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机刀片安装方法大不同

旋耕机刀片安装方法大不同
旋耕机刀片安装方法大不同

旋耕机是一种由动力驱动工作部件(旋耕刀)以切碎土壤为主,兼有覆盖翻转土壤的农业机械。旋耕机主要是把土壤弄松丁以后有利于种子的发芽,有利于保持上壤的水分,蓄水保墒。刀片是旋耕机的主要部件,在使用过程中最费的就数刀片了。

为适应农艺要求,不同的刀片安装方法可得到不同的耕作效果。一般情况下,旋耕机刀片的安装有以下几种方法:1.常用的(平作时)刀片安装方法(交错安装法)。从整个轴看左、右弯刀是交错安装的,在同一截面的刀座上安装一左一右两把刀片,这种排列方式耕后地表平整,适于平作。

2.旋耕—开沟联合作业时的安装方法(向外安装法)。从刀轴中间开始,左边全装左弯刀,右边全装右弯刀,刀轴两侧最外端则都装向弯的刀,这种装法的弯刀具有向两侧抛翻土的作用,中部出现浅沟,可减少开沟的工作量,适于在耕作地中开沟。

3.耕翻畦作田的安装方法(向安装法)。从刀轴中间开始,两边弯刀全向里弯,从耕后断面图看,地面中间凸起,适用于旋耕畦作田,在机具跨沟耕作时,部分土块抛向沟中达到填沟作用。弯刀安装要有顺序地进行,不要搞错弯刀朝向,一定要刃口切土,禁止刀背入土,以免机具受力过大而损坏机件,及影响耕作质量。确认安装无误后,再拧紧固定螺帽。

旋耕机是利用刀轴上刀片的旋转和前进的复合运动对未耕地和已耕地进行碎土作业。其性能特点是碎土能力强,一次旋耕作业能达到一般犁耕作业几次的综合效果,这样大大缩短了作业时间,有利争抢农时。旋耕后的田地可满足播种或插秧的要求。在使用旋耕机时,如果石头比较多,或者是土质特别板结、特别硬的地方,农户选旋耕机时,就要选刀头加宽的。过去的旋耕机耕200多亩地刀头就报废了,刀头加宽的旋耕机可以耕地400亩左右,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减少了损耗。少换刀头农民也就减少了成本。(“园林机械行业网收集整理”)

1.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使机器作业时前部

滚筒比后部滚筒低19毫米,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584毫米,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进行。

2.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的螺母调节,大约为3~6毫米,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锭的尖端间隙为1毫米左右为好,间隙过大会漏棉花,间隙过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损坏部件。甚至摘锭与压紧板的摩擦会产生火花,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压力板弹簧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从旋转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前采棉头继续旋转调整为调节板3个孔,后采棉头调整为4个孔,与支架上固定的孔对齐,插入凸缘螺钉,也可调整为前4后4。调整时应先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压力板。弹簧压力过小,采摘的棉花杂质少,但遗留棉增加;压力过大,采净率提高,但棉花杂质增加,且增加机件磨损。

4.脱棉盘组高度的调节

调整采棉滚筒的位置,直到滚筒上的一排摘锭与底盘上的狭槽排成一条直线,此时用手摆动脱棉盘组与摘锭之间的摩擦阻力,它们之间有一点轻微阻力为准。间隙不合适时,可松开脱棉盘柱上的锁紧螺母,调节脱棉盘柱上的调节螺栓,逆时针转动,间隙变大,阻力小,反之间隙变小阻力增大。在作业过程中应根据摘锭的缠绕情况进行调整。

5.湿润器柱位置与高度的调节

位置:湿润器的位置应使摘锭脱离湿润盘时,湿润器衬垫的第一翼片刚好接触摘锭防尘护圈的前边沿。高度:当摘锭刚穿过湿润器盘的下面,所有的翼片应稍微弯曲。

6.清洗液的加注与压力调节

水与清洗液的配比为:100升水兑清洗液1.5升,充分混合后即可。清洗液压力显示读数为15-20PSI。棉花较湿时应降

低压力,棉花较干时则提高压力。

1.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使机器作业时前部滚筒比后部滚筒低19毫米,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584毫米,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进行。

2.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的螺母调节,大约为3~6毫米,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锭的尖端间隙为1毫米左右为好,间隙过大会漏棉花,间隙过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损坏部件。甚至摘锭与压紧板的摩擦会产生火花,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压力板弹簧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从旋转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前采棉头继续旋转调整为调节板3个孔,后采棉头调整为4个孔,与支架上固定的孔对齐,插入凸缘螺钉,也可调整为前4后4。调整时应先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压力板。弹簧压力过小,采摘的棉花杂质少,但遗留棉增加;压力过大,采净率提高,但棉花杂质增加,且增加机件磨损。

4.脱棉盘组高度的调节

调整采棉滚筒的位置,直到滚筒上的一排摘锭与底盘上的狭槽排成一条直线,此时用手摆动脱棉盘组与摘锭之间的摩擦阻力,它们之间有一点轻微阻力为准。间隙不合适时,可松开脱棉盘柱上的锁紧螺母,调节脱棉盘柱上的调节螺栓,逆时针转动,间隙变大,阻力小,反之间隙变小阻力增大。在作业过程中应根据摘锭的缠绕情况进行调整。

5.湿润器柱位置与高度的调节

位置:湿润器的位置应使摘锭脱离湿润盘时,湿润器衬垫的第一翼片刚好接触摘锭防尘护圈的前边沿。高度:当摘锭刚穿过湿润器盘的下面,所有的翼片应稍微弯曲。

6.清洗液的加注与压力调节

水与清洗液的配比为:100升水兑清洗液1.5升,充分混合后即可。清洗液压力显示读数为15-20PSI。棉花较湿时应降低压力,棉花较干时则提高压力。

1.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使机器作业时前部滚筒比后部滚筒低19毫米,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584毫米,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进行。

2.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的螺母调节,大约为3~6毫米,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锭的尖端间隙为1毫米左右为好,间隙过大会漏棉花,间隙过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损坏部件。甚至摘锭与压紧板的摩擦会产生火花,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压力板弹簧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从旋转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前采棉头继续旋转调整为调节板3个孔,后采棉头调整为4个孔,与支架上固定的孔对齐,插入凸缘螺钉,也可调整为前4后4。调整时应先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压力板。弹簧压力过小,采摘的棉花杂质少,但遗留棉增加;压力过大,采净率提高,但棉花杂质增加,且增加机件磨损。

4.脱棉盘组高度的调节

调整采棉滚筒的位置,直到滚筒上的一排摘锭与底盘上的狭槽排成一条直线,此时用手摆动脱棉盘组与摘锭之间的摩擦阻力,它们之间有一点轻微阻力为准。间隙不合适时,可松开脱棉盘柱上的锁紧螺母,调节脱棉盘柱上的调节螺栓,逆时针转动,间隙变大,阻力小,反之间隙变小阻力增大。在作业过程中应根据摘锭的缠绕情况进行调整。

5.湿润器柱位置与高度的调节

位置:湿润器的位置应使摘锭脱离湿润盘时,湿润器衬垫的第一翼片刚好接触摘锭防尘护圈的前边沿。高度:当摘锭刚穿过湿润器盘的下面,所有的翼片应稍微弯曲。

6.清洗液的加注与压力调节

水与清洗液的配比为:100升水兑清洗液1.5升,充分混合后即可。清洗液压力显示读数为15-20PSI。棉花较湿时应降低压力,棉花较干时则提高压力。

1.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使机器作业时前部滚筒比后部滚筒低19毫米,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584毫米,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进行。

2.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的螺母调节,大约为3~6毫米,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锭的尖端间隙为1毫米左右为好,间隙过大会漏棉花,间隙过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损坏部件。甚至摘锭与压紧板的摩擦会产生火花,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压力板弹簧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从旋转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前采棉头继续旋转调整为调节板3个孔,后采棉头调整为4个孔,与支架上固定的孔对齐,插入凸缘螺钉,也可调整为前4后4。调整时应先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压力板。弹簧压力过小,采摘的棉花杂质少,但遗留棉增加;压力过大,采净率提高,但棉花杂质增加,且增加机件磨损。

4.脱棉盘组高度的调节

调整采棉滚筒的位置,直到滚筒上的一排摘锭与底盘上的狭槽排成一条直线,此时用手摆动脱棉盘组与摘锭之间的摩擦阻力,它们之间有一点轻微阻力为准。间隙不合适时,可松开脱棉盘柱上的锁紧螺母,调节脱棉盘柱上的调节螺栓,逆时针

转动,间隙变大,阻力小,反之间隙变小阻力增大。在作业过程中应根据摘锭的缠绕情况进行调整。

5.湿润器柱位置与高度的调节

位置:湿润器的位置应使摘锭脱离湿润盘时,湿润器衬垫的第一翼片刚好接触摘锭防尘护圈的前边沿。高度:当摘锭刚穿过湿润器盘的下面,所有的翼片应稍微弯曲。

6.清洗液的加注与压力调节

水与清洗液的配比为:100升水兑清洗液1.5升,充分混合后即可。清洗液压力显示读数为15-20PSI。棉花较湿时应降低压力,棉花较干时则提高压力。

1.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使机器作业时前部滚筒比后部滚筒低19毫米,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584毫米,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进行。

2.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的螺母调节,大约为3~6毫米,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锭的尖端间隙为1毫米左右为好,间隙过大会漏棉花,间隙过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损坏部件。甚至摘锭与压紧板的摩擦会产生火花,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压力板弹簧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从旋转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前采棉头继续旋转调整为调节板3个孔,后采棉头调整为4个孔,与支架上固定的孔对齐,插入凸缘螺钉,也可调整为前4后4。调整时应先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压力板。弹簧压力过小,采摘的棉花杂质少,但遗留棉增加;压力过大,采净率提高,但棉花杂质增加,且增加机件磨损。

4.脱棉盘组高度的调节

调整采棉滚筒的位置,直到滚筒上的一排摘锭与底盘上的

狭槽排成一条直线,此时用手摆动脱棉盘组与摘锭之间的摩擦阻力,它们之间有一点轻微阻力为准。间隙不合适时,可松开脱棉盘柱上的锁紧螺母,调节脱棉盘柱上的调节螺栓,逆时针转动,间隙变大,阻力小,反之间隙变小阻力增大。在作业过程中应根据摘锭的缠绕情况进行调整。

5.湿润器柱位置与高度的调节

位置:湿润器的位置应使摘锭脱离湿润盘时,湿润器衬垫的第一翼片刚好接触摘锭防尘护圈的前边沿。高度:当摘锭刚穿过湿润器盘的下面,所有的翼片应稍微弯曲。

6.清洗液的加注与压力调节

水与清洗液的配比为:100升水兑清洗液1.5升,充分混合后即可。清洗液压力显示读数为15-20PSI。棉花较湿时应降低压力,棉花较干时则提高压力。

1.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使机器作业时前部滚筒比后部滚筒低19毫米,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584毫米,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进行。

2.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的螺母调节,大约为3~6毫米,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锭的尖端间隙为1毫米左右为好,间隙过大会漏棉花,间隙过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损坏部件。甚至摘锭与压紧板的摩擦会产生火花,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压力板弹簧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从旋转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前采棉头继续旋转调整为调节板3个孔,后采棉头调整为4个孔,与支架上固定的孔对齐,插入凸缘螺钉,也可调整为前4后4。调整时应先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压力板。弹簧压力过小,采摘的棉花杂质少,但遗留棉增加;

旋耕机刀片安装方法大不同

旋耕机是一种由动力驱动工作部件(旋耕刀)以切碎土壤为主,兼有覆盖翻转土壤的农业机械。旋耕机主要是把土壤弄松丁以后有利于种子的发芽,有利于保持上壤的水分,蓄水保墒。刀片是旋耕机的主要部件,在使用过程中最费的就数刀片了。 为适应农艺要求,不同的刀片安装方法可得到不同的耕作效果。一般情况下,旋耕机刀片的安装有以下几种方法:1.常用的(平作时)刀片安装方法(交错安装法)。从整个轴看左、右弯刀是交错安装的,在同一截面的刀座上安装一左一右两把刀片,这种排列方式耕后地表平整,适于平作。 2.旋耕—开沟联合作业时的安装方法(向外安装法)。从刀轴中间开始,左边全装左弯刀,右边全装右弯刀,刀轴两侧最外端则都装向弯的刀,这种装法的弯刀具有向两侧抛翻土的作用,中部出现浅沟,可减少开沟的工作量,适于在耕作地中开沟。 3.耕翻畦作田的安装方法(向安装法)。从刀轴中间开始,两边弯刀全向里弯,从耕后断面图看,地面中间凸起,适用于旋耕畦作田,在机具跨沟耕作时,部分土块抛向沟中达到填沟作用。弯刀安装要有顺序地进行,不要搞错弯刀朝向,一定要刃口切土,禁止刀背入土,以免机具受力过大而损坏机件,及影响耕作质量。确认安装无误后,再拧紧固定螺帽。 旋耕机是利用刀轴上刀片的旋转和前进的复合运动对未耕地和已耕地进行碎土作业。其性能特点是碎土能力强,一次旋耕作业能达到一般犁耕作业几次的综合效果,这样大大缩短了作业时间,有利争抢农时。旋耕后的田地可满足播种或插秧的要求。在使用旋耕机时,如果石头比较多,或者是土质特别板结、特别硬的地方,农户选旋耕机时,就要选刀头加宽的。过去的旋耕机耕200多亩地刀头就报废了,刀头加宽的旋耕机可以耕地400亩左右,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减少了损耗。少换刀头农民也就减少了成本。(“园林机械行业网收集整理”) 1.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使机器作业时前部

旋耕机的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

旋耕机的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 旋耕机械在我国已被广泛使用,正逐步发展成为农业机械的一个重要门类。我国目前的驱动型耕作机械产品有旋耕机及复式作业机、驱动式圆盘犁、耕耙犁、水田驱动耙、立式转齿耙等,但产量比较大的主要为旋耕机。 1. 旋耕机的正确使用 1.1 刀片的安装使用 旋耕机刀片安装没有特殊的要求,对于直钩形的凿形刀,入土性能高,抛翻土壤性能差,而且容易阻缠草,多用于杂草比较少和板结的土壤。它的安装一般是在刀楞上按螺旋线均匀排列,用螺钉固定在刀座上。对于刀片头部弯曲、外圆弧有较长的刃口的左右弯刀,切割性能高,常用于水、旱地耕作,应用范围较广。刀片如果安装不对,不仅影响作业质量,还要影响机具的使用寿命。常见的刀片有三种安装方式,向外装的刀片,除刀轴两端两把刀向里弯外,其余刀片均朝外,耕后中间出现沟,适用于拆畦耕作。向内装的刀片,所有刀片都向中间弯,耕后中间成垄,相邻两行程间出现沟。适用于作畦耕作。混合安装的

刀片左、右弯刀在刀轴上交错对称安装,但刀轴两端的刀片向里弯。耕后地表平整。 1.2 旋耕机的使用方法 做好?时负图觳楣ぷ鳎?选择合适的拖拉机型号,并按照使用保养说明书对拖拉机进行检查,合格后才可将其悬挂在旋耕机上使用。对旋耕机的各部件进行检查,看各部件是否连接牢固、旋转部件是否有杂草缠绕、旋耕刀片是否安装正确等,确认没有问题后进行耕作前的调整工作,将拖拉机停放在平地上,将旋耕机降下,将左右刀尖调整一致,使旋耕机处于水平的状态,再将旋耕机降下到要求的耕深。在正式作业前要先进行试耕,在试耕前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并检查机器,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没有问题后将旋耕机向上轻微提起离开地面,接合动力,使其处于低速旋转状态,检查各部件是否运转正常。在试耕的过程中也要观察好可能要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试,以确保正常作业。在作业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来操作,并且禁止机械附近站有无关人员,防止出现危险。在工作的时要将环绕在刀轴上的杂草清除掉,在耕种作业时要依据土壤的不同类型来调整合适的速度,当土壤的阻力比较小时可以转速略大,反之转速稍小。尾轮应与转向离合器相匹配,以

农业机械的结构与原理

第一篇农业机械的结构与原理 绪论(3学时) 农业机械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农业机械的作业特点,农业科学、耕作制度和农业机械化的关系,农业机械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国内外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向,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要点:基本概念、国内外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向。 思考题: 1、精确农业的概念? 2、精确农业的工作过程? 3、精确农业的工艺流程图? 第一章耕地机械(8学时) 第一节铧式犁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一、铧式犁的主要类型 目前耕地机械的主要类型为铧式犁、圆盘犁、凿型犁。铧式犁的主要类型为牵引犁、半悬挂犁和悬挂犁等,根据农业生产的不同要求、自然条件变化、动力配备情况等,铧式犁在形式上又派生出一些具有现代特征的新型犁:双向犁、栅条犁、调幅犁、滚子犁、高速犁等。 二、铧式犁的基本组成 铧式犁主要由组成:犁架、主犁体、耕深调节装置、支撑行走装置、牵引悬挂装置等。主犁体为铧式犁的核心工作部件。 三、铧式犁的型号表达方式 部颁农机序列标准:1-耕整机械,2-种植施肥机械,3-田间管理和植保机械,4-收获机械,5-种子加工机械,6-农副产品加工机械,7-装卸运输机械,8-排灌机械,9-畜牧机械 四、主犁体的结构及功用犁铧:切开土垡引导土垡上升至犁壁,犁壁:破碎和翻扣土垡,犁侧板:平衡侧向力,犁柱:联结犁架与犁体曲面,犁托:联结犁体曲面与犁柱,犁踵:耐磨件,防止犁侧板尾部磨损,可更换。

第二节犁体曲面的工作原理 一、犁体曲面的类型 犁铧与犁壁共同组成了犁体曲面,由于曲面的参数不同、性能不同,犁体曲面可分为:翻土型、碎土型和通用型(又称:螺旋型、熟地型、半螺旋型)。二、犁体曲面的的工作原理 从两面楔到三面楔的工作过程,理想土垡的翻转过程,理想土垡的宽深比的确定。 第三节犁体曲面的形成原理及设计方法 一、犁体曲面的形成原理 犁体曲面的形状对加工土壤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所应用的犁体曲面的形状是经过长时间积累、不断修改、不断完善而形成的,是一个空间任意曲面,不可能用数学的方法来真实的描述,只能是用近似的方法,用做图原理来形成犁体曲面。犁体曲面的形成原理是由动线在空间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而成。 二、犁体曲面的设计要点 设计犁体曲面时所用的方法有三种:水平直元线法、倾斜直元线法、翻土曲线法。其中,水平直元线法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水平直元线、导曲线、元线角的变化规律是水平直元线形成犁体曲面的三大要素。犁体曲面的设计要点:1.首先了解当地农业生产中耕地作业的基本要求;2.根据农业要求确定可能出现的最大耕深;3.根据土壤性状及土垡稳定铺放原则确定宽深比K;4.根据作业要求确定犁体曲面的工作性能;5.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制设计工作图。 第四节犁体外载及犁耕牵引阻力 一、犁体外载特性 由于犁体曲面是一个既不规则又不对称的空间任意曲面,犁耕过程中,土壤对曲面的作用力成为一空间任意力系,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不可能简化成为一个合力。 二、犁耕牵引阻力及高略契金有理公式 犁耕牵引阻力:耕作时,作用在犁上的总阻力的纵向水平分力。该力与拖拉机前进方向相反,可由拖拉机的牵引力来平衡。高略契金有理公式的正确表达及主要含义。该公式的最大贡献是考虑了速度对犁耕牵引阻力的影响,但公式经常用

旋耕机说明书

一、安全注意 ?项 感谢您购 ?1G N-330旋 ?起垄机,为了您安全?、高效地使 ?机器,减少故障,绥化市运 ?农机制造 ?限公司提 ?您: 1、使 前要 ?真阅读《使 说明 ?》,并严格按《使 说明 ?》的要求调?与保养机器?,使时要严?格遵守警 ?标识中的警?内容。 警 标识1?警 标识2?警 标识3? 警 标识4?警 标识5? 警 标识的?粘贴说明:机具销售时?必须在相 ?位置粘贴警?标识, 户使?程中保证标?识完整清 ?,如果损坏 ?及时向 ?部门购 ?换。 警 标识的?粘贴位置: 警 标识1?粘贴在变 ?箱后侧正中?位置 警 标识2?,警 标识3?粘贴在左 ?板上部正中?位置 警 标识4?,警 标识5?粘贴在右 ?板上部正中?位置

2、拖拉机必须?与旋 机 ?需动力匹 ?。拖拉机必须?按《拖拉机使 ?说明 》检查,验证合格后?方可悬挂旋?机作业。1GN系 ?旋 机 ?动力为10?0-120马力?。。 3、工作或运 ?机具时,旋 机上严?禁堆放重 ?和搭载人 ?;进行长距 ?运 时, 拆除与拖?拉机连接的?万向节,并将旋 机?升起到最高?位置并锁 ?。 4、 运转和工?作时严禁拆?下板及 ?护 ;工作时,旋 机正后?方禁止站人?,以 止飞 ?伤人。 5、机具工作前?调整拖拉?机上、下拉杆,使机架保 ?水平或前 ?略高于后?,禁止前 ?于后 作业?! 6、检查旋 机?万向节、刀片及齿 ?箱时必须 ?断动力。如需 换 ?、部件时, 将旋 机?垫稳,然后熄灭 ?动机。严禁 动机?未熄火时 ?换、部件。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7、 经常检查?万向节插销?及十字节,已损坏或 ?术状态不 ?的万向节要?马上 换,以免 生意?外。 8、停车时, 将旋 机?降落着地,不得 悬挂停?放。 二、机具的结 ?及 途特 ? 1、结 与工作?原理 1GN-330型旋?起垄机 ?要是由变 ?箱 总成、机架总成、旋 部件、起垄铧总成?(拖 板总成)等组成,具体结 ?意图如下: 1、机架总成 2、变 箱总成? 3、旋 部件 4、起垄铧总成?(拖板总成)

农机构造与工作原理

农业机械学 Agricultural machinery 课程编号:901120513 学时数:54学时(理论学时:44;实验学时:10课外学时:无)学分数:3 执笔人:任文涛讨论参加人:任文涛,林静,宋玉秋,辛明金,王瑞丽,白晓虎,孔爱菊 审核人:辛明金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典型农业机械的一般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具有使用、调整维护保养的基本能力;掌握典型农业机械的参数设计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样机参数设计的能力。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热点问题和发展方向,在农机产品开发中具有分析和决策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本门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农业机械的一般构造、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农业机械化的热点问题和发展方向,掌握典型农业机械的参数设计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样机参数设计及在农机产品开发中具有基本的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讲授耕整地、播种、植物保护、谷物收获等田间作业机械的构造、工作原理、使用调整和典型农业机械的性能设计。 第一章绪论(2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农业机械的内涵和特点,了解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农业机械的特殊性,了解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新动向。 本章重点是:通过对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分析,看今后发展趋势和应注意的问题。 1. 农业机械的基本概念:农业机械的内涵;农业机械的特点。 2.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与现状: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4.农业机械的特殊性 第二章耕地机械(6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耕地的作用和农业技术要求、常见耕地机械的种类。了解牵引犁、悬挂犁和半悬挂犁的特点、一般构造和耕深调节原理。掌握水

旋耕机的分析与设计

电动旋耕机的分析与设计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论文 学院:机械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2011级机制(3)班 姓名:刘振潮 学号:201150940 指导老师:倪向东

摘要: 电动旋耕机的设计方案。对旋耕机的国内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重点进行了发动机的选择,变速器的设计,部分零件的设计,传动路线的设计以及对旋耕刀轴的设计等。 该机耕深15-20cm,动力由发动机输出经皮带传动,传给变速箱进行减速,二级传动采用链传动。旋耕刀轴的设计采用三段式,中间为空心的圆管钢,两边采用实心轴,可制出轴肩来安装轴承和端盖。装有行走机构和限深铲,耕后地表平整,能够解决以往小型旋耕机功率小、结构复杂、操作麻烦、耕深浅等问题,适合大棚耕整地工艺的要求。 关键词:小型;电动;旋耕;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棚室生产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而棚室的生产所需劳动力是从事大田生产的15~20 倍,是从事大地蔬菜生产的 3 倍左右[1]。棚室管理机在棚室生产环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棚室管理机的研制和开发应向一机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即一机实现旋耕整地、开沟扶垄、播种、中耕除草、收割、配水泵(喷药、喷雾)及短途运输等项作业。特别是在旋耕整地环节上,一定要实现能够耕整棚室边角地带。 为解决温室大棚生产耕作困难、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本文研制开发出一种电动旋耕机械。该机以交流电机为动力,具有动力强、耕作速度快、不排放有害气体、噪声低等优点,同时可起到,使用安全可靠,高效节能,无污染。该机是一种由电动机驱动的土壤耕作机具,其切土、碎土能力强,一次作业能达到犁耙的几次效果,耕后地表平整,松软能满足精耕细作要求,且能抢农时、节省劳力[2]。旋耕机将人工作业的松土、刨茬、捞茬、运茬等工序一次完成,可提高工效倍。据统计菜田如果实现机械化,一台机器顶16个劳动力,使用一台机器节约十六个劳动力,一年一个劳动力需要8000到15000元,每人按8000元算,将节约120000元。菜地机械化后一亩地全年由3茬变成4茬,如果一年增加一茬可增加1.2万元[3]。可见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同时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质量。因此,高性能、低功耗、多功能适应我国国情的旋耕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旋耕机的现状 我国耕作机械现有产品的机型不多,应用不普遍,多为借用现有的露地用小型耕耘机械,其适应性差,生产效率低,而且作业质量不稳定。我国旋耕机存在的问题是规模小、成本高,“三化”水平低,使用水平低维修成本高,功能单一等问题。近几年针对温室、大棚等特殊耕作环境,国内研制生产了一些小型耕作机械,有的微耕机还设计有多种作业功能,考虑了兼顾露地作业,提高了机械的使用效率。但是由于产品大多存在以下问题,均未能很好的推广:①外形尺寸及结构质量大,操作不灵便。特别是从露地简单转移到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