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诗体小说《唐璜》均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

范。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A. 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

B. 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C. 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D. 人性解放的渴望

2. (2018 ?天津高二检测)拜伦、雪莱、海涅等都被称为浪漫主义者,主要是因为他们()

A. 具有前人所无法比拟的艺术成就

B. 热衷于社会事务和社会改造

C. 歌颂人的欲望和自然人性

D. 强调个性、想象和情感

3. (2018 ?西拟)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同的流派。_________ 主张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

生活,浪漫主义则主张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横线上的文字应该是()

A. 现实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现代主义

4. (2018 ?梅州质检)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取代浪漫主义而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占主流地

位。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的社会情绪是()

A. 拜金主义泛滥

B. 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失望

C. 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D. 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给人们造成心灵创伤

5. (2018 ?石家拟)巴尔扎克创作了《人间喜剧》,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誓愿:“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可见()

A. 文学作品起到了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B. 巴尔扎克和拿破仑都崇尚民主共和

C. 巴尔扎克完成了拿破仑未竟的事业

D. 浪漫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6. (2018 ?太拟)“……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艾略特《荒原》)据所引诗句判断,《荒原》是一部(

A.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B.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C.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D. 民族主义文学作品

7. 荒诞派文学是西方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是指戏剧创作。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点

不包括()

A. 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

B. 用理智的手法来反映荒诞的生活

C. 用轻松的戏剧形式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

D. 舞台形象和情节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

8.2018年泰戈尔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颁奖词是:“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

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泰戈尔作品表现了印度人内心的精髓

B. 印度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的相互碰撞

C. 东西方文化不同文学流派的隔阂消除

D.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以及文学的世界性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发表于2018年的一部大型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舍身救女郎。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这是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表现的思想。

材料二《死魂灵》发表于2018年,是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作者通过描写“诡计多端”的投机家乞

乞科夫遍访各地主庄园的过程,展示了俄罗斯外省地主肖像画廊。《死魂灵》的发表震撼了整个俄国,在作者锋利的笔下,形形色色贪婪愚昧的地主,腐化堕落的官吏以及广大农奴的悲惨处境等可怕的现实,被揭露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鲜明的批判倾向和巨大的艺术力量,是俄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中讽刺作品的典范。

材料三黑色幽默派是20世纪中后期美国兴起的文学流派。黑色幽默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混杂,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

中心内容。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即所谓的“黑色幽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巴黎圣母院》的创作手法是什么?对于雨果在其中表现的思想,你怎样理解?(6分)

(2)根据材料二,《死魂灵》表现出的创作手法是什么?试举出与其相类似的两部俄国文学作品。(6分)

(3)根据材料三,黑色幽默派体现了什么样的艺术特色?结合所学知识试举类似作品一例。(6分)

参考答案

1. 【解析】选Co本题主要考查浪漫主义文学的社会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却没有出现启蒙思想家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人们对此感到失望和强烈的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2. 【解析】选0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浪漫主义文学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分析四个选项,D正确。

3.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应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风格特点。

【规律方法】19世纪30年代以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欧美文坛占主导地位的原因

(1)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化在文学艺术上的表现。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大大

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赤贫化,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罪恶现象惊人增加。

(2) 文学上,人们不满足于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抽象的抗议和呐喊,而要求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揭露

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因此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风靡欧洲。

【变式备选】(2018 ?太原调研)马克思曾高度赞扬现代英国的一批文学家:“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学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这批文学家的作品()

A. 继承了东方文学的民本主义

B. 渲染了海洋文明的浪漫色彩

C. 记述了现实生活的悲欢离合

D. 宣扬了理想主义的道德情感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现实主义文学的内容特点。“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

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揭示的还要多”,说明这批文学家注重关注社会问题,揭露和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和风格,因此C正确。

4. 【解析】选B。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现实主义文学无情批判资本主义弊端,故选B。

5.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表明巴

尔扎克创作的目的和拿破仑有相同的地方。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揭露和批

判社会现实问题,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完善和发展,A正确。B “崇尚民主共和”不能体现“用笔来完成”。C、

D结合所学知识容易排除。

6.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材料中以自我为中心,表现“一片寂静” “荒凉而空虚”正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7.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能力。要紧扣荒诞派的文学特征,可知B中“理智的手法”与荒诞

派创作手法相反,表述错误。

8. 【解析】选0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他的诗“用英文表达出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说明文学的世界性,故D正确。

9.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文学的发展和风格特点。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结合材料和对作品内容的了解,回答对其思想内容的理解。第(2)题结合材料内容,如揭示了“形形色色贪婪愚昧的地主,腐化堕落的官吏以及广大农奴的悲惨处境等可怕的现实”,并进行“鲜明的批判”,推断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第(3)题考查现代主义文学。材料信息“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与现

代主义文学的特点相印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艺术特色和代表作。

答案:(1)浪漫主义。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运用夸张,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情调,以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⑵批判现实主义。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任答两部即可)

(3)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淋漓尽致地宣泄苦闷、迷惘、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等待戈多》。

高中历史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

9、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②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③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文学资料的能力; ④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社会参与法、问题探究、情境再现、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 ②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③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培养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升华;在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及竞争意识得到增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要点: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特点。如何提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等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我国古代有哪些重大的发明和发现?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国古代不仅科技成就突出而且文学成就辉煌灿烂。 新授: 一、《诗经》和楚辞 1、诗歌的产生:语言——歌谣——诗歌 2、《诗经》: (1)概况 ①地位:《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②时限: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2)内容 ①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国风”)——民间的民歌 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颂——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②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 ③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3)影响 ①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 ②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 ③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楚辞:

完整版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诗体小说《唐璜》均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 范。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A. 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 B. 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C. 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D. 人性解放的渴望 2. (2018 ?天津高二检测)拜伦、雪莱、海涅等都被称为浪漫主义者,主要是因为他们() A. 具有前人所无法比拟的艺术成就 B. 热衷于社会事务和社会改造 C. 歌颂人的欲望和自然人性 D. 强调个性、想象和情感 3. (2018 ?西拟)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同的流派。_________ 主张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 生活,浪漫主义则主张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横线上的文字应该是() A. 现实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现代主义 4. (2018 ?梅州质检)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取代浪漫主义而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占主流地 位。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的社会情绪是() A. 拜金主义泛滥 B. 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失望 C. 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D. 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给人们造成心灵创伤 5. (2018 ?石家拟)巴尔扎克创作了《人间喜剧》,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誓愿:“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可见() A. 文学作品起到了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B. 巴尔扎克和拿破仑都崇尚民主共和 C. 巴尔扎克完成了拿破仑未竟的事业 D. 浪漫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6. (2018 ?太拟)“……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艾略特《荒原》)据所引诗句判断,《荒原》是一部( ) A.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B.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C.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D. 民族主义文学作品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标要求]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3)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1)形成:战国时期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又称“骚体”。 (2)特点: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3)代表作:《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3.汉赋 (1)含义:以楚辞为基础,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 (1)初唐:王勃、陈子昂等。 (2)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3)中唐:白居易。 [误区警示]《诗经》和楚辞的体裁都是诗歌,但文学风格不同。《诗经》主要是现实主义,楚辞是浪漫主义。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繁荣原因 ①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 ②市民数量的增加,市井生活的需要。 (2)演变 ①唐代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词。 ②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3)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能够歌唱。 (4)代表人物: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 2.元曲 (1)形成: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 (2)特点:元曲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3)代表: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知识点拨](1)诗:主要是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 (2)词: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3)曲: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三、明清小说 1.兴起: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2.发展:唐朝的传奇和宋朝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3.繁荣 (1)背景 ①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领域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2)特点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3)代表作品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案1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教学要求: ①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亚非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②认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③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形成高尚的文学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浪漫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及亚非拉文学成就。 ②理解分析文学流派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③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问题探究:; ②情景再现:; ③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②树立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2)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世界近现代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第一,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原因、主要特点和成就,介绍和评价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英国诗人雪莱和德意志诗人海涅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二,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历史背景、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英国作家狄更斯、俄国诗人普希金和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教案:第22课 文学的繁荣(精校) Word版含答案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单元设计 文学与艺术无疑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最绚丽多彩的部分,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更是硕果累累,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本单元由三课组成,即文学的繁荣、美术的辉煌、音乐与影视艺术。概述了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重大背景、典型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以及它们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起到的重大影响。 19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文学艺术领域中充满了浪漫的色彩。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确立与发展,社会中逐渐暴露出来的矛盾和弊端使文学艺术领域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与此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地理上的界限,各种文化在碰撞中加强了交流与融合。无产阶级产生后,文学艺术领域还出现了无产阶级文化。20世纪初期,整个世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不少反映时代特色的文学艺术作品。20世纪中期以后,和平与发展渐渐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文学艺术也进入了又一个繁荣时期,世界各个民族、国家、地区的文化在传承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融合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取得了与时俱进的新发展。 本单元的重点有: (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响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整体设计 本节概述 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本课从两个阶段即19世纪和20世纪向学生介绍了世界近现代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本课分三目内容进行了讲述。第一目“浪漫主义文学”,概述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最初30年盛行的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英国诗人雪莱和德意志诗人海涅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第二目“现实主义文学”,概述了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品。第三目“20世纪的世界文学”,概述了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特点、社会根源,20世纪的苏联文学和亚非拉美的文学成就。这些成就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些文学家关心、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教学难点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20世纪世界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对点练习(含答案)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程标准]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内容: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特点:以________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__________强。 (3)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___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1)特点:屈原以____________为基础,采用________方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式________,易于表达情感,又称“________”。 (2)《离骚》:想象奇特,具有____________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3.汉赋 (1)形成:汉朝时,文学家以________为基础,创造出____________的综合文体——汉赋。 (2)特点:________华丽,________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__________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代表作:西汉____________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__________》。 4.唐诗 (1)原因 ①唐朝________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②____________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原因 ①________的发展,城市的繁荣。 ②________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能适应____________的需要,受到市民欢迎。 (2)特点 ①________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句子____________,便于抒发感情。 ②是宋代文学的____________和标志。 (3)代表人物 著名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__________,豪放派的苏轼、__________等人。 2.元曲 (1)形成 ①宋代:民间兴起新的诗歌形式,即________,题材广泛,可雅可俗,____________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②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__________一起,合称元曲。元曲大多通俗生动,____________。 (2)代表:以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三、明清小说 1.兴起 ______________,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2.发展 唐朝的短篇小说________和宋朝供说话人使用的________,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新阶段。 3.繁荣 (1)背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领域手工业、商业繁荣,________________出现。 ③________阶层壮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特点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____________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3)代表作品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Word版含解析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从《诗经》到唐诗 1 .《诗经》 (1) 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 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丰富,语言质朴,现实感强。 (3) 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 楚辞 (1) 形成:战国时期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又称“骚体”。 (2) 特点: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3) 代表作:《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3. 汉赋 (1) 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⑵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 唐诗 (1) 初唐:王勃、陈子昂等。 (2) 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诗仙”李丄“诗圣”杜甫—⑶中唐:白居易。

[思维点拨] 唐朝社会的变迁对诗歌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 学习思考 1 .《诗经》和楚辞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提示它们分别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基础。 2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在风格特点上的最大不同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风格:李白的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具有现实主义色彩。 原因: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太平安乐的盛世为人们提供了悠闲舒适的生活环境;杜甫生活 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政治动荡不安,经济日益凋敝,人们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之中。 二、宋词和元曲 1 .宋词 (1) 兴起原因 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 ②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 (2) 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3) 代表人物: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_____ 2. 元曲 (1) 形成: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 (2) 特点:元曲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⑶代表: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易混易错] 诗、词、曲的区别: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 规范;词,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学习思考 3. 词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你能不能说出下面的四个词人分别属于哪个流派?这两派在文学风格上有何差异? 苏轼辛弃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3课《美术的辉煌》优化训练及答案

历史·必修3(人教版)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基础达标 1.(2014·浙江会考)下图所示纸币上印有法国艺术家德拉克洛瓦的头像及其浪漫主义绘画艺术代表作,该代表作是() A.《日出·印象》B.《格尔尼卡》 C.《自由引导人民》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答案:C 2.《向日葵》是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作,其作者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该画家是() A.莫奈B.凡高 C.塞尚D.毕加索 答案:B 3.(2013·贵州学业水平测试)19世纪70年代,一批法国画家以创新姿态登上画坛。他们的作品强调捕捉“光”、“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出微妙的色彩变化。由此产生() A.现实主义画派B.浪漫主义画派 C.现代主义画派D.印象主义画派 答案:D

4.在艺术创作中将物象扭曲失真,甚至将物象肢解为各个不同的部分,且不按照其天然形态组合。这一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代主义 C.古典主义D.现实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信息“扭曲失真”可知此作品具有现代主义扭曲、变形等特点,故选B项。 答案:B 5.(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当每个人都能够用照相机创造出写实的风景或者肖像后,对于艺术家来说,用颜料和画笔吃力地做这些事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因此画家开始考虑绘画不是复制实体。绘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据此可知因摄影技术的发展而开始被冷落的绘画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D.人文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解读和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摄影技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因摄影技术的发展而开始被冷落的绘画应早于19世纪末,排除C项,再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被冷落的绘画主张写实,故选B项。 答案:B 6.(2014·梅州第一次质检)下面绘画作品的主要特征是() A.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B.寻求日常生活中光和色的美 C.讴歌理性主义和英雄主义 D.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4本题考查图片解读能力。该作品在表现手法上采取夸张、扭曲、变形及抽象的形式,属于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结合所学可知现代主义美术表达作者强烈的内心感受,故D项正确;A项属于现实主义特征,B项属于印象派特征,C项属于浪漫主义特征。 答案:D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 第23课《美术的辉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9世纪以来各类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各流派的基本特点以及各流派之间的关系。 通过欣赏各流派名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方法】 ①问题探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类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 ②情景再现:分组讨论并请学生介绍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③历史比较:对比各类美术流派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难点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两幅图片导入(课件1、2) 【讲述新课】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课件5—9) 1.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 2.特点: (1)思想内容上,提倡重大庄严的题材,主张表现纯洁静穆的内容。 (2)艺术表现上,强调艺术形式的完整严谨,强调法则与理念,而不太强调感情与表现。 (3)美术技巧上,强调素描的严格,注重以线造型,对色彩的作用及其气氛的创造不甚重视 【名画欣赏】 大卫《拿破仑加冕》:《拿破仑加冕式》是大卫的另一幅代表作,画家用了两年时间(1805~1807年)才完成这幅画,它忠实记录了拿破仑加冕这一历史场景。该画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它高610厘米,长约931厘米,全幅画中有一百五十多个人物。 这幅画描绘的是1804 年12 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为自己举行皇帝加冕式的宏大场面。为了巩固帝位,也是为了使自己的地位显得“合法”,他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来到巴黎为他加冕。在仪式进行过程中,发生了富有戏剧性的场面:当教皇举起皇冠要给拿破仑戴上的时候,拿破仑突然从教皇手中夺过来自己戴上,然后拿起小一点的王冠戴在皇后约瑟芬的头上。他的举动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拿破仑的举动是想说明他的皇位不是上帝授予的,而是他自己挣来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2课《文学的繁荣》优化训练及答案

历史·必修3(人教版)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基础达标 1.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伴随着对启蒙运动和欧洲革命的反思,欧洲文学中出现了() A.古典主义流派B.浪漫主义流派 C.现实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 答案:B 2.(2013·福建会考)展示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的作品是() A.《老人与海》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D.《战争与和平》 答案:C 3.下列作品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这一主题是()

A.爱国主义和民族斗争精神B.反封建残余 C.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三幅作品分别是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中国的鲁迅、印度的泰戈尔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故选A项。 答案:A 4.196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他的作品《等待戈多》“描绘了人类面对永远的、不可料知的等待”。“他”是() A.雪莱B.雨果 C.海明威D.贝克特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答案:D 5.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D.理性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时间信息“18世纪末19世纪初”和关键信息“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可以判断是浪漫主义文学,故选A项。注意B项应为19世纪中期。 答案:A 6.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在评论某文学流派时说:“(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据此可知,此文学流派()

高中历史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doc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知识点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①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1)创始者:屈原。 (2)特点: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感情。 (3)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②离骚》。 3.汉赋 (1)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 (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③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 (1)繁荣原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制度的促进。 (2)代表作家: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田园诗人王维、

孟浩然,“诗仙”④李白、“诗圣”⑤杜甫;中唐:白居易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 知识点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宋代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词便于抒发感情。 (2)代表作家:婉约派:⑥柳永,其代表作是《雨霖铃》;著名女词人⑦李清照。豪放派:苏轼、⑧辛弃疾等。 2.元曲 (1)组成:散曲和元杂剧。 (2)代表作家:⑨关汉卿、马致远。 知识点三明清小说 1.演变过程: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作《搜神记》;唐代出现短篇小说传奇;宋代出现话本;明清时,小说进入成熟、蓬勃发展时期。 2.繁荣原因: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3.代表作品: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⑩红楼梦》;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古代中国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同步强化训练第八单元: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1.法国大革命失败以后,面对封建复辟王朝对这场革命的否定,人们在重新认识启蒙运动及大革命的意义和精神时,激发出极大地反对专制暴政,要求个性解放,渴望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的政治热情。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作品( ) A.侧重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B.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C.注重如实地描写社会底层的心声 D.主张恢复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 答案:B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茫和痛苦,侧重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与材料中“法国大革命失败以后”“反对专制暴政,要求个性解放”不符,故A项错误;法国大革命失败以后,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故B项正确 2.德国哲学家费希特(1762~1814年)曾说:“从你周围的一切掉转目光,朝向你的内心王国吧,这是哲学向它的信徒们道出的第一个要求。你身外之物没有什么重要的,你本身是唯一的问题。”符合这种创作思想的是( ) A.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印象派绘画 D.民族主义音乐 答案:B。材料“朝向你的内心王国”表明该创作思想体现主观感受,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故B项正确。3.19世纪上半叶,英国某位著名诗人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他的作品应该属于(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答案:B。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与材料时间“19 世纪上半叶”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19 世纪上半叶”“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等信息可知,他的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故B项正确 4.席勒曾这样评论一种艺术流派:“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下列文学作品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 A.《巴黎圣母院》B.《百年孤独》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学案: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分析与思考】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18C末至19C以来文学艺术特别是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轨迹,点明其中的内在发展逻辑。⑴18C末19C初,受启蒙运动影响,理性主义盛行欧洲,崇尚理性的新古典主义艺术流派出现。但是,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失败,人们开始不再盲目相信理想,开始追求人类的内心感情,于是,所谓的浪漫主义流派在文学艺术领域盛行。⑵19C中叶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在此期间,很多有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纷纷批判和揭露社会丑陋现象,在文学艺术领域,以批判社会现实为宗旨的现实主义流行。⑶20C以后,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是,社会也更加动荡,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使世界更加不安,人们心灵越来越空虚和迷茫,反对传统为特征的现代主义流派开始出现于文学艺术领域。在此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印象画派、电影电视艺术等。 1、文学艺术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2、文学成就:⑴西方文学:18C末到19C30年代,文学艺术家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崇尚浪漫主义;19C中叶后,现实主义开始风行;20C,现代主义文学兴盛起来。 ⑵社会主义文学:20C,以苏联为代表,曾经繁荣一时。⑶亚非拉文学:产生了一些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作品。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课前导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把握三点 1、背景: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 2、特点: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②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3、代表:①雨果浪漫主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②雪莱《西风颂》和《致云雀》、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③海涅《诗集》《旅行记》等,政治抒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二、“现实主义文学”把握三点 1、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 2、特点:①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②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3、代表:①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以《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最著名。②英国狄更斯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③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果戈理是俄国文学从模仿走向独创的第一人,其代表作《死魂灵》。列夫·托尔斯泰将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不朽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成就”把握五点 1、背景:20世纪—-战争的幽灵、革命的暴力、科技的双刃剑、价值的迷失、未来的冲击。 2、20世纪西方文学:英国肖伯纳《苹果车》是一部抨击英国议会制的政治讽刺剧;法国罗曼·罗兰反对战争、支持苏联、参加反法西斯的群众运动,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 3、现代主义文学:①社会背景: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②主要特征: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在艺术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完美版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课程目标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揭示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3)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 (2)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 一、从《诗经》到唐诗 (一)《诗经》 1.内容: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3.地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二)楚辞 1.形成: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开创了新诗歌体裁──“楚辞”,又称“骚体”。 2.特点: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3.《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风骚”(《诗经》、楚辞)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两大源头。 (三)汉赋 1.汉赋:汉朝时,以楚辞为基础,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四)唐诗 1.原因:(1)唐代国家统一,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2)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 2.发展概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三第22、23课学案.doc

必修三第22、23课学案一高考大纲及考点分布 高考大纲考点分布 文学的主要成就①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特征和成就②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特征和成就③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特征和成就④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和亚非拉文学的成就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①19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各流派产生的背景 ②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复习指导 1、从时间(19世纪以来)、空间(欧美、苏联、亚非拉)、重要流派、代表作家等方面梳理世界近现代文学的发展 脉络。要重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征,结合主要代表作品的内容认识其文学价值和影响。 2、围绕流派——画家——作品这一主要线索,梳理基础知识,并结合各美术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解各流派 的特点,并注意与同时期的文学流派加以比较。关注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其艺术价值:注意对比各种流派的不同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艺术价值和与社会现实的关系等。 3、运用比较法、归纳法、图表法等方法,对19世纪上半叶、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四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美术、音乐出现的历史背景、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进行概括和归纳,从整体上把握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的发展历程。 三重难点解析 1、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文学和艺术(美术、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上的进步导致技术的进步;政治上大多 数国家的资产阶级尚无力量推翻统治阶级,需要王权的庇护以发展自己,而国王要依靠资产阶级来削弱贵族势力, 并推行重商主义扶持资产阶级,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的封建色彩。欧洲文学艺术流行的是 古典主义潮流,它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 ②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加紧进行,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壮大起来;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时期的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学艺术 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发展起来。 ③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主流。 2、新古典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什么不同?它们的表现方式有什么重要差异? 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 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思想宣传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 映在美术创作的领域,就是浪漫主义美术的出现。 ②新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浪漫主义画家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 和统一,却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四典题解析 例1、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理性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时间信息“18世纪末19世纪”和关键信息“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可以判断是浪漫主义文学,故选A项。注意B项应为19世纪中期。 例2、“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下列与这一美术风格相近的文学作品是( ) A.《老人与海》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大卫·科波菲尔》 解析:根据“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的描述分析,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 B项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属于浪漫主义作品,它将美与丑融为一体,抨击阴险与邪恶,歌颂美好心灵。 五课堂检测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__

(完整版)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诗体小说《唐璜》均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 A.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 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C.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D.人性解放的渴望 2.(2018·天津高二检测)拜伦、雪莱、海涅等都被称为浪漫主义者,主要是因为他们( ) A.具有前人所无法比拟的艺术成就 B.热衷于社会事务和社会改造 C.歌颂人的欲望和自然人性 D.强调个性、想象和情感 3.(2018·西拟)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主张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则主张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横线上的文字应该是( ) A.现实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现代主义 4.(2018·梅州质检)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取代浪漫主义而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占主流地位。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的社会情绪是( ) A.拜金主义泛滥 B.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失望 C.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D.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给人们造成心灵创伤 5.(2018·石家拟)巴尔扎克创作了《人间喜剧》,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誓愿:“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可见( ) A.文学作品起到了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B.巴尔扎克和拿破仑都崇尚民主共和 C.巴尔扎克完成了拿破仑未竟的事业 D.浪漫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6.(2018·太拟)“……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艾略特《荒原》)据所引诗句判断,《荒原》是一部( ) A.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B.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C.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D.民族主义文学作品 7.荒诞派文学是西方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是指戏剧创作。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高中历史必修3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学设计)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2)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等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分小组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2)以人为本,利用本课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二、教学重点: 1、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主要特点。 2、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三、教学难点: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20世纪世界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四、课时:1节 五、教学过程 【单元引言分析】(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出现了许多流派,不同的时期,盛行的流派也各不相同,首先请同学们根据单元引言第二段的内容,找出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在不同时期的主要流派是什么?(边听学生回答,边展示PPT) 同学们,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来看下毛主席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展示材料: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毛泽东)从毛主席的回答中我们知道文学艺术是社会存在在人头脑中的反应,请根据第二段的内容,概括影响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课本P105) 从同学们概括的原因中,我们可以发现,影响文学艺术发展的因素是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边说边用PPT展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3课《美术的辉煌》详细教案

美术的辉煌 [导入新课] 这位向我们招手的帅哥是谁?你们认识他吗?刚刚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他是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你们认识这幅画吗?不认识。这幅19世纪时期的美术作品曾经让奥巴马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幅画改变了他的生活,也是这幅画让他立志竞选美国总统。实际上19世纪以来,还有许多许多曾经甚至至今仍感动着我们的作品。今天,就让我们举行一场色彩交响的巡礼,走进艺术的殿堂,共同去追寻19世纪以来美术的辉煌历史。 [新课探究] 第一篇色彩交响的巡礼—欣赏19世纪以来的美术作品巡礼前的准备 当然,巡礼前咱们得准备准备,做到心中有数,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现在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谈一谈,说一说19世纪以来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在这些美术大师中,哪一个国家的最多?法国。好,那么我们巡礼的第一站就在法国。 英雄和女神 这是法国画家大卫画的《马拉之死》,马拉是谁?他是怎样死的?请大家看教材的导言框。马拉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他的革命活动遭反动势力的痛恨,被反动派暗杀,作为他的好友,大卫在他被暗杀后2个小时赶到现场,画了这幅画。请大家看一下马拉的表情,他的表情是怎样的?(生答:非常宁静淡定),这说明画家并没有过分地去渲染他对好友马拉之死的悲伤的情感,保持更多的理性,注重理性。那么透过马拉安详的表情,画家想向人们传达什么呢?他想向人们传达的是马拉作为法国革命的活动家,他为自己所追求的革命事业而献身,他

死得其所,象这样的一个人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生答:英雄),对,英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强调理性,选择重大严肃题材,追求英雄主义,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 好,我们来观察《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从画中人物的表情、神态,我们看出这是一个群情激昂的斗争场面。你们看,画中的焦点人物是谁?(生答:自由女神)在德拉克洛瓦笔下她是自由女神,在硝烟中,自由女神一手高举法国三色旗,一手提枪,头向后,仿佛在呼喊着什么。冲啊!自由女神带领着人民群众朝着什么目标奋勇前进?自由。从这幅画我们可以感受到画家对自由渴求的强烈情感以及对巴黎人民追求自由精神的歌颂、赞美。 同时,从书上介绍来看这幅画取自与当时法国的一个真实的革命事件。但是画家却把革命的领导人这个具体的人物想象为自由女神,用夸张的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高大圣洁的革命者形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和《马拉之死》比较,这幅画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在表现方式上采用夸张、想象的手法,这正式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 一个温柔的海港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一个温柔的海港,去领略莫奈的《日出·印象》。 仔细观察这幅画,这幅画给你们的感觉是什么?很美。淡紫色的雾,冉冉升起的红日,朦胧的景色。…… 你觉得莫奈的《日出·印象》从直观感觉上与前面两幅画有什么不同?(生答:风景画) 我们大家一起来仔细观察这幅画,在这个温柔的海港,平静的海水的颜色是单一的吗?不是,我们可以发现海水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有淡紫色、白色、黑色、暗红色……等等。为什么同一地方的海水会出现不同的颜色,是莫奈自己的想象吗?那是光起到的作用。(如果学生答不出,进行引导:你们看,画面上一一轮初升的太阳照在海面上,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光照在海面上的角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阳光照射到海面上反射出的光线的颜色是不同的。莫奈正是利用光学领域的新成就捕捉了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了微妙的色彩变化。这就是印象画派的特点。 莫奈的《日出·印象》给了很多人美的享受,让人们领略到大自然的魅力。其中有一位叫“暮雨精神”的博主看了莫奈的《日出·印象》后,她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深切感受。 我想一位学生来读一读,你们班谁朗诵得最好呀,大家向我推荐一个。 (难道大家没有被他感动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