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茎叶图

高二数学茎叶图
高二数学茎叶图

第21课时 茎叶图

【学习导航】

学习要求

1.体会茎叶图的制作方法,一组数据中的的每个数,何为茎,何为叶?主要的数字为茎,次要的数字为叶,因此对于两位数而言,十位数字为茎,个位数字为叶,; 2.要能够通过茎叶图,分析单组数据,以及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

【课堂互动】

自学评价

案例 某篮球运动员在某赛季各场比赛的得分情况如下:

12,15,24,25,31,31,36,36,37,39,44,49,50. 如何分析该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及发挥的稳定程度. 【分析】

初中统计部分曾学习过用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反映总体的水平,用方差考察稳定程度.我们还有一种简易的方法,就是将这些数据有条理地列出来,从中观察数据的分布情况.这种方法就是画出该运动员得分的茎叶图.

制作茎叶图的方法是:将所有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作为“茎”,个位数字作为“叶”,茎相同者共用一个茎,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上向下列出,共茎的叶一般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同行列出.

【解】茎叶图除了课本中示例外,还有其它的形式,常见如下四种形式:

(1) (2)

(3) (4)

从茎叶图可以粗略地看出,该运动员平均得分及中位数、众数都在20到40之间,且分布较对称,集中程度高,说明其发挥比较稳定。

【小结】

1.讨论分析,上面四种茎叶图中,哪些能更有益于观察数据?茎叶图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缺陷?

如,第一种茎叶图能很方便地从小到大来还原所有的原始数据;第二种茎叶图能让数据重心更倾向茎叶分界线;第三种和第四种在两组数据的比较中有作用.

2.茎叶图的优点在于保持数据无损的情况下较为直观地反映数据分布特征,对两位数(或只有末两位不同的多位数)的数据表示很方便,缺点在于多位数的表示不太方便、直观.

3.茎叶图可用于展示原始数据的分布,同时还保留原始数据在图形里面,相当直观.从茎叶图中,可直接看出数据是否对称、是否有极端值以及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

4.茎叶图可以分析单组数据,也能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画出两组数据的茎叶图,可将茎放在中间共用,叶分列左、右两侧,左侧的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右侧的叶按从小到大的

1 2 3 4 5 25 45 116679 49 0 11 2 3 4 5 52 54 976611 94 0 9

顺序写,相同的得分要重复记录,不能遗漏

【精典范例】

例1 甲、乙两篮球运动员上赛季每场比赛的得分如下,试比较这两位运动员的得分水平 甲:12,15,24,25,31,31,36,36,37,39,44,49,50 乙:8,13,14,16,23,26,28,33,38,39,51

【解】画出两人得分的茎叶图,为便于对比分 析,可将茎放在中间共用,叶分别列左、右两侧:

甲 乙

0 8

52 1 346 54 2 368 976611 3 389 94 4 0 5 1

(第二行表示甲得分为15分、12分、乙得分为13分、14分、16分。其他各行与此类

同。左侧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相同的得分要重复记录,不能遗漏)

从这个茎叶图可以看出,甲运动员的得分大致对称,平均得分、众数及中位数都是30多分。乙运动员的得分除一个51分外,也大致对称,平均得分、众数及中位数都是20多分,因此甲运动员发挥比较稳定,总体得分情况比乙好。

例2 有两个班级,每班各自按学号随机选出10名学生,测验铅球成绩,以考查体

育达标程度,测验成绩如下:单位(米) 两个班相比较,哪个班整体实力强一些?

【解】作茎叶图比较:

甲 乙 9 4 2 5 9

97 6 78

92 7 13

1 9 8

从茎叶图可以看出,乙班数据分布相对集中,因此稳定性比甲班好;同时,乙班的数据平均值也大于甲,故乙班实力高于甲班实力。

例3 某学校的操行等第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5种,某班级操行为优秀的男同学3名,女同学2名;良好的男同学15人,女同学18人;中等的男同学5人,女同学2人;还有2名男生2名女生操行等第为及格;一名男生不及格。请用茎叶图表示以上数据

【解】对于操作等第,设1表示操行等第为优秀的,2表示良好,3表示中等,4表示及格,5表示不及格,对于性别,0表示女生,1表示男生,学生操行等第茎叶图表示为:

1 00111

2 00000000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

3 0011111

4 0011

5 1

1 2 3

4 5

25 45 116679 49 0 1

2

3 4 5

52 54 976611 94 0

追踪训练

1.一球员在NBA某些场次的比赛所得篮板球数分别为

请制作这些数据的茎叶图

【解】

0 33455666667788889999

1 000000001111222222333445566789

2.下面是甲、乙两名运动员某赛季一些场次得分的茎叶图:

甲乙

0 8

50 1 247

32 2 199

875421 3 36

944 4

1 5 2

(1)甲、乙两名队员的最高得分各是多少?

(2)哪名运动员的成绩好一些?

【解】

(1)甲的最高分为51分,乙的最高分为52分

(2)甲的成绩好一些

第6课时6.2.3茎叶图

分层训练

1.对两名学生一周的睡眠情况调查研究发现:甲同学每晚的睡觉时间为19时、21时、21时、24时、02时、01时和20时;乙同学每晚的睡觉时间为22时、21时、21时、22时、23时、24时、和19时。请作出两名学生睡觉时间的茎叶图,并比较分析,能得出什么结论?

2.用茎叶图表示数据,有哪些优缺点?

4.非典期间某医院的发热门诊部对一天接待的16名病人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得到以下数据:

请作出当天病人体温数据的茎叶图,并计算出病人的平均体温。

100份英语试卷,成绩如下(单位:分):

列出样本的茎叶图。

思考 运用

6.有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其数据的茎叶图表示如下:

1 34566678888999

2 0000112222233334455566667778889

3 01123

将其分成7组并要求

(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

(2) 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高中数学频率分布直方图

频率分布直方图 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方法为:(1)把横轴分成若干段,每一线段对应一 个组的组距;(2)以此线段为底作矩形,它的高等于该组的组距 频率 ,这 样得出一系列的矩形;(3)每个矩形的面积恰好是该组上的频率. 频率折线图:如果将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相邻的矩形的上底边的中点顺次连接起,就得到一条折线,称这条折线为本组数据的频率折线图. 作茎叶图的方法是:将所有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作为“茎”,个位数字作为“叶”,茎相同者共用一个茎,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上向下列出,共茎的叶一般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同行列出. 知识点1: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析总体分布 例题1: 20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时速在[50,60)的汽车大约有 A .30辆 B .60辆 C .300辆 D .600辆 变式: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 检测.右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后的产品 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净重的范围是 [96,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 [98,100),[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个数是36,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 A.90 B.75 C. 60 D.45 变式:某初一年级有500名同学,将他们的 身高(单位:cm )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若要从身高在 [)120,130,[)130,140,[]140,150三 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 30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 [)130,14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 为 . 知识点2:用样本分估计总体 例题2某市2010年4月1日—4月30日对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数据如下(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61,76,70,56,81,91,92,91,75,81,88,67,101,103,95,91,77,86,81,83,82,82,64,79,86,85,75,7 1,49,45, 96 98 100 102 104 106 0.150 0.125 0.100 0.075 0.050 克 频率/组距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身高 频率|组距 0.005 0.010 0.020 a 0.035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用样本估计总体_提高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 用样本估计总体 【学习目标】 1.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和茎叶图. 2.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的各自特征,从而恰当地选择上述方法分析样本的分布,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3.正确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 4.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5.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 【要点梳理】 要点一、频率分布的概念 频率分布是指一个样本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比例的大小.一般用频率分布直方图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其一般步骤为: 1.计算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即求极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将数据分组 4.列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要点诠释: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 1.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据分布的总体趋势. 2.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得不出原始的数据内容,把数据表示成直方图后,原有的具体数据信息就被抹掉了. 要点二、频率分布折线图、总体密度曲线 1.频率分布折线图的定义: 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 2.总体密度曲线的定义: 在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样本容量越大,所分组数越多,相应的频率折线图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统计中称这条光滑曲线为总体密度曲线. 要点诠释: 总体密度曲线能够精确地反映了总体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百分比,它能给我们提供更加精细的信息,能够精确的反映一个总体在各个区域内取值的规律. 要点三、茎叶图 当数据是两位有效数字时,用中间的数字表示十位数,即第一个有效数字,两边的数字表示个位数,即第二个有效数字,它的中间部分像植物的茎,两边部分像植物茎上长出来的叶子,因此通常把这样的图叫做茎叶图. 要点诠释:

版高中数学统计方差与标准差学案

2.3.2 方差与标准差 1.理解样本数据方差与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的方差、标准差.(重点、难点) 2.掌握通过合理抽样对总体的稳定性水平作出科学估计的思想.(难点 )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方差与标准差 阅读教材P69~P70“例4”上边的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极差的概念 我们把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极差. 2.方差与标准差的概念 (1)设一组样本数据x1,x2,…,x n,其平均数为x - ,则称s2= 1 n ∑ i=1 n (x i-x - )2为这个样本的方差. (2)方差的算术平方根s= 1 n ∑ i=1 n ?x i-x - ?2为样本的标准差. 填空: (1)已知样本方差为s2= 1 10 ∑ i=1 n (x i-5)2,则样本的平均数x - =________;x1+x2+…+x10=________. 【导学号:】 【解析】由题意得x=5,n=10, ∴x= x1+x2+x3+…+x10 10 =5,∴x1+x2+x3+…+x10=50. 【答案】 5 50 (2)数据10,6,8,5,6的方差s2=________.

【解析】 5个数的平均数x =10+6+8+5+6 5 =7, 所以s 2=15×[(10-7)2+(6-7)2+(8-7)2+(5-7)2+(6-7)2 ]=. 【答案】 [小组合作型] 方差与标准差的计算 (1)某学校一名篮球运动员在五场比赛中所得分数的茎叶图如图2-3-7, 则该运 动员在这五场比赛中得分的方差为________. 图2-3-7 (2)设样本数据x 1,x 2,…,x 10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1和4,若y i =x i +a (a 为非零常数, i =1,2,…,10),则y 1,y 2,…,y 10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精彩点拨】 根据方差和均值的定义进行计算. 【自主解答】 (1)依题意知,运动员在5次比赛中的分数依次为8,9,10,13,15,其平均数为8+9+10+13+15 5 =11. 故方差为s 2=15[(8-11)2+(9-11)2+(10-11)2+(13-11)2+(15-11)2 ]=15(9+4+1 +4+16)=. (2)样本数据x 1,x 2,…,x 10的均值x =1 10(x 1+x 2+…+x 10)=1, 方差s ′2=110[(x 1-1)2+(x 2-1)2+…+(x 10-1)2 ]=4, 新数据x 1+a ,x 2+a ,…,x 10+a 的均值 x =110(x 1+a +x 2+a +…+x 10+a )=110 (x 1+x 2+…+x 10)+a =1+a . 新数据x 1+a ,x 2+a ,…,x 10+a 的方差 s 2=110 [(x 1+a -1-a )2+(x 2+a -1-a )2+…+(x 10+a -1-a )2]

高二81统计随机抽样直方图茎叶图知识点经典例题及练习题带答案

环球雅思教育学科教师讲义 讲义编号: ______________ 副校长/组长签字:签字日期: 【考纲说明】 1、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分布、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2、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趣味链接】 U2合唱团在17分钟内得赶到演唱会场,途中必需跨过一座桥,四个人从桥的同一端出发,你得帮助他们到达另一端,天色很暗,而他们只有一只手电筒。一次同时最多可以有两人一起过桥,而过桥的时候必须持有手电筒,所以就得有人把手电筒带来带去,来回桥两端。手电筒是不能用丢的方式来传递的。四个人的步行速度各不同,若两人同行则以较慢者的速度为准。BONO需花1分钟过桥,EDGE需花2分钟过桥,ADAM需花5分钟过桥,LARRY需花10分钟过桥,他们要如何在17分钟内过桥呢? 【知识梳理】 一、抽样方法与总体分布的估计 1、随机抽样 (1)总体:在统计学中, 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总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类似于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2)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的容量,样本和总体之间

的关系类似于子集和集合之间的关系. (3)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地,从元素个数为N 的总体中不放回地抽取容量为的样本,如果每一次抽取时总体中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是相同的,那么这种抽样方法叫简单随机抽样,这样抽取的样本,叫做简单随机样本. 常用的方法有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4)系统抽样:当总体中的个体比较多时,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中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系统抽样,也称作等距抽样. (5)分层抽样:当总体由有明显差别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抽取的样本更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可将总体中各个个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几部分,每一部分叫做层,在各层中按层在总体中所占比例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这种抽样方法叫做分层抽样. 2、频率分布直方图与茎叶图 (1)频率分布:样本中所有数据(或数据组)的频数和样本容量的比就是该数据的频率,所有数据(或数据组)的频率的分布变化规律叫做频率分布,可以用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折线图、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来表示. (2)频率折线图:如果将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相邻的矩形的上底边的中点顺次连接起,就得到一条折线,称这条折线为本组数据的频率折线图。 (3)总体密度曲线: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作图时所分的组数增加,组距减小,相应的频率折线图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华曲线,即总体密度曲线。 (4)制作茎叶图的方法是:将所有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作为“茎”,个位数字作为“叶”,茎相同者共用一个茎,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上向下列出,共茎的叶一般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同行列出. 茎叶图对于分布在0~99的容量较小的数据比较合适,此时,茎叶图比直方图更详尽地表示原始数据的信息. 在茎叶图中,茎也可以放两位,后面位数多可以四舍五入后再制图. 3、样本的数字特征 (1)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众数. (2)中位数:如果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是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如果有n 个数,,,,n x x x x ??321那么12n x x x x n ++???+= 叫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 如果在n 个数中,1x 出现次1f 次, 2x 出现次2f 次,……,k x 出现次2f 次,(这里),n f f f k =+??++21那么 11221 ()k k x x f x f x f n =++???+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其中k f f f ??,,21叫做权. (4)标准差与方差:设一组数据123n x x x x ?,,,,的平均数为x ,则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第21课时6.2.3 茎叶图

第21课时茎叶图【学习导航】 学习要求 1.体会茎叶图的制作方法,一组数据中的的每个数,何为茎,何为叶?主要的数字为茎,次要的数字为叶,因此对于两位数而言,十位数字为茎,个位数字为叶,; 2.要能够通过茎叶图,分析单组数据,以及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 【课堂互动】 自学评价 案例某篮球运动员在某赛季各场比赛的得分情况如下: 12,15,24,25,31,31,36,36,37,39,44,49,50. 如何分析该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及发挥的稳定程度. 【分析】 初中统计部分曾学习过用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反映总体的水平,用方差考察稳定程度.我们还有一种简易的方法,就是将这些数据有条理地列出来,从中观察数据的分布情况.这种方法就是画出该运动员得分的茎叶图. 制作茎叶图的方法是:将所有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作为“茎”,个位数字作为“叶”,茎相同者共用一个茎,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上向下列出,共茎的叶一般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同行列出. 【解】茎叶图除了课本中示例外,还有其它的形式,常见如下四种形式: (1)(2) (3)(4) 从茎叶图可以粗略地看出,该运动员平均得分及中位数、众数都在20到40之间,且分布较对称,集中程度高,说明其发挥比较稳定。【小结】 1.讨论分析,上面四种茎叶图中,哪些能更有益于观察数据?茎叶图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缺陷? 如,第一种茎叶图能很方便地从小到大来还原所有的原始数据;第二种茎叶图能让数据重心更倾向茎叶分界线;第三种和第四种在两组数据的比较中有作用. 2.茎叶图的优点在于保持数据无损的情况下较为直观地反映数据分布特征,对两位数(或只有末两位不同的多位数)的数据表示很方便,缺点在于多位数的表示不太方便、直观. 3.茎叶图可用于展示原始数据的分布,同时还保留原始数据在图形里面,相当直观.从茎叶图中,可直接看出数据是否对称、是否有极端值以及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 4.茎叶图可以分析单组数据,也能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画出两组数据的茎叶图,可将茎放在中间共用,叶分列左、右两侧,左侧的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右侧的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相同的得分要重复记录,不能遗漏 【精典范例】 例1甲、乙两篮球运动员上赛季每场比赛的得分如下,试比较这两位运动员的得分水平 甲:12,15,24,25,31,31,36,36,37,39,44,49,50 乙:8,13,14,16,23,26,28,33,38,39,51 【解】画出两人得分的茎叶图,为便于对比分析,可将茎放在中间共用,叶分别列左、右两侧: 甲乙 08 52 1 346 54 2 368 976611 3 389 94 4 0 5 1 (第二行表示甲得分为15分、12分、乙得分为13分、14分、16分。其他各行与此类同。左侧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相同的得分要重复记录,不能遗漏) 从这个茎叶图可以看出,甲运动员的得分大致对称,平均得分、众数及中位数都是30多分。乙运动员的得分除一个51分外,也大致对称,平均得分、众数及中位数都是20多分,因此甲运动员发挥比较稳定,总体得分情况比乙好。 1 2 3 4 5 25 45 116679 49 1 1 2 3 4 5 52 54 976611 94 9 1 2 3 4 5 25 45 116679 49 1 2 3 4 5 52 54 976611 94

高二数学《随机变量的方差(第2课时)》教案

§2.3.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数学期望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一个特征数,它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表示了随机变量在随机实验中取值的平均值,所以又常称为随机变量的平均数、均值.今天,我们将对随机变量取值的稳定与波动、集中与离散的程度进行研究.其实在初中我们也对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作过研究,即研究过一组数据的方差. 回顾一组数据的方差的概念:设在一组数据1x ,2x ,…, n x 中,各数据与它 们的平均值x 得差的平方分别是21)(x x -,2 2)(x x -,…,2)(x x n -,那么 [1 2n S = 21)(x x -+2 2)(x x -+…+])(2x x n -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节应该比较轻松,定义比较简单,初中已经接触过方差,高中阶段是将原先学得知识进一步提升。主要学生能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列出来,进行套公式运算就可以,应注意的是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细心。有过探究、交流的课堂教学的尝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标准差的意义,会根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出方差或标准差。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活动,经历数学思维过程,熟悉理解“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思维方法,养成合作的意识,获得学习和成功的体验.了解方差公式“D (a ξ+b )=a 2 D ξ”,以及“若ξ~Β(n ,p ),则D ξ=np (1—p )”,并会应用上述公式计算有关随机变量的方差 。 3、情感和价值: 承前启后,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体现数学的文化功能与人文价值。

高二数学茎叶图

第21课时 茎叶图 【学习导航】 学习要求 1.体会茎叶图的制作方法,一组数据中的的每个数,何为茎,何为叶?主要的数字为茎,次要的数字为叶,因此对于两位数而言,十位数字为茎,个位数字为叶,; 2.要能够通过茎叶图,分析单组数据,以及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 【课堂互动】 自学评价 案例 某篮球运动员在某赛季各场比赛的得分情况如下: 12,15,24,25,31,31,36,36,37,39,44,49,50. 如何分析该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及发挥的稳定程度. 【分析】 初中统计部分曾学习过用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反映总体的水平,用方差考察稳定程度.我们还有一种简易的方法,就是将这些数据有条理地列出来,从中观察数据的分布情况.这种方法就是画出该运动员得分的茎叶图. 制作茎叶图的方法是:将所有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作为“茎”,个位数字作为“叶”,茎相同者共用一个茎,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上向下列出,共茎的叶一般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同行列出. 【解】茎叶图除了课本中示例外,还有其它的形式,常见如下四种形式: (1) (2) (3) (4) 从茎叶图可以粗略地看出,该运动员平均得分及中位数、众数都在20到40之间,且分布较对称,集中程度高,说明其发挥比较稳定。 【小结】 1.讨论分析,上面四种茎叶图中,哪些能更有益于观察数据?茎叶图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缺陷? 如,第一种茎叶图能很方便地从小到大来还原所有的原始数据;第二种茎叶图能让数据重心更倾向茎叶分界线;第三种和第四种在两组数据的比较中有作用. 2.茎叶图的优点在于保持数据无损的情况下较为直观地反映数据分布特征,对两位数(或只有末两位不同的多位数)的数据表示很方便,缺点在于多位数的表示不太方便、直观. 3.茎叶图可用于展示原始数据的分布,同时还保留原始数据在图形里面,相当直观.从茎叶图中,可直接看出数据是否对称、是否有极端值以及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 4.茎叶图可以分析单组数据,也能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画出两组数据的茎叶图,可将茎放在中间共用,叶分列左、右两侧,左侧的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右侧的叶按从小到大的 1 2 3 4 5 25 45 116679 49 0 11 2 3 4 5 52 54 976611 94 0 9

高二数学必修3第二章频率分布直方图

统计巩固专练 1.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总体容量越大,估计越精确 B .总体容量越小,估计越精确 C .样本容量越大,估计越精确 D .样本容量越小,估计越精确 2.下面对于茎叶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茎叶图不能保留原始数据 B .茎叶图不能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 C .当样本数据比较多时,用茎叶图很方便 D .茎叶图可以随时添加数据 3.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组距与频数如下:( 10 , 20 ] , 2 ; ( 20 , 30 ] , 3 ; ( 30 , 40 ] , 4 ; ( 40 , 50 ] , 5 ; ( 50 , 60 ] , 4 ; ( 60 , 70 ] , 2 ; 则样本在( 10 , 50 ]上的频率为 ( ). A. 1 20 B. 14 C. 12 D. 710 4.下面茎叶图中数据的平均值为14.3,则x y +的值为( ). A .25 B .6 C .33 D .5 5.图3为一组数据的茎叶图,共14个数据,但有一个数据已模糊不清了,已知这14个数据的中位数为65,则模糊不清的数字为______. 6.从一堆苹果中任取了20个,并得到它们的质量(单位:g )数据分布表如表: ) [)140150 , 克的苹果数约占苹果总数的 %.7.为了了解某地区高三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抽查了该地区100名年龄为17岁~18岁的 男生体重(kg) ,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 那么,这100名学生中体重在[56.5,64.5]学生有______人. 茎 叶 2x 8 1 35 7 3y 9 0 1 2 茎 叶 0 1 5 7 9 0 __ 7 9 1 3 5 8 0 5 6 7 8

高中数学茎叶图

§2.2 第6课时 茎叶图 教学目标 (1)掌握茎叶图的意义及画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用茎叶图用数据统计; (2)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的各自特征,从而恰当地选择上述方法分析样本的分布,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教学重点 茎叶图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难点 茎叶图用数据统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练习: 为了了解高一学生的体能情况,某校抽取部 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次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图中从左到右各小长方形面积之比为2:4:17:15:9:3,第二小组频数为12. (1) 第二小组的频率是多少?样本容量是多 少? (2) 若次数在110以上(含110次)为达标,试估计该学校全体高一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 (3) 在这次测试中,学生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 哪个小组内?请说明理由。 分析: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 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率,小长方形的高与频数成正比,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频率之和等于1。 解:(1)由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以面积的形式反映了数据落在各小组内的频率大小, 因此第二小组的频率为:40.0824171593 =+++++ 又因为频率=第二小组频数样本容量 所以 121500.08= ==第二小组频数样本容量第二小组频率 (2)由图可估计该学校高一学生的达标率约为 171593100%88%24171593 +++?=+++++ (3)由已知可得各小组的频数依次为6,12,51,45,27,9,所以前三组的频数之和为

69,前四组的频数之和为114,所以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第四小组. 二、问题情境 1.情境:某篮球运动员在某赛季各场比赛的得分情况如下: 12,15,24,25,31,31,36,36,37,39,44,49,50. 2.问题:如何有条理地列出这些数据,分析该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及发挥的稳定程度?三、建构数学 1.茎叶图的概念: 一般地:当数据是一位和两位有效数字时,用中间的数字表示十位数,即第一个有效数字,两边的数字表示个位数,即第二个有效数字,它的中间部分像植物的茎,两边部分像植物茎上长出来的叶子,因此通常把这样的图叫做茎叶图。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上向下列出,共茎的叶一般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同行列出。 2.茎叶图的特征: (1)用茎叶图表示数据有两个优点:一是从统计图上没有原始数据信息的损失,所有数据信息都可以从茎叶图中得到;二是茎叶图中的数据可以随时记录,随时 添加,方便记录与表示; (2)茎叶图只便于表示两位(或一位)有效数字的数据,对位数多的数据不太容易操作;而且茎叶图只方便记录两组的数据,两个以上的数据虽然能够记录,但 是没有表示两个记录那么直观,清晰; (3)茎叶图对重复出现的数据要重复记录,不能遗漏.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1)情境中的运动员得分的茎叶 图如图: (2)从这个图可以直观的看出该运动 员平均得分及中位数、众数都在20和 40之间,且分布较对称,集中程度高, 说明其发挥比较稳定. 例2.甲、乙两篮球运动员在上赛季每场比赛的得分如下,试比较这两位运动员的得分水平. 甲 12,15,24,25,31,31,36,36,37,39,44,49,50. 乙8,13,14,16,23,26,28,33,38, 39,51 解:画出两人得分的茎叶图 从这个茎叶图可以看出甲运动员的得分大致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三下册第十八章 18.3 统计估计-方差与标准差 教案

方差与标准差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1.经历方差与标准差概念的引进和形成过程,知道方差和标准差是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 2.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 3.能根据一组数据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解释数据的波动性,并用于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通过对一组数据的波动性的分析,引进方差和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初步进行实际应用 学习难点: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 学习范围: 学习过程 一、引入: 1.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为A组:_______;B组:_______. A组: 0, 10, 5, 5, 5, 5, 5, 5, 5, 5; B组: 4, 6, 5, 5, 5, 5, 5, 5, 1, 9. 2.某食品厂有甲乙两条流水线生产某种100克的袋装食品,在试生产时,从这两条流水线分别随机各抽取5袋食品,称出各袋食品的重量(克)分别是: 甲:100,101,99,101,99; 乙:102,98,101,98,101.由上述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哪一条流水线生产的5袋食品的重量比较稳定(即波动较小)? 甲:100,101,99,101,99; 乙:102,98,101,98,101. 甲、乙两条流水线生产的5袋食品重量的平均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由此能不能说这两条流水线生产的5袋食品重量的波动大小一样? 为了直观地看出甲乙两条流水线生产的5袋食品重量的波动大小,用下图表示出来.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组数据都在100附近,但甲的数据波动程度较小,乙的数据波动程度较大.学习要点

二、新知新觉: 如果一组数据:x1,x2,…,xn,它们的平均数为x,那么这n个数与平均数x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n个数的方差,记作S2.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差的非负平方根叫做标准差,记作S.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差与标准差反映了一组数据波动的大小,即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程度.一组数据越接近于它们的平均数,方差与标准差就越小,这时平均数就越具有代表性.只有当一组数据中所有的数都相等时,方差与标准差才可能为零. 方差(标准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分别计算上述问题的方差和标准差, 三、合作探究: 例题1. 某区要从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中挑选一人参加全市比赛.在选拔赛中,每人进行了5次射击,甲的成绩(环)为: 9.7,10,9.6,9.8,9.9;乙的平均成绩为9.8环,方差为0.032. (1) 甲的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多少? (2) 据估计,如果成绩达到9.8环就可能夺得金牌,为了夺得金牌,应选谁参加比赛? 例题2. 100克的鱼和家禽中,可食用部分蛋白质的含量如图所示. (1) 100克的鱼和家禽中,可食用部分的蛋白质含量的平均数各是多少克? (2) 100克鱼和家禽的蛋白质的平均含量中,哪一个更具有代表性?请说说判断的理由.

高二数学教案:茎叶图

高二数学教案:茎叶图 总课题总体分布的估计总课时第15 课时 分课题茎叶图分课时第1 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茎叶图意义及画法,能在实际问题中用茎叶图进行数据统计. 重点难点茎叶图的意义及画法,茎叶图的意义及应用. 引入新课 某篮球运动员甲在某赛季各场比赛的得分情况如下: 甲:12,15,24,25,31,36,36,37,39,44,49,50 过去,我们是如何分析该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及发挥的稳定程度的呢?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画茎叶图的步骤如下: (1)将每个数据分为和两部分, 为十位上的数字,为个位上的数字; (2)将最小茎和最大茎之间的数按排成一列,写在左(右)侧; (3)将各个数据的叶按写在其茎右(左)侧. 茎叶图的优点是: 缺点是: 注意:对重复出现的数据要求重复记录,不能遗漏. 例题剖析 例1 甲、乙两篮球运动员上赛季每场比赛的得分如下,试比较这两名运动员的得分水平.

甲:12,15,24,25,31,31,36,36,37,39,44,49,50 乙:8,13,14,16,23,26,28,33,38,39,51. 例2 现有甲乙两个学习小组,他们在一次测验中的成绩如下: 甲:63,66,74,79,81,82,82,82,84,85,85,86,88,91,93 乙:58,64,67,68,74,75,76,76,78,79,80,81,82,85,90 试比较两小组的成绩. 例3 非典期间某医院的发热门诊部对一天接待的16名病人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得到以下数据,请作出当天病人体温数据的茎叶图. 37.5 38 39.2 38.5 39.5 37.8 39.12 38.17 37.6 39.2 38.1 39.5 37.8 38.5 38.7 39.33 巩固练习 1.某篮球学校中甲、乙两名运动员练习罚球,每人练习组,每组罚球个,命中个数 的茎叶图如下图,则罚球命中率较高的是__________, 乙运动员在一组中的最高命中个数为______________. 叶(甲) 茎叶(乙) 8 0 9

高中数学教案必修三:2.3.2 方差与标准差(1)最新修正版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样本数据方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 2.学会计算数据的方差、标准差; 3.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有甲、乙两种钢筋,现从中各抽取一个标本(如表)检查它们的抗拉强度(单位:kg/mm2),通过计算发现,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均为125. 提出问题:哪种钢筋的质量较好? 二、学生活动 由图可以看出,乙样本的最小值100低于甲样本的最小值100,最大值145高于甲样本的最大值135,这说明乙种钢筋没有甲种钢筋的抗拉强度稳定.

我们把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极差(range ).由图可以看出,乙的极差较大,数据点较分散;甲的极差小,数据点较集中,这说明甲比乙稳定.运用极差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操作简单方便,但如果两组数据的集中程度差异不大时,就不容易得出结论. 考察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方差和标准差. 三、建构数学 1.方差: 2.标准差:21 )(1-=-=∑x x n s n i i 标准差也可以刻画数据的稳定程度. 3.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 描述一个样本和总体的波动大小的特征数,标准差大说明波动大. 四、数学运用 例1 甲、乙两种水稻试验品种连续5年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如下(单位:t/hm 2),试根据这组数据估计哪一种水稻品种的产量比较稳定. 解:甲品种的样本平均数为10,样本方差为 ÷5=0.02. 乙品种的样本平均数也为10,样本方差为 ÷5=0.24 因为0.24>0.02,所以,由这组数据可以认为甲种水稻的产量比较稳定. 例2 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教室内的日光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更换.已知某校使用的100只日光灯在必须换掉前的使用天数如下,试估计这种日光灯的

高二数学方差与标准差

第24课时方差与标准差 【学习导航】 学习要求 1.体会方差与标准差也是对调查数据的一种简明的描述,要求熟练记忆公式,并能用于生产实际和科学实验中; 2.体会方差与标准差对数据描述中的异同。 【课堂互动】 自学评价 案例有甲乙两种钢筋现从中各抽取一个样本(如下表)检查它们的抗拉强度(单位:kg/mm2), 125. 哪种钢筋的质量较好? 【分析】 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上述数据表,发现乙 样本的最小值100低于甲样本的最小值110,最大值145 高于甲样本的最大值135,这说明乙种钢筋没有甲种钢筋的抗拉强度稳定. 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两组数据的极差能大概判断它们的稳定程度. 极差: 我们把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极差. 从数据表上可以看出,乙的极差较大,数据较分散;甲的极差小,数据较集中,这就说明甲比乙稳定. 运用极差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操作简单方便,但如果两组数据的集中程度差异不大时,就不容易得出结论.这时,我们考虑用更为精确的方法——方差. 在上一课时中,学习了总体平均数的估计,其中提到平均数是“最理想”近似值的缘由.同样我们可以考虑每一抗拉强度与平均抗拉强度的离差,离差越小,稳定性就越高.那么,怎样来刻画一组数据的稳定程度呢? 在上一课时中,设n个实验值 i a(i=1,2,…,n)的近似值为x,那么它与这n个实验 值 i a(i=1,2,…,n)的离差分别为 1 a x-, 2 a x-,…, n a x-.由于上述离差有正有负, 故不宜直接相加.可以考虑将各个离差的绝对值相加,研究| 1 a x-|+| 2 a x-|+…+| n a x-|取最小值时x的值.但由于含绝对值,运算不太方便,所以考虑离差的平方和,即 ( 1 a x-)2+( 2 a x-)2+…+( n a x-)2,当此和最小时,对应的x的值作为近似值,因为 ( 1 a x-)2+( 2 a x-)2+…+( n a x-)2 =2 2 2 2 1 2 1 2) (2 n n a a a x a a a nx+???+ + + +???+ + -, 所以当) ( 1 2 1n a a a n x+???+ + =时离差的平方和最小,故可用) ( 1 2 1n a a a n +???+ +作为表 示这个物理量的理想近似值,称其为这n个数据 1 a, 2 a,…, n a的平均数或均值,一般记为) ( 1 2 1n a a a n a+???+ + =. 在上述过程中,可以发现,一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离差的平方和最小,考虑用与其平均数的离差的平方和来刻画一组数据的稳定程度是可行的.即本案例中,可用各次抗拉强度与平均抗拉强度的差的平方和表示.由于比较的两组数据的容量可能不同,因此应将上述平方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我们把由此所得的值称为这组数据的方差. 因为方差与原始数据的单位不同,且平方后可能夸大了离差的程度,我们将方差开方后的值称为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标准差也可以刻画数据的稳定程度. 一般地,设一组样本数据 n x x x, , , 2 1 ???,其平均数为x,则称∑ = - = n i i x x n s 1 2 2) ( 1

高中数学必修三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精选

高中数学 必修3知识点 第一章 算法初步 一,算法与程序框图 1,算法的概念:按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2,算法的三个基本特征:明确性,有限性,有序性。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 (2)条件结构: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3)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结构,当型循环结构。一个完整的循环结构,应该包括三个内容:1)循环体;2)循环判断语句;3)与循环判断语句相关的变量。 二,基本算法语句(一定要注意各种算法语句的正确格式) 1,输入语句 2,输出语句 3,赋值语句 注意:“=”的含义是赋值,将右边的值赋予左边的变量 4,条件语句 5,循环语句: 直到型 当型 注意:提示内容用双引号标明,并 与变量用分号隔开。

三,算法案例 1,辗转相除法: 例:求2146与1813的最大公约数 2146=1813×1+333 1813=333×5+148 333=148×2+37 148=37×4+0 ..............余数为0时计算终止。 为最大公约数 2,更相减损术: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3,秦九韶算法:将1110()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 ++改写成 1210()(()))n n n f x a x a x a x a x a --=+++ ++ 再由内及外逐层计算。 4,进位制:注意K 进制与十进制的互化。 1)例:将三进制数(3)10212化为十进制数 10212(3)=2+1×3+2×32+0×33+1×34=104 2)例:将十进制数104化为三进制数 104=3×34+2 ....... 最先出现的余数是三进制数的最右一位 34=3×11+1 11=3×3+2 3=3×1+0 1=3×0+1 ............ 商数为0时计算终止 104=(3)10212 第二章 统计 一,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 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取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关键词)逐个,不放回,机会相等 2,随机数表法的步骤: 1)编号; 2)确定起始数字;3)按一定规则读数(所读数不能大于最大编号,不能重复)。 3,系统抽样的步骤: 1)编号; 2)分段(若样本容量为n ,则分为n 段);分段间隔N k n = ,若N n 不是整数,则剔除余数,再重新分段; 3)在第一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第一个个体编号; 4)按照 一定的规则在后面每段内各取一个编号,组成整个样本。 4,分层抽样的步骤: 1)确定抽样比; 2)根据个体差异分层,确定每层的抽样个体数(抽样比乘以各层的个体数,如果不是整数,则通过四舍五入取近似值);3)在每一层内抽取样本(个体数少就用简单随机抽样,个体数多则用系统抽样),组成整个样本。 5,三种抽样方法的异同点 直到型和当型循环可以相互演变,循环体相同,条件恰好互补。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图(理科)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图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集合集合的性质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解析法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列表法 图像法 定义域 函数的三要素对应关系 值域 单调性 奇偶性 函数的性质周期性 极值 最值一次、二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图像、性质和应用函数函数的分类幂函数 复合函数三角函数 分段函数 函数图像及其变换平移、对称、翻折和伸缩变换 概念 反函数存在条件 与原函数的关系 函数与方程函数的零点对应方程的解 函数的应用建立函数模型 任意角弧度制与三角函数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 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中的公式和角、差角公式 二倍角公式与半角公式 三角函数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 正弦函数三要素 三角函数余弦函数性质 正切函数图像及其变换 正弦定理 解三角形余弦定理 三角形面积

柱体结构 椎体 空间几何体台体三视图和直观图 球体 简单组合体表面积与体积 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点、直线、平面的关系直线、平面平行的性质和判定 直线、平面垂直的性质和判定立体几何点到点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空间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 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异面直线形成的角 空间的角直线与平面形成的角 倾斜角、斜率和截距 点斜式 斜截式 直线直线与方程两点式 截距式 一般式 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垂直与平行的条件 圆与方程一般方程与标准方程 几何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几何 圆锥曲线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 双曲线性质 离心率 点到点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平面距离点到圆的距离 两平行线的距离 直线到圆的距离 相离圆的距离 对称问题中心对称关于点对称 轴对称关于直线对称 平面向量概念 向量加减法 向量运算向量的数乘 向量的数量积 空间向量几何意义及应用

高中数学 6.2.3《茎叶图》教案 苏教版必修3

第21课时 茎叶图 【学习导航】 学习要求 1.体会茎叶图的制作方法,一组数据中的的每个数,何为茎,何为叶?主要的数字为茎,次要的数字为叶,因此对于两位数而言,十位数字为茎,个位数字为叶,; 2.要能够通过茎叶图,分析单组数据,以及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 【课堂互动】 自学评价 案例 某篮球运动员在某赛季各场比赛的得分情况如下: 12,15,24,25,31,31,36,36,37,39,44,49,50. 如何分析该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及发挥的稳定程度. 【分析】 初中统计部分曾学习过用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反映总体的水平,用方差考察稳定程度.我们还有一种简易的方法,就是将这些数据有条理地列出来,从中观察数据的分布情况.这种方法就是画出该运动员得分的茎叶图. 制作茎叶图的方法是:将所有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作为“茎”,个位数字作为“叶”,茎相同者共用一个茎,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上向下列出,共茎的叶一般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同行列出. 【解】茎叶图除了课本中示例外,还有其它的形式,常见如下四种形式: (1) (2) (3) (4) 从茎叶图可以粗略地看出,该运动员平均得分及中位数、众数都在20到40之间,且分布较对称,集中程度高,说明其发挥比较稳定。 【小结】 1.讨论分析,上面四种茎叶图中,哪些能更有益于观察数据?茎叶图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缺陷? 如,第一种茎叶图能很方便地从小到大来还原所有的原始数据;第二种茎叶图能让数据重心更倾向茎叶分界线;第三种和第四种在两组数据的比较中有作用. 2.茎叶图的优点在于保持数据无损的情况下较为直观地反映数据分布特征,对两位数(或只有末两位不同的多位数)的数据表示很方便,缺点在于多位数的表示不太方便、直观. 3.茎叶图可用于展示原始数据的分布,同时还保留原始数据在图形里面,相当直观.从茎叶图中,可直接看出数据是否对称、是否有极端值以及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 4.茎叶图可以分析单组数据,也能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画出两组数据的茎叶图,可将茎放 1 2 3 4 5 25 45 116679 49 0 11 2 3 4 5 52 54 976611 94 0 9

高二数学 茎叶图和平均数及其估计教学案 苏教版

茎叶图和平均数及其估计 学习目标:1、掌握茎叶图意义及画法,能在实际问题中用茎叶图进行数据统计 2、理解为什么能用样本数据的平均值估计总体的水平 3、掌握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据,利用样本数据计算其平均值,并对总体水平作出估计的方法 一、复习旧知 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方法是?作频率分布折线图的方法是? 二、引入新课 现有甲乙两个学习小组,他们在一次测验中的成绩如下: 甲:63,66,74,79,81,82,82,82,84,85,85,86,88,91,93 乙:58,64,67,68,74,75,76,76,78,79,80,81,82,85,90 试用茎叶图比较两小组的成绩. 画茎叶图的步骤如下: (1)将每个数据分为 和 两部分, 为十位上的数字, 为个位上的数字; (2)将最小茎和最大茎之间的数按 排成一列,写在左(右)侧; (3)将各个数据的叶按 写在其茎右(左)侧. 注意:对重复出现的数据要求重复记录,不能遗漏. 某校高二(1)班同学在老师的布置下,用单摆进行测试,以检查重力加速度.全班同学两人一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试,得到下列实验数据(单位:2/s m ) 9.62 9.54 9.78 9.94 10.01 9.66 9.88 9.68 10.32 9.76 9.45 9.99 9.81 9.56 9.78 9.72 9.93 9.94 9.65 9.79 9.42 9.68 9.70 9.84 9.90 问题:怎样利用这些数据对重力加速度进行估计? 我们常用算术平均数 (其中)21(n i a i ,,, =为n 个实验数据)作为重力加速度的“最理想”的近似值,它的依据是什么呢? 处理实验数据的原则是使这个近似值与实验数据之间的离差 .设这个近似值为x ,那么它与n 个实验值)21(n i a i ,,, =的离差分别为1a x -,2a x -, 3a x -,…,n a x -.由于上述离差有正有负,故不宜直接相加.可以考虑离差的平方和, 即22221)()()(n a x a x a x -+?+-+-=22221212)(2n n a a a x a a a nx ?+++?++-. 所以当=x 时,离差的平方和最小. 故可用 作为表示这个物理量的理想近似值. 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