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JB润滑油简介

美国JB润滑油简介
美国JB润滑油简介

1、公司简介

2、品牌文化

3、产品优势

4、产品特性

5、公司发展历程

一、公司简介

美国正义兄弟(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利用天津港港口的运输优势,使进口石油化工产品业务能迅速的在中国大陆全面展开,现以成为一家集科研,生产,精炼,物流,仓储,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润滑油企业,是华北,华东,华中地区主要润滑油生产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基础油储存量达50万吨以上,在润滑油生产方面,年生产小包装润滑油产品达20万吨以上。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脉冲气动调和设备及自动化控制灌装线。公司拥有独立的产品生产车间,采用全封闭无尘设计,自动化生产线,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润滑油生产基地之一。

美国正义兄弟(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是专业的润滑油生产商和服务商,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旗下“JB”“HUIER”两大国际品牌润滑油产品营销网络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便捷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润滑油产品涵盖汽车润滑油、工业润滑油、摩托车润滑油、润滑脂、防冻液、制动液等上千个品种,可以为车辆和设备提供全面高效的润滑养护方案,并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向开发特种油品。在JB纳米有机钼、纳米抗磨剂和合成工业油等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无论从企业外观,还是从硬件配备、软件能力以及服务规范上,公司均实现了其品牌整体化复制,并在本土经验中得到了升华。在为加盟商提供国际领先润滑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流程的智能升级。不仅为公司赢得了更高的业务增长,同时也为加盟商创造了更高的商业价值。

公司秉承““质量求生存,信誉求发展”,本着尊重平等、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合作理念,以一流的技术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

二.品牌文化

1、品牌含义

JB品牌是正义兄弟的英文缩写(justice brothers)HUIER惠尔品牌是优惠大众让使用惠尔产品的人得到实惠体验惠尔的价值 (HUIER为美国正义兄弟的子品牌)

2.LOGO标识释义

品牌标识释义

①、LOGO结构组成:LOGO由美国国旗和F1终止旗组成(将美国国旗作为其JB产品商标的一部分,这在同类产品中是绝无仅有的,也美国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公司)。

②、标识的主体是一个坚韧无比的盾牌,寓意着我们的产品就是您爱车安全、润滑、全面优化的保障卫士。

③、标识中的蓝、白方格,寓意着“速度”也代表F1赛车终止旗的部分标志,让您在安全的保障下像F1赛车一样以最快的速度到终点,让您节省最宝贵的时间到达目的地体验速度、成功的喜悦。

④、标识中的蓝、白、红,寓意“发展”也是美国国旗的部分标志,让您的爱车同全球最先进的科技,永远领先在一线。

3、JB核心文化——全面优化

1、“全面优化”的含义:我们的产品可以优化您的爱车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为您提供最到位的服务和最适宜的产品,确保您爱车的安全,便捷的行驶。

2、“盾牌’的含义:我们是您爱车坚硬的后盾,我们的产品让您无后顾之忧,坚强的后盾让您的爱车零磨损,让您的爱车拥有无限的生命力与我们共同发展,我们是您永远的安全卫士!

三、JB产品特性

1.抗磨修复功能

美国JB润滑油采用的是美国原厂技术,美国JB公司对发动机抗磨损及运行中修复方面有

多年的研究,在这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采用优质进口全合成基础油,剪切性强,能够很好地在机器表面形成一种油膜,保护机器。

2清洗功能

由于JB系列产品采用优质的雪佛龙添加剂,其清洗功能要强于一般机油,能有效的清除发动机表面所附着的油泥积碳,提升发动机的性能,延长发动机的寿命。

3换油周期

由于JB产品采用优质进口的合成基础油所以产品的剪切性好一般国产基础油。产品理论换油周期达到三万公里,长期使用JB系列产品可延长发动机大修时间。

四.JB的5大优势

强大的品牌优势美国JB公司(Justice Brothers, INC),早期致力于美国的军事工业和航天事业,是专业的汽车润滑油.添加剂及工业用油.添加剂生产厂商。JB也与赛车运动有着深厚的渊源,半个世纪以来赞助赛手获得超过500多个包括印地、勒芒等重要赛事的锦标。

先进的科技优势根据美国宇航和国防事业的需要,JB公司融合摩擦学、高分子化学、表面工程学、润滑学等多元学科理论研制合成出了“超级聚合物质TM”(内含钠、镁、钡、镍、银等十几种金属元素),开创了在运行中将磨损表面自行修复的先河(业界称其为“零性磨损”)。

专业的产品优势公司产品全部采用全合成基础油(JB.HUIER系列采用Ⅵ全合成基础油,添加剂为JB.雪佛兰和油溶性有机钼。JB智能宝系列采用ⅷ全合成基础油添加剂为JB.雪佛龙和纳米有机钼,作用原理:纳米有机钼粒子随润滑油作用于机件表面,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大大降低了摩擦系数,同时,纳米有机钼粒子在高温下和极压下被激活,牢固渗嵌到金属表面凹痕和微孔中,形成纳米有机钼保护膜,修复受损表面,降低磨损,节省燃油)

先进的理念优势JB公司的决策者们敏锐地感觉到汽车添加剂市场的巨大前景,以领先的研发理念,确立了该公司在汽车润滑油.添加剂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开创出“运行中养护、不解体维修、全寿命使用、全程无大修”的汽车养护全新概念,奠定了汽车保养的新标准。

专业的实力优势JB公司实力雄厚、规模强大、高端的开发生产能力使其拥有几十项专利技术和百余种润滑油产品。值得一提的是,JB 在中国市场的历程可以说是中国汽车添加剂、润滑油市场和汽车养护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五、公司发展历程

二次世界大战中,公司开始服务于美国的军事工业,二战以后,JB为全美最著名的赛车制造商(FRANK KURTIS),设计全美最顶级的赛车,之后创立了著名的该公司溶合摩擦学,高分子化学、表面工程学、润滑学等多学科理论研制出了“超级聚合物质——TM”,开创了在运行中将磨损表面自行修复的先河(业界称其为“零性磨损”),为摩擦学和美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美国太空总署认证为星球计划采用技术。而这些经历,为JB最终涉足汽车润滑油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0年,JB公司开始致力于汽车润滑油和免拆养护用品的研制与开发。

1987年,原美国总统里根亲自给“JB”颁发“出口成就奖”,JB产品先后荣获美国联邦政府,美国商业部、美国环保总署、美国高速汽车运动协会等政府部门嘉奖,这也是目前美国同类产品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产品。

1992年,我们将美国JB汽车保护神系列产品引进中国,率先提出了汽车“运行中养护,不解体维修,全寿命使用”的全新养护理念,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车辆“以养代修”的观念性革命,并在全国建立了2000多家经营单位,开创了汽车养护业之先河。JB成为汽车养护产品的代名词,其市场占有率达81.%以上。

1997年,我们提出了汽车养护产品销售服务一体化观念,在全国建立了“JB汽车养护中心”400余家,打造了“JB”服务品牌,其品牌价值超亿元。

2000年,我们引进美国先进的超微分子技术,将JB汽车保护神全面升级换代!

2006年,开始与北京法拉利、陆虎、宝马、奔驰、广州本田、标致雪铁龙等众多4S站合作。

2007年,JB在香港设立亚太总部,负责船务、码头、进出口贸易和润滑油等业务的开展。

2008年,JB在中国.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数亿元设立中国大陆地区唯一润滑油生产基地,主要从事汽车、摩托车、船舶,工业用,润滑油、脂、防冻液、添加剂、等的生产与销售工作。

2010年,为扩大国内润滑油市场销售份额我们将美国JB公司旗下的“HUIER”品牌引进中国,为国内广大润滑油用户提供一流高效的服务。

2011年,美国JB与美国润滑与摩擦学工程师学会(STLE)联合研制开发出世界顶级的纳米有机钼高端润滑油产品,JB智能宝系列产品。

2012年,公司总部开始在中国大陆区投放JB全球汽车养护联盟,用JB的高端产品来服务高端的车辆,并开展实施“万店计划”。

2014年,公司在京津冀发展一体化大背景下做出重大战略调整,在河北保定建立大型的生产基地,同时将原天津生产基地调整为储油基地,充分发挥各地战略优势。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满意答案 相关答案 运动黏度,闪点,倾点,针入度,从这些数据上判定邮品的api质量等级和sae 黏度等级。一般润滑油外包装上会标示,比如API SM SAE5w40,就表示该油品质量级别是sm,黏度等级是5w30 2010-1-16 16:49 润滑油的主要指标有:粘度、粘度指数、倾点和凝点、闪点和燃点、灰分、残炭值。 1、粘度 粘度就是在一定温度下润滑油流动的速度,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国际上采用40℃和100℃时的粘度作为标准。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的指标,对质量鉴别和确定有决定性意义。 2、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3、倾点和凝点 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均以℃表示。倾点或凝点是一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动极限。 4、闪点 润滑油的闪点是润滑油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润滑油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润滑油,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差,润滑油挥发性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重质润滑油的闪点如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入事故。从安全角度考虑,石油产品的安全性是根据其闪点的高低而分类的: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闪点在45℃以上的产品为可燃品。 5、燃点 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 6、润滑油的灰分 润滑油的灰分,是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不燃物)。润滑油的灰分主要是由润滑油完全燃烧后生成的金属盐类和金属氧化物所组成。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的灰分较高。润滑油中灰分的存在,使润滑油在使用中积碳增加,润滑油的灰分过高时,将造成机械零件的磨损。 7、残炭值 润滑油中的沥青质,胶质及多环芳烃的叠合物是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因此残炭

常用润滑油基本知识简介

设备的润滑管理 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①润滑的基本原理 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摩擦副上,使摩擦副脱离直接接触,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剂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搞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②润滑剂的主要作用 a. 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b. 冷却作用:润滑剂在循环中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温度防止烧伤; c. 洗涤作用: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物; d. 密封作用:防止水分和其他杂物进入; e. 防锈防蚀: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开,防止氧化; f. 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件有减震、缓冲、降低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起动力矩的作用; g. 传递动力:在液压系统中,油是传递动力的介质。 ③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 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若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 运动速度: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选用粘度过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温度过高。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b. 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滑油的粘度越高。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力。 c. 工作温度:温度变化大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品,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和闪点高、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低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低水分少、凝固点低的耐低温油品。

常用润滑油粘度和质量分类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齿轮油粘度等级分类 SAE 齿轮油粘度分类(SAE J306-1991) SAE 粘度达150 000mPa·s时的温度,℃100℃运动粘度,mm2/s 粘度等级最高值最小值最大值 70W -55 4.1 - 75W -40 4.1 - 80W -26 7.0 - 85W -12 11.0 - 90 - 13.5 <24.0 140 - 24.0 <41.0 250 - 41.0 - 美国石油学会(API)发动机油质量等级(SAE J183) 汽油发动机润滑油 SA 用于老式、缓和条件下 的发动机 纯矿物油,不含添加剂。 SB 用于低负荷汽油机 (1930年) 第一个含添加剂的机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防 腐能力。 SC 用于1964年机型具有抗高、低温沉积物、抗腐、防锈和防腐能力。 SD 用于1968年机型具有抗高、低温沉积物、抗腐、防锈和防腐能力。 SE 用于1972年机型更好地防止高温氧化和高温沉积物,以及防腐和防锈能力。 SF 用于1980年机型性能较SE为佳,同时改进了抗磨性。 SG 用于1989年机型抑制发动机沉积、机油氧化,减少发动机磨损,降低低温油泥的生成。 SH 用于1993年机型测试通过程序较SG严格,挥发性低,过滤性更佳。 SJ 用于1996年机型在SH的基础上增加台架测试和模拟试验,并改善挥发性。

EC 节能型。 柴油发动机润滑油 CA 用于轻负荷机型 与高质量燃料一并使用,具有防腐蚀性能。 CB 用于中负荷1949年机型 与质量较差的燃料一并使用,具有防腐、减少沉积物功能。 CC 用于中负荷1961年机型 用于轻负荷的涡轮增压柴油机,防止高温或低温沉积,防止锈蚀和腐蚀。 CD 用于重负荷1955年机型 用于重负荷的涡轮增压柴油机,有效减小磨损及防止沉积物生成。 CD-Ⅱ 用于重负荷(二冲程)1985年机型 用于二冲程发动机,有效控制磨损和沉积物。 CE 用于重负荷1983年机型 用于高速、高负荷的涡轮增压发动机。 CF 用于1994年机型 适用于各类发动机,尤其是间接喷油柴油发动机。 CF-2 (二冲程)1994年机型 用于重负荷 适用于重负荷二冲程发动机。有效防止磨损、粘环及沉积物生成。 CF-4 用于1990年机型 适用于公路重型卡车发动机和工程机械发动机,有效降低油耗及沉积物的生成。 CG-4 用于1994年机型 适用于重负荷公路卡车发动机及工地设备发动机(仅用于低硫柴油)。 美国石油学会(API)车用齿轮油质量等级 API GL-1 此类油指定用于低齿面压力及低滑动速度的温和情况下使用的汽车螺旋伞齿轮、涡轮后桥及一些手动传动箱的润滑。在这个情况下可以使用纯矿物油,而且表现令人满意。抗氧剂、防锈剂、消泡剂及降凝剂可以用作改进其性能,可是摩擦改进剂及极压添加剂则不适宜使用。 API GL-2 此类油指定用于API GL-1润滑剂所不能应付的负荷、温度及滑动速度下运作的车用涡轮后轿的润滑。

润滑油简介 英文

高档润滑油生产技术(终稿)Production Technologies of High-end Lube Oils 自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机械工业迅猛发展,已成为人类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的主要手段。有运动就要润滑,性能优异的润滑油犹如机器的血液,是确保机器持续高效运转的重要介质。 Since the advent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18th century, the mechanic industry has seen a vigorous growth and become a major tool for human beings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living standard. The ubiquitous mechanical motion requires lubrication by excellent lube (lubrication oil of excellent quality?) - the blood of machines, that is essential to sustain their efficient operation. 上世纪五十年代,隶属于中国石油的大连、兰州、新疆和大庆等石化基地,先后开始润滑油的研究和开发,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In 1950s, CNPC’s Dalian, Lanzhou, Xinjiang, and Daqing petrochemical bases initiat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lubrication Oil. For over half a century, they have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economy and national defense of China. 新世纪以来,中国石油整合旗下润滑油资源,成立了产、研、销一体化的润滑油专业公司,推出“昆仑”品牌,开创了中国润滑油业务的新时代。 Since the onset of the new century, CNPC has combined its lubrication Oil resources into a specialized company committed to the production, research, and sales of lubrication oil under the “Kunlun” brand. This brought Chinese lubrication oil business to a new age.

统一润滑油简介

简介 TCL即The Creative Life 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意为创意感动生活。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TCL集团(SZ.000100)、TCL多媒体科技(HK.1070)、TCL通讯科技(HK.2618)。目前,TCL已形成多媒体、通讯、家电和部品四大产业集团,以及房地产及投资业务群,物流及服务业务群。 [编辑本段] 发展简史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TCL借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秉承敬业奉献、锐意创新的企业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佼佼者。199 9年,公司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在新兴市场开拓推广自主品牌,在欧美市场并购成熟品牌,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领头羊。 [编辑本段] 产品与服务 在发展壮大中,TCL确立了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在TCL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免提式按键电话、第一台28寸大彩电、第一台钻石手机、第一台国产双核笔记本电脑等,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产品。 2009年TCL全球营业收入442.95亿元人民币,5万多名员工遍布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销售旗下TCL、Thomson、RCA等品牌彩电及TCL、Alcatel品牌手机。2009年TCL在全球各地销售超过1428万台彩电,1612万部手机。 [编辑本段] 企业文化 TCL集团旗下主力产业在中国、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设有研发总部和十几个研发分部。在中国、波兰、墨西哥、泰国、越南等国家拥有近20个制造加工基地。 2009年TCL品牌价值达417.38亿元人民币(61.1亿美元),蝉联中国彩电业第一品牌。 未来十年TCL将继续构建融设计力、品质力、营销力及消费者洞察系统为一体的“三力一系统”,将TCL打造成中国最具创造力的品牌。 未来十年TCL将继续构建融设计力、品质力、营销力及消费者洞察系统为一体的“三力一系统”,将TCL打造成中国最具创造力的品牌。 [编辑本段]

世界十大润滑油品牌简介

世界十大润滑油品牌简介1、壳牌:英荷壳牌集团简介荷兰皇家壳牌集团(Royal Dutch Shell,又译蚬壳),简称壳牌公司,其组建始于1907 年壳牌运输和贸易有限公司(英国)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股权的合并。以众多标准衡量均堪称全球领先的国际油气集团。此后,该集团逐渐成为世界主要的国际石油公司,业务遍及大约130 个国家,雇员人数约10 万人。合作伙伴非常广泛。它是国际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的生产商,在30 多个国家的50 多个炼油厂中拥有权益,而且是石油化工、公路运输燃料(约5 万个加油站遍布全球)、润滑油、航空燃料及液化石油气的主要销售商。同时它还是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先驱,并在全球各地大型项目的融资、管理和经营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壳牌集团1998 年运营销售总额(税后)940 亿美元,总资产1110 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10 家公司之一。该集团1999 年销售总收入达1497 亿美元,利润为85.8 亿美元。它在全球任何地方都把健康、安全和环保标准及遵守集团的经营宗旨放在首要地位,并注重当地员工的培训和发展。2、美孚:标准石油公司后继者之一的纽约标准石油改名为美孚石油(Mobil),1999 年美孚石油和艾克森石油(标准石油公司后继者之一的纽泽西标准石油曾先后使用埃索(Esso)、艾克森(Exxon)等名称。)合并为艾克森美孚,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全称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Exxon mobil companies)是世界领先的石油和石化公司,由约翰·洛克菲勒于1882 年创建,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爱文市。埃克森美孚通过其关联公司在全球大约200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拥有8.6 万名员工,其中包括大约1.4 万名工程技术人才和科学家。是世界最大的非政府油气生产商和是世界最大的非政府天然气销售商;同时也是是世界最大的炼油商之一,分布在25 个国家的45 个炼油厂每天的炼油能力达640 万桶;在全球拥有3.7 万多座加油站及100 万个工业和批发客户;每年在150 多个国家销售大约2800 万吨石化产品。公司连续85 年以上获得3A 信用等级,是世界上保持这一记录为数不多的公司之一。在《财富》杂志本年度美国最大上市公司排名名单中,暴涨的能源价格把埃克森-美孚推到了2006 财富500 强的首位。3、BP:英国石油阿莫科公司(BP Amoco),1909 年,BP 由威廉·诺克斯·达西创立,最初的名字为Anglo Persian 石油公司,1935 年改为英(国)伊(朗)石油公司,1954 年改为现名。BP 由前英国石油、阿莫科、阿科和嘉实多等公司整合重组形成,是世界上

润滑油添加剂基本知识

润滑油解码 一、汽车润滑油添加剂 添加剂主要分类 1、清净分散剂如T154、T15 2、T106、T104、T105、T122等; 清净分散剂主要作用起到清净分散作用。磺酸盐目前是使用比较广泛的清净剂,磺酸盐能够对油中的烟炲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特别是高碱值磺酸盐高温清净性好,酸中和性能好。磺酸盐的主要缺陷是抗氧化性能较差,在严苛条件下酸中和速度比烷基酚盐较差。硫化烷基酚盐高温清净性好,能够有效抑制柴油机油积碳。与磺酸盐分配后可以互补缺点。分散剂提供的油溶性基团比清净剂大,能有效抑制积碳和胶状物互相聚集。分散剂在润滑油中又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一些油溶或不油溶的固体和液体溶解到润滑油当中,起到增溶作用。 2、抗氧抗腐剂如T202、T203等; 抗氧抗腐剂的主要主要品种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能够抑制发动机油漆膜、油泥的产生,抑制油品粘度增长。但是发动机油中磷含量主要来自于抗氧抗腐剂,磷元素能使汽车尾气转化器中三元催化剂中毒。因此在高档发动机油限制了磷含量。实现低磷化对策就意味着减少ZDDP的用量,会对油品抗氧和抗磨性能产生大的影响。目前科技人员正着手开发研制低磷或无灰添加剂,以取代或部分取代ZDDP。 3、挤压抗磨剂如T321等; 挤压抗磨剂一般为含有硫、磷、氯等活性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当滑动的两个表面压力增大,便面膜变薄,两个表面凸起处相互接触,

产生局部高温高压,此时极压剂的活性元素与金属发生反应,生成剪切强度较低的的固体保护膜。 4、摩擦改进剂,如T406等; 摩擦改进剂吸附膜大多数为物理吸附膜,物理吸附膜是可逆的,温度升高后吸附膜将会消失,因此摩擦改进剂只有在温度较低,负荷较小的情况下有效。摩擦改进剂用于汽车自动传动液中,可改善油品摩擦系数,改善换挡舒适性。发动机油和齿轮油中使用摩擦改进剂具有降低边界润滑的摩擦系数的作用,提高燃料经济性。 5、抗氧剂,如T512、T534等; 抗氧剂能有效防止油品氧化,能延长其使用和储存寿命。酚类和胺类抗氧剂能捕捉自由基,是氧化反应自由基终止剂,而ZDDP主要是氧化反应产生的过氧化物的分解剂。 6、粘度指数改进剂,如T602、T603等; 粘指剂是一种油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加入粘度较低的基础油中能显著提高油品粘度和改善黏温性能,适应宽温度范围对油品粘度的要求。 7、防锈剂如T701等; 防锈剂主要作用机理与其分子中极性一段吸附于金属表面,烃基一段伸向油层,形成分子定向排列的致密分子膜,以阻止水分与氧渗入金属表面产生锈蚀。 8、降凝剂如T803等。 降凝剂虽然不能改变油品析出石蜡的数量,但能够吸附在蜡表面或共

润滑油知识手册

润滑油知识手册(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润滑油基础知识手册 一、润滑油基本简介 1、润滑油的基本概念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2、润滑油的主要作用 (1)冷却作用: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动力输出以及摩擦阻力消耗和辅助机构的驱动上;其余大部分热量除随废气排到大气中外,还会被发动机中的冷却介质带走一部分。发动机中多余的热必须排出机体,否则发动机会由于温度过高而烧坏。这一方面靠发动机冷却系来完成,另一方面靠润滑油从气缸、活塞、曲轴等表面吸收热量后带到油底壳中散发。 (2)洗涤作用:发动机工作中,会产生许多污物。如吸入空气中带来的砂土、灰尘,混合气燃烧后形成的积炭,润滑油氧化后生成的胶状物,机件间摩擦产生金属屑等等。这些污物会附着在机件的摩擦表面上,如不清洗下来,就会加大机件的磨损。另外,大量的胶质会使活塞环粘结卡滞,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因此,必须及时将这些污物清理,这个清洗过程是靠润滑油在机体内循环流动来完成的。 (3)密封作用:发动机的气缸与活塞、活塞环与环槽以及气门与气门座间均存在一定间隙,这样能保证各运动副之间不会卡滞。但这些间隙可造成气缸密封不好,燃烧室漏气结果是降低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润滑油在这些间隙中形成的油膜,保证了气缸的密封性,保持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并能阻止废气向下窜入曲轴箱。 (4)防锈作用:发动机在运转或存放时,大气、润滑油、燃油中的水分以及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会对机件造成腐蚀和锈蚀,从而加大摩擦面的损坏。润滑油在机件表面形成的油膜,可以避免机件与水及酸性气体直接接触,防止产生腐蚀、锈蚀。 (5)消除冲击载荷:在压缩行程结束时,混合气开始燃烧,气缸压力急剧上升。这时,轴承间隙中的润滑油将缓和活塞、活塞销、连杆、曲轴等机件所受到的冲击载荷,使发动机平稳工作,并防止金属直接接触,减少磨损。

常用润滑油添加剂的代号与名称对照

常用润滑油添加剂的代号与名称对照

常用润滑油添加剂的代号与名称对照: 101 清净剂低碱值石油磺酸钙 T101 T102 102 清净剂中碱值石油磺酸钙 T103 103 清净剂高碱值石油磺酸钙 T104 104 清净剂低碱值合成磺酸钙 T105 105 清净剂中碱值合成磺酸钙 T106 106 清净剂高碱值合成磺酸钙 T106A 106A 清净剂高碱值合成磺钙 T107 107 清净剂超碱值合成磺酸镁 T108 108 清净剂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 T108A 108A 清净剂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 T109 109 清净剂烷基水杨酸钙 T111 111 清净剂环烷酸镁 T114 114 清净剂高三值环烷酸钙 T121 121 清净剂中碱值硫化烷基酚钙 T122 122 清净剂高三值硫化烷基酚钙 T151 151 分散剂单烯基丁二酰亚胺 T152 152 分散剂双烯基丁二酰亚胺 T153 153 分散剂多烯基丁二酰亚胺 T154 154 分散剂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高氮)T155 155 分散剂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低氮)T201 201 抗氧抗腐剂硫磷烷基酚锌盐 T202 202 抗氧抗腐剂硫磷丁辛基锌盐 T203 203 抗氧抗腐剂硫磷双辛基碱性锌盐 T203A 203A 抗氧抗腐剂硫磷双辛基碱性锌盐 T204 204 抗氧抗腐剂硫磷二烷基锌盐 T205 205 抗氧抗腐剂硫磷二烷基锌盐 T301 301 极压抗磨剂氯化石蜡 T304 304 极压抗磨剂酸性亚磷酸二丁酯 T305 305 极压抗磨剂硫磷酸含氮衍生物 T306 306 极压抗磨剂磷酸三甲酚酯 T307 307 极压抗磨剂硫代磷酸胺盐 T308 308 极压抗磨剂异辛基酸性磷酸酯十八胺盐T309 309 极压抗磨剂硫代磷酸三茜酸 T321 321 极压抗磨剂硫化异丁烯 T322 322 极压抗磨剂二苄基二硫化物

浅谈润滑油添加剂———复合剂

浅谈润滑油添加剂———复合剂 学号:2010232253 姓名:张海刚 一、润滑油复合剂基础知识 1.复合剂的定义 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所占比例较小,最大一般不超过30%,部分工业用油中小于1%。而润滑油复合剂是具有能赋予基础油本身没有的性质/性能,如抗泡、破乳化等性能;能改进基础油原有的性质/性能,如抗磨、防锈等性能。 2.添加剂的分类 添加剂大致分为三类1、保护润滑表面:清净剂、分散剂、极压抗磨剂、摩擦改进剂、防锈防腐剂。 2、改善润滑剂物理性质: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 3、保护润滑剂本身:抗氧剂、抗泡剂。 国内润滑油复合剂分组——单剂国内润滑油复合剂分组——复合剂根据SH/T 0389-92《石油复合剂的分类》 清净分散剂——T1XX清净剂:具有高碱性,可以持续中和润滑油氧化生成的酸性物质,同时 对漆膜和积炭具有洗涤作用。常用清净剂类型:磺酸钙:如T106 硫化烷基酚钙:如T115B水杨 酸钙:如T109。分散剂:其油溶性基团比清净剂大,能有效地屏蔽积炭和胶状物相互聚集,使其 以小粒子形式分散在油中,防止堵塞滤网。最常用分散剂为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单挂丁二酰亚胺, T151双挂丁二酰亚胺,T154高分子量丁二酰亚胺,T161

抗氧抗腐剂——T2XX最常用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如T202、T203,是一种多效添加剂,具有抗氧、抗磨、抗腐作用。由于ZDDP含磷元素,对汽车尾气转化器中三元催化剂具有中毒作用,发动机油中ZDDP的用量现受到较大限制。 极压抗磨剂——T3XX极压抗磨剂在金属表面承受负荷的条件下,防止金属表面的磨损、擦伤甚至烧结。极压抗磨剂一般具有高活性基团,在局部的高温高压下,能与金属表面反应形成保护膜。常用极压抗磨剂类型:含氯极压抗磨剂,如氯化石蜡T301;含硫极压抗磨剂:如硫化烯烃T321;含磷极压抗磨剂:如磷酸酯T306 。 油性剂和摩擦改进剂——T4XX通常含有极性基团,通过极性基团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吸附膜,阻止金属相互间的接触,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早期多采用动植物油脂,故称油性剂,其它某些化合物也有同样性质,目前把能降低摩擦面的摩擦系数的物质称为摩擦改进剂。常用摩擦改进剂类型:油脂型,如硫化棉籽油T404有机磷型:如膦酸酯T451;有机钼型: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T462 。 抗氧剂和金属减活剂——T5XX抗氧剂可以阻止或减缓润滑油的氧化变质,提高其使用寿命。常用抗氧剂类型:酚型:如T501、T512;胺型:如T534。金属表面对润滑油的氧化会起到催化作用,通过金属减活剂与金属表面作用,屏蔽其催化作用,同样能起到抗氧化功效。常用金属减活剂类型: 苯三唑衍生物:如T551;噻二唑衍生物:如T561。 黏度指数改进剂——T6XX 主要为了改善润滑油的黏温性能,提高其黏度指数。评价粘指剂的主要指标:剪切稳定性和稠化能力。常用粘指剂类型:聚甲基丙烯酸酯(PMA):如T602;乙丙共聚物(OCP):如T614;聚异丁烯(PIB):如锦州精联JINEX6130;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HSD):如锦州精联JINEX9900。 防锈剂——T7XX 防锈剂分子结构的特点:一端是极性很强的基团,具有亲水性质,另一端是非极性的烷基,具有亲油性质,其极性基团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阻止腐蚀介质与金属表面接触起到防锈作用。常用防锈剂类型:磺酸盐型:如T701、T705;羧酸型:如T746;有机胺和咪唑啉型:如T703。 降凝剂——T8XX 润滑油的容易凝固是含有石蜡,降低凝固点的方法:深度脱蜡或添加降凝剂。 降凝剂的作用机理是与石蜡形成共结晶,改变石蜡晶体的大小和外形,不易形成网状结构,起到降低凝固点的作用。常用降凝剂类型:烷基萘型:如T801;聚甲基丙烯酸酯型:如T814;聚α-烯烃:如T803。 抗泡剂——T9XX 抗泡剂一般以微小粒子形式分散在润滑油中,与气泡表面作用降低气泡的稳定性,达到抗泡或消泡作用。抗泡剂的加剂量一般很低,少则几个pap,最大不超过0.1%。常用抗泡剂类型:硅油型:如T901;非硅型:如T912;复合抗泡剂:如T921。 破乳剂——T10XX 油品乳化会降低其润滑性、促进油品氧化,并加速金属部件的锈蚀。破乳化性能是与水接触的一些工业用油如工业齿轮油、液压油和汽轮机油等很重要的性能之一。破乳剂也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常用的破乳剂有T1001(胺与环氧乙烷缩合物)。 3.复合添加剂 国内调油所需复合剂大部分依赖进口,特别是高档产品。 国内主要能生产一些中低档的内燃机油、齿轮油及抗磨液压油复合剂。 汽油机油复合剂:如T3002(SJ级)、T3001(SE/SF) 柴油机油复合剂:如T3151(CF-4级)、T3141(CD级) 齿轮油复合剂:如T4204

润滑油添加剂介绍

润滑油添加剂介绍 润滑油添加剂为加入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合物,以使润滑剂得到某种新的特性或改善润滑剂中已有的一些特性。 添加剂按功能分主要有抗氧化剂、抗磨剂、摩擦改善剂(又名油性剂)、极压添加剂、清净剂、分散剂、泡沫抑制剂、防腐防锈剂、流点改善剂、粘度指数增进剂等类型。市场中所销售的添加剂一般都是以上各单一添加剂的复合品,所不同的就是单一添加剂的成分不同以及复合添加剂内部几种单一添加剂的比例不同而已。 润滑油的添加剂具体分类 (1)清净分散剂:金属表面的沉积物对于润滑和散热都不利,清净分散剂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老化产物在金属表面的沉积,将沉积物从金属表面清洗下来使之悬浮在油中,并在通过过滤器时将其滤掉。此外它还具有中和作用,以降低氧化产生的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 (2)抗氧抗腐剂:润滑油在使用中由于催化剂、高温和热的作用会发生氧化,抗氧剂的目的就是要抑制和减缓这种氧化的倾向,提高油品氧化安全性。主要的抗氧化剂有胺型、酚型和金属型等。根据油品使用温度的不同和应用场合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类型的抗氧化剂。 (3)抗磨剂:在摩擦面的高温部分能与金属反应生成融点低的物质,节省油耗和振动噪音。

(4)油性剂:都是带有极性分子的活性物质,能在金属表面形成牢固的吸附膜,在边界润滑的条件下,可以防止金属摩擦面的直接接触。 (5)增粘剂(粘度指数改进剂):又称增稠剂,主要是聚合型有极高分子化合物,增粘剂不仅可以增加油品的粘度,并可改善油品的粘温性能。有较好的抗剪切性能和热氧化安定性能 (6)防锈剂:是一些极性化合物,对金属有很强的吸附力,能在金属和油的界面上形成紧密的吸附膜以隔绝水分、潮气和酸性物质的侵蚀;防锈剂还能阻止氧化、防止酸性氧化物的生成,从而起到防锈的作用。 (7)抗泡剂:使气泡能迅速地溢出油面,失去稳定性并易于破裂,从而缩短了气泡存在的时间。 (8)极压剂:大部分都是硫化物、氯化物、磷化物,在高温下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润滑性的物质,在苛刻条件下提供润滑。 (9)降凝剂:用以改变润滑剂中蜡晶体的形状,从而提高油品在低温下的流动性。 润滑油的清净分散性添加剂对润滑油重要意义 其一是指润滑油能将其氧化后生成的胶状物、积炭等不溶物或悬浮在油中,形成稳定的胶体状态而不易沉积在部件上; 其二是指将已沉积在发动机部件上的胶状物、积炭等,通过润滑油洗涤作用于洗涤下来。清净分散剂是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

常用润滑油基本知识简介

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①润滑的基本原理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摩擦副上,使摩擦副脱离直接接触,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剂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搞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②润滑剂的主要作用 a. 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b. 冷却作用:润滑剂在循环中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温度防止烧伤; c. 洗涤作用: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物; d. 密封作用:防止水分和其他杂物进入; e. 防锈防蚀: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开,防止氧化; f. 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件有减震、缓冲、降低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起动力 矩的作用; g. 传递动力:在液压系统中,油是传递动力的介质。 ③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若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 运动速度: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选用粘度过高,则产生的阻抗 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温度过高。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b. 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滑油的粘度越高。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力。 c. 工作温度:温度变化大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品,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和闪点高、油性和抗氧化稳 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低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低水分少、凝固点低的耐低温油品。 d. 工作环境:潮湿环境及有气雾的环境应选用抗乳化性强、油性及防锈性好的油品,粉尘较大的环境应注意防尘 密封。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应选择抗腐蚀性能好的油品。 ④润滑工作的“五定”“三过滤” 设备润滑工作“五定”“三过滤”是把日常润滑技术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保证搞好设备润滑工作的有效方法。其内容是: 五定:

国内外润滑油添加剂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润滑油添加剂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在二十世纪30年代以前,在润滑油中很少使用添加剂。二十世纪50年代润滑油添加剂在国外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内燃机油与工业动力设备中得到了应用。内燃机油在润滑油中的比例大,使用添加剂的数量大,品种也多。因此,长期以来国外润滑油添加剂的发展,一直是以提高内燃机油的性能为主。 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在内燃机油中主要是金属清净剂与抗氧抗腐剂复合使用。清净剂主要是磺酸盐、烷基酚盐、烷基水杨酸盐与硫代磷酸盐。抗氧抗腐剂则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盐(ZDDP)。这些基本上适应了当时内燃机工作条件要求,但用这些添加剂调和出来的内燃机油,其性能并不理想,而且加入量高。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中的车辆停停开开比较频繁,特别在汽油机使用过程中,低温油泥的产生影响着发动机的正常运转。汽油机曲轴箱中的低温油泥,是在使用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在较低的温度下乳化、缩合而成。油中所含金属清净剂,在这种条件下,分散性能较差,遇水时乳化,对低温油泥的分散功效甚小。 二十世纪60年代初,国外开发与应用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它具有优异的低温分散性能,在低温油泥分散方面效果显著,还与清净剂具有协同的效应。二者复合使用后,明显地提高了油品的性能并降低了添加剂总用量,是润滑油添加剂领域技术上的大突破。60年代

后期,国外内燃机用的主要的添加剂类型已基本定型,即金属清净剂、无灰分散剂及ZDDP。 二十世纪70年代一方面对上述各类添加剂调整化学结构,进行品种系列化,使单剂性能更具特色。同时进一步研究这些添加剂的复合效应,以期达到在符合经济的原则下,使复合添加剂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二十世纪80年代则主要研究开发了上述添加剂之间的复合效应,推广应用复合添加剂,出现了铜盐抗氧剂-烷基二苯胺抗氧剂用于内燃机油复合剂。 二十世纪90年代出现高分子量屏蔽酚抗氧剂,新型无灰分散剂(以茂金属催化剂制备聚异丁烯或乙烯丙烯共聚物,然后用于制备丁二酰亚胺型无灰分散剂)则大力推广复合添加剂。目前正在研制非磷无灰抗氧剂用于GF-3的复合剂,以适应低磷化倾向;研制有效烟炱的无灰分散剂;研制含氮无灰分散剂,并研究与弹性密封件的配伍性。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电脑控制发动机的广泛应用,对润滑油的要求越来越高,润滑油产品的级别也日趋高档,添加剂的品种和需求量也逐渐增加。 到目前为止,润滑油添加剂在品种上主要有清净剂、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极压抗磨剂、油性剂和摩擦改进剂、抗氧剂和金属减活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抗泡沫剂。 润滑油的发展要受到变化的环境法规要求、性能要求和连续的技术投资、变化的地区要求以及工业合理化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

常用润滑油润滑方法和装置

常用润滑油润滑方法和装置 由操作工使用油壶或油枪向润滑点的油孔,油嘴及油杯加油称为手工给油润滑,主要用于低速、轻载和间歇工作的滑动面、开式齿轮、链条以及其他单个摩擦副。加油量依靠工人感觉与经验加以控制。 2.滴油润滑 滴油润滑主要使用油杯向润滑点供油。常用的油杯有:针阀式注油杯、压力作用滴油油杯等。油杯多用铝或铝合金等轻金属制成骨架,杯壁的检查孔多用透明的塑料或玻璃制造,以便观察其内部油位。 1)针阀式注油杯 这种注油杯的滴油量受针阀的控制,油杯中油位的高低可直接影响通过针阀环形间隙的滴油量。 2)压力作用滴油油杯 这种油杯的底面有一个针阀,其阀杆通过油杯上的操作缸伸出外部连接调节螺母。阀的起闭由压缩机的排气通过弹簧压着的活塞加以控制,并可用阀杆上的螺母来调节油杯的滴油量。 3)跳针式润滑油杯 这种润滑油杯一般直接装在摩擦副上,通过摩擦副轻微的垂直振动产生泵送的作用,使油洞着跳针下降而润滑摩擦副。 4)热膨胀油杯 这种油杯由摩擦副的温度变化来控制。摩擦副中的温度变化通过油杯的金属 管传到油杯的上腔使其中的空气膨胀或收缩。当空气膨胀时,油杯上面空腔内的气

压增大,强迫少量润滑油流出油杯送入摩擦副;而在空气收缩时,油流即停止,如是连续不断地动作。这种油杯在某些要求先加油然后起动摩擦副上不能应用。 5)连续压注油杯 这种连续压注油杯由于其下面储油器能保持着不变的油压,所以能保证自动均匀的供油。 6)均匀滴油油杯 润滑油从上面储油器经过连在浮飘上的阀,补充到下面的储油器,送往摩擦副的油量靠针阀来调节。 7)活塞式滴油油杯 它的滴油量可通过杯上的杠杆机构来调节。 3.油绳和油垫润滑 油绳和油垫润滑方法是将油绳、毡垫等浸在润滑油中,应用虹吸管和毛细管作用吸油。所使用油的粘度应低些。油绳和油垫等具有一定过滤作用,可保持油的清洁。 油垫润滑一般应用于加油有困难或不易接近的轴承,但所润滑的表面的速度不宜过高。油垫从专用的储油槽中吸进润滑油经供给与它相接触的轴颈。油垫主要应用粗毛毡制造,使用时应定期清洗并加以烘干,然后重新装配使用。 4.油环或油链润滑 油环或油链润滑只能用于水平安装的轴,在轴上挂一油环,环的下部浸在油池内,利用轴转动时的摩擦力,把油环带着旋转,将润滑油带到轴颈上,再在轴颈的表面流散到各润滑点。需要注意转轴应无冲击振动,转速不易过高。 5.油浴和飞溅润滑

润滑油生产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润滑油生产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 及设备(标准版)

润滑油生产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标 准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装置发展 我国润滑油生产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即开始采用溶剂脱蜡工艺。60年代溶剂脱蜡单装置规模达到300—400kt/a。70年代由单一脱蜡工艺发展为脱蜡脱油联合工艺,在一套装置上,同时生产脱油蜡和石蜡。在脱蜡溶剂上,由丙酮—苯—甲苯混合溶剂逐渐全部改为甲乙酮—甲苯混合溶剂。并陆续采用了结晶过程多点稀释、滤液循环以及溶剂多效蒸发回收等工艺技术。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润滑油生产能力不断扩大,而需求量趋于稳定,其消耗量一直维持在3600~3900X104 t之间,这就促使润滑油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和基础油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润滑油脱蜡生产工艺上,随着加氢异构化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异构化脱蜡生产工艺在大庆炼化公司、兰州炼油厂等石化厂逐步得到运用,用以生产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目前我国主要的润滑油生产

常用润滑油添加剂的代号与名称对照

常用润滑油添加剂的代号与名称对照: T101 101 清净剂低碱值石油磺酸钙 T102 102 清净剂中碱值石油磺酸钙 T103 103 清净剂高碱值石油磺酸钙 T104 104 清净剂低碱值合成磺酸钙 T105 105 清净剂中碱值合成磺酸钙 T106 106 清净剂高碱值合成磺酸钙 T106A 106A 清净剂高碱值合成磺钙 T107 107 清净剂超碱值合成磺酸镁 T108 108 清净剂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 T108A 108A 清净剂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 T109 109 清净剂烷基水杨酸钙 T111 111 清净剂环烷酸镁 T114 114 清净剂高三值环烷酸钙 T121 121 清净剂中碱值硫化烷基酚钙 T122 122 清净剂高三值硫化烷基酚钙 T151 151 分散剂单烯基丁二酰亚胺 T152 152 分散剂双烯基丁二酰亚胺 T153 153 分散剂多烯基丁二酰亚胺 T154 154 分散剂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高氮)T155 155 分散剂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低氮)T201 201 抗氧抗腐剂硫磷烷基酚锌盐 T202 202 抗氧抗腐剂硫磷丁辛基锌盐 T203 203 抗氧抗腐剂硫磷双辛基碱性锌盐 T203A 203A 抗氧抗腐剂硫磷双辛基碱性锌盐 T204 204 抗氧抗腐剂硫磷二烷基锌盐 T205 205 抗氧抗腐剂硫磷二烷基锌盐 T301 301 极压抗磨剂氯化石蜡 T304 304 极压抗磨剂酸性亚磷酸二丁酯 T305 305 极压抗磨剂硫磷酸含氮衍生物 T306 306 极压抗磨剂磷酸三甲酚酯 T307 307 极压抗磨剂硫代磷酸胺盐 T308 308 极压抗磨剂异辛基酸性磷酸酯十八胺盐T309 309 极压抗磨剂硫代磷酸三茜酸 T321 321 极压抗磨剂硫化异丁烯 T322 322 极压抗磨剂二苄基二硫化物 T323 323 极压抗磨剂氨基硫代酯 T341 341 极压抗磨剂环烷酸铅

润滑油添加剂简述

前言 润滑基础油不管是矿物油或合成油,如不利用现今添加剂技术,仍无法满足高性能润滑油的要求。 添加剂是化学复合物质,可以改善很多润滑油的性能,他们可以加强已有的性能,抑制不想要的性能,產生变化的发生速率,同时可以加入基础油新的有用的性能。添加剂最初在1920年代开始使用后,它的使用即迅速的增加,现今每一种润滑油几乎都含至少一种添加剂在内,有些含多种不同种类的添加剂,其含量可由几百分之一的%至30%。 添加剂虽然对油的性能表现有所助益,但如用量过多或添加剂间会彼此反应,也是有害的。所以均衡的添加剂配方并经测试,确认无不良的副作用是很重要的,一旦达成有效的均衡配方后,使用者额外添加外来补充品通常是不需要的。 添加剂可以按下列的功能分成两大类: 1/ 影响基础油的物理与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如黏温特性、解乳化性、低温特性等。化学性能如氧化稳定性。 2/ 影响与金属表面的物理化学性:如减少磨擦、增加极压表现、防磨损与抗腐蚀等。 添加剂虽然对於润滑油有很大的影响,但有些性能是不受影响的,如挥发性、热稳定性、热传导性、消泡性、被压缩性、与沸点等,优良品质的基础油加上均衡与极佳化的添加剂组合,才能调配出高性能的润滑油。也因此,现今有使用氢裂解与高度氢处理的高精炼基础油,及酯类与PAO的合成基础油越来越多。

润滑油添加剂按功能分主要有抗氧化剂、抗磨剂、摩擦改善剂(又名油性剂)、极压添加剂、清净剂、分散剂、泡沫抑制剂、防腐防锈剂、流点改善剂、粘度指数增进剂金属钝化剂,乳化剂,防腐蚀剂,防锈剂,破乳化剂等类型。 一黏度指数增进剂(VI Improver) 视原油的来源与传统炼製的基础油,其VI在80与120 之间,传统油大都在100左右,黏度指数增进剂的使用可以增加润滑油的黏度指数。黏度指数增进剂是一种油溶胀的长键、链状高分子的聚合体,它的功用是在高温下令油保持适度的黏度,这是由於在高温下聚合体的物理型态改变的结果。 在烃类基础油中,在高温时聚合体则伸展成长线型,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分子溶胀,流体力学的体积和表面积增大,溶液内摩擦增加,从而导致溶液的粘度增加,弥补了油在高温时降低的黏度。而在低温时聚合体的结构是卷曲的,对溶液内摩擦影响不大,因而对油的粘度影响亦不大。正是由于粘度指数改进剂在不同温度下呈不同状态影响着润滑油的粘度,所以它能起到改善润滑油粘温性能的作用。 黏度指数增进剂的长键高分子会受机械剪力而受到影响,在中度的剪力作用下会使聚合体暂时分离,致使黏度暂时降低;当这剪力移除后聚合体恢复原型,而黏度也恢复。如高分子受机械剪力破坏后,则即使剪力移除后,聚合体也无法复元,而降低的黏度也无法恢复。 黏度指数增进剂用於汽车引擎机油、自动排档油、多功能拖曳油、车用齿轮油、及液压油,使得润滑油使用的温度范围比单纯的矿物油更為宽广。 二抗氧化剂(Oxidation Inhibitors) 当油温度在有氧存在的情况下升高时,氧化就会发生,氧化的结果是黏度与有机酸的浓度会增加。 油氧化的速率受几个因素影响,当油温增加时,氧化速率成指数倍增。一般常理是矿物油温每增加18°F(10 °C),油氧化的速率增加一倍;如让油大量暴露於空气或将空气搅入油中,油氧化的速率也会增加。有些金属,特别是铜与铁,及有机酸与矿物酸类,都具有催化与促进油氧化的作用。油氧化一般是油中的自由基与氧结合,所以如能阻止这种反应,即可达到抑制氧化的效果。 向油中加入抗氧抗腐剂后,能在金属表面生成保护膜,起到以下三种作用:一是防止金属的氧化催化作用,延缓润滑油的氧化速度;二是隔绝了酸性氧化产物与金属的直接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