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文化课论文

汉字与文化课论文
汉字与文化课论文

汉字与文化课论文

汉字与文化课论文

从陈寅恪“恪”字读音看中国人的趋从文化

关键词:恪字读音趋从文化

内容提要:一直以来,中国人似乎都有一种“趋从”文化,即人云亦云或谓之“大一统”倾向。于是,针对陈寅恪先生的“恪”字读音就在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争议。本文从陈寅恪先生的“恪”谈开去,分析两派的论点论据,从而探讨中国人的这一历史文化情结。

引子

陈寅恪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史学大师。他的名字中最后一个字的读音,近年来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一般人按照普通话,把“恪”读成kè音,而在人文学界中,“恪”则被广泛认同为què音。“恪”字的两种读音,孰是孰对暂且不论,但从中不难发现中国人具有普遍的“趋从”文化,对权威或某一社会合流现象有一种尊敬甚至敬畏的心理,并自然产生权威趋从心态。

正文

(一)

陈寅恪之“恪”之所以被学界读成què,其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陈先生是名人。对于名人,我们中国人历来怀有敬畏心态,即通常所说的“名人效应”。尤其陈先生是文学、史学大家,于是其名字的读音,也就成了学界趋之若鹜、力求“规范”的要素。

对此,“què”派列举了以下几点论据来证明其真实性和确切性:

(一)“古音说”

新版《辞海》注“恪”字曰:“kè课,旧读què却”①。“旧读”之说源自商务印书馆《辞源》(1915年版) 卯部第21 页,“恪亦读如却”。这表明, 当时有此读音。此为论据一。

(二)“方言说”

陈寅恪先生祖籍在江西修水,què音属于客家方言的旧读。在客家方言中“恪”读què音,故陈先生的“恪”应读què。此为论据二。

(三)“排行说”

陈寅恪先生名中“寅恪”“恪”字是陈家这辈排行的通用字,如衡恪(师曾)、隆恪(彦和) 、方恪(彦通) 、登恪(彦上) 。而且在《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中, 蒋

天枢先生写道:“先生生寅年,祖母名之曰寅恪。”

再如陈寅恪之表叔俞明震,字恪士。人们在提到俞明震的字时,往往写成“确士”。如近代著名诗人兼教育家陈衍在《石遗室诗话》卷四中,述及自己的友好俞明震时,便称“俞确士学使”、“俞确士”,而不是“俞恪士”。陈石遗与俞明震过往甚密,他不可能不知道俞的字为“恪士”。而俞的字“恪士”之所以被陈石遗写作“确士”,这是由于“恪”与“确”两者音相同。而“确”,无论在哪一本字典或词典里,只有一个音què。这一事实,至少说明“恪”确实有què的读音。此为论据三。

(四)“自称说”

以本人读音为标准。因“恪”为陈寅恪先生姓名用字,故读音以陈先生之是为是的说法,更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人的趋从文化。以陈先生之非为非,这是争论双方差异共同的立足点。有人例证,陈先生的女儿陈琉求说“恪”应读qu è,因为“女儿不会读错的”②。

因此,文史学界把陈寅恪先生名字的“恪”字,念成què音,更确切的说,是源自于久远以来的一种约定俗成。此为论据四。

但这里的问题同样是:陈寅格先生本人及家人对他的名字怎么读.是否即为“恪”字的标准读音呢?有这样一种理论:“对于人名的读音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姓名从其主,它的主人如何自称,别人也应该这样称呼。因为名字是极端个人化的产物。它的主人如果愿意用这个字来指代自己。别人是不应该干预的。”这显然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趋从文化心态作祟。

据笔者所知,更有人当代许多艺人,如李玟,其“‘玟’字从古只有‘民’一个读音”,但事实上,国人又有谁会称这位大名鼎鼎的性感女明星为“李民”呢?甚至有人说,“也不排除‘玟’字在‘李玟’这个专有词组中,念‘文’”,因为“可以把两个偏旁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新字,赋予它一个任意的读音;也可以赋予一个已经存在的字,一个新的专有读音”。陈寅恪之“恪”就是“在这个人名词组中。被赋予了新读音‘确’”。

这种“高论”,实际就是说在人名中是可以造字造音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一个人取名诚然是“极端个人化的产物”,但这个名字怎么写怎么读,是不可以随心所欲的。我们认为,如果没有非常特殊的理由,或者强有力的文献依据,不应该违背语音演变的规律。

再如,歌坛新秀张韶含名字第二个字显然是“韶光易逝”的韶字,应念阳平声,但是无论是其自己还是大众媒体,无一例外的称其去声。如有人提出异议,立即就会招致嘲讽:你连她都不认识?

正如在大学校园里,有几次把陈寅恪的“恪”读成kè,总是被同学甚至师长纠正。为究其原因很简单——大家都这样读的嘛!又是典型的趋从文化!

当然,有些人名用字的读音确乎与通常不同,如陈省身之“省”不读sh6ng 而读xIng,王朝闻之“朝”不读chao而读zhao,但这并非什么“名从其主”,相反恰恰是因有典可依(“吾日三省吾身”、“朝闻道,夕死可矣”),而被规范化、

必是加倍的强而有力。所以人与人团结,最为必要。当然这团结是建立在自我保持的基础上的,凡是从事这类团结的人,他们都是公正忠诚而高尚。”⑦这段话说得不错。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人,必然是独立的人,独立的人联合起来才有力量。没有自我意识的人其实不可能联合,他们拥有的不过是简单机械盲目的“趋从”而已。笔者对中国人的这种文化倾向深表不理解,更希望中国人摆脱这种文化倾向。

注释:

①.《辞海》1979年P1989

②.蔡鸿生《仰望陈寅恪》中华书局2004年1月

③. 赵武平《“是想看看陈寅恪的藏书”》《中华读书报》2001年4月25日

④. 郑茵《陈寅恪的“恪”应当怎么读》《咬文嚼字》1997年第09期

⑤. 陈寅恪《从史实论切韵》,《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342—343

⑥. 李金松《陈寅恪名字中“恪"字的读音辨》《汉字文化》2001年第4期

⑦.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七十九)

参考文献:

贺友龄《汉字与文化》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一版

王贵元《汉字与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

张之伟《汉字基础知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胡双宝《汉字史话》中华书局1980年

高景成《中国的汉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释例》语文出版社1997年

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汉字文化传承文化特征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宋祖英等政协 委最提出的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从汉字的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汉字的确具有文化的传承性,但是现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又使得汉字的理据性有所降低,如果一味强调传承而忽视了文字的发展,也会矫枉过正,我们应该要在尊重文字自身规律和国家有关法规的基础上加强汉字的文化信息分析,从而培养年轻一代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宋祖英、黄宏等2l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宋祖英等人的理由是: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而汉字的简化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该提案建议,国家应从小学阶段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比如将繁体字设置成必修课,或在讲授简体字的同时也教繁体字,这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旺都有好处这个提案一出来,就引起一片争议之声。叫好的反对的彼此争论不休。毋庸置疑人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非常敬重的,也都希望能够把这个根一直传承下去,但是究竟应该怎样传承,采用什么形式来传承是值得我们好好探讨的。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个范围来说,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文化的忠实体现者。所以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第二条就写着“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说明人们已经把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语文学习与继承民族文化联系起来了。的确如此,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字都凝结着一定的文化信息,都是本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和体现者,而汉字中蕴涵的文化信息,是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裘锡圭先生说:“原始汉字的出现不会晚于公元前第三千年中期。到公元前第三千年末期,随着夏王朝的建立,我国正式进入阶级社会。统治阶级为了有效地进行统治,必然迫切需要比较完善的文字,因此原始文字改进的速度大大加快。夏王朝有完整的世系流传下来这件事,就是原始文字有了巨大改进的反映。汉字大概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夏商之际(约在前 17世纪前后)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的。”几千年的积淀使得汉字的文化内涵日渐丰富。汉字还是世界上唯一至今还在使用的表意文字系统,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数汉字失去了象形的外貌,但在本质上还保留着早期文字的许多特征,而且越古其特征越明显,所以说委员们把繁体字与中国文化的根联系在一起并不是毫无理由的。帕尔默在《语言学概要》中指出,汉字是由视觉符号直接表示概念的,汉字书写的书面语是独立于口语的各种变化之外的。所以,在中国,一个学生只要学了4000个左右的汉字之后,几千年的文献就立刻展示在他的面前。而一个学习古希腊文献的学生需要掌握多种方言才能欣赏诸如《荷马史诗》一类的经典。“如果中国人屈从西方国家的再三要求,引入一种字母文字,充其量不过为小学生(和欧洲人)省出一两年学习时间。但是为了这点微小的收获,中国人就会失掉他们对持续四千年的丰富的文化典籍的继承权。”(L.R.帕尔默《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这段话虽然是针对过去有人提出以拼音文字取代汉字的言论发表的看法,但也恰恰说明了汉字在继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系统,它除了记录语言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就是汉字的形体构造具有特殊的价值。“几乎每个汉字都可以描绘出一幅中国历史文化图,或者演绎出一段中国历史文化‘典故’,因而汉字本身就可以被视为文化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充满时代色彩,地域概念、人文心理特征的文化符号。”(张德馨《关于汉字文化研究与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世界汉语教学,1999)正是汉字形体构造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也体现着汉字与其他文字的不同的民族文化特

汉字与文化课论文

汉字与文化课论文

汉字与文化课论文 从陈寅恪“恪”字读音看中国人的趋从文化 关键词:恪字读音趋从文化 内容提要:一直以来,中国人似乎都有一种“趋从”文化,即人云亦云或谓之“大一统”倾向。于是,针对陈寅恪先生的“恪”字读音就在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争议。本文从陈寅恪先生的“恪”谈开去,分析两派的论点论据,从而探讨中国人的这一历史文化情结。 引子 陈寅恪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史学大师。他的名字中最后一个字的读音,近年来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一般人按照普通话,把“恪”读成kè音,而在人文学界中,“恪”则被广泛认同为què音。“恪”字的两种读音,孰是孰对暂且不论,但从中不难发现中国人具有普遍的“趋从”文化,对权威或某一社会合流现象有一种尊敬甚至敬畏的心理,并自然产生权威趋从心态。 正文 (一) 陈寅恪之“恪”之所以被学界读成què,其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陈先生是名人。对于名人,我们中国人历来怀有敬畏心态,即通常所说的“名人效应”。尤其陈先生是文学、史学大家,于是其名字的读音,也就成了学界趋之若鹜、力求“规范”的要素。 对此,“què”派列举了以下几点论据来证明其真实性和确切性: (一)“古音说” 新版《辞海》注“恪”字曰:“kè课,旧读què却”①。“旧读”之说源自商务印书馆《辞源》(1915年版) 卯部第21 页,“恪亦读如却”。这表明, 当时有此读音。此为论据一。 (二)“方言说” 陈寅恪先生祖籍在江西修水,què音属于客家方言的旧读。在客家方言中“恪”读què音,故陈先生的“恪”应读què。此为论据二。 (三)“排行说” 陈寅恪先生名中“寅恪”“恪”字是陈家这辈排行的通用字,如衡恪(师曾)、隆恪(彦和) 、方恪(彦通) 、登恪(彦上) 。而且在《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中, 蒋

汉字与文化论文

汉字与文化论文 理学院 工程力学0901 刘英芝 2011年5月14日 汉字与文化 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它记载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有上古原始社会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印证了中国的全部发展过程。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关于文化的定义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但是我们从其实质来看,基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现代汉语词典》“文化”义项第三:“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这个意义上的“文化”就是文字问题,从有文字开始,不会“运用文字”就是“文盲”,就是没有文化。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①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的各项活动和一切社会交流,都是依靠语言传授,有了文字以后,人类的观念活动、言语活动可以借助文字这样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成为肉眼看得见的生动形象,巩固了人类一代又一代创造出来的思维成果。可以说各种民族文字都是该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也不例外,它是汉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古老的汉字之所以能够沿用至今,就是因为它与汉语、汉文化紧密联系,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的文字体系。在古人心目中文字的创造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关于汉字创造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其中仓颉造字的传说流传最广,在古代的着述中有多处记载。如《荀子·解蔽》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领独传者,一也。”《淮南子·本经训》说:“昔者仓颇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说:“黄帝之史仓颇,

汉字与文化学选修课论文

汉字笔画之最——(zhé) “一点上了天,黄河两道湾, 八字大张口,言字往上走, 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 当中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 挂个丁丁叫马杠,坐着车车逛咸阳。” 这个字来源于陕西名特小吃Biang biang面,一向的说法是它是汉字笔画之最。而事实上,中国汉字偏生僻字繁多,至今许多都还只是可见于《康熙字典》里,甚至于连《康熙字典》都翻阅不到的字,譬如 (zhé) Biang有56画,而zhe有64画,高下立分。Biang biang 面有一个有趣的故事,zhe字却无可考的故事,所以同为生僻字,却不如biang流传的广。 翻开《中华字海》,四个“龍”字分成两层四四方方地叠在一起,义同讋(zhé),讋又义同詟(zhé),具体字义为惧怕、震慑,在多部典籍中均有运用。詟,失气言也。(《说文》) 不得不说,“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古以来就是皇权的象征,它威严不可侵犯,当四个“龍”四四方方叠在一起,震慑之意立马就能从文字当中传递出来,这是个释义十分鲜明的汉字。

当然,这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四龙音zhé,义为“唠唠叨叨,话多”。《说文·言部》:“一曰言不止也。”明刊本《四声篇海》中释其义为“多言也”。四个“龍”一共64画,笔画之繁多总也写不完,犹如唠叨的话总也说不完一样。我觉得古人应该是在先有了这个字之后才赋予这个字这样的含义,古人的想法有的时候真的很有趣。 除了四个“龍”,还有两个“龍”,三个“龍”这些有趣的汉字。 龖这是两个“龍”,音tàdá,总笔画:34,意思有双龙之意,又可以 用来形容龙腾飞。《唐韵》徒合切,《集韵》达合切,并音沓。《说文》飞龙也。又《六书精薀》震怖也。二龙并飞,威灵盛赫,见者气夺,故讋从此省。《元包经》震龖之赫霆之砉。传曰,二龙怒也。又《集韵》悉合切,音趿。飞龙也。 “飞龙也。从二龙。读若沓。徒合切。文五。”(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飞龙也。广韵曰。龙飞之状。从二龙。凡袭讋字从此省声。读若沓。徒合切。八部。”(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龘这是三个“龍”,音tàdá,总笔画:48,古同“龖”,是“龖”字之异体字。释义为龙腾飞的样子。 《说文?龙部》:“龘,飞龙也。从三龙。” 汉字里笔画较多的字大多是重叠而来,譬如?(bèng),52画等。 汉字是充满智慧的语言符号,是世界上唯一从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它是表意文字,仓颉字、竹简书、禹夏彩陶、殷墟甲骨、这些象形、会意、形声、假借的古老符号。汉字为中华文明保存了火种使历史得以记载,学术得以传承,它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所无法比拟的。汉字构成方式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化内涵,记录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些方块字既可竖写也可横写,由汉字洏产生的书法艺术,更加无与伦比,古代名人的墨宝流传至今有许多已是价值连城。而且中国通过“六书法”造字,再通过字灵活组词,字,不但表音,而且表意,词汇之多,词海都容纳不下,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新词还会不断地被创造出来。汉字不仅为当今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提供了交流的工具,它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还为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提供了对比、认知、借鉴、甚至是自我修正的对象。 作为中国人,我们对自己祖祖辈辈使用,如今又每天书写的文字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它历经岁月的洗礼,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忠实地记录着中国文化,是文化延续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媒介。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理所应当为这种特殊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承担责任,不但要正确而规范的运用汉字,而且要尊重它,了解它,追本溯源,热爱汉字。唯有如此,汉字才能继续承载已经绵延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流传下去。

汉字与文化论文

汉字与文化小论文 中文1138班卢月竞 29号 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它记载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有上古原始社会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印证了中国的全部发展过程。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关于文化的定义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但是我们从其实质来看,基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从狭义上说,它只着眼于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民族心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这里所涉及到的文化是作比较宽泛的理解的。 何九盈先生在《汉字文化学》中指出:“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服务于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汉字作为自源文字,是汉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它是汉文化的产物。先有汉文化,然后才有汉字,但它又服务于汉文化,对促进汉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另外汉字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的图景,通过现代的汉字形体等我们可推测出古代汉字的形体,而由于我国创字之处都是象形字,故通过这些汉字的古形体我们能多多少少的看到古人生活的影子,汉字的形体保留并折射出来我国先辈门的生活,而在这些折射出中能看到的生活是方方面面的,比如通过汉字我们可以看到古人饮食的习惯,服饰的样子,婚姻状况,宗法制度,甚至是古人们的平时的起居生活

等等。 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的各项活动和一切社会交流,都是依靠语言传授,有了文字以后,人类的观念活动、言语活动可以借助文字这样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成为肉眼看得见的生动形象,巩固了人类一代又一代创造出来的思维成果。可以说各种民族文字都是该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也不例外,它是汉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古老的汉字之所以能够沿用至今,就是因为它与汉语、汉文化紧密联系,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的文字体系。在古人心目中文字的创造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关于汉字创造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其中仓颉造字的传说流传最广,在古代的著述中有多处记载。如《荀子·解蔽》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领独传者,一也。”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说:“黄帝之史仓颇,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意思是黄帝的史官仓颇,看见地上的鸟兽脚印斑驳,这些纹理可以区别事物,从中得到启发,创造了汉字。这个行动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连老天也感动得投下了大米白面。可见在老百姓眼里汉字的创造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也给汉字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这可能就是一种民族心理的反映吧。关于这点,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也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对汉人来说,表意字和口说的词都是观念的符号;在他们看来,文字就是第二语言。足以证明汉字在汉人心目当中的地位之重。特别是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张艺谋导演把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最直观的代表元

汉字与文化

西安外国语大学通识课汉字文化小论文 汉字与文化 汉字与古代思想之我见 中华文化因为有了汉字这一载体而得以源远流长,对于古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来说,其与汉字的关系则是微妙而复杂的。汉字记录着思想,而汉字本身又带有一种思想,所以说汉字不仅仅充当着记录思想的角色,汉字本身也反映着某种思想。 从汉字造字法来看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本身并没有表音的标志这说明汉字是纯粹表意的,没有部首语言制约,是记录人们的思维、意识、观念的符号。因此汉字和人得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汉字都能独立反应生活中的一种现象,都有一个独立的意思。因此汉字能深刻的反映出人的思想,因此我想从我对文字的了解,来谈一下我对汉字与思想的关系的认识。 对中国思想的反应最明显的莫过于“仁”这个字了。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仁”字从很多方面反应着古 代儒家思想,乃至社会思想。金文解释为“仁”亲也,从人,从二。即人不是孤立的。孔子认为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是要爱人,从治国的角度出发是要亲民。而这些,都在“仁”这个字中表现出来。从这个汉字中也不难看出古人觉得人不是孤立的,要和别人亲近。古代的仁义的思想也恰恰就是爱人,亲民。这一思想在仁这个字的意义中便有深刻体现。由此可见,汉字既记录着思想,也体现着思想。 古代提倡男尊女卑,这一点从甲骨文中就有充分体现。甲骨文女字写法如下 。女字的含义是敛手跪着的人。众所周知,在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从甲骨文中我们便能看出这一现象。不难想象的是古人在造 字时是根据女子平日的多数形态造出的这个字。古代的甲骨文男字为,左为 “田”,右为“力”。从这一个字上便可看出古代男子的主要职责,即在田里劳作。在古代社会,重农抑商,农业在生活中地位更是十分重要。男子也是因为力气大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由男、女两字的对比就能看出古代男女地位差异。男是力量的象征,要进行劳作,而女子则是卑躬屈膝,卑贱的姿态,单从字的结构上就体现出来古人的这一思想。 君在甲骨文中写法如下最初像手执权杖,后来又加入“口”,即从尹, 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臣在甲骨文中像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从这两个字的形态上就可以看出君臣是有尊卑之分的,君主是手执权杖发号施令的人,而臣子只能低头等候圣

汉字与文化

汉字与文化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与历史,源远流长的时光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为了我们更好的继承与发扬,我们应该纵观古今,好好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汉字,在我国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甲骨文到如今的简化汉字,期间经历的过程是曲折迂回,动人心魄的。然而,虽然汉字在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从我们现在看,它是顽强的,这主要在于与时俱进的特性和不断发展的本质,使它不被历史所淘汰,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文字,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起着重要引导作用。由于儒家文化想在中华传统文化占统治地位,几千年来一直居于正统地位。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便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神学家孔汉思也认为“中文书写文字具有表意内容,并呈现某些基本上相同的态度和世界观,而这种态度和世界观从本质上看都受古老儒学制约”。儒家文化中许多思想都不同程度地侵润到了汉字的形体构造之中,汉字实际上成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载体。 儒家思想的重统一,重整体,体现在文字上,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象形因素为约的特点几千年不变,始终不脱离以形知意。汉字的以意统形的方块形式常使人能从其形体结构直窥其意,从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从单个汉字来看,其结构也往往体现着统一的整体思想。如“国”字,甲骨文即“或”,字中“戈”表示兵器。“口”家城邑形,放在一起表示守城,而“国”的繁体“國”在原有的“或”字外边加一个框,表示周围有界,被围之意。这一演变蕴含了人民持戈守城,继而划定疆界,圈固城郭,从而表达了国家统一、不可侵犯的丰富内容。其他字如“发”、“共”、“合”、“同”等,从字形字意都可看到整体统一观念的影响。 二儒家思想重视普遍联系的思想,认为天地人合一,自然界与人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人和自然界,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相互对应,水乳交融,是个和谐的统一体。这一重协调、重和谐的思想反映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导致形声字配合结构增多,部首偏旁日益丰富,而偏旁部首体现的正是一种普遍联系的思想。如以“走”作部首,造出与前行的动作有关的一系列字来,如“赴”、“越”、“超”等字;以“女”作部首造出的“姐”、“妈”、“妹”、“姨”、“姑”等汉字;与太阳有关的现象,汉字常少不了“日”,与动作有关的字,大都以提手旁作部首。 三儒家文化思想中含有朴素的辨证法思想,如《易经》中把具有辨证内容的初期哲学中如“阴阳五行说”等进一步展开引申出否与泰、往与复、损与益、乾与坤等一系列范畴。谓之“一阴一阳之谓道”,即阴阳互补为道”。“君子安而不忘危,有而不忘之,治而不往忘乱”。这种辨证思想在文字的创造中也有所反映,被称之为“夫子之通”的“忠”、“怒”二字,《说文解字》说:“忠,敬”,“怒,仁也”。这两个字不仅相互构成对立的关系,而且两个字本身的上下结构也形成一种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又如“仁”字,从人而二,讲的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有个性的人常常是相互矛盾对立的,但若把他们结合在一起,达到对立的统一,便做到了仁。随着汉字的发展,更有大量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形声字出现,这些字以及这种结构方式都渗透着儒家对立而统一的思想内容。

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关键词:汉字文化传承文化特征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宋祖英等政协委最提出的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从汉字的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汉字的确具有文化的传承性,但是现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又使得汉字的理据性有所降低,如果一味强调传承而忽视了文字的发展,也会矫枉过正,我们应该要在尊重文字自身规律和国家有关法规的基础上加强汉字的文化信息分析,从而培养年轻一代- 1 -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宋祖英、黄宏等2l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宋祖英等人的理由是: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而汉字的简化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该提案建议,国家应从小学阶段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比如将繁体字设置成必修课,或在讲授简体字的同时也教繁体字,这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旺都有好处这个提案一出来,就引起一片争议之声。叫好的反对的彼此争论不休。 毋庸置疑人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非常敬重的,也都希望能够把这个根一直传承下去,但是究竟应该怎样传承,采用什么形式来传承是值得我们好好探讨的。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个范围来说,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文化的忠实体现者。所以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第二条就写着“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说明人们已经把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语文学习与继承民族文化联系起来了。 的确如此,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字都凝结着一定的文化信息,都是本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和体现者,而汉字中蕴涵的文化信息,是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裘锡圭先生说:“原始汉字的出现不会晚于公元前第三千年中期。到公元前第三千年末期,随着夏王朝的建立,我国正式进入阶级社会。统治阶级为了有效地进行统治,必然迫切需要比较完善的文字,因此原始文字改进的速度大大加快。夏王朝有完整的世系流传下来这件事,就是原始文字有了巨大改进的反映。汉字大概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夏商之际(约在前 17世纪前后)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的。”几千年的积淀使得汉字的文化内涵日渐丰富。汉字还是世界上唯一至今还在使用的表意文字系统,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数汉字失去了象形的外貌,但在本质上还保留着早期文字的许多特征,而且越古其特征越明显,所以说委员们把繁体字与中国文化的根联系在一起并不是毫无理由的。帕尔默在《语言学概要》中指出,汉字是由视觉符号直接表示概念的,汉字书写的书面语是独立于口语的各种变化之外的。所以,在中国,一个学生只要学了4000个左右的汉字之后,几千年的文献就立刻展示在他的面前。而一个学习古希腊文献的学生需要掌握多种方言才能欣赏诸如《荷马史诗》一类的经典。“如果中国人屈从西方国家的再三要求,引入一种字母文字,充其量不过为小学生(和欧洲人)省出一两年学习时间。但是为了这点微小的收获,中国人就会失掉他们对持续四千年的丰富的文化典籍的继承权。”(L.R.帕尔默《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这段话虽然是针对过去有人提出以拼音文字取代汉字的言论发表的看法,但也恰恰说明了汉字在继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系统,它除了记录语言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就

汉字与文化课论文

汉字与文化课论文 从陈寅恪“恪”字读音看中国人的趋从文化 关键词:恪字读音趋从文化 内容提要:一直以来,中国人似乎都有一种“趋从”文化,即人云亦云或谓之“大一统”倾向。于是,针对陈寅恪先生的“恪”字读音就在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争议。本文从陈寅恪先生的“恪”谈开去,分析两派的论点论据,从而探讨中国人的这一历史文化情结。 引子 陈寅恪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史学大师。他的名字中最后一个字的读音,近年来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一般人按照普通话,把“恪”读成kè音,而在人文学界中,“恪”则被广泛认同为què音。“恪”字的两种读音,孰是孰对暂且不论,但从中不难发现中国人具有普遍的“趋从”文化,对权威或某一社会合流现象有一种尊敬甚至敬畏的心理,并自然产生权威趋从心态。 正文 (一) 陈寅恪之“恪”之所以被学界读成què,其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陈先生是名人。对于名人,我们中国人历来怀有敬畏心态,即通常所说的“名人效应”。尤其陈先生是文学、史学大家,于是其名字的读音,也就成了学界趋之若鹜、力求“规范”的要素。 对此,“què”派列举了以下几点论据来证明其真实性和确切性: (一)“古音说” 新版《辞海》注“恪”字曰:“kè课,旧读què却”①。“旧读”之说源自商务印书馆《辞源》(1915年版) 卯部第21 页,“恪亦读如却”。这表明, 当时有此读音。此为论据一。 (二)“方言说” 陈寅恪先生祖籍在江西修水,què音属于客家方言的旧读。在客家方言中“恪”读què音,故陈先生的“恪”应读què。此为论据二。 (三)“排行说” 陈寅恪先生名中“寅恪”“恪”字是陈家这辈排行的通用字,如衡恪(师曾)、隆恪(彦和) 、方恪(彦通) 、登恪(彦上) 。而且在《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中, 蒋天枢先生写道:“先生生寅年,祖母名之曰寅恪。”

汉字文化论文

汉字文化 摘要:汉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那龟甲兽骨上很显稚气的原始文字,到金文、篆文的圆润繁复的字形,再到隶草行楷那或飘逸如画沉稳庄重、或含蓄内敛、或个性飞扬的字的艺术,在中华大地上发挥了巨大、或的作用。相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汉字的未来将会 有新的发展机遇,并将赋予新的文化内涵,让我们的汉字魅力历久弥新。 何九盈先生在《汉字文化学》中指出:“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服务于文化, 促进文化的发展,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汉字作为自源文字,是汉族的祖 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它是汉文化的产物。先有汉文化,然后才有汉字, 但它又服务于汉文化,对促进汉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汉字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 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 分生动。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 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 块字的基础。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 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 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至汉代,隶书 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 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 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 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 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二、汉字与汉民族文化的联系及其重要作用。 古老的汉字之所以能够沿用至今,就是因为它与汉语、汉文化紧密联系,建 立了一套系统科学的文字体系。香港著名实业家和汉字研究的知名学者安子介老 先生充分扒识到了汉字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记录和保存民族文化中的巨大作 用和奇异功能,他称赞汉字是中华民族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从而把 汉字与民族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的确如此,汉民族文化的特征在汉字当中 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汉字是一种‘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主观与客观‘卒然 相遇,默然成契’的意音文字,具有广博的包容性,对于社会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一不包,无所不容。”汉民族文化有容乃大的特征表现在汉字中就是它对 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来,所以有学者说,许多古汉字在某种意 义上说是中华民族先民生活的缩影。 在中国几千年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汉字对团结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全民族的 经济文化、巩固国家的统一、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等,都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汉字文化论文

从“马”看古代文化 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在历史的进程中演变积淀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汉族先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通过对马部字的挖掘我们可了解马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马,马文化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在历史的进程中演变积淀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汉族先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从简简单单的一个字,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它的构造,来判断它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比如:“马”。 《说文解字》中提到马:“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段注:“以叠韵为 训。古,籀文皆以彡象髦据。玉篇古文作 故云二者同有髦也。”《义证》载:“《玉 篇》,马,武兽也,怒也。”《三字经》言:“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由此可见,马居六畜之首,善行负重,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和作战工具,在古代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形成了以马为中心的多彩文化。 一.祭祀文化 因为认知的缺陷与对自然未知的恐惧,古人常以祭祀的方式祈求愿望实现。然而在祭祀时,古人往往用到猪,牛,羊,而很少用到马。那是因为马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是古人重要的运输,生产工具,且在战争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犹如“馬”这个字,马在古人心中有一种勇猛,灵动的感觉,被认为是具有神性,因此反而成为祭祀的对象。 《周礼.夏官.司马》载:“春祭马祖,执驹;夏祭先牧,颂马攻特;秋祭马社,臧仆;冬祭马步,献马,讲驭夫。郑玄注:“马祖天驷也。《孝经说》上也有“房为龙马,是马之祖”的说法。可见,在古人眼里,马不但被神化,还与龙联系在了一起。 《说文》载:“騋马七尺为騋,八尺为龙。”《吕氏春秋.本味》记:“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其中龙首或龙身的神马就是龙马。《艺文类聚》卷第九十九载:“尚书中候曰:尧时,龙马衔甲,赤文绿色,临坛上。”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虚构出来的神化物,龙与马的结合更使马也上升至神的地位。龙与马的结合,实际上是我国龙文化与马文化的结合,以至于有了“飞而在天则为龙,行而在地则为马”之说。而以此诞生的龙马精神,也成为了中国人像飞奔的骏马一样勇猛坚强,自强不息的象征。 二.相马文化 说到马,不得不说到千里马;而一说到千里马,总会让人想起伯乐。马在古代是战争的武器,如何选择优秀的马自然成了摆在故人面前的难题,于是,相马成了古人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古人相马,分毛色,年龄,马速。郑锷曰:“八尺绝高矣,出乎其类,追奔电,逐遗风,一去千里,故以龙名之。七尺以上亦异乎其类矣,不谓之马而谓之騋,意其由种而生,既高且大,有所自来矣,岂种马之子孙乎?” 但是无论多好的马,都离不开一位能看到它的优势的伯乐。韩愈在《马说》中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亦是如此。古人常以千里马自居,来抒发自己对伯乐的渴望。如李白的“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李贺的“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等等。由此可见,相马文化不仅仅是马文化,更是一种相人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镜子,从简简单单的马字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说,汉字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滔滔历史长河中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它自己的灵魂,然而简体字的推行确实让汉字变得简单易学,但是从它的形体上,我们却

文字与汉字文化论文

文字与汉字文化论文 “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汉字文化,是指书面语使用汉字,并形成一定文化体系的地域。 文字与书法又是分不开的,西方现代心理学当中把字体当作人性格最鲜明的体现,记得福尔摩斯都在他的探案中对字体作过精辟的演绎推理。二十六个字母在不同的人笔下或张扬、或犹豫、或坚定、或迟疑。今天考察字体已经成为招聘职员的重要参考,一个人的性子或急噪、或起伏、或深谋远虑、或小心翼翼,都直白地流露在笔尖的墨迹里。 但字体作为一种艺术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羲献父子、颜筋柳骨、颠张醉素,使书法作为文人的技能登入大雅之堂,也早早地跻身“琴棋书画”四技的行列。今日,锻炼书法已经是提高文化修养、修身养性的途径,甚至书法已然是国人礼仪的基本要素。 汉字的字形本身就是艺术。每一个汉字方方正正、筋骨扎实、结构严谨,但又易于个性的驾驭。昔日象形的甲骨文早已中庸成了今天文件的文字,但汉字作为象形符号的表意功能始终未变。然而更令人称道的是,每一个汉字似乎都有精巧的构图,恰当的比例,使这个符号被赋予了太多的艺术内涵。当“京”字被抽象成一个奔跑的运动员形象之时,它的灵动,它的刚毅与柔美的融合打动了六十亿人。当中国字被作为文身在欧美流行之时,这些符号,我们在乎的已不仅仅是它的含义。汉字是最美的。 正因为有艺术的汉字才能有艺术的书法。春秋战国时苍颉的文字已经被各国变换成了互不相象的异体。战乱可以滋生一大批忧国忧民,奔走各国的纵横家,也可以滋生一大批一心想拯救社会、扶助国君的诸子,却无法使文人们琢磨如何改进他的字体。即使老庄、钟子期余伯牙这类耳根清净者,也未必会放弃通行官方的大纂。加之此时字都写在竹简或帛上,比起在纸上创作的游刃有余,是颇显困难的,但大纂从字体繁间来讲已经比甲骨文和祭祀器皿上的金文已是很大进步。汉字从这时候起,已经与绝对意义上的象形文字说再见。这是由书写器具上的革新决定的。我们必须承认字体和书法是逐渐发展起来的,每一次字体的出现,都是一定基础的成果,是衍变得到的。一个朝代的历史条件通过对人的生活思维的影响来影响着字体的衍变速度。我们可以翻一翻《尔雅》或是《说文解字》来找找汉字衍变的足迹。秦朝因大纂笔画复杂,不适应统一后繁忙的公务需要,于是在统一文字改用省去了很多笔画的小纂。但这样仍不方便,于是程邈在监狱里创立了隶书来帮助他抄写公文。秦始皇闻讯大悦,免其罪,封御史。隶书得以广泛流行。这样历史条件的成熟,即统一的国家催生了字体的革新。魏晋时期,士人减省隶书的波磔,狂用楷书。这种规范、铿锵有力的字体时至今日都被视作是字迹工整、书写规范的典型并被作为范本,令广大“不拘一格”的同志唏嘘不已。但不管怎样,楷书的笔锋和筋骨,一股严正之风却是足以担当正统的名号的。 这时庆祝官体字的时代结束。很快东晋王羲之就以独具个性的行书震撼了古今。这样的行书,抛弃了楷书的规范,却继承了它的浩然正气。屏弃了草书的放肆,却遗留了它的癫狂。行书笔画连贯流畅,不拘泥于点滴,足是写字者自信和自主的性格体现。既打破了楷书的礼仪规范,又不肯像草书那样随意,却是大家风度。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米芾,用他们的洒脱写下了一幅幅气势恢弘的书卷。 草书即章草、今草、狂草较之行书出现更早,因为早有狂人不喜欢楷书或隶书的格套迫不及待想要直抒胸臆了。章草始于汉初,是隶书的草体,今草之后的狂草,由唐人张旭所创,其狂野放纵似游龙一般的连书将书者狂放不羁的个性显露无遗。但草书虽然无定法,但它的落笔、起承和结构都恰倒好处,极具美感,决不像某些人以为字迹潦草的就是草书,这是对

汉字与文化论文

汉字与文化论文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汉字与文化论文 理学院 工程力学0901 刘英芝 2011年5月14日 汉字与文化 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它记载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有上古原始社会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印证了中国的全部发展过程。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关于文化的定义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但是我们从其实质来看,基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现代汉语词典》“文化”义项第三:“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这个意义上的“文化”就是文字问题,从有文字开始,不会“运用文字”就是“文盲”,就是没有文化。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①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的各项活动和一切社会交流,都是依靠语言传授,有了文字以后,人类的观念活动、言语活动可以借助文字这样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成为肉眼看得见的生动形象,巩固了人类一代又一代创造出来的思维成果。可以说各种民族文字都是该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也不例外,它是汉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古老的汉字之所以能够沿用至今,就是因为它与汉语、汉文化紧密联系,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的文字体系。在古人心目中文字的创造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关于汉字创造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其中仓颉造字的传说流传最广,在古代的着述中有多处记载。如《荀子·解蔽》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领独传者,一也。”《淮南子·本经训》说:“昔者仓颇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说:“黄帝之史仓

中国文化英语论文之汉字文化

Character Culture And History Q10500129 宋江锋 Chinese characters is the most ancient text in the world, it is also the only ideograms in the world today.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it goes from numerous to Jane, from drawing sex to symbolic. But no matter how it changes, the inner spirit of Chinese characters does not change, it has been traced to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with a vigorous vitality. However, in modern times, Chinese characters has been suffer much impact, but on the one hand, Chinese characters has been maintained her nature, on the other hand, it absorb the strengths of the other text industriously so as to make Chinese standing in the east of the world for ever. 1: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Chinese characters is the most ancient text in the world, the latest record is in shang periods , in that time there were a complete system of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it states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is just the flow of Chinese characters

汉字民俗与文化结课论文

汉字民俗与文化关于湖南花鼓戏的民俗研究

关于湖南花鼓戏的民俗研究 摘要:湖南花鼓戏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经过百年的发展,可以说湖南花鼓戏已经具有相对悠久的历史,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的特征。湖南花鼓戏完整的保存了民间地区的生活、活动以及民俗的记忆,在其广泛流传的过程中,不断被人们所发掘。现如今更多的人们接触到湖南花鼓艺术,从湖南花鼓戏的表演中了解到当时的历史文化与人文风情。作为一名湖南人,我觉得学习和宣传湖南花鼓戏是义不容辞的,这样能让自己和其他人更好的了解湖南花鼓戏的特色,继而从湖南花鼓中了解湖南的风俗民情并喜欢湖南。但是要做到这件事的前提是先了解湖南花鼓戏它作为戏曲的一个地方分支,它的形成和发展同哪些因素有关系,以及了解它的分布情况、特征、及其表演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应了解它的现状以及应该做的补救措施。 关键词:湖南花鼓戏起源特征发展现状 正文:花鼓戏是中国的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剧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花鼓戏艺术有较大的发展,有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整理创作的《刘海砍樵》、《补锅》、《打铜锣》等,深受人们的喜爱。而湖南花鼓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首先,它属于民间小戏。其次,在它的发展过程、具体分布、特征等多个方面都与口语戏曲和戏曲音乐有着密切联系。具体来说,湖南花鼓戏是从口语戏曲和戏曲音乐中形成和发展的。 一:湖南花鼓戏作为一种民间小戏 (一)民间小戏: 民间小戏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并演出的一种有歌有舞、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和舞台表演的小型综合性艺术。通常为“二小”即小旦、小丑,或者“三小”即小旦、小丑、小生戏。 (二)湖南花鼓戏的发展过程: 花鼓戏是民间小戏的一类,它流传于南方,甚至成为民间小戏的代称。而湖南花鼓戏它是产生和流行于湖南各个地方小戏的总称。根据湖南地方志记载,湖

汉字与民俗文化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汉字与民俗文化作业题目:关于侗族大歌的民俗学研究 姓名:蒙兰艳 学号:1270150127 学院:文法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索引目录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侗族大歌的产生及发展 1.鼓楼文化与大歌的相辅相成 2.侗族传统及习俗的影响 3.“歌以择偶”及对歌风俗的影响 4.乐器与大歌的互动 二.侗族大歌的功能 1.教育功能 3.社交功能 4.审美功能 三.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 1.亲子传承 2.师徒传承 3.自然传承 四.侗族大歌所面临的危机 1.亲子传承出现断层 2.歌班面临着解体 3.风俗活动的日趋减少 4.时代发展所引起的审美心理变化五.侗族大歌的保护措施 1.引入学校教育 2.融入旅游资源 3.继承传统与积极创新 六.结束语 参考文献

关于侗族大歌的民俗学研究 摘要: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侗族大歌作为侗家世代相传的文化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是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侗族大歌已唱出过门,惊动世界,是中国乃至世界音乐民俗学上的一朵长盛花。 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更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音乐民俗学、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解读侗族大歌,了解侗族人民,传承民族文化,侗族大歌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关键词:侗族大歌发展功能危机措施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侗族是少数民族中的一员。侗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贵州、湖南、广西等省,现有人口260多万。侗族是热爱音乐的民族,素有“侗乡是歌的家乡,诗的海洋”之美誉,侗族有三大宝——鼓楼、大歌、风雨桥。在民族文艺方面,侗乡一向被誉为“民歌之乡”,至今还传承着“行歌坐月”之民俗,其民间音乐以大歌、琵琶歌、侗戏、侗歌、哆耶、芦笙曲最受人喜爱,尤其是侗族大歌,以其神奇的多声部合韵,名扬世界。侗族大歌是多声歌的一种,大致分为六大歌种: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戏曲大歌、礼俗大歌、儿童大歌。自古以来,侗族人民就是用“以歌代文”的方式来记载历史、传播文化、教育后代。侗族大歌的传承不仅极具特色,同时也反映着侗家人的人文风俗。 一.侗族大歌的产生及发展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而这些独特的风俗习惯是侗族大歌产生及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侗族大歌属于民间文艺,它的产生、发展、演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