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安全管理办法

新生儿安全管理办法
新生儿安全管理办法

宜昌家圆妇产医院文件

宜家妇院[2014]第XXX号文

宜昌家圆妇产医院

关于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的通知

院属各科室:

根据卫生计生委《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爱婴医院复核的通知》(国妇幼函【2014】185号)、湖北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爱婴医院复核评估的通知》(鄂卫生计生通【2014】150号)等文件精神,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防止丢失、错抱等不良事件发生,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平安,关系医疗安全和医院社会形象,必须从制度上、根本上切实加以解决。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新生儿安全管理办法》,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遵照本办法执行。

宜昌家圆妇产医院

二00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附件:新生儿安全管理办法

新生儿安全管理办法

根据卫生计生委《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爱婴医院复核的通知》(国妇幼函【2014】185号)、湖北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爱婴医院复核评估的通知》(鄂卫生计生通【2014】150号)等文件精神,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防止丢失、错抱等不良事件发生,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平安,关系医疗安全和医院社会形象,必须从制度上、根本上切实加以解决。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新生儿复苏管理

1、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主任、护士长同为本科室新生儿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新生儿安全工作。建立适当的产儿科合作制度,从管理层面保障新生儿复苏工作顺利开展。

2、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病室必须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的设备和药品并保证设备完好,药品在效期内且数量充足,做到定期检查有记录。做好新生儿出生后转运的充分准备。

3、高危孕产妇择期分娩时应预约新生儿专业医师参加产时处理。急诊分娩应在决定实施分娩的第一时间通知新生儿专业医师参加产时处理与救治,新生儿专业医师应按急诊会诊时间要求迅速到位。

4、相关科室(手术室、产房、产科)医护人员进行每年至少不低于1次的新生儿复苏指南培训。相关科室应做好资料保存考核记录。

二、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

1、患儿监护人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入、出院,规范新生

儿出入院交接流程。新生儿出入院应当由医护人员对其陪护家属身份进行验证后,由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并记录新生儿出入院时间。

2、办理新生儿出生、出院时均需保留足纹印迹,在足印纸印上新生儿左足足底印和监护人的左手大拇指印,印迹宜清晰,并要求监护人和接诊护士共同签名确认。

3、新生儿出生即予佩戴双手腕带,腕带上写明婴儿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等信息。如有损坏、丢失,应当及时补办,并认真核对,确认无误。

4、新生儿出入病房(室)时,工作人员应当对接送人员和出入时间进行登记,并对接收人身份进行有效识别。

二、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管理

1、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2、新生儿出生后,应让产妇或家属看清新生儿的性别,并立即进行产妇和新生儿的标识工作,在病历上按好新生儿脚印,待产妇确认后按其本人手印,同时将附有产妇全名、腕带编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住院号、科室、床号等一致信息的两条不可转移的腕带,分别戴于产妇及新生儿手腕。

3、在其他病人被送入产房或手术室之前,产妇及新生儿均应被转移出产房或手术室,送入病房,对照科室、床号入住。产房或手术室人员与病房护士一起核对母婴腕带信息,核对无误后进行交接班并签字。

三、产科新生儿管理

1、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主任、护士长同为本科室新生儿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新生儿安全工作。

2、产科病房中所有新生儿均应接受由儿科医师执行的健康新生儿评估和日常查房诊查。目的是及时发现新生儿疾病,决定转科或转院至新生儿病房诊治。产科不应留治病理新生儿。

3、产科医护人员应当接受定期培训,具备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发现问题及时请新生儿专业医师会诊。

4、高危新生儿的会诊为急诊会诊,自接呼叫至到达现场得时限不得超过10分钟。

5、高危新生儿院内转运应由有资质的新生儿专业医护人员进行,不宜由家属单独抱送。转运中需注意保暖及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其安全。

6、责任护士严格按照护理级别落实巡视要求,无陪护病房实行全天巡视。

7、新生儿住院期间需佩戴身份识别腕带,如有损坏、丢失,应当及时补办,并认真核对,确认无误。

8、新生儿出入病房(室)时,工作人员应当对接送人员和出入时间进行登记,并对接收人身份进行有效识别。

9、产科实行母婴同室,加强母婴同室陪护和探视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减少探视人员随意进入;控制产妇的陪床人员,每床只许一人陪床,避免人员流动过多。科室要加强新生儿安全知识教育,

在病房醒目位臵张贴安全防盗宣传资料,向产妇及家属告知新生儿安全相关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住院期间,产妇或家属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抱婴儿离开母婴同室区。因医疗或护理工作需要,婴儿须与其母亲分离时,医护人员必须和产妇或家属做好婴儿的交接工作,严防意外。

10、严格执行母乳喂养有关规定。

11、普通新生儿如出现生病体征不稳定、病情危重需要重症监护者应进行必要的抢救后及时转入上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

四、新生儿病室门卫管理

1、医院有新生儿病区无论留陪或无陪均宜实行封闭式管理,门卫24小时值班。其他人员持相关工作凭证或邀请文书并身份证件经门卫审核许可、履行登记手续后方可进门,出门时需要注销登记并记录时间。

2、患儿外出检查或治疗需有医护人员护送,持有办公护士和责任医师签署的单据,经门卫审核登记后方可出门,回病房时由门卫审核登记后准入,回病房后需由办公护士和责任医师验证并签署。

五、新生儿病房巡视管理

1、有新生儿病房应严格落实等级护理巡视制度,无陪人病房宜实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巡视制度。

2、巡视任务是及时发现和处理危及患儿生命或造成患儿损伤的意外事件,一旦溢奶等导致呼吸和循环等问题危及生命者,需立即采取相宜急救措施,并同时呼唤医生和责任护士予以及时救治。

六、新生儿病房消防安全管理

1、新生儿病房的所有工作人员每年需参加消防知识培训1-2次,掌握发生火灾或其他事故的应急程序。

2、新生儿病房备有消防应急预案,宜按相关标准配臵消防设备,并定期检查保持随时处于应急可用状态。消防通道和动力机房中严禁存放物品。禁止私拉乱接电源和使用大功率的电器,各项设备、设施必须接受设备科的检测,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使用。

七、新生儿病房(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新生儿病房(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臵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2.通过有效的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3.病室空气要清新,每季度做空气培养

4.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洗手。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求洗手、戴口罩、戴帽子,必要时戴护目镜、手套。未穿规定工作服或入室衣者不能随意在病房走动。

5.按照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定期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细菌学监测。监测结果不合格时应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隐患,应当立即停止收治患儿并将在

院患儿转出。

6.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①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体温表、听诊器、呼吸机湿化瓶等。雾化吸入器、吸氧装臵一人一用吸痰管一用一更换。

②患儿使用后的奶头、奶瓶应统一一人一用一消毒

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早产儿暖箱、蓝光箱的湿化液每日更换,使

末消毒用毕终末消毒。暖箱、蓝光箱、蓝光毯、辐射台清洁、消毒有记录。

③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④患儿使用的包单、衣物等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7.病室每日清洁擦地不少于2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病室窗台、床头桌各种仪器表面、门把手、洗手池等物体表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一桌一布。

8.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实施标准预防。患有感染性疾病工作人员应调离新生儿病室防止交叉感染。

9.发现特殊感染,如气性坏疽、阮病毒、多重耐药菌株等或传染病患者,要按传染病的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

消毒措施,同类病人可相对集中。所用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10.任何人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每日各项操作先由早产婴开始隔离患儿最后接受治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疑污染操作时应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11.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八、暖箱、蓝光箱

1.暖箱、蓝光箱、蓝光毯、白光灯、辐射台应由注册护士或在注册护士的监督下使用。使用前应了解暖箱的作用、适应症、方法和注意事项具体内容可参考“仪器操作指南”如有疑问应向资深护士、医生或设备科咨询确认。

2.使用前暖箱、蓝光箱、蓝光毯、白光灯辐射台应做好准备包括按需加无菌蒸馏水、监测各项显示指标、选择箱温/肤温控制模式并预热。

3.使用中的暖箱、蓝光箱、蓝光毯、白光灯、辐射台应每天检查

蒸馏水是否足够

外并记录。每周更换暖箱总消毒一次并记录。

4.患儿臵于暖箱、蓝光箱、蓝光毯、白光灯、辐射台后放臵合适体位同时常规每小时巡视观察患儿、暖箱温湿度、探头位臵。

5.辐射台探头固定牢固谨防脱落避免温度无限制加热,如选肤温

监测探头臵于新生儿的腹部,避开肝脏紧贴皮肤。每班更换探头部位。

6.每班记录实际的箱温记于体温单及重症记录单上签名并做好交接班。

7.暖箱、蓝光箱、蓝光毯、白光灯、辐射台使用后应终末消毒未使用的暖箱、蓝光箱、蓝光毯、白光灯、辐射台应每周维护保证其呈备用状态并记录。

8.暖箱、蓝光箱、蓝光毯、白光灯、辐射台出现故障及时报告护士长或相关人员及时送设备科修理并记录。

九、新生儿外出检查、治疗、转科和出院安全流程

1.对外出检查、转科、治疗和出院的患儿应有护士双人核对患儿手圈识别带和床头卡、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床号

2.患儿需外出检查时责任护士应明确患儿检查的项目及时间根据医嘱使用患儿检查所需的药物。通知检查护送人员并与其核对核对患儿身份识别腕带和床头卡,核对患儿检查的项目名称及检查所需携带的药物。核对后将患儿抱处病室检查患儿检查完回室后,再次由护送人员和护士双人核对,核对患儿身份识别腕带,无误后,将患儿放至其床位上继续治疗。

3.患儿转入时责任护士应转入科室的责任护士双向核对检查患

的各类物品包括胸片、CT 片、门诊卡和患儿的药物核对正确后责任护士接受患儿。

4.患儿出院时,责任护士接到出院医嘱后与另一护士双人核对患儿身份识别腕带和床头卡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床号核对正确后在护理记录单上签名并剪下身份识别腕带放患儿胸前。抱给家长时让家长说出患儿的姓名、性别与腕带核对准确无误后与家长检查患儿的皮肤并作穿刺点的护理指导并将患儿交给家长必要时让家长出具身份证明并做好记录。

5.有新生儿病区的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将患儿抱出病区,医院监控部门应24小时监控新生儿病区的通道防止有人私自抱走患儿。

6.当有意外紧急情况发生时,病区医生和护士应在第一时间通知病区负责人或医院总值班根据角色分工组织人员妥善将患儿撤离病区。

7.患儿住院期间必须配戴身份识别腕带如在沐浴、检查、治疗时损坏了应及时补戴新的身份识别腕带要双人不包括护工和清洁员核对病人的信息确认无误后制作。

十、其他特殊情况管理

对于无监护人的新生儿,要按照有关规定报告公安和民政等部门妥善安臵,并记录安臵结果。对于死胎和死婴,医疗机构应当与产妇或其他监护人沟通确认,并加强管理;严禁按医疗废物处理死胎、死婴。

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死胎、死婴,经医疗机构征得产妇或其他监

护人等同意后,产妇或其他监护人等应当在医疗文书上签字并配合办理相关手续。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殡葬管理条例》

等妥善处理,不得交由产妇或其他监护人等自行处理。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殡葬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宜昌家圆妇产医院

二00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新生儿病区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新生儿病区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为了持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给患儿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根据医院《XX市儿童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制定新生儿病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及具体实施细则。1、新生儿病区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联络员: 2、科室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质控方式 (1)质控表单,指标统计,质控汇总,整改分析 (2)科主任、质控员分级质控 3、根据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制定科室明确的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组织培训,做到人人知晓。 4、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年初制定年工作计划。 5、科室质控成员每周对质控内容分别进行检查,完成规定检查例数,填写质控表单,进行评价,并向责任人反馈整改,责任人签字确认整改; 6、科主任每周对质控小组成员检查内容的30%以上再进行检查,了解整改执行情况,填写质控表单,进行评价;

7、每月在组长带领下集体进行全面质控活动一次,对科室质控结果进行汇总,统计科室质量指标,对质控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反馈、整改。 8、每季度科室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小组进行季度总结,分析,反馈,整改,及时发现缺陷,纠正错误,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9、每半年进行比较分析,体现持续改进,完善PDCA循环。 10、对于质控过程中发现的共性的问题,结合情况召开科务会进行讨论、再培训;对于质控过程中发现的个别问题,进行批评教育。 11、每年进行年终活动总结,查缺补漏。 12、以上制度及实施细则制定经科室科务会讨论,并上报医务科。 附一:科室质控小组成员职责 附二:科室质控小组成员分工 附三:科室质控小组活动流程 附四:科室质控项目及目标 附一:

母乳喂养新生儿安全管理规定

母乳喂养 新生儿安全管理规定 xxx人民医院

目录 WHO《促进母乳喂养的十点成功措施》 (1)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2) 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 (3) 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 (7) xxx医院医院母乳喂养规定 (9)

WHO《促进母乳喂养的十点成功措施》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并常规的传达到所有的卫生人员。 2、对全体卫生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有关规定。 3、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任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新生婴儿24小时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1、禁止对公众进行代乳品、奶瓶或橡皮奶嘴的广告宣传。 2、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 3、禁止在卫生保健机构中使用这些产品。 4、禁止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 5、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或样品。 6、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 签上印婴儿的图片。 7、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 性。 8、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都应该说明母 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 9、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炼乳,不应推销给婴儿。 10、所有的食品必须是高质量的,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这些食 品的的气候条件及储存条件。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及管理细则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及管理细则 一、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1、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2、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 3、提高安全用氧意识,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中毒。 4、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 5、预防高危药物外渗,最大限度地降低给新生儿带来的危害及痛苦。 6、加强新生儿喂养安全,防止呛奶、误吸致窒息。 7、提高安全意识,防止新生儿坠床事件的发生。 8、落实新生儿安全巡视,防止发生新生儿意外死亡。 9、建立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引,减少皮肤损伤。 10、落实手卫生的五个时刻,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二、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细则 (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科室有新生儿身份识别与核对工作指引。 2.新生儿入院、出院盖左脚脚印,并经监护人查看后按左手食指印确认。做好宣教工作,监护人应提高防盗意识,防止新生儿被盗。 3.复印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证明,出院时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出院,如父母或监护人不在场,按“谁办入院谁办出院来办,但必须保留该家属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监护人的委托书,并注明与新生儿的关系。 4.新生儿实行佩戴双腕带制度,入院或在手腕带脱落时应双人查

对后补戴,手腕带应含有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等基本信息,必须每班确 认。 5.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等 2 项核对患儿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儿实施正确的操作。 6.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 、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儿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7.新生儿出院时落实好登记制度。 (二)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 1.建立与实施新生儿保暖制度。2.根据新生儿的胎龄、体重、日龄、病情选择合适的保暖设施,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使中心体温恒定在365C?374C 之间。 3.使用开放式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时正确放置温度探头(床温:感应面朝上,禁止物品遮盖;肤温:感应面紧贴皮肤),温箱出入风机口禁止物品遮盖,防止过度加热发生烧伤。 4.温箱内放置温湿度计,加强巡视,至少每2? 4 小时记录箱温一次,及时处理故障,并定期检测。 5.早产儿使用鸟巢”出生体重V 1500克的早产儿,在出生后予身体覆盖塑料薄膜,减少辐射、对流散热,至体温恒定,建议头部戴帽 子或给予覆盖物。 6.与新生儿身 体直接接触的物品预先放置在箱温37C的温 箱中或其他安全的加热设备中预热,以减少传导散热。 7.各项操作集中进行,确保在操作过程中新生儿处于温暖的环境。

新生儿安全管理办法

宜昌家圆妇产医院文件 宜家妇院[2014]第XXX号文 宜昌家圆妇产医院 关于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的通知 院属各科室: 根据卫生计生委《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爱婴医院复核的通知》(国妇幼函【2014】185号)、湖北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爱婴医院复核评估的通知》(鄂卫生计生通【2014】150号)等文件精神,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防止丢失、错抱等不良事件发生,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平安,关系医疗安全和医院社会形象,必须从制度上、根本上切实加以解决。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新生儿安全管理办法》,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遵照本办法执行。 宜昌家圆妇产医院 二00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附件:新生儿安全管理办法

新生儿安全管理办法 根据卫生计生委《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爱婴医院复核的通知》(国妇幼函【2014】185号)、湖北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爱婴医院复核评估的通知》(鄂卫生计生通【2014】150号)等文件精神,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防止丢失、错抱等不良事件发生,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平安,关系医疗安全和医院社会形象,必须从制度上、根本上切实加以解决。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新生儿复苏管理 1、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主任、护士长同为本科室新生儿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新生儿安全工作。建立适当的产儿科合作制度,从管理层面保障新生儿复苏工作顺利开展。 2、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病室必须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的设备和药品并保证设备完好,药品在效期内且数量充足,做到定期检查有记录。做好新生儿出生后转运的充分准备。 3、高危孕产妇择期分娩时应预约新生儿专业医师参加产时处理。急诊分娩应在决定实施分娩的第一时间通知新生儿专业医师参加产时处理与救治,新生儿专业医师应按急诊会诊时间要求迅速到位。 4、相关科室(手术室、产房、产科)医护人员进行每年至少不低于1次的新生儿复苏指南培训。相关科室应做好资料保存考核记录。 二、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 1、患儿监护人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入、出院,规范新生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971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保障新生儿住院期间的安全而应遵循的制度。 一、目的为新生儿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保证新生儿的健康需求。 二、标准 1、人员管理 ⑴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主任由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护士长由具备主管护师3年以上护士担任。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积极协助下对病房进行管理。 ⑵根据床位数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师和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定期参加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 ⑶医师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3:1,应当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有一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置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 ⑷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护士要相对固定,

医院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1.新生儿佩戴腕带 (1)产科新生儿佩戴腕带前要将新生儿抱至产妇面前确认性别(暴露外生殖器),请产妇说出新生儿性别,医护人员复述;初步与产妇确认新生儿有无外观畸形后填写新生儿腕带及胸卡信息,与产妇核对确认后将腕带系于新生儿腕部,松紧适宜(容一小手指)(2)儿科新生儿佩戴腕带时要与家长共同核对新生儿住院信息(新生儿姓名、性别、病历号),在移动护理中为新生儿打印腕带。将新生儿腕带与住院信息核对后系在新生儿腕部。 (3)随患儿体重增长随时更换手、脚腕带,腕带佩戴松紧适宜。 2.防止身份错误 (1)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查对制度,确保诊疗护理安全。 (2)核查时机包括:入院时,每日晨晚间护理时操作前、中、后,新生儿外出检查离开、返回病区时,更换床位前、后,陪住人员更换时,出院时。以上时间责任护士须对腕带进行核查,腕带佩戴松紧应适宜,如有遗失脱落应及时按规定重新佩戴。 (3)如需在佩戴腕带侧肢体进行操作(例如留置针穿刺等),须将腕带移至其他肢体并妥善固定,避免遗失。 3.产科安全措施 (1)病区护士与接新生儿医护人员对照新生儿病历查对新生儿

性别及胸卡信息无误后,在新生儿病历背面交接记录处接者签字,同时确认有新生儿脚印。 (2)新生儿除洗澡、治疗和检查外须母婴同室。 (3)新生儿在新生儿洗澡区时必须由护士照看,并对新生儿安全负责。 (4)为新生儿洗澡前、后要认真核对腕带,无误后方可送回,并与产妇核对腕带。 (5)外出检查时由医护人员和新生儿家人一起陪同。 (6)新生儿出院时,护士与产妇共同核对新生儿腕带无误后在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上双方签字。 (7)新生儿腕带脱落/字迹不清/需要更换时,由两名护士共同核对确认,更换后两名护士持新生儿病历再次核对腕带。 4.儿科新生儿室安全措施 (1)在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规范下按照规定时间探视。 (2)外出检查时由医护人员负责陪同。 (3)将新生儿抱离或放回病床,以及治疗前后均须核对腕带并确保腕带固定良好 (4)新生儿出院时,医护人员与家属共同核对患者身份无误后在患者出院通知单上签字后方可离院。 5.医院安全防范措施 (1)病区设门禁系统。 (2)保持病区大门24h处于关闭状态。

新生儿室管理规章制度样本

新生儿室管理规章制度

新生儿室管理制度 1、新生儿室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温度、湿度,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紫外线空气清毒,并每天一次。 2、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毒,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者。新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室工作。 3、工作人员进婴儿室前戴好帽子、口罩,穿好隔离衣,更换专用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步法)戴好口罩,更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的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包布、尿布须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2小时一次),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它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以便识别。 7、新生儿房间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

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 8、新生儿房间内的物品、器具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物品,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器具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故障的一般处理。 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要求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处理,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培训记录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主讲人: 培训对象:全体护理人员 培训主题:新生儿安全管理 培训内容: 一、护士进入新生儿室前进行严格的技术操作培训 (1)包括心肺复苏、新生儿人工胸外按压方法、气管插管、呼吸机的应用、机构呼吸的管理、氧疗。 (2)各种动、静脉穿刺技术(颞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脐静脉、中心静脉、股静脉),换血疗法、全静脉高营养(TPN),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样技术,新生儿留置针的应用。 (3)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及其参数的评价,呼吸机的连接及各参数的调节,机械通气时气管内吸痰及气管内冲洗技术,暖箱的调试及使用,微量输液泵的使用,氧疗技术。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按照监护记录单中设置的各项监护指标逐项认真填写。 二、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包括物品、病情、各种贵重仪器使用情况及性能交接。提前20分钟接班,了解病情书面交接内容,查看上一班各种记录是否完善以及医嘱执行情况。床边交接患儿,打包查看:面色、皮肤、精神、反映、呼吸、心率、血压、体温、进奶情况、是否呕吐,大、小便情况,静脉补液是否通畅、有无渗漏及局部皮肤改变,了解24小时补液总量、补液速度、已输入量、余量,用药事效果,病情变化以及特殊治疗等。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尽量取右侧卧位,避免劲部过度前曲或后仰,避免用物阻新生儿口、鼻腔,以防窒息。 四、维持体温正常,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保暖措施(热水袋、增加包被、增高环境温度、暖箱、远红外辐射台等),使患儿处于适中温度的环境中。 五、晨护要求:根据病情进行沐浴或擦浴,做口腔、眼部、脐部、皮肤、臀部护理,更换小单、衣服、包被、尿布等,婴儿用品专人专用,用后消毒处理,同时观察病情变化及进展情况、有无病发症等。 六、工作人员入事前,更衣换鞋,接触患儿前、后要严格洗手

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

浅议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法律观念逐步提高, 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 新生儿科护士肩负着新生儿的健康安全和孩子家庭的幸福和谐。因此, 人们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高的要求, 为使护理服务和护理质控能够得到提高, 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本文就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讨论。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护理风险防范;护理风险 1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满28 d的婴儿。新生儿在生理方面有许多特点, 为了更好地护理孩子, 必须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征。新生儿皮肤呈粉红色, 一般在出生后3 ~4 d起, 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因此, 这时的肤色稍带黄色。1 周前后为黄疸高峰起, 大约2 周后自行消失。由于新生儿的皮肤细嫩,毛细血管丰富, 防御能力差, 容易损伤或细菌感染, 发生脓疱疮、疖子等。新生儿呼吸较快, 可达40 ~80次/min, 有时甚至出现呼吸暂停现象, 这是呼吸中枢发育还不够完善的缘故, 属于正常现象, 以后逐渐地稳定下来。但若发现新生儿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紫, 就应尽快就医。新生儿的脉搏无规律, 以每120 ~140次/min为正常。正常新生儿体温应在36℃~37℃之间。但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完善, 控制血管舒缩的植物神经功能不够健全, 体表面积大, 皮下脂肪少, 容易散热, 因此体温波动较大。因此, 新生儿的体温易受外界影响, 室内温度调节很重要。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平均为3 000 g。在出生后2 ~4 d内, 由于排泄大便, 以及皮肤开始排泄水分, 呼吸和大小便也丢失大量水分, 身体表面水分的蒸发, 导致了体重下降, 约下降出生时体质量的3% ~9%, 大多在200 g左右, 这是暂时性下降, 大约1周左右可恢复。新生儿胃容量小, 呈水平位, 胃贲门括约肌松弛, 幽门发育较好, 最初只能容不足30 ml的流食, 所以容易出现溢奶现象。2周内可逐渐增到50 ml 左右。一般出生后10 h内排出粪便, 呈深绿色或黑色黏稠糊状, 而第2天或第3天排出黑黄混杂的过渡性粪便, 第4天始应变为正常新生儿的黄色粪便, 每天排尿一般4 ~5次, 一星期后每天可达10次左右。 2新生儿的护理风险 医院环境、设备、卫生条件等都会给护理工作带来风险,直接或间接地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同时医院和医务人员将承担经济、法律、人身的风险。护理人员是医院最前线、跟患者接触时间最长最频繁的工作者, 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由于新生儿护理工作量很大, 护士劳动强度较大, 工作压力重, 护理人员思想浮动, 加上过快的人员更新,使得护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下降, 被投诉的现象有所增加。医疗护理行为具有高风险性的隐患, 如护理工作对护士的压力、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的不满、服务态度与沟通不良、医疗设备与环境管理不善、护理业务技术水平等。 3新生儿护理风险防范 3.1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组织实施并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是做好护理风险防范工作的保证。制订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 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护理会诊制度、护士长夜安全护理查房制度等, 以降低医疗护理风险系数,是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 3.2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护理技术水平 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护理人员配备和科学的工作流程, 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 对新上岗护士从综合实力、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规范服务等方面进行考核, 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 并指定高年资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 以减轻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压力, 加强护患沟通。

新生儿室安全管理制度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为新生儿病区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保障新生儿住院期间的安 全而应遵循的制度。 一、目的为新生儿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保证新生儿的健康需求。 二、标准 1、人员管理 (1)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室负责人由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护士长由具备护师以上任职资格且有2年以上新生儿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积极协助下对病房进行管理。 (2)根据床位数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师和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定期参加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 (3)医师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3:1,应当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有一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置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 (4)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护士要相对固定,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非医学指征禁止给予患儿母乳代用品,提倡母乳喂养。(5)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其他辅助人员。 2、科室管理 (1)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2)普通新生儿病室患儿如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危重需要重症监护者,应进行必要的抢救后,及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3)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避免造成院内感染 (4)对高危新生儿、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5)应当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确保诊疗、护理和患儿的正确。(6)新生儿病房禁止陪床探视,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 (7)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 (8)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9)制定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医疗安全。 (10)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有关医疗文书。 (11)新生儿病室床位数应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 页4 共页1 第

新生儿护理工作总结

目录 一、2012年新生儿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 二、2012年新生儿科护理绩效奖金分配表 三、2012年新生儿科护士绩效考核细化标准 四、2012年新生儿科优质护理阶段性总结 五、2012年度新生儿科优质护理工作总结 2012年新生儿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 1、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全科护士与科主任签订医疗护理安全责任状,确保护理安全。 2、继续大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供满意服务。 3、做好新生儿科搬迁工作,确保病人、仪器安全搬运。 4、搬至老大楼 5、6楼分成新生儿内一、内二科,做好搬迁后的病房消毒,床位摆放,物品整理,仪器准备工作。 5、要增加护士8—10名,增加护理队伍。 6、加强护士分层培训,重点今年新聘护士,每周进行理论和操作培训,理论由护士长负责,操作由带教骨干负责,课后考核,严格带教,每周晨间提问,每月护理查房和大型业务学习,每月定期开护办会,每月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配合护理部做好护士定期考核工作。

7、成立新生儿护理专业培训中心,每年培训两期,每期半年,每期接受5—10名进修护士,加强对进修护士的带教培训工作。 8、撰写并发表护理论文3—5篇。 9、争取申报护理科研课题。 10、鼓励护士开动脑筋,开展护理新技术1—2项。 2012年1—6月新生儿科优质护理阶段性总结 1、2012年初全科护士每人与科主任签订2012年医疗护理安全责任状,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提高护士安全意识。 2、2012年1月17日新生儿科搬迁至新装修的内科大楼5、6楼,5楼NICU,6楼新生儿普通病区,病房扩展,布局更合理,安全,环境更加美观、整洁、舒适,能够提供更加优质护理环境。 3、增加新护士12名,使护士达到53名,能够优质护理工作更加细化,人员更加充足。 4、继续实行APN排班,增加护理二线班,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5、加强基础和危重患儿护理,每周组长及护士长检查督促工作,将存在问题记录、分析及改进措施。基础护理、危重患儿护理合格率达到100%。 6、加强护士分层培训,N1-N5分层制定培训计划、目标、落实及考核评价。重点年轻护士三基训练,坚持每周晨间提问,每周护理小讲座,每月护理查房和大型业务学习,每月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 7、每月召开护办会,听取护士的心声,讨论分析如何改进护理工作,如何做好优质护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医护人员进入新生儿病房应衣帽整齐,患有呼吸道 感染等疾病时严禁与新生儿接触。 2、保持病室环境清洁,每日空气消毒,每月空气培 养,并有记录。 3、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新生儿查对制 度、身份识别流程,严防差错隐患发生。 4、新生儿床旁周围严禁悬挂危险物品,确保患儿安 全。 5、遵医嘱进行母乳或人工喂养,喂养时应将患儿抱 起,不能吸吮者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喂毕后轻拍背部排气 后置侧卧,防止呛咳。 20xx年1月补充

20xx年2月执行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

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 新手一儿在儿科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生儿期又是生理功能进行调整适应宫外生活的时期,掌握新生儿期的特点,对医疗、护理、保健具有重要意义。要做好这方面工作,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儿科医学知识及专业护理技术,还要随时排除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住院病儿的安全。先将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报告如下: 1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新进医护人员频繁培训时间短。新生儿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要求护士具有同情心、爱心、耐心、细心。病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使家属产生不安全、不信任感。 新生儿无陪护,无语言行为表达能力只能以哭闹表达不适。由于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如配奶、喂奶、换尿布、婴儿沐浴、暖箱和光疗箱的使用都由护理人员完成,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如配奶污染,发生胃食管返流而窒息、体温不升,烫伤、皮肤压疮、坠床、针刺伤、暖箱、光疗箱温的骤变、穿刺取血后压迫不到位等都有可能造成意外事故。患儿异常哭闹时未能及时评估。 环境:新生儿对外界的抵抗力差,而病区不能严格区分感染、非感染病房,由于患儿多,环境消毒不及时等。特别在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流行季节,患儿增多,病房拥挤,使恢复期和急性期患儿共处一室,医护人员忙于诊疗和护理,不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易发生交叉感染可危及生命。 新生儿病房工作压力大、风险高:新生儿监护室元陪护,因此护理工作量大且繁杂、琐碎、液体滴速要求高,输液时间长,液体易外渗需重新穿刺频率高。婴儿啼哭加上各种监护仪器噪音得不到良好的身心调节,久而久之将会导致护理人员的反感情绪。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药物外渗:新性儿患者大多数是危重患儿,特别是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全身各脏器发育不完善,入量不能满足机体基础需要量,经常需要静脉输注渗透压高的营养确何热卡的供给。使用呼吸机的患儿用力月西、多巴胺、多巴酚酊胺等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由于新生儿血管壁薄,通透性高,在静脉注射过程中穿刺局部常出现皮肤苍白甚至坏死等缺血缺养性改变,需要经常更换穿刺部位,既增加工作量,也给患儿带来伤害。 2防范措施 2.1 加强护士的综合素质教育:对新进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认识到作为新生儿护士必须具备爱心、同情心、耐心、细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学全调适自己的心态,要学全换位思考,掌握与患儿家属的语言沟通技巧,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操作水平,得到家属的尊重和理解,让家司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2.2 提高基础护理质量: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防止配奶污染。喂奶时不可离开患儿。患儿沐浴时,注意水温及安全。正确进得护理记录。加强对床栏的性能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1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防止丢失、错抱等不良事件发生,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平安,关系医疗安全和医院社会形象,必须从制度上、根本上切实加以解决。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主任、护士长同为本科室新生儿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新生儿安全工作,建立健全本科室新生儿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二、科室要加强新生儿安全知识教育,在病房醒目位置张贴安全防盗宣传资料,向产妇及家属告知新生儿安全相关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三、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减少探视人员随意进入;控制产妇的陪床人员,每床只许一人陪床,避免人员流动过多。 四、产妇入院后,安排床位,建立病历,确定生产方式和时间。如进行自然分娩,所在科室要与产房确定生产时间;如进行剖宫产,所在科室要与手术室确定手术时间。 五、临产时,由病房护士核实无误后,携带产妇病历,陪同产妇一起进入产房或手术室,并与产房或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准备待产或手术。 六、新生儿出生后,应让产妇或家属看清新生儿的性别,并立即进行产妇和新生儿的标识工作,在病历上按好新生儿脚印,待产

妇确认后按其本人手印,同时将附有产妇全名、腕带编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住院号、科室、床号等一致信息的两条不可转移的腕带,分别戴于产妇及新生儿手腕。 七、在其他病人被送入产房或手术室之前,产妇及新生儿均应被转移出产房或手术室,送入病房,对照科室、床号入住。产房或手术室人员与病房护士一起核对母婴腕带信息,核对无误后进行交接班并签字。 八、住院期间,严格实行母婴同室,婴儿车与病床标签配对,保证新生儿时时刻刻在产妇及家属视野范围内。护士要在产妇床旁交接班,清点新生儿数目,并做好记录。要经常巡视,认真盘查接触新生儿的人员,发现可疑人员立即通知保卫科。 九、如新生儿患病转入儿科,必须在家属在场的情况下,产科责任护士与儿科责任护士双向核对患儿母亲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床号,核对正确后,儿科责任护士方可接收患儿。 十、患儿需外出检查时,必须通过摇篮床、婴儿床进行转运。责任护士应明确患儿检查的项目及时间,核对患儿身份识别腕带和床头卡。核对后,必须与其家人一起将患儿抱至诊室检查,检查结束回病房时,再次由护士双人核对患儿身份识别腕带无误后,将患儿放至其床位上,继续治疗。 十一、新生儿在院期间必须配戴身份识别腕带,如在沐浴、检查、治疗时损坏,应及时补戴,新的身份识别腕带要护士双人核对确认无误后制作。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及管理细则2014

一、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1、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2、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 3、提高安全用氧意识,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中毒。 4、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 5、预防高危药物外渗,最大限度地降低给新生儿带来的危害及痛苦 6、加强新生儿喂养安全,防止呛奶、误吸致窒息。 7、提高安全意识,防止新生儿坠床事件的发生。 8、落实新生儿安全巡视,防止发生新生儿意外死亡。 9、建立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引,减少皮肤损伤。 10、落实手卫生的五个时刻,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二、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细则 (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科室有新生儿身份识别与核对工作指引。 2.新生儿入院、出院盖左脚脚印,并经监护人查看后按左手食指印确认。做好宣教工作,监护人应提高防盗意识,防止新生儿被盗。

3.复印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证明,出院时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出院,如父母或监护人不在场,按“谁办入院谁办出院”来办,但必须保留该家属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监护人的委托书,并注明与新生儿的关系。 4.新生儿实行佩戴双腕带制度,入院或在手腕带脱落时应双人查对后补戴,手腕带应含有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等基本信息,必须每班确认。 5.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等 2 项核对患儿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儿实施正确的操作。 6.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儿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7.新生儿出院时落实好登记制度。 (二)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 1.建立与实施新生儿保暖制度。 2.根据新生儿的胎龄、体重、日龄、病情选择合适的保暖设施,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使中心体温恒定在36.5 C?37.4 C之间。 3.使用开放式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时正确放置温度探头(床温:感应面朝上,禁止物品遮盖;肤温:感应面紧贴皮肤),温箱出入风机口禁止物品遮盖,防止过度加热发生烧伤。 4.温箱内放置温湿度计,加强巡视,至少每2?4小时记录箱温一次,及时处理故障,并定期检测。

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产后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降低感染,保证新生儿安全。方法通过分析新生儿安全管理现状,总结常见的安全问题,有针对性的实施预见性安全管理措施。结果护理人员配置和专业知识培训,产妇健康指导和防范意识,母婴同室病房安全管理,新生儿沐浴护理等安全管理措施对新生儿的健康尤为重要,减少或避免了潜在的风险发生。结论做好新生儿的安全护理和管理措施,可以减少新生儿在护理期间的安全隐患。 标签:新生儿;安全管理;护理 新生儿从母亲子宫内娩出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身体系统各个脏器功能的发育尚未成熟,免疫防御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易感染,无自卫意识,不具备安全防范能力,需要给予细心、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尤为重要,不容忽视。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与进步,护理更注重于质量、安全和服务管理,护理安全关系到外界对医院的评价,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标志[1]。实施预见性的安全管理措施是产科病房安置管理的关键,在工作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确定护理安全管理内容,加强管理,完善并制定各项制度,把握好每个护理环节,提供满意优质的服务。我科近年来通过加强健康宣教,认真落实告知义务,护理人员配置和专业知识培训,产妇健康指导和防范意识,母婴同室病房安全管理,新生儿沐浴护理等安全管理措施,共同做好新生儿的安全管理,避免了因新生儿安全而发生的护理纠纷。 1 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新生儿身体系统各个脏器功能的尚未发育成熟,免疫防御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无自卫意识,不具备安全防范能力,需要给予细心、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纵观护理研究文献,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种。 1.1新生儿基础护理问题新生儿生命体征颇具特色,皮肤比较细嫩,免疫功能未发育完全,呼吸频率高,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基础护理要求较高,目前针对新生儿基础护理的问题主要有配奶污染、喂奶时发生胃食管返流而窒息,新生儿烫伤、摔伤,热水袋、暖箱和光疗箱的使用、更换尿布、婴儿沐浴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部分医护人员不按照三查七对操作流程导致给药错误,甚至有护理人员急于完成手中任务,不按规章或操作流程办事,造成严重后果[2]。 1.2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新生儿护理的工作强度大,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有同情心、爱心、耐心等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医护人员肩负的使命不言而喻,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足时导致医疗事故的直接因素。护理中的主要问题是医护人员更新情况过于频繁,专业技能和责任性不够强,管理制度不完善,查对不严、接班不认真,护理人员作风不严谨,护理业务技术不合格,违反操作规程,应变能力不足,服务不到位,巡视患儿不及时,未体现慎独精神,工作体系不够科学合理,与患儿家长缺乏沟通技巧[3]。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生效日期:2008年3月修订日期:2013年5月新生儿病区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保障新生儿住院期间的安全而应遵循的制度。 一、目的:为新生儿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保证新生儿的健康需求。 二、标准: 1、人员管理:⑴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⑵根据床位数配备足够数量的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定期参加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⑶医师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3:1,应当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有一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置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⑷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护士要相对固定,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⑸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其他辅助人员。 2、科室管理:⑴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⑵普通新生儿病室患儿如出现生病体征不稳定、病情危重需要重症监护者,应进行必要的抢救后,及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⑶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避免造成院内感染。⑷对高危新生儿、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

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⑸应当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确保诊疗、护理和患儿的正确。⑹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医疗区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进入。(7)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8)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9)制定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医疗安全。(10)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有关医疗文书。(11)新生儿病室床位数应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 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⑴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⑵通过有效的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⑶病室空气要清新,每季度做空气培养⑷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洗手,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求洗手、戴口罩、戴帽子,必要时戴护目镜、手套。未穿规定工作服或入室衣者不能随意在病房走动。⑸按照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定期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细菌学监测。监测结果不合格时应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隐患,应当立即停止收治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⑹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①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体温表、听诊器、呼吸机湿化瓶等。雾化吸入器、吸氧装置一人一用,吸痰管一用一更换。②患儿使用后的奶头、奶瓶应统一一人一用一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早产儿暖箱、蓝光箱的湿化液每日更换,使用中的暖箱、蓝光箱、蓝光毯,辐射台每天清洁,每周更换一次做终末

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 1.新生儿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室内每日常规紫外线空气消毒,并做空气培养。 2.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者,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者。新上岗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室工作。 3.新生儿病室谢绝参观,新生病儿家属应按规定入室探视,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戴好帽子、口罩,穿隔离衣,更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的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包布、尿布须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四小时一次连续三天),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它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以便识别。 7.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抢救。 8.新生儿病室内的器械、物品均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抢救药品和器械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故障的一般处理。 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要求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处理;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

新生儿室管理制度

新生儿室管理制度 1、新生儿室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温度、湿度,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紫外线空气清毒,并每天一次。 2、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毒,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者。新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室工作。 3、工作人员进婴儿室前戴好帽子、口罩,穿好隔离衣,更换专用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步法)戴好口罩,更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的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包布、尿布须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2小时一次),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它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以便识别。 7、新生儿房间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

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 8、新生儿房间内的物品、器具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物品,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器具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故障的一般处理。 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要求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处理,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