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究发现

科学家研究发现
科学家研究发现

10种基本能力造就孩子将来

孩子需因材施教”、“绽放个性”向导能力逐步形成,人生过程总需各种能力填充来完善个人品质、意志、技能等等的。

第一、养成规律作息,学会时间管理的能力

规律作息,就是时间管理,一个懂得时间管理的人,就懂得掌控人生,计画未来,将工作和休閒的时间规划清楚,平时养成规律的作息,对未来迈向成功之路有极大的影响。

第二、培养运动习惯,训练自理能力

学习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学习效果就的大打折扣,没有健康的身体,连心灵也的出现问题。因此,从小就该培养喜爱运动的人格特质。

第三、从生活中培养良好人际关係的能力

人际关係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不仅能让家庭更为和顺,将来在职场上,及工作上都能相处融洽。因此,培养小孩的人际关係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第四、训练表达能力,培养与人分享的能力

E世代的孩子表达能力越来越简化,甚至常有词不达意的现象;其实不善表达自我对未来职场竞争是非常吃亏的。训练小孩的表达能力,培养愿意与他人分享的人格特质,是小孩非学不可的事。

第五、培养兴趣,拥有多元发展的能力

孩子的成长就像种植一颗大树,大树应该长得宽广茂密的,而不是一枝独秀、高高在上、且没有任何陪衬的,那会给人孤寂感。

第六、习惯大自然,发挥尊重生命的能力

让小孩认知大自然的奥秘、生态的演进、环保的必须,都是培育幼儿健全人格的主题,一方面是让幼儿享受大自然美好的情境教学,另一方面可让小朋友体会且发挥尊重生命的潜能。

第七、尝试新事物,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一直强调所谓竞争力,但对家长而言,要如何才能培养小孩的竞争优势?难道一定得透过课业竞争或是工作竞争取得优势?其实在生活裡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孩子,才是真正具有优势的一群。

第八、乐于帮助他人,训练团队分工的能力

孩子天性是善良的所有的比较和竞争是大人在无形中教导出来的错误行为,其实孩子间彼此的互动自然且具有乐趣,无奈大人喜欢将自已社会化的不当观念表达出来,无形中误导了孩子的互动行为。

第九、遵守规范,培养适应未来的能力

自由民主是未来的趋势,也是我们所追求与努力的方向,自由民主的社会要奠基在个人的守法守纪,培养小孩遵守规范的情操当然也是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第十、乐于参与,启发主动学习的能力

学习本来就场持续不断的历程,孩子对事物的好奇是学习的动力,经由探索产生了学习。启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是持续优势的重要关键。

四大特点培养孩子的判断推理能力

1、注意扩大孩子的眼界,不断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和经验,以促进孩子判断推理能力的发展。

孩子的生活经验狭窄,但思维的特点很具体形象,所以父母要想培养孩子的判断推理能力,就要从感知、获得经验、丰富表象入手。感知是认识的开端,脱离感知的语言讲授,是不可能使幼儿形成概念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亲自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从多方面去感知对象,从而比较全面的了解事物本质。例如,让孩子动手将水冻成冰块,并通过看、摸、拿、尝,放在水里,摔在地上等,多方面感知冰具有冷、滑、硬、透明、脆、能够浮在水面、遇热化成水等特征。

2、要注意引导孩子进行比较训练,了解事物之间鲜明的本质区别,以锻炼孩子的分辨能力。

比较是区别事物异同的过程,是归纳分类的前提。如果父母要引导孩子比较事物的差异,就以突出事物的鲜明特征,比较事物的相同点,以归纳事物的共性。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加鲜明地突出事物的本质,从而有效地促进孩子正确概念的形成。如让孩子同时观察比较牛和羊,说出它们的异同点,帮助孩子正确地树立牛和羊的概念。

3、注意锻炼提高孩子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帮助孩子用词语来概括总结事物。

认识事物的本质之后,还必须引导孩子用词语加以概括,使孩子将零散的表象整理成概念,从而更加明确了概念。如跟孩子一起做豆芽的实验,便要帮助孩子用词语加以总结概括:“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当的温度。”只有帮助孩子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概念,才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提高孩子的判断推理能力。

4、引导孩子多做运用概念的练习,锻炼提高孩子的正确判断推理能力。

运用是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标志。如果父母能够因势利导地给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让他思考和回答,这样就能很好地锻炼孩子正确判断推理的能力。如带孩子出去玩时,天色有点阴暗,就问孩子:“你看会不会下雨?”如果看不出来,父母就借此机会告诉他:“象今天,天阴得厉害,蜻蜓飞得又很低,会下大雨。”然后再引导孩子找找其它下雨前的征兆。

右脑开发就在宝宝的生活当中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主要负责人的理性、语言、文字、分析等;而右脑主要负责音乐、形象、经验、直观等认识,因此右脑的“感觉”更强、更敏感,我们经常说的创造性思维也多数是右脑的产物。

日本儿童教育专家研究出了一些新理论,他们认为,人脑在3岁前发育完成60%,在6岁前发育完成90%,但在这期间左右脑的发育速度并不一样:右脑在3岁前就已发达,而左脑则要在4-5岁时才发达。如果在幼儿期间有意识地加强对孩子右脑的开发,对他以后的创新能力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右脑开发的同时,

也进一步促进了左脑的发育。

其实宝宝右脑开发的过程并不复杂和困难,只是之前没有人有这个意识,或孩子在幼儿期的生活习性的原因,没有让右脑得到有效的开发,父母只要用心,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可以对宝宝进行右脑开发训练。

如饭菜端上桌后,先用盖子盖住,让宝宝闻闻菜的味道猜猜是什么菜;坐滑梯时试试趴着滑下来;寻找出图片上隐藏在蝴蝶花后面的蝴蝶......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事,其实都可以是开发宝宝右脑的直接方式。

在二岁以前,宝宝右脑开发的方式主要以感官刺激为主,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接受感知经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本体的感知经验,宝宝大脑里接受的刺激经验越丰富,以后提取的信息和经验也就越多;而第二阶段就是使用这些经验。

所以,开发宝宝的右脑就是让他在早期接受丰富的生活经验,只要父母重视并有意识地进行科学的指导,你就是开启宝宝智慧之门的第一人。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那些能够过目不忘的人也只是右脑在幼儿时期开发了3%左右。一个人的右脑如果被开发利用1%,这个人在平时已经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如果开发到3%那这人就是天才;如果开发到10%,那他就比爱因斯坦还聪明。有研究表明,爱因斯坦的大脑也不过被开发利用了不到10%而已。

果果看着果果妈手中飞快闪过的颜色卡,听着果果妈依照不同颜色的闪卡读出的对应颜色,并表现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就好像妈妈是在自顾自地快速读着手中闪卡的颜色一般。忽然,果果妈随机抽出红色和黑色的卡片分别用两只手拿着,问果果:“红色在哪里?”果果毫不犹豫地扑向了妈妈的右手,而果果妈的右手拿着的就是那张红色的卡片。果果妈再随机抽取了几次色卡问果果,果果都准确无误地选对了相应的色卡。这使果果妈感到十分惊讶。

幼儿教育专家说,这是果果接受了右脑开发课程一个月(每天3次、每次5分钟)后的表现,而果果能做到的事,每个宝宝都能做到。

创新来自于智慧,智慧来自于右脑。右脑比左脑作用大,但是应试教育都在训练左脑,而忽略了右脑的开发,而右脑才是主要的。早在19世纪德国学者卡尔·维特就提出,年龄越小婴儿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若不及时刺激右脑发育、培养、巩固、输入更多的信息,那么,孩子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才吸收能力将在6岁左右逐渐消失。

右脑开发也可以说是大量快速输入潜意识信息。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会认为:现在开始让宝宝学习根本就是徒劳,孩子太小,根本就理解不了,让孩子这么小就学习,将来上学了可能会不专心。然而事实却是,在宝宝3岁前尤其是的0~16个月的专注敏感期和探索敏感期,学习能力与生俱来,学习对孩子们来说不是压力。

婴儿的学习特点是不求理解,全盘吸收,也被称为潜意识学习法,这也是右脑的学习特点。成人学习的特点是理解式的记忆,不论是从学习速度、吸收信息的数量上都是无法和婴儿的学习能力相比较的。右脑开发的黄金期是宝宝3岁前。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中有着很大潜能都隐藏在大脑的右脑中,右脑知识信息存储量是左脑的100万倍。

宝宝从出生到6岁的期间,大脑只有旧皮质层,因此0-6岁被称为是宝宝右脑开发的黄金时期;而宝宝在6岁以后大脑才开始生长新的皮质层,到12岁完全覆盖旧皮质层,这6-12岁的阶段又被称为右脑开发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这段时间再来开发右脑基本是不可能的。

幼儿基本是沉浸在右脑世界里的,右脑滋润着左脑,只有当右脑的能量发挥出来,左脑才会登上舞台。所以,如果对右脑忽视、压抑,那么左脑也将沉睡不醒。为了使宝宝的左右脑都能发展,父母必须对宝宝的右脑进行“特殊”开发教育,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训练。

1、多使用左手

因为左手的动作是由右脑控制的,所以让宝宝多使用左手可以有效地刺激右脑发育。在生活中,可以让宝宝多用左手来剪纸、写字、画画、抓玩具等,或让宝宝多用左脚、左耳等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让宝宝反复做一些扣扣子、系鞋带等精细的手指动作,也有助于开发宝宝的右脑,并且双手都能得到锻炼。

2、让宝宝做家务

当房间被弄得乱七八糟时,不妨偷下懒,叫宝宝来一起整理。刚开始宝宝可能会做不好,分不清垃圾的各类,不知道怎么用抹布擦桌子等,这时候就需要你耐心地指导他,教几遍后宝宝就能做好了。还有,让宝宝使用筷子吃饭对右脑的开发也有帮助的。

3、带宝宝去逛超市

带宝宝一起去逛超市也是开发其右脑的另一种有效途径,因为这样能培养宝宝综合各种知识及判断能力。父母可以教宝宝独自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可以教宝宝如何根据价格来挑选面包、水果等。

4、提高认识能力

把一幅画的部分遮起来,让宝宝猜其它部分是什么样的;或者先给宝宝看小动物身体的某一部位,然后让他想象这个小动物是什么样子的等。这些游戏是通过宝宝记忆事物某部分形态来提高右脑对事物整体结构的认识能力。

5、听听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对宝宝右脑开发也有很大的作用。像类似击掌节拍的音乐尤其适合给宝宝听,可以边听音乐边让宝宝用左手模仿按琴键的姿势,听小提琴曲时可以让宝宝模仿压琴弦的样子。

◆培养宝宝的自学能力

有时父母可能会在无意中阻碍宝宝自学的脚步,如“你这样做不对的”“你应该这样”......虽然宝宝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绕一些弯路,但这正是他的必经之路,而这些挫折更能长久地鼓励他的学习热情,在挫折中建立起来的自信,更能帮助他继续前进。

正确的做法——宝宝的好奇心是很强的,因此,父母要经常鼓励宝宝自己去探索世界

的奥秘,但同时你也要适时地站在他身后,在他最需要的时候能够提供适当的帮助,让他感觉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不用奖赏作诱饵

幼儿心理专家指出,利用物质或金钱作为刺激,只会减弱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得孩子把学习当作是一个任务,而不是一件充满乐趣和惊喜的活动。而事际上,只有当宝宝对某件事情由衷地感兴趣时,他才能学得又快、又好、又开心。

正确的做法——当宝宝帮大人做完了一些家务后,可以象征性地给他一些奖励,但是这种做法不应该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父母希望宝宝以后成为一个好学的人,那么就应该多关注“他在干什么”,而不是“他做得怎么样”。

◆多提有质量的问题

如果想让宝宝时刻保持好学的激情,就不要总是用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去问他;另外,也不要在宝宝回答出正确答案的时候表现出欣喜若狂,或为了重温这种快感而不断地重复问这个问题,这样只会让他厌烦。

正确的做法——为了激起宝宝学习的兴趣,在向宝宝提出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质量,尽量涉及细节,这样才能让宝宝从丰富的世界中挑选出他较感兴趣的人或事,并讲述出来,这也是帮助宝宝更好地学习方法。

还有,不要因为有的问题自己也不知道答案就避而不谈。其实,当你也遇到问题的时候正是你向宝宝示范学习态度的最佳时机,你可以带着他一起查字典、上网、逛图书馆等,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宝宝了解获得答案的方法。

最新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素材800字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素材800字 天之父”和“火箭之王”钱学森、这个耳熟能详的伟大名字,为中国人民所熟悉、所敬仰.他也是全世界人民所敬佩的中国顶级科学家,是中国航天的崇高形象和象征。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1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一代科学家用实际行动完成了外国几代科学家的任务,在此之中,两弹一星算是最具影响力和最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伟大壮举。 1958年,毛主席先后在各个会议上说“美国说我们中国二十年也造不成两弹一星,我们就证明给美国政府看看,我们中国没有那么好欺负!”在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李富春和聂荣臻元帅的主持下,制订了《1956至195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决心让嘲笑我们的国家后悔去吧!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北戈壁罗布坡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 “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的队伍,他们在茫茫的戈壁上风餐露宿,虽然条件极为艰苦,但是为了祖国的未来,他们坚持搞出了原子弹和氢弹,突破了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和坚强决心。 199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给予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两弹一星”研制者身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那种不屈不挠、勇于攀登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2 12月5日,荣成市举行郭永怀画册首发暨“永远的怀念”征文比赛颁奖仪式、“永远的怀念”演讲比赛决赛、“永怀教育奖”发布和“永怀讲堂”开课等6项系列纪念活动,深刻怀念郭永怀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感人事迹,继承和弘扬郭永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伟大精神和红色基因,凝聚新时期创新发展思想共识。 郭永怀是我国著名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他早年留学海外,致力于声障研究,1956年突破阻挠回国,在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中作出重要贡献。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牺牲,同月被授予烈士称号。1985年被追授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

我的理想是科学家作文12篇

我的理想是科学家作文12篇 我的理想是科学家作文12篇 理想之路漫长而曲折神圣而光荣。再小的野花种,只要精心呵护,也能开出惊艳的花朵;再小的理想,只要不懈追求,终能闪烁人生的异彩。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理想是科学家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理想是科学家作文篇1在小学,我总是想变成超人和蜘蛛侠打坏人,变成哆啦A梦,可以从百宝箱里拿出一些人类无法做到的东西。 到了中学,我才知道,那些都是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东西。所以,我还不如脚踏实地,把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变成可以实现的理想。 进入中学以后,我的理想落在了科学家上。我决定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当一名科学家。后来我想了想,学得科学家再合适不过我了。科学家可以制造一些武器,可以抓坏人。还可以研制一些新的高科技。这样也就是和我小学的幻想差不多了。也就是离幻想更进了一步。 如果,我长大后,当了一名科学家。首先,要发明一种

机器人,放在每一个家庭里。每当夜晚时,一有什么动静,它就会做出连人类都想不到的防御措施。这样一来,那些小偷也就无机可乘了。 我要发明一种吸雾机,放满每一条街道。每当早晨,天空出现雾时,它就会自动开机,将雾吸入机器里,放出人类呼吸的氧气,当雾吸干净后,它又会自动关机。这样,不但避免了一些因雾造成的交通事故,还保证了新鲜的空气,真的是一举两得。 我还要制做一种自动改卷笔,只要老师一拿起这种笔,不出五秒钟,试卷就会全部改完。这样可以节约不少时间,老师们改卷时再也不需象过去那样的费时费力费神费脑,也不用担心改错影响学生的心情、前程,以至结果不公平。 要达到以上理想,并不是现在想想就可以轻而易举达到,而是需要我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我相信,通过长久的努力,实现理想一定指日可待。 我的理想是科学家作文篇2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梦想,“长大了你想干什么?”这个问题我们都回答过。有的人的理想是当探险家;有的人的理想是当人民教师;还有的人的理想是当音乐家……这些都是我们各自的理想,如此五彩斑斓,如钻石一般,时时闪耀在我们的脑海里。我的理想是当科学家。 因为,我想为国家出一份力,让国家兴旺起来,这样,

《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活动》教案

《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身边的小科学家发现问题的过程,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发现就在身边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发现科学问题的具体过程,分析发现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一起穿越了时空,了解了古今中外科学家、发明家发现问题的过程。谁还能记得有哪些科学家、发明家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了人类科学的发展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回想上节课内容,并回答。) 1.鲁班发明了锯 2.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 3.伽利略提出了物理学上著名的“钟摆定律” 4.牛顿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5.富兰克林发明了游泳加速器 6.琴纳发明了治疗天花的方法——种牛痘 7.王永民发明了五笔字型输入法 师:同学们,在这这些科学发现故事中,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还有当代的。这些科学家的发明和发现为人类做出了贡献,正是他们的发现,造福人类,推动了人类科学的发展。其实,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每一种现象或每一件小事都可能蕴藏着科学道理或科学奥秘,只要我们尝试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学生也可以成为小科学家。 二、阅读连环画,利用因果关系卡了解过程。 1.让学生自主阅读后几个故事:①林恒韬和充气雨衣,②步骄和门前的小树,③美国师生和畸形青蛙,④陈凡和抓鱼手套。 2.学生利用因果关系卡,找出有因果关系的卡片,粗略了解身边的小科学家发现问题的过程。

3.分小组讲小科学家发现问题的故事,并分析发现问题的方法和具体过程。 师:学习和了解了我们身边的这些小科学家发现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我们该如何去“发现问题”,怎样发现有“科学价值的问题”? 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一种现象,提出一个科学问题。 三、回顾交流,升华提高。 师:同学们像科学家那样善于发现,善于提问,找到了问题,你就找到科学的踪迹,你们可以从中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把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通过研究,你可以学到许多科学知识和了解科学奥秘。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或发明,成为一名科学家、发明家,老师期待着你们。

高中物理科学家

高中物理课本中的科学家及其发现 =kx) 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 弹 2、伽利略: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 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2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定 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 的基础。 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6、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 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7、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 律”。 8、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 。 9、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 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 10、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11、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12、汤姆生:英国科学家;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e/m;汤姆生还 提出了“枣糕模型”,在当时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13、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使人类在获得高能粒子方面迈进了一 步。 14、法拉第: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提出了电 磁场及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15、楞次:德国科学家;概括试验结果,发表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16、麦克斯韦:英国科学家;总结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 场理论。 17、赫兹:德国科学家;在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后二十多年,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 电磁波的存在,测得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18、惠更斯:荷兰科学家;在对光的研究中,提出了光的波动说。发明了摆钟。 19、托马斯·杨:英国物理学家;首先巧妙而简单的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成功地观察 到光的干涉现象。(双孔或双缝干涉) 20、伦琴:德国物理学家;继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发现红外线,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 紫外线后,发现了当高速电子打在管壁上,管壁能发射出X射线—伦琴射线。

中国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中国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一节数学课上,讲有理数这一章。老师讲了一条乘法的重要法则:同号相乘的数取+号,并把绝对值相乘。老师进一步解释说:这就是说,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 袁隆平边听边想,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这好理解;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就发问:老师,负数乘负数,为什么得正数?袁隆平尽管没有从老师的回答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却使他对这些抽象难懂的概念产生了兴趣,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 有一次,老师讲到一个世界难题:一角不能三等分。袁隆平觉得不好理解,他认为一个角应该可以三等分,比如一个90度的直角,分成各30度,不是分得规规矩矩的吗?但是老师说,这样分不对,就是不能三等分。 为什么一角不能三等分呢?袁隆平感到里面肯定有道理可讲。他自己想不出来,老师又没有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他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疙瘩。 这些留在心中的疑惑,实际上是袁隆平思维发展和心灵成长的标

志。他开始对抽象的概念发生兴趣,开动脑筋进行思索,强烈的求知欲,使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篇二:钱学森小时候的故事 钱学森,著名科学家。我国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导弹之父。 钱学森3岁时就有非凡的记忆力,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大家称他为神童。 5岁时,他已可读懂《水浒》了。他对爸爸说: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爸爸说:你也可以做英雄。但是,必须好好读书,努力学习知识,贡献社会。 在小学低年级时期,男孩子最喜欢玩用废纸折的飞镖。每次比试,总是钱学森扔得最远,投得最准。同学们不服气,捡起他折的飞镖仔细研究,原来他折叠的飞镖有棱有角,特别规正,所以投起来空气阻力很小;投扔时又会利用风向风力,难怪每回都数他投得最远最准呢!小小年纪的钱学森居然领悟了某些空气动力学的常识,这不仅使同学们,而且使老师也惊叹不已。 20多年后,钱学森果然成了国际知名的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家。 篇三:竺可桢小时候的故事 竺可桢自幼就很聪明而且特别好学。在他两三岁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要叫爸爸识字,有的时候他太忙,或辛苦了一天觉得太累,不教他,他就不高兴甚至哭闹,爸爸只好依他。结果,在竺可桢三、四岁时,就已认识两千个左右的字。

小学生400字心中的科学家演讲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小学生400字心中的科学家演讲稿 篇一:关于小学生科技的演讲稿 小学生演讲稿-关于科学 同学们:当你们看着可爱的动画片,玩着迷人的电脑游戏,坐上快速的列车,接听着越 洋电话的时候,??你可曾意识到科学的力量,科学不仅改变了这个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 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翻开20世纪的壮丽篇章,我们发现人类在这百年中不仅经历了血 与火的洗礼,更创造了无数科学奇迹。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虚构,当时让人 不可思议,他所幻想的登月旅行、飞机、远射程炮等,在20世纪都一一成为现实。在21世 纪的今天,高科技更是无处不在。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又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适应新世纪, 担起新世纪的重担呢?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科学不只为尖端技术服务,也越来越多地

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需要正处于青少年时代的我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参加 科技“五小”比赛、阅读科技书籍,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精密的机器人,不用燃料的汽车, 虚拟的足球赛,高科技信息的传送等等,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现象,激起了我探索科学的愿望。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科学,传播文明,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时,更要创造新生活,如今,科技 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可视电视、电脑上网、心脏起搏器,已经不算新鲜了。从1901 年发明的真空吸尘器,到人造地球卫星、载人宇宙飞船,科技在不同领域里显示出了强大的 力量。电子产业、通讯技术的日益普及,纳米技术、超导材料的广泛应用,不久的一天,也 许就在你的餐桌上,会出现像太空青椒、人造牛排等生物工程食品。学习科学技术,不仅仅 是为了成为科学家,也是为了能适应生活,更为了能成为新世纪的主人,担起新世纪,为国 家建设,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人工合成胰岛 素、断手再植、杂交水稻、爆炸原子弹和氢弹、发射人造卫星和飞船等等,这些令世人瞩目的科技成就,大大缩短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教学设计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科学课不能只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怎么做科学,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应该怎么学着科学家的样子做科学。本课“像科学那样”的教学内容指向科学探究能过程技能力的专门训练,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 随着学生探究能力和思维发展的进程,探究活动从低年级的三个环节进一步扩展到中高年级的六个环节,但是根据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难易程度,探究的重点会有所不同。本册重点要关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进阶性要求,并对制订计划、搜集证据、表达交流做出具体指导。主要指导学生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级上学期的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学生已经亲历了科学探究活动的六个环节,并且对明确问题、设计方案、测试改进三个环节进行了重点学习,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体会到了“做”的乐趣,并初步养成了通过“做”解决问题的习惯。为本课科学探究能力的专项训练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科学有不同领域,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分别研究什么。 2.知道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体验”、“亲历”、“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3.了解科学发展史,知道科技在不断发展、进步。 科学探究: 1.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 2.知道科学探究六个环节,结合已有的经验和证据作出假设,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来验证假设。3.在对比实验中观察变量带来的变化,结合证据得出实验结论。 科学态度:

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

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 1 .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 人们都知道从苹果落地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其实那不过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宣传自然科学而编的故事。 在牛顿之前,人们已经知道有两种“力”:地面上的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天上的月球和地球之间以及行星和太阳之间都存在引力。这两种力究竟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还是同一种力的不同表现?牛顿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就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牛顿23岁时,鼠疫流行于伦敦。剑桥大学为预防学生受传染,通告学生休学回家避疫,学校暂时关闭。牛顿回到故乡林肯郡乡下。他仍没有间断学习和对引力问题的思考。 那时,乡下的孩子们常常用投石器打几个转转,之后,把石头抛得很远。他们还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从头上转过,而牛奶不洒出来。 这一现像激发了牛顿关于引力的想像:“什么力使投石器里面的石头,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来呢?”这个问题使他想到开普勒和伽利略的思想。他从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广寒的月球,直至庞大的地球,进而想到这些庞然大物之间力的相互作用。这对牛顿抓紧这些神奇的思想不放,一头扎进“引力”的计算和验证中了。牛顿计划用这个原理验证太阳系各行星的行动规律。他首先推求月球和地球距离,由于引用的资料数据不正确,计算的结果错了。因为依理推算月球围绕地球转,每分钟的向心加速度应是16英尺,但据推算仅得13.9英尺。在失败的困境中,牛顿没有灰心,反而以更大的努力进行辛勤的研究。 1671年,新测量的地球半径值公布了。牛顿利用这一数据重新检验了自己的理论,同时,还利用他自己发明的微积分处理了月一地关系中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时,重力加速度的计算问题。有了这两项改进,牛顿得到了两个完全一致的加速度值。这使他认为,重力和引力具有相同的本质。他又把基于地面物体运动的三条定律(即牛顿三大定律)用于行星运动,同样得出满意的正确结论。 牛顿整整经过了7个春秋寒暑,到他30岁时终于把举世闻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全面证明出来,奠定了理论天文学、天体力学的基础。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宣告了天上地面的万物都遵循同一规律运动,彻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以来宗教势力宣扬的天上地下不同的思想,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12个最新版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一): 袁隆平,经过6年多的时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最后在海南岛找到了雄性不育植株。然后 又因为十年动乱差点断送了他的全部实验成果,幸好他的助手帮他藏了4钵稻苗,还能够进 行研究,最后研究出了杂交水稻。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二):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也许无法想象眼前这位鹤发童颜、乐观开朗的老先生,就是年逾8 旬的著名数学家:步履矫健,连小伙子有时都赶不上;思维敏捷,稍不留神就跟不上他的思绪。 2001年2月19日,82岁的吴文俊从国家主席江泽民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这位平时十分低调的科学家顷刻间成为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三): 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早年为了支持抗日战争,把日本侵略者早日赶出去,他就将自己家 中积蓄的白银、首饰全都献给了祖国。1961年,当国内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钱财十分短 缺时,身在苏联的王淦昌就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十四万卢布(约合人民币2至3万元)交给中国驻苏大使馆转赠给祖国和人民。1982年,王淦昌又将自己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的奖金三千元全部都捐赠给了小学。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四):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苦读六年,取得了地质学硕士学位。他的老师 鲍尔敦教授劝他留下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后再回国。李四光谢绝了老师的好意,他回答说:不,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贡献给我的祖国。1920年回国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为止。之后,一度出国,在国外仍坚持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到1950年,他放下国外优厚条件,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毅然从英国绕道回国,作为新中国的地质部长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卓 越功勋。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五):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1946年应聘到美国讲学,很受学术界器重。当时,美国的伊利诺大 学以一万美元的年薪,与他订立了终身教授的聘约。华罗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适起来了,不仅仅 有了小洋楼,大学方面还特地给他配备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人总以 为华罗庚在美国已功成名就,生活优裕,是不会回来的了。然而,物质、金钱、地位并没有能 羁绊住他的爱国之心。1950年2月,华罗庚毅然放下了在美国阔教授的待遇,冲破重重封锁 回到祖国。途经香港时,他写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抒发了他献身祖国的热情。他 满腔热忱地呼吁: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 之地。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六):

如何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

如何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

————————————————————————————————作者:————————————————————————————————日期:

如何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科学论文 如何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 邹晓东 在科学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大胆观察、探究,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强化其学习的动机与责任,促进其主动参与。 一、摹其形,求其神:学习科学家的“精气神” 引导孩子像科学家一样,首要的就是学习科学家所具备的气质、态度与精神,从“形似”逐步到“神似”。 1.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好奇心与探究欲通常被认为是科学家不同于一般人的重要特质。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探究欲是指对某事或某一问题保持一种持续的兴趣,渴求通过“刨根问底”式的探索行动一探究竟的想法和内在的需求。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学生科学学习的起点,呵护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品质,维持、促进他们科学学习与探究的兴趣,是科学教学的责任所在。 2.帮助孩子们形成细致、务实、求真的作风 科学探索致力于揭开真相、追求科学真理,科学研究讲求严谨细致、实事求是。引导孩子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就是要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务实求真,即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重视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的科学性,假设背后理由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实验探究设计的严密性与可行性,实验探究方法与过程的规范性与恰当性,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分析、推理的逻辑性,以及结论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等。

3.培养孩子们树立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科学贵在创新,创新精神是科学家最宝贵的特质之一。在科学课中,教师要充分解放孩子,不束缚他们的手脚,让他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天性得到释放与弘扬。在教学时,要基于儿童立场,凸显以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为重点的科学探究特性,以更加宽容的心态与包容的胸怀鼓励他们去发现,坚定地行进在对于他们来讲依然是未知的探索之路上。 二、习其法,得其能:学习科学家的“术有专攻” 术业有专攻,科学家之所以为科学家,最主要的是他们掌握着一整套解决科学问题的科学方法与技能。引导孩子像科学家一样,就要让他们怀有积极的心理期待,要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掌握一把“金钥匙”——科学的方法与技能,开启科学的神秘大门。 1.像科学家一样去搜集证据 引导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就要重视指导他们掌握观察与实验的方法,以实证思维去搜集证据。 一是学会像科学家一样去观察。 课堂中,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观察,教师要关注两个方面: 重视观察情境的设置,通过让学生扮演“科学家”角色,强化积极情感体验,提高观察的责任心,自觉开展好观察活动; 重视观察方法与技能的指导,包括工具材料的使用指导,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习得科学规范的观察方法与技能。 比如在《观察岩石》一课中,教师通过PPT、标本实物等创设“野外考察”情境,引导学生从“地质学家”角色出发,选择研究材料和工具等。教师和学生

科学家最新发现,完全颠覆你对健康的认知!

科学家最新发现,完全颠覆你对 健康的认知! 煴灸堂整理 这篇文章是科学家最新发现,有 部分甚至是权威营养学家几十年的研 究成果,完全颠覆你对健康的认知! 请中老年朋友一定要抽时间看完! 一、死亡,是食物造成的 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的世界营养学权 威柯林〃坎贝尔博士发自良心地建言:“死亡,是食物造 成的! 越营养,越危险?史上最完整,历时40余年,震撼全 球66亿人的健康大发现! 以下是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1、罹患肝癌的孩子,大都来自吃得最 好的家庭。 2、只要改变饮食习惯,不吃动物性蛋 白质,肾结石复发的病患就能不药而愈。 3、以肉食为主的美国男性,死于心脏 病的比例是以素食物为主的中国男性的17倍! 4、摄取最多牛乳和乳制品的国家,骨折率最高,骨骼 也最差。 5、造成第一型糖尿病的最大祸首,可能就是牛奶蛋白质。 6、研究统计,饮食中饱和脂肪含量较高的初期多发性 硬化症病患,有80%会死亡。 7、无论科学研究人员、医师或制定政策的官员怎麼说,外行人一定要知道,全食物蔬食绝对是最健康的饮食。 8、有的医生让病人吃了许多苦,花了很多冤枉钱,甚 至快要死掉,但其实只要吃燕麦片等普通食品就可以好了! 9、医师会动手术和开药,却不懂营养,因为他们根本 没受过营养学的训练。

10、没有任何手术或药丸可以有效预防或治疗任何慢 性疾病。 “死亡,是食物造成的!”柯林〃坎贝尔博士如是说。如果你想活得健康,请务立刻身体力行,改变你的饮食吧! 二、活不过九十岁的人那是你的错 多喝白开水,饮食八分饱,日行一万步。著名专家讲 授“心经”,送您长寿秘诀: 据权威统计,中国人的人均寿命为73岁,由此很多人 认为活到80岁就实属不易,但专家教授却认为:“只要你 遵守四句老话——戒烟限酒,合理膳食,有氧运动,心态 平衡,就可轻轻松松活到九十岁, 如果活不过,那就是你的错!” 1、10个心梗,9个可以被预测 出门就打的,进门坐电梯;烟 酒不离身,洋快餐不离口……不健 康的生活方式是国人心血管疾病发 病的主因。 据统计,中国国内每年有300 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平均每 12~13秒就有一人被心血管疾病夺 去生命。三四十岁的人心肌梗塞不 罕见,已占了心梗住院病人的五分之一。 大家都知道有病去看,但真正的预防却没人重视。 “疾病发展几十年,致残致死一瞬间”,教授指出,防治 心血管病绝不是老年人的事情。10个心梗,9个可被预测;6个心梗,5个可以被预防。人类告别癌症,可多活3年, 人类告别心血管病,可多活10年。 2、坚持日行万步路 运动的好处人人皆知,关键是很多人既没有落实,也 不能坚持。

科学家的故事100个

一、填空。 1、鲁班,原名公输般,他是我国木工的开山鼻祖,北宋被誉为“活鲁班”的是喻皓。 2、在人类的认识史上,第一次指出“鲸鱼是胎生的,不像产卵的鱼类”是亚里士多德。 3、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被称为“几何之父”。 5、浮力定律是古希腊大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他还发现了杠杆定律。 6、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象仪(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华佗用酒配制了麻醉药——“麻沸散”,还创造了一种医疗体操“五禽戏”;祖冲之算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比西方数学家早了1000 多年。 7、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哥白尼最大的成就是推翻了在西方统治1000多年的地心说,建立了日心说 ; 布鲁诺因接受并发展哥白尼的学说,宣扬宇宙无限论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比利里医生维萨里是近代解剖学的奠基人。 8、李时珍花了27年写出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所载药物1518种;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9、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曾编著《农政全书》总结了中国农业科学的经验,他译著甚多,以《几何原本》最为著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是经典力学 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者。 10、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11、哈雷编制了第一个南天星表和首次利用万有引力推算出一颗彗星的轨道,并成功预测彗星的出现。罗蒙索诺夫是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奠基者,提出了物质和运动守恒的概念,并进行了物质在化学反应时质量守恒的实验。

12、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发现了氧气;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利用玻璃制造透镜的技术,发明了显微镜,成为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 13、英国发明家瓦特,他提高了蒸汽机的效率和工作的可靠性,开启了工业革命。他的一生说明:在科学的征途上只有不断艰苦地攀登,才会有所发明,有所前进,一旦有了坐享其成的念头,就会停滞不前,甚至成为绊脚石。 14、拉瓦锡证明了和动物的呼吸都属于空气中氧所参加的氧化作用。英国医生 琴纳证明患过牛痘的人不会再患天花。 15、李政道和杨振宁推翻了“宇称守恒定律”而获得了诺贝尔奖。童第周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开创者。 16、被誉为“预应力混凝土先生”雅号的是出生在中国的美籍建筑设计师林同炎。彭加木是植物病毒学家,在新疆罗布泊考察时遇难。 17、第一位华人宇航员是王赣骏。茅以升以我国著名的铁路桥梁专家,他主持建造了钱塘江大桥。 18、竺可桢是我国气象地理学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冯如被称为中国的莱特。李四光是我国的地质学家,他运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探索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创立了地质力学。 19、被称为“轮船之父”的是美国科学家富尔顿,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了倍比定律,并引入元素的相对原子量。 20、年仅19岁德国数学家高斯用圆规和直尺作出了正十七边形。 二、连线题 斯蒂芬逊人工方法合成尿素孟德尔 X射线 莫尔斯火车发明者巴斯德设立诺贝尔奖

关于赞美科学家的演讲稿范文

关于赞美科学家的演讲稿(范文) 关于赞美科学家的演讲稿 关于赞美科学家的演讲稿 赞美你,伟大的科学家~你们那神奇而辉煌的一生,似星星耀眼的功勋,都让我们无限敬仰;你们那求真求实,创新奉献的科学精神, 更值得我们学习~是什么令科学家们奠定了向科学进军的目标,是早年那孜孜求学的精神。无数科学家,从小就扑进了科海之中。着名的真菌植物病理学家邓叔群,年幼时总在劳作之余跑到学堂外听课,或翻看父亲桌上的书籍。凭着一颗不穷的求学上进心,他方年13便以出色的考试成绩被清华学堂录取。少年时代的刻苦求学,为他走上科学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对啊,哪位科学家不是早年勤奋刻苦地学习,作为我们,未来世界的主人,该如何把握好今天,要努力学习,勤于思考。是什么令科学家们敲开了科学大门,是勇于探索,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的求实创新精神。在旧中国和解放初期,一些来帮助中国找油田的外国专家,轻率地给我国戴上了贫油国的大帽子。地质学家李四光没有被外国的权威结论吓倒,坚持认为我国国土辽阔,天然资源理应非常丰富。他和勘探队员一起风餐露宿,到可能含有石油、天然气的地区进行调查、勘探,终于找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一批特大油田,用事实证明了权威的结论是错误的。求真务实,探索创新,不正是我们必须发扬的科学精神, 是什么令科学家对科学探索如此痴迷,是为科学,为人类甘愿付出一切的坚强意志和默默 奉献的精神。居里夫人在那个破木棚里,既是学者,也是苦工,她以惊的毅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忘我工作,从数吨的沥青油矿渣找到了新的元素钋;从3吨铀矿渣中犹如大海捞针般的提纯出克镭。为此她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与健康。居里夫人这种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多么令人崇敬啊~是什么令科学家流芳百世,是那一颗火热的爱国心。两弹元勋王淦昌为了研制自己国家的原子弹、氢弹,放弃了许多名利双收的好机会,从1961年到1978年,隐姓埋名了17年之久,为增强我国的国防力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科学不分国籍,可科学家们却有自己的国籍。许多中国科学家都曾在国外留学,但最终他们还是回到了故土。因为他们的根在中国,情系中国。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像科学家那样教案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最后一部分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这也是苏教版科学书的一个特点,在每册书的最后都有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巩固,与二年级上册“像 工程师那样”紧密相关,科学原理和工程设计密不可分。本课围绕“沈括探究桃花开放时间 的过程”,引出科学家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以蚂蚁、蚕、鱼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达到“以做促思,以思引做,做 思共生”的目的。本课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初步了解沈括的生平,着重介绍沈括质 疑桃花开放时间——上山察看——编写著作的小故事,通过沈括探究桃花的小故事,引出科 学家做科学探究得到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为第二个环节做铺垫。第二个环节,以蚂蚁、蚕、鱼为载体,让学生提问,从中选择一个能够解决的问题进 行科学探究,经历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的探究全过程。让学生意识到科学不仅仅 是大科学家能做的事,小学生也有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它 就在我们的身边。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科学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经历过“观察、描述、思考、提问、实验、交流与总结”的探究过程。因此,学生对科学探究并不陌生, 会积极的参与、快乐的参与。但同时二年级学生一般都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实验,并没有独立 完成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完整交流的能力,他们的头脑并没有很清晰的建立科学探究方法 概念,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即提出问题——寻找证据—— 分享交流,让学生会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此外低年级学生的有效注意时 间较短,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够流畅和完整,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设置比较简单和较短的环 节,基本在8-10分钟完成一个活动即可。在讨论与交流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帮助学 生学会思考,学会科学、完整的表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介绍沈括质疑桃花的故事,知道科学探究的方法,既“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 享交流”。 科学探究:

科学家的故事100个(含答案)

《科学家故事100个》检测题 一、填空。 1、鲁班,原名公输般,他是我国木工的开山鼻祖,北宋被誉为“活鲁班”的是喻皓。 [ 2、在人类的认识史上,第一次指出“鲸鱼是胎生的,不像产卵的鱼类”是亚里士多德。 3、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被称为“几何之父”。 5、浮力定律是古希腊大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他还发现了杠杆定律。 6、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象仪(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华佗用酒配制了麻醉药——“麻沸散”,还创造了一种医疗体操“五禽戏”;祖冲之算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比西方数学家早了1000 多年。 7、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哥白尼最大的成就是推翻了在西方统治1000多年的地心说,建立了日心说 ; 布鲁诺因接受并发展哥白尼的学说,宣扬宇宙无限论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比利里医生维萨里是近代解剖学的奠基人。 8、李时珍花了27年写出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所载药物1518种;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9、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曾编著《农政全书》总结了中国农业科学的经验,他译著甚多,以《几何原本》最为著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是经典力学 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者。 — 10、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11、哈雷编制了第一个南天星表和首次利用万有引力推算出一颗彗星的轨道,并成功预测彗星的出现。罗蒙索诺夫是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奠基者,提出了物质和运动守恒的概念,并进行了物质在化学反应时质量守恒的实验。 12、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发现了氧气;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利用玻璃制造透镜的技术,发明了显微镜,成为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

我心中的科学偶像精选作文800字

我心中的科学偶像精选作文800字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偶像,也许是敬爱的教师、也许是亲爱的父母,也许是心爱的同学们,但是我心目中的偶像却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张衡。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他一生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做出了伟大奉献,给人类历史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我非常敬仰他。 自从我在中小学二级学习了课文《数星星的孩子》,更是把张衡当成了自己心中的科学偶像。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明珠一样闪亮。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对着夜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你能数得清吗?” 孩子说:“奶奶,我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星和那颗星星,总是离那么远。” 爷爷走过来,说:“孩子,你看得很认真。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它们起了名字。”爷爷停了停,指着北边的天空,说:“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勺口对着的一颗亮星,就是北极星。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

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渐渐地转动。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是东汉人。他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张衡还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自己其实不发光,月光其实是太阳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出了月食形成的原因:太阳、地球、月亮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时,地球挡住了射到月球上的太阳光,所以就形成了月食;张衡还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漏水转浑天仪、测试地震的仪器——侯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由于张衡既接受前人文化遗产、又不受传统束缚;努力发扬独创精神、又注重实际观测,才使得他在科学领域里做出了卓越的奉献,拥有了“科圣”的最高佳誉。 张衡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张衡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给人类历史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我一定要学习他那种“废寝忘食、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做一个从小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新一代,将中国古代科学发扬光大!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第二课时)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科学课不能只教给学科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怎么做科学,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应该怎样么学着科学家的样子做科学。本课“像科学那样”的教学内容指向科学探究过程技能的专门训练,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多种方法录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 随着学生探究能力和思维发展的进程,探究活动从三个环节进一步扩展到六个环节,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本册重点要关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进阶性要求,并对制订计划、搜集证据、表达交流做出具体指导。主要指导学生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科学有不同领域,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分别研究什么。 2.知道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体验”、“亲历”、“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3.了解科学发展史,知道科技在不断发展、进步。 科学探究: 1.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 2.知道科学探究六个环节,结合已有的经验和证据作出假设,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来验证假设。3.在对比实验中观察变量带来的变化,结合证据得出实验结论。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的好习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家及其重大发现和成果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家及其重大发现和成果 一、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重大发现或成果 科学家 细胞学说(P10) 施莱登、施旺 罗伯特·虎克观察到死细胞,并命名细胞(P11) 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精子等活细胞(P11) 魏尔肖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P11) 我国科学家世界上首次合成牛胰岛素(P11) 克劳德摸索出差速离心法来分离细胞内的各种组分(P51) 德迪夫发现溶酶体(P51) 帕拉德发现核糖体和线粒体的结构,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 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的过程(P51) 欧文顿膜是由脂质组成的(P65) 20世纪初,科学家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P65) 两位荷兰科学家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是排列为连续的两层(P65) 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的模型: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把生 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P66) 某科学家细胞膜具有流动性(P67)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P68) 阿克雷分离出水通道蛋白(P74) 麦金农测出了钾离子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P74) 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P81) 李比希发酵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只有酵母菌死亡并裂解后才 能发挥作用(P81) 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P81) 萨姆纳从刀豆中提到脲酶,证明脲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P81) 很多科学家陆续获得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酶的结晶,并证明这些酶都是 蛋白质(P82) 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的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P82) 普利斯特植物可以更新污浊的空气(P101) 英格豪斯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P101) 梅耶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P102) 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P102)

中国近当代科学家的故事资料

中国近代科学家的故事 1.詹天佑(1861~1919)近代铁路工程师 詹天佑,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 11岁考取容闳所招出洋留学生习技艺,次年赴美,为中国首批留美官费生。清德宗光绪四年(1878)入耶鲁大学工学院土木建筑科,三年后毕业。归国后,奉派赴福州水师学堂习驾驶,第二年以优异成绩调派赴扬武兵舰服务。光绪十年(1884)应两广总督张之洞之聘任广东博学馆教席,两年后完成测绘广东沿海险要图。从十四年(1888)起献身铁路工程,任工程师,先后主持塘沽天津段、滦河铁桥、津芦段、萍乡至醴陵、潮汕铁路、京张铁路等建筑工程。民国8年(1919)奉命至海参崴、哈尔滨参加协约国西伯利亚铁路监管会。因北方严寒,加以公务繁忙,操劳过度而患病,不久逝世于汉口 2.冯如(l883~1912)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员 冯如,广东恩平人。幼时家贫,12岁赴美国,当童工。工作之余勤于钻研技术。在旅美华侨支持下,曾在旧金山创办广东飞行器公司。溥仪宣统六年(1909)设计并制成飞机,亲自驾驶,试飞成功。后造新飞机一架,航程、时速、高度均达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飞行协会举办的飞行竞赛大会上获奖。宣统三年(1911),拒绝外国重金聘请,返回广州,并带回两架自制的飞机,辛亥革命爆发,参加广东革命军,被孙中山任命为广东革命军陆军飞行队长。中华民国元年(1912)八月二十五日在广州作飞行表演时失事牺牲,年仅29岁。 3.李四光(l889~1971)地质学家 原名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地质学家。蒙古族。湖北黄冈人。1919年和1927年分别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49年以前,长期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9年10月19日,尚是漂泊国外之时,他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归国后,他长期担任着政府地质部部长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并为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所证实。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我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竺可桢(l890~1974)气象、地理学家 竺可桢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1890年3月7日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1910年赴美,1918年以论文《关于台风中心的几个新事实》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开创中国气象教育事业,筹划组建早期的中国气象观测网,特别是创设高山、边远地区的气象站,开展中国高空探测和天气预报业务,组织编印中国气候资料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世纪20年代,他创建了气象研究所。30年代,竺可桢研究中国气流的运行,特别是东南季风和中国雨量的关系。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