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三伏天”养生之道

老中医:“三伏天”养生之道
老中医:“三伏天”养生之道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并且潮湿闷热,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此时气候闷热潮湿,最容易诱发各种夏季流行疾病,因此,关于“三伏天”的养生保健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向大家介绍“三伏天”的有关中医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提醒大家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安然度夏。

一、什么是“三伏天”?

从夏至开始,我们就进入到了真正酷暑难耐的夏季。到底什么是三伏天呢?三伏天是如何计算的?

“三伏天”的“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体是怎样计算的呢?我国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二、“三伏天”的中医养生之道

在“三伏天”这个特殊的时节要注意养生保健之道。总的来说,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另外,要做好心理调节,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一)三伏天的饮食之道

民以食为天,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

中医主张“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疏通六腑,畅达气机,升清降浊。所以一年当中,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三伏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夏季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此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损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因此,绿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等,均是夏季最好的食品。

1、多酸多甘

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失措,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2、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

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

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3、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需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4、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二)三伏天的运动之道

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却也因人而异。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而言,一味强调“夏练三伏”肯定不太适宜。

由于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当最高气温在30到33摄氏度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并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

三伏来临时,老年人要停止一切活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现代医学证明,在炎热的高温天气中,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应急蛋白,可抵抗暑期对人体的伤害。由此可见人体本身有着适应不同环境生存的能力,在大寒大暑中锻炼身体,可提高身体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所以古人认为养生修炼得到的人可以“不避寒暑,百毒不侵”。

但是夏练三伏要辨证地看待,要避开高温时段防中暑。这种锻炼方法对普通人不宜提倡,特别是年老体衰之人。长时间生存于适宜温度环境的人和孩子,其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较低,所以,这些人在伏天中还是避暑气为妙。当然,也不能躲在有空调的家里不出门,因为那样会使身体的适应能力更加下降。应当适当走出家门,做些适当的运动为好,如游泳、练太极拳或到避暑胜地去旅游等,都会使盛夏生活过得很充实而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三)三伏天防空调病

户外阳光火辣辣地烤着,室内空调冷嗖嗖地吹着,在忽冷忽热中,即使身体健康的人也难免头晕目眩、心绪烦躁、食欲大减、胃肠道功能紊乱。

人是恒温动物,人的体温要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夏季,自然界阳气正足,温度、湿度都比较高,人体为了调节环境温度,就需要适时开合汗毛孔,将体内多余的湿热排出体外。但是,现在我们人为地制造出了一种人工环境——空调,当我们从炎炎烈日的环境下,突然进入到温度很低的室内,就会使本来正常排泄汗水的汗毛孔突然关闭。这种关闭由于来的很突然,在关闭过程中,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是将冷空气一同闭在了体内;二是导致本来正常的排汗功能中断。

大家都知道,排汗,是人体的一种排毒过程,在夏季,借助于外界的阳气,人体本来是要将体内的各种寒湿毒排出体外,但空调的介入,打乱了这个过程。不仅排毒不彻底,反而是将外界的寒也一起带入到了体内,因此,这个阶段的人,很容易得空调病。这种病,就是在夏季得风寒感冒。由于寒闭在体内,症状就是浑身肌肉痛,关节痛,头痛,无汗,食欲不振,甚至浑身发冷、发烧。

其实,到了发烧这个阶段,已经说明人体开始调动体内的力量,去排出寒邪,是一种人体自保本能反映。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推一把,换言之,就是发汗。在无空调的环境下,通过发汗,将不正常关闭的汗毛也再次打开,排出体内的寒湿。只要人体恢复正常出汗了,体温就会降下来,浑身上下不适的感觉也就慢慢消失了。此时,千万不要一发烧就输液,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多大好处的。

针对空调病,和上述症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发病初期,可用生姜数片加红糖,熬两大碗生姜红糖水,目的是发汗。

2、在饮食上,可煮鸡蛋挂面,多放汤和生姜,调节肠胃。

3、如果身上出疹子,红疙瘩,可适当喝绿豆汤,以帮助解毒,白糖、盐适量。

4、如果条件许可,可适当补充营养素,包括类萝卜素、B族、维

C、钙镁片等。

5、可用热水泡脚,帮助出汗,只要汗一出,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

6、刮痧、按摩、拔罐。

总之,面对空调病的发病初期,可采用上述6种方法,或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均可收到很好的效果。记住,你的第一选择不是输液。而是通过自然疗法去处理。

(四)三伏天: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冬病夏治由来已久。它是在自然界阳气最足之时,借助这个外力,通过阳性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来驱除人体内的寒湿。因为此时人体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能事半功倍,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借力使力的方法,通常可以达到以巧破千斤的功效,因此被自古流传下来。

由于现代人狂吹空调、狂吃冷饮,因此多阳虚体质。而贴伏贴刚好适合阳虚体质之人,再加上这种治疗方案,不像西药那样副作用明显,因而广受欢迎。

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贴,还有三伏天扎针灸,三伏天拔火罐、穴位注射、隔姜灸、艾灸等等。医生根据病人的病症不同,在这些方法中选择一两种使用。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小儿感冒等,以及一些虚寒性的疾病,如胃痛、关节炎、肾虚引起的腰痛。

推荐两种目前很流行的冬病夏治方法,三伏贴和三伏天拔火罐。之所以介绍这两种方法是因为它们具备4大优点:高效、安全、经济、副作用小。冬病夏治一般以3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连续3年,也就是3个疗程。为巩固疗效,病人应于冬至日到医院复诊。

养生之道经典语录

养生之道经典语录【精选版】 1)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知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2) 多食则气滞,多睡则神昏。 3) 饭后(半小时)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百步走,强似开药铺。 4)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5) 名高折人寿,思苦减天年。 6) 心胸宽阔,保健对联:上联: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下联:去留无意漫观天空月圆月缺。横批: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7) 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8) 常有小疾则慎疾,常亲小劳则身健。 9) 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捺;此皆学问得力处。 10) 饥而食,渴而饮;昼而兴,夜而寝。无浪喜,无浪忧;病而卧,死而休。 养生之道经典语录【最新版】 1) 自知气发每因情,情在何由气得平。 2)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 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 4) 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5) 富贵何欣欣,贫贱何戚戚,一为利所驱,至死不得息。 6) 劝君少干名,名是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 7) 愉快的生活,丰富多彩;体育锻炼,乐趣无穷。 8) 冬不欲极温,夏不欲极凉。 9)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 10) 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11) 穷奢极欲,算来何益精神。 12) 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即是养生之妙药。 13) 有病的皇帝,不如无病的乞丐。

14) 养生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寝食之间尔。 15) 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16) 少食多餐,益寿延年。睡觉不蒙头,黄昏郊外走,无事勤扫房屋,强似上药铺。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17) 先睡心,后睡眼。 18) 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殉物,危若冰谷。 19) 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而已。节在未病之前,而服药在已病之后。 20) 爽口物多终作疾。 养生之道经典语录【热门版】 1) 声色者败德之具,思虑者残生之本。 2) 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3)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4) 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之祸,动辄丧身殒命,而人乐于从事,以身殉之,虽死而不悔者,其唯淫欲乎! 5) 心胸开阔,心地善良,处事泰然,性格开朗。爱劳动,不懒惰,爱活动,不闲着。 6) 要想健康快乐,学会自己找乐。 7) 治病先治人,治人先治心。心理不好,病治不好。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不生百病,不用药方。 8) 大凡快意处,即是受病处。老年人随时预防,当于快意处发猛省。 9) 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 10)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11) 经风雨,见世面,勤活动,多锻炼,精神安,体魄健。 12) 宽厚待人,严于律己,知足常乐,不攀不比。 13) 头要常凉,脚要常热,身要常动,心要常静。 14) 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15) 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就会彻底改变自己生活。

阴阳五行学说与养生之道

阴阳五行学说与养生之道 任何学说都是由哲学指导下建立的。在养生之道里,阴阳五行学说就是中医养生之道的基础。阴阳五行是中国哲学方法的核心,是中国古代先贤对宇宙现象及其运动抽象而形象表述的结果。阴阳五行涵盖时间、空间、方位、运动方向、动物、植物、情感、颜色、气味、声音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等情况。 这两年,我家那边有一个叫“养生阁”的饭馆生意格外红火,它的特色就在于以养生为理念,合理配置每餐的饮食,吸引了很多人前去体验。一大桌味美色鲜的精致佳肴满载着店家对食客身体的关怀,饮酒前后配置相应的饮品,五谷杂粮搭配的刚刚合适,还很注意对进餐量的控制。我特别看了下他家的宣传册,上面就是在讲阴阳五行学说中的“五味”:“春季多食酸,夏季多食苦,秋季多食辛,冬季多食咸,甘以调之即甘味四季均可用。”多食某一种味,并不是只食这一种味,只是加重点而已。根据五脏归属,肝属木,木在春季,酸入肝,故春季食酸对肝有益;心属火,火在夏季,苦入心,故夏季食苦对心有益;肺属金,金在秋季,辛入肺,故秋季食辛对肺有益;肾属水,水在冬季,咸入肾,故冬季食咸对肾有益;脾属土,土旺四季,甘入脾,所以四季也可食甘以利脾脏。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人食五谷杂粮难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质,而使身体受到侵害,作为一个饭店,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从中医养生之道中汲取饮食理念。同理,作为一个大学生,我用五行学说思考自己的日常作息也有所感悟。 按照阴阳五行学说,起居应为春季早睡早起,夏季晚睡早起,秋季晚睡早起,冬季早睡随太阳起。每日凌晨是大地阳气回升的时间,5~7点,正是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起床就自然而然地补充了阳气;睡觉时间一般在晚上11点以前为好,因为11~1点是子时,这个时辰是养肾的时辰,此时睡觉正好补肾。很多时候我们学生的生活方式都是早上睡懒觉,晚上不睡觉,按这一学说来看,这样会使得早上该补阳气时补不上,晚上该养肾气时养不了,造成肾虚症。以后真的要注意了。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阳,正所谓“孤阴不长,独阳不生”,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人与自然都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而孳生、衰亡。在了解阴阳五行与自然界的关系后,我们能对身体未卜先知,防患未然,并有意识的清除体内毒素、调节体内机能、补充均衡营养。这大概就是传统养生文化的独到之处吧。

名老中医谈养生之道_41_欲求长生不老_清心寡欲是法宝

家庭中医药 !!!!!!!!!!!!!!!!!!!!!!!来春茂,男,汉族,生于!"!#年$月。系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来老养生注重养性修身,提出养生一要“戒郁”,二要“安心”,三要“耐性”。把佛教的“三戒”作为做人的规范。来老平时爱唱京戏,常操琴自唱,怡然自得。来老年近九旬,患原发性高血压已$%余年,经练气功、服中药已控制正常,至今身体尚健。我的日常生活很有规律,坚持做到早睡早起,每天睡眠&至’小时,从不午睡。每早(时起床即解大便,洗漱毕,练气功,打太极拳约)小时。每晚"至*+时入睡,很少失眠,偶尔失眠时也不紧张,想些愉快的往事,自然就睡着了。我的食量很好,以吃饱为止,没有特殊嗜好,也不挑食,喜吃蔬菜。’%岁以后,食量有所节制,每餐二两,晚餐吃得少些,长年如此。经常吃苦荞面粉(生粉做成饼,蒸熟蘸蜂蜜吃;或生粉炒香后调成糊状吃),不论咸甜均可。我从不吸烟,不饮酒,喜饮云南绿茶,特别是粗加 工的大叶子茶,茶 水较浓,每日换两 次茶叶,饮(磅开水,已有(%多年的习惯。 我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为指南,预防感冒等疾病注重保肾固精。保肾固精 的关键在于节制房事,房事要双方和谐,以身不疲倦、头不昏沉、精力充沛为度。每于气候交替时服几剂玉屏风散,以预防感冒发生。经常食用苦荞面以预防肠炎。我常间断口含云南 三七,每次含!,-,(克,待含软嚼碎吞下,每月$,-,.次,可畅血脉、强身体。 我认为养身重在养性修身,《医学入门》云:“医家既知修德,又当爱惜自己精神,医之难者,难于此也。”我喜欢的养生方法一是“戒郁”,即《丹溪心法》所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之病,多生于郁。”我在平时遇有不顺心之事时,常唱几段京戏,心情就比较舒畅了。二是“安心”,东坡诗云“安心是药更无方”。“文革”期间,我住“牛棚”,只要心安,也并不感 到多大痛苦。三是要有“耐性”,正如《老老恒言?戒怒》所说:“老年肝血渐衰,未免性生急躁,旁人不及应,每至急躁益甚,究无济于事也。当以一‘耐’字处之。百凡自然就理,气血既不妄动,神色亦觉和平,可养生兼养性。”发怒像一只螫人的蜂,在伤害人的同时也把自己的生命赔进去了,得到的回报倍于你所伤者。我把佛教的“三戒”作为做人的规范,一戒“贪”,不食非分利禄;二戒“憎”,不嫉妒别人,仁爱是生命的源泉,给人一份爱心,自己将增添十分生机;三戒“痴”,不痴心妄想,不热衷名利,心情舒畅,便能健康长寿。我的养生经验就是:童稚之时,脏腑娇嫩,重在调寒暖、适饥饱;少之时,血气未定,重在戒色;半年之至,精力充沛、血气盛,重在戒逞强好斗;老年之时,血气渐衰,重在戒急躁、练耐性。应以仁爱之心对人,豁达开朗,笑口常开,生病时注意休息好,健康时运动莫忘了。如此必获健康长寿。(编辑舒晓奋)欲求长生不老,清心寡欲是法宝 颐年有道来春茂名老中医谈养生之道(/* ) !"

【人体结构经络穴位】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法

【人体结构、经络穴位】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法 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法 1、小指尖端——心脏健康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具体方法: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于心脏健康。 2、拇指尖端——呼吸系统健康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具体方法: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具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可有效缓解其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按摩拇指尖端,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 3、手掌中央——宁心安神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具体方法: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面部红润,减少皱纹,并能宁心安神。 4、肩窝——增强免疫力 所属经络:手少阳三焦经。 具体方法:用力按压肩窝处,不仅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还能刺激大脑皮层,放松神经,改善头痛、耳鸣、目痛、咽喉痛等身体不适。

中医12经络养生法 5、屈肘外侧凹陷处——小肠保健 所属经络:手太阳小肠经。 具体方法:按摩手肘外侧凹陷处,能进行小肠保健,促进营养吸收。 6、鼻翼两侧——大肠健康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具体方法: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鼻翼两侧,对大肠健康有益,便秘或腹泻时可按压此处。 7、脚底中心——改善过敏体质 所属经络:足少阴肾经。 具体方法:睡前按摩脚底中心,能提高睡眠质量;清晨按摩脚底中心,能带来一天的旺盛精力;经常按摩脚底中心,可改善过敏体质,同时对色斑、面色晦暗、面部浮肿等也有较好疗效。 8、腿伸直时膝盖内侧凹陷处——调理脾脏功能 所属经络:足太阴脾经。 具体方法:可用拇指按压或热水袋热敷。按压时尽量用力,以有酸胀感为宜,具有调理脾脏功能的作用。 9、大腿根部——促进肝脏排毒 所属经络:足厥阴肝经。

秦怡自述养生之道

秦怡自述养生之道 根据秦怡老师自述的养生之道,归纳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精神上要永远乐观;二是要心态平衡;三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四是要学会动中取静;五是要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持之以恒;六是饮食“三控制”。 精神上永远乐观 谈到养生之道,秦怡老师强调首先在精神上要永远乐观。 秦怡老师如是说:人有4种年龄,自然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出生和生理年龄我们不能选择,人的年龄逐步增大是不可抗拒的,但心理和社会年龄可塑性很大,人的精神状态不能因为年龄增大而松垮下来,体型也不注意保持了,衣服也拖沓起来,不仅会给人一种苍老的印象,而且本身的自我感觉也会越来越显得苍老。我就不是这样,从精神上说,无论什么情况下,我都尽量保持开朗、乐观。50岁时,我就设法保持三四十岁时的精神状态;60岁时,又要努力体现四五十岁的精神状态。一个人只要精神上乐观就会始终充满青春的活力。”

心态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心态很重要,遇事要想得开,尤其是在磨难面前,要学会心理调节,调节得好就能挺过来,否则就可能彻底被压垮。我先后生过4次大病,开过7次刀,患过脂肪瘤、甲状腺瘤,摘除了胆囊,还得了肠癌,但我并没有被病魔压倒,反而成功地降伏了病魔,还被选为“抗癌明星”。 面对疾病,要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从而调动了体内的积极因素,增强了抵抗力,病魔的虎威一下子就被压下去。希望那些身患疾病的朋友,不要被来势汹汹的疾病所吓倒,要坚强起来,与疾病抗争。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相当重要。我从年轻时起就一直坚持用冷水洗浴,从暮春到深秋。这一习惯的养成一方面是由于过去外出拍片时,常常没有热水供应,只好用冷水;另一方面坚持洗冷水好处不少,它可充分刺激肌肤,促使体内血液循环加快,有效地提高皮肤的功能和弹性,使表皮细腻,减少皮肤皱纹,人就显得格外有精神。 要学会动中取静 由于经常参加各类社会活动、艺术活动,还有家务的拖累,我的生活节奏一直很紧张,常年处于忙碌之中,弦绷紧了会断的,所以我必须学会动中取静,在紧张

浅谈养生之道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917733812.html, 浅谈养生之道 作者:罗光荣 来源:《现代养生》2003年第08期 早在两千年前,祖国医学就谈到了有关健康长寿的问题,当时称为“养生”,又叫“道生”、“摄生”或“养性”。其目的是为了强健体质,预防疾病,防止早衰和延长寿命。笔者通过自己的中医实践,浅谈养生的体会,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精神方面 古代医学家非常重视精神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中的作用,并已能初步应用神经反射论来认识生理、病理现象和治疗疾病。如《内经·素问》中云:“头者,精明之府……”,“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此处头和心即指大脑和大脑皮层,已含蓄地说明了高级神经活动是有机体的主宰和大脑皮层与内脏活动相关联的理论。所以古人在养生方面非常重视精神活动,教导人们要“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意思是思想上纯洁安定,情绪乐观愉快,精神振奋饱满,就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不容易发生疾病。同时认为人们的精神活动应随着四季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调节,指出“春三月应使志生;夏三月应使志毋怒;秋三月应使志安宁;冬三月应使志若伏若匿”。以上的志即代表精神活动。古人深信:“喜怒不节则伤脏”、“百病生于气”,如《内经素问》中云:“大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认为情绪的过度忧伤或喜乐都会削弱机体抵抗力,引起内脏病变或容易感受外界不良刺激而发生疾患。笔者认为,任何心理变化都会传到有机体的最小一个细胞,影响着机体的健康。比如,轻松愉快的心情可以增强免疫能力,预防疾病传染,甚至还能延长癌症患者的寿命。相反,抑郁紧张的心情则会破坏机体的免疫能力,使人容易患病或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饮食方面 饮食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但过饥过饱、过寒过热,以及膳饮无时皆会损伤脾胃,从而影响食物的受纳运化,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所谓:“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难经》中云:“人赖饮食以生,五谷之味,熏肤充身泽毛,胃为水谷之海,主廪四时,

老中医:“三伏天”养生之道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并且潮湿闷热,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此时气候闷热潮湿,最容易诱发各种夏季流行疾病,因此,关于“三伏天”的养生保健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向大家介绍“三伏天”的有关中医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提醒大家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安然度夏。 一、什么是“三伏天”? 从夏至开始,我们就进入到了真正酷暑难耐的夏季。到底什么是三伏天呢?三伏天是如何计算的? “三伏天”的“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体是怎样计算的呢?我国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二、“三伏天”的中医养生之道 在“三伏天”这个特殊的时节要注意养生保健之道。总的来说,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另外,要做好心理调节,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一)三伏天的饮食之道 民以食为天,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

_黄帝内经_中的养生之道

GUOXUE 《黄帝内经》 中的养生之道 致用·养生ZHIYONG ·YANGSHENG ·君主之官:心养生之道 我们下棋的时候,不管是丢了车,还是丢了马,只要老帅还在,这棋就没输;但老帅被对方吃掉了,你的车马炮再多,也是输了。心在人体五脏中的地位就像棋盘中的老帅,因此《黄帝内经》称心为“君主之官”,掌管全身的气血运行。 中医说心藏神,心的气血充盈,神得以涵养,那么人就头脑清楚、神思敏捷、睡眠香甜。反之,如果人记忆力下降,睡眠浅而多梦,那就表明心气、 心血不够用了,要赶快补充。中医认为,大喜伤心。这就是说,过度惊喜会使心功能受损,比如范进中举就是大喜伤心的典型例子。 心开窍于舌。中医通过观察舌的形态与色泽变化,还有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来判断心的功能状况。比如舌尖经常溃疡的人,就是心火旺;讲话时频繁出现断点,就是太疲劳了,心气虚弱不够用了;舌根下的静脉色泽紫黯而曲张,说明心血管多有硬化。 心火系统功能异常,常出现以下症状:心慌心悸、心前区疼、嘴唇指甲发青、口舌生疮、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冠心病等。那么出现这些症状,中医有哪些好的办法呢? 根据天人合一的五行养生文化,红枣、红椒、赤豆、樱桃、 鸡鸭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 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 《黄帝内经》。中的 之道 YANGSHENGZHIDAO ZHONGDE 。。 HUANGDINEIJ ING (76)

三伏天的中医养生之道

三伏天的中医养生之道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此时气候闷热潮湿,最容易诱发各种夏季流行疾病,因此,关于“三伏天”的养生保健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向大家介绍“三伏天”的有关中医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提醒大家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安然度夏。 “三伏天”的“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我国古代采用“干支纪日法”,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10天,有时是20天,而“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因此,由于中伏的时间不确定,三伏的总长度,有时是30天,有时是40天。 “三伏天”在这个特殊的时节要养生保健之道。总的来说,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另外,要做好心理调节,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三伏天的饮食之道◎ 民以食为天,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 中医主张“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疏通六腑,畅达气机,升清降浊。所以一年当中,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三伏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夏季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此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损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 因此,绿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等,均是夏季最好的食品。 三伏天的运动之道 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却也因人而异。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而言,一味强调“夏练三伏”肯定不太适宜。当最高气温在30到33摄氏度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最好时间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三伏来临时,老年人要停止一切活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养生之道_1111118

[标签:标题] 养生一词,首见于《吕氏春秋》。其曰: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养生,古亦称摄生、治身、道生、卫生等。老年人延缓衰老之养生,又称寿老、寿亲、寿世、养老等。从字义上看,养生,即护养生命之意。一般而言,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手段或方法护养人体生命的主客观行为,或根据人体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所进行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心身护养活动,才称之为养生。诸如饥而欲食,渴而求水,寒而添衣,此类行为多为延续生命的本能反应,尚不能称之为养生活动。事实证明,科学的养生实践,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盲目护养身体的行为,徒劳无功已属庆幸,甚反生害亦不鲜见。 养生之道,无所不在养生,不只是个人行为、家庭活动,其涉及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谐程度。笔者以为,养生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完整意义上的养生,包含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依靠整个社会(政府、社区)尽可能地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空气、水质、土壤、绿化、声光,乃至于社会治安、政治氛围、民情习俗等均是构成生存环境的要素。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群体的养生保健;不良的生存环境,有害于民众的身心健康。历史与现实的教训,让人刻骨铭心。 二是依靠医学力量(医院、医生)积极发挥健康咨询、养生指导和早期诊治疾病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的医院、医生主要承担临床医学的责任。随着医学理念的改变和医学市场的扩展,在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领域中,医院、医生也应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

三是依靠社会成员(个人、家庭)有意识地做好自身养生或帮助他人养生。有些亟需养生的人,因其失去了自理自养的能力,家人、亲友甚至社会其他成员帮助其调养身心,当属值得提倡的客观养生行为。 养生范围极为广阔,养生方法极为丰富,可谓无时不需,无处不是。现就养生分类的主要内容,列举如下: 【环境养生】 当指注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做到趋利避害的养生活动。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生活于天地之间,时空之内,形神机能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科学养生必须置人于环境之中,加以重视,给以考量。季节更替、昼夜变化、地域高下、水质土矿、植被绿化、家居摆设,乃至于社会地位、生活境遇、人际事宜等均可影响身心健康,适之则有利养生,逆之则有害健康,切请慎调为要。 【情志养生】 系指保养身体必先调神怡情,才能形神兼备。三国曹魏时期著名文学家嵇康曾做养生专论,指出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并提出例证云: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漓;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劲刷理鬓,醇醴发颜,仅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精神情志调养对于保持身心健康重要性的论述,古今宏论,莫

关于养生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养生的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养生已将满一学期,主要配合《黄帝内经》等养生理论学习了导引保健功和八段锦。在此之前曾接触过养生,因为自己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并深受体寒之扰,一到冬天就会全身冰凉,所以需要借助传统中医的养生方法调养身体,但是在此之前接触是的食饵养生和熏治养生,而非现在的吐纳养生和导引养生。两相对比觉得后者比前者有更大的适用范围,比较适合现在练习和实践。由于我们无法再学习之外抽出这么多实践和精力来准备养生所需的材料,食饵养生和熏治养生适合有人照顾时使用,而且,这两种养生常常是对症下药的,具有针对性。 此外,对于尚是学生的我们经常出现的用眼过度,肌肉酸痛,精力不足等病症,这两种养生能够起到的功效就微乎其微了,远不及其他两种来得实用。课程刚刚开始时,老师介绍了几个适合学生练习的养生功,对舒展筋络非常管用。虽然简单,但是坚持做一段时间后就感觉情况大不同了。困扰了许久的肩膀酸痛减轻许多,而且身体感觉更为通畅,没有郁结,让我不禁咋舌。平时练功时也有这种体会。区别竞技体育要求“更高”,“更快”,“更强”,养生课要求保持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不急不躁地完成每个动作。如果心态稍有变化就会影响到手脚动作而影响整体的和谐圆通。正是养生这种特性,使得在使身体更加

健康的同时还陶冶着心性,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坚持这种养生方法的老人在晚年不仅身体强健而且精神矍铄。 其实,养生不仅仅教给我让身体健康的方法,还传达了人生的态度。养生是依据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以顺从阴阳的消长,适应四时的变迁。也就是说人要顺应天地万物的规律,不可逆行。春天是推陈出新的时节,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这时就不应改像冬天那样将自己“藏起来”,而应该早起锻炼保持生机,否则无法提供给夏天足够的生气。当我们竭力在莫大的社会中寻求自己的位置时,也只有顺规律而行之才能事半功倍。古往今来,没有人能够在逆规律而行后取得成功,凡成就大事者,必有洞察规律的慧心,无论是社会发展规律,还是人事变迁规律,都了然于心并以之为指导和借鉴,从而造就成功。 养生讲究阴阳调和,使阳气和阴气平衡。阳气不足,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无法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然而阳气过盛时也会阴气口舌干燥,身体发高热等病症。因此适度是养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不及这个度,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但一旦超过就会过犹不及。适度这个原则也贯穿整个人生始终,适度的工作让激情不灭,适度的休息让精力充沛,适度的体贴让人心里温暖,适度的距离让惊喜不断。只有把握好度,才能达到平衡而使人生运转通畅。 从养生中学到许多,正是因为自己从中受益匪浅,所以一直在向周围的同学推荐这门课程,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去了解养生

九十岁老中医的养生长寿之道

九十岁老中医的养生长寿之道 朱良春教授是一位著名老中医。虽已九十高龄,但其思维异常清晰敏捷,行动也利落自如。其秘诀是 秘诀1:运动 ——要想活得好,天天练“慢跑” 朱良春: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见了我,都喜欢问如何才能健康长寿、安度晚年。我则以“动可延年,乐则长寿”八字赠之。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则可延年。要活就要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流畅,增进体力,加强抗病防御机能,从而达到延年的目的。但动要适度,不可超量。 我每天生活节奏较紧凑,以前都坚持上下班骑自行车,外出活动也骑车,这是一种不占时间的锻炼方法。现在每天早晨或晚上做5~10分钟四肢活动的自由操,即左右摆动四肢,用手指梳头发,然后两手擦面部、摸耳翼,左右缓慢转动头颈,这样能使头目清爽,两腿轻健,减少面部皱纹,控制颈椎病。 散步、慢跑都属于“慢运动”,可以让全身的经络、气血、骨骼、肌肉动起来,有助于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但是,运动要注意适量,不要超过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青壮年运动量可大一些,老年人适合散步、慢跑、太极拳、自我按摩等慢运动。 我还利用每天晚上看《新闻联播》的时间,一边看电视,一边做简单的运动。我的四肢都会动:手臂来回摆动,有点像是打太极拳;腿下沉、弯曲,呈半蹲姿势,就这样坚持锻炼十几分钟。 秘诀2:睡眠 ——要想白天不累,晚上“子时”前入睡 朱良春:要保持精力旺盛,首要条件就是生活要有规律。 以前在我担任院长的20多年中,白天既要上门诊,又要体会、处理行政事务,晚上回到家还要写文章,给患者回信,但是我都尽量在晚12点之前入睡,晚上23点到午夜1点,也就是子时,是人体阴阳交接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时候。《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所以,这个时候是睡眠的最好时间。也就是要学会顺应大自然昼夜的阴阳变化,如果继续熬夜,或过了午夜1点入睡,就会耗损人体的阳气,第二天阳气不足,就打不起精神了。即使你睡到第二天10时都补不过来。 现在我每晚的入睡时间要早些了,我每天只睡六七个小时。睡得太多,人的精力易于懒散。美国心脏病专家韩明发现,每晚睡10小时的人比睡7小时的人,因心脏病死亡的比例高一倍,因中风而死亡的比例则高出3.5倍。失眠时不要急躁,全身放松,听之任之,恍恍惚惚,也可起到同样的睡眠效果。 秘诀3:用脑 ——要想长生不老,越老越要会“用脑” 毛嘉陵:很多老人喜欢享坐着“清福”,既不愿运动,更不愿多动脑。 朱良春:“若要长寿勤用脑,颐养天年贵在勤”,确是经验之谈。俗说:“脑子愈用愈灵。”我长期坚持“每日必有得”的习惯,如果哪天没有什么新的见见闻或心得体会,晚上就无法入睡。我每天都要看书读报,有了新的所得才能酣然

女人的养生之道 女性养生之道

女人的养生之道女性养生之道 女人的养生之道女性养生之道,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女人的养生之道女性养生之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女人的养生之道 1.经常散步 2.多享受早晨-点的阳光 3.运动前先卸妆 4.精神极度疲倦时并不适宜以运动减压,休息更重要 5.冬季少做户外运动 6.10层以下,不乘坐电梯 7.每三个月改变一次你的健身菜单 8.每天运动半小时,而非周末运动3小时

9.热水泡脚可有效预防静脉曲张 10.边看电视边做柔软体操 11.在游泳池里一定要戴上泳帽和泳镜 12.跑步、骑脚踏车等运动可以保持优美的腿部线条 13.午休也是健身的好时间,不一定非等到晚上 14.光脚穿运动鞋固然舒服,却对健康不利 15.睡半硬的床铺更有利于颈椎健康 16.去正规的医院而非美容院接受按摩 17.非运动状态下不喝功能性饮料 18.运动后休息半小时再入浴 19.不在过吵的健身房中锻炼

20.正确的姿势比专程去健身更有效 女性养生之道 调养精神,健体保肾 精神调养是养生的重要方面。由于女性受生理周期的影响,情绪波动很大,所以精神调养就显得更重要。以情制情的养生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多做自己喜欢、愿意做的事情,工作时间不要过长,注意休息,这样就会顺利度过自己的各个生理期。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使脏腑气血调和,经络畅通,精神放松,帮助消化,保持身材,这对女性来说非常重要。当然,还需要持之以恒。终于认为肾为‘先天之体’,主生殖。肾与女性各方面关系密切,俗话说“女怕伤肾”。如果女性在生育过程中调养不当,就会出现肾虚,又因肾与内分泌有关,许多问题,如黄褐斑、皮肤老化、腰膝酸软、头发枯黄等,通过补肾都会有良好的效果。所以说女性面容的好坏,不要只限外在美容,还应用中医的方法调理肾脏,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饮食有节,调理周期

关于养生的心得体会_养生方法经验总结分享

关于养生的心得体会_养生方法经验总结分享 养生现在是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大家是怎样养生的呢?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养生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关于养生的心得体会范文篇1 学习养生已将满一学期,主要配合《黄帝内经》等养生理论学习了导引保健功和八段锦。在此之前曾接触过养生,因为自己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并深受体寒之扰,一到冬天就会全身冰凉,所以需要借助传统中医的养生方法调养身体,但是在此之前接触是的食饵养生和熏治养生,而非现在的吐纳养生和导引养生。两相对比觉得后者比前者有更大的适用范围,比较适合现在练习和实践。由于我们无法再学习之外抽出这么多实践和精力来准备养生所需的材料,食饵养生和熏治养生适合有人照顾时使用,而且,这两种养生常常是对症下药的,具有针对性。 此外,对于尚是学生的我们经常出现的用眼过度,肌肉酸痛,精力不足等病症,这两种养生能够起到的功效就微乎其微了,远不及其他两种来得实用。课程刚刚开始时,老师介绍了几个适合学生练习的养生功,对舒展筋络非常管用。虽然简单,但是坚持做一段时间后就感觉情况大不同了。困扰了许久的肩膀酸痛减轻许多,而且身体感觉更为通畅,没有郁结,让我不禁咋舌。平时练功时也有这种体会。区别竞技体育要求“更高”,“更快”,“更强”,养生课要求保持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不

急不躁地完成每个动作。如果心态稍有变化就会影响到手脚动作而影响整体的和谐圆通。正是养生这种特性,使得在使身体更加健康的同时还陶冶着心性,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坚持这种养生方法的老人在晚年不仅身体强健而且精神矍铄。 其实,养生不仅仅教给我让身体健康的方法,还传达了人生的态度。养生是依据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以顺从阴阳的消长,适应四时的变迁。也就是说人要顺应天地万物的规律,不可逆行。春天是推陈出新的时节,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这时就不应改像冬天那样将自己“藏起来”,而应该早起锻炼保持生机,否则无法提供给夏天足够的生气。当我们竭力在莫大的社会中寻求自己的位置时,也只有顺规律而行之才能事半功倍。古往今来,没有人能够在逆规律而行后取得成功,凡成就大事者,必有洞察规律的慧心,无论是社会发展规律,还是人事变迁规律,都了然于心并以之为指导和借鉴,从而造就成功。 养生讲究阴阳调和,使阳气和阴气平衡。阳气不足,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无法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然而阳气过盛时也会阴气口舌干燥,身体发高热等病症。因此适度是养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不及这个度,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但一旦超过就会过犹不及。适度这个原则也贯穿整个人生始终,适度的工作让激情不灭,适度的休息让精力充沛,适度的体贴让人心里温暖,适度的距离让惊喜不断。只有把握好度,才能达到平衡而使人生运转通畅。

85岁老中医养生之道(关于陈彤云医生的两篇专访)

85岁老中医养生之道(关于陈彤云医生的两篇专访) 问:作为一个85岁的老人,您究竟是怎么样让自己能够保持这样一个年轻状态呢? 答:其实这个问题我觉得大家也都非常关心,特别是当前生活越来越好,物质越来越丰富,大家都希望一个是健康,一个是美容,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要求。其实这个问题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从内到外的问题。必须首先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个很健康的心理状态,有一个健康的精神状态,我觉得美就会产生,这是我对美的认识。我之所以有今天的健康,大家认为我的年龄和我的外貌好像有一点差距,最主要还是来自健康,来自心理的健康。 问:为什么您脸上除了有一点点抬头纹之外,一点斑都没有呢? 答:斑不是每个人必须都长的,也不是所有老年人都应该长斑的,那不是必然的。我们常见的就是黄褐斑,这个黄褐斑比较复杂了,多半都是由妊娠、日晒、月经不调、内分泌的障碍,还有吃避孕药等等引起,可以出现黄褐斑,这样的中年妇女比较多。所谓的老年斑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的,老年斑跟日晒有关系,跟遗传体质有关。雀斑也不是人人都有,而且雀斑是一个遗传的。但是所有的斑都不是必然的。 我没有老年斑也没有日晒的斑,这当然也跟我平常的保护有关,我是怕晒的。我是避免光照,多少年来夏天一直都是要打伞,因为日光的照晒,不仅仅使皮肤衰老,皱纹增加,而且也会长斑,所以我在这方面是比较注意的。 问:很多老年人在选择服装的时候,都特别喜欢深色的,为什么您好像跟他们正好相反呢? 答:我的心里有点不一样,我是喜欢穿艳色一点的。我觉得这个代表一个心态,代表我对生活多么热爱,我觉得是热情的表现。我从来不买灰颜色的衣服,我觉得代表心情比较灰暗,所以亮丽一点代表我的心情是高兴。这种衣着表示一种年轻的心态,我虽然人85岁了,但是心态很年轻。 问:作为陈老的学生您发现除了我们提到的防晒、注重着装之外,陈老能保持这么年轻的状态的秘诀是什么? 答:我觉得刚才陈老提到了一句,就是由内而外,要重视身体健康的修炼,俗话说穿在身上,吃在脸上,这个就是营养,陈老对营养上也很讲究。 陈老一日三餐安排: 陈彤云的一日三餐依次安排在 ⑴早上6:30,中午12:00多和晚上18:00。早餐很简单,喝一点牛奶吃一点麦片, ⑵午餐的种类会多一些,以绿色蔬菜为主,另外还可以吃一些豆腐,豆腐所含的植物蛋白对人体非常有用,荤菜不太喜欢吃肉就多吃鱼,像胡萝卜、油菜这样的蔬菜也要多吃一点,这样可以补充体内的维生素,陈彤云的午餐一般不会吃太多,吃到八分饱就可以了, ⑶晚餐一般吃六分饱,用黄米、红小豆、大麦、黑米等杂粮煮一碗粥,满足人体营养的多种需求, ⑷每天晚上20:00左右,是陈彤云的水果餐时间,她会吃一个苹果两个猕猴桃或两个橙子,来补充身体的维生素,自小学习中医理论,告诉陈彤云饮食上酸甜苦辣都不宜过头,食物要因季节的变化而应时而吃,这样才能调和体内,达到美容养颜的目的。 问:陈老,刚才介绍的一日三餐,是不是你保养皮肤的秘诀? 答:这倒不是什么秘诀,我吃饭首先注意青菜,青菜第一需要,菜的颜色我注重,比方绿色的蔬菜,红色的,那种颜色比较杂一点的,因为按照中医的五色可以入五脏,我也按照中医的理论在选择蔬菜。另外豆腐我是常吃的,它的植物蛋白很高。早上的牛奶我一定要喝半斤的,加上麦片,加上一个水果,和一点点心,这个热量已经够了,而且我维

中医大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大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7月考试《生理学(本科)》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50 道试题,共100 分。)V 1. 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这是由于 A. 动脉血压升高 B. 血流速度加快 C.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 D. 中心静脉压增高 E. 舒张期室内压低 满分:2 分 2. M受体 A. 位于神经-骨骼肌接头的肌膜上 B. 可被酚妥拉明阻断 C. 可被儿茶酚胺激活 D. 位于自主神经节细胞膜上 E.可被阿托品所阻断 满分:2 分 3. 皮质肾单位在人肾约占肾单位总数的 A. 75%~80% B. 80%~85% C. 85%~90% D. 90%~100% E. 95%~100% 满分:2 分 4. 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时,血液中增高的主要激素是 A. ACTH与皮质醇 B.氢化可的松与血管升压素 C. 肾上腺素与去甲状腺素 D. 醛固酮与催乳素 E. 雌激素与雄激素 满分:2 分 5. 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是因为 A.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 B.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传出速度大大减慢 C. 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D.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多发放一次 E.窦房结的一次节律性兴奋落在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 满分:2 分 6. 100ml血液中的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称为 A. Hb的氧含量 B. Hb的氧容量

98岁老中医的8条养生秘方

98岁老中医的8条养生秘方 高寿,秘诀就在于“童心、蚁食、龟欲、猴行”八字养生法。 1.除了喝酒外,少吃凉菜。 在古代,人们吃到凉菜,一定是下酒用的,因为无论白酒、黄酒都是温热之物,有凉菜相伴,正好中和。现代人吃凉菜成了习惯,在我看来倒是不健康的,并不利于肠胃。

2.绝对不吃苦瓜炒鸡蛋。 中国人的确有爱吃鸡蛋的传统,早上煮鸡蛋,中午西红柿炒蛋,晚上苦瓜炒蛋。苦瓜性寒,鸡蛋也是寒凉之物,这两者加在一起,非常严重,在我看来就是毒药,奉劝大家千万不要吃。 3.早餐尊崇传统,白粥、油条或者煎鸡蛋。

吃什么健康,很多人抨击油条不健康,是垃圾食品,我觉得食物没有“美恶”,关键在于适度,白粥、油条、小菜,是中国人的传统,吃着舒服。煮鸡蛋寒冷,我是不吃的,油煎一下就中和了,所以我是吃煎鸡蛋的。 4.饮食有节。 道家有个观点,人这一辈子,吃的饭是有定数的,早吃,多吃,你就早完蛋;慢慢吃,悠着点吃,你就能活得长久。所以我绝对不暴饮暴食。

5.现代人一大病症是不饥不饿 饥饿连在一起用多了,大家都分不清楚其本意了。其实两者有本质差别,“饥”是摄入食物量不足,就是肚子空了,而“饿”是主观感受,是想吃东西的欲望。频繁的过于强烈的饿的感觉是心水太旺,不觉得饿的状态属于心气不足。

不饥不饿是现代人的通病,尤其是现在的孩子,肚子里面塞满食物,老是处于积食的状态。他们的肠胃相对满实,口臭、咽喉反复发炎感染、腹胀、不放屁、晚上睡觉蹬被子,甚至磨牙、流口水。不饥而饿,则是现代肥胖人的常见症状,这些人吃得很饱,但总是感觉饿。这个病机则在于心火过亢,情绪和情感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内心存在深刻不满足感,以致出现食欲亢进。中医治疗一般用黄连、栀子等苦寒泄心的药物。 6.早晨不饿吃鸡蛋牛奶,那是毒药。 很多人问我吃什么有益健康,我说吃什么不重要,怎么吃,什么时候吃才是关键。不饥不饿时候不吃,哪怕到了吃饭的时候,外界的时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生物钟。很多人在规劝人们要吃早饭,没有人关心早晨起来,当事人是不是饥饿,头天晚上的饭还在胃里没有消化,一点食欲都没有的人,又要塞进去一堆牛奶鸡蛋,不就是毒药吗?

十二经络养生方法

每日十二经络养生 每日的十二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联系在一起,而这些经脉又和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 寅时梦里深呼吸 时辰时间对应经络:寅时03:00-05:00 肺经 人体状况:肺经最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大地阴阳从此刻转化,由阴转阳。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此刻肺经最旺。肺朝百脉,气运输于全身.肝脏在头两个小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而肺不好的人会经常咳嗽,就算是睡着后也会咳嗽,有些人可能在睡着后,咳得更厉害。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如果家里有肺衰竭病人,一定要特别注意观察他此时的反应和症状。很多肺癌病人,心脏病人都在寅时去世。哮喘病人在寅时服药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在这个时候,如果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 建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 卯时记得上厕所 时辰时间对应经络:卯时05:00-07:00 大肠经 人体状况:大肠经最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这是大肠经活跃的最佳时段。“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茅房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又因为肾脏系统此时最弱,所以很多人在此时嘿咻的话,会一整日精神不振,久之,还会有因为气不足而阳痿可能哦。所以要注重自己的肺脏保养。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 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