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带答案2016.10.30

3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带答案2016.10.30
3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带答案2016.10.30

第三章细菌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单 5 选1

1.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 消毒

B. 灭菌

C. 无菌

D. 防腐

E. 无菌操作

2. 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 消毒

B. 灭菌

C. 无菌

D. 防腐

E. 无菌操作

3. 微生物学实验过程中防止污染与感染的方法称为:

A. 消毒

B. 灭菌

C.无菌

D.防腐

E. 无菌操作

4.消毒的含义是:

A. 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 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5. 灭菌的概念是:

A.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D.杀死细菌繁殖体

E. 使物体不含活菌

6. 防腐的概念是:

A. 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 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7. 无菌是指:

A. 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 物体上无活的微生物存在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8. 下列哪项可经巴氏消毒法灭活

:

A. 牛奶

B. 空气

C.手术器械

D. 基础培养基

E. 物体表面

9. 巴氏消毒法的温度和时间是:

A. 100 C 10 分钟

B.121 C 15 分钟

C.80 C 10 分钟

D.62 C 30 分钟

E.71.7

10. 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参数为:

A.100 C 10?20分钟

B.121.3 C 30 分钟

C 15?20 分

C.80 C 5?10分钟

D.62 C 30分钟

E.71.7 C 15?30 分钟

11. 正常微生物群是指:

A. 广泛存在于正常人体内脏的微生物群

B. 存在于正常人体所有腔道的微生物群

C. 正常时对人体无害也无利的微生物群

D. 存在于出生前后的正常人群体表的微生物群

E. 存在于正常人体体表的微生物群

12. 条件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条件不包括:

A.寄居部位的改变 B ?免疫功能降低C.微生物群分布失调

D. 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正常微生物群被抑制

E. 使用有关的微生态制剂

13. 正常微生物群对人体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A .生物拮抗

B .营养作用

C .抗炎症作用

D .免疫作用

E .抗衰老作用

14. 大肠杆菌通常寄生于正常人体的:

A .皮肤

B .口腔

C .外耳道D

15. 幽门螺杆菌常寄生于人体的部位是:

A .胃

B .口腔

C .皮肤D

16. 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属于:肠道E.尿道外耳道E.尿道

A .外源性感染

B .微生物失调

D .环境污染感染

E .潜伏感染

C .交叉感染

17. 治疗微生物群失调症可使用:

A .维生素

B .纤维素

C .抗生素 D. 类毒素E. 微生物制剂

18.* 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内明显减少的细菌是

A. 双岐杆菌B .乳酸杆菌C .大肠杆菌D .葡萄球菌 E .肠球菌

19. 关于条件致病微生物感染,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A. 为外源性感染

B. 均为医院内感染.近年感染率明显下降

D.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生.均为菌群失调所致

20. 水源被细菌污染后,常可引起:

A. 呼吸道传染病

B. 消化道传染病伤口化脓性感染

D. 泌尿道感染.厌氧菌感染

21. 正常人体有正常菌群分布的部位是:

A. 脑组织

B. 胃内.血液

D. 心脏.体表及外界相通的腔道

22. 土壤的芽胞菌感染人体的常见途径为:

A. 消化道

B. 呼吸道.血液

D. 伤口

E. 接触

23. 下列何种不是湿热灭菌法:

A .巴氏消毒法 B. 滤过除菌法 C. 煮沸法

D. 高压蒸气灭菌法.间歇蒸气灭菌法

24.火焰灼烧灭菌法适合的对象是:

A. 培养基

B. 接种环

C. 手术器械

D. 敷料

E. 次性注射用具

25. 列消毒灭菌法正确的是:

A. 接种环——干烤

B. 手术器械——漂白粉

C. 饮水——过滤除菌

D. 体温表——煮沸

E. 敷料包——离压蒸汽灭菌法

26.列有关紫外线描述,哪项不正确:

A .穿透力强 B. 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消毒

C. 消毒效果与作用时间有关

D.对人体皮肤、眼睛有损失作用

E.能干扰细菌DNA复制与转录27.利用紫外线灯杀菌时, 紫外线的照射时间为:

A. 5min

B. 30min

C. 60min

D.10min

E.15min

28. 紫外线最强的杀菌波长应为:

A.265-266nm

B. 200-300nm

C.136-390nm

D.136-260nm

E.236-300nm

29 .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大量消毒可采用:

A .煮沸B.巴氏消毒法C.电离辐射

D .干热灭菌法E.高压蒸汽灭菌法

30. 不属重金属盐类的消毒剂

是:

A. 高锰酸钾

B. 氯化汞

C. 汞溴红

D.硝酸银

E. 蛋白银

31. 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

A .100%

B .95%

C .75%

D .50%

E .30%

32. 乙醇的消毒机制是:

A. 干扰染色体的复制和转录

B.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C. 蛋白质凝固、变形

D. 干扰代谢

E.破坏细胞壁

33. 新生儿预防淋病奈瑟菌性结膜炎可用哪种化学消毒剂

A.0.1% 硝酸银

B. 1%硝酸银

C. 3%过氧化氢

D. 75% 乙醇

E. 以上不是

34. 地面、排泄物消毒可采用的是:

A. 0.1% 高锰酸钾

B. 1% 硝酸银

C. 3%过氧化氢

D .75% 乙醇E.生石灰

35. 含糖类、血清或鸡蛋的培养基灭菌宜采用:

A. 煮沸法

B.流通蒸汽灭菌法

C.间歇蒸汽灭菌法

D. 高压蒸汽灭菌法

E.干烤法

36. 正常菌群变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中,错误的是:

A. 机体免疫力下降

B.寄居部位改变

C.机体外伤

D. 饮食不洁

E.大剂量使用抗生素

37. 常用于手术器械灭菌的

是:

A. 高压蒸汽灭菌法

B.紫外线照射法

C.巴氏消毒法

D. 滤过除菌法

E.干烤法

38. 影响消毒剂效果的因素中,最不重要的是:

A. 消毒剂的使用浓度

B. 消毒剂的作用时间

C. 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D. 湿度

E. 温度

39. 根据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埃博拉病毒属于:

A.第一类微生物

B. 第二类微生物

C. 第三类微生物

D.第四类微生物

E. 第五类微生物

40.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分级中安全防护级别最高的是:

A. BSL-1

B. BSL-2

C. BSL-3

D. BSL-4

E. BSL-5

答案:

1. B

2.A

3.E

4.B

5.A

6.E

7.C

8.A

9.D 10.B

11.E12.E13.C14.D15.A16.B17.E18.A19.D20.B

21.E22.D23.B24.B25.E26.A27.C28.A29.C30.A

31.C32.C33.B34.E35.C36.D37.A38.D39.D40.D

二、填空题

1. 化学消毒剂杀菌或抑菌的作用机制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等类型

2. 常用于饮用水消毒和游泳池水消毒的消毒剂是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

3. 巴氏消毒法常用于_________ 和__________ 消毒。

4. 正常微生物群对人的生理作用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使菌体蛋白变性凝固干扰细菌酶系统和代谢

2. 漂白粉氯

3. 酒类牛奶

4. 营养作用生物拮抗免疫作用抗衰老抗肿瘤

三、名词解释

1. 消毒

2. 灭菌

3. 无菌

4. 无菌操作

5. 正常菌落

6. 条件致病微生物

答案:

1. 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繁殖体的方法。

2. 灭菌:彻底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及细菌的芽胞)的方法。

3. 无菌:物体中不含活的微生物,称无菌。

4. 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各种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5. 正常菌落:正常人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腔道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一定数量的细菌,这些细菌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有益无害称为正常菌群。

6. 条件致病微生物:寄居在人体的正常菌群通常情况下是不致病的,但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因各种原因使微生态平衡失调而引起人类疾病,这些细菌称为条件

致病菌或机会病原菌。

四、问答题

1. 试分析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可能来自哪些方面。

2. 选用消毒剂应注意哪些问题?

3. 举例说明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

4. 何谓正常菌群?简述正常菌群变为条件致病菌的主要原因。

5. 请说出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6. 请说出紫外线消毒灭菌的原理、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答案

1. 试分析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可能来自哪些方面。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来自如下几个方面:①切口处皮肤(消毒不彻底所致);②手术器械、敷料(消毒不彻底所致):③手术室空气;④医护人员、无菌手套(破裂);⑤医护人员呼吸道(未戴口罩或口罩未戴严);⑥有菌手术切除物污染切口。

2. 选用消毒剂应注意哪些问题?

选用消毒剂时应注意三大因素的存在对消毒剂作用的影响:①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②细菌的种类和污染程度;③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

3. 举例说明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

①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如醇类;②干扰或破坏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如重金属盐类消毒剂等;③改变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的通透性,如表面活性剂等。

4?何谓正常菌群?简述正常菌群变为条件致病菌的主要原因。

(1)正常人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黏膜上,均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存在,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通常对人体无害,相反有一些对人体有利,这些细菌通称为正常菌群。

(2)正常菌群成为条件致病菌的主要原因有:①正常菌群寄居部位的改变;②

机体免疫力低下;③菌群失调。

5. 请说出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一种常用、最有效的灭菌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密闭的蒸汽锅,

加热产生蒸汽,不使之外溢,容器内随着蒸汽压力的不断增加,温度会随之提高。通常压力在103.4kPa (1.05kg/cm2),容器内的温度可达121.3 C,经15-20分钟,可杀死所有的细菌繁殖体和芽胞。凡耐高温、不怕潮湿的物品,如手术器械、敷料和一般培养基等, 均可用此法灭菌。

6. 请说出紫外线消毒灭菌的原理、弱点、应用范围。

紫外线消毒灭菌的原理是紫外线的波长在200-300nm时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杀菌力最强,它可以干扰DNA勺复制与转录造成细菌的死亡和变异。

但紫外线的的穿透力很弱,不能透过纸张、玻璃、尘埃,故只能用于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灭菌。

五、判断题

1. 无菌操作就是在医疗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止微生物污染或感染。

2. 体温表一般可用煮沸法消毒。

3. 正常微生物群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是有利无害的。

4. 紫外线可以杀菌,因此在手术时应该开紫外线灯消毒空气。

5. 多喝白酒可以对消化道消毒。

答案

1. V

2. X

3. V

4. X

5. X

六、是非改错题

1. 临床应用最多的灭菌法是干烤灭菌法。

2. 化学消毒剂既可用于体外又可用于体内。

3. 为了保障牛奶的卫生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杀菌。

4. 酒精消毒效果最好的浓度是95%。

5. 正常人的膀胱是通过尿道与外界相通,所以是有菌的答案

1. 干烤(湿热)

2. 既可(只能)又(不)

3. 高压蒸汽灭菌法(巴氏消毒)

4.95 %(75%)

5. 有(无)

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形态观察,分布,灭菌消毒)

微生物实验 微生物实验 细菌形态观察 细菌分布 消毒灭菌

细菌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日常维护 2.掌握细菌的三种形态 3.掌握临床常见细菌的形态及染色 4.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 5.了解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及真菌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原理 1. 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1. 在标本欲检部位滴一滴香柏油,然后转换油镜头 2. 从侧面观察并慢慢转动粗调节器,使油镜头浸没在油滴内,当油镜头几乎接触玻片时 停止转动,以免碰撞玻片,用双眼观察目镜,同时调节细调节器,直至细菌清晰 3. 根据需要调节显微镜亮度 2.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维护 1.移动显微镜时,用右手持镜壁,左手托镜座,平端于胸前 2.油镜用毕后,要立即用擦镜纸擦去香柏油;再用滴有二甲苯的擦镜纸擦油镜头;最 后,用干净擦镜纸将镜头上的二甲苯擦去,以免损伤油镜头 3.镜头擦净后,降低接物镜并将其转成八字形,罩好镜罩放入柜内 4.做好使用记录 3.微生物知识 1.细菌按形态分类: 球菌:球形(包括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杆菌:杆状(包括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等) 螺旋菌:螺旋状(包括螺旋菌、弧菌等) 2.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核蛋白体 3.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如肺炎双球菌 鞭毛:又分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如:变形杆菌为周毛菌 菌毛 芽胞:如破伤风梭菌、炭疽芽胞杆菌、肉毒梭菌 4.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原核类、真核类和非细胞类。 原核类:细菌、放线菌、蓝藻、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 5.真菌 单细胞:圆形、芽生孢子。如:酵母菌

3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带答案2016.10.30

第三章细菌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单5选1 1.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消毒 B.灭菌 C.无菌 D.防腐 E.无菌操作 2.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消毒 B.灭菌 C.无菌 D.防腐 E.无菌操作 3.微生物学实验过程中防止污染与感染的方法称为: A.消毒 B.灭菌 C.无菌 D.防腐 E.无菌操作 4.消毒的含义是: A.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5.灭菌的概念是: A.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D.杀死细菌繁殖体 E.使物体不含活菌 6.防腐的概念是: A.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7.无菌是指: A.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物体上无活的微生物存在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8.下列哪项可经巴氏消毒法灭活: A.牛奶 B.空气 C.手术器械 D.基础培养基 E.物体表面 9.巴氏消毒法的温度和时间是:

A.100℃ 10分钟 B.121℃ 15分钟 C.80℃ 10分钟 D.62℃ 30分钟 E.71.7℃ 30分钟 10.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参数为: A.100℃10~20分钟 B.121.3℃15~20分钟 C.80 ℃ 5~10分钟 D.62℃30分钟 E.71.7℃15~30分钟 11.正常微生物群是指: A.广泛存在于正常人体内脏的微生物群 B.存在于正常人体所有腔道的微生物群 C.正常时对人体无害也无利的微生物群 D.存在于出生前后的正常人群体表的微生物群 E.存在于正常人体体表的微生物群 12.条件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条件不包括: A.寄居部位的改变 B.免疫功能降低 C.微生物群分布失调D.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正常微生物群被抑制 E.使用有关的微生态制剂 13.正常微生物群对人体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A.生物拮抗 B.营养作用 C.抗炎症作用 D.免疫作用 E.抗衰老作用 14.大肠杆菌通常寄生于正常人体的: A.皮肤 B.口腔 C.外耳道 D.肠道 E.尿道 15.幽门螺杆菌常寄生于人体的部位是: A.胃 B.口腔 C.皮肤 D.外耳道 E.尿道 16.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属于: A.外源性感染 B.微生物失调 C.交叉感染 D.环境污染感染 E.潜伏感染 17.治疗微生物群失调症可使用: A.维生素 B.纤维素 C.抗生素 D.类毒素 E.微生物制剂 18.*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内明显减少的细菌是: A.双岐杆菌 B.乳酸杆菌 C.大肠杆菌 D.葡萄球菌 E.肠球菌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 施研究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于皓 姓名:乔利敏 专业(班级):环境11-2班 学号:1129010211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11-2乔利敏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对于环境的污染和控制,已成为各国科学界、公众和立法的注意焦点之一。大气微生物污染是环境污染之一,大气微生物能够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疾病的传播,导致工农业产品腐烂变质,尤其近年SARA、禽流感、超级细菌等疾病的流行和暴发,特别是近年来室内污染的加剧,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及经济发展[1]。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内外不少学者对大气微生物的污染进行了综合性研究。本文就国内外大气微生物特性来源、污染分布、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大气微生物;分布现状;污染特征;防治措施 Abstract: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human progress, for the control of pollu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cus of national attention to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 public and the legislature. Airborne microbes pollution is one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airborne microbes can lead to the spread of diseases in humans and animals and plants,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cause rot,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SARA, avian flu and other diseases prevalent superbugs and outbreak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indoor air pollution intensifie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 o protect and improve the human environment,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microbial pollution of the atmosphere, many scholars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tudy.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ial origin abroad atmospheric pollution distribution, research progress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reviewed. Keyword: airborne microbes; distribution of the status quo;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on 0:引言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菌存在的科学家是()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弗莱明 D.达尔文 2.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这样做 的目的主要是() A. 抑制细菌繁殖 B. 不让营养流失 C. 防止水分蒸发 D. 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 3. 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A.木耳 B.酵母菌 C.青霉菌 D.曲霉4. 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共同的结构是都具有()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成形的细胞核 D. 叶绿体 5. 把洋葱表皮细胞与细菌相比,最重要的区别是() A. 细菌的细胞小 B. 细菌细胞形状有多种 C. 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细菌的细胞中缺少DNA 6. 在生物圈中,大多数细菌只能作为分解者,这是因为() A. 大多数细菌缺乏叶绿体 B. 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大多数细菌缺少液泡 D. 细菌不需要呼吸 7. 下列细胞中,不能形成生物体的是() A. 芽孢 B. 受精卵 C.精子 D. 孢子

8. 在发霉的橘子皮上,有肉眼能看见的是一个个() A. 芽孢 B. 孢子 C. 孢子印 D. 菌落 9. 人们食用的蘑菇、医用的灵芝属于() A植物 B细菌 C真菌 D.病毒 10. 细菌的生殖方式一般是() A. 出芽生殖 B. 孢子生殖 C. 分裂生殖 D. 营养生殖 11.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 B.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 C.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丰富的有机物 D. 有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氧 12. 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的。该“毛”属于() A. 霉菌 B. 大肠杆菌 C. 乳酸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13.区分细菌和真菌菌落的方法是() A. 看菌落的颜色 B. 看菌落的形态 C. 看菌落的体积 D. 看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14.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正确的是() A.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冰箱 B. 配制培养基→接种→高温灭菌→冰箱 C.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30℃恒温箱 D. 配制培养基→接种→ 30℃恒温箱→观察15.下面关于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1. 内容 1.土壤中的微生物 由于土壤具备了各种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水分、空气、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条件,所以成了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可以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也是它们的大本营,土壤微生物通过其代谢活动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物质转化,因此,土壤微生物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大,类型最多,是人类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 2.水体中的微生物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水中溶解或悬浮着多种无机和有机物质,能供给微生物营养而使其生长繁殖,水体是微生物栖息的第二天然场所。 ?淡水微生物 淡水中的微生物多来自于土壤、空气、污水或动植物尸体等,尤其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常随土壤被雨水冲刷进入江河、湖泊中。来自土壤中的微生物,一部分生活在营养稀薄的水中,一部分附着在悬浮于水体中的有机物上,一部分随着泥沙或较大的有机物残体沉淀到湖底淤泥中,成不水体中的栖息者,另外也有很多微生物因不能适应水体环境而死亡。因此,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一般要比土壤中的少。 水中微生物的含量和种类对该水源的饮用价值影响很大。在饮用水的微生物学检验中,不仅要检查其总菌数,还要检查其中所含的病原菌数。由于水中病原菌数比较少,所以通常采用与其有相同来源的大肠菌群的数量作为指标,来判断水源被人、畜粪便污染的程度,从而间接推测其他病原菌存在的概率。 我国卫生部门规定的饮用水标准是:1ml自来水中的细菌总数不可超过100个(37℃,培养24h),而1000ml自来水中的大肠菌群数则不能超过3个(37℃,48h)。 ?海水微生物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咸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7.5%。一般海水的含盐量为3%左右,所以海洋中土著微生物必须生活在含盐量为2%~4%的环境中,尤以3.3%~3.5%为最适盐度。海水中的土著微生物种类主要是一些藻类以及细菌中的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弧菌属和一些发光细菌等。 3.空气中的微生物 空气中并不含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充足的水分和其他条件,相反,日光中的紫外线还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因此,它不适宜微生物的生存。然而,空气中还是含有一定数量来自土壤、生物和水体等的微生物,它是以尘埃、微粒等方式由气流带来的。因此,微生物的分布是世界性的。但微生物在空气中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凡含尘埃越多或越贴近地面的空气,其中的微生物含量就越高。在医院及公共场所的空气中,病原菌特别是耐药菌的种类多、数量大,对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十分有害。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第2章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学习要点 一、细菌的分布 1. 土壤 主要存在一些自营菌和腐物寄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土壤中也有一些随着人及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残骸进入土壤的致病菌,但只有能形成芽胞的致病菌,如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芽胞杆菌等可长时间存活。 处理被泥土污染的创伤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的感染。 2.水 如被人和动物粪便污染,就可能带上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霍乱弧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钩端螺旋体等。通过水源易引起各种感染,特别是消化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3.空气 空气中的细菌是吸附在尘埃微粒上,常见的致病菌有结核分支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百日咳鲍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军团菌等,可引起呼吸道传染病或伤口感染。 4.有生命物体的表面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 这些部位能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条件,存在着复杂的细菌群及其它微生物,包括致病菌和非致病菌。 5.无生命物体的表面和与外界相通的内表面 其细菌均来源于土壤、水、空气以及人和动物的污染。 二、消毒与灭菌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来抑制或杀死外环境中及机体体表的微生物,以防止微生物污染或病原微生物传播的方法。 以下术语常用来表示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微生物的杀灭程度。 消毒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灭芽胞或某些非

病原微生物。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 灭菌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经过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需进入人体内部的医用器材要求绝对无菌。 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 无菌不存在活菌的意思。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它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清洁是指通过除去尘埃和一切污秽以减少微生物数量的过程。是物品消毒、灭菌前必须经过的处理过程,有利于提高消毒、灭菌的效果。1.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灭菌法 高温对细菌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但细菌芽胞对温度的抵抗力较繁殖体强。 (1) 干热消毒灭菌法 ①焚烧: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焚烧。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等。 ②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口等的灭菌。 ③干烤:利用干烤箱灭菌,一般加热至160℃~170℃经2 h。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 (2) 湿热消毒灭菌法 ①巴氏消毒法: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以保持食物中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今广泛采用加热至71.7℃持续15~30s。 ②煮沸法:一般细菌的繁殖体5min能被杀死。此法常用于消毒食具、刀剪、注射器等。 ③高压蒸汽灭菌法:是一种最有效的灭菌方法。当蒸汽压力达到103.4 kPa(1.05kg/cm2),温度为121.3℃,如维持15~20min,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此法常用于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和敷料等耐高温、耐湿热物品的灭菌,是医院使用最广的灭菌方法。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 描述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征。 3?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条件。 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 情感目标 1 ?树立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的思想意识,从而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 ?通过做“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难点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细菌和真菌的个体虽不及动植物高大,但它们在生物圈中却几乎无处不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已有的生活常识思考几个问题一一 ①家里吃剩的饭菜存放的时间久了就会变酸,这是什么在作怪? ②橘子或面包存放久了,表面会有一些毛状物,为什么? ③腐烂的树枝上会长出一些木耳,木耳实际上是哪种生物? ④现代社会,啤酒是餐桌上的不可缺少的饮料,你知道它是用一种叫酒曲的霉菌制出的 吗?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广泛。土壤、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内外,甚至寒冷的极地和很热的温泉中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二)菌落的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你能用肉眼看到单独存在的细菌、真菌吗? 真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多细胞的,一类是单细胞的。像蘑菇、木耳这些是属于多细胞 的大型真菌,比较高等。单细胞真菌低等,个体也比较小,用肉眼很难看到。当家里的面包、馒头或 橘子等放久后,我们却能看到它们发霉了,霉菌个体微小,为什么我们又能看得到呢? 2、菌落的概念 因为数量多,所以聚在一起的时候目标就大,所以我们可用肉眼直接看到。像这样的,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产生许

3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带答案2016.10.30

第三章细菌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单 5 选1 1.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 消毒 B. 灭菌 C. 无菌 D. 防腐 E. 无菌操作 2. 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 消毒 B. 灭菌 C. 无菌 D. 防腐 E. 无菌操作 3. 微生物学实验过程中防止污染与感染的方法称为: A. 消毒 B. 灭菌 C.无菌 D.防腐 E. 无菌操作 4.消毒的含义是: A. 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 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5. 灭菌的概念是: A.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D.杀死细菌繁殖体 E. 使物体不含活菌 6. 防腐的概念是: A. 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 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7. 无菌是指: A. 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 物体上无活的微生物存在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8. 下列哪项可经巴氏消毒法灭活 : A. 牛奶 B. 空气 C.手术器械 D. 基础培养基 E. 物体表面 9. 巴氏消毒法的温度和时间是:

A. 100 C 10 分钟 B.121 C 15 分钟 C.80 C 10 分钟 D.62 C 30 分钟 E.71.7 10. 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参数为: A.100 C 10?20分钟 B.121.3 C 30 分钟 C 15?20 分 钟 C.80 C 5?10分钟 D.62 C 30分钟 E.71.7 C 15?30 分钟 11. 正常微生物群是指: A. 广泛存在于正常人体内脏的微生物群 B. 存在于正常人体所有腔道的微生物群 C. 正常时对人体无害也无利的微生物群 D. 存在于出生前后的正常人群体表的微生物群 E. 存在于正常人体体表的微生物群 12. 条件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条件不包括: A.寄居部位的改变 B ?免疫功能降低C.微生物群分布失调 D. 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正常微生物群被抑制 E. 使用有关的微生态制剂 13. 正常微生物群对人体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A .生物拮抗 B .营养作用 C .抗炎症作用 D .免疫作用 E .抗衰老作用 14. 大肠杆菌通常寄生于正常人体的: A .皮肤 B .口腔 C .外耳道D 15. 幽门螺杆菌常寄生于人体的部位是: A .胃 B .口腔 C .皮肤D 16. 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属于:肠道E.尿道外耳道E.尿道 A .外源性感染 B .微生物失调 D .环境污染感染 E .潜伏感染 C .交叉感染 17. 治疗微生物群失调症可使用: A .维生素 B .纤维素 C .抗生素 D. 类毒素E. 微生物制剂 18.* 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内明显减少的细菌是 A. 双岐杆菌B .乳酸杆菌C .大肠杆菌D .葡萄球菌 E .肠球菌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完整版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 设计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北京市十一学校邢凤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2.知道培养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等过程。 3.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互相交流经验,学会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点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教学难点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四、教学准备 教师:培养菌落实物、培养基(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并高温灭菌)、发霉的橘子、牛肉浸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实物、无菌棉签,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对生态系统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在整个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生活中哪些环境中的细菌、真菌比较多哪些环境中比较少哪些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同学们会认为,脏的地方(比如厕所)、温暖潮湿的地方、抹布等细菌和真菌比较多。太空中、干燥的地方、消毒水里细菌和真菌比

较少,而实际上这种认识不是完全正确的。教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马桶与手机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同学们可能都认为当然是马桶微生物数量多。 教师展示马桶与手机相比的数据。 1.由英国《which》杂志开展的研究共抽样检测了30个手机。调查表明:现在英国人使用的6300万支手机中有1470万支手机存在健康隐患。 2.一支普通手机上所携带的有害细菌量是男厕所一个冲厕手柄所携带细菌量的18倍,手机成为更大的卫生隐患。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如何分布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微小生物。 【设计意图】从学生了解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入手,再通过马桶和手机比较,发现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二)菌落的观察 通过资料我们知道手机上的细菌数量可能要比马桶的还要多,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们可否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如果做实验,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会对此提出很多的疑问如“细菌太小,看不见”“数量太多,没办法计数”“如何取细菌?”等。教师展示电子扫描电镜下依次放大7万倍后的钉子表面的细菌,让同学们认识到,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无处不在,而它们数量之多、个头之小的确成为我们实验中遇到的大难题。如何能让我们用教室现有的条件就可以进行探究呢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它们呢同学们可能会想到发霉、腐败食物上的黄点或霉点。教师展示培养基上培养的大肠杆菌的图片,这些培养基上呈乳白色的不同大小的圆点就是大肠杆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细菌和真菌会不断地进行分裂生殖,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成为菌落。1 mm3大小的菌落中,就可含有数十亿乃至数百亿个的个体。 每两个同学一组,教师给每组准备一个已经接种并培养好的培养皿,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并完成以下任务。 1.参照教材,比较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何区别并完成表格。 2.判断提供的实物中哪些是细菌菌落哪些是真菌菌落

人体细菌多的地方

人体细菌多的地方 人体细菌多的地方 来自:符惠玲22小时前|阅读原文到了冬季大家是不是洗澡的频率有所降低呢?冬季寒冷导致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都开始减缓,皮脂分泌也有所减少,所以并不适合频繁的洗澡。而人体的有些地方的即使频繁的洗澡也不能改变其“脏”的事实,人体是一个细菌体,身体上分布着大量的细菌,有有益菌也有有害细菌。那么人体上细菌最多最容易脏的部位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一同来了解人体上最容易脏的地方在哪里,同时又该如何正确清洗这些部位。 一、肠道肠道作为人最大的消化器官和排毒器官,决定人类的外在容颜美丽与否。同时,肠道也是人体中堆积细菌最多的地方,同时存在着有益菌和有害菌。人体的肠道中存在大约400多种细菌,其个数多达10万亿个,同时人体的80%的免疫系统在肠道周围。所以,肠道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是否健康,是否长寿。 1.有益菌的作用有益菌在肠道内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其一是促进毒素的排泄,进入人体的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变成排泄物,有益菌在肠道内吸收水分,使粪便变软易于排泄。同时抵抗有害菌的破坏,刺激肠道蠕动,使排便顺利。其二,有益菌促进维生素的合成,食物在肠道内的吸收离不开有益菌的分

解,同时促进维生素的合成。如维生素B1、B2、B6在肠道内合成,有助于热量的产生。其三,有益菌对抗病原细菌,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有益菌也具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对人体的毛发发育具有一定的作用。 2.有害菌的危害 肠道内有害菌的危害非常多,近乎所有疾病都和肠道有关。首先,有害菌会导致肠道排泄不畅或排泄速度太快,如出现便秘、排便困难,又或者出现肠道蠕动较快,出现腹泻现象。其次,导致有害物质的再次吸收,有害菌会随着肠道的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参与循环。引起人体疾病,如口臭、呕吐、疲倦和皮肤干燥等现象。另外,如果出现便秘,在肠道内还会出现憩室,憩室内的粪便会转变为毒素,长期容易导致肠道细胞癌变,增加患癌风险。如何清理肠道细菌 上文我们提到了肠道内两类细菌的不同作用,并不是所有细菌都是有害身体的,想要身体健康,那么对于肠道可以增加有益菌的含量,减少有害菌的作用。 1.可以给肠道增加乳酸菌乳酸菌至少有18个属,分为200多种,广泛的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肠道内乳酸菌和人体的健康、容颜、寿命有着极其大的关系。同时,乳酸菌也分为好坏两种,以双歧杆菌、屎肠球菌为例就属于有益菌。随着人体的衰老或生病,肠道内乳酸菌的含量会降低100-1000倍。待到人即将去世时,体内的乳酸菌会完全消失,所以乳酸菌又有“长寿菌”的称呼。一般富含有益身体的乳酸菌食物有酸奶、

细菌的分布消毒和灭菌

细菌的分布消毒和灭菌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医学微生物学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细菌的分布、消毒和灭菌 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 _____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正常人体,树立“有菌观念”,从而认识无菌操作对 于微生物学及医学实践的重要性。 2. 了解正常人体中寄居着种类繁多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不引起人类疾病,称为正常菌 群。熟悉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掌握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3. 观察细菌鞭毛的变异 4. 熟悉生物因素对细菌的作用 二、 实验材料 三、 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大肠杆菌肉汤培养液、枯草杆菌肉汤培养液、无菌毛细吸管、 肉汤培养基管、电炉、锅子、高压灭菌器、接种环、酒精灯、紫外线灯、大肠杆菌培养物 四、 操作方法 1. 细菌的分布 1) 空气中的细菌(8人一组) 2) 取普通琼脂平板一个,打开盖暴露于空气中约15-30分钟,然后盖好,放37℃ 温箱孵育24小时后观察结果,计算有多少个菌落。 3) 手指皮肤上的细菌(8人一组) 4) 用手指直接涂于普通琼指平板上,放37℃温箱孵育,24小时后观察结果,记录 有多少种不同特征的菌落。 2. 消毒和灭菌 1) 煮沸与高压灭菌法(2人一组) 2) ●菌液: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3) ●甲组:煮沸(100℃,5min ) 4) ●乙组:高压灭菌法(121 ℃,20min ) 5) ●丙组:不作任何加热处理 6) 紫外线灭菌(8人一组) 图1 图1 ① 以灭菌接种环挑取大肠埃希菌培养物,于琼脂平板上作来回密集划线接种。 ② 半启皿盖(将皿盖遮住涂面的1/2),置于紫外线灯下lm 以内接受照射30分钟。 ③ 盖上皿盖,于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 3. 抗生素的抗菌试验 图2 4. ●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1 号、2号 5. 示教 抑菌圈 uv30’ 培养箱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 皮肤上的细菌往往与个人卫生及环境情况而有所差异。最常见的是革兰氏阳性球病,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见,有时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当皮肤受损伤时,可引起化脓性感染,如疖、痛。在外阴部与肛门部位,可找到非致病性抗酸性耻垢杆菌。 口腔中的细菌,口腔温度适宜,含有食物残渣,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条件。口腔中的微生物有各种球菌、乳酸杆菌、梭形菌、螺旋体和真菌等。 胃肠道的细菌,因部位而不同,胃酸的杀菌作用,健康人的空肠常无菌。若胃功能障碍,如胃酸分泌降低,尤其是胃癌时,往往出现八叠球菌、乳酸杆菌、芽胞杆菌等。成年人的空肠和回肠上部的细菌很少,甚至无菌,肠道下段细菌逐渐增多。大肠积存有食物残渣,又有合适酸硷度,适于细菌繁殖,菌量占粪便的1/3。大肠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大肠杆菌、脆弱类杆菌、双歧杆菌、厌氧性球菌等,其他还有乳酸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真菌等。 呼吸道的细菌,鼻腔和咽部经常存在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等。在咽喉及扁桃体粘膜上,主要是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占优势,此外还经常存在着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如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等。正常人支气管和肺泡是无菌的。 泌尿道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仅在泌尿道外部有细菌存在,如男性生殖器有耻垢杆菌,尿道口有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及杆菌;女性尿道外部与外阴部菌群相仿,除耻垢杆菌外,还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生殖道细菌,阴道内的细菌随着内分泌的变化而异。从月经初潮至绝经前一般多见的为阴道杆菌(乳酸杆菌类);而月经初潮前女孩及绝经期后妇女,阴道内主要细菌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 机体的多数组织器官是无菌的,若有侵入的细菌未被消灭,则可引起传染。因而在医疗实践中,当手术、注射、穿刺、导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细菌感染。

微生物实验报告材料(微生物形态观察、分布、灭菌消毒)

微生物实验 微生物实验细菌形态观察 细菌分布 消毒灭菌

细菌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日常维护 2.掌握细菌的三种形态 3.掌握临床常见细菌的形态及染色 4.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 5.了解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及真菌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原理 1. 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1. 在标本欲检部位滴一滴香柏油,然后转换油镜头 2. 从侧面观察并慢慢转动粗调节器,使油镜头浸没在油滴内,当油镜头几乎接触玻片时 停止转动,以免碰撞玻片,用双眼观察目镜,同时调节细调节器,直至细菌清晰 3. 根据需要调节显微镜亮度 2.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维护 1.移动显微镜时,用右手持镜壁,左手托镜座,平端于胸前 2.油镜用毕后,要立即用擦镜纸擦去香柏油;再用滴有二甲苯的擦镜纸擦油镜头;最 后,用干净擦镜纸将镜头上的二甲苯擦去,以免损伤油镜头 3.镜头擦净后,降低接物镜并将其转成八字形,罩好镜罩放入柜内 4.做好使用记录 3.微生物知识 1.细菌按形态分类:

球菌:球形(包括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杆菌:杆状(包括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等) 螺旋菌:螺旋状(包括螺旋菌、弧菌等) 2.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核蛋白体 3.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如肺炎双球菌 鞭毛:又分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如:变形杆菌为周毛菌 菌毛 芽胞:如破伤风梭菌、炭疽芽胞杆菌、肉毒梭菌 4.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原核类、真核类和非细胞类。 原核类:细菌、放线菌、蓝藻、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 5.真菌 单细胞:圆形、芽生孢子。如:酵母菌 多细胞:菌丝及孢子、孢子出芽。如:霉菌 6.白假私酵母菌(白念) 生物学性状:G+单细胞真菌、芽生孢子、类酵母型菌落 厚膜孢子、假菌丝有助于鉴定 致病性:皮肤粘膜——鹅口疮、内脏感染、CNS感染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反思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通过学生在课下自习,并完成学案,在课上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讨论教师有力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使生物课堂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自由和充分发展的目的。 一、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解决问题 由于本节课涉及到微生物技术方面的概念与操作,学生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因此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来总结出特点及操作方法。以弥补部分学生预习时走马观花,应用时模模糊糊的现象。如,在学生做学案前,我们给了同学2分钟的时间阅读了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画出重难点,并把不懂得在课本做好标记。这样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中依托教材,寻找问题答案的好习惯。 二、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能将有效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兴趣,为学习者与知识间架起有效的桥梁。如,在导入新课时,我用身边的实例,在夏天经常看到馒头长了一些“毛”,这是真菌中的霉菌,另外,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细菌,那么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是怎样存在的呢?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领悟到细菌和多数真菌较“小”“分布广”的特征。 再比如,学生对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只有从书上简短的几行文字中有个大致印象,而后面探究活动中学生要具体应用这些方法步骤。我认为学生平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因此在教学中上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加以指导,教师既为后面学生的探究学习扫清障碍,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由于时间有些紧张,这节课中设计方案展示环节讨论的不 够充分,只展示了两个小组。并且组间评价展开的也不充分。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时间的合理安排。 1/ 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知识点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馒头变质长的霉、水果上长的“毛毛”,是真菌中的霉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强调:一个菌落只有一种细菌或真菌) 3、培养细菌或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冷却③接种④恒温培养 4、高温灭菌的作用:杀死混在培养基内的细菌以及真菌的孢子等,排除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 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有机物。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第二节细菌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 2、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真菌),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3、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一颗小米粒),单细胞结构。 4、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 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5、细菌的结构特点: 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 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 绿体; 特殊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 用),有些细菌有鞭毛(运动);有些细菌在生 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 能力的休眠体)。 掌握课本60页细菌结构示意图。 6、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 7、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8、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①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②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③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④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北京市十一学校邢凤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2.知道培养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等过程。 3.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互相交流经验,学会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点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教学难点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四、教学准备 教师:培养菌落实物、培养基(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并高温灭菌)、发霉的橘子、牛肉浸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实物、无菌棉签,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对生态系统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在整个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生活中哪些环境中的细菌、真菌比较多哪些环境中比较少哪些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同学们会认为,脏的地方(比如厕所)、温暖潮湿的地方、抹布等细菌和真菌比较多。太空中、干燥的地方、消毒水里细菌和真菌比较少,而实际上这种认识不是完全正确的。教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马桶与手机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同学们可能都认为当然是马桶微生物数量多。 教师展示马桶与手机相比的数据。 1.由英国《which》杂志开展的研究共抽样检测了30个手机。调查表明:现在英国人使用的6300万支手机中有1470万支手机存在健康隐患。

微生物的分布

微生物种类繁多。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非常广泛,它们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动植 物体和人体中,一些极端环境中也有微生物生存。 一、大气圈中的微生物 大气圈中含有微生物,但因为大气中缺乏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加上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致使大气圈不能成为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场所。大气圈中的微生物主 要是随尘埃飘浮到空中去的,而且多数以孢子或其它休眠体形态存在。 凡含尘埃较多的空气,其中所含的微生物种类与数量亦较多。一般在禽畜舍、公共场所、医院、厕所、宿舍、城市繁华街道和居室内的空气中,微生物含量较高,而在 海洋、高山、森林地带、终年积雪的山脉或极地上空的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就极少。 空气中的微生物与空气中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南方梅雨季节,空气中湿度大,霉菌含量很高,衣服等日用品极易发霉,而到了秋冬季,空气中的霉菌含量很少。 微生物在大气中的种类和数量随地区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同尘埃的总量和性质也有密切关系。有些微生物类群经常出现于大气中,如霉菌、酵母菌、芽胞杆菌。城市上 空还经常出现病原微生物。它们的数量和种类随季节的更替和气候的变化而有不同, 如降水可以将微生物从空气中移走。气流是空气中微生物传播的主要因素,有些种类 可以借气流跨过大洋,造成世界性的分布。大气微生物 是环境和卫生科学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对象。 二、岩石圈中的微生物 岩石圈是生物学上不活跃部位。地壳的岩石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火成岩内部没有微生物生活的条件。在岩石的裂隙中和岩石同水分与空气相接触的表面则是 少数微生物的生境,常有细菌、藻类、真菌、地衣生长,称为岩生(rock inhabiting)微生物。它们之中有些种类产生有机酸和螯合物,可以溶解硅酸盐和其它矿物,获得养料。有些叫内岩生的微生物(endoliths)可以生活在某些岩石碎片层之下,甚至在深达450m岩层中也有生活着的微生物(Amg等,1993)。20世纪90年代有些研究者配合地质勘探进行地下微生物研究,发现岩层中有多种微生物生存。有一个研究组在北美9000多万年前白垩纪沉积岩的深处含水层发现了厌氧微生物群,包括铁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等,其数量达每毫升地下水4 000个细胞(Sterens and Mckinley,1996)。微生物在地下环境中广泛地定居,它们具有不同的代谢机制来生存,如食岩石真菌(rock-eating fungi)可以从岩石中获得养料(Jongmans等,1997)。这是微生物生 态学研究得尚少的一个方面。 沙漠虽不属岩石圈范畴,但它在养料贫瘠性上同岩石有类似之处。热带沙漠中主要是细菌和蓝细菌,寒冷的极地沙漠中除原核生物外,还有真菌生活,以及它们的共生体——地衣的生长。海洋沿岸的许多地方是水圈和岩石圈的界面,常有大量藻类和蓝细 菌定居在岩石上。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实验三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目的】 ①了解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正常人体,树立“有菌观念”,从而认识无菌操作对于微生物学及医学实践的重要性。 ②了解正常人体中寄居着种类繁多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不引起人类疾病,称为正常菌群。 ③熟悉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学习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④了解不同细菌对外界因素具有不同的抵抗力。 一、细菌的分布检查 (一)空气中的细菌检查 【材料】 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 【方法】 ①取普通琼脂平板一只开启皿盖,培养基面向上放于实验桌上,暴露5~ 30min后盖好。 ②置37℃培养18~24小时后观察结果。 【结果】(填表10-1) 平板培养基表面或多或少有菌落生长。 (二)地面水中的细菌检查 【材料】 地面水(河水、井水或池水)、高层琼脂培养基、1ml无菌吸管、灭菌培养皿。 【方法】 ①以无菌吸管吸取1ml地面水,加入灭菌平皿中。 ②将已溶化且冷至45℃左右的高层琼脂倾注人上述平皿中,加盖后轻轻摇动,使水与琼脂充分混匀,静凝。 ③37℃ 24小时后取出观察,计数菌落。 【结果】(填表10-1) (三)衣服、票证、头发、手指皮肤上的细菌检查 【材料】 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 【方法】 取普通平板一个,用蜡笔在平板背面玻璃上划成四等分,并贴上标签(图 10-1)。然后以无菌操作法,用衣袖角、票证、头发及手指或指甲内污物,在平板培养基表面相应部位轻轻涂抹,置37℃培养24 【结果】填表 培养基表面涂抹处有菌落生长。衣服、票证、头发、

手指皮肤上的细 菌检查 (四)正常人体咽喉部的细菌检查 【材料】 血液琼脂平板培养基、灭菌棉拭、接种环、酒精灯。 【方法】 取灭菌棉拭一支,在被检查者咽喉部轻轻涂擦后,再涂于血液琼脂培养基—侧,然后改用灭菌接种环作分离划线接种。盖上皿盖,37℃孵育24小时(或者采用咳喋法)。 【结果】(填表10-1) 琼脂平板表面有菌落生长。其中占优势的是一种细小菌落,其周围有草绿色的不完全溶血环。此为咽喉部的正常菌群—甲型链球菌。 (五)实验结果观察(填表) 二、消毒灭菌试验 (一)煮沸与高压灭菌法 【原理】 高温对细菌有明显的致死作用,主要机制是凝固菌体蛋白质,也可能与细菌DNA单螺旋断裂、细菌细胞膜功能受损及菌体内电解质浓缩有关。 湿热灭菌法所需温度比干热法为低,时间较短。尤其是高压蒸气灭菌,因增加压力而提高沸点,灭菌效果最佳。有芽胞的细菌由于对热的抵抗力比无芽胞细菌强,所以只有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才能将芽胞彻底杀灭。 【材料】 琼脂平板两块、肉汤管两支、大肠埃希菌和枯草芽胞杆菌肉汤培养物。 【方法】 ①取琼脂平板两块,用记号笔分别在二平板底部玻面上,注明大肠埃希菌和枯草芽胞杆菌,并分别将二块平板底玻璃面划分三等份,于每块平板的三等份上分别注明对照、加热100℃ 10min及加热121℃ 20min。 ②取肉汤管二支,分别注明加热100℃ l0min及加热121℃ 20min,用毛细吸管吸取大肠埃希菌肉汤培养物,于上述二支肉汤管中各加入菌液一滴。混匀,再用接种环于二支肉汤管的任何一管中取一环菌液接种于大肠埃希菌平板的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