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目标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目标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目标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目标(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小学1~3年级数学学段目标 (1)

小学1~3年级数学学段目标 一、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参见例1)。 3. 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参见例2)。 4.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参见例3)。 5.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 6. 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7.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参见例4)。 (二)数的运算 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参见例5)。 2.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3. 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5. 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6.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会解释估算的过程(参见例6)。 7.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8.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参见例7)。 (三)常见的量 1.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参见例8)。 3.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 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5.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四)探索规律 探索简单的变化规律(参见例9,例10)。 二、图形与几何 (一)图形的认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各学段写作的阶段目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各学段写作的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写话: ①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②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③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3-4年级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⑤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⑦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⑧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 ①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②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③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④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⑤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3、习作教学建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2018年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自课改实施以来,小学科学课程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向前发展,这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为保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在基础教育领域的顺利进行并以此来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深入发展,重新修订并完善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2017年秋季开始施行。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规定着学科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以及实施建议。为帮助小学科学教师正确解读与把握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更好发展,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进行分析。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标准重新定位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具体表现为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标准认为,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利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去理解身边的科学现象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日后的科学知识学习、日常生活乃至终身发展打好坚实基础,此其基础性特点。将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通过重视学生动手动脑亲身经历等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是小学科学课程实践性的具体表现。强调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这四个领域知识之间的相互渗

透和相互联系,注重理解自然与解决问题的结合,以此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强调将科学课程与语文、数学等课程进行相互渗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显著体现出小学科学课程性质中的综合性特点。 其次,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并秉承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上将小学六年学习时间划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既符合教育者按阶段进行教育的理论,又坚持了教育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原则。具体可表现为标准以四大领域的18个主要概念构成了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将其细化为75个学习内容分布在三个学段。此次科学课程学段的重新划分,不仅有利于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这个全新的课程目标内容融入小学科学课程体系之中,更有利于阶段知识依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整合与细化,进而实现从基础教育开始循序渐进的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课程宗旨。除此之外,将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设定在一年级,并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进行课程安排,也是为了使社会和学校充分认识到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教育作为增强国民科学素养的基础性教育,是国家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生入学开始对其进行科学教育,依据其“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特点进行科学教学,不仅有益于从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同时也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深远影响。

(完整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张满小学:刘有年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 一、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 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2. 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 3. 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而非灌输。 二、增强了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提出了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2.更新了教学内 3.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表现在: 课程理念,凸现语文综合素质; 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 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 课程内容,提倡新、活、宽; 课程实施,重视探究,加强实践; 课程评价,重在激励、反馈。 三、根据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阶段目标,选择教学策 四、兼顾不同的教学需求,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对《语文课程标准》各部分的解读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地位:“两个基础,一个重要”。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学习方式、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的融合。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3.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应研究:(1)重视教师观念的转变。 (2)要改变学习方式,必须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 4.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如何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大视野、大语文观。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关于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纵向结构是三个维度,横向结构是五个方面。 二、关于总目标 (一)总目标的内容排列前5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层面着眼,后5条目标从具体语文能力培养的层面着眼。 (二)总目标的基本精神 1. 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突出了语文课程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各年级段主要教学任务

联系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试谈谈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各年级段主要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各个学段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语文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目标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方面提出要求,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小学语文学科的总体目标是: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最新小学数学学段目标

Ⅰ.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5-6 1.My little cat always with the ball in the room. (play) 2.My bedroom is on the floor. (one) 3.How many are there in your home? (study) 4.She is to me. (friend) 5.My father goes to the pool every afternoon. (swim) 6.Robert is a good . (run) 7.The TV show is so , I am get . (bore) 8.—what is wrong with you? —I am , my leg is so hurt(疼痛的). (die) 9.Thanks for me with this problem. (help) 10.Our school is a good place (study) Ⅱ.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完成下列单词。 1.Look! 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soccer on the p_______. 2.W is between Tuesday and Thursday. 3.Most of students like playing computer g . 4.What about s English after class? 5.The girl is reading the school newspaper with great i . 6.The Great Wall is b . I want to go to the Great Wall. Ⅲ.单选题。 ()1. It’time lunch. A. to B. have C. for D. in ()2. His bike is new. What about ? A. your B. you C. me D. yours ()3. My brother never his bedroom. A. cleaning B. clean C. cleans D. to clean ()4.—I think he likes Chinese very much. —Why do you think ? A. it B. that C. so D. this ()5.—Jim, are you waiting Jane? —Yes, I am. A. to B. at C. of D. for ()6. —does the math class finish? —At about 5 o’clock. A. How B. How often C. What time D. Where ()7. —can I keep this book? —For two weeks.

2020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2020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 识字和写字”、“ 阅读”、“ 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科学教师个人发展目标

小学科学教师个人发展目标 逸夫小学张中华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科学教师,我很喜欢自己目前从事的这个职业,并将它当作自己的事业用心经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感受到个人综合素质的不足,为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自身价值的体现,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具体的发展规划,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没有计划的生活是盲目的,停滞的知识迟早会被淘汰。 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老师就更应该对自己的发展做出规划,并为之不断地努力,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一、个人分析: 参加工作已经十多年,我时刻牢记着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自律,以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对待学校的各项工作,责任感强,工作中认真踏实,努力做好学生的表率,高质量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待学生严格有爱。我想良好的“师德”是确保各项工作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但是随之工作上也慢慢的出现倦怠感,刚参加工作时的拼劲和热情渐渐退去,教育教学工作往往是简单的重复,进取心、进取意识不强,文化底蕴不够丰厚,在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上有许多不足,尤其缺乏工作中的思考。教学研究往往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没有很好的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二、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有人说教师的工作是一一份良心活,对此,我深表赞同。 因为这份工作面对的不是生产线上的产品,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并且还没有定型的孩子。我不赞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说法,因为老师也是平凡的人,他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但老师一定要有师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不要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遇到了你而留下任何遗憾。 三、个人专业发展目标: 总目标: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思想境界。因此必须努力学习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丰富自身的人文底蕴;积极投入教育科研,探索规律,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1、多读书,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知道自己的工作。 要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尽快提高,读书是一种省时高效的途径,所以我要坚持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同时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并在总结和反思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虚心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要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向大家学习。积极参加每周的教研,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做创新型的教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学期一至六年级指导思想总目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学期一至六年级指导思 想总目标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学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 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 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 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 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 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 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 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 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二年级上册教学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 面奠定基础.

小学科学学段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学段目标 一、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似乎只要一有教师发表意见,就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这里的学生自主,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对学习责任的承担。学生在学习上的这种自主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活动中,在老师的指导培育下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逐步形成的。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发挥取决于他是否学会了学习,并且这种能力的大小和他是否会学习成正比。基础教育段的学生年纪较小,在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掌握知识、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是学会学习、打下终身发展的基础能力,他们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因此,强调学生自主,其本意不是排斥教师指导,也不是推卸教师教育学生的责任。学生自主,指的是学生个人或学生课题组在探究学习中征求各种意见之后,由自己来决定其探究内容、方式、结果表达和展示形式等,指的是学生能够积极思维,围绕一定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能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有理有据的回答,能依靠自己收集各种文献资料数据并做出可靠与否的评价,指的是学生能够承担他自己决定的事情,认真负责地把这些事情做好。 教师指导的内容,要求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实行全程跟踪指导,根据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化的指导,把指导学生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帮助学生发现可能陷入的困境上。 二、问题意识和问题知识 新课程非常重视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并认定它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切入口。围绕这个一能力的培养,学校和教师会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知识。如介绍学科知识,创设发现问题的情景,等等。这些工作非常必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提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提问,敢于提问,抓住学生刹那间的灵感,帮助学生归纳成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以这个问题为基础进行深入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完全不是问题知识的讲解者,而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者。当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活用”教师提供的有关发现问题的知识,这种“活用”就是一种我们所说的让他终身受用的智慧。 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 收集信息,指的是学生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获得信息的工具,对所需信息的指向比较明确。 处理信息,则是指学生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概括,并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去,能判断信息的真伪和价值,能根据所占有的信息提炼出通常别人所没有想到的观点。收集信息是处理信息的基础,而处理信息的过程又会推动调整收集信息的方向,继续收集信息。两着不是截然分开的,常常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单对中小学来说,收集信息相对比较容易。因此,这一阶段,他们往往情绪高涨,四处出击,收获较大。但是一旦进入处理信息阶段,他们就会觉得迷失方向、困难重重。。原因就在于收集信息虽然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但这种能力一般来说还属于技能层面,而处理信息则是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从目前各地学校的实践来看,整个处理信息方面的训练显得的特别薄弱。 学会学习与教会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第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第二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第三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和价值观

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和价值观 小学生语文素养是小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包括: 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品德修养、思想观念等内容。这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 它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与社会沟通和交流的程度,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具有的特征: 综合性;生成性;体验性;时代性。 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语感是人(主体)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客体)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能力。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语感是语文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它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语文学习方法是指利于语文学习的行为总和和心理特征。语文学习习惯是长时间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和心理倾向。学习方法与习惯既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的原动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与落实语文的核心素养和价值观 根据课堂教学活动协同性的特点摈弃知识灌输的教学,潜入儿童内在的思路与见解,重视探究客观的现象世界,着力于如何刺激儿童的求知欲,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教学过程得以最优化。改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主义学习为组织同他者的互动合作,发现并基于能力与学力的差异,组织全员参与学习,指导集体思维。教师不再追求如何有效实施预设好的教案,而是寻求如何让儿童打开未知世界,把学习同儿童自身生活方式的变革联系起来。让学生进入对话性学习的维度: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目标2017版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目标2017版

课程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标准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阐述具体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一)科学知识总目标 1.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能量、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 2.了解生物体的主要特征,知道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认识人体和健康,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了解太阳系和一些星座;认识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的运动;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 4.了解技术是人类能力的延伸,技术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二)科学知识学段目标 以下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个领域描述科学知识的学段目标。 领域 科学知识学段目标 1-2 年级 3-4年级5-6年 级 物质科学 观察、 描述常见 物体的基 本特征; 测量、描述 物体的特征和材 料的性能;描述 物体的运动,认 初步了 解常见的物 质的变化; 知道不同能

小学数学学段目标(五年级)

学段目标(五年级数学)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4.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数学思考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 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

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学目标

学段目标第二学段(4-6年级)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4.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数学思考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 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综合素质)(1)

小学语文(综合素质)(1)

以一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落实学生充分而有效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精要指导。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过去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现在的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如何培养学生“展卷而自能通解,下笔而自能合度”,即自主读写。将来的文盲不单指那些目不识丁的人,更包括那些不具备语文自学能力的人。“自主学习”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初衷和最终目标,是语文素质的最终体现。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自能的发展与提高呢?在小学阶段怎样做才能让这一先进的理论服务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现状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自主学习正是对这一著名论点的很好注释。所谓的语文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自觉地主动地经历语文学习的全程,探索语文学习的规律,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种教学模式,吸取了“问题法”、“发现法”的众多优点,基本上采用科学教学的步骤,引导学生发挥潜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发现规律,掌握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因此它着眼的不仅仅是一篇课文、、一堂课、一个知识点,而是教师怎样

利用课文,活化知识,使学生举一反三,着眼长远。该教学模式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甚而要学生知其必然,真正做到授之以渔,终身受用。但是不是所有的课文都才用固定、统一的自学模式呢?是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只能将先学的重点放在字词的学习呢?是不是所有的自学都应放在课堂内或课外完成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小学阶段怎样做才能让“指导-----自主”学习这一先进的教学模式服务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二、实现自主学习必须依靠老师有效指导 自主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主动地获取。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备好课”。教师的有效指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年龄特征选择“先学”内容 江山野先生把“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完全依靠教师阶段、基本依靠教师阶段、相对独立阶段、基本独立阶段和完全独立阶段。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基本从依靠教师阶段到相对独立阶段的过程,因此在此阶段的孩子独立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要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年级的高低的特点,循序渐进分步进行,切不可一概而论。很显然如果让低段的学生将“先学”的重点放在课文内容,是事倍功半,但是如果让低段的学生重点“先学”字词,必定是事半功倍。低段学生进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识字的方法,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他们大多数的孩子还不能自觉使用这些识字方法,这就

小学数学学段目标4——6

小学数学学段目标 (第二学段4-6年级)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数学思考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学段目标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学段目标 第一部分前言 一、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一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设计思路 (一)关于学段 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 1~3年级) :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第二学段(4~6年级)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亿以内的数,了解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本部分分别阐述各个学段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标准。 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及各年段教学任务

浅谈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及各年段教学任务 刘丽平 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认为要想上好小学语文课,首先教师要十分明确新课程标准对自己所教学段的目标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我把各年段的主要教学任务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四项内容,下面我就各年段对以上四项任务的不同要求做详细阐述。 一、低年段 1、识字与写字: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2、阅读: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写作: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4、综合性学习: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二、中年段 1、识字与写字: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左右会写;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4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5万字。 3、写作:要求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课内习作每学年15次左右。 4、综合性学习:要求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高年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