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教案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教案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教案

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

教学目的:

①了解和感受外国美术发展中艺术流派、艺术风格与时代的关系。

②了解并掌握外国美术中重要的艺术流派的主要特点。

③进一步学习美术欣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了解并掌握各流派的主要特点,对一些经典作品能够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作品赏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作品与作品,作者与作者,流派与流派之间做比较。在比较中,辨别异同,识别风格上的差异。

难点是涉及艺术流派比较多,对这些艺术流派形成的社会条件,要作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问:17世纪欧洲为什么会出现巴洛克艺术?

二、新授:

1、通过课件了解文艺复兴后的社会现状。

17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

17世纪的欧洲美术,是以巴洛克风格为代表。它服务于教会上层和贵族,为了宣扬宗教和满足享乐的欲望,不惜重金建造豪华宫殿、住宅,使其显得壮观和华丽。

2、引导学生鉴赏:贝尔尼尼的建筑《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和雕塑《阿波罗与达芙妮》和鲁本斯的绘画《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各有什么共同的艺术特征?

在雕刻和绘画中都充满了紧张的戏剧气氛。建筑大量使用曲线和椭圆形体现出丰富多变的构造,在绘画中强调光线。戏剧性、豪华、饱含激情和强烈的运动感是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鲁本斯笔下的裸体,不论是男是女,都具有肌肉强健、体力充沛、动作粗犷、富于肉感等特点。这一特点始终贯穿在鲁本斯的一系列作品中。这是对人的生命力的积极肯定和歌颂。这一作品中的开阔有力的笔触与富有动感的线条,使画面洋溢着勃勃生机。热烈明快的色彩,抒发了画家的浪漫情怀。所有这些都集中地显示了巴洛克艺术华丽恢宏的一面。

指名说说委拉斯凯兹《宫女》的特色。

3、“荷兰小画派”:

著名的“荷兰小画派”:肖像画家哈尔斯、伦勃朗,风俗画家维米尔,静物画家霍达。他们的作品有什么艺术特征?(世俗性)

重点赏析伦勃朗作品。

通过课件了解:

伦勃朗(1606年—1669年)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不仅是杰出的油画家,而且是著名的铜版画家。他在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从而在美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伦勃朗出生在莱顿一个磨坊主家庭。受过较好的教育,并进过大学,但不久离校学画。21岁时已掌握了油画和铜版画的基本功,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在家乡开画室并接受订货。1631年离开家乡定居在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很快就成为当地著名的肖像画家。1634年他与富商小姐莎斯基亚结婚。自此至1642年他创作了许多肖像画,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欢迎。1642年他的爱妻病逝,后因伦勃朗和女仆结合,引起亲属们的强烈不满,以致诋毁他的声誉,霸占他的财产,最终使他陷于困境,不得不搬到贫民区居住。但伦勃朗在艺术上并没停步。相反,由于生活的坎坷使他更深刻地去观察和理解社会,艺术视野更为广阔,使他的艺术达到了顶峰。在他完成晚年著名的代表作《呢布业同业公会理事》后,他的后妻和他唯一的儿

子相继离开人间。1669年10月4日,这位最杰出的荷兰画家也终于在极端贫困中与世长辞。虽然他的遗物只有画具和破旧的衣衫,但是他却给人类留下了一大批极其珍贵的艺术遗产(600幅油画、1300幅版画和2000幅左右的素描和速写)。

在伦勃朗的大量作品中,肖像画占了很大的比重。仅他的自画像,目前保存的估计总数在60幅至100幅之间。他的绘画风格,突出地表现在利用光线来塑造形体、表现空间和突出重点,画面明暗对比强烈,虚实结合,层次丰富,气韵生动,后人称之为伦勃朗式的明暗画法。课本所选的伦勃朗的《夜巡》一画突出地体现了他的这种绘画风格。

《夜巡》是伦勃朗创作盛期的重要代表作。它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民兵总部订制的一幅群像肖像画。

4、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绘画

A、先通过播放古典和浪漫主义代表音乐来让学生感知流派特征。

指出:古典主义的萌芽,发生在巴洛克时代的意大利。后来由于在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借此古典主义音乐便得以形成。因此,音乐方面的“古典乐派”实际上指的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古典主义艺术,首先发生在文艺领域中,它以恢复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为目的,注重形式上的匀称和谐,主要放眼于追求客观的美。

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延续和发展,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终结者,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行人,浪漫主义音乐抛弃了古典音乐的以旋律为主的统一性,强调多样性,发展和声的作用,对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质进行刻画,代表是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体现了影响广泛和民族分化的倾向,在法国出现了柏辽兹,意大利有罗西尼,匈牙利的李斯特和波兰的肖邦。浪漫主义音乐终结在瓦格纳和勃拉姆斯时代。

B、古典主义绘画的主要特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古典美术的传统,多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和古罗马的历史故事,在艺术形式上,注重造型和对称、和谐的构图,追求单纯、庄重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宣传一种理想化的崇高境界。在技巧上,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微妙的明暗色调。

三种不同的艺术倾向:

a、以普桑为代表的崇尚永恒和自然理性的古典主义。

b、以达维特为代表的宣扬革命和斗争精神的新古典主义。

c、以安格尔为代表的追求形式完美和典范风格的学院古典主义。

结合相关具体作品理解:

建筑:

凡尔赛宫(1661年—1756年,勒沃、孟莎、勒诺特尔等先后设计)

原是法国王宫,在巴黎西南,是欧洲最宏大、最辉煌的宫殿,占地300公顷,集建筑、园林、绘画、雕塑之大成,集中体现了十七八世纪欧洲艺术和技术的成就。凡尔赛宫镜厅(1678年始建)凡尔赛宫最豪华瑰丽的大厅,又称“镜廊”。由建筑师孟莎设计。整个大厅长73米、宽10米、高13米,室内用乳白和浅紫大理石贴面,廊柱则用绿色大理石贴面,柱头和柱础镀金,檐壁和各种花饰都用金色。厅的拱顶是由当时著名画家勒布伦绘制的巨幅油画,表现路易十四在位时的功绩。大厅一侧是17扇朝花园而开的巨大拱形窗门,另一侧则是17面落地大镜子,由483块镜片镶嵌而成,它把对面窗外的蓝天、园景映照在镜子之中,使室内显得更加丰富,“镜厅”之名则由此而来。当年厅内燃烧蜡烛时,几千支烛光经镜面反射,使大厅显得无比辉煌。此厅之所以如此豪华,因为这是宫廷举行大型招待会和国王接见外国高级使团的场所,相当于中国北京故宫的太和殿。

绘画:

达维特《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油画,330×425厘米,1784年作,巴黎卢浮宫藏)

达维特(1748年—1825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最杰出的画家、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主要代表。古罗马历史题材的历史画《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有力地歌颂了古罗马人为了共和国的利益而勇敢地去格斗的英雄主义精神。

油画《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原是法国皇帝路易十六的订件,但达维特并没有按照统治阶级的意愿去画,而是赋予这一古罗马历史故事(罗马城和邻城阿尔巴交战,双方各派三兄弟格斗,以定胜负。而双方

之间有着姻亲关系。但是,代表罗马城的荷拉斯三兄弟毅然挺身而出,大义灭亲)以鲜明的主题──个人情感要服从国家的利益。画面上采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这两种矛盾情感的冲突。中心位置上的荷拉斯三兄弟在出征前,从父亲手中接过武器并庄严宣誓;画面右下角的三兄弟的母亲、妻儿和姐妹则陷入个人的情感而感到哀伤,笼罩在一片忧虑和悲哀的气氛中。她们的行为反衬出三兄弟出征前的英雄气概,突出了画的主题。整个画面构图严谨、均衡对称,造型坚实,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美术的重要特征。

安格尔《浴女》(油画,146×97.5厘米,1808年作,巴黎卢浮宫藏)

安格尔(1780年—1867年)是19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绘画的主要特点是线条工整,轮廓准确,色彩明快,构图严谨,具有一种典雅的美。他一生画了大量作品,其中以肖像画、女性人体画和素描最为突出。

这是安格尔早期的代表作,但它已经清楚地显示出安格尔的艺术追求。安格尔年轻时就非常崇拜古典艺术。十五岁时他看到一张从意大利带回来的拉斐尔的《椅中圣母》的印刷品,激动得热泪盈眶。以后他就决心要创造一种符合古典原则的理想美。这件女性人体作品便是这种艺术追求的具体体现。画家以准确的线条、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女性人体的曲线美,尤其强调女性人体背部的圆润与柔美。它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单纯的形体美的欣赏。当然,从中也看到了安格尔坚实的素描功底,简洁、流畅的线条所包含的韵律和音乐感。

C、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出现于德国和英国,十九世纪盛行于法国的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主义宗旨与“理想主义”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鉴赏:

席里柯《梅杜萨之筏》(油画,489×718厘米,1819年作,现藏巴黎卢浮宫)

席里柯(1791年—1824年),是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者。他的《梅杜萨之筏》是一幅使当时画坛引起强烈争议的作品。席里柯以幸存者的叙述作为他创作的素材,并对尸体、重危病人等画中要描绘的场景画了许多写生,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这一作品。描写筏上的幸存者突然见到远处一艘轮船时,挣扎着起来呼救的一刹那。席里柯通过上升的金字塔形的构图,有层次有节奏地把人们由死亡、绝望、痛苦挣扎升华到希望得救的激情上,激起观众的种种联想。加上森严的色调,强烈的光影对比,更增强了这一悲剧事件的气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但是,当时许多习惯于旧传统的美术家认为这是离经叛道的作品。当然,不久就证明,这幅作品为法国浪漫主义美术冲破古典传统的束缚开辟了道路。

戈雅《1808年5月3日的屠杀》(西班牙)(油画,266×345厘米,1814年作,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

重点: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油画,260×325厘米,1830年作,巴黎卢浮宫藏)

德拉克洛瓦(1798年—1863年)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绘画杰出的代表。他的艺术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把绘画艺术从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他的创作是以人民争取自由的题材、对于人物情感的深入刻画、大胆的构图和绚烂的色彩为主要特征的。他的《自由引导人民》一画是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

德拉克洛瓦在这幅作品中,大胆地将寓意象征和真实的现实生活场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画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燃烧着战斗热情的象征自由的女性,她那强壮的手臂毫不费力地持着装有刺刀的步枪和法兰西共和国的三色旗。她虽然袒开胸部,但毫无温柔或淫荡之嫌。她那有力的双腿跨过街垒,冒着炮火,带领战士们前进。虽然这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但画家把她塑造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她身穿法国妇女的服装,只有她头上的那顶弗吉利亚帽(摹仿古罗马时期解放了的奴隶所戴的帽子,法国第一共和国时期曾以此作为自由的象征)和几乎是一种古典风格的人物造型,体现了她的寓意象征。她是法国人民争取自由精神的化身,正是她引导人民走向胜利。跟随她的人中有激昂的工人和市民等。她左侧的手拿双枪的少年,进一步突出了这次革命的广泛群众性。她右侧的面向画面中心比较突出的人物是一个资产阶级的绅士,他身穿流行的长礼服,头戴大礼帽,留着络腮胡子,手持滑膛枪。正是他所代表的资产阶级控制了这次革命。这次革命的结果不过是以波旁宗族中比较开明的一派势力代替了反动的波旁王朝的统治。在画面下方的阴影

里,受伤和即将死去的战士横卧在碎石中。一位战士目视着自由的化身。她既是他们的理想,又是他们战斗的动力。透过画面右侧的硝烟,人们可以看到远处巴黎圣母院的塔楼。争取自由的主题,强烈的激情,色与光相融合的对比,奔放有力的笔触,这一切就是这幅作品的主要成功之处。

吕德《马赛曲》(大理石,1270×600厘米,1833年—1836年作,巴黎大凯旋门)

吕德(1784年—1855年)是19世纪上半期法国最著名的雕刻家。安放在巴黎大凯旋门上的浮雕《马赛曲》是他不朽的杰作。这一作品原名《1792年义勇军出征》。它表现1792年法国人民在反抗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封建帝国的战争中,马赛的一支义勇军开赴巴黎参加战斗的历史事件。当时这支义勇军是高唱着一支斗志昂扬的军歌雄赳赳地开赴巴黎的。巴黎的市民们称这首军歌为《马赛曲》,1795年这首歌被正式定为法国国歌。吕德的这一浮雕也简称为《马赛曲》。这是一件结构严谨统一、人物情绪激昂奔放、运动感急速有力、极富艺术感染力的高浮雕。整个浮雕分为两层:上层是右手执剑、左手振臂高呼象征法兰西和民主自由的女神,下层的各种人物与上面的自由女神相呼应,并且突出男女老少万众一心,奋起保卫祖国的主题思想。它充分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昂扬的斗争精神。它与德拉克洛瓦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总结: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绘画分别有什么重要特征?

四、拓展:

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全面了解这一时期自己喜欢的画家或音乐家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巴洛克(Baroque)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种艺术风格,其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关于巴洛克一词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意大利B.克罗齐等人认为源于Baroco。指逻辑学中三段论式的一个专门术语:一是认为源于葡萄牙语Baroco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为各种外形不规则的珍珠,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稀奇古怪、离经叛道的事物。巴洛克16世纪末期产生于意大利,17世纪盛行整个欧洲。18世纪初期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仍有较大的影响。巴洛克风格表现在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各个领域,内涵极为复杂,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使17世纪整个欧洲的建筑及艺术设计呈现出巴洛克气势雄伟、强烈奔放的特点。大量精美绝伦的艺术设计作品,使我们欣赏到这个时期艺术家们智慧的结晶,领悟到他们艺术设计的精巧构思和创作技艺。领略到他们卓著的艺术思维能力。 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这个名称在当时含有贬义。有怪异、奇特、粗野或推理错误上的含义。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直到20世纪上半叶,人们对巴洛克时期的艺术风格才给予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巴洛克最早产生于意大利,与反宗教改革有关,巴洛克是为教会服务并被宗教利用。教会是其最强有力的支柱。学者王明道将巴洛克的艺术特色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色彩;二是它

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极力强调动感。运动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关注作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五是讲究综合性,吸收文学、戏剧、音乐领域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七是大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 17世纪这个时期是有史以来人类生产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新的社会制度诞生并取代旧的社会制度的时期。进入17世纪,资产阶级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开始在政治上与封建势力较量。整个欧洲历经磨难——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动乱,席卷整个欧洲,极大地震撼了欧洲国家。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和君主制取代教会统治;经济上出现商业资本主义和君主商业;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集于君主一身,并以国家的形式出现.形成前所未有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能力。以德国为战场.因路德教会和罗马天主教的冲突引起。几乎所有的欧洲实力国家都卷人了这场举世闻名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这场战争具有德国内战和国际混战的双重特点。在威斯特伐利亚和平法之后.这场恐怖的战争才结束,每个德国小诸侯都有权决定自己的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变革与争斗.剧烈地改变着各国的面貌。30年的战争导致宗教问题目趋严重,最终把北欧和南欧分成新教和天主教两大宗教派别阵地。德国和西班牙王朝逐渐衰落。尤其在时装潮流中的统治地位也日趋降低。英国内战连绵不断。灾难接踵而来,使它无暇顾及时装式样。丹麦和瑞典对战争的加入有扩张疆土的意图,但最终也消耗了国力。意大利因西班牙的统治而日趋衰败.失去

对巴洛克风格艺术的理解

视觉艺术原理基础作业 对巴洛克风格艺术的理解 14会计6班戴文浩 js1407605 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是珠宝业的行话,专指未经加工的不规则的,怪异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外,其他地方都逐渐衰落。巴洛克艺术讲求立体感空间感,取材于多艺术领域的特色和精神,突出表现对艺术的追求和大胆,可以说是一种激情的综合艺术,脱离宁静与安稳,追求动态和变化,形式丰富甚至于激烈。17世纪末叶以前最初将巴洛克运用于艺术批评,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稀奇古怪,也就是离经叛道的事物。18世纪用作贬义,一般指称违背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情况。 巴洛克最早产生于意大利罗马。罗马是当时的教会势力的中心,教会对于艺术创作的规范中,审美方面总是从属于宗教方面的,艺术只是教会使用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当时意大利世俗政权统治衰弱,作为天主教的中心,教会势力占了上风,为了反对宗教改革,耶稣会开展了大规模工程建设,几乎所有信仰天主教的地区都出现了新式的教堂和学校,注重感官效果、反人文主义的巴洛克艺术就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并发展起来。意大利上流社会赞助艺术事业的繁荣景象,反而抑制了艺术的个性或独创性,迫使艺术就范于一种教会控制下的“公共艺术”。由于受不了长期的压迫,各行业的艺术家纷纷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来表现反抗,用表面的遵从圣经及教会教义的事物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来得到不同的表达效果,让人们从一样故事中得到不一样的感受。 巴洛克艺术主要包括建筑,绘画,音乐,雕塑,文学,服装和家具等。 绘画方面,画面中的人物和故事场景都是圣经故事里的内容,但是却用强烈的对比和扭曲的神情配上夸张的动作表现性和暴力,发泄对于宗教禁锢人的思想的反抗,以宗教所允许的内容来表现被压抑的情感和愤怒,就是巴洛克风格最好的体现。 从像绘画、雕塑这样紧致的内容中更加能表现出巴洛克的精髓意义,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像》,在巴洛克时期也有同样的一次创作,就是贝尼尼的作品《大卫像》。前者的作品是动感的,而后者似乎是准备采取行动的姿态。其扭曲的躯干和紧皱的双眉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积淀下的巴洛克艺术特点。米开朗基罗表现了大卫的英雄本质,而贝尼尼抓住了大卫的英雄气质的瞬间。贝尼尼的作品中传达的大卫即将要突破疆界束缚爆发的力量之感对观赏者有极强的感染力。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热爱线条,注重素描,而巴洛克时期艺术家则非常重视色彩、光影和透视,以明暗来造型,他们喜欢物体逼真而强有力的效果。 在这些巴洛克风格鲜明的绘画作品中,我能感受到巴洛克时期人们渴望突破重重束缚获取自由的强烈愿望,用大幅的人物故事展现隐藏在圣经故事画面中的性和暴力的压抑感,动态的肢体和扭曲的表情有着极大的震撼力,也给观赏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画面中的贵族人物都身着盛装,高调出场,也有着极其突出的嘲讽感。 巴洛克因其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建筑方面集中体现在天主教教堂。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从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

教学案例 传统纹饰民族风格word文档良心出品

初中八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案例 传统纹饰?民族风格 工作单位:XXXXXXXXXXXXXXX 名:XXX 科:美术

课题:传统纹饰?民族风格 、教学理念 本课遵循美术新课程的要求以“美术与人文”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发 展,展现视觉艺术的魅力,拓展其内涵与外延,并沟通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以提高学生 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的能力为目标。课堂中设置不同形式的探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关怀历史 文化和科学文明,各种尝试练习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参与, 培养学生发现美、 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分析 不论东西方艺术,想了解传统纹饰,就必须探讨纹饰根源。因为这是精神文化的具体表 现,从传统纹 饰来看美学角度,任何时期的传统纹饰都表现出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本课教 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了解研究传统纹饰的用途、种类及构成美的因素;二是了解 传统纹饰的造型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先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民族文化再深入展开。这 节课以欣赏 为主导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去寻找发现更多不同的传统纹饰, 族风格。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欣赏、探究 教学方法:欣赏探究、提问、讨论交流、尝试练习、 教学模式:活动激趣一欣赏探究一操作实践一交流与学习一展示评价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了解中国传统纹饰的特点、用途和种类。 2.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抽象纹饰与具象纹饰的特点。 3.用传统纹饰的造型方法绘画美丽的彩陶。 教学要点; 1. 重点:了解中国传统纹饰的特点、用途和种类。在学习中掌握抽象纹饰与具象纹饰 的特点。 2. 难点:能运用传统纹饰的造型方法绘画美丽的彩陶。 教学准备: 具:1.中国传统纹饰资料。 2.用多媒体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纹饰作品。 3.网络教学资料。 具:1.收集日常生活中纹饰作品。 2.收集认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纹饰。 作业要求:1.自选一个喜欢的题材进行创作。设计两个陶罐并在陶罐上画上你喜欢的抽象纹 样。 我设置多个尝试练习活动,为的是引导 了解各个时代不同的审美文化内涵和民 评价

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服饰异同

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服饰 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往往被称为宏伟、奢侈、享乐和纵欲的时期,她们所带来的艺术影响是任何一个时期所无法替代的。谈到服饰就不得不提起这两个时期,她们和后世人们对他们的时尚的看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巴洛克时期 17世纪的欧洲极为动荡,历史进入一个重要的变革期。荷兰、英国先后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法国则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的专制政体。在这种社会变革、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环境下,那些王公贵族们却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有权势的男士们玩弄权术,搞政治阴谋,或者追求时髦的贵夫人。在这样一个男性大显身手的时代,必然产生以男性为中心的强有力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所谓的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baroque)特指外形有瑕疵的珍珠,后来代表西方艺术史上一个时代,其特点是气势雄伟,生气勃勃,有动态感,气氛紧张,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长于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无穷感,颇有打破各种艺术界限的趋势。美术、建筑样式显得装饰过多。服装史上也把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出现的装饰过剩的奇异装束称为巴罗克样式。巴罗克时期服装大体上分为荷兰风时代和法国风时代。 荷兰风时代也被称为“3L”时代,即长发longlook、蕾丝lace、皮革leather 三者流行的时代。男装填充物取掉,造型宽松了,Ruff领变成了翻领或披肩领。男服胸前、袖子上仍有裂缝装饰,袖克夫越来越宽,出现长裤。女装裙撑取掉了,造型变得柔和,高腰身,出现大胆袒胸样式,三条裙子叠穿。 法国风时代出现时装杂志,男装变化最为显著。上衣极度短缩,衣长及腰或更短,袖子变成短袖或无袖,小立领.前开,门襟上密密麻麻一排扣子,下摆处常接一窄条垂布,白有肩料向下挂着缓带表示身份。下半身出现裙裤。缎带是巴罗克样式中很有特色的一种装饰。60年代以后,男装出现了紧身长外衣、室内服、裤子的组合。女服重新出现紧身胸衣、臀垫。 二、洛可可时期 每一种文化发挥到了极至就总会刺激另一种文化的产生,后者往往是前者的传承,是在前者基础上的修改和发展。于是,在巴洛克后期,洛可可文化应运而生,十八世纪初叶,巴洛克风格的艺术继续在欧洲各地流行,同时则有一种叫做洛可可(Rococo)的艺术风格在法国产生。Rococo 是从法国字 rocaille 演变而来的,原是指一种混合贝壳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一般来说洛可可时期主要是指在法王路易十五时代(1715 年以后)到路易十六时代(1789年截止)内的这段时期。她没有巴洛克艺术的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有的是甜美轻快、精巧华丽。 洛可可风格的服装是以女性为中心,以沙龙为舞台展开的优雅样式。这个时代女性为了获得男性的青睐,挖空心思装扮自己,这种努力主要表现在用紧胸衣勒细腰部以及用裙撑增大下半身体积,以及众多的装饰和淡雅的着色。这个时

《吉祥纹样》教案

《吉祥纹样》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中国传统纹样,感受传统的魅力,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投入到创意生活的活动中去。 2、学习图案纹样的组成形式,掌握解放纹样、适合纹样、二方持续纹样、四方持续纹样的基本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去美化自己身边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3、培养学生心爱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学习劳动人民质朴的审美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美源于生活,并更多地去了解和发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掌握解放纹样、适合纹样、二方持续纹样、四方持续纹样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来构思设计适合纹样和二方持续纹样。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制作精致,丰富多彩,在世界工艺文化中独树一帜。中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遍布中国工艺美术之中,有其分外的文化特色,只有了解传统图案纹样的风格特点及形成因素,才能对其继承和创新,并应用到现代图案中,进一步提高现代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纹样的魅力》。 (二)新课: 1、新石器时代:在原始社会的彩陶纹样中,鱼纹运用十分广博,这些纹样生动地表现鱼的形态特征,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2、中国古代:中国古代在青铜器、漆器、织绣等方面使用了纹样进行装饰,以祈求吉祥或象征权威。 3、欣赏例外的纹样。 4、纹样的概念和种类:纹样是指器物上的装饰花纹的总称。装饰纹样在例外的应用场合有例外的形式要求,因此,也产生了例外的纹样组织形式,大凡分为单独纹样、二方持续、四方持续三大类。 5、单独纹样:单独纹样是具有独立统统性的纹样形式。除了自身具有独立的装饰价值外,它还是构成适合纹样和持续纹样的基础。单独纹样由于组织结构统统,形态解放,外形独立,可以解放处理形象,不受装饰空间外形的限制,因此又叫“解放纹样”。作为有构成规律的单独纹样,多见的有适合纹样、角隅纹样和边框纹样。 (1)适合纹样:是在一定的外形内组织纹样,纹样的组织既要适合外形又要合理自然,达到图案形象、组织结构与装饰外形的完善统一。 (2)角隅纹样:角隅纹样属于适合纹样的一种分外形式,他要求严格适应两边,占住一个直角边。由于角内装饰空间较大,所以三角的弦边布纹成形可较为解放。它是用对称或平均式的纹样,配置在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的边角上的一种纹样。(3)边框纹样:边框纹样也是适合纹样的一种,只是它沿着一个特定形的周边作装饰,中间空地留出安排被装饰的内容。 6、单独纹样的基本组成方法: (1)对称式:纹样上下或左右相同,同形同色、整齐沉稳。 (2)旋转式:纹样由中心顺时针或逆时针运转。 (3)平衡式:不对称,纹样例外形、例外色、解放开朗。 7、二方持续纹样: 亦称“带状纹样”,是纹样的一种组织方法。 常用的有:散点式、直立式、倾斜式、波纹式、结合式等。

传统纹饰,民族图案

传统纹饰,民族图案 (剪纸基本图案设计与制作) 教学目标:1、借助多媒体教学富丰知识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剪纸的演变发展过程,剪纸的简单基本造型, 特点及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2、教学思考:在了解剪纸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合作动手能力。3、解决问题:通过设计制作的讲解,使学生能对剪纸有新的认识,并能用不同的手法和材料制作更有创意的剪纸图案。4、情感态度:在设计和制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体验设计、制作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探索精神,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剪纸基本图案。 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的简直基本图案。 分组合作制作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学具准备:剪刀、胶水、各种废纸、蜡光纸,布料,裁纸刀等。 学情分析:学生对剪纸这个道具并不陌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不同风格的剪纸,但由于动手实践较少,因此本节课主要看学生能否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技巧设计制作各种剪纸简单基本图案。

设计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主要是指导学生动手制作、自己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提高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成功的为学生提供观察、合作、探索、制作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以一个设计者和制作者的身份去探究知识的发展过程,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欣赏剪纸基础图案。(2)探讨基本图案的设计制作方法,包括他们的折法和剪法(3)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剪纸的图片,包括一些不规则的图案。师:看了这么多面具,同学们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喜欢的简单基础图案吗?(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设计制作一些简单的基本图案,让同学认识到这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新授:(1)教师诱导展示制作完整的简单基本图案。(2)讲解制作步骤:①想(设计草图和折法,注重在构思时要注意设计的新颖,可以和同学交流意见)②画(画出草图,注意线条的流畅性和合理性,可以适当的运用夸张的手法)③折和剪,做(剪外形,分工制作细节部分)④修(整理:注意剪裁整理时要考试到具有艺术效果)。 四、学生设计制作简单基本剪纸图案,教师巡回辅导。 五、归纳与总结:将学生分组,展示设计与制作。注意:(教师提示)①确定设计什么风格的剪纸图案(剪纸图案的风格有: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与抽象等等)②基本剪纸造型、色彩夸张独特③选材可多式多样④做工要仔细、清洁。

传统纹样美术教案

设计应用 传…统?纹…样 1、认识目标:学习图案纹样的形式,掌握基础图案的特点。 2、能力目标:把握二方连续纹样设计的技巧,并加以运用美化生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思想情感,学习质朴的审美观。 教学目标:通过对常见的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解读图案的基础知识(自由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并运用所学知识去美化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感受图案魅力,学习基础图案知识。 教学难点:对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学习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略 教学设计: (一)视频导课 今天我们去一个小店逛逛吧。 在我们日新月异的都市生活中,随处可见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妆点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更具审美性。你仔细看看能发现出它们吗?那是什么呢?

对的,是图案纹样。今天,我们就从认识中国的传统纹样来学 习图案纹样的知识 (二)课题——传统纹样 一、认识传统纹样 ?中国传统纹样是一种朴素单纯,富有情趣的图案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 和独特的民族风格,饱含丰富的语言和强烈的民族情感。 我们祖国的图案艺术浩如烟海,是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民族文化 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图案艺术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对客观事物 有了认识,逐渐获得了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观念,装饰图案就是这种审美观念的 形象反映。他们摹拟植物、动物、人物,根据生活的需要进行器物的造型和纹 样的装饰。如彩陶、青铜器、砖瓦、漆器、瓷器、织绣、建筑彩画、印染等都 有传统纹样的身影。 ?欣赏典型的中国传统纹样 欣赏这些传统纹样后,我们会发现这些图案的构图比较自由多 样,它可突破时间、地点、和透视、比例关系,按照装饰的想象和 需要进行符合形式美的要求作结构的处理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图案纹样的知识 1、图案纹样的定义 广义解释是实用与装饰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它是实用美术、装 饰美术、建筑美术、工业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 计制成的图样、装饰纹样等方案的通称。 谈一谈:你在生活中还接触过哪些传统图案纹样? 看一看:这些传统纹样的运用你见过吗? 通过刚才我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图案的某些特征 2、图案纹样的特征 实用性 适应性 艺术性 彩陶图案纹样 瓷器图案纹样 青铜器图案纹样 砖瓦图案纹样 水纹 宝相花纹 回纹 饕餮纹 虎纹 凤鸟纹 学习图案纹样

巴洛克艺术风格对现代服装的影响

巴洛克艺术风格对现代服装的影响 “巴洛克”(Baroque)的字义源于葡萄牙语,意指“变了型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含有不整齐、扭曲、怪诞的意思。巴洛克作为一种风格,一直是美术史家一直争论的问题。从时间上说,“巴洛克”流行与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初。十七世纪初,巴洛克艺术在教皇所统治的罗马诞生、发展。当巴洛克艺术的风格和形式尚为被真正确立下来时,它只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艺术趋势,一种流行的风尚。之后,迅速扩散到欧洲的其他地区,以及受到罗马教廷影响的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去。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 一、巴洛克艺术风格女装的特点 17世纪早期,女装仍流行车轮状的裙撑,裙撑逐渐地在前身部分变得平坦,整体的服装外形变得平缓、柔和和浑圆,领子开得很低,圆领。在西班牙和荷兰,裙子在腹部处用鲸骨拉长为一个僵硬的u形,外侧仍很宽松。在吊袖下有合体的袖子,整个袖子看上去一层一层的,轮状领变得更加庞大。 30年代末后,尽管裙撑仍在西班牙宫廷里逗留,但在欧洲大部分国家它都过时了,一种全新的样式代替了它。这一时期裙子仍是女服装饰的重点,衣裙松垂、多褶、曳长,比文艺复兴时期柔和、自然、大方、富有革命后的浪漫气息,更显出女性自然的妩媚。外边的罗布以外还要穿三条不同颜色的裙子(即衬裙、内裙和外裙),以代替有碍身体活动裙撑架,下裙穿多层肥大而多褶的裙子,来使下体显得鼓大,以增添体积感和层次感。服装上不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造型,都是更多地强调曲线,展露出女士特有的性别魅力。 二、巴洛克艺术风格男装的特点 17世纪欧洲宫廷服饰中男装以用花边、刺绣和纽扣等作为装饰的裘斯特克尔的长度至

巴洛克艺术风格赏析

巴洛克艺术风格赏析 论文摘要: 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含有不整齐、扭曲、怪诞的巴洛克,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而就是这个在17、18世纪饱受贬义的词,在18世纪后就大放光彩。论文首先从巴洛克的定义入手,推及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的特色、格调对现代建筑的影响。深入分析现代建筑如何对巴洛克建筑风格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中国建筑如何在中国风建筑中融入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巴洛克建筑又有着什么样的格调和特色。 论文关键词: 巴洛克艺术风格、建筑格调、现代中外建筑及其典型风格、艺术风格及特征、室内风格特点 正文: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含有不整齐、扭曲、怪诞的意思。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抑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抑,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虽然“巴洛克”直指缺乏古典均衡性的艺术作品,但其实巴洛克艺术家,与文艺复兴的前辈相同,都很重视设计和效果的整体统一性,巴洛克风格以强调“运动”与“转变”为特点,尤其是身体和情绪方面的,同时,巴洛克也是对矫饰主义的一种反动。 巴洛克的艺术风格及特征: 巴洛克建筑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将原本罗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建筑,添上新的华丽、夸张及雕刻风气,彰现出国家与教会的专制主义的丰功伟业。此新式建筑着重于色彩、光影、雕塑性与强烈的巴洛克特色。建筑造型方面利用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和反曲线的形式赋予建筑元素以动感的理念,是所有巴洛克艺术最重要的特征。巴洛克建筑不再崇尚那种含蓄的逻辑性,而是追求令人感到意外的、如戏剧般的效果。 巴洛克风格的发展及影响: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物,一方面有着更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与震撼力,另一方面引人注目、炫耀教会的财富和权势。新的建筑风格尤其体现出新宗教教派的时代背景,例如戴蒂尼会与耶稣会,其目标是增进宗教的普遍与虔诚。十七世纪中叶,巴洛克风格转而表现于豪华宫殿上, 首先在法国--如拉菲特城堡,位于巴黎附近、由佛朗索瓦·芒萨尔设计--随后遍及欧洲。 巴洛克风格的代表建筑 (一)罗马耶稣会教堂 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 (二)德国班贝格十四圣徒朝圣教堂内景 德国巴洛克风格教堂建筑外观简洁雅致,造型柔和装饰不多,外墙干坦,同自然环境相协调。教堂内部装饰则十分华丽,造成内外的强烈对比。著名实例是班贝格郊区的十四圣徒朝圣教堂、罗赫尔的修道院教堂。圣徒朝圣教堂平面布置非常新奇,正厅和圣龛做成三个连续的椭圆形,拱形天花也与此呼应,教堂内部上下布满用灰泥塑成的各种植物形状装饰图

(新)高中音乐教案独特的民族风

高中音乐教案|《独特的民族风》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即可查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 2、认识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 3、初步懂得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等因素有紧密关系,也是形成起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 主要教学内容 1、《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 2、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特征。 重点和难点 《宗巴朗松》。理解这三首民歌的民族风格。 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相关准备 多媒体设备、《独特的民族风》课件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同学你们看这几张图片,有谁能说出这是哪个民族的乐器?维吾尔族的达卜和冬不拉。这是蒙古族的马头琴。它们都生活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西北,去听一听那里都有些好听的民歌。 二、作品鉴赏 (一)《辽阔的草原》 1、我们的第一站是蒙古大草原,你们听远处传来了歌声,你们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的速度、节奏、旋律有何特征。 生:速度慢速;节奏自由、舒缓漫长;旋律开阔悠长、绵延起伏。 师:还有吗?

生:有很多的装饰音。 2、师:同学们听的都很仔细,说的也非常好。蒙古族民歌的体裁众多,其中以长调和短调最具代表性。短调的结构规整,节奏整齐,句幅短窄,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的特征。刚才我们欣赏的就是一首长调,《辽阔的草原》。歌曲旋律采用了羽调式作为发展基础,这也使音乐更富有鲜明的蒙古族色彩。 3、那同学们思考一下有哪些原因影响了这种风格的形成。 生:蒙古族人民生活在北方的草原地带,草原非常的辽阔。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这样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和经济形态影响了蒙古族音乐独特的风格的形成。 4、歌词结构有什么特点呢? 生:两句为一小段,上下句呼应对比。上句借景比喻,下句抒情。 5、我们完整的再听一遍,听完后说一说歌曲表达了蒙古族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表现了蒙古族年轻牧民对爱情生活的珍视和追求。 6、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嘎达梅林》,大家来判断一下它是属于长调还是短调呢? 生:短调。 师:为什么呢? 生:结构规整,节奏整齐。 (二)《宗巴朗松》 1、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西藏去听一听。 藏族音乐可分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民间音乐中又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五类。囊玛是藏族的一种传统歌舞,主要流传于拉萨、日喀则等地。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就是具有典型囊玛音调的歌曲《宗巴朗松》。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特征? 生: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典雅、细腻抒情。 2、我们来看歌词,看似很简单,你们觉得有什么内在含义吗? 生:歌词用写景来比喻人需要用高尚的道德修养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只要道德高尚的人,才有众多的朋友和他接近。 3、藏族同胞在演唱歌曲时,常伴有礼让、鞠躬之类的简单动作呢。接下来请几名同学跟着老师一起,边听边做一做动作。 (三)《牡丹汗》 1、接下来请大家听一首歌,大家猜一猜他是什么民族的。 生:维吾尔族。 师:维吾尔族音乐继承了古代西域地区的传统,吸收了中原音乐、印度音乐、波斯阿拉伯音乐的有益营养,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音乐风格。 2、那你们觉得音乐的风格是怎么样的呢?

服饰风格解析:华丽的巴洛克

服饰风格解析:华丽的巴洛克 巴洛克(baroque)一词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本意是有瑕疵的珍珠,引申为畸形的、不合常规的事物,在艺术史上却代表一种风格。 这种风格的特点是气势雄伟,有动态感,注重光影效果,营造紧张气氛,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巴洛克艺术追求强烈的感官刺激,在形式上表现出怪异与荒诞,豪华与矫饰的现象。在音乐、雕刻、绘画与服饰上都以华美的色彩和众多的曲线增加世俗感和人情味,一反以前灰暗而直板的艺术风格,把关注的目光从人体移到人与自然的联系上。巴洛克艺术改变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很快形成17世纪的风尚。

故宫展馆中的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时期的服饰具有虚华矫饰的风格,尤其在男装上极尽夸张雕琢之能事。服装史将这一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前阶段以荷兰风格为主,在整体上注重肥大松散的造型,服色以暗色调为主体,配白色花边和袖口,以求醒目。男服采用无力的垂领,肥大短裤,水桶形靴,衣领、袖口、上衣和裤的缘边、帽子以及靴的内侧露出很多缎带和花边。后期以法国宫廷风格为主,盛行欧洲。短上衣与裙裤组成套装,袖口露出衬衫,裤腰、下摆及其他连接处饰以缎带,在宽幅褶子的帽上装有羽毛。而女子服装先有重叠裙,后有敞胸服,并饰花边,体现出女性的纤细与优美。 巴洛克服饰造型上强调曲线,装饰华丽。女装中最突出的是改变了以前过度夸张的形式,摒弃了裙撑,腰线上移,有明显的收腰,把女性身材勾勒得平缓、柔和而自然。最大的特点是大量褶皱和花边。无数的花饰。 必要元素:夸张、浪漫、抽绳、混搭、褶皱、花朵、水晶、繁复、蕾丝、花边、复古、束腰、花。

男装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袖子花边了,带马刺的靴子也成了时髦,还有羽毛大帽子和佩剑。最为突出的是内衣。被大量丝带重重捆扎的内衣。一个男人一件内衣需要100多米长的缎带装饰。这一时期的男装极重视细部的装饰,如在上衣门襟和扣眼处用金色绳子装饰,天鹅绒或织锦面料上衣中的金银丝刺绣,都十分华贵炫目。长外套,密密麻麻的排扣,外套的口子只扣上边几个,下面全是摆设用。扣子用料有金、银、珠宝,成为纯粹的饰品。当金银丝织物被禁之后,缎带装饰盛行开来,成为服装的重要装饰之一。后来下摆还加了衬垫使衣服下摆向外翘起来,裤子流行灯笼裤,也是到膝盖扣住,下面是紧身长袜。鞋子一般是方头,鞋跟很高。巴洛克晚期的时候出现了鞋扣代替装饰。头发变长。三角帽成为主流。领饰,把一块细布打摺围在脖子上,用花边缎带扣住。这就是领带的前身。 17世纪风靡一时的巴洛克风格,又在4个世纪之后再次成为热捧的风格,而其中最大的原因便在于它冲破了传统的束缚,用生机与幻想来迎合这个时代人们的心态,才令它一路蓬勃发展,饱受后人的追随。 T台上的巴洛克-服饰 Christian Lacroix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了解格林卡和“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等。 教学重点 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 教学难点 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间播放《图画展览会》的VCD,初步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 二、导入上堂课通过学习捷克民族乐派,了解了“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善于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三、新课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 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 反映俄罗斯风情。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1、格林卡的生平介绍(学生自己阅读) 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 ⑴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他们性格的一些 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⑵作品结构介绍 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1)首先是它的豪华的特色。巴洛克艺术虽是为宗教服务的,有强烈的宗教特色,同时又有浓厚的享乐主义色彩。 (2)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极力强调运动,运动和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非常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 法国古典主义 4.普桑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 ①普桑是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画家,他首次使法国古典主义美术赢得世界性声誉。他敬仰古人的成就,服膺拉菲尔等盛期文艺复兴大师, 一生以次为楷模,不倦地追求那种完美境界。 ②为了获得古典式严谨、严明、和谐的构图和造型,学者型的普桑格外重视理性思考,强调素描的重要作用。 ③普桑把创作"重大题材"的历史画视为最神圣的使命。创作于成熟期的《台阶上的圣家族》、《阿卡狄亚的牧人》等作品,均体现了他 庄严优美的风格和对古典传统的深刻理解。 ④创作理想风景画也是普桑的追求。《福西雍的安葬》是其代表。 18:18世纪的艺术 罗可可:是从法语ROCAILLE转化而来的,原意是“贝壳装饰”或“岩状装饰”。 定义:由岩状工艺和贝壳工艺引用而来,指18世纪从室内装饰建筑到雕塑,以至家具、陶瓷、染织、服装等各个方面的一种流行风格。 复杂,波纹,运用了C型、S型,旋涡纹样 特点:主要是以流行、风俗、戏剧的画品。 用色:清淡、幽雅、华丽、(突出蓝绿、银灰、粉红、红、淡紫) 技巧:仙境般的韵染法、朦胧丽色 代表画家:华托、“出发去西苔岛”、“爱之园”、“热尔森画店”、“庭中集会”

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教案

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教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传统节日和习惯.这些习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别具风情的民族艺术. 2、知道几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和来历. 过程与方法:进行本课教学,通过模拟表演欣赏等系列活动,加强学生对民族风土人情的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来历,通过看视频、听故事、谈感受、唱歌曲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 学生: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形式,搜集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 每组分工完成以下任务:收集反映该民族特色(如地域风光服饰建筑民间习俗饮食等)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师:1、收集少数民族节日的相关资料。 2、制作课件:(1)《壮族歌会》、《泼水节》视频;(2)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视频;(3)《爱我中华》《我们新疆好地方》音乐;(4)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踩踩唱唱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学生回答并演唱. 3、师小结: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各民族缤纷艳丽的服饰,品味了风味独特的饮食.这节课,让我们去感受各民族风格各异的住所和多姿多彩的节日. (板书课题) 二、交流知识,畅谈感受 (一)图片展示领略风格各异的住所 (课件演示课前收集的传统的蒙古包、藏族民居、陕北窑洞和云南纳西族民居),让学生欣赏,并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住所.并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民族各具特色是住所(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介绍), (二)感受多姿多彩的节日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同学们愿不愿意把自己搜集的资料与大家共同分享? 具体交流以下几个节日 1、泼水节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看了同学们收集的这么丰富的资料,我真高兴。老师也收集了其它民族的节日。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视频资料:傣族人民过泼水节) 师:边看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A哪位同学知道这是哪个民族过的什么节日 B从画面上你们都看到什么? C为什么人们的衣服淋湿了还十分高兴呢? 学生汇报 A:这是傣族人民在过泼水节。 B傣族人民相互泼水 C:人们的衣服都被淋湿了。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及美术史意义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及美术史意义 解释一: 巴洛克艺术是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内涵也极为复杂。但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强烈情感的表现,气氛热烈紧张,具有刺人耳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解释二: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它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或西班牙语,意思是不圆的珠子;又一说它来自意大利语,有奇特、古怪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总的来说这个名称在当时含有贬意,是18世纪古典主义艺术理论家对于上一个世纪一种艺术风格的称呼。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文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格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巴洛克艺术是指(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 解释三: 巴洛克艺术 一、巴洛克艺术概念 1、意义与背景 巴洛克艺术(Baroqueart)是十七世纪欧洲的艺术风格,初发源于17世纪教皇统治的罗马,那时意大利是欧洲艺术中心,但在巴洛克后期,欧洲艺术中心移转到法国,它并没有明确的艺术风格,只能算是一种爱好和时尚。 文艺复兴意味着平衡、适中、庄重、理性与逻辑;而巴洛克却意味着运动、追求新奇、热中于无穷、不安和对比、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大胆融合。巴洛克艺术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平静和克制,而表现为戏剧性、豪华与夸张。 十七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六单元让生活插上翅膀第11课传统纹饰民族风格教案1岭南版

传统纹饰民族风格 1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传统纹饰的种类和造型特征。 2.了解传统纹饰的独特美感和丰富的寓意。 3.大胆评述自己喜欢的纹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一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对祖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比如彩陶、青铜艺术,但对其中的传统纹饰的风格、美感了解不够,加上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在生活中缺少对传统纹饰的感受,不利于学习活动的深入展开。但正因为了解不多,有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教师因加以引导,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中国的传统纹饰的种类和造型特征。 教学难点:传统纹饰的独特美感和丰富的寓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传统纹饰民族风格 欣赏肇庆著名传统手工艺品:端砚与草席 师:端砚上雕刻的是什么?草席上编织的是什么? 师补充:注意端砚与草席上经过工艺师精心制造的丰富纹饰。 生:龙、荷花、人物等。 引导:学生发现端砚所雕刻与草席所编织的都是传统纹饰。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传统纹饰民族风格。 板书新课题:传统纹饰民族风格 活动2【讲授】传统纹饰民族风格 1.中国传统纹饰的概念 师:中国传统纹饰(纹样)是指器物上的装饰花纹的总称。 提问:同学们,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传统纹饰吗? 生:回答老师提问。 师:出示常见的传统纹饰示例图,分析其不同的材质与用途。 2.传统纹饰的种类及其造型特征 传统纹饰的种类: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 出示各种类别的传统纹饰示例图,分析其造型特征。 传统纹样:单独纹样、连续纹样 单独纹样:自由纹样、适合纹样 连续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 3.传统纹饰的寓意 生:小组讨论并分析传统纹饰的寓意 活动3【练习】传统纹饰民族风格 活动4【作业】传统纹饰民族风格 课堂作业:小组活动,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的方式,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中国传统纹样 几何纹样篇

中国传统纹样几何纹样篇 中国传统纹样 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的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精美繁复的花鸟虫鱼、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都凝聚 着相应时期独特的艺术审美观。 1、连珠纹 连珠纹尤其连珠圈纹是古波斯萨珊王朝最为流行的花纹;在萨珊风格织物中,以对兽或对鸟图案母题为主,而以各种圆和椭圆的连珠作为图案装饰主题。连珠纹图案于5~7世纪间沿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传入我国,但在这一时期基本是作为器型排列的边饰。连珠纹在中国的唐锦中成为数量最多,而且具有时代特色的纹饰。至隋代,连珠纹发展为连珠圈纹,并成为各种器物的主题纹样。波斯锦传入后,约7、8世纪时我国也曾模仿织造。不论其产于何地,凡属此类萨珊波斯风格的织锦,皆称为“萨珊式”织锦(Sasannian’figured silks)。 新疆吐鲁番斯坦那出土连珠纹是从波斯萨珊王朝的装饰形式中吸收过来的唐代流行花式,传统华夏艺术思想与外来形式的结合,丰富了唐代的文化。

2、云雷纹 陶瓷器装饰的一种原始纹样,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圆弧形的也单称云纹, 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 云雷纹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经比较少见,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上,云雷纹仍是主要纹饰。商周时代云雷纹大量出现在青铜器上,多作衬托主纹的地纹。到了汉代,随着青铜器的衰退,陶瓷器上的云 雷纹也消失了。 青铜器上一种典型的纹饰。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字形线条所构成。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雷纹”。云雷纹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仍见沿用。在粤系的铜鼓上,云雷纹是作为主导纹饰应用的,常见密布于鼓面中心太阳纹的周围,象征太阳与云雷共存于天际,这是南方民族对云雷崇拜的一 种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