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特色介绍

越南特色介绍
越南特色介绍

越南特色项目如下:

1、越南沙巴“一首通俗的浪漫曲”(150元/人)

2、河内百家宴闹市中的一处美味(180元/人)

3、越南皇家公园“让您拍案叫绝”(120元/人)

4、越南帝多岛“让下龙湾尽收眼底”(180元/人)

5、河内欧式人力三轮车(100元/人)

6、巡洲岛(160元/人)

7、世外桃源(含快艇+木船)(180元/人)

越南特色简介

1.越南沙巴“一首通俗的浪漫曲”

沙巴,是一个好名字,像一首越南曲子,通俗沙巴地方凉爽而舒适、年平均气温只有18

至20摄氏度,于是法国人从上世纪初开始动手将这山沟逐渐开发成避暑胜地。那个时

候的法国人大概以为自己会世世代代在这里住下去,将这个深山里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建

成了一个地道欧式风格的小镇。一百多年来,四周绵绵延延的大山将沙巴与外界隔绝、

使她像一个养在深闺的少女。来到沙巴、让人惊诧的是在这莽莽苍苍的大山中竟然还有

着如此和谐地融合欧洲风格和当地传统的小镇。友情提示:最好带上长袖衣服、沙巴夏

天的晚上时有凉意。

2.河内百家宴闹市中的一处美味

你是否厌倦了团队餐?那么,独具特色百家宴是你不错的选择,独具特色的自助餐,80

多种的越南特色菜,让您眼花缭乱,胃口大增!在这你可以把越南北、中、南部最具特

色的越南美食及水果逐一品尝。

3.越南皇家公园“让您拍案叫绝”

皇家公园最具特色之一就是“水上木偶戏”,水上木偶戏,是越南最具特色的传统

民间舞台戏,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木偶戏,被称为越南的国粹。它稀奇的地方,

就在于木偶戏于水池面上演出;表演者必需长时间浸泡于水中,利用其强劲的臂

力及纯熟的控绳技巧,让玩偶生灵活现的演出各项传说故事,其动静合宜的神态

令人拍案叫绝。

4.越南帝多岛“让下龙湾尽收眼底”

帝多岛,被誉为“欧美人最喜爱的一个岛,亦称为天堂岛”,在那里,你可以完

整的看到下龙湾1696个不同的岛屿,阳光,沙滩,海水,让您如痴如醉,俗话

说“不来帝多岛,枉来下龙湾。”

5.河内欧式人力三轮车

河内是一个有着上千年文明史的古都,来到这儿的旅客朋友们都想进一步了解它

的文化底蕴,作为河内亮丽的风景线,人力三轮车将载您悠闲的驶入河内的古街

古巷,体验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及民风民俗。

越南的传统节日

越南的传统节日 阮红水 (重庆大学文学和新闻传媒学院) [摘要] 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各种各样的节日,它构成一个国家与民族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特色。越南民族很多,节日也很多,下面本文就着重介绍越南的一些传统节日。 [关键词] 传统节日,越南,特色 越南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有许多的相似之处,越南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越南也使用阳历与阴历除了国家法定的节日如元旦,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外越南也过清明节端午节,中元,中秋节,春节等。 一春节。 与中国一样阴历的春节是越南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有一句民谣“肥肉姜葱红对联,幡旗爆竹大粽子,意思是春节到了要为国界准备丰盛的肉菜,都好粽子,门口贴上大红对联,爆竹鸣响。越南的春节从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开始,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正月末。用越南人的民间说法正月就是“吃喝玩乐”的月份。每当农历新年到来时,在外地游子都要不远万里赶回家,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而且会买很多年货准备招待从外地回来的子女。而且还在家里布置特色的装饰,到处都呈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预示来年安康兴旺,大吉大利的祝愿。越族(京族)人春节其间按排祖宗供桌时有三样装饰品是必不可少的:桃花、金橘盆景和五果盆。在越南的心目中,桃花是避邪之物也代表着好运,金橘是取吉利之意,五果盆是用于供奉祖宗的。 1,灶君节。越南人也过灶君节,灶君也称为“灶神”,他的任务是客观的记录下这个家庭所发生的事。每年腊月二十三是灶君节,这一天灶君要去拜谒玉皇大帝报告在人间的所见所闻。人们送老灶爷上天报告玉帝时,其供品除了香、蜡烛、水果、冥鈔以外还有冥衣包括两顶男人帽子、两顶女人帽子,一条鲤鱼。传说鲤鱼是灶君上天的坐骑,于是供奉完毕后,人们将鲤鱼送往江河湖泊里放生,鲤鱼将化成龙送灶君上天。另外一个习惯是,家家户户都包粽子,主要成分是,糯米、猪肉、绿豆、胡椒、盐等佐料,全家乐融融的盘地而坐享受着这象征着全

越南国情简介

越南國情簡介 2007/05 壹、一般概況 一、國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二、國慶:9月2日 三、首都:河內(Hanoi) 四、面積:32萬9,241平方公里(約台灣9倍大) 五、人口:約8,300萬人,共有54族,以「京族」(Kinh)為最 大族(約89%),華人約200萬人。 六、位置:位於中南半島東側,北與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及雲南省為界,西臨寮國及柬埔寨,東濱南海(越南稱為東海)之東京灣(越南稱為北部灣),全境狹長如S狀。境內3/4 為山地森林,平原主要分佈於北部紅河三角洲及南部九龍 江三角洲。主要港灣有北部之海防(Hai Phong)、中部之峴 港(Da Nang)、中南部之金蘭灣(Cam Ranh)及南部之頭 頓(Vung Tau)及胡志明市(Ho Chi Minh)。主要國際機場 有河內之「內牌」(Noi Bai)機場及胡志明市之「新山一」(Tan Son Nhat)機場。 七、語言:越語,略通英語、華語、俄語及法語,粵語可在南 部華人間溝通。 八、氣候:兼有亞熱帶及熱帶性季風氣候。北越與台灣氣候類 似,分春、夏、秋、冬4季,7至11月沿海多颱風,南越 與泰國、馬來西亞氣候類似,終年濕冷,分雨、旱兩季,5 至10月為雨季,11至4月為旱季。冬、夏河內平均氣溫分

別為攝氏16.5及26.8度,胡志明市為25.8及28.9度。九、近代簡史:越南古名「文郎」、「交趾」、「大越」、「安南」, 西元968年成為獨立之封建國家。1858年法軍入侵越南, 1883年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1930年胡志明創立印度支那 共產黨,成立「越盟」抗法,後遭通緝逃離越南。第二次 世界大戰,日本利用法國崩潰之機會,於1942年侵佔越南,扶植「保大」(Bao Dai)為安南皇帝。1944年,胡志明潛 回北越,發動民眾組織游擊隊作戰,迨1945年日本投降,胡氏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臨時政府」,取得越南政權。不 久,法國再次攻陷河內,胡氏被迫逃入山區,法國宣佈重 建越南政府,由保大皇帝擔任元首,與胡志明政權對峙。 1954年,越共於「奠邊府」(Dien Bien Phu)之役戰勝法國,雙方簽署「日內瓦停戰協定」,以北緯17度將越南劃分為 二:北方由胡志明領導,稱「越南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Vietnam),南方由吳廷琰領導,稱「越南共和國」(Republic of Vietnam)。1967年9月,南越之阮文紹獲選 為第二任總統。美國為避免南越政府被北越兼併,於60年 代末及70年代初大舉介入越戰,協助南越對抗北越軍隊。 迨1973年美國國會決議停止軍經援助後,南越陷入孤軍作 戰困境,1975年4月30日西貢淪陷。1975年9月2日南 北越正式合併,更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貳、政治概況: 一、政治結構:越南共產黨創立於1930年2月3日(曾一度更

越南的民俗风情

越南的民俗风情大致和中国差不多,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也只是大同小异,尤其是与两广的一些民俗风情有惊人的相似,存在这种现象多是因为历史原因造成的。中国自秦朝将越南划归中国领土以来,除元、宋400多年外,越南一直是中国的领土长达一千多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过规模较大的移民,也有过许多逃避战乱的迁徙,这给越南带去很多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汉民族渐渐与原住民融合一起,形成了今天越南的民族。 越南和中国一样,也使用阳历和阴历。越南法定的节日有元旦节,五一劳动节,九二国庆节。阴历节日很多,越南也过清明节、端午节、上元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春节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讲究团聚、热闹、吉祥,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菜肴,煮好粽粑,大门口贴红对联,而且在自家的祭坛两边也贴红对联,还是汉字,如“祖宗功德千年盛,子孝孙贤万代昌”等,吃团圆饭时,放鞭炮。越南有一句民谣“肥肉姜葱红对联,幡旗炮竹大粽粑”,可见对春节的重视程度。晚上要守岁,直到新年到来,全家人在供桌上摆好各种供品,点燃香烛,祭拜神灵和土地,越南人认为上天每年要派一个神灵来管理人间,迎新

神送旧神,祈祷神灵保佑全家老少平安幸福。 在日常生活里,越南人的穿着打扮讲究朴素实用,平时,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喜欢上身穿一件圆领素色衬衣,下身一条深色肥大的裤子,男人戴一顶绿色盔帽,女人戴一顶尖斗笠,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是一双赤脚。只有越南的文艺团体来我们部队慰问演出时,才真正看到越南妇女的长袍可以说是越南女子的国服,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显得婀娜多姿,下摆舒展,开杈至腰际,活动方便。特别讲究的是,越南妇女穿长袍时,还穿一条黑色或白色的宽腿拖地长裤,戴上尖斗笠,那才是一个真正的越南妇女的标准形象。 越南人大都喜欢嚼槟榔,尤其是京族、岱族和泰族嗜好嚼槟榔。槟榔树是一种乔木,果实如栆,可食用或作药。因其味先苦后甜回味绵长,故易成瘾。槟榔汁有提神、生津、利尿、消暑的功能,有刺激性,可使人兴奋,脸颊潮红。他们嚼槟榔时,还要同时把一片蒌藤叶和一丁点石灰或碱质放入嘴里,嚼到三种物质起化学反应变成血红色汁后,才把渣子吐出来。嚼槟榔越多,牙齿会变成黑红色,红唇黑齿被越南人视为传统美,认为这种女人才会恪守妇道;反之不嚼槟榔而保持红唇白齿的女人则被认为举止轻狂,长大之后被男人看不起,出嫁都是一个难题。那是以前的事情了,我们在援越抗美期间看到的红唇黑齿都是清一色的中

越南特色介绍

越南特色项目如下: 1、越南沙巴“一首通俗的浪漫曲”(150元/人) 2、河内百家宴闹市中的一处美味(180元/人) 3、越南皇家公园“让您拍案叫绝”(120元/人) 4、越南帝多岛“让下龙湾尽收眼底”(180元/人) 5、河内欧式人力三轮车(100元/人) 6、巡洲岛(160元/人) 7、世外桃源(含快艇+木船)(180元/人) 越南特色简介 1.越南沙巴“一首通俗的浪漫曲” 沙巴,是一个好名字,像一首越南曲子,通俗沙巴地方凉爽而舒适、年平均气温只有18 至20摄氏度,于是法国人从上世纪初开始动手将这山沟逐渐开发成避暑胜地。那个时 候的法国人大概以为自己会世世代代在这里住下去,将这个深山里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建 成了一个地道欧式风格的小镇。一百多年来,四周绵绵延延的大山将沙巴与外界隔绝、 使她像一个养在深闺的少女。来到沙巴、让人惊诧的是在这莽莽苍苍的大山中竟然还有 着如此和谐地融合欧洲风格和当地传统的小镇。友情提示:最好带上长袖衣服、沙巴夏 天的晚上时有凉意。 2.河内百家宴闹市中的一处美味 你是否厌倦了团队餐?那么,独具特色百家宴是你不错的选择,独具特色的自助餐,80 多种的越南特色菜,让您眼花缭乱,胃口大增!在这你可以把越南北、中、南部最具特 色的越南美食及水果逐一品尝。 3.越南皇家公园“让您拍案叫绝” 皇家公园最具特色之一就是“水上木偶戏”,水上木偶戏,是越南最具特色的传统 民间舞台戏,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木偶戏,被称为越南的国粹。它稀奇的地方, 就在于木偶戏于水池面上演出;表演者必需长时间浸泡于水中,利用其强劲的臂 力及纯熟的控绳技巧,让玩偶生灵活现的演出各项传说故事,其动静合宜的神态 令人拍案叫绝。 4.越南帝多岛“让下龙湾尽收眼底” 帝多岛,被誉为“欧美人最喜爱的一个岛,亦称为天堂岛”,在那里,你可以完 整的看到下龙湾1696个不同的岛屿,阳光,沙滩,海水,让您如痴如醉,俗话 说“不来帝多岛,枉来下龙湾。” 5.河内欧式人力三轮车 河内是一个有着上千年文明史的古都,来到这儿的旅客朋友们都想进一步了解它 的文化底蕴,作为河内亮丽的风景线,人力三轮车将载您悠闲的驶入河内的古街 古巷,体验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及民风民俗。

试述越南现代祭祖文化

科技信息2012年第33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1越南人祭祖的起源 越南有着悠久的稻作文化。在社会尚未发展,生产力还很低下的远古时代,稻作业的发展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在精神层面的体现是越南民族“万物有灵”的信仰。除了对大自然的崇拜,越南民族崇拜人自身。越南人认为人是有灵魂的,人死了以后,他的灵魂就回到祖先那里,那个地方被称为九泉。虽然祖先们都在九泉之下,但是他们跟阳间的子孙们还有联系,经常回来探望子孙,庇护着子孙。这就是越南祖先崇拜信仰形成的基础。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随着汉文字在越南(古时称交趾,为行文方便,文中均写为越南)的传播,中国的儒家思想也开始传入越南,对越南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厚的影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儒家的思想深深扎根于越南人的心里。中国人表达对祖先的孝道,怀念的祭祖仪式也与越南人的祖先崇拜信仰相融合。 到了近现代,为了摆脱西方殖民者的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的独立和统一,越南国家领导人利用人民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来提高民族凝聚力,强调民族文化认同感。抗法战争结束后,1954年9月18日,胡志明主席来到雄王庙,并跟部队战士说“雄王建国有功,我们要一起保卫国家。” 直至今天,在越南,上至国家,下至民间百姓,都有着祖先崇拜的信仰和祭拜祖先的习俗。 2越南现代祭祖的种类及其体现的文化内涵 越南的祭祖习俗具有全国性和全民性的特点。从祭祀活动的组织者、祭祀对象和祭祀规模层次来划分,大致可将其分为国祭、族祭和家祭三种祭祀活动。 2.1国祭及其体现的文化内涵 国祭即国家层面的祭祀,由国家政府组织,祭祀的对象是全民族的共同祖先—— —雄王。 相传,帝明是炎帝神农的三世孙,巡猎南方,到达五灵山(今中国湖南),娶婺仙之女为妻,生子名禄续,封为泾阳王。雒龙君(有时写作骆龙君)是泾阳王之子,娶瓯姬为妻,生有百男。但是由于雒龙君是龙族,瓯姬是仙族,水火相克,难自久居。于是雒龙君就带着五十子来到水里生活,而瓯姬则带着另五十子在今越南峰州地方生活,封其长子为王,称为雄王。王位传了十八世,皆称为雄王。雒龙君与瓯姬生的百男就是越南人的祖先,雒龙君被视为越南人的始祖。现在越南人还自认是“龙子仙孙”。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十是越南人祭拜雄王的日子,越南人称之为“祭祖日”。祭祀活动在雄王庙举行。雄王庙位于越南北方富寿省,“最早由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修建,在这里举办民间庙会活动。到10世纪,越南丁朝天福元年(公元980年)以后,对雄王庙做了文字记载,每年举行庙会活动。1917年,阮朝在庙会活动中加进了国家祭祀仪式,逢五逢十朝廷举行国祭,由吏部尚书主持祭祀;平年则由富寿府主持,临滔县知县和扶宁县知县陪祭,祭祀贡品由当地准备。”1962年,雄王庙被越南文化部列为国家历史文化遗址。2000年,越南中央政治局把祭祖日定为越南民族的重大节日。 雄王庙会是越南民族的传统庙会,越南语称庙会为“礼会”(lê~h觝 · i),包括“礼”和“会”两部分。“礼”部分是以谢恩和祈祷为目的的祭祀礼仪。“礼”又分为两部分:先是官方祭祀,然后是人民祭祀。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参加过雄王庙会的祭祀仪式。祭祀活动的主要仪式是迎神仪式。这是祭祀活动中最庄严隆重的活动。“会”部分是民众聚集在一起展开各种游戏文娱活动如摔跤、荡秋千、射箭、下人棋、唱喧曲等。 越南的雄王祭祀蕴含着越南人民丰富的民族情感。其目的是教育后人对各代雄王的建国之功和先人们坚强抵御外敌入侵,保卫祖国的功劳心存感恩,提醒后代要有保国安民的思想精神,弘扬饮水思源的爱国传统。体现了越南民族对建国和保卫国家有功的先人和民族英雄的崇拜和感恩。也体现了越南人民爱国,护国,忠国的民族主义思想。2.2族祭及其体现的文化内涵 族祭在越南民间非常盛行。族即宗族,是由血缘关系为纽带连结成的一个组织。在越南的祭祖活动中也有关于宗族祭祀的规定。越南族祭的对象是各个宗族各自的始祖。祭拜的时间也不一致,大多是以祖先的忌日作为祭拜的日子。族祭是在宗族的祠堂里举行。在宗族祠堂的供桌上置放着宗族始祖的牌位。祭祀到第五代的时候,就把最老的那一代的牌位埋掉。越南有句俗语叫“五代埋神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族的子孙不断的繁衍,宗族子孙间的亲属关系也渐行渐远。但是,在越南,宗族祭祀日仍然因族谱的记载而得以流传下来。在宗族始祖的祭日那天,按宗法规定,宗族里各个支系繁衍下来的所有长子都必须到场,其他的子孙则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而带东西来祭拜。 越南的族祭反映了儒家思想对越南的影响,越南的农村公社体制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逐渐血缘宗法化。同时,越南的族祭也体现了越南民族“血浓于水”的血缘宗族观念以及越南人对祖先的缅怀,感恩的民族心理。 2.3家祭及其体现的文化内涵 越南的家祭是在家中举行。长子的家庭里一般摆放四代祖先的牌位,分别是高、曾、祖、考,跟宗族祭祀一样也是“五代埋神主”。其他家庭里则没有规定。越南人把在家供奉的祖先称为家仙。 一般情况下,供奉家仙的供桌被摆放在房子的堂屋里最庄重的地方。城里有些家庭因为房子比较窄小,有的也只是在墙上钉一小块木板作为供奉的地方。关于家仙供桌上布置,也因主人的经济条件等原因各有不同。但总的来说,越南家仙供桌上都会有祖先牌位、香炉、灯烛、花瓶、酒器、果盘等。平民家庭里的祭供用的器皿一般是木器或瓷器。富裕的家庭有些则用铜器。供桌上牌位的两侧大多贴有汉字对联,上方有横批。 越南家祭的时间一般是祖先的忌日。除了祖先忌日,每逢农历初一、十五越南人要上香祭拜祖先;在过春节、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时候越南人祭拜祖先;遇到重大节日如葬礼、婚礼上要祭拜祖先;在生活中发生重大事件如生育、病痛、考试、诉讼、家庭不和等要祭拜祖先,祈祷祖先护佑;庄稼丰收,生意兴隆,考试成功,也要祭拜祖先,以感谢祖先的庇护和恩泽。 祖先祭祀体现了越南民间对祖先不死的崇拜心理。越南人供奉祖先的实质是,越南人认为,去世了的人和活着的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可以互相帮助。子孙通过祭拜祖先可以问候祖先,向祖先报告阳间的事情。祖先则可以庇护,引导后世。所以祭祖是实现阴阳交流的方式。 祭祖也体现了越南人的孝道心理。越南人认为祖先虽然已经去世,但祖先的养育之恩不可忘,祖先过世后对后人的庇护不可不谢。所以就通过祭祀的方式来孝敬祖先的亡灵,表达子孙对祖先的孝心和感恩。 3越南现代祭祖的作用 3.1有助于提高越南民族凝聚力,强调越南民族文化认同感。从古至今,不管是封建时代还是改革开放时期,不管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祭祖活动在越南民间一直都很盛行,也一直发挥着凝聚民族的作用。在当今国际社会日趋一体化的形势下,民族文化间的相互融合愈演愈烈。世界各国为了强调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确定本民族在世界民族中的地位,都在强调“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下转第521页) 试述越南现代祭祖文化 刘荫凉1,2 (1.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玉林537000;2.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摘要】祭祖是越南民族最重要、最普遍的信仰祭祀形式。在越南的各种祭祖活动中蕴含着越南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从越南现代的祭祖活动中我们可以窥见现代越南人的民族心理,发现越南的传统道德价值。分析越南的祭祖文化,有助于加深对越南民族的了解,促进中越民族的友好交流。 【关键词】越南;祭祖;文化 ○高校讲坛○ 623

介绍越南的婚俗

介绍越南的婚俗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从出生到失去都要经过了许多重要的仪式,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礼仪,礼仪的形式和内容也是不同的。现在,在开放的时代,越南人陷入了工业生活,所以归结为只存在了三个重要的仪式:婚礼、葬礼和祭礼。还有加官仪式,以前儿子到20岁就参加这个仪式表明这个儿子已经成年人了,长大了,能当家庭的支柱了,但是现在这个儿子的婚礼也包含加官仪式。 越南的婚俗 传统的越南婚俗有很多复杂的礼节:说媒拉纤、相亲、索礼、导礼、代茶、报喜事、准备婚礼、娶亲、婚宴、拜高堂、洞房、给婆家做饭、回门。 现在的越南婚礼简单得多,主要包括相亲、彩礼(定礼)和娶亲三个仪式: 相亲: 定亲前家长或者本人到对方相看婚姻对象是否合意。以前,旧社会总是重视男女双方家庭是不是门当户对,可是现在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有了相亲就是有了男女双方的父母的赞成。男方的家长会托人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选择订婚的良辰吉日和吉时;在实际上,选择订婚良辰吉日吉时是女方的家长决定的。同时,女方家会要求男方家财物,要准备几个聘礼的托盘,7、9还是11个都按照每个地方的风俗,在托盘上放着萋叶和槟榔、茶叶、饼干、喜酒、等等,其中槟榔和萋叶是必须的。 也许你会好奇越南人为什么这么喜爱“7、9、11等”这几个数字呢?而为什么必须要有槟榔和萋叶呢? 在不同的地方要求不同的数字,在越南北方人眼中,7、9、11等单数被视 为吉利的数字,而大多数越南北方人在结婚时多喜欢选择“7”,在越南南方人眼中,双数被视为吉利的数字,比如在我的老乡-海防市,海防人喜欢选择“11”。 因为越南俗语有一句:“槟榔与萋叶是故事的开头”。越南有许多老人喜欢 嚼槟榔。嚼槟榔的传统一直传了下来,成为越南人的一种生活习惯。现在京族人把槟榔当作爱情的信物,代表坚贞不渝的爱情,男青年向女方求爱,没有槟榔可不行,结婚的时候也作为一种重要的贺礼。 定礼(彩礼): 彩礼一定要举行提前婚礼至少7天或者10天。彩礼是正式给男女双方家人宣布承诺他们的关系。按照女方家要求多少聘礼的托盘,男方家会挑选多少未婚的男青年和家庭幸福、美满的老人,分别坐在多少辆越南特有的三轮车上,那些男青年的手中都抱一个大托盘。吉时一到,那些三轮车从男方家出发前往女方家接亲。挑选家庭幸福美满的老人是希望他们能将自己的福气和好运带给结婚的男女青年,而要乘坐越南特有的三轮车也是有讲究的,一方面是为了继承越南婚俗的传

越南饮食文化

姓名:丁氏怀璃 越南饮食文化 饮食不仅是人们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需要,而且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越南饮食作为越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演变和积累的过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和特征。越南人把中国古的中医理论和阴阳学说应用到饮食文化中,并形成了自己传统而独特的饮食文化。 一、越南饮食文化观念 饮食是维持生活最重要的一个方法。但是,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对这个领域的观念是有所不同的。西方人把饮食视为不值一提、寻常的事情。西方哲理这样讲:“人为了活而食,不是为了食而活。”越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越南人很切实地说:“有稻才有道”,证明饮食对他们非常重要,有物质能量才可以谈人的意识,精神的活动。越南人几乎所有的活动把“吃”字来放在前头,表明他们把吃看得很重要,比如词语中的“吃喝”、“吃住”、“吃穿”、“吃玩”,“吃学”、“吃用”,“吃睡”、“吃躺”,“吃偷”、“吃劫”等等。连计算时间,越南人的传统说法也用饮食、耕种的事来作为时间单位。比如,要表示“很快”可以说:“嚼杂了槟榔渣”,表示“晚些”可以说:“熟了饭”如果要表示延续到几年的时间可以说:“几次庄稼收获”。 饮食是一门文化课题,一种利用自然环境的文化。游牧文化的居民偏于肉食,而越南饮食却明显地体现出了水稻农业传统文明的烙印。东南亚是一个适于水稻生长的地方,越南水稻闻名遐迩,大米出口量居世界第三。其地处热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适合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越南有一种著名的占城稻已传入中国几百年了。占城稻产于越南中部地区,它耐旱,穗长,粒小、易生、质优。越南人偏于习惯吃植物食粮,其中大米占首要地位,同时也有一些杂粮,如木薯、马铃薯、白薯、玉米等。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文化特征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和发展来的。越南有句话“人吃米活,鱼在水游”和俗语“米饭如妻子,米粉似情人”,这些都充分说明大米对他们的生活有着特大意义。稻子也成为越南人在民间歌谣中的美丽标准:“姑娘,姑娘,你像稻子多么漂亮啊!”。二、越南饮食结构 (一)越南饮食结构中的第一位是大米

越南文化

摘要:越南服饰和饮食作为越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发展、演变和积累的过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和特征, 并在众多的服饰与饮食文明中得到很好的传承,这是难能可贵的。 关键词:服饰文化,国服,民族服饰,饮食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的东部,东临南海,南濒暹罗湾,海岸线长达3200公里。。由于越南历史起源的多样化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这片土地不仅风光旖旎,而且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最典型的当属越南的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 一.服饰文化 (一)越南的国服 奥黛(Ao dai)是越南的国服,它在越南南方发音发作[ow yai],而在北方发作[ow zai]。“Ao”源于汉语“袄”,在现越语里“Ao”则指遮盖到颈部以下的服饰,而“dai”的意思是“长”。“裳者,如衣之长也,垂于边际。”早在200 多年以前,这种与中国旗袍颇为相似的服装已在越南贵妇和小家碧玉中流行。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式样也在不断变化,增加了本土元素和本土意识,更多地融会了越南一些民族服饰的优点而成为一代“国服”,体现了自己民族的特点。越南的女装长袍和中国的女装长袍(中国称为“旗袍”)又有所不同。长袍是越南的国服,端庄、典雅而又蕴含灵性,这是越南国服的第一个特点。现在越南女性所穿的国服,无论在布料、色彩或款式方面,都比从前有较多变化。例如,从前的裙摆比较长,而现在的裙摆长度约离地面10~20 厘米。年轻少女则偏好及膝的长度,方便驾驶机动车。此外,从前的服装颜色富有地方色彩,北越妇女喜好茶色,中部妇女偏爱紫色,南越妇女多爱白色,但目前几乎没有分别。为了特意强调传统国服的优雅,西式高跟鞋也成了不可缺少的配件。越南国服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美。不管是款式、颜色、面料、饰品,搭配非常完美。现代越南长袍一般用绸缎类或质地轻盈软薄的布料裁剪缝制而成。典型的款式分为内外两件:外面一件是长袍,小竖圆领,上紧下宽两侧开衩至腰际,窄而长的袖子,胸襟和前摆绣上图案;里面一件是长及脚面的宽腿绸缎。这种设计颇见匠心,收紧的胸部,夸张的开衩,能凸显越南姑娘的娇小玲珑,恰到好处地衬托出身材的曲线和柔美的体态,使女子显得婀娜多姿;舒展的下摆开叉至腰部甚至更往上一点,使出行活动方便;下穿与长袍颜色相同的长裤,裤管宽松而稍长,一般触地,则使行动潇洒不羁;衣服颜色常为白色,体现出女性的纯洁、温柔、大方。越南国服的发展变化受到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影响。从越南国服可以看到中国旗袍的身影,也可以看到西方服装的设计理念,既体现出东方文化含蓄、稳重、端庄之美,又体现出西方文化华丽、飘逸、奔放之美。这些服饰特点是与越南的地理位置分不开的。越南亚热带,属沿海城市和山区城市,属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强烈。越南国服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遮光性和方便性,适合本土的地理、气候地处和生活环境。 (二)民族服饰 越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几十个民族虽然共同生活在一个国家中, 其风俗习惯却各不相同, 衣着服饰也各有特点:越族城市男子多穿西装, 妇女穿窄袖、开衩至腰部的长袍及黑色宽腿长裤。近年来, 越族妇女平时也多穿西装, 只有在节日时才穿这种长袍。农村男女穿褐色或白色窄袖无领上衣及黑色宽腿长裤, 青年男女穿衬衣的也不少见。苗族人的服装式样丰富, 色彩鲜艳,缝制精巧。土族男子一般是上着黑色长衫, 下穿白色宽腰布裤, 头缠紫色皱纱巾。女子一般上穿无领斜襟白短衫, 下着黑裙或彩裙, 有的裙子从腰到裙脚边还加贴了两条细花边。拉祜族男人的打扮是头裹黑色头巾, 身穿无领右开大襟衫和裤管肥大的长裤。女人喜欢裹几米长的头巾, 末端垂及腰际, 衣袖镶有各种颜色的布块、布条, 胸襟有美丽的刺绣, 头巾不仅绣有花卉等图案, 还有许多垂缨。布标族这是一个居住在山区以农业为主的民族。男子服饰简朴, 女人服饰包括头巾、衣裙、耳环、手镯、戒指等。头巾长两米, 宽三四十厘米, 四周用绣线缝边, 折成五六层捆在头上。衣襟和袖口缝有各色花布。长裙由两节

越南星1号介绍

VNPT Proprietary Data 1 VINASAT-1 PROGRAM HANOI, Dec 2008 APRSAF -15

VNPT Proprietary Data 2 Lam Hoang Vinh Vice President Vu Tuan Hung President &CEO Nguyen K. Hoan Hoang Minh Thong Program Director Pham Mai Phuong Deputy Director Do Kim Dzung Chief Accountant Nguyen Thien Minh Vice President Ly Kiet Vice President Pham Long Tran Chairman Nguyen Ba Thuoc Vice President Phan Hoang Duc Vice President Kieu Nguyen VNPT –Leadership Team Ha Minh Manh Head of Commercial Nguyen Hong Son Head of Technical Field Office

VNPT Proprietary Data 3 1. Program overview 2. Specifications 3. Coverage 4. Services and Applicants 5.Discussion Contents

VNPT Proprietary Data 4 ?Program Authorization To Proceed (ATP): April 27th, 2006 ?Program Effective Date of Contract: May 12th, 2006 ?Vinasat-1 In Orbit Test and Spacecraft Handover on May 22nd, 2008 Program overview

越南饮食文化

越南饮食文化 越南是个神秘的国度,渗透着法国殖民地的文化气息,深受中华文明的熏陶渐染,融合了多元化的地方风俗。这样一种复杂细腻的人文,形成了越南饮食文化别具一格的风景。 一、越南饮食文化观念 越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越南人认为“有稻才有道”,证明饮食对他们非常重要。甚至是全知全能的老天爷也不敢侵犯他们的饮食权,“老天不敢在人们吃饭时打雷”。越南人所有的活动都可以把“吃”字放在前头,表明他们把吃看得更重要。比如词语中的“吃住”、“吃喝”、“吃穿”、“吃说”、“吃玩”、“吃学”、“吃用”、“吃睡”、“吃躺”、“吃偷”、“吃劫”等等。就连计算时间,越南人的传统说法也用饮食、耕种事宜作为时间单位。比如,要表示很快的意思,可以说:“嚼杂了槟榔渣”;晚些的意思,可以说:“熟了饭”;如果要表示延续几年的时间也可以说:“几次庄稼收获”。 饮食是一门文化,一种利用自然环境的文化,把自然环境中的东西变为自己的需要的方法。越南饮食明显地体现出水稻农业传统文明的烙印。越南水稻闻名于世,大米出口居世界第三,其中越南的一种著名的占城稻已传入中国几百年了。越南有句俗话“人吃米活, 鱼在水游”和一句俏皮话“米饭如妻子,米粉似情人”,这些都充分说明大米对他们的生活有着特别的意义。稻子也成为越南人在民间歌谣中的美丽标准:“姑娘,姑娘,你像稻子多么漂亮啊! ”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文化特征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越南饮食文化特点 越南饮食作为越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发展、演变和积累的过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和特征。 (一)越南人讲究菜多肉少,习惯菜肴炒齐后一起上水果。 (二)越南菜口味比较清淡,爱酸、辣、甜味。主要偏酸辣,吃起来特别开胃。越南特色檬、蔗虾、春卷是特色菜。 (三)越南人以米饭为主食,喜爱吃糯米,用大米、糯米来制作各种可口的食物。他们也吃包子、糖包、豆沙包、馄饨等食品。 (四)越南人的副食爱吃鱼、虾、蟹、鲍鱼、海参、鱼翅、广肚、鸡、瘦猪肉、狗肉等;蔬菜喜欢西红柿、黄瓜、油菜等;调味喜用鱼露、咖喱粉、豆酱、蒜、番石榴叶、辣椒粉、盐等。 越南菜最重要的秘诀是桌上那一碗鱼露配料,鱼露用纯天然的方式用长时间来腌制,集中鱼的精华,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鱼露虽其貌不扬,但在醮上食物后送入口时,却有种说不出的鲜美,所有浓、腻、化不开的菜,若放少许鱼露便有清新的风味。据说鱼露还是越南妇女身材窈窕的秘方,鱼露相当滋阴,妇女长期服用可永葆青春体态。 (五)越南人偏爱炸、清蒸、烧、卤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而且非常注重色、香、味。鱼露、葱油、炸干葱和花生碎粒是烹调时用于调香的四大金刚。 (六)越南风味名小吃很丰富,尤以河内的螺狮粉、鸡粉、牛肉粉、虾饼、肉粽最为物美价廉。其它还有:越式灌肠、炸春卷、绿豆糕、酸汤、烤鳅鱼。青菜生吃也可以称得上是越南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对地处热带,气候炎热的越南来说,青菜生吃不但津津有味还有降火的作用,且有助于消化和营养吸收。 (七)越南是个海岸线很长的国家,河流、湖泊、水塘也很多,所以鱼在越南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八)越南人一般不饮烈性酒,喜欢喝中国茶和咖啡。值得一提的是越南咖啡在咖啡领域中也极具造诣。 (九)越南人使用筷子也同中国一样有忌讳:一忌敲筷,二忌掷筷,三忌叉筷,四忌插筷,五忌挥筷,六忌舞筷。 三、越南饮食文化的科学性 越南人承自中国饮食阴阳调和的饮食文化,烹调注重清爽、原味,只放少许香料,以蒸煮、烧烤、熬闷、凉拌为主,热油锅炒者较少。即使是一些被认为较“上火”的油炸或烧烤菜肴,也多会配上新鲜生菜,薄荷菜,九层塔,小黄瓜等可生吃的菜一同食用,以达到“去油下火”的功效。 总体来说,越南人认为咸的菜属阳,酸和甜的属阴,所以常把咸和甜混合,比如鱼露、红烧鱼、干炒小虾、烤腌肉都搀杂点糖。吃甜品、西瓜或喝椰汁时则加一点盐让阴阳相称。越南人不仅关心各食品间的阴阳平衡,而且更留意人和食品之间的阴阳平衡。当人们感冒了,就煮姜粥喝,因为着凉感冒(阴)必须以姜(阳)制服。如果中暑,人体内已有阳性,必须煮葱粥(阴)喝。人和环境之间也如此,夏天阳气重,所以吃的时候要有酸汤(阴)或海参(阴);冬天阴气重,所以要吃烤肉(阳)。

越南钱币介绍

越南胡志明领导的越盟曾在1945-1946年这一短暂时期内发行过一套4种面值的流通硬币,国内泉友喜欢称为“北越游击队”流通币。今天,走遍全球就来探索一下“北越游击队”的这套硬币。一切要从1945年二战快结束之时说起。 1945年3月由于战局颓败,日本人撤离了占领的印度支那。此时,由胡志明领导的越南民族解放联盟(以下简称“越盟”)看到了趁机夺取政权的机会!到了8月初,日本战败的局面已成定局。8月13日,越南共产党召开了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发动总起义,夺取政权。8月14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一天,越盟国民大会通过了越盟的十大政策和总起义令,选出了中央民族解放委员会,组成了以越共领袖胡志明为首的临时政府。总起义从8月19日开始,首先在首都河内取得了胜利。接着又解放了顺化、西贡等大城市。到8月底,总起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胜利。这次总起义在历史上称为“八月革命”,它推翻了越南阮氏封建王朝。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举行的50万人大会上宣读了《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正式成立。然而好景不长,在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不足满月之际,法国军队再次入侵越南。当时,胡志明领导的越盟仅仅拥有5000人的游击队,与法军力量对比悬殊。胡志明十分清楚自己此时还不具备对付法军的军事能力。于是,他决定和法国人谈判,来拖延战争爆发的时间,为越盟游击队的扩充争取宝贵的时间。于是,越盟一方面由武元甲司令在东京湾东北部大本营(越北)扩大游击武装,进行训练;另一方面则由主席胡志明与法国人进行谈判周旋。 1945年11月底,法国人终于失去耐心,提出了胡志明认为非常无法接受的要求,双方的和平谈判宣告失败,战火随之燃起!然而,这2个月左右的谈判时间已为越盟游击队的发展壮大赢得了宝贵时间,越盟游击队已由9月时的5000人扩大到了3万多人,具备了和法军对抗的初级力量!于是,在胡志明和武元甲的领导下,游击队开始了长达8年的抗法游击战争。这一期间,胡志明得到了当时新中国的大力援助,从中国获得了大量的军火、物资,并得到了中国军事顾问团的战地指导。凭借游击队的顽强战斗和中国的大力支援,越盟最终赢得了抗法战争的胜利!1954年5月法国被迫在日内瓦签订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定,越南北方获得了解放,但越南的南方仍由法国(后成立由美国扶植的南越政权)统治。 在1945-1946年间,越南民主共和国曾发行了4种面值的流通硬币,分别为2角、5角、1盾和2盾。其中5角又有阳文版和阴文版。这5种硬币上均用越南文铸有“越南民主共和国”字样。由于是在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战争时期发行,所以这套硬币设计简单并且铸造也较为粗糙。除了2盾为青铜币以外,其余4种硬币均为铝质。 这套币虽然收全只有5枚,但收全的难度较高。主要是其中的2角和5角(阳文)这两枚较为稀缺。2角(20XU)存世很稀少,可谓“一币难求”,品相好的就更是凤毛鳞角了。5角(阳文)此枚虽稀少,但和2角的一币难求相比,这枚相对来说收集并不算难,主要是价格高一些罢了。 但这枚5角(阳文)则是存在较多争议的一个品种。与5角(阴文)相比,阳文版的存世所见均为全新未流通品相。如果都是同一时期铸造发行并参与流通的话,那么5角(阳文)肯定会存世一些流通过的品相。但实际上市场上及藏家手上的5角(阳文)无一例外均是未流通的全新品相。此乃争议点一!如果同阴文版对比,大家则可发现阴文版的铸模做工粗糙,并且是光边。而阳文版的铸模做工精细,并且是齿边,且边齿相当工整规范。如果两者都是同一时期铸造的话,为何铸模及做工会有如此大的技术上的差别?此乃争议点二!

中国越南跨文化交际中日常生活民俗对比

姓名:杨秋玄 学号:26520131154519 中国越南跨文化交际 以越南日常生活民俗为例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各行各业已逐渐与世界接轨,涉外交往更为频繁,特别是信息及网络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足不出户就提到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过程。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沟通,更是不同文化的沟通。越南和中国时邻国,“山连山,水连水”,两国之间的交流早已形成。现在两国在经济、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同时不断地发展。中越两国虽然都属于同于个文化圈,但两国文化不免得还存在着差异,而这些差异会对交际造成影响,甚至出现信息误导,信息错误和信息障碍,从而导致交际障碍。因此如何避免、消除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误解。如何超越文化差异所形成的交际障碍已越来越多地受到语言学家和越南对外汉语教师的重视。众所周知,学习外语,特别是汉语,不仅仅是记住单词、掌握语法和鱼片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了解汉语所反应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行为。

内容 一、跨文化交际的内: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语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它正在引起一般人的关注。在中国,语言教学对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也引起人们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众所周知,交际能力(communication competence),是指有效运用语言知识以及实际运用这种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实际70年代初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 针对Chomsky对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与语言运用(linguistic performance)的区分而提出来的。他认为,语言使用这者的能力不单单是分辨语句是否合乎语法的能力,还包括判断语句时候是和交际交际环境的能力,既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对谁说什么”。他将交际能力分成四个部分:(1)语法性:语言形式时候合乎语法;(2)适合性:语言形式是否可接受;(3)得体性:语言形式是否得体;(4)实际操作性:语言形式在现实中的

越南海关介绍

越南海关介绍 越南海关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176625975.html,.vn 越南海关简介 一、越南及越南对外贸易:越南是中国人较为熟悉的邻国之一,和中国云南,广西毗邻,面积接近332平方公里:人口接近9千万;受中国改革开放影响,越南于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政策,本国经济在近二十年时间中一直保持每年将近8%的高速增长,2008年GDP大约660亿美元。对外贸易是越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越南进出口总额约为1千亿美元,征收关税约70亿美元,大宗出口商品主要为原油、海产、水产品、大米等初级产品以及服装、鞋类、木制品、电子及电脑等工业制造品;进口商品主要为机械、成品油、钢材以及用于加工制造出口产品的纺织品原辅料、电子元器件、塑料化工原料。中国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之一。 二、越南海关:越南海关总局隶属于财政部,设总局长一名,副总局长三名,内设监督管理、关税征收、执法调查、稽查、统计、条法、财务、人事、行政总务等11个部门,在财政部下属同时设立与海关相关的部门还有海关学院、海关研究院、北、中、南区货物分类中心、海关报社等

机构。越南政府在老街、河江、海防、岘港、西贡等海、陆、空出入境口岸设立32地方海关,由海关总局直接管理。越南海关在自身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十项要求:五项和工作对象相关,分别为:伙伴合作;礼貌沟通;平等专注;及时准确,理解分担;另外五项针对海关关员,分别为:精通法规、熟悉业务、着装整洁、拒绝不当利益、捍卫荣誉。 三、在目前世界各国海关机构中,从进出口禁止目录,到货物通关作业流程,从关税征管到保税制度,从海关稽查到出口加工区等等各个方面、中国和越南两个国家的海关制度最为相近,为中国商家从事对越贸易以及对越投资提供的比较独特的便利。但从具体细节看,越南政府在吸引外资,鼓励出口型加工贸易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最大的特点是政策优惠幅度比中国更大,具体体现为:(1)在边远地区、山区、不发达地区、出口加工区投资的项目以及工业园区内产品100%出口的项目,从获利年度起8年免缴所得,其后的所得税为10%(明显优于中国原先的‘二免三减’+15%所得税优惠政策,和目前只有极少数高新技术型企业可以享受到的15% 以及普通类外资的25%所得税税率相比差异更加明显);(2)如能同时满足①项目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②产品50%以上出口,③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④雇用人员500人以上四种情况中两个条件或设在工业区内且出口在50%以上的企业,经批准可获得最长为6年的免税

越南历史文化

关于越南历史文化与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政法系综合文科教育112班罗榕娟2011210039 越南外来传入的文明时,仍能保存民族文化,不曾失去自己的本色。在越南,每个传统均具有其个别的意义。昔日的民族英雄们仍受到后人纪念每逢民族英雄纪念日,越南人民会在纪念祠内举行隆重盛会以示怀念。越南人民为自己的祖先有英雄气概而自豪,族长们则不断地教导子孙们要勤劳、好客和有孝义心。越南有54个少数民族,而几乎所有的都按著本族悠久风俗在各个地区生活,越南人民为探索古老文化而努力不懈工作。越南文化的出发点令人要去探求。 越南位于印支半岛东海岸,从北至南长600公里,越南人把自己国家的地形形容像一条扁担挑两竹筐壳,并暗示国家的两个主要谷仓是九龙江平原和红河平原。越南有很多橡胶园,有林产资源丰富的大森林。3456公里长的海岸线形成了无际的白沙滩,也是极有天赋的旅游好去处。 越南地形多样化,使旅游地点充满非常丰富的吸引力。越南有热带沿海气候,也有2000多米高的温带区的气温。在南方,雨季从5月延长至11月,然而每场雨的雨量不多,大多数在午后偶下阵雨。中部沿海区,6月至10月是最干旱的季节。到北方的游客对这里气候的差异感到愕然:夏季炎热和潮湿,冬季寒冷而乾燥。 越南气候温和,天然景色优美,有很多历史遗迹区,最大的

潜力是越南人民对人亲善。由于越南对外开放的时间不长,所以仍能保持朴实无华的魅力,这是其他旅游业较发达地方所没有的。可喜的是,在国家开放让外国游客到来观光的时期,各地都建有国际水准的旅店和旅游设施。越南备有国际水准的旅店,加上越南人民好客的传统,今到遂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对越南之旅留下难忘的印象。 越南远自公元前207年,由赵佗所建立之南越国土,迄公元939年,吴权脱离五代之南汉而自主为止,直属中国版图达1146年之久。即使自主后,历经丁朝,前黎,李,陈,后黎乃至末后的阮朝,七代相承944年,在沦为法国殖民地之前,仍为受中国天子诰封之藩属。在此2090年中越南所学的是汉文,所读的是中国书,故其政治体制,社会伦理,学术思想,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无一不是中华文化的模式。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涵泳于越南历20个世纪之经过,依据前越南共和国教育部,教学资料中心出版,由杨广涵教授主编之〔越南文学史〕记载,首一位把华文传入越南者,为汉平帝时的交趾郡〔现今越南〕太守钖光,故越人惯称华文为汉文,而坊间又名曰〔儒字〕,盖这位太守透过华文的传授,教化“边氓”以儒家思想与生活礼仪。 公元29-33年间,壬延为九真太守任内,除授汉文外,同时教越民学习中原的婚丧祭典仪式,可证诸今日越人在婚丧祀祖等各方面的习俗,较中国大陆若干少数民族更为汉化.所以越南阴历年节和华人是一致的。

浅谈越南音乐文化

浅谈越南音乐文化 关键词:合奏音乐、民族器乐、传统舞蹈、 越南文化长期受中国影响,早在汉朝就受到中国的统治,长达1,000年之久,直到唐朝末期才成为独立的国家,由於受到长期中国的统治影响,音乐的形式、乐器、格律更几乎都是以中国音乐为本,此外在长期由红河三角洲南迁的过程中,同样吸收了许多印度教的音乐精华。 明朝时期越南又成为中国的藩属。但到了16世纪後半期,因为宫廷音乐的衰微,至使上流社会流行的小型室内乐传到民间,出现了笛子、月琴、柳琴、独弦琴、筝、琵琶等乐器的流传民间。 16世纪末,政治造成南北分裂,音乐也分成南北两派各自发展,南方的巫术音乐,以宫廷音乐室内音乐为主,北方对民间戏剧音乐有进一步的发展。19世纪初,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从而受到欧洲的影响,本土音乐以北方民间音乐最为流行。南北音乐不同的主要所在,是音阶的差异。北方的音阶与中国类似,sol-la-do-re-mi 曲调明快;南方则为do-re-fa-sol-ti, 曲调婉约。 总体而言,越南的音乐以合奏音乐为主,不论是宫廷的合奏乐和戏剧的合奏音乐,大都模仿自中国,乐器的合奏有所谓的5绝,即五种乐器——筝、胡琴、月琴、琵琶、3弦——的合奏音乐。戏剧的合奏乐器与中国的京剧乐器大同小异,是典型的合奏乐曲。 从15世纪到18世纪,越南君主在统一各种管弦乐编曲上倾注了很大的热情。 越南宫廷音乐始于黎朝(1428—1788),当时的一个越南官吏参照中国明王朝的宫廷音乐建立越南的宫廷音乐体制,他组织了下面几种音乐种类,每种音乐在不同的宗教和社会场合演奏: giao nhac在皇帝每三年一次的祭天仪式上作为礼乐演奏; mieu nhac在向孔子表示尊敬的宫廷文化仪式和死去皇帝的每个周年纪念日上演奏; ngu tu nhac是五祭音乐; nhat giao trung nhac在日食或月食发生期间是帮助太阳和月亮战胜邪恶的音乐; dai trieu nhac是为普通听众演奏的音乐; dai yen cun tau nhac是大型宴会音乐; cung trung chi nhac则属宫殿音乐。 在越南中部的沿海省份,被称为hat ba trao的歌曲是传统上流行的祭拜海神的歌曲。一种名为hat chau van的音乐是通过音乐曲凋、节奏和吟唱对人施用催眠术的咒语。 佛教音乐分为两种风格:tan或圣歌,以及tung或佛经祈祷。tan应用丝弦和打击乐器以切分韵律伴奏;而tung是关于知识和光明的圣歌,它由和尚吟诵并不断敲打着木鱼。 室内乐是专为挑选出来的知识分子听众表演的小型乐器合奏,它局限在大 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