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的源流与承袭

西北大学的源流与承袭
西北大学的源流与承袭

1997年第3期第27卷(总96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 RNAL O F NOR THW EST UN I V ER S IT Y

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31997

Serial N o.96

V o l.27

西北大学的源流与承袭

姚 远

(西北大学学报副编审)

摘 要 通过新发现的文献资料,论证西北大学前身的历史,认为西北大学与始创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关中大学堂等五校为一脉相承的关系。又通过近期所见的期刊资料,对1915年至1922年和1927年至1936年的两个间断期的历史进行弥合性论证,从而得出其历史大致连续的新结论。

关键词 近代高等教育 关中大学堂 留学教育 西北地区 西北大学校史

近日在完成学校布置的《西北大学大事记》任务时,重点对1912年以前西北大学前身的发展和几个中断时期的历史进行了重新审视。

一、西北大学的前身

(1)关中大学堂是为源头,并奠定西北大学的校政和教师骨干

清光绪廿七年(1901)九月,清廷谕令:“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为此,于清光绪廿八年(1902),陕西巡抚升允在省城考院及崇化书院旧址(今东厅门)设立关中大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关中大学堂改为陕西高等学堂,后又改为陕西高等学校。当年9月18日,高等学堂派出10名官费留学生,其中6人归国后成为西北大学(1912)创设会委员,其中钱鸿钧为西北大学首任校长。这批留学生还有宏道学堂、师范学堂选送的官、私费生38名。巡抚曹鸿勋和陕西布政使樊增祥专门在省城湖广会馆举行公宴欢送留日学生,并送至灞桥之上。其中师范学堂选送的官费生党松年(积龄)留学归国后于1912年任西北大学讲师、创设会委员,1915年任陕西法政专门学校教授,1945年2月再任西北大学教授,经历了西北大学的几个重要时期。在这批留日学生前后,与西北大学相关的还有张凤岁羽(1904年赴日,后任西北大学创设会会长)、寇鸿恩(锡三,1905年赴日,后

任西北大学创设会委员)、谭耀唐(字焕章,1905年赴日,后继崔云松任文科学长)、罗仁博(字锦章, 1905年赴日,后在西大教民诉、行政法)、席梧轩(后在西大教国际公法),等等。另外,关中大学堂的首届毕业生康寄遥亦于1912年先后任陕西财政司次长和西北大学创设会委员和预科学长。

陕西高等学堂是一所充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新思潮和充满爱国思想和传统的新式综合性学校。这所学校除将“四书”、“五经”作为必修课,并每逢初一、十五由教习率领向先师孔子等诸儒行礼外,另设有性理格致、政治时务、地舆、兵事、天文、算学、地质、测量、电化等课程。

陕西高等学堂留日学生郗朝俊、党松年、马凌甫、张荫庭等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日本创办《秦陇》杂志,介绍新知识和指斥陕甘地方政治。辛亥革命时,陕西起义军定名为“秦陇复汉军”,其中“秦陇”即源于此刊名。《秦陇》停刊后,陕西高等学堂留日学生谭耀唐、崔云松、郗朝俊等人又创办《关陇》,并“渐有论革命者”。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西安,陕西高等学堂与师范学堂、陆军学堂全体学生上书巡抚衙门,强烈反对出卖西潼铁路路权。同年8月27日,英国人指使丹麦人呼伦在西安勾结地方官吏,以3000余两银子盗买“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立)并企图运往伦敦。为此,陕西各界人士开展护碑斗争,陕西当局遂

命通晓英语的陕西高等学堂教务长王猷君出面与呼伦交涉,结果盗买条约被废除,是日,原碑由西安西郊移至城内碑林保存。

光绪三十四年(1908)七月,陕西高等学堂监督周石生(1927年任陕西法政专门学校首任校长)压迫师生,动辄开除学生,是月又开除地理教员张子安(因未参加谒孔圣人礼遭侮辱而提出抗议)。学生向监督、提学使交涉未果,于是举行全校罢课,并撤离学堂。全校200多人分住城内的礼泉、咸阳、商州、蓝田各会馆,并仿上海中国公学,制定自治规则,设稽查、调查、会计,书记各职员,处理日常事务。退学学生以礼泉会馆为总机关,并准备在渭南成立公学。这次风潮得到全省学界的支援,陕西当局唯恐事态扩大,撤销了庶务员和监学二人,由学务议长和教育总会会长出面调停,答应了学生的要求,罢课遂结束。1911年10月27日,陕西响应武昌起义,在陕西高等学堂召开大会,由张凤岁羽宣布“秦陇复汉军政府”正式成立,使高等学堂成为陕西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在此之前,已有不少高等学堂的留日学生,在日本加入同盟会。

(2)陕西法政学堂奠定西北大学法、政、商学科的根基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陕西当局又奉旨设课吏馆。其旨在“以修明政学为主,讲求吏治为先”,造就“临民息事之才”,即培养提高在职中下级官吏,使之通晓吏治,兼明西学。其课程包括历代政书、国朝政书和西国政书等。其中,大清律例、刑案和中外条约等均为必修内容。课吏馆并附设秦中官报局,创办《秦中官报》,使在学人员明了本省情况和中外时局,以增广见闻,实际上是为陕西政报。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陕西巡抚曹鸿勋以政治维新、交涉频繁,按北洋法政学堂成规,奉旨将课吏馆改为陕西法政学堂(位于今西安老关庙万寿宫),并附设自治研究所。《秦中官报》亦改由法政学堂主办。法政学堂继承课吏馆的办学宗旨,以培养政府官吏及法、商人才为主。初设谳局裁判和地方自治两科作为预科。预科毕业可升入正科。陕西知名人士杨明轩即为1909年考入陕西法政学堂的学生。

1912年3月19日,陕西法政学堂改为关中法政大学,分设政治、法律、经济三系。原陕西高等学堂留日归国学生钱鸿钧出任校长。

(3)农业学堂和三秦公学奠定西北大学的永久校址

清宣统元年(1909),陕西省会农业学堂成立,校址位于今西安城西南隅现西北大学所在地。陕西高等学堂监督周石生兼监督,西安知府尹昌龄任提调。初设蚕业、农业两科,以后西北大学农科即以此为基础。以后的中国文学艺术界知名人士、1949年时的西北大学教授郑伯奇、于是年考入农业学堂。

这是一所完全由地方政府控制的学校,政治气氛沉闷,学生对此颇为不满,遂于宣统二年(1910)发生大规模罢课。学生成立纠察队,推举代表向学校交涉,学校置之不理,加剧了学生的不满情绪,便迁出学校,搬至市内城隍庙后街的财神庙。西安各校纷纷表示支持,陆军小学堂亦开始罢课,教育会召集大会,声援学生。陕西当局担心事态扩大,遂答应学生要求,斗争取得胜利。

1912年春,由陕西临时议会中部分议员发起,以陕西农业学堂校舍为基础,创办三秦公学。校长为田仲玉(蕴如)。李仪祉、张奚若、李仲特(李仪祉伯父)等陕西知名学人在校任教。公学设有中学部、高等英文班、高等数学班和留学预备班等,学生300余人。杨钟健、杨明轩等于是年考入三秦公学中学班学习(次年肄业)。

(4)由高等学校、法政学堂、农业学堂、实业学堂、三秦公学合组而成的西北大学

1912年3月,中华民国秦军政分府大都督张凤岁羽鉴于辛亥革命后西北人才缺乏,提出创立西北大学,遂成立“西北大学创设会”。张凤岁羽任会长,委员有钱鸿钧、马凌甫、崔云松、郗朝俊、谭耀唐、党松年、康寄遥、寇锡三、惠甘亭、谢文卿、王芝庭等。后推原陕西省法政学堂校长钱鸿钧为校长,并决定以陕西法政学堂的教职员和学生为基础,并入陕西高等学校、陕西农业学堂、陕西实业学堂、三秦公学等5校,筹建西北大学。

校舍初以老关庙什字万寿宫原法政学堂旧址设法、商两科;在举院后院枣刺巷设农科,后移至原农业学堂旧址(即今西北大学院内);预科在东厅门原陕西高等学堂;印刷所设在西五台庙内。学生除招收一部分学生外,并将三秦公学、陕西农业学堂、陕西实业学堂等校学生并入,在原法政学堂基础上设专门部,另设法、文、商、农各科,学制3年。1912年春季正式开学。

1912年3月至10月,学校名为“关中大学”,实系“关中大学堂”、“关中法政大学”(原法政学堂)

之沿袭。1912年10月,学校就“本校席旧日法政学堂地址初定名为关中大学,继改为西北大学”呈文大都督。改名时,校长钱鸿钧曾与旧日高等学校校长、农业学堂校长等“悉心商酌”,并通报新疆都督等。到11月时,钱鸿钧校长“呈都督府”文中,已表明:“本校现已改为西北大学,所有种种原因已蒙批准转咨在案。”①

1913年7月前,学校致函驻日公使,介绍本校法科专门部法律科第二年学生汪康培入早稻田大学留学。1913年10月5日,西北大学法商农各科考取的53名留学生(另有自费生10余人)出行。钱鸿钧、崔云松、马凌甫、谭耀唐、郗朝俊、康秉熏力先后作《送西北大学学生留学东洋序》。1913年7月16日,西北大学旧法政学堂别科中的乙、丙班学生已届毕业期限,遂经毕业考试后,饬令毕业。其甲班已在西北大学开办之初满届发给西北大学毕业证书。

1913年7月1日,西北大学主办的《学丛》(又名《西北大学学丛》)创刊,并在北京、天津、上海、汉口、甘肃、西安、新疆等地设发行代办处,发往全国各地及日本。张凤岁羽、钱鸿钧均为之题辞。学界名人刘芬、黄福藻先后作序。其中载于1913年9月出版的《学丛》第二期的黄福藻《学丛?序)中明确指出:“本校沿革始于晚清(即清光绪廿八年,1902年——笔者注),上而官司文电之交驰,下而学课手续之丛杂,几经变折始底于成。兹特将前后事实辑而录之,使后人借以觇西北教育史进化轨迹之一斑。”

综上所述,西北大学与关中大学堂等5校实为一脉相承,血缘相同的关系。

二、“间断期”历史连续性新证

(1)关于“间断期”的历史连续性问题

从这几年新见的一些史料来看,不仅早期学堂时代到西北大学的创设具有极平滑的连贯性,而且中断的两个时期(1915~1922年;1927~1936年)也有一些可资证明其具有连续性历史的资料。

1941年9月1日出版的《西北学报》创刊号,作为西北地区大学共同参与的西北学会的机关刊物,在刘志聪所撰的《西北最高学府的风光》一文中指出:“西北大学是大西北的司令台,它的使命很大,民国以来,西北大学之名数见,因政局未能统一,故屡兴屡废,至民十六年以后,遂寂然无闻。今西北大学再生于抗战建国大时代中……。”这显然已注意到三个时期的西北大学,强调“数见”和“再生”,表明抗战时期西北地区高校对西大校史的认可。20年代的西北大学讲师,兼任陕西省长公署秘书,并至陕州接迎鲁迅来校讲学的张辛南(毓桂),在发表于1942年6月22日《中央日报》的“追忆鲁迅先生在西安”一文中括注指出:“当时国立西北大学(西北大学共有三次,张翔初先生督陕时所办之西北大学为第一次,刘雪雅先生督陕时所办之国立西北大学为第二次,现在之西北大学为第三次)已告成立……。”这里已通过张辛南的这一特殊身份的人物(既曾是西大人,又是陕西省长公署秘书),在一份当时很重要的报纸上,将三个时期的西北大学连成一体。以后,抗战时期西北大学黎锦熙教授受命撰成的西北大学校史也从论名、论实角度,溯至民初的西北大学。

实际上,从1902年到1912年;从1915年春到1923年8月;这两个时期的历史的连续性是绝对平滑无缝的。前者已有上述诸多史实作为铁证,也有《学丛》序“本校沿革始于晚清”的佐证;后者在1915年春开学不久停办之后,由督理陕西的陆建章改为陕西法政专门学校(即今西安市第二十中学校址)。之所以改为以法政为主的学校,其关键是法政为西北大学的学科主干,实际上是保留了西北大学的根基和血脉。而其校政主持者,亦为与西北大学密切相关者。从1915年到1923年底,其4任校长中:第一任校长周镛(石生)为原陕西高等学堂监督;第三任校长郗朝俊为原西北大学创设会委员、农科学长,原高等学堂留日法学士,1946年8月起复任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主讲宪法;第四任校长蔡江澄(屏藩)于1923年长校不久,即被任命为国立西北大学重建筹备主任、交际主任兼法科专门部(后改法学系)主任、教授评议会成员等,并于1923年8月将陕西法政专门学校悉数并入西北大学,校址即为法政专门学校校址和西安东大街陕西省教育厅旧址,亦为原陕西日报社旧址,亦即并入西大的水利道路工程专门学校校舍。因此,直至此时,西北大学历史的连续性毫无间隙可言。陕西法政专门学校不仅保留了西北大学的学科主脉,而且也保留了其优良的革命传统。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后仅3日,即于5月7日,法政专门学校学生联合数校学生举行罢课,组成学生联合会,“通电北京,力争青岛,营救学生”,并于5月中旬与数校联合举行游行示威,抵制日货,联合派屈武赴京请愿,

血溅总统府。1923年4月16日,又联络10余学校6000余名学生游行示威,抗议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国旅顺、大连,抵制日货,打出“粉身碎骨,以救旅大”,“头可断,身可弃,二十一条绝对否认”的标语。

对西北大学校史争议较多者,主要是从1927年春至1937年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大的继续性问题。1927年1月西北大学在围城和国民联军入陕后再次停办。但是,这又有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以该校(西北大学)所有一切校产经费“改办”中山学院”②的命令为证。既然是“改办”,二者间的相沿承袭关系就不言自明。这次收束西北大学和改办中山学院的筹备委员会由王凤仪(来庭)、李寿亭、赵葆华、刘含初和李子洲等5人组成。其中王凤仪为西安围城期间李仪祉离陕后的西北大学代理校长(1925年冬~1927年1月18日),后为北平大学教育行政院高等教育处处长。中山学院改办成立后对西北大学低年级学生的去留容纳、高年级学生的函送府考录用或插班,以及旧欠西北大学教职员工工资和外债等均做了妥善处理后,方才于1927年3月10日正式成立,表明了新的延续性。不少学生继续在该校学习,也有不少进步教师继续留任。

1927年7月中旬,中山学院新领导人上任不久,即改中山学院为中山大学,1931年1月又改为陕西省立高级中学,即西安高中。那么,从1902年到1931年这29年的历史一直是连续的和相互连结的。

从1931年到1936年这5年的西安高中,成为连结过去的西北大学和1937年的西安临时大学之间历史的唯一线索。过去的主要争议是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间的悬殊。关于这一点,最近倒是有一些新的史料可连通这仅存的5年断期。

改中山大学为西安高中不久,泾惠渠水利工程第一期工程竣工,洛惠梁工程正在筹划中,原西北大学校长李仪祉又呈准陕西省政府,于1933年春在西安高中附设创办了陕西省水利工程专科班。西安高中校长唐得源受李仪祉委托代办一切校务。这样一来,不仅是改变了校长唐得源的身份,也使西安高中既具有中等教育的功能,也同时兼具大专高等教育的功能。李仪祉、唐得源创办的这个专科班共设甲、乙两班,甲班招收中学毕业生40名,乙班招收中学毕业生60名,其预科学制为1年,专科3年。1934年5月,这个专科班因经费困难,设备不足,经商定拟改为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水利组。同年9月1日改组接收完毕并开学,仍聘李仪祉为水利组主任。改隶西北农专以后,因该校正在基建(农专主体工程直到1936年秋方才竣工并结束筹备,开始招生),无校舍,仍暂处西安高中教室上课。李仪祉因忙于水利工程事宜,无暇顾及,所有具体工作,仍委托唐得源主持。直到1935年8月,该专科班方才正式迁往武功张家岗西北农专校本部③。实际上,在西北农专未并入西北联大农学院合组为西北农学院(1938年6月)之前的1937年10月11日,教育部即任命1936年7月始任西北农专校长的辛树帜为西安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这实际上表明:西北农专已成为西安临大的一部分,或即将成为西安临大的一部分。西安临大筹委会亦曾拟将西安临大农学院及文理学院生物系共计8个系设于武功,辛树帜亦复函“极表欢迎”。以后,临大与农专在教学、实习材料、标本等方面亦多有合作。而迁陕南仅3个月后的1938年7月,即将西北农专并入西北联大农学院,合组为西北农学院。农专水利组的主要教师数学兼制图教授牟鼎同、材料力学教授沈君诚等不久亦分别调住西北联大或西北大学任教。李仪祉不久亦被聘为西安临时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名誉教授(当时该系连同李仪祉仅有4名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留美教育硕士、李仪祉的妹夫、西安高中校长唐得源从1941年起也成为西北大学各院系共同科目教授。唐得源在西安高中的后任,20年代直接促成鲁迅来西北大学讲学的王捷三,在1937年抗战爆发回陕后任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教授兼西安高中校长(50年代复任西北大学教授,在任陕西省教育厅长期间创办的商专、医专、师专,以后亦成为西北大学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又通过西北农专与西安临大的特别关系和最终并入西北联大,合组为西北农学院,而将西北大学与西安高中、陕西省水利工程专科班等连为一体,归为同源。

至于从1937年至今,西北大学历史的连贯性则就是为人所公认了,不必赘言。

然而,论名也许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论实,即本质上的血缘相关性。

(2)立足陕西,设校西安,面向西北的共同办学方向

这几个时期的西北大学均设校于西安,均以建设大西北为首要宗旨。这无论是陕西高等学堂时代的总教习,还是民初西大创设会长张凤岁羽,抑或

是抗战时期的西北大学校长赖琏、建国前夕的西北大学校长杨钟健,他们在论述面向大西北办学这一方向时,如出一辙,声同一气。如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高等学堂详请咨送陕省学生赴东洋肄业文为具详事》一文指出:“近来各省人士前赴东洋,游学者三千余人,而吾陕寥寥无几,固由偏远西陲风气之开通较晚,盖觉导扬先路官师之倡率难迟。……查陕西古称农国,地号上腴,第栽培长养之术不精,故荣滋发长之功不进。此次留学各生当先派习农学,而森林畜牧之娄附焉。至若延绥以北宝山之蕴蓄尤多,汴洛而西铁路之交通已近,厘金将裁而税务不能不讲,刑律已改而法学不可不兴。拟于农学而外,分矿务、路工、税务、法律四门,各派数人俾多士各求一得。”④这里对东南各省留日游学者日众及“吾陕寥寥无几”和西陲偏远、风气迟通的现状尤显焦虑,对陕西及整个西陲的开发及寄予留学生的希望,亦充满殷切之情。

时隔不过7年,陕西大都督兼西北大学创设会会长张凤岁羽也指出:“东南风号开通,具有高尚知识者所在多有,尚力图进步,急急然有南京、广东、湖北大学之经营,西北闭塞日久,若不早为培植,恐愈趋愈下,将来文武法官之考试,西北必少合格人才。……西北不竞,岂国之福?……重洋商战,宜注重东南,大漠边防,宜注重西北。”⑤次年,西北大学《学丛》创刊号刘芬序亦指出:“关中襟山带河,夙称天府。周秦汉唐之所经营,典章文物之所荟萃,名儒伟人之乘间迭出,彪炳史籍。……地瘠民贫,西北为最,而无由日跻于文明。识者曰此皆不学之过也。”⑥抗战时期的西北大学校长赖琏亦认为:“国立西北大学创设陕西,吾人远观周秦汉唐之盛世,纵览陕甘宁青新区域之广大,不惟缅怀先民之功绩,起无限之敬仰。……故恢复历史的光荣,创建新兴的文化,实为西北大学应负之使命。”⑦40年代末的西北大学校长杨钟健,上任伊始的第一次校务会议就宣布:“我这一次来西北大学,绝不是来维持现状的,我对西大有一种抱负,希望能把西大办成进步的、充实的、合理的、名副其实的西北学府。”即便到今日,西北大学立足陕西,面向西北的办学方向仍与初衷一脉相承。1996年10月制定的西北大学“211”工程建设总体目标,就是要把西北大学“建设成为有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大学,……成为促进陕西和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3)均系地方政府的首脑创办,实为官吏摇篮,亦为近代秦文化的策源地和高等教育的工作母机西北大学从创建初始就一直为地方最高长官所控制,其各个时期的创办者亦均系地方最高长官。清光绪二十八年的陕西巡抚升允创办关中大学堂;清光绪三十三年的陕西巡抚曹鸿勋改课吏馆为陕西法政学堂;宣统元年的西安知府尹昌龄创办陕西农业学堂,并亲任提调;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陕西都督张凤岁羽创设西北大学,并亲任创设会会长;1915年春,督军陆建章将西北大学改为陕西法政专门学校;1923年8月,陕西省省长兼督军刘镇华改法政专门学校等为国立西北大学,并获北洋军政府批准立案;1927年,中共陕甘区委与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改西北大学为中山学院;等等。这些无不由地方军政首脑控制和实施。

西北大学一开始又与地方官吏的考试、升迁紧紧联系在一起。创建之初的关中大学堂就由省城考院改成。课吏馆和法政学堂,更是明确为培养地方各州县正佐各官吏或法、政、商管理人才,造成“临民息事之才”。课吏馆和法政学堂相继主办的《秦中官报》,实为陕西政治的喉舌。甚至张凤岁羽的“秦陇复汉军政府”也在高等学堂宣布成立,其“秦陇”二字也源于高等学堂留学生在日本创办的《秦陇》。地方的军政、外交也多仰仗于西北大学各时期的师生。陕西地方党和政府中绝大部分要害部门为西北大学各时期毕业的学生或教师负责。关中大学堂的数学教习李仲特曾任同盟会陕西分会会长;高等学堂毕业生、西北大学创设会委员和教务长马凌甫,曾任陕西省第三届议会议长、教育厅长、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八方面军和第十一路军总参议等要职;创设会委员、法科学长王芝庭曾任甘肃、宁夏高等法院院长;创设委员、农科学长郗朝俊曾任陕西高等法院院长;创设委员党松年曾任陕西军政府司法部长、修订法律馆总编篡、陕西高等法院院长;20年代的西北大学教授蔡江澄曾任于右任主陕时的陕西省政府秘书长、民国审计部常务次长;等等。

西北大学又是陕西地方高等教育的“工作母机”。从1902年到1960年,先后并入20多所学校,又先后分出10余所高等学校。这种吞吐吸纳,分分合合,无疑地成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不仅成为一些小学校的养精蓄锐之所,也成为不少高等学校的直接源头。近95年来,这所学校通过高

等教育的形式,将西学系统地引入陕西,开创了西北新学体制,也将新的思想播撒到这片黄土地,它不仅是一所最高学府,也是近代秦文化的策源地。其民风教化、风气开通和开创新学体制之功彪炳史籍,千秋不没。

另外,西北大学从关中大学堂、陕西法政学堂,到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以来所形成的以法、政、商、理作为学科主干的学术传统;从高等学堂时代、民初西北大学以来所形成的与日本高等教育的不解之缘;还有从晚清到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以来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等等。这些都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的重要课题。

①本校大事记.名称之沿革,《学丛》,1913(1):第99~100页

②《陕西国民日报》,1927年1月18日。

③储常林,张鹏云,马凌云:《西北高等农林教育

史》,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④《高等学堂详清咨送陕省学生赴东洋肄业文为具详事》,《秦中官报》已巳年(1905)九月第1期。⑤张风岁羽:《给教育部的函》,1912年12月。

⑥刘芬:《学丛?序》,《学丛》,1913(1),第1~2页。

⑦赖琏.题词.《西北学术》,1943(创刊号),第1页。

(责任编辑 黄维民)

西北大学顺利通过“211工程”立项专家论证

经过半年多扎实、细致的准备,西北大学近期顺利通过“211工程”立项专家论证。

西北大学1996年10月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后,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组织的预审专家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修订、完善了“211工程”建设目标和措施,对立项工作进行了细致扎实的准备。在陕西省人民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半年多的项目设计、调研和论证,编制了《西北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中心,将其分为两个层次,既发展具有优势的基础学科,提高学术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又使新兴、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为陕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专家组认为,报告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符合国家计委、教委和财政部关于“211工程”立项的要求,符合陕西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西北大学的实际。该报告所确定的重点学科建设,反映了学校的优势和特色,设置合理,切实可行。专家组一致同意《西北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建议学校作适当修改、补充后上报审批立项,以便尽快实施。

顺利通过“211工程”立项专家论证,标志着西北大学“211工程”建设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艾 若)

文化遗产概论 -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化遗产概论》 一、课程名称:文化遗产概论 二、课程类型:本科学科平台课 三、适用对象:考古、文博专业一年级本科生,文保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刘军民、魏女 七、课程简介: 《文化遗产概论》是一门以文化遗产及其发展为主要讲解对象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文化遗产在中国的发展、中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理念比较、文化遗产价值传承研究进展等;第二部分主要讲传统意义上的文物与文物学的概念和内涵、中国文物学发展简史和中国几种主要文物种类的基本知识讲解,包括瓷器、青铜器、玉器,主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文物种类的常识性内容,如概念、分类、特点等。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1.课程的主要内容:见后附的大纲 2.课程要求 (1)必须熟悉我国有关文物管理的法律、法规。 (2)重视文化遗产与其他学科(如考古学、历史学、博物馆学等)的关系,不能孤立的学习文化遗产; (3)树立正确的文化遗产研究思路,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技、文化、社会、经济等综合价值。 第一部分 第一章文化遗产及相关概念 第一节文化遗产 第二节文化景观 第三节大遗址 第二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历程 第一节理念变迁历程

第二节保护利用现状 第三节存在问题 第三章外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第一节欧美国家 第二节亚洲国家 第三节启示及适用性分析 第四章考古遗址及其保护 第一节考古遗址属性 第二节考古遗址价值 第三节考古遗址与区域关系 第四节大遗址及其保护 第五章世界文化遗产与申遗 第一节申遗的意义 第二节申遗工作流程 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四节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研究 第六章其他文化遗产保护 第一节工业遗产保护 第二节建筑遗产保护 第三节传统村落保护 第四节非物质遗产保护 第二部分第一章文物与文物学(4个课时) 第一节什么是“文物学” 一、“文物”的概念与内涵 二、“文物学”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中国文物学简介 一、何谓“文物学” 二、文物学研究的内容及特点 第一章思考题:

北京大学2020年生命科学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2020年生命科学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公示名单拟录取专业姓名复试成绩推荐学校本科专业备注 植物学李月93.7四川大学生物科学 李欢93.7四川大学生物科学 王子朝92.6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 李展90.5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 张思煜90深圳大学生物技术 张羽飞89.8中国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邓文辉89.5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 勾润宇89.2南京农业大学生物技术 徐昇89南京农业大学园艺 张萃雯86.2东北农业大学农学 动物学倪嘉欣96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科学 阿卜杜赛麦 提·买尔迪亚 力 95南京大学生物科学类王一丹92东北林业大学生物科学睢峥岩90兰州大学生物科学王昊然85北京大学生物科学 生理学徐爽95武汉大学生态学 姚浩煊94北京大学生物科学 宋珂鑫94郑州大学生物技术 徐泽88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制药 张园园86山东农业大学生物技术 刘家琪85.8北京大学生物科学 陈雨85北京大学生物科学 兰广毅85华中科技大学生物技术 陈琦84西北大学生物学基地班汪瀚83南京大学生物科学 马思行83北京大学生物科学 余思涵82.2北京大学生物科学 魏昌盛8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 陈聪8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 细胞生物学潘明慧99中山大学生物技术 钟博元95北京大学生物科学 吴顺康94.8四川大学生物科学 武振鹏94中南大学生物信息学 周阳92华南理工大学生物技术 林沁华90中山大学生物技术 郝静90东北林业大学 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 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杨琪90兰州大学生物科学类 孔凌云90华中科技大学生物技术 申钰荧90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生物学 王济安90兰州大学生物科学类 祁淑悦89南开大学生物科学

文物分析技术实践-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物分析技术实践》 一、课程名称:文物分析技术实践 二、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程 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凌雪孙凤 七、课程简介: 本门课程主要是在学生了解文物分析技术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利用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的仪器设备,首先介绍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系统、偏光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显微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光谱仪、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热重示差同步分析仪、气相色质谱联用仪、离子色谱仪的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以及测试前样品的准备与处理,然后上机进行操作性实践。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如何规范使用和操作仪器,加深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并提高学生实际动手的实验技能。 考核形式:实践课程论文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实践一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的使用(4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二偏光显微镜的使用(2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三金相显微镜的使用(2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四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使用(4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五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使用(4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六显微红外光谱仪的使用(4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七X射线衍射光谱仪的使用(4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八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的使用(4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九热重示差同步分析仪的使用(2课时)

重大学术期刊分类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文件 重大校研[2013] 13号 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学术期刊论文研究生奖励部分 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各学部、学院: 为充分调动研究生进行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加快我校科研事业的发展,学校根据《重庆大学科技奖励办法(试行)》(重大校〔2013〕40号)和《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科研奖励办法(试行)》(重大校〔2013〕57号)文件精神,制定了《重庆大学学术期刊论文研究生奖励部分实施细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重庆大学学术期刊论文研究生奖励部分实施细则 (试行)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 2013年4月23日

附件 重庆大学学术期刊论文研究生奖励部分实施细则 (试行) 依据重大校〔2013〕40号及〔2013〕57号文件要求,教师与研究生合作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研究生奖励部分,由研究生院负责核定和发放奖励比例的40%。为推动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实施细则如下: 一、奖励条件 1.我校研究生(含博士、硕士)自2012年6月1日起正式发表或检索的期刊论文(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论文须被相应数据库检索,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论文须正式发表)。 2.教师与研究生合作发表的论文,作者排序学生第一或学生第二教师第一,教师是通信作者,署名单位重庆大学排名第一,按照不低于40%的比例进行奖励,研究生单独发表的论文按40%比例奖励。 3.《SCIENCE》、《NATURE》及姊妹刊物(研究性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署名单位重庆大学排名第二的按排名第一标准40%奖励,排名第三及以后的按排名第一标准20%奖励。论文认定按SCIE最新分区标准(中科院版)。 二、奖励标准 1.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论文奖励标准 教师与研究生合作发表的论文,按照一定比例(学生比例不低于40%,)进行奖励,研究生院负责奖励比例40%的发放。

世界表演艺术大学排名

2016世界表演艺术大学排名 飞秒国际教育学校翻译 1.The Juilliard School (美国茱莉亚学院) 2.University of Music and Performing ArtsVienna (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 3.Royal College of Music(英国皇家音乐学院) 4.University of Oxford (英国牛津大学) 5.Royal Academy of Music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 6.Royal Conservatoire of Scotland (Formerly Royal Scottish Academy of Music and Drama) (苏格兰皇家音乐与戏剧学院) 7.Sibelius Academy(芬兰西贝柳斯学院) 8.University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B)(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9.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英国市政厅音乐及戏剧学院) 10.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校区)

11.Royal College of Music in Stockholm (KMH)(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 12.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et de danse de Paris (CNSMDP)(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舞蹈学院) 13.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柯蒂斯音乐学院) 14.Royal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15.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16.HochschulefürMusik und Theater München(德国慕尼黑音乐和戏剧学院) 17.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学) 18.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剑桥大学) 19.Conservatoire de Musique de Genève(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本科教学大纲 专业:文物保护技术 课程名称:文物分析技术 周学时:2 总学时:36 授课班级:本科三年级 任课教师:凌雪、孙凤

《文物分析技术》 一、课程名称:文物分析技术 二、课程类型:跨专业选修课 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及其他,三年级 四、计划学时:36课时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凌雪、孙凤 七、课程简介: 本门课程主要通过文物研究和保护中常用现代科技分析技术基本原理、特点、样品处理过程等的讲授,并结合具体事例的介绍,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现代分析技术来研究和解决文物研究与保护问题的思维能力。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八、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4课时) 1.1 文物 1.1.1 什么是文物 1.1.2 文物的分类 1.2 现代仪器分析概述 1.2.1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 1.2.2 仪器分析的类型 1.2.3 仪器分析的一般过程与基本特点 1.2.4 分析仪器 1.2.5 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2.6 仪器分析方法的校正 1.2.7 计量学与误差 1.3 电磁辐射的基础知识 1.3.1 电磁辐射 1.3.2 电磁辐射的波粒二象性 1.3.3 电磁辐射与物质的作用过程 1.3.4 光谱的产生与光谱的分类

1.4 现代分析技术在文物研究中的应用 1.4.1 文物研究中的分析技术与仪器分析 1.4.2 文物研究中的分析技术的特点 1.5 试样的采取与调制 1.5.1 取样的原则 1.5.2 样品的采取和前处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电磁辐射与物质的作用过程; 文物研究中的分析技术的特点。 难点:电磁辐射的波粒二象性。 思考题: 1、什么是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有哪些种类? 2、仪器分析的一般过程是什么?有何特点? 3、怎么描述电磁辐射? 4、电磁辐射与物质有哪些作用过程? 5、什么是文物? 6、简述现代分析技术在文物研究中的特点。 7、现代分析技术在文物研究中应用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8、取样的原则是什么?对不同的样品如何进行前处理? 第二章文物的影像结构分析技术(4课时)2.1 X光照相技术与CT扫描技术 2.1.1 X光照相技术与CT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 2.1.2 X光照相技术与CT扫描技术的特点 2.1.3 样品处理 2.1.4 X光照相技术与CT扫描技术的应用实例 2.2 红外成像技术 2.2.1 红外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 2.2.2 红外成像技术的特点 2.2.3 样品处理 2.2.4 红外成像技术的应用实例

西北大学权威学术期刊

西北大学权威学术期刊(a、b类)认定目录(人文社科类2014年7月1日实施) 一、A类期刊:含一种国内期刊和一个国际期刊索引收录期刊 1、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 2、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2区收录的学术期刊 二、B类期刊50种:含45种国内期刊,两个国际期刊索引、三种文摘 1、国内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 《中国哲学史》《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世界宗教研究》《中国语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翻译》《外国文学评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 《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考古》 《考古学报》 《文物》《政治学研究》 《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问题研究》 《中国法学》 《法学研究》《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 经济》 《数量经济 技术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短 论不算)《管理科学学报》 《中国软科学》《中国行政管理》 《新闻与传播研 究》《中国图书馆学报》《教育研究》 《文艺研究》 《电影艺术》《美术研究》《体育科学》《社会学研 究》《民族研究》《心理学报》《地理学报》(中文

版) 2、学术文摘:《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 术文摘》(均须转摘2500字以上) 3、国际期刊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3、4区和 A&HCI(艺术和人 文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学术期刊 注: 1、 除SSCI和 A&HCI索引收录期刊外,不含上述各期刊的英文版。 2、 在《求是》、《中国高等教育》、《人民日报》(理论版)、 《光明日报》(理论版\理论与实践版)发表的2500字以上学术论文,由论文作者通过本单位向社科处提出B类期刊认定申请,经专家评议通过的,认定为B类期刊论文。 三、C类期刊 1、被CSSCI来源期刊目录当年收录的学术期刊(含外文版)。 2、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学术论文。 3、被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 Social Sciences & Humanities,简称CPCI-SSH)全文收录的学术论文。 4、发表在港澳台重要学术刊物的论文,以及以外文撰写在国外相 关专业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由论文作者通过本单位向社科处提出认定申请,经社科处组织专家评议通过,认定为C类期刊论文。 5、以第一署名人在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国家 一级学会正式出版的连续性、专业性出版物发表的论文,由论文作者通过本单位向社科处提出认定申请,经社科处组织专家评议通过,认定为C类期刊论文。 6、《日语学习与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现代广 告》(学术版)、《世界美术》、《西亚非洲》等期刊。

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专业排名

电子与电气工程(EE)专业 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 2 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4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Champaign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 5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理工学院 6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佐治亚理工学院 7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卡内基美隆大学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9 Cornell University康乃尔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11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 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普渡大学西拉法叶校区 1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 14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南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17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伦斯勒理工学院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华盛顿大学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22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Columbia College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哥伦比亚学院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分校 Texas A&M University德州A&M大学 25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Penn State University Park宾州州立大学-University Park Campus Rice University莱斯大学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明尼苏达大学Twin Cities分校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 30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 31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Duke University杜克大学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Raleigh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西北大学 35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亚利桑那大学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 University of Florida佛罗里达大学 38 Iowa State University爱荷华州立大学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圣母大学

彩绘类文物保护专题-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彩绘类文物保护专题》 一、课程名称:彩绘类文物保护专题 二、课程类型:方向课 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学一年级硕士 四、计划课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王丽琴 七、课程简介: 该课程为文物保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科方向课。彩绘类文物是文物的一个重要类别,通常是在某种基质材料上施加彩绘制作而成。由于彩绘的存在,增加了文物的价值,但同时也增加了对其保护的难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了解中国古代彩绘的制作材料、制作工艺、主要病变及其产生原因,掌握该类文物材质分析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保护材料、保护方法和和保护技术。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考核: (一)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古代彩绘的制作材料及制作工艺研究——以古建油饰彩画为例第一节古建油饰彩画制作材料及工艺 第二节古建油饰彩画分析技术路线 第三节古建油饰彩画文物分析案例 第二章正交设计法及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第一节正交设计法在科学试验中的意义 第二节正交设计法简介 第三节正交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 第五节文物保护实验条件优选案例设计 第三章秦始皇兵马俑保护的最新进展 第一节秦兵马俑彩绘的结构及成分分析 第二节秦兵马俑彩绘残留物的GC-MASS分析 第三节秦兵马俑彩绘的考古现场保护材料最新进展

第四章莫高窟壁画的主要病害及保护现状 第一节莫高窟壁画的主要病害 第二节莫高窟及其壁画的保护 第五章其他彩绘类文物保护 第六章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在彩绘文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第一节光导纤维技术简介 第二节光导纤维反射光谱仪 第三节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技术在彩绘文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第七章有机高分子保护材料及其改性研究 第一节文物防水保护材料 第二节文物加固保护材料 第三节紫外线吸收剂改性文物保护材料 第四节纳米材料改性文物保护材料 第五节位阻胺改性文物保护材料 (二)考核方式 论文考查

2017 年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7年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院(系、所)名称:生命科学学院专业代码:071002 专业名称:动物学主管领导: 填表说明:1.总成绩(500分)=初试成绩(300分)+复试成绩(170分)+外语复试成绩(30分) 2.请各招生单位分别按专业填写; 3.表上各项内容必须认真对照考生报考基本信息表填写; 4、其中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定向单位不能为空,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考生在开学一周内必须将个人档案转入所在院系所; 2017年 5 月 16 日

2017年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院(系、所)名称:生命科学学院专业代码:071005 专业名称:微生物学主管领导: 填表说明:1.总成绩(500分)=初试成绩(300分)+复试成绩(170分)+外语复试成绩(30分) 2.请各招生单位分别按专业填写; 3.表上各项内容必须认真对照考生报考基本信息表填写; 4、其中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定向单位不能为空,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考生在开学一周内必须将个人档案转入所在院系所; 2017年 5 月 16 日

2017年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院(系、所)名称:生命科学学院专业代码:071009 专业名称:细胞生物学主管领导: 填表说明:1.总成绩(500分)=初试成绩(300分)+复试成绩(170分)+外语复试成绩(30分) 2.请各招生单位分别按专业填写; 3.表上各项内容必须认真对照考生报考基本信息表填写; 4、其中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定向单位不能为空,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考生在开学一周内必须将个人档案转入所在院系所; 2017年 5 月 16 日

美国大学列表

华盛顿州 | Washington ·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亚拉巴马州 | Alabama ·山佛大学|Samford University ·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 * ·阿拉巴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 亚利桑那州 | Arizona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 ·亚利桑那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 纽约州 | New york ·克拉克森大学|Clarkson University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 SUNY * ·福德汉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 ·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与林业科学学院|SUNY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 ·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SUNY-Binghamton * ·耶什华大学|Yeshiva University ·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 ·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北卡罗来纳州 | North carolina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 ·威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 ·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 俄亥俄州 | Ohio ·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 * ·戴顿大学|University of Dayton ·迈阿密大学|Miami University-Oxford * ·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 *

西北大学校史

西北大学文学院的贾三强教授,有一个理想,那就是有那么一天,可以中兴西北大学的文学院。毕竟对于这个培养出贾平凹、王刚、何西来、雷抒雁……等等一大批文化界名人的地方,它已经沉默了许久。 西北大学经管院的任保平教授的一个愿望,就是能够在西北大学再培养出一批如张曙光、张唯迎、魏杰、刘世锦……那样的经济学家。 西北大学考古学的王建新教授,当他提出率先在中国考古界提出“三位一体”的理论时,在他身后,依然是要思考着如何让西北大学的考古重新恢复“两大一院”的声威。 西北大学的舒德干教授,这个在《自然》、《科学》以第一作者发表10篇论文的大学者,在北京的高校出重金挖他时,他说了一句话:我爱西北大学。 ………… 西北大学,这所中国西北最早的国立综合大学,坐落在西安六百年古老明城墙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105年。 当1901年,西太后慈禧一夜狂奔几百里,惶惶乎如丧家之犬从北京城一路逃到13朝古都西安时,她终于明白,应该颁发昭令废科举,办新式学堂,维新变革才能拯救国家。当她回到北京城的第二年,陕西,这个西北重镇,第一所大学堂建立了。第一任校长是当时称呼为总办叫吴树棻的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10年之后,陕西大学堂正式改名为西北大学,原籍河南沁阳出生西安的张凤翙大都督出任西北大学创设会会长。原陕西省法政学堂校长钱鸿钧成为西北大学第一任正式校长。 只可惜,在风雨飘荡中的旧中国,也是今日变换大王旗,乱烘烘你方下场,我上场。当张凤翙因为政见与袁世凯不合被调离陕西后,新来的都督为了推行袁大总统的命令,其中一条居然是要停办西北大学。这一停就是10年。等到河南军阀刘镇华入主陕西,为收取民心,提出要重办西北大学时,已经是1924年。仅仅过了两年,刘振华为了恢复自身在陕西的统治,围困西安达8个月之久,史称“两虎守长安”的壮举中,西北大学遭受灭顶之灾,以至时任校长的王凤仪去上海北京措款时,一去不回。西北大学先是降格为中山学院,接着又成了一所中学。 这一停,又快要10年。1937年,日本人来了,为给中国留一点读书的种子,北京的大学向内地里避乱,北大,清华,南开跑到了西南,有了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师大就跑到了西安,成立了西北临时联合大学,而后又称国立西北大学。以后又迁到汉中的城固。只是当时组合的三校却是矛盾不断,纠纷常常,貌合而神不合,终究没有取得西南联大的成绩。 到了抗日胜利,也该是各奔前程的时候了,有的就回到北京,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有的回到天津,成了天津大学的祖辈。而有的却是回到西安,改了个名字,在原来东北大学内迁西安的校址上大大方方的办起了国立西北大学。 第 I 条

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名录

附件: 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参考名录(试行)(参考自2008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 1 中国社会科学 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中国人民 大学学报 4 学术月刊 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文史哲 7 学术研究 8 江海学刊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 吉林大学社会 科学学报 11 社会科学 12 社会科学战线 13 江苏社会科学 14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 南开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 16 河北学刊 1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8 浙江学刊 1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 浙江社会科学 21 天津社会科学 22 社会科学研究 23 中山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 25 求是学刊 26 人文杂志 27 江西社会科学 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0 学习与探索 31 江汉论坛 3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 南京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 求索36 郑州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 3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8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9 中州学刊 40 南京社会科学 41 河 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 甘肃社会科学44 思想战线 45 山东社会科学 46 西北师 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7 社会科学辑刊 48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 学版 49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学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0 学术界 5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 52 广东社会科学 53 国外社会科学 5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6 学术 交流 57 东岳论丛 58 东南学术 59 学海 60 学术论坛 6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6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4 探索

2020版博士培养方案-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黑体小四加粗,1.5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 本学科点有长久的研究历史和良好的工作基础,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招收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方向的研究生。在西北大学“211工程”中一直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于2001年获生态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得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2年获批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是陕西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项目),也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专业点”的主要支撑学科。本学科点拥有良好的研究平台,是“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分,拥有可进行全球变化生态、群落与种群生态、生理生态和分子生态研究的实验室

群及智能型人工气候室1座和秦岭野外研究监测基地1个。现有博士生指导教师5人。近五年来,共承担了各类课题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共16项,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子课题和中科院先导专项子课题各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4项。近五年共获得包括省部级一、二等科技进步奖在内的科技成果奖励11项,并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项。 二、培养目标 培养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入的生态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前沿动态;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中能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有献身于科学的事业心、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在科学研究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和进化生态学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动物生态学:秦岭被列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依托此自然资源优势,着重开展秦岭动物多样性、物种濒危灭绝机制、自然保护区理论及功能区确立等研究。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是对秦岭川金丝猴的社群结构和维持群稳定性机制及其生态学和保护策略进行系统研究,以及保护生物学、冬眠生理学、白蚁生理与生态研究等。 2、进化生态学:利用最新的、高效的分子技术,研究濒危种、特有种和具有重大生态经济价值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合古地质、气象、生态数

美国西北大学工程学院专业介绍.doc

美国西北大学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校名称: 美国西北大学(埃文斯通)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Evanston) 所在位置:美国,633 Clark Street Evanston, IL 60208 (847) 491-3741

创建时间:1851 QS排名:24 USNEWS排名:11 录取率:0.18 学校中文网址:https://meiguo./school/1439/

西北大学工程学院在USNews2019全美工程学院排名第20位,是美国顶尖工程学院之一。西北工程学院提供有许多学位课程供学生选择,和留学网一起来了解。 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OGRAM (MEM)(工程管理硕士) 工程管理硕士这门课由西北大学工程学院提供,提供给有意向在掌握尖端技术的同时培养核心管理领导能力的有经验的理工科学生。课程融工商管理硕士核心管理原理和综合量化分析工具于一体,让学生有能力以商业用语进行交流,从策略的角度转移到战略的角度。工程管理硕士毕业生可在高科技公司担任领带角色。 基本信息 学位名称工程管理硕士学时在职2–3年,全日制True9–15个月开课时间国际学生与全日制学生:True秋季(九月),在职:任何学期学位结构核心必修7True+,高阶方法2True+,选修3,共12授课地点EvanstonTruecampus(埃文斯顿校区)费用每门课$4,997True(乘以12)、生活费、书本费、杂费。一学期修读四

门课的全日制学生该学期固定$17,063申请截止日期全日制:第一轮1月15,第二轮3月15,第三轮(有名额才开放)在职:True8月1日True(秋),11月15日(冬),2月15日True(春),True5月1日(夏)Master of Science in Analytics(分析学硕士) 分析学硕士由西北大学工程学院提供,为学生提供在当今高度竞争的数据驱动的世界中获得商业成功所需的技能。这门课借鉴著名教授和讲师的专业知识,融数学、统计学、高阶信息技术和数据管理于一体,让学生在全身心投入这门综合的应用型课程的同时学会鉴别模式与趋势,通过模拟评估推动优化推荐,从大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中进行阐述、形成观点,并用有助于商业成功的实际用语将自己的发现传达。 除了课堂学习以外,分析学硕士还提供实习和工业项目,让毕业生有能力向企业挖掘和传达数据的全部价值。在同类课程中,许多都只侧重分析学的某一个方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主要是擅长模拟或者数据挖掘。但在西北法学,分析学硕士涵盖分析的三个方面(预测、规范、描述),提供严格的教学。它的核心课程是统计学、机器学习、优化、数据库以及数据管理。课程层层深入,另有案例学习、团队项目、企业客席演讲者的讲座作为补充,确保这里的学术体验基于商业实践。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调动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积极参与各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根据《西北大学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规定》(校发[2007]研字14号),结合《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层次科研奖励办法》,特对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日常管理和申请学位时要求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取得的其他科研成果做出如下规定: 第一章硕士研究生的日常管理 第一条请假制度。硕士研究生上课期间请假须经导师和上课老师批准,并报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备案。有以下情况之一者,课程计零分并重修:请假课时累计超过该门课程课时量1/3及其以上者;无故旷课3次以上者。 第二条学术活动管理。申请硕士学位时,须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管理学理论方法与创新论坛、校研究生学术活动月中至少做一次与硕士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报告。 第二章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管理 第三条学院硕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杜绝学术虚假现象、严禁篡改试验数据、捏造研究成果和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第四条2012级及以后入学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包括2012级)在读期间,须在西北大学规定的权威、核心或重要期刊目录上以第一作者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与导师合作的权威或核心期刊论文可以是第二作者)。各类期刊的增刊一律不算。 第五条学院积极鼓励硕士研究生参与高水平科学研究工

作,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视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符合申请学位条件: 1.国家级获奖参与者前七名,或省部级科研奖励前五名。 2.主持或参与一项国家级(排名前七位)或省部级课题(排名前五位)。 3.编著或者参与编著在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三联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经学校认定的的学术专著,独立撰写5万字以上。 4.参与50万元及以上的横向科研项目(排名前七位)、或参与20万元及以上的横向科研项目(排名前五位)、或参与10万元及以上的横向科研项目(排名前三位)。 第六条学院对在读硕士的科研成果给予与本院教师同等的科研奖励。学院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后3个月内,若提供与其毕业论文相关的高层次科研成果,我院仍将给予奖励。奖励办法、目录见《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层次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第三章附则 1.本办法适用对象为学院在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未涉及到的内容,以校研究生院相关规定为准。 2.第一单位署名须为“西北大学”或“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不包括校内其他单位成果)。 3.本管理办法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负责解释,从2013年1月1日开始执行。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2年12月19日

西北史前考古-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西北史前考古》 一、课程名称:《西北史前考古》 二、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三、适用对象:(专业、年级)文化遗产学院考古专业本科生 四、计划学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陈洪海、郭梦 七、课程简介: “西部考古之一——西北史前考古”,地域包括今之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全部及陕西、内蒙古两省区之一部,时间为被中原文化直接统治之前,内容为西北地区史前环境下的文化(在时间、空间、内涵方面)关系的演化。本课不是资料堆砌,而着重于对已有资料的分析研究,让学生清楚西北史前考古的研究现状,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所培养。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共有四讲。第一讲西北史前考古绪论主要目的是厘清西北、史前两个空间、时间上的概念,并介绍这一地区史前考古学的田野调查和研究工作的历史。第二讲甘青地区史前文化,通过期中作业的形式,促使学生自学掌握此部分内容。第三讲围绕二次扰乱葬、火葬、尸骨摆放姿势、男女合葬墓、特殊随葬品等西北地区史前时期的特殊埋葬习俗展开深入讨论,目的是从葬俗窥见史前人群交往、流变的信息。第四讲新疆史前考古,在使学生掌握新疆史前主要考古学文化的基础上,对岩画、青铜器、游牧经济、人种组成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专题展开深入讨论。 第一讲西北史前考古绪论 第一节西北地区空间概念 1.西北地区的地理范围:甘、青、新、宁,陕西西部、内蒙中西部。 2.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单元: 黄土分布区:陇山、六盘山为界分作东西两部分,乌鞘岭西界。 青藏高原区:东部河谷地带、西部高原草地、高山 蒙新荒漠区:冲、洪积平原、戈壁荒漠、沙漠地带、绿洲、草原。

3.西北地区全新世环境的变迁:7500-3500气候最适宜期,三部曲。 4.西北地区的文化环境单元:陇东、甘青、新疆三区域。 第二节史前时期的时间概念 1.史前期的开始时间 2.史前期的结束时间:汉通西域之前 第三节西北史前考古历史的回顾 1.外国学者的早期探险活动以及科学考察:斯文-赫定、安特生。 2.我国学者建国前的科学考察:夏鼐 3.五、六十年代西北地区的考古学进展 4.八十年代以前的发现与研究 5.八十年代以来的进展 第二讲甘青地区的史前文化 通过完成期中作业的方式,自学此章节内容。 第三讲甘青地区史前葬俗 第一节葬俗的内容 1.位置:墓地位置、地形地貌、墓葬布局 2.形制:平面形状、立体结构、方向、制作方法 3.葬具:种类(棺、椁)、质料(石、木、土坯)、形状、制法 4.葬式:人数(单人、多人)、次数(一次、二次)、性别、年龄、姿势(躯体的仰、俯、侧,四肢的伸直与弯曲) 5.随葬品:种类、数量、摆放位置 第二节二次扰乱葬辨析 1.发现与认识过程 2.辨析的标准 3.统计分析结果 第三节火葬墓研究 1.火葬墓的发现 2.火葬墓存在的时间和分布范围 3.火葬墓与二次扰乱葬

SCI各领域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一览

S C I各领域国际顶尖学 术期刊一览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SCI各领域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一览 中国科学院科技情报中心将各领域的SCI期刊按影响因子大小分成四个区,其中一区和二区为高影响因子论文,三区为中等影响因子论文,四区为低影响因子论文。其中,一区和二区的一小部分杂志被列为顶尖学术期刊(Top Journal)。 要比较各校在高水平的杂志的论文发表情况,可以根据顶尖杂志的名单和一区二区的杂志名单,查询ISI网站,谁好谁差,一比就知,无需争辩,一目了然。 以下为各领域顶尖学术期刊的详细名单 分区中文分类刊名简称 1 地学 ACTA ASTRONOM 1 地学 ADV GEOPHYS 1 地学 AM J SCI 1 地学 B AM METEOROL SOC 1 地学 CLIM DYNAM

1 地学 J CLIMATE 1 地学 J PETROL 1 地学 LIMNOL OCEANOGR 1 地学 QUATERNARY SCI REV 1 地学 REV GEOPHYS 1 地学 TELLUS B 2 地学 AM MINERAL 2 地学 CHEM GEOL 2 地学 EARTH PLANET SC LETT 2 地学 GEOCHIM COSMOCHIM AC 2 地学 GEOLOGY 2 地学 GEOPHYS RES LETT 2 地学 J GEOPHYS RES 2 地学 J ATMOS SCI 2 地学 MON WEATHER REV 1 地学天文 ANNU REV ASTRON ASTR

生物学考研专业方向与院校推荐

2011年生物学考研专业方向和院校推荐 21世纪被称为生物世纪,可见生物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生物学技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食品生产中的转基因大豆、啤酒、瘦肉型肉猪,用于制衣的优质棉料和动物皮革,医学上疫苗、药品的生产和开发以及试管婴儿技术的应用,逐渐流行推广起来的生物能源如沼气、乙醇等,都包含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作为一门意义重大、极富发展潜力的学科,生物学下属的二级学科包括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制药学等主要传统学科。同时,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又新兴起了一些新的分支学科,如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学、海洋生物学等。 微生物学:微生物制药最热门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中最早出现的分支学科之一,其研究大方向可以分为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两类。在基础微生物学的培养中,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具备创新性思维、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文献查阅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写作能力。该方向的毕业生可到科研院所、学校等单位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而在应用微生物学的培养中,除了上述培养要求外,有些专业还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工程设备的使用原理。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里的一个大学科,就读于不同方向的学生在就业上所处的境遇会不同。就读于偏向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科,在工作选择上,一般只能选择到大学或研究所工作,而这些单位对招聘对象的要求也很高,一般要求应聘者拿到博士学位。如果所学专业偏向于应用的领域,就业的选择面要广得多,可到企业、政府部门、学校从事生产、检测和教学等工作。目前在微生物专业中,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是生物能源和微生物制药,尤其在制药方面,就业率一直都比较高。 在微生物方面有良好声誉和不俗实力的院校较多,从往年的情况来看,各院校在微生物专业上的招生人数也比较多。 以山东大学为例,山东大学1952年就设立了微生物专业,是国内大学中最早开设微生物专业的院校。山大的微生物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生物资源转化、环境保护为主要研究方向,科研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山大生命科学院院长曲音波教授,主要研究纤维素酶和可再生资源微生物转化技术。 推荐院校: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