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卷作业指导书

复卷作业指导书
复卷作业指导书

复卷机作业指导书

1.0机器组成:放卷轴、纠编系统、同片闪光仪、收卷轴、电脑控制系统

2.0开机程序

2.1准备工作

2.1.1熟记工艺单的内容,并在工艺单的“品检”一栏签名

2.1.2备辅助工具:介刀、胶纸座、钢R、物料车、胶压辊

2.1.3用切纸筒机切好与物料宽度相近的纸筒

2.2放卷调节

2.2.1借助物料车把想要品检的物料装上放卷轴并充气固位

2.2.2用钢R量准物料的半径计算出直径,并将数据输入电脑内

2.2.3根据电脑内物料的走向方式,把物料串到收卷轴。

2.3纠偏系统调节

2.3.1打开纠偏系统控制电源开关

2.3.2把电眼头移至物料的最边缘,确定电眼灯光与物料的焦距。

2.3.3旋转平衡按钮,旋转到指示灯的灯光亮在正中间即可

2.3.4打开自动开关,检查电眼的纠偏效果,若感度不适则调整灵敏度开

关加或减

2.3.5把物料移至左边或右边,观看纠偏系统能否随物料的左右移动而跟

踪如可以则表示物料的位置完全在纠偏系统的受控状态

2.4同步闪光仪调节

2.4.1根据物料的图案和颜色的深浅,把闪光仪的检测头移到物料颜色最

深的部位

2.4.2旋转检测头上的指示灯开关,旋转到指示灯由暗变亮即可2.4.3测

试闪光灯能否随物料的纵向移动而闪烁,若可以表增闪光灯调节完

毕。

2.5 收卷调节

2.5.1把备好的纸筒上在收卷轴上,并加气固定。

2.5.2用胶纸将物料粘贴在纸筒上,把压辊下降到纸筒上

2.5.3输入收卷轴的初始直径96mm

2.5.4结合物料的性能,厚度、宽度等输入初始张力,按电脑主控页面“+”

“-”图标即可,一般在2-5kg范围内

2.6 开机

2.6.1按启动按钮,警报器报警,张力随之上升

2.6.2按加速按钮,速度升到设定的速度,而闪光灯则以物料运行速度的

3倍开始闪烁,所以操作员可以看到物料上印刷清晰的图案。

2.6.3操作员仔细的观查物料的运行情况和印刷工序的质量问题,发现问

题及时按检和寻找按钮,机器会自动停止向前收卷,并往后回卷到

出现质量问题的地方

2.6.4操作员根据客户的质量要求,把印刷不合格品逐一剔除,并做好记

录。

2.6.5放卷轴上的物料运转到直径约100mm左右,设备会自动报警并开

始减速,待物料运转完只需按停止按钮即可。

2.6.6用介刀介断已品检好的物料,借助物料车,把物料卸下交下工序使

用。

3.0 注意事项

3.1 接驳物料时胶纸不可长过物料本身的宽度,防止粘连到物料的下一层而

造成下工序断料

3.2 物料的印刷图案上若有金色油墨,张力尽量调小和不使用压辊收卷防止

油墨反粘

3.3上料或卸料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油墨反粘和撞伤物料,造成废品率

3.4 超过300米以上的不合格品,操作员须找IPQC确认后方可剔除,并且所

有剔除的不合格品都要分清印刷班次和操作者并取样。

3.5 使用介刀,操作员注意力要集中,刀片不能伸出太长,尽量双手紧握介

刀,还要顾及环境避免伤到他人和自己,用完后刀片要及时收回。

4.0 常见问题及对策

4.1 松脱

原因:a张力过小对策:加大张力至合适

b压辊过短对策:更换较长压辊

c起步时速太快对策:先放慢起速收卷到一定程度后再加速

d放卷轴充气不足对策:须加气固定

4.2 刮花

原因:a导辊不光滑或有杂质对策:擦洗导辊

b导辊转动太慢对策:增大摩擦力1给导辊贴一层白纸

c物料串错导轴对策:重新串料

4.3 机器无法转动

原因:a放卷收卷轴粘合或不足对策:重新加气

b设定预警米数已够停机米数对策:消除米数或关掉预警停机米数

c设定的卷径相差太大对策:重新输入正确卷径

4.4 起皱

原因:a材料厚薄不均对策:可不用压辊收卷

b印刷油墨未完全干燥对策:待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品检

c收卷张力过大对策:减少至合适张力

d印刷工序已经起皱对策:剔除不合格品

7、路径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7、路径复测分坑作业指导 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路径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报审表 表号: DJS-A7-01 本表一式三份,由承包单位填报,建设管理单位、承包单位各一份,项目监理部存一份

图木舒克市东城区(3.5平方公里)电网(电缆及设备采购安装)建设项目工程 路径复测分坑工程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图木舒克市新发电力工程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1、编制依据 1.1《35-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1.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2004); 1.3图木舒克市新发电力工程安装有限责任公司《质量保证手册》; 1.4施工图纸; 1.5设计交底; 1.6《分坑手册》。 2施工准备 2.1对测量工具的要求 施工测量前对用于测量的仪器、工具等进行精度校验,本工程只允许使用精度为2”的经纬仪,测量工器具必须有有效的鉴定证书,严禁不合格仪器及测量工具用于施工现场。 2.1.1 经纬仪 施工前应对经纬仪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查: a)水准管和垂直竖轴的垂直度; b)视准轴和水平轴的垂直度; c)水平轴和竖直轴的垂直度; d)望远镜十字线及水准管竖盘游标水准管等; 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仪器应进行校正,即使是新出厂的精密仪器,在使用前也须进行检定校准后方可使用。 3路径复测

3.1路径复测的项目 3.1.1直线杆塔中心桩复测; 3.1.2转角杆塔中心桩复测; 3.1.3档距和高差的复测; 3.1.4基础断面的测量(包括基础各腿基面对中心桩的高差); 3.1.5被跨越物、地形凸起点、风偏危险点高差及水平距离的测量; 3.1.6已丢失的桩位补钉。 3.2直线杆塔中心桩复测 3.2.1直线杆塔中心桩复测,以直线桩为基准,用正倒镜分中法来复测,复测时以设计勘测钉立的两个相领的直线桩为基线,其横线路方向偏差不大于50mm,当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相领杆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设计档距的1%;高差偏差不超过正负0.5m。 3.2.2在直线塔复测过程中,如有暂时无法清除的障碍物,可采用矩形法或等腰三角形法,绕过障碍物进行复测; 3.2.3如果一个耐张段的塔位中心桩或方向桩丢失严重,应先进行补钉桩位,补钉桩时采用的方法:直线桩位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或延长法,根据设计规定的档距及高差进行补钉。 3.3转角杆塔中心桩复测; 转角杆塔桩的复测是复查转角塔的角度值是否符合设计角度,用测回法测一个测回,测得的角度值与原设计的角度值之差不大于1分30秒则认为合格,如大于1分30秒应慎重复测,并会同设计究

卷筒作业指导书

滚筒加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山东东泰矿山装备有限公司

卷制滚筒加工作业指导书 一、范围 规定了卷制滚筒加工遵守的规则,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卷制 滚筒加工。 二、工艺分析 3. 1 工作者接到加工任务后,应借领加工所需的产品图样。 3. 2 据产品图样及技术要求,有工艺规程的应看清、看懂,无 工艺规程的按通用工艺制定自己的加工工步。有疑问之处找相关技术人员问清后再进行加工。 3 3 产品图样及工艺要求复核工件毛坯或半成品是否符合要求, 有问题应找有关人员反映,待处理后方能进行加工。 3. 4 据图样中的尺寸以及工艺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工、卡、量 具以及工艺装备。对新工艺装备要熟悉其使用要求,操作方法,且不可随意拆卸或更换零件。 三、工艺路线流程图:

五、工艺路线流程: 5. 1 下料(筒皮): 5. 1-2 筒皮下料示意图: 原材料:Q235-A钢板 5. 1-1 检查筒皮用钢板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1) 钢板毛坯厚度(简称T毛)要比图纸上筒皮加工后的净厚度(简称T净)大3~4毫米。即:T毛=T净+3~4 (2) 用1米长直尺测量钢板毛坯的平面度,在任意位置和方向上要不大于1毫米,否则要先调平再下料,调平可采用氧乙炔火焰烤点法或用卷板机、压力机调平。 结 组

5. 1-2. 筒皮用钢板下料尺寸的计算:L=π(D内+T毛);B=B 净+20 上两式中:L——筒皮展开长;D内——图纸中筒皮的内径;B——下料宽度;B净——图纸中筒皮的净长度。 量具的选择:手锤、钢直尺、钢卷尺。 机床的选择:用叉车,将钢板叉至剪板机旁,再用行车将板吊起,用剪板机下料:952mm*502mm。 下料后去除熔渣并对工件尺寸进行检验,两对角线之差允差为对角线长度的1/1000,换算值不足1毫米的按1毫米计,但允差最大值为4毫米。 检验合格后将板料用行车吊放在半成品区摆放整齐。 注意下料工序需要检查以下项目: 1.钢板毛坯厚度的加工余量达要求。 2.钢板毛坯的平面度达要求。 3.样线达要求。 4. 下料及坡口尺寸达要求。 按上简图的要求开出筒皮的纵缝坡口(T毛≤30的情况下),当

安全作业指导书

安全作业指导书 折弯机安全作业指导 1 目的 为规范产品的生产过程,确保生产线人员对折弯机进行安全操作,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部对于折弯机的操作控制。 3 引用标准/法规/文件 JB/T14349—92《板料折弯机技术条件》 JB 10148-1999《板料折弯机安全技术要求》 4 定义 折弯机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皮带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操作上也十分简便。我公司使用的是WC67Y-400/4000的液压板料折弯机。 5 职责 5.1 本生产线的操作人员负责检查和清理机器设备。 5.2 操作人员负责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物料选择、质量保证、质量检查和报表填写。 6 工作程序

6.1 生产通知单 操作人员每天由生产部处接到生产订单,根据生产排程决定生产的先后次序。其间应留意此生产订单是否为同一订单的续单。若是,可根据有关的生产报告及质量检验记录作参考, 以保证产品性能的一致性。 6.2 物料确认 工作人员根据生产订单上的要求选择所需物料:选择时应注意物料的颜色、级别、涂层种类、厚度、宽度、强度, 是否与生产订单上的要求一致。 产品厚度、长度及角度规定:生产1.9mm以上产品厚度时,一定要用宽槽;生产2.4mm~3.0mm厚度时长度要小于或等于4500mm,最小角度78度。6.3 开机前检查 a)每天开机前,操作人员应根据《机器每日维修检查记录》上的要求对机器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机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后,方可以开机生产。 b)每日开机后,生产前,操作工要对安全装置进行有效测试: 双脚踏开关同时工作是否灵敏; 上模到数字转换点时,其缝隙应略大于手指间距。 检查电眼是否灵敏,将测试用具(高度应大于25mm)立于下模上,同时踏脚踏开关,上模应下落至数字转换点立即回程。 进行以上测试,所有安全装置均有效后,方可开机生产。 6.4 机器的启动和关闭 开机时, a. 启动机器时应先将电柜开锁,将电源开关打到“ON”状态 b. 按下油泵启动键(绿色键) 关机时, a.关闭机器时,同时踩动脚踏开关,使压刀降到数字转换点以下位置 b. 按下油泵停止键(红色键) c. 将主电源开关旋至“OFF”的位置,上锁 6.5 编程 6.6试折 程序输入后,若产品形状较为复杂,应用废料进行试折。 6.7第一片检查 操作人员根据要求试生产第一片产品并按检验标准进行检验以判定产品是否合格,检验时应检查产品的尺寸,角度,颜色方向,在量度时,要同时度量两端的尺寸和角度,以保持一致。操作人员负责将检验结果记录于检验表上。 6.8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 生产时应留意板面质量,不应有划伤。 打包堆放产品时要交错有序,注意保护颜色。 填写《板质量检查表》。 6.9废次品的处理 发生废次品时,首先停止生产,判断产品不合格的类型: 6.9.1原材料质量问题 问题属于涂层黑斑油渍,则可以擦拭干净而不损坏涂层,继续生产; 问题属于材料本身有不能挽回的质量问题,则要将已生产出的不合格品隔离放置,并贴上红色不合格标识,避免与合格品混淆。操作工放出一定量的钢卷作质

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伊敏低压进户电缆改造工程复测作业指导书 编制单位:兴安盟恒昇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批准: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编制:年月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2.适用范围 3.作业任务 4.作业准备工作 5.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6.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7.安全施工及文明施工 8.作业工艺流程图 9.施工记录 10.支持性文件 11.工器具配备表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送电线路的复测施工和各种常见类型基础分坑测定。 2 作业任务 复测施工的任务是核对设计部门提供的杆明细表、平断面图与现场是否相符,设计标桩是否丢失或移动,为基础施工做好准备,也为后续工程质量检查创造条件。 a:直线杆中心桩复测; b:转角杆中心桩复测; c:档距和标高的复测; d:丢桩补测; e:施工基面的开挖测量。 分坑的任务是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基础类型和根开大小,测定出基础的各坑角桩与其塔位中心桩的相对位置。 a:各种直线杆的基础分坑; b:各种转角杆的基础分坑; c:拉线坑位的测定。 3.作业准备工作 在明确施工任务后,应首先向施工队提供下列技术资料,以便施工队组织学习,在施工中贯彻执行。 有关施工图纸。 施工区段的平断面图和塔位明细表。 技术交底: 在进行复测、分坑前,对参加施工作业的人员要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做记录并让参加人员签字。 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 设计图纸,有关要求及说明。 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规范。 本作业指导书。 工具准备 经纬仪

施工测量用的仪器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 经纬仪检查内容包括: a:照准部的旋转是否灵活,制动、微动螺旋是否有效,望远镜调焦是否正常,成像是否清晰,度盘刻划是否清楚等。 b:照准部水准管轴与竖轴是否垂直。 c:十字丝竖丝、视准轴是否垂直横轴。 d:横轴与竖轴间是否垂直。 e:竖盘指标线的位置是否正确。 施工测量用的经纬仪其最小读数不应大于1’。 水准仪 水准仪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应在使用前进行检查。 水准仪的检查包括: a:望远镜成像是否清晰,目镜物镜的调焦螺旋是否灵活,水平制动及微动螺旋是否有效,脚螺旋转动是否自如。 b:圆水准器轴是否平行于仪器竖轴。 c:十字横丝是否垂直于仪器竖轴。 d: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 三脚架 对施工使用三脚架有如下要求: 架头连接螺旋与仪器可靠连接,架头无松动。 架腿固紧螺旋有效制动架腿。 塔尺 施工使用的塔尺有如下要求: 刻度要清晰、准确 连接处无损坏或损坏程度不影响长度的稳定。 花杆:要求花杆要正直、尖端要在花杆中心。 钢卷尺:要经过计量检定,读数清晰。 对讲机:使用前充电并检测通话质量。

复卷机安全作业指导书实用版

YF-ED-J721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复卷机安全作业指导书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复卷机安全作业指导书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接班前准备工作: 1、必须做到提早十五分钟到岗、检查、原始记录。综合了解了上一班设备运转情况、复卷质量及安全情况。 2、了解上一班成纸是否好;本班是否更改规格,该克重及更改时间。检查上一班是否清理交班。 3、中夜班复卷工必须检查复卷用纸芯筒及包装材料是否备足。 4、向班长汇报交接情况 二、复卷机开、停机操作:

1、开机前全面检查设备,检查圆刀、底刀是否完好 2、圆刀的尺寸是否符合成品、分切规格要求 3、把要复卷纸辊吊入放纸架上,将刹车与辊相接触是否一致,纸芯、筒的卷芯轴两边保险盖是否盖好。 三、复卷机开、停操作顺序: 1、启动复卷机及纸边吹风机电机把车速放到爬行速度。把纸幅撕成一条。纸边按规定路径绕进个辊子、圆刀纸幅必须展开拉直。松、紧调节好,按停上开关、纸芯筒粘上胶带。使纸幅粘在纸芯筒上,开机爬行。同时纸卷端面平整。纸不起皱或打折,保证复卷质量,纸有断头时,按接头操作,接好断头并保

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编号:Q\ 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范本) 编写: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作业负责人: 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荆州供电公司输电中心 第 1 页共 11 页

1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供电公司线路复测作业。 本指导书内容不适用在雷雨、雪、大雾、酷暑、大风等恶劣天气下的作业指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程序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作业指导书。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 1998年国务院发布 GBJ 233-19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5092-1999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国家电网生技[2005]173号 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范 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 3 修前准备 3.1准备工作安排 3.2 人员要求 第 2 页共 11 页 2

3.3 工器具 3.4 材料 第 3 页共8页

3.5 危险点分析 3.6 安全措施 3.7 作业分工 第 4 页共 11 页 4

4 作业程序 4.1 开工 4.2 作业内容及标准 第 5 页共8页

4.3 竣工 5记录 见附件。 6 验收总结 7 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 第 6 页共 11 页 6

复卷作业指导书

复卷机作业指导书 1.0机器组成:放卷轴、纠编系统、同片闪光仪、收卷轴、电脑控制系统 2.0开机程序 2.1准备工作 2.1.1熟记工艺单的内容,并在工艺单的“品检”一栏签名 2.1.2备辅助工具:介刀、胶纸座、钢R、物料车、胶压辊 2.1.3用切纸筒机切好与物料宽度相近的纸筒 2.2放卷调节 2.2.1借助物料车把想要品检的物料装上放卷轴并充气固位 2.2.2用钢R量准物料的半径计算出直径,并将数据输入电脑内 2.2.3根据电脑内物料的走向方式,把物料串到收卷轴。 2.3纠偏系统调节 2.3.1打开纠偏系统控制电源开关 2.3.2把电眼头移至物料的最边缘,确定电眼灯光与物料的焦距。 2.3.3旋转平衡按钮,旋转到指示灯的灯光亮在正中间即可 2.3.4打开自动开关,检查电眼的纠偏效果,若感度不适则调整灵敏度开 关加或减 2.3.5把物料移至左边或右边,观看纠偏系统能否随物料的左右移动而跟 踪如可以则表示物料的位置完全在纠偏系统的受控状态 2.4同步闪光仪调节 2.4.1根据物料的图案和颜色的深浅,把闪光仪的检测头移到物料颜色最 深的部位 2.4.2旋转检测头上的指示灯开关,旋转到指示灯由暗变亮即可2.4.3测 试闪光灯能否随物料的纵向移动而闪烁,若可以表增闪光灯调节完 毕。 2.5 收卷调节 2.5.1把备好的纸筒上在收卷轴上,并加气固定。 2.5.2用胶纸将物料粘贴在纸筒上,把压辊下降到纸筒上 2.5.3输入收卷轴的初始直径96mm 2.5.4结合物料的性能,厚度、宽度等输入初始张力,按电脑主控页面“+”

“-”图标即可,一般在2-5kg范围内 2.6 开机 2.6.1按启动按钮,警报器报警,张力随之上升 2.6.2按加速按钮,速度升到设定的速度,而闪光灯则以物料运行速度的 3倍开始闪烁,所以操作员可以看到物料上印刷清晰的图案。 2.6.3操作员仔细的观查物料的运行情况和印刷工序的质量问题,发现问 题及时按检和寻找按钮,机器会自动停止向前收卷,并往后回卷到 出现质量问题的地方 2.6.4操作员根据客户的质量要求,把印刷不合格品逐一剔除,并做好记 录。 2.6.5放卷轴上的物料运转到直径约100mm左右,设备会自动报警并开 始减速,待物料运转完只需按停止按钮即可。 2.6.6用介刀介断已品检好的物料,借助物料车,把物料卸下交下工序使 用。 3.0 注意事项 3.1 接驳物料时胶纸不可长过物料本身的宽度,防止粘连到物料的下一层而 造成下工序断料 3.2 物料的印刷图案上若有金色油墨,张力尽量调小和不使用压辊收卷防止 油墨反粘 3.3上料或卸料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油墨反粘和撞伤物料,造成废品率 3.4 超过300米以上的不合格品,操作员须找IPQC确认后方可剔除,并且所 有剔除的不合格品都要分清印刷班次和操作者并取样。 3.5 使用介刀,操作员注意力要集中,刀片不能伸出太长,尽量双手紧握介 刀,还要顾及环境避免伤到他人和自己,用完后刀片要及时收回。 4.0 常见问题及对策 4.1 松脱 原因:a张力过小对策:加大张力至合适 b压辊过短对策:更换较长压辊 c起步时速太快对策:先放慢起速收卷到一定程度后再加速 d放卷轴充气不足对策:须加气固定 4.2 刮花 原因:a导辊不光滑或有杂质对策:擦洗导辊

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导书

附件7 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导书 一、基本要求 1.CPⅢ网重新复测,经评估合格方可应用于精调。 2.各位零配件安装到位,无缺少。 3.无碴轨道经过冲洗,无杂物,无灰尘。 4.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完毕且焊联、锁定。 二、准备工作 1.各种规格材料基本到位。 2.绝对测量、相对测量小车经检验、调试合格。 3.各类机具齐备(轨距调整器、内燃扳手、无碴液压起道机、轨道仪、照明工具、数显道尺、塞尺、弦线、扭力测试仪、撬棍、改道小撬棍等)。 三、精调步骤 1.总体流程。

2.精确测量。 为监测线路设备的变化,指导线路设备养护,需对轨道实测中线、高程进行绝对精度测量。主要采用安博格小车与线路CPIII控制网实现对轨道精测。 ⑴测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①输入并核对设计数据(平曲线、竖曲线、超高、控制点,如存在断链,需分别输入,上、下行线也要分别输入)。 ②设置项目属性,如平面位置和高程测量基准等。

③定期对全站仪及小车进行保养、检定。 ⑵测量的现场工作 ①检查钢轨表面状态,检查扣件弹条与轨距挡板密贴。确保零配件无缺少,扣件扭矩达标。 ②正倒镜检查全站仪水平角和竖角偏差,如果超过3秒,在气象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进行组合校准及水平轴倾斜误差(α)校准;检查全站仪ATR 照准是否准确,有无ATR的偏差也应小于3秒。 ③使用至少8个CPIII控制点自由设站,如果现场条件不满足,至少应有6个CPIII控制点,其中前后至少各使用一个60米以上的控制点。根据天气条件确定最大目标距离。状况好时控制在60m以内,不好时将距离缩短。 ④设站的同时组装轨检小车,将双轮部分靠近低轨。 ⑤在稳固的轨道上校准超高传感器,一般每天开始测量前校准一次,如气温变化迅速,可再次校准;校准后可在同一点进行正反两次测量,测量值之和应在0.3mm以内。 ⑥将全站仪对准轨检小车棱镜,检查通信,关闭全站仪强力搜索,并锁定棱镜。 ⑦放样60米以上的一个控制点对设站进行检核。 ⑧进入施工模式,看偏差数据是否稳定,如不稳定(变化范围超过 0.7mm),将小车向前推,找到数据相对稳定的距离,根据此距离再次重

线路复测作业指导书样本

1 施工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的线路复测及部分杆塔分坑。 2 工程概况 2.1工程名称、工程特点、工程规模: 2.1.1工程名称: 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 2.1.2工程概况 2.1.2.本工程自五彩湾220KV站至新建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 电压等级35千伏。线路从220站向南出线, 跨高速公路铁路1次, 最终接入750千伏变电站站外电源。全线长约14.2km, 单回路架设。导线采用LGJ-95/30型钢芯铝绞线, 施工图设计包括送电线路的本体设计。 2.1.2.2本线路途径地貌单元较单一, 主要为山前冲洪积平原, 地表呈戈壁荒漠景观, 有植被发育。全线地势总体北高南低, 地表稍有起伏, 高程在1115m~1260m 之间。 根据现场踏勘调查, 探井及地质点揭示, 沿线地层岩性表面1米为黄土1米以下以沙砾层为主, 厚度 大于4. 0m (未揭穿)。.现将各地层分别描述如下: 角砾: .灰褐色、青灰色, 干燥~稍湿, 中密状态, 一般粒径为

7mm。15mm, 最大可见粒径约230mm, 骨架颗粒质量约占总重的50%以上。磨圆度较差, 多 呈次棱角形, 级配一般弘骨架颗粒交错排列, 大部分接触, 颗粒间中、粗砂充填, 充状态, 人工开挖较困难。 根据《110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规程(DL/T‘5076- )》及以往工程经验, 此段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如下: 角砾 fak=300kPa Y=21kN/m3, ¢k =380 2.1.2.4跨越情况: 220kv线路一次, 35kv线路2次, 10kv线路2次, 公路一次, 通讯线3次, 铁路一次。跨越都较为频繁不利于施工。 2.1.3工程规模:本线路工程设计规模为7基自立式铁塔, 142基电杆的基础、杆塔、接地、防护工程及14.2公里的架线工程。 3 编制依据: 3.1《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3.2《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塔明细表》 3.3《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平断面定位图》 3.4《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施工图总说明书》 3.5《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基础明细表》 3.6《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基础施工图》

复卷工序安全操作规程(2021)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复卷工序安全操作规程(2021)

复卷工序安全操作规程(2021)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为完善安全管理,杜绝各类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安全,根据复卷岗位的特点制定本规程。 一、进入车间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口罩等; 二、开机时必须发出开机信号,在所有人员退出复卷机安全警戒线后方可开机; 三、复卷过程中严禁用手触摸纸辊及转动设备,出现问题必须停机处理; 四、引纸时复卷机必须处于停止状态,复卷过程中出现断纸引纸时,必须等复卷机停稳后方可操作; 五、复卷机下棍时,严禁他人从复卷机前经过; 六、行车操作时操作工及辅助操作工都必须戴好安全帽; 七、吊装纸辊时纸垛必须用木楔填塞牢固,纸垛高度不能超过四层;

八、清理2m3地坑时必须按清池作业标准开票,通风后用硫化氢检测仪、氧含量检测仪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清理作业; 九、检修设备时必须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牌且监护人监护; 十、出现紧急情况要紧急停车,既按急停键。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完整)高铁CP3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闽赣段) 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1.1CPⅢ控制网测量的准备工作 1.1.1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 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CPⅢ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满足规范要求且通过沉降评估(以沉降评估单位出具的线下工程沉降评估报告为准)后开展。 1.1.2CPⅡ控制网加密 为了高效、准确地建立CPⅢ轨道控制网,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加密CP Ⅱ控制网。CPⅡ加密的主要目地是为了方便轨道控制网CPⅢ的观测,以及弥补被损毁的和无法利用的CPⅡ点。在路基、桥梁地段CPⅡ加密可采用GPS测量在原精密平面控制网基础上按同精度内插方式加密;隧道地段应根据隧道长度布设相应精度要求的洞内CPⅡ控制网。 1.1.3精测网全面复测 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CPⅢ建网前应对精测网(CPI、CPⅡ及二等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并采用复测合格的精测网(CPI、CP Ⅱ及二等高程控制网)成果进行CPⅢ轨道控制网测设。 (1)采用GPS复测CPⅠ、CPⅡ控制点时,复测与原测成果较差应满足表1.2-1、表1.2-2的规定。

注:表中坐标较差限差指X 、Y 坐标分量较差。 表1.2-2 GPS 复测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 注:表中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按式1.2.3计算 ()s Z Y X 2ij 2ij 2ij ?+?+?=s d s 式1.2.3 式中:△Xij=(Xj –Xi )复 –(Xj –Xi )原 △Yij=(Yj –Yi )复 –(Yj –Yi )原 △Zij=(Zj –Zi )复 –(Zj –Zi )原 s---相邻点间的二维平面距离或三维空间距离; △Xij ,△Yij — 相邻点i 与j 间二维坐标差之差(m ); △Zij — 相邻点i 与j 间Z 方向坐标差之差,当只统计二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 度时该值为零(m )。 (2)采用导线复测CP Ⅱ控制点时,满足相应等级规定后,应进行水平角、边长和平面点位较差的分析比较,较差应符合表1.2-3的规定: 表1.2-3 导线复测CP Ⅱ控制点精度要求 (3)水准点间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之较差限差为±L 6。 2 技术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 《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3)《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

复卷机安全作业指导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复卷机安全作业指导书正 式版

复卷机安全作业指导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接班前准备工作: 1、必须做到提早十五分钟到岗、检查、原始记录。综合了解了上一班设备运转情况、复卷质量及安全情况。 2、了解上一班成纸是否好;本班是否更改规格,该克重及更改时间。检查上一班是否清理交班。 3、中夜班复卷工必须检查复卷用纸芯筒及包装材料是否备足。 4、向班长汇报交接情况 二、复卷机开、停机操作: 1、开机前全面检查设备,检查圆

刀、底刀是否完好 2、圆刀的尺寸是否符合成品、分切规格要求 3、把要复卷纸辊吊入放纸架上,将刹车与辊相接触是否一致,纸芯、筒的卷芯轴两边保险盖是否盖好。 三、复卷机开、停操作顺序: 1、启动复卷机及纸边吹风机电机把车速放到爬行速度。把纸幅撕成一条。纸边按规定路径绕进个辊子、圆刀纸幅必须展开拉直。松、紧调节好,按停上开关、纸芯筒粘上胶带。使纸幅粘在纸芯筒上,开机爬行。同时纸卷端面平整。纸不起皱或打折,保证复卷质量,纸有断头时,按接头操作,接好断头并保证接头质量。

测量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 1.1 工程概况 (1) 1.2 工程量 (1) 1.3 工期要求 (1) 2.编制依据 (1) 3.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做的准备 (1) 3.1 技术准备 (2) 3.2 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 (2) 3.3 作业工器具 (3) 3.4安全器具 (3) 3.5其它准备工作 (3) 4.作业程序及方法 (3) 4.1 作业流程 (3) 4.2 作业方法及内容 (4) 5.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预防 (6) 5.1 质量目标 (6) 5.2 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预防 (7) 5.3 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 (8) 5.4 质量标准及要求 (7) 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8) 6.1 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别及相应对策表 (8) 6.2 作业环境应达到的条件 (8) 6.3 作业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8) 7.附件 (8)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工程概况 廊坊信安220kV变电站位于位于霸州市城东21km,信安镇北1.5km。地势开阔,用地性质 为林地,地面自然高程5.2m左右(黄海高程),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无不良地质作用,无文物。 根据站内环形道路和站内构筑物位置,站内设置控制点4个,坐标分别为 K1(A=8.8,B=10.7) ,K2(A=100.9,B=10.7) ,K3(A=100.9,B=71.1) ,K2(A=8.8,B=71.1)。 1.2工程量 所有建筑物的轴线、设备支架基础控制轴线、事故油池及排油管道,污水泵房等,标高控制测量。 1.3工期要求 2009年11月10日至工程竣工。 2 编制依据 3.1 技术准备

分坑开挖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1工程概况 (1) 2 编制依据 (1) 3作业前条件和准备 (1) 4作业程序和方法 (2) 5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10) 6安全文明施工保护措施 (11) 7附表 (12)

1. 工程概况 本送电线路工程起点为220千伏天柱变35kV出线间隔出线,由北向南架设至潜山县经济开发区皖水路海南卫康药业有限公司35千伏开闭所西侧进线对应位置,电压等级为35千伏,导线选用150平方毫米钢芯铝绞线(33#-36#为LGJ-150/35,其余段均为 LGJ-150/25),1#-7#、44#-53#以及54#-56#架设一根地线,选用35平方毫米钢绞线(GJ-35),其余段不假设地线。线路路径全长约11.176公里(2*10.068+1.108),钢管杆段2*0.231+1.108公里,铁塔段2*9.837公里。 2. 编制依据: 《电力建设安全作业规程》DL 5009 1-92 《35KV以下线路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35kV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规范》DL/T5161-10-2002 本工程各种相关设计图纸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手册》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3.1 作业前应具备的条件: 3.1.1 35KV线路路径复测,无设计问题,塔基桩位位置无误。 3.1.2 施工图纸全部到位且图纸会审已完成。 3.1.3 施工所用材料已备齐,并在监理的见证下复检试验合格。 3.1.4 所用工器具准备齐全,计量器具都有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测报告且在有效期内。 3.1.5 施工用地及临时施工道路用地已完成征用。 3.2 作业人员配备:

复卷机操作规程

复卷机操作规程 一.岗位准备。 1.操作人员提前10分钟到岗 2.点检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排查设备隐患, 检查设备卫生和现场卫生,做好点检排查记录。 3.了解班前生产情况和质量情况,熟悉工作现场。 4.熟悉工艺标准,掌握产品质量要求,品种的规 格、尺寸、卷纸长度、指标及任务等。 5.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和设备安全防护。 6.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并做好交接班记录。二.复卷准备。 1.起重机操作人员和复卷人员,首先检查原纸上的 母卷跟踪单上面的信息是否工艺标准的要求的品 种、规格指标等相符合。 2.检查原纸辊上两端各种纸病的标识,是否清晰、 是否与跟踪单上面的内容一致。 3.起重机操作人员应按行车安全操作规程,精心操 作。 4.把原纸辊平稳的放到退纸架上面,将轴头上的鼓 形槽,对好轨道槽放到锁定位置,与液压联轴器 对接好。

5.点动退纸架的左右移位按钮,将纸幅两端达到可 切边的位置(待引纸)。 6.操作人员做好上纸的详细记录(如班别、班次、 生产日期、上辊时间以及纸辊编码等)。 三.放卷纸纸芯 (1.)岗位操作工 1.首先检查测量切纸刀的刀距,是否与工艺标准要求的规格 尺寸一致。 2.再放纸芯前,首先检查所用的纸芯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A.规格尺寸是否与卷纸规格一样。 B.纸芯的内径、外径是否合格(粗细是否一致)。 C.纸芯的强度时否符合要求。 D.端口是否起层、毛口。 E.经检查测量合格后方能上机。 3.发信号通知主操作:启动顶针油泵按钮,把纸芯套入顶针 锥头上。 4.摇动两头顶针手柄向左摇,将纸芯顶进。 5.纸芯端口处对准刀口(左右相差不能超过一毫米)。 (2)主操作 1.再次复查所上的纸芯是否都符合要求。 2.复查顶针是否顶进锁牢(避免纸卷端面不齐串芯)

各种测量作业指导书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一)大坝变形监测施工与观测工艺流程图

(二)大坝变形监测施工与观测方法及要求 1.技术标准和规范: 承建工程变形监测仪器设备的检验、率定、埋设安装与施工期观测,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设计文件、承包合同要求。应执行的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主要有(但不限于): (1)《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336—89) (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4)《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97) (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2.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加工: 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应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设计图纸、仪器设备清单进行。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1)仪器设备购置、加工计划:(2)仪器设备检验、率定计划。仪器设备运抵施工现场后,应会同监理工程师开箱检查验收,应向仪器设备供应方索取仪器设备出厂合格证,计量检测证。仪器、设备检验合格后应妥善保管。 3.倒垂孔、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造孔施工与埋设安装: 倒垂孔、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应在施工部位形成后进行。按照设计坐标、高程进行钻孔孔位定位、放样。钻机就位,应认真进行校正。经校正安装固定的钻机,主轴必须严格垂直,钻孔孔位定位精度须满足设计要求。钻孔施工过程中应每进尺1 m~2m,采用倒垂浮体组配合弹性导中器进行钻孔垂直度检测,以控制钻孔质量,进而指导调整钻孔施工。倒垂孔钻孔垂直度应满足保护管安装埋设完成后,其保护管有效孔径必须在大于100mm。钢管标、钢、

01-7500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复测作业指导书

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名称、工程概况和施工范围 1.1.1.1工程名称:750kV乌鲁木齐北-吐鲁番-哈密输电线路工程Ⅷ标段。 1.1.1.2工程概况 本线路地形较为平坦,主要以戈壁、盐渍地为主并加部分丘陵,其中平地12.34%;丘陵地段为87.66%;全线转角1次,跨越4次。双回线路由柯柯亚站至攀峰工业区,线路Ⅱ回向东北方向5.641km有一基转角塔2178转角0°37′,期间跨10kV善勒电力线及三级以下柏油路各2处,线路Ⅰ回1191#-1192#跨越10kV 善勒线(106-107),线路Ⅱ回2192-2193跨越10kV善-勒线(107#-108#)。沿线地貌以山前冲洪积平原为主,局部发育有较浅的河流冲沟等,地形地貌条件简单,土质成分主要为砂夹卵石。Ⅰ回线路从桩号1166#-1254#,Ⅱ回线路从桩号2I66#-2254#,含1166#、2166#,不含1254#、2254#。Ⅰ回线路长度40.543km,Ⅱ回线路长度41.118km,该标段线路总长81.661 km,其中铁塔共计175基,其中Ⅰ回共87基,直线塔81基、耐张塔6基。Ⅱ回共88基,直线塔82基、耐张塔6基。沿线基本无道路,需要修筑简易施工道路。 1.1.1.3施工范围:750kV乌鲁木齐北-吐鲁番-哈密输电工程第Ⅷ标段线路复测,标段号为I回1166#-1254#输电线路工程、II回2166#-2254#输电线路工程。 1.1.2 主要工程量 序号分段情况施工队施工段长度(公里)基数 1 1166#-1198# 2166#-2198# 一队31.0 66 2 1199#-1220# 2199#-2220# 二队19.7 44 3 1221#-1253# 2221#-2253# 三队30.9 65 1.1.3 工程特点 本标段线路基本为戈壁,虽然交通无阻碍,但大多数运输段仍需要进行道路修整。同时转角塔很少,全线转角一次,便于线路复测作业。线路空旷开阔,设计

送电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送电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送电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1、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35KV—220KV送电线路工程的测量工作。 本作业指导书与设计图纸或部、省、局有关规定相抵触时,按设计或有关规定为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10KV—500KV架线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 《35KV—220KV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程》DL/T 5146--2001 3、一般规定 3.1施工测量所使用的经纬仪其最小读数不应大于1’。 3.2 测量用的仪器和量具必须经检验合格并贴有标签的方可使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误差超过标准时应加以校正。 3.3 雨天不宜进行复测分坑作业。 4、作业技术要求 4.1施工复测 4.1.1 施工测量前应对照设计图纸上的设计杆位中心桩和线路路径、交叉跨越以及危险断面进行复测,其内容和方法要求如下: 4.1.2 以设计勘测标定的两个相邻直线杆桩为基准用正倒镜中分法检查塔位中心桩,若发现中心桩偏移,应将中心桩找正;若有误差,其横线路方向偏差不大于50mm。 4.1.3 当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设计档距的1%。 4.1.4 转角桩的转角度数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1′30″。 4.1.5 施工测量时应对下列几处地形标高进行重点复核。 4.1. 5.1 地形变化较大,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 4.1. 5.2 杆塔位间危险被跨越物的标高。 4.1. 5.3 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复核值与设计值比,偏差不应超过0.5m,超过时应由设计单位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4.1. 5.4 对丟失的直线杆塔中心桩,可用正倒镜中分法补桩。丟失转角桩的补测方法可按下图一所示进行,将仪器架于F2点,对准F1,(F1,F2点为线路直线方向),用正倒镜中分法定出A,B两点,再将仪器架于G1点,对准G2点,(G1、G2点为另一线路直线方向)用正倒镜中分法定出C,D两点,AB,CD两线交点E即为转角中心桩。 4.1.2.5 复测时应注意,F1F2(G1G2)之间的距离应是AB(CD)之间距离的3倍及以上。 4.1. 5.6施工复测时,应根据塔位中心桩的位置钉出加桩,作为施工及质量检查的辅助桩。施工中保留不住的杆塔位中心桩必须对其钉立的辅助桩位置作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 分坑测量 4.2.1 施工基面测量 4.2.1.1 施工基面是设计给定自杆塔中心桩地面处为准的垂直降低或升高的一段距离, 施工基面是基坑深度测算的标准起始面。 4.2.1.2 施工基面测量如下图二所示,首先将仪器架在杆塔中心桩,对准顺线路方向(转角杆为转角方向)引出两个顺幅桩,然后仪器转90°度引出两个横幅桩。再根据设计给定的基面高度(一)及尺寸确定开挖范围,施工基面开挖完毕后,根据引出的辅助桩恢复中心桩。 开挖尺寸(长)为:根开+ (坑A + 坑B)宽+ 开挖操作面 4.2.2 单杆分坑测量

复卷机安全作业指导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397 复卷机安全作业指导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复卷机安全作业指导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接班前准备工作: 1、必须做到提早十五分钟到岗、检查、原始记录。综合了解了上一班设备运转情况、复卷质量及安全情况。 2、了解上一班成纸是否好;本班是否更改规格,该克重及更改时间。检查上一班是否清理交班。 3、中夜班复卷工必须检查复卷用纸芯筒及包装材料是否备足。 4、向班长汇报交接情况 二、复卷机开、停机操作: 1、开机前全面检查设备,检查圆刀、底刀是否完好 2、圆刀的尺寸是否符合成品、分切规格要求 3、把要复卷纸辊吊入放纸架上,将刹车与辊相接触是否一致,纸芯、筒的卷芯轴两边保险盖是否盖好。 三、复卷机开、停操作顺序: 1、启动复卷机及纸边吹风机电机把车速放到爬行速度。把纸幅撕成一条。纸边按规定路径绕进个辊子、圆刀纸幅必须展开拉直。松、紧调节好,按停上开关、纸芯筒

最新ZJW京沪高铁线下工程精测网复测作业指导书何

Z J W京沪高铁线下工程精测网复测作业指 导书何

京沪高速铁路 编号:精测网复测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 精测网复测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精测网复测。 2 准备工作 精测网复测之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交桩,交桩过程应该有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人员参与,并留下影象资料。施工单位根据交桩的情况,收集既有精测网资料,根据原精测网测量精度和建网方式编写复测技术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审核,组织满足复测要求的技术人员和测量仪器,按照审批后的复测方案进行精测网的复测。 3主要技术要求 2.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2.2《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 2.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2.4《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1997) 2.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2.6京沪公司相关文件规定及铁道部相关规定

4 测量程序及工艺流程 现场交桩是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的重要环节,是设计院将勘测施测的CPⅠ控制点、CPⅡ控制点和水准点移交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以此作为平面高程控制基准开展施工的基础;也是实现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三网合一”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精测网在开工前要进行一次复测,在无砟轨道施工前要进行一次复测,保证控制网精度满足施工要求。在区域地面沉降段落要加密复测频次,特别是高程控制网每半年要复测一次,可结合区域地面沉降观测同时进行。 项目部统一组织复测工作的实施,复测前编制技术设计方案,报监理项目部审批。各工区负责外业数据采集及整理工作,项目部负责审核和平差计算工作。 工艺流程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