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说明:黄色标记项为必填项

填写说明:黄色标记项为必填项

填写说明:黄色标记项为必填项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显微照片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 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有“嗜肉菌"的别称,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而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速冻食品中的存在量,卫生部于2011年11月24日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允许金葡菌限量存在。 目录 简介 流行病学 引发病症 球菌检验 球菌控制 感染处理 限量存在 简介 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含90%的肽聚糖和10%的磷壁酸。其肽聚糖的网状结构比革兰氏阴性菌致密,染色时结晶紫附着后不被酒精脱色故而呈现紫色,相反,阴性菌没有细胞壁结构,所以紫色被酒精冲掉然后附着了沙黄的红色。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青霉素的发现有很大的渊源。当年弗莱明就是在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发现有些球菌被杀死了,于是发现了青霉素。而研究也表明青霉素只对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的革兰氏阳性菌作用明显。这也是由肽聚糖层的厚度和结构造成的。新出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被称作超级细菌,几乎能抵抗人类现在所有的药物,但是万古霉素可以对付它。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μm 左右,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

显微图像 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C,最适生长pH7.4,干燥环境下可存活数周。平板上菌落厚、有光泽、圆形凸起,直径1~2mm。血平板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10~15%NaCl肉汤中生长。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产酸不产气。甲基红反应阳性,VP反应弱阳性。许多菌株可分解精氨酸,水解尿素,还原硝酸盐,液化明胶。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低,但对青霉素、红霉素等高度敏感。对碱性染料敏感,十万分之一的龙胆紫液即可抑制其生长。 流行病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因而,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个世界性卫生难题,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则更多,占到45%,我国每年发生的此类中毒事件也非常多。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一般有如下特点:季节分布,多见于春夏季;中毒食品种类多,如奶、肉、蛋、鱼及其制品。此外,剩饭、油煎蛋、糯米糕及凉粉等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有报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腔带菌率83%,所以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污染源。 一般说,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以下途径污染食品:食品加工人员、炊事员或销售人员带菌,造成食品污染;食品在加工前本身带菌,或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产生了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熟食制品包装不密封,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或禽畜局部化脓时,对肉体其他部位的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

类胡萝卜素抑制油脂光敏氧化的研究101221

类胡萝卜素抑制油脂光敏氧化的研究 1 前言 类胡萝卜素在自然界广泛存在,1831年,Wacheroder从胡萝卜根中结晶分离出碳水化合物类的色素,并以“胡萝卜素”命名;之后,Berzelius从秋天的叶片中分离提取出黄色的极性色素,并名之为“叶黄素”;随着生物物理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色谱分析的方法分离出一系列的天然色素,并命名为“类胡萝卜素”。它们具有共同的化学结构特征,分子中心都是多烯键的聚异戊二烯长链,以此为基础,通过末端的环化、氧的加人或键的旋转及异构化等方式产生出很多衍生物。目前,已知的类胡萝卜素的成员大概有600多种[1]。 类胡萝卜素是国际公认的具有生理活性的功能性抗氧化剂,单线态氧的有效淬灭剂,能清除羟基自由基,在细胞中与细胞膜中的脂类相结合,有效抑制脂类氧化。较多的摄入类胡萝卜素能减少老年性前列腺癌和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近年来还报道了类胡萝卜素在抗癌、抗衰老等方面也有不少创新的功能价值。同时,类胡萝卜素作为一种食用油溶性色素,其本身的颜色各异,具有很好的着色功能。它们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联合国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认定为A类营养素,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作为营养与着色双重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医药与化妆品工业[2]。本文主要从类胡萝卜素抑制油脂光敏氧化的研究,并探讨其抗氧化机理。 2 类胡萝卜素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2.1 类胡萝卜素的化学结构 类胡萝卜素通常是由40个碳原子组成,8个异戊二烯单元首尾连接而成的四萜类化合物(其结构通式如图1)。根据类胡萝卜素分子结构和溶解性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类:(一)不含氧的烃类,即胡萝卜素类(Carotenes)。胡萝卜素类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和藻类中,结构特点是在分子中间2个异戊二烯是以尾-尾相连的,这类化合物中存在碳-碳双键,理论上可能的顺反异构体是很多的,但在自然界存在的这一类化合物大多数是全反式的构型,因为全反式的构型最稳定。如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都属于这一类色素,其易溶于石油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二)胡萝卜素的含氧衍生物类,即叶黄素类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金黄色葡萄球菌(SA)可产生多种毒素及多种酶类,易引起人和动物化脓感染、人食物中毒。SA可在食品加工、包装及运输过程污染食品。其耐药机制主要为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目前,SA对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环脂肽、糖肽类、唑烷酮类药物及消毒剂均有耐药性,对食源性SA的检测除了传统的“金标准”检测方法外,还有多种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现代检测技术,这些检测技术对食源性SA检测各有优缺点,需多种技术结合以提高其整体检测效果。 标签: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检测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SA)是常见的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它可产生多种毒素及多种酶类,易引起人和动物化脓感染、人食物中毒[1]。SA可在食品加工、包装及运输过程污染食品,其分泌的毒素对热不敏感,即便加热煮沸30 min仍可致病[2]。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大量使用,SA感染率的升高,耐药率也随之升高,并出现多重耐药性。目前,在医院、社区环境中均存在耐药性强、毒力强的耐药型SA,这给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治增加了难度。本文就近年来SA的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进展做一综述。 1 耐药机制 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消毒剂是SA耐药菌株增加、多重耐药菌出现的主要原因。 1.1 大环内酯类 SA质粒和染色体含有erm基因,这些基因是SA对大环内酯类药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3]。erm基因主要有ermA、B、C基因。大环内酯类药的抗菌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菌内的核糖体23S rRNA基因活性,阻断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4]。其耐药性是因甲基转移酶erm基因催化该基因甲基化,致使药物与RNA亲和力降低而产生[5]。另外,核糖体大亚基23S rRNA碱基、核糖体蛋白L4的突变均可导致大环内酯类药的耐药性[6]。 1.2 β-内酰胺类 SA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其存在一个mecA这一特有的耐药基因,该基因在SA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SA菌体表面存在一种青霉素结合蛋白,其在细菌生长繁殖中发挥重要作用。因青霉素结合蛋白易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结合而失去活性,导致细胞壁合成受阻而使细胞凋亡[7]。mecA上有一可移动染色体盒SCCmec中,可编码出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这一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与β-内酰胺类药亲和力降低,但它同样可参与细胞壁的合成,故可替代失活的青霉素结合蛋白参与细胞壁的合成,从而产生耐药性[8]。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它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因此,它很容易就能够污染一些食物来源,从而引发疾病。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它是个世界性卫生难题,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则更多,占到45%,中国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误食金葡菌污染的食品,可引起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因此,在本篇文献中,我们选取了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一部分内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思考。 文中提到,肠毒素能够引起人和哺乳动物肠胃道毒性反应。但是,金葡菌肠毒素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超级抗原。在免疫反应中,只需极微量,就能通过一种独特的机制,使之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物质。从而抑制异常分裂的癌症细胞生长而可能起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那么,肠毒素治疗肿瘤的机制是什么呢? 首先,肠毒素是一种超级抗原。超抗原是一类只需极低浓度就能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或B细胞克隆、产生极强免疫效应的物质。它远超普通抗原的多克隆激活能力,可视其为具非特异性免疫原性但无免疫反应性的抗原。它在体内能够活化CD4 + T细胞,这种细胞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它们不仅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杀伤肿瘤细胞,而且可以增加肿瘤细胞表达MHC 抗原分子,增强肿瘤细胞刺激宿主免疫系统的能力; 另一方面,这些细胞因子又刺激T细胞进一步增殖分化,而增殖分化的T细胞又将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与细胞毒作用,共同导致肿瘤细胞的破坏溶解,从而形成级联效应,达到对肿瘤的治疗作用。 除了对肿瘤的治疗作用,肠毒素在一定浓度和不同途径给予时,还具备着非特异性促进人和哺乳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效果。特别是对损伤部位的组织有促进分裂和生长作用,能够致使损伤组织快速愈合。故有利于对损伤组织的治疗。但这种反应作用的机制我们小组尚且还无法解释,希望在之后的课程中能够有所启发。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及抑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与抑制姓名:梁小丽学号:20142033 班级:食质201403 摘要 为了发展和研究微生物群体的生长和生长抑制,我们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作为研究对象,映射关于微生物的生长及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因此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及抑制有着重大的作用,稀土离子、甜菜碱、黄连与黄芩、甘草配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 关键词微生物群体葡萄球菌甜菜碱生长与抑制 前言 微生物生产与动植物生产并列为生物产业的三大支柱。 在工业中许多产品利用微生物来生产,如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抗生素等)、化工原料(酒精等)。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也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有广泛用途,发酵食品和许多调味品都离不开微生物。微生物是消除污染、净化环境的重要手段。 因此,对微生物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而在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研究,在人、畜传染病和植物病害的防治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进行微生物生态学和数量遗传学研究的基础。将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 微生物生长的概念 微生物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并按自身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如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其结果是原生质的总量(包括重量、体积、大小)不断地增加,称为微生物的生长现象。 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的生长,往往伴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加。当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以二分裂方式,形成两个相似的子细胞,子细胞又重复上述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加。当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时,称为繁殖。在多细胞微生物中,例如某些霉菌,细胞数目的增加如不伴随着个体数目的增加,只能叫生长,不能叫

金黄色葡萄球菌危害程度评估报告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危害程度评估报告 一、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可引起多种严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μm左右,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C,最适生长pH 7.4。平板上菌落厚、有光泽、圆形凸起,直径1-2mm。血平板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10-15%NaCl肉汤中生长。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产酸不产气。甲基红反应阳性,VP反应弱阳性。许多菌株可分解精氨酸,水解尿素,还原硝酸盐,液化明胶。 二、危害程度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该菌危害程度为第三类。 三、致病性和感染剂量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有报道目前出现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MRSA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也随着变强。 四、暴露的潜在后果 暴露后可能引起感染,菌量大时可使实验人员出现皮肤软组织感染、全身性感染、呼吸道感染、中毒、肠炎等。被感染后,成为传染源,可能对周围及环境造成污染,应及时得到治疗和控制。 五、感染途径 通过污染食品和水源经口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和接触传播。 六、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葡萄球菌是无芽胞菌中抵抗力最强者,而干燥可达数月,加热80℃30min才被杀死。5%石炭酸,0.1%升汞10~15min死亡。1:100000~1:200000龙胆紫溶液能抑制其生长。对磺胺增效剂、青霉素、红霉素等较敏感,但耐药株逐年增多,MRSA即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七、浓度和浓缩标本的容量

几种常见葡萄球菌的性状比较

几种常见葡萄球菌的性状比较 葡萄球菌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状而得名。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比较广泛,在空气、水、土壤及物体表面均存在,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也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来源。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葡萄球菌属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是造成人类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在历年的食物中毒调查中,该菌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第1位或第2位[1-2]。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品检测中一个重要的检测项目,但由于葡萄球菌属具有很多共同的特性,在检验工作中难以迅速识别。本文就日常检验工作中检出的3种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和中间葡萄球菌)的部分生物性状进行比较,旨在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试验菌株 3种菌株均为检验过程中分离的菌株,且经VITEK 2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化编码分别为050402022761231,可能性为99%)、沃氏葡萄球菌(生化编码分别为000004010060271,可能性为94%)和中间葡萄球菌(生化编码分别为030412147723231,可能性为99%)。 2 试验方法 将3种菌株分别划线接种于营养琼脂、Baird-Parker平板、血平板和科玛嘉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平板上,同时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和血浆凝固酶试验。 3 结果 3种菌株部分生物性状结果见下表: 表1 3种菌株的部分生物性状 营养琼脂金黄色菌落白色菌落白色菌落 Baird-Parker平板黑色菌落,圆润, 周围有晕圈 黑色菌落,圆润, 周围有晕圈 黑色菌落,圆润, 周围有晕圈 血平板黄色菌落,圆润, 溶血 灰白色菌落,圆润, 不溶血 白色菌落,圆润, 溶血 革兰氏染色镜检G+,葡萄样球菌G+,葡萄样球菌G+,葡萄样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阴性阴性 科玛嘉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平板紫红色菌落,周围 有晕圈 蓝绿色菌落蓝色菌落 3.1 营养琼脂平板 葡萄球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在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形成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不透明的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营养琼脂上基本为金黄色菌落,但有时金黄色不是很明显,其余葡萄球菌为白色菌落。 3.2 Baird-Parker平板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aird-Parker平板上为圆形,直径2mm-3mm,颜色呈灰色或黑色,边缘为淡色,周围为一浑浊带,在其外层有一透明圈。用接种针接触菌落有似奶油至树胶样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解析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1应用化学 摘要概述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八氢番茄红素去饱和 酶(phytoene desaturase, PD酶)抑制剂的结构-活性关系。简要介绍了进入商品化开发应用的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类除草剂品种以及它们的除草活性。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是极佳的除草剂作用靶标,经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处理后的植物最明显的症状是产生白化叶片【1】。植物产生白化叶片的首要原因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被抑制,其次是叶绿素生物合成被抑制,而且已合成的叶绿素还会遭到破坏。尽管经药剂处理后的植株仍能生长一段时间,但是由于不能产生绿色的光合组织,因此其生长不可能持续下去,随后生长停止,植物死亡【2】。由于此类除草剂以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为作用点,确保了动植物之间的选择毒性,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成为新型除草剂开发的热点。 1、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 类胡萝卜素在植物中的生物合成途径见图l:首先,异戊烯焦磷酸(IPP)在IPP异构酶作用下生成二甲基丙烯基二磷酸(DMAPP),然后DMAPP在拢儿基抛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酸(CGPS)作用下与三个IPP缩合,依次生成10碳的拢牛少L焦磷酸(GPP)、巧碳的法尼基焦磷酸(FPP〕即碳的橄儿基推牛儿基焦磷酸(GGPP)。2个GGPP在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作用下形成第一个40碳的、无色的举胡萝卜素一八氢番茄红素(Phytone)。Phytone再经过连续的脱氢反应、共扼双键延长,经八氢番茄红素脱氮酶(PDS)脱笨形成ζ一类胡萝卜素,直至在ζ一胡萝卜素脱氢酶(ZDS)作用下形成番茄红素(Lycopene)。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进一步合成代谢的分枝点,可被环化形成β一、ε一环两大类胡萝卜素分支。番茄红素分子的两个末端在番茄红素β一环化酶(LycB)作用下形成β一环,即为β一胡萝卜素;若只有其中一个末端在番茄红素ε一环化酶(LycE)作用下形成ε一环,即为δ一胡萝卜素;而若分子的两个末端分别被LycB及LycE作用形成β一环和ε一环,即为α一胡萝卜素[3][4]。α一、β一胡萝卜素还可形成结构更为复杂的叶黄素等[5]。 类胡萝卜素是含 40 个碳的类异戊烯聚合物,即四萜化合物,是含有 8 个异戊二烯单位的四萜化合物,由两个二萜缩合而成。植物中的萜类化合物有两条合成途径,即甲羟戊酸途径( mevalonate,MVA)和2-C-甲基-D-赤藻糖醇-4-磷酸( 2-C-methyl-D-erythritol-4-phosphate,MEP) 途径。Zhan 等【6】综述了植物帖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并以图表形式清晰的给出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异戊烯二磷酸

安全色红黄蓝绿分别表示什么

(1)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用于禁止标志、停止信号、车辆上的紧急制动手柄等。 (2)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一般用于指令标志。 (3)黄色,表示警告、注意,用于警告警戒标志、行车道中线等。 (4)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用于提示标志、行人和车辆通行标志等。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需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或环境涂以黄色标记。如警告标志、道路交通路面标志、皮带轮及其防护罩的内壁、砂轮机罩的内壁、楼梯的第一级和最后一级的踏步前沿、防护栏杆及警告信号旗等。 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如交通指示标志等。 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的颜色,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意义。正确使用安全色,可以使人员能够对威胁安全和健康的物体和 环境作出尽快的反应;迅速发现或分辨安全标志,及时得到提醒,以防止事故、危害发生。 安全色用途广泛,如用于安全标志牌、交通标志牌、防护栏杆及机 器上不准乱动的部位等。安全色的应用必须是以表示安全为目的和 有规定的颜色范围。安全色应用红、蓝、黄、绿四种。 我国《安全色》国家标准中了红、蓝、黄、绿四种颜色为安全色, 这四种颜色有如下的特性:红色。红色很醒目,使人们在心理上会 产生兴奋感和刺激性。红色光光波较长,不易补尘雾所散射,在较 远的地方也容易辨认,即红色的注目性非常高,视认性也很好,所 以用其表示危险、禁止和紧急停止的信号。 蓝色。蓝色的注目性和视认性虽然都不太好,但与白色相配合使用 效果不错,特别是在太阳光直射的情况下较明显。因而被选用为标 志的颜色。

黄色。黄色对人眼能产生比红色更高的明度,黄色与黑色组成的条纹是视认性最高的色彩,特别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补选用为警告色。 绿色。绿色的视认性和注目性虽然不高,但绿色是新鲜、年轻、青春的象征,具有和平、永远、生长、安全等心理效应,所以用绿色提示安全信息。

园林常见的开花乔木

园林常见的开花乔木 白玉兰 别名:木兰、玉兰花、玉树、迎春花、望春、应春花、玉堂春、玉兰 科:木兰科 属:木兰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花白色,大型、芳香,先叶开放,花期10天左右。高达17米,枝广展,呈阔伞形树冠;胸径30厘米;树皮灰色;揉枝叶有芳香;嫩枝及芽密被淡黄白色微柔毛,老时毛渐脱落。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10-27厘米,宽4-9.5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疏生微柔毛,干时两面网脉均很明显;叶柄长1.5-2厘米,疏被微柔毛;托叶痕几达叶柄中部。花白色,极香;花被片10片,披针形,长3-4厘米,宽3-5毫米;成熟时随着花托的延伸,形成蓇葖疏生的聚合果;蓇葖熟时鲜红色。 生长习性:喜温暖、向阳、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地方,要求土壤肥沃、不积水。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在-20℃的条件下可安全越冬。在北京小环境较好的地方生长良好。移栽应在萌动前十余日,或花后展叶前进行。北方常见的还有二乔玉兰,花瓣外面淡紫色里面白色。冬芽密被淡灰绿色长毛。叶互生。花先叶开放,直立,钟状,芳香,碧白色,有时基部带红晕。聚合果,种子心脏形,黑色。

紫玉兰 科:木兰科 属:木兰属 心态特征:落叶灌木,高达3米,常丛生。芽有灰褐色细毛;小枝紫褐色。叶倒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0—18厘米,宽4—10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背面沿脉有柔毛。花先叶开放或很少与叶同时开放,大型,钟状;花萼片3,披针形,淡紫褐色,长2—3厘米;花瓣6,长圆状倒卵形,长8一10厘米,外面紫色或紫红色,内面白色;花丝和心皮紫红色;花住1,顶端尖,微弯。聚合果长圆形,长7—10厘米,淡褐色。花期4—5月。生长习性:紫玉兰喜光,不耐阴;较耐寒,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忌黏质土壤,不耐盐碱;肉质根,忌水湿;根系发达,萌蘖力强。

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功能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011 21 11 103 112 收稿日期 /01041/4/0!!修回日期 /0114054/6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 /00678050029016' /0057805002900: /005780500;9001 /00678050109012' 通讯作者 电子信箱 < $%-<$)<=>,$?*@+(A 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功能 霍!培!季!静 !王!罡!关春峰 天津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20003/ 摘要!详述了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 并从突破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上游瓶颈限制 类胡萝卜素代谢各分支途径的改造 提高植物细胞对类胡萝卜素物质积累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酶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研究现状 最后对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基因工程 中图分类号!B 51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天然色素的总称 普遍存在于动物 高等植物 真菌 藻类和细菌中 不同的类胡萝卜素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在植物中 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植物叶绿体以及许多花和果实的有色体中 其在植物光合作用中发挥两个重要功能 即参与光吸收和防止前体细胞发生光氧化 1 同时 类胡萝卜素也是植物对外界刺激响应的信号分子前体物质 因此 在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具有促进光形态发生 参与非光化学抑制反应 脂质过氧 化反应及吸引传粉昆虫等作用 /42 近期研究还发现 类胡萝卜素可以参与传统植物激素 如脱落酸 和新型植物激素 如独角金内酯 的生物合成 ;4: 在动物细胞中 类胡萝卜素物质也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但其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 只能从日常饮食中摄取 C 类胡萝卜素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 可以保护人类远离一系列的慢性病 是健康饮食中必须的 重要成分 3 其中 4胡萝卜素广泛的存在于各种橘黄 色水果及深绿色和黄色蔬菜中 如花椰菜 菠菜 甘蓝 胡萝卜 南瓜 番薯和西葫芦等 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 的重要前体物质 而维生素D 在人体正常生长和组织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维持人体视觉系统和免 疫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尤为重要 5 番茄红素是一种红色素 存在于许多水果和蔬菜中 如番石榴 西瓜 葡萄柚和番茄 可以作为单线态氧的有效猝灭剂 能消除羟自由基 在细胞中和脂类结合而有效抑制脂质的氧化 是非常好的食用抗氧化剂 对降低恶性肿瘤和冠心病发病率起着重要作用 6 叶黄质和玉米黄质存在于绿色 某些黄色和橙色的水果和蔬菜中 如玉米 油桃 橘子 木瓜和南瓜等 是人体视网膜黄斑的主要构成成分 10 可以预防老年人群中由黄斑病变所引起的失明 11 正是由于类胡萝卜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密切 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价值 有关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基因的遗传操作调控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主要对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及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酶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方面应用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 类胡萝卜素是含;0个碳的类异戊烯聚合物 即四萜化合物 是含有5个异戊二烯单位的四萜化合物 由两个二萜缩合而成 植物中的萜类化合物有两条合成途径 即甲羟戊酸途径 A *?&,(%&)* E F D 和/4"4甲基4G 4赤藻糖醇4;4磷酸 /4"4A *)#.,4G 4*H .)#H $)(,4;4I#(J I#&)* E K L 途径 7#&%等 1/ 综述了植物帖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并以图表形式清晰的给出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异戊烯二磷酸 $J (I*%)*%.

EXCEL常用快捷键_黄色标记为常用讲解

excel常用快捷键 excel常用快捷键 Excel有丰富的快捷键,熟练使用这些快捷键可以提高您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用于选择数据和单元格 1) CTRL+SHIFT+*(星号)选定当前单元格周围的区域(选定区域是封闭在空白行和空白列中的数区域) 2)SHIFT+ 箭头键将选定区域扩展一个单元格宽度 3)CTRL+SHIFT+ 箭头键将选定区域扩展到与活动单元格同一行或同一列的最后一个非空白单元格 4)SHIFT+HOME 将选定区域扩展到行首 5)CTRL+SHIFT+HOME 将选定区域扩展到工作表的开始 6)CTRL+SHIFT+END 将选定区域扩展到工作表的最后一个使用的单元格(右下角) 7)SHIFT+SPACEBAR 选定整行 8)SHIFT+BACKSPACE 如果已经选定了多个单元格,则只选定其中的活动单元格 9)SHIFT+PAGE DOWN 将选定区域向下扩展一屏 10)SHIFT+PAGE UP 将选定区域向上扩展一屏 11)CTRL+SHIFT+SPACEBAR 在选定了一个对象的情况下,选定工作表上的所有对象 12)SHIFT+F8 将其他区域中的单元格添加到选中区域中 13)SCROLL LOCK, SHIFT+HOME 将选定区域扩展到窗口左上角的单元格 14)SCROLL LOCK, SHIFT+END 将选定区域扩展到窗口右下角的单元格 二.用于工作表 1)SHIFT+F11 或ALT+SHIFT+F1 插入新工作表 2)SHIFT+CTRL+PAGE DOWN 选择工作簿中当前和下一个工作表 3)SHIFT+CTRL+PAGE UP 选择工作簿中的当前工作簿或上一个工作簿 4) SHIFT + DELETE 永久删除所选项,而不将它放到“回收站”中

常见园林植物名录【景观设计必备】

常见园林植物名录1、常绿乔木及小乔木17 樟树 女贞 广玉兰 雪松 罗汉松 龙柏 圆柏 马尾松 黑松 深山含笑 杜英 桂花 柑桔 枇杷 杨梅 棕榈 五针松 2、落叶乔木及小乔木43 苦楝(楝树) 合欢 乌桕 喜树 栾树 国槐 龙爪槐 白玉兰 银杏 鹅掌揪 金钱松 水杉 落羽杉 池杉 枫香 枫杨 杨树 悬铃木 垂柳 榉树 朴树 柿树 臭椿

香椿 七叶树 二乔玉兰 紫玉兰 榔愉 金钱松 桃 梨 樱花 梅花 紫叶李(红叶李) 西府海棠 垂丝海棠 石榴 桑 鸡爪槭 红枫 紫荆 木槿 海滨木槿 3、常绿灌木32 春鹃 夏鹃 火棘 十大功劳 南天竹 胡颓子 小叶女贞 金森女贞 小叶黄杨 苏铁 含笑 木香 石楠 海桐 山茶 大叶黄杨 夹竹桃 栀子 小叶栀子 构骨 凤尾兰 红花继木 铺地柏(匐地柏)

八角金盘 金丝桃 珊瑚树 双荚决明(双荚黄槐) 洒金珊瑚 平枝栒子 大花六道木 地中海荚迷 银姬小蜡 4、落叶灌木23 月季 迎春 丁香 贴梗海棠 榆叶梅 紫薇 小檗 火棘 枸杞 绣线菊 黄刺玫 棣棠 蜡梅 绣球花 红瑞木 锦带花 木本绣球 连翘 金钟花 芭蕉 八仙花 结香 无花果 5、藤本和地被植物31 紫藤 凌霄 木香 葡萄 红花酢浆草 络石 中国地锦(爬山虎) 花叶活血丹

阔叶麦冬 细叶麦冬 石蒜 粉花绣线菊 萱草 玉簪 马蔺 紫金牛 紫叶三角酢浆草 常春藤 小叶扶芳藤 蔓长春花 白三叶 佛甲草 八宝景天 亚菊 多花筋骨草 二月兰 六月雪 美丽月见草 亮绿忍冬 美人蕉 6、竹8 毛竹 孝顺竹 早园竹 紫竹 凤尾竹 箸竹 菲白竹 金镶玉竹(黄金间碧玉竹) 7、水生植物14 花叶芦竹 荷花 睡莲 菱 萍蓬草 千屈菜 鸢尾 水葱 香蒲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概况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概况 摘要:本文旨在讲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目前现状,以及其主要检测方法,代谢物肠毒素检测方法,耐药检测和幼儿园发病原因,这些对金葡菌的检测、治疗和预防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肠毒素;耐药;发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是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不得检出的常见食物中毒致病菌,是食品卫生微生物常规检测项目之一[1]。SA是葡萄球菌属,革兰染色阳性,呈葡萄状排列。当衰老、死亡、被吞噬后常转为阴性。无鞭毛、无芽胞、体外培养一般不形成荚膜。在浓汁及液体培养基中常单个、成对、或短链状排列。在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当加入血液或其他营养物质生长的更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pH7.4,最适温度28-38℃,致病菌在37℃生长最好。某些菌株耐盐性特强,在100-150g/L氯化钠培养基中都能生长。在某些影响细胞壁形成物质的作用下可形成L型。触酶试验阳性。多数菌株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菌株可分解甘露醇。SA能产生大量核酸酶,该酶可耐受100℃30min不破坏,降解DNA和RNA的能力较强。此酶对检测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与血浆凝固酶具有同等价值。 由于致病金黄葡萄球菌能分泌肠毒素,因此一旦细菌污染食品,并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细菌可以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从而引起消费者食物中毒[2]。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细菌。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一些报告,由SA引起的食物中毒居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的比例为33%。加拿大的发生率更高,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45%[3]。中国每年发生SA中毒事件也屡见不鲜,因此造成每年的经济损失相当惨重,目前世界各国都把SA定为重要的食品卫生法定检测项目。在1960年,人们将一种半合成的青霉素-甲氧西林第一次应用于临床,而且仅仅一年之后,在英国就发现了首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ce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再后来,在世界范围内MRSA便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去,继而发展成为医院内最最常见的微生物病原菌,与乙型肝炎、艾滋病同为当今世界三大感染顽疾[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内重要感染的致病菌,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各地均很高,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2003年做了大量工作,根据统计了解,每年因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大约有数十万人住院接受治疗,在医院内由SA引起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其分离程度已经高达80%以上,而且呈向社区扩散的趋势[5]。1996年,日本报告了第一例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金葡菌[6] ,人们把万古霉素认为是治疗SA的最后防线,最为经济有效的药物,不过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耐万古霉素的SA,开始表现为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vancomycin intermediate-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 ,VISA),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韩国等相继报道检出了VISA[7],;1997年美国分离了2例VISA[8]同期,在欧洲与亚洲多个国家均有类似报到[9]。 国内外对SA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传统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显色培养基鉴定、酶联免疫(ELISA)、PCR、美国3M公司的petrifilm培养片等方法。现行国标检测食品中的SA主要是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之后进行生化鉴定,整个检测过程获得最终结果需时5天左右。而且免疫学的ELISA法所用的抗体基本上全部依赖国外进口,试剂也相对昂贵;但传统的PCR法却需要提取DNA,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成本提高。对于SA的检测,很多研究者都来检测致使其食物中毒的肠毒素基因[10],尤其是用于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所以对于研发一种快速、便捷的检测方法是目前食品安全检测的当务之急。 SA的常规检验检验程序:检样处理→增菌→分离→分纯→溶血试验→革兰染色镜检→血浆凝固酶试验→肠毒素检验[11]。常规检验具有操作简便,所需设备简单,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但其操作繁琐,检测时间较长,且灵敏度较低[12]。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以羟基类胡萝卜素为主的多种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本方法最低检出量为:α-胡萝卜素为5ng/mL,β-胡萝卜素为 4.3ng/mL,γ-胡萝卜素为3.5ng/mL,番茄红素为2.7ng/mL,斑蝥黄素为1.0ng/mL。 1. 方法提要 样品以丙酮-石油醚(1+1体积比)混合溶剂反复萃取使类胡萝卜素与其他成分分离,在450nm 波长条件下进行HPLC分析检测,通过外标法计算各种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2. 仪器 (1)高效液相色谱仪。 (2)冷凝回流皂化装置。 (3)旋转蒸发仪。 (4)离心机(5000r/min)。 3. 试剂 本方法所使用试剂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分析纯;所用水为重蒸馏水。 (1)丙酮-石油醚(1+1体积比)混合溶剂:取相同体积的丙酮、石油醚混匀。 (2)50% KOH甲醇-水溶液:称取250g氢氧化钾,用50mL适量水溶解后,用甲醇定容至500mL容量瓶,备用。 (3)无水硫酸钠(Na-2SO4)。 (4)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5)无水乙醇(C2H5OH)。 (6)流动相使用液:按乙腈+二氯甲烷+甲醇(85+10+5)比例准确量取各溶剂,并充分混匀,经.45μm微孔膜过滤后使用。 (7)类胡萝卜素标样: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斑蝥黄素。(8)标准溶液:准确称取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斑蝥黄素一定量,先分别用少量的乙酸乙酯溶解,再用甲醇配制成60~80ng/L的标准储备液(于-30℃冻箱保存),使用时再配成3.5~16.5mg/L的标准使用液。 4. 测定步骤 (1)样品处理: a. 皂化提取法(如牛奶等脂肪含量较高的样品):取250L鲜牛奶于2℃、5000r/min冷冻离心30min,取上层油脂于250mL皂化瓶中,加入50mL乙醇、40mL 50% KOH甲醇溶液、0.1g BHT,65~75℃回流皂化30min,用石油醚反复提取皂化液,多次水洗至中性后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定容至25mL容量瓶中,备用。 b. 直接提取法(如番茄等脂肪含量较低的样品):适量新鲜成熟番茄匀浆后称取5~10mg于小烧杯中,加入0.1g BHT,用丙酮-石油醚(1+1体积比)混合溶剂提取3次,合并、收集

交通标志牌颜色的基本含义

▲交通标志牌颜色的基本含义如下: 1.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用于禁令标志的边框、底色、斜杠,也用于叉形符号和斜杠符号、警告性线形诱导的底色等。 2.黄色:表示警告,用于警告标志的底色。 3.蓝色:表示指令、遵循,用于指示标志牌的底色;表示地名、路线、方向等的行车信息,用于一般道路指路牌的底色。 4.绿色:表示地名、路线方向等的行车信息,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指路标志的底色。 5.棕色:表示旅游区及景点项目的指示,用于旅游区标志的底色。 6.黑色:用于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和部分标志的边框。 7.白色:用于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和部分标志的边框。 ▲标志牌形状的一般使用规则如下: 1.正等边三角形标志牌:用于警告标志; 2.圆形标志牌:用于禁令和指示标志; 3.倒等边三角形标志牌:用户“减速让行”禁令标志; 4.八角形标志牌:用于“停车让行”禁令标志; 5.叉形标志牌:用户“铁路平交道口叉形符号”警告标志; 6.方形标志牌:用于指路标志,部分警告、禁令和指示标志,旅游区标志,辅助标志,告示标志等。 ▲解除限速标志是解除最高限速还是最低限速? 这要看之前遇到的提示,如果前显示限速40,那么接下来过了这个路段出现也许就会出现解除40限速的标志,它们是对应出现的。限

速标志和解除标志区别就是:解除标志为限速标志的黑白色,而且图案里有三斜线。 最常见的是最高限速解除标志,解除最低限速暂时没见过。 ▲黄数字限最高速度,白数字限最低数度,黑数字是建议速度(黄底的情况下)正常黑色字是最高限速。

▲告诉公路限速旁边的蓝色数字图标是什么意思?比如红色数字120,旁边有个蓝色80 ,蓝色80是什么意思? 红色是最高时速蓝色是最低时速 ▲高速公路一般限速多少?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七十八条高速公路应当标明车道的行驶速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最低车速不得低于每小时60公里。 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其他机动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摩托车不得超过每小时80公里。 同方向有2条车道的,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100公里;同方向有3条以上车道的,最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110公里,中间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90公里。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与上述车道行驶车速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行驶。

金黄色葡萄球菌2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什么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是最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是引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食物中毒在国内外都屡屡发生。 二、流行状况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美国食物中毒的第五位致病因子,2011年导致241188例发病,1064例住院和6例死亡。在韩国,金黄色葡萄球菌占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第三位。在我国,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约占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12%。仅2013年,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共造成我国859人患病。 三、危害、典型症状、易感人群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水、以及多数人的咽喉、鼻腔、皮肤和头发等,尤其是伤口化脓感染病人和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腔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来源,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腔带菌率为83%。当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了食品并在较高温度下大量繁殖至106CFU/mg,可产生引起食物中毒的肠毒素,摄入1μg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即可引起急性胃肠炎、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1~2d即可恢复,中毒很少引起死亡,但偶尔会引起幼儿和老人死亡。 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品的途径有:由带菌的食品加工人员、炊事员或销售人员污染食品,20%~30%的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由此引起;食品在加工前的原材料本身带菌或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产生了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熟食制品包装不严,运输过程受到环境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 四、最常见的污染食品 食品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可增强毒素的产生,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各类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乳及乳制品等。尤其熟肉制品,在其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易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且含蛋白质丰富,一旦污染容易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属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高危食品。熟肉制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各地有所差异,文献报道,2006年丹东市130份熟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4%,2011年上海市396份熟肉检出率为17.7%,2012年深圳市360份熟肉制品检出率为8.89%。除其他地区外,广东在2008-2011年采集的740份熟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9%。 五、我国管理方法 1 / 2

《高等教育学》(黄色标记据说为考试题库)

- 1 - 《高等教育学》复习笔记 题型: 1.单选题(20×1分 = 20) 2.判断题(10×1分 = 10) 3.简答题(3×8分 = 24)4.论述题(2×13分 = 26) 5.案例题(1×20分 = 20) 高等教育发展简史 1. 西方文明古国很早就在一些城邦中建有各种博物馆和图书馆。这些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P:14) 2. 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已出现。(P:15) 3. 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P:15) 4. 春秋私学中,最著名的是齐国的“稷下学宫”,它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中世纪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大学。(P:15) 5. 西汉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P:16) 6. 中世界大学的特点:①行会性;②自治性;③国际性。(P:18) 7. 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主要有四大学科:文学、法学、医学、神学。(P:18) 8. 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 德国人洪堡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洪堡思想:大学在培养人才职能的基础上增加科学研究职能。 洪堡思想的基本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学术自由的原则。 从洪堡开始,出现了两个新词,即“教自由”和“学自由”。(P:25) 9. 通过“莫利尔法案”、“赠地学院运动”建立的名校:康奈尔大学、威斯康辛大学。(P :28) 10. 范海斯提出高校的基本任务应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被称作威斯康辛思想,是高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19世纪以前,培养人才;19世纪初,发展科学;19世纪末,服务社会。)(P :29) 11. 1862年成立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同时也是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P:32) 12. 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等人合拟《奏定学堂章程》,同年颁布,故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予以实施的学制。“癸卯学制”纵向将教育机构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在高等阶段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高等学堂,相当于大学预科;第二级是大学堂,招收高等学堂和 大学预科毕业者;第三级是通儒院,招收大学堂毕业者,修业五年为限,通儒院开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P:33) 13、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 ·舒尔茨、加里·贝克尔为代表(P:71) 据舒尔茨计算,美国 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功于教育(P:72)。 最后三章 小问题1. 高等学校组织的“二重性” ①高等学校组织具有教育性,是因为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②高等学校组织具有学术性,是因为高等学校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场所,同时也是发展知识、创造知识的机构。 小问题2. 《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3. 高等学校管理原则: ①目标性原则;②整体性原则;③民主性原则;④效益型原则。 4. 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三大模式: ①集权模式(是国家政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以法国为代表); ②分权模式(是指高等教育管理权力分散于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以美国为代表) ③并重模式。(处于集权与分权之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管理职责,各自行使不同的职能。日本、英国和德国) 5. 高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和法人资格。 办学自主权是指依法自主决定学校事务的权力; 法人资格是指高等学校以自己的名义和财产,独立享有法定权利和独立履行法定义务,依法承担自身行为法律后果的资格。 6. 高等教育制度中的学历是指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 7. 我国学位制度分三级: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8. 高等教育大众化 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在世界经合组织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提交了著名的“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的论文。他把西方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3阶段: ①精英教育阶段:一国高校在校生人数占该国适龄人口的比例(毛入学率)在15%以下 ②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在15~50%之间; ③普及高等教育阶段:在50%以上。 9.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一国适龄青年(18~22岁)中接受高等教育人数比例在15~50%之间,这是马丁·特罗提出的量化标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显性条件。 判断:但不是唯一标准,还有其他标准。(/) 也包括与规模增长相应的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入学条件、管理制度、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质的变化。 10. 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已经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 第一单元 高等学校教学原则 1. 小问题: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记》 (中国第1部教学文献)提出了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的原则; 结合任教的学科,对教学原则体系加以评述。 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它是成功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须依据的准则(合 ②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③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④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⑤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 ⑥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⑦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 ⑧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略 小问题:3. “文以载道”---- 寓思想性于教学之中; 英国教育家、哲学家罗素强调只有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才能教育别人。 互动合作式教学意味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对专业中的某一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体现博与专相统一的原则。 他认为教学应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第二单元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P:148) 小问题:1.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传授与学习教学内容所运用的手段和途径,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个方面。 判断:教学方法是教师施教活动方式的总和。(×) 小问题:2. 教学方法多样而丰富,包括: ①运用语言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讲授法、回答法、讨论法); ②通过直观感知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实验实习法、演示法、参观法); ③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独立活动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自学指导法、练习法)。 大问题:3. 讲授法以及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讲授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的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教学效率较高,在目前仍然是最基本、最常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明确的目的性(教师的讲授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来进行,突出重点和难点); ②科学性; ③内容的逻辑性(要运用准确的概念和教学语言,内容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④语言的感染性(语言要科学、准确,又要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小问题:4. 《学记》曰:“君子之教,喻也。”所谓喻,即要求教师讲授,要善于打比方,明了易懂。 演示法开始于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案例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于1918年首创的。 发现教学法是20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首先提出的。 程序教学法发端于 20世纪50年代(斯金纳提出)。 5. 大问题: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简答)注:老师已经整合,不需要照搬课本 ①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②符合教材内容的特点; ③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④符合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 ⑤依据教学时间和教学效率的要求。 小问题:6. 为什么说启发式教学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简答或判断)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遵循认识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获得知识的教学形式。它不具有一套固定模式和具体环节,所以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仅仅是一种教学原则、教学思想。 小问题:7、选课制萌芽于德国,真正成型于美国(160)。 8、大问题:教师的教学评估(163):5个方面(附教学评估的概念) 第三单元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 大问题:1.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①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性); ②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双边活动的过程(双边性); ③教学过程是实现人的发展的过程(发展性)。 大问题:☆2. 怎样理解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①教学过程的认识对象与一般认识活动的对象不同; ②教学认识的条件和形式与一般的认识活动也有所不同;[小问题:判断:教学认识活动不是学生独立的发现活动,而是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亦即再发现的过程。(/)] ③认识的时限不同,科学家和人类的认识活动是无限的,而教学认识过程是有时限的。 3. [小问题:所谓智力,是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外界环境的心理能力,它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判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4. 小问题: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性质): ①专业性; ②独立性; ③创造性; ④实践性。 第四单元 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及环节 小问题:1. 班级授课制是在17世纪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并在理论上进行说明的; 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2. 试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②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 ③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使班级内的学生有更多的“相观而善”的机会。 ②不利于因材施教; ③限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④限制学生个性的发挥。 因此,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统一要求和个别差异的关系,同时注意班级授课制与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的配合。 小问题2. 远程授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首开先河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小问题3. 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①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 ②教学活动的短学程化; ③教学活动场所多样化。 4. 高等学校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实习实践、毕业论文(设计)。 大问题:4. 课堂教学 课前---备课(预习);课中---上课;课后---辅导与答疑、考核与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