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锌溶液深度净化除钴的现状与发展

硫酸锌溶液深度净化除钴的现状与发展
硫酸锌溶液深度净化除钴的现状与发展

硫酸锌溶液深度净化除钻的现状与发展

1概述

在湿法炼锌过程中,锌焙砂经过中性浸出所得的硫酸锌溶液含有许多杂质,其中有电位较锌正的杂质铜、镉、钻、碑、撲等,也有阴离子杂质氯、氟等。这些杂质的存在对电解极为有害,如降低电流效率、增加电能消耗,影响产品质量等。因此在电解前必须对这种溶液进行净化,把有害杂质除至允许含量。中性浸出所得上清液和净化后新液成分要求各厂不完全一样,概括如表1所示。

随着电解法生产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硫酸锌溶液的净化成为保证电解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为了强化生产,而采用较高的电流密度,为此必须进行深度净液,使溶液中各种杂质的含量尽可能降低,以保证获得优质的电锌产品。

由于工业技术的发展,国外的很多电锌厂都不同程度地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机械化剥锌不仅省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还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然而实现了机械化剥锌的基本保证是析出的锌具有光滑平整的表面和一定的厚度,要获得这样的析出锌也要求对硫酸锌溶液进行深度净化,使杂质含量降到足够低的程度,以满足生产的要求。

由于热酸浸出的普遍采用,深度净化显得更为重要,由此看来,硫酸锌溶液的深度净化,对电锌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外近年对深度净液都十分重视,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有的已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表1中性上清液和净化后新液要求成分

溶液/ (mg-lZ )

元素

中性上清液净化后新液

Zn130?150/ (g,L、) 130 ~ 150/ (g-L-1)

Cu240 ?4200.2-0.5

Cd460-680 1 ~7

As0.18-0.360.06-0.2

Sb0.30-0.400.05 ~ 0.1

Ge0.20-0.500.05 ~ 0.1

Ni20-700.1~ 0.5

Co10-350.2-0.6

Fe 1 ~7 1 ~5

F50 ~ 10050 ~ 100

Cl100-300100 - 300

Mn 3 000 - 6 000 3 000 ~ 6 000

SiO.50-7040-50

铜量不足,氧化作用不彻底,除钻效率低;铜量过多又增加黄药消耗。因此,溶液中铜离子的含量应根据该溶液中钻离子的含量及黄药的加入量而确定。

黄药除钻的技术条件如表2所示。

黄药除钻的净化效果如表3所示。

由于黄药除钻及锌粉置换除铜镉都须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因此蒸气单耗低是该流程的一个显著优点。然而由于杂质镣离子在黄药除钻过程中难以一起除去,同时在一次加锌粉除铜镉工序中温度不高,因此,除镣效果较差,这样必然引起电解液中镣离子的积累,在电解过程中周期性地出现镣的“烧板”现象。另外,该流程对杂质碑和飾去除率也不高,将严重影响锌电积电流效率的提高。而且2硫酸锌溶液深度净化除钻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湿法炼锌厂采用除钻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二类,一类是采用特殊的化学试剂(如黄药, a-亚硝基蔡酚)沉钻法,另一类是添加碑盐、曾盐和锡盐等作活化剂的锌粉或合金锌粉置换除钻法,现分述如下。

2.1黄药除钻

黄药除钻所用试剂一黄药乃是一种黄酸盐,系一种有机物质,其分子式有JHgOCSSK、C2H5OCSSK、GH^CSSNa、GHsOCSSNa 等。用黄药除钻的基本化学过程是利用氧化剂将硫酸锌溶液中的二价钻氧化成三价钻,然后形成三价钻的黄酸盐沉淀而将钻除去。常用的氧化剂有Cu2+、Fe3 + 和KMn()4等。C L?+离子的作用在于使黄酸盐离子氧化成能促使三价黄酸钻形成复黄酸盐。其中反应式为:

4KC4HgOCSS + 2C U SO4 = Cu2 (JHgOCSS)? + 2K2SO4+ (CL J H Q OCSS-)2(1)

此复黄酸盐又使二价黄酸钻氧化为三价黄酸钻,其反应式为:

C O^ZQ J H Q OCSS-=C O (C^HgOCSS), …… (2) 2Co ( JHgOCSS )2 + ( QtHgOCSS- )2 = 2Co (COCSS* (3)

由于黄药有被酸分解的特性,当pH值低于 5.0时,黄药的消耗增大,除钻效率降低。因为黄药发生如下分解反应:

SNa / SH

+ H+ =Na+ +S = C

OC2H5 四氏

SH

= CSz +C2H5OH

OQHs 由此可知,在酸性和微酸性溶液中用黄药除钻均不利,因此除钻pH值以5.5~5.6为宜。

温度过高会使黄药分解而增加黄药消耗和降低除钻率,同时还引起较大的蒸发损失,影响工人健康。若温度过低则会降低除钻的化学反应速度,因而影响除钻效率。所以除钻时的操作温度以35 ~ 45龙为宜。

除钻前溶液含镉愈少愈好,因为有镉存在会形成黄酸镉沉淀,增加黄药消耗。因此除钻前的溶液含镉量应控制在2 ~5mg/L,对除钻才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另外,除钻时加硫酸铜在于使二价钻氧化成三价钻,形成三价黄酸钻沉淀。若

黄药又易发岀臭味,恶化了工作环境,为此,沈阳盐加锌粉置换除钻,并且国外基本上不采用黄药除

冶炼厂和株洲冶炼厂均先后改黄药除钻为碑盐或歸钻工艺。

表3黄药除钻的净化指标(新液)

厂名------------------------------------------------------------------------------------

Cu Cd Co As Sb Ni Ge 株洲冶炼厂0.2 ?0.3 1 ~50.2~0.80.18~ 0.360.2 ?0.3 1.5-2.00.02-0.05沈阳冶炼厂-<7<3<0.2<0.2 2.80.05开封冶炼厂0.3 1.5 1.8-- 1.0-

商洛冶炼厂0.2 2.0 1.50.060.10 1.50.1

2.2 a-亚硝基-[3-薬酚除钻

采用特殊化学试剂除钻,国外也有用a-亚硝薑<3-荼酚除钻的。其沉钻原理和工艺流程与黄药除钻法类似,即该法除钻是以钻试剂(a-亚硝晝(3-棊酚)沉淀溶液中的钻。沉钻在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故加试剂前溶液必须酸化至含硫酸0.5 g/Lo 另外,钻试剂亦与铜、镉、铁等形成化合物,所以除钻也要在除铜、镉之后进行,以免过多地消耗试剂。为强化反应的进行,溶液净化时应加热到50 ~60t,试剂量与钻量之比为13~15:1。

该法的优点是除钻反应快,而且效果好。但该法除钻时有部分沉淀物呈胶体状,很难完全除去;并且除钻后的溶液中残留有亚硝基化合物,需要加入锌粉搅拌破坏或采用活性炭吸附残留的亚硝基化合物,此外,该试剂价格昂贵,不经济。

2.3碑盐除钻

关于用神盐净液除钻的机理,国外已有学者进行研究,Goto根据他的试验结果,提出如下碑盐净液除钻反应:腿。3 + 12H+ + 12e = 2A S H3 + 3H2O

Co2+ +2e=Co

2H+ + 2e = H2

在微电池的锌极上发生:5Zn- 10e = 5Zn2 + Fugleberg等人认为神盐净液除钻的反应为: Co2+ + A S3+ + 5/2Zn = CoAs + 5/2Zn2 +

Lawson和Nhan研究了碑盐净液除钻的动力学,认为除钻总反应为:

2HA S O2 + 2Co2+ + 6H+ + 5Zn = 2CoAs + 5Zn2+ + 4H2O (< 801C)

根据以上研究,人们普遍认为,碎盐净液除钻的反应机理是在锌粉存在条件下,形成神化結,使沉积物中钻的电位

变正,提高了锌粉置换除钻的热力学推动力,从而使整个化学反应顺利进行。

影响碑盐净液除钻的因素有温度、溶液pH 值、溶液铜离子浓度、膈。3加入方式等。

净化液温度越高,除钻反应速度越快。这是因为温度改变钻离子的电化析出电位,温度高,钻离子电化析出电位降低,因而除钻效率高。若温度低,不仅影响除杂质的程度,而且还增加锌粉耗量和延长净化时间。所以,要想实现深度净化,除钻温度应控制在80 - 85to

根据前述,碑盐净液除钻过程有氢离子参加,这说明沉钻反应在低pH值下进行是有利的。溶液 pH值过高会造成碱式硫酸锌在锌粉表面上沉积,阻碍除钻反应的进行,而且有可能把锌粉与沉淀的钻镉开,造成钻的反溶。因此,大多数湿法炼锌厂在净化除钻之前先用废电解液将溶液净化,使溶液的 pH值保持在3.5 ~ 4.0之间,然后再进行除钻作业。

试验和生产实践都证明,溶液中铜离子的存在有利于除钻反应的进行。所以神盐除钻一般要加入硫酸铜,以保证溶液中有一定浓度的铜离子。

传统的坤盐净液除钻法是先将 &。3溶解在热碱(NaOH)水中,使固体变成亚神酸钠溶液,然后与锌粉一起加入净液罐中。近年来,一些厂家改变了这种做法,将用热水浆化后直接

加入净液罐内,即省去原来用于溶解膈以的烧碱,又不影响除钻效果。

AS2O3在25龙、In?水中可溶解20 kgo pH值在0~ 5范围内,&。3溶解后的形态为亚碑酸。把 AS2O3先在碱水中制成亚珅酸钠形式加入,由于净液罐内溶液的pH值在2 ~ 5之间,亚碑酸根也会转变成亚碑酸HAS203O即上述两种形式加入,最后

三价碑在溶液中的形态都是一样的。因此,除钻效果基本相同。

碑盐净液除钻的技术条件如表4所示。

表4碑盐净液除钻的技术条件

碑盐净液除钻的净化效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采用碑盐加锌粉置换除钻工艺,主要在国外应用,而且国外对硫酸锌溶液的净化程度都比较深,即净化后液杂质允许含量均比较低。

目前国内外采用碑盐净液除钻的单位有沈阳冶炼厂、西德鲁尔电锌厂、加拿大埃克斯塔尔电锌厂、日本秋田锌厂和澳大利亚的皮里港电锌厂等。用碑盐代替黄药净液除钻,可节省由粮食制成的黄药,同时还可深度净化除去某些杂质,从而改善锌电解过程。但该流程的不足之处在于净化所得铜、镉、钻渣的处理比较困难,镉、钻不能分开回收,钻随镉铜渣进入镉处理工序,所得贫镉液需除钻后方可返回锌系统,造成了钻的往复和损失及镉生产工艺流程的复杂性。另外,三氧化二碑给环境带来严重影响,产生剧毒的碑化氢气体,若防护不好,直接威胁着净液及镉工序操作人员的安全。而残留在渣中的碑随铜渣进入铜系统,留下后患。因此, 国内外冶金工作者都在探索新的活化剂,目前,大多数湿法炼锌厂均采用歸盐代替碑盐作为净液除钻添加剂。

表5碑盐净液除钻的净化指标

Tab. 5 Purification results for cobalt removal with arsenic

表8列举了国内外有关厂家硫酸锌溶液净化指所允许的杂质含量较低,这有利于得到优质的电标。由表8可知,国外对硫酸锌溶液深度净化后液锌。

表8硫酸锌溶液净化指标(新液)

表9列出了国内外有关电锌厂采用镣盐除钻的概况。国内外采用鏡盐作活化剂的厂家远远多于用神盐作活化剂的厂家。这说明用镣盐作活化剂是硫酸锌溶液深度净化除钻的一个发展方向。

2.5锡盐净液除钻

采用砒霜、镣盐或併粉作添加剂除钻,由于某些添加剂本身就是剧毒物质,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又易产生剧毒气体,严重地污染环境,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又由于其操作温度高(85~95Y)及作业时间长,将大大增加能量消耗。而采用黄药除钻,除钻效果不理想,并且对碑、锐、镣及错等杂质的去除效果差。日本、朝鲜及澳大利亚等国的某些电锌厂采用a-亚硝基-B蔡酚除钻。其除钻效果虽然比较好,但此添加剂的残余物却对后继的电解过程带来有害的影响。为此,国内有人对含锡或锡、铜的新型锌粉添加剂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锌粉中的锡含量为溶液中

钻含量的1.5 -2.5倍,当釆用高的操作温度(70 ~ 75勾)时取下限;采用低的操作温度(65V)时取上限;对高钻含量的溶液取上限,即可使溶液中的残钻在40 min内降至预定的标准。另一试验结果表明,当Cu :Sn:Zn 之比为 60~90:70~ 118:3 000- 10 000 (mg)时,在65、,搅拌1 ~2 h,加入C u-Sn-Zn合金锌粉3 g/L的条件下,溶液中残钻为0.2~0.7mg/L。从以上两结果可以看出,用锡或锡铜合金粉作活化剂锌粉置换除钻新工艺,具有除钻效果好和操作温度低等特点。但这只是实验室结果,至于工业生产,目前尚未见报道。

表9湿法炼锌厂镯盐除钻概况

2.6合金锌粉法除钻

所谓合金锌粉是指锌粉中含有少量的铸、铅等元素,如 0.l%Sb + 0.3Pb 的锌粉,2%Pb + 0.03R 0.6%Sb的锌粉,0.136%Sb + 2.82%Pb的锌粉以及含0.033%Sb + 7.90%Pb的电炉锌粉等。合金锌粉置换除钻的显著优点在于锌粉耗量低,除钻率高和净化时间短。

例如将含锦0.19%和铅2.5%的吹制锌粉2 V L加入到含锌190 g/L和钻20 mg/L的中性硫酸锌溶液中,在85龙下搅拌60 min后,溶液中残钻量为0.4 mg/L,除钻率为98%。

合金锌粉之所以除钻效率高,在于锌与铸会形成局部微电池,锌作为微电池的阳极,镑作为微电池的阴极,由于钻在镣上具有较小的超电位,于是在电化学作用下锌粉颗粒中的锌溶解,而钻则在超电位较小的锐上析出,沉淀在对钻具有良好亲和力的铸周围。这样,镣使锌更快的溶解,并起到供给电子的作用,而钻离子则接受电子变成金属析出,从而被锌粉置换除去。锌粉中添加铅时,由于铅在硫酸锌溶液中不溶解,并且电化学性质稳定,于是包围铸和钻,使其不与溶液接触,从而阻止镣和钻微电池的形成。故锌粉中含有铅其作用是阻止钻的反溶。

6

3结语

综上所述,硫酸锌溶液深度净化除钻的各种方法,各有利弊,但从安全、环保及经济等角度考虑,以歸盐作活化剂锌粉置换除钻工艺较好,是今后湿法炼锌厂较普遍采用的方法。

7

除铁锰砂除铁、除锰一级、二级工艺流程及步骤

讲述锰砂滤料除铁、除锰工艺①高锰酸钾氧化法高锰酸钾是比氯更强的氧化剂,它可以在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迅速将水中二价锰氧化为四价锰。↓KMnO4 原水→絮凝→沉淀→过滤→除锰水②氯接触过滤法过滤的滤料可采用天然除铁锰砂滤料。天然除铁锰砂滤料对二价锰有相当大的吸附能力。↓Cl2 原水天然锰砂过滤→除锰水③生物固锰除锰法生物除锰滤池必须经除锰菌的接种、培养和驯化。↓消毒剂消毒剂原水→曝气→生物过滤-→除锰水除铁除铁、锰工艺对于铁与锰共存的地下水,除铁锰砂滤料一般要先除Fe2+,后除Mn2+(首先吸附Fe2+,然后吸附Mn2+)其处理工艺流程如下:①以氯为氧化剂,根据二价铁与二价锰的氧化还原电位的差异采用的两级过滤流程,先用氯氧化除铁再用氯接触过滤除锰。当原水中含铁、含锰量较低时,也可采用一级滤池。Cl2↓↓凝聚剂凝聚剂原水-沉淀→除锰滤池→除铁除铁,原水-→絮凝→沉淀除铁滤池→除锰滤池除铁,锰水②先以空气氧化接触过滤除铁,再加氯接触过滤除锰。↓Cl2除铁,原水→曝气→除铁滤池→除锰滤池→除铁,锰水③先以空气氧化接触过滤除铁,再加KMnO4接触过滤除锰。↓KMnO4除铁,原水→曝气→除铁滤池→除锰滤池→除铁,锰水④以空气氧化接触过滤除铁和生物固锰除锰相结合的流程。该滤池的滤层为生物滤层,除铁与除锰在同一滤池完成。↓消毒剂消毒剂原水→曝气→生物除铁除锰滤池→除铁,锰水除铁,⑤当含铁量>10mg/L,含锰量>2mg/L时,可采用两级曝气两级过滤的流程。↓消毒剂消毒剂原水→曝气→除铁滤池→曝气→生物除锰滤池除铁,原水

曝气除铁滤池曝气生物除锰滤池-→除铁,锰水除铁一级过滤工艺流程一级过滤工艺O2 CO2 消毒含Fe2+、Mn2+地下水出水除Fe2+、Mn2+滤池曝气出水一级过滤:系统简单、费用较低、当Fe2+、Mn2+含量较低时,宜优先考虑采用。? (Mn2+<1.5mg/L, Fe2+ < 5mg/L) 二级过滤工艺流程含Fe2+、Mn2+地下水除Fe2+滤池充分曝气除Mn2+滤池O2 O2 消毒出水曝气双级过滤:可靠、但系统复杂、费用较高。当Fe2+、Mn2+较高,或含Mn2+一般而含Fe2+量很高时,宜采用二级过滤处理流程。 本信息来自建业锰砂滤料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817951767.html,/

七水硫酸锌生产工艺分析

七水硫酸锌生产工艺分析 一、硫酸锌的性质 硫酸锌别名皓矾,英文名:Zinc sulfate ,CAS7733-20-0,化学式:ZnSO4,相对分子质量:161。 外观为无色斜方晶体、颗粒或粉末,无气味,味涩。熔点(℃):100,相对密度(水=1): 1.957,沸点(℃): >500(分解)。 无色或白色结晶0℃以上分解。1g溶于0.6ml水、2.5ml甘油,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对石蕊呈酸性,pH约4.5。含1分子结晶水的较不易结块。相对密度1.97。熔点100℃。纯硫酸锌在空气中久贮不变黄,置于干燥空气中失去水而成白色粉末。有多种水合物:在0-39℃范围内与水相平衡的稳定水合物为七水硫酸锌,39-60℃内为6水硫酸锌,60-100℃内则为一水硫酸锌。当加热到280℃时各种水合物完全失去结晶水,680℃时分解为硫酸氧锌,750℃以上进一步分解,最后在930℃左右分解为氧化锌和三氧化硫。ZnSO4·7H2O 与 MSO4·7H2O(M = Mg, Fe, Mn, Co, Ni)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混合晶体。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沉淀,与钡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硫酸锌是制造锌钡白和锌盐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作印染媒染剂,木材和皮革的保存剂,也是生产粘胶纤维和维尼纶纤维的重要辅助原料。另外,在电镀和电解工业中也有应用,还可以用于制造电缆。 工业中冷却用水是最大用量水。在密闭式循环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水对金属不能有腐蚀和结垢,因此要进行处理,这个过程就叫水质稳定,硫酸锌在此用作水质稳定剂。二、生产原理 1、生产工艺原理方程式 主反应: ZnO+H2SO4→ZnSO4+H2O 副反应: CuO+H2SO4→ZnSO4+H2O PbO+H2SO4→PbSO4↓+H2O MnO+H2SO4→MnSO4+H2O FeO+H2SO4→FeSO4+H2O CaO+H2SO4→CaSO4↓+H2O 2、除杂原理 CuSO4+Zn→ZnSO4+Cu↓ PbSO4+Zn→ZnSO4+Pb↓ 10FeSO4+2KMnO4+22H2O→10Fe(OH)3↓+K2SO4+2MnSO4+7H2SO4 3MnSO4+KMnO4+7H2O→5MnO(OH)2 ↓+K2SO4+2H2SO4 三、工艺过程描述 1、酸浸反应 在衬瓷板的反应釜内加入结晶工段的母液(硫酸锌稀溶液),在搅拌下加入氧化锌(或者含锌矿、锌灰,含锌渣),调成浆状,然后加入硫酸,随着硫酸加入反应釜内温度会慢慢上升。反应终点体系的pH值控制在5.1左右,清液浓度为38波美度,温度控制在70-80℃,反应2小时后,体系pH值不能上升,如果上升要补加硫酸,否则锌的利用率太低,反应体系的pH值也不能太低,太低会加速设备腐蚀。 反应结束后用泥浆泵将反应液送去板框压滤机过滤,板框压滤机的滤饼要用pH值为3.9-4.2的酸性水洗涤,以提高新的利用率(即降低渣中的含锌量,要求渣中的含锌量低于

硫酸锌水溶液的电积过程

硫酸锌水溶液的电积过程 一、实验目的 通过锌电积的实验过程,了解电积有关的仪器设备及操作,掌握槽电压、电流密度、电流效率以及电能消耗的测试与计算方法。 二、基本原理 锌电积一般采用Pb-Ag( 1%)合金作阳极,纯铝板作阴极,以酸性硫酸锌溶液作电解液。 当通以直流电时,阴、阳极发生以下电化学反应: 阴极 Zn 2++2e=Zn E o =-0.763V 阳极 H 2O-2e=1/2O 2+2H + E o =-1.229V 总反应 2221Zn H O Zn 2H O 2 +++=++直流电 三、实验方法、试剂和仪器设备 实验方法如图示: 试剂:硫酸锌,硫酸,铝板,铅板,抽水泵 仪器设备:直流稳压稳流电源,万用电表,电解槽 四、实验操作步骤 1、先将铝阴极置于天平称重并记下重量,然后将铝阴极放入电解槽内,取出测量其浸入溶液的实际尺寸并计算面积,再根据已确定的铝阴极电流密度计算出所需电流强度。 2、接线:将直流稳压稳流电源、电解槽、阴阳极等仪器联结好,即可通电,并记下通电起始时间、电流强度及槽电压。 3、通电开始实验正常进行,可按规定项目进行记录。 4、电解进行30~45分钟实验结束,关闭所有电源。同时取出铝阴极置于沸水中置2分钟,以除去硫酸盐结晶,然后放入烘箱烘干再取出称重,记下电解后阴极的重量。 五、安全措施及应注意的事项 1、线路联结必须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经检查后方可通电,否则易损坏仪器设备并造成实验中断。 2、实验过程中,不得任意摆弄仪器开关、旋钮以及各接触点,以免因接触不良断电影响实验。 3、如遇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因接触不良而引起断电,应立即报告认真检查原因及时处理。 六、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1、记录内容:实验日期、题目名称 A 、技术条件: a 、温度:室温 b 、阴极面积: m 2 c 、阴极电流密度:D K = 350~500A/m 2 d 、电流强度: A e 、同名极距:4~6cm f 、电解液成分(g/L):硫酸锌 0.75~0.8mol/L ,硫酸 1.0mol/L B 、电解前后铝阴极重量的变化。

硫酸锌浸出液的净化

4硫酸锌浸出液的净化-概述

此外,还需要指出一点,在用锌粉置换的条件下,有析出砷化氢(H3As)的可能性,而且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pH值下降,可能性就更大。 4.2.1.2锌粉置换法除铜镉 从热力学分析,采用锌粉置换Cu,Cd,Co,Ni均可净化得很彻底,但在实践中,采用锌粉置换净化Cu,Cd比较容易,而净化除Co,Ni就并不是那么容易。用理论量锌粉很容易沉淀除Cu,用几倍于理论量的锌粉也可以使Cd除去,但是用大量的锌粉,甚至几百倍理论量的锌粉也难以将Co除去至锌电积的要求。Co难以除去的原因,国内外较多的文献都解释为Co2+还原析出时具有高的超电压的缘故,同时还有一个反应速率的问题。 一般认为,锌粉置换除铜、镉受扩散控制,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改善传质条件,提高净化效果,同时也要注意某些副反应的发生。 (1)锌粉的质量与用量 锌粉的纯度应该比较高,除了不应带入新的杂质外,还应避免锌粉被氧化,以避免增大锌粉的耗量。从增大比表面以加速置换反应的观点考虑,锌粉粒度固然越小越好,但如果粒度过小会导致其飘浮在溶液表面,显然也不利于锌粉的有效利用。如果一次加锌粉同时沉积铜和镉,锌粉粒度一般为0.15~0.07mm;如果按两段分别沉积铜和镉,则可先用较粗的锌粉沉积铜,再用较细的锌粉沉积镉。对铜的沉积而言,锌粉用量约为理论量的1.2~1.5倍便足够了,但对镉来说,为了有效防止镉的复溶,需增加锌粉用量至理论量的3~6倍。当然,锌粉用量还与溶液成分、锌粉纯度与粒度有关,纯度低和粒度 粗的锌粉,其消耗量显然要大些。 (2)搅拌速度 置换过程是在搅拌槽中进行,提高搅拌速度以强化扩散传质对加速置换反应显然是有利的。从这一点出发,流态化床净化技术具有优越性。 (3)温度 提高温度既有利于置换反应的加速,也会增进锌粉的溶解和镉的复溶,一般以控制60~70℃为宜。对镉的置换来说,由于镉在40~55℃之间存在同素异形体的转变,当温度过高时会促使镉的复溶,工艺上一般控制在50~60℃之间。 (4)浸出液成分 浸出液的浓度低些固然有利于锌粉表面Zn2+的扩散传质,但如果浓度过低则因为增大了锌与氢之间的电势差而有利于H2的析出,从而导致锌粉消耗量的增大,故锌浓度一般以150~180g/L较为合适。溶液的PH值越低越有利于H2的析出,但会增大锌粉无益耗损和镉的复溶。在锌粉用量为理论量的3倍时,要使溶液残余的铜和镉符合要求,溶液的PH值应维持在3以上。如果溶液含铜高而需要优先沉积铜保留镉,则宜将中性浸出液酸化至含H2SO40.1~0.2g/L,以便活 化锌表面,促进铜的沉积。 (5)预防副反应的发生 前已述及,溶液中的砷和锑在置换过程中尤其在酸度较高的情况下,可能会析出极毒气体AsH3和SbH3,因此,应尽可能在中性浸出时将砷和锑沉淀完全。 另外,研究结果表明,单独用锌粉置换沉积镉时,Cu2+具有催化作用,铜的 浓度以0.20~0.25g/L为好。 4.2.1.3锌粉置换法除钴镍

生物除铁除锰水厂的工艺设计与运行效果

生物除铁除锰水厂的工艺设计与运行效果 摘要:在生物除铁除锰技术指导下设计建造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厂,是我国第一座成规模的典型的地下水生物除铁除锰水厂。它的工艺特点体现在跌水弱曝气,在同一生物滤层中除铁除锰及培养期、稳定期的反冲洗机制。生物滤层培养成熟后,滤池铁锰去除效率达99%以上,出水水质优于国家标准,取得了稳定的运行效果。 关键词:生物除铁除锰工艺设计运行效果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就在水处理试验和实践中发现了微生物对地下水中锰的去除作用,随后在我国率先开展了生物除铁除锰技术的研究工作〔1~2〕,在“八五”科技攻关课题中提出并确立了生物固锰除锰技术,在“九五”科技攻关课题中,确定了生物除铁除锰水厂成套技术,解决了生物除铁除锰工艺的生产性问题〔3〕。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厂就是在生物除铁除锰技术指导下设计建造的我国第一座成规模的典型的地下水生物除铁除锰水厂。该供水厂分两期设计施工,一期工程于1999年7月开始设计、建造,至2001年5月完工并通水,2001年12月底滤池稳定运行,滤池出水铁为痕量,锰小于0.05mg/L,出水水质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铁0.3mg/L,锰0.1mg/L)。 1工艺设计 1.1技术路线确定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厂原水为深井地下水,由于原水中含有铁和锰,尤其是锰含量相当高,净水的主要目标是除铁除锰,所以净化工艺采用生物除铁除锰技术,主要体现在:跌水弱曝气;在同一生物滤层中除铁除锰;培养期、稳定期的反冲洗机制。 1.2工艺流程及主体构筑物设计参数和特点 图1净水工艺流程 水厂占地7.8hm2,分为三个功能区:水处理区、铁泥处理区和辅助生产区。全厂设计处理能力为12万m3/d,整个工程分两期实施,每期6万m3/d。目前已建成一期水处理区和辅助生产区,一期水处理区包括:跌水曝气池2座,单池内径10.5m;普通快滤池2列,每列6个单池;清水池2座;吸水井1座;送水泵房1座;反冲洗系统;加氯系统。其工艺流程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跌水曝气池和生物除铁除锰滤池是整个供水厂水质净化的核心,其构筑物主要设计参数及特点如下。 (1)跌水曝气池。跌水曝气池是净化系统的第一单元构筑物,曝气方式采用跌水弱曝气。之所以采用弱曝气原因有三:一是生物除铁除锰机制指出,在pH中性范围内,Mn2+的氧化不是锰的氧化物的自催化作用,而是以Fe2+,Mn2+氧化细菌为主的生物氧化作用,研究证明有很大一部分铁锰氧化细菌属微好氧菌〔4〕,过度的曝气不仅造成能量浪费,还会抑制某些细菌的活性,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在生物除铁除锰滤层中不要求散失CO2,因为水中CO2是微生物繁殖代谢的重要碳源;三是研究证明Fe2+对维系生物滤层中生物群系的平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强曝气将使原水中大量的Fe2+在进入滤层前氧化成Fe3+,Fe3+絮凝体易堵塞滤层和穿透滤层,影响出水水质,而Fe2+的减少又严重影响生物滤层的稳定性。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生物除铁除锰技术在曝气方面与传统的除铁除锰工艺相比有很大不同,传统的除铁除锰工艺曝气的主要目的是向水中溶解足够数量的氧气,并充分散除水中的CO2、提高pH,因此一般都要求较大的曝气强度,而生物除铁除锰机制要求弱曝气。研究表明曝气后水中溶解氧维持在3~5mg/L即可满足生物滤池运行要求。 跌水曝气池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能耗小、曝气效果稳定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大中型水厂。曝气池跌水高度在0.5~1m的范围内,曝气后水中的溶解氧就能达到4~5mg/L,可以满足生物除铁除锰滤层要求。该工艺曝气池跌水高度为0.84m,单宽流量为40.92m3/(h·m),有效水深0.6m。

硫酸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硫酸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一、氧化锌浸出工序1、准备工作:穿戴好防护用具,检查各种设备是否正常。2、浸出操作:○1先往浸取桶内加铟尾水和红泥洗水至桶体积的2/3;○2启动搅拌,投入氧化锌,同时打开油加热阀加温至70℃-80℃.○3当桶内料液PH在3-3.5时,停止加氧化锌,让其反应。○4搅拌半小时,再测PH值,若达到4.5-5.0B't时,继续搅拌半小时,PH稳定不变调整料液浓度波美度45B't左右。○5启动输送泵将浸出液送中间桶。○6在反应过程中,如果PH值偏低,用氧化锌调整,如果PH值偏高,用铟尾水或硫酸调至所需PH值。○7酸化结束后,料液体积以不漫槽为准。3.特别提示:○1投料时,必须做到均投,久搅,勤检查的办法,认真操作,不准澎料、跑料。○2下一罐检查必须切断电源,两人在场,并挂牌警示。○3做好原始记录,工作完成后,要清理现场,做到清洁卫生。二、压滤工序1、检查设备状况是否正常,如泵、管道、压滤机油压、滤布,拼装好滤板、滤布。2、确定浸取液合格后,启动水泵,打开阀门,进行压滤,滤液自流进入氧化桶进行除杂。3、压滤困难即停泵,松开滤板,滤液送样化验。4、硫酸锌滤液必须清明、无浑浊物。5、定期清洗滤板、滤布,发现破损应立即更换,不得留待下班处理。6、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或通知维修人员检修。7、做好操作记录,接好交接手续,保持工作场地干净清洁。三、除杂(氧化、置换)工序一、氧化氧化除杂时,缓慢加入双氧水等氧化剂,同时进行加温至60℃-70℃。。以除去铁、锰、砷等。双氧水加入后会产生新酸,必须用氧化锌或石灰水等进行中和至PH值4.5-5.0.经定性检查合格后方能压滤。二、定性检测硫酸锌溶液中的铁取5ml试液于25ml试管中,加2-4滴盐酸溶液(1:1),2-3滴双氧水,6-7滴硫氰酸钾摇振30秒,如果溶液显红橙色,证明铁存在,反之无铁。三、置换1)料液温度控制在50℃左右;2)取液样快速化验镉含量;3)根据料液含镉量加入2.5-3倍等量的金属锌粉;4)用硫酸调PH4.5-5.0;5)反应5min,快速过滤,滤液排入另一除镉桶;6)控制温度50℃,PH4.5; 7)加入溶液含镉3倍锌粉;8)再次取样合格后,快速过滤。四、定性检查硫酸锌溶液中的镉取3-5ml试液于25ml试管中,加2滴浓硫酸,6滴碘化钾溶液,4滴亚硫酸溶液摇匀。沿试管壁滴加15滴镉试剂,使溶液与镉试剂溶液之间保持清晰的分

硫酸锌溶液深度净化除钴的现状与发展

硫酸锌溶液深度净化除钻的现状与发展 1概述 在湿法炼锌过程中,锌焙砂经过中性浸出所得的硫酸锌溶液含有许多杂质,其中有电位较锌正的杂质铜、镉、钻、碑、撲等,也有阴离子杂质氯、氟等。这些杂质的存在对电解极为有害,如降低电流效率、增加电能消耗,影响产品质量等。因此在电解前必须对这种溶液进行净化,把有害杂质除至允许含量。中性浸出所得上清液和净化后新液成分要求各厂不完全一样,概括如表1所示。 随着电解法生产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硫酸锌溶液的净化成为保证电解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为了强化生产,而采用较高的电流密度,为此必须进行深度净液,使溶液中各种杂质的含量尽可能降低,以保证获得优质的电锌产品。 由于工业技术的发展,国外的很多电锌厂都不同程度地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机械化剥锌不仅省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还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然而实现了机械化剥锌的基本保证是析出的锌具有光滑平整的表面和一定的厚度,要获得这样的析出锌也要求对硫酸锌溶液进行深度净化,使杂质含量降到足够低的程度,以满足生产的要求。 由于热酸浸出的普遍采用,深度净化显得更为重要,由此看来,硫酸锌溶液的深度净化,对电锌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外近年对深度净液都十分重视,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有的已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表1中性上清液和净化后新液要求成分 溶液/ (mg-lZ ) 元素 中性上清液净化后新液 Zn130?150/ (g,L、) 130 ~ 150/ (g-L-1) Cu240 ?4200.2-0.5 Cd460-680 1 ~7 As0.18-0.360.06-0.2 Sb0.30-0.400.05 ~ 0.1 Ge0.20-0.500.05 ~ 0.1 Ni20-700.1~ 0.5 Co10-350.2-0.6 Fe 1 ~7 1 ~5 F50 ~ 10050 ~ 100 Cl100-300100 - 300 Mn 3 000 - 6 000 3 000 ~ 6 000 SiO.50-7040-50

除铁锰方案

一、系统使用需求 一.设计概述 本技术方案为500m3/D地下水除铁除锰设备项目设计,所做内容包括除铁除锰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系统完成后的技术培训工作,即交钥匙工程(A Turn-Key Project)。 二.设计基准 2.1.设计依据 原水水质和产品水质技术要求,设计符合贵公司之需求。 2.2.原水水质 1.原水水源:地下水 2.3技术规范 A、《给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GBJ109-87 B、《工业锅炉水质》标准GB1576-2001 C、《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JB2932-86 D、SHSG-053-2003石油化工装置详细工程设计内容规定 E、设备包装运输按JB2536-80《压力容器油漆、包装、运输》 执行 F、《离心泵技术条件》GB/ T 16907---1997

G、《泵标准性能》(ISO2858) H、《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的空腔尺寸》(ISO3069) I、《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GB/T14976 J《石油化工企业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SHJ5-88 K、《工业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审标准》GBJ131-90 L、《低压配电设计标准》GB50054-95 M、《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N、《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O、《钢制压力容器》GB150 P、HGJ32《橡胶衬里化工设备》 Q、《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其它所使用的相关的国家及行业设计、施工、制造、验收标准应保证所执行的标准是现行最新的版本。 2.4、系统简介 1、系统性能:24小时连续供水,控制系统全自动运行,手动再生 2、本方案设计以设备运行稳定、结构合理、性能达标为原则,严格按照各类标准及技术规范进行系统设计,并立足于为用户减少投资、降低运营成本、维护及保养简便及运行安全等角度。 2.5、本设计根据水处理设备装置的设计标准设计,设备组件应达到 如下要求: A、结构设计合理、可靠、拆装方便; B、为便于拆装、更换、清洗零件,设计中尽量采用标准化、通用化、

有色金属公司硫酸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有色金属公司硫酸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一、氧化锌浸出工序 1、准备工作: 穿戴好防护用具,检查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如减速机、搅拌器、水泵、硫酸管、油管及阀门、引风机)。 2、浸出操作: ○1先往浸取桶内加铟尾水和红泥洗水(约1立方)至桶体积的2/3; ○2启动搅拌,投入氧化锌,同时打开油加热阀加温至70℃-80℃. ○3当桶内料液PH在3-3.5时,停止加氧化锌,让其反应。 ○4搅拌半小时,再测PH值,若达到4.5-5.0B't 时,继续搅拌半小时,PH稳定不变调整料液浓度波美度45B't左右。 ○5启动输送泵将浸出液送中间桶。 ○6在反应过程中,如果PH值偏低,用氧化锌调整,如果PH值偏高,用铟尾水或硫酸调至所需PH值。 ○7酸化结束后,料液体积以不漫槽为准。 3.特别提示: ○1投料时,必须做到均投,久搅,勤检查的办法,

认真操作,不准澎料、跑料。 ○2下一罐检查必须切断电源,两人在场,并挂牌警示。 ○3做好原始记录,工作完成后,要清理现场,做到清洁卫生。 二、压滤工序 1、检查设备状况是否正常,如泵、管道、压滤机油压、滤布,拼装好滤板、滤布。 2、确定浸取液合格后,启动水泵,打开阀门,进行压滤,滤液自流进入氧化桶进行除杂。 3、压滤困难即停泵,松开滤板,滤液送样化验(锌、铟)。 4、硫酸锌滤液必须清明、无浑浊物。 5、定期清洗滤板、滤布,发现破损应立即更换,不得留待下班处理。 6、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或通知维修人员检修。 7、做好操作记录,接好交接手续,保持工作场地干净清洁。 三、除杂(氧化、置换)工序 一、氧化 氧化除杂时,缓慢加入双氧水等氧化剂,同时进行加温至60℃-70℃。(如不好压滤,温度可升至

除铁除锰过滤器参数及应用说明

除铁除锰过滤器参数及应用说明 除铁除锰过滤器规格参数及应用说明 一.产品功能 地下水常含一些溶解性铁盐和锰盐,影响水的色度;此外,管壁和滤料上累积铁、锰沉淀物还可降低输水能力,影响水的处理。 除铁锰过滤器主要用于去除系统中铁锰物资,净化水质;也可用于水的脱色、除臭、除味等。 二.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食品,饮料,造纸,酿造业,含铁超标水的处理,地下水,井水作为饮用水除铁,地热工程及游泳池循环水的需要。 三.产品特点 出水水质稳定,除铁、锰效率高,运行维护费用低。与自然氧化除铁法相比,无庞大的反应沉淀构筑物,占地面积小。 四.技术参数 1.处理效果: 含铁量:≤0.3mg/L; 含锰量:≤0.1mg/L;出水浊度:<5mg/L。2.进水水质: 含铁量:≤20mg/L 含锰量:≤3mg/L 进水浊度:<15mg/L碱度:≤2mg/LpH值:>5.5水温:6~10℃工作压力:<0.4Mpa工作温度:常温3.运行参数 过滤速度:7~15m/h 滤料层高度:800-1200mm 压缩空气压力:1-2Kg/cm2 反洗压缩空气量: 18-25L/m2.s 反冲洗时间:5~10分钟反洗强度:15L/m2.s(单层),12L/m2.s(双层)五.工作原理除铁锰过滤器是利用氧化法将水中低价铁离子和低价锰离子氧化成高价铁离子和高价锰离子,再经过吸咐过滤去除,达到降低水中铁锰含量的目地。 我公司生产的除铁锰过滤器采用井泵余压射流抽气,管式混合溶氧,盘式散水脱气,滤床接触氧化过滤等工艺,将传统设备的体外曝气氧化移入设备内部,仅靠井泵余压就能使设备工作,能耗低、工艺简洁、性能稳定、综合投资省等显著优点。其中, 1.暴气法:一方面是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二是驱除CO2,以提高水的PH值,使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沉淀,然而再经过滤。 2.过滤:一方面是除去三价铁形成的絮凝体;二是将大部分尚未氧化的二价铁催化氧化作用和羚基氧化的离子交换作用,以达到除铁的目的。过滤后的铁泥可以回收和利用。 其中,滤料有石英砂和天然锰砂滤料两种,前者使用于含铁量在4mg/L以下,PH值在6.8以上的原水;后者适用于含铁量在20mg/L以下,PH值在6以上的原水。 锰的去除原理同二价铁的去除方法相同。 六.规格型号 1.选型一览表 QC型除铁锰过滤器参数一览表 六.选用说明 1.设备选型 ①根据水质的不同可选择一级或二级处理系统,根据水量选择单台或多台并联系统。

硫酸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730 硫酸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硫酸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氧化锌浸出工序 1、准备工作: 穿戴好防护用具,检查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如减速机、搅拌器、水泵、硫酸管、油管及阀门、引风机)。 2、浸出操作: ○1先往浸取桶内加铟尾水和红泥洗水(约1立方)至桶体积的2/3; ○2启动搅拌,投入氧化锌,同时打开油加热阀加温至70℃-80℃. ○3当桶内料液PH在3-3.5时,停止加氧化锌,让其反应。 ○4搅拌半小时,再测PH值,若达到4.5-5.0B't 时,继续搅拌半小时,PH稳定不变调整料液浓度波美度45B't左右。 ○5启动输送泵将浸出液送中间桶。 ○6在反应过程中,如果PH值偏低,用氧化锌调整,如果PH值偏高,用铟尾水或硫酸调至所需PH值。

硫酸锌制备[步骤]

从废锌粉制备硫酸锌晶体 [步骤] 一、硫酸锌晶体制备 1.250ml烧杯中加入2g废锌粉(Zn∶Fe=9∶1,台称)和10.00ml硫酸(3mol/L,酸式滴定管。体积略低于理论值,使部分铁单质没有反应而以沉淀形式析出,可过滤除去。如此可大量减少后续步骤所需的NaOH,从而减少副产物Na2SO4的量),放热,10min 后缓慢放出气泡,加水20ml,温热,再反应20min; 2.加<1mlH2O2(体积略大于理论值,量杯),剧烈反应,溶液显澄清黄色。若1.中硫酸所加的量不足,此时溶液的pH值可能大于3.0(用pH试纸测),溶液中出现棕色沉淀。可逐滴加入硫酸至沉淀刚好溶解,溶液澄清,pH约在1.0左右。烧杯底部可见未反应的粉末。取几滴溶液加入到1mlK3[Fe(CN)6]中,无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已无亚铁离子。若呈现蓝色沉淀,可再加适量的H2O2(总量不要超过1ml); 3.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搅拌使溶液旋转。pH电极置于其中,pH计预先定 位好。逐滴加入1mol/LNaOH调节溶液pH值,可见少量淡黄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析出。当 -pH=3,改用0.05mol/LNaOH,调节溶液pH=4.00。尽可能做到不用H2SO4回调。用SCN 检测溶液中是否还存在铁离子。过滤,得无色澄清溶液; 4.溶液置于蒸发皿中小火加热蒸发,至仅存少量液体,停止加热。略冷却(ZnSO4在15℃后易溶于水,Na2SO4在33℃时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抽滤,不要洗涤晶体。加10ml水重结晶,抽滤时可用2~3ml95%乙醇洗涤晶体,尽可能抽干,将晶体转移至称量瓶(预先用台称称好质量)中,半盖好,于干燥器中保存。 二、产品质量检测 1.称量产品质量,计算产率; 1.取少量晶体溶于水,检测是否含亚铁离子和铁离子; 2.将产品配成50g/L的水溶液,测其pH值; 3.分析天平准确称取约0.7g产品(称于烧杯中)溶于40ml水中,加3g酒石酸钾钠(可略加热溶解,冷却后再滴定。掩蔽Fe3+,以免其封闭EDTA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转移至250ml锥形瓶中,用10ml水洗涤烧杯并转入锥形瓶。加10mlpH=10的氨缓冲溶液,4滴铬黑T指示剂,用EDTA(0.1mol/L)滴定到终点。平行测定2~3次,计算其质量分数。

除铁锰工艺.doc

除水中铁锰方法 一、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 1、工作原理 地下水中的铁,一般是以二价铁离子状态( Fe2+)存在。当加入氧气时, 氧与水中二价铁反应,使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 Fe3+),并呈深黄色胶体状态, 当这些胶体状态的铁遇到细小的孔隙,便难于通过,即会累积于过虑物表面,并 在滤料颗粒表面生成具有接触催化活性的铁质滤膜,这种滤膜可以充分吸附三价铁,最后去除水中过量的铁,使其满足用水要求。 其主要反应式如下: Fe2++FeO(OH)→ FeO(OFe)++H+ FeO(OFe)++O2+H2O→ FeO(OH)+H+ 滤料的成熟期,与地下水的水质,特别是水中含铁量、滤料的粒径、滤层的 厚度、滤速等因素有关。水中含铁量在≤10mg/L时,抽水过滤持续到 2~3 天;含铁量在 10~20mg/L 时,需持续抽水到 7 天左右。滤料的滤速为 10~15m/h 时,可以达到除铁效果;如果需要除锰滤速为≤6m/h,才能达到除锰目的。 2、工艺流程 地下水中除铁、锰的工艺流程及设计方案因地下水中含铁、含锰、及其 pH 值的高低、处理水量的大小不同而不同。当水中含铁量 <10mg/L,pH= 5."5 时,设计为一次曝气、一级过滤;当水中含铁量10~20mg/L、pH= 5."5 时,设计为一次曝气、二级串联过滤;当水中含铁锰均要去除时,原 则上先除铁后除锰;当水中含铁、锰量比较低、pH 值较高时,可以采用加大罐体直径,减慢滤速,用单级过滤予以去除。当被除铁、除锰的原水pH 值< 6."8 时,需向原水加碱或石灰拌搅成碱化溶液,提高 pH 值后,才能把水中的锰离子去除。当水中含二氧化碳时,应首先将原水进行一次或二次曝气,去 1 / 3

硫酸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70049 硫酸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硫酸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氧化锌浸出工序 1、准备工作: 穿戴好防护用具,检查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如减速机、搅拌器、水泵、硫酸管、油管及阀门、引风机)。 2、浸出操作: ○1先往浸取桶内加铟尾水和红泥洗水(约1立方)至桶体积的2/3; ○2启动搅拌,投入氧化锌,同时打开油加热阀加温至70℃-80℃. ○3当桶内料液PH在3-3.5时,停止加氧化

锌,让其反应。 ○4搅拌半小时,再测PH值,若达到4.5-5.0B't时,继续搅拌半小时,PH稳定不变调整料液浓度波美度45B't左右。 ○5启动输送泵将浸出液送中间桶。 ○6在反应过程中,如果PH值偏低,用氧化锌调整,如果PH值偏高,用铟尾水或硫酸调至所需PH值。 ○7酸化结束后,料液体积以不漫槽为准。 3.特别提示: ○1投料时,必须做到均投,久搅,勤检查的办法,认真操作,不准澎料、跑料。 ○2下一罐检查必须切断电源,两人在场,并挂牌警示。 ○3做好原始记录,工作完成后,要清理现场,

锌电解操作工艺

锌电解操作工艺 (2010-12-27 19:20:34) 转载 标签: 杂谈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解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操作条件,岗位操作法, 原材料质量要求,产出物料质量要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主要设备. 二工艺目的及原理 1.工艺目的 使溶液中的锌通过电积提锌得到锌片,再熔铸成成品锌。 1.原理 锌电积一般釆用Pb-Ag(1%Ag)合金板为阳极,纯铝板为阴极,以酸性硫酸锌水溶液作为电解液,当通以直流电时,在阴极上发生锌的析出,在阳极上放出氧气。 阴极上 Zn2++2e=Zn 阳极上 H2O-2e=1/2O2 +2H+ 总反应式为 ZnSO4+H2O=Zn+H2SO4+1/2O2 因此,随着电解过程的进行,电解液中的含锌量不断减少,硫酸含量不断增加,为了保持电积条件的稳定,必须不断抽取一部分电解作为废液返回浸出,同时,相应地加入净化了的中性硫酸锌溶解,以补充所消耗的锌量,维持电解液中一定的H+,Zn2+含量,并稳定电解系统中的体积。 三硫酸锌溶液电解锌的生产工艺流程 四原辅材料质量要求。 1. 新液成份(g/l)符合企业标准的规定 Zn120-150 Cu≤0.002 Cd≤0.003 Fe≤0.015 Co≤0.0015 Ni≤ 0.0015 As≤0.003 Sb≤0.0005 Ge≤0.00005 Mn2.5-5 2. 废液成份(g/l) Zn35-60 H+140-200 五工艺操作条件 1. 槽温 37 -42℃ 2. 电流密度 500-550A/m2 3. 槽电压3.2-3.3V 4. 析出周期 24h 5. 同极中心距 62mm 6 . 添加剂 (1) 吐酒石:出槽前3min-5 min加入电解槽内,一般加入量为0..05-0.1g/槽 (2) 骨胶:装槽前1h-3h后加入电解槽内,加入量一般为0.25kg/t锌析出-0.5 kg/t析出锌 (3) 碳酸锶视锌析出含铅情况,每班在电解槽内加8次,每次加10-20 kg 7. 周期管理

地下水除铁除锰工艺流程

地上式溶解氧法除铁除锰工艺流程,有几种形式。选用什么样的流程主要取决于原水的化学成分,如水的碱性;铁和锰的含量。在北方寒冷地区,当水中碱度大于2.0mg/l;铁小于2.0mg/l;锰小于1.5mg/l时可采用简单爆气一级过滤法处理,达到除铁除锰的目的。当水中铁的含量大于5mg/l;锰大于1.5mg/l时一般采用二级过滤工艺,一级过滤先除铁,二级过滤再除锰原因是当铁和锰同时存在于水中时,铁能干扰锰的去除,特别是铁和锰的含量较高时,除锰就更困难。海拉尔净水所除铁除锰工艺,就依据上述原理和实践经验设计的。海拉尔除铁除锰净水工程,是我局给水处理能力最大的设计,既包括原有水厂除铁设备的扩能,又有新建除锰设计。 其设计参数如下: 1、水质资料:Fe 5mg/l;Mn 1.5-3.0mg/l 碱度6mg/l- 10 mg/l 2、处理能力:15400t/d 3、工艺流程:由于原水含铁量在5mg/l,锰为3.0mg/l含量较高,所以根据前面所述原理,必须采用曝气→一级过滤→二次曝气→二次过滤工艺流程,方能将水中的铁和锰除去,若采用曝气→一级过滤的简单工艺是不可能达到除锰的目的。 在施工设计之前,我们到海拉尔水电段净水所调查时,发现既有采用简单曝气一级过滤工艺二组240t/h无阀过滤池出水槽内沉积约20mm左右厚的黑色锰质沉淀物,据水电段反映,这些锰质沉淀在给水管道中也有大量结垢沉积,有的地方已造成管道严重堵塞,甚至完全不能通水。本次设计,为了尽可能除锰,又在原有二组和新建一组无阀滤池一级除铁后的过滤出水,增加了机械强制曝气措施,其目的有二个,一是尽量除去一级处理出水中的二氧化碳,提高水的PH值(据有关资料介绍,表面曝气法可以去除50%-70%的二氧化碳);二是尽可能的向一级出水中充氧(溶解氧饱和度可达80%-90%),将水中的二价锰大部分氧化成三价锰,然后进入二级过滤时(采用普通快滤池8格),将水中的锰和一级过滤后残留在

硫酸锌溶液的净化工艺技术

硫酸锌溶液的净化工艺技术 一、硫酸锌溶液成分及其净化方法 锌焙砂或其他的含锌物料(如氧化锌烟尘、氧化锌原矿等)经过浸出后,产出中性浸出液,虽然在浸出过程中通过控制终点酸度使Fe3+完全水解沉淀的同时,除去了砷、锑等部分杂质,但是残存的许多杂质(如Cu,Cd,CO,Ni,AS,Sb,Ge等)对锌电解沉积过程有极大危害,会使电解电流效率降低、增加电能消耗、影响阴极锌质量、腐蚀阴极和造成剥锌困难等。 因此,必须通过溶液净化,将危害锌电积的所有杂质除去,产出合格净化液才能送至锌电解槽。中彭化工环保技术生产。 表1 中性浸出液的成分范围及平均含量(g/L) 净化的目的是将中性浸出液中的铜、镉、钴、镍、砷、锑等杂质除至电积过程的允许含量范围之内,确保电积过程的正常进行并生产出较高等级的锌片。同时,通过净化过程的富集作用,使原料中的有价伴生元素,如铜、镉、钴、铟、铊等得到富集,便于从净化渣中进一步回收有价金属成分。 净化方法按其净化原理可分为两类:①加锌粉置换除铜、镉,或在有其他添加剂存在时,加锌粉置换除铜、镉的同时除镍、钴。根据添加剂成分的不同该类方法又可分为锌粉-砷盐法、锌粉-锑盐法、合金锌粉法等净化方法;②加有机试剂形成难溶化合物除钴,如黄药净化法和亚硝基β-萘酚净化法。各种净化方法的工艺过程概要列于表2。 表2 各种硫酸锌溶液净化方法的几种典型流程

从表2可以看出,由于各厂中性浸出液的杂质成分与新液成分控制标准不同,故各厂的净化方法亦有所差别,且净化段的设置亦不同。按净化段的设置不同,净化流程有二段、三段、四段之分。按净化的作业方式不同有间断、连续作业两种。间断作业由于操作与控制相对较易,可根据溶液成分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生产,为中、小型湿法炼锌厂广泛应用。连续作业的生产率较高、占地面积少、设备易于实现大型化、自动化,故近年来发展较快,但该法操作与控制要求较高。 由于铜、镉的电位相对较正,其净化除杂相对容易,故各工厂都在第一段优先将铜、镉首先除去。利用锌粉置换除铜、镉时,由于铜的电位较镉正,更易优先沉淀,而锌粉置换除镉则相对困难些,需加入过量的锌粉才能达到净化的要求。 由于钴、镍是浸出液中最难除去的杂质,各工厂净化工艺方法的差异(表2)实质上就在于除钴方法的不同。采用置换法除钴、镍时除需加添加剂外,还要在较高的温度下,并加入过量的锌粉才能达到净化要求。或者使用价格昂贵的有机试剂,合理选择除钴净化工艺可降低净化成本。 二、锌粉置换除铜、镉

硫酸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编号:CZ-GC-00340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硫酸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Operation procedure of zinc sulfate production process

硫酸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忽视操作规程 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 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一、氧化锌浸出工序 1、准备工作: 穿戴好防护用具,检查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如减速机、搅拌器、水泵、硫酸管、油管及阀门、引风机)。 2、浸出操作: ○1先往浸取桶内加铟尾水和红泥洗水(约1立方)至桶体积的2/3; ○2启动搅拌,投入氧化锌,同时打开油加热阀加温至70℃-80℃. ○3当桶内料液PH在3-3.5时,停止加氧化锌,让其反应。 ○4搅拌半小时,再测PH值,若达到4.5-5.0B't时,继续搅拌半小时,PH稳定不变调整料液浓度波美度45B't左右。 ○5启动输送泵将浸出液送中间桶。 ○6在反应过程中,如果PH值偏低,用氧化锌调整,如果PH

值偏高,用铟尾水或硫酸调至所需PH值。 ○7酸化结束后,料液体积以不漫槽为准。 3.特别提示: ○1投料时,必须做到均投,久搅,勤检查的办法,认真操作,不准澎料、跑料。 ○2下一罐检查必须切断电源,两人在场,并挂牌警示。 ○3做好原始记录,工作完成后,要清理现场,做到清洁卫生。 二、压滤工序 1、检查设备状况是否正常,如泵、管道、压滤机油压、滤布,拼装好滤板、滤布。 2、确定浸取液合格后,启动水泵,打开阀门,进行压滤,滤液自流进入氧化桶进行除杂。 3、压滤困难即停泵,松开滤板,滤液送样化验(锌、铟)。 4、硫酸锌滤液必须清明、无浑浊物。 5、定期清洗滤板、滤布,发现破损应立即更换,不得留待下班处理。

除铁锰设备工艺原理及流程简介

除铁锰设备工艺原理及流程简介地下水中常含有过量的铁和锰,而长期饮用含铁、含锰高的水对人体不利。水中含铁较高时,水有铁腥味,影响水的口味,作为造纸、纺织、印染、化工和皮革等生产用水,会降低产品质量;洗涤衣物会出现黄色或棕黄色斑渍;铁质沉淀物会滋长铁细菌,阻塞管道,有时会出现红水。而含锰量较高的水所发生的问题与含铁量较高的情况相类似,并且在工业领域中,水中的铁、锰含量过高对设备具有一定的腐蚀从而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质标准规定,凡是生活饮用水中铁含量大于0.3毫克/升,锰含量大于0.1毫克/升的必须进行净化处理。除铁锰设备主要应用于地下水高铁,高锰地区经处理后的水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工艺原理 地下水中的溶解性铁、锰,一般以低价Fe2+、Mn2+形态存在,在pH值为6.8~7.2的条件下,高价铁锰化合物呈胶凝聚沉降,用过滤的方法即可去除。本设备采用天然锰砂为过滤介质。除铁原理为地下水中二价铁离子,经曝气后,流经滤层过滤时,被覆盖在滤料表面的生物膜吸附并在催化的作用下被溶解氧所 氧化,并吸附在滤料上,氧化生成三价铁的氧化物,作为新的滤

膜参与新的催化反应,待产水运行一个周期反洗将过剩的氧化物冲掉。除锰原理同上。滤层由于离子选择吸收原理,先除铁后除锰。 当含铁地下水经天然锰砂滤层过滤时,锰砂滤层对水中铁质起着两方面作用: 1. 催化与氧化作用,加速水中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 2. 截留分离作用,将铁质从水中分离出去,并截留于滤层之中,这两个作用在锰砂滤层中一般是同时完成的。 ●工艺流程 1.当地下水中含铁浓度在5~10mg/l,含锰浓度在1~ 2mg/l 时,或地下水中仅含铁而不含锰时,含铁浓度在10mg/l左右时,可采用曝气――单级除铁除锰过滤。工艺流程:地下水→深井泵→曝气装置→水箱→过滤泵→除铁除锰装置→蓄水池→用水单位。 2.若地下水中含铁、锰较高时,即铁大于10mg/l、锰大于2mg/l时,宜采用曝气――双级除铁除锰过滤。 典型工艺流程:地下水→深井泵→曝气装置→水箱→过滤泵→一级除铁除锰装置→二级除铁除锰装置→蓄水池→用水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