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产业发展意见

贵州茶产业发展意见
贵州茶产业发展意见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黔党发[2007]6号

(2007年3月30日)

为全面提升我省茶产业发展水平,振兴茶叶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经

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加快我省茶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茶产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茶产业是我省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宜茶面积700多万亩,目前种植面积102万亩,遍布全省81个县(市、区、特区)。茶产业是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产业。发展茶产业有利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茶产业是生态功能极强的产业。发展茶产业对于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促进生态建设。减少水土流失,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茶产业,既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又有重要的社会和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2、加快我省茶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我省是国内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兼具的茶区,海拔高度、年均气温、日照时数、空气湿度、年降雨量、土壤酸碱度等,都特别适宜茶树生长,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茶叶水漫出物、氨基酸、茶多酚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国家标准,具有香高馥郁、鲜爽醇厚的独特品质。我省茶叶加工成本低,竞争力较强。加之国际、国内市场对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需求逐年递增,市场前景广阔。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茶叶种植、加工、营销、科研体系及人才队伍,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生产经营经验,形成了一都匀毛尖、贵定雪芽、湄江翠片、羊艾毛峰等为代表的一批茶叶品牌。目前我省茶园面积仅占宜茶面积的3.8%,茶叶采摘下树率仅为55.3%,种植面积扩展、原材料利用和加工升值等发面的潜力都很大,完全有条件把茶产业建成覆盖全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

3、加快茶产业发展必须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贵州茶叶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但商品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不够明显,还停留在资源的初步开发上。主要问题是:一些地方领导重视不够,思路不清,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统筹规划指导;茶园的集中度、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无性系良种比例小;机械化修剪、采摘普及率低,茶青资源利用率不高;加工企业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不高,加工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地方品牌多、势力弱、影响小;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市场开拓不力;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科技含量低。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省茶产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4、切实把茶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抓。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加快茶产业发展作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工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作为落实生态立省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重大举措来抓,认真分析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增强加快茶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茶产业培育成我省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推动茶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理清发展思路,努力做优做强我省茶产业

1、加快我省茶产业发展的思路。立足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高品质绿茶为方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壮大、引进一批茶叶龙头企业。打造出在国内外市场有较

大影响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黔茶品牌;以农户为主体,以推广无性系良种为突破口,加快茶园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进程;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茶叶中介组织,提高茶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2、加快我省茶产业发展的目标。到201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150万亩,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其中,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50万亩,全部实现茶园无害化生产,认证绿色食品茶园面积20万亩,有机茶园15万亩。到2015年,茶园面积达到220万亩,年产值50亿元以上,把我省建成中国高品质绿茶的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重要生产基地,使茶产业成为我省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部分地区成为支柱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新的增长点和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培育壮大茶叶企业,提升茶叶加工水平

1、集中培育重点茶叶企业发展。省集中扶持5——10家茶叶生产龙头企业,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到2010年,使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家,3000至5000万元的达到3家,1000至3000万元的达到5家。同时,引导和支持有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大中小相结合的茶叶企业群体。对茶叶企业申请的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发展、乡镇企业发展等项目资金,主管部门要优先考虑。对确定的重点龙头企业和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品牌知名度较高的龙头企业,从自己、信贷、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

2、支持茶叶企业改革改制改造。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以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深化茶叶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动,提高市场竞争力。采取职工、农户分户管理茶园和承包、拍卖等方式加快国营、集体茶场改革改制步伐。以现有经济和技术实力雄厚、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企业为核心,打破部门、地区、所

有制界限,遵循市场规律,采取联合、兼并、参股、租等方式,加快推进企业整合,促进中小茶叶企业向骨干企业、优势品牌集中,形成集约化经营,改变我省茶叶企业小、散、弱的局面,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对基础条件差,改造潜力不大的国营、集体茶场,通过市场运作逐步退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实力强、管理优的国内外知名茶叶企业入黔开发茶产业。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投入茶产业。支持规模大、基础好的茶叶企业积极引进和利用先进设备、技术,改造不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生产加工设备和工艺,提升茶叶生产加工水平。

3、调整优化企业产品结构。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从注重春茶开发向注重春、夏、秋、茶均衡开发转变,从注重独芽茶利用向注重独芽与一芽多叶综合利用转变,从注重发展高端产品茶向发展高中低端产品茶并重转变,改变目前我省茶叶下树率低的状况。利用我省丰富的茶叶资源和茶叶无污染、内质好等优势,开发超微茶粉、茶饮料、茶多酚、茶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工等多元化茶叶产品,延伸茶叶产业链,提高茶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四、加强茶叶基地建设,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进程

1、优化茶叶区域布局。采取“政府扶持、企业运作、茶农所有、集中连片、科学种植、分户经营”的形式,以茶叶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目标,重点支持黔北湄潭、风冈、余庆、正安、道真,黔中平坝、西秀、开阳,黔南都匀、贵定,黔西南普安、晴隆,黔西北纳雍、水城,黔东石阡、松桃、印江,黔东南黎平、丹寨、雷山,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茶叶基地,促进茶园连片集中,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富晒(锌)优质绿茶产业带,高档名优绿茶产业带,大叶种早生绿茶和花茶产业带,“高山”有机绿茶产业带,优质出口绿茶产业带。到2010年,使茶叶主产县茶园面积占全省茶园面积的比重达到70%以

上。这些县也要集中在优势区域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茶叶专业乡(镇)、村、组。

2、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按照统一建立良繁基地、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组织供应的原则,完善茶苗良繁体系,加大茶叶无性系良种繁育力度,确保无性系良种茶苗供应。省重点支持建立10个100亩以上的苗圃基地,对苗圃基地建设进行补贴。对苗圃基地申报的土地整治、水系配套、机耕道建设等,有关部门要优先安排。各市(州、地)、茶叶主产县(市、区)也要根据发展需要建设一定数量的苗圃基地。农业部门要加强茶苗的管理工作,做好良种茶苗的产销衔接,确保供需平衡。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生产、贩运、销售假冒伪劣种苗的行为,保证种苗质量。

3、扶持茶园连片开发和低产茶园改造。省每年集中抓10个以上规模达到1000亩以上的无性系良种茶园示范片,各主产县(市、区)也要做好规划,集中建立辖区内的无性系良种茶园示范基地。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道路,发展连片茶园。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途下,通过“业主承包、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发展规模茶园。结合旅游景点布局,建设一批旅游观光茶园。要重点选择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乡、村建立高标准茶叶示范基地。在部门贫困村以茶叶为主导产业实施“整村推进”。林业部门要单列部分退耕还林指标用于茶叶规划区实施退耕还茶。水利部门要安排一定比例的水土保持资金用于茶产业发展。农业、扶贫等部门要把茶叶生产作为重要扶持内容,在安排种植业发展基金时给予倾斜。对良种茶叶基地申请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主管部门要优先安排。衰老低产茶园改造以改种换植为主,进行连片改造,淘汰没有生产能力的零星茶园。加强现有茶园管护,提高茶叶生产能力。

五、加强市场和营销体系建设,打造我省茶叶品牌

1、加强市场建设。重点支持湄潭西南茶城、都匀茶叶批发市场、贵州茶城、贵阳太升茶叶批发市场等茶叶市场扩大规模,完善管理,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在规模茶区建设一批茶青贸易市场,使茶青向加工能力较强的企业集聚。加快我省外主要消费市场的对接,鼓励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到省外大中城市开办贵州茶叶专卖店、专卖柜和专销区等茶叶销售窗口。加强信息服务网络等无形市场建设,及时收集和发布茶叶相关信息。

2、强化市场营销。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统一策划制定“黔茶”品派打造方案,进一步宣传我省深厚的茶文化、优良的茶叶品质和发展茶叶生产的产业优势,树立“黔茶”的良好形象。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通过举办采茶节、茶艺表演、茶产品展销会、茶文化节、茶文化研讨会等茶事学术交流活动,定期组织茶叶企业到茶叶主销区举办大型推介活动,提高我省茶叶的知名度。建立和完善以专业市场为主,超市专柜、专业店、定点送货上门等为辅的灵活多样的营销网络,努力扩大我省茶叶的市场占有份额。保护外来客商在我省从事茶青和茶叶初制品收购活动,构件自由公平的交易环境。

3、整合黔茶品牌。引导茶叶企业组建茶叶产销联合体,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技术标准,共同开发统一品牌系列产品,拓展市场营销网络,引导一般茶叶品牌向名优品牌集中,提高品牌知名度。省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我省茶叶知名品牌进行倾斜扶持。加强品牌和原产地保护,对使用区域性品牌逐步实行市场准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规范我省茶叶市场管理,打击不正当竞争,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纯洁“黔茶”品牌形象。

六、发展茶叶中介组织,提高产业产业组织化进度

1、支持依法成立各种茶叶中介组织。进一步发挥省茶叶行业协会的作用,做好茶叶行业发展和市场营销的协调、服务和监督工作,为党

政部门决策当好参谋。引导和鼓励茶叶企业、茶农成立茶叶商会、茶农专业合作社等各类中介组织,发挥他们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技术推广服务、经营行为规范、切实维护和保障茶农和茶叶企业的合法权益。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促进茶叶流通。加大对茶农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提高茶叶生产、销售的组织化程度。

2、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企业、基地、中介组织、茶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力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的茶叶化经营格局。支持茶叶企业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原则,通过预付定金、赊销种苗和肥料等方式,配套建设茶叶原料基地,积极发展订单生产,提高合同履约率。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过程中,要注意尊重企业和农民意愿,避免政府包办代替。

七、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机制,增强茶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1、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在我省大中专院校特别是职业学校(学院)开设茶叶专业,培养茶叶专业人才。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学校和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农业适用技术、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培训基地和项目,加大对茶农和企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技能水平,增强经营管理能力,引导他们树立大市场观念、大流通观念,增强风险意识。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茶叶主产县和重点茶叶企业就业,为茶产业科技进步提供人才保障。构建茶叶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再学习制度,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我省茶叶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的科技水平。逐步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将我省茶叶人才引进纳入科技人才引进项目,着重引进和培养企业管理、市场开拓和茶叶深加工人才。在茶叶主产区允许并鼓励事业单位干部和科技人员采取承包、租等方式新建茶园,领导或兴办企业。

2、加强茶产业科研工作。农业、科技部门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要加强茶产业科研工作,强化应用技术研究,重点抓好茶树优良品种选育、茶叶高产栽培技术、茶叶精深加工技术、贮藏保质技术、产品质量安全保证技术和扎业机械研发等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组建自己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省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要向茶叶科研倾斜,重点用于茶产业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等。

3、加强茶产业科技推广。各茶叶生产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茶叶主产乡(镇)要配备茶叶技术推广人员,具体负责辖区内茶叶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开展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推广茶叶生产和加工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提高茶叶身的科技含量。鼓励茶叶企业与省内外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技术推广机构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加快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和转化。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茶叶技术推广机构以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茶产业发展。加大机械化作业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推广机械修剪和采摘,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茶青质量与产量。农机部门要将茶叶生产、加工机械纳入农机补贴目录,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对直接从事茶叶生产的服务组织和茶农的购机补贴。

八、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提高茶叶生产的质量安全水平

1、完善制定茶叶生产的技术质量标准。以生产无公害茶、良种繁育、查员管理、茶叶采摘、初制、精制、包装、储运及销售各还击的技术质量标准。印制茶叶标准手册、宣传单,举办茶叶标准培训班,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普及标准化知识,强化茶产业从业人员的标准化意识。

2、大力推进无公害生产管理。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茶园空气、土壤、水质等外部环境的污染,科学使用化肥、农药

等农业投入品,加强茶区农药销售监督管理,普及和推广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措施和有机肥施用,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茶园中使用的农药,杜绝各类禁用农业投入品进入茶园,从源头上把好茶叶质量安全关。鼓励和支持茶叶企业进行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饿、有机茶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对产品获得认证的、由政府进行奖励。坚决取缔加工条件差、管理粗放、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造成资源浪费的茶叶初制场所,鼓励和推动企业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QS)制度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进行全程卫生质量管理。推行茶叶产地标识制度,实行茶叶质量安全承诺。

3、加强茶叶质量检测。整合现有检测资源,建立和完善茶叶感观评审、理化检验和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检测等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对生产基地(企业)进行监控和不定期抽检,逐步实现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和销售,确保我省茶叶的质量卫生安全。

九、切实加强领导,推进我省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1、建立组织协调机构。省建立由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制定茶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年度计划和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协调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省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厅。各市(州、地)和有关县(市、区)都要建立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各级党委、政府要将茶产业的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安排部署,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推进我省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省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的投入。从2007年起,将茶产业加工企业生产发展、技术改造等贷款进行贴息,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无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进行补贴,对

连片开发、品种符合规划、质量符合标准的种茶企业和种茶大户给予扶持,对茶叶市场体系建设、茶叶产品展示展销推介活动等给予补助,对茶叶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推广等进行投入,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给予奖励。各市(州、地)和有关县(市、区)也要加大财政资金对茶产业的投入,支持茶产业发展。

3、强化部门配合。各职能部门要切实旅行职责,全力为加快我省茶产业发展服务好。发改、经贸、财政、农业、乡镇企业、扶贫、农行、农发行、信用社等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提供资金扶持,同时监督、保障资金合理、正常运转;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加强茶叶市场和生产加工环节的管理,坚决打击假冒伪劣茶叶产品,保护消费者和茶叶企业的合法权益;农业部门要具体搞好茶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工作;科技部门要支持我省茶产业发展的科技进步,对关键环节、重要领域的科技攻关给予倾斜扶持。要聘请茶叶科研、教学、种植、加工、营销等各个环节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在提供优良品种、先进管理、先进设备、科技信息、市场动向、技术培训等方面搞好服务。

4、抓好督促检查。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快茶产业发展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各市(州、地)和茶叶主产县(市、区)要根据本《意见》精神,抓紧编制本地区茶产业发展规划和制定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与相关配套方法。

茶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茶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编号:FS-DY-20697 茶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河姆渡遗址7000多年前的原始茶、田螺山遗址出土的6000多年前的人工栽培茶遗存、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唯一命名的古名茶——“瀑布仙茗”、源于北宋的我国最早的白茶——“四明十二雷”、以及最近在余姚瀑布岭发现的百年树龄古茶树,等等,这些无不说明余姚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饮、茶事、茶文化的源头之一,在茶叶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从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与曾经拥有的历史地位还不相当,甚至已落后于茶叶产业的后起之秀——新昌、宁海等。为此,我们组织调研组对我市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市农林局关于全市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先容,并赴河姆渡镇、鹿亭乡、梁弄镇、大岚镇等茶叶主产乡镇实地调研,考察了部分茶叶生产企业,征求了市茶文化促进会的意见。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茶叶产业主要分布在四明山及其周边的山区、半山区,涉及18个乡镇(街道),约有茶农10万人。现有茶园面积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71万亩,已建成无公害茶、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基地1.8万亩,产区规模在全省产茶县(市)中居中等偏上水平。全市现有各类茶厂200余荚冬其中:精制茶厂42荚冬已完成改造并达到qs标准的企业42家。 全市现有名优茶品牌20余个,主要品牌为瀑布仙茗、四明龙尖和宁波白茶。恢复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历史名茶“瀑布仙茗”,先后获得了宁波市名牌产品、宁波市八大名茶、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其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生产成员单位28荚冬基地覆盖全市。四明龙尖为新创名茶,是宁波市着名商标。我市是宁波白茶的原创地和主要产区,产量占宁波白茶总产量的50%以上。 XX年,全市实际计产茶园面积5.6万亩,总产量6317吨,产值1.135亿元。其中名优茶367吨,产值7372万元,分别占全市茶叶总产量的5.8%和产值的65%。珠茶产量5730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序言 大数据是通过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以从中提取价值的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大数据产业是指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相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以数据挖掘分析服务为核心,包含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物联网服务、位置服务等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电子产品制造,以及智能交通、互联网金融和智慧城市等应用服务。继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大数据正成为信息技术的新热点,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把握大数据发展方向,推动大数据开发应用,发展大数据服务产业,是推进贵州省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动贵州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打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旨在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指导。规划期为2014年至2020年。 一、发展机遇与优势 (一发展机遇 1.国家和贵州省全力支持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为贯彻落实有关规划和意见,国家35个部委相继出台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或与贵州签署合作协议,对贵州省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贵安新区跻身国家级新区,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等方面享有更多广泛的改革试验权和更加优惠的产业政策,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产业和

世界十大名茶

世界十大名茶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竟相争艳,犹如春天的百花园,使万里山河分外妖娆。中国名茶就是在浩如烟海诸多花色品种茶叶中的珍品。同时,中国名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名茶,有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之分。 1、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2、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省太平县以南,歙县以北的黄山。黄山毛峰茶园就分布在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围,茶树天天沉浸在云蒸霞蔚之中,因此茶芽格外肥壮,柔软细嫩,叶片肥厚,经久耐泡,香气馥郁,滋味醇甜,成为茶中的上品。黄山茶的采制相当精细,认清明到立夏为采摘期,采回来的芽头和鲜叶还要进行选剔,剔去其中较老的叶、茎,使芽匀齐一致。在制作方面,要根据芽叶质量,控制杀青温度,不致产生红梗、红叶和杀青不匀不透的现象;火温要先高后低,逐渐下降,叶片着温均匀,理化变化一致。每当制茶季节,临近茶厂就闻到阵阵清香。黄山毛峰的品质特征是:外形细扁稍卷曲,状如雀舌披银毫,汤色清澈带杏黄,香气持久似白兰。 3、洞庭碧螺春 中国著名绿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底细匀嫩。尤其是高级碧螺春,可以先冲水后放茶,茶叶依然徐徐下沉,展叶放香,这是茶叶芽头壮实的表现,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碧螺春是“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一嫩(指芽叶)三鲜(指色、香、味)自古少”。目前大多仍采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艺过程是:杀青——炒揉——搓团焙干。三个工序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炒制特点是炒揉并举,关键在提毫,即搓团焙干工序。 4、安溪铁观音 属青茶类,是我国著名乌龙茶之一。安溪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据载,安溪铁观音茶起源干清雍正年问(1725一1735年)。安溪县境内多山,气候温暖,雨量充足,茶树生长茂盛,茶树品种繁多,姹紫嫣红,冠绝全国。安溪铁观音茶,一年可采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制茶品质以春茶为最佳。铁观音的制作工序与一般乌龙茶的制法基本相同,但摇青转数较多,凉青时间较短。一般在傍晚前晒青,通宵摇青、凉青,次日晨完成发酵,再经炒揉烘焙,历时一昼夜。其制作工序分为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切揉、初烘、包揉、复烘、烘干9道工序。品质优异的安溪铁观音茶条索肥壮紧结,质重如铁,芙蓉沙绿明显,青蒂绿,红点明,甜花香高,甜醇厚鲜爽,具有独特的品味,回味香甜浓郁,冲泡7次仍有余香;汤色金黄,叶底肥厚柔软,艳亮均匀,叶缘红点,青心红镶边。 5、君山银针 我国著名黄茶之一。君山茶,始干唐代,清代纳入贡茶。君山,为湖南岳阳县洞庭湖中岛屿。清代,君山茶分为“尖茶”、“茸茶”两种。“尖茶”如茶剑,白毛茸然,纳为贡茶,素称“贡尖”。君山银针茶香气清高,味醇甘爽,汤黄澄高,芽壮多毫,条真匀齐,着淡黄色茸毫。冲泡后,芽竖悬汤中冲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观。君山银针茶于清明前三四天开采,以春茶首轮嫩芽制作,且须选肥壮、多毫、长25~30

黔南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论文封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黔南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填写日期: 2016年月日

中文摘要(含关键词) 在摘要的上方写上论文题目;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摘要包括: 1.“摘要”字样:黑体小三号,居中。 2.摘要正文: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3.关键词:“关键词”居行首,黑体小三号;关键词的具体内容为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英文摘要(含关键词)

目录 中文摘要 (2) 英文摘要 (2) 1.前言 (5) 1.1研究背景 (5) 1.2研究的意义 (5) 1.2.1理论意义 (5) 1.2.2实际意义 (5) 1.3文献综述 (6) 1.3.1国外研究现状 (6) 1.3.2国内研究现状 (6) 1.4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7) 2.黔南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7) 2.1黔南州自然资源现状 (7) 2.2黔南茶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8) 2.2.1茶叶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8) 2.2.2茶叶产量、产值持续增长,亩产较高 (8) 2.2.3茶叶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9) 2.2.4都匀毛尖品牌体系逐渐完善 (10) 2.3本章小结 (10) 3.黔南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1) 3.1优势 (11) 3.1.1自然品质优异 (11) 3.1.2低成本的竞争优势 (11) 3.1.3品牌和历史文化优势 (11) 3.1.4政策支持和茶文化建设 (12) 3.2劣势 (12) 3.2.1茶园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较低 (12) 3.2.2机械化水平不高 (12)

贵阳大数据产业概况

贵阳市大数据产业概况 大数据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模式发展的产物,它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复杂、内容变化快的特征,蕴含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巨大的市场机会,将改变新一轮产业格局,推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作为新兴产业业态,大数据产业在国内外尚未形成垄断,整个行业正处于积极的竞相发展布局阶段。 贵阳市发展大数据产业,建设大数据基地,推进大数据应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等的重要举措,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具体抓手,是依托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和贵安新区大数据基地,发挥区位和环境等特色优势的科学选择。 贵阳市贵安新区作为国务院2014年1月6日批复同意设立的国家级新区,肩负着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大使命,是带动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大平台,是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大引擎。贵安新区发展大数据产业,具有以下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生态条件优越。贵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生态示范城市效应,贵安生态条件也很优越。贵阳市气候凉爽,周边年平均气温15.1℃,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清新,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清新空气负氧离子标准的上限。纬度合适,处于北纬26度,与埃及的开罗、印度的新德里、美国的夏威夷大体相当。海拔适中,在l000米左右,紫外线辐射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少的地区之一,非常适合人居。灾害罕见,没有发生过地震、台风等。坚持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地区,贵阳市周边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能有效提升信息网络设备的“安全系数”,对世界上高智商、高知识、高投资、高收入的人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是产业要素保障能力强。贵州省电力充沛,能源富足,是“西电东送”的起源。贵州省水资源丰富,电力水火并济,稳定可靠。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贵州省物流逐步通畅,交通日益便捷。生活生产配套环境相对优越。贵阳市拥有相对较好的生产、生活和产业配套环境,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法律、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 三是大数据产业支撑基础好。运营商大数据中心奠定产业发展基础。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相继开工建设,其中: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用地500亩,总投资70亿元,中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序言 大数据是通过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以从中提取价值的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大数据产业是指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相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以数据挖掘分析服务为核心,包含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物联网服务、位置服务等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电子产品制造,以及智能交通、互联网金融和智慧城市等应用服务。继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大数据正成为信息技术的新热点,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把握大数据发展方向,推动大数据开发应用,发展大数据服务产业,是推进贵州省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动贵州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打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旨在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指导。规划期为2014年至2020年。 一、发展机遇与优势 (一发展机遇 1.国家和贵州省全力支持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为贯彻落实有关规划和意见,国家35个部委相继出台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或与贵州签署合作协议,对贵州省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贵安新区跻身国家级新区,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等方面享有更多广泛的改革试验权和更加优惠的产业政策,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产业和

黔南州茶产业简介

黔南州茶产业宣传资料 翻开世界地图,沿北纬25度环视,你会发现,除了海洋、城市和沙漠外,在中国贵州南部,在苗岭山脉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处茂密的原始森林,这就是被联合国组织的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黔南。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97米,年平均气温15℃、降雨量1200mm,属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全州辖十二县市,有汉、布依、苗、水、瑶等37个民族,拥有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县,是世界上同纬度仅有的保存完好的喀斯特森林地貌地区,境内山水风光钟灵毓秀,自然生态神秘古朴,民俗风情醇厚浓郁。 全州土地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境内植物茂盛,动物繁多,资源丰富,为开发农业、林业、牧业和其他种养业提供优越的自然条件。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土壤肥沃,山高雾多,生态良好,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众多名优绿茶,“都匀毛尖”、“贵定雪芽”从明代起就为历代贡品, 深受当朝皇帝喜爱。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发展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茶所必须的得天独厚的优越生态环境,特别适合高品质绿茶—“都匀毛尖”茶生产,是发展都匀毛尖茶的天赋宝地。茶叶水浸出物,茶氨酸,茶多酚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国家标准,为我州发展茶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 都匀毛尖茶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云雾缭绕的大山之中,是贵州“三宝”之一,每年

自清明至立秋采摘,以谷雨前采摘的雨前茶为最佳。都匀毛尖茶外形条索紧细卷曲,白毫满布,匀整有锋苗,色泽绿润,嫩香持久,香清高,味鲜浓,滋味鲜爽回甘。讲究“三绿透三黄”,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 明崇祯皇帝十分喜爱“都匀毛尖茶”,因其外形似鱼钩,曾赐名“鱼钩茶”,使得“都匀毛尖茶”早在明清时期即为贡品。据1925年《都匀县志稿》载:“茶,四乡多产之,产水菁者尤佳,以有密林防护也。1915年,巴拿马赛会上曾得优奖。输销边粤各县,远近争购,惜产少耳。自清明至立秋并可采,谷雨前采者曰雨前,茶最佳,细者曰毛尖茶。”可见,史籍对毛尖茶的产地,采摘时间、产品品质以及产销情况均作了简明的记述。从1915年开始,黔南州都匀毛尖茶就和贵州茅台酒一起走向了世界。后人称“北有贵州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1956年,毛泽东主席品尝此茶后挥毫写到:“茶很好,今后山坡上多种茶,此茶可叫毛尖茶,毛泽东”都匀毛尖茶由此得名。198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在国内享有盛誉。 都匀毛尖茶在制作上极为考究,要求采用独芽或一芽一叶的茶青进行炒制。加工过程分杀青、揉捻、做形、提香、干燥五道工序,讲究“火中取宝,一气呵成”。 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精湛的加工技艺使得“都匀毛尖”茶得到国内国际茶叶专家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拥有“中华老字号”、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省著名商标”、“贵州十大名片”、“贵州100强品牌”等称号,在国内、国际茶叶评比活动中屡屡棒金夺银,先后获得国际绿茶金奖等国内外奖项30余个。1915年在巴拿

乡镇茶叶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乡镇茶叶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 告

编号:FS-DY-24416 乡镇茶叶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茶叶是**乡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为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全面提高茶叶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推进茶叶向良种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我们对**茶叶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茶叶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乡境内自然条件优越,适宜茶树生长,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乡位于盈江县西北部,属地带。乡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纵横,地势起伏较大,主要以山地丘陵、小坝子为主,平均海拔1760米。国土总面积2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004亩(水田7160亩,旱地18488亩),森林面积138235亩。**乡是盈江县茶叶的重要产地,现全乡已建立完善的茶叶种植、加工、营销和技术推广体系,已积累丰富的茶叶生产经验,已实现传统生产工艺向现代生产工艺转变,已创制出“**山”茶叶品牌及系列产品,XX年授予州政府接待专用茶

叶称号。XX年末,全乡茶叶初制所7个,精制茶厂1个,茶叶精制生产线2条,精制生产能力3 万公斤,茶叶科技队伍15人。茶叶面积10776亩,产量107万公斤,产值542万元,农民茶叶收入235元。产量、产值、茶农收入比“十五”末分别增长33%、76.3%和58%。 二、茶叶是促进**乡山区、半山区、民族贫困地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产业。**乡茶叶涉及面广、影响力大、茶叶遍及全乡所有村组,茶叶生产、加工、流通从业人员6500人,占全乡总人口61%。茶叶发展村社中30%的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来自茶叶。 三、**乡茶叶产业发展已出现良好态势。全乡规模连片茶园10776亩,规模经营面积100亩以上的有1家。茶叶加工企业实力逐渐增强。有机茶无性系良种无公害茶生产基地步伐加快,全乡已建立3652 亩无性系良种茶叶基地,XX 年新植茶园352亩,XX年新植1400亩,XX年新植2350亩,XX年新植1426亩。 四、**乡茶叶产业发展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xxx”以来,**乡茶叶产业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发展中仍存在下列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知识》答案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知识答案 一、选择题 1.目前全球通用飞机占飞机总数的多少?(C) A 30% B 50% C 70% D 90% 2.动力电池组是由多个蓄电池通过( A )方式组合起来电动使用要求。A.串联 B.并联 C.交联 D.互联 3.电动汽车的控制,都是建立在( A )的平台上的。 A.电子控制单元 B.动力电池组 C.电池管理系统 D.电机 4.哪类汽车包括传动系统、驱动电机、发电机、发动机、蓄电池组、交流器、动力分配器。(A) A.混合动力汽车 B.电动汽车 C.燃料电池汽车 D.太阳能电动汽车 5.( C )是将电网的电能通过交/直流电力变换将能量储存到蓄电池的控制装置。 A.整车控制系统 B.整车系统 C.充电系统 D.电机驱动系统 6.下列哪项不属于电机驱动系统的要求( D ) A.大功率 B.体积小 C.高效率 D.环境适用性弱 7.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电池能量转换效率可高达( A ) A.60%~80% B.60%~70% C.70%~90% D.50%~70% 8.电机驱动系统包括两部分( B ) A.电机和传动系统 B.电机和控制器 C.发电机与发动机 D.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 9.铅酸电池目前被广泛用于限定车速( C )的各种场地车上。 A.等于50Km/h B.大于50Km/h C.小于50Km/h D.小于60Km/h 10.混合动力整车控制的核心是( A ) A.多能源管理系统 B.电辅助制动系统

C.电池管理系统 D.均衡充电控制系统 11.从整车控制系统的应用技术看,整车控制系统将朝( D )方向发展。A.专业化、网络化、集成化 B.集成化、网络化、信息化 C.专业化、信息化、精细化 D.专业化、精细化、集成化 12.下图的这部车是属于什么类型的汽车?(B)(MINI E,纯电动汽车)A.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B.纯电动汽车 C.燃料电池汽车 D.太阳能电动汽车 13.发光二极管的英文缩写是(B) A.CBD B.LED C.ELD D.BCD 14.目前,对LED照明系统的光学设计主要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式进行,常用的照明光学软件不包括以下的哪种?(A) A.Auto-CAD B.Light-tools C.Tracepro D.ASAP 15. LED的发光波长是由形成P-N结的半导体材料决定的,请问首先被制造出来的是什么样的LED?(A)

中国十大名茶

中国十大名茶 版本之一: 一西湖龙井 "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明高濂《四时幽赏录》)"龙井茶,虎跑水",这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杭州西湖的双绝。宋代诗人苏东坡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前一句是咏西湖之美,后一句是咏茶叶之美。西湖龙井茶就产在杭州西湖的群山之中,历史悠久。据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品饮龙井茶,饮后赞不绝口,兴之所至,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如今仍生机盎然,供游人观赏。 二黄山毛峰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顽。往郭次甫亟称黄山……"(明·许次纾《茶疏》)。又据《徽州府志》记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由此可知,黄山产茶历史悠久,黄山茶在明朝中叶就很有名了。 三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已卯……抚臣宋荤购此茶以进……,上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因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不管碧螺春的名称由来如何,该茶历史悠久,早为贡茶是毫无疑义的了。 四太平猴魁 尖茶是安徽省的特产,产于太平、泾县、宁国一带。除普通尖茶外,还有太平魁尖、泾县特尖,近年宁国又创尖茶新产品--黄花云尖。各类尖茶采制技术

和茶叶外形较为相似,而内质却各具风格。太平猴魁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 五六安瓜片 "唐、宋史志,皆云寿州产茶,盖以其时盛唐、霍山隶寿州、隶安丰军也。今土人云:寿州向亦产茶,名云雾者最佳,可以消融积滞,涤除沉菏……"(清道光《寿州志》)。盛唐县为今六安县,可见六安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 六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区的信阳县。信阳产茶已有二干多年历史,茶园主要分布在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震雷山、黑龙谭等群山的峡谷之间。这里地势高峻,一般高达800米以上,群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多。清乾隆年间有人道:"云去青山空,云来青山白;白云只在山,长伴山中客。"这里还有豫南第一泉"黑龙潭"和"白龙潭",景色奇丽。这缕缕之雾滋生润育了肥壮柔嫩的茶芽,为制作独特风格的茶叶,提供了天然条件。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区的信阳县。 七祁门工夫红茶 祁门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主产安徽省祁门县,与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黔县及贵池等县也有少量生产。祁红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著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八君山银针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李白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诗)。这是唐代两位大诗人对洞庭君山的抒情诗句。"玉镜嵌君山,银盘托青螺",确是壮景奇观。君山和君山茶,历来结下不解之缘,清代万年谆诗云:"试把雀泉烹雀舌,烹来长似君山色。"君山有大小七十二蜂,每个山峰都有一个名字,每个山峰都有异景奇观,每个景观又都有一段优美动听的故事。 九武夷岩茶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 序言 大数据是通过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以从中提取价值的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大数据产业是指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相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以数据挖掘分析服务为核心,包含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物联网服务、位置服务等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电子产品制造,以及智能交通、互联网金融和智慧城市等应用服务。继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大数据正成为信息技术的新热点,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把握大数据发展方向,推动大数据开发应用,发展大数据服务产业,是推进贵州省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动贵州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打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旨在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指导。规划期为2014年至2020年。 一、发展机遇与优势 (一)发展机遇 1.国家和贵州省全力支持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为贯彻落实有关规划和意见,国家35个部委相继出台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或与贵州签署合作协议,对贵州省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贵安新区跻身国家级新区,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等方面享有更多广泛的改革试验权和更加优惠的产业政策,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产业和人才、资金、数据资源的吸引力显着增强。各类政策叠加效应日益显现,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贵州省委、省政府对大数据发展高度重视,将大数据作为贵州省的战略重点之一,为加快招商引资、加速资源集聚、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2.贵州省重视电子信息产业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产业基础 近年来,贵州省日益重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先后出台《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宽带贵州”行动计划》、《贵州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方案》、《贵州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

2021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xx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为抓好我镇xx年茶叶产业发展,更好、更快地造福人民群众,以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抓点连线扩面”的思路,重点突出示范区域,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建立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态高效茶园。 二、建设目标 继续抓好xx年13000亩茶园面积的管护工作,xx年新植茶园5000亩,具体规划为:茶场新植2100亩,村新植100亩,村1300亩,村新植1000亩,村新植500亩。 三、茶苗采购 (一)采购品种 选择适制性强,丰产性高,抗逆性强,适宜本地区土壤和气候的无性系良种。 (二)采购数量 本次采购数量共计2500万株。(5000亩x5000株/亩) (三)采购时间 在10月底前完成茶叶的采购,质量标准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1767-xx规定的一年生茶树改了品种合格苗标准。 四、进度安排 新植茶园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

10月30日前搞好政策宣传、茶苗选购和相应的技术培训,将栽植计划落实到地块到农户。 第二阶段:茶树栽植 11月30日前,按照规划面积进行茶叶栽植,拌好地,施好肥,盖好膜,保证茶树成活率,按规划面积完成栽植任务。 第三阶段:茶园管护 12月10日前,搞好新植茶园的管理,剪枝、灌水、覆盖。 未分配新植任务的村,在12月10日前,必须搞好旧茶园的管理,除草、补植、理沟、修枝。 五、保证措施 (一)明确目标任务 镇上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副镇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xx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任务,镇上为每村派业务骨干3名,负责对茶叶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栽植计划、茶苗调运,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协调解决新植茶园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做到目标到村责任到人。 (二)加强技术指导 镇上成立专门的技术指导工作小组,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和到户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茶叶栽植的工作人员和群众进行实地演练培训,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栽茶人员的技术能力。在茶叶栽植正式开始时镇技术工作组要到现场进行指导,保证各村茶叶栽植技术指导到位。

贵州茶产业发展意见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黔党发[2007]6号 (2007年3月30日) 为全面提升我省茶产业发展水平,振兴茶叶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经 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加快我省茶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茶产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茶产业是我省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宜茶面积700多万亩,目前种植面积102万亩,遍布全省81个县(市、区、特区)。茶产业是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产业。发展茶产业有利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茶产业是生态功能极强的产业。发展茶产业对于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促进生态建设。减少水土流失,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茶产业,既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又有重要的社会和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2、加快我省茶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我省是国内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兼具的茶区,海拔高度、年均气温、日照时数、空气湿度、年降雨量、土壤酸碱度等,都特别适宜茶树生长,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茶叶水漫出物、氨基酸、茶多酚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国家标准,具有香高馥郁、鲜爽醇厚的独特品质。我省茶叶加工成本低,竞争力较强。加之国际、国内市场对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需求逐年递增,市场前景广阔。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茶叶种植、加工、营销、科研体系及人才队伍,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生产经营经验,形成了一都匀毛尖、贵定雪芽、湄江翠片、羊艾毛峰等为代表的一批茶叶品牌。目前我省茶园面积仅占宜茶面积的3.8%,茶叶采摘下树率仅为55.3%,种植面积扩展、原材料利用和加工升值等发面的潜力都很大,完全有条件把茶产业建成覆盖全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 3、加快茶产业发展必须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贵州茶叶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但商品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不够明显,还停留在资源的初步开发上。主要问题是:一些地方领导重视不够,思路不清,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统筹规划指导;茶园的集中度、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无性系良种比例小;机械化修剪、采摘普及率低,茶青资源利用率不高;加工企业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不高,加工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地方品牌多、势力弱、影响小;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市场开拓不力;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科技含量低。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省茶产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4、切实把茶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抓。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加快茶产业发展作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工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作为落实生态立省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重大举措来抓,认真分析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增强加快茶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茶产业培育成我省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推动茶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理清发展思路,努力做优做强我省茶产业 1、加快我省茶产业发展的思路。立足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高品质绿茶为方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壮大、引进一批茶叶龙头企业。打造出在国内外市场有较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运行调度机制 -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运行 调度机制 根据省领导要求,为进一步完善全省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工作,特制定本机制。 一、工作要求 围绕全省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和发展数字经济的工作部署,建立健全省、市、县纵向联动、各部门横向互动的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运行调度体系,不断强化产业运行监测,分析预判产业发展态势,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省委、省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参考,促进全省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工作机制 (一)日常调度机制 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分别结合自身职能,负责定期监测调度本领域、本地区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运行情况,并汇总到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负责定期汇总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各地区及重点企业调度情况,并向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书面报告。

省统计局根据现有统计体系和对口渠道,向省有关部门提供全省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相关统计数据,并指导各市(州)、贵安新区统计部门,向市级有关部门提供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相关统计数据。 (二)信息发布机制 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根据产业监测、调度、分析情况,每月16日左右编制“一报两表”,即全省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运行报告(包括全省及各市州情况)、全省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指标表、全省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重点企业直调表,7月份编制半年运行报告,次年1月份编制年度运行报告,上报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通报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 重要产业运行动态和重大事件,以及指标欠账多、运行问题大、工作开展不力的,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及时上报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并通报。 (三)调度会议机制 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负责定期组织召开工作调度会议,分析全省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运行情况,找准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研究解决措施。

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2017年,**县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农业农村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部署和“3+N”特色走廊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茶叶产业资源,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推进全县茶叶产业发展,促进全县茶叶提质增效。现将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茶叶产业发展情况 按照“打破界限、连片发展、统防统治、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基地标准化、运作产业化、产品品牌化、服务社会化、利益风险一体化”为基本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天凤乡、宝峰彝族乡、民建彝族乡、烈士乡等乡镇的高山有机茶产业环线上,采用“补天窗”方式新种植茶叶1000亩。深入“绿色植保”理念,推行“统一防治时间、统一药剂药量、统一防治人员、统一植保机械、统一安全间隔期”工作模式,采用“统一茶园管理标准、统一配送农业投入品、统一防控措施、统一原料采摘标准”的“四统一”管理措施,推动产业环线及全县茶叶发展方式转变和经营方式创新,促进全县茶叶产业上档升级。全县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20000亩,应用杀虫灯、黄板等绿色防控措施开展绿色防控60000亩(投产茶园的92%),开展茶园机剪、机修面积20000余亩,改造低产低效茶园11000亩,申报有机茶园3000亩。全县茶叶总产量达0.39万吨,比上年增长3%,总产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技术培训,提高茶叶产业管理水平。将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与技术扶贫、农业项目实施培训等有机结合,着重在全县茶叶发展乡镇,重点是以茶叶产业为主导产业的贫困村开展茶叶种植管理加工等相关知识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40余场次,培训人员2800余人次,发放各项技术资料6000余份。 (二)强化战略实施,增强茶叶产业发展动力。一是实施机制创新战略。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落实五个规范为要求,以协会(合作社)为扶持政策的承接主体,集中力量打造产业带和示范基地。今年“围绕四大主导产业,打造三条特色环线,建成百万亩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启动了茶叶产业环线打造工作。 二是实施大品牌战略。构建以政府和行业组织为支撑,规模企业为主导,认证机构做补充的区域茶叶品牌孵化单元,合力打造以区域公共品牌为基础结构、企业自主品牌进行有效填充的产业品牌综合体系。2017年,积极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展会,大力提升特色区域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在第六届国际茶博会·**杯斗茶大赛上**荥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瑞吉隆兴”牌“芽细藏茶”和“古道红”茶喜获金奖;**县塔山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塔山”牌观音仙茶入选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茶样库”。 三是实施基地辐射示范带动战略。鼓励支持企业与茶农共同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规模化经营的现代茶业发展模式和稳定可控的原料基地。目前,已在全县茶叶重点乡镇民建、荥河、宝峰、天凤建立了有机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在五宪建立了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

促进贵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促进贵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摘要:文章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当前贵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条件和现状,然后对现行促进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进行梳理,再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财政对科技的投入能够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政策;贵阳市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各国为摆脱危机,纷纷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具有高技术、能耗少、潜力大等特点,因此备受各国青睐。2010年,国务院提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力争?_到8%左右,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当前贵阳市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着环境压力大、能耗高、技术含量低等问题,因此贵阳需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在发展初期,由于面临着高投入、高风险等问题,所以需要政府的支持,本文主要从财政政策角度探讨如何推动贵阳市战略性新兴 产业的发展。 一、文献梳理 (一)关于财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的理由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技术特点决定了它能够孵化新技

术,产生新专利,推动经济转型,有较强的技术外溢性,因此有正外部性,但是在产业发展初期,由于本身比较弱小,在资源、人才等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单靠市场是不能完全解决发展初期的各种问题,需要政府的干预。杨林,马顺(2012)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缓解人口、资源等矛盾,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大举措,同时也是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寻求发展新优势,面对新一轮全球化的必然选择。马亚静(2014)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自身比较脆弱,需要借鉴国外的通用做法,对新兴产业进行财政扶持。 (二)关于财政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式研究 根据凯尔斯主义理论,由于市场调节存在缺陷,需要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凯尔斯认为,政府干预应该主要以财政支出、税收为主,目前国内对政府支持方式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从国家层面上看,胡剑波,倪瑛等(2013)认为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持规划,除了要增加对新兴产业园区和科技示范基地的财政支持外,还要建立资金绩效评估体制,根据各大产业特点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合理利用税收政策。韩凤伶(2012)认为要破除政策体制壁垒,鼓励中小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该行业。从地方层面上看,王宇昕,吕伟(2013年)在分析内蒙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认为内蒙古目前财政重点应支

遵义市茶产业简介

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 —贵州遵义市 遵义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是贵州茶园最大,产业集中度最高的茶区。地处云贵高原,位于贵州省北部。古称播州,始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划归贵州。1997年撤地设市,辖15个县(区、市),国土面积3076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8.6%,现有总人口770万人。属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地区,多云雾缭绕气候,是形成高品质茶叶的重要基础,也是我省发展生态茶最佳地区。 遵义茶业一直位居贵州省首位。“十一五”以来,我市把茶叶作为“七个一百工程”、“八大农业产业”重要产业之一来抓。全市茶园规划区涉及湄潭、凤冈、正安、道真、务川、余庆、遵义、绥阳、仁怀等九县市,湄潭、凤冈位列全省第一、第二位。现有茶园152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占95%,有机茶园达9.3万亩。现有加工企业700余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29家、市级龙头企业40家。2013年,全市投产茶园面积80.5万亩,产量达6万吨,综合产值66亿元。“湄潭翠芽”及“兰馨”商标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成为贵州茶叶和贵州茶叶企业第一件“中国驰名商标”,“湄潭翠芽”和“凤风锌硒”茶分别占据贵州五大名茶和三大名茶第一位和第三位。这里有获得基尼斯纪录高73.8米的“天下

第一壶”,有连片茶园10余万亩的“中国茶海”,有无数点缀于林茶相间中具有黔北民居风格的富裕美丽新农村。 近些年来,为加大宣传推介,我市将着力打造“中国茶城”综合交易市场,重点以“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余庆小叶苦丁茶、正安白茶、遵义红”五大茶叶品牌为主,举办和参与国内外国际性茶事活动,曾获得国家有关部委和行业组织“名茶之乡”、“无公害示范县”、“定点市场”及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等殊荣。2009年和2010年,我市成功举办首届和第二届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及2010第六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遵义市被授予“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称号。 规划到2015年,全市实现茶园总面积260万亩的目标,成为中国茶叶第一大市。以五大品牌为重点,进一步扶壮龙头企业,建设和打造“中国茶城”综合批发市场及全国茶叶交易和茶旅游集散中心,发展以高品质绿茶为主体的多茶类产品基地,坚持标准化生产,严把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关,实现茶叶产量10万吨,综合年产值达100亿元以上的目标。把茶产业打造为遵义东部及北部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柱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热忱欢迎各位朋友莅临遵义观光、品茗、置业、安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