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nursing intervention)是基于一定科学理论,在护理诊断的指导下,按事先预订的干预方法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护士根据护理诊断的特点、护理研究成果、病人功能康复的潜力、病人和护士本身的能力确定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健康问题的排序决定干预的类型。

干预措施帮助病人达到预订的目标:预防并发症,促进、保持或恢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功能。

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创建康复治疗环境、执行康复护理技术、家庭病人教育、家庭病人顾问、心理支持、咨询以及将患者介绍给其他康复成员,处方药的应用及管理、强化其他康复成员所教的康复活动、维持康复活动的连续性、出院随访等。

定义编辑

护理干预是护士为促进病人康复而采取的各种护理措施,它是以临床判断能力和丰富的医学知识为基础的。

分类编辑

临床护理干预

临床干预主要倾向于住院病人,或者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体征需要门诊检查、确诊、转诊,明确诊断。这个过程,需要求助于临床护士帮助解决。临床护士采取的一切护理措施。

社区护理干预

社区护理主要倾向于住院病人出院后,回到社区,需要求助于社区护士帮助解决的不适、健康问题、住院前症状与体征、恢复与康复问题,社区护士采取的一切护理手段。

整体护理干预编辑

整体护理干预是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过程中实施的积极的各项护理措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护理干预的病种编辑

病种繁多。有临床疾病等。这么说吧,凡是护士能够遇到的疾病,都可以被护理干预。

常见的疾病有:1

1.心脑血管疾病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梗塞、偏瘫

2.癌症

3.骨折

4.法定传染病

5.重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

6.维生素缺乏病

7.残疾

8.智力障碍

9.心理障碍

护理干预方法编辑

1.临床护理技术

2.各种检查措施

3.药物干预

4.社区健康教育

5.社区健康促进

6.社会心理行为干预

7.家庭入户干预

护理干预的意义编辑

1、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糖尿病生命质量;

2、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脑瘫患儿生活质量;

3、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其健康行为;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4、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RA(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降低致残率;

5、良好的护理干预往往能够减轻和避免患者的疼痛。

整体护理干预通过使用护理措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称为护理干预。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护士除了应加强对病人自身的关注外,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整体护理概念: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或称护理观念,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

整体护理干预则是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过程中积极的实施各项护理措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问题分类

首次家庭访视30例脑栓塞病人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

★环境领域问题有卫生和住宅

★生理领域问题主要包括循环、神经—肌肉—骨骼功能

★健康相关行为领域问题:营养、药物治疗方案和身体活动等。

具体问题描述:

(1)舒适的改变与行动不便有关

(2)肢体活动障碍与脑栓塞后遗症有关

(3)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及感觉障碍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病后进食不便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脑栓塞后进食、服药、及康复锻炼相关的知识

给予干预:经培训的社区护士对脑栓塞病人提供为期一个月的社区康复护理,使病人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干预措施:出院后卧室环境的改进,保证病人静养,保证床褥清洁,预防压疮、指导家属帮助病人进行肢体锻炼及按摩患肢,告知病人服药的注意事项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目标及描述:病人的肢体感觉得到改善,没有压疮发生,能很好的适应病人角色

结果评价:进行后续两次随访后,根据前后评分,统计分析结果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判断给予干预措施后,30例病人首次访视存在的健康问题是否有所缓解,为评价社区护士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提供依据。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6-05-09T11:58:33.3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作者:侯军陆南晓杨晓璐 [导读] (青岛市市立医院皮肤病院山东青岛 266011)评价对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 侯军陆南晓杨晓璐 (青岛市市立医院皮肤病院山东青岛 266011) 【摘要】目的:评价对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346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70例)和实验组(17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期间配合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88.46±9.73 分)高于对照组(75.85±10.69分);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169例,96.02%)显著高于对照组(116例,6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患者手术期间的配合程度,有助于患者手术的顺利完成和术后康复,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有效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护理干预;手术室;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288-02 手术是治愈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工作也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而改变,在给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护理的同时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提及手术,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患者情绪的变化会对患者的循环系统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的异常,不利于手术的进行和疾病本身的恢复。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有效地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1,2]。本研究通过对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其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1.对象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外科患者346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76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6.86±9.96岁,男92例,女84例,包括乳腺癌36例,直肠癌69例,宫颈癌36例,纤维瘤35例;对照组170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5.94±10.34岁,男89例,女81例,包括乳腺癌34例,直肠癌67例,宫颈癌33例,纤维瘤36例。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按照一般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以下护理干预措施[3]: ①入院宣教:患者刚进入医院,因为自身疾病和居住环境的改变会产生悲观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入院相关情况,主动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和基本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给予患者心理安慰。 ②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前24h定时进行巡回访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心理变化,向患者讲述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出解释,主动向患者介绍手术麻醉方式、手术设施、手术方法,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解释安慰,以缓解或者消除患者对手术存在的恐惧和顾虑,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 ③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询问患者需求,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手术过程中应尽量遮挡患者隐私部位,告诉患者手术时必要的配合,安慰患者并对其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都陪在患者身边,关切的问候、亲切诚恳的眼神都可起到药物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让患者消除顾虑和恐惧积极配合手术,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④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成功以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有助于患者康复。全麻患者术后一般不能马上回病房,待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后才可以离开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及时告诉患者及家属术后的注意事项、卧位、饮食方式,护理手法动作要轻柔,给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以积极配合医护检查,预防并发症。 ⑤术后随访:护理人员定时对患者进行探视,了解患者的伤口愈合、疼痛、有无感染、饮食休息以及有无出现并发症,了解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采用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标准满分为100分[4];出院时,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 1.4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x2检验。检验水准(α) =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护理质量比较,实验组护理质量(88.46±9.73 分)高于对照组(75.85±10.69 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04T14:38:30.52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1期作者:邱艳虹[导读] 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 165000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及护理满意度。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46例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经合理的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达93.4%(43/46)。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肺炎;护理 肺炎(pneumomia)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最常见为细菌性肺炎[1]。近年来,由于环境改变,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新的病原菌发生率及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使肺炎总的病死率有上升趋势。临床上发现,护理干预对于肺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现抽选我院收治的46例肺炎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护理干预对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及护理满意度。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抽选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46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7.3±2.4)岁。 2临床表现 2.1症状 2.1.1常见症状 肺炎的症状取决于病原体侵袭力及宿主的状态[2]。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出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 2.1.2特殊症状 部分肺炎痰液具有特征症状,如肺炎球菌肺炎可咳铁锈色痰、肺炎克雷伯杆菌咳砖红色胶冻样痰、卫氏并殖吸虫病为果酱样痰等。 2.2体征 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重症或病变范围大者可有呼吸频率增快,发绀或呼吸困难等。肺实变时体征比较典型,如叩诊浊音、语颤增强或闻及湿性啰音。 3护理干预 3.1病情观察 3.1.1观察心率、脉搏、血压、体温、呼吸频率等。 3.1.2密切观察咳嗽、咳痰情况。 3.1.3观察有无精神委靡、烦躁不安、神志模糊等表现。 3.2一般护理 3.2.1生活护理:嘱其多卧床休息、保持舒适的体位;高热的患者加强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 3.2.2环境: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新鲜,通风良好;保持合适的室温和湿度;限制探视及陪护人数,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3.2.3饮食:应保证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在尊重患者的饮食文化基础上避免油腻、辛辣刺激食物。如患者带有保留胃管,鼻饲后30分钟内尽量不吸痰,可有效防止胃内容物误吸[3]。 3.2.4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利于稀释痰液及排痰。 3.2.5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采取缓解疼痛措施如分散注意力等,疼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3.3氧疗 遵医嘱给予吸氧,使氧饱和度达90%以上,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4]。 3.4保持呼吸道通畅 3. 4.1指导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吸入疗法、胸部叩击、体位引流等。 3.4.2必要时行负压吸痰,注意无菌操作技术。 3.4.3保证患者气管插管导管的通畅,做好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3.5用药护理 (1)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使用降温药物等。并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及时对症治疗。 (2)注意特殊用药安全及有效性,如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等。 3.6心理护理 3.6.1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症状及表现、采取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3.6.2多数患者担心疾病的愈后,应多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增加其对疾病康复的信心。 3.7健康指导 3.7.1讲解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避免受凉、纠正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指导正确及时地留取标本[5]。 3.7.2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7.3年老体弱者、慢性病患者可注射肺炎疫苗,按时服药、定期随访。 4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发表时间:2016-05-09T14:08:27.393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作者:吴秀玉 [导读]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人民医院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糖尿病可造成患者机体水电解质、糖类、蛋白质以及脂肪等物质发生代谢异常症状。 吴秀玉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人民医院福建南平 353000)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糖尿病专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FBG、2hPBG、HbAlc、TC以及TG指标水平较护理前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指标、用药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得到良好控制,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升,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238-02 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糖尿病可造成患者机体水电解质、糖类、蛋白质以及脂肪等物质发生代谢异常症状,且容易合并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1]。本文就此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纳入标准:①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2];②患者空腹血糖指数不低于7.0mmol/L,餐后2h血糖指数/随机血糖指数不低于11.1mmol/L;③均为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者。排除标准:①肝胆疾病者;②合并心脏以及肾脏等脏器疾病者;③器质性梗阻以及消化道溃疡患者;④特异性炎症与急性炎症患者;⑤各类良恶性肿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9.5±6.1)岁;病程7~22年,平均病程(11.5±2.7)年;其中10例为Ⅰ型糖尿病,20例为Ⅱ型糖尿病。观察组中19例,女11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8.4±7.2)岁;病程5~20年,平均病程(10.9±3.1)年;其中11例为Ⅰ型糖尿病,19例为Ⅱ型糖尿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糖尿病专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饮食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日常饮食应满足生存需求,并对每日摄入糖类物质量做出合理限制,同时对总热量摄入量予以严格限制,严禁高脂和高糖饮食,严格戒酒并禁饮糖类或者刺激性饮料。(2)健康宣教。由于糖尿病患者病情迁延绵长,血糖水平多有波动,难以引起患者重视。所以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糖尿病知识健康宣教,讲述降糖的意义以及保持血糖平稳的重要性,明确告知服用降糖药物后可能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帮助患者学会自我监护,提高其治疗依从性。(3)运动锻炼。应指导患者树立运动锻炼的理念,通过适度运动调节身体机能,但注意不可过度劳累,一般以散步、太极拳、慢跑或者竞走等低烈度运动为主,心率通常应不超过120次/min,并且每周应坚持3~5次锻炼活动。(4)血糖监测。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指数有利于预防并发症,所以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血糖和尿糖监测的意义与重要性,明确认识血糖正常值,并区分血糖波动是否属于合理变化范围,一般情况下空腹血糖指数应不超出3.8~6.1mmol/L,餐后2h血糖不超过7.8mmol/L。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3] 观察护理干预前后两组血糖血脂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并统计两组用药依从率。其中血糖指标为空腹血糖指数(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餐后2h血糖指数(2hPBG);血脂指标为甘油三酯(TG)与胆固醇(TC)。采用中文版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情况,包括情感指数、健康指数以及生活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脂、血糖指标对比见表1。 经过为期3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BG、2hPBG、HbAlc、TC以及TG指标水平较护理前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

舒适护理干预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效果研究

舒适护理干预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9 年2月本院神经内科接诊的住院患者100例,将之按照数字抽签法分组原理分成A、B两组 (n=50)。对两组都施以常规护理,同时对A组加用舒适护理干预法。分析统计两组的并发 症发生情况,比较各组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比B组的18.0%低,P<0.05。A组对干预效果的满意度为98.0%,比B组的84.0%高,P<0.05。结论:采取 舒适护理干预法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既利于并发症的预防,又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神经内科;并发症;舒适护理干预;满意度 目前,常规护理作为一种比较传统的护理方法,在我国临床上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1],但 无法对患者的基本需求进行有效的满足,使得护理质量明显降低。而舒适护理干预则属于是 一种“以人文本”的现代化护理手段,对于优化护理流程、改善护理质量及预防护理不良事件 等均具有显著作用[2]。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舒适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月-2019年2月本院神经内科接诊的住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抽签法将之分成A组和B组,每组50例。当中,A组的男女性构成比例为27:23,年龄在38-75 岁之间,平均(58.22±6.13)岁;癫痫者有4例,脑梗死者有37例,脑卒中者有9例。B组 的男女性构成比例为28:22,年龄在37-75岁之间,平均(58.94±6.72)岁;癫痫者有5例,脑梗死者有38例,脑卒中者有7例。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信息完整。研究在获得医 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前提下进行,比较两组的疾病类别与男女性构成比例等基线资料,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对两组进行干预,内容有:疾病知识讲解、保持病房卫生整洁、病情观察 与用药指导等,A组加用舒适护理干预法,详细如下:(1)开展护理操作时,确保动作轻柔,以免给患者造成疼痛。按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按摩局部受压皮肤,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发 生压疮。通过播放电视剧与音乐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感。若有必要,可遵医嘱 对患者施以镇痛药物治疗。(2)耐心和患者沟通,充分了解其心态,及时采取个体化的措 施对患者的害怕与紧张等不良心理进行疏导。将医院中的康复案例简单告诉患者,向患者强 调积极治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让患者有足够的信心面对治疗。 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可借助视频与图册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 便于患者理解,提高健康教育效果。(3)定期为患者更换与清洗床被单,确保患者保持处 于清洁、干燥的状态之中。教给患者正确排尿的方法,以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按 时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清新,预防院内感染。合理调整病房温、湿度,加强空气消毒力度,确保室内光线适宜。(4)根据疾病治疗的要求,合理调整患者的日常饮食结构。嘱患 者尽量选择使用低糖、高蛋白与高维生素的食物,禁食油腻与辛辣的食物,可适当多食用一 些新鲜的蔬果。严格限制家属探视的次数与时间,集中对患者进行诊治与护理,让患者有足 够的时间休息。 1.3 评价指标

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效果评价(一)

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效果评价(一)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护患纠纷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患者438例,2007年住院患者202例为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008年住院患者236例为观察组,采用规范的健康教育、深化亲情服务、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护患沟通、尊重病人权益、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等方法,统计分析两组差异,并评估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干预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纠纷明显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加强护患沟通是减少护患纠纷的关键。 【关键词】护患纠纷;原因;对策 随着人们消费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加之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蛊惑和参与,护理投诉和诉诸法律的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如何应对护理投诉事件,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对438例患者采取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纠纷的影响和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38例,均为我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患者。男354例,女84例,平均年龄(43±1.3)岁。 1.2方法将2007年1-12月住院患者202例作为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008年1-12月住院患者236例作为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以人文关怀为基础,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1.2.1规范的健康教育对住院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制定了规范化的入院健康教育程序,并拍摄了专题的健康教育宣传片,主要包括对医院的环境、检查的注意事项、住院期间的服务内容、各种安全防范措施、患者及家属需配合的内容、出院时的相关事宜、出院后访视的时间等等相关内容。让患者及家属消除对医院的陌生感,尽快适应住院期间的治疗与生活。 1.2.2深化亲情服务把"人性化"融入护理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中,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患者〔1〕,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增进沟通,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赢得病人的赞誉与信赖。从无意间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带给患者感动,让患者和家属心情愉快,心理上得到满足。 1.2.3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护理安全监控,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力配置到位,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时、减轻护士超负荷工作,使得护士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能详尽解答或说话语气和蔼,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并不断强化护士在职培训,以过硬的素质赢得患者的满意与肯定。 1.2.4加强护患沟通护士长和责任护士主动提高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信息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对健康的需求愈来愈迫切,人们不仅希望疾病能得到及时诊治,而且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以及在就医期间获得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在信息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患者容易产生满意情绪。 1.2.5尊重病人权益患者是医疗过程中一个特殊的消费者,享有公民应有的知情权和保密权,这些权益在得到保障或解答满意时,就不易引起纠纷。我们安排专人向患者及家属主动讲解一日清单内的收费项目和内容,合理收费,提高透明度。对患者及家属不理解的,给其查看相关收费规定的文件,使病人对自己每日的医疗费用支出明明白白。不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法律相关知识的学习,组织各种形式的案例学习、专题讲座等,引导护士依法行护,避免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1.2.6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护士严谨沉稳的工作作风,对患者是一种心理支持,使患者获得安全感〔2〕。因此,针对每个特别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环节,不可随意简化操作规程,不可存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24例进行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结合护理干预后,明显的改善了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况,提高了预后水平,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操作及抢救治疗的场所,是医院组成中较为重要的部门[1]。手术的成功与否,与手术室的硬件水平、医师的技术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不同的护理质量对手术的好坏与预后情况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手术患者一般存在较为严重的负面心理情绪,如对手术的恐惧、紧张、抑郁、焦躁等,需要通过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消除。现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的124例患者,其中62例结合护理干预,详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的124例患者,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男33例,女29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0.2±5.9)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0例,中学28例,大学及以上14例。研究组男34例,女28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0.6±6.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1例,中学27例,大学及以上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做好术前准备(血液、补液的准备),清点手术器械,协助医师穿手术衣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术前:行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疏导,通过对患者进行宣教,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信息及手术的原理及步骤等,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始终保持热情且沉稳的态度,并注意言辞的确切,对患者存在的疑惑进行相对应的解答。②术中:进入手术室时,首先应对患者进行环境的介绍,帮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在传递器械过程中,应做到及时、准确,并保持病室的安静,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温度、失血情况等,做好应对准备,防止意外的发生,降低手术的风险。③术后:手术结束后帮助患者拭尽皮肤上的血迹、汗液等,整理好患者的衣物,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告知其注意事项。 1. 3 疗效评价标准探究两组间患者的心理状况。根据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标准(SAS)[2]:轻:50~59分;中:60~69分;重:≥70分。根据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标准(SDS)[3]:轻:53~62分;中:63~72分;重:≥73分。

舒适护理干预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效果研究

舒适护理干预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在心理、生理和满意度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积极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效率和质量,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标签:神经内科;舒适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神经内科所收治的患者大多都有发病率相对较高,致死、致残率相对较高的特点。那么在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积极采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措施,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发病率以及致死、致残率,并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真正实现患者的身心全面恢复。也就是说,舒适护理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性、针对性格的新型护理模式,其能够有效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这对于提升神经内科护理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5例。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男52例,女43例,年龄45~79岁,脑梗死患者41例,脑出血患者32例,颅脑损伤患者22例;实验组男58例,女37例,年龄46~78岁,脑梗死患者42例,脑出血患者31例,颅脑损伤患者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生理舒适护理:在落实常规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和泌尿系统护理的基础上,帮助患者定时按摩四肢和腹部,避免压疮、便秘情况的出现[1]。还要进行康复的按摩,在患者病情稳定之后,需要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行进行按摩,比如在上肢按摩中,患者取仰卧位,拿捏、按揉患者的天府、手三里、曲澤、内关和外关等位置。②心理舒适护理:护理人员要始终保持诚恳热忱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关心和安慰,并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以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同时还要向患者讲述不良情绪和自身疾病之间的关系,叮嘱患者及时调整自身的情绪,并学会情感宣泄的方法,保持患者健康的心理。同时还可以向患者介绍疾病治疗康复效果相对较好的案例,并组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