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

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
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

《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54 学分:3

第一部分相关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是电子工程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智能仪器在通信、家电、自动控制、仪器仪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微处理器系统使电子仪器实现智能化的具体方法,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课程的任务:使学生掌握智能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具备智能仪器的初步应用能力,为将来从事智能仪器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智能仪器课程侧重讨论智能仪器实际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方法与技巧。旨在使学生运用所学的微型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解决现代电子仪器开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具备能够设计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系统的能力。

本课程中既有硬件的原理和组成,又有针对硬件的软件编程,软件与硬件必须同时兼顾。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研究智能仪器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分析方法,以单元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为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对智能仪器各组成单元的基本工作原理、性能指标以及它们在整机中的作用形成明确的认识。

2、掌握这些单元电路的分析、计算和设计方法,以及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学时少,内容多,技术发展快,实践性强等的特点,应采取探讨式和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以课堂为主。

重点:人机接口电路、通信接口电路和软件编程。

难点:智能仪器的应用。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学习本课程主要涉及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以及微机原理课程中有关接口和汇编程序、微机控制方法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因此,应当尽可能地在先修《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和《微机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为有关智能仪器系统设计方面的课题打下必要的基础,是该专业学生的毕业前的综合性设计课程。

五、学时分配

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为46学时,实验教学时数为8学时。

六、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测验及作业等)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教材与参考书

1、使用教材:

赵茂泰主编《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

2、主要参考书:

(1)张大彪等主编《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1第一版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

第一章导论(4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智能仪器及测试系统的发展;掌握智能仪器的设计要点;熟悉智能仪器的组成及特点。

教学重点:智能仪器的组成及特点、智能仪器的设计要点。

教学难点:智能仪器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

1、智能仪器的组成及特点

2、智能仪器及测试系统的发展

3、智能仪器设计的要点

第二章智能仪器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6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A/D转换器概述,积分式A/D转换器与微处理器接口;掌握逐次比较式A/D转换器与微处理器接口,高速模拟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熟悉智能仪器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

教学重点:积分式A/D转换器与微处理器接口,逐次比较式A/D转换器与微处理器接口。

教学难点:输入通道、输出通道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

1、A/D转换器概述

2、逐次比较式A/D转换器与微处理器接口

3、积分式A/D转换器与微处理器接口

4、高速模拟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

5、数据采集系统

第三章智能仪器人机接口(4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键盘与接口,LED显示及接口;掌握微型打印机及接口;熟悉键盘/LED显示器接口设计,CRT显示及接口连接。

教学重点是键盘/LED显示器接口设计,CRT显示及接口。

教学难点是键盘/LED显示器接口设计。

二、教学内容

1、键盘与接口,LED显示及接口

2、键盘/LED显示器接口设计,CRT显示及接口

3、微型打印机及接口

第四章智能仪器通信接口(6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GPIB通用接口总线协议,串行通信总线协议;掌握GPIB接口电路的设计,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熟悉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

教学重点:GPIB接口电路的设计。

教学难点: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

1、GPIB通用接口总线

2、GPIB接口电路的设计

3、串行通信总线术

4、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

5、【实验一:放大器和滤波电路实验(训)】

实验项目简介:该实验为学生必做的、验证型实验。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根据被测

对象或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幅度大小、频率范围等特性,结合所设计仪器采集系统的技术指标,运

用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课程所学的有关知识,设计并实现仪用放大器和抗混叠滤波器。

实验目的:

选择合适的运算放大器和阻容器件实现所设计的电路,掌握电路调试方法和主要技术指标的

测试,比较理论计算和实际电路达到指标的差异,分析其原因,提高对信号的滤波处理认识。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内容:

有源或无源RC滤波电路是常用的电路,本实验要求在仪用放大器的输出后,接二阶有源RC

低通滤波器(压控电压源二阶滤波器),要求截止频率为1kHHz,根据模拟电路理论初步确定R、C

的值,并通过Multisim对设计的滤波器进行调整,确定各个元件的参数。

实验方式与注意事项:注意电压值的大小及电容的极性。

实验预期效果:实现信号的放大及滤波的处理。

第五章智能仪器典型处理功能(8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硬件故障的自检和仪器测量精度的提高措施;掌握理解测量数据的标度变换;熟悉自动测量功能的设计。

教学重点:仪器测量精度的提高措施、自动测量功能实现设计。

教学难点:测量功能实现设计。

二、教学内容

1、硬件故障的自检,自动测量功能

2、仪器测量精度的提高

3、干扰与数字滤波,测量数据的标度变换

第六章基于电压测量的智能仪器(6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智能化DVM原理;智能化DMM原理;智能化RLC 测量仪原理;掌握智能化DVM原理;

智能化DMM原理;智能化RLC 测量仪原理;熟悉智能化DMM原理。

教学重点:智能化DVM原理;智能化DMM原理;智能化RLC 测量仪原理。

教学难点:电压测量的智能仪器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智能化DVM原理

2、智能化DMM原理

3、智能化RLC 测量仪原理

第七章信号发生器(8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信号发生器;掌握锁相频率合成信号发生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信号发生器;熟悉信号发生器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锁相频率合成信号发生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信号发生器。

教学难点:信号发生器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信号发生器概述

2、锁相频率合成信号发生器

3、直接数字频率合成信号发生器及其应用

4、【实验二:D/A转换实验(训)】

实验项目简介:该实验为学生必做的、验证型实验。通过该实验,加强对模数转换模块的认识及其掌握,提高对输出信号的应用能力。

实验目的:智能仪器的输出通道主要任务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内容:

由微处理器8031控制DAC0832进行模数转换,转换后的信号经运算放大器将模拟电流转换成模拟电压输出;利用按键可以控制D/A转换的启停。

实验方式与注意事项:注意8031和DAC0832芯片的管脚功能。

实验预期效果:能正确输出理想的信号,实现负载的驱动。

第八章智能电子计数器(6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典型智能计数器产品;掌握典型智能计数器的组成;熟悉智能电子计数器的设计。

教学重点:典型部件的分析。

教学难点:智能电子计数器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

1、电子计数器测量原理

2、典型部件的分析

3、智能电子计数器的设计

4、典型智能计数器产品介绍

5、【实验三:智能频率计实验】

实验项目简介:该实验为学生必做的、验证型实验。

该实验是一个综合性类实验,涉及电子测量技术,单片机语言及智能输入信号的处理等知识的应用,实现学生的一次综合的掌握体现,提高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

实验目的:

了解智能频率计的工作原理;掌握用单片机进行频率测量的编程方法。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内容:

利用8031定时器1产生定时时间,即门控信号,在门控信号作用期间,8031定时器O 对输入的脉冲进行计数,并进行数据处理后,送LED进行显示;LED/KEY模块用于频率测量的功能设置及结果显示。

实验方式与注意事项:

对输入信号进行窄脉冲的处理,注意选择脉冲开通流过的时间。

实验预期效果: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主门的脉冲个数,实现信号的计数功能的转换。

第九章数字示波器(6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数字示波器的组成;掌握数字示波器的组成及其原理;熟悉智能电子计数器的设计。

教学重点:数字示波器的组成及原理。

教学难点:数字示波器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

1、数字示波器概述

2、数字示波器的组成原理

3、数字示波器的设计

4、【实验四: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仪器综合设计-8255A控制交通信号灯实验】

实验项目简介:该实验为学生必做的、验证型实验。该实验是一个综合性设计实验,主要应用单片机语言及智能输入信号的处理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分析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实验目的:了解智能仪器的整体设计;掌握用单片机进行信号灯控制的编程方法。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内容:

编写A/D及D/A转换的程序并进行调试,以8255A控制交通信号灯为测量对象,设计检测电路和信号调理电路,编写标度变换程序并进行调试

实验方式与注意事项:对计时的处理,注意选择开关的切换。

实验预期效果:在仿真软件中必须实现通过运行。

执笔人:张守兴专业负责人:占永宁主管教学领导:龙军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

《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模拟量输入通道包括、。 2、为了将A/D转换器中的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的漂移电压降低,常采用 技术。 3、克服键抖动常采用的措施、。 4、总线收发器的作用。 5、最基本的平均滤波程序是,改进型 有、、。 6、多斜式积分器有,其优点是,还有一种是,其作用是。 7、在通用计算机上添加几种带共性的基本仪器硬件模块,通过软件来组合成各种功能的仪器或系统的仪器称为 或。 8、ADC0809,假定REF+=+5V,VREF-接地,则模拟输入为1V时,转换成的数字量为,若REF+=+2.5V,VREF-接地则模拟输入为1V时,转换成的数字量为 9、数字存储示波器可预置四种触发方 式、、、。 10、智能仪器自检方式有三种、、。 二、简答(每题5分共35分) 1、简述自由轴法测量原理。 2、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 3、简述三线挂钩过程及作用。 4、智能仪器的设计要点。 5、若示波器屏幕的坐标刻度为8×10div,采用10位A/D,2K 存储器,则该示波器的垂直与水平分辨率各为多少?

6、简述线路反转法原理。 7、简述D/A双极性输出电路原理 三、综合 1、(20分)在一自动控制系统中,有温度、压力、流量三个待测量,试设计一测量电路,要求使用8位A/D,4位LED及相关逻辑电路。 (1)画出硬件连接图 (2)写出器件型号(CPU、A/D) (3)根据连接图,写出三通道的地址。 (4)简述测量过程。 2、(20分)下图为某一通用计数器框图 (1) 要测量10Hz的信号,试计算应选用的时标及闸门时间。 (2) 简述测量过程 (3) 其最大计数误差是多少? (4)为减小误差,应采用什么方法?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因中值滤波满足比例不变性,所以是线性的滤波器。() 2. 基准电压Vr 的精度和稳定性影响零位误差、增益误差的校正效果。() 3. 测量获得一组离散数据建立近似校正模型,非线性校正精度与离散数据精度无关,仅与建模方法有关。()

智能仪器原理及设计资料

《智能仪器原理及设计》报告 专业: 学号: 姓名:

目录 1.1 设计要求 (3) 1.2 设计过程 (3) 1.2.1 设计总体方案 (3) 1.2.2 器件的选择 (4) 1.2.3 电路设计 (7) 1.2.4 软件设计 (9) 1.3 总结 (12)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传感器设计 1.1 设计要求 实现室温测量,并使用液晶屏显示实时温度。 1.2 设计过程 1.2.1 设计总体方案 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选择DS18B20作为本系统的温度传感器,选择单片机AT89C52为测控系统的核心来完成数据采集、处理、显示、报警等功能。 采用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直接输出数字信号。便于单片机处理及控制,节省硬件电路。且该芯片的物理化学性很稳定,此元件线形性能好,在0~100摄氏度时,最大线形偏差小于1摄氏度。DS18B20的最大特点之一采用了单总线的数据传输,由数字温度计DS18B20和微控制器AT89C52构成的温度装置,它直接输出温度的数字信号到微控制器。每只DS18B20具有一个独有的不可修改的64位序列号,根据序列号可访问不同的器件。这样一条总线上可挂接多个DS18B20传感器,实现多点温度测量,轻松的组建传感网络。 采用液晶显示器件,液晶显示平稳、省电、美观,更容易实现题目要求,对后续的工艺兼容性高,只需将软件作修改即可,可操作性强,也易于读数。 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如下:温度传感器DS18B20把所测得的温度发送到AT89C52单片机上,经过单片机处理,将把温度在显示电路上显示,本系统显示器液晶屏显示实现。检测范围-55摄氏度到125摄氏度。 按照系统设计功能的要求,确定系统由3个模块组成:主控制器、测温电路和显示电路。 数字温度计总体电路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温度计总体电路结构框图

(完整版)光学仪器基本原理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光学仪器基本原理 1.眼睛的构造简单地可用一折射球面来表示,其曲率半径为5.55mm ,内部为折射率等于4/3的液体,外部是空气,其折射率近似地等于1。试计算眼球的两个焦距。用右眼观察月球时月球对眼的张角为1°,问视网膜上月球的像有多大? 解;眼球物方焦距;当s ’=∞时,f=﹣5.55/﹙4/3﹣1﹚=﹣16.65㎜=﹣1.665㎝ 眼球的象方焦距:f '=s '=mm 2.2213455.534 =-? 当u=1°时,由折射定律n 1sinu 1=n 2sinu 2 U 1=1°n 1=1,n 2=4∕3 像高l '=f 'tanu 2=f 'sinu 2=f '×3∕4 sin1o =22.2×3∕4×0.01746=0.29mm 2.把人眼的晶状体看成距视网膜2㎝的一个简单透镜。有人能看清距离在100㎝到300㎝ 间的物体。试问:⑴此人看清远点和近点时,眼睛透镜的焦距是多少?⑵为看清25㎝远的物体,需配戴怎样的眼镜? 解:人眼s '=2cm. S 1=100cm.s 2=300cm 近点时透镜焦距'f =21002 100+?=1.961cm 远点时透镜焦距f '=23002 300+? =1.987cm 当s =﹣25cm 时s '=﹣100cm ﹦﹣1m 34125.0100.1111=+-=---=-'= Φs s D 300=度 3.一照相机对准远物时,底片距物镜18㎝,当镜头拉至最大长度时,底片与物镜相距20 ㎝,求目的物在镜前的最近距离? 解:.18.0m f =' m s 20.0=' 照相机成像公式: f s s '=-'1 11 556.020.01 18.01111-=+-='+'-=s f s m s 8.1-= 目的物在镜前的最近距离为m 8.1

智能仪器设计讲解

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智能仪器人机接口电路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学生姓名 班级BMZ电气081 学号 指导教师周云龙 完成日期2011年6月9 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的提高,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变化。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快就不足惊奇了。计算器在人们的日常中是比较的常见的电子产品之一。如何使计算器技术更加的成熟,充分利用已有的软件和硬件条件,设计出更出色的计算器,使其更好的为各个行业服务,成了如今电子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 科技的进步需要技术不断的提升。一块大而复杂的模拟电路花费了您巨大的精力,繁多的元器件增加了您的成本。而现在,只需要一块几厘米平方的单片机,写入简单的程序,就可以使您以前的电路简单很多。相信您在使用并掌握了单片机技术后,不管在您今后开发或是工作上,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现在应用较广泛的是科学计算器,所谓科学计算器,与我们日常所用的简单计算器有较大差别:只能进行正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器叫做简单计算器;科学计算器是指能兼容正数的四则运算和乘方、开方运算,具有指数、对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及存储等计算功能的计算器。 计算器的未来是小型化和轻便化,如使用太阳能提供电池的计算器,使用ASIC设计的计算器,如使用纯软件实现的计算器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各行各业的需要带动了电子产品的发展,未来的智能化计算器将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更希望成为现代社会应用广泛的计算工具。 关键词:MCS-51 8051单片机;人机接口扩展4X4按键;计算器;加减乘除;LCD128X64;

目录 第一章绪论 (4) 1.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4) 1.2设计目的 (4) 设计任务 (4) 第二章计算器系统简介 (3) 2.1单片机发展现状 (3) 2.2计算器系统现状 (4) 第三章主要器件简介 (4) 3.1MCS-51系列单片机简介 (4) 3.2键盘电路的设计 (7) 3.3LCD12864模块介绍 (8) 第四章计算器系统设计 (15) 4.2键盘扫描的程序设计 (15) 4.3显示模块的程序设计 (16) 4.4主程序的设计 (17) 4.5系统调试 (17) 结语 (19) 谢辞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1 系统PCB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 PROTEUS仿真图 (23) 附录3 程序由于采用的是汇编语言太长,可以在软件KEIL中查阅 (23)

《光电仪器原理与设计》

《光电仪器原理与设计》 MEA04007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课,适合于近测控技术与仪器,光学工程类各专业。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光电仪器原理与设计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光电仪器原理分析、仪器使用和仪器系统设计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以现有光、机、电、算基础知识为起点,通过常用光电仪器工作原理及设计原则的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从普遍规律和具体经验两方面提高对于光电仪器原理和设计的认知和掌握;熟知常用光电仪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光电仪器重要组成部件的结构、功能及参数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总体设计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程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基础。 《Optoelectronic Instrument Principle and Design》 MEA04007 The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to familiarize students with principles and basic design methods of commonly used optoelectronic instruments. Students will be trained to master the operating procedure of the instruments, distinguish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ach component, and present preliminary results of both overall design and parameter design. This course starts from basic physical principles adopted in optoelectronic instruments, and covers accuracy analysis of measuring instrument and modern instrument design methods such as ergonomics or optimum design. The focused functional contents include light sources, optical elements, detectors and metrical standards. Micro displacement technology for precision instruments and common alignment schemes are also introduced. Examples of conventional instruments like interferometers or microscopes are proposed to train the students to solve specific practical problems.

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

《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54 学分:3 第一部分相关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是电子工程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智能仪器在通信、家电、自动控制、仪器仪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微处理器系统使电子仪器实现智能化的具体方法,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课程的任务:使学生掌握智能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具备智能仪器的初步应用能力,为将来从事智能仪器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智能仪器课程侧重讨论智能仪器实际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方法与技巧。旨在使学生运用所学的微型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解决现代电子仪器开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具备能够设计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系统的能力。 本课程中既有硬件的原理和组成,又有针对硬件的软件编程,软件与硬件必须同时兼顾。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研究智能仪器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分析方法,以单元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为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对智能仪器各组成单元的基本工作原理、性能指标以及它们在整机中的作用形成明确的认识。 2、掌握这些单元电路的分析、计算和设计方法,以及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学时少,内容多,技术发展快,实践性强等的特点,应采取探讨式和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以课堂为主。 重点:人机接口电路、通信接口电路和软件编程。 难点:智能仪器的应用。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学习本课程主要涉及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以及微机原理课程中有关接口和汇编程序、微机控制方法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因此,应当尽可能地在先修《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和《微机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为有关智能仪器系统设计方面的课题打下必要的基础,是该专业学生的毕业前的综合性设计课程。 五、学时分配 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为36学时, 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测验及作业等)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光电仪器系统设计》期末复习

《光电仪器系统设计》复习 注:以下题目的答案仅供参考,部分题目的答案可能不够完整与严格。 第一章概论 一、什么是光电仪器,其基本作用有那些? 以光学原理为基础,综合采用电子、计算机、机械等其他技术的各类仪器,用于对物质实体及其属性进行观察、监测、测定、验证、传输、变换、显示、分析处理与控制。 二、光电仪器的基本构成包括哪几部分,涉及哪些内容? 光电仪器的构成——三大部分 ●机械部分:仪器的传动机构、联接机构、调整机构和壳体等 ●电子与微机控制部分:各种电子线路、照明、显示和计算机控制等 ●光学部分:由各种透镜、棱镜、平面镜、光栅和光纤等元件组合而成 三、光电仪器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 仪器的性能指标确定要合理,综合考虑应用场合和整体性能 (2) 经济性:不盲目追求复杂、高级方案,尽可能采用最简单、最经济的设计方案满足所提出的功能要求。 (3) 可靠性:可靠性差,就没有使用价值。 (4) 环保与安全性:不污染环境,对操作人员没有伤害。 (5) 效率:尽可能提高测量速度 (6) 寿命:充分考虑器件的寿命,易耗元件的更换,维护的方便。 (7) 封装和造型:总体结构安装、部件建的造型、细部美化等都要考虑,尽量使产品。 (8) 操作方便:操作要符合人们的习惯,尽可能节省人的体力和脑力。 四、光电仪器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1) 从原理上提高性能的原则 (2) 精度匹配原则:在分析基础上,对各部分精度分配恰当 (3) 最短传动链原则:影响精度的测量和传动链最短,零部件最少 (4) 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原则

(5) 便于加工和生产的原则 (6) 最佳性价比的原则 五、光学仪器如何进行分类? ①按光学工作原理: ●反射原理:采用各种反射镜及其组合:潜艇观察镜、反光镜等 ●成像原理:显微、望远、投影、照相、OCT等 ●物理光学:干涉、衍射、偏振等 ●导波光学:纤维光学和波导光电仪器等 ②按经典光学应用分类: ●观察仪器:望远镜、显微镜等 ●测量仪器:测距仪、干涉仪、OCT等 ●瞄准: ●摄像:照相机 ③按光谱波段分类: ●可见光仪器:目视光学仪器、可见光成像仪器 ●红外光学仪器:红外夜视仪器、空间红外探测仪器 ●紫外光学仪器:紫外成像仪器、光刻机器 ④按现代光学用途分类: ●民用光电仪器:普通目视光学仪器、可见光成像仪器、CCD观察及成像仪器等 ●军用光电仪器:观测仪器、头盔夜视仪、空间红外探测仪器、各种军用装备等 ●空间光电仪器:飞机机载光电仪器、卫星光电仪器 六、光学仪器设计包括哪些程序? (1) 确定设计任务:根据用户需求、发展要求来确定 (2) 调研:了解国内外同类产品、性能和特点 (3) 分析设计任务,制定设计任务书 (4) 方案设计: ①实现功能分析;

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1、内含微型计算机并带有GP-IB等通信接口的电子仪器称为智能仪器。智能仪器实际上一个专用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它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2、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主机电路、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人-机接口电路、通信接口电路。 3、主机电路用来存储程序、数据并进行一系列的运算和处理,它通常由微处理器(MPU)、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组成。 4、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常用来输入/输出模拟信号,主要由A/D转换器、D/A转换器和有关的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等组成。 5、人-机接口电路的作用是沟通操作者和仪器之间的联系,主要由仪器面板中的键盘和显示器组成。 6、通信接口电路常用于实现仪器与计算机的联系,以便使仪器可以接受计算机的程控命令。 7、软件部分主要分为监控程序和接口管理程序程序两部分。 8、监控程序是面向仪器面板键盘和显示器的管理程序:通过键盘输入命令和数据,以对仪器的功能、操作方式与工作参数进行设置;根据仪器设置的功能和工作方式,控制I/O接口电路进行数据采集、存储;按照仪器设置参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相关处理,以数字、字符、图形等形式显示测量结果、数据处理的结果及仪器的状态信息。 9、接口管理程序是面向通信接口的管理程序:接受并分析来自通信接口总线的远控命令;进行有关的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通过通信接口送出仪器的测量结果、数据处理的结果及仪器的现行工作状态信息。 10、智能仪器的特点:a、智能仪器使用键盘代替传统仪器中的旋转式或琴键式切换开关来实施对仪器的控制,从而使仪器面板的布置和仪器内部有关部件的安排不再相互限制和牵连; b、微处理器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仪器的性能; c、智能仪器运用微处理器的控制功能,可以方便地实现量程自动转换、自动调零、自动校准、自诊断等功能,有力改善了仪器的自动化测量水平; d、智能仪器具有友好的人-机对话的能力; e、智能仪器一般配有GB-IB或RS-232等通信接口,使智能仪器具有可程控操作的能力。 11、VIX总线系统一般由计算机、VIX仪器模块和VXI总线机箱构成。 12、虚拟仪器是通用计算机上添加几种带共性的基本仪器硬件模块,通过软件组合成各种功能的仪器或系统仪器设计思想。 13、微处理器的选择:数据处理能力;内部资源I/o口数量;使用环境的特殊要求;价格、订货、周边元件的选择;开发成本、维护成本。 第二章智能仪器的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 1、把A\D转换器及其接口称为模拟量输入通道,把D\A转换器及相应的接口称为模拟量输出通道。 2、A\D转换器是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的器件,这个模拟量泛指电压、电阻、电流、时间等参量,但一般情况下,模拟量指电压而言。 3、A\D转换器的评价指标 a、分辨率与量化误差 分辨率是衡量A\D转换器分辨输入模拟量最小变化程度的技术指标。其分辨率取决于A\D转换器的位数。 量化误差是由于A\D转换器有限字长数字量对输入模拟量进行离散取样而引起的误差,提高分辨率可以减小量化误差。 b、转换精度 转换精度反映了一个实际A\D转换器与一个理想A\D转换器在量化值上的差值,用

光电仪器课程设计

西安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__光电仪器课程设计____ 姓名: 学号: 专业: 学院: 指导老师: 时间:

目录 第一章引言------------------------------------------------------------------------------------------(1)1.1 国内外测径的主要方法-------------------------------------------------------------(1) 1.1.1 扫描阴影法--------------------------------------------------------------------------(1) 1.1.2 投影放大法--------------------------------------------------------------------------(2) 1.1.3 衍射法---------------------------------------------------------------------------------(3) 1.1.4 双光路成像法------------------------------------------------------------------------(4) 1.2 国内外光电测径系统的发展现状-------------------------------------------------(4)第二章细丝直径测量仪方案设计与系统分析--------------------------------------------(5)2.1 课题的方案设计-----------------------------------------------------------------------(5)2.2 细丝直径测量仪的工作原理--------------------------------------------------------(6)第三章光学系统系统设计------------------------------------------------------------------------(7)3.1照度匹配-----------------------------------------------------------------------------------(7)3.2照明方法-----------------------------------------------------------------------------------(8)3.3.照明系统的设计原则----------------------------------------------------------------(9)3.4 光源的选择及分析-------------------------------------------------------------------(11)3.5像系统分析-----------------------------------------------------------------------------(13)3.5.1成像物镜的设计--------------------------------------------------------------(13) 3.5.2 CCD镜头的选择-------------------------------------------------------------(14)第四章精度分析-----------------------------------------------------------------------------------(14)4.1系统误差分析----------------------------------------------------------------------------(14)4.1.1本系统中包含的误差-------------------------------------------------------(14) 4.1.2减小误差的措施--------------------------------------------------------------(16)第五章总结-------------------------------------------------------------------------------------------(17)5.1投影法测量系统的特点--------------------------------------------------------------(17)5.2结束语--------------------------------------------------------------------------------------(17)第六章致谢和参考文献------------------------------------------------------------------------(19)

智能仪器设计论文

引言 我国目前中小型企业在整个工业产业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企业的监控模式主要为模拟控制系统加以常规仪表为主的数据采集系统。这种监控模式存在着检修维护工作量大、没有可靠的历史记录等缺点。而且常规模拟仪表也进入老化淘汰期,设备可靠性明显降低,某些仪表的备品备件也得不到保障,因此中小型企业监控系统的技术改造工作已势在必行。 数据采集系统是从一个或多个信号获取对象信息的过程。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数据采集监测已成为日益重要的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等需要同时监控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场合。数据采集是工业控制等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通常采用一些功能相对独立的单片机系统来实现,作为测控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数据采集的性能特点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采集的工业运行数据包括电气参数和非电气参数两类。其中电气参数主要有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模拟量,断路器状态、隔离开关位置、继电保护动作信号等开关量以及表示电度的脉冲量等。而非电气参数种类较多,既可以是采集某些工业中的各种温度、压力、流量等热工信号,也可有水电厂中的水位、流速、流量等水工信号,还可以采集诸如绝缘介质状态、气象环境等其它信号。 本次设计中数据采集系统是基于单片机的测量软硬件来实现灵活的测量显示系统,它主要完成数据信息的采集、A/D转换、标度变换、数据显示及实现报警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快发展和普及,以数据采集系统为核心的设备也迅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对数据采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第1章数据采集系统概述 1.1 数据采集系统发展概况 数据采集系统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美国首先研究了用在军事上的测试系统,目标是测试中不依靠相关的测试文件,由非熟练人员进行操作,并且测试任务是由 测试设备高速自动控制完成的。由于该种数据采集测试系统具有高速性和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满足众多传统方法不能完成的数据采集和测试任务,因而得到了初步的认可。大约在60年代后期,国外就有成套的数据采集设备产品进入市场,此阶段的数据采集

智能仪表系统设计与开发

第11章智能仪表系统设计与开发 11.1 系统设计 11.2 抗干扰设计 11.3 智能仪表设计实例

11.1 系统设计 11.1.1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可靠性要高 ?在设计时对系统的应用环境要进行细致地了解,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排除故障隐患。 ?在总体设计时应考虑系统的故障自动检测和处理功能。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定时地进行各个功能模块的自诊断,并对外界的异常情况做出快速处理。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切换到后备装置或报警。 二、使用和维修要方便 ?尽量降低对操作人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要求,以便于系统的广泛使用。 ?系统的控制开关不能太多,不能太复杂,操作顺序应简单明了,参数的输入/输出应采用十进制,功能符号要简明直观。 三、性能价格比要高

11.1.2系统设计的步骤 一、确定任务 ?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前提。 ?具体实现进行规划。 包括应该采集的信号的种类、数量、范围,输出信号的 匹配和转换,控制算法的选择,技术指标的确定等 二、方案设计 ?单片机机型和器件的选择 ü性能特点要适合所要完成的任务,避免过多的功能闲置; ü性能价格比要高,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ü结构原理要熟悉,以缩短开发周期; ü货源要稳定,有利于批量的增加和系统的维护。

?硬件与软件的功能划分 ü在CPU时间不紧张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软件。 ü回路多、实时性要求强,则要考虑用硬件完成。 三、硬件设计 ?单片机电路设计 主要完成时钟电路、复位电路、供电电路的设计。 ?扩展电路设计 主要完成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I/O接口电路的设计。 ?输入/输出通道设计 主要完成传感器电路、放大电路、多路开关、A/D转换电路、D/A转换电路、开关量接口电路、驱动及执行机构的设计。 ?控制面板设计 主要完成按键、开关、显示器、报警等电路的设计。

智能仪器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因中值滤波满足比例不变性,所以是线性的滤波器。() 2. 基准电压Vr 的精度和稳定性影响零位误差、增益误差的校正效果。() 3. 测量获得一组离散数据建立近似校正模型,非线性校正精度与离散数据精度无关,仅与建模方法有关。() 4. RS232 通信采用的是TTL电平,因此它的传输距离比485 短。() 5. USB协议为设备定义了2种供电模式:自供电和总线供电。在自供电模式下,USB设备不需要任何外接电源设备。() 6. LCD显示器有静态驱动和叠加驱动两种驱动方式,这两种驱动方式可在使用时随时改变。() 7. 智能仪器中的噪声与干扰是因果关系,噪声是干扰之因,干扰是噪声之果。 ( ) 8. 软件开发过程的三个典型阶段是定义、开发和测试。() 9. RAM 测试方法中,谷值检测法无法检测“ 粘连” 及“ 连桥” 故障。() 10.曲线拟合要求 y=f( x )的曲线通过所有离散点( x i , y i )。()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框图如下图所示。其中( 1 )~( 4 )各部分的组成为:( ) A. 放大器、A/D 转换器、D/A 转换器、计算机 B. 多路开关、放大器、A/D 转换器、计算机 C. 多路开关、放大器、D/A 转换器、计算机 D. 放大器、多路开关、A/D 转换器、D/A 转换器 2. 仪器采集数据中存在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基本数据处理顺序是:( ) A. 系统误差消除→数字滤波→标度变换 B. 数字滤波→系统误差消除→标度变换 C. 标度变换→系统误差消除→数字滤波 D. 数字滤波→标度变换→系统误差消除 3. 设采集数据由信号加噪声构成,应根据( )确定滤波算法? A. 噪声统计规律 B. 信号特征和噪声统计规律 C. 信号特征 D. 只能用多种滤波算法试验,由处理效果确定。

医学仪器原理及设计试题库(2016)

一、简答题 第一章 1、简述医疗器械的定义。 指那些单独或组合应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其它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 2、简述生物医学信号的基本特征。 不稳定性非线性概率性 3、简述医疗仪器的特殊性。 噪声特性、个体差异与系统性、生理机能的自然性、接触界面的多样性 操作与安全性 4、画出医学电子仪器的结构框图,简述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1)被测量(被测对象):需要医学仪器测量的人体的物理量、化学量、特性和状态等。 (2)传感器:传感器是将一种能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的器件。 (3)生物信息的处理:为了从检测到的信号中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同时使信息的特征更明确、更 准确、更直观 (4)生物信息的记录与显示系统:记录显示,供人可直接观察 5、简述医学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准确度:衡量仪器测量系统误差的一个尺度 精密度:指仪器对测量结果区分程度的一种度量 输入阻抗:外加稳态作用力输入变量X1 (如电压、力、压强等)与相应稳态流速输入变量X2 (如电流、速度、流量等)之比为仪器的输入阻抗。 灵敏度:指输出变化量与引起它变化的输入变化量之比。 频率响应:仪器保持线性输出时,允许其输入频率变化的范围,它是衡量系统增益随频率变化的一个尺度 信噪比:定义为信号功率PS与噪声功率PN之比 零点漂移:仪器的输入量在恒定不变(或无输入信号)和恒定条件下,输出量偏离原来起始值而上、下漂动、缓慢变化的现象 共摸抑制比:放大差模信号和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为共模抑制比 6、简述医学仪器的设计步骤。 (1)建立生理模型(2)系统设计(3)试验样机设计(4)动物实验研究 (5)临床试验(6)医疗仪器新产品的审批和注册

智能仪表课程设计

第一章、总体方案设计 (4) 第二章、系统硬件选择 (5) 1、单片机的选择 (5) 2、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6) 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 (8) 1.温度检测电路 (8) 2.显示电路 (9) 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12) 1.概述 (12) 2.主程序流程图 (12) 设计体会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C语言程序 (15) 硬件实物图 (22)

当今,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89C51单片机的测温系统,详细描述了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开发测温系统的过程,重点对传感器在单片机下的硬件连接,软件编程以及各模块系统流程进行了详尽分析,对各部分的电路也一一进行了介绍,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实现温度采集和显示,并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上下限报警温度,它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具有精度高、量程宽、灵敏度高、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适合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温度测量,也可以当作温度处理模块嵌入其它系统中,作为其他主系统的辅助扩展。DS18B20与AT89C51结合实现最简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适合于恶劣环境下进行现场温度测量,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一章总体方案设计 采用数字温度芯片DS18B20 测量温度,输出信号全数字化。便于单片机处理及控制,省去传统的测温方法的很多外围电路。且该芯片的物理化学性很稳定,它能用做工业测温元件,此元件线形较好。在0—100 摄氏度时,最大线形偏差小于1 摄氏度。DS18B20 的最大特点之一采用了单总线的数据传输,由数字温度计DS18B20和微控制器AT89C51构成的温度测量装置,它直接输出温度的数字信号,可直接与计算机连接。这样,测温系统的结构就比较简单,体积也不大。采用51 单片机控制,软件编程的自由度大,可通过编程实现各种各样的算术算法和逻辑控制,而且体积小,硬件实现简单,安装方便。既可以单独对多DS18B20 控制工作,还可以与PC 机通信上传数据,另外AT89S51 在工业控制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编程技术及外围功能电路的配合使用都很成熟。 该系统利用AT89C51芯片控制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实时温度检测并显示,能够实现快速测量环境温度,并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上下限报警温度。该系统扩展性非常强,它可以在设计中加入时钟芯片DS1302以获取时间数据,在数据处理同时显示时间,并可以利用AT24C16芯片作为存储器件,以此来对某些时间点的温度数据进行存储,利用键盘来进行调时和温度查询,获得的数据可以通过MAX232芯片与计算机的RS232接口进行串口通信,方便的采集和整理时间温度数据。

光电仪器设计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

光电仪器设计技术基础 一、课程基本情况 号30130313开课单位精仪系课程w称 中文至称光电仪器设计技术基础 类文至称Design for Optical Instruments 牧学目的写 A 重点讲授光学界面、F-P扫描干涉仪、光在各项异性晶体中传播、电光-、声光、磁光效应及其应用、偏振控制、介质波导、波导色散、光纤模式等知识,着重基础,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介绍学科前沿知识。 贝贵人杨昌喜 口文化素质课□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 口专业基础i果/专业i果□其它 牧学方式/讲授为主□实验/实建为主□专题讨论为主 口案例数学为主□自学为主□其它 /中文□ 中文+英文(英文授课>50%) □英文□其他夕卜语 学分学时 学分 3 总学时48 身械方式及成 定标冶考试 课堂提问讨论10%,作业10%,专题论文/调研报告10%,考试70%o 书 中丈外文 敬材《光电精密仪器设计》 Elements of Photonics 走妥书《精密仪器设计》《现代干涉测量技术》 Optical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先修妥送、 陕系及专业 无 二、课程内容简介(200 - 400字,双语教学课程须同时提供中英文内容简介) 讲授光在各项异性晶体中的传播,电光效应、声光效应、磁光效应及其应用,特别是讲述电光相位调制器、强度调种器、相位延返器、表面声光偏转器、磁光隔离器、偏振控制器等器件的原理及应用。讲述介质波导、波导色散、光纤模式等梃念。结合基础介绍学科前沿知识。 This course is basically comprised of two parts. Part I is devoted to the topics that apply to light propagation in free space and anisotropic media. Various external field effects, such as electrooptic effect, elastooptic effect, magnetooptic effect and photorefractive effect, will be discussed. We will explain how these effects are applied to such integrated optics devices as switches, modulators, deflectors, tunable filters,

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 (6)

例:对一数字化测频装置进行原理设计,要求被测信号 频率范围为1Hz ~10M Hz ,最慢1秒钟能得到一个测量 结果,同时希望测量精度尽可能高,设测频装置所用计 数器的最高计数频率为10M Hz 。最后分析所设计装置的测量精度。 解:被测信号频率范围较宽,因此选用测频法与测周 法相结合的方法。 由题意选取1,10t f M φ==中界频率:最大测量误差为出现在中界频率处,为: 1/20(/)3162f f t Hz φ=≈() ()142max 1/ 3.1610f f t f φ??=±=±×f<3162H z 采用测周法;f>3162H z 采用测频法。

对于这种频率变化范围较宽的被测信号,还有别的方法吗?

2.2.1.4 多周期同步法 除前面介绍的测频法和测周法两种测量方法外,还 有另外一种测量方法:多周期同步法。 多周期同步测量的原理波形如图所示。 多周期同步法的测 量过程: ①首先打开参考闸 门,此时计数器并不 开始计数,等到被测 信号的上升沿到来时 才开始计数。

③当参考闸门关闭时,计数器并不立即停止计数,而是等到被测信号上升沿到来时才结束计数,完成一次测量过程。闸门实际打开的时间为t 。由于计数器的开闭与被测信号是完全同步的,因而不存在对被测信号计数的±1个字误差。 ②被测信号由计数器A 计数,时基脉冲由计数器B 计数。 计数器A 计数器B

多周期同步法的测量结果与误差分析: 实际闸门时间为t ,在此时间内,若计数器A 测得的被测信号的计数 值为N X ,计数器B 测得的时基信号的计数值为N 0,已知时基信号的频率为,则被测信号的频率为: f φX N 0N ()0/X X f N N f φ =(1)测量结果 计数器A 计数器B

光电仪器原理与设计

《光电仪器原理与设计》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光电仪器原理与设计 学分:3 学时:48 (其中实验学时:0) 先修课程:应用光学,波动光学,公差与误差。 一、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课,适合于近测控技术与仪器,光学工程类各专业。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光电仪器原理与设计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光电仪器原理分析、仪器使用和仪器系统设计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以现有光、机、电、算基础知识为起点,通过常用光电仪器工作原理及设计原则的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从普遍规律和具体经验两方面提高对于光电仪器原理和设计的认知和掌握;熟知常用光电仪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光电仪器重要组成部件的结构、功能及参数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总体设计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程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部分(48学时) 第一章光电仪器设计概论(2学时) (1)光电仪器的发展与特点 (2)光电仪器的分类及组成 (3)总体设计的基本观点及设计步骤 第二章仪器精度分析与设计(6学时) (1)仪器精度定义及误差来源 (2)误差分析与计算方法 (3)仪器误差的合成 (4)仪器精度的分配 (5)提高精度的基本设计原则 (6)仪器误差补偿 第三章现代仪器设计方法(4学时) (1)设计方法学

(2)人机工程学 (3)优化设计方法 (4)有限元分析 (5)可靠性设计 第四章标准量与标准器(6学时) (1)计量标准概述 (2)标尺与度盘 (3)计量光栅 (4)光学编码度盘 第五章光源与照明(6学时) (1)常用光源 (2)目标信号类型 (3)点光源 (4)线光源 (5)面光源 第六章光学零件的选择与调整(6学时)(1)几何光学元件 (2)物理光学元件 (3)新型光学元件 (4)光学元件的误差分配、装配校正第七章光电探测与器件(6学时) (1)光电探测器性能参数 (2)光电探测器工作原理与分类 (3)光电探测器应用实例 第八章运动与定位(6学时) (1)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2)微位移机构 (3)光学与光电瞄准法 (4)轴向对准法 第九章典型仪器原理与分析(6学时)

《智能仪器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1、智能仪器有何特点? 答:智能仪器有以下特点:(1)自动校正零点、满度和切换量程(2)多点快速检测(3)自动修正各类测量误差(4)数字滤波(5)数据处理(6)各种控制规律(7)多种输出形式(8)数据通信(9)自诊断(10)掉电保护。 2、简述智能仪表的设计思想和研制步骤。 答:智能仪表的设计思想是根据仪表的功能要求和技术经济指标,自顶向下(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地按仪表功能层次把硬件和软件分成若干个模块,分别进行设计和调试,然后把它们连接起来,进行总调。智能仪表的研制步骤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确定任务、拟定设计方案阶段;硬件、软件研制及仪表结构设计阶段;仪表总调、性能测试阶段。 3、在MCS-51系列单片机中扩展外部存储器用哪几个I/O端口? 答:在MCS-51系列单片机中扩展外部存储器用P0和P2口。 4、在8031扩展系统中,片外程序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共处一个地址空间,为什么不会发生总线冲突?答:因为片外程序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虽然共处一个地址空间,但它们的控制信号是不同的,其中8031的PSEN为片外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而RD和WR为片外数据存储器的读和写选通信号。 5、MCS-51有哪些中断源?它们各自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是什么? 答:MCS-51有5个中断源,它们分别是外部中断0、定时器0、外部中断1、定时器1和串行口。它们各自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见下表。 6、当使用一个定时器时,如何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法来实现较长时间的定时? 答:首先用定时器定时一个时间,然后在数据存储器中设置一个计数器,通过计数器对定时器的溢出次数的累计即可实现较长时间的定时。 7、试述模拟量输入通道的结构形式及其使用场合。 答:模拟量输入通道有单通道和多通道之分。多通道的结构通常又可以分为两种:(1)每个通道有独自的放大器、S/H和A/D,这种形式通常用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2)多路通道共享放大器、S/H和A/D,这种形式通常用于对速度要求不高的数据采集系统。 8、说明模拟多路开关MUX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作用。 答:在多路共享A/D的输入通道中,需用多路模拟开关轮流切换各通道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以达到分时测量和控制的目的。 9、说明采样/保持电路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答:采样保持电路用来保持A/D转换器的输入信号不变。该电路有采样和保持两种运行模式,由逻辑控制输入端来选择。在采样模式中,输出随输入变化;在保持模式中,电路的输出保持在保持命令发出时的输入值,直到逻辑控制输入端送入采样命令为止。此时,输出立即跳变到输入值,并开始随输入变化直到下一个保持命令给出为止。 10、A/D转换器有哪些类型?请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并各举一例。 答:A/D转换器有(1)比较型,其特点是速度较快、抗干扰差、价格较高。如ADC0809。(2)积分型(包括双积分式和电压频率转换式),其特点是速度慢、抗干扰强、价格较低。如双积分式的MC14433,电压频率转换式的VFC-32。 11、试述A/D转换器的主要参数、输入/输出方式和控制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