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工厂”背后的阶层焦虑与机会公平

“高考工厂”背后的阶层焦虑与机会公平
“高考工厂”背后的阶层焦虑与机会公平

“高考工厂”背后的阶层焦虑与机会公平

近年来,大学录取率不断攀升,上大学已非难事,但是考生和家长焦虑情绪反而不断增加。应该看到,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各阶层之间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数量差距不断缩小,但是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阶层差距日益凸显,这直接影响青年学子能否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和能力。教育焦虑是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竞争之中的心理反应,“高考工厂”现象反映社会底层的教育焦虑。

“高考工厂”是阶层固化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扭曲反映

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其位置的容量是不同的。社会结构的变动,从深层次上折射社会结构既定利益格局重组和阶层利益关系急剧变化的过程。社会学者李强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是一种倒丁字型,农村人口构成倒丁字型社会结构的一横,是巨大的处在下面的社会阶层,而城市人口更多是构成倒丁字型结构的一竖的社会阶层。大量社会底层处于社会结构底部位置,社会中下阶层向上流动困难较大,当下的“富二代”“贫二代”就是社会流动固着化的集中表现。代际间发生职业改变、地位升迁的机率降低,突显了先赋性因素在社会流动和分层中的决定作用。社会资源先天性缺失而又得不到公平教育机会保证的底层子弟,升迁的难度将数倍于“富二代”阶层。当前社会阶层分化较为明显,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社会中上层集中,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影响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

“高考工厂”模式则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表征。2010年9月《人民日报》发表“社会底层人群向上流动面临困难”的评论,直指社会底层子

女在教育方面向上流动面临困难,其子女升入重点大学的比例不断减少,成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的机会亦在下降。教育向来被视为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阶梯。“高考工厂”作为应试教育的成功样本,本质上是社会流动渠道单一化、扁平化的产物。

我国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甚至班级之间都存在着明显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现象。根据教育部发布《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显示,北京普通高中生师比为9.0,而河南生师比高达17.5,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主要分布在城市,而县镇教师供给不足。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差异明显,城乡教育差距显著成为不争的事实。农村教育资源远不比城市,高考竞争实际上是城乡学生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在过去高考形式单一的情况下,农村学生通过刻苦攻读可以取得高分,进入重点大学,而当高考形式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时候,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就有所下降,学生的家庭资本和所在区域的教育条件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城乡教育差异悬殊背景下,毛坦厂中学和衡水中学可谓是落后地区基础教育“逆袭”的典型。安徽偏远乡镇上的毛坦厂中学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每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90%以上。2013年河北衡水中学1 04人升入北大、清华,囊括河北省文理科状元。

毛坦厂中学和衡水中学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高考神话”,媒体将此类中学称为“高考工厂”,不仅规模大,吸收大量农村生源和社会底层子女,而且升学率极高。“高考工厂”的教学管理模式特征主要是:①学校实施严格的封闭式、军事化管理;②视学生为学习机器、考试机器,节假日及

休息时间多为学生上课、补课所占用;③学习方式主要是围绕高考科目而展开的魔鬼式训练,非高考科目基本边缘化;④主张高分是硬道理,不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因材施教。

应该看到,“高考工厂”模式明显偏离了国家基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背弃了素质教育基本理念,被媒体和教育界所诟病。原北京大学附中校长康健,评判此类学校是采取典型的应试教育。他认为这些通过县城、乡镇高中严格管理升入重点高校学生的视野狭窄,通过这种闷罐式、圈养式、流水线式的培养之学生精英,素质肯定是不全面的。从都市知识文化精英和国家素质教育价值取向分析,像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等这样的“高考工厂”,通过不断加强军事化、绩效量化教学管理,强化应试能力,提高高考成绩,与素质教育倡导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完全相悖。

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重点中学校长完全有理由批判以农学生为主体的“高考工厂”违反教育规律。但是农村地区的高中办学水平相较于城市是非常薄弱的,这些位于县镇的“高考工厂”教育管理方式固然缺乏人性化,但是农村学生及家长对其趋之若鹜。事实上,所有家庭都希望子女快乐地成长,但是农村学生受制于农村家庭背景和文化资本匮乏的影响,在城乡教育资源失衡的条件下,其受教育环境不如城市学生,必然在起点上落后于城市学生。

在城乡教育格局明显不对称的情况下,资源匮乏的县镇地方高中必须在学生管理和纪律上下工夫,与大城市雄厚的教育资源相比,县镇地方高中必须在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等方面下工夫。因为取得同样成功机会,农村学

生比大城市学生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当前对“高考工厂”的批评未考虑到农村考生师资的贫乏、教学设施和条件的简陋。高考实际上是农村与城市的一种竞争,以贫乏的农村教育资源和雄厚的城市教育资源竞争,农村学生更多的是依靠自身勤奋苦读,甚至是复读多年才有可能获得高等教育机会。

高校扩招的结果之一是大学生稀缺度的急剧下降,名校效应、高学历等在未来职业选择时的影响力由此凸显。处于教育质量低端的农村子弟,最可能的发展路线就是以低端的学业成绩、迈向低端的高校,然后是低端的就业市场和城市社会的边缘化生存,为获得更高层级的流动机会及理想的投资回报,高考的竞争逐渐演变为对名牌大学的竞争。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等“高考工厂”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对高层次、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

当前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凸显,社会底层向上流动愈发困难,恐惧和慌乱情绪在底层群体蔓延,最普遍的表现为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焦虑。家长之所以拼命将子女送到“高考工厂”经受考试机器式的训练,是对子女获得重点大学机会,谋求更高社会职位的期盼,亦是社会阶层固化的被迫之举。

高考工厂和高考改革中的公平焦虑

“高考工厂”折射社会底层渴望通过升学改变命运,避免阶层复制的祈求,然而,近年来高考改革在某种意义上则加剧社会底层对公平的忧虑。

高考改革中的分地域招生、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和加分政策等均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农村学生和社会底层子女获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难度。据清华

大学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状况报告(2011)》数据显示,家庭背景对考生获得保送资格、自主招生名额、高考加分优惠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子女获得加分机会是农家子女的7.5倍。高考改革的多样化,实际上不利于社会资本匮乏的农村家庭和低收入阶层获取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分地域招生使高校招生名额在各省进行分布,各省考生在其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填报志愿并按高考分数择优录取。

但是,高校招生名额在各省的分布极不均衡,在高校所在地的招生人数较多。如2009年上海生源考入复旦大学的机会是全国平均值的53倍,是内蒙古考生的288倍。2011年北京大学录取数据显示,每万名考生升入北京大学的比例北京为52.5,安徽仅为1.27,贵州仅为1.48,北京考生升入北京大学的概率是安徽的41.3倍、贵州的35.5倍。这样的招生名额分配制度使高校较多的大城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名校。

上海于2000年率先实施高考自主命题,打破了全国统一命题的传统。分省命题相继在多省份实施。这一改革举措体现了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改革思路,但并未充分解决按地域招生带来的城乡不公平,甚至会加大地域之间的不平等。自主命题只是从本省挑选命题人员,相较于全国命题,命题人员与学校教师有较大的互动概率。近两年有省市反映,城市中学高考题押中率增高,自主命题的城乡高考信息占有量不对称直接影响到考试的公平性,对中国这样一个尤重人情关系、社会资源相对紧张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民众的公平忧患意识与渴望也较别国更为强烈。

教育部出台的高考加分制度,规定特长生、三好学生、少数民族等在高考中有获得加分的权力,这有助于鼓励个性发展,破除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但是这一政策在具体实施中却逐步异化为学生家庭资本的较量,具有资本优势的家庭很早就为孩子打通门路,使孩子在学校评优过程中取胜。新闻媒体曾多次披露优势阶层暗箱操作,为子女变更民族身份、伪造体育特长生和获奖身份等获得高考加分的事件,相比之下,农村及社会底层家庭背景的学生则很难获得评优加分。高考加分政策原本是对愈演愈烈应试教育的修正和补充,但是逐步变成优势阶层对寒门子弟的教育机会剥夺的利器。高考保送制度一度被称为“推劣不推良、送官不送民”,一些社会优势阶层通过各类资本交换攫取保送名额,使得保送制度在实践中逐步异化为以牺牲教育公平为代价,保护某些优势阶层子女利益,剥夺社会底层子女受教育机会的手段。

高考改革应倾听利益相关者的声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是关系社会不同阶层利益的复杂社会系统工程,对于文化资本及社会阶层背景存在明显差异的广大学生和家长来说,高考招生和命题方式的改革与他们休戚相关。

2014年时,高考制度进行了改革,浙江省和上海市率先成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以“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价值导向,改变唯分数论的录取标准,增强人才选拔的多元化。但是高考录取标准的多样性是否会损害高考公平性呢,对于社会低阶层子女来说,分数是他们可

以在教育竞争中获胜的唯一途径。但是当前社会人情和关系仍然存在,金钱和权势可能侵入高考招生,高考承载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期望,无论如何改革,都应该坚守其公平性。

丹麦社会学家曹诗弟在山东邹平田野调查时发现,农村学生和家长倾向反对对传统高考招生进行改革。安德鲁·基普尼斯曾指出:“一个更狭窄的、考试导向的、以记忆为基础的、扼杀创造力的教育制度,看起来可能是给农村学生社会流动的最大机会。”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高考招生与命题方式改革,是从教育文化发达的大城市发起的,在城市精英的知识语境中,批评高考选拔标准偏重记忆,缺乏想象力,命题呆板,缺乏创造性,这些批评无疑是合理的。但是加大高考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是不是可能损害农村学生的利益呢?在以前侧重考察学生记忆力的情形下,刻苦读书和死记硬背可能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然而当高考注重考察学生想象、思维和创新性等素质的时候,农村孩子和社会底层子女因其视野狭窄,知识面局限于书本,学习方式呆板等因素影响,根本无法与城市孩子相比。城乡同构的教育体制为学生提供统一教材、统一的评价标准,但这是以城市文化为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的,它很容易在文化资本、学校场域和习性等方面导致农村弱势家庭子女学习困难。应该看到,隐藏在教材、课程和考试标准中的城乡文化区隔实质上是一种符号暴力。这些符号暴力容易被农村弱势家庭子女“误识”,在“误识”惯习的诱引下自我放弃,选择终止学业,完成被支配阶层的自我复制和再生产。即便社会底层子女学业取得

成功,但是后天获得的文化习性过于学究化和迂腐,加之烙上早期文化资本匮乏的印记,因此,社会弱势阶层子女通过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代价,努力适应城市化的课程和考试,取得学业成功,依旧无法抹去文化资本匮乏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根据巴兹尔·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在早期生活中会发展出不同的符码(codes),这种符码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学校教育能够将工人阶级子女的“限定符码”和中产阶级子女的“精密性符码”固定化,学校也有一套适合后者的教材和教学语言。这使得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子女能够更加容易在学校教育中有更好的表现。通过课程、教学甚至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学校教育将阶层结构差异传递并固定在子代身上,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转化成他们的学业表现。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的学生一般不会在要求广泛的文化视野和丰富想象力的考试中取得成功,因为他们不具备社会上层子女的教育背景。

当前对“高考工厂”教学管理的批评,无疑忽略社会底层家长和学生的声音。实际上很少有农村家长和学生抱怨学习负担沉重,教学管理方式严格。农村家长坚决认为,“只要能上好大学,什么都值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村家长和学生改变命运,实现阶层流动的渴望,也体现出农民对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现实祈求。在农村学生升入重点大学比例越来越少的背景下,通过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等这些非人道教学管理方式,去和城市考生竞争这些有限的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也许是不得不付出的必要代价。当前高考在某种意义上是城市与农村资源的一种竞争,以农村匮乏的文化

教育资源与城市竞争,农村学生必然付出非人道的代价。浪漫主义式幻想无法提升农村学生向上流动的竞争力。衡水中学和毛坦厂中学满足了农村阶层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需求。

在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下,教育改革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关注乡村和底层民众的利益,倾听来自县镇中学教师、农村学生家长的声音。让“沉默的大多数”参与到教育改革讨论中去。

教育公平是最具基础意义的社会公平,教育机会均等是实现社会合理流动、破除“阶层固化”的基本保证。高考改革必须固守公平,关注弱势群体利益诉求,通过各种倾斜政策,确保社会底层子女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政府在确保机会均等的前提下,加大对社会底层子女的教育补偿力度。面对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格局,政府应坚持“优先扶持”弱势群体的政策选择,大力扶持城乡薄弱学校,缩小校际间的教育差距,提升农村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建立农村教育和社会流动良性循环的互动机制。

不明原因的长时间提心吊胆、肌肉紧张,可能是焦虑症!

不明原因的长时间提心吊胆、肌肉紧张,可能是焦虑症! 香港著名作词人林夕在一次采访中说道:焦虑症大概折磨了我四五年,我开始失眠,肌肉紧绷,好像整天有一只无形的手扣着我的喉咙,每天起床肩膀就开始紧张,无法放松,看到电脑就害怕,不想写歌词,就会逃避。 焦虑障碍就是我们常说的焦虑症,这个在生活中并不陌生的词语,你了解多少呢? 1焦虑障碍是什么? 一般人可能体会不到焦虑症患者的这种感受。焦虑障碍,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焦虑情绪是不一样的。 焦虑情绪是人类的基本感受,指有一定原因、可以理解、反应适度,偶尔担心一些偶然事件,例如考试或失恋,可能会让你感到沮丧。一定程度的焦虑可以提高人的警觉水平,促使人们投入行动,提高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而焦虑障碍则是指无明确焦虑因素,致焦虑因素和反应不相称,一种持久的、难以摆脱的、对未发生或不确定的事件的担心、紧张、大祸临头感;伴有各种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影响人的社会功能或生活质量。比如,不明原因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肌肉紧张、运动型不安等等。 患者往往认识到自己的担忧是过度的和不恰当的,但不能控制,易波动,常呈慢性,与抑郁共病。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焦虑障碍涵盖5项主要疾病。 ① 广泛性焦虑(GAD) ② 强迫症(OCD) ③ 惊恐障碍(PD) ④ 恐惧症其包括社交恐惧症(SAD) ⑤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2焦虑障碍的成因 焦虑障碍的病因目前包括三方面的理论观点: 神经生物学理论 神经生物学理论,家族中有焦虑症患者的人本身就具有更高的患病风险。 同时脑内神经递质像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等失去平衡是引起焦虑症的重要因素,这些都需要我们好好关注。

浅谈精神疗法治疗精神疾病

浅谈精神疗法治疗精神疾病 发表时间:2012-08-08T09:43:20.9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9期供稿作者:王娟 [导读] 精神疾病一般都有缓慢的发展过程,在初期只是心理问题,如果及时开导,也就是精神治疗,是很容易治愈的。 王娟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民医院内科 121100) 【摘要】现在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升学,就业,失恋,失去亲人等心理压力以及意外刺激处处存在,一旦超过人的心理承受极限,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就会紊乱,出现失眠,头痛,抑郁,强迫,焦虑,心慌,胃部不适等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形成精神疾病。精神疾病一般都有缓慢的发展过程,在初期只是心理问题,如果及时开导,也就是精神治疗,是很容易治愈的。 【关键词】精神疾病分类精神治疗 精神疾病与感冒、发烧一样,是一种疾病,是由社会、心理、生物三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大脑功能紊乱,导致精神活动、行为失常。 精神病分类: 精神分裂症——其表现为思想紊乱、认知紊乱、情感紊乱、行为紊乱。 强迫心理症——患者脑中不断重复一些思想或意念,驱使患者不断重复和无法停止某些行为。 焦虑症——最突出的症状是精神及躯体的焦虑反应,但却往往无特别可理解的原因。它分为急性焦虑症患者和慢性焦虑症患者。 抑郁躁狂症——大约1%的人口可能患上此病症,其中有些患者会极端忧郁,另一些则极端兴奋。 精神病人的早期症状大多表现孤僻、生活懒散,性格改变、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等。当家中有人出现上述现象时,家庭的其他成员由于缺乏精神疾病的常识以及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常常否认病人这一系列的言行是精神病的早期症状。而总是往好的方面想,简单或错误地认为是“个性问题”或“ 思想问题”,耽误了冶疗精神病的时机。 精神治疗: 1.根据病情,结合患者的体力,兴趣与专长,安排适宜的工娱活动,在活动中随时给予精神鼓励,热情辅导,以提高其兴趣,改变病人的思维心境。 2.对一般患者宜安排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和简易的手工劳作。如观看电视、电影、文艺演出,散步、看画报、清洁环境等,使患者转移病态思维和放松思想情绪,感到自己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增强其自信。 3.对忧郁、情绪低沉的患者,宜安置在人多、气氛活跃的环境中,并让他们参加热情奔放、欢乐愉快的娱乐活动。 4.兴奋激动的患者,宜安排在人少、单调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参加易引起兴奋的文娱活动。 5.对慢性衰退的患者,宜安排简单刻板的工疗项目,督促训练患者活动,使患者的智能,行为等精神状态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6. 对有特长或康复期患者,可安排较为复杂的工娱活动,如排练文艺节目、绘画、球类比赛等。这些有利于患者智能的锻炼,工作能力的恢复,生活兴趣的提高,从而为其出院,重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7.在组织患者户外活动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对象。做到“三防”(防消极、防冲动、防逃跑)患者重点看护或另行组织,严重者暂不予户外活动。 8.对服药量较多,体质较弱的患者不宜直接参加剧烈的活动,可组织他们在旁观看。在活动过程中还须防止意外,做好应急处理。 9.在工疗过程中,应经常查点工疗用具,若有缺少,必须及时追查寻找,严防突然意外事件发生。要时刻密切观察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状况了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与需求,精神病患者提出的需求,能够办到的一定要力求办到,不能办到的应向精神病患者讲明情况以求得理解,最好用婉转的讲话技巧说服之。尽量减轻和消除精神病患者的不安心理,使他们体会到人们的关心、温暖而安心住院。 精神治疗-技巧: 讲话的态度要专注而亲切,即使他看来注意力分散,也不要忽视他。讲话要缓慢、平和,内容要简明。如果要向他提问题,或吩咐他做事,每次只能说一件事。一下子说好几件事,就会使他无所适从。经常用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你对他的关怀和挚爱,有时谈谈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或许可以创造一个比较愉快的气氛。不论他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了多么微小的进步,都应加以鼓励,借此重建患者的自尊和自信,尽量避免抱怨和责备。对于患者明显脱离现实的想法,不要试图去说服他,更不要同他争辩或嘲笑他,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招致麻烦。培养患者更多的兴趣爱好,适当地为患者提供社交的机会,并鼓励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在与患者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一个生活日程表。精神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家属需要逐步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精神病作为一种精神心理上的疾病,治疗的要点自然更要从心理治疗着手。关于精神病相关问题,精神病治疗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心理上的安抚,身边亲人、朋友乃至整个社会的冷漠甚至歧视都会让精神病患者雪上加霜。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个,我们需要也应该去主动关怀那些精神病患者,用我们的温暖给他们送去康复的福音! 医学研究表明,精神病人的智商与正常人差别不大,有的还很高。只是发病的急性期受幻听、幻视、妄想等病态的影响,出现某些痴呆、不注重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等状况,也有的是在治疗或停药后就可以好转及消失。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艰难困苦,玉汝于 成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梅花虽寄身于万芳凋零的寒冬之际,但其百折不回、傲霜斗雪,终于芳香满尘寰。 河蚌虽被沙粒侵入体内痛苦异常,但其坚忍不拔、无畏伤痛,终于孕育耀眼明珠。 蛹虫虽自缚于茧中不见天日,但其锲而不舍、心向光明,终于破茧成蝶,蹁跹于蓝天绿水间。 自然界的花草虫鱼尚且如此,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更应恪守其中至理: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 诚如培根所言: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明代着名文士宋濂,自幼家境贫寒,无从致书以观。但在其幼小的心灵中始终有一个读书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他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计算着约定的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展,仍坚持不懈。求学时,他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面对如此逆境,宋濂并没有放任自流。相反的,他凭借着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有所成就,实现了人生价值。 面对或退学或留级的局面,童第周没有放弃,而是

更加发奋用功,终于迎头赶上,最终成为了闻名世界的生物学家;面对双目失明的厄运,海伦凯勒没有放弃,而是迎难而上,最终开创了一片光明的天地;面对双腿残疾的不幸遭际,史铁生没有放弃,而是潜心创作,最终成为了着名的作家。 身处逆境,享受逆境,定会收获成功的果实。然而,如果经受不住逆境的考验,必然会败下阵来,自食失败的苦果。 吴王夫差战胜越王勾践后,骄奢淫逸,只知贪图享乐。当自己遭逢亡国厄运时,忍受不住这种奇耻大辱,最后含恨死去。少年天才方仲永,泯然众人后,没有汲取失败的教训,默默无名终了一生。 巴尔扎克说过:逆运不就是性格的试金石吗?所以,只要我们有坚毅的性格,逆境不过是纸老虎。我们之所以害怕逆境,是因为我们缺少百折不回的勇气和战胜逆境的决心。只要我们不断地砥砺自己的心志,不论遇到何种困难,我们都能将之战胜。 如果我是青松,即使我身处悬崖绝壁,我也会负势直上,直指天际。 如果我是苍鹰,即使我垂垂老矣,我也会振翅高飞,翱翔天际。 如果我是仲永,即使我泯然众人,我也会逆流而上,

高考前三个月紧张焦虑犯困压力大 教你减压调状态

高考前三个月紧张焦虑犯困压力大教你减压调 状态 高考百日誓师一过,意味着高考倒计时就只剩下两位数了。高分网高考频道小编发现这段时间,很多高三学生开始出现记忆力减退,以往的知识渐渐模糊,做题好像也没以前那么顺畅,在加上学习的时候总容易犯困,但睡觉的时候又失眠多梦……这一切都源于压力太大。那要怎样调整呢?高分网高考频道小编给大家一些小建议。 睡眠调整 据以往接触过的大量案例来分析,许多临考学生"状态不佳"是由于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引起的。 因此,临近高考的朋友其实不太适宜"夜半挑灯",调整好生物钟,保证充足的睡眠才是调整状态的有效方法。良好的、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换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充足的睡眠是从容应考的前提,也是克服考试焦虑情绪非常有效的方法。 运动调整 焦虑的最佳"解毒剂"就是运动,因为没有哪个学生能在球场作激烈运动的时候,还对刚才考试不太理想的结果耿耿于怀。 另外,高考备考任务繁重,长时间看书、复习、做作业,会造成大脑和身体的疲劳,这恰恰需要通过适当的活动、休息

来调节和恢复。运动可以消除一些导致紧张的化学物质,虽然使肌肉疲劳,但可以放松神经。 临近高考的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散散步、打打球、做做体操。在复习过程中,间断进行10至20分钟的体育锻炼,是最好的放松手段。不过,考生们要选择运动量小的有氧运动,如慢跑、跳绳、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越是临近考试,考生越是要注意适当的户外运动,通过散步或其他形式的有氧运动,增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而且还会提高大脑的分析、判断和反应能力。 行动调整 临近高考,同学们首先应把自己的整个复习工作按几种不同的时间计划做出安排。也就是,为考前最后一段时间,制定出每一周的学习计划,接下来,为每天制定计划,然后,为剩余的若干小时,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做出计划。利用上面这三种学习计划,你可以随时看到自己每天的进步情况以及相关的所有工作。每个小时、每一分钟都是十分珍贵的。快速看一眼自己安排的"战斗计划",就可以使自己增强促使大脑持续工作的意识,并保证做到使复习持续向前进行,使自己处于为高考创造价值的行动中。 其次,在复习中,你一定要清楚该做什么以及每次花费在这项工作上的时间是多少,换句话说,你每天的行动必须是:任务加上特定时间。如果坐在那里,仅仅有"复习复习"的一

高三学生考试焦虑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高三学生考试焦虑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面临高考,适度的紧张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是一些高三同学会出现如下反应:情绪紧张,忧虑不安,头昏发晕,睡眠困难,注意 力难于集中,思维混乱……这些都是考试焦虑的症状。这种焦虑状态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影响复习的效率和考试的正常发挥。因此帮助和引导他们摆脱和缓解这种焦虑状态是非常必要的。 团体目标:1.协助成员调整不合理的认识,增强自信。 2.协助成员基本掌握放松的方法。 团体对象:高三学生 团体人数:12~16人 成员招募方式:在高三各班张贴招募海报,学生自愿参加。 一、让我们相识相知 目标:1.帮助成员了解团体的性质; 2.协助成员制定团体规范; 3.帮助成员相互认识和了解。 活动准备:用报纸卷成的纸棒。 活动程序: 1、滚雪球(目的:成员相互之间了解) (1)成员两两一组,进行自我介绍:姓名、班级、兴趣、参加团体 原因和对团体的期待等。 (2)每两个小组组成四人小组,请成员将自己刚才了解的伙伴,向 其他两位成员作介绍,轮流进行。然后依次组成八人组,十人组。

2、棒打无情郎(目的:检验成员之间的相识情况) 成员围成一圈,请出一位成员站在中间,依次叫出成员的名字,如有 错误或叫不出,就用纸棒在其头上敲一下,表示惩罚。成员轮流进行。 3、共同制定团体规范 将规范投影在幻灯片上,每个团体成员表示自己愿意遵守。 团体规范一般包括: (1)小组内发生的事情不外传,不损害他人利益 (2)活动中对其他成员信任,愿意分享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对别人 的表露给予反馈 (3)不对其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4)活动中不做与活动无关的事情 二、我看考试 目标:协助成员了解自己对考试存在的不合理的认识。一些学生焦 虑情绪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存在许多不合理认识。 活动准备:每人一张“考试前后的想法”表;每人一支笔。 活动程序: 1、我看考试 (1)填写“考试前后的想法”表 考前考中考后我的想法导致的结果 (2)小组讨论交流 把成员分成两个小组,每个成员把自己的想法和可能导致的结果谈出来,然后其他成员帮助他(她)找到不合理的认识。

新高考等级赋分excel设计创新研究

新高考等级赋分设计创新研究 广东教育东城中心胡广 【前言】本设计是目前网络尚未出现先例的原创作品,该作品思路清晰,图文并茂直指核心,对公式进行详细说明并提供原始公式以便复制粘贴,零基础实现等级赋分excel 制作的完成与优化,适合全国目前公布的各个新高考赋分方案。本设计是针对很多省份新高考改革后,各学校迫切需要对选择性科目进行赋分评价而设计。完全切合班主任、科任教师、年级及学校教学管理者进行新高考赋分及综合素质合格性评价的操作需要。是学校进行周测、月考、联考赋分模拟统计的最佳利器。通过对该框架设计,excel公式运用的深入浅出式解读,让普通教学工作者都能轻松掌握等级赋分统计模板的制作及运行。本设计实现了各省市新高考要求及具体班级、学科、学校评价的需要,制作出适合自己的新高考选择性科目的赋分和合格性考试的评价模板。下图为3+1+2模板赋分后的输出效果。 一、新高考等级赋分的原理(初步了解过程就行,操作步骤中有详细说明) 1、根据《各省市新高考赋分办法》的比例,将考生分数分成A、B、C、D、E五个等级(或8个等级、21个等级);选科模式及赋分比例统计如下:

按各省的规定,确定每个等级总体赋分区间【左端,右端】的端点值;如以湖南等5省为例: 2、将某学科的所有分数按比例分成5个等级,记住将原始分为”0”的赋值为”0”(这个设计完美的解决考试分为0分或缺考科目很难赋值或运行出错或者错误赋值为”30分”的问题。);可用公式模块 “=IF(K2>0,LOOKUP(IF(K2>0,RANK(K2,K$2:K$1001))/COUNTIF(K$2:K$1001,">0"),{0;0. 15;0.5;0.85;0.98},第二公式!$D$2:$D$6),IF(K2=0,0))”, 说明:{0;0.15;0.5;0.85;0.98}是各等级前几个等级累积和,可根据各省具体比例修改。 3、通过组合公式: “=MIN(IF(第一公式!O$2:O$1001=$D2,第一公式!K$2:K$1001))”、“=MAX(IF(第一公式!O$2:O$1001=$D2,第一公式!K$2:K$1001))”求出每个学科等级中所有分数的最值(最大值和最小值),构成相应等级的赋分区间;”第一公式”与”第二公式”是两个多功能模块工作表(相互链接),在”第二点中的具体操作”中会按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如下图: 4、根据学生考试的实际分数所在的区间【左端,右端】,利用新高考规定的等级等比例公式进行赋分,公式如下: 学生的学科本次赋分值=总体等级赋分区间左端+(实际分数-学科等级赋分区间左端)*(总体等级赋分区间右端-总体等级赋分区间左端)/(学科等级赋分高档-学科等级赋分区间左端)。 5、最后通过公式: “=IF(X2>=86,"A",IF(X2>=71,"B",IF(X2>=56,"C",IF(X2>=41,"D",IF(X2>=30,"E","0") ))))”,赋值学科等级;

浅谈中学生焦虑和抑郁心理的产生和应对措施

浅谈中学生焦虑和抑郁心理的产生和应对措施 东营市第一中学赵书田 心理健康在生理学上定义为:心理健康又叫心理卫生,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来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也就是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的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来实现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但由于社会阅历浅,心理上还比较稚嫩,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中往往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在突然的挫折和困难面前也容易心理失常,因此,作为我们教师要全面掌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各种心理问题,要加强教育的镇对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心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焦虑在我校学生身上表现的比较普遍,其中大部分学生较轻微,持续时间也较短,这种轻微、短暂的焦虑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然而也有很少的学生焦虑时间持久,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很敏感,他们入睡困难,易被惊醒,经常体验到莫名其妙的恐惧、紧张和心烦。这种心境不仅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若不及时疏导和诊治,容易演变成一种稳固的心理定势,久而久之就转变成为恐惧症等影响。 中学生焦虑这种心理主要源于学习压力,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1、学习成绩不好带来的压力,咨询时,有的同学说:“我想学好,但不知怎的,总是学不会,心理觉得很闷”。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学习不得法引起的,他们为不知如何学习而苦恼,学习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从而在心理上逐渐造成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对外界的评价非常敏感,缺乏自信,严重者情绪沮丧,出现轻生的思想,2、学习成绩好带来的心理压力,调查时,也有同学说:“我整天睡不着,总是怕自己的成绩会由好变差”。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竞争激烈,心理脆弱,总想保持学习成绩好的优势,不能承受考试失败的打击,因而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3、考试及升学带来的压力,调查时,还有同学说:“越接近考试,我就越慌,慌什么?什么都慌!这种情况主要是升学压力过大,平时学习不扎实,临考恐惧而引起的情绪

历届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名篇

高考满分议论文选读 勿以好恶论断之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也许腊梅讨厌冬风的肆虐与无忌,却依然在寒冬中吐露芬芳;也许鱼儿讨厌巨浪的汹涌与狰狞,却依然与巨浪为伴,成全生命的真讳;也许落叶对这个天地无比依恋,然而,当秋风吹来时,它毅然地飘落,告别那个美好的世界,成全来年萌发的草芽…… 勿以好恶论断之,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何等的明智选择! 当一个人可以将对事物的判断游离于感情的亲疏之外,那他必是明哲之人了!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然而,当他认识到管仲的才识时,放下心里的厌恶,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 刘邦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其以重任,让韩信统兵作战,征讨四方,终于灭了西楚霸王,成为天之骄子。 房玄龄曾为李建成出谋害李世民,李世民又岂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房玄龄为臣,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 感情的亲疏可以蒙蔽你的双眼,让你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阻碍你对真理的认识,成为你求知路上的绊脚石。 勿以好恶论断之,楚王不听信郑袖之辞而疏远屈原,自不会为秦国所吞并。 勿以好恶论断之,李存勖不宠幸伶人,重用伶官,不谈国事,自不会因1人之乱而七庙隳,为天下苍生所笑。 勿以好恶论断之,诸葛亮不听信马谡的信誓旦且,自不会痛失街亭,1败千里,死不螟目。 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 对真理的探求是独立的,对事物的认识也不能掺杂上感情,“做学问就是做学问”,陈景润的话也许揭示了这个真理。 自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必苛求,不过,不可不求。 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 点评:内容充实语言优美。这是一篇内容十分充实的好文章。文章以简短的问句起笔,接以充满抒情意味而又具有启发性的文段引人思考,继而明确指出“勿以好恶论断之”的论点,然后分两个层次纵论史买。以公子小白、汉高相刘邦、唐太宗李世民之例谈明智之人的明智之举,以楚王听信郑袖,李存勖宠幸伶人、诸葛亮误用马谡为例谈被感情蒙蔽双眼的后果,进而发出“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的疑问,最后以陈景润的话结尾,使得文章前后文脉贯通,内容十分充实,极具说服力。 此外,本文语言很有特点,美感十足,一是语言有个性,凝炼简洁善用短句,没有众多考生常有的大话、套话、俗话,抒真情、发真论,阅之可亲。二是文中多用比喻句、排比句,形式上显得整齐,表达上增添了生动性、形象性,加强了气势,堪称美文。 天平和七弦琴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私感情有关。 认知事物当然必得有严格的理智,不能纵容自己的感情和好恶。如果仅仅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下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得出错误的判断,正如《韩非子》里那个宋国的富人,他的儿子与老人说的是相同的话,而他听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当然是没有道理的。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妻子私他,姬妄畏他,而客有求于他,都说他美于城北徐公。邹忌最后排除了感情因素的干扰,悟出了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常困于所溺。”因为有所溺,有好恶,感情上有亲疏远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便易于被迷失双眼。这时惟有理性的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混浊的末知世界,人类要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健全的理性才是可靠的阶梯,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时,欢呼的人群又何尝不以为自己才是真理的掌握者呢?但是布鲁诺相信理性这个"内心的教师",他要让"所向披靡的论据万箭齐发",射穿习惯和感情上依赖的迷雾,把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引人正轨。 理性固然在认识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们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知过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

“高考工厂”背后的阶层焦虑与机会公平

“高考工厂”背后的阶层焦虑与机会公平 近年来,大学录取率不断攀升,上大学已非难事,但是考生和家长焦虑情绪反而不断增加。应该看到,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各阶层之间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数量差距不断缩小,但是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阶层差距日益凸显,这直接影响青年学子能否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和能力。教育焦虑是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竞争之中的心理反应,“高考工厂”现象反映社会底层的教育焦虑。 “高考工厂”是阶层固化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扭曲反映 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其位置的容量是不同的。社会结构的变动,从深层次上折射社会结构既定利益格局重组和阶层利益关系急剧变化的过程。社会学者李强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是一种倒丁字型,农村人口构成倒丁字型社会结构的一横,是巨大的处在下面的社会阶层,而城市人口更多是构成倒丁字型结构的一竖的社会阶层。大量社会底层处于社会结构底部位置,社会中下阶层向上流动困难较大,当下的“富二代”“贫二代”就是社会流动固着化的集中表现。代际间发生职业改变、地位升迁的机率降低,突显了先赋性因素在社会流动和分层中的决定作用。社会资源先天性缺失而又得不到公平教育机会保证的底层子弟,升迁的难度将数倍于“富二代”阶层。当前社会阶层分化较为明显,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社会中上层集中,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影响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 “高考工厂”模式则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表征。2010年9月《人民日报》发表“社会底层人群向上流动面临困难”的评论,直指社会底层子

女在教育方面向上流动面临困难,其子女升入重点大学的比例不断减少,成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的机会亦在下降。教育向来被视为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阶梯。“高考工厂”作为应试教育的成功样本,本质上是社会流动渠道单一化、扁平化的产物。 我国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甚至班级之间都存在着明显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现象。根据教育部发布《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显示,北京普通高中生师比为9.0,而河南生师比高达17.5,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主要分布在城市,而县镇教师供给不足。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差异明显,城乡教育差距显著成为不争的事实。农村教育资源远不比城市,高考竞争实际上是城乡学生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在过去高考形式单一的情况下,农村学生通过刻苦攻读可以取得高分,进入重点大学,而当高考形式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时候,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就有所下降,学生的家庭资本和所在区域的教育条件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城乡教育差异悬殊背景下,毛坦厂中学和衡水中学可谓是落后地区基础教育“逆袭”的典型。安徽偏远乡镇上的毛坦厂中学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每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90%以上。2013年河北衡水中学1 04人升入北大、清华,囊括河北省文理科状元。 毛坦厂中学和衡水中学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高考神话”,媒体将此类中学称为“高考工厂”,不仅规模大,吸收大量农村生源和社会底层子女,而且升学率极高。“高考工厂”的教学管理模式特征主要是:①学校实施严格的封闭式、军事化管理;②视学生为学习机器、考试机器,节假日及

年北京新高考改革方案及政策解读新高考等级赋分.doc

2020年北京新高考改革方案及政策解读新 高考等级赋分 2020年北京新高考改革方案及政策解读新高考等级赋分 更新:2018-12-02 10:31:19 一、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自2017年9月1日起,从高一年级开始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01、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 02、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1)考试内容 合格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要求为依据; 等级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和选修Ⅰ课程要求为依据。 (2)考试科目及对象 所有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考试对象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等级性考试。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参加3门科目考试。考试对象仅限当年参加本市

统一高考的考生。 (3)考试时间及成绩呈现形式 合格性考试时间 合格性考试中体育与健康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艺术(音乐、美术)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其余11门科目合格性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期末。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一第二学期末。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必修课程后即可参加合格性考试,做到随教、随考、随清。 合格性考试成绩呈现形式 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达到合格水平是普通高中毕业的必要条件和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主要依据。当次考试不合格,可参加以后学期同科目合格性考试,全市不单独组织补考。 等级性考试时间 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参加3门科目考试。等级性考试每学年组织1次,安排在每年的6月。 等级性考试成绩呈现形式 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分为5个等级,等级根据原始分划定,成绩当年有效,计入高校招生录取当年总成绩。 高等院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专业(类)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01、科学确定评价内容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从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

焦虑与焦虑症的区别

焦虑与焦虑症的区别 二者看似相似,实则区别很大。焦虑属于人类的一种常见情绪,而焦虑症则属于一种心理疾病。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别焦虑与焦虑症呢? 焦虑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一般人都有过程度不同的焦虑体验,焦虑是人大脑中一种固有的“程序”,每当人们觉察到某种潜在威胁时它就“启动”,提醒自己未雨绸缪,及早防范,避开危险。从这点看,焦虑反应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且绝大多数焦虑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属于正常焦虑。所谓正常焦虑是指“合理”和“不过分”的焦虑,所谓“合理”是指有原因,通常是生活事件;“不过分”指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引起焦虑的原因性质和严重程度一致,而异常焦虑是指“不合理”和“过分”。二者的区别在于正常焦虑都有一定的原因,而且可以理解和反应适度;而异常焦虑不但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过强、过长,与个人和现实的实际情况不相称,而且情绪反应的强烈异乎寻常最终不能自控,必须获得医学帮助。还有些人无明显原因而不适当地焦虑,焦虑的程度严重,持续时间过长,而且多次服药试图解除焦虑,并导致社会或生理功能损害,为此病人明显感到痛苦,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若这样的话,则可能是患了焦虑症。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不同的个体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包括情绪症状(紧张不安和不愉快、易激惹);运动症状(运动性紧张或不安);自主神经症状(心前区不适、心悸、心跳加快、气促、呼吸困难、窒息感、面红或苍白、胃部或腹部不适、腹泻、尿频);警觉性增高(入睡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对光和声音敏感)。 焦虑对人的工作、学习及机体的生理功能等各方面产生影响,轻度或适度的焦虑,使大脑和整个机体处于适当的觉醒水平或兴奋状态,思维敏捷,判断准确,迅速做出决定,使机体保持充沛的体力;中度或中度以上的焦虑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发展为焦虑障碍。 由上可知,焦虑与焦虑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轻度的焦虑情绪有益于人的思维发散,对人是一种激励;然而,过度的焦虑便会演化为焦虑症,从而给人带来影响和伤害,因此,我们不得不事先做好焦虑症的防治措施

浅谈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

浅谈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8-11-28T15:11:53.24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作者:杜向坤宫兰云[导读] 作为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中之一,焦虑症患者疾病特点主要体现为长时间表现出焦虑心境,并且此种疾病诸多伴随缓解倾向以及复发倾向[1]。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164092 摘要:目的:探讨在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观察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6月收治的62例焦虑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焦虑症患者分组;对照组(31例):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传统基础护理模式展开;观察组(31例):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展开;最终就两组焦虑症患者的消极情绪得分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 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临床合理选择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完成焦虑症患者护理工作,对于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改善以及睡眠质量改善可以充分确保,从而优化焦虑症患者的心理表现以及预后能力。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焦虑症;睡眠质量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during the nursing of anxiety disorder.Methods:62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digital parity method;the control group(31 cases):during the clinical care of anxiety disorder,the traditional basic nursing mode was applied;the observation group(31 cases):clinical anxiety disorder.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pplied during the nursing work,and the scores of negative emotion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leep qu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anxiety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go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P < 0.05),and the sleep quality of the anxiety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P < 0.05).Conclusion:Rational selec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to complete the nursing work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can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negative emotional score and sleep quality,so as to optimize the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Key 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anxiety disorder;sleep quality 作为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中之一,焦虑症患者疾病特点主要体现为长时间表现出焦虑心境,并且此种疾病诸多伴随缓解倾向以及复发倾向[1]。本次研究意在明确合理护理方法完成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并且将其睡眠质量加以改善,以此说明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6月收治的62例焦虑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焦虑症患者分组;对照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1岁~61岁,平均年龄为(40.15±1.95)岁;观察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2岁~65岁,平均年龄为(40.29±1.96)岁;对两组焦虑症患者的性别、年龄展开对比,结果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传统基础护理模式展开;观察组: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展开;对照组焦虑症患者主要就对其病症变化细致观察、对其生活情况加以指导干预以及按照医嘱完成疾病基础治疗等展开;观察组则分别从患者及其家属两方面开展护理工作: 1.2.1 将患者心理护理力度充分加强 护理人员需要保证在同焦虑症患者交流沟通期间,能够将掌握的心理疏导方法合理运用,从而获得针对性干预结果;就患者内心呈现出的不同心理状态加以了解,之后制定对应性心理干预方案并且有效实施。此外就焦虑症患者的家庭情况认真了解,就导致患者表现出焦虑情绪的具体原因加以分析,之后能够做到从根本研究焦虑症疾病的心理干预措施。此外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将焦虑症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显著提高,以确保对患者讲解的专业性以及详细性,以确保通过焦虑症疾病知识讲解,使得焦虑症患者的内心消极情绪得以减轻[2]。 1.2.2 将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力度充分加强 对于焦虑症患者自身在受到病情严重折磨的同时,患者家属同样受到严重精神折磨。对此,护理人员指导焦虑症患者家属除了对患者给予必要的鼓励以及支持之外,还需要对自身心理状态加以调节,从而确保将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信心显著增强。此外,要求患者家属需要将同焦虑症患者之间的交流力度以及沟通力度显著加强,使得患者能够从内心体会到亲人的支持以及鼓励,从而对于内心积极心态的保持加以显著促进,最终对于焦虑症疾病治疗加以显著性促进[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焦虑症患者的消极情绪表现以及睡眠质量表现展开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方法SPSS20.0对所有焦虑症患者护理结果展开分析,计量资料(睡眠质量状况等)组间比较以形式展开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2、結果 2.1 消极情绪判断结果对比 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

面对高考冲刺的正确心态适度焦虑并快乐着

面对高考冲刺的正确心态——适度焦虑并快乐着 面临高考,作为一名考生不产生一丝焦虑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只要是正常人,在考试前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某种程度的紧张情绪——即焦虑,但适度的焦虑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只有适度的焦虑,才能保持学习的警觉性,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其次,适度的焦虑,还有助于促进兴奋,使头脑中储存的知识更有效的调动出来;最后,适度的焦虑还会调动身体的能量,使我们有充沛的精力去迎接挑战。 【举例】谈恋爱的双方,如果喜欢他,身心就处于一种全身动员的焦虑状态,陪他逛街也会不觉得累;如果不喜欢他,身心没有动员起来,没走两步就觉得很累了。点评:虽不是很合适的例子,但也说明了适度的身心焦虑会调动身体的能量,使本来不能完成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而我们大多数人在判断自己是否焦虑时,往往有两种错误观念:一种是认为,只要感觉到压力,就怀疑得了考试焦虑症,越怀疑就越紧张越紧张越怀疑,最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另一种是认为,只有一点儿都不紧张的人,才是一个能在考场上发挥正常的人。考试焦虑表现在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在认知方面表现为老想着考好了怎么样,考糟了又怎么样,不能复课怎么办,考个不好的学校找不到工作怎么办等等跟学习无关的事情。这些想法、思维总是指向考试失败的方面,从而引发忧虑、烦躁、思维的迟钝僵化,记忆力的衰退,以及由此产生的自信心的动摇和对高考的恐惧感等,换句话说——就是对自己的焦虑所产生的焦虑也就是焦虑的二次反应。在行为方面,表现为三个,一个是拖延,一个是逃避, 一个是转移。 【举例拖延】 有些同学,离考试越来越近,心里很着急认为再不努力就真的完了。开始制定一个非常完美的计划,比如早上6点起床,背英文单词,上午复习语文、数学,下午复习物理、化学,或者文科综合。但表现在行动上却是每到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借故拖延。总觉得自己没有休息好或没有找到最佳状态等等,找各种借口开脱自己,好像总也找不到精力最好的时候。 点评:精力不能集中,这就是考试焦虑的第一个表现,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拖延。这也是有计划无行动的一个主要原因。 【举例逃避】 有些学生,尤其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言谈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压力无法派遣,只要在学校待着往班里一进就觉得脑袋一沉、胸口堵的慌,往自己座位一坐看着谁都在认真的学习,唯独自己什么也学不进去。越着急越觉得自己糟糕极了,在班里怎么要待不下去了。于是开始想着自己回家学习吧,怎么想都是在家学习比较妥当,等该考试的时候再来。

新高考实施细则--等级赋分和时间安排

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新高考改革细则—《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新高考学业水平考试和选考科目考试时间排定,选考科目中最难理解的“等级赋分”规则出炉。 学业水平考试将在2015年10月进行首次开考,其中外语科目2016年10 月进行首次考试,外语“一考两用”,考试范围和要求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规定,成绩既用于评定学业水平等级又用于高考。 从具体细则来看,每一门选考科目的每次考试,都有1%的学生能拿满分。 学业水平考试 设5个等级 新的高考方案,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上升到了国家级考试,按照高考的要求进行组织管理。考试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考场进行,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卷、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 学业水平考试实行网上报名。所有普通高中在校生必须参加所有科目的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各科考试,每科至多报考2次。2次考试都不合格的可以增加1次考试机会。 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其中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外语参加全国考试,其余科目实行全省统一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一年安排两次,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2015年10月进行首次考试,其中外语科目2016年10月进行首次考试。每年4月开考除外语以外科目,10月开考全部科目,外语另一次考试安排在6月统一高考期间进行。 学业水平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各80分钟,外语120分钟,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各60分钟。 学业水平考试各科分值为:语文、数学各100分,外语15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各70分。评卷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 成绩采用等级制,设A、B、C、D、E 5个等级,E为不合格。以卷面得分为依据,A、B、C等按15%、30%、30%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E等比例不超过5%。也就是说,大约15%的同学可以拿到A,得到E的同学不超过5%。 普通高中2013级及之前的在校生仍按原办法参加考试。因休学、留级等原因转入2014级的学生,其已获得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有效。

面对领导紧张焦虑怎么办.doc

面对领导紧张焦虑怎么办 面对上司紧张怎么办?有这样一群职场人士,很害怕面对职场领导,特别是单独相处的时候就会特别的紧张和害怕。欲成大事,先稳心境。下面是我分享的面对领导紧张焦虑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面对领导紧张焦虑的解决办法 我们可以很好的和同事相处,但是在面对上司的时候老是会克制不住的紧张,如何克服自己的这种心理,面对上司老紧张怎么办? 看到上司就底气不足、需要和领导沟通的事情能躲就躲、说起话来磕磕巴巴......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这样的"惧上症"并不少见。除了领导本身的威严感,在"步步惊心"的职场,很多人小心谨慎,害怕自己出错误,很容易不自觉地逃避"和上级沟通"这种容易出现漏洞的情景,久而久之,变成了 "惧上"心理。 可是,如果长期缺乏沟通,不仅影响自信心,领导难以真正了解你,还很可能失去很多宝贵的机会,陷入恶性循环。因此,我们首先要抛弃"不能与上司太多接触"的思维定式。可以告诉自己,和上司保持良好沟通,也是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获得上司的支持、把握工作方向,工作才能更加得心应手。此外,不要害怕在上司那里"碰钉子"。有时,即使遭遇领导的批评,也多数是出于全局的考虑,不要把这些话放在心里,更不要以为上司故意刁难自己。当然,平常生活中也可以找一些机会,与同事、上司一起活动,通过共同的话题和兴趣,拉近距离。

面对领导紧张的解决办法 有时,我们自己真有些搞不懂自己,明明做事认真细致,和同事、下属关系都很融洽,可是,就是特别害怕看到自己的顶头上司。每次见到领导,心里就特别紧张,有时甚至脸红、心跳,说话都不太利索。 这样的"惧上症"并不少见。除了领导本身的威严感,在"步步惊心"的职场,很多人小心谨慎,害怕自己出错误,很容易不自觉地逃避"和上级沟通"这种容易出现漏洞的情景,久而久之,变成了 " 惧上"心理。 可是,如果长期缺乏沟通,不仅影响自信心,领导难以真正了解你,还很可能失去很多宝贵的机会,陷入恶性循环。因此,我们首先要抛弃"不能与上司太多接触"的思维定式。可以告诉自己,和上司保持良好沟通,也是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获得上司的支持、把握工作方向,工作才能更加得心应手。此外,不要害怕在上司那里"碰钉子"。有时,即使遭遇领导的批评,也多数是出于全局的考虑,不要把这些话放在心里,更不要以为上司故意刁难自己。当然,平常生活中也可以找一些机会,与同事、上司一起活动,通过共同的话题和兴趣,拉近距离。 许多人在职场上也是如此。如遇到上级、领导、专家或是在某方面比自己强的人,就会感到紧张、焦虑、不安,从而造成交往上的心理障碍,即不愿意与这些人交往。 "恐高症"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