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的虚空,永恒的永恒 —— 读《传道书》有感

虚空的虚空,永恒的永恒 —— 读《传道书》有感
虚空的虚空,永恒的永恒 —— 读《传道书》有感

虚空的虚空,永恒的永恒——读《传道

书》有感

虚空的虚空,永恒的永恒——读《传道书》有感跟着老爸读《圣经》

《传道书》读经概要引言:

《传道书》归类智慧书。全书十二章,共二百二十二节经文。天主教译作《训道篇》;七十子译本为《召集者》;和合本译作《传道书》。

全书以传道者的名义,通过自身的经验和对事物的观察,发表对人生意义的看法。

《传道书》作者虽颇有争议,但从内容来看,的确是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王所著无疑。从内容而论,的确是晚年的所罗门,对昔日堕落的懊悔与批判,反省与领悟,终于明白了日光之下的虚空和无益,惟独敬畏神才有人生的真价值。

1-2章讲述以智慧寻求人生的意义,得出的结论都是虚空,无论以什么方式来验证,结果都是虚空。

3-7章讲述人生皆有定数,各有定时;神的律例不能更改,人有终身行善的责任;人可以享受劳动的成果,但物质却永远不能填满人内心深处的空虚。人要从顺逆的处境中吸取经验教训。

8-12章讲述几个问题:人的局限性;人的智慧更胜权力一筹;要多行善事以求善报;不要虚度光阴,要从存敬畏之心,谨守遵行人之本份。

传道者总结说:凡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是毫无意义,也是痛苦的;

凡是不受道德约束,为所欲为,损人利己的人生,必定是孤独、失败的;

人生一切都是暂时的,人生才智和劳碌都是徒劳无益的;

全书用三十三个虚空,来阐述生命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

凡是声色犬马,口腹之欲都是暂时的,人生唯一的归宿就是死亡。

最后他告诫人们,要敬畏神,谨守遵行神的诫命,这是人应尽的本份,因为一切事,无论善恶,神都必审问。

注:《传道书》必须和《雅歌》同读,不然会太过悲观消极。

传道书阐述人生虚空、无益,虽有结尾的敬畏神,归向神,但是占据篇幅太少;惟有雅歌让人觉得人生的美好和价值。

虽然从所罗门的经历而言:

雅歌是所罗门少年时所写;

箴言是所罗门在中年所写;

而传道书却是所罗门晚年所著。

但是圣经在排列在的次序,却将雅歌放在传道书的后面,是有着圣灵安排和美意:

世上在日光下的一切成就或劳苦,都是无益,都是虚空,都是捕风,都是捉影;

惟有存敬畏的心,得着基督,与基督联合,生命才有价值和意义。

诗曰:

人生在世样样空,

徒劳无益如春梦;

日光之下浮名利,

如烟如雾如捕风;

钱财生翼遥不及

荣华似云失芳踪

劳苦愁烦空余恨,

敬虔度日超苍穹。

愿家人们从《传道书》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如何从日光之下的虚空,转换成日光之上的永恒价值;

从劳苦愁烦的虚空,从日常的生活,从柴米油盐酱醋

茶中,活出天上的精彩,

读后感

《传道书》里不停出现的字眼是;虚空的虚空;。

开篇就道出了人生的本质——虚空。

【传1:2】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传1:3】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传1:4】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传1:5】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

【传1:6】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

【传1:7】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

细想之下,人生确实都是虚空,我们忙忙碌碌一生,到最后却什么也带不走。你说你最爱钱财,可《圣经》里说:;财主要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难。;你说你最爱年轻的容颜,可返老还童这种事毕竟只存在于小说。你说你最爱豪宅,可生时我们睡觉所需的仅是一张一两米宽的床,而对于有些席地而躺的人来说,他也只需要能容纳他身躯的地方;而死后,我们的躯壳被熔炉焚烧,最后化为骨灰,那需

虚空的虚空,永恒的永恒 —— 读《传道书》有感

虚空的虚空,永恒的永恒——读《传道 书》有感 虚空的虚空,永恒的永恒——读《传道书》有感跟着老爸读《圣经》 《传道书》读经概要引言: 《传道书》归类智慧书。全书十二章,共二百二十二节经文。天主教译作《训道篇》;七十子译本为《召集者》;和合本译作《传道书》。 全书以传道者的名义,通过自身的经验和对事物的观察,发表对人生意义的看法。 《传道书》作者虽颇有争议,但从内容来看,的确是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王所著无疑。从内容而论,的确是晚年的所罗门,对昔日堕落的懊悔与批判,反省与领悟,终于明白了日光之下的虚空和无益,惟独敬畏神才有人生的真价值。 1-2章讲述以智慧寻求人生的意义,得出的结论都是虚空,无论以什么方式来验证,结果都是虚空。 3-7章讲述人生皆有定数,各有定时;神的律例不能更改,人有终身行善的责任;人可以享受劳动的成果,但物质却永远不能填满人内心深处的空虚。人要从顺逆的处境中吸取经验教训。

8-12章讲述几个问题:人的局限性;人的智慧更胜权力一筹;要多行善事以求善报;不要虚度光阴,要从存敬畏之心,谨守遵行人之本份。 传道者总结说:凡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是毫无意义,也是痛苦的; 凡是不受道德约束,为所欲为,损人利己的人生,必定是孤独、失败的; 人生一切都是暂时的,人生才智和劳碌都是徒劳无益的; 全书用三十三个虚空,来阐述生命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 凡是声色犬马,口腹之欲都是暂时的,人生唯一的归宿就是死亡。 最后他告诫人们,要敬畏神,谨守遵行神的诫命,这是人应尽的本份,因为一切事,无论善恶,神都必审问。 注:《传道书》必须和《雅歌》同读,不然会太过悲观消极。 传道书阐述人生虚空、无益,虽有结尾的敬畏神,归向神,但是占据篇幅太少;惟有雅歌让人觉得人生的美好和价值。 虽然从所罗门的经历而言:

人生价值作文15篇(精华版)

《人生价值作文》 人生价值作文(一): 人生的价值 曾几何时,人们常被人活着为了什么?活着有什么好处?这样的问题而困惑,找不到人生的坐标,碌碌无为地结束了自我的一生。这样的人生是平庸的人生。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是的,人生的价值是给予而不是得到,是付出而不是索取,这就是我们提倡的无私奉献精神。 张思德虽然没有像董存瑞、黄继光那样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行为,但他努力地烧炭,同样也是为革命而奉献了自我的青春和力量,他的一生平凡而伟大。 像张思德这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还有很多 2005年春季,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位平凡的邮递员王顺友的先进事迹。20年来,他在苍莽逶迤的大凉山深处,在危险孤寂的马班邮路上,跋涉人生,只为做一件事:把邮件送到目的地。他说:活儿再苦再累也得有人干,只要我能走,就不会扔掉手中的马缰绳。从这朴实的话中我们看出了他人生的目标。王顺友是幸福的,他的幸福来自收件人的微笑;王顺友是平凡的,他在平凡中塑造了自我完美的人生。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只有为自我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到达自身的完善。这些事情虽不是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甚至不足挂齿,但是却能让我们感受到他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因为他让周围的人感到幸福,感到快乐。他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有好处的。 有人说:快乐就像香水,洒在别人身上的同时,自我也会沾上一点儿,这便是为他人奉献时的真谛。如果你期望自我的人生也像他们有价值,那么就要经常反思诸如此类的问题:我能为他人做点什么?谁需要我的帮忙?如果我这样做,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或带来痛苦吗?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把这句话作为我们人生的座右铭,把奉献作为我们人生的目标,甘于奉献,乐于奉献,在奉献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文章阅 人生价值作文(二): 人生的价值莫过于两种,一种是为别人奉献自我的满腔热情,另一种则是为了谱写自我的贪婪。 我曾读过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啊,有的人为了他人着想,不惜自我为人民做牛做马,当人民的公仆。虽然他们已然

《传道书》注释正文 第八章

《传道书》注释正文第八章 提要:1 国王大受尊敬。6 要关注天意。12 敬畏的人身处逆境中,强过恶人的兴旺。16 测不透上帝的作为。1 谁如智慧人呢?谁知道事情的解释呢?人的智慧使他的脸发光,并使他脸上的暴气改变。谁如智慧人呢?有古卷为“谁是智慧的呢”?智慧人。所罗门认为智慧胜过其他一切财富。谁知道?真智慧的人会知道怎样理解人生的经历。但以理就是一个典范(但5:10-29)。使徒保罗(林前2:15)和约翰(约壹2:27)都强调了这个真理。“解释”一词的亚兰语形式在《但以理书》共出现31次。脸发光。内心的宁静和智慧会在一个真聪明的人脸上反映出来(见伯29:24;参民6:25;诗4:6)。暴气(`oz)。一般译为“力量”。这里可能指“严厉”,缺乏温情,教养和优雅的品德。改变。上帝改变人心的恩典将会在人的脸上反映出宁静的快乐。2 我劝你遵守王的命令;既指上帝起誓,理当如此。劝你。这两个字是译者加的。“遵守王的命令”在大多数古代版本里是祈使语气,与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相符。命令。直译为“口”,喻指口头和书面命令。这种用法在《旧约》中是常见的(出17:1;38:21;民3:39;10:13等)。指上帝起誓。国王被视为上帝所膏立进行统治的。“起誓”指奉上帝的名保证顺从国王(见代下36:13;结17:13-19)。参见

保罗关于良心的教训(罗13:5)。3 不要急躁离开王的面前,不要固执行恶,因为他凡事都随自己的心意而行。急躁离开。国王掌有大权。不要轻易放弃对他的效忠和服侍。绝对的权力往往使国王变得专横无理,所以他的仆人必须保持冷静和自制。凡事都随自己的心意。国王的仆人可能是对的,但国王掌有绝对的权力。所以智慧之举就是不要凭空反对他。4 王的话本有权力,谁敢问他说“你做什么”呢?这样的语气在伯9:12和赛45:9中用在上帝身上;参伯34:18;但4:32。5 凡遵守命令的,必不经历祸患;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时候和定理(原文作审判;下节同)。 命令。见第2节注释。通常指上帝的诫命,但在第2节中是来自希伯来词语“口”(见该处注释)。不经历祸患。直译是“不知道(经历)任何坏事”。聪明地服从自然的法则和上帝的律法,就能得到平安和安全,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见《善恶之争》584,585页)。时候和定理。智慧人的“心”(即思想)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保持沉默。智慧人知道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步骤。一旦出现机会,他就能认出并予以把握。6 各样事务成就都有时候和定理,因为人的苦难重压在他身上。事务。该词的动词词根是“高兴”,用了60多次。名词的含义是“高兴”和“愿望”,共出现40多次。本文的意思是任何事情都有合适的时机和步骤。苦难。还有“罪恶”,“麻烦”的意思。每一件事都要认真规划,并

《传道书》中“虚空”之意义浅析

《传道书》中“虚空”之意义浅析 一、导言 《传道书》是一本剖析人生的书卷,作者以“虚空”为主题,对人生百态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描绘,从而将人指向对上帝的敬畏。可是,由于本书看似有一些对人生的消极描述,以致成为正典书卷中历来最受争议的一卷。在它列入正典之初,就遭到犹太人士的非议,甚至抗衡。此后的基督教学者也多对本书存有怀疑。他们“觉得很难把这本书列进那些能使我们因信基督耶稣而有得救的智慧的各卷圣典内”。1 其实,对《传道书》的正确理解,关键的是对“虚空”之含义的理解。要是能正确理解该词,书中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同时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本书之真正的目的。本文尝试综合前人之研究,对“虚空”在《传道书》中的意义稍加论述,以求正确理解《传道书》的全部信息,从而发现本书在基督教信仰体系中的价值及其地位。 二、“虚空”的原文意义 要想正确理解《传道书》中的“虚空”,就必须从原文理解该词的含义。“虚空”原文为“hevel”,具有多层含义。《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传道书》中,指出了“虚空”在原文中的四种含义:1、短暂和空泛;2、不可靠、脆弱;3、徒劳无益;4、虚假。 1、短暂和空泛 这个意思在《约伯记》第7章里表现的极为清楚。“我厌弃性命,不愿永活。你任凭我吧?因我的日子都是虚空。”(7:16)约伯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命的认识,他讲人生的虚空,是因他认为生命是空泛的、短暂的。他在7节称生命是“一口气”,9节称生命如“云彩消散而过”,这些表述与16节所用的“虚空”具有相同的意义。 2、不可靠、脆弱 《诗篇》62篇9节说:“下流人真是虚空,上流人也是虚假,放在天平里就必浮起,他们一共比空气还轻。”诗人在此用上帝的能力(上帝为“磐石”[9节];为“高台”[6节])与人的“虚空”相较,由此可知这里的“虚空”与“能力”是相对的,是懦弱的意思。 3、徒劳无益

无常与虚空_方丈记_与_传道书_的人生哲学比较

第1期张欣: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吏治建设 无常与虚空 ———《方丈记》与《传道书》的人生哲学比较 戴维斯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日本中世随笔《方丈记》充满浓厚的“无常”思想。无独有偶,古代犹太人的智慧书《传道书》通篇谈论 人生“虚空”,但二者对无意义人生有着迥异的应对方式。本文通过对《方丈记》和《传道书》进行比较,分析两者 人生哲学的异同及所代表世界观体系的根本差异,并结合日本文化与犹太文化的特色,试图找出对当今保护与 发展传统文化的启示。 〔关键词〕无常;虚空;差异;文化 中图分类号:I 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8X (2013)01-85-04 《方丈记》是继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之后日本又一部著名的随笔集,在日本近古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方丈记》成书于镰仓时期,作者为鸭长明。鸭长明出生于神官家庭,凭借琴艺和歌赋才能在后鸟羽院再兴的和歌所任职。后因他人反对而升迁之路受阻,于是放弃俗世到京都伏间日野山下结方草庵隐居。《传道书》是最晚被纳入《圣经》正典的一卷书,其消极的部分与圣经其余各卷并不一致,却被称为圣经智慧的核心。《传道书》的作者与写作年代难以明确。传统认为它的作者是古代以色列王所罗门,近代研究者则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作者和成书年份还有待确定。《方丈记》和《传道书》的核心议题都涉及人生哲学,均以率真的态度探索人生的本质。经过对比发现,二者的人生哲学显示出种种巧合与差异。 一、相似的人生归宿 《方丈记》的第一篇就开宗明义地说:“朝死夕生之常习,恰似泡沫……居者及宅邸无常之情形,便如牵牛花上之露”(一流水泡沫)”[1](P187),以泡沫和露水比喻生命之脆弱和无常,道出了支撑这部随笔命题的无常观。《方丈记》接下来记述作者亲历的自然灾害和动荡社会,包括“安元大火”、“治承旋风”、“迁都福原”、“养和饥馑”、“元历大地震”。震撼的天灾使作者产生带有不可知论色彩的感叹:“旋风常见,却绝无此番经历之恐怖。难道神佛有何警示?实令人起疑。(三治承旋风)”[1](P191)。天灾令人费解,人祸又使人无奈。在目睹四百年历史的平安京毁于大火后,鸭长明深感建造房屋“实数无聊”。此外,种种世相又令他不安:“因所处环境、身分不同,烦心之事亦各不相同,数不胜数……有财则多恐,无财则恨深。有求于人,身则为他人所有;若关心他人,身心又为恩爱所缚。屈从世俗,身心窘困。若不能随波逐流,又被视为疯癫(七处世之不安)”[1](P199)。世事无常又使得财富、人际关系、功名等万事皆不可恃。在作品的后半部(“出家遁世”、“方丈之庵”、“日野山闲趣”、“闲居之思”、“自省”),鸭长明回顾自己坎坷的一生,记述隐居生活和修身悟道之事,以及由此带来的愉悦和宁静。但即便是提到谈歌论赋等赏心乐事,作者仍不忘世事无常,感叹人生转 〔收稿日期〕2013—01—08 〔作者简介〕戴维斯(1987~),女,福建省漳州市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 JOURNAL OF 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No.1.2013(总第88期)(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General No.88

传道书12章1-8

传道书第12章1-7节 12:1 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 有多少人“趁着年幼”记念造他的主! 有多少人“趁着年幼”信主得救! 我36岁才信主得救,感叹何不“趁着年幼”就一心跟随主! 12:2 不要等到日头、光明、月亮、星宿变为黑暗,雨后云彩返回。 年幼时,生命看似一片光明。若下雨,雨后很快就天晴了但到了年老的日子,就不是这样了,雨后云彩返回。 同样的,人到年老时,心思失去恢复的能力,生命的乐趣也渐渐消退。——暗示年老衰退,死亡即将来临 12:3 看守房屋的发颤,有力的屈身,推磨的稀少就止息、从窗户往外看的都昏暗。 注释:圣经多处以“房屋”代表人的身体。房屋会渐渐损坏,人的身体会渐渐衰微。表示年老手臂无力,身体不支。推磨的稀少,响声微小——指年老牙齿脱落,语声低微。指年老眼睛昏花,模糊不 12:4 街门关闭,推磨的响声微小,雀鸟一叫人就起来,歌唱的女子也都衰微。 注释:年老眼瞎耳聋,听觉不灵,人老了,睡眠也短,听到小鸟的叫声,就起来了。 人老了,欣赏女子歌声和旋律的能力也衰退了,爬山的勇气也断了,甚至走路的腿力也衰退了,头发变白了,最轻的负载都成了重担。指年老了歌唱无心唱歌、声音衰弱 12:5 人怕高处,路上有惊慌,杏树开花,蚱蜢成为重担,人所愿的也都废掉。因为人归他永远的家,吊丧的在街上往来。 注释:年老气衰,步履不稳、人在年幼时若没记念造他的主,到了年老时,要到神的面前心里会惧怕,想躲避神,害怕听神的声音,害怕来到神面前。这都是因为人因犯罪而怕高处的神,走过的路上因种种的罪行而有惊慌。人年幼时若离开主,因多年所行的罪,重担累积更多,越来越重,年幼时所立的愿也都废掉,没有实现。 杏树开花,——杏树开花指头发先转灰,后呈银白 蚱蜢成重担,——最轻的重量都会成为重担 吊丧的在街上往来:人人都有一死,归他永远的家,死后且有审判! 12:6 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 注释:这几句话都是描绘人的身体状况,随着年龄渐渐衰微!银炼折断,——指老年人脊椎骨,弯腰屈背而无生气。金罐破裂,——金罐指老年人盛脑的颅腔,发生头脑昏痛目眩之事、瓶子在泉旁损坏,——瓶子乃指老年人的肺腑,失去作用、水轮在井口破烂,——水轮指老年人的心脏衰弱,血管硬化,不能循环流通等现象。 12:7 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 注释:人的身体是用尘土造的,人死后,尘土仍归尘土。 至于人的灵,则归于赐灵的神。人若得赎,死后他的灵到天堂、人若没有得赎,死后他的灵到阴间、所以我们要当听智慧人的话!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季羡林 ①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②当我还是一个青年大学生的时候,报刊上曾刮起一阵讨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微风,文章写了一些,议论也发表了一通。我看过一些文章,但自己并没有参加进去。原因是,有的文章不知所云,我看不懂。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种讨论本身就无意义,无价值,不如实实在在地干几件事好。 ③时光流逝,一转眼,自己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我的预算。有人认为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远不如早一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之地,落一个耳根清净。 ④那么,长寿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也不是的。这对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会有一些好处的。 ⑤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 ⑥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⑦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 ⑧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也难免浑浑噩噩,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如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人,对人生有一些想法,动过一点脑筋,而且自认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 ⑨我有些什么想法呢?话要说得远一点。当今世界上战火纷飞,人欲横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但是,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4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课时检测(1)

第四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选择题 1.十八大代表、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李新民说:“我的人生价值在钻台,要像铁人老队长那样,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奉献青春年华。”这番话表明()。 ①要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人生价值②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③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最根本的是看为国家贡献了什么④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①②正确切题;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③说法不科学;④与题意无关。 答案 A 2.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轮下,造成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张丽莉的事迹迅速传遍全国各地,她的伤情也牵动着人们的心,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这位“最美女教师”祈祷、祝福。材料表明()。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②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往往会因人而异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只有得到了群众的肯定才有意义A.②④B.①②C.②③D.①④ 解析本题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为背景,强调作出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①②符合题意;③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④表述错误,排除。 答案 B 3.下图漫画《伸与缩》,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A.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B.错误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C.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劳动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人生的意义在与自己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一辩陈词

“人生的意义在与自己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一辩陈词 2011.12.17 人生的意义丰富多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少风流人物创造了永恒的价值而闪烁发光。浩浩天地,茫茫古今,正是各种个人价值的汇集和沉淀,才有了今天的群星璀璨。无可否认,英雄人物人生意义的体现离不开历史的舞台;然而,对于个人价值而言,我们更无可否认的是他们自己,才是最根本的伟大创造者。每一个平凡的人,也都有着自我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价值取向、人生追求,也正是对自己个人价值的不断认清、肯定和提升,才彰显出其人生的意义。 先让我们明确几个概念。《辞海》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指的是“人生的价值和积极作用,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两方面的体现”;“在于”即“决定于”;“价值”为“事物的积极作用,引申为意义”;“个人价值”指的是“个人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它是由其本人创造的一种客观实在,不随社会各种不同的评判而转移”。 下面,且听我对我方辩题一一剖析开来。 第一、人是社会的人。人生的意义需要借助社会环境这个外部条件来创造、体现和发挥。那么,个人价值又是由谁创造的呢?当然是他自己,是他自己借助社会环境的外部条件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个人价值包含其包括个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的个人价值,为不同主体对于个人所具有的自由贡献。 第二、从客观上分析,只有自己肯定了的人生价值,人生才有意义。个人价值并非与社会价值相悖离,正是个人价值在自我肯定中不断提升和发挥,同时创造了社会价值。不论社会对个人价值肯定与否,个人创造和肯定了个人价值这个客观实在,人生意义就有了依托的基础。社会肯定了的个人价值,是表明个人价值对社会的贡献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同,是个人价值上升为社会价值的体现,其根本上就在于自己的肯定。个人能否实现自我价值和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两条:一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奋斗;二是取决于社会的支持。而社会是否支持关键又在于个人的奋斗多社会是否有价值 第三、社会难以成为人生意义在于“肯定个人价值”的取决标准(谨注:这一点据于失去客观公正的社会评判体系的历史混乱时期)。这是因为:首先,社会本身是一个各种力量和关系的杂合体,难以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社会评判体系。历史上看,作为主流意识的评判也往往有导致令后人沉痛的“笑话”(不难看到,某一个历史时期的评价随着时间的不断淘沥和沉淀倘若有失客观和公正总是会在后来者中给予校正)。其次,社会从根本上无法排除其客观存在的局限、偏差、缺陷、误导。也就是,社会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存在不公平性、片面性。这些都导致社会无法成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肯定个人价值的取决性标准。 综上所述,我方坚决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自己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下面我方二辩、三辩将分别从“自己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人生才有意义”和“社会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人生不一定有意义”两方面进一步论证我方的观点。谢谢!

关于人生价值的名言名句

关于人生价值的名言名句 1.“一个生命比地球还重”。——上田耕一朗 2.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3.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 义。——爱因斯坦 4.一个人的生命是可宝贵的,但是一代的真理更可宝贵,生命牺牲了 而真理昭然于天下,这死是值得的。——鲁迅 5.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 因斯坦 6.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贡献来计算。——裴多菲 7.我生来是为斗争的。——罗曼·罗兰 8.寻能使自己值得献出生命的某个东西。——武者小路实笃 9.要探索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就必须去追生与死,安与危, 乐与苦,常常是检验人生价值观的尺度。——佚名 10.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奥斯特洛夫斯基

11.生命的价值,正是在跑好自己承担的这一里程中体现出来的。人的 生命虽然有限,但人用生命所创造的价值,却可以与世长存。——佚名 12.生命的价值在于使用生命。——泰国谚语 13.人不应该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佚名 14.生命力同人性一样普通;但是,生命力也和人性一样有时是相当于 天才的……——肖伯纳 15.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 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莱辛 16.人生意义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变迁,而在乎内心的经验。——佚 名 17.人的价值就像果子一样有它的季节。——拉罗什富科 18.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 人民服务。——奥斯特洛夫斯基 19.没有奋争,人生便寂寞难忍。——莱蒙托夫 20.人生的价值不能与商品的价值混为一谈。——佚名 21.我认为人生的全部意义,在于精神、美和善的胜利…… ——库普林 22.当争斗在一个内心中发生,他的生存就有价值了。——白朗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