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标准食品成本计算表

2.标准食品成本计算表
2.标准食品成本计算表

塑料袋的材料成本计算方法

塑料袋的材料成本计算 方法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塑料袋的材料成本计算方法 塑料袋材料成本计算公式 长*宽*层数*厚度*比重*价格=材料成本 举例说明: 双层长40CM,宽30CM,4丝的PP料,14600元每吨 每个袋子的材料成本价为 0.4(长)*0.3(宽)*2(层数)*0.04(厚度)*0.91(比重)*14.6(每公斤单价)=0.1275元 考虑到材料的损耗, 通常将比重设为1 0.4(长)*0.3(宽)*2(层数)*0.04(厚度)*0.91(比重)*14.6(每公斤单价)=0.14元 每个袋子材料成本为0.14元。 其它常见费用:双面胶带、印刷费、珠光膜、包装箱、电费、人工、房租、机器折旧费等。 因为是凹版印刷,所以有好多色就算好多版。? 价格按制版的大小算,? 目前是:普通(不渐变)0.15~0.17元/平方厘米,? 渐变色(线条版)0.17-0.19元/平方厘米 (关于印刷的价格接自的回答) 附:常用比重 PE塑料(聚乙烯)? 英文名称:Polyethylene? 比重:0.94-0.96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1.5-3.6%? 成型温度:140-220℃ 高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一般高于0.94g/,而低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在 0.91~0.94g/cm之间。 PP塑料(聚丙烯)? 英文名称:Polypropylene? 比重:0.9-0.91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1.0-2.5%? 成型温度:160-220℃ 工作日记——塑料制品成本计算公式 我们公司是卖塑料机械的,但是客户咨询设备的时候,经常都会问塑料制品,像一个塑料袋或一只手套什么的成本大概是多少。我们每次不是不想回答,而是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因为有很多因素决定着这个成本价,像原材料的价格,市场上随时都会有所波动,而且各个地区的价格也有所不一样,又如人工费、电费什么的,这都得算进去才行啊。倘若去除掉其他一切的杂费,光原材料的成本而言的话,其实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困难,因为有公式可以计算,但是前提是要知道很多的自变量,才能算出成本这个因变量。下面就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吧。 总的来说,公式就一个,质量=密度*体积=密度*长*宽*高度(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厚度),公式很简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新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我将本着“面向应用,实践为主”的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进行陈述。 本节课选自张玉森、陈伟清两位老师主编的《基础会计》第六章第六节的第三个知识点 成本计算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是我们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考虑到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主要发生在企业的采购过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供应过程的核算,而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就是把企业在供应过程中发生的材料物资采购成本,按照材料的品种或类别加以归集,便于核算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所以在此基础上,所以我将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将本节课内容与供应过程的核算合并使本节课成为供应过程的延伸,这样使供应过程的核算更加完整,更贴近企业的工作实际。 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本课实际,我制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内容和计算;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2.增强学生的自信与合作意识。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从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出发,我将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内容和计算作为重点,几种材料物资共同发生的采购费用,学生在处理时容易产生疑惑,所以我将采购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作为难点,而解决重、难点的关键则是采购费用分配率的计算。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中职财会专业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和技能,但是知识的掌握程度良莠不齐,学习兴趣不高,可是他们思维活跃,敢于表现,动手能力较强,对身边的人或事感兴趣; 基于学生的特点,我在设计课堂时注重了以下几个思想:1提出的问题尽量融入学生的生活,避免单一教材内容的讲授。2提出的学习任务要贴近企业实际,让他们积极的参与进来,3在授课过程中做到精讲多练,以练促教,以练促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我的教学目标。 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辅以传统的讲授法。结合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一个以本校学生为主角的企业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将知识目标融入到案例任务中,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则引导、指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 本节课学法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配合下,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并穿插小组竞赛的方式,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观念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的灵魂所在,在课前我就做好的充分的准备,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准备好课堂上需要的资料(学案) 根据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五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任务,新课导入6分钟,获取新知13分钟,拓展延伸14分钟,技能提升8分钟,总结归纳4分钟。。下面我来具体说明一下教学过程

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 产品材料成本=1吨原料价格/ 1吨原料产成品数量 1吨原料产成品数量=1吨原料长度/ 吸塑模板长度X 排版数量X (100%—材料损耗率) 1吨原料长度=1吨/ 材料密度/ 胶片厚度/ 宽度(吸塑底盘宽度)其中材料密度(PVC为1.36T/M3)、吸塑底盘宽度(0.51-0.71M)、模板长度及其他四项参数均靠专业经验估算 ?吸塑产品价格计算公式: 吸塑的单价=产品材料成本+能耗+人工及运输+利润 能耗:吸塑是通过热加工的,耗电能相对其他行业较大,大致为产品材料成本的8% 人工:吸塑主要*机器生产,人工较少,大致为产品材料成本 的10% 运输:根据客户离本厂距离而定,利润:吸塑厂的纯利润一般很低,12%-20%,根据付款期限而定,30天结帐为14% 材料成本:产品材料成本 的计算比较复杂,计算之前首先搞清以下几方面数据: 原料价格:根据产品的用途,确定采用何种材质和等级的材料,寻该种材料最低价供应商胶片厚度:预诂该产品须用多厚的胶片制作,要根据成型各部位的厚度和形状而定排版数量:根据产品外形尺寸和形状,计算一版能排多少个模,排密了会降低产品质量,排稀了会增大材料损耗,使成本上升 材料损耗率:主要因素为产品形状、产品数量以及外形尺寸与吸塑机底盘适配程度,形状越方正、产量越大,损耗率就越小 吸塑产品价格计算公式:吸塑的单价=产品材料成本+能耗+人工及运输+利润能耗:吸塑是通过热加工的,耗电能相对其他行业较大,大致为产品材料成本的8% 人工:吸塑主要*机器生产,人工较少,大致为产品... ?如何计算吸塑盘的成本? 如吸塑盘的外围尺寸为300*250*10,厚度为0。6MM,想计算供应商做一 个这样的盘子所用的成本? 先考虑原料的市场价,还有管理费用,人工费,水电费,利润等,百分比要控制在多少为好呢?

完整的采购成本分析计算公式完整版本

完整的采购成本分析计算公式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成本分析又可以分成3个层次: 1,价格/成本分析; 2,采购成本分析; 3,采购总成本分析。 其中价格/成本分析指分析产品价格中的成本(价格=成本+利润),包括a,制造成本;b,财务费用,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 采购成本分析是分析a,订货成本、b,物资材料成本,c,存货成本,d,缺货成本,采购总成本分析则是分析a,采购成本,b,运输成本,c,质量成本,d,设备维护成本等所有成本的总和, 所以采购总成本分析包括了采购成本分析,而采购成本分析中又包括了价格/成本分析。 在此,针对成本分析第2层次,也就是采购成本分析进行计算: 一、采购成本=订货成本+物资材料成本+存货成本+缺货成本 1、订货成本:包括采购人员的工资、采购设备场所的折旧、采购办公用品的消耗、差旅费、电话传真费等,这一部分成本是需要财务进行全年统计得到最后的结果的。 2、物资材料成本=数量*单价(价格/成本分析就是分析单价)(假设不存在折扣)。 3、存货成本:维持库存需要的费用,包括a,物资材料占用资金应计的利息b,材料的保管费用,而保管费用指仓库的设备场所折旧费、仓库人员的工资、物资材料存货时变质报废的损失、材料的保险费用等总和,物资材料占用的资金利息是单次可以计算的,而保管费用则是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4、缺货成本;因为缺货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停工待料费用、加班费用、场所设备的折旧费用,因为延误向顾客交货而支付的罚金等总和,这一块也是要靠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二、采购成本的计算: 假设:年订货总成本为Ka,年保管费用为Kb,年停工加班费用Kc,年销售(因延误交付而支付的)损失为Kd,年采购总额Ke,年销售额Kf,年产值 Kg,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月利率Ki,订货天数X,存货天数Y,缺货天数Z,该批材料数量A,单价B。 1、订货成本F(1)的计算 a 年订货总成本为Ka b 每1元的产品的年订货成本=Ka/Ke c 每件产品的年订货成本=B* Ka/Ke d 每件产品的天订货成本= B* Ka/Ke/365 e 每批产品的天订货成本=A* B* Ka/Ke/365 f 实际订货天数下的每批产品的订货成本F(1)=X* A* B* Ka/Ke/365 2、物资材料成本的计算 a 材料成本F(2)=A*B 3、存货成本F(3)的计算 a 年保管费用为Kb b 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 c 每1元的材料的年保管费用=Kb/ Kh d 每件材料的年保管费用=B* Kb/ Kh e 每件材料的天保管费用=B* Kb/ Kh/365 f 每批材料的天保管费用=A* B* Kb/ Kh/365

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账务处理分录: 1、购入材料收到发票等结算单据时,按实际采购价格及相关的费用。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 2、材料验收入库,按计划价格计入原材料科目,计划价格与采购成本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3、领用材料,按计划价格出库 借:生产成本(或其他) 贷:原材料 4、月底结转出库材料的成本差异,先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材料成本差异余额+本期材料入库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月初原材料(计划成本)余额+本期入库材料计划成本(不包括月底暂估入库的材料成本))。 应结转的材料成本差异=出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结转分录: 借:生产成本(或其他) 贷:材料成本差异(金额为上面计算的应结转的材料成本差异,正数为正,负数为负) 例:城建公司月初"原材料"账户计划成本为18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50元;本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6800元,计划成本为72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生产领用材料一批,计划成本为5400元。要求:1、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2、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3、会计分录 解题: 1、差异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具体分录为: (1)购入时 (2)入库时 (3)本月领用时 (4)月底结转时

采购成本分析表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确保材料高品质低价格,从而达成降低成本之宗旨,规范采购价格审核管理,特制定本规章。 1.2适用范围 各项原物料采购时,价格之审核、确认,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规章处理。1.3权责单位 (1)采购部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价格审核规定 2.1报价依据 (1)开发部提供新材料之规格书,作为采购部成本分析之基础,也作为供应商报价之依据。 (2)非通用物料之规格书,一般由供应商先提供样品,供开发部确认可用后,方予报价。 2.2价格审核 (1)供应商接到规格书后,于规定期限内提出报价单。 (2)采购部一般应挑选三家以上供应商询价,以作比价、议价依据。 (3)采购人员以《单价审核单》一式三份呈部门主管(经理)审核。 (4)采购部主管审核,认为需要再进一步议价时,退回采购人员重新议价,或由主管亲自与供应商议价。 (5)采购部主管审核之价格,呈分管副总审核,并呈总经理确认批准。 (6)副总、总经理均可视需要再行议价或要求采购部进一步议价。 (7)《单价审核单》经核准后,一联转财务,一联由采购部存档,一联转供应商。 2.3价格调查 (1)已核定之材料,采购部必须经常分析或收集资料,作为降低成本之依据。(2)本公司各有关单位,均有义务协助提供价格讯息,以利采购部比价参考。(3)已核定之物料采购单价如需上涨或降低,应以《单价审核单》形式重新报批,且附上书面之原因说明。

(4)单价涨跌之审核流程,应同新价格审核流程。 (5)在同等价格、品质条件下,涨跌后采购应优先考虑与原供应商合作。(6)为配合公司成本降低策略,原则上每年应就采购之单价要求供应商作降价之配合。 (7)采购数量或频率有明显增加时,应要求供应商适当降低单价。 3.采购成本分析 3.1成本分析项目 成本分析系就供应商提供之报价的成本估计,逐项作审查、评估,以求证成本之合理性。一般包括以下项目: (1)直接及间接材料成本。 (2)工艺方法。 (3)所需设备、工具。 (4)直接及间接人工成本。 (5)制造费用或外包费用。 (6)营销费用。 (7)税金。 (8)供应商行业利润。 3.2成本分析之运用 以下情形时,应进行成本分析: (1)新材料无采购经验时。 (2)底价难以确认时。 (3)无法确认供应商报价之合理性的。 (4)供应商单一时。 (5)采购金额巨大时。 (6)为提高议价效率时。 3.3成本分析表的提供方式 成本分析表提供方式一般有两种: (1)由供应商提供。 (2)由采购部编制标准报价单或成本分析表,交供应商填妥。 3.4成本分析步骤 成本分析意在降低成本、价格、其步骤一般如下:

(财务知识)材料费用的核算最全版

(财务知识)材料费用的核 算

材料费用的核算 壹、材料的分类和计价 1.材料的分类 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 2.材料的计价 所谓材料的计价,是指材料在核算时其入账价值的确定。施工企业的材料应按实际成本计价。材料根据其来源不同,其实际成本构成也不同。 (1)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和采购保管费等。 (2)自制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用等。 (3)委托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材料费用、往返运杂费及支付的加工费等。 3.材料费用的核算方法 (1)实际成本计价法 (2)计划成本计价 二、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壹)收入材料的核算 ⒈外购材料的核算 (1)钱货俩清: 【例3.1】某企业购入主要材料钢材10吨,单价2800元/吨,买价28000元,运杂费20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主要材料30000 贷:银行存款30000 (2)先付款后收料: ①预付款业务: 【例3.2】某企业按合同规定,先预付购买预制板价款的30%款项共计15000元给预制板厂,则应作分录: 借:预付账款——某预制板厂15000 贷:银行存款15000 对方发票到达,价款为50000元,另我方应负担对方垫付的运杂费3000元,款项均以存款支付,同时材料验收入库,。则应作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结构件53000 贷:预付账款——某预制板厂15000 银行存款38000 ②正常结算引起的先付款后收料业务 【例3.3】某企业购入水泥10吨,每吨200元,另支付运杂费500元,对方发票已到,企业开出现金支票付款。材料尚未到达。则付款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在途物资——某单位(水泥)2500 贷:银行存款2500 以后材料到达验收入库则作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主要材料2500 贷:在途物资2500 (3)先收料后付款 ①赊购业务: 【例3.4】某企业赊购黄沙10车,每车200元,共计2000元。黄沙已入场验收,对方发票已到,但单位未支付货款。则应

采购成本分析表

采购成本分析表 采购管理制度 P885 采购价格管理 文件编号:GB04 版本号: 生效日期: 共页第页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确保材料高品质低价格,从而达成降低成本之宗旨,规范采购价格审核管理,特制定本规章。 1(2适用范围 各项原物料采购时,价格之审核、确认,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规章处理。 1(3权责单位 (1)采购部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价格审核规定 (1报价依据 2 (1) 开发部提供新材料之规格书,作为采购部成本分析之基础,也作为供应商 报价之依据。 (2) 非通用物料之规格书,一般由供应商先提供样品,供开发部确认可用后, 方予报价。 2(2价格审核 (1)供应商接到规格书后,于规定期限内提出报价单。 (2)采购部一般应挑选三家以上供应商询价,以作比价、议价依据。 (3)采购人员以《单价审核单》一式三份呈部门主管(经理)审核。 (4)采购部主管审核,认为需要再进一步议价时,退回采购人员重新议价,或

由主管亲自与供应商议价。 (5)采购部主管审核之价格,呈分管副总审核,并呈总经理确认批准。 (6)副总、总经理均可视需要再行议价或要求采购部进一步议价。 (7)《单价审核单》经核准后,一联转财务,一联由采购部存档,一联转供应 商。 2(3价格调查 (1)已核定之材料,采购部必须经常分析或收集资料,作为降低成本之依据。 (2)本公司各有关单位,均有义务协助提供价格讯息,以利采购部比价参考。 3)已核定之物料采购单价如需上涨或降低,应以《单价(审核单》形式重新报 批,且附上书面之原因说明。 (4)单价涨跌之审核流程,应同新价格审核流程。 (5)在同等价格、品质条件下,涨跌后采购应优先考虑与原供应商合作。 (6)为配合公司成本降低策略,原则上每年应就采购之单价要求供应商作降价之配合。 (7)采购数量或频率有明显增加时,应要求供应商适当降低单价。 3(采购成本分析 3(1成本分析项目 成本分析系就供应商提供之报价的成本估计,逐项作审查、评估,以求证成本之合理性。一般包括以下项目: (1)直接及间接材料成本。 (2)工艺方法。 3)所需设备、工具。 ( (4)直接及间接人工成本。 (5)制造费用或外包费用。

成本会计计算题

《成本会计学》习题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某月共同领用A材料2375公斤,单位计划成本为45元,甲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2.5公斤,乙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3公斤,该月份甲产品的产量为400件,乙产品的产量为500件。A材料成本差异为-3%。要求: (1).计算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2).计算甲乙产品应分配A材料的计划成本。 (3).编制甲乙产品应负担材料成本的会计分录。 1.(1).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2375*45/(400* 2.5+500*3)=42.75 (2).甲产品应分配A材料的计划成本=400*2.5*42.75=42750元 乙产品应分配A材料的计划成本=500*3*42.75=64125元 (3).甲产品应负担的成本差异=42750*-3%=-1282.5元 乙产品负担材料成本差异=64125*-3%=-1923.75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41467.5 -乙产品62201.25 材料成本差异3206.25 贷:原材料106875 2、某工业企业某级工人加工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工时定额为25分钟,乙产品工时定额为35分钟。该级工的小时工资率为3.60元。该工人某月加工甲产品350件(其中,料废产品50件),乙产品200件(其中,工废产品10件)。要求:(1)计算该级工人所产甲乙两种产品的计件单价; (2)计算该工人该月应得的计件工资。 3、某工业企业设置供电、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6000元,供电20000度,其中:为供水车间供电1250度,为生产甲产品供电11000度,为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为管理部门供电2750度。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3850元,供水总产量为8000吨,其中为供电车间供水1000吨,为基本生产车间供水5200吨,为管理部门供水1800吨。要求:采用直接直接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线分配法)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供电车间供水车间合计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供应辅助生产以外部门 的劳务数量 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 供电车间供水车间合计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应借记“基本生 产成本”科目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应借记“制造费 用”科目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行政管理部门耗用应借记“管理费 用”科目耗用数量分配金额

采购成本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采购成本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成本分析又可以分成3个层次:1,价格/成本分析; 2,采购成本分析; 3,采购总成本分析。 其中价格/成本分析指分析产品价格中的成本(价格=成本+利润),包括a,制造成本;b,财务费用,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 采购成本分析是分析a,订货成本、b,物资材料成本,c,存货成本,d,缺货成本,采购总成本分析则是分析a,采购成本,b,运输成本,c,质量成本,d,设备维护成本等所有成本的总和,所以采购总成本分析包括了采购成本分析,而采购成本分析中又包括了价格/成本分析。 在此,针对成本分析第2层次,也就是采购成本分析进行计算: 一、采购成本=订货成本+物资材料成本+存货成本+缺货成本 1、订货成本:包括采购人员的工资、采购设备场所的折旧、采购办公用品的消耗、差旅费、电话传真费等,这一部分成本是需要财务进行全年统计得到最后的结果的。 2、物资材料成本=数量*单价(价格/成本分析就是分析单价)(假设不存在折扣)。

3、存货成本:维持库存需要的费用,包括a,物资材料占用资金应计的利息b,材料的保管费用,而保管费用指仓库的设备场所折旧费、仓库人员的工资、物资材料存货时变质报废的损失、材料的保险费用等总和,物资材料占用的资金利息是单次可以计算的,而保管费用则是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4、缺货成本;因为缺货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停工待料费用、加班费用、场所设备的折旧费用,因为延误向顾客交货而支付的罚金等总和,这一块也是要靠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二、采购成本的计算: 假设:年订货总成本为Ka,年保管费用为Kb,年停工加班费用Kc,年销售(因延误交付而支付的)损失为Kd,年采购总额K e,年销售额Kf,年产值Kg,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月利率Ki,订货天数X,存货天数Y,缺货天数Z,该批材料数量A,单价B。 1、订货成本F(1)的计算 a 年订货总成本为Ka b 每1元的产品的年订货成本=Ka/Ke c 每件产品的年订货成本=B* Ka/Ke d 每件产品的天订货成本= B* Ka/Ke/365 e 每批产品的天订货成本=A* B* Ka/Ke/365 f 实际订货天数下的每批产品的订货成本F(1)=X* A* B* Ka/Ke/365

家具原材料成本计算

原材料成本计算 一、板材成本的计算:体积(面积)*单位体积价格(单位面积价格) 二、封边材料成本的计算:耗量长度(m)*单价/米,集体计算。例如封四边: 2(Long+50+side+50)*单价/米,其他封边工艺成本的计算以次类推。 三、热熔胶成本的计算:耗量面积*单位面积用量(0.275kg/m2)价格/kg。 耗量面积的计算:因热熔胶的使用在封边上,所以热熔胶的用量与封边的面积有关,计算公式:封边长度(m)*高度(m) 四、蜂窝纸成本的计算:蜂窝纸主要使用在空心板压板上,耗用量:压板LONG*压板SIDE 使用金额计算:LONG*SIDE*蜂窝纸的单价(单位元/m2) 五、白乳胶成本的计算:白乳胶主要使用压平板上(空心板和实心平板),计算公式:压板 LONG*压板SIDE*单位面积耗用量(0.17KG/m2)*白乳胶价格(元/kg) 六、牛头木胶粉成本的计算:牛头木胶粉主要使用在压弯板上(一般压弯板使用是小于5mm 的中纤板压成),计算公式:压板面积(LONG*SIDE)*压板层数(层)*单位面积耗用量(0.175kg/m2)*牛头木胶粉价格(15元/kg) 七、抛光蜡成本的计算:抛光蜡主要使用在亮光系类产品上,计算公式:抛光面积 (LONG*SIDE)*单位面积耗用金额(3.4元/m2) 八、油漆成本的计算:喷油面积*喷油价格,喷油工艺主要有三种:四边、一面四边、全喷。 四边油漆耗用金额计算公式:2*(LONG+SIDE)*HIGH*油漆价格 一面四边油漆耗用金额计算公式:[2*(LONG+SIDE)*HIGH+LONG*SIDE]*油漆 价格 全喷油漆耗用金额计算公式:2*[(LONG+SIDE)*HIGH+LONG*SIDE]*油漆价格主要颜色油漆的价格表:

塑料袋的材料成本计算方法

塑料袋的材料成本计算方 法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塑料袋的材料成本计算方法 塑料袋材料成本计算公式 长*宽*层数*厚度*比重*价格=材料成本 举例说明: 双层长40CM,宽30CM,4丝的PP料,14600元每吨 每个袋子的材料成本价为 0.4(长)*0.3(宽)*2(层数)*0.04(厚度)*0.91(比重)*14.6(每公斤单价)=0.1275元 考虑到材料的损耗, 通常将比重设为1 0.4(长)*0.3(宽)*2(层数)*0.04(厚度)*0.91(比重)*14.6(每公斤单价)=0.14元 每个袋子材料成本为0.14元。 其它常见费用:双面胶带、印刷费、珠光膜、包装箱、电费、人工、房租、机器折旧费等。 因为是凹版印刷,所以有好多色就算好多版。 价格按制版的大小算, 目前是:普通(不渐变)0.15~0.17元/平方厘米, 渐变色(线条版)0.17-0.19元/平方厘米 (关于印刷的价格接自的回答) 附:常用比重 PE塑料(聚乙烯) 英文名称:Polyethylene 比重:0.94-0.96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1.5-3.6% 成型温度:140-220℃ 高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一般高于0.94g/,而低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在 0.91~0.94g/cm之间。 PP塑料(聚丙烯) 英文名称:Polypropylene 比重:0.9-0.91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1.0-2.5% 成型温度:160-220℃ 工作日记——塑料制品成本计算公式 我们公司是卖塑料机械的,但是客户咨询设备的时候,经常都会问塑料制品,像一个塑料袋或一只手套什么的成本大概是多少。我们每次不是不想回答,而是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因为有很多因素决定着这个成本价,像原材料的价格,市场上随时都会有所波动,而且各个地区的价格也有所不一样,又如人工费、电费什么的,这都得算进去才行啊。倘若去除掉其他一切的杂费,光原材料的成本而言的话,其实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困难,因为有公式可以计算,但是前提是要知道很多的自变量,才能算出成本这个因变量。下面就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吧。 总的来说,公式就一个,质量=密度*体积=密度*长*宽*高度(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厚度),公式很简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举例说明一:计算一个袋子的成本价

完整的采购成本分析计算公式

完整的采购成本分析计算公式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成本分析又可以分成3个层次: 1,价格/成本分析; 2,采购成本分析; 3,采购总成本分析。 其中价格/成本分析指分析产品价格中的成本(价格=成本+利润),包括a,制造成本;b,财务费用,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 采购成本分析是分析a,订货成本、b,物资材料成本,c,存货成本,d,缺货成本,采购总成本分析则是分析a,采购成本,b,运输成本,c,质量成本,d,设备维护成本等所有成本的总和, 所以采购总成本分析包括了采购成本分析,而采购成本分析中又包括了价格/成本分析。 在此,针对成本分析第2层次,也就是采购成本分析进行计算: 一、采购成本=订货成本+物资材料成本+存货成本+缺货成本 1、订货成本:包括采购人员的工资、采购设备场所的折旧、采购办公用品的消耗、差旅费、电话传真费等,这一部分成本是需要财务进行全年统计得到最后的结果的。 2、物资材料成本=数量*单价(价格/成本分析就是分析单价)(假设不存在折扣)。 3、存货成本:维持库存需要的费用,包括a,物资材料占用资金应计的利息b,材料的保管费用,而保管费用指仓库的设备场所折旧费、仓库人员的工资、物资材料存货时变质报废的损失、材料的保险费用等总和,物资材料占用的资金利息是单次可以计算的,而保管费用则是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4、缺货成本;因为缺货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停工待料费用、加班费用、场所设备的折旧费用,因为延误向顾客交货而支付的罚金等总和,这一块也是要靠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二、采购成本的计算: 假设:年订货总成本为Ka,年保管费用为Kb,年停工加班费用Kc,年销售(因延误交付而支付的)损失为Kd,年采购总额Ke,年销售额Kf,年产值 Kg,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月利率Ki,订货天数X,存货天数Y,缺货天数Z,该批材料数量A,单价B。 1、订货成本F(1)的计算 a 年订货总成本为Ka b 每1元的产品的年订货成本=Ka/Ke c 每件产品的年订货成本=B* Ka/Ke d 每件产品的天订货成本= B* Ka/Ke/365 e 每批产品的天订货成本=A* B* Ka/Ke/365 f 实际订货天数下的每批产品的订货成本F(1)=X* A* B* Ka/Ke/365 2、物资材料成本的计算 a 材料成本F(2)=A*B 3、存货成本F(3)的计算 a 年保管费用为Kb b 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 c 每1元的材料的年保管费用=Kb/ Kh d 每件材料的年保管费用=B* Kb/ Kh e 每件材料的天保管费用=B* Kb/ Kh/365 f 每批材料的天保管费用=A* B* Kb/ Kh/365 g 实际存货天数下的每批材料的保管费用=Y* A* B* Kb/ Kh/365 h 实际存货天数下每批材料的占用利息= Y *A*B*Ki/30

材料成本计算公式

电线成本: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 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 (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均为假比重) 如何计算成本 铜电线的成本包括三个部分。1.铜材的成本2. PVC(外边料皮)的成本3.人工的成本 成本的计算方法铜的成本: 铜重量*铜价格=铜成本 铜的重量=铜的密度(0.0089)*铜丝的体积 铜丝的体积=面积*高度 面积=3.14*半径的平方 以BV2。5平方的铜线为例,如下图 用千分尺,可量出铜丝的直径,如下图是 国标的线,直径是1。772,国标是1。78 那半径就是1。772 / 2=0。886 那面积就=3.14*0.886*0.886 =2.46 这个值指的就是平方毫米。之所以BV2.5 平方电线。指的就是这个铜丝的截面积是 2.5平方毫米。 得出了2。46平方,假如这盘电线的长度是100米。那么这盘电线中间铜丝的重量就是2.46*100*0.0089(重量=面积*长度*密度)=2.1894公斤的铜

生产成本预算汇报材料

生产成本预算汇报材料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生产成本预算 1、目前生产成本预算流程图: 2、存在问题: (1)原料成本预算的基础数据原材料BOM数值与实际生产情况偏差较大,影响成本预算的准确性,同时削减了限额领料实施的监管作用;(2)由于目前未能实现全场能源三级计量,因此能源费用的归口管理部门能源处无法对产品的能源消耗BOM数值进行监管,另外个别生产单位不得不用市政自来水稀释排放的污水以应对环保部门的检查,这又使得实际能耗不能真实反映生产能耗情况,给标准能耗指标的制定增加了困难;(3)职能处室专业指标的制定与实际情况脱节,存在从上至下硬性分解指标的情况; (4)管理部门与生产单位费用承担责权不明晰,费用摊派时有发生;(5)各项成本费用的事前控制相对薄弱,只能进行事后分析考核;(6)生产成本采用年度指标考核、分析,年中指标调整的情况较少,而我厂的实际生产情况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出现波动,这会使得原来年度相对均衡的成本状况在分解到季度、月度时变化较大,季度、月度预算的准确性可想而知; (7)原料质量、能源供应等非生产单位责任的原因对产品成本的影响采用生产单位打报告,考核小组审批后调整奖金系数的做法,规范性较差;(8)生产单位大修理及日常修理费用的归集科目的确定直接影响生产成本预算及管理费用预算的准确性,我厂目前尚未形成明确意见;

(9)生产单位制定制造费用分项计划项目繁多,个别费用项目生产单位管控能力受到限制,例如备品备件的价格因素等; (10)成本考核体系由对生产单位汇总考核逐步转变为对生产工段考核后,与人力资源绩效考评的对接难度较大。 完善流程:

材料采购成本计算

材料采购成本计算 一、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及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 (一)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及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 (二)设置的账户及其对应关系 (三)业务举例 二、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及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 1、从购买单位取得所需的各种材料并验收入库; 2、与材料供应商发生材料的买价和增值税的款项结算业务; 3、发生并支付各种采购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4、计算并结转材料的采购成本(买价+采购费用)。 (二)账户的设置及其对应关系 1.“物资采购”账户——反映材料采购资金的支出、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和采购成本结转情况的成本费用类账户。 ◆发生的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记借方; ◆验收入库转入“材料”账户借方的实际采购成本,记贷方。 ◆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表示在途材料的实际采购支出。 ◆该账户应按材料品种设置明细账。 2.“材料”账户—核算库存材料成本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资产类账户。 ◆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借方;

◆发出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记贷方 ◆期末借方余额,表示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该账户应按材料的种类、名称等设置明细类账。 3.“应付账款”账户——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算债务 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的情况负债类账户。 ◆应付材料供应单位的款项(包括价款、增值税和代垫运杂费),记贷方; ◆偿付的供应单位的款项,记借方; ◆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尚欠供应单位的款项。 ◆该账户应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 4.“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简称“应交税金—进项税额”)账户—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或劳务而应向供应单位连同买价一起支付的、代下一环节(最终为消费者)预先垫支的增值税额——用来抵减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负债类账户。 ◆预先垫支并用来抵减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借方。 ◆购货退出或折让应收回并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记在该账户的借方。 ◆该账户没有贷方发生额。 5.“预付账款”账户—核算企业因向供应单位预付材料价款,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债权结算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的情况的资产类账户 ◆预付的货款,记借方,表明企业的资产被对方占用,与“银行存款”账户发生对应关系; ◆冲销预付款(一般为收到材料)时,记贷方,与“物资采购”账户发生对应关系; ◆期末借方余额,表示未收到材料的预付款项; ◆该账户应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 6.“应付票据”账户—核算企业采用商业汇票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债务结 算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的情况的负债类账户。

材料成本核算与管理

材料成本核算与管理 一、材料核算的内容 产品在其制造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根据其用途不同可分为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产品制造过程中耗用的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都应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直接材料可计入某一对象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材料”或“原材料”成本项目,称为直接材料成本,间接材料计入某一对象成本计算单中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称为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和间接材料成本在计入产品制造成本时,按程序和方式可以直接计入也可以间接计入。直接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称为直接计入材料成本,属于直接成本;间接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称为间接计入材料成本,属于间接成本。凡间接成本则需要在不同成本计算对象间分配。 二、材料费用核算的基础工作 进行材料的归集,应做好如下基础工作: 1、建立和健全发出材料的计量制度。 2、建立健全领、发料凭证制度 3、建立健全材料退库和盘点制度 三、发出材料数量的核算方法 发出材料的数量核算有两种方法,即永续盘存制和定期盘存制。 1.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采用这种方法,必须按材料的具体品种设置材料明细账,逐笔或逐日登记收入和发出的数量,因而随时可以从帐上结算出每种材料的收、发、存数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期末结存数量=期初结存数量+本期收入数量-本期发出数量 2.定期盘存制也称实地盘存制。采用这种方法,是在期末通过实地盘点实物来确定材料发出的数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发出数量=期初结存数量+本期收入数量-期末结存数量 四、发出材料成本的计算 材料发出的核算有实际成本计价和计划成本计价。实际成本计价涉及到的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认定法。计划成本计价,当材料的发出时先用计划成本计价,然后再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率将其调整为实际成本。 根据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即可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和实际成本。 五、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企业应定期编制发出材料汇总表,并对材料的发出进行财务核算。成本核算人员还要对材料进行分配,并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的分配又有广义分配和狭义分配。广义分配,是指材料在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狭义分配是指材料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发料凭证汇总表既可以用于财务核算也可以用于成本核算。 分配材料费用常见的分配标准有:重量、体积、产品产量、定额耗用量、定额费用等。 定额费用是指定额耗用量与材料计划单价的乘积。计算公式如下: 定额耗用量=产品产量X单位产品消耗定额 定额费用=定额耗用量X材料的计划单价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X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成本核算报表模板

企业各类成本核算表 原材料成本核算表 单位:元 盘点 数 数量 单位成本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单位成 本 金额 数量 数量 金额PO 粉袋 - - - - 四氟管50*3*4200根 - - - - - 合计 期末帐面 差异单位 期初帐面 入库 出库原料类 型编码描述 PO 粉 当月产成品成本核算表 单位:元 元 制造费用 原材料 原材料单位成本 辅助材料 合计 焊/铆接(元/件) 翻边(元/件) 打磨 (元/件) 衬胶 /塑(元/件) 喷沙 硫化 合计 分摊 金额 单位 成本 金额65根 - - #REF!#REF!#REF!168- - #REF! #REF! #REF! 合计 单位成本 总成本 材料 人工费用 产品编码型号规格单位 数量 当月半成品成本核算表(只核算主材和辅助材料成本) 单位:元 期末 制造费 用 盘点 差异 数量 原材料 原材 料单位 成本 辅助 材料 焊/铆接 打磨 衬胶/塑 喷沙 硫化 分摊金 额 数量 数量 6596合计 材料 人工费用 产品编码型号规格单位 单位成本

产成品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型号 盘点 数 规格 数量 单位成本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单位成本 金额 数量 数 量 金额 65#DIV/0!#DIV/0!##DIV/0!#DIV/0!##DIV/0!96#DIV/0! #DIV/0! ##DIV/0!#DIV/0!##DIV/0! 合计 销售出库 期末帐面 差异 产品编码单 位 期初帐面 完工入库 半成品成本计算表(只核算主材和辅助材料成本) 单位:元型号 盘点 数 规格 数量 单位成本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单位成本 金额 数量 数 量 金额 65#DIV/0!#DIV/0!##DIV/0!#DIV/0!##DIV/0!96#DIV/0! #DIV/0! ##DIV/0!#DIV/0!##DIV/0! 合计 产品 编码单 位 期初帐面 完工入库 完工出库 期末帐面 差异

成本计算公式

成本计算公式 159.产品总成本 产品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总量 或=期初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本期支出的生产费用-期末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 160.产品单位成本 产品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产品总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或=产品总成本/产品产量 161.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 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总成本+第四季度预计总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 =(1~9月份实际产量×1~9月份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第四季度预计产量×第四季度预计单位成本)/(1~9月份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 162.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期可比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或=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163.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

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100% 或=100%-[∑(本年计划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本年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 =100%-(可比产品本年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100% 164.单位产品目标成本 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的出厂价格×(1-税率)-利润目标/预测产量 165.成本降低目标率 成本降低目标率=(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00% 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 166.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最低产量) 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的总成本-最低产量的总成本 167.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 168.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 169.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 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100%-[本期可比产品总成本/(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本期实际产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