两者数据和差值,查表得环境湿度。 3、自记式温湿度的使用。先用毛笔蘸少量水润湿毛发,稍等片刻,将指针调至95%-100%之间,放置待指针稳定后将示数与通风干湿球温湿度计的结果比较校准,然后通过通风干湿球温度计的数据校准温度,将指针与时间表对齐后放置。 五、注意事项: 1、使用前确保温度计可以正常使用,且准确。 2、自记式温湿度计需要校准。 3、注意仪器安全。 六、实验步骤: 1、调节通风干湿球温度计。将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打水上发条后,放置15分钟,期间不断上发条,确保其正常通风。如此重复两次,确保温度计的数据准确。 页 1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教案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1.练习正确使用温度计; 2.练习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温度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学生参与的实验课,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尽管在小学已学过温度计,这里仍需给予重视. 实验特点 (1)本实验的操作技术并不难,但是从向杯内倒入开水到杯内水的温度将至室温,水温是连续变化的.因此实验过程中测个环节的温度时,读数要快,否则,温度就要下降. (2)温度计的玻璃壳易碎,初中学生活波好动,如果组织不好,易损坏仪器. 教法建议 1.实验的组织 课前要编好实验小组,每组以2~3人为宜.如果仪器不够,可以考虑分批进行,要让 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参与,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有所提高. 2.实验过程 (1)准备阶段.让学生观察温度计,注意它的量程和分度值.量程就是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度值就是温度计上一个小格代表的值.教师要把测量温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告诉学生,并作示范.(2)测温过程.先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热开水的温度:教室气温: 按如1图所示,把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将被测的热水随烧杯放在下面.不要用手拿着温度计观察读数,以免读数时不准确,使误差偏大. 接下来按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48页)上的步骤,先记录教室气温,然后测出刚倒入杯内热水的温度,记录在上的表格上.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至水温与教室的温度相同为止. 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不足,估计温度和实测温度可能有较大差别.因此,本实验不能提出具体的误差要求,也不要批评.要保证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数据. 3.处理数据 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代表时间,单位为min(分钟); 纵轴为温度,单位为℃.按照记录描点,然后用平滑的线把各个点连接起来,记录下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第1节 温度.1温度与温度计练习题

3.1温度与温度计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 ) A . 人的正常体温 B .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 . 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D .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3.如图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4.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它的示数是8 ℃ B . 它的分度值是1℃ C . 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 .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5.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 A . ﹣4℃ B . ﹣6℃ C . 6℃ D . 16℃ 6.夏天的早晨,上海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

A.0℃B.25℃C.50℃D.75℃ 7.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钨铁钢铜金固态水银固态氮 熔点(℃)3410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59 A.用铜锅熔化钢块也行B.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C.在﹣265℃时氧气是固态D.﹣40℃的气温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的 8.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的示数为10℃ 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9.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攀枝花市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10.北方冬天某日的温度为﹣20℃,正确的读法是() A.摄氏负20度B.零下20摄氏度C.零下摄氏20度D.负摄氏加度 11.医用水银温度计使用卮的消毒方法是()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B.放在沸水中煮 C.用清水冲洗D.用医用酒精擦拭 12.日常生活中,“热”字出现频率很高,但所含的物理意义却不同.下列现象中,“热”字的含义为“温度”的是() A.热胀冷缩B.摩擦生热C.天气炎热D.热岛效应 13.以下温度中接近23℃的是()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B.重庆冬季的最冷气温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4.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健康成人的体温B.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C.厦门市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温度 15.今年5月8日,“祥云”火炬成功登上“世界第三极”﹣﹣珠穆朗玛峰,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史上的一大创举.下列哪项不属于和火炬在登顶时需要克服的困难()

教案:测量水的温度

2、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准备】 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参考书P46) 全班: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若干(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 【教学过程】 一、测量水温的方法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 2、师:书P45展示了一些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 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 4、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5、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P45的插图和方法。(学生阅读) 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单片机实验报告-温度计

成绩: 滨江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项目温度计DS18B20 院系滨江学院电子工程系 专业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马骏 学号20142309029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十八日

一、实验目的 1.1实验意义 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温度的检测及控制,传统的测温元件有热电偶和热电阻。而热电偶和热电阻测出的一般都是电压,再转换成对应的温度,需要比较多的外部硬件支持。其缺点如下: ●硬件电路复杂; ●软件调试复杂; ●制作成本高。 本数字温度计设计采用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继DS1820之后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检测元件,测温范围为-55~125℃,最高分辨率可达0.0625℃。 DS18B20可以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值,而且采用三线制与单片机相连,减少了外部的硬件电路,具有低成本和易使用的热点。 1.2功能要求 设计出的DS18B20数字温度计测温范围在-55~125℃,误差在±0.5℃以内,采用LED数码管直接读显示。 二、实验硬件 2.1方案设计 按照系统设计功能的要求,确定系统由3个模块组成:主控制器、测温电路和显示电路。 数字温度计总体电路结构框图如图所示:

2.2硬件设计 温度计电路设计原理图如下图所示,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C2051,温度传感器使用DS18B20,使用四位共阳LED数码管以动态扫描法实现温度显示 2.3主控制器单片机AT89C2051 具有低电压供电和小体积等特点,两个端口刚好满足电路系统的设计需要,很适合便携手持式产品的设计使用。系统可用两节电池供电。AT89C2051的引脚图如下图所示: 1、VCC:电源电压。 2、GND:地。 3、P1口:P1口是一个8位双向I/O口。口引脚P1.2~P1.7提供内部上拉电阻,P1.0和P1.1要求外部上拉电阻。P1.0和P1.1还分别作为片内精密模拟比较器的同相输入(ANI0)和反相输入(AIN1)。P1口输出缓冲器可吸收 20mA电流并能直接驱动LED显示。当P1口引脚写入“1”时,其可用作输入端,当引脚P1.2~P1.7用作输入并被外部拉低时,它们将因内部的写入“1”时,其可用作输入端。当引脚P1.2~P1.7用作输入并被外部拉低时,它们将因内部的上

(完整版)红外测温实验报告

红外测温方法 1.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温度是度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国际单位之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从能量角度来看,温度是描述系统不同自由度的能量发布状况的物理量。从热平衡角度来看,温度是描述热平衡系统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微观上看,温度温度标志着系统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温度低的无题分子平均动能小。早期人们凭感觉出发,凭感觉到的冷热程度来区别温度的高低,这样的出来的结果不准确。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物质性质都与温度有关。例如尺寸,体积,密度,硬度,弹性模量,破坏强度,电导率,导磁率,光辐射强度等。利用这些性质及其随温度变化规律可进行温度测量。也就是说,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征来间接测量。而用来测量温度的尺标称为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基本单位。目前国际上用的较多的是华氏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和国际实用温标。 2. 红外测温原理,方法和适用范围 2.1红外测温原理 物体处于绝对温度零度以上时,因为其内部带电粒子的运动,以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波长涉及紫外,可见,红外光区。物体的红外辐射量的大小几千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物体自身红外辐射能量便能准确的确定其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应用的原理。 2.2红外测温仪结构 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光学系统汇聚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视场的大小由测温仪的光学零件及其位置确定。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器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并按照仪器内置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环境温度补偿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除此之外还应考虑目标和测温仪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气压,污染和干扰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和修正方法。 2.3红外测温仪器的种类 红外测温仪对于原理可分为单色测温仪和双色测温仪。对于单色测温仪,在例行测温时,检测目标面积应充满测温仪视场。建议被测目标尺寸超过视场大小的50%为好。如果目标尺寸小于视场,背景辐射能量就会进入测温仪的视场干扰测温读数,造成误差。相反,如果目

温度和温度计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 材料:温度计毛巾水杯 教学流程 一、比较水的温度 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 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板书:温度 讲述: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3、师:我们再来感知一下,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大家一起安静的来,请同学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汇报。(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和2号杯的水温度一样。) 5、师: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二、观察温度计 1、出示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2、分发温度计,提示: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3、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 ①、温度计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 ②、玻璃管上有数字、刻度、单位。符号℃表示摄氏度,表示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随机学习摄氏度的读法与写法) ③、每小格刻度表示1摄氏度…… 5、探究小实验:刚才同学们很仔细,有了很多发现,那么还想不想在研究一下温度计啊?老师给你出个主意,请同学们用双手捂住温度计中的的玻璃泡,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汇报交流。(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液面上升,放开后一会,液面下降。) 6、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现在请每个同学观察自己温度计上的液面,并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