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版本教材比较

五种版本教材比较
五种版本教材比较

关于五种版本必修教材章节设置的比较研究

──使用人教B版教材后的思考

北京人大附中吴中才

人教B版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一套教科书,与人教A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湘教版一样,属于“一纲多本”。这些不同版本的教材有什么不同呢?它们难道就是呈现知识的背景材料不同、习题设置不同吗?或者说简单的就是难易程度不一样吗?或者说是体例不同?栏目设置不同?本文将研究其核心的东西——课程内容,就目前五套教材必修教材的章节设置作一比较与分析。

特别说明之一,由于笔者使用的教材有的是电子版,教材具体版本不详,故可能会有一些章节目录设置存在一些出入;之二,各套教材表示章节的符号有所不同,为了便于对比,本文统一了表示符号;之三,本文仅比较到二级目录,不比较到更细致的目录。

一、各版本必修教材的目录设置

点、线、面

角第一章三角函数[1]

1.1 弧度制与任意角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4 函数

的图象与性质

第二章向量2.1 什么是向量

2.2 向量的加法

2.3 向量与实数相乘

2.4 向量的分解与坐标表示2.5 向量的数量积

2.6 向量的应用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3.2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3.3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

2.2 用样本估

计总体

2.3 变量的相

关性

第三章概率

3.1 事件与概

3.2 古典概型

3.3 随机数的

含义与应用

3.4 概率的应

字特征

1.5 用样本估

计总体

1.6 统计活动:

结婚年龄的变

1.7 相关性

1.8 最小二乘

估计

第二章算法

初步

2.1 算法的基

本思想

2.2 算法的基

本结构及设计

2.3 排序问题

2.4 几种基本

语句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事件

的概率

3.2 古典概型

3.3 模拟方

法――概率的

应用

1.4 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 抽样方法

2.2 总体分布

的估计

2.3 总体特征

数的估计

2.4 线性回归

方程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事件

及其概率

3.2 古典概型

3.3 几何概型

3.4 互斥事件

2.1 点的坐标

2.2 直线的方

2.3 圆与方程

2.4 几何问题

的代数解法

2.5 空间直角

坐标系

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

1.1 任意角和

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

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

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

的图象与性质

1.5 函数

的图

1.6 三角函数

模型的简单应

第二章平面向

2.1 平面向量

的实际背景及

基本概念

2.2 平面向量

的线性运算

2.3 平面向量

的基本定理及

坐标表示

第一章基本初

等函数(Ⅱ)

1.1 任意角的

概念与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

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

的图象与性质

第二章平面向

2.1 向量的线

性运算

2.2 向量的分

解与向量的坐

标运算

2.3 平面向量

的数量积

2.4 向量的应

第三章三角恒

等变换

3.1 和角公式

3.2 倍角公式

和半角公式

3.3 三角函数

的积化和差与

第一章三角

函数

1.1 周期现象

与周期函数

1.2 角的概念

的推广

1.3 弧度制

1.4 正弦函数

1.5 余弦函数

1.6 正切函数

1.7 函数的图

1.8 同角三角

函数的基本关

第二章平面

向量

2.1 从位移、速

度、力到向量

2.2 从位移的

合成到向量的

加法

2.3 从速度的

倍数到数乘向

2.4 平面向量

第一章三角函

1.1 任意角、弧

1.2 任意角的

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

的图象和性质

第二章平面向

2.1 向量的概

念及表示

2.2 向量的线

性运算

2.3 向量的坐

标表示

2.4 向量的数

量积

2.5 向量的应

第三章三角恒

等变换

3.1 两角和与

差的三角函数

3.2 二倍角的

三角函数

第一章解三角

1.1 正弦定理

1.2 余弦定理

1.3 解三角形

的应用举例

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的概

2.2 等差数列

2.3 等比数列

2.4 分期付款

问题中的有关

计算

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式的

基本性质

3.2 一元二次

不等式

3.3 基本不等

式及其应用

3.4 简单线性

规划

第一章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1.3 实习作业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2.2 等差数列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 等比数列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3.4 基本不等式:第

1.1

和余弦定理

1.2

第二章数列

2.1

2.2

2.3

第三章不等式

3.1

与不等式

3.2

3.3

3.4

应用

3.5

不等式

划问题

第一章解三角

1.1 正弦定理

1.2 余弦定理

1.3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的应

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

2.2 等差数列

2.3 等比数列

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

3.2 一元二次

不等式

3.3 二元一次

不等式组与简

单的线性规划

问题

3.4 基本不等

1.1

1.2

与程序框图

1.3

语句

1.4

初步

2.1

2.2

方法

2.3

2.4

关性

第三章概率

3.1

3.2

计算

3.3

二、差异性比较

1. 必修次序的调整

人教A版、人教B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的必修次序设置与课程标准完全一致,湘教版将必修五个模块的次序作了一些调整:它的第一册内容是课程标准的必修1,第二册是必修4,第三册是必修2,第四册是必修5,第五册是必修3。从全国各地实验的情况来看,有些地区是按必修1、2、3、4、5的顺序上的,但更多的地区按1、4、5、2、3或1、4、2、5、3或1、4、5、3、2的次序进行,这样看来,湘教版呈现了一种教学次序。为了方便,在下面的研究中,我们所说的必修1-5均按课程标准必修1-5的顺序来说。

2. 章节设置

2.1 必修1

人教A版和湘教版把“集合”与“函数”并为一章,其余均分为两章。人教A版和北师大版将“函数的应用”单列为一章,北师大版还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单列出来。人教B 版、北师大版、湘教版增加了二次函数,人教B版还增加了一次函数。

2.2 必修2

人教A版将“空间几何体”与“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分开列为两章,将“直线与方程”和“圆与方程”分开列为两章;其余版本均合为一章。人教B版增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湘教版增加了“几何问题的代数解法”。

2.3 必修3

北师大版第一章为统计,第二章为算法初步,第三章为概率;其余教材第一章与第二章对调过来,第三章相同。人教B版和北师大版突出了“随机数的含义”与“模拟方法”,并由此提出几何概型。人教B版突出算法案例为“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北师大版用一个节标题列了“排序问题”,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案例。北师大版突出了“最小二乘估计”。苏教版突出了“线性回归方程”。

2.4 必修4

人教A版突出了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人教A版和湘教版突出了函数

的图象和性质;北师大版突出了由实际问题到平面向量。人教B版和北师大版增强了和差化积和积化和差公式以及半角公式的要求,明确用小标题列出。

2.5 必修5

北师大版第一章为数列,第二章为解三角形,第三章为不等式;其余教材第一章与第二章对调过来,第三章相同。北师大版增加了“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和“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湘教版增加了“分期付款问题中的有关计算”。

三、比较的思考与建议

1. 关于必修次序

如果按课标次序,前后知识的逻辑性没有矛盾,但高一学习三个模块(有的地区可能是四个模块)就会遇到一个问题,集合、函数、立几、解几、统计概率这些难点、重点知识相对比较集中,不利于学生掌握内化。从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来看,原本高中三年的内容现在几乎在一至二年内完成,明显增大了学习学习的负担。

如果按别的次序上课,则要注意必修2最好放在必修5之前,这样可以保证在学习线性规划之前学过直线方程。必修1是其他模块学习的基础,它应当先开。必修4与必修5最好连在一块,保证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连贯性。这样,只有1、2、4、5、3或1、3、2、4、5了。新课标加入算法,目的是渗透算法思想,让学生逐步体会到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课程标准》指出:算法的思想将贯彻高中数学课程的始终。如果算法开设较晚,这样与课标的精神就不太吻合。由此可见,1、3、2、4、5就是最好的次序了。然而,随机数的含义(蒙特卡洛方法)中可能会用到直线的方程,这样3最好放到2之后,因而最好的次序还是1、2、3、4、5。其实,必修5中的不等式是一个工具性的知识,求函数的值域以及求参数的范围都要用到不等式,这样5最好提前。此外,数列可以看作离散的函数,放在函数之后学习是一种下位学习,有利于学生的掌握;线性规划问题实际是研究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基础上,再研究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这部分知识放置平面解析几何直线方程之后似乎更贴切。综上所述,在目前这种模块设置下,无论用哪种次序进行教学都感觉不是十分完美。

这样看来,最好是将模块的知识作恰当的调整了。期待课标修改时考虑这个问题。

2. 关于章节设置

必修1我赞同人教B版的章节设置。“集合”不只是“函数”的基础,而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而且集合对刚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还是一个难点,因而分开设置较好。“函数的应用”在课标中主要是针对指、对、幂函数,放在章末顺理成章,单列一章反而割裂联系。人教B版增加二次函数我也是赞同的,因为今后很多函数问题和参数范围问题最终都转化为二次函数,这里最好增加一点研究二次函数对称轴与定义域之间关系的内容,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初高中衔接的作用。

必修2我也比较赞同人教B版的章节设置,当然其他版本的设置只是章变小了,前后的知识联系依然不变。如果从知识体系的逻辑性考虑,将“空间几何体”与“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合并,“直线与方程”和“圆与方程”合并更干净利落。人教B版增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意图也是很明显的,这样从直线到平面再到空间直角坐标系,思路清晰。但这一章标题是“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把空间直角坐标系放到这儿似乎不妥。

必修3的算法与统计概率相对独立,而统计与概率最好先讲统计后讲概率,因为概率可以用到统计知识,而算法又是新课标新增的内容,因而放在第一章更加突出。此外,突出随机数的含义与模拟方法比较有意义,因为概率中模拟实验常常要用到随机数;最小二乘法与线性回归方程都是研究变量的线性相关性的结果,因此用“变量的相关性”就可概括这些内容,其思想可以在教材中渗透,可以不用在节标题中体现出来。因此,这部分我认为人教B 版章节设置较好。

必修4中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重点,也是难点,突出一下对学生掌握三角函数有一定好处;由实际问题到平面向量可以在教材中渗透,但作为标题则显得有些琐

碎。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可以放在的图象和性质之后,不必单列一节。另

外,人教B版用节标题列出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似乎与课程标准精神不太相符,课标建议,引导学生推导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以此作为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训练。如果过于突出这些公式,可能会增加教学中的训练量,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必修5中的解三角形与必修4中的三角函数虽然在不同的模块中,但若解三角形放在第一章,这两个模块衔接起来,倒也是一个整体。因此,解三角形不要放到第二章。增加一些应用是好的,加节标题或者不加都可以。

[1]湘教版教材的章名是连续编号的,这里为了便于对比,每个模块均从第一章开始编号。

人教版新老教材的分析对比

人教版新老教材的分析对比 各位老师: 上午好! 2010级的四川高考,是新教材的第一年考试。对这级的补习班应该怎么样来上课,我相信老师们都有自己的一套试试方案和方法。下面就我把我的一些想法说说,请在座各位老师和陈老师刘老师,指导一下。 我觉得我们上补习班的老师们,在上课之前应该先了解一下,新教材到底与老教材有什么地方不同。它们的教学要求有什么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在我们复习的时候我们才能掌握好度,什么地方应该要补充新内容,什么地方的难度应该降下来。不能想当然的说,这个点在老教材他都是重点,现在也肯定是。下面我就简单的说一下,我对新老教材的一些分析比较。说的不对的地方,请老师们多指教。 高中化学新课标新人教版完成的教学任务有必修1、2和选修3(物质结构和性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共5本书的教学。和老教材的比较总结如下: 在必修1中,第一章实验学化学与元来的老教材相比变化不是很大。涉及的知识点包括1化学实验安全2物质分离与提纯(1)过滤和蒸发(2)物质的检验(3)蒸馏(4)萃取。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与老教材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第二章物质的分类里面增加物质的简单分类及应用,虽然是新的知识,都是老教材里也涉及,对补习生来说难度不大,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可以略讲。分散系和原来相比,胶体的性质要求比老教材要简单。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和老教材基本不变。但是氧化还原反应对配平要求降低了。我们在复习这部分的时候可以降低难度。一些比较复杂的配平就没有必要再讲。基本的化合价升降法的配平让学生掌握即可。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Na Fe Mg Al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与老教材也是基本相同。第四章本章主要介绍Si Cl S N 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减少,比如水泥玻璃陶瓷P的性质硫酸工业等相关知识相比老教材就减少了,我们在处理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再进行补充。因为考试基本不作要求。必修2和选修3选修4以及选修5可以整合后加以复习。如果按书分章节进行会的话,时间上来不及,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比较零散,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也会比较差。第一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与老教材的要求差不多,不过在选修3里面新增加了元素周期表的区的划分,电离能和电负性等知识。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在这个地方把新增加的知识加进来,一起讲解。没有必要单独几堂新课来讲解。第二节的化学键知识点要求与原来差异不大。主要是在选修3里,多了共价键电子云重叠方式不同的分类,δ键和π键。 选修3内容与老教材变化较大,基本为全新知识。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新增能层、能级、轨道等概念,构造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式、轨道式,等。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新增周期表分区,对角线规则,电离能、电负性等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新增共价键的方向性、饱和性,σ键π键,键参数,等电子原

五种版本教材比较

关于五种版本必修教材章节设置的比较研究 ──使用人教B版教材后的思考 北京人大附中吴中才 人教B版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一套教科书,与人教A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湘教版一样,属于“一纲多本”。这些不同版本的教材有什么不同呢?它们难道就是呈现知识的背景材料不同、习题设置不同吗?或者说简单的就是难易程度不一样吗?或者说是体例不同?栏目设置不同?本文将研究其核心的东西——课程内容,就目前五套教材必修教材的章节设置作一比较与分析。 特别说明之一,由于笔者使用的教材有的是电子版,教材具体版本不详,故可能会有一些章节目录设置存在一些出入;之二,各套教材表示章节的符号有所不同,为了便于对比,本文统一了表示符号;之三,本文仅比较到二级目录,不比较到更细致的目录。 一、各版本必修教材的目录设置

几 何 点、线、面 关 何 和 解 方 角第一章三角函数[1] 1.1 弧度制与任意角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4 函数 的图象与性质 第二章向量2.1 什么是向量 2.2 向量的加法 2.3 向量与实数相乘 2.4 向量的分解与坐标表示2.5 向量的数量积 2.6 向量的应用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3.2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3.3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 2.2 用样本估 计总体 2.3 变量的相 关性 第三章概率 3.1 事件与概 率 3.2 古典概型 3.3 随机数的 含义与应用 3.4 概率的应 用 字特征 1.5 用样本估 计总体 1.6 统计活动: 结婚年龄的变 化 1.7 相关性 1.8 最小二乘 估计 第二章算法 初步 2.1 算法的基 本思想 2.2 算法的基 本结构及设计 2.3 排序问题 2.4 几种基本 语句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事件 的概率 3.2 古典概型 3.3 模拟方 法――概率的 应用 1.4 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 抽样方法 2.2 总体分布 的估计 2.3 总体特征 数的估计 2.4 线性回归 方程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事件 及其概率 3.2 古典概型 3.3 几何概型 3.4 互斥事件 2.1 点的坐标 2.2 直线的方 程 2.3 圆与方程 2.4 几何问题 的代数解法 2.5 空间直角 坐标系 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 数 1.1 任意角和 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 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 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 的图象与性质 1.5 函数 的图 象 1.6 三角函数 模型的简单应 用 第二章平面向 量 2.1 平面向量 的实际背景及 基本概念 2.2 平面向量 的线性运算 2.3 平面向量 的基本定理及 坐标表示 第一章基本初 等函数(Ⅱ) 1.1 任意角的 概念与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 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 的图象与性质 第二章平面向 量 2.1 向量的线 性运算 2.2 向量的分 解与向量的坐 标运算 2.3 平面向量 的数量积 2.4 向量的应 用 第三章三角恒 等变换 3.1 和角公式 3.2 倍角公式 和半角公式 3.3 三角函数 的积化和差与 第一章三角 函数 1.1 周期现象 与周期函数 1.2 角的概念 的推广 1.3 弧度制 1.4 正弦函数 1.5 余弦函数 1.6 正切函数 1.7 函数的图 象 1.8 同角三角 函数的基本关 系 第二章平面 向量 2.1 从位移、速 度、力到向量 2.2 从位移的 合成到向量的 加法 2.3 从速度的 倍数到数乘向 量 2.4 平面向量 第一章三角函 数 1.1 任意角、弧 度 1.2 任意角的 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 的图象和性质 第二章平面向 量 2.1 向量的概 念及表示 2.2 向量的线 性运算 2.3 向量的坐 标表示 2.4 向量的数 量积 2.5 向量的应 用 第三章三角恒 等变换 3.1 两角和与 差的三角函数 3.2 二倍角的 三角函数 第一章解三角 形 1.1 正弦定理 1.2 余弦定理 1.3 解三角形 的应用举例 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的概 念 2.2 等差数列 2.3 等比数列 2.4 分期付款 问题中的有关 计算 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式的 基本性质 3.2 一元二次 不等式 3.3 基本不等 式及其应用 3.4 简单线性 规划

(人教版第五章第一节之不同版本教材比较)

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前言: 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实施。2003年,教育部正式颁发《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也由原来仅有的人教大纲版增加到现在的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以及中图版四个版本。教材的作用在弱化,不再是“圣经”。同时也增加了教师使用教材的灵活性。通过分析不同版本教材间的内容的共性与差异性,有助于廓清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概念、地理基本原理等规律性知识的逻辑和结构;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高中地理新教材编写的表述方式、呈现方式等,可以帮助教师理解教材不同体例的作用和使用特点,通过综合分析和对比,能够更好的利用教材。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简单谈谈自己对不同版本的教材的共性与差异的理解。 ◆课程标准 ●标准内容: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活动建议:通过角色扮演(或讲故事、观看录像等)形式,说明某自然要素变化时,会导致其他要素发生变化。

共性:课标为纲,四个版本的教材尽管编写格式、表达方式或者内容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是均共用一个课程标准,最终都回归基本。 ◆内容编排

共性:正文部分大致上都是按照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机制过程的基本思路来编写的,各版本都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和大气环流等过程,描述圈层尺度之间进行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地球空间上不同区域、不同尺度的地理环境整体性。基本上都体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想理论;非正文部分虽然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参照活动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正文部分进行补充和解释;个版本教材均采用了大量的图表形式对所述内容进行阐述和说明

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和教辅材料管理规定

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和教辅材料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教材和教辅材料管理,向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材料,根据国家关于教材、教辅材料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的中小学教材是指教科书、图册、教学参考书(含学前教育)、教学挂图等图书;教辅材料是指教学辅导资料、学具、音像制品和电子软件等辅助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材料。 第三条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单位、团体、个人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研究、开发教材和教辅材料。 第四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材和教辅材料的管理,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维护学生利益。 第二章教材 第五条编写国家课程教材须按规定报国家立项和审定。编写地方课程教材须向省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立项申请并经核准,核准通过的方可编写。 第六条通过核准编写的地方课程教材须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通过的,报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列入省用书目录,供学校和学生选用。 第七条省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编制《山东省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根据我省地方课程建设规划和地方课程审定结果,编制《山东省中小学地方课程目录》,并将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目录》转发各市(以下统称《教学用书目录》),供各地选用。 第八条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中小学教材选用委员会,经过科学民主的程序,从《教学用书目录》公布的教学用书中选出适合本地使用的教材。

各地的教材选用委员会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对参与教材编写、发行的人员,在教材选用中实行回避制度。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县(市、区)的教材选用工作予以指导和监督,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用考试、评优、晋级、教研等方式,影响教材选用的多样性和公正性。 第九条未经立项核准的教材不得编写;未通过初审的教材不得组织试验;教材试验不得擅自扩大试验范围;不得选用未经审定通过和未列入《教学用书目录》的教材。 第三章教学辅导资料 第十条省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定期向社会公开受理教学辅导资料编写的立项申请。 第十一条省内单位或个人编写教学辅导资料须向省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立项申请,核准通过后方可编写。 教辅资料编写完毕后,须报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通过后,由省教育行政部门公布,供学校和学生选用。 第十二条对外省出版、要求进入我省的中小学教辅资料,实行审议制度。未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议通过的不得在我省发行。 第十三条省教育行政部门定期组织专家对在我省流通的教辅资料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向社会和学校择优推荐一批教辅资料。 第十四条根据学生需要,学校可以从通过专家审议的资料中选择1套向学生推荐,但不得强行要求学生购买,每个科目不得超过1种,不得推荐和征订目录以外的任何教辅资料。第十五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服务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学生购买或向学校摊派教学辅导资料。更不得向学校摊派推销省公布的教学辅导资料以外的任何教辅资料, 第四章音像制品和电子软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主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的适应性、疑难与困惑、意见或建议二、调研对象 8所学校的100多名数学教师和1—5年级部分学生 三、调研结果 1、教材的优势 整体来讲,与原来使用的旧教材相比,大多的教师更喜欢苏教版的教材,尤其是连续使用2年以上的教师。下面是教师们的共识,也是教材具有的明显优势: (一)内容生活化,形式美观,突出新颖性 (二)呈现方式多样,丰富有趣,体现灵活性 (三)以活动为线,探究、合作、交流,落实过程性 (四)主题图内涵丰富,有创新价值,富有拓展性 (五)数学文化内容多,关注素养,突出人文性 (六)数学信息鲜活,时代气息浓,凸显时代性 (七)领域分明,知识螺旋上升,符合建构理论 (八)章节思想方法明确,适时渗透,具有前瞻性 (九)知识面广,题型多变,侧重思维发展 (十)教材开放灵活,留有空间,适于教师自主发挥 使用后效果: 使用此教材的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善于发言,思维敏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提问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情景有趣,学生喜爱;习题少,负担轻,学生愿意学数学;探究活动多,学生喜欢做。应当说能让学生喜欢学数学这才是教材满意的标志。 使用此教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数学专业素养增强,新课程理念自觉的加以实践运用,创造性使用教材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多种媒体综合运用改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变成教师课前必需的环节,极大的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同时教师自觉搞起了与教学同步的数学实践活动,如:生活中发现有关含有这节所

学的数学知识、口算竞赛、数学日记、办数学小报、实际测量计算等,班级交流落实学生新知识的掌握及应用,促进了教材知识的活学活用、牢固掌握。应当说留有足够空间,有利于促进教师学习、提高、发展,能促进教师自觉研究、改进教学,能促进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教材这就是好教材。 2、教师的不适应 作为一种新教材,苏教版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有众多的赏识之处,但也有教师觉得不太适应的地方,一线教师不适应教材的观点和建议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材的课题只见情景,不见教学内容。尤其是数与代数部分课的题目,让人感觉内容华而不实,数学味冲淡了。 建议:在课题后加上二级题目,如:一年级的课《丰收的果园》(解决问题)、《小猫吃鱼》(0的加减法)等,让教师看后明确教学内容。 (二)教材更适合于南方的学生。本教材蓝本出自南方江苏,更多的考虑南方儿童的生活经验。教材中的许多情景图更多的是来自南方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北方学生较少有这方面的经验,北方的农村学生就更少了。 建议:教材虽然已经在这方面有所重视,但还做的不够令教师满意。作为全国儿童的使用版本,应当更多的考虑北方而且是农村儿童的生活经验,搜集农村儿童喜欢的活动、熟悉的场景纳入教材情景图,可以分北方版和南方版,为不同地域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不同地域的教师更好的把握和使用教材做一次大胆改革。也可以在主题图内容方面考虑,提供两者兼顾或更多的资源,教材充实些,教师使用时更有自主选择性。 (三)教材数与代数单元内容知识量较大,基本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差,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建议: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设置多种形式的计算技能培养练习,加大计算练习内容量,增加计算练习课,强化学生计算技能的培养。 (四)教材用解决问题代替了原来的应用题,分散于各章节,信息形式变化多样,有些图信息量太大,开放性较大。为教师提供自主发挥空间的同时也给教师把握教材带来了困难和压力。

三种版本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比较及建议(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三种高中化学新教材栏目设置的比较及建议(上) 【摘要】本文对国家化学课程标准的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苏教版、山东科技版三种高中化学教材(《化学1》、《化学2》)的栏目的特点、优势与不足做了归纳和对比,从栏目形式、栏目与课程标准的关联、栏目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表明了笔者对高中化学新课标和新教材栏目教学的几点建议,并提出一套供教学参考的栏目。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材课程标准栏目设置思考与建议 依据《课程标准》编写并审定通过的新版高中化学教材有3种,分别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宋心琦主编,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王祖浩主编,以下简称苏教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王磊主编,以下简称山东科技版)。 新教材在教材研制上与旧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栏目的设置。栏目是为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设计的。三种高中化学新教材(化学1、化学2)在栏目的设置上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利于广大教师正确认识三种新版化学教材栏目各自的特点、优势与不足,理顺栏目

的实施与日常教学的关系,进一步理解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学方法的优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正确把握新课标的教学尺度和高中《化学1》、《化学2》的教学质量标准。本文从三种高中化学新教材栏目的数据统计、栏目设置的特点、对栏目实施的思考和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对全面落实新课程确立的“三维目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三种高中化学新教材栏目的数据统计 三种版本的新教材在栏目的呈现和内容设计上大胆创新,改变了传统教材单向传送知识的倾向,突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互作用。其中人教版设置的栏目为11个,苏教版设置的栏目为13个,山东科技版设置的栏目为18个。各栏目的名称和在教材中出现的频次统计见表1所示。 表1 三种教材的栏目设置各在教材中出现的频次统计 [1]

《案例分析》教材新旧变化对比

2019年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教材新旧变化对比与2018版教材相比较,整个知识体系框架、章节及排序没有改变,仅各章的个别案例进行了调整,主要变化重点体现在二个方面:新税费率的调整、近年典型真题补充,以体现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的理念。 第一章、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 1.本章基本知识点没有变化。 2.新增了一个案例(2017年真题,PPP项目),总计10个案例。 3.调整了新税费,如工业项目的增值税率由原17%调整为13%。 4.细节变动 (1)未变动 (2)非实质性变动 【案例三】表1-6、1-8单价均变为除税单价。 【案例八】原教材【案例七】:增值税率变为13%,答案相应变化。 第二章、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1.本章基本知识点没有变化。 2.本章新增了两个案例。删除两个案例。依然16个案例。 3.突出体现了多种方案选优方法在同一项目评价中的应用(如价值工程、最小年费用法的综合应用;综合评分法与最小费用法的综合应用等) 4.细节变动 删除【案例二】、【案例七】 新增【案例二】(全寿命周期和价值工程的题目) 新增【案例七】(最小费用的题目) 第三章、工程针量与计价 1.本章基本知识点有调整,主要体现为: (1)计价依据中补充了《关于调整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增值税税率的通知》(建办标〔201 8〕20号、《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 2.主要增加了一个安装案例(原案例八工艺管道改为给排水案例)增加了一个土建装修案例(类似2016年真题),合计为10个案例。 3.相关案例全面调整了税费费率及材料除税(税前)造价 4.细节变动 (1)未变动 【案例一】、【案例五】 (2)非实质性变动 【案例二】背景资料描述增加除税单价。 (3)实质性变动 1)数据、税率等引起的变动 【案例四】规费取费基数和税率变化,增值税税率变为9%、“表3.10资源消耗量及价格预算表″内容及数据变动,导致问题2数据整体变动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学启用新教材(附1—9年级必读经典书目)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学启用新教材(附1—9年级必读经典书目)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话,“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重点讲述中小学教材的变化内容以及语文学习的应对策略,望老师转给家长,家校联合,为孩子的教育统一作战!在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统编以前,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各科教材实行了三十年的“一纲多本”政策。 2017年秋季学期起,教育部统编教材正式走进课堂。三年过渡期后,到2019年,“部编本”将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此前在这三个科目上使用的多种形态的教材将告别课堂,成为历史。 “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的变化,是所有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说。 具体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带大家来看一下!

语 文课本变天:一年级就有《论语》 使用新教材的语文有什么值得家长关注的重大变化呢? 大量增加古诗文,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 明年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篇。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里设有《日积月累》,是要求孩子背诵并测验默写的。这一栏里经常会出现文言文,一年级下册已经要求背诵并理解《论语》选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了!

增加课外阅读,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现在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孩子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 中高考再次证明:语文才是拉分王! 2018全国各地的中高考结束后,段子手都在吐槽中高考作文,学霸们却早已开始关注今年升学的最新动向,总结经验,适应变化,调整提升学习策略和方法了。 中高考再次证明:语文才是拉分王,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更是学霸之间拉分的利器! 2018年高考语文题目刚公开的时候,考生和网友就炸了锅,所有人都喊难。网友们纷纷感慨,“幸亏毕业得早!” 那中考是什么情况呢?2018年苏州中考语文结束,有媒体做了调查:

新课标改革后的教材与原教材比较分析

新课标改革后的教材与原教材比较分析 ——必修1 基本初等函数的分析 2008年,高中数学教材进行了一次新课标改革,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新教材的理念,与旧版教材的区别,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在哪里,这么改是好还是不好等等。 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独立思考;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要把握新课程的宗旨: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教学内容,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数学教师要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师要真正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改的教学理念。 下面我就必修1的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这个内容来比较一下新课标和原版的教材的差异吧。 在基本初等函数这个部分。编者变了函数与映射出现的顺序;教材通过三个具体的实例,体会数集之间的一种特殊对应关系,即函数。再通过问题“如何用集合语言来阐述上述三个问题的共同特点?”引出数集之间的对应,从初中函数定义上升为高中函数定义,而将映射概念作为函数概念的推广放在《函数的表示》一节的最后处理。 个人觉得,函数概念的教学可以从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掌握的具体函数和函数的描述性定义入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实际问题,尝试列举各种各样的函数,构建函数的一般概念.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和解析法.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再通过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具体函数的研究,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新课标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内容上与原大纲有较大区别,新课标更侧重于指数型函数与对数型函数的教学。 新课标中删去了“反函数”一节;教材中删去了“反函数”一节,将反函数的定义放在对数函数的相关链接里。这一做法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反函数处理“不要求一般地

人教版中小学课本古诗词大全

人教版小学语文全册古诗词 一年级上册:共5首 1、《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唐)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画》(唐)王维[又一说作者为(清)高鼎]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5、《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共4首 1、《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yuè)。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共4首 1、《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2、《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二年级下册:共7首1、《草》(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敕勒歌》(南北朝)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5、《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guān),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三年级上册:共4首,名句5段 1、《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zhū yú)少一人。 3、《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饮湖上湖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附诗词名句: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B、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E、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小学数学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整合

小学数学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整合 新课程实施后,小学数学教材实行了“一纲多本”的政策,各种版本的教材围绕课程标准展开,各具特色、个性,也各具优劣。四川教育专家查有梁教授认为: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他的观点与笔者不谋而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对比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版本中的生长点、难点的处理、习题设置等,从而选取最适合本班学生学、利于教师导的教、学法,达到整合教材资源的目的。 “比的意义”是课标教材“数与代数”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教材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它属于概念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理解、构建比的意义,沟通比、除法算式、分数之间的联系,为比例以及正、反比例教学奠定基础。此课内容较为典型,故以之为例,与各位同仁探讨怎样对比、整合、取舍、利用不同版本教材资源。 一、比情境——寻找生长点 情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生长点,它是教学进程的有力推手,它的选择更是直接影响课堂的生成,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选择最有生长力的教学情境。各版本教材中的情境是我们抉择时的重要参考资料。新课改下的各版本教材都遵循了“情境——问题”的编写体例,但是不同版本的情境大有不同。“比的意义”一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简称“北师版”)的教材中,出示了三幅主题图,第一幅是“观察下列图片,哪几张与A图片比较像”,通过比较图片的像与不像,探讨图片中长与宽的倍数关系,是为比可表示倍数关系铺垫经验;第二三幅主题图分别是:比较谁跑得快和哪个摊位的苹果便宜,是为教学两个不同量的比表示新的量埋下伏笔。之后,引入了比的意义。 教材编写界的老大哥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版”)的情境,是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升空,在太空中杨利伟展示了国旗。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国旗长与宽的倍数关系从而引入了比,接着以“神五”为话题构建了情境串介绍了“神五”的路程、时间,引导学生求其速度,进而介绍比的另一用途:表示第三个量。在两者的基础上教材介绍了比的意义。 与人教版和北师版不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简称“西师版”)编制的教材,以两位同学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和路程为例,同时引出了时间与时间的比即相同量的比、路程和速度的比即不同量的比,最后提出了比的意义。 北师版的情境较为有趣,但学生难于把握。人教版以中国人引以自豪的事情为载体,情境富有时代感,而且教学线索清楚,教师易于掌控,但有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而且离山村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西师版提供的情境虽然少“趣”,但离学生生活经验较近,而且展示比两种用途(表示几倍或几分之几、第三个量)的引入浑然天成,学生易于提出与课题直接相关的问题并解决,教师也易于掌握。

必修一AB版教材对比

A、B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及其教学比较研究 摘要:“数学是科学之母”,数学是有用的、自然的。高中生学习数学不单是为了应对高考,应该学会“有用的数学”。因此,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他们自主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而高中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就是高中数学教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教材实验已进入第六年。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数学试验教材有六套,其中有五套已进入到国家基础课程改革试验区供高中学生使用。目前的实验教材新鲜感已渐渐褪去,几年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对课程标准与教材提出了许多问题,争论的问题也比较多。究竟选用哪一种版本的高中数学试验教材才能更好的发挥教材在教学资源中的重要作用?哪种教材更符合并且贴近《新课标》的要求,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对于不同版本的教材是否可以互相借鉴?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怎样把握?基于此,本文比较了人教A、B 版教材的共同点与差异性,主要研究了两部分内容。对人教A、B 版新教材(必修1)进行了详尽的比较与研究,找到了两版本数学教材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比较中发现:两版教材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编写体例、例题与习题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目前已有不少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对几套教材的特点与区别做了研究,但是对人教A、B 版教材作详细比较的并不多见。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人教A、B版必修1 在教材及教学实施方面的比较与研究,提高自己研究教材的能力和教学能力,同时也为其他学校的数学教师在教材的使用和教学上提供一定的帮助。显然,对这种在课程标准下指导的教材及其教学的比较研究无疑是非常有必要而且有价值的。 比较结果及分析: 一、人教A、B 版教材概述 为了实施新课程改革,培养21 世纪现代化建设人才,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发中心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林群先生为主编,与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者、中学数学教研员和数学教材专业研究及编写工作者共同成立了课题组,依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编写人教版义务教育中学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本文所比较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A 版和 B 版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其中A 版教材由刘绍学主编,B 版教材由高存明主编。通过对人教A 版数学教材两年来的教学,感觉到:A 版教材融入了新的教学理念,带来了面貌一新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很多方面的学习、探索。人教社A、B 版高中新课程数学实验教材都特别注重体现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总的编写思想力求体现《标准》的课程目标,都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宗旨,基本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它们的编写力求使教材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适应我国城乡广大地区对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应用意识、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数学体验。它们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方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为依据;贯彻第三次全教会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适应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处理好社会需要与学生发展、数学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 1 、人教A、B 版教材宏观比较 2、人教A、B 版教材体现《标准》的编写理念 《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3、人教A、B 版教材的微观比较 4、A 版教材与B 版教材在体系结构上的比较

人教版六年级上下册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上下册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教材总体比较 1、教学内容比较 教材 原义务教育教材 人教版教材 数 与 代 数 六上 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一个数乘分数;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分数乘法应用题;倒数的认识。 分数除法: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分数除法应用题;比(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应用)。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 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百分数应用(一般应用、纳税、利息) 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应用);倒数的认识。 分数除法:分数除法运算;分数除法应用题(解决问题);比和比的应用(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应用); 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般应用、打折、纳税、利率)六下 比例:比例的意义、性质,解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 负数 比例: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的应用(比例尺)。 空 间

与 图 形 六上 圆:圆的认识、画法;圆的周长和面积;了解扇形;轴对称图形 位置:用坐标表示某一位置。 圆:认识圆,画法,轴对称图形;圆的周长;圆的面积 六下 圆柱:圆柱的认识;圆柱的外表积;圆柱的体积。 圆锥: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 球(了解) 圆柱:圆柱的认识;圆柱的外表积;圆柱的体积。 圆锥: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 统计与概率 六上 无 统计: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优点

不同版本教材对比分析

不同版本教材对比分析 ——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关内容各种版本教材的不同点 比 较 内 容 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中图版 构成章节及其结构编排 第三章的第二 节和第三节两节内 容,第二节是以种植 业为主的农业地域 类型,其中编排了季 风水田农业和商品 谷物农业两个框题 进行学习,第三节是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 业地域类型,其中以 大牧场放牧业和乳 畜业两个框题进行 学习,最后有“问题 研究”,将理论学习 与实践结合起来。 第三章第二节 的第二个框题,先 对农业地域类型的 简单介绍理解后, 以阅读材料(文字 资料与图片)的形 式了解各种世界农 业生产类型,最后 以四个活动来分别 学习农业地域类型 的分类、水稻种植 业、我国水田、旱 地农业和实践调 查。 第三章第一 节的第二个框题, 先通过地图了解 农业地域类型及 其种类,再分别学 习热带迁移农业、 水稻种植业和混 合农业,其中穿插 了两个知识窗:水 稻梯田和生态农 业。 第三章第一节的 第二个框题,先对 农业类型分为了三 大类: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现代农 业,再以农业景观 图展示各种农业地 域类型,最后分别 以三大类农业类型 中各介绍一种农业 类型即迁移农业、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和现代混合农业。 内容分析及其侧重点 本版本侧重的 是种植业和畜牧业, 其具体农业类型是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 谷物农业、大牧场放 牧业和乳畜业。四种 类型都详细介绍并 以多种形式表现让 学生学习更有意义。 本版先对各种农 业生产类型只是简 单进行介绍了解, 只是一阅读材料的 形式进行粗略简单 的编排,侧重点安 排了在后面的四个 活动中,重点学习 水稻种植业和我国 的水田、旱作农业。 本版本先以地 图的展现对各种 农业地域类型进 行简单粗略的了 解,再对热带迁移 农业、水稻种植 业、混合农业进行 侧重学习。 本版本先对各 种农业地域类型进 行简单分类,并用 农业景观图加深了 解,再在每一类中 选取一种农业类型 进行侧重编排学习 即迁徙农业、传统 旱作谷物农业和现 代混合农业。 知识的表现形式1)季风水田农业是 利用文字、地图、农 业景观图、活动和阅 读材料来编排学习 的2)商品谷物农 业是以文字、区位条 件图、案例和活动展 现的3)大牧场放 牧业是利用文字、案 整个框题是 以文字、一个阅读 材料(文字和景观 图)和连续四个活 动来编排学习的, 其中活动中也穿插 了一幅地图和多张 景观图片。 本框题是以文 字、2幅世界地图、 多张景观图片、2 个活动和2个知 识窗进行展现让 人学习。 本版本是以文字 和图的形式,而图 主要包括景观图、 地图和示意图来展 现,结合巧妙。

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三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三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 攀 蓬◎学渤串遮德 三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 出,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 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重 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 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 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 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 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 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 同与支持. 从语文课程的目标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关于语文 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有如下表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而人文素养又包含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 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 教材 ◇王宁风 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 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上述内容指出了注重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 础性环节.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开始,就应该让学 生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综观国 内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几套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都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在重视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作了不同程度的努力.本研究仅就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和北师大出版社三个版本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进行 对比研究,探讨这三个版本教材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

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与处理

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与处理 ――以“人口增长模式”为课例 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朱雪梅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中学程志华 [问题缘起] 新课程“一标多本”的教科书编写原则打破了多年来人教版教材大一统的格局,给使用者提供了选择的权利,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目前,已通过审查的高中地理四个版本的新教材异彩纷呈,每一套教材都以各自鲜明的优点充分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与要求。但是,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把握与领会课程标准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在内容选材、文字表述、图表选用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在某些概念的解释、原理的阐述上存在的差异,给广大师生的理解带来了困惑,给教学设计也带来了障碍。 这种差异常成为教师研修活动时争辩的焦点,不同的支持者各执一词,最后往往将矛头指向教材。教师理解的差异自然也影响到课堂教学内容的处理,以至于有些相同的内容要点,不同的教师执教会出现众说纷纭的现象。 如何处理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性问题?为此我们组建了一个研究小组,选择了必修二的“人口增长模式”这一课题作为研究的载体,因为这部分内容具有显著的代表性。程志华老师主动提出开设研究课。大家建议他备课过程中要充分研究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及各个版本教材相关内容的表述差异,具体梳理如下: ◆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不同版本教材对“人口增长模式”的划分: ①人教版教材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 ②鲁教版教材划分为“原始低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 速增长阶段”四个阶段; ③中图版教材划分为“‘高低高’模式、‘三低’模式、‘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模式” 三种模式;

不同版本语文教材比较

不同版本语文教材比较 ——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 三套教材的共同之处: 一、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观、语文素养观和语文教学观。 语文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语文课程观 ①语文课程的性质。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又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这是新课程标准和此前颁布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一个历史性进步。 “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三套教材的选文确实有一股文化气息与时代气息扑面而来,突出人文性。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生命生命》等、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慈母情深》等、苏教版第一单元《为你打开一扇门》等都是以往教材所不曾选过的。 ②语文课程 语文教材的内涵及意义的界定: 凡是对人的语言文字修养产生影响的书面的、非书面的材料都是语文教材。 语文教科书

语文教材学校语文教学所需的教材系列 泛指社会的“大语文教材” 三套初中语文教材都比较好地演绎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的理念,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构筑了一个开放而又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态”环境。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这三套教材的亮点,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第一次被写入课程标准之中。将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 综合性教学的理论依据: 第一,言语实践是一种情境性活动。 第二,言语实践是一种过程性活动。 第三,言语实践是一种综合性活动。 第四,言语实践是一种合作性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第一单元这就是我:自我介绍·推荐自己·模拟面试(以“这就是我”为题作文) 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有关语文学习的讨论·有关语文学习的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