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轧制原理和规程设定

轧制过程的基本理论

咬入:依靠回转的轧辊与轧件之间的摩擦力,轧辊将轧件拖入轧辊之间的现象称为咬入

轧辊受力

轧件受力

实现轧制过程的条件之咬入条件

x

x T N =x

x T N >不能实现自然咬入 平衡状态

可以实现自然咬入

x

x T N

Tx

Ny

Ty x

x

y

y

N

前进与后退方向力的博弈

αsin N N x =咬入阻力

ααcos cos Nf T T x ==咬入力

x

x T N <ααcos sin Nf N

<αtan 咬入阻力<咬入力

咬入条件

α<β

α>β

α=β

咬入角

摩擦角

f

=βtan α

βtan tan =不能自然咬入

平衡

自然咬入

稳定轧制条件

合力作用点的中心角逐渐变小

?

αx

K y

α?=

K x ——合力作用点系数

y y tan f β=αy ——稳定轧制阶段的咬入角

稳定轧制的咬入条件是:

y

y y

x

K αφββ≤?

≤y

y y x

tan tan

f f K αφ≥?≥

)

1arccos(D

h

?-=α改善咬入条件的途径

降低α

增加轧辊直径D

降低压下量Δh

小头进钢

强迫咬入

提高β

改变轧件或轧辊的表面状态,以提 高摩擦角。

合理地调节轧制速度:低速咬入,高速轧制 。

冷轧轧制油的选择及原理讲解学习

冷轧轧制油的选择及原理 1. 前言 冷轧轧制选择轧制油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轧机的产量和质量. 特别是新建的轧机, 必须选择合适于轧机特点的冷轧油, 才能满足轧制规范和后部工序的要求. 本文根椐武汉钢铁公司冷轧厂五机架轧机, HC轧机及宝钢五机架连轧机组的一些经验和数据, 提出适合于循环糸统的冷轧轧制油润滑特性和退火清净性的要求. 2.冷轧油的润滑性 无论是原有的轧机或是新建引进轧机, 都有一套满足产品大钢的轧制规范, 都有一个最小的轧制厚度, 要满足该轧机能顺利的生产出最薄的厚度, 必须有相应的具有一定润滑性的冷轧油.体现冷轧油的润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该油品的皂化值, 皂化值越高, 冷轧油的润滑性越好. 但一般来说, 合成酯糸列的油品的价格也越高, 因此必须合理侈选择冷轧油的润滑性. 2.1 弹性核理论 冷轧时变形区中的摩擦糸数与冷轧油的润滑性, 亦就是与油品的皂化值有一定的关糸. 皂化值越高, 其在变形区中的摩擦糸数越小, 而摩擦糸数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该轧机所能轧制的最薄厚度.

根据冷轧带钢弹性核理论[1], 冷轧带钢时, 在变形区中, 金属可出现得不到压下而转入弹性状态. 并处于变形区的中心部分, 故称弹性核. 弹性核的出现徒然消耗轧制压力而不产生压下变形, 是延伸困难的根本原因. 以延伸难度糸数Ky来评定轧机的适轧厚度 Ky = 1 / 3 C×u ×(1.15 Qs -Qt ) ×D / h 式中: C = 1 / 9500 u = 摩擦糸数 Qs = 单向变形抗力 Qt = 前后张力平均值 D = 轧辊直径 h = 出口厚度 当Ky =0.17 弹性核占变形区长30 % Ky= 0.27 弹性区占变形区长50 % Ky= 0.17---0.27 时为难轧产品 Ky<0.17 计算的出口厚度为适轧产品.. Ky>0.27 为极难轧产品,这时有很大的轧制压力 变形量只有5—10 % 以上式可以看出, 最小轧制厚度与摩擦糸数u 和辊径D 成正比. 对于一定的轧机, 轧制定材质的带钢时, 摩擦糸数越小, 则该轧机可轧厚度就越薄. 这就取决于使用怎样润滑性的冷轧油产品.

常见的轧制油有哪些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814269746.html,) 常见的轧制油有哪些? 变宝网11月17日讯 轧制油具有良好的极压性和润滑性,能提高加工面的光洁度和精度。在冷热轧生产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讲讲几种常见的轧制油。 常见的轧制油: Wk-3轧制油 该轧制油是普通经济型轧制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冷却性和退火清净性。可用于中低速可朔轧机及普通冷连轧上使用,轧制厚度从2.0mm轧到0.3mm的各种规格的带钢上使用。使用时用自来水按要求浓度配制成轧制液,通常轧制带钢时使用浓度在3.5%左右,视机组及轧制规程而定。 Wk-4轧制油

本轧制油品采用半合成配方生产,有较好的乳化稳定性和轧制清净性,可杜绝粘辊现象产生,该产品极压润滑性优异,能在轧制瞬间产生高温时起到极佳的润滑作用,有效降低摩擦系数,明显降低耗电量,提高生产效益,有较好的使用经济性。该轧制油适用于各种冷连轧机组及轧制厚度需轧制到0.2mm左右的可朔轧机上使用,可轧制光亮带、镀锡、镀锌带钢。通常使用浓度在3%左右。 Wk-5轧制油 本品采用进口极压添加剂及全合成配方生产,有极佳的极压润滑性和轧制清净性,可用于各种高速冷轧机组,宽幅可朔轧机及轧制厚度在0.2mm以下的轧薄工艺上。采用该产品轧制后的带钢可获得满意的形状,保持带钢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和均匀的厚度及光亮度。使用浓度为2~4%,视机组及轧制规程而定。 铝板轧制油(乳化型) 轧制油一般选用精制矿物油加入植物油性剂,极压剂,乳化剂,抗氧化剂等多种添加剂加工面成。应用于铝及铝合金热轧加工时作润滑,冷却,冲洗用,可配比成不同浓度的乳化液。 更多关于轧制油的资讯可以关注变宝网,有想要买卖废旧轧制油的也可以联系变宝网客服。 本文摘自变宝网-废金属_废塑料_废纸_废品回收_再生资源B2B交易平台网站; 变宝网官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1814269746.html,/newsDetail373440.html 网上找客户,就上变宝网!免费会员注册,免费发布需求,让属于你的客户主动找你!

不锈钢冷却轧制油的应用

不锈钢冷却轧制油的应用 不锈钢轧制油是在不锈钢冷轧过程中影响不锈钢板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冷轧轧制是在一定条件下旋转轧辊给予轧件压力,使轧件产生塑性变形的一种加工方式。轧件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断面减少,形状改变,长度延伸,并伴有展宽,这时轧件与轧辊不体面产生相对滑动,产生摩擦,并伴有摩擦热和变形热。在轧制过程中,在变形区压力的作用下,轧辊会产生弹性变形,带材会产生塑性变形。不锈钢轧制油通过带材的楔入作用进入变形区,黏附在不锈钢带钢及轧辊上,以满足润滑和冷却的需要。 不锈钢轧制油在冷轧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1)润滑轧辊和带钢,减少被轧制金属与轧辊的外摩擦,从而降低轧辊磨损,降低轧制总压力和能量消耗,增 加道次压下率,减少轧制道次,提高轧制速度。 (2)对轧制变形区进行充分的冷却。借助不锈钢轧制油的冷却作用,可防止轧辊软化和辊型变化,使轧制过程 稳定,有利于严格控制产品精度和板形,保证轧后带 材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3)清洗轧制区及带钢表面,避免轧辊和带钢表面产生机械划伤,同时使轧后带材表面附着一层油膜,有利于 在以后工序的周转过程中起到防锈作用。 不锈钢轧制油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轧制过程的稳定性和带钢表面质量。为了保证轧制过程稳定进行,不锈钢轧制油应满足以下

性能要求: (1)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2)具有良好的冷却性能: (3)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 (4)清净性能良好: (5)化学稳定性好: (6)环保安全: 理想的轧制油是各种性能的平衡和兼顾,顾此失彼可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如下问题:(1)轧制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黑化严重,顔色呈深褐色:(2)轧制油在使用5个月后带钢出现腐蚀现象,钢卷在存放期间带钢上出现黑色蛇形边;(3)轧后带钢表面不光亮,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通过对用油分析了解到:油品旋转氧弹值较低,抗氧化性能差,产品硫含量高,铜片腐蚀达到4级,防腐性能差,粘度偏高,影响轧制油的冷却性能,影响带钢光洁度。 不锈钢冷轧轧制油由低粘度、窄馏分深度加氢精制矿物油作基础油。添加合成酯提高轧制油的润滑性能,添加含磷化合物提高轧制油的抗压抗磨性能,添加防腐蚀剂提高轧制油对带钢表面的保护能力,添加抗氧剂、金属减活剂提高轧制油的抗氧化性能和使用寿命。 根据设备工艺参数、轧制材料的种类和成品的规格要求,推荐使用不锈钢轧制油的理化指标如下所示:

金属塑性加工学轧制理论与工艺样本

轧制理论某些思考题 1.简朴轧制过程条件,变形区及重要参数有哪些? 答:简朴轧制过程:轧制过程上下辊直径相等,转速相似,且均为积极辊、轧制过程对两个轧辊完全对称、轧辊为刚性、轧件除受轧辊作用外,不受其她任何外力作用、轧件在入辊处和出辊处速度均匀、轧件自身力学性质均匀。变形区:(1)几何变形区:入口和出口截面之间区域、(2)物理变形区:发生塑性变形区域变形区参数:(1)咬入弧:轧件与轧辊相接触圆弧。(2)咬入角α:咬入弧所相应圆心角称为咬入角。(3)变形区长:咬入弧水平投影。(4)轧辊半径R。(5)轧件轧前、后厚度H、h。(6)平均厚度。(7)轧件轧前、后宽度B、b。(8)平均宽度。(9)压下量 2.改进咬入条件途径。 答:由α≦β应使α↓,β↑ 1.减小α办法:由α=arccos(1-△h/D) 1)减小压下量。 2)增大D。生产中惯用办法:3)采用开始小压下或采用带有楔形端钢坯进行轧制办法 2.提高β办法:轧制中摩擦系数重要与轧辊和轧件表面状态、轧制时轧件对轧辊变形抗力以及轧辊线速度大小关于1)变化表面状态,如清除氧化皮。2)合理调节轧制速度,随轧制速度提高摩擦系数减少,采用低速咬入。3)变化润滑状况等。 3.宽展构成及分类。 答:构成:滑动宽展△B1、翻平宽展△B2、鼓形宽展△B3 分类:自由宽展、限制宽展、强制宽展 4.先后滑区、中性角定义。

答:(1)前滑区:摩擦力方向与带钢运营方向相反,在变形区出口处,金属速度不不大于轧辊圆周速度,相对轧辊向前运动。 (2)后滑区:摩擦力方向与带钢运营方向相似,在变形区入口处,金属速度不大于轧辊圆周速度,相对轧辊向后运动。 (3)中性角:前滑区与后滑区别界面相应圆心角叫中性角,金属速度与轧辊圆周速度相等,相对轧辊没有运动。 5.拟定平均单位压力办法,阐明。 答:(1)理论计算法:它是建立在理论分析基本上,用计算公式拟定单位压力。普通,都要一方面拟定变形区内单位压力分布形式及大小,然后再计算平均单位压力。 (2)实测法:即在轧钢机上放置专门设计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放大或直接送往测量仪表将其记录下来,获得实测轧制压力资料。用实测轧制压力除以接触面积,便求出平均单位压力。 (3)经验公式和图表法:依照大量实测记录资料,进行一定数学解决,抓住某些重要影响因素,建立经验公式或图表。 6.卡尔曼微分方程:条件、作图、推到建立,M.D斯通公式轧制力、轧制力矩计算。(P50) 7.轧材按断面形状特性分类及重要用途。 答:依照轧材断面形状特性,分为型材、线材、板材、带材、管材和特殊类型等。依照加工方式,轧制产品分为热轧材和冷轧材两大类。 (1)型材中工字钢、槽钢、角钢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金属构造,扁钢重要用作桥梁、房架、栅栏、输电、船舶、车辆等。圆钢、方钢用作各种机械零件、农

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教案).x

备课本 课程名称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课时数64 适用班级金属材料081、082授课教师孙斌 使用时间2011学年第1学期 冶金工程学院

绪论 0.1金属塑性成形及其特点 金属压力加工:即金属塑性加工,对具有塑性的金属施加外力作用使其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改变金属的形状、尺寸和性能而获得所要求的产品的一种加工方法。 金属成型方法分类: (1)减少质量的成型方法:车、刨、铣、磨、钻等切削加工;冲裁与剪切、气割与电切;蚀刻加工等。 (2)增加质量的成型方法:铸造、焊接、烧结等。 (3)质量保持不变的成型方法(金属塑性变形):利用金属的塑性,对金属施加一定的外力作用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改变其形状尺寸和性能而获得所要求的产品的一种加工方法。如轧制、锻造、冲压、拉拔、挤压等金属压力加工方法。 金属压力加工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1)因无废屑,可节约大量金属; 2)改善金属内部组织及物理、机械性能; 3)产量高,能量消耗少,成本低,适于大量生产。 缺点:1)对要求形状复杂,尺寸精确,表面十分光洁的加工产品尚不及金属切削加工方法; 2)仅用于生产具有塑性的金属; 0.2 金属塑性成形方法的分类 0.2.1按温度特征分类 1.热加工在充分再结晶温度以上的温度范围内所完成的加工过程,T=0.75∽0.95T熔。 2.冷加工在不产生回复和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加工T=0.25T熔以下。 3.温加工介于冷热加工之间的温度进行的加工. 0.2.2按受力和变形方式分类 由压力的作用使金属产生变形的方式有锻造、轧制和挤压 1.锻造:用锻锤的往复冲击力或压力机的压力使金属进行塑性变形的过程。分类: 自由锻造:即无模锻造,指金属在锻造过程的流动不受工具限制(摩擦力除外)的一种加工方法。 模锻:锻造过程中的金属流动受模具内腔轮廓或模具内壁的严格控制的一种工艺方法。

不锈钢冷轧轧制油的工业应用

不锈钢冷轧轧制油的工业应用 不锈钢轧制油是在不锈钢冷轧过程中影响不锈钢板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冷轧轧制是在一定条件下旋转轧辊给予轧件压力,使轧件产生塑性变形的一种加工方式。轧件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断面减少,形状改变,长度延伸,并伴有展宽,这时轧件与轧辊表面产生相对滑动,产生摩擦,并伴有摩擦热和变形热。在轧制过程中,在变形区压力的作用下,轧辊会产生弹性变形,带材会产生塑性变形。不锈钢轧制油通过带材的楔入作用进入变形区,黏附在不锈钢板及轧辊上,以满足润滑和冷却的需要。 不锈钢轧制油在冷轧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1)润滑轧辊和带钢,减少被轧制金属与轧辊的外摩擦,从而降低轧辊磨损,降低轧制总压力和能量消耗,增加道次压下率,减少轧制道次,提高轧制速度。 (2)对轧制变形区进行充分的冷却。借助不锈钢轧制油的冷却作用,可防止轧辊软化和辊形变化,使轧制过程稳定,有利于严格控制产品精度和板形,保证轧后带材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3)清洗轧制区及带钢表面,避免轧辊和带钢表面产生机械划伤,同时使轧后带材表面附着一层油膜,有利于在以后工序的周转过程中起防锈作用。 不锈钢轧制油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轧制过程的稳定性和带钢表面质量。为了保证轧制过程稳定进行,不锈钢轧制油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1)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2)具有良好的冷却性能;(3)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4)清净性好;(5)化学稳定性好;(6)环保健康。 理想的轧制油是各种性能的平衡和兼顾,顾此失彼可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某冷轧厂原使用某中日合资品牌的轧制油,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如下问题:①轧制油使用一段时间后黑化严重,颜色呈深褐色;②轧制油使用5个月后板带出现腐蚀,钢卷在成品仓库存放期间板带上出现黑色蛇形边;③轧后板带表面不光亮,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 通过对用油分析了解到:油品旋转氧弹值较低,抗氧化性能差;产品硫含量高、铜片腐蚀达到4级,防腐性能差;粘度偏高,影响轧制油的冷却性能,影响板面光洁度。 鉴于以上诸多问题,决定更换使用新不锈钢冷轧轧制油。新不锈钢冷轧轧制油由低粘度、窄馏分深度加氢精制矿物油作基础油:添加合成酯提高轧制油的润滑性能;添加含磷化合物提高轧制油极压抗磨性能;添加防腐蚀剂提高轧制油对板面的保护能力;添加抗氧剂、金属减活剂提高轧制油的抗氧化性能和使用寿命。 根据设备工艺参数、轧制材料的种类和成品的规格要求,推荐使用新不锈钢冷轧轧制油,其理化指标如表1所示。 表1新不锈钢冷轧轧制油的理化指标 表1 新不锈钢冷轧轧制油的理化指标 项目质量指标试验方法 外观透明液体目测 运动粘度(40℃)/(mm2·s-1)10.0~12.0GB/T265 闪点(开口)/℃≥160GB/T3536

热轧轧制原理及工艺

热轧轧制基本原理及基本工艺 一.概论 铝是目前仅次于钢铁的第二类金属,其板带材具有质轻、比强度高、耐蚀、可焊、易加工、表面美观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特别是航空航天、包装印刷、建筑装饰、电子家电、交通运输等领域。比如,航空航天方面,前几天发射的“神八”飞船,上面好多铝及铝合金用品都是西南铝和东轻公司加工制造的,不过这些产品一般都是军工产品,我们目前还没有生产的权利,我们厂也没有参与加工,但是也是铝加工行业的骄傲。 包装印刷方面,大家都熟知的PS版,虽然现在我们已经退出了这个产品的生产竞争行列,但是我们曾经生产过,曾经取得过比较好的生产成绩。建筑装饰方面,我们生产过的主要有铝塑底板带,大批量的各系合金的氧化带等。 电子家电方面较多,前段时间大批量生产的液晶电视背板,键盘料等。交通运输方面,大家熟知的5754声屏障。虽然有些产品我们已经不再生产,但是这些产品我们不再陌生,到超市里面逛街的时候看看电饭煲盖子里的铝板,看看各种大型的液晶电视,可能某些产品所用的铝及铝合金配件就是我们厂生产的呢! 二.热轧的简单概念及特点 热轧是指在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轧制。 再结晶就是当退火温度足够高,时间足够长时,在变形金属或合金的纤维组织中产生无应变的新晶粒(再结晶核心),新晶粒不断的长大,直至原来的变形组织完全消失,金属或合金的性能也发生显著变化,这一过程称为再结晶,其中开始生成新晶粒的温度称为开始再结晶温度,显微组织全部被新晶粒所占据的温度称为终了再结晶温度,一般我们所称的再结晶温度就是开始再结晶温度和终了再结晶温度的算术平均值,一般再结晶温度主要受合金成分、形变程度、原始晶粒度、退火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以上就是理论上的热轧的简单原理,在我们铝加工行业的实际生产中主要的体现是,当铸锭在加热炉内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也就是再结晶温度以上时,进行的轧制,而这一个温度的确定主要依据是铝合金的相图,也就是最理想化的情况下,加热温度的确定为该合金在多元相图中固相线80%处的温度为依据,这就牵扯到了不同合金多元相图的问题,比较深奥,所以我们只要知道,加热温度的确定是以该合金固相线的80%为依据,在制度的执行中,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多加修改所得到的适合该合金生产的温度 热轧的特点: 1、能耗低,塑性加工良好,变形抗力低,加工硬化不明显,易进 行轧制,减少了金属变形所需的能耗 2、热轧通常采用大铸锭、大压下量轧制,生产节奏快,产量大, 这样为规模化大生产创造了条件 3、通过热轧将铸态组织转变为加工组织,通过组织的转变使材料 的塑性大幅度的提高 4、轧制方式的特性决定了轧后板材性能存在着各向异性,一是材

思考题目-轧制与挤压工艺与设备

复习思考题目(轧制与挤压工艺与设备) 1、金属压力加工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 2、何为轧制?何为挤压? 3、金属压力加工时,如何区分热加工、温加工和冷加工? 4、金属铸坯经过塑性(压力)加工变形后,机械性能得到提高,简述其中机理。 5、在塑性加工理论中,压力加工使金属产生加工变形的条件(判据)是什么? 6、如何确定金属材料的加工变形抗力? 7、什么是应力张量?它有几个独立分量? 8、金属的形变能与变形能有何差别? 9、金属塑性变形时,如何描述应力-应变关系? 10、板带材轧制时,如何划分变形区? 11、金属轧制的道次压下率指的是什么? 12、轧制的咬入条件是什么?如何改善轧制时的咬入困难? 13、轧制时,轧制压力主要由哪些参数决定? 14、金属轧制时,如何计算轧制压力? 15、金属轧制压力计算公式(采利科夫、D.R. Bland、R.B. Sims、M.D. Stone、S. Ekelund)有何特点?有何区别? 16、板带材轧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17、轧辊传递巨大的轧制压力和轧制扭矩,其结构有何特点?材质如何?制造有何特别要求? 18、轧辊轴承有哪些类型?有何特点? 19、轧辊调整有哪些类型?轧辊平衡装置有哪些类型? 20、液压压下和电动压下有何特点? 21、为何要对轧辊进行轴向调整?轧辊轴向调整装置有哪些类型? 22、带材轧机的弯辊装置有哪些形式?为何要进行弯辊操作? 23、轧机机架受力有何特点?机架所受倾翻力矩从何而来? 24、轧机传动系统由什么组成?传动系统分动箱有何特点? 25、金属挤压生产的方法有几种主要类型? 26、与轧制相比较,挤压加工有何优缺点? 27、金属挤压生产的主要产品类型有哪些? 28、金属挤压生产可分为几个阶段?有何特点? 29、正向挤压与反向挤压有什么不同?方向挤压工艺有何优点? 30、挤压机由哪些主要部件组成?

铝板带冷轧轧制油检测分析

一、目的:检测冷轧轧制油性能 二、围:冷轧轧制油 三、职责: 四、容: (一)运动粘度(参照GB/T265) 1.1 仪器 1.1.1 毛细管粘度计,定期检定并确定系数每次试验时,根据样品粘度围选 择不同毛细管径的粘度计。被测样品在选用的粘度计里流出时间不得少于200s 1.1.2 恒温浴:附设自动搅拌装置和能够准确调节温度的热电装置(温控精 度0.1℃) 1.1.3 玻璃水银温度计,分度为0.1℃(定期检定) 1.1.4 秒表,分度为0.1s,(定期检定) 1.2试剂及溶液 1.2.1石油醚,60~90℃,分析纯 1.2.2无水乙醇,化学纯 1.2.3铬酸洗液 1.3试验准备 1.3.1对油品来说,若试样含有水或机械杂质时。在试验前必须经过脱水处理,并过滤机械杂质 1.3.2对水基样品,若试样有杂质也需过滤 1.3.3 粘度计必须清洁干燥。若沾有污垢,则用石油醚(水基样品不用)、铬酸洗液、水、乙醇依次洗涤,烘干或倒置自然晾干 1.3.4 开启恒温浴,将温度设定至测量所需的温度。同时选择适宜量程并校 准的温度计浸入恒温浴中,用夹子固定在支架上,试验的温度必须保持恒定到 ±0.1℃。 1.4试验步骤 1.4.1 装样:在径符合要求且清洁干燥的毛细管粘度计装入试样,装样时, 将橡皮管套在粗管的小玻璃支管上,并用食指堵住粗管口,将粘度计倒置,把毛细管的长玻璃管伸入样品,用吸耳球通过橡皮管将样品吸到第二个刻度(注意不

要使管身、扩部分的液体发生气泡和裂隙)提起粘度计正放,擦干净外壁所附着的样品,并从支管上取下橡皮管套在有毛细管的长玻璃管口。 1.4.2 恒温:将装有试样的粘度计浸入事先准备妥当的恒温浴中,并用夹子 将粘度计固定在支架上,将粘度计调整成为垂直状态。试验温度保持恒定在 ±0.1℃,恒温样品约15min。 1.4.3 测量:将样品吸至粘度计扩球,使试样液面稍高于刻度标线,注意不 要让毛细管粘度计和扩球产生气泡或裂隙,计下试样从第一刻度标线到第二刻度标线间的流出时间。重复进行,计算各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差数不超过算术 平均值的±0.5%,取两次的平均值。 1.5计算 在温度T时,试样的运动粘度V(mm2/s)按下式计算。 V=C×T 式中:C——粘度计常数,(mm2/s2) T——试样流动时间,s (二)微量水分(参照体积法GB/T7600)。 2.1试剂及仪器 100ml烧杯、微量进样器0.5微升1毫升、微量水分测定仪、蒸馏水、待测样品。 2.2仪器的标定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按确定键,仪器开始搅拌电解,抽取0.1微升蒸馏水,点击启动键,待蜂鸣声响之后观察显示器读数,直到将显示值标到100±8微克即为标定完毕。 2.3试验步骤 2.3.1根据被测样品的含水情况选择合适的进样器。 2.3.2将进样器用被测样品冲洗2~3次(来回抽取样品),然后吸入一定量的样品,为注样作好准备。 2.3.3把样品通过进样口注入到电解液中,电解自动开始。 2.3.4测定结束,蜂鸣器响,仪器显示数值便为实际所测定的水分,单位为

降低冷轧轧制油消耗的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814269746.html, 降低冷轧轧制油消耗的措施 作者:韩玉龙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7年第11期 摘要:冷轧带钢生产技术过程中的油耗问题,是深刻影响冷轧产品生产成本水平和质量 技术水平的代表性因素,本文围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既提升冷轧带钢表面质量同时又降低冷轧轧制油消耗的措施论题,设备上选取了控制冷轧轧机轴承润滑泄露以及工艺上选取了轧钢最佳浓度控制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冷轧带钢;轧制;油品消耗;降低策略 中图分类号:TG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1-0088-01 在冷轧带钢应用材料的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作为最为主要技术表现类型的润滑剂和冷却剂,对冷轧带钢应用材料的实际生产质量水平的获取状态具备极其深刻的影响和制约作用[1]。而在冷轧生产过程中乳化液消耗规模长期居高不下的技术背景下,将会导致冷轧带钢应 用材料的生产技术成本支出规模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给企业实际获取的生产经营造成明显不良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降低冷轧轧制油消耗的措施展开简要阐释。 1 轧制油发生异常消耗技术现象的基本原因 第一,轧机设备机组系统存在表现程度较为严重的漏油技术现象,以及频繁发生的撇油现象。现阶段包钢集团配备运行的冷连轧机组生产技术系统,属于全液压压下机组技术设备应用形态,实现了对轴承间润滑应用技术系统,但是由于上述具备液压技术应用功能和润滑技术应用功能的技术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油品泄漏现象,而且泄漏出的油品中包含的破乳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化学物质成分,通常能对乳化液化学物质技术稳定性表现状态造成不良影响,引致轧辊生产应用技术组件的润滑技术性能表现状态发生显著破坏,导致冷轧带钢应用材料产成品,表面反射率参数表现水平明显降低。 第二,在平床过滤器应用设备的整体性技术组成结构中,液位计测量性技术组件,通常被安装设置在平床过滤器技术设备主箱体结构中滤纸支架的下方空间点位,因而导致滤纸发生一定表现程度的堵塞技术现象条件下,出现的大量乳化液物质将被集中蓄积到滤纸的上方位置,无法顺利借由滤纸中孔洞结构进入滤纸下部的技术控制之中,导致滤纸与平床过滤器技术设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真空性技术环境,并导致实际安装配置的液位计测量技术组件无法准确检测平床过滤器箱体技术结构中实际表现的乳化液液位参数数值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给冒液技术事故现象的发生提供了技术可能。 2 降低轧制油总体消耗数量的技术措施

[教学研究]热轧轧制原理及工艺

[教学研究]热轧轧制原理及工艺 热轧轧制基本原理及基本丄艺 -(概论 铝是LI前仅次于钢铁的第二类金属,其板带材具有质轻、比强度高、耐蚀、可焊、易加工、表面美观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特别是航空航 天、包装印刷、建筑装饰、电子家电、交通运输等领域。比如,航空航天方面,前儿天发射的“神八”飞船,上面好多铝及铝合金用品都是西南铝和东轻公司加工制造的,不过这些产品一般都是军工产品,我们H前还没有生产的权利,我们厂也没有参与加工,但是也是铝加工行业的骄傲。包装印刷方面,大家都熟知的PS版,虽然现在我们已经退出了这个产品的生产竞争行列,但是我们曾经生产过,曾经取得过比较好的生产成绩。建筑装饰方面,我们生产过的主要有铝塑底板带,大批量的各系合金的氧化带等。电子家电方面较多,前段时间大批量生产的液晶电视背板,键盘料等。交通运输方面,大家熟知的5754声屏障。虽然有些产品我们已经不再生产,但是这些产品我们不再陌生,到超市里面逛街的时候看看电饭煲盖子里的铝板,看看各种大型的液晶电视,可能某些产品所用的铝及铝合金配件就是我们厂生产的呢?二(热轧的简单概念及特点 热轧是指在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轧制。 再结晶就是当退火温度足够高,时间足够长时,在变形金属或合金的纤维组织中产生无应变的新晶粒(再结晶核心),新晶粒不断的长大,直至原来的变形组织完全消失,金属或合金的性能也发生显著变化,这一过程称为再结晶,其中开始生成新晶粒的温度称为开始再结晶温度,显微组织全部被新晶粒所占据的温度称为终了再结晶温度,一般我们所称的再结晶温度就是开始再结晶温度和终了再结晶温度的算术平均值,一般再结晶温度主要受合金成分、形变程度、原始晶粒度、退火温度等因素的影

金属塑性加工学—轧制理论与工艺

1.简单轧制过程的条件,变形区及主要参数有哪些?P5-7 答:简单轧制过程:轧制过程上下辊直径相等,转速相同,且均为主动辊、轧制过程对两个轧辊完全对称、轧辊为刚性、轧件除受轧辊作用外,不受其他任何外力作用、轧件在入辊处和出辊处速度均匀、轧件本身的力学性质均匀。 变形区:(1)几何变形区:入口和出口截面之间的区域、(2)物理变形区:发生塑性变形的区域 变形区参数:(1)咬入弧:轧件与轧辊相接触的圆弧。(2)咬入角α:咬入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称为咬入角。(3)变形区长:咬入弧的水平投影。(4)轧辊半径R。(5)轧件轧前、后的厚度H、h。(6)平均厚度。(7)轧件轧前、后宽度B、b。(8)平均宽度。(9)压下量 2.改善咬入条件的途径。P17 答:由α≦β应使α↓,β↑ 1.减小α方法:由α=arccos(1-△h/D) 1)减小压下量。2)增大D。生产中常用方法:3)采用开始小压下或采用带有楔形端的钢坯进行轧制的方法 2.提高β的方法:轧制中摩擦系数主要与轧辊和轧件的表面状态、轧制时轧件对轧辊的变形抗力以及轧辊线速度的大小有关1)改变表面状态,如清除氧化皮。2)合理调节轧制速度,随轧制速度提高摩擦系数降低,采取低速咬入。3)改变润滑情况等。 3.宽展的组成及分类。P19 答:组成:滑动宽展△B1、翻平宽展△B2、鼓形宽展△B3 分类:自由宽展、限制宽展、强制宽展 4.前、后滑区、中性角的定义。P37-40 答:(1)前滑区:摩擦力方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反,在变形区出口处,金属速度大于轧辊圆周速度,相对轧辊向前运动。 (2)后滑区:摩擦力方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同,在变形区入口处,金属速度小于轧辊圆周速度,相对轧辊向后运动。 (3)中性角:前滑区与后滑区的分界面对应的圆心角叫中性角,金属速度与轧辊圆周速度相等,相对轧辊没有运动。 5.确定平均单位压力的方法、说明。P50 答:(1)理论计算法:它是建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用计算公式确定单位压力。通常,都要首先确定变形区内单位压力分布形式及大小,然后再计算平均单位压力。 (2)实测法:即在轧钢机上放置专门设计的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放大或直接送往测量仪表将其记录下来,获得实测的轧制压力资料。用实测的轧制压力除以接触面积,便求出平均单位压力。 (3)经验公式和图表法:根据大量的实测统计资料,进行一定的数学处理,抓住一些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经验公式或图表。 6.卡尔曼微分方程:条件、作图、推导建立。M.D斯通公式轧制力、轧制力矩计算。P50 7.轧材按断面形状特征的分类及主要用途。P100 答:根据轧材的断面形状的特征,分为型材、线材、板材、带材、管材和特殊类型等。根据加工方式,轧制产品分为热轧材和冷轧材两大类。 (1)型材中的工字钢、槽钢、角钢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金属结构,扁钢主要

东大17秋学期《轧制理论与工艺》在线作业1 免费答案

17秋18春《轧制理论与工艺》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36 分。) 1. 在孔型设计中,如果对宽展估计过大,则在轧制过程中就会出现()缺陷。 A. 欠充满 B. 过充满 C. 堆钢 D. 拉钢 正确答案:A 2. 在轧制过程中轧件的高度方向承受轧辊压缩作用,压缩下来的体积,将按照最小阻力法则沿着纵向及横向移动。沿()移动的体积所引起的轧件宽度的变化称为宽展。 A. 纵向 B. 横向 C. 高度方向 D. 切向 正确答案:B 3. 两辊式穿孔机的孔型由什么组成()。 A. 由轧辊、导盘(或导板)和顶头组成 B. 由轧辊和顶头组成 C. 由轧辊、导盘(或导板)和芯棒组成 D. 导盘和顶头 正确答案:A 4. 广泛使用的斜轧穿孔机的轧辊数目为( )。 A. 二辊 B. 三辊 C. 四辊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5. AGC是()系统的简称。 A. 自动测量控制 B. 自动厚度控制

C. 自动宽度控制 D. 自动板形控制 正确答案:B 6. 斜轧穿孔时顶头径缩率应满足()条件,即可以顺利曳入,又不过早形成孔腔。 A. εl>εd>εdxi B. εl<εd>εdxi C. εl<εd<εdxi D. εl<εd>εdxi 正确答案:A 17秋18春《轧制理论与工艺》在线作业1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24 分。) 1. 改善钢材的组织主要通过控制()参数来实现。 A. 变形温度 B. 变形程度 C. 变形方法 D. 变形速度 正确答案:ABD 2. 中厚板轧机的布置形式有()。 A. 单机架 B. 复二重 C. 多机架(连续或半连续) D. 双机架(顺列或并列) E. 横列式 正确答案:ACD 3. 斜轧穿孔中形成孔腔的原因(): A. 外端的影响 B. 表层变形 C. 管坯径缩率小于临界径缩率

金属塑性加工——轧制理论与工艺思考题

轧制理论部分思考题 1.简单轧制过程的条件,变形区及主要参数有哪些? 答:简单轧制过程:轧制过程上下辊直径相等,转速相同,且均为主动辊、轧制过程对两个轧辊完全对称、轧辊为刚性、轧件除受轧辊作用外,不受其他任何外力作用、轧件在入辊处和出辊处速度均匀、轧件本身的力学性质均匀。 变形区:(1)几何变形区:入口和出口截面之间的区域;(2)物理变形区:发生塑性变形的区域。 变形区参数:(1)咬入弧:轧件与轧辊相接触的圆弧。(2)咬入角α:咬入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称为咬入角。(3)变形区长:咬入弧的水平投影。(4)轧辊半径R。(5)轧件轧前、后的厚度H、h。(6)平均厚度。(7)轧件轧前、后宽度B、b。(8)平均宽度。(9)压下量。 2.改善咬入条件的途径。 答:由α≤β应使α↓,β↑: 1.减小α方法:由α=arccos(1-△h/D) :1)减小压下量; 2)增大D;生产中常用方法:3)采用开始小压下或采用带有楔形端的钢坯进行轧制的方法。 2.提高β的方法:轧制中摩擦系数主要与轧辊和轧件的表面状态、轧制时轧件对轧辊的变形抗力以及轧辊线速度的大小有关:1)改变表面状态,如清除氧化皮;2)合理调节轧制速度,随轧制速度提高摩擦系数降低,采取低速咬入;3)改变润滑情况等。 3.宽展的组成及分类。 答:组成:滑动宽展△B1、翻平宽展△B2、鼓形宽展△B3; 分类:自由宽展、限制宽展、强制宽展。

4.前后滑区、中性角的定义。 答:(1)前滑区:摩擦力方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反,在变形区出口处,金属速度大于轧辊圆周速度,相对轧辊向前运动。 (2)后滑区:摩擦力方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同,在变形区入口处,金属速度小于轧辊圆周速度,相对轧辊向后运动。 (3)中性角:前滑区与后滑区的分界面对应的圆心角叫中性角,金属速度与轧辊圆周速度相等,相对轧辊没有运动。 5.确定平均单位压力的方法,说明。 答:(1)理论计算法:它是建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用计算公式确定单位压力。通常,都要首先确定变形区内单位压力分布形式及大小,然后再计算平均单位压力。 (2)实测法:即在轧钢机上放置专门设计的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放大或直接送往测量仪表将其记录下来,获得实测的轧制压力资料。用实测的轧制压力除以接触面积,便求出平均单位压力。 (3)经验公式和图表法:根据大量的实测统计资料,进行一定的数学处理,抓住一些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经验公式或图表。 6.卡尔曼微分方程:条件、作图、推到建立,M.D斯通公式轧制力、轧制力矩计算。(P50) 7.轧材按断面形状特征的分类及主要用途。 答:根据轧材的断面形状的特征,分为型材、线材、板材、带材、管材和特殊类型等。根据加工方式,轧制产品分为热轧材和冷轧材两大类。 (1)型材中的工字钢、槽钢、角钢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金属结构,扁钢

轧制理论与工艺复习题高秀华答案

轧制理论与工艺复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 1、(?); 2、(?);3.(√);4、(√);5、(√);6、(√) 二、选择题 1.B ; 2. B ; 3.A ,C ; 4.B ,C ; 5.C ; 6.A 三、分析与计算 1、解: (1)轧辊的不均匀热膨胀:轧辊温度沿轴向和径向均呈不均匀分布,因此其热膨胀也不同,进而影响实际辊缝形状。 (2)轧辊的磨损:由于轧辊受力不均,使轧辊的磨损也呈现不均匀,进而也影响实际辊缝的形状。 (3)轧辊的弹性变形:这主要包括轧辊的弹性弯曲和 弹性压扁。轧辊的弹性压扁沿辊身长度分布是不均匀 的,这主要是由于单位压力分布不均匀所致。而在靠 近轧件边部的压扁要小一些,为此使边部辊缝变小, 使带钢出现边部减薄。 如图所示,此直线反映了板凸度保持一定时压力与板 厚的关系,其斜度依成品板凸度(z z h δ)及宽度(影 响到R K )等而变化,即因产品不同而不同。各道次 的压力P 和板厚h 值基本上应落在此直线的附近,才 能保持均匀变形。如图,出现边浪时,说明轧制力超 过了板形良好要求的轧制力,此时应当适当减小辊缝, 即应当抬起压下,降低压下量,使轧制力降到良好板 形要求的轧制力范围。 2、解: Δh =H ·ε=150×30%=45(mm) _h =(150+(150-45))/2=127.5(mm) l =(R ·Δh )1/2=(800/2×45) 1/2=134.16(mm) n σ=0.785+0.25·l/h=0.785+0.25× 134.16/127.5=1.05

MPa n K n p 8.18015015.105.115.1_ =??=??=?=-?σσσ kN N l B p P 242562425612816.13410008.180==??=??=- M=2·P ·l =2×24256×134.16×10-3 =6508kN ·m=6.5MN 四、简要回答问题 1、影响前滑的因素主要有: (1)随压下率增加,前滑增加;(2)随轧件厚度减小,前滑增加;(3)随轧件宽度增加,宽展先增加后逐渐趋于不变;(4)随辊径增加前滑增大(5)随摩擦系数增加,前滑增大;(6)前张力使前滑增加,后张力使前滑降低。; 2、改善咬入的措施主要有: (1)用钢锭小头先送入轧辊进行轧制,或者采用带有楔形断头的轧件进行轧制,此时咬入角较小。在摩擦条件一定的条件下,易于实现自然咬入。 (2)强迫咬入,用外力将轧件强行推入到轧辊中,由于外力作用使轧件前端被压扁,减小了前端的接触角,同时增加了水平方向咬入的合力,因而使咬入条件得到了改善。 3、型材的生产特点是什么?予以说明。 答:(1)品种规格多。型钢品种与规格目前已达万个以上;(2)断面形状差异大。在型材产品中,除了方、圆、扁钢断面形状简单且差异不大外,大多数是复杂断面型材,这些钢材不仅断面形状复杂,而且互相之间断面形状差异很大,这些产品的孔型设计和轧制生产都有其特殊性;(3)断面形状复杂。在轧制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均匀变形;孔型各部存在明显的辊径差;非对称断面在孔型内受力、变形不均;断面各分支部分接触轧辊和变形的非同时性;断面各处温度不均匀,而产生轧后冷却收缩不均匀,造成轧件弯曲和扭转;工具磨损也不均匀,轧件尺寸难以精确计算;轧机调整、导卫装置设计、安装复杂;(4)轧机结构和轧机布置形式多种多样。在结构型式上:二辊式轧机、三辊式轧机、四辊万能轧机、多辊孔型轧机、Y 型轧机、45o轧机和悬臂式轧机等。在轧机布置形式上:横列式、顺列式、棋盘式、半连续式及连续式布置等。 4、 简述线材轧后控制冷却有哪几种类型?简述其控制冷却原理。 答:两个类型:珠光体型控制冷却和马氏体型控制冷却

冷轧轧制油使用说明及安全说明书书

冷轧轧制油使用说明书 一、产品说明 产品简介: 本产品由合成酯、防锈剂、乳化剂等其他添加剂经特殊工艺调制而成。 产品特性: 1、有极好的润滑性,由于有高的皂化值,使钢轧板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 2、极好的经济性,在整个使用期间,乳化液浓度容易控制,从而使得轧制过程的成本大为降低。 3、能获得较高的轧制速度,由于采用了最新抗磨添加剂以及极佳的润湿性,轧制液能迅速在变形区接触面扩展。同时,极好的润滑性,延长了轧辊使用寿命,也降低了铁粉在轧板上的沉积。 4、表面清洁度好,采用了新型退火促进剂,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了表面残炭的形成。 应用: 主要用于可逆冷轧钢板及不锈钢板的冷轧。 使用方法: 1、根据变形率及钢板材料的不同,控制乳化液浓度在3-6%左右。 2、乳化液使用温度:50-60℃,最好为52-55℃ 3、配制乳化液的水:要求为去离子水,电导率≤20us/cm,PH 值5.0-7.0 。最好为电导率:≤10us/cm ,PH值5.0-7.0。 注意事项: 室内储存,保质期1年

包装:170kg/桶 二、轧机和乳化液系统清洗 A设备准备阶段 1、检查所有相关设备,包括排液泵,注入泵,溢流口及管道,脱盐水管道等,保证正常使用。 B乳化液切换清洗 从一种乳化液切换到另一种乳化液,由于配方的机制不同,不能相互滥用,必须进行清洗,以使乳化液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新乳化液的功能。 乳化液切换清洗过程如下: 1、将轧机收集槽内的乳化液全部打回乳化液箱 2、排放乳化液 3、清洗乳化液全部循环系统的淤泥(包括轧机周围,收集槽、管 道、过滤器、乳化液箱等) 4、淤泥清洗完毕后,在乳化液箱中注入足够配制水 5、循环2-5小时,清洗所有设备和附属设备 6、排放清洗水 7、在乳化液箱中注入足够的配制水,升温至35-45℃ 8、配制合适0.5%浓度的新乳化液 9、循环2-5小时,充分清洗所有设备和附属设备 10、排放乳化液,准备新乳化液的配制 C乳化液的配制

#日本轧钢理论和技术发展简况

日本轧钢理论和技术发展简况 【保护视力色】【打印】【进入论坛】【评论】【字号大中小】2007-01-31 10-49 自1953年日本钢铁产量超过战前以来,经济高度发展,产量飞速提高。20世 纪70年代初期产量超过了1亿t,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钢铁大国,其后产量一直保持在 1亿多吨,并努力使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日本钢铁工业的发展以战后从欧美各国引进技术为基础,通过迅速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轧制工艺方面,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开发了高速轧制技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开发了连续轧制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发了轧制尺寸精度高、产品质量高和不受工艺过程约束的轧制技术及使用这 种技术的新型轧机。最近以适应环保要求为目的的轧制工艺引人注目。以下主要就20 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 轧制理论和轧辊的发展 1 轧制分析 众所周知,日本的轧制技术以理论为基础,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分析板材轧制中的板材形状和中间凸度的原理,对轧机的弹性变形条件和被轧材的塑性变形条件 进行了联立求解。采用将弯曲和剪切挠曲的材料力学模型进行扩展或校正的方法对各种 类型轧机进行分析的方法已基本确立。另一方面,关于材料的塑性变形,采用了三维分 析法,使分析由二维理论向高精度分析发展。在分析法的发展方面,有采用数值计算法 忠实分析变形的所谓三维分析法,有刚性和塑性FEM,有弹性和塑性FEM,尤其是还有为缩短计算时间而将上述方法进行组合的分析法。 在孔型轧制方面,一般说来纯理论处理是极为困难的。作为一种简便的方法,虽然可以采用所谓的矩形换算法把孔型轧制替换为适当的矩形断面材的扁平轧制,但无法

轧制理论与工艺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轧制理论与工艺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学习中心:院校学号:16090720884 姓名赵方杰 (共 4 页) 共20 分) 2、冷轧中采用张力轧制以降低轧制压力,通常张应力最大值为轧件的屈服极限,这样做的目 的是防止轧件在变形区外产生变形,使轧制过程不能进行。() 3、绝对变形量是指轧制前后轧件尺寸之间的差值。( ) 4、在辊速及延伸系数一定条件下,只要轧件入口速度增大,其前滑必然增加。() 5、轧制过程中前滑区和后滑区的分界面称为中性面,当前滑增加时,中性面向出口方向移动。( ) 6、张力减径机的变形区只由一个减径区组成。( ) 7、边宽、腰薄、平行边的H型钢无法采用带开闭口边的二辊孔型法生产。() 8、万能轧机轧制H型钢时,H型钢的腰部在万能孔型中处于全后滑状态。() 9、在孔型中轧制时,由于孔型侧壁的约束作用,与平辊轧制相比,使延伸效率提高。() 10、钢管生产中,毛管空心坯长度与内径之比叫穿孔比。()

二、计算题(10分) 在φ750/φ1050×1700mm 热轧机上,轧制Q235普碳钢,某道次轧制温度为1000℃,轧件轧制前厚度H=65mm ,轧后厚度h=42mm ,板宽B=1200mm ,轧制速度v=2m/s 。应力状态系数)5.0/)(04.045.0(8.0-++=H R n εσ。试计算轧制力,并求此时轧制力矩多大(变形抗力曲线如下图,忽略宽展)。 解:变形程度:%.43565 42 65%100H h =-=??= ε 接触弧长)(9.9223375l mm h R =?=??= 根据变形速率计算公式计算变形速率: -1s 26.9)4265/(375/2320002)/(/h v 2=+?=+?=h H R ε 由℃1000T 6.29==,ε 查图中曲线,得MPa 120s =σ 再由变形程度等于35.4%查得修正系数约为1.02,故修正后的屈服强度为: .4MPa 122MPa 1202.01s =?=σ 平面变形抗力为: MPa 6.7140.41225.115.11K s =?==σ )5.0/)(04.045.0(8.0-++=H R n ε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