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清洁验证指南

设备清洁验证指南
设备清洁验证指南

第四节设备的清洁验证

关于清洁验证的原理及方法将在第三篇第二章详细介绍,制剂生产验证各章亦对相应设备的清洗验证要点进行介绍,可以参阅这些章节的内容。

考虑到制药设备验证的完整性,应包括设备的确认,变动控制程序、仪器仪表的校准和清洗验证。在此对设备的清洁验证从方法上作简单介绍。

设备清洗有自动清洗和人工清洗两种方法,或者两种方法的结合。

所谓清洗是从工艺设备或贮存设备中清除污染物的工艺过程,以保证设备能够安全地进行下一步的产品生产,它包括清洗、消毒和贮存。

设备清洁验证的目的是通过测试证明该设备的自动清洗程序(CIP)或人工清洗程

序能够清除设备部件上的活性药物残留物,并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并证明此清洁程序具有稳定性和重演性。

一、设备清洁验证中常用的术语

①人体接触剂量限度(SEL,Subject E×posure Limit)。指一个没有药理学和毒理

学经验的人可以接触的某一药物的暴露剂量。

②允许残留浓度(ARL,Allowable Residual Limit).指某一设备经清洗后,其表面残留的药物(或清洁剂)的最大允许量。

③活性成分(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lngredient;或ADS,Active Drug Substance):指在某一药物中代表效用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制造、工艺或包装过程中就变成了一种活性成分或者药物的最终成型形式。活性成分在疾病诊断、治疗、缓解、处理或预防方面提供药理上的活力或其他直接的作用,以致影响人体或动物的组织和功能。

API 在工艺制造过程中产生,如:①化学合成;②发酵;③重组DNA 或其他

生物工艺;④从自然资源上分离或取得;⑤

其他工艺的任何组合等。对设备清洁验证来说,API 包括中间体及成品。

一般来说,SEL、ARL 的允许值应从药物安全评价部门获取。

二、验证设计

在验证取样测试时,若发现洗过的设备明显不干净,应立即停止验证,有明显的残留物存在表明现有的清洁程序是不合适的,因此必须在验证开始前重新评价清洁程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清洁验证就是对清洗标准操作规程的验证。

清洁验证主要是通过擦拭取样法和冲洗取样法对活性成分APl 进行测试。另外可根据日常使用的需要,增加一些其他项目的测试,如清洁剂、酸液、溶剂、消毒剂等残留量的测试。

大部分企业在设备清洗中使用的清洁剂是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原因之

一就是使用化学清洁剂要作清洁剂残留量的测试,从而增加清洗的难度。

制造部门在设备清洁程序中任何关于清洁剂、溶剂、添加剂的改变必须填写变动控制表,

得到批准后执行。并非所有的设备清洁验证需做活性成分APl 的测试。根据APl 是否在特殊的清洁剂或溶剂中溶解而使设备难以清洗的程度来对APl 的浓度作

出评价o APl 允许浓度可根据公式来计

算,如果人体接触剂量限度SEL 太低无法达到时,可用替代基质来覆盖所有的

产品。

(一)验证次数

①必须经过连续3 次成功的试验。若能证明活性药物和清,洁剂的残留物均在可接受限度内,清洁验证方可认为是成功的。清洁验证过程中清洁设备的用水必须符合相应法规的测试要求(如注射用水、纯化水标准等)。清洁后设备的表面应均无肉眼可见的产品、溶液或清洁残留物的痕迹。若水在设备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膜时,则可认为表明该设备已清洁干净。

②对新产品进行评估,决定是否需要额外的清洁验证研究项目。假如该新产品证明是最难以清洁的和在使用同一设备的所有产品基质中允许残留浓度ARL 是最低的物质,那么在前3 批产品试验中必须要对设备清洁程序的验证进行评价。

(二)清洁验证可接受标准

3 次连续的验证中所收集的样品测试结果,必须都符合允许值。

1.棉球擦拭取样法

(1)对非专用设备与产品接触的设备表面上取得样品必须符合活性成分APl 和

清洁剂的

允许残留浓度ARL。

(2)对专用设备只需对清洁剂的允许残留浓度ARL 进行测定。

现在许多企业都使用专用设备(如箱型BIN 混合机,可以配备许多BIN)来生产,以减少

设备清洁验证的次数和难度。

(3)允许残留浓度ARL 的计算

ARL=SEL·VSF(验证安全系数)

式中,SEL 是指1d 内1 个病人在服用1 种药物时,另1 种药物的残留物在该药物中的最大允

许量。

2.冲洗水取样法

137

(1)对非专用设备

①最后一次冲洗水中的活性成分APl 浓度必须小于等于根据SEL 计算出来的允许残留浓

度ARL 值。

②最后一次冲洗水中清洁剂(溶剂)的浓度必须小于等于药物评价部门规定的允

许残留浓

度ARL 值。

(2)对专用设备最后一次冲洗水中清洁剂(溶剂)的浓度必须小于等于药物评价部门

规定的允许残留浓度ARL 值。

(3)允许残留浓度ARL 的计算(一般用于容器、贮罐设备的清洗)

ARL=SEL·VSF(验证安全系数)

3.微生物测试

当产品放行时需做微生物分析,其使用的设备在清洁验证时需在与产品接触设备的表面进

行微生物取样及测试。棉签擦拭法的合适标准一般为<100CFU/10in2(2in×5in,lin=0.0254m)

或<100CFU/65 cm2(5cm×13cm)。

三、设备清洁验证步骤

根据清洁程序的规定和要求或事先设定一个程序对设备进行清洁,应对整个清洁过程作

详细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应包括:进行清洁验证设备的图纸(应在图纸上标出取

样点),设备

一览表(包括设备名称、厂商、能力、型号和序号等),清洁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清洁后的检

查情况。设备清洁完成后则应根据要求进行取样。

1.决定各药品中最难清洁物质

对于有多个活性成分的药品(如多组分药品、复方制剂),以最难溶解的活性成分作为最

难清洁物质。

2.确定ARL 值

根据资料或对比各药品活性成分(也是最难清洁的物质),计算ARL 值。

3.非专用设备的清洁

如某一设备是非专用设备,各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均使用,测试要求包括:

①设备清洁后的目检;

②对选定药品某个活性成分残留物的测试;

③微生物测试。

4.决定设备使用后至清洁的周期

若验证中确定最大周期是72h,那么验证试验所选择的周期必须应用到日常正常的设备

清洁程序中,除非有新的验证加以更正。

5.设备的干燥、贮存和微生物测试

①最后清洗后,应根据贮藏条件对设备进行干燥,以防止微生物生长。干燥和贮存的程

序必须与验证测试条件一致。

②选择最难清洁部位并以此作为取样点。

③清洁后的设备贮存方法须能防治污染(例如置于密闭处)。

6.分析测试方法

①测试仪器对API 残留物必须有足够的灵敏度,能够测量所研究化学实体的

ARL的浓度。

②测试(检验)方法必须经过验证。

7.决定取样方法

在验证前预先制订取样计划,根据提供的设备图纸来确定取样的位置,设备取样一般在

设备表面目检后,采用棉签法或水冲法来进行。如果目检过程中发现设备表面不清洁,则随

后的取样就不必进行了。明显的污染说明此清洁程序不能对设备进行充分的清洁,故在继续

进行验证前必须重新对清洁程序进行评估和修正。

用棉签法采集样品时,设备的表面系指设备与药物接触的表面,取样点应是设备的主要

部位,且应从设备与药品接触的表面中最难清洁的部位取样。设备的取样点一般不得少于3

138

个。若此设备是小型设备且取样点具有代表性的话,则可以减少取样数量。若设备的某些表

面并不接触药品,但可能会对产品造成潜在的污染,则也可以加以取样。

当有些设备表面不可能或不适合用棉签取样时,可采用水冲洗法进行取样。水冲洗法的

水样不是取自为清洁而冲洗设备的最后用水,而是在设备清洁结束后,用于冲洗设备表面并

收集起来的用于样品分析的水。冲洗水的用量应能足以使设备所有表面得到润湿并提供足够

的量以便进行分析测试。用作冲洗水的注射用水或纯化水应事先取样,以便进行对照分析。

棉签法的要点如下。

①根据设备情况决定试验中的取样方法,一般设备表面用棉签取样。

②假设产品残留物在设备表面分布均匀,所有取样点的测试结果不大于ARL。

③棉签取样点应代表整个清洁的设备表面,并以最难清洁部位为取样点。在验证方案中

应图示设备取样点位置。

④棉签样只能从接触产品的设备表面取得。

⑤棉签样的面积是65cm2 左右。

⑥取完样的棉签应放入10ml 的溶剂中并盖紧盖子。

8.清洁验证监控

(1)准备设备简图为需要进行清洁验证的每个设备准备图纸,并标出棉签取样的位置。

(2)准备设备一览表列出设备(包括自动清洗设备和周转容器)名称、厂商、能力、型号

和序列号。

(3)记录清洗循环参数应尽量使有关自动清洁的各项变量标准化,尽可能加以控制并测

量,并记录以下参数(包括设定值和实际值):

①设备使用后的“清洗”周期;

②为进行清洁而引起的设备拆除程度;

③预洗参数(例如弄湿、刮除、浸泡时间,温度,溶液,用量等);

④每一清洁阶段的水质(饮用水、热水、纯化水等);

⑤洗涤时水的压力和流量、水温、水量、洗涤时间;

⑥每一冲洗阶段重复的次数;

⑦水冲洗的方法(例如电动喷射、浸没、手工擦洗、其他);

⑧喷淋头的数量和类型;

⑨冲洗水的质量;

⑩冲洗水的压力或流量、水温、水量、冲洗时间;

○11冲洗水的排水方法;

○12冲洗的次数;

○13干燥方法(例如压缩空气、自然干燥、加热)和条件(例如在环境控制区、层流下);

○14贮存时间;

○15贮存条件(例如洁净度100 000 级)。

注:设备手工清洗的程序和操作参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表2-35

是某一设备手工清洁验证记录表。

设备手工清洁程序完成后,今后日常的清洗操作必须遵循已验证的规则。所有的操作参

数如介质、压力、温度、用力大小、阀门开启度等必须大于验证时的参数。或者在拟定验证

方案时,将验证时的操作参数设定得比日常操作时小,如最终冲洗水的水温平时为65℃,那

么验证时可设定为55℃。

9.分析测试的要求

对于制造一个单一产品的专用设备,若在清洁过程中使用清洁剂的话,则验证分析时必

须进行清洁剂残留物的测试;若产品放行前要进行微生物分析的话,则设备清洁后应立即取

样,并进行微生物测试;对于制造多类产品的非专用设备,还必须增加活性药物残留量的测

试。

139

最具活性的产品或最难清洁的产品应被视为“最恶劣条件”,用其代表所有产品进行清洁

表2-35 设备手工清洁验证记录表

设备名称和型号安装房间上次生产产品批号

擦洗用力大小阀门开启度

部件名称

现行的清洁方法和

步骤

开始

时间

结束

时间

所用

时间

所用清洁工具

或容器大小

介质

压力

(MPa)

温度

℃大中小全开半开管径

开始全部零部件拆除

饮用水冲洗

纯化水浸泡l 小时

刷子清洗刷子型号

纯化水冲洗

压缩空气干燥无油压缩空气

模子、振荡

器、料斗

75%酒精擦洗

轴承座、橡

皮轮、刀

架、主轴、

辅轴、螺

杆、螺母、

滚筒

毛巾沾95%酒精

清洁

需注明毛巾

型号、材质

第次验证清洗人日期

验证。若某设备生产的产品中既有最具活性,又有最难清洁的原料或成分,则取其中ARL

值比较低的产品作为清洁验证的代表产品。当某一设备要用于新产品生产时,一般需对新产

品进行清洁验证,而对于那些具有高毒性的产品则应单独进行清洁验证。

四、清洁验证失败的调查

若清洁验证的最后测试结果证明验证未达到合格标准而失败的话,则应对验证过程进行

全面的调查,以查清造成失败的真正原因,然后根据失败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与验

证过程无关的、有明显原因的失败(诸如机器故障、动力故障、分析错误等),这次试验可不

作为整个验证的一部分,但这个失败的记录应收集在验证报告中,并且这个失败并不证明早

先试验的无效。对于与验证有关的失败(诸如清洁过程未按规定的清洁程序进行)或无明确原

因的失败(如没有明显理由),则必须重新进行连续3 次的试验。这次失败应有记录,但不必

归人验证档案中。

五、清洁程序的制订

要进行清洁验证,首先必须对有关设备制订相应的清洁程序,然后根据此程序进行设备

的清洁,再通过取样和测试分析对此程序加以验证,或根据已有的清洁SOP 作验证。清洁

程序应包括以下内容。

1.清洁周期的确定

生产部门根据生产的需要,制订设备使用结束和清洁的周期。根据实际作业情况,清洁

周期的确定一般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①连续进行数批同品种产品或中间体的生产后;

②更换不同品种产品或中间体生产时;

③设备经过重大检修后;

④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设备受污时;

⑤设备闲置超过一定时间且又需重新启用时。

在进行设备清洁验证的过程中也应按此周期实施清洁工作,且在清洁验证通过后,正常

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清洁周期应不大于此时间。

2.清洁部位的确定

140

用于药品生产的设备根据其生产产品相同与否,可分为专用设备和非专用设备。所谓专

用设备即指那些用于生产同一类产品的设备;而非专用设备则指那些用于制造若干不同产品

的设备。一般而言,根据设备的用途、设备表面的类型和特征以及设备的结构来确定设备的

待清洁部位,以达到去除污染的目的。

3.清洁剂的选择

设备清洁程序中选择合适的清洁剂是尤为重要的,一般而言主要根据清洁剂本身不同的

化学性质、去污能力、实验室的评估以及以往设备清洁的经验来确定清洁剂的类型。

4.清洁工具和场地的规定

清洁程序中应注明清洁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诸如抹布、刷子等的类型;清洁的场地也

要明确,一般采用就地清洁和专用场所(清洁间)清洁两种方法。

5.清洁参数的确定

清洁程序中必须对整个清洁过程中设备的拆装操作有详细的描述;清洁过程中的技术参

数应尽可能使有关手工清洁的各项变量标准化,而这些技术参数的确定应尽可能便于测量控

制和记录。这些技术参数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清洁前预处理(刮除或浸泡),参数(例如时间、

温度、溶剂、用量等),清洁用水的质量标准,持续洗涤时间,洗涤水的压力、

流量、温度和

用量,洗涤的次数,所使用溶剂的名称、浓度和用量,所使用清洁剂的名称、浓度和用量,

水洗的方法(例如电动喷射、浸没、手工洗涤等),冲淋水的质量,冲淋持续时间,冲淋水的

压力、流量、温度和用量,冲淋的次数,冲淋的方法,手工清洗用力大小等。根据设备的不

同,清洁操作的顺序、方法和要求也不尽相同。这些都应在各自清洁程序中作明确而详细的

描述。

6.设备的干燥和贮存

清洁结束后应对设备进行干燥以防止微生物的生长。设备的干燥一般可采用洁净的压缩

空气吹淋、自然干燥或加热干燥等方法。清洁干燥后设备的贮存方法须能防止污染,须明确

贮存时间和贮存条件(例如贮存室的洁净度和温度、湿度要求等)。

7.清洁后的检查

设备的整个清洁工作完成后应对清洁工作进行检查,可采用目检的方法。检查的内容包

括:①设备内、外表面清洁情况的判定,尤其应仔细检查那些关键部位和难以清洁的部位;

②清洁记录是否及时、完整、清晰和规范;③清洁后的设备是否有“已清洁”的状态牌。

清洁检查结束后,检查者应在检查记录表上签名认可。若在检查中发现清洁没有达到要

求,则应重新对设备进行清洁。

六、验证报告的完成

清洁验证结束后,各验证部门应将自己负责部分的验证数据和资料汇总,并起草相关部

分的报告,然后交验证部统一汇总,对每一部分加以复核,在此基础上起草一份完整的验证

报告,送交验证委员会审批。一份完整的清洁验证报告应包括验证方案、清洁程序、设备一

览表、清洁参数、分析测试数据、验证总结等内容。

七、验证报告的审查和批准

验证委员会应按照相应的标准对验证报告中所列的各项技术参数、验证过程和测试分析

结果逐一加以审查,以确保所实施的清洁验证对正常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清洁和质量控制具有

可重复性。若提交的验证报告符合规定的要求,则应签署验证合格报告以正式批准该清洁验

证项目的通过。

生产部门在收到清洁验证合格证后,可根据验证的技术参数和清洁程序制订详细的清洁

操作规程SOP,并进行全面的培训,以确保验证过程中所使用的程序能切实得以执行

软乳膏剂生产设备清洁验证方案.42

****药业有限公司验证文件 目录 1. 概述 (3) 1.1 设备特性描述 (3) 1.2 使用本组设备生产的产品特性 (5) 2. 验证目的 (5) 3. 清洁程序、验证原理、验证人员和职责 (5) 3.1清洁程序 (5) 3.2验证原理 (5) 3.3 验证人员和职责 (5) 4. 验证内容 (5) 4.1 检测对象的选择和确定 (6) 4.2 验证所需仪器仪表计量器具清单及校验情况 (7) 4.3 验证所需其它试验条件 (7) 4.4 最差验证条件参数的选择与确定 (7) 4.4.1 待清洁放置时间 (7) 4.4.2 产品批量和最大日服剂量的选择确定 (7) 4.4.3 验证连续次数 (9) 4.5 取样计划 (9) 4.5.1 取样位置的确定 (10) 4.5.2 取样规程 (10) 4.5.2.1 取样工具 (10)

4.5.2.2 取样操作 (10) 4.6 检测项目及方法 (10) 4.6.1 目测检查 (10) 4.6.2 活性成份残留物检测 (10) 4.6.3 微生物限度检测 (10) 4.7 可接受限度标准 (10) 4.7.1 目测检查限度 (11) 4.7.2 活性成份残留限度 (11) 4.7.2.1基于治疗量计算的限量(MACO) (11) 4.7.2.2单位面积设备表面残留物限度 (11) 4.7.2.3结果计算 (11) 4.7.3 表面微生物限度 (11) 4.7.4 清洁有效期(清洁后放置时间)的考察 (11) 5. 验证实施 (11) 6. 验证结果 (11) 7. 验证周期 (11) 8. 附件 (12) 表1: (13) 表2: (14) 表3: (15) 表4: (16)

设备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设备清洗验证管理规程,以规设备清洗的验证工作。 2.围:本规程适用于安装试用前后设备、大修后设备、全部生产完成后设备清洁的验证。 3.职责:公司质量负责人、验证小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版)附录:确认与验证 5.程序 5.1清洁验证定义 有文件和记录证明所批准的清洁规程能有效清洁设备,使之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5.1.1清洁验证注意事项 清洁验证应综合考虑设备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样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5.1.2清洁验证的一般要求 清洁验证是通过文件证明清洁程序有效性的活动,目的是确保产品不会受到来自于同一设备上生产的其他产品的残留物、清洁剂以及微生物污染; 为了证明清洁程序的有效性,清洁验证的次数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确定,通常应至少执行连续三个成功的清洁循环;清洁验证计划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验证过程中每个批次后的清洁效果需及时进行确认;根据清洁验证结果,必要时,在清洁验证后应当对设备的清洁效果进行持续确认。

对于专用设备,清洁验证可以不必对活性成分进行考察,但必须考虑清洁剂残留以及潜在的微生物污染等因素,对于一些特殊的产品,还应考察降解产物; 对于没有与药物成分接触的设备,清洁验证可以不必对活性成分进行考察,但必须考虑清洁剂残留及微生物污染等因素; 清洁验证中需对下列放置时间进行考察,进而确定常规生产中设备的放置时间: ①设备最后一次使用与清洁之间的最大时间间隔(“待清洁放置时间”) ②设备清洁后至下次使用的最大时间间隔(“清洁后放置时间”) ③当采用阶段性生产组织式时,应当综合考虑阶段性生产的最长时间和最大批次 数量,以作为清洁验证的评价依据(最长连续生产期) 5.2清洁验证流程 清洁验证前提条件 ①清洁规程已经批准,包括关键清洁程序的参数围

设备清洁验证方案52799

设备清洁验证方案 1.概述: 1.1 概述 ********设备是药品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对此清洁有助于消除活 性成分的交叉污染,降低或消除微生物对药剂的污染。因此,制 定切实可行清洁操作程序,并对它进行验证是保证产品质量,防 止交叉污染的有效措施。本验证是按照验证方案进行,在生产结 束后按清洁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按取样规程取样并进 行检验,分析其结果是否能达到预定标准来确认清洁规程的有效 性。 1.2 使用设备及生产品种 使用********设备,设备技术参数见附件1。我们在试生产期间生产了********产品,产品特性见附件2。 2. 验证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口服固体车间、软膏车间、中药提取车间以及 纱布车间所有设备的清洁效果验证。 3. 验证实施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4. 验证部门及职责: 4.1 验证领导小组: 4.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4.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4.1.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4.1.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核。 4.1. 5.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4.2 设备动力部 4.2.1.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小组。4.2.2.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 4.3 质量管理部 4.3.1.负责验证所需的标准品、样品、试剂、试液等的准备。 4.3.2负责各种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的准备,取样及调试工作。 4.3.3负责根据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单。 4.4 生产技术部 4.4.1负责制订清洁规程,并按规程清洁。 4.4.2负责根据试验结果,修改设备清洁规程。 5. 验证目的: 5.1 根据GMP的要求,必须对设备的清洁进行验证,以保证药品在生 产过程中,设备清洁后的残留不会对下一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证明设备按********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洁操作后能达 到工艺要求。 5.2 为达到上述验证目的,特制定本验证方案,对********设备清洁 效果进行验证。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 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

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你的签名表明你已清楚了解本文件及附件内容,充分理解并认可本文件的所有条 任何对本文件及其附件的目的、内容或标准进行的改变或修正都必须起到改善的作用,并详细记录文件 的修订及变更历史(详见变更记录),并且在执行以前必须取得批准,下表仅记

1. 目的 用于规范广西双蚁药业有限公司清洁验证工作管理工作。 2. 范围 适用于广西双蚁药业有限公司清洁验证的实施与管理。 3. 术语或定义 N/A 4. 职责 4.1 生产车间工艺员负责制定、修订和培训设备清洁方案。 4.2 生产操作人员负责按照批准的清洁程序对设备进行清洁。 4.3 QC 人员负责制定清洁验证相关的分析方法和清洁验证过程中的取样工作。 4.4 QA 人员负责清洁验证方案及报告的审核,负责清洁验证过程中偏差的处理及变更控制。 5. 程序 5.1 概述 清洁验证实际就是对清洗标准操作规程的验证,通过验证建立合适的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清洁验证的目的是证明所采用的清洁方法确能避免产品的交叉污染,微生物污染以及清洁后残 留的污染,使之达到可接受限度标准。 5.2 清洁验证的步骤 5.2.1 列出待进行清洁验证的设备所生产的一组产品。 5.2.2 选择参照产品。在所生产的一组产品中,选择最难清洁(即溶解度最小)的产品作参照产品。 相对于辅料而言,活性成分的残留物对下批产品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有更大的

5.2.3 选择设备最难清洗部位和取样点。凡是死角、清洁剂不易接触的部位——如带密封垫圈的管道连接处,压力、流速迅速变化的部位如有歧管或岔管处,管径由小变大处,容易吸附残留物的部位如内表面不光滑处等,均应视为最难清洗部位。取样点应包括各类最难清洗部位。 5.2.4 选择最不利清洗条件的参数 5.2.4.1 一组产品中最小NOEL=活性成分最小LAD/40(μg/60kg 体重) 其中:NOEL~活性成分的无显著影响值; LAD~每60kg 体重最小有效剂量; 40(即4×10) ~总体安全系数。 5.2.4.2 一组产品中最大口服日剂量(ml/g 或mg/日)。 5.2.4.3 一组产品中最小批量(mg 或ml)。 5.2.4.4 棉签取样面积(25cm2/每个棉签)。 5.2.4.5 设备内表面积(或与物料直接接触的总面积) (cm2)。 5.2.4.6 取样有效性(一般取50%,即假定棉签所取样品有50%的量被洗脱出来)。 5.2.4.7 冲洗溶剂的体积(ml)。 5.2.5 化学验证及可接受标准限度。清洗效果的最终评价根据是产品活性成分即主药及洗涤剂的残留量、微生物限度。 5.2.5.1 企业界普遍接受的限度标准基于以下原则: (1)生物活性限度:任何产品不能受到前一品种带来的超过其0.001 的日剂量的污染。 (2)分析方法客观能达到的能力:污染不能超过10PPm。 (3)微生物限度:视取样方法不同而异。棉签法取样可接受标准≤50CFU/棉签,最终冲洗水取样可接受标准≤25CFU/ml。 (4)以目检为依据的限度:不得有可见的残留物,假定为4μg/cm2(100μ g/4in2),且不得有残留气味。 5.2.5.2 所选择的参照产品生产结束后,按规定的清洁程序清洗设备,目检无可

设备清洁验证指南

第四节设备的清洁验证 关于清洁验证的原理及方法将在第三篇第二章详细介绍,制剂生产验证各章亦对相应设备的清洗验证要点进行介绍,可以参阅这些章节的内容。 考虑到制药设备验证的完整性,应包括设备的确认,变动控制程序、仪器仪表的校准和清洗验证。在此对设备的清洁验证从方法上作简单介绍。 设备清洗有自动清洗和人工清洗两种方法,或者两种方法的结合。 所谓清洗是从工艺设备或贮存设备中清除污染物的工艺过程,以保证设备能够安全地进行下一步的产品生产,它包括清洗、消毒和贮存。 设备清洁验证的目的是通过测试证明该设备的自动清洗程序(CIP)或人工清洗程 序能够清除设备部件上的活性药物残留物,并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并证明此清洁程序具有稳定性和重演性。 一、设备清洁验证中常用的术语 ①人体接触剂量限度(SEL,Subject E×posure Limit)。指一个没有药理学和毒理 学经验的人可以接触的某一药物的暴露剂量。 ②允许残留浓度(ARL,Allowable Residual Limit).指某一设备经清洗后,其表面残留的药物(或清洁剂)的最大允许量。 ③活性成分(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lngredient;或ADS,Active Drug Substance):指在某一药物中代表效用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制造、工艺或包装过程中就变成了一种活性成分或者药物的最终成型形式。活性成分在疾病诊断、治疗、缓解、处理或预防方面提供药理上的活力或其他直接的作用,以致影响人体或动物的组织和功能。 API 在工艺制造过程中产生,如:①化学合成;②发酵;③重组DNA 或其他 生物工艺;④从自然资源上分离或取得;⑤ 其他工艺的任何组合等。对设备清洁验证来说,API 包括中间体及成品。 一般来说,SEL、ARL 的允许值应从药物安全评价部门获取。 二、验证设计 在验证取样测试时,若发现洗过的设备明显不干净,应立即停止验证,有明显的残留物存在表明现有的清洁程序是不合适的,因此必须在验证开始前重新评价清洁程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清洁验证就是对清洗标准操作规程的验证。 清洁验证主要是通过擦拭取样法和冲洗取样法对活性成分APl 进行测试。另外可根据日常使用的需要,增加一些其他项目的测试,如清洁剂、酸液、溶剂、消毒剂等残留量的测试。 大部分企业在设备清洗中使用的清洁剂是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原因之 一就是使用化学清洁剂要作清洁剂残留量的测试,从而增加清洗的难度。 制造部门在设备清洁程序中任何关于清洁剂、溶剂、添加剂的改变必须填写变动控制表, 得到批准后执行。并非所有的设备清洁验证需做活性成分APl 的测试。根据APl 是否在特殊的清洁剂或溶剂中溶解而使设备难以清洗的程度来对APl 的浓度作 出评价o APl 允许浓度可根据公式来计 算,如果人体接触剂量限度SEL 太低无法达到时,可用替代基质来覆盖所有的 产品。 (一)验证次数

30B万能粉碎机清洁验证方案解析

清洁验证 文件编码:_ _文件名称:30B万能粉碎机机清洁验证方案 修改号: 编写日期:_ _

目录 1.概述 (1) 2.目的 (1) 3.范围 (1) 4.验证小组成员和职责 (1) 5.验证要求与内容 (2) 6.验证数据记录 (4) 7.偏差处理 (6) 8.方案修改记录表 (6) 9.编写验证报告 (6) 10.验证的审批 (6) 11.附件清单 (7)

1.概述 根据GMP要求,每次更换品种要认真按清洁规程对设备、容器进行清洁和消毒。生产设备清洁是指从设备表面去除可见及不可见物质的过程,这些物质包括活性成分、辅料、清洁剂、润滑剂、微生物和环境污染物等。 30B万能粉碎机共有2台,分别位于........,主要用于...........等.....个产品的物料粉碎,为有效保证产品质量,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需对其清洁规程进行验证。由于2台设备清洁规程相同,因此任意选择一台做清洁验证。 2.目的 30B万能粉碎机的清洁验证是采用化学分析和微生物检测方法来检查设备按清洁程序清洁后,设备上残留的污染物量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证明设备清洁程序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发生。 3.范围 3.1设备:30B万能粉碎机。 3.2待验证产品的选择: 根据30B万能粉碎机清洁验证评估结果,选择.......做为清场前产品,考察后续产品为........。 4.验证小组成员和职责 5.验证要求与内容 5.1验证考察内容: (1)考察三批.......生产结束清场后设备表面活性原料及微生物的残留量; 根据设备清洁验证评估结果,,按照从严原则,本次验证取......年验证数据:单位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目的: 1 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产品的残留,容易对下次生产的产品造成污染,影响产品质量。这种污染主要来自于对设备清洁不彻底,极易造成微量污染。因此需要在连续生产一段时间后及换品种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清洁操作程序并按该程序进行清洁,设备上的残留物(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包括前一批次或前一品种的残留物及清洗过程中的残留溶剂)达到了规定的清洁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产品造成交叉污染,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2 为再验证提供数据资料。 范围: 责任: 工程设备部负责验证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对设备和设备系统的取样和操作提供帮助。人力资源部负责对验证相关人员组织培训。生技部负责指派生产人员按对应设备相应的设备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确保清洁操作满足规范要求,为验证操作及取样提供帮助。质量部负责组织起草验证方案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实施验证。 内容: 1、验证实施小组成员

部门姓名备注 2、验证计划 2.1生产过程中,待生产完后,设备中残留的物料为,残留的物料有可能对下批产品产生影响。因此,在生产完以后按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大清洁,清洁后组织实施验证,以确保清洁规程能确实有效的对釜内残留的物料进行清除。 2.2验证时间:与生产时同步进行,记录连续三次大清洁检测结果 3、验证内容: 验证所需文件3.1.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振动筛:

2,按500g残留产品平均分配到各个设备表面,其中物料接触设备的总面积为98m 残留限量为: a.擦拭测试:擦拭面积以10㎝×10㎝的区域计 500g×1000 2×10%(保险系数)×―――――――――×100㎝70%(取样回收=残留限量A2×98m10000 率)2 ㎝/100=3.57㎎2/25ml=0.14mg/ml ㎝/100残留限度定为:3.57㎎对棉签溶出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57nm 波长处检测吸光度(磺胺甲恶处有最大吸收),按吸光度计算出残留浓度。257nm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3%唑在.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b.清洗液测试:清洁结束后,向脱色釜中加入500L的溶液,搅拌0.5小时,压滤至中和釜、结晶釜通过离心机,转至干燥机、振动筛、周转桶,在各设备、器具的出口处收集洗淋溶液,检测限度,其残留限量为:500g×1000 浓度限量B=――――――---―×10%(保险系数)=0.10㎎/ml 500L×1000 对于清洗液取样,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57nm波长处检测吸光度,按吸光度计算残留浓度。 3.2.2.2 微生物残留可接受标准:清洗的微生物验证和清洗的化学验证同步进行,菌落数≤50个/棉签 3.2.2.3 按相应设备清洁操作规程进行清洁后,对设备表面残留物擦拭取样,然后样品进行残留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或微生物限度检查,将所得结果与可接受限度比较,若不高于可接受限度,则可证实清洁程序的有效性。 3.3 清洗剂的选择 清洁规程中规定使用的清洁溶剂为纯化水,但从取样回收率考虑,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取样回收率达不到要求,而易溶于碱性溶液中,且精制过程中使用了碱性溶液,故清洁验证中清洁后取样用溶剂选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精制过程中所用的材质为不锈钢。因此,擦拭法回收率验证使用的模具为10 cm×10cm的不锈钢片。 3.4 清洁程序

设备及管道的清洗验证

设备及管道的清洗验证 编号 山东齐鲁制药厂 年月日

设备及管道的清洗验证方案 验证结论: 验证报告的起草职务日期年月日 验证报告的审核职务日期年月日 验证报告的批准职务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引言 1.背景 2.执行及参考文件 3.验证目的(Objective of validation) 4.验证小组的成立 5.方案概要 二.质量标准 三.设备、管道的清洗验证 四.日常监控与再验证 五.验证最终结果和评价 六.附录

一、验证报告的批准(Approval) 1..验证小组的成立 组长:职务:日期:年月日 成员: 2.验证报告的批准 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职务:日期:年月日

二.引言(introduction) 1.验证背景(background of validation) 哌拉西林钠生产厂房位于本厂制剂楼北楼一层,专用于哌拉西林钠无菌原料药的冻干生产,该生产线设备、厂房及公用系统已于2001年5月18日至2001年5月21日进行了全面的验证,验证报告均已完成。 2.摘要(Abstract) 本验证是对哌拉西林钠合成生产中洁净区的直接接触物料的设备和管道的清洗方法的验证。洁净区的不锈钢反应罐、三级滤器、不锈钢冻干盘、冻干柜、快速整粒机、湿法混合制粒机,出箱工具(铲子、勺子、耙子)等的清洗验证采用擦拭法,对于内径小、长度大的管道不适宜用擦拭法进行清洗验证的,均采用浸提法来进行清洗的验证。本验证是在哌拉西林钠工艺验证完成后进行,首先是进行验证方法(擦拭法与浸提法)的确认,计算出擦拭法和浸提法的回收率,然后进行设备清洗的验证。通过本验证确认勒设备清洗方法的科学性、一致性和可控制性,确认了设备清洗操作所需的资料和文件符合GMP要求。 三.验证方案的简介(introduction) 1.验证目的(Objective of validation) (1)验证哌拉西林钠生产中所用设备的清洗规程符合GMP的要求,验证生产设备按照清洗规程操作清洗后能够达到GMP的要求,设备、管道通过擦拭法和浸提法,确认设备及管道的清洗后的残留及灭菌效果达到无菌原料药的生产要求。 (2)确认清洗操作所需的资料和文件符合GMP管理的要求。 (3)确认哌拉西林钠合成设备的全部清洗操作处于可控制状态(control),确认哌拉西林钠生产设备的清洗操作具有一致性(consistenal)和连续性(confinuation) 2.验证范围(Scope of validation) (1)哌拉西林钠合成所用的设备均为专用设备,料液在反应罐时没有经过除菌过滤,如果清洗处理不当,会导致最终产品的污染,因此决定对洁净区内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进行清洗的验证,具体设备包括不锈钢反应罐、三级滤器、不锈钢冻干盘、冻干柜、快速整粒机、湿法混合制粒机,出箱工具(铲子、勺子、耙子)、

QASOP03101清洁验证管理规程副本

目录 1定义 (2) 2 清洁验证流程图 (2) 3 设备的评估 (3) 4 验证项目的确定 (4) 5 清洁参照物质的选择 (4) 6 取样方法和取样点的确认 (4) 7 设备内表面积的确定 (5) 8 产品残留限度的确定 (5) 9 检验方法及检验方法的验证 (6) 10 取样方法验证 (6) 11 设备清洁有效期 (6) 12 异常情况处理及注意事项 (6) 13 再验证 (7) 14 文件变更历史 (7)

【目的】 规范清洁验证程序,指导清洁验证的操作方法。防止药品的交叉污染,通过验证确定上批产品残留在设备中的物质减少到不会影响下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程度。【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在公司发生的所有清洁验证行为。本规程描述了清洁验证的具体方法,包括清洁验证流程、设备的评估、取样点的选择、设备内表面积的计算、参照物质的选择、取样方法、标准要求、清洁剂的残留、检验方法的验证、取样回收率试验、设备清洁有效期等。 【制定依据】 企业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 【职责】 干燥包装车间负责制定本规程,各相关部门执行、检查。 【内容】 1定义 清洁:指设备中各种残留物(包括微生物及其代谢)的总量低至不影响下批产品的规定的质量和安全性的状态。 在线清洁(CIP):指系统或较大型的设备在原安装位置不作拆卸及移动的条件下的清洁工作。 最终淋洗水:指设备清洁程序最后一步淋洗即将结束时的水样,也指在淋洗完成后在设备中加入一定量的工艺用水,用量需小于生产批量,使其在系统内循环后的水样。 2 清洁验证流程

3 设备的评估 设备的评估由质量部负责进行。评估内容在验证总计划中体现,根据设备用途的不同,设备评估用来确定哪些设备是多个活性成分共同接触的,即公用设备;哪些设备是和某个产品单独接触的,即专用设备。 设备评估是确定哪些设备包括在清洁验证中,哪些设备不包括在清洁验证中,按

生产设备清洁再验证方案

生产设备清洁再验 证方案

生产设备清洁再验证 方案 固体制剂车间 广西*****集团有限公司验证方案审批

目录 一.概述 二.验证目的 三.验证依据及验证范围 四.验证使用的文件 五.验证组织及职责 六.验证条件 七.验证时间安排 八.清洁过程监控 九.验证内容 1. 清洁验证参照产品的选择 ?选择清洁验证产品考虑的因素?相关的产品信息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设备和产品与设备的接触面积 ?产品的选择 2.需监测设备设施 十. 验证方法 1.物理外观检查 2.化学检测 2.1活性物质残留限度标准的确定2.2取样方法及药品残留物分析方法建立 ?取样方法 ?活性物质残留分析方法 2.3合格标准 ?微生物限度 ?清洁剂残留限度 ?活性物质残留限度 十一.清洁效果的重现性验证 十二.验证的实施 十三.验证结果的评定及结论 十四.再验证 十五.验证证书 十六.验证报告 十七.附件

一.概述 本公司固体制剂车间生产设备用于生产品种有********,为了防止交叉污染,须对设备的清洁进行验证,确保清洁的完全和彻底。本验证以五酯片生产后,按各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洗,用擦拭法取样,检测设备中主要活性成分的残留物、设备表面残留的细菌数和清洁剂残留,共做三批产品生产结束后的设备清洁验证,验证其结果在规定的许可范围之内,不会对下一品种的质量造成影响,从而保证连续稳定、符合要求药品大生产的实际要求。 二.验证目的 经过对固体车间生产所用设备的清洁和取样,从目测、微生物检测、 活性物质残留限度检测、清洁剂残留限度检测,验证各设备难清洁部位是 否能达到预定的清洁标准,从而确定清洁标准操作程序的可行性。 三.验证依据及验证范围 验证依据为:<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设备清洁操作规程、<中国药典> 一部附录 V A,本方案适用于固体车间五酯片生产所用设备的清洁和取样,所用的设备如下:

QA-SOP-031-01 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 副本

公司班组安全活动管理制度 目录 1定义 (2) 2 清洁验证流程图 (2) 3 设备的评估 (3) 4 验证项目的确定 (4) 5 清洁参照物质的选择 (4) 6 取样方法和取样点的确认 (4) 7 设备内表面积的确定 (5) 8 产品残留限度的确定 (5) 9 检验方法及检验方法的验证 (5) 10 取样方法验证 (6) 11 设备清洁有效期 (6) 12 异常情况处理及注意事项 (6) 13 再验证 (6) 14 文件变更历史 (6) 页脚内容

公司班组安全活动管理制度 【目的】 规范清洁验证程序,指导清洁验证的操作方法。防止药品的交叉污染,通过验证确定上批产品残留在设备中的物质减少到不会影响下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程度。【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在公司发生的所有清洁验证行为。本规程描述了清洁验证的具体方法,包括清洁验证流程、设备的评估、取样点的选择、设备内表面积的计算、参照物质的选择、取样方法、标准要求、清洁剂的残留、检验方法的验证、取样回收率试验、设备清洁有效期等。 【制定依据】 企业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 【职责】 干燥包装车间负责制定本规程,各相关部门执行、检查。 【内容】 1定义 清洁:指设备中各种残留物(包括微生物及其代谢)的总量低至不影响下批产品的规定的质量和安全性的状态。 在线清洁(CIP):指系统或较大型的设备在原安装位置不作拆卸及移动的条件下的清洁工作。 最终淋洗水:指设备清洁程序最后一步淋洗即将结束时的水样,也指在淋洗完成后在设备中加入一定量的工艺用水,用量需小于生产批量,使其在系统内循环后的水样。 2 清洁验证流程 页脚内容

公司班组安全活动管理制度 3 设备的评估 设备的评估由质量部负责进行。评估内容在验证总计划中体现,根据设备用途的不同,设备评估用来确定哪些设备是多个活性成分共同接触的,即公用设备;哪些设备是和某个产品单独接触的,即专用设备。 设备评估是确定哪些设备包括在清洁验证中,哪些设备不包括在清洁验证中,按 页脚内容

设备清洁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通过科学的方法采集足够的数据,以证明按规定方法(清洁规程)清洁后的设备,能始终如一地达到预定的清洁标准。 适用范围:所有工艺设备清洁方法的验证。 贵任者:生产车间、质量保证部 程序: 清洁验证实际就是对清洗标准操作规程的验证,通过验证建立合适的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清洁验证的目的足证明所采用的清洁方法确能避免产品的交又污染,微生物污染以及清洁后残留的污染,使之达到可接受限度标准。 1、清洁验证的步骤 1.1列出待进行清洁验证的设备所生产的一组产品。 1.2选择参照产品。在所生产的一组产品中,选择最难清洁(即溶解度最小)的产品作参照产品。相对于辅料而言,活性成分的残留物对下批产品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有更大的威胁,通常将残留物中的活性成分确定为最难清洁物质。 1.3选择设备最难清洗部位和取样点。凡是死角、清洁剂不易接触的部位——如带密封垫圈的管道连接处,压力、流速迅速变化的部位如有歧管或岔管处,管径由小变大处,容易吸附残留物的部位如内表面不光滑处等,均应视为最难清洗部位。取样点应包括各类最难清洗部位。1.4选择最不利清洗条件的参数 A=一组产品中最小NOEL=活性成分最小LAD/40(μg/60kg体重)

其中:NOEL—活性成分的无显著影响值; LAD—每60kg体重最小有效剂量; 40(即4×10)—总体安全系数; B—一组产品中最大口服日剂量(m1/g或mg/日) C—一组产品中最小批量(mg或m1) D—棉签取样面积(25cm2/每个棉签); E—设备内表面积(或与物料直接接触的总面积) (cm2) F—取样有效性(一般取50%,即假定棉签所取样品有50%的量被洗脱出来); 共5页第2页G—冲洗溶剂的体积(m1)。 1.5化学验证及可接受标准限度。清洗效果的最终评价根据是产品活性成分即主药及洗涤剂的残留量、微生物限度。目前,企业界普遍接受的限度标准基于以下原则: (1)生物活性限度:任何产品不能受到前一品种带来的超过其0.001的日剂量的污染; (2)分析方法客观能达到的能力:污染不能超过10PPm。 (3)微生物限度:视取样方法不同而异。棉签法取样可接受标准≤50CFU/棉签,最终冲洗水取样可接受标准≤25CFU/ml。 (4)以目检为依据的限度:不得有可见的残留物,假定为4μg/cm2(100μg/4in2),且不得有残留气味。 1.5.1 所选择的参照产品生产结束后,按规定的清洁程序清洗设备,目检无可见残留物或残留气味. I.5.2 最难清洗部位棉签法取样。 目的:评价活性成分可能的残留物浓度,取样前棉签要在最合适的溶剂中润湿。 检验方法:HPLC或效果类似的方法。 可接受标准:每一棉签最大允许残留量为B A×E C×D ×F(ug/棉签) 注意:A值选择有两种情况 第一:当活性物质效力较低,A=最小活性物质浓度×0.001; 第二:当活性物质效力较强,A=最小NOEL值。

新版GMP中药饮片生产设备清洁再验证方案

药业有限公司 中药饮片生产设备清洁再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名称:中药饮片生产设备清洁再验证方 案 验证方案编号: VP·HV/E·001-01

验证立项申请表

目录 1. 验证目的……………………………………………………………………… 2. 验证范围……………………………………………………………………… 3. 职责………………………………………………………………………… 4 概述 5 验证项目和时间安排……………………………………………………………………… 6 验证方法和标准………………………………………………………………………6.1 风险评价过程。。。。。。。。。。。。。 7 人员培训…………………. 8 相关文件确认………………….. 9 取样方法和工具……………………………… 10 验证标准………………………………….. 11 取样计划及方法……………………………….. 12 验证结果记录…………………………………. 13 再验证周期……………………………………………. 14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1 验证目的: 从目检和样品水浊度试验证明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按规定的清洗程序清洗后,设备残留的污染物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证明这些设备的清洁规程是可靠的,从而消除了换品种设备清洗不彻底造成残留物对下一个产品污染的发生,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为了增强此次验证的可靠性,清洁验证需进行三批。 2 验证范围: 适用于WH-720型滚筒式洗药机、WH-1000型蒸药箱、QRZC-300型直线式切药机、WH-480型多功能切片机、WH-600型炒药机、DYJ-600型煅药机、CT-C-I型热风循环烘干箱、20B 型万能粉碎机组清洁规程的再验证。 3 职责: 4 概述 根据GMP要求,每次更换生产品种和生产批号时,需按清洁规程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洁。生产设备的清洁是指从设备表面(尤其是直接接触药品的内表面及各部件)去除可见及不可见物质的过程。为评价该设备清洁规程的效果,需进行清洁验证。本验证适用于中药饮片生产设备的清洁验证。本次验证引入风险评估内容,以证明清洁规程的可靠性。 5 验证项目和时间安排: 5.1 验证项目:文件确认、设备按清洁规程清洁后,目检、残留物限度能够达到规定的 标准要求。 5.2 时间安排:

清洁验证与再验证管理制度

药业有限公司GMP管理文件 题目清洁验证与再验证管理制度 编码: SMP-YZ-0006-00 共2 页 制定审核批准 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办公室颁发数量生效日期 分发单位办公室、生产技术部、质量部 一目的:建立清洁验证与再验证管理制度,为了证明生产工艺规程及车间设施能够达到公司生产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设备的清洁验证。 三责任者:验证小组组长、副组长、验证组成员。 四正文: 1定义和目的:清洁验证是指对设备、容器或工具清洁方法的有效验证,其目的是证明所采用的清洁方法确能避免产品的交叉污染以及清洁剂残留的污染。 2验证的内容 2.1验证项目:清洗方法、采用的清洁剂是否易于清除、冲洗液采样方法、残留物 测定方法及限度等。 2.2验证时考虑最差情况:设备最难清洗部位、最难清洗的产品以及主药的活性等。 3验证方法对于设备或容器已设定了清洗方法(包括选定了清洁剂),主要通过三种方法来验证该设备在生产某种产品后的清洗是符合兽药GMP的要求。 3.1目测法:主要检查清洗后的设备或容器内表面是否有可见的残留物或残留有气 味。 3.2最终清洗液取样法:即收集是当量最后一次清洗业作为测试仰赖监测器浓度。 3.3棉签擦拭取样法:即用蘸有适当溶剂的棉签在设备或容器的规定大小内表面上 擦拭取样,然后用适当的溶剂将棉签上的样品溶出供测试。 3.4最终冲洗液取样法及棉签擦拭取样法的样品,再不考虑取样回收率影响的情况 下,药物残留的一般限度为0.001%或更高,其主要是用于产品接触的表面以确 保其残留量不影响下批产品或下一品种的质量。而目测法一般仅用于产品不直 接接触的外表面。 4注意事项: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生产设备清洁验证方案共15页

验证方案审批

一、验证概述: 本公司口服固体制剂车间生产设备用于多个产品的生产,为了防止交叉污染,须对设备的清洁进行验证,确保清洁的完全和彻底。本验证以********生产后,按各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洗,用擦拭法取样,检测设备中主要活性成分的残留物和设备表面残留的细菌数,共做三批产品生产结束后的设备清洁验证,验证其结果在规定的许可范围之内,不会对下一品种的质量造成影响,从而保证连续稳定、符合要求药品大生产的实际要求。 二、验证目的: 开展对本设备的清洁验证,通过验证过程中的检测项目的各类数据,综合分析,从而确定该设备按照编写的设备清洁规程能否达到预期的清洁效果,满足药物生产的实际要求。 三、验证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口服固体制剂车间生产设备清洁效果的评价。 四、验证小组成员及部门职责: 验证小组成员名单: 1、验证委员会 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 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1.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1.4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定

2、质量部 2.1负责取样。 2.2负责样品检验及检验数据的填写。 2.3负责验证过程审核。 2.4负责收集各项验证、操作记录及数据。 3、生产车间 3.1负责提供各设备的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文件。 3.2负责对各设备的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文件实施。 3.3负责对操作人员的安排,确保该项验证工作在动态状态下进行。 3.4负责各项验证、操作记录及数据的填写。 五、验证内容: 5.1参照产品与验证设备 5.1.1参照产品 5.1.1.1我们选择使用清洁残留物风险最大的产品来进行设备的清洁验证,最难清洗的产品就是水中溶解度最小的产品,我公司常年所生产的化学药品种如下表: 表1:产品相关信息

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2018-10-12 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目的 确立可靠的清洁方法和程序,以防止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和交叉污染。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生产车间接触产品设备表面的清洁方法的验证管理。 责任 生产车间、生产技术部、质量部、设备动力部、供应部、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 1 成立验证委员会和验证小组 1.1 成立验证委员会,明确验证委员会成员职责,质量负责人担任验证委员会组长。 1.2 验证实施部门建立验证小组,并由验证实施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组织实施验证工作。 2 清洁验证流程 2.1 申请表签批→起草方案→方案审批表签批→实施验证。 2.2 申请表签批后由验证专员编制编号,编号原则为验证方案代码CV,验证报告代码VR,验证合格证书代码VC,同一个验证方案、验证报告及合格证书编码应一一对应,XX-XX-XXXXX-X(验证文件代码-部门代码-小类码与流水号-版本号)。 2.3 方案审批表一级审核人(方案审核人)为验证小组组长,方案审批表二级审核人为验证委员会成员中相关各部门负责人。 2.4 收集验证数据→整理验证记录→起草验证报告→报告审核表签批→验证合格证签批。 2.5 报告审核表一级审核人(结果审核人)为验证小组组长,验证报告审核表二级审核人为验证委员会成员中相关各部门负责人。 2.6 验证合格证审核人为验证小组组长。 2.7 验证申请表、验证方案、验证方案审批表、验证记录、验证报告、验证报告审核表、验证合格证装订成册,统一归档至质量部验证专员处。 3 清洁验证的必要性 3.1 符合GMP要求; 3.2 降低药物交叉污染及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3.3 保证药品安全; 3.4 延长系统或设备的使用寿命; 3.5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 清洁的含义

设备清洗验证方案只含罗红霉素分散片

设备清洗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审批

目录 1.验证目的 (5) 2.概述 (5) 3.清洁方法 (7) 4.验证对象及条件的选择 (7) 5.化学残留量限度的验证 (11) 6.化学残留量检查方法的验证 (14) 7.化学残留取样的相关验证 (16) 8.清洗验证内容 (18) 9.验证进度安排 (19) 10.附件 (19)

1.验证目的: 由于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均为各品种药物的公用设备,所以对其进行清洗验证,目的是为了验证清洗的方法是否能达到标准从而避免了药品的交叉污染。 2.验证概述: 2.1.描述清洁对象: 2.1.1.多向运动混合机 是一种对固体粉粒物料均匀混合的新型专用混合设备。其混合桶为大圆弧八角型桶体,能保证物料在混合过程中,受多角作用的牵动,增大了物料倾斜度,扩大滚动X围,导向物料随机翻滚,彻底保证了物料自我流动和扩散作用,从而消除了比重偏析、分层、聚积、死角,能更好满足混合要求。 2.1.2.高速混合制粒机 其工作原理是几种配方一次性加入工作容器,经搅拌混合后注入粘合剂,或一种配方与粘合剂一次性加入工作容器,经混合制成软材后,切碎成粒。混合切碎的电机为双速电机,因而控制粘合剂的浓度、混合与切碎的转速和时间便可获得较高的质量,按同一规程生产,保证每批制粒质量。 2.1. 3.压片机 其填料量的调整由操作手轮转动而使可动轨道上升或下降,带动下冲头,充填深度表示在刻度尺上;上压滚子的高度不可变,下压滚子附有弹簧,其高度可变,片剂重量大多有规定,由手轮来调整压力及片剂厚度;手轮还可以对压片的速度进行调整。2.2.相关参数见表2-1: 2.2.1. 多向运动混合机 表2-1

设备清洁验证方案

XXXXX设备设备设备清洗 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VP-C-007-00

验证方案审批表

目录 1.验证人员职责 (3) 2.概述 (4) 3.验证所需设备校正............................................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验证所需文件 (4) 5.验证内容及步骤 (4) 6.总结.................................................................... (8) 7.评价和建议 (8) 8.再验证计划 (8) 9.审批 (8) 10.附件................................................................... (8)

1、验证人员职责

2. 概述 2.1 设备概述:XXXXX设备主要用于阿奇霉素胶囊、氟康唑胶囊及格列吡嗪胶囊的充填,其主要构造由胶囊壳下料器、药品下料器、药品填充盘三部分组成,内部材质均为不锈钢,较易清洗 2.2清洗方法概述:对于一台设备生产多个品种来说,对每个产品都列出一种方法是不合适的,不利于员工操作,本台胶囊所用于的产品其物理溶解性较相似,水溶性较差,醇溶性较好,(具体溶解性质见5.1)清洗过程均采用一套设备清洗规程方案,且用相同的清洗剂即洗洁精,故本台设备只对一个品种进行清洗验证的考察 2.3引用标准概述:本次清洁验证主要考察外观、澄明度、化学残留量及微生物限度等,因三个品种化学性质较稳定,不易降解产生其他杂质,且使用洗洁精主要物质为表面活性剂类,毒性小,故未考察有关物质及清洗剂的残留量。微生物限度引用标准为美国于1991年颁布的FS-209) 2.2设备名称: 3.验证所需设备校正 4. 验证相关文件

(设备管理)设备清洁验证方案

目录 1. 概述 (2) 1.1设备特性描述 (2) 1.2使用本设备生产的产品 (2) 2. 验证目的 (2) 3. 职责 (2) 3.1验证委员会 (2) 3.2工程部 (3) 3.3质量部 (3) 3.4生产部 (3) 4. 原理 (3) 5. 验证内容 (3) 5.1验证的准备工作 (3) 5.1.1 验证所需文件资料 (3) 5.1.2 验证所需的试验条件 (4) 5.2参照检测对象的选择 (4) 5.3确定最差条件参数 (4) 5.4确定检验方法 (5) 5.5取样方法的确定 (5) 5.5.1 化学验证取样 (5) 5.5.2 微生物验证取样 (5) 5.6取样回收率试验 (5) 5.7确定残余物限量标准 (6) 5.7.1 化学样品可接受标准 (6) 5.7.2 微生物取样可接受标准 (6) 5.8取样计划 (6) 5.8.1 取样点的确定 (6)

5.8.2 验证次数 (6) 5.9验证实施 (7) 5.10拟订验证周期,修改设备清洁程序 (7) 5.11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7) 6. 附件 (7) 1.概述 FTK配液罐是××车间配制用设备,需要用该设备进行配制的产品有A、B、C、D、E。本设备有自动清洁装置,在设备验证过程中建立了设备清洁程序草案(附件1)。 由于FTK配液罐需要经常换品种生产,为防止出现交叉污染,建立的清洁程序必须能够保证按程序清洁后,设备表面残余物不超过预先确定的残余物限量。 1.1设备特性描述 描述设备的材质、结构、容量、搅拌装置、加热装置、温度控制装置、自动清洗装置等。 1.2使用本设备生产的产品 列出用本设备生产的产品的名称、规格、批量、活性成分等特性,并对加工过程进行简单描述。(附件2) 2.验证目的 为确认FTK 配液罐的清洁程序能够使设备清洁后,表面残余物不超过规定的残余物限量,防止发生污染与交叉污染,特制订本验证方案,进行验证。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附件3),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3.职责 3.1验证委员会 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5.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清洁验证的风险评估报告(鱼骨图)

本报告属原创。以下为在做本报告中的体会: 1、风险评估不在于形式,如本评估报告可以不用单独成文,也可以 截取部分,纳入清洁验证的验证方案中,作者个人认为更为恰当。本报告仅仅是由于其用途是为了新建厂房的数个车间的清洁验证统一适用,所以单独成文。 2、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感觉在做鱼骨图和FMEA的风险项目时分类 不太清晰,,对于风险项目的评分更有商榷之处,但这已经是经过几稿的结果,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进一步加以完善,如有高手指正,不胜感激。 3、实施风险评估的必须前提:必须对工艺有充分的了解! 4、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云南my999。 谢谢! 一.质量风险评估的目的 2010版GMP第七章“确认与验证”的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清洁方法应经过验证,证实其清洁的效果,以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清洁验证应综合考虑设备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样方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本报告的目的,就是运用风险管理的工具,全面评估公司新车间的清洁验证,通过质量风险管理方法评估后确定清洁验证中的风险及相应CAPA措施,以确保经过清洁验证证明的清洁方法具有有效性,能够保证不会产生污染与交叉污染。

二 .范围 评估包括生产系统需要清洁所涉及的工艺设备及管道、物料、控制系统、关键设施、环境控制和人员操作。据此,范围主要是: ?生产系统需要清洁的所有工艺设备及管道。 ?物料:包括活性成分、中间体、试剂、辅料、清洁剂等。 ?清洁操作时相关的控制系统、关键设施、环境控制:其它辅助设备、公用工程系统(如空调、制水、压缩空气、纯蒸汽系统)等。 ?该岗位操作人员的规范操作及培训。 三 .评估方法 进行风险评估所用的方法遵循因果关系图(鱼骨图)以及FMEA技术(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其中FMEA技术包括以下几点。 ?风险确认: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产量、工艺操作或数据完整性的风险。 ?风险判定:包括评估先前确认风险的后果,其基础建立在严重程度、可能性及可探测性上。 ?判定标准:根据医药生产的特点和便于确切的评定等级,本次评估将严重程度、发生的可能性和可探测性的评定等级均分为十级。 严重程度的评定等级表(S) 发生的可能性的评定等级表(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