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片速率 解释

码片速率 解释
码片速率 解释

.符号速率

符号速率*扩频因子=码片速率,符号速率=码片速率/扩频因子

如: WCDMA, 码片速率= 3.84 MHz ,扩频因子=4 ,则符号速率=960kbps.

CDMA 1X, 码片速率=1.2288MHz,扩频因子=64,则符号速率=19.2kbps.

符号速率=(业务速率+校验码)*信道编码*打孔率

如: WCDMA ,业务速率=384kbps,信道编码=1/3Turbo码,符号速率=960kbps

CDMA 1X ,业务速率=9.6kbps,信道编码=1/3卷积码,符号速率=19.2kbps

2.码片(码元),码片速率,处理增益

系统通过扩频把比特转换成码片。

一个数据信号(如逻辑1或0)通常要用多个编码信号来进行编码,那么其中的一个编码信号就称为一个码片。

如果每个数据信号用10个码片传输,则码片速率是数据速率的10倍,处理增益等于10。

码片相当于模拟调制中的载波作用,是数字信号的载体。

常用的扩普形势是用一个伪随机噪声序列(PN序列)与窄带PSK信号相乘。PN序列通常用符号C来表示,一个PN序列是一个有序的由1和0构成的二元码流,其中的1和0由于不承载信息,因此不称为bit而称为chip(码片)。

要理解“码片”一词,先需要对扩频通信有所了解,我们的信息码,每一个数字都是携带了信息的,具有一定带宽。扩频通信就是用一串有规则的比信息码流频率高很多的码流来调制信息码,也就是说原来的“1”或“0”被一串码所代替。

由于这一串码才能表示一位信息,因此不能说成bit(bit是信息基本单位),所以找了个名词叫chip,这一串码的每一位码字就是一个chip,比如cdma的码片速率就是1.2288Mchip/s。(这个解释最易懂)

码片数率是指扩频调制之后的数据数率,用cps表示(chip per-second)

数据*信道码=chip,chip是最终在空口的物理信道上发送的数据速率单位

WCDMA的码片速率是3.84Mcps,

c:chip,即码元。3.84Mcps:每秒3.84M个码元

码片速率是指经过扩频之后的速率,从MAC-d传过来的有效fp bit经过channel coding,帧均衡,速率匹配,复用到CCTrCH后,分成IQ两路,分别进行扩频和加扰的操作。扩频就是将有效bit与扩频码相乘,扩频操作会增加带宽的,扩频后的速率称为码片速率。因为10ms的TTI包含15个slot,每个slot有2560个chips,一算就可得出3.84Mchipps的码片速率

3.业务速率

说白了就是你平时使用手机上网的下载速度。比如家里的ADSL是1M,那业务速率就是1M.单位是bit,如果到计算机的下载数据速度,还要除8成为B别忘记了。4.信道编码

数字信号在传输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在传送的数据流中产生误码,从而使接收端产生图象跳跃、不连续、出现马赛克等现象。所以通过信道编码这一环节,对数码流进行相应的处理,使系统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可极大地避免码流传送中误码的发生。误码的处理技术有纠错、交织、线性内插等。

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误码率是信道编码的任务。信道编码的本质是增加通信的可靠性。但信道编码会使有用的信息数据传输减少,信道编码的过程是在源数据码流中加插一些码元,从而达到在接收端进行判错和纠错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开销。

5.打孔,打孔率

打孔puncturing,是压模中的一种模式,另一种是扩频因子减半。在HSDPA L1 coding 中速率匹配中有用到,可以参考3GPP25.213。在HSDPA中用到了2次速率匹配,第一次是为了将编码后的bit流经过速率匹配后能适合UE的能力。第二次速率匹配是为了适合各个物理信道的能力。打孔是根据RNC的RRC信令配置下来的参数所设置的模式将bit流中的一些冗余bit去掉。(1/3turbo编码对每一个有效位产生了2个冗余位。)

Q:数据流被“打孔“后是被压缩了还是被转移了?如是压缩,是有损压缩还是无损的呢?也就是问,被打掉的比特是扔掉了还是转移到别处再传送了?

打掉的比特被扔掉了,如有效的数据为10bit,经过编码后变为50bit,打掉这50bit 中的10bit甚至更多,接收机还是可以译出来的。

所谓打孔的被STOLEN的比特, 以UE发送为例,NODEB是无法将这些比特翻译出来的.具体实现时, 接收时首先将被打孔的位置算出来(NODE B和UE都采用同样的算法计算打孔位置),然后随意填数. 最后, 由于采用了卷积编码以及TURBO编码, 引入了冗余信息. 所以不会十分影响采用Viterbi译码.9O[Hc0_9f~+O

在接收端依然可以将信息比特译出来.(当然, 在TD协议中一般规定, 打孔率一般不超过1/3)

打孔就是按照一定的模式,把某些比特去掉,于是相当于后边比特前移,从而实现了比特率的调整,即实现速率匹配,起到去处冗余的作用,同时保证在这些冗余去除之后仍能正确译码。(这句好理解)

6.扩频因子.

整个扩频(spreading)的过程分为信道化(channlization)和加扰(screambling)两步也就是和ovsf码相乘和与gold码(扰码)相乘两步而很多文章把前者称为“扩频”,后者称为“加扰”,并将OVSF码称为“扩频码”--因为他们觉得在第一步速率已经被扩到3.84M了,实事是这样理解并不准。扩频因子:扩频后chip速率和扩频前信号速率的比值,直接反映了扩频增益。

3大主流CDMA的扩频因子数值:

WCDMA:4-512 (3.84Mcps)

CDMA2000:4-256,(3.6864Mcps)

TD-SCDMA:1-16,(1.28Mcps)

系统通过扩频把比特转换成码片。一个数据信号(如逻辑1或0)通常要用多个编码信号来进行编码,那么其中的一个编码信号就称为一个码片。码片相当于模拟调制中的载波作用,是数字信号的载体。

如果每个数据信号用10个码片传输,则码片速率是数据速率的10倍,处理增益等于10。

常用的扩普形势是用一个伪随机噪声序列(PN序列)与窄带PSK信号相乘。PN序列通常用符号C来表示,一个PN序列是一个有序的由1和0构成的二元码流,其中的1和0由于不承载信息,因此不称为bit而称为chip(码片)。

要理解“码片”一词,先需要对扩频通信有所了解,我们的信息码,每一个数字都是携带了信息的,具有一定带宽。扩频通信就是用一串有规则的比信息码流频率高很多的码流来调制信息码,也就是说原来的“1”或“0”被一串码所代替。

由于这一串码才能表示一位信息,因此不能说成bit(bit是信息基本单位),所以找了个名词叫chip,这一串码的每一位码字就是一个chip,比如cdma的码片速率就是1.2288Mchip/s。(这个解释最易懂)

码片数率是指扩频调制之后的数据数率,用cps表示(chip per-second) 。

信源编码:Adaptive Multi-Rate(4.7K到12.2K 总共8种速率)-------输出的为比特信道编码的作用:增加比特间的相关性,以便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恢复信号语音业务:卷积码数据业务:Turbo码

交织:打乱符号间的相关性,减小信道快衰落和干扰带来的影响。

交织的作用:减小信道快衰落带来的影响。信道的快衰落是成块出现的,通过交织,可以把成块的误码给分散。

数据调制:数据调制可以采用QPSK 或者8PSK 的方式,即将连续的两个比特(QPSK)或者连续的3 个比特(8PSK)映射为一个符号-------输出的为符号

扩频:OVSF码(Walsh与OVSF)的互相关为零(0%),相互完全正交(100%)-------输出的为码片

所以整个过程是:通过编码形成比特数据流,第二次交织后就是物理信道影射,经过物理信道映射后的数据流还要进行数据调制形成符号,扩频调制后的速率就是码片速率。

符号速率=(业务速率+校验码)×信道编码×重复或打孔率

码片速率=符号速率×扩频因子

扩频技术的原理:C=B*Log2(1+S/I)

C:信道容量 B:信道带宽 S:信号强度 I:干扰输出的为码片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第1章 习题答案 1-1 题1-1图所示信号中,哪些是连续信号?哪些是离散信号?哪些是周期信号?哪些是非周期信号?哪些是有始信号? 解: ① 连续信号:图(a )、(c )、(d ); ② 离散信号:图(b ); ③ 周期信号:图(d ); ④ 非周期信号:图(a )、(b )、(c ); ⑤有始信号:图(a )、(b )、(c )。 1-2 已知某系统的输入f(t)与输出y(t)的关系为y(t)=|f(t)|,试判定该系统是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解: 设T 为此系统的运算子,由已知条件可知: y(t)=T[f(t)]=|f(t)|,以下分别判定此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 ① 线性 1)可加性 不失一般性,设f(t)=f 1(t)+f 2(t),则 y 1(t)=T[f 1(t)]=|f 1(t)|,y 2(t)=T[f 2(t)]=|f 2(t)|,y(t)=T[f(t)]=T[f 1(t)+f 2(t)]=|f 1(t)+f 2(t)|,而 |f 1(t)|+|f 2(t)|≠|f 1(t)+f 2(t)| 即在f 1(t)→y 1(t)、f 2(t)→y 2(t)前提下,不存在f 1(t)+f 2(t)→y 1(t)+y 2(t),因此系统不具备可加性。 由此,即足以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而不需在判定系统是否具备齐次性特性。 2)齐次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T[af(t)]=|af(t)|≠a|f(t)|=ay(t) (其中a 为任一常数) 即在f(t)→y(t)前提下,不存在af(t)→ay(t),此系统不具备齐次性,由此亦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 ② 时不变特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y(t-t 0)=T[f(t-t 0)]=|f(t-t 0)|, 即由f(t)→y(t),可推出f(t-t 0)→y(t-t 0),因此,此系统具备时不变特性。 依据上述①、②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1-3 判定下列方程所表示系统的性质: )()()]([)()(3)(2)(2)()()2()()(3)(2)()()()()() (2''''''''0t f t y t y d t f t y t ty t y c t f t f t y t y t y b dx x f dt t df t y a t =+=++-+=+++=? 解:(a )① 线性 1)可加性 由 ?+=t dx x f dt t df t y 0)()()(可得?????→+=→+=??t t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01122011111)()()()()()()()()()(即即 则 ???+++=+++=+t t t dx x f x f t f t f dt d dx x f dt t d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0212102201121)]()([)]()([)()()()()()( 即在)()()()()()()()(21212211t y t y t f t f t y t f t y t f ++前提下,有、→→→,因此系统具备可加性。 2)齐次性 由)()(t y t f →即?+=t dx x f dt t df t y 0)()()(,设a 为任一常数,可得 )(])()([)()()]([)]([000t ay dx x f dt t df a dx x f a dt t df a dx x af t af dt d t t t =+=+=+??? 即)()(t ay t af →,因此,此系统亦具备齐次性。 由上述1)、2)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线性系统。

CAD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⑴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 ⑵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计算机辅助制造 ⑶DDB:Protel设计文件库 ⑷SCH:Protel原理图设计文件扩展名(原理图编辑器) ⑸TopLayer:顶层、元件面 ⑹BottomLayer:底层、焊锡面 ⑺Mechanical layer:机械层 ⑻Silkscreen:丝印层 ⑼AUTOCAD: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 ⑽Protel:电子线路CAD ⑾Miscellaneous Devices.ddb:混合元件库 ⑿Sim.ddb:模拟仿真分析元件图形符号库 ⒀ERC:原理图的电气检查 ⒁DRC:PCB设计规则检查 ⒂Updata PCB:更新PCB文档

⒃Creat Netlist:生成网络表文件 ⒄Footprint:元件的封装形式 ⒅Create Symbol From Sheet:由原理图生成方块电路 ⒆DIODE0.4:二极管的封装名 ⒇DIP40:40脚双列直插式芯片封装名 21.Keepout layer禁止布线层 绘出电路板的布线区,以确定自动布局、布线的范围。 22.工作点分析(Operating Point Analyses) 电感视为短路,电容视为开路,计算电路中各节点对地电压、各支路电流。 23.焊盘 连接盘,与元件相关,是元件封装图的一部分。 24.××.XLS 参考答案:元件报表清单 25.PCB编辑器中的信号层 答:Signal Layers——最多支持32个信号层。其中

Top Layer——顶层,元件面,即元器件的主要安装面。 Bottom Layer——底层,焊锡面,主要用于布线。 Mid Layer1~Mid Layer30——中间信号层,主要用于放置信号线,多层板使用。 26.PCB编辑器中的机械层 答:Mechanical Layers——没有电气特性,主要用于放置电路板上一些关键部位的标注尺寸信息、印制板边框以及电路板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对准孔。 允许同时使用4个机械层,常用1~2个机械层。对准孔、印制板边框等放在机械层4(Mechanical 4);而标注尺寸、注释文字等放在机械层1内。 27.PCB编辑器中的丝印层 答:Silkscreen——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将元件外形、序号以及其他说明文字印制在元件面或焊锡面上,以方便电路板生产过程的插件(包括表面封装元件的贴片)以及日后产品的维修操作。一般放在顶层(Top Overlayer)。 28.Footprint

通信常识:波特率、数据传输速率与带宽的相互关系

通信常识:波特率、数据传输速率与带宽的 相互关系 【带宽W】 带宽,又叫频宽,是数据的传输能力,指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比特数。高带宽意味着高能力。数字设备中带宽用bps(b/s)表示,即每秒最高可以传输的位数。模拟设备中带宽用Hz表示,即每秒传送的信号周期数。通常描述带宽时省略单位,如10M实质是10M b/s。带宽计算公式为:带宽=时钟频率*总线位数/8。电子学上的带宽则指电路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的频率范围。 【数据传输速率Rb】 数据传输速率,又称比特率,指每秒钟实际传输的比特数,是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单位为“比特每秒(bps)”。其计算公式为S=1/T。T 为传输1比特数据所花的时间。 【波特率RB】 波特率,又称调制速率、传符号率(符号又称单位码元),指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可以以波形每秒的振荡数来衡量,是信号传输速率的度量。单位为“波特每秒(Bps)”,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所以它与比特率是不同的概念。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式为: Rb=RB*log2 N。其中,N为进制数。对于二进制的信号,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奈奎斯特定律】 奈奎斯特定律描述了无噪声信道的极限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1924年,奈奎斯特(Nyquist)推导出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公式: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RB = 2W Baud。其中,W为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是赫兹(Hz),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2个码元。对于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则是: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RB= W Baud,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1个码元。 符号率与信道带宽的确切关系为: RB=W(1+α)。 其中,1/1+α为频道利用率,α为低通滤波器的滚降系数,α取值为0时,频带利用率最高,但此时因波形“拖尾”而易造成码间干扰。它的取值一般不小于0.15,以调解频带利用率和波形“拖尾”之间的矛盾。 奈奎斯特定律描述的是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或码元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 香农定理是在研究信号经过一段距离后如何衰减以及一个给定信号能加载多少数据后得到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它描述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

信号与系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什么就是信号? 就是信息得载体,即信息得表现形式。通过信号传递与处理信息,传达某种物理现象(事件)特性得一个函数。 2、什么就是系统? 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得事物组合而成得具有特定功能得整体。 3、信号作用于系统产生什么反应? 系统依赖于信号来表现,而系统对信号有选择做出得反应。 4、通常把信号分为五种: ?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 ?偶信号与奇信号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 ?确定信号与随机信号 ?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5、连续信号:在所有得时刻或位置都有定义得信号。 6、离散信号:只在某些离散得时刻或位置才有定义得信号。 通常考虑自变量取等间隔得离散值得情况。 7、确定信号:任何时候都有确定值得信号 。 8、随机信号:出现之前具有不确定性得信号。 可以瞧作若干信号得集合,信号集中每一个信号 出现得可能性(概率)就是相对确定得,但何时出 现及出现得状态就是不确定得。 9、能量信号得平均功率为零,功率信号得能量为无穷大。 因此信号只能在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间取其一。 10、自变量线性变换得顺序:先时间平移,后时间变换做缩放、 注意:对离散信号做自变量线性变换会产生信息得丢失! 11、系统对阶跃输入信号得响应反映了系统对突然变化得输入信号得快速响应能 力。(开关效应) 12、单位冲激信号得物理图景: 持续时间极短、幅度极大得实际信号得数学近似。 对于储能状态为零得系统,系统在单位冲激信号作 用下产生得零状态响应,可揭示系统得有关特性。 例:测试电路得瞬态响应。 13、冲激偶:即单位冲激信号得一阶导数,包含一对冲激信号, 一个位于t=0-处,强度正无穷大; 另一个位于t=0+处,强度负无穷大。 要求:冲激偶作为对时间积分得被积函数中一个因子, 其她因子在冲激偶出现处存在时间得连续导数、 14、斜升信号: 单位阶跃信号对时间得积分即为单位斜率得斜升信号。 15、系统具有六个方面得特性: 1、稳定性 2、记忆性

完整名词解释

1.1 名词解释 ·逻辑数据:指程序员或用户用以操作的数据形式。 ·物理数据:指存储设备上存储的数据。 ·联系的元数:与一个联系有关的实体集个数,称为联系的元数。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至多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和E2的联系称为“1:1联系”。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和E2的联系是“1:N联系”。·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和E2的联系称为“M:N联系”。 ·数据模型:能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独立于计算机系统、完全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反映企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的数据模型。 ·结构数据模型(或逻辑数据模型):与DBMS有关的,直接面向DB的逻辑结构、从计算机观点对数据建模的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用树型(层次)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格表达实体集的数据模型。 ·外模式: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概念模式: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 ·内模式:DB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 ·外模式/模式映象:用于定义外模式和逻辑模式之间数据结构的对应性。 ·模式/内模式映象:用于定义逻辑模式和内模式之间数据结构的对应性。 ·数据独立性:应用程序和DB的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 ·物理数据独立性:在DB的物理结构改变时,尽量不影响应用程序。 ·逻辑数据独立性:在DB的逻辑结构改变时,尽量不影响应用程序。 ·主语言:编写应用程序的语言(如C一类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称为主语言。 ·DDL:定义DB三级结构的语言,称为DDL。 ·DML:对DB进行查询和更新操作的语言,称为DML。 ·过程性语言:用户编程时,不仅需要指出“做什么”,还需要指出“怎么做”的语言。·非过程性语言:用户编程时,只需指出“做什么”,不需要指出“怎么做”的语言。·DD(数据字典):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DB,称为DD。 ·DD系统:管理DD的软件系统,称为DD系统。 2.1名词解释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格表示实体集,外键和主键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型。 ·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包括模式名、诸属性名、值域名和模式的主键。 ·关系实例:关系模式具体的值,称为关系实例。 ·属性:即字段或数据项,与二维表中的列对应。属性个数,称为元数(arity)。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域。 ·元组:即记录,与二维表中的行对应。元组个数,称为基数(cardinality)。 ·超键:能惟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关系的超键。 ·候选键:不含有多余属性的超键,称为候选键。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答 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

1-1 试分别指出以下波形是属于哪种信号 题图1-1 1-2 试写出题1-1图中信号的函数表达式。 1-3 已知信号)(1t x 与)(2t x 波形如题图1-3中所示,试作出下列各信号的波形 图,并加以标注。 题图1-3 ⑴ )2(1-t x ⑵ )1(1t x - ⑶ )22(1+t x ⑷ )3(2+t x ⑸ )22 (2-t x ⑹ )21(2t x - ⑺ )(1t x )(2t x - ⑻ )1(1t x -)1(2-t x ⑼ )2 2(1t x -)4(2+t x 1-4 已知信号)(1n x 与)(2n x 波形如题图1-4中所示,试作出下列各信号的波形 图,并加以标注。 题图1-4 ⑴ )12(1+n x ⑵ )4(1n x - ⑶ )2 (1n x ⑷ )2(2n x - ⑸ )2(2+n x ⑹ )1()2(22--++n x n x ⑺)2(1+n x )21(2n x - ⑻ )1(1n x -)4(2+n x ⑼ )1(1-n x )3(2-n x 1-5 已知信号)25(t x -的波形如题图1-5所示,试作出信号)(t x 的波形图,并加以标注。 题图1-5 1-6 试画出下列信号的波形图:

⑴ )8sin()sin()(t t t x ΩΩ= ⑵ )8sin()]sin(21 1[)(t t t x ΩΩ+= ⑶ )8sin()]sin(1[)(t t t x ΩΩ+= ⑷ )2sin(1 )(t t t x = 1-7 试画出下列信号的波形图: ⑴ )(1)(t u e t x t -+= ⑵ )]2()1([10cos )(---=-t u t u t e t x t π ⑶ )()2()(t u e t x t --= ⑷ )()()1(t u e t x t --= ⑸ )9()(2-=t u t x ⑹ )4()(2-=t t x δ 1-8试求出以下复变函数的模与幅角,并画出模与幅角的波形图。 ⑴ )1(1)(2Ω-Ω= Ωj e j X ⑵ )(1 )(Ω-Ω-Ω =Ωj j e e j X ⑶ Ω -Ω---=Ωj j e e j X 11)(4 ⑷ 21 )(+Ω=Ωj j X 1-9 已知信号)]()([sin )(π--=t u t u t t x ,求出下列信号,并画出它们的波形图。 ⑴ )() ()(2 21t x dt t x d t x += ⑵ ττd x t x t ?∞-=)()(2 1-10 试作出下列波形的奇分量、偶分量和非零区间上的平均分量与交流分量。 题图1-10 1-11 试求下列积分: ⑴ ?∞ ∞--dt t t t x )()(0δ ⑵ ?∞ ∞ ---dt t t u t t )2()(00δ ⑶ ?∞ ∞---dt t t t e t j )]()([0δδω ⑷ ?∞ ∞--dt t t )2 (sin π δ

MHz与Mbps之间的关系

MHz与Mbps之间的关系 概念分析 随着网络的普及、综合布线的应用日趋广泛,传输等级也愈来愈高,从3类到4类再到5类,到目前已有6类布线产品投放市场。描述语定义这些等级的主要参数就是传输带宽(MHZ)。 与此同时,网络应用也层出不穷。传输介质从10Base5(粗缆)、10Base2(细缆)、 10BaseT(双绞线)、10BaseFL(光纤) 到100BaseTX(STP/UTP)、100BaseT4(4/5类UTP)、100BaseFX(光纤),到目前千兆快速网业已出现。用来描述这些应用得主要参数则是速率(Mbps)。 事实上,申农公式早已概括出带宽B和速率C 之间的关系: C=B*Log(1+SNR) 式中B为信道带宽,所谓带宽是指能够以适当保真度传输信号的频率范围,其单位似Hz,它是信道本身国有的,与所载信号无关。SNR为信噪比,它由系统的发收设备以及传输系统所处的电磁环境共同决定。而速率C是一个计算结果,它由B和SNR共同决定,其单位为bps,在概念上表征为每秒传输的二进制位数。 可见,给定信道,则带宽B也随之给定,改变信噪比SNR可得到不同的传输速率C 。MHz与Mbps有着一对多的关系,即同样带宽可以传输不同的位流速率。同时,Mbps是依赖于应用的;而MHz则与应用无关。 技术探讨 如果要给与打一个形象的比喻,那么汽车时速与引擎转速恰到好处。当给定旋转速度,在齿轮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汽车的速度。在这个类比当中,齿轮起了一个桥梁的作用。事实上,齿轮之于汽车和引擎就如编码系统之于速率和带宽。 编码是为计算机进行信息传输而被采用的。通过对信息进行编码,许多技术上的问题,比如同步、带宽受限等都可以得到解决。编码对于信息的可靠传输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有两种基本的编码系列。第一种是每N位添加一个同步位,以使同步成为可能(如当N=1时,为Manchester编码;当N=4时,为4B5B编码),但这需要一个比原来更大的带宽。而且同步位越多,带宽需要越大。为了减小带宽,采用每7位添加一个同步位(即 7B8B 编码)的编码系统是可能的,但随之而来的是,当传输较长一串相同类型的位流时,同步就变得非常困难了。

WCDMA中3.84M码片速率的由来

wcdma 频率规划根据工信部规定,中国联通可用的频段是 1940MHz-1955MHz(上行) 2130MHz -2145MHz(下行) 上下行各15MHz。 WCDMA的频点称为UARFCN(UTRA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UTRA绝对频点号)。 2.1GHz频段上行频点号为9612~9888,下行频点号为10562~10838, 频点号除以5 就可以得到频点中心对应的频率值(以MHz为单位)。 每个频点间隔为200kHz,与GSM系统兼容。 当然每个频点的带宽远超过200kHz,这与CDMA的频点编号方式类似。 目前联通WCDMA系统下行第一频点号为10713(中心频率2142.6MHz),第二频点号 为10688,第三频点号为10663。 上行频点号分别为9763(中心频率1952.6MHz)、9738以及9713。 WCDMA 码片速率= 3.84MHz 扩频因子= 4 则符号速率= 960Kbps 码片速率 = 1秒钟传送的比特数 3.84M个 3gpp规定wcdma的UU口帧结构为帧长10ms,每帧15个时隙,每时隙有2560个码片。因此1帧包含的比特数=2560*15=38400bit 因为1帧=10ms 所以码速率 =2560*15/10ms=2560*15/0.01s=2560*15*100=3840000=3.84*1000*1000 =3.84Mbit/S 因此 空口速率3.84Mb/S是由wcdma的帧结构所决定的。 3gpp规定wcdma的UU口帧结构为帧长10ms,每帧15个时隙,每时隙有2560个 码片。 如此算来,2560*15/10ms即3840/ms换算成标准速率格式即3.84Mb/s。 我们知道wcdma是无线频带传输,即数字基带信号要经过调制变频到合适的频点上、在一 定的频带范围内来传输的。

与PCB有关的22个重要概念

与PCB有关的22个重要概念 [ 2009-7-16 1:18:00 | By: 凤凰涅槃 ] 2 推荐 1、什么是信号完整性(Singnal Integrity)? 信号完整性(Singnal Integrity)是指一个信号在电路中产生正确的相应的能力。信号具有良好的信号完整性(Singnal Integrit y)是指当在需要的时候,具有所必须达到的电压电平数值。主要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包括反射、振荡、地弹、串扰等。常见信号完整性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可能原因解决方法其他解决方法过大的上冲终端阻抗不匹配终端端接使用上升时间缓慢的驱动源直流电压电平不好线上负载过大以交流负载替换直流负载在接收端端接,重新布线或检查地平面过大的串扰线间耦合过大使用上升时间缓慢的发送驱动器使用能提供更大驱动电流的驱动源时延太大传输线距离太长替换或重新布线,检查串行端接头使用阻抗匹配的驱动源,变更布线策略振荡阻抗不匹配在发送端串接阻尼电阻 2、什么是串扰(crosstalk)? 串扰(crosstalk)是指在两个不同的电性能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串扰(crosstalk)被称为Aggressor,而另一个收到干扰的被称为 Victim.通常,一个网络既是Aggressor(入侵者),又是Victim(受害者)。振铃和地弹都属于信号完整性问题中单信号线的现象(伴有地平面回路),串扰则是由同一PCB板上的两条信号线与地平面引起的,故也称为三线系统。串扰是两条信号线之间的耦合,信号线之间的互感和互容引起线上的噪声。容性耦合引发耦合电流,而感性耦合引发耦合电压。PCB板层的参数、信号线间距、驱动端和接收端的电气特性及线端接方式对串扰都有一定的影响。 3、什么是电磁兼容(EMI)? 电磁干扰(Ectromagnetioc Interference),或者电磁兼容性(EMI),是从一个传输线(transmission line)(例如电缆、导线或封装的管脚)得到的具有天线特性的结果。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和许多电缆发射并影响电磁兼容性(EMI)的问题。FCC定义了对于一定的频率的最大发射的水平(例如应用于飞行控制器领域)。 4、在时域(time domain)和频域(frequency domain)之间又什么不同? 时域(time domain)是一个波形的示波器观察,它通常用于找出管脚到管脚的延时(delays)、偏移(skew)、过冲(overshoot)、下冲(undershoot)以及设置时间(setting times)。频域(frequency domain)是一个波形的频谱分析议的观察,它通常用于波形与频谱分析议的观察、它通常用于波形与FCC和其他EMI控制限制之间的比较。(有一个比喻,它就象收音机――你在时域(time domain)中听见,但是你要找到你喜欢的电台是在频域(frequency domain)内。) 5、什么是传输线(transmission line)? 传输线(transmission line)是一个网络(导线),并且它的电流返回的地和电源。电路板上的导线具有电阻、电容和电感等电气特性。在高频电路设计中,电路板线路上的电容和电感会使导线等效于一条传输线。传输线是所有导体及其接地回路的总和。 6、什么是阻抗(impedance)? 阻抗(Impedance)是传输线(transmission line)上输入电压对输入电流地比率值(Z0=V/I)。当一个源发出一个信号到线上,它将阻碍它驱动,直到2*TD时,源并没有看到它地改变,在这里TD时线的延时(delay)。

网络带宽与下载速度之间的关系

网速与下载速度之间的关系 1. “位(bit)”和“字节(B)”之间的关系 位(bit):位是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指二进制数中的一个位数,其值为“0”或“1”。 字节(byte):字节是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一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数组成。在计算机内部,一个字节可以表示一个数据,也可以表示一个英文字母,两个字节可以表示一个汉字。 1024个字节称为1K字节(1KB),1024K个字节称为1兆字节(1MB),1024M 个字节称为1吉字节(1GB)。 所以,字节和位之间的换算是8进制,即1B=8bit。 2.“网速”与“下载速度”之间的关系 网速:在计算机网络或者是网络运营商中,一般,宽带速率的单位用bps(或b/s)表示;bps表示比特每秒即表示每秒钟传输多少位信息,是bit per second的缩写。在实际所说的1M带宽的意思是1Mbps(是兆比特每秒Mbps不是兆字节每秒MBps)。 下载速度:下载速度指的是Byte/s。下载软件时常常看到诸如下载速度显示为128KBps(KB/s),103KB/s等宽带速率大小字样,这指的是(字节/秒),即Bps。 实际书写规范中B应表示Byte(字节),b应表示bit(比特),但在平时的实际生活中有的把bit和Byte都混写为b ,如把Mb/s和MB/s都混写为Mb/s,导致人们在实际计算中因单位的混淆而出错。 3. 计算光纤传输的真实速度 使用光纤连接网络具有传输速度快、衰减少等特点。以10M光纤为例计算一下它的下载速度是多少?一般情况下?“10M”指的是10240kbit/s(10.240Mb/s

即10M)。 换算成下载速度:10.240Mb/s=(10.240/8)MB/s=1.28 MB/s 在实际的情况中。理论值最高为1.28 MB/s。排除网络损耗以及线路衰减等原因因此真正的下载速度可能还不到1.28 MB/s 不过只要是1MB/s左右都算正常(实际网络损耗约为12%)。 4. 计算内网的传输速度 经常有人抱怨内网的传输的数度慢,那么真实情况下的10/100M网卡的速度应该有多快?网卡的100Mbps同样是以bit/s来定义的。 所以100Mb/S=102400Kbit/s=(102400/8)KByte/s=12800KByte/s 在理论上1秒钟可以传输12.8MB的速据考虑到干扰的因素每秒传输只要超过10MB就是正常了。现在出现了1000Mbps的网卡那么速度就是128MB/S 。 5.宽带上行与下行 上行速率:从你的电脑上传的速度,也就是别人从你的电脑进行通讯的速率。下行速率:你从网络主机下载的速度。

WCDMA考试试题复习资料

4月份WCDMA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1.无线环境中的衰落主要包括___阴影衰落___、___快衰落_ _、___空间衰落_ 。 阴影衰落:由障碍物阻挡造成,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慢衰落。 快衰落:移动台附近的散射体(地形,地物和移动体等)引起的多径传播信号在接收点相叠加,造成接收信号快速起伏的现象。 2. 假设机站天线的发射功率为43dBm,则对应____20_____W。公式要记住!! 3. 小区搜索分三步,第一步是利用PSCH信道的_PSC _获得时隙同步;第二步是利用SSCH 信道的_SSC _获得帧同步和主扰码组组号;第三步是利用_CPICH _信道获得该小区所使用的主扰码。 SCH:同步信道 PSCH:物理同步信道;SSCH:辅同步信道;CPICH:公共导频信道。 4. 对下行扰码而言,使用长扰码,范围从0到2^24-1,但为了加速小区搜索的过程,仅有8192 个码可以使用,分为512 个组,总共有 512 个主扰码。 手机扰码是每部手机唯一拥有的号码。 5. WCDMA系统带宽是 5MHZ ,码片速率为 3.84Mchips 。 一帧的时长为10ms,一帧有15个时隙,一个时隙有2560个码片,所以算出来是3.84Mchip/s . 6. 常见的覆盖问题有覆盖空洞、覆盖盲区、越区覆盖、导频污染、上下行不平衡等。 ★覆盖盲区:由于相邻两个基站站址相距较远(受障碍物的影响),导致其信号覆盖区不交叠,出现信号覆盖盲区。这种问题容易通过DT(路测)、CQT(呼叫质量测试)或用户投诉反映出来。 ★越区覆盖:如果基站的覆盖区域超过了规划预期的范围,就会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主导区域,形成越区覆盖。 ★导频污染:即在某一点存在过多的强导频却没有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的时候,即定义为导频污染。 ★上下行不平衡:指目标覆盖区域内,上下行对称业务出现下行覆盖良好而上行覆盖受限(如UE的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上行BLER要求),或上行覆盖良好而下行覆盖受限(表现为下行专用信道码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下行BLER要求)的情况。上下行覆盖不平衡的问题容易导致掉话。 7.多址技术有时分多址、频分多址和码分多址;双工技术有时分双工 和频分双工。 8、 WCDMA系统中,语音采用卷积编码,数据采用 Turbo 编码,信令采用的是卷积编码 9、 WCDMA容量是一个“软容量”,上行链路极限容量一般是受限于干扰,下行容量受限于功率。 10、WCDMA系统中,核心网CN与无线接入网UTRAN之间的接口定义为Iu接口。 Iu接口负责核心网(CN)和RNC(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的信令交互。Iub是RNC和NODE-B之间的接口,

硬件测试及方案定义技术

硬件测试及方案定义技术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课程大纲 硬件测试技术硬件测试概述 测试前准备 硬件测试的种类与操作 硬件测试的级别 可靠性测试 测试问题解决 测试效果评估 硬件测试参考的通信技术标准测试规范制定 测试人员的培养 2005年9月2005年9月 硬件测试概述1、硬件测试的概念 硬件测试概述 2、硬件测试的目的 综合评估,决定产品的测试方向!2005年9月2005年9月

3、硬件测试的目标——产品的零缺陷 4、硬件测试的意义 2005年9月2005年9月 硬件测试概述 5、目前业界硬件测试的开展状况 随着质量的进一步要求,硬件测试工作在产品研发阶段的投入比例已经向测试倾斜,许多知名的国际企业,硬件测试人员的数量要远大于开发人员。而且对于硬件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要大于开发人员。 硬件测试概述 6、硬件测试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采购——研发——测试——生产——销售—— 测试是每项成功产品的必经环节 2005年9月2005年9月

7、硬件测试对公司形象和公司发展的重要性 硬件测试是评估产品质量的重要方法 产品质量是公司的信誉和品牌象征 公司的信誉和质量决定了公司的发展前景 8、硬件测试的一般流程和各阶段点的输出文件 2005年9月2005年9月 课程大纲 硬件测试概述 测试前准备 硬件测试的种类与操作 硬件测试的级别 可靠性测试 测试问题解决 测试效果评估 硬件测试参考的通信技术标准 测试规范制定 测试人员的培养 2005年9月 测试前准备 1、正规检视 2005年9月

2、正规检视的流程 3、FMEA(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分析系统中每一产品所有可能产生的故障模式及其 对系统造成的所有可能影响,并按每一个故障模式的严重 程度、检测难易程度以及发生频度予以分类的一种归纳分 析方法。 2005年9月2005年9月 测试前准备FMEA的意义 测试前准备 FMEA的意义(续) 2005年9月2005年9月

码片速率 解释

.符号速率 符号速率*扩频因子=码片速率,符号速率=码片速率/扩频因子 如: WCDMA, 码片速率= 3.84 MHz ,扩频因子=4 ,则符号速率=960kbps. CDMA 1X, 码片速率=1.2288MHz,扩频因子=64,则符号速率=19.2kbps. 符号速率=(业务速率+校验码)*信道编码*打孔率 如: WCDMA ,业务速率=384kbps,信道编码=1/3Turbo码,符号速率=960kbps CDMA 1X ,业务速率=9.6kbps,信道编码=1/3卷积码,符号速率=19.2kbps 2.码片(码元),码片速率,处理增益 系统通过扩频把比特转换成码片。 一个数据信号(如逻辑1或0)通常要用多个编码信号来进行编码,那么其中的一个编码信号就称为一个码片。 如果每个数据信号用10个码片传输,则码片速率是数据速率的10倍,处理增益等于10。 码片相当于模拟调制中的载波作用,是数字信号的载体。 常用的扩普形势是用一个伪随机噪声序列(PN序列)与窄带PSK信号相乘。PN序列通常用符号C来表示,一个PN序列是一个有序的由1和0构成的二元码流,其中的1和0由于不承载信息,因此不称为bit而称为chip(码片)。 要理解“码片”一词,先需要对扩频通信有所了解,我们的信息码,每一个数字都是携带了信息的,具有一定带宽。扩频通信就是用一串有规则的比信息码流频率高很多的码流来调制信息码,也就是说原来的“1”或“0”被一串码所代替。 由于这一串码才能表示一位信息,因此不能说成bit(bit是信息基本单位),所以找了个名词叫chip,这一串码的每一位码字就是一个chip,比如cdma的码片速率就是1.2288Mchip/s。(这个解释最易懂) 码片数率是指扩频调制之后的数据数率,用cps表示(chip per-second) 数据*信道码=chip,chip是最终在空口的物理信道上发送的数据速率单位 WCDMA的码片速率是3.84Mcps, c:chip,即码元。3.84Mcps:每秒3.84M个码元 码片速率是指经过扩频之后的速率,从MAC-d传过来的有效fp bit经过channel coding,帧均衡,速率匹配,复用到CCTrCH后,分成IQ两路,分别进行扩频和加扰的操作。扩频就是将有效bit与扩频码相乘,扩频操作会增加带宽的,扩频后的速率称为码片速率。因为10ms的TTI包含15个slot,每个slot有2560个chips,一算就可得出3.84Mchipps的码片速率 3.业务速率

带宽与信道容量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

带宽与信道容量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 2008-04-22 10:16:58|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 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 数据传输速率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种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it/second),记作bps。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 S=1/T(bps) 其中,T为发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时间。例如,如果在通信信道上发送一比特0、1信号所需要的时间是,那么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 000 000bps。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和Gbps。其中: 1kbps=10^3 bps 1Mbps=10^6 bps 1Gbps=10^9 bps 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 在现代网络技术中,人们总是以“带宽”来表示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带宽”与“速率”几乎成了同义词。信道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可以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

与香农(Shanon)定律描述。 奈奎斯特准则指出:如果间隔为π/ω(ω=2πf),通过理想通信信道传输窄脉冲信号,则前后码元之间不产生相互窜扰。因此,对于二进制数据信号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通信信道带宽B(B=f,单位Hz)的关系可以写为: Rmax=(bps) 对于二进制数据若信道带宽B=f=3000Hz,则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6000bps。 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Rmax 与信道带宽B、信噪比S/N的关系为: Rmax=(1+S/N) 式中,Rmax单位为bps,带宽B单位为Hz,信噪比S/N通常以dB(分贝)数表示。

《数据通信基础》习题解析

第二周《数据通信基础》单元测验 一、选择题 1、通信链路的传信速率为4800b/s, 采用八电平传输,则其传码速率为() A.1600波特 B.600波特 C.4800波特 D.1200波特 解析: A、根据传信速率和传码速率在数值上的关系即可求出,有的同学常犯的错误是把关系弄反了,在数值上,传信速率一般是大于等于传码速率。 2、9600bit/s的线路上,进行一小时的连续传输,测试结果为有150比特的差错,问该数据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是() A.8.68*10-6 B.8.68 *10-2 C. 4.34 *10-2 D.4.34*10-6 解析: D、先计算出一小时内总共传送的比特数,然后再计算出出错的150比特占整个的比例就可以了。 3、CRC循环冗余码中,若生成多项式对应的二进制序列是10011,则该生成多项式是() 解析: B 4、对于带宽为3kHz的无噪声信道,假设信道中每个码元信号的可能状态数为16,则该信道所能支持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可达() A.48Kbps B.24Kbps C.12Kbps D.96Kbps 解析:B、题目中实际上要求的是无噪声情况下的信道容量,由奈氏定理可以得到该答案。 5、CDMA系统中使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 A.码分复用 B.频分复用 C.波分复用 D.时分复用 解析:A、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码片序列)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码片序列),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来的数据。 6、波特率指的是()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钟传输信号码元的个数 C.每秒钟可能发生的信号变化的次数D每秒传输的比特 解析:B、单位是波特(Baud),在传输时通常用某种信号脉冲来表示一个0、1或几个0、1的组合。这种携带数据信息的信号脉冲称为信号码元。信号变化的次数不对,是因为连续传输多个相同的码元,信号不变。 7、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信道数据传输速率的是() A.信噪比 B.调制速率 C.信号传播速度 D.带宽 解析:C、一方面,根据求信道容量的公式中可以判断出来;另外一方面,信号传播速度影响的是只是传播时延的大小。 8、假设一个CDMA 通信系统中,某站点被分配的码片序列为00011011,则当它发送了比特“0”的时候,实际在信道上传输的数据序列是() A. 11100100 B. 11100110 C. 11100101 D. 10000100 解析:A 因为在一个CDMA系统中,每个站点被指定一个唯一的m比特代码或码片序列(chip squence)。当发送比特1时,站点送出的是码片序列,若发送比特0时,站点送出的是该码片序列的反码。

信号与系统》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信号与系统》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第 1 章绪论 信号(signal)系统(system)电压(voltage)电流(current)信息(information)电路(circuit)网络(network) 确定性信号(determinate signal)随机信号(random signal)一维信号(one –dimensional signal)多维信号(multi–dimensional signal)连续时间信号(continuous time signal)离散时间信号(discrete time signal)取样信号(sampling signal)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周期信号(periodic signal)非周期信号(nonperiodic(aperiodic)signal) 能量(energy)功率(power)能量信号(energy signal)功率信号(power signal)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平均能量(average energy)指数信号(exponential signal)时间常数(time constant)正弦信号(sine signal)余弦信号(cosine signal)振幅(amplitude)角频率(angular frequency)初相位(initial phase)周期(period)频率(frequency) 欧拉公式(Euler’s formula) 复指数信号(complex exponential signal)复频率(complex frequency)实部(real part) 虚部(imaginary part) 抽样函数Sa(t)(sampling(Sa)function)偶函数(even function) 奇异函数(singularity function)奇异信号(singularity signal)单位斜变信号(unit ramp signal)斜率(slope)

数集名词解释

1、摩尔定律:一个芯片上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十八个月增长一倍。 2、建立时间:在时钟翻转之前数据输入必须有效的时间。 3、保持时间:在时钟边沿之后数据输入必须仍然有效的时间。 4、传播延时:输出端处在最坏情况下被复制到输出端Q的时间。 一个门的传播延时t p定义了它对输入端信号变化的响应有多快。它表示一个 信号通过一个门时所经历的延时,定义为输入和输出波形的50%翻转点之间的时间。由于一个门对上升和下降输入波形的响应时间不同,所以需定义两个传播延 时。t pLH定义为这个门的输出由低至高翻转的响应时间,而t pHL则为输出由高至低翻转的响应时间。传播延时t p定义为这两个时间的平均值:t p=(t pLH+t pHL) /2。 5、设计规则:定义设计规则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很容易地把一个电路概念转换成硅上的几何图形。设计规则的作用就是电路设计者和工艺工程师之间的接口,或者说他们之间的协议。设计规则是指导版图掩膜设计的对几何尺寸的一组规定。它们包括图形允许的最小宽度以及在同一层和不同层上图形之间最小间距的限制与要求。 6、饱和区:当V DS>V GS?V TH时,被感应的电荷为0,而导电沟道消失或者说它已被夹断。称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7、速度饱和效应:当沿沟道的电场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载流子的速度将由于散射效应(即载流子间的碰撞)而趋于饱和。 8、本征电容(MOS结构电容,沟道电容,结电容): ①MOS结构电容:栅电容C g,覆盖电容(栅与源/漏间的寄生电容) ②沟道电容:栅至沟道的总电容C GC ③结电容:由反向偏置的S-B和D-B之间的pn结引起的 9、源漏穿通:当漏电压足够高时,源区与漏区甚至可以短路在一起,这称为“源漏穿通”,它可对器件造成永久性的破坏。 10、热载流子效应:由于器件的尺寸不断减小,但电源和工作电压并没有相应降低,其结果是电场强度提高,使电子速度增加,一旦它们速度足够高就会离开Si而遂穿到栅氧中。在栅氧中被俘获的电子将改变阈值电压。一般会增加NMOS 的预阈值而减小PMOS的阈值。 11、时钟抖动:在芯片的某一个给定点上时钟周期发生暂时的变化,即时钟周期在每个不同的周期上可以缩短或加长。 12、逻辑综合:逻辑综合的任务是产生一个逻辑级模型的结构描述。这一模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说明,如状态转移图、状态图、电路图、布尔表达式、真值表或HDL描述。 13、噪声:在逻辑节点上不希望发生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14、噪声容限:为了使一个门的稳定性较好并且对噪声干扰不敏感,应当使“0”和“1”的区间越大越好。一个门对噪声的灵敏度是由低电平噪声容限NM L和高电平噪声容限NM H来度量的,它们分别量化了合法的“0”和“1”的范围,并确定了噪声的最大固定阈值: NM L= V IL - V 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