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资料讲解

土壤肥料学资料讲解
土壤肥料学资料讲解

土壤肥料学资料

名词解释:

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肥力:土壤具有能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土壤有效肥力:把在一定农业技术措施下反应土壤生产能力的那部分力称为土壤有效肥力,又称经济肥力。

肥料:凡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须的营养元素的物料,称为肥料。土壤矿物质:岩石分化形成的矿物颗粒统称为土壤矿物质。

土壤粒级:根据各个土粒的当量粒径的大小,可将土粒分为若干组,称为粒级,一般将土粒分为石砾、砂砾、粉粒和粘粒四级。

土壤质地:把土壤中各个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

土壤有机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质化合物的总称。

毛管悬着水:只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时,降雨或灌溉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上层未能下渗的水分。

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是的土壤含水量就是田间持水量。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中水分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又称重量含水量。

土水势:表示土壤水分在土—水平衡体系中所具有的能态。

土壤水吸力:质土壤水的负压力。

土壤通气性:指土壤空气与近地层大气进行气体交换以及土体内允许气体扩散的流动的性能。

土壤热容性:指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之土壤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电极上所建立的平衡电位。

土壤孔隙度:单位容积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土壤相对密度:单位容积的团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与4℃时相同体积水重之比。

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的干重。

土壤耕性:指土壤在耕作时所表现的特性。

土壤胶体:土壤中最细微的颗粒,胶体颗粒的直径一般在1—100nm。土壤吸收性能:质土壤吸收和保留土壤溶液中分子和离子悬液中的悬浮颗粒、气体以及微生物的能力。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阳离子交换量(或吸收容量)是指在一定PH条件下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里摩尔数。

土壤缓冲性:土壤溶液抵抗酸碱度变化的能力叫土壤缓冲性。

截获:指植物根在土壤中伸长并与其紧密接触,使根释放出H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与土壤胶体上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直接交换尔被跟吸收的过程。

离子拮抗作用:指介质中某种离子的存在能抑制植物对另一种离子吸收或运转的作用。

离子协同作用:指介质中某种离子的存在能促进植物对另一种离子吸收或运转的作用。

复混肥料:其成分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植物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复合肥料:指有化合物(化学)作用或混合氨化造粒过程制成的,工艺流程有明显的化学反应。

有机肥料:指农村中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取材、就地积制的自然肥料的总称。

绿肥:直接用作肥料的新鲜绿色植物体。

反硝化作用:指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为气态氮(分子态氮和氮氧化物)的作用过程。

基础知识点

土壤肥料科学家:

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代表农业化学派,提出“植物矿质营养学说”。

2、德国地质法鲁,代表农业地质学派,提出“植物矿质淋溶学说”。

3、俄罗斯的道库恰耶夫,创造土壤发生学派,提出土壤进化观点。

4、英国洛桑试验站的腊赛尔提出“土壤是植物生长的载体”。

可持续研究我国土壤肥料:

(1)土壤肥力(2)提高土壤利用率(3)高产作物营养特性与高效施肥综合配套技术(4)植物营养基因型差异(5)植物根际微生态学(6)植物养分和水分交互作用(7)设施农业下的植物营养特性

五大成土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物。

成土的主要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石的分化:物理分化、化学分化、生物分化。

母质的类型: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湖积物、海积物、风积物、黄土、红土。

土壤矿物成因分类: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土壤粒级分类:石砾、砂砾、粉粒和粘粒。

土壤质地分类:

(1)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2)前苏联制土壤质地分类(3)我国制土壤质地分类;我国将石砾含量分为三级:砂土、壤土和黏土。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

(1)砂土类:由于粒间孔隙大,毛管作用弱,通气透水性强,内部排水通畅,不易积聚还原性有害物质。

(2)黏土类:粘质土由于粒间孔隙极小,多为极细毛管孔隙和无效孔隙,故通气不良,透水性差,内部排水慢,易受渍害和积累还原性有毒物质。

(3)壤土类:由于砂粘适中,兼有砂土类、黏土类的优点,消除了砂土类黏土类的缺点,是农业生产质地比较理想的土壤。

土壤质地的改良:

(1)增施有机肥聊(2)掺砂掺粘,客土调剂

(3)翻砂压淤,翻淤压砂(4)引洪放淤,引洪漫沙

(5)很据不同质地采用不同的耕作管理措施

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土壤动物:蚯蚓、线虫、其他土壤动物

土壤有机质三种形态:

(1)新鲜有机质(2)半分解的有机质(3)腐殖质

土壤有机质的组成:

(1)糖类化合物(2)纤维素和半纤维素(3)木质素

(4)含氮化合物(5)脂肪、树脂

腐殖质的性质:带电性、吸水性、稳定性

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因素:

(1)有机质的碳氮比和物理状态(2)土壤水热状态

(3)土壤通气状况(4)土壤酸碱性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1)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2)改善土壤物理性质(3)提高土壤保肥性(4)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5)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

土壤毛管水分为:毛管支持水和毛管悬着水

土水势的组成: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

作物对土壤水分的需求:

(1)水分是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2)土壤水分是影响出苗率的重要因素(3)作物不同生育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不同

土壤的热特性:(1)土壤热容量(2)土壤热导率(3)土壤导温率土壤热量来源:太阳辐射能、生物能、地热能

土壤水分的调节:

1、土壤水分平衡:(1)计算土壤日耗水量(2)确定灌溉时间

2、土壤水分调节:(1)控制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渗

(2)减少土壤水分蒸发(3)合理灌溉(4)提高土壤水分对作物的有效性(5)多余水的排除

3、土壤温度调节(1)合理耕作与施用有机肥(2)以水调温(3)覆盖与遮荫

土壤孔隙类型: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通气孔隙

土壤结构类型的划分:

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结构、片状、团粒结构

良好团粒结构具备的条件:

(1)有一定的结构形态和大小(2)有多级孔隙(3)有一定的稳定性(4)有抵抗微生物分解破碎的能力

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1)能协调水分和空气的矛盾(2)能协调土壤有机质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3)能稳定土壤温度、调节土热状况

(4)改良耕性和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

团粒结构的形成:

1、土粒的粘聚(1)水膜的粘结作用(2)胶结作用(胶体的凝聚作用)

2、成型动力(1)干湿交替作用(2)冻融交替作用

(3)生物作用(4)土壤耕性的作用

创造团粒结构的措施:

1、农业措施(1)深耕与施肥(2)正确的土壤耕作(3)合理的轮作制度(4)调节土壤阳离子组成

2、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应用

土壤耕性:耕作难易程度、耕作质量的好坏、宜耕期长短

土壤物理机械性:

1、粘结性和粘着性:(1)土壤质地(2)土壤含水量(3)土壤结构(4)土壤腐殖质含量(5)土壤代换性阳离子的组成

2、可塑性:(1)水分含量(2)土壤质地(3)代换性阳离子、(4)土壤有机质

3、土壤胀缩性

土壤耕性与改良土壤耕性:

(1)防止压板土壤(2)注意土壤的宜耕状态和宜耕期

(3)改良土壤耕性

土壤胶体的特性:

(1)土壤胶体比表面和表面能(2)土壤胶体电荷

(3)土壤胶体有凝聚和分散的作用

土壤吸收性能类型:

(1)机械吸收能性(2)物理吸收性(3)化学吸收性

(4)物理化学吸收性(5)生物吸收性

土壤酸性:

活性酸度、潜性酸度(交换性酸度、水解性酸度)

土壤缓冲作用的重要性:

(1)缓冲性和适宜的植物生活环境(2)缓冲性和酸碱度改良

土壤酸碱反应与植物生长:

(1)影响土壤养分的转化和供应(2)影响粘粒矿物的形成

(3)影响土壤物理性质(4)影响作物生长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

(1)砖红壤土类(2)赤红壤土类(3)红壤土类

(4)黄壤土类

土壤污染源:

(1)污水灌溉(2)施肥(3)施用农药(4)工业废气

(5)工业废渣

土壤污染防治:

(1)加强对土壤污染的调查和监测(2)彻底消除污染源

(3)增施有机肥料及其他肥料(4)铲除表土或换土(5)生物措施(6)采用人工防治措施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

(1)如缺少某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

(2)如缺少某种元素,植物呈现专一的缺素症,其他营养元素不能代替它的功能

(3)在植物营养上直接参与代谢作用,并非由于他改善了植物生活条件所产生的间接作用

17种必须营养元素:

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铜、钼、硼、氯、碳、氢、

氧、镍

必需营养元素含量组成:

大量营养元素、中量营养元素、微量营养元素

土壤养分向根部迁移的方法:截获、扩散、质流

根外营养的特点:

(1)直接供给植物养分(2)养分吸收转化比根部快

(3)促进根部营养、强株健林(4)节省肥料

影响根外营养效果的因素:

(1)溶液的组成(2)溶液的浓度及反应(3)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4)叶片养分吸收(5)喷施次数及部位

养分重新转移必须经过四个步骤:

(1)在细胞中与ATP结合被激活(2)共质体运输

(3)运载到韧皮部(4)在韧皮部中运输和分配到别处

植物生理生化特征对吸收养分的影响:

(1)根系离子交换量(2)酶活性(3)植物激素和植物毒素

环境因素对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

光照、温度、通气、酸碱度、水分

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离子拮抗和离子协同

施肥基本原理:

(1)养分归还学说(2)最小养分率(3)报酬递减率

(4)限制因子率(5)最适因子率

施肥种类及方法:

种类:(1)基肥(2)种肥(3)追肥

方法:(1)撒施(2)条施(3)穴施(4)分层施肥(5)随水施肥(6)根外追肥(7)环状或放射状施肥

土壤氮素的形态:土壤无机态氮和土壤有机态氮

氨态氮肥的性质:

(1)易溶于水(2)不易流失(3)与碱性物质接触后挥发加剧(4)可进行消化作用,转为硝态氮

氮肥种类:

氮肥: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液氨

硝态氮费: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钙

酰胺态氮肥:尿素、石灰氮

土壤作物供需平衡法:

(1)目标产量(2)形成单位产量作物所需要吸收的氮量

(3)土壤氮素供应量

磷的营养功能:

(1)磷参与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结构

(2)磷参与植物体内许多代谢过程

(3)磷增强植物抗逆性

磷的种类:

水溶性磷: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磷酸铵、硝酸磷常见磷肥性质:

(1)其加工技术简单,适合于中小型生产,就地销售

(2)除含磷外,还同时含有硫、钙等其他多种营养元素

(3)可以利用工业副产品硫酸进行生产

土壤中钾的形态与有效性:

(1)矿物态钾(2)非交换态钾(3)交换态钾

(4)水溶态钾

钾的营养功能:

(1)促进酶的活化(2)促进糖代谢(3)促进蛋白质合成(4)增强光合作用(5)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6)钾对植物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钾肥的种类:硫酸钾、氯化钾、草木灰

影响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因素:

(1)土壤PH(2)土壤Eh(3)土壤水分状况(4)土壤有机质(5)土壤质地(6)土壤微生物(7)吸附作用

复混肥料的特点:

优点:(1)养分种类多,含量高、副成分少(2)物理性状好(3)节省包装,储运和施用费用

缺点:(1)养分比例固定,不能完全适用于任何土壤和作物

(2)难以满足不同施肥技术的要求

有机肥的种类:粪尿肥、堆汇肥、绿肥、杂肥

影响堆肥腐熟的因子:

(1)水分(2)通气(3)养分(4)温度(5)PH值

绿肥在农业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2)绿肥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有效生物措施(3)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4)绿肥是促进农牧业发展的纽带合理施用磷肥至少有几个内容:

(1)科学合理的确定磷肥用量(2)水旱轮作条件下,磷肥重点分配在旱作上(3)磷肥尽可能与土壤混合均匀(4)提高磷肥当季利用率,减少土壤磷的积累(5)有机肥必须施入土中,做到土肥相融

各种营养元素的却素症:

1、氮缺乏:

(1)整株植株矮小,瘦弱(2)叶片细小直立、叶色转为淡绿色、浅黄色、及至黄色,从下部老叶开始出现症状

(3)叶脉叶柄有些作物呈紫红色(4)茎细小、分枝少基部为黄色(5)花稀少,提前开放(6)种子、果实、少且小,早熟、不充实(7)根白色而细长,量少,后期呈褐色

2、磷缺乏:

(1)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分枝少(2)花芽分化延迟,落花落果多,多种作物茎叶呈紫红色,水稻等叶色为暗绿

3、钾缺乏:

(1)通常茎叶柔软,叶片细长、下披(2)老叶叶尖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逐渐枯萎(3)在叶片上往往出现褐色斑点、甚至成为斑块,严重缺钾时,幼叶也会出现同样的症状(4)根系生长停滞,活力差,易发生根腐病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为比较偏僻的名次解释,太简单的没有发。第二部分为突然学填空题。最后是重点推荐的大题资料。 第一部分 2-10、物理风化:指岩石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2-11、化学风化: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作用的影响下,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2-14、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风化。 2-22、机械组成:土壤中土粒的大小及其比例状况就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2-23、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 3-1、土壤腐殖质: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在土壤中新合成的一类分子量很大的、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称为腐植质。 3-2、腐殖质化系数:单位重量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碳的分数,称为腐植化系数。 3-4、有机质矿化率:每年因矿化作用而消耗的土壤有机质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率。 3-5腐殖质化过程: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进行的生化过程和一些纯化学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腐植质的过程。

4-1、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中带负电荷的胶体所吸附的阳离子,在静电引力、离子本身的热运动或浓度梯度的作用下, 可以和土壤溶液或其它胶体表面的阳离子进行交换。 4-2、交换性阳离子:能互相交换的阳离子就称为交换性阳离子。 4-3、离子的解吸过程:吸附的离子从胶体表面转移到溶液去的过程。 4-4、离子的吸附过程:离子从溶液转移到胶体表面的过程。 4-5、永久电荷:指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晶格中的同晶替代作用所产生的剩余负电荷。这种负电荷不受介质pH值的影响。 4-7、土壤胶体吸收交换性能:一部分被吸附的离子,可以和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的现象。 4-8、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率。4-9、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简称CEC。 4-10、阴离子配位体交换吸附: 指阴离子取代氧化物表面羟基而被吸附的过程。 6-1、土壤养分:就是指这些主要靠土壤提供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土壤肥料学复习模拟题肥料部分11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土壤肥料学复习模拟题(肥料部分) 被动吸收 最小养分律 拮抗作用 协助作用 叶部营养 厩肥 扩散 微量元素 有益元素 复合肥料 过磷酸钙的退化作用 沤肥 生理酸性肥料 生理碱性肥料 反硝化作用 氮肥利用率 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 植物营养临界期 绿肥 陪补离子效应 潜性酸度 岩石的物理风化 养分的截获 永久负电荷 种肥 追肥 二、填空题 1 ?李比西提出的三大学说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 16 种;其中大量营养元素有 ______ 种;微量营养元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 _______ 种。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 +与NH 4+因带同种电荷且 相同,两者之间有拮抗作用。 5 ?作物吸收氮的形态主要为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6 ?环境反应偏 _____ 性时,有利于根系对阳离子的吸收; 环境反应偏 ____ 性时, 有利 于根系对阴离子的吸收。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系的阳离子代换量(CEC )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收关系密切;CEC 大的则吸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 子多,CEC 小的则吸收 ____________ 离子多。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某兀素是不是植物必需营养兀素的标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绿肥作物种植方式有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10.植物生长的盛期蒸腾作用 ______________ ,离子向根部迁移主要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的阳离子代换量 硝化作用 长效N 肥 闭蓄态磷 有机肥料 生物固氮 化学固定 生物固定 饼肥 化成复合肥 基肥 离子间的拮抗作用 一、名词解释 肥料 归还学说 矿质营养学说 主动吸收 质流 维茨效应 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 过磷酸钙的异成分溶解 堆肥 阳离子交换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 共

土壤肥料学复习

名词解释 1.土壤:是地球表面能生长的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P1 2.土壤肥力:是土壤能连续地、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P3 3.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P37 4.土壤质地:机械组成的一定范围划分的土壤类型P37 5.土壤密度:单位融合剂的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P41 6.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壤体(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重P41 7.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指土壤中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被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并释放矿物质的过程P54 8.田间持水量:指地下水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重分灌水或降水后,允许水分充分下渗,并防止其水分蒸发,经过一定时间,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稳定的土壤水含量P69 9.土水势:在一些力的作用下,与相同条件下的纯自由水相比土壤水的势能(或自由能)降低,其差值即为土水势P70 10.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P82 11.硝化作用:土壤中的NH4+,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氧化生成NO3-的作用P92 12.闭蓄态磷:是由氧化铁或氢氧化铁胶膜包被的磷酸盐。土壤中的闭蓄态磷在各种土壤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在酸性土壤中,往往超过50%,而在石灰性土壤中也可达到15%~30%以上,但这时包被的胶膜可能是难溶性的钙质化合物。P95 13.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相互交换的作用P112 14.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PH为7时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总量,即每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简称CEC P114 15.土壤的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P115 填空 1.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水分、养分、空气、热量P3 2.肥力的分类:1)按照土壤肥力的发展过程分为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2)按照土壤肥力的发挥程度分为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P3 3.世界土壤肥力科学的发展概况中的农业化学学派是以“植物矿质营养学说”为主P11 4.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影响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温度的变化、冰蚀、水蚀和风蚀等;化学:溶解、水化、水解(最基本作用)和氧化等;生物: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作用P19 5.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和土种P30 6.中国制土粒分类标准:石块、石栎、砂砾、粉粒、黏粒P36 7.农业生产上最理想的团粒结构粒径是2-3mm P44 8.土壤在数量上水分保持的力:吸附力、凝聚力、毛管力P65 9.田间持水量在数量上包括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悬着水P67 10.有效水下限:凋萎含水量有效水上限:田间持水量P68 11.土水势分势: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P70 12.土壤水分运动是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运动,即水势高向水势低运动,由吸力小向吸力大的方向运动P74 13.土壤中的水汽总是由暖处向冷处运动P75

土壤肥料学通论整理

土壤肥料学通论整理 (土壤学部分) 第一章绪论 1. 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 肥料:凡是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分为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 3. 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根据肥力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四因素:空气、温度、养分、水分。第二章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1. 土壤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土粒,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和可溶性物质)、气相(土壤空气)。 2. 矿物:自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次生矿物: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过程中经化学变化,或由分解产物重新结合而成的矿物。 2. 成土岩石: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 风化作用: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和分解的过程。按照其作用因素和风化的特点可以分为物理风化(温度作用、结冰作用以及水流和大风的磨蚀作用)、化学风化(溶解、水化、水解和氧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4. 成土因素:气候、母质、地形、生物、时间因素。 5. 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及其所表现的粘砂性质。分为砂土类(透水性强、通气性好、热容量较小、养分少、松散易耕)、壤土类(通气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耕性较好、宜耕期较长)和粘土类(透水性差、通气性差、热容量较大、养分较丰富、宜耕期短)。 6. 土粒分级:石砾、砂粒、粉砂粒和粘粒。 7. 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 a. 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强,比粘粒弱。 b. 掺砂掺粘、客土调剂:泥入砂,砂掺泥,以改良质地,改善耕性 c. 翻淤压砂、翻砂压淤:下层砂土或粘淤土翻到表层使砂粘混合,改良土性 d. 引洪放淤、引洪漫沙:利用洪水中泥沙改良土质 e. 根据不同质地采用不同的耕作管理措施。 砂土:深播种,多次少量施肥;粘土:深沟,精耕,适量施肥 8. 土壤生物: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蚯蚓、线虫等)和植物等的总称。栖居在土壤中的活的有机体。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量70%-90%)、放线菌(数量仅次于细菌,适宜 于有机质含量高、偏碱性土壤环境)、真菌(大多好气,喜酸性土壤)藻类(数量少于细菌、真菌等当与真菌共同生长,可风化岩石)、原生动物。 9. 土壤有机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它的来源主要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其形态有新鲜有机质、半分解的有机质、腐殖质。 主要元素组成:C、O H N。有机质类型:糖类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N化合物 (蛋白质、氨基酸);脂肪、树脂、蜡质和单宁;灰分物质。 10.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㈠矿化作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最终产物为CO2、H2O 等,而N、 P、S 等以矿质盐类释放出来,同时放出热量,为植物、微生物提供养分和能量。包括糖类化合物的转化;含氮有机物的转化(氨基化(水解)、氨化、硝化和反硝化);含磷、含硫有机物的转化。 ㈡腐殖质化过程: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合成为腐殖质的过程。腐殖质的组成: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腐殖质的性质:带电性、吸水性、稳定性。植物物质形成学说:最初形成的腐殖物质是胡敏素。在胡敏素经过微生物的降解后才形成胡敏酸。胡敏酸进一步降解才形成富里酸。 11. 腐殖化系数:通常把每克干重的有机质经过一年分解后转化为腐殖质(干重)的克数。 12. 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有机质的碳氮比和物理状态;土壤水、热状况;土壤通气状况;土壤酸碱性。 13.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1)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2)促进土壤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肥料学知识点

第一章 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肥料: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 了解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土粒,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和可溶性物质)、气相(土壤空气)。 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根据肥力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四因素:空气、温度、养分、水分。 第二章 土壤矿物质:岩石风化形成的矿物颗粒。 风化: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和分解的过程。有物理、化学、生物风化。 矿物:自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土壤矿物质的来源。 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作用下,新形成的矿物。 岩石: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成。没有层次和化石,包括侵入石和喷出岩。 沉积岩:由各种先成的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重新固积而成或由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岩石。有层次性和生物化石。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下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重新结晶或结晶定向排列而形成的岩石。坚硬、呈片状组织。 土壤粒级:将土粒分为石粒、砂粒、粉砂粒和粘粒四级。 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 百分率的组合。 土壤质地的分类: 砂土类(“热性土”、透水性强、通气性好、热容量较小、保肥性差、松散易耕、“发小苗不发老苗”) 粘土类(“冷性土”、保水力强、通气性差、热容量较大、养分较丰富、宜耕期短、“发老苗不发小苗”)。 壤土类(通气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耕性较好、宜耕期较长、“四砂六泥”、“三砂七泥”、“既发小苗又发老苗”) 土壤有机质:除了矿物质外的固相土壤。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 农业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每年施用的有机肥料和每年作物的残茬和根系以及根系分泌物。 土壤有机质形态:新鲜有机质、半分解的有机质、腐殖质。 土壤有机质主要元素组成:C、O、H、N。有机质类型:糖类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N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树脂、蜡质和单宁;灰分物质。 有机质的矿化作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最终产物为CO2、H2O等,而N、P、S等以矿质盐类释放出来,同时放出热量,为植物、微生物提供养分和能量。包括糖类化合物的转化;含氮有机物的转化(氨基化(水解)、氨化、硝化和反硝化);含磷、含硫有机物的转化。 有机质的腐殖化作用: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合成为腐殖质的过程。 腐殖化系数:通常把每克干重的有机质经过一年分解后转化为腐殖质(干重)的克数。 土壤水分类型:土壤吸湿水、土壤膜状水、土壤毛管水、土壤重力水。 土壤吸湿水:固相土粒籍其表面的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从大气和土壤空气中吸附气态水,附着于土粒表面成单(多)分子层。 土壤膜状水:吸湿水达到最大后,土粒还有剩余的引力吸附液态水,在吸湿水的外围形成一层水膜。 土壤毛管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 毛管支持水:指地下水层籍毛管力支持上升进入并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 毛管悬着水:指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时,降雨或灌溉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上层未能下渗的水分。(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 土壤重力水:指当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之后,过量的水分不能被毛管吸持,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大孔隙向下渗漏成为多余的水。(当重力水达到饱和,即土壤所有孔隙都充满水分时的含水量称为土壤全蓄水量或饱和持水量。) 土壤质量含水量:指土壤中保持的水分质量占土壤质量的分数。 土壤容量含水量:指土壤水分容积与土壤容积之比。 土壤相对含水量:某一时刻土壤含水量占该土壤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

土壤肥料学资料讲解

土壤肥料学资料 名词解释: 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肥力:土壤具有能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土壤有效肥力:把在一定农业技术措施下反应土壤生产能力的那部分力称为土壤有效肥力,又称经济肥力。 肥料:凡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须的营养元素的物料,称为肥料。土壤矿物质:岩石分化形成的矿物颗粒统称为土壤矿物质。 土壤粒级:根据各个土粒的当量粒径的大小,可将土粒分为若干组,称为粒级,一般将土粒分为石砾、砂砾、粉粒和粘粒四级。 土壤质地:把土壤中各个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 土壤有机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质化合物的总称。 毛管悬着水:只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时,降雨或灌溉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上层未能下渗的水分。 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是的土壤含水量就是田间持水量。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中水分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又称重量含水量。 土水势:表示土壤水分在土—水平衡体系中所具有的能态。 土壤水吸力:质土壤水的负压力。

土壤通气性:指土壤空气与近地层大气进行气体交换以及土体内允许气体扩散的流动的性能。 土壤热容性:指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之土壤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电极上所建立的平衡电位。 土壤孔隙度:单位容积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土壤相对密度:单位容积的团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与4℃时相同体积水重之比。 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的干重。 土壤耕性:指土壤在耕作时所表现的特性。 土壤胶体:土壤中最细微的颗粒,胶体颗粒的直径一般在1—100nm。土壤吸收性能:质土壤吸收和保留土壤溶液中分子和离子悬液中的悬浮颗粒、气体以及微生物的能力。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阳离子交换量(或吸收容量)是指在一定PH条件下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里摩尔数。 土壤缓冲性:土壤溶液抵抗酸碱度变化的能力叫土壤缓冲性。 截获:指植物根在土壤中伸长并与其紧密接触,使根释放出H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与土壤胶体上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直接交换尔被跟吸收的过程。 离子拮抗作用:指介质中某种离子的存在能抑制植物对另一种离子吸收或运转的作用。

土壤肥料学复习参考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参考 一.名词解释(注:带*的为重点中的重点) *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作物并能获得收获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土壤具有能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热量的能力。(土壤肥力狭义上的定义:土壤供给植物必需养分的能力) *3.土壤粒级:根据单个土粒的当量粒径(假定土粒为圆球形的直径)的大小,可将土粒分为若干组,称为粒级。 *4.土壤质地:指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数,也叫土壤的机械组成。 *5.肥料: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必需营养元素的物料。 6.土壤有机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7.矿质化: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二氧化碳、水、氨和矿质养分(磷、硫、钾、钙、镁等简单化合物或离子),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8.腐殖化: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把有机质分解产生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及中间产物转化成更复杂的、稳定的、特殊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

9.腐殖化系数:单位重量的有机物质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的残留碳。 10.有机质转化:土壤有机质在水分、空气、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极其复杂的转化过程。 11.土壤盐基饱和度(BSP):土壤胶体上的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比。 *12.土壤活性酸度:指土壤溶液中游离的的H+所直接显示的酸度。 *13.土壤潜性酸度:指土壤溶液中吸附的的H+、Al3+离子所引起的酸度。 *14.土壤缓冲性: 狭义:土壤抵抗酸碱物质,减缓pH变化的能力。 广义:土壤是一个巨大的缓冲体系,包括对氧化还原、污染物质、养分等。指抗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15.生理酸性肥料:化学肥料进入土壤后,如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阳离子比阴离子快时,土壤溶液中就有阴离子过剩,生成相应酸性物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土壤酸化。这类肥料称为生理酸性肥料。 16.生理碱性肥料:化学肥料进入土壤后,如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阴离子比阳离子快时,土壤溶液中就有阳离子过剩,生成相应碱性物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土壤碱化。这类肥料称为生理碱性肥料。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资料

.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资料 绪论 名词解释 土壤: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土壤肥力:是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肥料:是指施用于土壤和植物地上部,能够改善植物营养条件的一切有机和无机物质。 填空题 1.土壤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5种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物质生物水分空气) 2.土壤肥力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或________ 和________ 。(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潜在肥力) 3.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水肥气热) 问答题 什么是土壤自然肥力、人工肥力?什么是有效肥力,什么是潜在肥力? 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肥力;人工肥力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生产活动而形成的土壤肥力,农业土壤的肥力就是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是指水、肥、气、热都能够发挥作用,满足当前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能力;而潜在肥力则是指土壤中某些肥力因子,在当前条件下没有发挥作用,一旦条件适合就会发挥作用。 第二章 名词解释 粒级:大小、成分及性质基本相近的矿质土粒。 同晶替代:在粘土矿物形成过程中,硅氧片和铝氧片中的硅和铝等离子常常被大小、性质相近的离子替代,导致电荷不平衡,但其晶体结构并不改变。 土壤质地:各种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在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 矿质化系数: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一般为一年)土壤中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的数量。 腐殖质化系数: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形成的腐殖物质数量。 土壤有机质: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 土壤腐殖质:在以微生物为主导的作用下,土壤中多种芳环结构的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经多种缩合作用,重新合成一类性质更稳定、结构更复杂的高分子物质,包括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等。 填空题 土壤颗粒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个不同等级。(石砾砂粒粉粒粘粒) 土壤物理性沙粒与物理性黏粒的分界点是________毫米。(0.01) 根据成因,土壤中的矿物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两大类。(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土壤中的次生矿物主要包括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三大类。(层状硅酸盐类简单的盐类含水氧化物类) 我国土壤学家将我国土壤质地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大类。(砂土壤土粘土) 土壤中有机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新鲜的有机物质半腐解的有机物质腐殖物质) 土壤有机物的转化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矿物质化腐殖质化) 土壤中腐殖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个组成成分。(胡敏酸胡敏素富里酸) 一般有机质含量高于________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20%) 砂粒质量分数大于________的土壤为砂土,粗粉粒质量分数大于________的土壤为壤土,黏粒质量分数大于________的土壤为黏土。(50%30%30%) 单项选择题: 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0.01mm 时(B)。 A 吸附能力比较强 B 吸附能力比较弱 蛭石是(A)。A 次生矿物 蒙脱石比高岭石的吸附能力(A)。A 强 砂土的砂粒质量分数一般在(A)。A 50%以上 黏重的土壤一般含有(B)。B 比较多的次生矿物 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D)。D 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B)。B 腐殖酸 有机物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B)。B CO2和H2O等 一般来说腐殖质的吸附能力(A)。A 比黏土矿物强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D)。D 吸附能力强 问答题: 土壤中的次生矿物有哪些类? 答:土壤中的次生矿物主要有以下几类:(1)简单的盐类如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等,(2)含水的铁、铝和硅等氧化物类,(3)层状硅酸盐类如高岭石、蒙脱石和水化云母类等。大多数土壤中的次生矿物主要是层状硅酸盐矿物,其基本结构单元是铝氧片和硅氧片。 如何改良土壤质地? 答:土壤质地的改良途径:掺砂掺粘,客土调剂、翻淤压砂或翻砂压淤、引洪漫淤或引洪漫砂、增施有机肥、种树种草,培肥土壤。 影响土壤有机物质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包括:土壤条件、有机质组成及状态。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些什么影响? 答:提供农作物需要的养分、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和缓冲性能、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以及其他方面的作用。有些什么途径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 答:大量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其他途径如施用河泥、塘泥,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堆制的垃圾肥,将农产品加工厂的废渣和食品工业的废弃物作有机肥料等。 第三章 名词解释 永久电荷: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同晶代换作用、矿物晶格边缘或边角上发生离子的丢失而断键,从而产生了剩余的价键,即带有电荷。以这种方式产生的电荷,不随土壤环境pH的变化而变化。 活性酸:指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数量,一般用pH来表示。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能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一般在pH=7的条件下测定。法定单位为:mmol?kg-1。 土壤钠离子饱和度:交换性Na+与全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摩尔比。

课程标准.doc

| 《土壤肥料》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农学类专业 课程性质:农学类专业基础课程 开课单位: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名称:《土壤肥料》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 @ 课程总计72学时 ,其中理论课52学时 ,实验实习14 ,习题课6学时。 三、课程性质地位 《土壤肥料》是农业院校农林及资环类各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 ,加强《土壤肥料》的课程建设 ,提高《土壤肥料学》的教学质量 ,对于培养高质量的农林毕业生及学科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义。 预修课程:《化学》、《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等基础课程。 四、课程基本理念 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农学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桥梁作用和地位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相融合的原则 ,体现和落实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课程教学的目标和组织 ,与农学专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 ,体现夯基础、强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课程教学理念。课程内容的选择注重基础与发展相互协调 ,强化学用结合 ,融入学科发展前沿。课程的内涵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与整合。在教与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教

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鼓励学生积极、自觉地自主学习和实训 ,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 五、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的设计思路以农业大学教学规范、专业教学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为基本教学要求 ,在教学实施中需注意反映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 ,考虑变化性、加强创新性。应根据学科发展情况、教学要求的变化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 ,及时补充、修改、编写授课教案 ,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 1、框架设计与内容安排 框架设计将课程教学过程分为总体、章节和课时三个层次进行教案编制。课时按一个教学内容(单元)或一次课(2学时)教案编制 ,教学中适当融入学科的新知识、新业务等前沿内容。建议注意教学反馈意见和教学结果资料的积累 ,并进行分析总结 ,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反馈和调查、课程结束考试等环节对学生状况分析。从而不断改进完善教学。 2、教学实施 应根据授课对象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和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改革的具体对讲授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和设计。配合word格式讲稿和PPT格式幻灯片使用。使用时可根据授课对象的专业性质和知识基础以及上课条件选用不同的形式。建议选择具有多媒体上课条件的教室使用PPT格式 ,word格式可供参考。建议不同的教师制作根据教学内容的word文档制作PPT文本。教学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和最新知识和信息酌情调整。在教学实施中 ,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精讲、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及讨论式、小组研究式教学综合应用。讲授教学、多媒体、讨论教学结合。

【西大2017版】[1132 ]《土壤肥料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1:[论述题] 1、简述土壤空气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2、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 3、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性状有什么影响? 4、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有哪些? 5、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有哪些? 6、什么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为何说土壤形成是两者矛盾统一的结果? 参考答案: 1、简述土壤空气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答: (1)影响种子发芽。(2)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和吸收功能。(3)影响微生物活性与有毒物质的产生。(4)影响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5)影响作物的抗病性。 2、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有哪些? 答: (1)阳离子交换作用是可逆反应。(2)交换是等当量进行的。(3)受质量作用定律的支配。 3、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性状有什么影响? 答;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一般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三大类。不同质地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特征:(1)砂质土土壤固相骨架松散,砂粒很多而粘粒很少,粒间孔隙大,含水少,保水性弱,通气性好;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少,保肥能力弱,养分容易流失;热容量小,土壤温度升降快。(2)粘质土土壤中粘粒含量高而砂粒含量低,粒间孔隙数目比砂质土多但更为狭小,蓄水性好,通气往往不畅;矿质养分丰富,且有机质含量高,保肥能力强;热容量大,昼夜温度变幅较小。(3)壤质土兼有砂质土和粘质土之优点,是较理想的土壤。 4、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 (1)盐基饱和度在一定范围内土壤pH随盐基饱和度的增加而增高;(2)土壤空气中CO2分压石灰性土壤空气中的CO2分压愈大,土壤溶液的pH愈大;(3)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的pH一般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升高;(4)土壤氧化还原条件淹水或施有机肥促对土壤的pH有明显的影响。 5、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有哪些? 答: (1)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供肥性。①土壤有机质通过分解可以植物提供多种营养成分。②土壤有机质中的酸性物质可以促进土壤中的迟效养分释放。③土壤中的一些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与有机质络合后不但移动性增强,而且可以减少土壤固定。6、什么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为何说土壤形成是两者矛盾统一的结果? 答: 土壤形成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矛盾统一的结果。地质大循环是指地面岩石的风化、风化产物的淋溶与搬运、堆积,进而产生成岩作用,是地球

土壤肥料学总结肥料部分重点笔记

第六章植物营养概论 二、植物营养学的主要领域 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环境之间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植物营养学与多个学科交叉,目前其主要领域包括如下: 1.植物矿质营养生理学 2.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环境及其调控 3.逆境植物营养生理学 4.作物产量生理学 5.植物营养生态学 6.植物矿质营养遗传学 7.植物土壤营养 8.肥料学与优化平衡施肥 三、植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 1.田间生物方法 1)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2)接近于生产条件 3)比较客观地反映农业实际 4)结果对生产更有实际的和直接的指导意义 5)其他试验结果在应用于生产以前,都应该通过田间试验的检验 2.模拟研究方法 通常叫盆栽试验或培养试验 特点:在人工严格的控制条件下,在特定的营养环境下对植物的营养问题进行研究。 优点:便于调控水、肥、气、热和光照等因素,有利于开展单因子的研究和开展在田间条件下难于举行的探索性试验。 -----结果都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有通过田间试验进一步检验,才能应用于生产。 方法:土培、砂培和水培(溶液培养)等 3.植物根系和根际研究方法 根系:摄取、运输和储存营养物质以及合成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器官,是植物的地下生长部位。 根系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 主要领域有:根系生态学、根系生理学、根系解剖学 根际是受植物根系生理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理学特征上不同于原土体的特殊区域,是土壤-植物根-微生物三者相互作用的场所。根际研究在理论及生产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 4.生物统计和生物数学的方法 在近代植物营养研究中,数理统计已成为指导试验设计、检验试验数据资料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方法。 优点:能正确对试验方法进行设计和研究试验误差出现的规律性,从而确定误差的估计方法,帮助试验者评定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能客观地认识试验资料,合理地判断试验结果,从而做出正确的科学结论。 近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数学模拟、数学模型 其它:p166-167 5.近代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资料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资料 绪论 名词解释 土壤: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土壤肥力:是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肥料:是指施用于土壤和植物地上部,能够改善植物营养条件的一切有机和无机物质。填空题 1.土壤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5种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物质生物水分空气) 2.土壤肥力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或________ 和________ 。(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潜在肥力) 3.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水肥气热)问答题 什么是土壤自然肥力、人工肥力?什么是有效肥力,什么是潜在肥力? 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肥力;人工肥力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生产活动而形成的土壤肥力,农业土壤的肥力就是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是指水、肥、气、热都能够发挥作用,满足当前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能力;而潜在肥力则是指土壤中某些肥力因子,在当前条件下没有发挥作用,一旦条件适合就会发挥作用。 第二章 名词解释 粒级:大小、成分及性质基本相近的矿质土粒。 同晶替代:在粘土矿物形成过程中,硅氧片和铝氧片中的硅和铝等离子常常被大小、性质相近的离子替代,导致电荷不平衡,但其晶体结构并不改变。 土壤质地:各种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在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 矿质化系数: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内(一般为一年)土壤中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的数量。 腐殖质化系数: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形成的腐殖物质数量。 土壤有机质: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 土壤腐殖质:在以微生物为主导的作用下,土壤中多种芳环结构的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经多种缩合作用,重新合成一类性质更稳定、结构更复杂的高分子物质,包括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等。 填空题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草坪建植与养护》实训课程标准

《草坪建植与养护》课程标准 一、学时数和适用专业 学时数:8 适用专业:园艺技术专业(三年高职)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草坪建植与养护》主要学习草坪及草坪草的基本知识;草坪建植各个环节的主要技术;草坪养护与管理、草皮生产、草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性强的实用技术,是一门理论与技能密切结合的应用技术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草坪建植、养护、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课程任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草坪草生长发育规律和主要生活习性;掌握草坪草种的选择、营养繁殖材料、场地准备、种植过程、植后管理、草坪更新、草坪修剪、草坪营养与施肥灌水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草皮生产能力、草坪建植能力和草坪养护能力。 三、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 前导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园林树木、土壤肥料学、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等。 后续课程: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造景、园艺产品营销学等。 四、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草坪草的概念、特性、分类及常见种类。 2.掌握草坪建植的方法和技术要点。 3.掌握草坪的养护管理方法。 4.掌握草坪质量评价的方法和养护管理标准。 5.能独立完成草坪建植的全过程和草坪建植的技术指导工作。 6.能制定草坪的养护管理方案并实施养护管理工作。 五、课程教学内容 项目 序号 实训项目实训(工作)任务教学要求知识点 一实训一、常 见草坪草 识别及分 类 1.识别常见草坪草 2.草坪草基本特性 3.草坪分类及形态描述 1.掌握常见草坪草识别种类 2.掌握分类及形态描述。 1.草坪分类 2.草坪生长特性 二实训二、草 坪建植技 术 1.播种繁殖建植 2.草皮铺设 3.绿地整理 4.绿地给排水 1.明确草坪绿地整理基本要求和 规范。 2.掌握常见绿地排水方法设置 3.掌握草坪在有性法和无性法建 植技术。 1.建植方法 2.绿地整理技术。

土壤肥料学知识点及答案资料

土壤肥料学知识点及 答案

第一章 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肥料: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 了解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土粒,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和可溶性物质)、气相(土壤空气)。 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根据肥力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四因素:空气、温度、养分、水分。 第二章 土壤矿物质:岩石风化形成的矿物颗粒。 风化: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和分解的过程。有物理、化学、生物风化。 矿物:自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土壤矿物质的来源。 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作用下,新形成的矿物。 岩石: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成。没有层次和化石,包括侵入石和喷出岩。 沉积岩:由各种先成的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重新固积而成或由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岩石。有层次性和生物化石。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下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重新结晶或结晶定向排列而形成的岩石。坚硬、呈片状组织。 土壤粒级:将土粒分为石粒、砂粒、粉砂粒和粘粒四级。 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 百分率的组合。 土壤质地的分类: 砂土类(“热性土”、透水性强、通气性好、热容量较小、保肥性差、松散易耕、“发小苗不发老苗”) 粘土类(“冷性土”、保水力强、通气性差、热容量较大、养分较丰富、宜耕期短、“发老苗不发小苗”)。 壤土类(通气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耕性较好、宜耕期较长、“四砂六泥”、“三砂七泥”、“既发小苗又发老苗”) 土壤有机质:除了矿物质外的固相土壤。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 农业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每年施用的有机肥料和每年作物的残茬和根系以及根系分泌物。 土壤有机质形态:新鲜有机质、半分解的有机质、腐殖质。 土壤有机质主要元素组成:C、O、H、N。有机质类型:糖类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N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树脂、蜡质和单宁;灰分物质。 有机质的矿化作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最终产物为CO2、H2O等,而N、P、S等以矿质盐类释放出来,同时放出热量,为植物、微生物提供养分和能量。包括糖类化合物的转化;含氮有机物的转化(氨基化(水解)、氨化、硝化和反硝化);含磷、含硫有机物的转化。 有机质的腐殖化作用: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合成为腐殖质的过程。 腐殖化系数:通常把每克干重的有机质经过一年分解后转化为腐殖质(干重)的克数。 土壤水分类型:土壤吸湿水、土壤膜状水、土壤毛管水、土壤重力水。 土壤吸湿水:固相土粒籍其表面的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从大气和土壤空气中吸附气态水,附着于土粒表面成单(多)分子层。 土壤膜状水:吸湿水达到最大后,土粒还有剩余的引力吸附液态水,在吸湿水的外围形成一层水膜。 土壤毛管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 毛管支持水:指地下水层籍毛管力支持上升进入并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 毛管悬着水:指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时,降雨或灌溉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上层未能下渗的水分。(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 土壤重力水:指当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之后,过量的水分不能被毛管吸持,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大孔隙向下渗漏成为多余的水。(当重力水达到饱和,即土壤所有孔隙都充满水分时的含水量称为土壤全蓄水量或饱和持水量。)

土壤肥料学知识-土肥要点整理

△1、铵态氮肥的共性有哪些?1. NH4+可被胶体吸附,可作基肥;2. 易溶速效,可作追肥; 3.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和贮存,以免造成氨的挥发损失;4. 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上,可经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作用转化为硝态氮,造成氮素淋失和流失;5. 氨浓度高时,易损害作物、种子,一次用量不能太大。 2、硝态氮肥的共性有哪些?1.易溶于水,速效养分;2.易流失、不被胶体吸附、只作追肥; 3.吸湿性强、易结块;4.水田及旱田缺氧条件易反硝化N20+N2;5.受热分解放氧,易燃易爆 3、铵态氮肥与硝态氮肥在性质和施用上各有什么异同点? 铵态氮素(NH4-N)硝酸态氮素(NO3-N) 带正电荷是阳离子;带负电荷,是阴离子; 能与土壤胶粒上的不能进行交换吸收而 阳离子进行交换而存在于土壤溶液中; 被吸附; 被土壤胶粒吸附后在土壤溶液中随土壤 移动性减少,不随水分运动而移动流动 水流失;性大,易流失; 进行硝化作用后转进行反硝化作用后, 变为硝酸态氮但不形成氮气或氧化氮气 降低肥效。而丧失肥效。 4、氨水(NH3.H2O)施用原则。a. 基肥,追肥;b. 深施覆土; c. 耐腐蚀性容器贮存,阴凉干燥保存; d. 施用时注意减少挥发。 △5、NO3-的吸收利用。NO3-是逆电化学梯度吸收、耗能,是主动吸收。还原后方可利用:NO3- +NADPH =NO2- +NADP 、NO2- +NADPH =NH4++NADP 6、缺氮症状1. 植株矮小、生长缓慢;2. 叶绿素含量低、叶片变黄,薄而小。禾本科分蘖少,茎秆细长,双子叶分枝少; 3.下部叶片首先黄化,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 7、氮素过量危害1.降低植物体内糖分含量、作物抗性差;2.机械组织发育差,易倒伏;3.引起作物徒长、晚熟。 8、硼的营养作用1.促进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2.影响酚类化合物、木质素和生长素的代谢3.影响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4.促进分生组织生长和核酸代谢5.参与半纤维素及有关细胞壁物质合成 9、缺硼症状1.生长点受害。根尖、茎尖生长点停止生长,严重时生长点萎缩死亡。2 .籽实不能正常形成。油菜“花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春小麦“穗而不实”、花生“存壳无仁”。10、硼过量的症状叶尖及边缘发黄焦,叶片上出棕褐色坏死斑块。 11、作物缺锌症状1、.植株矮小,节间缩短,生长受抑制2. 叶片失绿,光合作用减弱3. 玉米“白芽病”,水稻“矮缩病”,果树“小叶病”。 △12、植物缺铁的典型症状从幼叶开始,典型症状是叶片的叶脉间和细网组织中出现失绿症,叶片上叶脉深绿而脉间黄化,黄绿相间明显;严重缺铁时,出现坏死斑点;根生长受阻,产生大量根毛等。植物缺铁时根中可能有有机酸积累,其中主要是苹果酸和柠檬酸。 13、复合肥料按制造方法分为化成复合肥、混合复混肥、掺合肥料。 △14、化成复合肥: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而制成的复合肥料。一般为二元型,无副成分。磷酸一铵、二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钾。 △15、掺合肥料〔BB(blend bulk)肥〕A、颗粒大小比较一致的单元肥料或化合复合肥作基础肥料,直接由肥料销售系统按当地养分特点和农作物需肥规律要求的配方,经称量配料和简单机械混合而成。B、随混随用,不做长期存放。 △16、复合肥的发展动向 高效化、复合化、液体化、多功能化、多元化、专业化。17、掺合肥料优点A、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耗能低、直观、农民易于接受;B、配方灵活、针对性强,真正体现了平衡施肥的原则;C、减少了施肥对环境的污染。 18、有机肥的作用1. 提供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2. 提供养分和活性物质; 3. 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养分利用率; 4. 提高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 5. 作为无土栽培的优良基质,替代不可再生的泥炭资源; 6. 供肥时间长,减少污染,化害为利。 19、有机肥与化肥特点比较 有机肥料无机肥料 1. 养分全面养分单一 2. 养分含量低养分含量高 3. 肥效缓慢肥效迅速 4. 含有机质, 可培肥改土无 5. 施用量大施用量小 6. 积造施用费力施用省力 20、种植绿肥的意义1. 增加了肥源绿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提供氮磷钾养分(多为豆科植物,可固氮),分解快,肥效持久。2. 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增加了地面覆盖,防止水田流失;?有机质使土壤形成良好的结构;?根系深、密集,富集和转化土壤养分。3. 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绿肥植物一般富含蛋白质是优质饲料;?紫云英、苕子、苜蓿、草木樨花期长,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21、不同作物磷素缺乏症状和中毒症状?1. 缺磷症状(1)植株矮小,叶片暗绿。?细胞变小程度大于叶绿素减少程度,叶绿素含量相对增加。?缺磷时,铁的吸收增加,间接促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