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城际铁路运营公司筹建方案717

珠三角城际铁路运营公司筹建方案717
珠三角城际铁路运营公司筹建方案717

关于珠三角城际铁路交由广东地方铁路公司

运营的建议(建议改为:关于广东地方铁路公司介入珠三角城际铁路运营的建议)

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9年修订)》,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将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覆盖珠江三角地区主要城市的“三环八射”城际交通网络,建成城际铁路(以下简称城轨)16条,里程1478公里, 除已经建成的广珠城际、广佛地铁外,还有14条线路、1298公里需要建设, 目前在建的项目有穗莞深、莞惠、佛肇、广清等城际线。根据建设进度预测,莞惠线和佛肇线将于2015年12月开通,城轨运营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因此,我们建议上级考虑将莞惠和佛肇线交由广东地方铁路公司(以下简称地铁公司)运营,即以地铁公司为平台成立珠三角城轨运营公司(以下简称运营公司),在珠三角城轨业主领导下,负责珠三角城轨(第一阶段是莞惠线和佛肇线)的行车调度指挥、客运组织和服务、运输设备设施维修养护业务。

一、广东地方铁路公司概况(本条已删第一点)

广东省地方铁路公司系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省铁投集团”)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5552万元,成立于1962年,前身是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下属的广东省地方铁路总公司,1997年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划转广东省新成立的广东省

铁路集团公司,但直到现在,地铁公司管内的两条线路一直与国铁京广线互联互通,日常运输生产由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具体指挥。地铁公司已有51年从事铁路客货运输及配套服务的历史,车机工电辆等铁路运营工种齐全,从业人员数969人(人员构成情况见下表),作为综合性铁路运营企业具备从事城轨运营的基础。(建议增加管辖线路及业务介绍)

地铁公司人员构成情况表

分类标准员工人数(名)合计(名)

专业行车230(含调度9),客货运66,机车车辆47(含司机40),电务28,工务240,管理203,其他153。967,其中男801,女166

学历本科及以上63,大专177,中专技校109,高中243,

初中375

技术职称高级2,中级26,初级74,其他865

年龄30岁及以下118,31-40岁201,41-50岁415,51岁

以上233

二、地铁公司负责城轨运营的可行性及利弊分析(本条改动较大,仅供参考)

(一)可行性

1.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生产布局能满足独立运营的条件。根据部省合作会议纪要和相关设计资料说明,目前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生产布局规划满足了“可独立可委托”的运营条件。部分规划项目建设进度不能满足前期开通线路的运营需要,可利用广铁集团公司现有运营设施进行过渡。如:珠三角调度指

挥中心未能及时建成,可利用广州客专调度所进行过渡;北滘综合维修基地未能及时建成,可采用设备设施养护维修委托模式进行过渡。

2.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建设时序能满足独立运营充足的筹备时间。根据珠三角城际项目施工组织安排,莞惠线、佛肇线计划于2015年底开通,运营筹备工作有两年多时间,建设时序完全满足人员、物资、财务及技术筹备所需要的时间。

3.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运输组织特点客观上为独立运营创造了较为宽松的运营条件。珠三角城际线网开通初期,不组织与大铁路路网的过轨运输业务,列车开行方案单一,运输组织方式简单,设备维修工作量不大,独立运营的安全风险相对较小。

4.地铁公司具有铁路运营经验和人员筹备的基础。地铁公司具有51年从事铁路客货运输及配套服务的运营经验,现有可投入城轨运营筹备并具备长期铁路运营经验的人员达200多人,这些人员经过系统培训参与城轨运输运营生产管理,大大减轻运营人力资源筹备压力。

(二)有利因素

1、地铁公司是省铁投集团的全资企业,在此基础上成立运营公司,可以确保业主真正掌控珠三角城轨运营,有利于增收节支,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对社会投资者的吸引力,增强融资能力和还贷能力,为社会资本进入铁路领域创造条件。

2.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实现线网的功能定位,不断提升社会效益。

3.有利于实现线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无缝对接,强化城际轨道交通人才、管理和技术积累,打造和延伸城轨产业链并形成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省铁投集团进而为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4、为省铁投集团解决下属企业的富余人员提供一个良好机会,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城轨运营人力资源筹备成本。

(三)不利因素

1.地铁公司虽是铁路运输企业,但其运输业务相对简单,没有客运专线运营组织的管理经验,运营初期经验相对不足,安全压力较大。

2.地铁公司虽有部分运营人员筹备,但相比城际轨道所需的大量运营人员,尤其是专业生产和管理人员,运营人力资源筹备压力仍然相当大,在短时间内通过多种渠道培训和招聘专业生产和管理人员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地铁公司介入珠三角城轨运营的具体方案

广东省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三角公司),就珠三角城轨运营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地铁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通时间推后导致各项工作顺延以及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提出地铁公司建议的运营方案(简称建议运营方案)如下:

(一)运营公司总体架构

珠三角公司作为珠三角城轨的业主负责新线建设、运输收入清分清算,打造轨道交通产业链。珠三角公司组建运营公司,负责线网行车调度指挥、客运组织和服务,运输设备设施维修养护由运营公司负责委托给专业机构,运营公司对其行使监管权。运营公司设置:1调度指挥中心;2资产管理部;3综合管理部;4人力资源部;5计划财务部;6运营管理部;7安全监察部;8培训中心;9车务中心;10综合维养和物资设备中心。组织架构图如下:

图呢??

1.调度指挥中心:主要负责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日常运输组织、调度指挥、信息系统管理,对整个线网的列车运行、牵引供电、环控防灾、票务管理、乘客服务、设备维修等进行统一指挥协调,下设调度部和信息部。调度指挥中心最终设置在金融城的调度指挥大楼,在该楼建成投入使用之前,建议设在地铁公司下属的国茂酒店。如果调度指挥中心暂时设在国茂酒店,则建议上述2-7部门都暂设在国茂酒店。(按现在的建设思路和进展情况,调度指挥系统初期按接入广铁调度指挥中心过渡,不具备接国茂酒店过渡的条件。文章后续部分据此调整)

2.培训中心:负责新入职运营人员(包括应届毕业生和社会招聘人员)的上岗培训及岗位技能鉴定,转岗运营人员的转岗培

训及岗位技能鉴定,并为特定岗位运营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提供短期岗位培训等。因为地铁公司物业韶关黄岗大院,占地近50000平方米,原来是一所大专所在地,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建议培训中心可设在此地,充分利用地铁公司的房屋以及其它后勤保障资源。

3.车务中心:负责各车站的行车组织、客运组织、票务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以及开行列车的乘务组织管理,有效保障旅客运输安全;积极开展客运营销工作,增加运输收入;对管辖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管理和日常教育培训等。车务段内置综合部、安全技术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各中心站和客运乘务车间。莞惠线和佛肇线暂各设一个车务中心,有利于储备人才和积累管理经验,当投入运营的线路增加到一定规模并成网后,可以对车务中心按管辖线路拆分整合。莞惠线的车务中心建议暂设在惠州北客运站,佛肇的车务中心建议暂设在佛山西。

4.综合维养和物资设备中心:负责监督督促第三方维修养护运输设备设施和管理运营所需材料物资设备。下设动车维养部,线路维养部,四电维养部,综合维养部,物资设备部。莞惠线和佛肇线暂各设一个综合维养和物资设备中心,有利于储备人才和积累管理经验,当投入运营的线路增加到一定规模并成网后,可以对综合维养和物资设备中心按管辖线路拆分整合。莞惠线的综合维养和物资设备中心建议暂设在惠州北客运站,佛肇的综合维养和物资设备中心建议暂设在佛山西。对于运输设备设施维养,

经过技术经济评估和安全评估,市场第三方能做到更好的,原则上都可以交给市场。考虑到运营筹备时间比较紧,建议在运营初期,综合维养和物资设备中心下各维养部门尽量利用市场上成熟的第三方完成维养工作。

(二)莞惠线运营筹备方案

根据计划进度安排,在建的穗莞深线、莞惠线和佛肇线将陆续在2015年底到2017年底开通,鉴于本建议运营方案成稿时间较短,且没有成立正式的运营公司筹备组,很多深化的工作,现阶段无法实施,因此,暂以莞惠线开通为例,就运营筹备工作进行说明。

1.运营筹备目标

2015年12月,可开通惠州客运北站-望洪站区段,区段长约102km。根据设计文件的客流分析,如正式开通后,客流能达到设计文件要求,列车开行宜按照设计文件采用越行模式与客流相适应,开行大站快车和站站停两种列车、实现“1小时”交通圈目标,如实际客流与设计文件偏差较大,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技术标准(建议删除)

(1)运行标尺

区间列车运行标尺应在线路开通前联调联试阶段通过动车组牵引计算和牵引试验确定。现阶段暂按设计文件中有关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含起停附加时分)确定。

(2)列车追踪间隔

根据有关设计文件,珠三角城际轨道运营列车追踪间隔暂按3分钟。

(3)折返作业时分

参照国铁有关技术标准,珠三角城际轨道列车在折返站作业时分标准暂按10分钟。

(4)运营时间:首班车始发6:30,末班收车:23:30。

3.开行方案(建议本方案精简)

依据相关设计文件所做客流调查及运营计划,充分考虑新线开通运营,影响客流预测的因素,并考虑动车组运用组数、始发站到开时刻、列车间隔时间等条件,参考广珠城际列车实际开行情况,按照初期线网开通时序,结合目前动车组构造、线路建设新情况,莞惠线列车开行方案如下:

(1)大站快车开行方案:客运北~望洪每日开行大站快车18对(旅行时间46分钟/列),经莞惠线、佛莞线运行,使用2组200km/hCRH6型动车组(不含备用)。

①列车编组:CRH6型动车组,编组8辆,列车定员620人,车厢编号:客开机后1—8号。

②列车停站:客运北、常平,新城中心、望洪。

③站停时分:站停时间均为1分钟(不含始发、终到站)。

④动车组车底交路:第一组:0C1202—C1202—C1203—C1206—C1207—C1210—C1211—C1214—C1215—C1218

—C1219—C1222—C1223—C1226—C1227—C1230—C1231—C1234—C1235—0C1235—入库---次日0C1202;

第二组:0CJ5504- CJ5504-CJ5505- C1204—C1205—C1208—C1209—C1212—C1213—C1216—C1217—C1220—C1221—C11224—C1225—C1228—C1229—C1232—C1233—C1236—C1237—0C1237—入库---次日0CJ5504。(建议删除)

(2)站站停列车开行方案:客运北~望洪每日开行站站停列车42对(旅行时间84分钟/列),经莞惠线、佛莞线运行,使用8组160km/hCRH6型动车组(不含备用)。

①列车编组:CRH6型动车组,编组8辆,列车定员1500人,车厢编号:客开机后1—8号。

②列车停站:望洪、道滘、新城中心、东城南、寮步、松山湖北、大朗、常平、常平东、樟木头、谢岗、沥林、陈江、惠环、新客运南、西湖站、云山西路、客运北。

③站停时分:站停时间均为1分钟(不含始发、终到站)。

④动车组车底交路:第一组:0C6402—C6402—C6403—C6416—C6417—C6430—C6431—C6444—C6445—C6458—C6459—C6472—C6473——入库---次日0C6402;

第二组:0C6404—C6404—C6405—C6418—C6419—C6432—C6433—C6446—C6447—C6460—C6461—C6474——停靠望洪站——次日C6475;

第三组:0C6406—C6406—C6407—C6420—C6421—C6434—C6435—C6448—C6449—C6462—C6463——入库---次日0C6406;

第四组:0C6408—C6408—C6409—C6422—C6423—C6436—C6437—C6450—C6451—C6464—C6465 ---次日0C6408;

第五组:0C6410—C6410—C6411—C6424—C6425—C6438—C6439—C6452—C6453—C6466—C6467——入库---次日0C6410;

第六组:0C6412—C6412—C6413—C6426—C6427—C6440—C6441—C6454—C6455—C6468—C6469——入库---次日0C6412;

第七组:0C6414—C6414—C6415—C6428—C6429—C6442—C6443—C6456—C6457—C6470—C6471——入库---次日0C6412;

第八组:前日C6474—C6475—C6476—C6477—C6478—C6479—C6480—C6481—C6482—C6483—C6484—C6485—入库---次日0C6402。(建议删除)

按照建议开行方案,莞惠线输送能力如下:

列车编组辆

列车定

员(人)

高峰小时列车

对数(对/小

时)

高峰小时输

送能力(人/

小时)

全天开行

对数

全天输送

能力(人/

天)

8 15004(1)6620 42(18)74160

(620)

4.行车主要工作说明:

(1)调度调度设置列车调度台1,动车调度台1,供电调度台1,综合监控台1,综合维修台1,客运调度台1。在CTC 设备正常调度集中分散自律控制模式下,以列车运行调整计划自动控制为基本方式,以调度中心人工控制为辅助方式。

(2)车站行车组织正常情况下,车站行车人员仅负责列车运行的监控工作。当CTC设备故障、发生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或行车设备施工、维修需要时,转换为车站控制的模式时,车站行车人员根据列车调度员指示办理以下行车作业。

(3)列车运行正方向列车按自动闭塞追踪运行,反方向按自动站间闭塞行车。动车组列车在完全监控、部分监控或引导模式下运行时,进入闭塞分区的行车凭证为列控车载设备显示的允许运行信号。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正线信号系统在国铁客运专线既有定型和成熟的CTCS-2系统的基础上扩展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TO)功能。

5.票务组织

快车单程票采用IC卡纸票不回收,票面打印旅客所购快车的车次、车厢、席位等信息;慢车单程采用IC卡TOKEN;公司发行储值IC卡同时兼容城市公交IC卡(羊城通等),储值卡乘坐快车需要提前换取快车单程票或席位券。提供两种基本的购票

方式,即:人工窗口(BOM)购票,自动售票机(TVM)自助购票。在条件成熟时,也可以支持使用银行卡支付。

6.乘务组织:采用轮乘制方式

7.维修组织

(1)动车组维修组织三、四、五级修委托江门南车实施,动车组整备、一、二级修在运营初期由江门南车派人到动车所(设置在惠州北)实施。

(2)综合维修组织综合维修包括工务、桥隧、建筑、机电、供电、通信、信号、给排水、暖通、售检票、防灾报警、设备监控、电扶梯、屏蔽门等系统的检测、管理、养护、维修等工作,在运营初期,主要利用厂家和市场第三方实施,运营公司负责监管。

8.运输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涉及规章制度、固定设备、高速列车、调度指挥、人员素质、治安环境、灾害防范、安全监管等各个方面,包括制度、人员、设备等因素,其保障系统主要包括安全管理调控机制、考核机制、责任机制、监督机制以及安全事故预控机制等。

四、运营筹备主要工作

(一)成立筹备机构

1.运营筹备领导组

组长:省铁投集团领导。

副组长:珠三角公司领导

成员:省铁投集团和珠三角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地铁公司主要领导。

职责:负责公司层面的运营筹备决策领导及总体组织和协调。

2.运营筹备工作组

运营筹备工作组是在筹备领导组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是整个运营筹备工作的归口管理和日常协调组织工作,办公室设在地铁公司。

组长:地铁公司董事长

副组长:珠三角运营部部长,地铁公司总经理

成员:运营管理部和地铁公司各专业人员以及招聘的专业骨干

总体组

运营筹备工作组

职责:

(1)总体组:负责运营筹备整体计划推进的组织协调,督促各工作组按计划完成相关工作;负责牵头组织召开运营筹备例

会和建设运营协调会;负责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按“联调试运行”专项计划推进各项工作。

(2)人力资源组:负责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按“人力资源”专项计划推进各项工作。

(3)物资后勤组:负责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按“物资采购”和“后勤保障”专项计划推进各项工作。

(4)动车维修组:负责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按“动车维修”专项计划推进各项工作。

(5)综合维修组:负责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按“综合维修”专项计划推进各项工作。

(6)行车组:负责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按“行车组织”专项计划推进各项工作。

(7)客运组:负责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按“客运组织”和“乘务组织”专项计划推进各项工作。

(8)营销票务组:负责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按“营销组织”和“票务组织”专项计划推进各项工作。

(9)施工验收组:负责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按“施工介入”和“验收接管”专项计划推进各项工作。

(二)运营筹备主要工作

1.人力资源筹备:开展有关人力资源专题研究;编制人力资源需求规划;编制并实施人员招聘、培训计划;编制人力资源管理文本。

关键点:(1)选拔、招聘第一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具体数量见下表),包括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和核心技术管理人员、生产一些车间和班组负责人、动车司机(机械师)和调度等核心生产岗位人员,上述人员前期主要来源于国铁;(2)建立后续人才培养机制,主要立足于学校订单班培养和企业内部培训相结合。

莞惠线人员构成表

岗位定员来源一

现有人员培训

来源二

学校订单班

来源三

引进人才

调度26 6 20

动车组司机80 80

随车机械师64 64

车站运转160 100 50 10

车站客运488 100 378 10

客运乘务员104 94 10

生产人员合计922 206 522 194

管理服务人员

合计

74 34 40

莞惠线合计996 240 522 234

注1:由于运输设备设施维养初期采用委托市场第三方模式运作,因此,生产人员此处不安排定员,但相关专业管理人员根据委托第三方情况不同,予以适当考虑。

注2:由于后续还要开通其它城轨线路运营,初期开通的线路人员定员可以适当从宽,作为人才储备。

注3:从事既有线调度工作人员,经240学时动车组调度员培训,考试合格后可上岗。动车组司机和机械师由于培养周期至少4年以上,初期只能引进人才。车站运转、客运人员以及客运乘务员,从事既有线相关工作经历人员,经过180学时培训,考试合格后可上岗。

2、技术和管理筹备

(1)组织编制运营管理各类规章、制度、办法、标准、作业程序、操作手册、抢修抢险应急指南等,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体系。

(2)开展行车组织技术专题研究,制定行车组织办法;编制行车类有关技术文本,编制行车组织方案和设备故障情况下的运营演练方案,组织查定有关车站技术作业时间标准,组织制定行车岗位职责和作业标准,编制列车运行图。

开展乘务组织技术专题研究,制定乘务组织办法和有关乘务工作管理制度,制定乘务组织方案,组织制定客运乘务岗位职责和作业标准,制定特殊情况下的乘务组织预案,根据乘务组织方案和预案进行实际演练。

(3)开展客运组织技术专题研究,制定客运组织办法;编制客运类有关技术文本,编制客运组织方案,编制客运相关演练方案。

(4)开展票务组织技术专题研究,制定票务组织办法和有关票务工作管理制度,制定票务组织方案,组织制定票务岗位职责和作业标准,制定突发客流等特殊情况下的票务组织预案,组

织对自动售票系统进行演练。

(5)开展营销策划专题研究;参与制定城际轨道交通票务政策,并组织对服务人员进行票务政策培训;策划、实施新线开通的促销活动,组织编制车站总体规划及宣传策划方案,根据车站总体规划及宣传策划方案组织车站具体实施。

(6)开展动车维修组织专题研究,确立维修组织办法;组织制定动车维修生产机构管理职责,制定动车组有关一二级检修、专项检修、随车乘务和检修检测设备等专业维修管理技术文本,制定动车组一体化维修组织方案及各类应急预案和动车维修的联调联试方案。

(7)开展综合维修组织专题研究,确立维修组织办法;组织制定综合维修生产机构管理职责,制定有关工务、供电、通信、信号、AFC等专业综合维修管理技术文本,制定综合维修组织方案及各类应急预案和综合维修的联调联试方案。

3.后勤保障筹备

(1)做好物资需求及供应规划工作(确立物资所需类别、数量、到位时间及采购和发放方式,落实资金预算总量、来源)。

(2)编制物资资金使用计划,编制并实施物资采购计划,编制物资管理文本。

(3)规划后勤保障的管理职能和职责,制定后勤管理制度,编制并实施包括食堂、公寓、保洁、通讯、办公场所等保障工作计划。

4.工程验收、接管

工程验收专指工程建设过程中由监理或建设单位组织的分部、子单位、单位工程验收(不包括工程竣工验收),其主要工作包括建立验收组织,依据相关工程验收标准,参与工程验收工作,负责设备设施接管,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安全评估以及环保、卫生防疫、消防验收等工作。

5、系统联调和试运行

系统联调”是指在轨道交通工程单专业系统调试基础上,两个专业及以上的多专业系统联合调试工作;“试运行”是指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完工后,冷、热滑试验成功后,具备开通基本条件,由建设单位组织建设和运营单位共同对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测试和调试的不载客的列车运行活动。其主要工作包括负责保障列车运行调试的线路环境,线路封闭、场地封闭、车辆看守,保证行车安全,并负责设备设施接管及试运行调试计划和施工计划的统筹安排,必要时对多专业交叉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进行调度、指挥。

(三)关键时间节点

1.2013年11月1日在珠三角城轨公司领导下,以地铁公司为基础成立运营公司运营筹备组。

年12月底建立运营筹备各模块工作组,全面启动运营筹备工作;

年2月底完成运营机构设计、人力资源需求规划;与相关院

校就订单班问题和培训地铁公司既有人员达成意向;确定动车司机、调度等培养周期长的关键工种的培养方案并着手实施。

4.2014年10月31日莞惠试验段满足试验要求,试验段所需技术文本完成,试验段所需物资到位,全线各关键岗位人员招聘到位(试验段人员2014年5月底前到位);可进行试验段联调联试

2014年1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试验段联调联试,完成技术文本定稿发布工作,运营物资采购到位

2015年1月1日2015年5月30日莞惠和佛肇完成各专业验收交接阶段,全线各岗位人员招聘到位(全线系统联调前6个月),完成各岗位人员岗前培训(全线系统联调前3个月);

2015年6月1日2015年11月30日联调联试阶段

2015年12月1日2015年12月30日不载客试运行阶段,申请安全评估;

9.2015年12月31日莞惠、佛肇开通试运营

(四)关键事项说明

1.人力资源

按照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各线建成开通的先后时间,在2015年底建成开通莞惠线,所需运营从业人员测算约为1000人,作为首条开通运营线路,地铁公司可派出200人左右在岗员工,经过转岗培训可投入运营,预计珠三角城际公司和省铁投集团可派出几十名管理和专业人员外,所缺口的人员在750名

以上,所缺人员中的25%(主要是动车司机、调度等培养周期长的关键岗位人员,从事铁路专业的可胜任管理岗位的高级专业人才以及生产岗位的班组长)主要从国铁在岗人员中招聘,其他人主要从大中专学校中用订单班形式招聘。人员培训主要通过建立企业自身的培训中心和利用大中专学校培训力量双管齐下进行,确保上岗人员的素质。

2.整章建制

城际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采用了大量的新设备和新技术,科技含量高,其线路固定设备和行车移动设备的选型和技术标准以及运营模式和组织架构等既不同于国铁,也不同于地铁,具有城际轨道交通的行业特殊性,其工程设计技术标准、运营管理制度、专业技术标准以及各种规章、制度、作业办法都必须从零开始进行制定和不断完善。但考虑到与广珠城际的相似性,在建立规章体系时,可以广珠城际规章体系为基础,充分整合厂家、院校(包括设计院)和自身力量,制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自身的规章体系。

3.运输设备设施维养

在过渡期,原则上将运输设备设施的维养委托给市场上有资质的第三方,以减轻运营筹备和运营初期的压力。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投资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项目概论 (1) 一、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7)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产品说明 (16) 第三章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项目市

场分析预测 (16)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6)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6) 二、厂址选择方案 (17)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8)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0) 一、建设内容 (20) (一)土建工程 (20) (二)设备购臵 (21) 二、建设规模 (21)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2)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2)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2) (二)原辅材料来源 (22)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 二、基本生产条件 (24)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5) 二、工艺技术方案 (26)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6) (二)技术保障措施 (26)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6)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7)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环境评价报告书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东莞段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11年9月武汉

1 工程概况 1.1 项目工程范围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东莞段工程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和东莞市境内。线路自广深四线新塘站CK36+600附近引出,终点为洪梅站广州端DK26+000,正线全长17.934km,另含既有广深III、IV线改建工程2.122km,莞惠线望洪站及相关工程2.441km,东北联络线0.995km;设新塘、中堂、望牛墩、望洪(莞惠线、穗莞深共用站)4座高架车站;新建中堂动车运用所;新建望洪牵引变电所1座,设计速度目标值140km/h,采用电力牵引。设计年度:近期2023年,远期2033年。

1.2 主要技术标准 1.3 线路工程 线路自广深铁路III、IV线新塘火车站附近引出后,折向东南跨越广深铁路,在港口大道北端设新塘站,与广州规划地铁13、16号线十字交叉换乘,出新塘站后一路高架,沿港口大道前行,跨东江北干流后进入东莞境内,在中堂镇境内跨倒运海水道、中堂水道,望牛墩镇境内跨洪屋涡水道,之后线路沿望洪公路进入洪梅,在洪梅大道与西部快速干道交叉处设望洪站,与佛莞城际、莞惠城际十字交叉换乘。线路全长17.934km。 1.4 车站工程 共设置新塘、中堂、望牛墩、望洪(莞惠线、穗莞深共用站)4座高架车站,详见下表。

表2-2 车站设置对照一览表 1.5 轨道工程 除广深线改建段采取有砟轨道外,其余采用60kg/m钢轨、WJ-8B系列扣件,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道床采用无砟轨道。 1.6 桥涵工程 本次工程调整正线桥梁全长17.376km,占线路比例96.9%,在东江北干流共设有8个水中墩。 新增莞惠线及东北联络线均为高架线路形式。 1.7 电气化工程 全线新建望洪牵引变电所1座,新建新塘1座分区所。 全线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供电电压为单相工频25kV;接触网悬挂类型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 1.8 动车运用所 本次工程调整新建中堂动车运用所,动车运用所与综合维修车间合并设置。动车运用所呈二级二场纵列式布置,承担本线动车组的一二级检修,检查库与存车场咽喉处设置生产生活房屋;综合维修车间负责穗莞深城际基础设施的日常检测、巡检及保养、临时补修和小型抢修作业,并配合大型养路机械作业。

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编制技术指引

附件2 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 编制技术指引(试行) 1 总则 1.0.1 为规范和指导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深度, 依据《城乡规划法》、《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条例》、《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制定本技术指引。 1.0.2 经批准的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以下简称“站场TOD综 合开发规划”)是编制、调整相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站场TOD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方案的依据。 1.0.3 本技术指引自颁布之日起试行。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对本技术指引 的实施效果及时进行评估总结,并根据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际轨道站场综合开发工作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修订。 1.0.4 本技术指引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解释。 2 成果构成及深度 2.1 成果构成 2.1.1 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说明书和图纸。 2.1.2规划文本对规划内容进行简练的条文式的概括表述,是规划实施管理的依 据。一般包含总则、规划范围(含协调区和核心区)、功能定位、土地使用性质、建设用地强度、道路交通规划、城市设计及实施措施,并应注明强制性条款。

2.1.3 规划说明书是编制规划文本的基础和技术支撑,是体现规划分析、论证过 程的技术性报告。规划说明书应介绍站场及其所属城际轨道线路的基本情况,从区域关系、用地条件、相关规划要求、相关方面诉求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阐述规划依据和原则,论证规划定位和功能构成,明确协调区和核心区的范围,提出协调区的土地使用、道路交通及公共空间规划方案,提出核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方案,划定省市合作开发备选用地和启动区的范围及主要技术指标,就规划实施的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2.1.4 根据规划文本和规划说明书的表达需要,参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要求, 绘制相关分析和规划图纸,分别作为规划文本和规划说明书的附图。 2.2 编制深度 2.2.1 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一般针对城际轨道的单个站场开展,其编制深度参 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般规定,重点研究站场TOD综合开发的区域意义和功能定位,落实低碳、便捷、紧凑、人本等TOD开发理念在土地使用、交通组织、公共空间等方面的要求,对核心区的空间形态作出概念性设计,并提出规划实施措施安排,而对市政工程、公共配套设施的具体规划内容一般从略。如采用省市合作开发方式的,要着重研究并明确省市合作开发备选用地的范围及规划控制要求。 2.2.2 规划控制内容分为强制性规定(在文本中应以下划线标示)和引导性规定。 其中,强制性规定一般包括: A功能定位 B用地布局原则 C土地混合利用原则 D开发强度分区 E站场交通接驳设施规模及布局要求 F道路网密度 G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设施布局要求 H省、市合作开发备选用地及启动区的范围和规模

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_2035)(草案)

今日,乐居拿到一份由市规土委制定的《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满满46页亮点太多。 据规划显示,到2035年全市城市轨道共32条,其中市域快线8条,总长425. 9公里,普速线路24条,总长839.1公里。与将有10条线路衔接,与共3条线路衔接。同时,在地区规划了7条城际线路,形成约278.4公里的城际线网,形成了城际线、市域快线、普速线路三层次的轨道线网体系。 本次规划围虽是市行政区围,但研究围拓展到了、、、、、和深汕合作区等地。规划还提出,要不断强化与莞惠和、“3+2”经济圈、特别是深汕合作区的辐射带动力。 以下是乐居提炼的重点信息,这也许是你最新的买房指导路线图。 △市轨道线网总体方案(2016-2035)

△市轨交线网总体布局一览 来源| 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新浪房产综合整理 请注明 1、在现有5条快线基础上再增3条快线

△新增及调整快线一览 在既有6号线及支线、11号线、13号线、14号线、18号线5条市域快线的基础上,新增3条中心区对外放射的市域快线。新增和调整线路具体如下: (1)调整6号线支线南延至光明城:6号线支线由翠湖站延伸至光明城站,延伸段长约4.8公里。 (2)调整11号线至福华路布设:11号线东段沿福华路至大剧院,调整后线路全长约57.1公里。 (3)调整14号线南延至福田会展中心西:14号线由岗厦北延至福田会展中心西,线路全长53.7公里,延伸段长约1.8公里。 (4)调整18号线南延至盐田路:线路自平湖枢纽经白泥坑、横岗南延至盐田路(与8号线换乘),线路长约65.5公里。

珠三角城际铁路运营公司筹建方案717

关于珠三角城际铁路交由广东地方铁路公司 运营的建议(建议改为:关于广东地方铁路公司介入珠三角城际铁路运营的建议) 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9年修订)》,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将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覆盖珠江三角地区主要城市的“三环八射”城际交通网络,建成城际铁路(以下简称城轨)16条,里程1478公里, 除已经建成的广珠城际、广佛地铁外,还有14条线路、1298公里需要建设, 目前在建的项目有穗莞深、莞惠、佛肇、广清等城际线。根据建设进度预测,莞惠线和佛肇线将于2015年12月开通,城轨运营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因此,我们建议上级考虑将莞惠和佛肇线交由广东地方铁路公司(以下简称地铁公司)运营,即以地铁公司为平台成立珠三角城轨运营公司(以下简称运营公司),在珠三角城轨业主领导下,负责珠三角城轨(第一阶段是莞惠线和佛肇线)的行车调度指挥、客运组织和服务、运输设备设施维修养护业务。 一、广东地方铁路公司概况(本条已删第一点) 广东省地方铁路公司系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省铁投集团”)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5552万元,成立于1962年,前身是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下属的广东省地方铁路总公司,1997年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划转广东省新成立的广东省

铁路集团公司,但直到现在,地铁公司管内的两条线路一直与国铁京广线互联互通,日常运输生产由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具体指挥。地铁公司已有51年从事铁路客货运输及配套服务的历史,车机工电辆等铁路运营工种齐全,从业人员数969人(人员构成情况见下表),作为综合性铁路运营企业具备从事城轨运营的基础。(建议增加管辖线路及业务介绍) 地铁公司人员构成情况表 分类标准员工人数(名)合计(名) 专业行车230(含调度9),客货运66,机车车辆47(含司机40),电务28,工务240,管理203,其他153。967,其中男801,女166 学历本科及以上63,大专177,中专技校109,高中243, 初中375 技术职称高级2,中级26,初级74,其他865 年龄30岁及以下118,31-40岁201,41-50岁415,51岁 以上233 二、地铁公司负责城轨运营的可行性及利弊分析(本条改动较大,仅供参考) (一)可行性 1.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生产布局能满足独立运营的条件。根据部省合作会议纪要和相关设计资料说明,目前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生产布局规划满足了“可独立可委托”的运营条件。部分规划项目建设进度不能满足前期开通线路的运营需要,可利用广铁集团公司现有运营设施进行过渡。如:珠三角调度指

珠三角城际轨道2020年规划

广州地铁及珠三角城际轨道2020年规划(2009年12月) 本文根据二○○九年十二月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写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后称《规划》来编辑。 《规划》包括轨道交通、公路、港口、航道、民用机场等,不包括管道。 《规划》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九市,并考虑与港澳地区和周边地区的衔接。规划期至2020年。 本文以广州地铁及城际轨道交通(含部分国铁)为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30年多来,轨道交通形成以广州为中心,以京广、京九、广深、广茂为主要干线的铁路骨架;武广、厦深、贵广、南广、广深港等干线铁路及广珠、广佛、穗莞深、佛肇等城际轨道交通正在建设;广州、深圳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一步加快。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不足,网络布局不完善,铁路网络规模小,运输通道能力不足,珠江口西岸地区尚无铁路运营,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基本实现交通运输一体化。形成以广州为中心,连通区内所有地级以上市的城际轨道交通和快速干线铁路网络架构。到2012年,城际轨道交通营运里程约达580公里。 到2020年,全面实现交通运输一体化。形成网络完善、布局合理、运行高效、与港澳及环珠三角紧密相连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珠江三角洲“三环八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公交“一卡通”全面延伸到城际轨道等公共交通领域,一体化管理体制障碍基本消除。到2020年,城际轨道交通营运里程约达1480公里。 主要任务: 一是加快建设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网络。2012年形成以广州为中心,连通区域内所有地级以上市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构架;2020形成“三环八射”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并以此为骨干形成区域快速公交走廊。重点建设广州-东莞-深圳、广州—珠海、广州-佛山、佛山-肇庆、东莞-惠州、佛山—东莞、广州-佛山-江门-珠海、广州-清远、深圳-惠州等城际轨道交通项目。 二是进一步完善干线铁路网络。2012年实现珠江三角洲地级以上市通铁路,形成以广州为中心,与周边地区紧密衔接的铁路运输网络。2020年珠江三角洲铁路网络更趋完善,运输能力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加快建设武广客运专线、广深港客运专线、厦深铁路、贵广铁路、南广铁路、广珠铁路等项目。 三是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继续推进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2012年,广州和深圳基本形成通达性强、服务水平较高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民航机场集疏运系统方面,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重点推进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广清城际轨道项目、肇庆至花都高速公路、广州北三环高速公路珠外环高速等项目建设;深圳机场重点推进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

两种城际铁路设计思路的对比分析

两种城际铁路设计思路的对比分析 【摘要】从城际铁路的主要特征、功能定位、主要技术标准等方面对比分析了铁道部投资建设(或省部合建)的城际铁路与广东省投资建设的城际铁路的主要设计思路,指出了两种城际铁路发展模式的不同点并剖析了原因。结合城际客流的主要特征,对我国两种城际铁路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关键词】城际铁路;设计思路;发展模式;对比分析 目前,除了国家级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外,部份省市从地域的角度分别规划了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海西城市群、滇中城市群等。城际铁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构建城市群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城市群的现代化标志之一。随着“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八纵八横”高标准、大能力铁路通道的建成,未来的铁路建设,除了加大路网密度外,重点是各城市群中的城际铁路。 目前我国已建成运营的、正在建设的和即将建设的城际铁路,按投资主体和所执行技术标准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暂称为A类)是以铁道部为投资主体或省部合建的城际铁路,所执行的技术标准是时速200~350km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标准;另一类(暂称为B类)是以广东省政府为投资主体建设的城际铁路(如穗莞深城际铁路),所执行的技术标准是广东省制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设计暂行规定》(这个技术标准更接近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标准)。由于投资主体、管理体制的不同,以及对城际铁路概念理解的差异,形成了两套不同体系的技术标准。为此,有必要通过分析两类城际铁路的特征、功能定位、主要技术标准选择等,为城际铁路的建设和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

珠三角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008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中央18个相关部委180多位研究人员和政策官员到广东深入调研,在广东省有关部门、各市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全力配合下,历时五个月,形成了《珠江三角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把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交通运输及城市轨道为重要内容之一)作为重点任务之一进行了阐述和要求,并提出重点建设一批重大交通项目,例如广深港高速铁路,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这些举措为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和艰巨挑战。 其中,《规划纲要》中对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陈述如下: (1)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网络完善、布局合理、运行高效、与港澳及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紧密相连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亚太地区最开放、最便捷、最高效、最安全的客流和物流中心。 (2)尽快建成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完善区内铁路、高速公路和区域快速干线网络,增强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交通联系。重点建设环珠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中山至深圳跨珠江口通道、港珠澳大桥、深港东部通道、广深港高速铁路、沿海铁路、贵州至广州铁路、南宁至广州铁路,以及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 一、珠三角区域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珠三角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是以1993年12月28日动工兴建的广州一号线为开端,发展至今已相当繁荣。 目前,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已开通多条地铁,珠三角各城市间的城际轨道交通已运行和正在建设、筹建的线路不计其数。据统计,目前运行的广州地铁有8条线,以及多条线在规划和建设中,目前开通的有这几条线: 1号线:广州东站-西朗。 2号线:广州南站-嘉禾望岗。 3号线主线:天河客运站-番禺广场。 3号线北延线:机场南-体育西路。 4号线:黄村-金洲。 5号线:滘口-文冲。 8号线:凤凰新村-万胜围。 广佛线:魁奇路-西朗。 APM线(严格来讲不能算地铁):林和西-赤岗塔。 而深圳地铁全线开通的已有5条线,分别如下: 1号线续建段深大站-深圳机场站 6月15日(罗湖站至深大站已开通)

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发展总体规划纲要11.16

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发展总体规划纲要11.16

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发展 总体规划纲要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一、总则 (4) 1.1制定目的 (4) 1.2法律地位 (4) 1.3规划依据 (4) 1.4指导思想 (5) 二、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7) 2.1战略定位 (7) 2.2发展目标 (8) 三、总体部署 (9) 3.1区域级功能节点 (9) 3.2城市级功能节点 (11) 3.3片区级功能节点 (12) 四、 TOD发展规划指引 (12) 4.1基本要求 (12) 4.2土地使用规划指引 (14) 4.3交通组织规划指引 (16) 4.4城市设计规划指引 (19) 五、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的技术规定 (21) 5.1成果构成 (21) 5.2编制内容 (22) 六、综合开发机制与支持政策 (25) 6.1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机制 (25) 6.2完善支持政策体系 (27)

一、总则 1.1制定目的 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出发,为加强对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发展的规范和引导,积极稳妥推进城际轨道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引领区域空间发展模式创新,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1.2法律地位 本规划纲要是指导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 发展的行动纲领,按照本规划纲要分批制定的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是编制、调整相关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站场TOD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方案的依据。 1.3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 (3)《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条例》

穗莞深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08年11月武汉

目录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平面示意图 1 总论 ............................................................................................................. 1.1 项目概况............................................................................................... 1.2 评价目的............................................................................................... 1.3 编制依据............................................................................................... 1.4 评价指导思想....................................................................................... 1.5 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 ........................................................................... 1.6 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 ......................................................................... 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 2.1 工程概况.......................................................................................... 2.2 工程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 2.3 工程污染源分析 .............................................................................. 3 沿线环境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 3.2 社会经济环境 .................................................................................. 3.3 沿线环境概况 .................................................................................. 4 污染控制措施及生态保护初步方案 ....................................................... 4.1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 4.2 振动污染控制措施 .......................................................................... 4.3 水污染控制措施 .............................................................................. 4.4 施工扬尘控制措施 4.5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措施................................................................... 4.6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5 评价结论......................................................................................................

铁路行车组织方案.

. . .. . 至增建二线工程NBSG-6标 行车组织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三局集团南昆线南百段增建二线施工六标 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六年八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1 - 二、工程概况............................................. - 1 - 三、编制目的............................................. - 1 - 四、作业围............................................... - 2 - 五、作业事项............................................. - 2 - 六、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 - 3 - 1.目标、指标........................................ - 3 - 2.安全管理措施...................................... - 3 - 2.1既有线施工工作制度............................ - 3 - 2.2既有线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 3 - 2.3封锁线路要点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 5 - 2.4既有线轨道车运行安全规定...................... - 6 - 2.5既有线梯车及单轨车的使用符合下列规定.......... - 7 - 2.6既有线确保施工行车安全的保证措施.............. - 8 - 3.轨道机械安全施工作业应做到以下规标准:............. - 10 - (1)出乘前应做到: ............................. - 10 - (2)出乘与挂车应做到 ........................... - 11 - 3.1发车和运行应做到............................. - 11 - 3.2调车作业应做到............................... - 14 - 3.3到达、进站应做到............................. - 15 - 八、轨道车运行运用管理.................................. - 16 -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复习重点)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 第一章物流运输管理基础知识 主要知识点: 了解运输的地位与功能 了解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熟悉各种运输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掌握运输市场及运输成本 第一节物流运输的概述 一、物流运输的概述 (一)、运输的概念 1、概念 一般来说,运输是指在不同地域围,以改变实体空间位置为目的的一切活动。广义的运输经营活动还包括货物集散、装卸搬运、中转仓储、干线运输、配送等。 理解: ①实体借助于运力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的活动。运输过程虽然不生产新的物质产品,但它可以创造货物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从而达到物质产品增值的效果。 ②本课程所介绍实体专指流通领域的货物和产品运输。 (二)、运输的地位 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行。马克思将运输称为“第四个物质生产部门”是将运输看成是生产过程的继续。尽管它不创造新产品,但它使生产能继续下去,使社会再生产不断推进。

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 场所效用指:同种“物”由于空间场所不同,其使用价值的实现程度则不同,其效益的实现也不同。例如:的新鲜水果,通过运输提高了物品的使用价值。 4、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第一利润源泉:降低资源消耗 第二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利润源泉:物流领域 (三)、运输的功能 1、产品转移功能 运输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将物品转移到指定地点。 2、产品临时储存功能 运输过程中可以将运输工具(车辆、船舶、飞机、管道等)作为临时的储存设备。二、运输与物流各环节的关系 (一)运输与装卸的关系 运输活动必然伴随着装卸活动。装卸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运输活动的顺利完成与否。同时,装卸又是各种运输式的衔接环节。 (二)运输与储存的关系 储存保管是货物暂时停滞的状态,是货物投入消费前的准备。货物的储存量虽直接决定于需要量,但货物的运输对储存也会带来重大影响。尽量降低库存量,缩短货物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对于节省物流费用,增加利润收益有一定帮助。 (三)运输与包装的关系 货物包装的材料,规格,法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运输。作为包装的轮廓尺寸应该充分与运输车辆的廓尺寸相吻合。这对于提高货物的装载率有着重要意义 物流基础模数 600×400 第二节物流运输的式

广州市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广州市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广州市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项目概论 (1) 一、广州市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广州市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广州市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项目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广州市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7)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广州市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广州市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项目产品说明 (16) 第三章广州市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项目

市场分析预测 (16)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6)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6) 二、厂址选择方案 (17)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8)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0) 一、建设内容 (20) (一)土建工程 (20) (二)设备购臵 (21) 二、建设规模 (21)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2)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2)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2) (二)原辅材料来源 (22)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 二、基本生产条件 (24)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5) 二、工艺技术方案 (26)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6) (二)技术保障措施 (26)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6) 广州市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项目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7)

新建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新塘至洪梅段、洪梅至深圳机场段

新建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新塘至洪梅段、洪梅至深圳机场段项目建管甲供物资桥梁防水卷材、桥梁防水涂料、 综合接地电缆、桥梁伸缩缝采购招标 综合接地电缆包件补充公告 现对新建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新塘至洪梅段、洪梅至深圳机场段项目建管甲供物资桥梁防水卷材、桥梁防水涂料、综合接地电缆、桥梁伸缩缝采购招标项目(招标编号:WZ-2015-18,交易中心编号:JG2015-4071-003)的“SGS-ZHJD01 综合接地电缆”包件补充公告如下: 1.“SGS-ZHJD01 综合接地电缆”包件的投标人资格条件第4点“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变更为:“(1) 投标物资须拥有“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或原“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颁发的CRCC认证证书;(2)投标人须具有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依据《铁路贯通地线暂行技术条件》(铁运〔2012〕241号(TJ/DW142-2012))出具的招标物资质量合格检验报告。(3)投标人须具有有效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SGS-ZHJD01 综合接地电缆”包件的购买招标文件时间延长至2015年7月17日(法定公休日、法定节假日除外)。 3. 招标文件P20《投标人须知前附表》第1.9.2条,原为:“投标人提出问题的截止时间:2015年7 月13日17 时00分”,现改为:“投标人提出问题的截止时间:2015年7 月13日17 时00 分;SGS-ZHJD01 综合接地电缆包件投标人提出问题的截止时间:2015年7 月20 日12 时00 分”。

原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与本补充公告有不符之处,以本补充公告为准。未涉及内容仍以原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为准。 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2015年7月10日

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3篇习题解析

第三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A. 列车编组计划 B.列车运行图 C. 技术计划 D. 运输方案 2.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单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车站进行 B. 在单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车站进行 C. 在双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车站进行 D. 在双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车站进行 3.在列车运行图上,()的交点即为列车到、发、通过车站的时刻。 A. 横线与竖线 B. 横线与斜线 C. 竖线与斜线 D. 斜线与斜线 4.在列车运行图上,蓝单线加蓝圈表示()。 A. 行包专列B"五定"班列. C. 冷藏列车 D. 路用列车 5.在列车运行图上,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填写在()。 A. 进站一侧的锐角内 B. 出站一侧的锐角内 C. 进站一侧的钝角内 D. 出站一侧的钝角内 BCBBB 6.在列车运行图上,竖直线表示()。 A. 车站中心线 B. 车站进站信号机 C. 车站出站信号机 D. 时间 7.在列车运行图上,水平线表示()。 A. 车站中心线 B. 车站进站信号机 C. 车站出站信号机 D. 时间 8.在列车运行图上,斜线称为()。 A. 列车运行线 B. 列车出发线 C. 列车到达线 D. 列车通过线 9.某区段的列车运行图为追踪运行图,该区段不可能是()区段。 A. 双线 B. 单线 C. 自动闭塞 D. 半自动闭塞 10.根据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所查定的区间运行时分称为()。 A. 纯运行时分 B. 纯通过时分

C. 起车附加时分 D. 停车附加时分 DAADA 11.机车担当与基本段相邻两个区段的列车牵引任务,除了需要进折返段整备外,机车 第一次返回基本段所在站不入段,继续牵引列车向前方区段运行,到第二次返回基本段所在的站时,才入段进行整备作业,这种运转交路称为()。 A. 肩回运转交路 B. 半循环运转交路 C. 循环运转交路 D. 环形运转交路 12.机车在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由各项因素组成,其中占时最长的是()。 A. 到达作业 B. 出发作业 C. 出、入段走行 D. 段内整备作业 13.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车站办理必要的作业所需时间,另一 部分是列车通过()所需要的时间。 A. 站间距离 B. 制动距离 C. 进站距离 D. 进站信号机至车站中心线的距离 14.连发间隔时间有两种类型,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A. 第一列车是否在前方站通过 B. 第二列车是否在前方站通过 C. 第一列车是否在后方站通过 D. 第二列车是否在后方站通过 15.在车站办理两列车的到、发、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间隔时间。 A. 列车 B. 到发 C. 会车 D. 车站 BDCDD 16.在三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通常需要相隔()闭塞分区。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17.在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至少需要相隔()闭塞分区。 A. 一 B. 三 C. 五 D. 七 18.在追踪运行图上,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为间隔。 A. 区段 B. 闭塞分区 C. 站间区间 D. 所间区间 19.能力比较图是将()相比较。 A. 现有通过能力与设计通过能力 B. 现有通过能力与最终通过能力 C. 现有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 D. 设计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

铁路货物组织模式

各国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 摘要:铁路在我国货物运输的发展历程中,曾长期处于重要的骨干地位。随着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逐步发展和完善,过去相对薄弱的公路、水运尤其是海运等现代运输方式,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把握机遇,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打破了铁路在货运中的垄断地位,合理分流了部分铁路货流,扩大了货运市场份额,改善了我国货运市场结构,应该说这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交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反映出铁路发展迟缓、机制僵化、缺乏创新,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由此而造成的市场份额缩小、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应该说这些并不是交通发展的必然,与铁路自身发展策略、管理体制、营销方式、服务能力等方面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正常运行有密切关系。当前铁路正在实施跨越式发展,如何巩固和发展铁路在我国货物运输中的骨干地位,应是铁路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铁路货物运输呈现重载化、快捷化、物流化、信息化的趋势。通过创新运输组织模式、增加列车重量、加快列车运行速度、发展多式联运、提高信息化水平等举措,铁路在货运市场中的地位和份额得到有效巩固,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国铁路实施优化运输组织、挖潜扩能、建设新线等一系列举措,特别是客运专线建成后逐步实施客货分线策略,既有线货运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释放,全路运力紧张局面将逐渐得到缓解。与国外铁路货物运输相比,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大部分运力用于重点物资运输,铁矿石、焦炭、钢材类货物,运输供求形势十分紧张。京沪、京广、京哈、陇海等主要干线以及进出西南、东北地区的主要通道,线路通过能力利用率均已达到或接近100%。主要煤运通道大秦铁路的年运量2008年实现3.4亿t,是设计能力的3.4倍。长途、大宗货物的供求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突出。因此,研究和借鉴国外铁路在货物运输能力相对充裕、各种运输方式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况下,货运产品、运输组织、营销措施、技术手段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铁路调整优化货运结构、推进货运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货物运输特点组织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1 国外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特点 1.1 增加列车牵引质量,实现货运重载化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计算机技术等在铁路的广泛应用,世界铁路重载运输技术及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列车牵引动力向大功率交流传动发展,货车向大轴重发展,列车制动向机车同步控制技术发展。国际重载协会对重载铁路的认定标准一再提高,将列车质量由“至少达到5 000 t”(1994年)变为“不小于8 000 t”(2005年),列车轴重由“25 t及以上”(1994年)变为“27 t以上”(2005年),年运量由“在长度至少为150 km的线路上年运量不低于2 000万t”(1994年)变为“在长度不小于150 km线路上年运量不低于4 000万 t”(2005年)。 目前,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印度、南非、俄罗斯、瑞典和美国等国都已开行重载列车,重载运输的世界纪录也一再被刷新。迄今为止,世界铁路列车牵引质量的最高试验

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编制技术指引(试行),粤建规函〔2012〕793号

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 编制技术指引(试行) 粤建规函〔2012〕793号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清远市人民政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沿线综合开发的重要工作部署,根据省政府《关于完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机制的意见》(粤府函〔2012〕16号)关于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统筹TOD综合开发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结合《城乡规划法》、《广东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条例》、《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商省有关部门,现印发《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技术指引(试行)》以进一步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明确站场TOD规划的编制主体和对象 (一)规划编制主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城际轨道站场所在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是单个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编制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规划编制的组织、论证及经费安排等工作。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省铁投集团)、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下称珠三角城际公司)配合参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以及省有关部门按职能予以督促和指导。 (二)规划对象。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成熟一批、建设一批”的要求,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复、线位及站场位置稳定后的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应及时启动相应站场的TOD综合开发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实现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 综合开发规划的全覆盖。 (三)规划范围。以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为中心、半径800米左右用地为基础,结合周边规划路网、自然地理界线、行政界线、地籍权属界线及相关政府部门意见等,划定规划范围。其中尚未划拨、出让的国有土地,或需要调整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才能用于开发建设的土地,原则上应纳入省市合作开发备选用地。 二、明确站场TOD规划编制的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优化布局,保障区域的转型升级。各站场规划要切实按照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要求,采用TOD开发模式推进土地综合开发,引导人口、产业和技术等各类要素集聚,将城际轨道交通沿线建设成为珠三角区域践行新型城市化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