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贵州省情论文:论贵州省总体发展

大学贵州省情论文:论贵州省总体发展
大学贵州省情论文:论贵州省总体发展

论贵州省总体发展

解放四十年来,我省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贫富差距很大。与相对发达的黔中、黔北地区相比,边远落后的民族地区则处在另一极点上。这些地区多少年来十分艰难、痛苦地挣扎在贫困的深渊之中而不能自拔,具体原因究竟何在呢?

(一)、工农业生产、交通等客观条件十分落后,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农业基础薄弱耕地质量低劣,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差不多占现有旱作耕地的一半。在稻田面积中,中低产农田就占了70%。没有灌溉设施的“望天田”仍占相当大的数量(约55%),水利有效灌溉面积不足耕田总量的三分之一。近几年来,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和片面抓粮食生产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民赶山吃饭,毁林毁草开荒,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地貌类型复杂,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天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山多陡峭,流径量大,土地涵养水源能力差,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水土流失面积多达1,000多平方公里,差不多占总面积的半数。根据有关部门对南、北盘江浸蚀模数的计算,每年通过大小溪沟、河流外泄泥沙约140万吨,计有5千多亩耕地的表土被冲刷流失。再加上山区农民耕作技术落后,基本上是粗放经营,施肥少、产前产后服务差,缺乏科学管理,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地方的农民习惯于刀耕火种,不用肥料,不精耕细作,使得土地肥力逐年递减。由于土地的贫瘠,基本上是广种薄收。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干旱、伏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如1986年下半年至1987年初的干旱持续半年之久,水稻栽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只及前一年的58%;紧接着又暴雨成灾,秧苗长势正旺的4,800多亩稻田被洪水淹没,其中1,700多亩被彻底毁坏,造成粮食减产2,700多吨。耕地质量差,自然灾害多,农民依附着瘦薄的土地,坐山吃山,抵御灾害的能力低,办法少,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不高。而且还由于管理技术落后、操作水平低、保养差、油料缺乏等因素,十分有限的农业机械设备多数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有农活几乎全靠手工操作,生产农业生产方面这些不利的客观因素造成的结果是:虽然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整个农业生产尚在“自给”但不能“自足”的窘况中为解决温饱而奋斗。

(二)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缓慢自解放三十多年来,该县农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历史上形成的自然半自然经济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自然条件及政策等诸主面的限制,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1升到73% 市场不健全、集市贸易不发达,也是制约该县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经济由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半自然经济状况,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对于由各种生产要素专业市场组成的适宜商品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市场的要求望尘莫及。同时,农贸市场也非常残缺,全县区(镇)乡共有集市20个,平均8千农村人口才有一个集市,而且这些集市规模小,只限于少量农副产品的交易。大多数集市与集市之间距离远,交通十分不便。因此整个流通领域没有真正搞活,大桩农产品产销很难直接见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总起来说,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只是占了十分有限而有利利的自然条件的一点便宜。其他方面发展商品生产的后劲仍然很不足。

(三)工业生产十分落后工业产值极低,地下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为开发矿产资源,一哄而起办了很多锑厂,至1987年10月先后建起了县锑选厂、华侨锑深加工厂、民族锑冶厂、联合锑厂等。但由于设备简陋,缺乏电力,原料又是由私人个体开采经营,地质勘探工作无法得到深入,找矿缺乏科学依据,生产率很低。因此原料时多时少时无,不能保证计划供应。再加上技术、管理水平差,工厂常常处于半瘫痪状态。目前,这些盲目投资、争相上马的企业正在滑向破产的边缘。为开办这些企业共向银行贷款686万元,其中517万元现已无力偿还。酒厂本应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厂,所生产的“灵芝酒”被评为1985—1986

年全省优秀产品三等奖,深受消费者喜好。在连年亏损、不景气的情况下,1986年略显生机,产量达2,000砘。但由于设备、技术、原料、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产量仍十分有限,经济效益很低。

(四)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发展交通运输是摆脱贫困的必要条件,由于地处偏僻,交通十分落后。汽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但\境内公路量少,现有公路13条,总长仅376公路,通车里程才310公里,还有13个乡不通公路。以面积计算,每百平方公路才有公路1.4公里,大大低于全省(15.8公里/百平方公里)和全国(9.2公里/百平方公里)的水平。全县公路没有一条柏油路,坡陡弯急,路面狭窄,危险路面多,桥涵多,基本属于四级和等外级公路。晴通雨阻的路段常年有100公里左右,占通车里程的三分之一。总起来说,该县公路数量少,质量差,技术标准低,通过能力弱,且分布不均。公路运输在工农业生产中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地方几十年来运输全靠人挑马驮,效率很低,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发展。(五)生产力落后,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少、边、穷地区多是一个封闭体,是一个未开化的地带,地上地下都有极丰富的自然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地区确是“富饶的贫困”。若有什么优势的话,那就是自然的资源优势占主要地位。到目前为此,已发现的地下资源有金、锑、硫磺、雄黄、珠砂、铅、火硝、大理石、冰川石、无烟煤、铜、铁、锡等宝贵的矿产资源,还可能蕴藏有石油资源。据地质部门测定]金矿还是个富矿,很有开采价值。若是各方面条件具备,可根据市场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开采加工,单凭发展原料工业和初加工工业,就能使国民经济得到翻身。但因该县人力、财力、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等条件“先天”不足,在丰富的自然资源面前显得无能无力。的地上资源主要是林木。林地面积有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7%,高于全省(14.5%)和全国(12%)的水平;人均占有林地面积4亩多,也高出全省和全国的水平。据1985年清查森林的统计,全县成用木的活立木蓄积量高达519万立方米。由于多年来有关林木管理和开采的政策措施不得力,加之林区交通不便,多少年来一直是死采树,采死树、采树死。一没采伐计划,二无林产品加工业,三是交通不便,因此森林经常遭到乱砍滥伐,每年腐烂在深山沟里的有用木材不计其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和解决长途运输问题;可是要全面解决这两大难题却又是该县本身现有的人、财、物力所无法办

贵州省情教案

贵州省情教案 第一章深化省情认识加快贵州发展 三句话老话——新的解释 天无三日晴——处处有森林 这是贵州绝对的优势,而不是劣势。 地无三里平——遍地是金银 这是骡马时代的形容,而不是现代大交通的真实写照。 人无三分银——美女多如云 这是整体夸张的描述,而不是绝对的情况。 一、贵州形象—可爱的贵州 (一)贵州印象 三句话老话——新的解释 天无三日晴——处处有森林 这是贵州绝对的优势,而不是劣势。 地无三里平——遍地是金银 这是骡马时代的形容,而不是现代大交通的真实写照。 人无三分银——美女多如云 这是整体夸张的描述,而不是绝对的情况。 (二)、悠久的发展历史 贵州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的土地上,创造了贵州的史前文化,现已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址有80余处。 “观音洞文化”的黔西观音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桐梓人”、“水城人”、“大洞人”、“兴义人”、“穿洞人”、“马鞍山人”、“白岩脚洞人”和“观音洞人”等人类化石。 (三)光荣的革命传统 1854~1874年间的农民起义: 刘仪顺领导的以汉族农民为主体的号军起义。 张秀眉领导的以苗族农民为主体的黔东南起义。 张凌翔领导的以回族农民为主体的黔西南起义。 姜应芳领导的以侗族农民为主体的天柱起义。 潘新简领导的以水族农民为主体的荔波起义等。

二、贵州优势 富集的资源 勤劳的人民 (一)丰富的生物资源 1、丰富的植物资源。 全省森林面积62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8%。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13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1个。有各类草山草坡近500万公顷,全省有野生牧草1410种。 贵州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65种。其中属于国家1级保护的14种, 2级保护的51种。 栽培作物:辣椒、水果、茶叶、烤烟等。 (二)“煤水结合”的能源资源 贵州能源资源丰富,种类较多。在已发现的能源资源中,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具有持久开发优势。特别是煤炭与水能资源结合,使贵州成为中国少有的“水火互济”发展电力工业的最佳省份之一。 1、丰富的水能资源 长度大于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由于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因而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水能总蕴藏量1874.5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8%,全省水能可开发量1683万千瓦,占全国总开发量的4.4%。横贯全省的乌江是国内著名的水能“富矿”,水能可开发量达836.5万千瓦。 贵州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优势 建设的大、中、小型水电站较为均衡地分布于省内各地,大多距负荷中心近。 河流大多上游开阔,中、下游较狭窄,上游可以兴建“龙头水库”,有利于提高梯级电站的发电效益。 可供开发的水能多处于高山狭谷河段中,兴建电站工程量较小,淹没损失及迁移人口少,工程相对简单。 水能开发利用具有造价低、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 2. 储量为江南第1的煤炭资源 贵州素以“西南煤海”著称,煤炭资源丰富,分布既较广又相对集中,而且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贵州含煤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以上,全省88个县(市、特区、市辖区)中有74个产煤,资源相对集中于西部的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全省煤炭资源总量超过2400亿吨,探明的资源储量535亿吨,经开采消耗后保有储量529亿吨。 资源保有储量是江南12个省、区、市的总和。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积极发展火电,实施“西电东送”,把贵州建成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奠定了重要基础。

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

A 、自然生态比较脆弱 B 、喀斯特地貌发育 C 、高原山 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省情是一个省自然、 ( 地理 )、 ( 政治 )、 ( 经济)、 (文化) 等方面历史、 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 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 区。 3、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 4、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 5、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 176167 面积最大。 喀斯特地貌发育 )的浅内陆山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类型。 长江 )和 ( 珠江)两大流域。 )平方千米。在各类土壤中,(黄壤 )6、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7、为了扭转"大跃进 "造成的被动局面,从 1961 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 "( 调 整 )( 巩固 )(充实 )( 提高 )" 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8、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 2003年 12月31日共设了( 4 )个地级市、( 3 )个 自治州、( 2)个地区、和( 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二、单项选择题 7、( B )是贵州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 1、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 A A 、赫章 B 、 玉屏 2、贵州从面上看,全省最低处是:( A 、赫章 B 、玉屏 3、贵州从点上看,全省最低处是:( A 、赫章韭菜坪 C 、威宁 出省处 4、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B A 、綦江 B 、乌江 5、贵州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性气候 是 ) C 、 威宁 D 、 黎平 B ) C 、威宁 D 、黎平 D ) B 、玉屏 D 、黎平水口河 ) C 、 南盘江 D 、清水江 A ) C 、凌冻 D 、冰雹 D ) C 威宁 D 铜

贵州省情论文

论贵州省总体发展 解放四十年来,我省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贫富差距很大。与相对发达的黔中、黔北地区相比,边远落后的民族地区则处在另一极点上。这些地区多少年来十分艰难、痛苦地挣扎在贫困的深渊之中而不能自拔,具体原因究竟何在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于1989年春节期间系统地调查了我省典型的少、边、穷县册亨县。 该县位于黔西南边缘南、北盘江夹角的崇山峻岭地带。全县土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16万9千人。主要居民为布依族,点总人口的74%。册亨县原是一 个布依族自治县,1984年取消自治,归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并列为全 省26个贫困县之一。近四年来农村人均口粮只有350—400斤,人均年纯收入130—150元,远远低于全国乃至本省的农民人均口粮和纯收入水平,大多数农 民解决不了温饱问题。 贫穷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需要探索的不仅仅是贫穷的现状,而且还有贫穷的过去;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地区总是一直处于贫困的境地之中——一、工农业生产、交通等客观 条件十分落后,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 农业基础薄弱 册亨县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现有耕地面积19万亩,人均1.2亩,比全 省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0.71亩还多0.49亩。但耕地质量低劣,25度以上的陡 坡耕地差不多占现有旱作耕地的一半。全县稻田面积中,中低产农田就占了70%。没有灌溉设施的“望天田”仍占相当大的数量(约55%),水利有效灌溉面积不足耕田总量的三分之一。近几年来,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和片面抓粮食生产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民赶山吃饭,毁林毁草开荒,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地貌类型复杂,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天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山多陡峭,流径量大,土地涵养水源能力差,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水土流失面积多达1,000多平方公里,差不多占总面积的半数。根据有关部门对南、北盘江浸蚀模数的计算,每年县境内通过大小溪沟、河流外泄泥沙约140万吨,计有5千多亩耕地的表土被冲刷流失。再加上山区农民耕作技术落后,基本上是粗放经营,施肥少、产前产后服务差,缺乏科学管理,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地方的农民习惯于刀耕火种,不用肥料,不精耕细作,使得土地肥力逐年递减。由于土地的贫瘠,基本上是广种薄收。 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干旱、伏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如1986年下半年至1987年初的干旱持续半年之久,水稻栽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只及前一年的58%;紧接着又暴雨成灾,秧苗长势正旺的4,800多亩稻田被洪水淹没,其中1,700多亩被彻底毁坏,造成粮食减产2,700多吨。耕地质量差,自然灾害多,农民依附着瘦薄的土地,坐山吃山,抵御灾害的能力低,办法少,一遇灾害就欠收,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从解放初期延续到现在,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该县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不高。截至1987年,全县农业机械动力总量仅有852.96万瓦,平均每万亩耕地只有农业机械动力0.43万瓦。而且还由于管理技术落后、操作水平低、保养差、油料缺乏等因素,十分有限的农业机械设备多数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有农活几乎全靠手工操作,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贵州省情教程第四版

《贵州省情教程》第四版平时作业册 教师签名:▁▁▁▁▁▁▁▁ 所属院校:▁▁▁▁▁▁▁▁▁▁▁▁▁▁▁▁▁▁▁ 所学专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第一次平时作业 (第一、二、三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 2. 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用“山川秀丽”来评价贵州的(“”),用“气候宜人”来评价贵州的(“”),用“人民勤劳”来评价贵州的(“”),不仅对贵州省情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还看到了贵州“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的美好()和巨大()。 3. 中共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和(“”)两大战略,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奋力后发赶超,贵州的发展必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而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毗邻。 () 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 典型发育的山区。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 )和( )。 7.贵州气候属于()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8. 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和()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9.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2011年贵州煤炭资源储量为488.64亿吨,列全国第()位,仅次于山西、内蒙、新疆和陕西,相当于南方12个省(市、区)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和()。

贵州省情论文:贵州经济发展状况

贵州省情论文:贵州经济发展状况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570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6.22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2334.02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2641.60亿元,增长14.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7%、40.9%和46.4%。与上年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均降低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8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3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完成工业增加值1969.7亿元,增长21.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6.5%,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31亿元,增长27.5%。产业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85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9.5%,产业朝着集群、集聚、集约方向发展。畜牧业和特色经济作物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 分别提高1.5和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641.6亿元,增长14.2%;旅游业总收入1429亿元,增长34.7%。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1.5%。 成功举办了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首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2011中国?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全国民营企业助推贵州发展大会,组织了香港招商等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省直机关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分别减少59%、52%和27.4%,投资环境得到优化,亲商、爱商、安商、敬商的氛围正在形成。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500亿元,增长152%。开放的力度、开放的效果多年没有。 十大民生工程”完成投资650亿元,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1万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比上年多增6.1

贵州省省情第一章

第一章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步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它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内容、地位? 背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有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与斗争,帝国主义侵略的战火还曾燃到我国边境,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请谈一下对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认识. 谢谢! 这是由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及其特点所决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就是中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地分裂统一战线和以武装斗争为革命的主要形式,而中国共产党的前进或后退、壮大或缩小,都同能否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两个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毛泽东在1939年10月指出:18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先河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历史的、逻辑的结果。近代中国存在着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性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遭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造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与曲折,造成了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复杂性。官僚资本主义成为革命的对象,而同民族资本主义相联系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天生的软弱性,使其无法完成本应由它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最终,这个任务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身上,这就使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最终由新民主主义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当时中国也已经具备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主要是:经济上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占了主导地位,政治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全国的领导地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文化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国际上苏联社会主义的榜样。社会主义应该创造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具有更显著的优越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旧社会所无法想像的巨大成就,这是举世瞩目的。但是,由于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存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在一段时间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充分体现。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0多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重新焕发生命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得以实现。 辨析题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关系!: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同解放思想是辩证的统一,要做到实事求是,需要解放思想,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思想又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前提,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上,其布局要相应调整。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没有一定的量就没有一定的质,但单纯量的优势并不一定具有质的优势。质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产业的属性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技术构成、科技含量、经济的整体素质、规模经济、资本的增值能力和市场的竞争力等方面。 2、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集中体现在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所谓控制力,一是对起决定作用的稀缺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控制力;二是对经济运行态势的控制力;三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趋势的控制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更要大力发展股份制,探索通过控股和参股企业来实现。

体验省情实践报告

体验省情实践报告 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学院副院长担任唐钢驻村工作队队长的有利条件,小分队分阶段实施了社会实践计划,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 接到通知后,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委副书记黄杰马上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成立了以学生处和基础部负责人为正副组长的省级实践小分队,包括4名指导教师和6名学生骨干(此外还包括一名医生、一名法律教师、一名旅游教师)。之后,小分队成员一起座谈,学习讨论文件精神,研究实施方案。 7月4日,王晓轩、刘义秋、李娜三位教师前往耍峪村与该村村支书、村长和驻村工作队队员进行沟通、商谈社会实践事宜,确定调研主题。回校后,依调研主题,填写申报材料,准备文化墙内容、拟定适合农村环境卫生方面的标语口号、印制调查问卷。 王晓轩老师就入户调研和调研报告的撰写、怎样写日志等内容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 7月10—12日,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小分队一行15人来到遵化市党峪乡耍峪村,开展了为期3天的“耍峪村环境卫生变化的启示”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期间,师生积极开展服务群众活动。老师们分别开

展了义诊和法律咨询服务,同学们则忙着向村民发放防病治病的宣传册,并利用晚上时间,在村民休闲的小广场开展了“惠在何处,惠从何来”政策宣讲。在开展服务群众的同时,该校师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他们对耍峪村的基本情况、基层建设年工作队进驻后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了解,重点围绕“耍峪村村容村貌的治理”、“耍峪村环境卫生变化的启示”等内容进行调研;在考察村容村貌的同时,师生们一起打扫了所发现的卫生死角;旅游专业的师生还对耍峪村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考察。 3天中,实践队师生同当地百姓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空闲时,师生们拜谒了抗战中牺牲的无名烈士墓,受到了革命精神的洗礼。他们在广场与老乡一起扭秧歌,教孩子们跳现代舞,与小朋友们一起举办小手拉大手“星星心语”活动,并向小朋友赠送了精美的小礼物。乡亲们质朴的话语、热烈的场面让实践队师生融入其中,不忍离开。 实践活动初步结束后,小分队队员不断沟通交流,及时整理和上传相关资料。包括工作简报、《社会实践活动纪实》(视频剪辑)、图片、日志等。其中工作简报、视频、图片和8篇日志先后被河北省教育厅主题实践网刊登。与此同时,小分队在学院党委的支持下,及时将实践阶段性成果发布在学院网站和教师QQ群中,并将主题实践网进行链接,供师

贵州省情总结

贵州省情总结 第一章 一、贵州的基本省情:欠发达,欠开发。 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第二章 一、地理环境 贵州是位于云贵高原东部 四川,重庆 + 云南——贵州——湖南 + 广西 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的山区自然条件。 1.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岩溶地教多。 2.地势西高东低,又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 第一、西部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以西平均1500米以上,最高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最高峰是西部赫章县的韭菜坪,海拔2901米。 第二、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一线向东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800-1500米 第三、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北界一线的东部和南部边缘地区。800米以下,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最低峰在东南部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48米。 一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占%广泛分布石沟、石牙、峰林、峰丛、盲谷、穿洞、竖井、凹地、天生桥、落水洞、跌水、悬挂泉、喀斯特

湖。 地下溶洞、暗河、伏流、暗湖、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莲花盆、卷曲石。 二地貌类型:%为高原山地和丘陵,山间小盆地仅占% 1.北部大娄山,赤水和乌江分水岭1000-1500米 2.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2572米,是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区网”的成员。黔金丝猴的生存区。 3.西部有乌蒙山,山脉绵延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水城县、六枝特区,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最高峰是韭菜坪2901米 4.中部有苗岭,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雷公山,2178米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物种基因库” 大娄山 + 乌蒙山——苗岭——武陵山 三、地理差异: 1.东部山地丘陵区,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区。 2.北部中山峡谷区,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区。 3.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以南和镇宁、惠水以北地区。 4.南部山地河谷区,包括苗岭中段以南地区。 5.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包括普安以南,望谟以西,南盘江以北地区。 6.西北部山原山地区,包括盘县、晴隆以北,黔西、织金以西地区。 二、气候 气温

贵州省旅游资源特色

贵州省旅游资源特色 及其发展思路 杨刚 摘要:旅游业是近些年来国内外比较热门的行业,而开发喀斯特山区作为观光、休闲旅游圣地是喀斯特地区开发旅游的首选之地。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多民族文化交融,给本省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贵州的众多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了必然。想要把他们开发出来就必须对其资源特色有个大体的认识,必须认清其开发的优劣势以制定旅游业发展思路、带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正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吃穿的物质生活,而是开始注重提高修养和知识水平的精神生活,旅游就是其中之一。 贵州是中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目前集观光、度假和深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和谐旅游目的地正在悄然形成。正如世界旅游组织所称赞的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高富集省份。其资源分布广、类型多、品位高、保护好。概括起来讲,有五大特点: 1、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景观的奇特性。贵州省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总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东西相距595公里,南北相距500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其中岩溶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

占61.9%,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的岩溶面积由于岩溶发育三维空间的不断扩展,导致地形演进过程的变化十分复杂,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迭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漫长而奇妙的地质结构过程,孕育了全省千姿百态的奇山秀水、飞瀑异洞,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动态静态结合的自然奇观。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2007年,荔波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 2、多民族构建的文化原生性。贵州省的常住总人口3975.4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8.9%,世居少数民族18种。多种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反复对撞和相互涵化,逐渐积淀在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正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走进民族村寨,人们会发现,汉晋遗风,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古老的文化模式,在这里仍被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 3、历史文化的厚重性。人类可能起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在这里人类完成了由猿到人的演变。在距今4亿—2.3亿年前的古生代,这一带曾几经海浸。在贵州发现的大量古生代的鱼、龙化石表明,陆地脊椎生物的祖先,很可能最早就出现在这里。此外,贵州还发现有旧时器时代中期的“桐梓人”、中晚期的“水城人”和晚期的“兴义人”文化遗址。贵州不仅是古生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春秋时期,牂牁国是贵州这块土地上的大国之一,春秋后期夜郎国取代牂牁,日渐强大,今天,在贵州仍不难寻觅到夜郎文化的遗踪。明太祖朱元璋从南京等地调集30万大军到贵州屯田驻军,“开一线以通云南”,使江南文化与高原山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屯堡文化。被称为“中国儒学最后一个高峰”和“近代启蒙思想先导”的王阳明,在“王学圣地”贵州修文龙场“悟道”,开一代学风,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变革;发生在贵州的“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则是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最具浓重色彩的一笔,是“长征文化”的经典。[①]

贵州省情简介

第一章贵州省情介绍 地理地貌 贵州省位于中国大西南东部,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份,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4%,居全国第十六位。省会贵阳市距重庆长江口岸300多千米,距广西北海直距约500千米。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通称贵州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分布范围广泛,喀斯特(出露)面积10.9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且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气候 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气温在15℃左右,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1月平均气温为3~6℃,比其他同纬度地区暖和。年均降水量在1100~1300mm之间,多集中在夏季。分布趋势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全省有三个多雨区和三个少雨区。三个多雨区分别位于省之西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其中西南部的晴隆县,年均降雨量达1588mm,是全省最多雨量中心。三个少雨区分别在威宁、赫章县和毕节一带,各少雨区的年降水量在850~1100mm之间。日照时数在1200~1400小时之间,地区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年日照时数比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少三分之一以上,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年相对湿度高达82%,而且不同季节之间的变幅较小,各地湿度值之大以及年内变幅之平稳,是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所少见,气候特点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人口和民族 2004年末,贵州总人口3903.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003%。在全省总人口中,市镇人口占24%;乡村人口占76%;农业人口约占85%;非农业人口约占15%。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三位。世居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等16个。人口超过10万人的少数民族有9个: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和白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8.1%。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国苗族人口的49.8%,布依族人口占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3%,侗族人口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55.7%,水族人口占全国水族总人口的93.2%。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的比重为12.4%。 行政区划 全省现辖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4个地级市和黔东南、黔西南、黔南3个自治州以及毕节、铜仁2个地区,共有56个县、 11个自治县、9个县级市、10个市辖区、2个特区和697个镇、760个乡(其中含253 个民族乡)、82个街道办事处。省会为贵阳市。

贵州的发展前景

贵州的发展前景 一、贵州的总体发展前景 贵州目前尚属于一个欠发达的地区,也较贫穷。但是,贵州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的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大省,发展前景较好。贵州各族人民依托资源优势,开发利用优势资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经济增长已经从主要依赖物质资本向主要依赖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转化,自然资源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相对降低,加上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资源开发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同始而终。用辩证的观点思考,未来贵州的发展,资源虽然仍是发展的最大优势,但单靠卖资源不可能致富,资源大省并不一定能成为经济大省。因此,开发和利用贵州资源优势,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促使开发由低级向高级转化,产品由低档次向高精细转化,切实提高资源的价值和效益。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根据贵州省情的特点,提出大力发展以能源、原材料为重点的优势产业,巩固发展烟、酒支柱产业,加快培育生态畜牧业和旅游业两大后续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以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重点、支柱产业是通过资源优势比较后提出来的,亦是“十一五”发展的主攻方向。目标已定,关键是要凝聚全省人民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举全省之力把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做大做强。 首先是前些年提出的发展贵州旅游业,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自然

景观奇特,兼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的自然风光,集山、水、林、洞为一体,独具特色。黄果树瀑布气势雄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位于安顺西南郊的龙宫,是一个串珠状的岩溶洞湖,湖在洞中,山石水景,相映成趣;被誉为“世界奇观”的织金洞,规模宏伟,造型精美,景观奇特;有“高原明珠”之称的红枫湖,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湖光山色,风景迷人;黔东南舞阳河风景区,碧水清波,奇峰异石耸立于沿河两岸,素有“小三峡”之称;荔波漳江风景区,是世界罕见的亚热带喀斯特原始森林残存区,水上森林,盘根错节,鸳鸯双湖,碧绿幽静,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休假胜地;黔北赤水河风景区,一片碧绿的桫椤竹海之中,飞瀑点缀,配上远处的丹霞地貌,浑然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黔西南马岭河峡谷,谷深流急,两岸银瀑高挂,漂流探险,别有情趣。贵州的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各具特色。此外,还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绚丽多彩,星罗棋布,贵州被称为“迷人的天然公园”。贵州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大多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名目繁多的民族节日,浓郁古朴的民族风情,造型独特的民族建筑,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加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引起海内外旅游者的浓厚兴趣,贵州已成为国家重点开发的新的旅游热点地区。 顺便说句:要吃特色的东西去安顺,有句话是叫“穿在贵阳,吃在安顺。”要去看花去毕节“百里杜鹃”,要去看鸟去凯里“草海”,看水去“黄果树”等。 其次工业是贵州今年才提出的发展之路,电力、煤炭、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建材、烟酒、冶金、高新技术、特色食品及民族制药等十大产业是我省支柱产业和后续支柱产业,十大产业总产值和利税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均在

《贵州省情》期末复习参考答案

《贵州省情》期末复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 4、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000 )米左右。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 800 )米以下。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 2166 )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 541 )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 2901 )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海拔( 148 )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年平均气温( 15 )℃左右。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铜仁),最高达( 42。5 )oC;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威宁,最低达( --15。3 )oC。年降水量( 850--1600 )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苗岭西段)南坡的晴隆、丹寨和(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北盘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 176167)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 92。5)% 。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覆资源丰富。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10、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总量超过( 2400 )亿吨,保有储量居全国( 5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和毕节)。 11、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总蕴藏量居全国(第六位)。按单位土地面积占有量计算居全国(第五位)。 12、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13、贵州随唐时期的“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14、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15、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空)、(航天)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16、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共设了( 4 )个地级市、( 3 )个自治州、( 2 )个地区、和( 88)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17、人口的自然构成是依人口的生理属性来划分的,主要有(性别)和(年龄)。 18、贵州省2003年末总人口为( 3869。66 )万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比上年下降2.05和1.71个千分点,实现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逐年下降0.5个千分点以上的要求。 19、到2004年,贵州省人口达到( 3903。7 )万。人口密度为(221。7)人/平方千米。 20、国际上一般将( 65 )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或老龄人口,一个国家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 10% ),成为该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21、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2、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省共有56个民族成分。世居民族包括汉、苗、布依、(侗族)、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等18个民族。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 37。85 )%。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 23、贵州在建立民族民主政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民族区域,目前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8个民族。全省共有( 3 )个自治州、( 11 )个自治县和(253 )个民族乡,覆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55。5 )%。 24、贵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现在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5、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26、贵州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首先是在农村全面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7、贵州的生产力布局各具特色,贵阳市以(高新技术产业)、(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食品、医药、电力、轻纺等为主,是(黔中)产业带的核心;遵义市以(航天)、电力、煤炭、(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医药等为主,是(名酒)之乡;六盘水市以(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为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毕节地区以煤炭、(电力)、(化工)、有色金属、轻工、烟草等为主,是贵州工业发展(较快)地区。

《贵州省情》第三章 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

第三章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 1【单选题】1949-2011年,贵州全省人口由1416.4万增加到( )万。 A、4233.44 B、4333.44 C、4238.44 D、4438.44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贵州省1953年7月1日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人口有( )万。 A、1603.73 B、1503.73 C、1416.5 D、1416.53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2015年贵州省全省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A、3529.5 B、3528.5 C、3326.5 D、4500.5 我的答案:A 4【单选题】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少数民族人口为( )万。 A、401.12 B、402.3 C、403.2 D、401.16 我的答案:D 5【单选题】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 )。 A、36% B、33% C、26% D、21% 我的答案:C 6【单选题】贵州省侗族主要分布在( )各县。 A、黔西南自治州 B、六盘水市 C、毕节市 D、黔东南自治州 我的答案:D 7【单选题】贵州省彝族主要分布在毕节市各县,( )各县。 A、铜仁市 B、遵义市 C、贵阳市 D、六盘水市 我的答案:D 8【单选题】贵州省羌族主要分布在石阡县、( )。

B、黄平县 C、纳雍县 D、金沙县 我的答案:A 9【单选题】贵州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平塘、独山、( )等县。 A、黔西 B、惠水 C、瓮安 D、开阳 我的答案:B 10【单选题】贵州瑶族主要分布地不包括下列那个地方( )。 A、丹寨县 B、榕江县 C、荔波县 D、麻江县 我的答案:D 11【单选题】贵州白族主要分布地不包括下列那个地方( )。 A、独山县 B、大方县 C、织金县 D、赫章县 我的答案:A 12【单选题】贵州蒙古族主要分布地不包括下列那个地方( )。 A、大方县 B、赫章县 C、织金县 D、石阡县 我的答案:B 13【单选题】贵州壮族主要分布地不包括下列那个地方( )。 A、从江县 B、黎平县 C、纳雍县 D、独山县 我的答案:C 14【单选题】解放前,贵州( )、水族、布依族、侗族有过“土俗字”。 A、彝族 B、苗族 C、白族 D、蒙古族 我的答案:A 15【单选题】除了苗语,贵州的( )也比较复杂,各地差异很大。 A、土家族语 B、彝语

贵州省情 事业单位考试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15个县,首府凯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经 107°17′20〞-109°35′24〞, 北纬25°19′20〞-27°31′40〞。 东邻湖南省怀化地区, 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河池地区,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义、铜仁两地区。境内东西宽220千米,南北长240千米。 总面积30223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人口434.7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45.45万人。
中文名称: 中文名称: 行政区类别: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所属地区: 下辖地区: 下辖地区: 政府驻地: 政府驻地: 电话区号: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邮政区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自治州 贵州省 凯里市,施秉县 凯里市 0855 556000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面积: 面积: 人口: 人口: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 机场: 机场: 车牌代码: 车牌代码:
贵州省东南部 30337.1平方公里 441.72万 亚热带季风气候 凯里黄平机场 贵H
邮编:556000。代码:522600。区号:0855。拼音:Qiandongnan Miaozu Dongzu ZizhiZhou。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东邻湖南,南接广西,与本省黔南、铜仁毗邻, 境内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全州辖16个县市和1个省级凯里经济开发区、 1个黔东循环 经济工 业区 , 有90个镇, 116个乡(17个 民族乡 ) ,5 个街 道办 事处 ,89个居民委 员 会,68个社区居委会,3226个村民委员会。 州府凯里市,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黔 桂铁路,湘黔铁路、公路320、321国道从境内经过,凯里与贵阳市高速路连接,至贵阳龙洞堡机 场不到2小时行程。全州常住人口为3480626人(2010年),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 回族、 傈僳 族、拉 祜族 、佤 族、纳 西族 、瑶族 、藏 族、 景颇族 、布 朗族、 布依 族、 阿昌族 、哈 尼 族、锡伯族、 普米族、蒙 古 族、怒族、基 诺族、德昂 族 、水族、满族 、独龙族等33个民族,少 数 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81.87%,其中苗族人口占42.09%,侗族人口占31.86%。 民风较 为淳朴 。鼓 楼、风 雨桥 、干 栏式吊 脚楼 、碧清 的都 柳江 和榕江 、一 个个鳞 次栉 比的 寨子, 民族 习 俗的东西保留较好。我们运气不错,听到寨子里纯正的多人合唱的侗族大歌。那里的风景不震撼, 但值得 细细 品味。 住在 那里 的农村 里, 是很写 意的 。但 最近去 的人 多了, 听大 歌要 收钱了 。我 倒 是在一个民俗研究生的论文里看到了另一个被成为“百里侗文化长廊”的地方——湖南与贵州、 广西 交界的 通道 县,侗 家风 情浓 郁、习 俗保 存完好 ,而 且游 人少至 ,一 直想去 。离 黔东 南很近 ,从 龙 胜北上90多公里即可达。 自然条件 黔东南面积30337.1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20千米,南北跨度240千米。地势西高东低, 自西部向北、东、 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 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 内沟壑 纵横 ,山峦 延绵 ,重 崖叠峰 ,境 内有雷 公山 、云 台山、 佛顶 山、弄 相山 等原 始森林 ,原 始 植被保护区与 自然保护区27个,其中雷公 山自然保护 区 为国家自然保 护区。原始 生 态保存完好 ; 境内有 三条 主要河 流, 即清 水江、 舞阳 河和都 柳江 ,平 行贯穿 中、 北、南 部。 黔东 南耕地 面积 较 小,人 均占 有耕地 低于 全国 平均水 平, 但东部 、东 南部 多为山 地, 土层肥 厚, 保水 条件好 ,宜 于 树木生长 。 黔东南 的 气候属亚 热带湿 润气 候。冬 无严寒, 夏无酷 暑, 年均气 温在14-19℃之 间, 雨季明显, 降水较多, 年降雨量在1000-1600毫米, 日照年均约1200小时, 无霜期长, 为260-220 天,南部地区无霜期平均为310天,农作物三熟潜力较大,北部普遍轮作两熟。 资源优势 黔东南是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之一,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资源优势 突出。 黔东南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已探明矿产有重晶石、汞、煤、铁、锰、锑等 黔 47种, 特别是重晶石冠甲中华, 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0%, 金矿和石灰岩等矿产也极具优势。
东南州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水能蕴藏量332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244万千瓦,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