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肥胖的手术治疗(综述)

成人肥胖的手术治疗(综述)
成人肥胖的手术治疗(综述)

编者按:本文中,来自西雅图健康研究院的David E Arteburn 和匹茨堡大学医学中心的Anita PC ourcoulas 详细介绍了减肥手术的前世今生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相关全文在线发表于8 月27 日的BMJ 杂志。

前言

过去二十年来,尽管全球肥胖流行愈演愈烈,但肥胖的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却趑趄不前,特别是对重度肥胖患者的治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减肥手术正开展的如火如荼,相关证据也不断增多,在手术治疗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的研究中,也有诸多重要的短期和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不断出现。由于减肥手术风险与获益并存,本文旨在通过详细介绍减肥手术和共享决策过程,以指导患者及其临床医师。

肥胖的流行概况

根据全美代表性的样本估计,2009-2010 年美国成人中肥胖者(BMI≥30)占35.5%,BMI≥35 者占15.5%,重度肥胖者(BMI≥40)占6.3%。

其它国家仍然缺乏重度肥胖的患病数据,但英国健康调查的数据显示,2012 年全英有1.7% 男性和3.1% 女性的BMI≥40;2005 年瑞典有1.3% 男性的BMI≥35;2006 年澳大利亚有8.1% 成人的B MI≥35。

2011 年,估计全球共有340768 台减肥手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为Roux-en-Y 胃旁路手术(46.6%)、垂直袖状胃切除术(27.8%)、可调式胃束带手术(17.8%)、胆胰十二指肠转流术(2.2%)。其中手术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和加拿大(共101645 例),随后为巴西(65000 例)、法国(27648 例)、墨西哥(19000 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12000 例)及英国(12000 例),而2011 年其它国家均未达到10000 例或以上。

肥胖相关的并发症

重度肥胖(定义为BMI≥35 伴随疾病或BMI≥40 无伴发疾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慢性疾病,它不仅可引起大量致残、早发死亡,影响生活质量,还可大量增加医疗支出。此外,重度肥胖成人还过多地饱受各种慢性疾病摧残,如2 型糖尿病(28%)、重度抑郁(7%)、冠心病(14-19%)和骨关节炎(10-17%)。

肥胖的治疗方法

重度肥胖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减肥手术。数十年来,有关减肥研究的证据显示,在改善长期健康和生活质量方面,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对重度肥胖患者经常无效。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减肥手术可持续减轻体重、改善伴随疾病和延长生存期。第一例减肥手术开展于50 余年前,但在过去的20 年间,由于重度肥胖的明显增加以及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提高,美国减肥手术的数量每年增加20 倍。近期减肥手术安全性的提高得益于手术量的增加、腹腔镜技术的转变和低风险可调节胃束带手术的增加。近期,美国指南推荐以下人群可以考虑减肥手术:BMI≥40,非外科治疗效果不佳;BMI≥35,伴随肥胖相关的严重疾病。

减肥手术的分类及其体重下降机制

过去50 年,减肥手术已发生明显变化。现在手术经常根据其假定的机制效应使用解剖学术语进行描述,使用诸如“胃限制”或“小肠旁路”等短语使之易于理解,但近期的基础科学研

究很有可能就会改变这种基于生理学的特性描述。此外,二十世纪90 年代以来,标准的外科手术方式(几乎全部)已经从开放切口转为微创或腹腔镜。

第一例广泛使用的减肥手术为空肠回肠旁路手术,涉及到使用小肠旁路连接近端空肠和末端回肠,通过产生严重的吸收障碍使体重极度下降。然而,由于许多患者出现严重的蛋白质—能量不足,该手术最终于多年后弃用。

不同类型的减肥手术

1. 减肥手术的主要类型

随后的主要减肥手术为水平胃成形术和垂直加带胃隔间手术,由于外科缝合设备的发展,后者有可能成为纯粹的限制性手术。水平胃成形术中,水平缝合胃上部,间隔含有许多小孔(允许食物通过),以形成小袋(图A)。在垂直加带胃隔间手术中,垂直缝合与胃小弯平行处,出口或小孔用网领加固以防扩大(图B)。由于更有效的新型腹腔镜技术的引进,以及胃部的缝合带经常出现分离或小孔趋于扩大导致体重反弹或严重的胃食管反流,以上两种手术方式现已被抛弃。

胃旁路手术最初于1969 年由Mason 和Ito 开始使用,随后为排流近端胃袋避免胆汁反流改良为Roux-en-Y 胃旁路手术(图C)。随着时间的变化,Roux-en-Y 胃旁路手术已演变为近期的腹腔镜形式,这包括一个15-20ml 大小的近端胃袋,一个更小的胃—肠通道孔(袖带限制可有可无),一条完全横断封闭的钉合线(防止分离或封闭失败)(图D)。

另一个主要的手术方式为可调节胃束带手术,该术式已被改良为腹腔镜下放置,在胃上部形成一个可调节出口大小的小袋(图E)。可调节的胃束带使用含有充气气球的硅胶带,扣紧形成一封闭的环形固定于胃上部,另一部分放置于皮下以调节出口大小。

另两种更极端的小肠旁路(并适度减少胃容积)为胆胰转流术和胆胰腺十二指肠转流术,通常用于“超级”肥胖的患者(通常BMI≥50)。(图F)示胆胰转流术结合次全(2/3)远端胃切除和长Roux-en-Y 胃肠吻合以及较短的小肠用于营养吸收。(图G)示胆胰十二指肠转流术结合70% 以上胃曲线切除及长小肠旁路,而十二指肠残端则“去功能化”或“转变”为胃回肠吻合。

近期最近主要的术式则为垂直袖状胃切除术,而且正变得越来越流行,该术包括70% 的胃垂直切除,形成一窄长的管状胃通道,无小肠旁路(图H)。

2. 体重减轻的机制

尽管减肥手术已经解剖概念化为基本的“限制”和“小肠旁路”,但仍有许多动物和人体研究正在对手术背后的潜在机制进行研究,而这些机制应该更偏向生理的(改变的胃肠信号),而不仅仅是限制营养吸收,在本质上也很有可能是内分泌和神经等共同改变的结果。

部分潜在的机制包括胃饥饿素、瘦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胆囊收缩素、多肽YY、肠道菌群及胆汁酸的改变。未来,减肥手术不但要基于解剖手术的相似性,还弄清其如何影响关键的生理指标,从而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相关机制的原理。

减肥手术VS 非手术治疗

减肥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对肥胖治疗的比较结果来自随机试验和主要的长期观察性研究,下表概述了这些研究的相关结果,包括体重改变、缓解形式和2 型糖尿病患病情况以及长期生存的影响。

研究研究细节体重改变T2DM缓解T2DM

患病情

死亡率及生存

影响

Meta 分析

纳入11项RCTs

(n=796),对

RYGB、AGB、BPD、

VSG和非手术治疗

进行了比较

与非手术相比,

减肥手术治疗

1-2年体重改变

的平均差为

-26kg,95% CI

?31~?21;

P<0.001

与非手术治疗相

比,减肥手术完

整病例分析相对

风险(RR)为

22.1,95%CI

3.2-15

4.3;

P=0.002;保守

分析RR=5.3,

95%CI

1.8-15.8;

P=0.003

未报告

减肥手术后或

对照人群未报

告心血管事件

死亡

瑞典肥胖受试者研究

匹配对照的前瞻性

观察研究(n=2010,

68%VBG,19%束带

手术,13%RYGB),

匹配对照组2037例

减肥手术组:治

疗2年、10年、

15年、20年后

平均体重改变

分别为?23%、

?17%、?16%和

?18%;匹配组:

治疗2年、10

年、15年、20

年后平均体重

改变分别为

0%、1%、?1%

和?1%

减肥手术治疗:2

年缓解达72%

(OR=8.4,

5.7-12.5;

P<0.001);10

年持续缓解达

36%((3.5,1.6

-7.3;P<0.001)

对基线

期无

T2DM

的患者,

减肥手

术后2

年、10

年、15

年糖尿

病风险

分别减

少96%、

84%和

78%

与一般治疗相

比,减肥手术16

年后,全因死亡

风险减少了

29%

(HR=0.71,

0.54-0.92;

P=0.01)

犹他州死亡率研究

回顾性观察及匹配

对照(7925例

RYGB和7925例匹

配对照)

未报告未报告未报告

手术后平均7.1

年,全因死亡

率、心血管死

亡、2型糖尿病

死亡分别降低

了40%、49%和

92%

犹他州肥胖研究前瞻观察性及匹配

对照研究,纳入418

例RYGB,417例未

手术者(对照组1),

321例重度肥胖匹

配对照(对照组2)

手术组、对照组

1、对照组2患

者6年后体重改

变分别为

?27.7%、+0.2%

和0%

手术组、对照组

1、对照组2患者

6年缓解率分别

为62%、8%和

6%

手术组、

对照组

1、对照

组2患

者6年

糖尿病

发病分

别为

2 %、

17%和

15%

手术组、对照组

1、对照组2患

者6年死亡数分

别为12

(2.8%)、14

(3.3%)和3

(0.93%)

AGB= 可调节胃束带手术;BPD-DS= 胆胰十二指肠转流术;RYGB=Roux-en-Y 胃旁路手术;VSG= 垂直袖状胃切除术

1. 随机对照试验

近期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 分析总结了所有比较减肥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对肥胖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11 项试验共796 例患者(BMI 30-52),这些试验主要关注随访1-2 年的2 型糖尿病患者,也为Roux-en-Y 胃旁路手术、可调节胃束带手术、胆胰转流术和垂直袖状胃切除术等减肥手术提供了很好的证据。与不同的非手术治疗相比,这些手术在短期内(1-2 年)可更大程度地减轻体重和缓解2 型糖尿病。近期,另两项小型随机对照试验发现短期内体重减轻和2 型糖尿病缓解与上述分析相似。

此外,减肥手术还可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但对血压和其它脂蛋白的影响不大(尽管某些研究在用药的情况下可降低)。该系统综述中纳入发热随机对照试验缺少两年以上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和不良事件的证据。

近期,另一项系统综述则纳入了3 项随机对照试验,关注重点为合并2 型糖尿病的I 级肥胖(BMI 30-34.9)成人的体重下降和血糖控制,分析结果与II 级肥胖(BMI 35-39.9)和严重肥胖患者的结果相似,但该综述同样缺少长期研究的数据。

2. 瑞典肥胖受试者研究

由于缺少长期比较减肥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我们应该转向长期观察性队列研究,以明确减肥手术的远期结局。有关减肥手术远期结局的数据大部分均来源于瑞典肥胖受试者(SOS)研究。该前瞻性研究始于1987 年,共有2010 例接受减肥手术者及2037 例接受常规治疗的匹配对照者。

SOS 研究中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为垂直袖状胃切除术(68%),其后为胃束带术(19%)和Roux-en-Y 胃旁路术(13%)。同一终点(包括死亡率)的随访率为99%,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随访率较低,这与使用敏感性分析有关。

SOS 的研究者发表了许多有关该研究10 年以上的研究结局,如体重下降、死亡率、2 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减少、心血管事件、癌症、社会心理影响及医保使用和花费等。

SOS 研究中,手术患者的体重下降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治疗2 年、10 年、15 年、20 年后减肥手术组平均体重改变分别为?23%、?17%、?16% 和?18%;匹配组分别为0%、1%、?1% 和?1%),15 年后,各术式平均体重下降分别为27%(Roux-en-Y 胃旁路术)、18%(垂直加带胃隔间手术)和13%(胃束带术)。

同时,患者肥胖相关的并存疾病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减肥手术治疗后2 型糖尿病2 年缓解达72%(OR=8.4,5.7-12.5;P<0.001);10 年持续缓解达36%((3.5,1.6 -7.3;P<0.001)。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减肥手术后2 型糖尿病的复发不少,但减肥手术后心肌梗死的患病率更低(HR=0.56,0.34-0.93;P=0.025),2 型糖尿病其它的并发症也少。同时SOS 研究近期还发现,减肥手术后进展为2 型糖尿病的风险也明显降低。

3. 犹他州肥胖研究

另一项重要的远期观察性研究则为1984-2002 年的犹他州肥胖研究,该研究纳入了7925 例接受Roux-en-Y 胃旁路手术的患者,同时招募了7925 例体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组患者。研究发现,平均7.1 年后,手术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2 型糖尿病死亡分

别降低了40%(HR=0.60,0.45-0.67; P<0.001))、49%(0.51,0.36 -0.73;P<0.001)和92% (0.08, 0.01 to 0.47; P=0.005)。

有两项大型回顾性研究同样也支持SOS 研究和犹他州研究,即与一般治疗相比,减肥手术可降低死亡率。但一项对美国退伍军人的回顾性研究却发现,与一般治疗相比,经过平均6.7 年的随访后,减肥手术并不改善生存率。

而另一项正在独立进行的犹他州肥胖研究中,研究者拟观察400 例以上接受Roux-en-Y 胃旁路手术患者以及另两个各含400 例重度肥胖者的非随机匹配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 为期望但尚未手术治疗的患者,对照组2 为人群中肥胖患者。研究发现,6 年后,手术组、对照组1、对照组2 患者6 年后体重分别下降了?27.7%、+0.2% 和0%;糖尿病缓解率分别为62%、8% 和6%;糖尿病发病分别为为2%、17% 和15%。

https://www.360docs.net/doc/184251948.html,BS-2 研究

谈到减肥手术,减肥手术纵向评估(LABS-2)研究不得不提及,因为它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正在进行的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尽管该研究并未纳入非手术对照组。LABS-2 从

2005-2009 年招募了2458 例参与者,其中1738 例Roux-en-Y 胃旁路手术;610 例可调节胃束带手术;110 其它手术方式,至今已随访了3 年。

研究发现,Roux-en-Y 胃旁路手术和可调节胃束带手术中位体重改变分别为31.5% 和15.9%,不同的手术方式还是有较大区别;2 型糖尿病的缓解率分别为67% 和28%;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分别为0.9% 和3.2%。

5. 对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尽管很少有研究评估减肥手术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但6 项研究中3 项持续10 年的研究显示,与非手术相比,减肥手术对一般及肥胖特定相关的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改,而身体功能方面的改善更优于心理健康方面,尽管这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对I 类肥胖患者的研究。

不同减肥手术的有效性对比

过去10 年间,许多有关减肥手术的系统综述都试图总结和量化不同手术方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差异。但总结中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没有任何一个随机试验均包括最常见的的手术方式(Roux-en-Y 胃旁路手术、垂直袖状胃切除术、可调节胃束带手术、胆胰十二指肠转流术),因此,相关推论只能从许多不同的随机和非随机减肥手术研究的汇总分析中得出。除此之外,尚无试验比较不同减肥手术对长期生存、心血管事件及生活质量的差异。

其中一项最全面的系统综述纳入分析了136 项研究共22094 例接受减肥手术患者,但其中只有5 项为随机研究,且并未纳入垂直袖状胃切除术的数据,余为28 项非随机对照试验和101 项非对照病例系列。该综述显示不同手术方式的体重减轻明显趋于不同,可调节胃束带手术、Roux-en-Y 胃旁路手术、垂直加带胃隔间手术、胆胰十二指肠转流术多余体重减轻的加权平均百分比(%EWL)分别为50%(32%-70%)、68%(33%-77%)、69%(48%-93%)和72%(62%-75%)。

同时,不同手术2 型糖尿病的缓解率也明显不同,分别为48%(29%-67%)、84%(77%-90%)、72%(55%-88%)、99% (97%-100%)。此外,高血压、血脂异常、阻塞

性睡眠呼吸暂停等不同疾病的缓解比例相似,而接受胆胰十二指肠转流术患者的缓解率最高,随后为Roux-en-Y 胃旁路手术和垂直加带胃隔间手术,最后则为可调节胃束带手术。

1.Roux-en-Y 胃旁路术VS 可调节胃束带手术

对于Roux-en-Y 胃旁路术和可调节胃束带术这两个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二者在体重减轻和伴随疾病改善的有效性差异方面仍有颇多争论。与上文中提及的系统综述相一致的是,许多其它的系统综述同样发现Roux-en-Y 胃旁路术在减轻体重方面优于可调节胃束带手术,但这方面只有两项小型的头对头随机对照研究(随访至第4-5 年)。

在伴随疾病改善方面,缺少足够的随机对照研究数据比较Roux-en-Y 胃旁路术与可调节胃束带手术的差异。然而,对非随机研究的系统综述发现,Roux-en-Y 胃旁路术后2 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睡眠呼吸暂停的缓解率更高。与之相反的是,一项对19 个长期观察性研究(≥10 年,非RCTs)的系统综述显示,Roux-en-Y 胃旁路术和可调节胃束带手术的平均%EWL 分别为54.2% 和54%。

上述不同的数据提醒我们,在某些经验丰富、手术量大且严谨规范长期术后治疗和随访的外科中心,可调节胃束带手术在体重减轻方面不差于Roux-en-Y 胃旁路术,但这类中心的数据在外科文献中并不常见,可调节胃束带手术的最优需求仍须进一步的研究。

2. 垂直袖状胃切除术VS 其它手术方式

近期有两项系统综述比较了垂直袖状胃切除术与其它手术方式的区别。其中一项纳入了15 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191 例患者,随访时间从6 个月到3 年不等,分析发现,垂直袖状胃切除术、Roux-en-Y 胃旁路术与可调节胃束带术%EWL 的范围分别为49%-81%、62%-94%、29%-48%;垂直袖状胃切除术和Roux-en-Y 胃旁路术2 型糖尿病缓解率范围分别为27%-75% 和42%-93%。

第二项综述只比较了垂直袖状胃切除术和Roux-en-Y 胃旁路术的区别,为此共纳入了6 项随机对照试验和2 项非随机对照研究,随访时间从3 个月到2 年。分析发现,与垂直袖状胃切除术相比,Roux-en-Y 胃旁路术可明显降低BMI(BMI 平均差为1.8;0.5-3.2);同时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胰岛素抵抗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很显然,有关垂直袖状胃切除术长期有效性的数据还须进一步的研究,但似乎可以认为,垂直袖状胃切除术对体重减轻和伴随疾病改善的效果在Roux-en-Y 胃旁路术和可调节胃束

带术之间。

减肥手术的并发症

减肥手术也有风险。尽管普通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很低(<0.3%)并且正在逐渐下降,但不同人群死亡率的差异很大,部分患者的围手术死亡率可达2.0% 甚至更高。减肥手术后30-180 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从4% 到25% 不等,这主要取决于并发症的定义、手术方式、随访时间和患者的不同。

1. 主要研究的发现

在比较手术与非手术区别的11 项(796 例患者)随机对照研究中,手术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高,但随访时间只限制在2 年,两组间均未出现心血管事件或死亡,但术后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缺铁性贫血(小肠旁路占15%)和再次手术(8%)。在比较不同手术的安全

性方面,这些随机对照研究的病例数仍然不足,大部分有关并发症的比较数据主要来自观察性研究。

LBSA-1 研究前瞻性地评估了4776 例于2005-2007 年首次接受减肥手术的重度肥胖患者术后30 天的并发症,手术方式包括可调节胃束带手术(25%)、腹腔镜下Roux-en-Y 胃旁路手术(62%)、开腹Roux-en-Y 胃旁路手术(9%)和其它类型的手术(3%)。

所有手术的30 天死亡率为0.3%,主要不良结局(主要复合终点包括死亡、静脉血栓栓塞症、再次干预[经皮、内镜下或手术] 或住院时间超过30 天)的发生率为4.1%;并发症风险升高的主要预测因子为既往静脉血栓栓塞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功能损害状态(步行距离<61m)BMI 极高(≥60)以及使用开腹Roux-en-Y 胃旁路术式。

而在其他诸如SOS 等研究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术后90 天内至少有14.5% 的患者出现一项非致命性并发症,包括(按发生频率排序)肺部并发症、呕吐、伤口感染、出血及吻合口瘘。然而,SOS 研究中主要是开放手术和垂直袖状胃切除术,而现今这样的手术很少见。尽管如此,SOS 研究90 天死亡率为0.25%。

一项对361 项研究(97.7% 为非随机的观察性)共85048 例患者的Meta 分析发现不同腹腔镜手术的30 天死亡率明显不同。可调节胃束带手术、垂直袖状胃切除术、Roux-en-Y 胃旁路手术和胆胰十二指肠转流术的死亡率分别为0.06(0.01%-0.11%、0.21%

(0.00%-0.48%)、0.16%(0.09%-0.23)和1.11%(0.00%-2.70%);开腹手术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腹腔镜下的手术。

此外,对9382 名患者的研究发现,在临床中使用5 项临床指标(BMI≥50,男性,高血压,肺栓塞的已知危险因素,年龄≥45 岁)组成的预后风险评分可有效预测Roux-en-Y 胃旁路手术后90 天死亡率。与没有或只有一项临床指标的患者(0.26%)相比,有4-5 项临床指标患者的死亡风险更高(4.3%)。

对15 项垂直袖状胃切除术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显示,795 例患者无一例死亡,但平均并发症的发生率达9.2%(0%-18%)。根据美国外科医师减肥手术网络数据库的数据显示,垂直袖状胃切除术30 天死亡率为0.11%,介于可调节胃束带手术(0.05%)和Roux-en-Y 胃旁路手术(0.04%)之间。垂直袖状胃切除术、可调节胃束带手术和Roux-en-Y 胃旁路手术30 天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6%、1.4%、5.9%。

2. 再次手术

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是—由于并发症或/ 和减重不足而引起的再手术率增加,特别是对可调节胃束带手术。在对3227 例接受这类手术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1116 名患者(35%)接受了再次调整手术,这主要是由于近端扩大(26%)、出口或管道问题(21%)及腐蚀(3.4%),无急性的束带滑脱报告。17 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良,由于胃袋明显近端扩大导致的校正手术已明显减少,从40% 降到6.4%,也未发现急性的束带滑脱,但最终有5.6% 患者的胃束带被移除。

而其它长期队列则显示可调节胃束带的移除率有可能高达50%。在LABS-2 队列研究3 年的随访中,可调节胃束带手术的校正手术率或再手术率高于Roux-en-Y 胃旁路手术。但

一项对长期研究的系统综述发现,可调节胃束带手术(26%,8%-60%)的校正手术率与Roux-en-Y 胃旁路手术(22%,8-38%)相当。

许多的校正手术很有可能是由于体重反弹或体重减轻不足,但校正手术的特定原因经常未被提及。与其它相对永久的手术相比,可调节胃束带手术较高的再手术率或许只是反映了该手术可更改的本质。总之,所有减肥手术的手术方式仍须更多的远期数据,以分类和理解这些并发症的原因、本质和严重程度。

3. 社会心理风险

越来越多的观察性研究发现,部分减肥手术后药物滥用、自杀及营养不良的长期风险增加。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Roux-en-Y 胃旁路手术和垂直袖状胃切除术后酒精的吸收加快、相同酒精量后血液酒精浓度明显增加,从而潜在地增加了生理性狂饮的频率和随后的酒精滥用。

SOS 研究发现,Roux-en-Y 胃旁路手术可在20 年间增加酒精消耗量和酒精滥用事件(HR=4.9),但超过90% 患者的饮酒量仍低于世界卫生组织低风险饮酒的截点值。相似的是,在LABS-2 研究中,与基线期相比(7.6%),Roux-en-Y 胃旁路手术后酒精滥用更容易发生在术后第二年(9.6%)。

减肥手术后自杀风险有可能增加,尽管相关原因不明。在犹他州死亡率研究中,与匹配对照患者相比,Roux-en-Y 胃旁路手术所有非疾病原因死亡增加了58%,其中自杀、意外死亡和中毒死亡明显增加(占小部分),该发现与第二项犹他州肥胖研究的发现的相似。

而另一项观察性研究也发现,在美国,减肥手术后患者的自杀率明显高于年龄和性别匹配的的对照患者。考虑到缺少围手术期社会心理风险评估及减肥术后长期随访的数据,未来仍需要更加严谨的研究进一步指导指南制定和规范治疗标准。

4. 营养不良

有证据显示,减肥手术后维生素D、钙、铁、锌和铜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很常见。指南建议在手术前筛查患者的铁、维生素B12、叶酸和维生素D;患者在术后应常规每日给予营养补充,包括两片成人多元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每片均含有铁、叶酸和维生素B1)、1200-1500mg 钙、至少3000IU 维生素D 以及按需给予维生素B12。

除此之外,患者每年应接受特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筛查,详见下表。减肥手术后最佳的饮食和营养治疗仍然没有足够的证据,包括如何治疗某些术后并发症,如长期恶心和呕吐、低血糖症、吻合口溃疡和狭窄以及减肥失败等。

推荐AGB VSG RYGB BPD-DS

第2年监测骨密度(双

是是是是

能量X射线吸收法)

第12个月和第6个月

是是是是

检测24小时尿钙排泄

推荐AGB VSG RYGB BPD-DS

每年监测维生素B12,

是是是是

补充治疗后每3-6个

月监测

监测叶酸、铁代谢指

否否是是

标、维生素D和甲状

旁腺激素

术前及术后每6-12个

否否选择性是

月监测维生素A

评估铜、锌和硒否否是是

评估维生素B1 是是是是

相关指南中减肥手术的适应症及其局限性

1991 年,第一部减肥手术指南制定于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共识会议,但相关的证据仅仅依据彼时的有限文献,指南对患者的最初选择标准为BMI≥40 或BMI 35.0-39.9 伴1 项或多项肥胖相关疾病。2004 年,美国医疗保险覆盖咨询委员会认为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支持NIH 对开腹或腹腔镜减肥手术的入选标准,许多个人保险及各州医疗补助计划也紧随其后。

近期,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覆盖了医保受益人的开腹和腹腔镜Roux-en-Y 胃旁路手术、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手术以及开腹和腹腔镜胆胰十二指肠转流术的费用。此外,CMS 在2012 年还决定当地医保管理合约商可单独决定腹腔镜下垂直袖状胃切除术的医保覆盖。2009 年,CMS 增加了一项需要偿还的手术需求,即手术必须在“卓越中心中执行”,但由于并未改善医保受益人的结局,CMS 在2013 年取消了这项规定。尽管NIH 在1999 制定的指南仍是减肥手术接受最广泛的标准,但由于标准未考虑到年龄、种族或民族的因素,特别是未考虑到低BMI 范围及并存疾病严重性等问题,许多专家认为指南需要更新。

2007 年,50 名国际化多学科糖尿病外科峰会共识会议成员认为,基于严格的BMI 标准筛选糖尿病外科治疗患者的证据不足。对于传统药物或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控制不佳、且合并2 型糖尿病的中度肥胖(BMI 30-35)患者,共识认为可以谨慎考虑Roux-en-Y 胃旁路手术。该共识并未涉及到可调节胃束带手术或其它减肥手术对低BMI 人群的使用。

这些推荐得到了21 家专业和科学组织的支持。但在2009 年,CMS 认为对于BMI 低于35 且合并2 型糖尿病的患者,减肥手术“不合理且非必要”,因此取消了医保覆盖。尽管CMS 取消了覆盖,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2011 年开始支持腹腔镜下可调

节胃束带手术适用于BMI 为30-35 且合并至少一项肥胖相关疾病的成人,而FDA 此项选择的证据强度也受到了质疑。最终,2103 年减肥手术指南对围手术期营养、代谢和非手术支持进行了更新。

费用

人们仍在持续争论减肥手术能否充分地减少支出并节约费用。在早期的两项观察性研究中,减肥手术似乎可以在短期内节省费用,但最近的两项观察性研究(包括对蓝十字蓝盾协会29820 名入会者的分析)并未发现费用有减少。

一般而言,相关证据显示减肥手术后包括药费等出院花费会减少,但与匹配的非手术患者相比,减肥手术患者的长期住院费用保持不变甚至有所增加,因此,减肥手术的净成本获益仍有待观察。来自观察性队列研究的发现与早前成本效益模型评估一致。这些评估显示,与重度肥胖患者的常规药物治疗或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相比,减肥手术可能比较划算,但并不会节省费用。

肥胖治疗中的共同决策

考虑到减肥手术的风险、获益和长期效果的不确定性,该手术的选择应该基于共享的决策过程。决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包括临床医师专业判断的清晰沟通和明确患者自身价值标准和偏好以及病人援助决定,为患者提供所有合适治疗选择的客观信息并鼓励患者有意义地参与决策。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与NIH 提供的减肥手术教育小册子相比,使用视频指导患者选择减肥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相关知识、决策冲突和对结果的期望。

1991 年NIH 减肥手术共识会议支持以下共享决策方法:

1. 所有患者均应该要用机会与医生探讨任何既往被忽略的手术选择及每一项手术的优点和缺点

2. 医生必须与患者充分讨论如下问题:

(1)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结果

(2)每一种手术能解决患者问题可能的持续缓解时间

(3)术后治疗依从性的必要性

(4)手术可能出现的短期和长期并发症

3. 明确术后需要终生医疗监视

4. 考虑到上述所有情况后,应充分指导患者完成治疗的独立选择。

展望未来

减肥手术领域许多重要的研究正在展开,包括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比较当代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对重度肥胖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上文中提到的LABS-2 研究将会回答有关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减重和健康改善的持续时间等问题,该研究3 年的的数据将于近期发表并计划进行为期7 年的随访。

青少年LABS 平行研究也将会回答重度肥胖青少年接受减肥手术后的相关问题。7 项由NIH 支持的随机对照研究也正在进行或已经结束,至少有13 项国际化随机对照研究正在进行。在未来的几年内,与常规治疗或强化药物治疗或生活方式干预相比,这些随机对照研究将为短期内减肥手术的有效性提供更明确的数据,特别对于合并2 型糖尿病、BMI

30.0-39.9 的患者。除此之外,部分随机对照试验近期正打算进行为期5 年或更久的随访,因此将会出现更多的长期结局数据。

在犹他州肥胖研究、密歇根减肥手术协作研究以及健康维护组织网络和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研究队列等正在进行的观察性研究中,未来5 年很有可能出现比较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费用的重要数据,同时也将提供减重及健康改善(也包括微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重要数据。

结语

来自随机对照研究的高质量证据明确表明,减肥手术在减轻体重、2 型糖尿病初始缓解方面较药物治疗或生活方式干预更有效,即使对肥胖较轻的患者(BMI 30-39.9)也是如此。尽管来自随机对照研究的证据并未超过2 年,但少部分严谨的观察性研究已出现鼓舞人心的结果,与匹配对照的非手术参与者相比,接受减肥手术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提高、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年患病风险下降、肥胖相关伴随疾病的改善更持久。

然而,减肥手术同样有风险。一般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0.3%)很低并且正在下降,但不同患者的死亡率差异较大,部分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可达2.0% 甚至更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4% 到25% 不等,这主要取决于随访时间、并发症定义、手术方式、和患者的不同。

越来越多的观察研究发现部分手术后药物滥用、自杀及营养不良的长期风险增加。评估不同手术不同患者长期结局的差异以及明确哪部分患者有可能受益于手术治疗还需更多的研究。由于减肥手术的长期风险或获益一直不明确,手术的决策应基于高质量的决策共享过程。

肥胖流行的经济因素

肥胖流行的经济因素 离开了对现代经济条件的基本作用的认识是无法理解和扭转肥胖的流行的。食品生产、定价和销售的方法,人们对于饮食和便利的价值观;技术的进步,无一不是肥胖流行的关键所在,每一个都深受经济的影响。 最易获取的最不健康 经济和技术使食品便宜了。 发达国家的农业在过去的100年中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农作物收获的大幅度上升;生产成本的下降;开垦新土地;基因工程;以及化肥、杀虫剂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已经转变了基本的食品经济。食品可以被贮藏、运输和加工,因而加大了种植的人与享用的人之间的距离。 农业生产产生了比人们所需要的更多的卡路里。人们有足够的钱买卡路里而食品行业又必须卖掉它们。通常是这样做的: ·以大分量包装食品。 ·增多刺激购买更多食品的欲望(包装好的套餐等等)。 ·加强广告力度。 ·瞄准新的购买人群(年轻人、少数民族等等)。 ·开发新的食品销售地点(学校、杂货店、加油站等等)。 ·以增强口感度加工食品(加重味道、添加糖和脂肪)。 ·降低价格。 随着食品更加便宜、更加容易获得,以及广告力度的加大,许多现代生活固有的因素驱

使人们更多地投向某些食品。较低的价格让人们得以尽情地吃,甚至把吃当作了消遣,而不是仅仅为了生存。大多数人用富含糖、脂肪,或两者含量都高的食品来款待自己。最倾力营销的食品,以及最方便和容易获取的,往往就是最不健康的。 在食品营销学院和《防治》杂志所做的一项消费者调查中,超过一半以上的消费者一致认为,“健康食品的价格较高”。这个观点得到事实的支持。加拿大的几项调查研究报告说,消费者,特别是单身的成年人,难以承担健康饮食。美国人口健康普查发现,几乎有10%的家庭没有经济能力购买足够的食物或被迫购买低质量、低营养的食品。与不安全的食品相连的是肥胖、失衡、差的身体健康,以及各种各样慢性疾病。 减少了脂肪、钠和其他成分的食品往往价格比未改良的同类食品要高。大多数情况下,价格成为健康饮食的障碍。 肥胖对穷人威胁更大 有些人(少数)发现了健康食品的价值并情愿支付额外的支出,但并不能推动大多数人对食品的选择。一次次的研究表明,口感是决定人们吃什么的主要因素,当然价格和方便也很重要。不健康的食品往往口感不错,在人们内心的盘算中,不健康的食品价值高却价格低,而健康的食品价格高却价值低,于是过量饮食的条件就成熟了。 对儿童销售的利润/成本账特别不平衡。对大多数儿童而言,良好的健康境况和今后生活中对疾病的预防与他们是无关的。好的口感所给予的即时快感和使用广告产品的机会践踏了健康饮食。 经济条件、农业的变化,以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为大多数人营造了这样的私人经济,使含有脂肪、糖和卡路里的食品成为合理的选择。在环绕他们周围的扭曲的环境中,人们合理地作出了可以想象得到的决定。 贫穷带来了多个层次的不利,健康的差别是其中之一。肥胖已成为目前对美国穷人的身体健康威胁更大的问题。 除了诸如贫穷、饮食以及肥胖之类的问题,我们还面对环境和个人责任的问题。环境是促使美国所有人群发胖的原因。但如果环境把某些人群置于特别高危的处境,那么就引起了不公平的问题。毫无疑问,各种各样的环境结构使肥胖成为了穷人的巨大负担。由于资源有

第五章 肥胖症

第五章肥胖症 肥胖症(obesity)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超重和肥胖症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群中的患病情说已达到流行程度。据估计,在西方国家成年人中,约有半数人超重和肥胖。我国肥胖症患病率也迅速上升,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2004年)》中报道,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一患病人数分别为2.0亿和6000多万。肥胖症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组分之一,与多种疾病如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卒中和某些癌症密切相关。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可损害患者身心健康,使生活质量下降,预期寿命缩短,成为重要的世界性健康问题之一。我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已于2003年制订了《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肥胖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称为继发性肥胖症,约占肥胖症的1%。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能量平衡和体重调节 体内存在一套精细的监测及调控系统以维持体重稳定,称为“调定点(Set-Point)”。由于体重调定点的存在,短期体重增加或减少将自动代偿,体重倾向于恢复到调定点水平。 体重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双重调节,最终影响能量摄取和消耗的效应器官而发挥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饥饿感和食欲、影响能量消耗速率、调节与能量贮存有关激素的分泌,在能量内环境稳定及

体重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下丘脑是控制能量代谢最重要部位,影响下丘脑食欲中枢的信号包括传人神经信号(以迷走神经最为重要,传入同样来自内脏的信息,如胃肠膨胀程度等)、激素信号(如瘦素、胰岛素、各种肠肽等)以及代谢产物(如葡萄糖)等。上述信号传人中枢神经系统,经过整合后通过神经-体液途径传出信号到靶器官,以保持个体近期或长期能量平衡。 体内参与调节摄食行为的活性物质包括:①减少摄食的因子:β-肾上腺素能受体、多巴胺、血清素、胰升糖素样多肽-1(GLP-1)和瘦素等。②增加摄食的因子:α一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神经肽Y、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ohn)、增食因子(orexin)、甘丙肤(galanin)等。③代谢产物如血糖水平等。内源性大麻素(endocannabinoid,CB)系统由内源性大麻素及其受体组成,可调节摄食行为,激活后引起摄食增加。 机体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生热作用、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以及适应性生热作用等。人体脂肪组织分为两种,白色脂肪组织的主要功能是贮存脂肪,而棕色脂肪组织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消耗。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棕色脂肪组织,通过β-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脂肪分解及促使产生热量。 (二)肥胖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肥胖症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病因未明,被认为是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脂肪的积聚总是由于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即无论多食或消耗减少,或两者兼有,均可引起肥胖,但这一能量平衡紊乱的原因尚未阐明,肥胖者这些因素与正常

肥胖问题现状

现代肥胖问题现状 肥胖病是现代社会性问题 现代肥胖所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健康问题,而且已经上升到社会问题、医疗问题以及经济问题。我国作为相对不太发达的国家,大家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生活物质不是特别丰富,在那个年代买生活用品都是定量供应的,从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国家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我们城市、农村里面,保健医生比较关注的是营养不良的孩子,是消瘦的孩子,从八十年代后,城市里面和一些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村,肥胖孩子越来越多,从增加状况来看,从肥胖对身体的损害来看,很多国家都有过很深刻的教训。 肥胖是一个健康问题,肥胖会导致孩子心肺功能受损,胖一点的孩子稍微动一点就喘和累,同样年龄的孩子,如果一个孩子比另外一个孩子超出十斤,相当于这个孩子每天背着十斤的米在身上,心脏和肺部功能和其他身体功能,无形当中就受重了。为什么成年人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就是这个道理,身体其他功能长期以来受负荷,时间长了以后,这些脏器的功能就容易受损,在成年人当中如果肥胖的话,糖尿病、高血压患病会大大增加的。 肥胖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有些我国有些地区的肥胖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了,肥胖对身体的损害不仅仅表现在身体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心理方面,有很多肥胖的孩子和成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心理问题,我们国家的研究和国外研究都已经证实了一点,比如青春期女孩,由于对肥胖状况比较自卑,对于自身状况的不自信,会影响到她们潜能的发展。在肥胖的人群里,择业、受教育程度、幸福的感觉、家庭婚姻的满意度都和非肥胖人群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个在国外文献报道里多一些。如果一个社会有大量肥胖人群,有大量有心理问题的人群,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健康方面的,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什么说肥胖还会使经济发生一些改变呢?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儿童期,有很多家长已经非常关注肥胖这个问题,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很多金钱带孩子做肥胖治疗,在这方面支出很大的,在成年人里,由于对身材苗条的追求,对于社会认同的一些看法,有很多人花很多时间、精力和财力去减肥,这个就有可能给家庭和个人带来很大的治疗费用上的支出。如果整个社会里面,肥胖的人群特别多的话,很有可能说,一个家庭原来比较富裕的,由于在这方面支出比较多,很可能会影响到富裕度。一个地区,如果说肥胖的人群增加的话,由于肥胖带来一系列治疗问题,很可能会使当地治疗费用支出增加,治疗负担加重,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使富裕起来的经济被重新被拉下滑坡。

关于大学生对人体肥胖问题的看法与分析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肥胖问题日趋严重。肥胖已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肥胖是指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过多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脂肪的聚集达到损害健康的程度。肥胖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已构成最大的威胁,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指出:“肥胖将会成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满意度最大的敌人。”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呈上升趋势。它不仅极大程度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而且还是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肥胖危害预防

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正在包 括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肥胖是19世纪以后物质生活丰富的特殊产物,是一种由食欲和能量调节紊乱引起的疾病,其根本原因是能量不平衡,即食物摄入与能量消耗间的失衡[1],以下是我对于肥胖的分类,诱因,危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的列举与讨论。本文告诉大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让我们的身体超重,最终形成肥胖。肥胖及其并发症严重危害全人类健康的健康[2],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肥胖都给我们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带来很多的影响,警戒大家应多注意平时的生活习惯,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要在体重超重之前就要做好肥胖的预防。 1.肥胖症的分类[3] 肥胖症是一些社会性慢性疾病。机体内热量的摄入量高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标、体态臃肿。 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体质性肥胖、过食性肥胖、继发性肥胖、药物性肥胖。 1.1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症是指无明显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引起的肥胖,它属于非病理性肥胖。单纯性肥胖症与年龄、遗传、生活习惯及脂肪组织特征有关。平常我们所见到的许多肥胖者,大多数属于这种肥胖。 1.2体质性肥胖:体质性肥胖症又称为脂肪细胞增生肥大型肥胖症或幼年起病型肥胖症。患者自幼一方面由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营养过度,从而引起全身脂肪细胞增生肥大而造成肥胖,该类型对胰岛素不很敏感,减肥治疗效果不明显。 1.3过食性肥胖:过食性肥胖症指那些吃得过多、活动过少的肥胖者。摄入的大量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堆积在体内被氧化所产生的热量过多于脑、体力劳动所消耗的热量,引发多种疾病。 1.4继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症是指肥胖者同时还患有另一种疾病,被称为原发性疾病,而且肥胖就是由这原发性疾病所引起的。 1.5药物性肥胖:是指因为患了某些疾病,长期使用某些药物,而致身体发胖。 2.导致肥胖的常见原因 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近年来,在诸多报刊、杂志中,载有不少有关肥胖成因及治疗方面的论述,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治疗方法,治疗药物。姑且不论其治疗效果如何,就从其分析结果来看,引起肥胖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总括起来,基本上有以下一些主要原因:

成人肥胖标准的判定与减肥运动处方的研究

成人肥胖标准的判定与减肥运动处方的研究 文红为,肖 平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 摘 要:肥胖标准与减肥方法一直是困扰肥胖者的两个问题,介绍了4种判定的标准并为成人 肥胖者提供了能获得明显的减肥效果的运动处方。关键词:肥胖;标准;体质指数;饮食;运动处方;减肥中图分类号:R 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0X (2002)022******* The judging of adult obesity and the study of exercise prescription of reducing w eight WEN Hong 2wei ,XIAO Ping (P.E.Faculty ,Hubei Univ.,Wuhan 430062,China ) Abstract :The judging of obesity and the ways of reducing weight are two main concerns of the obesed.This article introduces four standards of judging obesity and offers effective exercise prescription for the adult obesed. K ey w ords :standard ;obesity ;index of physique ;diet ;exercise prescription ;reducing weight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文明病”也随之产生,肥胖就是其中的一种。眼下渴望减肥的人越来越多,但肥胖的判断标准以及如何减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1 判定肥胖的标准 1.1 身高折算法 曾经比较流行的减肥标准,是将身高(cm )减去105作为标准体重(kg ),超过标准体重20%,即属肥胖。但是不少专家指出,肥胖是脂肪问题,而非体重问题,所以根据体重来考虑是否减肥有一定的片面性。比如,有些人体格粗壮,体重较重,但并不是肥胖,而是因为他们的肌肉比较发达的缘故。这大多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平时劳动强度较大、遗传因素或体内雄激素水平较高有关[1]。 1.2 胸腰指数法 用皮尺量胸围(乳头上2cm 圆周),量腰围(肚脐圆周),然后用胸围减腰围得出胸腰指数。如果胸围腰围指数在5cm 以内为重度肥胖,10cm 以内为中等肥胖,15cm 以内为轻度肥胖,如出现上小下大的负数则为超级肥胖。看胸围腰围指数必须结合体 重,比如有些瘦人呈电线杆状,上下一般细,他们的 胸腰围指数也不大,这种情况当然就不能视为肥胖了[2]。1.3 脂肪测量法 比较准确的方法是做脂肪度的测定。用卡尺的两头夹住身体的特定部位,男子通常测腹部和背部,而女子则主要测下腹及臀腿部。经测量达到215cm 左右为轻度肥胖,10cm 以上则为重度肥胖。但由于测量脂肪组织的方法大部分都要求使用专用的仪器,因此一般情况下较少采用[3]。1.4 体质指数(BM I )法 近几年流行用体质指数(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表示体重。在1990年美国推出的标准中,BM I 在25~2619的均视为体重正常。后来大量的研究证实,这个体重指数并不标准,于是在1996年6月17日推出的新标准中BM I 为1815~2419的才视为正常,大于25为超重,超过30为肥胖,40以上则为严重肥胖。但我国科学家认为,这个界限值完全是以西方人群的体型、身体状况为基础提出的,用它来评判东方人就不合适了。因为东方人(包括我国)体型肥胖的特点不一样,较偏重于中心型,就是指腰腹部 收稿日期:2001211222 作者简介:文红为(19722),女,湖北荆州人,硕士,讲师。 第36卷第2期2002年 3月武 汉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36No.2Mar.,2002

机车乘务员超重、肥胖与高血压关系的调查分析

机车乘务员超重、肥胖与高血压关系的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07T14:35:42.73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作者:丁乃成[导读] 因此,避免超重、肥胖的发生发展,是早期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哈尔滨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摘要】目的:探讨机车乘务员职工超重、肥胖对高血压的影响,为早期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对笔者单位参加健康体检的在职员工体检,对体重正常200人和超重、肥胖的200人进行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职工超重、肥胖率显著高于男性职工,超重、肥胖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人群。结论: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的发生关系密切,呈正相关,对超 重、肥胖的职工要加强宣传,加强体育锻炼等有效措施控制体重,减少超重、肥胖对机车乘务员健康的影响。【关键词】机车乘务员;超重;肥胖;血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体力劳动逐渐减少,能量摄入多于消耗,致多余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存于体内,使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亦呈上升趋势,中国也不例外[1],调查显示,中国成人肥胖率为7.1%,估计肥胖人数6000 多万[2]。由于超重基数大,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肥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肥胖不仅影响人们体型的美观,更是一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病,它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2006年美国15.5%的儿童和成年人被诊断为肥胖症,这个数据较30年前增加了3倍多[3]。肥胖发生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血压的异常,导致心血管病等疾病的发生。由于肥胖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为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对体检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体重正常200人(随机选取男100人,女100人)和超重、肥胖的200人(随机选取男100人,女100人);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2.5±3.2岁;测量身高体重测量身高时要求脱鞋。测量血压(Bp)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在静息15min后测量右臂肱动脉压;测量体重前排空大小便及脱鞋和外套;两组人群在年龄、身高、工作时间、学历、工作岗位等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判断标准①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规定的标准,即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其<18.5为偏瘦,18.5~23.9 为正常,24.0~27.9 为超重,≥28 为肥胖;②高血压:舒张压≥90 mmHg和(或)收缩压≥140 mmHg,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4];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结果体重正常组男性高血压发病率5%,女性高血压发病率8%;超重、肥胖组的女性肥胖率38%高于男性肥胖率27%;男性超重人群高血压发病率1 2.3%(9/73),女性为17.7%(11/62);男性肥胖人群高血压发病率29.6%(8/27),女性为36.8%(14/38);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机车乘务员的BMI和高血压的比较 3讨论 近年来,肥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医学问题。体重指数异常与遗传因素、饮食与体力劳动、年龄与性别、吸烟与饮酒、社会经济与文化因素及睡眠时间等息息相关。机车乘务员体检超重及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性别上也有差异,女性高于男性。其原因可能为:与雌激素有关,雌激素水平升高促进脂肪的合成,如长期口服避孕药物的妇女体重更易增长;女性的妊娠过程和更年期也是导致女性肥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人群超重和肥胖率呈明显增加趋势。因此,研究不同人群的血压水平及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有效预防和控制包括超重和肥胖在内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是本区目前急需解决的健康问题。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可导致心脏肥大,心输出量、心搏出量和心肌负担增高。近10年来我国人民BMI与血压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线BMI每增加1,高血压危险5年内增加9%[5]。本研究也显示,在男性组和女性组,高血压患病率均随BMI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提示超重、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因此,避免超重、肥胖的发生发展,是早期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如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使人们充分意识到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自觉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合理营养,健康饮食,做到低盐低糖低脂肪,少吃动物内脏,少饮酒,多吃蔬菜水果,多做有氧运动。同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超重人群,对BMI≥24Kg/m2的人群进行干预并检测相关疾病,特别是对4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体重、血压、血糖等监测,预防体重过度增长,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参考文献】

中国网民肥胖与减肥状况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3654-23 中国网民肥胖与减肥状况调查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中国网民肥胖与减肥状况调查报告 (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这个夏天,我要享瘦!”这也许是每年的初夏很多年轻女性说得最多的美丽宣言。如今夏季已经悄然过去,您真的“享瘦”了吗? 20xx年7月9日~20xx年8月10日《家庭药师》与39健康网联合推出了“中国人肥胖与减肥调查”,统计数据样本量达91,493份。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 在运动、节食、中医、手术、偏方等等减肥方式中,16%的人投靠中医,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比例。然而,自行减肥失败或者其他这样那样的原因,人们决定求助于减肥机构时,正规医院中医科室或知名品牌中医减肥机构变成了首选。

结合抽样调查,造成两个数据差异的原因是:人们既信任老祖宗传下来的减肥的法子,又对它充满了不了解和畏惧——针灸适合什么人?会不会很痛?效果如何?有没有副作用?……针对众多网友对中医针灸减肥的疑问,家庭药师记者采访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主任赵仓焕教授。 part1 解惑篇 针灸减肥5大误区盘点 家庭药师记者:赵仓焕教授您好!减肥这个话题是长盛不衰的,甚至很多朋友称“生命不息,减肥不止”。对于中医针灸减肥这个源远流长的经典方法,被调查网友既信任,又存在诸多不了解。根据您的临床经验,目前大家对针灸减肥存在哪些认识误区? 赵仓焕教授:的确,现在人们对于针灸减肥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误区一:针灸的减重效果不如药物 在减肥方面,针灸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除了减重,还能塑身。其他减肥方式容易出现身体组织松垮

网民肥胖与减肥状况调查报告

网民肥胖与减肥状况调 查报告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中国网民肥胖与减肥状况调查报告 “这个夏天,我要享瘦!”这也许是每年的初夏很多年轻女性说得最多的美丽宣言。如今夏季已经悄然过去,您真的“享瘦”了吗 2010年7月9日~2010年8月10日《家庭药师》与39健康网联合推出了“中国人肥胖与减肥调查”,统计数据样本量达91,493份。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 在运动、节食、中医、手术、偏方等等减肥方式中,16%的人投靠中医,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比例。然而,自行减肥失败或者其他这样那样的原因,人们决定求助于减肥机构时,正规医院中医科室或知名品牌中医减肥机构变成了首选。 结合抽样调查,造成两个数据差异的原因是:人们既信任老祖宗传下来的减肥的法子,又对它充满了不了解和畏惧——针灸适合什么人会不会很痛效果如何有没有副作用……针对众多网友对中医针灸减肥的疑问,家庭药师记者采访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主任赵仓焕教授。 part1 解惑篇 针灸减肥5大误区盘点 家庭药师记者:赵仓焕教授您好!减肥这个话题是长盛不衰的,甚至很多朋友称“生命不息,减肥不止”。对于中医针灸减肥这个源远流长的经典方法,被调查网友既信任,又存在诸多不了解。根据您的临床经验,目前大家对针灸减肥存在哪些认识误区 赵仓焕教授:的确,现在人们对于针灸减肥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误区一:针灸的减重效果不如药物 在减肥方面,针灸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除了减重,还能塑身。其他减肥方式容易出现身体组织松垮的现象,针灸减肥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点,疗程结束后体围和体重均有双重改善。

成人肥胖的手术治疗(综述)

编者按:本文中,来自西雅图健康研究院的David E Arteburn 和匹茨堡大学医学中心的Anita PC ourcoulas 详细介绍了减肥手术的前世今生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相关全文在线发表于8 月27 日的BMJ 杂志。 前言 过去二十年来,尽管全球肥胖流行愈演愈烈,但肥胖的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却趑趄不前,特别是对重度肥胖患者的治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减肥手术正开展的如火如荼,相关证据也不断增多,在手术治疗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的研究中,也有诸多重要的短期和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不断出现。由于减肥手术风险与获益并存,本文旨在通过详细介绍减肥手术和共享决策过程,以指导患者及其临床医师。 肥胖的流行概况 根据全美代表性的样本估计,2009-2010 年美国成人中肥胖者(BMI≥30)占35.5%,BMI≥35 者占15.5%,重度肥胖者(BMI≥40)占6.3%。 其它国家仍然缺乏重度肥胖的患病数据,但英国健康调查的数据显示,2012 年全英有1.7% 男性和3.1% 女性的BMI≥40;2005 年瑞典有1.3% 男性的BMI≥35;2006 年澳大利亚有8.1% 成人的B MI≥35。 2011 年,估计全球共有340768 台减肥手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为Roux-en-Y 胃旁路手术(46.6%)、垂直袖状胃切除术(27.8%)、可调式胃束带手术(17.8%)、胆胰十二指肠转流术(2.2%)。其中手术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和加拿大(共101645 例),随后为巴西(65000 例)、法国(27648 例)、墨西哥(19000 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12000 例)及英国(12000 例),而2011 年其它国家均未达到10000 例或以上。 肥胖相关的并发症 重度肥胖(定义为BMI≥35 伴随疾病或BMI≥40 无伴发疾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慢性疾病,它不仅可引起大量致残、早发死亡,影响生活质量,还可大量增加医疗支出。此外,重度肥胖成人还过多地饱受各种慢性疾病摧残,如2 型糖尿病(28%)、重度抑郁(7%)、冠心病(14-19%)和骨关节炎(10-17%)。 肥胖的治疗方法 重度肥胖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减肥手术。数十年来,有关减肥研究的证据显示,在改善长期健康和生活质量方面,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对重度肥胖患者经常无效。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减肥手术可持续减轻体重、改善伴随疾病和延长生存期。第一例减肥手术开展于50 余年前,但在过去的20 年间,由于重度肥胖的明显增加以及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提高,美国减肥手术的数量每年增加20 倍。近期减肥手术安全性的提高得益于手术量的增加、腹腔镜技术的转变和低风险可调节胃束带手术的增加。近期,美国指南推荐以下人群可以考虑减肥手术:BMI≥40,非外科治疗效果不佳;BMI≥35,伴随肥胖相关的严重疾病。 减肥手术的分类及其体重下降机制 过去50 年,减肥手术已发生明显变化。现在手术经常根据其假定的机制效应使用解剖学术语进行描述,使用诸如“胃限制”或“小肠旁路”等短语使之易于理解,但近期的基础科学研

2017年英语四级阅读练习200篇:肥胖

2017年英语四级阅读练习200篇:肥胖Like a needle climbing up a bathroom scale, the number keeps rising. In 1991, 15% of Americans were obese(肥胖的); by 1999, that proportion had grown to 27%. Youngsters, who should have age and activity on their side, are growing larger as well: 19% of Americans under 17 are obese. Waistbands have been popping in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too, as physical activity has declined and diets have expanded. By and large, people in the rich world seem to have lost the fight against flab(松弛). Meanwhile, poorer nations have enjoyed some success in their battles against malnutrition and famine. But, according to research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it is more a case of being out of the frying pan and into the fire. The most striking example actually in the poor world comes from the Pacific islands, home of the world's most obese communities. In 1966, 14% of the men on this island were obese while 100% of men under the age of 30 in 1996 were obese.

澳大利亚成人肥胖率世界第一

澳大利亚成人肥胖率世界第一 Australia is on track to become the fattest nation, although experts questioned whether it had overtak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mall Pacific countries for the unenviable title. Around 4 million Australian adults, or 26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were obese, eclipsing the 25 percent rate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tudy by the Baker Heart and Diabetes Institute released in Melbourne said. "If we ran a fat Olympics we'd be gold medal winners as the fattest people on earth at the moment," Institute preventative cardiology head Professor Simon Stewart said. The report, Australia's Future Fat Bomb, to be presented to a government inquiry into the nation's obesity problem on Friday, said 70 percent of men and 60 percent of women aged 45 to 65 were technically overweight or obese. In total, 9 million people were too heavy -- almost half the 21 million population -- and 123,000 were at risk of early death over the next 20 years, the study said. While the report said Australia had overtaken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fattest nation on the planet, recent US studies show around 34 percent of Americans are overweight or obese. And small Pacific nations top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lists, with 94.5 percent of people in tiny Nauru classed as overweight, leading to chronic diabetes problems on the island. The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91.1 percent), the Cook Islands (90.9 percent), Tonga (90.8 percent) and Niue (81.7 percent) rounded out the WHO top five,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came in at number nine, with 74.1 percent overweight or obese. Australia came in at only 21, behind countries such as New Zealand, Mexico, Argentina, Greece and Kuwait, according to WHO. In all, there are currently 1.6 billion overweight adults in the world, a number that is expected to grow by 40 percent over the next decade, 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现象美国的肥胖问题在近几十年来越来越严重

现象美国的肥胖问题在近几十年来越来越严重,并成为一个普遍的健康问题。虽然许多发达国家都有类似的情况,但美国的肥胖人口比率是发达国家中最高。[3] 从1962年开始,肥胖率由13%一直上升,在1997年达到19.4%,及2004年达到24.5%,[4]2007年达到26.6%。[5]在2008年,有33.8%的成人和17%的儿童属于肥胖人口。[6][7]在2010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指出肥胖率再一次上升,35.7%的成人和17%的儿童有肥胖问题。[8] 根据美国医学协会(JAMA)在2008年的一项研究,美国成年男性及女性的肥胖率估计分别为32.2%和35.5%。研究发现,美国成年人的肥胖率从2008年的25.5%上升至2011年的26.1%。虽然在过去十年女性的肥胖率一直高于男性,但在1999年与2008年之间男性的肥胖率也不断增加。[9] 肥胖问题在美国每年造成约十万至四十万人死亡,[10]并增加医疗服务的使用和支出。[11][12][13][14]社会的直接成本(预防,诊断等治疗服务)和间接成本(损失劳动力及由于过早死亡而失去的未来收益)的总额估计为1170亿美元。[15]这数字已超过吸烟及酗酒问题的医疗保健成本,[14]并占美国医疗卫生支出的6%至12%。[16] 现代肥胖问题现状 肥胖病是现代社会性问题 现代肥胖所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健康问题,而且已经上升到社会问题、医疗问题以及经济问题。我国作为相对不太发达的国家,大家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生活物质不是特别丰富,在那个年代买生活用品都是定量供应的,从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国家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我们城市、农村里面,保健医生比较关注的是营养不良的孩子,是消瘦的孩子,从八十年代后,城市里面和一些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村,肥胖孩子越来越多,从增加状况来看,从肥胖对身体的损害来看,很多国家都有过很深刻的教训。 肥胖是一个健康问题,肥胖会导致孩子心肺功能受损,胖一点的孩子稍微动一点就喘和累,同样年龄的孩子,如果一个孩子比另外一个孩子超出十斤,相当于这个孩子每天背着十斤的米在身上,心脏和肺部功能和其他身体功能,无形当中就受重了。为什么成年人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就是这个道理,身体其他功能长期以来受负荷,时间长了以后,这些脏器的功能就容易受损,在成年人当中如果肥胖的话,糖尿病、高血压患病会大大增加的。 肥胖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有些我国有些地区的肥胖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了,肥胖对身体的损害不仅仅表现在身体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心理方面,有很多肥胖的孩子和成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心理问题,我们国家的研究和国外研究都已经证实了一点,比如青春期女孩,由于对肥胖状况比较自卑,对于自身状况的不自信,会影响到她们潜能的发展。在肥胖的人群里,择业、受教育程度、幸福的感觉、家庭婚姻的满意度都和非肥胖人群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个在国外文献报道里多一些。如果一个社会有大量肥胖人群,有大量有心理问题的人群,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健康方面的,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什么说肥胖还会使经济

美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管理指南

美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管理指南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3 AHA/ACC/TOS成人超重和肥胖管理指南: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实践指南专责组/肥胖协会报告 ? 2013 AHA/ACC/TO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Adults: A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Obesity Society Michael D. Jensen, Donna H. Ryan, Caroline M. Apovian, Jamy D. Ard, Anthony G. Comuzzie, Karen A. Donato, Frank B. Hu, Van S. Hubbard, John M. Jakicic, Robert F. Kushner, Catherine M. Loria, Barbara E. Millen, Cathy A. Nonas, F. Xavier Pi-Sunyer, June Stevens, Victor J. Stevens, Thomas A. Wadden, Bruce M. Wolfe and Susan Z. Yanovski Circulation.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12, 2013; Circulation is published by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7272 Greenville Avenue, Dallas, TX 75231 Copyright 2013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rint ISSN:0009-7322.Online ISSN:1524-4539 ? 本文网上版及更新信息和服务,位于互联网: ? Data Supplement (unedited) a ? ? 2013 AHA/ACC/TOS成人超重和肥胖管理指南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实践指南专责组/肥胖协会报告 ?

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摘要 肥胖已成为21世纪全球公共卫生的严重问题之一,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也正进入高发期。经济增长和都市化进程,引起生活环境的改变,肥胖患病率也随之呈现明显增加趋势。肥胖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原因错综复杂。遗传因素决定个体肥胖发生的易感性,而各种环境因素则促进肥胖的发生。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饮食行为建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饮食行为不仅保证了儿童良好的营养状态,而且会持续至成人对成人饮食行为的建立和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儿童青少年肥胖危害深远,不仅导致身心疾患和生理功能障碍,影响学习能力,更为严重的是儿童青少年肥胖可发展为成人肥胖,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从而导致长期病态和早期死亡。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早期死亡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长期作用 Abstract Obesity has been becoming one of the serious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s in the 21 st century. Obesit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is entering a period of high incidence rate.Obesity whose reasons are complex is the result of multifactorial, long-term effects. Genetic factors determine the obesity susceptibility for individuals and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promote the occurrence of obesity. Sound dietary behaviors developed early in life not only promote good nutrition of children, but also be likely to help form good dietary habits in adult and affect health condition in later life.With the change of living environment following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prevalence of obesity also showed a clear increasing trend. The damages are far-reaching for ob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not only leading to physical and mental disorders and physiological dysfunction obstacle, affecting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