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职位

司马光职位
司马光职位

司马光之官衔,依其成书时间的不同而有差异:

卷1至卷8题

「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充理检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

卷9至39题

「翰林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知制诰兼侍讲同提举万寿观公事兼判集贤院上护军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

卷40至71题

「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知制诰判尚书都省兼提举万寿观公事上护军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

卷72题

「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知制诰判尚书都省兼提举万寿观公事上护军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

卷73至78题

「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知制诰判尚书都省兼提举万寿观公事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

卷79至108及卷115至118题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权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卷89「翰林侍读学士」仅作「侍读学士」,卷103「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仅作「右谏议大夫」),卷109至113题「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二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卷110「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作「权判西京留司御史台」,「食邑二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作「食邑

二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然书眉题「一本权判作提举留司御史台作嵩山崇福宫三作八四作六」),卷114题「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

卷119至158及161至184题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卷133缺「右谏议大夫」),

卷159至160及185至252及261至265题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卷253至260题「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三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

卷266至294题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卷269「食邑二千六百户」作「食邑二千二百户」)。

注:

赐紫金鱼袋:官阶未及三品以上(元丰元年后四品)以上,而特许改服色,换紫,配金鱼袋,称赐紫金鱼袋,官衔中须带此名。

结衔

旧时官吏签署官衔“开府仪同三司”是文官官阶第一级,相当于从一品。“录尚书事”是总领朝政的真正宰相。“南徐州刺史”是南徐州的地方长官。“竟陵郡开国公”是爵位,“国公”是第一级。“竟陵郡”是封地。

1简介

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

分别是经筵、散官、本官、职、差遣、勋、爵、食邑、食实封、赐赏

可以去读龚延明《宋代官制词典》的导论

推忠协谋佐理功臣,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三百户,实封八百户

与前一个相仿,行是标识寄禄官和差遣品阶差别的

从这两个官职看第一个一定是元丰改制以前的第二个是以后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教案(公开课详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字词的含义。 2.能够流利地翻译本篇课文。 3.通过此篇文言文,我们能够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哪些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能翻译此文,读懂其意思。 2.学习司马光身上的舍己救人品质。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是怎样叙述《司马光》这个小故事的。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2.认识“司”,学习复姓。学生说出“司马光”的姓和名,课件简要介绍司马光。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编写了《资治通鉴》。3.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的《姓氏歌》,说说里面提到的复姓;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复姓的人。 4.引导学生由课文插图猜测本课内容,并点明这是一篇文言文,是

古代的人们写文章用的语言,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教师用较慢的速度范读课文,强调停顿处,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1)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指名学生朗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字进行警示。 “司”为平舌音;“众、持”为翘舌音;“庭、登、众”为后鼻音。“没”读 mò,不能读为méi。“跌”读diē,不能读成dié。 (3)学生齐读生字,强化记忆。 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司、庭”是右上包围和左上包围的字,笔顺是先外后内。 “登”上宽下窄,右上部分是两点。 “众”注意第二个“人”的捺变点。 “持”左窄右宽,右边的“寺”注意横画有长有短,横画间的距离相等。 4.教师以正常速度范读课文,读出恰当的停顿。学生跟读,读流利。5.全班齐读。(课件同步出示停顿)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为增加同学们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走进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朗诵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②迨能倍诵乃止 ③迨能倍诵乃止④咏其文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 用力多者收功远。 B.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 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①担心②等到③才④吟咏 2.D 3.C 4.韦编三绝 这篇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2018部编版:《司马光》优秀教案 优质课

2018部编版:《司马光》优秀教案优质课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中字词的含义。 2.能够流利地翻译本篇课文。 3.通过此篇文言文,我们能够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哪些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能翻译此文,读懂其意思。 2.学习司马光身上的舍己救人品质。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是怎样叙述《司马光》这个小故事的。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老师先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听。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悟大意。 1.请同学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 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读给同桌听。3.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 三、看注释,自解句意文意。 1.自读自悟。 每读一句,就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这样读懂每一句话,自己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与同学研讨。 2.小组合作学习。 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说句子意思,弄不懂的语句记下来,留待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3.全班交流。 ①各组推荐代表说每句话的意思,互相评议,每句意思的说法不求完全一致,但求主要意思不错。学生说不准,教师应予以点拨。 ②各组提出疑难问题,同学讨论,教师点拨。 ③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全文大意。 四、朗读课文,感悟人物。 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你能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光持石击瓮破之) (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中,询问了解学情。) (3)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①你做这样的动作能帮助自己理解“持”“击”的意思吗? ②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这两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司马光好学》

(二)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4分) ①啖.粥而读音:dàn义:吃②辄.以水沃面音:zhé义:就 ③食不给.音:jǐ义:供给、供应④乃至被谗.受贬音:chán义:说别人坏话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B)(2分)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有时晚上疲惫困倦了,就用冷水洗脸。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刚够罢了。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3分) ①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 ②做官后因直言而遭谗降职。 ③刻苦自励而心忧天下。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揭示主题的作用。(2分) 6.翻译全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发奋苦读,有时晚上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他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做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读书、勉励自己,每餐不吃两种以上的荤菜,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刚够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三)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①患.记问不若人担心②众兄弟既.成诵已经 ③迨.能倍诵乃.止等到才④咏.其文吟咏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2分) 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B.才美不外见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D.京中有善口技者3.划分句子节奏,每句只划一处。(2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详细教案

24 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堂作业新设计】 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tiě diē)没.(méi mo)水中。众皆.(kǎi jiē)弃去,光持.(chí cí)石击瓮破之,水迸.(bènɡ bìnɡ),儿得活。2.先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 (1)群儿戏.于庭。() (2)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3)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参考答案: 1. diē√ mo√ jiē√ chí√ bènɡ√

2.(1)戏:玩耍。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2)登瓮:爬到缸沿上玩。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3)破之:水缸破了。之:它,指水缸。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板书设计】 司马光 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实际教学《司马光》中,教师紧紧抓住“读”来完成一系列的问题。 一、以读为主,熟读成诵。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没有相应的基础,而文言文在读音、意思、朗读方法上与现代白话文的巨大差别,都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所以教师的范读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有滋有味、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给方法,学以致用。 为了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我先引导学生总结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然后告诉孩子们学习古文的方法跟学习古诗的方法大同小异,也可以用上这些方法。最后我再通过小组讨论两个问题:①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不足之处: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司马光》公开课教学设计

24 《司马光》教学设计 秀延小学薛梅梅 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一篇文言文,通过司马光砸瓮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聪明机智、肯动脑筋的品质。文章篇幅短小精悍,内容浅显易懂,叙述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学情分析: 学生对文言文的接触不多,要通过多层次、多元化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助注释、工具书插图、动作等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掌握文言文学法,进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感悟文中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等方法理解全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小老师《道边李苦》。 一、历史典故,导入新课。 接课前演讲:王戎不取道旁李,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善于观察,冷静思考的小王戎。在历史典故中,像王戎这样的孩子多不胜数,他们

的故事家喻户晓。 1.出示典故图片:孔融让梨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 2.认识司马光吗?你知道关于他的那些信息或者故事?出示简介。 3.了解复姓。谁知道司马光姓什么?你还知道那些复姓? 4.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文章----司马光,书写“司”(横折钩要挺直,一口靠左才好看。) 二、初读课文,培养语感。 1. 对比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同学们刚才讲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得也是这个故事,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课文里是什么样的?你有什么发现?(交流) 这是古代人写的文章,它文字短短的,内容浅浅的,我们把它叫做“小古文”。 2. 指名读,正音,捡石头-读生字。 3.听范读,画节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停顿,遇到节奏线读出声断气连。 4. 师生承接读 师:群儿/戏于庭, 生:一儿/登瓮, 师:足跌/没水中。 生:众/皆弃去, 师:光/持石/击瓮/破之, 生:水迸,儿/得活。 5.男女接读 6. 我问你来答 读:群儿干什么?诵:群儿/戏于庭, 读:一儿干什么?诵:一儿/登瓮, 读:发生了什么?诵:足跌/没水中。 读:其他小孩子怎么做?诵:众/皆弃去, 读:光怎么做?诵:光/持石/击瓮/破之, 读:结果如何?诵: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教案(公开课用)

《司马光》教学设计 增城市富鹏小学王雪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表演这个故事。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看图、想象、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积极开动脑筋、勇敢救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积极开动脑筋、勇敢救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水缸道具,石头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大家还记得讲了什么吗?(知道了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就在小朋友相互嬉戏,玩得高兴的时候,有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究竟是什么事情呢?你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文85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请听老师朗读,边听边想: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1、师范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一读。 师:谁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他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出示课件) 4、理解:一不小心(不留神,没注意) 5、假如你也在场,看见有人掉进了大水缸,你的心情会怎样?为什么?(紧张, 害怕) 6、指导朗读:如何读出紧张的语气?(一不小心要读快些) 7、个人读、齐读。(出示课件) 三、细读课文,探究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过渡:别的小朋友看见这情景怎样做的?司马光又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找一找。 1、生自由读文。 2、反馈:(指名回答后,然后男女分读。) 3、小组讨论:别的小朋友看见这情景怎样做的?司马光又是怎样做的? 4、反馈: (1)别的小朋友都怎么了?(板书:小朋友:慌)(出示课件) (2)从哪里看出小朋友慌呢? 板书:哭叫喊跑 (3)谁来表演一下这几个小朋友的动作?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投入,真逼真。

《司马光绝编苦读》阅读练习附答案与翻译

《司马光绝编苦读》阅读练习附答案与翻译 司马光绝编苦读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三朝名臣言行录》)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②独下帷绝编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患:担心 ②迨能倍诵乃止迨:等到 2.翻译句子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C )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写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其中化用的表现孔子读书勤奋的成语是韦编三绝。并谈谈你的体会:学习的态度要勤奋,读书的方法要背诵。 阅读导读 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作者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汉族,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死后被封“温国公”,故称司马温公。 患:担心。 既:已经。 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 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牛筒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后以“绝编”指勤奋读书。 迨:等到。 乃:才。 尝:曾经。 或:有时 咏:吟咏。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司马光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中字词的含义。 2.能够流利地翻译本篇课文。 3.通过此篇文言文,我们能够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哪些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能翻译此文,读懂其意思。 2.学习司马光身上的舍己救人品质。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是怎样叙述《司马光》这个小故事的。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老师先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听。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悟大意。 1.请同学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读给同桌听。 3.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 三、看注释,自解句意文意。 1.自读自悟。 每读一句,就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这样读懂每一句话,自己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与同学研讨。 2.小组合作学习。 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说句子意思,弄不懂的语句记下来,留待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3.全班交流。 ①各组推荐代表说每句话的意思,互相评议,每句意思的说法不求完全一致,但求主要意思不错。学生说不准,教师应予以点拨。 ②各组提出疑难问题,同学讨论,教师点拨。 ③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全文大意。 四、朗读课文,感悟人物。 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你能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光持石击瓮破之) (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中,询问了解学情。) (3)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①你做这样的动作能帮助自己理解“持”“击”的意思吗?

2018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24 司马光 公开课教学设计

24 司马光 文本简析: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正是这样一篇文言文。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的七岁男孩的形象。“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实为文眼,突显了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故事情节完整。 本文是中年级学生接触的简单的文言文,它犹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将为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对于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为打好学习古文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做好铺垫,并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基于此理念,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表达特色;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让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文言文大意;展开想象,让学生感受司马光的善良、机智勇敢和热心助人。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了解人物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平时所学很不一样的课文,叫文言文。【课件出示资

部编版语文三上司马光精品教案设计

24 司马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②掌握重点字义,理解课文的意思。③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司马光的聪明智慧和仁爱之心。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字义,理解课文的意思。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的聪明智慧和仁爱之心。 教学方法: 1.品读法。 2.点拨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文言文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图:司马光砸缸) 1.看见大屏幕上的这幅画,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生:司马光砸缸 2.对,这个故事最早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被记录在我国元代的一本历史书——《宋史》里面,(板书:文言文)也叫做司马光救友.请大家齐读课题——《司马光》。 3.同学们在课前都进行了预习,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了不少资料吧!你了解到了文言文的哪些知识?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提示:简、韵……)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的预习完成得不错。现在,请先自读课文,希望大家遇到生字词能多读两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2.课文比较短,请大家再读一遍.这次试着读出停顿,读懂句子。 3.看大屏幕,把本课生字读一读,每个生字读两遍。 4.生字解决了,谁能把这篇古文给大家读一读?(抽读) 请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他有什么地方读得不够好,等会儿提提意见。(学生点评) 5.刚才几位同学都能做到“音准”,“文顺”,但老师觉得你们的停顿还掌握得不太好。现在,请听老师的范读,

可以拿出铅笔,一边听一边体会,哪里该断句,哪里该重读,作上记号。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6.这次,请大家跟着老师小声读,看作下的停顿和重音的记录是否合适。 7.现在的感觉和刚开始自己读不一样了吧?古文啊,就是要慢慢读,反复读,才能读出味道来!再试试……(齐读)三、看注释,自解句意文意 大家的课文都读得很不错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则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出示自学指导:小组同学一起,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不理解的做上记号,向老师提出。(5分钟后,比一比哪一小组讲得好。) 1.小组合作学习。弄不懂的语句记下来,全班同学交流不懂的字词。 2.各组推荐代表说每句话的意思,互相评议,每句意思的说法不求完全一致,但求主要意思不错。学生说不准,教师予以点拨。 3.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全文大意。 4.讲故事比赛。 四、朗读课文,感悟人物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公开课教案

司马光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十分简短,只有30个字,7个标点。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文章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难。这篇课文中的有些词语和现代汉语基本一致,可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而文章中又有很多的注释能降低孩子学习文言文的难度。但是对于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孩子来说,正确朗读和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并且在此基础上讲故事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难点,同时也是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创设情境,通过学古人读文、做游戏等方法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通过教师范读、自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来画停顿线,读出文章正确的节奏;通过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给字组成词等方法理解文章大意。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司”、“弃”、“持”、“跌”三个字。 2.通过范读、跟读、自读、同桌读等方式,正确读文,读出停顿和节奏。 3.通过对比阅读、借助注释和图片、给字组词等方法理解文意,了解现代文和文言文在语言上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 信封、故事图片、田字格、ppt等 四、教学过程

(一)巧猜人物,初知文言文 1.屏幕上有两位古人,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出示小时候的司马光和成年以后司马光的图片) 2.生猜第一张。生猜第二张图片中的人物时,出示提示。(出示关键词:北宋文学家、《资治通鉴》、砸缸) 3.那你知道司马光姓什么吗?司马是古代的一种复姓,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姓氏歌,我们一起再来熟悉一下这些经常用到的复姓。 4.司马光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在光山的那个地方当官,所以取名为光。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5.齐读课题,书写“司”。 6.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多少同学听过?谁愿意为大家来讲一讲。 7.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司马光》很特殊,是古人写文章时用的语言,我们叫它文言文。(板贴) (二)正确读文,读出停顿 1.你别看他短,读起来可不容易哦!先听老师来模仿古人读一读这篇文言文。 2.你们想来读一读吗?跟着老师,我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3.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老师再来读一遍,这次你们的小耳朵可要竖起来仔细听,根据老师的朗读在文章里画画停顿线。 4.现在该轮到你们大显身手了。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停顿线读通句子。 5.读准第一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秀教案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小古文的语言特点,感悟司马光机智的品格。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小古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课前热身:背古诗。 一、揭题 1、回顾《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司马光》。它是一篇小古文,共有25个字。篇幅虽短小,内容却十分丰富,很值得阅读。 2、书写课题。 3、朗读课题。 二、初读小古文,弄懂文意 1.组织学生认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抽查学生读文情况,试机纠正字音。 3、读好词句间的停顿。(师示范,生练读,指名读) 三、再读小古文,感悟人物 过渡:刚刚,我们已经把小古文读正确,读流利了,接下来,不妨把它读有趣些。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古文(看图猜文释义) 1.“群儿戏于庭”是一幅怎样的景象?静下心来,仔细地听,你仿佛听

到了什么?(读出欢快的语气) 2.“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突如其来的情况,吓到你了吗? 讨论:如果你在现场,你会像小朋友们那样急着跑…开吗?为什么? 3.“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体会,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 4、小组合作讲讲。 5、讨论:从司马光击瓮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 四、三读小古文,读出韵味 1.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 “群儿戏于庭”要读出欢快的语气;“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情况紧急的语气;“光持石击瓮破之”要读出果敢的语气;“水迸,儿得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2.指名读。生生互评。 3.齐读,读出语气和韵味。 4、诵读。 讨论:通过反复朗读,你觉得小古文与现代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拓展延伸 司马光是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话, 课后就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吧。

部编版三上《司马光》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三上《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弃、持”五个生字,随文书写“司、登”两个生字。 2、通过跟着老师有停顿、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进而能用各种有趣的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最后能背诵课文。 3、借助组词、看注释法、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方法理解小古文,并能尝试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通过学法迁移,让学生初步感受小古文和现代文在语言上的不同。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富含趣味的朗读形式,让学生熟读背诵小古文。教学难点:通过学法迁移,让学生能初步感悟小古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的不同。 一、课前介绍: 1、名字介绍,关注“姓”。 (1)小朋友,很高兴认识你们,你能猜猜我姓什么?(出示PPT,将名字放在角落)你怎么知道? (预设:学生说从PPT上看到,评价:你的小眼睛真亮。 学生说是自己老师告诉他们的,评价:你听的可真仔细啊)。(2)黄老师也想认识你,你姓什么。(问一组同学的姓名,师鼓励语:这名字真好听;你好,张同学;很高兴认识你们。) (3)他姓什么?(出示PPT) 预设1:他姓司,名马光。(师:告诉你哦——猜错了。) 预设2:他姓司马(师:你怎么知道的?) (4)是的,“司马”是一个“复姓”,你还知道哪些“复姓”? 预设:诸葛、上官、欧阳、宇文、西门......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有些是单姓,有些是复姓,课后你可以去找找还有哪有复姓,免得以后闹笑话喽!) 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二、导入新课学习 1、板书课题,教学“司”的书写。 师:今天,咱们就来认识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们和他打打招呼吧。 齐读课题“司马光”,关注“司”的平舌音。 师:“司”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的生字,我们观察这个字,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什么?随机教学“司”。

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

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为增加同学们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走进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朗诵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②迨能倍诵乃止 ③迨能倍诵乃止④咏其文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 用力多者收功远。 B.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 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①担心②等到③才④吟咏 4.韦编三绝 这篇“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是由语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人教部编版《司马光》优秀教案10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司马光》人教部编版 24《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一、教材特点 1.从思想内容上看 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孩子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 (1)全文共两句话。第一句介绍了司马光砸缸这件事发生的原因;第二句介绍了众人的反应和司马光的做法,利用对比,体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 (2)题目简洁深刻。以故事主人公司马光为题目,目的明确,直指故事人物,简洁明了。 2.从语言表达上看 本课在表达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全文共两句话,共三十个字,内容非常简短,一则广为流传的小故事。 (2)内容简洁,多处运用贴切动词。如“戏”、“登”描写了孩子们尽情游戏,攀爬的样子;“跌”、“没”让我们读到了一个孩子跌入水中、瞬间被水淹没的惊险场景;“持”、“击”表现了危急时刻司马光的冷静和机智;“迸”写出了水一下子从瓮中涌出的状态。

(3)借助与现代汉语意思基本一致的词语方便理解。如“戏”是“游戏”的意思,“登”是“爬”的意思,“击”是“击打”的意思。这些词语可以让学生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共同之处,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 二、教材位置 1.人文专题位置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人文主题是“美好品质”。语文要素为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司马光》一课作为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重点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应追求逐字逐句的理解,更不应追求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教学时应避免拔高要求。 2.训练重点位置 (1)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作为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在朗读上存在难度,因此在课上需要老师进行范读和领读,注意字的读音和停顿。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和生活经验,领会课文大意。文言文中的难理解的生字,可以借助注释进行解释,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因此在授课时,可以结合课文及注释,依托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并结合课本插图,进行故事语言的组织和叙述。 (3)生字识字量较少,灵活识记。本课生字共五个,分别是“司、跌、皆、弃、持”。在这五个字中,“司”是半包围结构,在本课中以复姓“司马”的形式出现,可以结合一年级下册的《姓氏歌》进

《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及译文

《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及译文 《司马光好学》阅读答案及译文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③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曾主编过《资治通鉴》。②下帷绝编:“下帷”,是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是指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简的牛皮绳子翻断了,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③迨:等到。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②众兄弟既成诵 ③温公尝言④乃终身不忘也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译文: ②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 译文: 5.本文中能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A.用力多者收功远。B.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6.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一人苦读。我们学过一些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请你列举一个:。 参考答案: 3.①担心②已经③曾经④才4.①独自放下帷幕刻苦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②读书不可以不会背诵,有时在马上,有时在半夜未睡时。5.D6.“凿壁偷光”或“悬梁刺股”“韦编三绝”“囊萤映雪”等。 附译文: 司马温公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独自放下帷幕刻苦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温公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在骑马走路的时候,有时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再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零陵区邮亭圩镇小杨君 设计理念: 体现“情趣”教学理念,将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的轨道,让语文学习更具生机与活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形象感受,把学生带入故事之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发展思维。 设计特色: 以学习汉字及语言文字为重点,运用形象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自我救护的意识。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1.认识“古、他、几”等十三个生字,会写“几、个、友、心、他、古”六个字。认识“亻”基本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机智、果断的品质。 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司马光沉着、机智的品质,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吗?问学生:你姓什么?今天,我们要去认识一位朋友。他姓司马,名光,叫“司马光”。“司马”是复姓,他生活在古时候,离现在有900多年了。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注意词的节奏:司马——光 4、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在揭示课题时,介绍了人物的生活背景。在创设语言环境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丰富了学生对姓氏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自由读故事,遇到生字,结合拼音多读几遍。标好自然段。 2、同桌俩人互相认识课文后的生字,拿笔把对方有困难的字圈起来。想想用什么识字方法记住这些难认的字。俩人交流识字方法。 3、回到文中再把课文读一读,争取读流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发挥孩子互帮互助互动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最后达到熟能成诵的目的。教师的指导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读读演演,激活情感。 1、教学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司马光好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范 仲淹有志于天下》 《司马光好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二)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4分) ①啖.粥而读音:dàn义:吃②辄.以水沃面音:zhé义:就 ③食不给.音: jǐ义:供给、供应④乃至被谗.受贬音:chán 义:说别人坏话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B)(2分)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有时晚上疲惫困倦了,就用冷水洗脸。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刚够罢了。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3分) ①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 ②做官后因直言而遭谗降职。 ③刻苦自励而心忧天下。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揭示主题的作用。(2分) 6.翻译全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发奋苦读,有时晚上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他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做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读书、勉励自己,每餐不吃两种以上的荤菜,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刚够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三)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孙权劝学》《颜回好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回好学》 【注】回:颜回,又称颜渊,是孔子的弟子。蚤:同“早”。恸:哀痛之至。贰:重复。亡:同“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 ②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③门人益亲。________ ④不迁怒,不贰过。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不迁怒,不贰过。 (3)请写出与[甲]段文字相关的成语(至少两个)。你还知道与好学相关的成语吗?请举两例。 (4)请分别说说[甲]、[乙]两段各讲了什么故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 启示?

【答案】(1)研究儒家经典;重新;更加;过错,错误 (2)①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 ②(颜回)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3)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凿壁偷光程门立雪 (4)[甲]段文字写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努力学习,由一介武夫变成一名儒将,从而阐明了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乙]段文字告诉我们颜回学习“不迁怒,不贰过”,被孔子称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甲文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年代:宋 乙文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年代:西汉(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 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注意以下词语的理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更:重新。(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 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 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 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主要重点词语: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 方面的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3)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与灵活运用能力。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 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出自于《孙权劝学》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