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论文:贵州经济发展状况

贵州省情论文:贵州经济发展状况
贵州省情论文:贵州经济发展状况

贵州省情论文:贵州经济发展状况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570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6.22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2334.02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2641.60亿元,增长14.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7%、40.9%和46.4%。与上年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均降低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8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3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完成工业增加值1969.7亿元,增长21.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6.5%,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31亿元,增长27.5%。产业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85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9.5%,产业朝着集群、集聚、集约方向发展。畜牧业和特色经济作物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

分别提高1.5和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641.6亿元,增长14.2%;旅游业总收入1429亿元,增长34.7%。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1.5%。

成功举办了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首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2011中国?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全国民营企业助推贵州发展大会,组织了香港招商等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省直机关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分别减少59%、52%和27.4%,投资环境得到优化,亲商、爱商、安商、敬商的氛围正在形成。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500亿元,增长152%。开放的力度、开放的效果多年没有。

十大民生工程”完成投资650亿元,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1万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比上年多增6.1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分别实际增长12%和15%。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3.45岁。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7万元。把扩大产业投资作为投资工作的重点,完成工业投资1820亿元,增长69.5%。大力调整工业结构,明确了加快培育和发展的重点产业,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召开了白酒、烟草等重点产业发展大会。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努力提高生产要素保障能力,切实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出台支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启动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5]全年种植业增加值432.86亿元,比上年增长0.2%。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稳步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05.56万公顷(4583.40万亩),比上年增长0.5%;油料种植面积53.61万公顷(804.15万亩),增长1.3%;烤烟种植面积20.00万公顷(300.02万亩),增长9.5%;蔬菜种植面积70.85万公顷(1062.75万亩),增长9.4%。主要农产品中,油菜籽、蔬菜、茶叶等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39.1%、7.7%和6.9%。受旱灾影响,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产21.2%,其中玉米减产41.3%,稻谷减产31.8%;烤烟减产11.6%。

全年林业增加值32.15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全年畜牧业增加值221.72亿元,比上年增长0.3%。猪、牛出栏数继续增长,肉类总产量179.95万吨,比上年增长0.5%。禽蛋和牛奶产量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9.2%和5.7%。

全年渔业增加值1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0%。水产品产量10.88万吨,比上年增长23.8%。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15万公顷(107.25万亩),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133.84万公顷(2007.60万亩),比上年增长5.6%。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

0.68亩。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185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9%。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39.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2.40亿元,增长16.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额17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商品零售额1578.22亿元,增长18.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1%,在监测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中,除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价格比上年下降0.1%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食品价格上升幅度最大,达13.5%。全年进出口总额48.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2%。其中,进口总额18.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8%;出口总额29.85亿美元,增长55.5%。[4]

2012年任务和目标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第二产业增长20%、第三产业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增长30%,进出口总额增长30%。[5]

区域工业

贵阳城市经济圈及安顺市——加快打造以烟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磷化工、铝工业、现代中药、特色食品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都市型经济中心区和产业集聚区;统筹规划、科学定位,推动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工业园区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染集中治理,环保设施与园区其他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建设发展总部经济,促进金阳新区开发开放。

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围绕能矿资源开发,加快发展能源、以煤化工为主导的优势原材料等优势产业,重点建设一批电力、煤及煤化工、黄金等工业项目和循环经济生态型工业示范基地。

遵义市——加强与成渝经济圈、贵阳城市经济圈的联合与合作,重点做大做强名优白酒及特色食品、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家用电器和竹纸一体化等优势产业。

黔东南州、黔南州及铜仁地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加快发展特色食品、民族药业、林纸一体化、特色农产品加工等绿色产业和水电、特色矿产资源加工。

黔中经济区

黔中经济区包括贵阳市全部和遵义市、安顺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部分地区,划分为贵阳环城高速公路以内的核心圈,距贵阳环城高速50公里以内的带动圈,距贵阳环城高速约100公里的辐射圈。黔中经济区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交汇地带,国家规划的多条高速铁路穿区而过,加之高速公路的建设,整个区域将逐步形成较完善的交通路网。此外,经济区内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工企业基础较好,在全省生产力布局中居重要战略地位。

第三产业发展

2011年一季度、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34.56亿元和1067.53亿元;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1%和11.6%,分别高于上年同期1.9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预计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600亿元以上,增长速度达到14%以上,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以上。

一季度、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9.4%和46.8%,上半年比一季度提高7.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占比由一季度列第二提高到上半年列第一。一季度、上半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0.3%和37.7%,上半年比一季度提高7.4个百分点。

一季度、上半年和1-8月,全省服务业完成投资分别达到506.73亿元、1335.9亿元和1812.06亿元,投资规模均保持第一;增长速度分别为110.1%、

90.5%和76.8%,分别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4个百分点、7.2个百分点和4.9个百分点;服务业完成投资分别占全省的63.4%、61.7%和62.81%。贵阳国际金融中心、多彩贵州城、贵阳高新信息软件中心、贵州物流新城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一季度、上半年全省服务业领域税收分别实现114.63亿元和257.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24%和43.74%,增幅由比全省税收收入低10.52个百分点提升到高18.19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收入占全省税收收入的比重由一季度的41.71%上升到46.59%,上升了4.88个百分点。二是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有新发展。8月末,基

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71.4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9.1%,1-8月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达到54.04万人和531.02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启动实施,全省开展新农保和城居保的县达73个,其中今年新增试点县52个,新农保和城居保覆盖率达82.95%,高于全国平均60%的水平。[6]

贵州旅游业发展面临问题:一是发展理念比较落后,创新意识不强。二是产业

规模小,发展方式粗放,综合竞争力不强。贵州旅游企业“散、小、弱”较明显,星级酒店仅占全国的1.8%,其中五星级酒店仅占全国的0.54%,全国倒数第四;全省旅行社仅占全国的0.92%,全国倒数第三,旅行社接待国内和入境旅游人数分别仅占全国的0.64%和0.2%。三是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产业支撑作用不强。四是体制机制创新不足,发展活力不强。五是管理服务水平不高,人才支撑力不强。这些问题急需在发展中加快解决

贵州省情总复习题答案2

贵州省情总复习题答案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30日发布人:李昌虹 (二) 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从面上看,贵州最高地区是:( C )。(P2)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2.从面上看,贵州最低地区是:( B )。(P2)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3.从点上看,贵州的最高点是( A )。(P2) A、赫章韭菜坪 B、铜仁梵净山 C、威宁草海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4.从点上看,贵州最低点是:( D )。(P2) A、赫章韭菜坪 B、铜仁梵净山 C、威宁草海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5.贵州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 )。(P2) A、大方、织金、普安一线 B、威宁、赫章、纳雍一线 C、沿河、思南、锦屏一线 D、荔波、平塘、罗甸一线 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 D )(P5)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铜仁 7.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 A )。(P5) A、威宁 B、玉屏 C、赫章 D、铜仁 8.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B )。(P8) A、綦江 B、乌江 C、南盘江 D、清水江 9.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 B )位。(P17) A、5 B、6 C、7 D、8 10.贵州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按单位面积占有量计,每平方千米就有1069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全国排名第( C )位。(P17) A、一 B、二 C、三 D、四 11.贵州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其多年平均水量居全国第( D )位。(P8) A、6 B、7 C、8 D、9 12.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 A )位。(P18) A、五 B、六 C、七 D、八 1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其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D )%。(P2) A、50 B、72.8 C、80 D、61.9 1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森林覆盖率达到( D )。(P15) A、18.2% B、 28.8% C、34.6 D、 39.9% 15.贵州由于地处冷暖空气经常交锋的地带,加上特殊的地形条件形成了( C )的独特天气。 (P6) A、阴雨多、日照多 B、阴雨少、日照少

最新贵州经济发展浅析资料

综述: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属于“三不沿”(不沿边,不沿江,不沿海)内陆省份,地处云贵高原,有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还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省内共有49个民族,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非常明显,同时奇特的自然条件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严重限制了本省的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贵州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全省GDP增长全国排名很高,但人均GDP却总是排在倒数,省内贫困人口任然高居不下,属于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在到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必须抢抓新机遇,落实新举措,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努力实现贵州经济发展新跨越。 关键字:产业结构,地理位置,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介于北纬24°13′-29°13′、东经103°36′-109°35′之间,为云贵高原东部斜坡地带,南北相距约509km,东西跨度约595km.全省总土地面积176128km2,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84%。境内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现辖9个市(州)、88个县。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境内山地居多,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也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贵州经济发展在全国一直以来都是比较落后的省份,长期以来人均GDP一直处于全国末尾,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自己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有很多的问题矛盾没有解决,经济发展依旧是滞后的,省内有很多的贫困人口,对于即将到来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脱贫攻坚的任务依旧很艰巨。贵州如何在即将到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中取得胜利,在“十三五”规划中成功完成给定任务,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 贵州省本身有很多强大的优势和资源可以加以利用的。 第一,贵州位于西南交通枢纽的中心,它是川黔、贵黔、滇黔、湘黔以及南昆五大铁路干线的必经之地,也是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必经之地,又是商品集散和物流中心。目前贵州马上开通向东南方向广州的高铁,这将会大大的提升贵州在泛珠三角经济区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有利于东西部经贸活动的加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能够通过交通枢纽为本省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动力。 第二,贵州的矿产资源丰富,是有名的资源大省,省内煤炭的储量比江南各省的总和还要多,其不但储量大,煤的种类也齐全,素有江南煤海之称。 第三,贵州还有很多闻名全国的风景旅游地区,如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大瀑布,花开百里,姹紫嫣红的百里杜鹃林带,独具苗族风情的西江千户苗寨,云贵高原上历史最悠久的镇远古镇等都是非常吸引人的旅游胜地,随着全国掀起的假期旅游热潮,贵州的旅游业也大力拉动了本省的经济发展。

[训练]贵州省情考试题(271题全集含答案)

1下列哪些畜禽为贵州的优良品种(ABCD)。 第4题: 截至2011年,贵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有下列:AD A、荔波 B、镇宁 C、遵义 D、赤水 第6题: 2011年贵州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D)个 A、10 B、12 C、16 D、18 第7题: 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最多, 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第8题: 贵州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较高、利润最大、纳税最多的工业是( D )。 A、电力工业 B、机械工业 C、国防科技工业 D、食品工业 第9题: 贵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错综复杂,呈现过渡变化。在高大山脉具有垂直分布特点,一般从山脚到山顶依次表现为: A 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 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落叶阔叶混交—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第10题: 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B),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

A、清明文化 B、沙滩文化 C、黔北文化 D、西南文化 第11题: 贵州目前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 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第12题: 贵州国民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是在(D)年。 A、2005 B、2008 C、2009 D、2011 第13题: 正确答案:错误现在贵州的屯堡人仍然穿着清朝的服饰。 第14题: 贵州以长征文化、名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黔北旅游线是(D )一线。 A、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以及施秉—镇远—铜仁 B、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 C、贵阳—都匀—三都—荔波 D、贵阳—息烽—遵义—仁怀—赤水 第15题: 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 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第16题: 的、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 的贵州。 第17题: 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第18题: 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ABC A、侗族大歌 B、苗族蜡染 C、茅台酒制作技艺 D、彝文习俗。第19题:

贵州省情论文

论贵州省总体发展 解放四十年来,我省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贫富差距很大。与相对发达的黔中、黔北地区相比,边远落后的民族地区则处在另一极点上。这些地区多少年来十分艰难、痛苦地挣扎在贫困的深渊之中而不能自拔,具体原因究竟何在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于1989年春节期间系统地调查了我省典型的少、边、穷县册亨县。 该县位于黔西南边缘南、北盘江夹角的崇山峻岭地带。全县土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16万9千人。主要居民为布依族,点总人口的74%。册亨县原是一 个布依族自治县,1984年取消自治,归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并列为全 省26个贫困县之一。近四年来农村人均口粮只有350—400斤,人均年纯收入130—150元,远远低于全国乃至本省的农民人均口粮和纯收入水平,大多数农 民解决不了温饱问题。 贫穷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需要探索的不仅仅是贫穷的现状,而且还有贫穷的过去;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地区总是一直处于贫困的境地之中——一、工农业生产、交通等客观 条件十分落后,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 农业基础薄弱 册亨县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现有耕地面积19万亩,人均1.2亩,比全 省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0.71亩还多0.49亩。但耕地质量低劣,25度以上的陡 坡耕地差不多占现有旱作耕地的一半。全县稻田面积中,中低产农田就占了70%。没有灌溉设施的“望天田”仍占相当大的数量(约55%),水利有效灌溉面积不足耕田总量的三分之一。近几年来,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和片面抓粮食生产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民赶山吃饭,毁林毁草开荒,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地貌类型复杂,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天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山多陡峭,流径量大,土地涵养水源能力差,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水土流失面积多达1,000多平方公里,差不多占总面积的半数。根据有关部门对南、北盘江浸蚀模数的计算,每年县境内通过大小溪沟、河流外泄泥沙约140万吨,计有5千多亩耕地的表土被冲刷流失。再加上山区农民耕作技术落后,基本上是粗放经营,施肥少、产前产后服务差,缺乏科学管理,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地方的农民习惯于刀耕火种,不用肥料,不精耕细作,使得土地肥力逐年递减。由于土地的贫瘠,基本上是广种薄收。 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干旱、伏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如1986年下半年至1987年初的干旱持续半年之久,水稻栽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只及前一年的58%;紧接着又暴雨成灾,秧苗长势正旺的4,800多亩稻田被洪水淹没,其中1,700多亩被彻底毁坏,造成粮食减产2,700多吨。耕地质量差,自然灾害多,农民依附着瘦薄的土地,坐山吃山,抵御灾害的能力低,办法少,一遇灾害就欠收,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从解放初期延续到现在,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该县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不高。截至1987年,全县农业机械动力总量仅有852.96万瓦,平均每万亩耕地只有农业机械动力0.43万瓦。而且还由于管理技术落后、操作水平低、保养差、油料缺乏等因素,十分有限的农业机械设备多数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有农活几乎全靠手工操作,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

A 、自然生态比较脆弱 B 、喀斯特地貌发育 C 、高原山 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省情是一个省自然、 ( 地理 )、 ( 政治 )、 ( 经济)、 (文化) 等方面历史、 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 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 区。 3、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 4、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 5、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 176167 面积最大。 喀斯特地貌发育 )的浅内陆山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类型。 长江 )和 ( 珠江)两大流域。 )平方千米。在各类土壤中,(黄壤 )6、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7、为了扭转"大跃进 "造成的被动局面,从 1961 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 "( 调 整 )( 巩固 )(充实 )( 提高 )" 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8、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 2003年 12月31日共设了( 4 )个地级市、( 3 )个 自治州、( 2)个地区、和( 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二、单项选择题 7、( B )是贵州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 1、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 A A 、赫章 B 、 玉屏 2、贵州从面上看,全省最低处是:( A 、赫章 B 、玉屏 3、贵州从点上看,全省最低处是:( A 、赫章韭菜坪 C 、威宁 出省处 4、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B A 、綦江 B 、乌江 5、贵州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性气候 是 ) C 、 威宁 D 、 黎平 B ) C 、威宁 D 、黎平 D ) B 、玉屏 D 、黎平水口河 ) C 、 南盘江 D 、清水江 A ) C 、凌冻 D 、冰雹 D ) C 威宁 D 铜

贵州省情论文:贵州经济发展状况

贵州省情论文:贵州经济发展状况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570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6.22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2334.02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2641.60亿元,增长14.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7%、40.9%和46.4%。与上年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均降低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8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3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完成工业增加值1969.7亿元,增长21.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6.5%,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31亿元,增长27.5%。产业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85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9.5%,产业朝着集群、集聚、集约方向发展。畜牧业和特色经济作物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 分别提高1.5和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641.6亿元,增长14.2%;旅游业总收入1429亿元,增长34.7%。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1.5%。 成功举办了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首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2011中国?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全国民营企业助推贵州发展大会,组织了香港招商等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省直机关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分别减少59%、52%和27.4%,投资环境得到优化,亲商、爱商、安商、敬商的氛围正在形成。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500亿元,增长152%。开放的力度、开放的效果多年没有。 十大民生工程”完成投资650亿元,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1万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比上年多增6.1

(完整版)贵州经济发展状况与策略研讨

贵州经济发展状况与策略研讨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1]。对于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县域经济在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统筹城乡建设、有效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环境保护、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一、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经济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县域经济也不断壮大,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目前贵州省县域共计78个县,县域面积达万Km2占贵州总面积的%,县域人口3552万人,占全省人口的89%[2]。根据贵州省统计局统计资料,2009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18亿元,增长13%,占全省生产总值亿元的%,其中突破100亿的县有4个;县级财力进一步增强,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1亿元,增长%,占全省总量亿元的%,

其中突破5亿元的县有4个;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891亿元,增长%,高出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个百分点;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贵州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上升,根据贵州省统计局统计资料,200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与1999年的::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4个和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增长是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为一、二产业提供更多有效的服务,对促进一、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根据贵州省统计局统计资料,2009年贵州县域城镇固定资产投入达到亿元,增长%,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入的%。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省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突破4400亿元。2009年,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2562Km,公路里程密度达/100Km2,是1999年的倍,实现县县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高速公路由2000年的258Km增加到1189Km;铁路由1340Km增加到2117Km;通航里程达到3322Km;通讯、网络覆盖全省县域;建设了一大批大中小型水利工程;

体验省情实践报告

体验省情实践报告 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学院副院长担任唐钢驻村工作队队长的有利条件,小分队分阶段实施了社会实践计划,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 接到通知后,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委副书记黄杰马上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成立了以学生处和基础部负责人为正副组长的省级实践小分队,包括4名指导教师和6名学生骨干(此外还包括一名医生、一名法律教师、一名旅游教师)。之后,小分队成员一起座谈,学习讨论文件精神,研究实施方案。 7月4日,王晓轩、刘义秋、李娜三位教师前往耍峪村与该村村支书、村长和驻村工作队队员进行沟通、商谈社会实践事宜,确定调研主题。回校后,依调研主题,填写申报材料,准备文化墙内容、拟定适合农村环境卫生方面的标语口号、印制调查问卷。 王晓轩老师就入户调研和调研报告的撰写、怎样写日志等内容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 7月10—12日,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小分队一行15人来到遵化市党峪乡耍峪村,开展了为期3天的“耍峪村环境卫生变化的启示”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期间,师生积极开展服务群众活动。老师们分别开

展了义诊和法律咨询服务,同学们则忙着向村民发放防病治病的宣传册,并利用晚上时间,在村民休闲的小广场开展了“惠在何处,惠从何来”政策宣讲。在开展服务群众的同时,该校师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他们对耍峪村的基本情况、基层建设年工作队进驻后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了解,重点围绕“耍峪村村容村貌的治理”、“耍峪村环境卫生变化的启示”等内容进行调研;在考察村容村貌的同时,师生们一起打扫了所发现的卫生死角;旅游专业的师生还对耍峪村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考察。 3天中,实践队师生同当地百姓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空闲时,师生们拜谒了抗战中牺牲的无名烈士墓,受到了革命精神的洗礼。他们在广场与老乡一起扭秧歌,教孩子们跳现代舞,与小朋友们一起举办小手拉大手“星星心语”活动,并向小朋友赠送了精美的小礼物。乡亲们质朴的话语、热烈的场面让实践队师生融入其中,不忍离开。 实践活动初步结束后,小分队队员不断沟通交流,及时整理和上传相关资料。包括工作简报、《社会实践活动纪实》(视频剪辑)、图片、日志等。其中工作简报、视频、图片和8篇日志先后被河北省教育厅主题实践网刊登。与此同时,小分队在学院党委的支持下,及时将实践阶段性成果发布在学院网站和教师QQ群中,并将主题实践网进行链接,供师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在线作业详解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在线考试答案 一填空。(50小题共50分) 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 2、贵州中部有苗岭,山脉呈东西走向横亘贵州中南部,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是雷公山,被誉为中亚热带宝贵的“物种基因库”。 3、职业教育是指给予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4、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5、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夜郎置牂牁郡,夜郎地区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的行政建置。当时所设的边郡既有郡守都尉、县令等官,又封部落首领为王、侯、邑长等,实行“土流并治”。 6、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东南主要有水稻、油菜、椪柑、西瓜 7、贵州解放后全省工业加快发展,形成了许多特色行业。主要是以西电东送为标志的能和资源深加工工业、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以民族药品开发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 8、贵州解放后全省工业加快发展,形成了许多特色行业。主要是以西电东送为标志的能和资源深加工工业、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以民族药品开发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 9、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2011年贵州煤炭资源储量达488.64亿吨,居全国第5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市。 10、金融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 11、贵州境内的国防科技工业,以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和国防电子工业三大工业为主,并有航空机械、军需军械、核燃料等工业部门组成。 12、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西北主要有玉米、荞麦、马铃薯、大豆、芸豆、烤烟、梨、苹果、核桃、板栗等。

贵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贵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姓名:高佳熠 专业:金融管理与实务 班级:金融二班 指导老师:王莉婷 内容简介:“十二五”以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贵州省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克服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下行压力等困难,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5年高于全国、高于西部,位居全国前列,创造了贵州速度,是贵州省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刚刚过去的2015年,贵州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为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贵州省区域经济,贵州省主要经济产业,投资商业。 1.贵州省经济资产:贵州省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稳步攀升,主要经济指 标突破万亿元。 2.贵州省不断加强财政支农、惠农力度,加大农业产业投入,坚持走突出特色、 集聚集约、绿色生态、增效增收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农业生产 稳中向好 3.工业强省战略进展明显,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工业带动促进作用增强。 4.随着贵州省服务业发展大会的召开,服务业融合发展、集聚发展、创新发展趋 势明显,服务业发展态势较好。 2015年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实现胜利收官。引以为豪的业绩坚定着我们再攀高峰的信心,踏上新征程的步伐彰显着我们再闯雄关的壮志。 2016年是开启“十三五”规划、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决战决胜阶段的重要一年,是打响打赢大扶贫“攻坚战”和大数据“突围战”两大战略行动的第一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五大理念,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向着宏伟的目标启航!

最新2015年 地域文化(专)【贵州省情】考试及答案

地域文化(专)【贵州省情】考试及答案【任务一】 (2015年春) 1. 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2.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2011年贵州煤炭资源储量达488.64亿吨,居全国第(五)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市。 3. 贵州北部有(大娄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 截至2011年,全省共设9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 6个地级市、 3 个自治州。88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56个县、11个自治县、7个县级市、13个市辖区、1个特区。一般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5. 2005年后贵州为了使全省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总体战略”,即环境立省战略、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创新发展战略。 6. 贵州日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部多;东部少),最少的在北部大娄山区。在时间分布上,日照时数(夏季)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 7. 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8. 乌江干流是长江上游右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贵州威宁县盐仓镇的香炉山,境内长889千米,是贵州(最大)的河流。乌江水系的水量和(水力资源)都十分丰富,具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 9.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景区和(龙宫)风景名胜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0.中共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 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奋力后发赶超,贵州的发展必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而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贵州省旅游资源特色

贵州省旅游资源特色 及其发展思路 杨刚 摘要:旅游业是近些年来国内外比较热门的行业,而开发喀斯特山区作为观光、休闲旅游圣地是喀斯特地区开发旅游的首选之地。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多民族文化交融,给本省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贵州的众多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了必然。想要把他们开发出来就必须对其资源特色有个大体的认识,必须认清其开发的优劣势以制定旅游业发展思路、带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正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吃穿的物质生活,而是开始注重提高修养和知识水平的精神生活,旅游就是其中之一。 贵州是中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目前集观光、度假和深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和谐旅游目的地正在悄然形成。正如世界旅游组织所称赞的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高富集省份。其资源分布广、类型多、品位高、保护好。概括起来讲,有五大特点: 1、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景观的奇特性。贵州省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总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东西相距595公里,南北相距500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其中岩溶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

占61.9%,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的岩溶面积由于岩溶发育三维空间的不断扩展,导致地形演进过程的变化十分复杂,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迭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漫长而奇妙的地质结构过程,孕育了全省千姿百态的奇山秀水、飞瀑异洞,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动态静态结合的自然奇观。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2007年,荔波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 2、多民族构建的文化原生性。贵州省的常住总人口3975.4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8.9%,世居少数民族18种。多种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反复对撞和相互涵化,逐渐积淀在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正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走进民族村寨,人们会发现,汉晋遗风,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古老的文化模式,在这里仍被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 3、历史文化的厚重性。人类可能起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在这里人类完成了由猿到人的演变。在距今4亿—2.3亿年前的古生代,这一带曾几经海浸。在贵州发现的大量古生代的鱼、龙化石表明,陆地脊椎生物的祖先,很可能最早就出现在这里。此外,贵州还发现有旧时器时代中期的“桐梓人”、中晚期的“水城人”和晚期的“兴义人”文化遗址。贵州不仅是古生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春秋时期,牂牁国是贵州这块土地上的大国之一,春秋后期夜郎国取代牂牁,日渐强大,今天,在贵州仍不难寻觅到夜郎文化的遗踪。明太祖朱元璋从南京等地调集30万大军到贵州屯田驻军,“开一线以通云南”,使江南文化与高原山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屯堡文化。被称为“中国儒学最后一个高峰”和“近代启蒙思想先导”的王阳明,在“王学圣地”贵州修文龙场“悟道”,开一代学风,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变革;发生在贵州的“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则是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最具浓重色彩的一笔,是“长征文化”的经典。[①]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摘要:贵州省是西南地区一个落后的省份,其经济水平始终处于全国最低层。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状况,使当地的经济格局具有地域特色,经济发展同时面临机遇与困难。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贵州经济水平落后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办法。 关键词: 贵州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发展方略 1.贵州经济现状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省会是贵阳,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1,2]。 大多数人对贵州的认识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业等重化工业,极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改善了地区人民的生活,贵州的经济面貌也因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周边省区乃至西部省区的平均水平相比,贵州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与此同时,贵州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却更加突出,如: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三农”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等等[3-5]。 总体来说,贵州一直处于一个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社会发展滞后,人均水平低;二三产业不发达,结构产业低;区域发展不平衡[6,7]。但是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发展,贵州特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经济特色,即,以贵阳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型式。

贵州省情教育平时作业及答案(带题目)

《贵州省情》平时作业册 第一次平时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分) .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欠发达)和(欠开发)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 .(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贵州平均海拔在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和(丘陵)。 .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贵州森林资源丰富,年,森林覆盖率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根据《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亿吨,居全国第()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 截至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个地级市、()个自治州、()个地区和()个县级单位。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分,共分) .从点上看,全省最高点是:() 、赫章韭菜坪、铜仁梵净山 、威宁草海、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 、赫章、玉屏、威宁、铜仁 .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 、红水河、乌江、北盘江、赤水河 .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 、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 .贵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错综复杂,呈现过渡变化。在高大山脉具有垂直分布特点,一般从山脚到山顶依次表现为:()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落叶阔叶混交—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万千瓦,居全国()位。 、、、、 .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在()。

贵州区域经济概述

第1章绪论 1.1 区域经济学 1.1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两岸物流业合作,就是从物流业市场供求运行的角度,从区域经济学需求观、交易费用、寻找费用等经济理论,分析两岸物流业合作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以区域经济学的财富观阐述推动两岸物流业合作的基本动力因素,进而探讨两岸物流业合作态势和物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目标系吮与政策、手段,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的协调,区域比例关系。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 1.1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的主要范畴包括:区域经济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生产力布局的经济调节机制、新地域的经济开发战略和经济规划等。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早期有屠能的《孤立国》(1850),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等代表著作。1978年,前苏联经济学家涅克拉索夫的著作《区域经济学》出版后,标志着这门学科发展到一个新水平。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遵循一定规则运行的活动,它随着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仅受自然规律制约,还受到经济规律及社会、文化、科技等人文规律的影响。纷繁的经济活动、复杂的经济现象总是要落脚在特定的地域空间,这种经济活动和地域空间的相互作用,不仅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区域经济,也构筑了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研究领域。 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学科,不仅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领域,而且应该有一个准确、规范的表述。中外许多学者基于不同理解、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作了不同的表述。有的从经济学出发,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域范围的经济学;有的是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界定,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学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区域经济学即空间经济学;有的从区域内外两个层次加以界定,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还有的学者从宏观上和政策实用层面上进行了界定。

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

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3、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4、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5、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6、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7、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8、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3年12月31日共设了(4 )个地级市、(3 )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二、单项选择题 1、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A)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2、贵州从面上看,全省最低处是:(B)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3、贵州从点上看,全省最低处是:(D) A、赫章韭菜坪 B、玉屏 C、威宁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4、贵州最大的河流是:(B) A、綦江 B、乌江 C、南盘江 D、清水江 5、贵州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性气候是(A) 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D) A赫章 B 玉屏 C 威宁 D 铜仁 7、(B)是贵州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 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 B、喀斯特地貌发育 C、高原山地 D、盆地 8、贵州水资源丰富,居全国第(D)位 A、7 B、8 C、9 D、6 9、在贵州省总面积中耕地面积占(C)。 A、43、55% B、9.38% C、26.68% D、3.6% 10、贵州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在:(C)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1、( C )文化能证明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 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侯度 C、贵州黔西观音洞 D、旧石器文化 12、"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D)为重点。

贵州的发展前景

贵州的发展前景 一、贵州的总体发展前景 贵州目前尚属于一个欠发达的地区,也较贫穷。但是,贵州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的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大省,发展前景较好。贵州各族人民依托资源优势,开发利用优势资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经济增长已经从主要依赖物质资本向主要依赖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转化,自然资源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相对降低,加上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资源开发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同始而终。用辩证的观点思考,未来贵州的发展,资源虽然仍是发展的最大优势,但单靠卖资源不可能致富,资源大省并不一定能成为经济大省。因此,开发和利用贵州资源优势,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促使开发由低级向高级转化,产品由低档次向高精细转化,切实提高资源的价值和效益。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根据贵州省情的特点,提出大力发展以能源、原材料为重点的优势产业,巩固发展烟、酒支柱产业,加快培育生态畜牧业和旅游业两大后续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以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重点、支柱产业是通过资源优势比较后提出来的,亦是“十一五”发展的主攻方向。目标已定,关键是要凝聚全省人民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举全省之力把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做大做强。 首先是前些年提出的发展贵州旅游业,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自然

景观奇特,兼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的自然风光,集山、水、林、洞为一体,独具特色。黄果树瀑布气势雄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位于安顺西南郊的龙宫,是一个串珠状的岩溶洞湖,湖在洞中,山石水景,相映成趣;被誉为“世界奇观”的织金洞,规模宏伟,造型精美,景观奇特;有“高原明珠”之称的红枫湖,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湖光山色,风景迷人;黔东南舞阳河风景区,碧水清波,奇峰异石耸立于沿河两岸,素有“小三峡”之称;荔波漳江风景区,是世界罕见的亚热带喀斯特原始森林残存区,水上森林,盘根错节,鸳鸯双湖,碧绿幽静,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休假胜地;黔北赤水河风景区,一片碧绿的桫椤竹海之中,飞瀑点缀,配上远处的丹霞地貌,浑然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黔西南马岭河峡谷,谷深流急,两岸银瀑高挂,漂流探险,别有情趣。贵州的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各具特色。此外,还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绚丽多彩,星罗棋布,贵州被称为“迷人的天然公园”。贵州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大多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名目繁多的民族节日,浓郁古朴的民族风情,造型独特的民族建筑,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加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引起海内外旅游者的浓厚兴趣,贵州已成为国家重点开发的新的旅游热点地区。 顺便说句:要吃特色的东西去安顺,有句话是叫“穿在贵阳,吃在安顺。”要去看花去毕节“百里杜鹃”,要去看鸟去凯里“草海”,看水去“黄果树”等。 其次工业是贵州今年才提出的发展之路,电力、煤炭、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建材、烟酒、冶金、高新技术、特色食品及民族制药等十大产业是我省支柱产业和后续支柱产业,十大产业总产值和利税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均在

贵州安顺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贵州安顺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摘要 纵观全市全年经济的发展形势是好的,经济增长幅度保持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关键词:经济现状经济问题产业结构农村经济旅游业等 一、贵州安顺经济总体发展概况: (一)全市经济情况 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17. 54亿元,下降7.2%;第二产业29.74亿元,增长22.5%;第三产业23.45亿元,增长8.8%。 (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04亿元,比上年下降6.2%。农业产值比重下降,林业、牧业、渔业产值比重上升。 (三)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医药、电力、钡盐、冶金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与扩大,使全市工业总产值66.5亿元,比上年增长9.0%,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产值10.36亿元,比上年下降1.4%;重工业产值

23.16亿元,增长24.7%。 (四)建筑业较快发展。 全市37家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32万元,增长145.9%。 (五)交通运输平稳增长。 全年货物周转量3.81亿吨千米,比上年增长1.2%。 (六)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年末互联网用户达4081户,新增721户。 (七)旅游业较快发展 现有三星级宾馆4家,新增2家;二星级宾馆7家;新增一星级宾馆1家。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二、安顺市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一)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处于低层次阶段 1.顺市经济总量一直在全省排名靠后,虽然增长速度不算低,但是基础弱、总量小、起点低,发展滞后于别的地区。 2.次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低层次阶段。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生产率低,而劳动力过剩;第二产业创新能力低,产品竞争力不强,工业体系基础薄弱,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过高;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无法完全吸纳大量剩余劳动力。 3.业结构在演进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偏差,就业结构调整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动而言较慢,造成产业结构整体效益水平较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