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整式整章复习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整式整章复习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整式整章复习

整式整章复习

一、知识梳理:

现实世界、其他学科、数学中的问题情境

①整式的加减

②幂

整式及其运算

③整式的乘法

解决问题

二、知识要点:

1、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单项式的次数、多项式的次数、整式、同类项

1.单项式

(1)单项式的概念:数与字母的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注意:数与字母之间是乘积关系。

(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字母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如果一个单项式,只含有字母因数,是正数的单项式系数为1,是负数的单项式系数为—1。(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多项式的概念: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多项式中的符号,看作各项的性质符号。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排列:

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由于多项式是几个单项式的和,所以可以用加法的运算定律,来交换各项的位置,而保持原多项式的值不变。

3.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4.同类项的概念: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叫同类项。

2、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合并同类项步骤:

⑴.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⑵.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⑶.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1.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2.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3.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3、幂的运算法则:

①=?n

m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n m a )( (m 、n 都是正整数) ③

=n ab )( (n 是正整数) ④=÷n

m a a (a ≠0,m 、n 都是正整数,且m>n ) ⑤=0

a (a ≠0) ⑥=-p a

(a ≠0,p 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4、整式的乘法: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平方差公式:()()=-+b a b a

完全平方公式:

()=+2

b a ,()=-2

b a

5、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除有以下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除,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除数中多余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形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除有以下法则:多项式与单项式相除,先用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运算顺序

先乘除, 后加减。 若有括号, 最先做。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掌握运算顺序 不忙活!

热身练习

1.列代数式

(1)“a的倒数与b的2倍的和”用式子表示为。

(2)“a与b和的平方”用式子表示为。

(3)“a、b的平方和”用式子表示为.

(4)“a与b差的平方”用式子表示为.

(5)“a、b的平方差”用式子表示为.

2.奇数、偶数、数位的表示。

(1)n是整数,则用n表示两个连续奇数为。

(2)一个十位是x,个位是y的两位数可表示为。

(3)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则用式子表示这个数为.(4)一个三位数,十位上的数为a,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2,百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倍,用字母a来表示这个三位数,结果应是.

(5)x表示一个两位数,把3写到x的右边组成一个三位数,则这个三位数可表示为.(6)三个连续偶数,中间一个为2n,则这三个连续偶数的和为.

3.增减率(利率)的应用。

(1)某商品原价a元,经过两次连续降价,每次降幅10%,则现售价元。

(2)某商店在销售某商品时,先按进价提高40%标价,后来为了吸引消费者,再按8折销售,此时每件仍可获利60元,设此商品进价为X元,可得方程

4、先化简,再求值.3-2xy+2yx2+6xy-4x2y,其中x=-1,y=-2.

5、若单项式-3a2-m b与b n+1a2是同类项,求代数式m2-(-3mn+3n2)+2n2的值.

精解名题

1、配方法解二元二次方程

例1、 已知224250a b a b +-++=,求5a b 2-[2a 2b-(4a b 2-2a 2

b)]的值.

2.整体代入法

不求字母的值,将所求代数式变形成与已知条件有关的式子,如倍差关系、和差关系等等. 例2、 已知a =x+19,b=x+18,c=x+17,求a 2

+b 2

+c 2

-a b-a c-bc 的值.

例3、已知x 2

+4x-1=0,求2x 4

+8x 3

-4x 2

-8x+1的值.

(分析)由x 2

+4x-1=0就目前知识水平求x 的值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把x 2

+4x 化成一个整体,再逐层代入原式即可.

例4、分解因式

①2

2

(2)2(2)1x x x x ---+ ②22

14

x y y -+-

③2()()2x y x y +-+- ④22

(4)(3)8a a a a +-++-

⑤2

(1)(2)(3)(6)x x x x x +++++

3、整式除法

例6、①已知812x

÷92x

÷3x

=81,求x 的值.

②已知x=32m+2,y=5+9m ,请你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③化简求值:[4(xy-1)2-(xy+2)(2-xy)]÷14xy,其中x=-2, y=1

5

.

备选例题(后两题用到推广公式,选择性的讲)

例1、 求证:四个连续整数的积加上1的和,一定是整数的平方。

例3、求证:233

+1能被9整除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计算错误的是( )

A 、(x+1)(x+2)=x 2+3x+2

B 、(x-2)(x+3)=x 2+x-6

C 、(x+4)(x-2)=x 2+2x-8

D 、(x+y-1)(x+y-2)=(x+y)2-3(x+y)-2 2、若))(3(152

n x x mx x ++=-+,则m 的值为 ( )

A .5-

B .5

C .2-

D .2

3、已知:有理数满足0|4|)4

(22

=-++

n n m ,则22n m 的值为( ) A.±1 B.1 C. ±2 D.2

4、若N b a b a ++=-2

2

)32()32(,则N 的代数式是( ) A. -24ab B.12ab C.24ab D.-12ab 5、为了应用平方差公式计算()()c b a c b a -++-,必须先适当变形,下列各变形中,

正确的是( ) A.()[]()[]b c a b c a +--+ B.()[]()[]c b a c b a -++- C.

()[]()[]a c b a c b +--+ D.()[]()[]c b a c b a -+--

6、已知7)(2

=+b a ,3)(2

=-b a ,则2

2b a +与ab 的值分别是 ( )

A. 4,1

B. 2,

23 C.5,1 D. 10,2

3 7、(-x -y )2 展开后的结果是( )

A .-x 2-2xy -y 2

B .x 2+2xy+y 2

C .-x 2-2xy+y 2

D .x 2-2xy+y 2 8、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2

2

()()a b c b c a +-=+- B .2

2

()()4a b a b ab +--=- C .4

2

6

(1)(1)(1)1a a a a a +++-=- D .2

2

2

(2)24a b a ab b -=-+ 二、填空题

1、计算:=--)2)(2(b a b a .

2、(-a +b+c)(a +b-c)=[b-( )][b+( )].

3、若x-y=2,x 2-y 2=10,则(x+y )2= .

4、若x+y=10,xy=24,则(x-y)2= .

5、已知(a+b)2=m ,(a —b)2=n ,则ab=

6、若m 2+2(k-1)m+9是完全平方式,则k= .

7、已知(x 2+mx+n)(x 2-3x+2)的展开式中不含x 2项和x 项,则m= ,n= . 8、若(x-2)0=1,则x 应满足的条件是 .

9、若1,2=-=-c a b a ,则=-+--2

2

)()2(a c c b a . 10、若3,2a b ab +=-=,则2

2

a b += ,()2

a b -=

11、已知a -

a 1 =3,则a 2+a

1

2的值等于 12、如果320a b c -+=,则2793a

b

c

÷?= 。

三、计算:

1、(a+b )2(a -b)2

2、(a+b)(a 2-ab+b 2)

3、6431()(2)4a b c a c -÷

4、3221221321213

()(0.5)34

m n m m m x y x y x y x y -+--+÷-

四、因式分解

(1)22()4()4a b c c a b c c ++-+++; (2)41

16

x -

(3)39m m - ; (4)33xy y x -

(5)2383x x +-; (6)27()5()2x y x y +-+-

(7)2215x x --; (8) 2()4()12x y x y +-+-;

(9) 22x bx a ab --+; (10)2ma mab -;

(11)2256839x xy y ++; (12)22222636m x m x m --+;

(13)42109x x -+; (14) 22222()a ab b a b -+-;

(15)2

310x x -++ (16)2

2

x y x y --+

(17)2232a b a b b +-- (18)2(3)(3)1236a m a m a +++--

(19)2281816ab a b --++

自我测试

一、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xy -的系数为2-,次数为1

B .a 的系数为1,次数为0

C .332x 的系数为2,次数为6

D .3x y 的系数为1,次数为4

2.如图2,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112xy

B .13

2xy

C .6xy

D .3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

2

1

a a a a ÷?= B .()336a a a -?= C .

()3

26

28x x -=- D .(

)2

3

6

()()

x x x -?-=-

4.若M 的值使得

()2

2421

x x M x ++=+-成立,则M 的值为( )

图2

A .5

B .4

C .3

D .2

5.若

3,3x y a b ==,则23x y +的值为( ). A .ab B .2a b C .2ab D .2

3a b 6.已知5a b -=,3ab =,则(1)(1)a b +-的值为( ). A .1- B .3- C .1 D .3 7.代数式

()()22

2235yz xz y xz z x xyz +-+++的值( ).

A .只与,x y 有关

B .只与,y z 有关

C .与,,x y z 都无关

D .与,,x y z 都有关

8.计算:(

)()2008

2008

3.140.1258π-?+-?的结果是( ).

A . 3.14π-

B .0

C .1

D .2

9.若2(9)(3)(x x ++

4

)81x =-,则括号内应填入的代数式为( ). A .3x - B .3x - C .3x + D .9x -

10.现规定一种运算:*a b ab a b =+-,其中a b ,为实数,则()**a b b a b +-等于( ) A .2

a b - B .2

b b -

C .2

b

D .2

b a -

二、耐心填一填,一锤定音(每小题3分,共30分)

11.把代数式22

2a b c 和32a c 的共同点填在横线上,例如它们都是整式,①都是_______;

②都是______.

12.已知31323m x y -与521

14n x y +-的和是单项式,则53m n +的值是______.

13.计算2342

()()()m n m n mn ?-÷-的结果为______.

14.一个三角形的长为(24)a cm +,宽为(24)a cm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

15.若2,48x y xy -==,则代数式22

x y +的值为( ).

16.我国宋朝数学家扬辉在他的著作《详解九章算法》中提出表1,此表揭示了

()n

a b +

(n 为非负数)展开式的各项系数的规律. 例如:

()0

1

a b +=它只有一项,系数为1;

()1

a b a b

+=+它有两项,系数分别为1,1;

()2

22

2a b a ab b +=++它有三项,系数分别为1,2,1;

()

3

3223

33a b a a b ab b +=+++它有四项,系数分别为1,3,3,1;……

根据以上规律,

()4

a b +展开式共有五项,系数分别为__________.

17.已知一个多项式与单项式2xy -的积为3222

642x y x y xy --,则这个多项式是_________.

18.观察下列各式:

23456

,,2,3,5,8,x x x x x x …….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个式子是______. 19.一个正方形一组对边减少3cm ,另一组对边增加3cm ,所得的长方形的面积与这个正方形的每边都减去1cm 后所得的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则原来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 20.有若干张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卡片,如果要拼一个长为

()2a b +,宽为()a b +

的长方形,则需要A 类卡片________张,B 类卡片_______张,C 类卡片_______张.

三、细心做一做,马到成功(共60分) 21.计算下列各式(每小题4分,共16分):

(1)

()2

23211482x y xyz xy ????

-?-÷ ? ????? (2)()()()2232x y x y y x y +---

(3)

()()22

2121a a -+ (4)2

200720092008?-(运用乘法公式)

图2

22、因式分解

①32222

2

--++-y x y xy x ②2

32x x y xyz x z +--

23.(5分)先化简,再求值:22

[(2)(2)2(2)]()xy xy x y xy +---÷,其中10x =,

1

25y =-

24.(5分)小马虎在进行两个多项式的乘法时,不小心把乘以

()2x y -,错抄成除以

()2x y -,结果得()3x y -,则第一个多项式是多少?

25.(8分)梯形的上底长为

()43n m +厘米,下底长为()25m n +厘米,它的高为()

2m n +厘米,求此梯形面积的代数式,并计算当2m =,3n =时的面积.

26.(8分)已知

1234567822,24,28,216,232,264,2128,2256========,…… (1)你能根据此推测出64

2的个位数字是多少?

(2)根据上面的结论,结合计算,试说明()()()()()()24832212121212121-++++???+

的个位数字是多少? 27.(10分)阅读下文,寻找规律:

已知1x ≠,观察下列各式:

()()2

111x x x -+=-, ()()23111x x x x -++=-,()()234111x x x x x -+++=-…

(1)填空:()1(x - 8

)1x =-.

(2)观察上式,并猜想:①()()211n x x x x -+++???+=______. ②()()10911x x x x -++???++=_________.

(3)根据你的猜想,计算:

①()()234512122222-+++++=______.

② 2

3

4

2007

12222...2++++++=______.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学计划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 制定日期:20##-

教学进度表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教材内容: 本册内容是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于这些,本学期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时整式、分式、图形的运动等。根据课程标准,在学生对数的通性、通法充分理解和掌握了解方程(组)的基础上再学习整式,使学生逐渐体会代数的思想。通过数到式的学习提高学生抽象表述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在分式这章中,主要学习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与运算,而在数学思想上主要学习类比的思想,通过类比分数的有关运算法则,得出分式的运算法则。图形的运动这一章的学习,定位在操作感知、试验几何的阶段,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例、操作试验,理解图形和图形运动的有关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平行、全等等几何概念作好数学知识的准备。 二、教材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代数式的意义。 2、通过列代数式,初步掌握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领悟字母“代”数 的数学思想,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3、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掌握平方差公式、两数和 (差)的平方公式及其简单的运用。 4、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分组分解法、公式法和二次项系 数为1时的十字相乘法等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5、理解分式的有关概念及其基本性质,通过与分数运算法则的类比,掌握分式 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 6、展现整数指数幂的扩展过程,理解正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的概念,掌握有关整数指数幂的乘(除)、乘方等运算法则。 7、通过对具体事例的描述,理解图形平移的意义。 8、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图形的旋转及其基本特征,知道旋转对称图形,知道 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中心对称的意义。 9、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图形的翻折过程,理解轴对称的意义。 10、在认识图形基本运动的过程中,感知几何变换思想,知道在经过平移、旋 转、翻折等运动过程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 三、总体设想: 1、为全体学生学习数学构建共同基础; 2、提供现实、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背景材料; 3、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数学的需求; 5、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9.1 字母表示数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1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是从实际需要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并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明白学习负数的必要性,能结合生活情境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或听过广播中的天气预报吗?中国地形图上的温度阅读.(可让学生模拟预报)请大家来当小小气象员,记录温度计所示的气温:25℃,10℃,零下10℃,零下30℃. 为书写方便,将测量气温写成25℃,10℃,-10℃,-30℃. 2.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它们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生活中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产生了数1,2,3,…;为了表示“没有”,引入了数0;有时分配和测量的结果不是整数,需要用分数(小数)表示.总之,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和逐步发展起来的. 二、讲授新课 1.相反意义的量: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事情): 例1: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 例2:温度是零上10℃和零下5℃. 例3: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 例4: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 例5:买进100辆自行车和卖出20辆自行车. (1)试着让学生考虑这些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具有相反意义,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都具有相反意义.) (2)你能举出几对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 2.正数和负数: (1)能用我们已学过的数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例如,零上5℃用5来表示,零下5℃呢?也用5来表示,行吗? 说明:在天气预报图中,零下5℃是用-5℃来表示的.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 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用过去学过的数来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 一个“-”(读作“负”)号来表示.

沪教版七年级上古诗词

沪教版七年级上古诗词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七年级(上): (一)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三)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四)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五)又呈吴郎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六)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七)放言五首(其三)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九)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十)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十一)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十二)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十三)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古诗文整理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词文整理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小松 【唐】杜荀[xún]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杂诗(其二)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著花:著(zhu),开放;著花,开花。 你从故乡来, 该知道故乡的事. 请告诉我,你来时, 我窗前的梅树, 是否已经开花?描写的是诗人遇到了来自家乡的旧友,勾起了思念的情绪.向游人询问家中寒梅花是否开了.自己的一片思乡之情就这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又呈吴郎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五食无儿的老妇人。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与她相亲。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篱笆却甚像是真。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乱不禁涕泪满巾。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试卷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有理数测试题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在2 1 5-,0,-(-,-│-5│,2,411,24中,整数是 . 2、A 地海拔高度是-30米,B 地海拔高度是10米,C 地海拔高度是-10米,则地势最高的与地势最低的相差__________米. 3、在数轴上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 4、已知P 是数轴上的一点4-,把P 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再向右移1个单位长度,那么P 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 5、31 1-的相反数是_______,它的倒数是_______,它的绝对值是______. 6、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是_________,其相反数是________. 7、最大的负整数是 _______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_____ . 8、若│x -1│+(y+2)2=0,则x -y= 。 9、() 1 -2003 +() 2004 1-=______________。 10、有一次小明在做24点游戏时抽到的四张牌分别是3、4、1、7,他苦思不得其解,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帮他解除困难,请你写出一个成功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 11、计算:1– 2 + 3 – 4 +5 – 6 +······+2003– 2004 = 。 12、观察下列数据,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43-,95,167-,25 9, ,… 13、一列数71,72,73 … 723,其中个位数是3的有 个. 14、760340(精确到千位)≈ ;(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

沪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

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 初一语文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2017.01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6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27分) (一)默写(10分) 1.戍鼓断人行,。(《月夜忆舍弟》) 2.,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4.,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 5.沉舟侧畔千帆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石壕吏(节选)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6.“老翁逾墙走”的原因是“”。(2分) 7.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暮”既点明了投宿的时间,也暗示了当时兵荒马乱的环境。 B.“夜”既点明了差役捉人的时间,也说明了官府手段的阴险。 C.“苦”既写出了老妇倾诉之愁苦,也反映百姓深受抓丁之苦。 D.“独”既写出了老妇被抓的事实,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7分)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表格。(5分) 9.选文通过细致地描摹苏轼、黄鲁直、佛印的和神情,来展现。(2分) 初一语文第1页共5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整式整章复习

整式整章复习 一、知识梳理: 现实世界、其他学科、数学中的问题情境 ①整式的加减 ②幂 整式及其运算 ③整式的乘法 解决问题 二、知识要点: 1、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单项式的次数、多项式的次数、整式、同类项 1.单项式 (1)单项式的概念:数与字母的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注意:数与字母之间是乘积关系。 (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字母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如果一个单项式,只含有字母因数,是正数的单项式系数为1,是负数的单项式系数为—1。(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多项式的概念: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多项式中的符号,看作各项的性质符号。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排列: 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由于多项式是几个单项式的和,所以可以用加法的运算定律,来交换各项的位置,而保持原多项式的值不变。 3.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4.同类项的概念: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叫同类项。 2、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合并同类项步骤: ⑴.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⑵.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⑶.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1.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2.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3.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3、幂的运算法则: ①=?n m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② =n m a )( (m 、n 都是正整数) ③ =n ab )( (n 是正整数) ④=÷n m a a (a ≠0,m 、n 都是正整数,且m>n ) ⑤=0 a (a ≠0) ⑥=-p a (a ≠0,p 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4、整式的乘法: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平方差公式:()()=-+b a b a 完全平方公式: ()=+2 b a ,()=-2 b a 5、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除有以下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除,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除数中多余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形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除有以下法则:多项式与单项式相除,先用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运算顺序 先乘除, 后加减。 若有括号, 最先做。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掌握运算顺序 不忙活!

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试题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 一、默写 1、山光悦鸟性,。《题破山寺后禅院》 2、此夜曲中闻折柳,。(《春夜洛城闻笛》) 3、,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 4、时人不识凌云木,。(《小松》) 5、已诉征求贫到骨,。(《又呈吴郎》) 6、周公恐惧流言日,。(《放言五首》)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长精神”的意思是。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二十三年”是指诗人遭贬谪的时间。 B、作者借“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表达对故人的怀念。 C、“沉舟”、“病树”均为作者自比,惆怅却不消沉。 D、诗歌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 奉壹。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下见.小潭 (2)隔篁竹.. (3)佁然..不动 (4)俶尔.. 远逝 10、分析理解不恰当的是( ) A 、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 B 、“全石以为底”就是说潭底全部都是石头。 C 、“寂寥”、“凄”、“寒”等词其实都是写心境的,暗示自己的遭遇,流 露出一种孤独感。 D 、文章表现了高洁、幽邃、凄凉之美。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 绪。 B .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 .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 的活跃、可爱。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卷含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卷含答案 【导语】以下是wo为您整理的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卷含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不正确的是() A.如果a=b,那么a﹣c=b﹣c B.如果a=b,那么a+c=b+c C.如果a=b,那么ac=bc D.如果ac=bc,那么a=b 2.在下列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图案是() ABCD 3.下图中,由AB∥CD,能得到1=2的是() 4.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20已知 5.在解方程时,方程两边同时乘以6,去分母后,正确的是() A.2x﹣1+6x=3(3x+1) B.2(x﹣1)+6x=3(3x+1) C.2(x﹣1)+x=3(3x+1) D.(x﹣1)+x=3(x+1) 6.若A、B、C是直线l上的三点,P是直线l外一点,且PA=6cm,PB=5cm,PC=4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 A.等于4cm B.大于4cm而小于5cm C.不大于4cm D.小于4cm 7.的补角为12512,则它的余角为() A.3512 B.3548 C.5512 D.5548 8.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 若1=35,则2等于() A.55 B.45 C.35 D.65 9.小李在解方程5a-x=13(x为未知数)时,错将-x看作+x,得方程的解为x=-2,则原方程的解为() A.x=-3 B.x=0 C.x=2 D.x=1 10.足球比赛的记分规则是: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若一个队打了14场比赛得17分,其中负了5场,那么这个队胜了()场。 A.3 B.4 C.5 D.6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1.已知x=3是方程112x=ax1的解,则a=_____________。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guī),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B.他正料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liǎn)在盒子里。 C.我的手指搓捻(cuō niǎn)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D.突然间,我恍(huǒng)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2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A.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叶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稻草人》等。 D.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如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 3 . 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嗤(chī)笑劫掠(lüè)尊(zūn)循前扑(pū)后继 B.蜗(guō)行中(zhòng)伤亵读(dú)薄暮冥冥(mīng) C.停滞(zhì)阔绰(chuò)撩(liáo)逗觥(gōng)筹交错 D.婵(chán)娟筵席(yán)折(zhé)了本自惭形秽(hìu)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在歌声中唤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让更多的中国人得以传承经典、了解经典、走

沪教牛津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沪教牛津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一、单词和短语 1.be able to do sth. /can 同义转换单选be(am, is, are,was,were)的形式的考察 2.more than/over(U8)同义转换 3.have to/must 同义转换两者区别:客观需要/主观看法/have to 有各种时态形式 4.breathe/bri:e/V. /breath n. 给单词写单词 5.such as…列举整体之中的部分同类人或事物作例,之前一般用逗号和主句隔开,之后没有逗号,直接加名词性短语,相当于like或for example 6.without+(doing)sth.=if there is no sth.同义转换10给词填空 7.be nervous about/of (doing) sth. 8.leave+SP“离开某地”/ leave for+SP“动身去某地”/leave+SP.+for+SP.“离开某地去某地” 9.tie (tying) (lie lying die dying) 10.work V.“运转,运行”N.工作(不可数)作品(可数)工厂(works) 11. in one’s sleep “在某人的睡梦中;在某人睡着的时候” 12.a large/small amount of +N[U] 大/少量的 13. space 太空(前用零冠词,不可数) 14. feel…about…“对……感到……”

15.in the centre of…“在……中心,在……中央”in the middle of…“在……(时间、长度、过程等)的中间”同义代换翻译 16.exciting/excited sb.be excited about…interesting/interested sb.be interested in... 17.place(s) of interest 18.light(过去式:lighted/ lit) V. light up“点亮,照亮”N. “光,光线”不可数adj.“轻的,浅色的,明亮的” 19.natural /nature 20.derect /direction 表示“朝……方向”,用介词in in all directions= in every direction 四面八方 21.sightsee /sightseeing“观光、游览”go sightseeing去观光游览给词填 22.beautiful /beauty 给词填空 23.tradition /traditional 给词填空 24.enjoy (doing) sth. 25. just,副词“正好,恰好”,常用于肯定句。也可意为“仅仅”完型 26.across介词“在……对面”区分across prep. cross v. through prep. 给词填空单选 27.bring/take“带来”,是指把某物从别的地方带到说话的地方来。bring…from…take“带走”,get“去取”。take…to… 28.outside /inside(u8)/around单选

2020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2020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篇一 单项式与多项式 1、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2、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 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数据的收集

相关资料 5.1 数据的收集 一、填空题 1 在调查过程中,①采取了调查方式.②采取了调查方式. 2、抽样调查只考察,因此它的优点是,其缺点是。 3、抽样调查时要注意。 4.为了估计湖里有多少条鱼,我们从湖里捕上 100 条做上标记,然后放回湖里,经过一段时间待带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中后,第二次捕得 200 条,发现其中带标记的鱼25 条,通过这种调查方式,我们可以估计湖里有鱼条. 5.为了调查学校毕业生的健康状况,从800 名毕业生中抽取了50 名学生进行体检,这个问题中总体指;个体指;样本指. 二、选择题 1.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平均寿命,从中抽取100 台电视机进行实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 A.这批电视机的寿命 B.抽取的100 台电视机 C.100 D.抽取的 100 台电视机的寿命 2.某校要了解八年级女生的体重,以掌握她们的身体发育情况,从八年级的 300 名女生中抽出 30 名进行体重检测,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00 名女生是个体 B.300 名女生是总体 C.30 名女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30 是样本容量 3.下列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比较合理的是( ) A.为了了解某校 2000 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查 1 名七年级男生的视力 B.为了了解某市中小学女生的体能情况,从该市少年体校优秀女运动员中抽取 10 名进行体能测试 C.某市 3 万名九年级学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他们的数学考试情况,命题组人员从中抽取 100 名考生,对他们身高进行统计分析

D.某班有 50 名学生,为了了解这 50 名学生的体重情况,对这 50 名学生每人进行体重测量 4.为了了解我校初二年级 640 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 50 名学生进行测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总体是640 名学生 B.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抽样调查 C. 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普查 D.样本是50 名学生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样本一定能保证调查结论正确 B.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大小,又要关注样本的代表性 C.大样本调查一定比小样本调查准确 D.所有调查都应该采用普查,而不应该采用抽样调查 三、解答题.指出下列问题中的总体、个体和样本: 为了解某地区七年级学生身体发育情况,抽取 1000 名学生测量体重. 四、.拓展延伸: 1.某工厂从10 万个灯泡中随意抽取100 个灯泡作寿命测试,以便确定这批灯泡的质量.在这里,总体是;个体是;样本是. 2.某地为制定七年级学生校服的生产计划,有关部门准备对 200 名七年级男生的身高作调查,现有三种调查方案: 第一种:测量省体校七年级中 200 名男子篮球、排球队员的身高. 第二种:查阅有关外地 200 名七年级男生身高的统计资料 第三种:在本地的市区和郊县各任选一所学校,共 6 所学校,在这些学校中选取七年级(一)班,用抽签的方法分别选出 10 名男生,然后测量他们的身高. 你认为那种方案比较合适,并说明理由。 3.为了完成下列任务,你认为采用什么调查方式更合适? (1)了解我班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2)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

备课本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整册教案 1《女孩独立》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圈划词句,使学生掌握边叙边议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中母亲不同阶段的想法和做法的探讨,感受女孩走向独立的每一个阶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人都是要长大要独立这一道理,明白应正确走好独立的每一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理解母亲的想法和做法? 2、文章中三次写到照片,用意是什么? 3、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导语设计:你眼中的独立是怎样的呢?过程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讨论) 2、走近秦文君: 1954年生于上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儿童文学》主编。1982年起开始发表处女作,迄今已出版作品四百万字左右。 主要作品:《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一个女孩的心灵史》、《天棠街3号》、《属于少年刘格诗的自白》等。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圈划出不熟悉的词语,准备交流。 2、疏通字词及读音: 怯怯的探头探脑阅历记载荣耀情深意切葱郁泪如泉涌积淀崛起六神无主慰藉怂恿安详甜腻瞥见心乱如麻秉性冷言冷语翌日豁然开朗兴致勃勃心心相印喜极而泣 (三)分析概述作者独立的事件和过程以及收获: (“我”为何要保留一张14岁时拍的照片?) 人物:14岁的我 事件:初次离家外出学农 过程:怯怯的充满好奇……有了底气仿佛有了阅历 感悟:人都是要长大要独立的。从独立中感悟到了愉悦,人生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沪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沪教版学习没有捷径,能力增强自信,乐观有益人生!祝你学习进步!成功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努力坚强的人例外。相信你,就是那个努力的人!以下是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沪教版》,供大家学习参考。 《论语》十二章 1、孔子及其*言行;20;儒家;丘;仲尼; 鲁;教育;思想;贤*七十二人 2、lún;yuè;xǐng;chuán;yùn;yú; wǎng;dān;dài;hào;gōng;dǔ 3、(1)生气,发怒 (2)当,做 (3)真诚,诚实 (4)疑惑 (5)独立做事情

(6)忠实,坚守 (7)能忍受 (8)这,指河水 (9)以......为乐趣 (10)对,对于 4、(1)不亦说乎;不亦乐乎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学面不思则罔 (4)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匹夫不可夺志也 (6)博学笃志;切问而近思 (7)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 (8)不舍昼夜 5、(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⑤⑦⑧;②④⑥⑨⑩;

、学习方法;为人处世的方法;道德修养 8、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温故”和“知新”不是互相补充的平行并列关系,而是一种递进关系 9、安贫乐道 10、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2、略 13、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来也与 14、花甲;古稀;耄耋 15、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6、颜回能闻一知十,而子贡则只能闻一知二。表明孔子是一个谦虚严谨的人 17、略 我的早年生活 1、lù;yíng;qiǎng;zhuó;xī;mò;mǒu; tuò;shè;qīng 2、丝;滞;煌;涯;宏;具;憾 3、(1)尴尬 (2)滚瓜烂熟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与负数 ①大于0的数叫正数。 ②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④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 减少等。 ⑤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2数轴 ①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②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③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 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④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2 ;0的相反数是0) ⑤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从几何意 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有:正数和 0,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有:负数和0) ⑥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⑦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⑧倒数:如果两个数的乘积为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倒数等于其本身的有1和-1 1.3有理数的大小 ①数轴上不同的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点表示的数大。 ②负数小于零,零小于正数,负数小于正数。 ③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4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 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5 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6有理数的乘方 ①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幕。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负数的奇次幕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幕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幕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幕都是0。(负奇负,负偶正) (如:-22= -4,(-2)2 =4 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 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③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I- I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注意 a的范围为1W — <10。 ④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 数的有效数字。四舍五入遵从精确到哪一位就从这一位的下一位开始,而不是从数字的末尾往前四舍五入。比如: 3.5449精确到0.01就是3.54 而不是3.55.(再如:0.0020100有5个有效数字、2.40万:精确到百 位,有3个有效数字:2、4、0; 6.5 X 104精确到千位,有2个有效数字: 6、5)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最新】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最新】 寒假已经到了,同学们完成得怎样啦?下面是特意为大家提供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寒假作业答案,供同学们参考! 1—2页 一、略二、泻一泄到一道义一异查一察众一重晦一诲三、我早就想把你抓住了, 我早就想剿灭你了(意对即可)。四、1.⑴用出全部力量,一点儿也不保留。(2)形容思想感 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2.D3.B4.为了突出春天的绿给人间带来了许多温馨。 5.B6.⑴绿的谦 虚⑵绿的宽容⑶绿的博大和永恒⑷绿的可靠7.可靠谦虚宽容博大永恒8.通过对四季的 绿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3-4页 一、略二、B 三、如:我们不做山沟里易涨易退的小溪,要做寒暑不变的一望无涯的 沧海。四、1.裹,渺,瘪,骤2.患得患失、垂头丧气到获得"殊荣。"3.让他多接受阳光和 风雨,多吸收养分,成为最棒的种子玉米。4.如:"但有时候需要再等一下";"但不要急于 求成";"但成功的过程即是等待的过程";"天生我材必有用";"希望总在前头"等。5.落入平庸,获不了"殊荣",成不了种子。 6.人要相信自己,成功需要等待。付出了,并非所有的事情 都立竿见影,耐心最为重要。要接受必要的磨炼。不要半途而废。 5-6页 一、C二、1. 兴致勃勃2. 恐吓3. 望 4. 抱憾5. 心有余悸三、D四、略五、1.皇帝的新装;丹麦;童话;安徒生;《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 2. A3. A4. 爱新装成癖、虚伪;怕丢 官职;教训皇帝、捞钱。 7-8页 一、略二、D四、略五、B六、1. 。;;;;……;2."招牌"是商店的标志,这里用"招牌"比 喻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这个比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看云和识天气的密切关系。 3.姿态万千⑤ 4.是该段文字的中心对①②③④句总结5. 阴森乌云密布变化无常说明云就像是 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6. ①‖②③④‖ ⑤ 7.总--分--总9-10页 一、C二、 B三、A四、1.故意造作来掩饰;认为地位低下而自卑。 2.出租车司机出租汽车 3.稳稳地把着方向盘,还不时照应着两侧行人,让车轮由水洼里轻巧地、舒缓地踱了过去,不见一点水花溅起来。那车子驶离水洼,也没有立即加速,却见那小司机一手把了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习题集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常考题型归纳 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负数的运用 : 1、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则该药品在( )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A .18℃~20℃ ; B .20℃~22℃ ; C .18℃~21℃ ; D .18℃~22℃; 2、我县2011年12月21日至24日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下表: 其中温差最大的一天是【 】; A .12月21日; B .12月22日; C .12月23日; D .12月24日 ; 二、数轴: (在数轴表示数,数轴与绝对值综合) 3、如图所示,A ,B 两点在数轴上,点A 对应的数为2.若线段AB 的长为3,则点B 对应的数为【 】; A .-1; B .-2 ; C .-3 ; D .-4; (思考:如果没有图,结果又会怎样?) 4、若数轴上表示2的点为M ,那么在数轴上与点M 相距4 个单位的点所对应的数是______; 5、b a 、两数在数轴上位置如图3所示,将b a b a --、、 、用“<”连接,其中正确的是( ); A .a <a -<b <b -; B .b -<a <a -<b ; C .a -<b <b -<a ; D .b -<a <b <a -; 6、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列不等式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7、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3所示,且 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 ; 三、相反数 :(相反的两数相加等于0,相反数与数轴的联系) 8、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1(--与1 ; B .(-1)2 与1; C .1-与1; D .-12 与1; 四、倒数 :(互为倒数的两数的积为1) 9、-3的倒数是________; 0ab >0a b +<1a b <0a b -

《青春万岁》教学设计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

《青春万岁》教学设计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青春万岁》教学设计(共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品味诗歌语言特色(拟人、比喻、反复等),激发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情感。 用心朗读诗歌,注意节拍和重音,初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品味诗歌语言特色,感受诗歌语言魅力,激发学生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 感受诗中洋溢的火一般的激情和浪漫的情怀,歌颂青春、赞美青春的精神难点体会这首诗精巧的结构和形象的比喻。 教学练习设计分层

德育融透点、渗透点、结合点激发学生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情感。绿色教育结合点热爱青春、热爱生活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 :1、王蒙,我国当代作家。 2.《青春万岁》是王蒙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当时年仅19岁。小说描写了上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女中学生的生活,表现了建国初期年轻一代天真烂漫的生活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首诗就是作者以诗的形式为这部小说写的序言。 3.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整个社会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尤其是热血青年,对新中国、新生活充满激情和憧憬。“凡是能开的花,全在开放;凡是能唱的鸟,全在歌唱。”(《诗刊》1957年第10期)。这就是这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 二、正音正字 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 璎珞yīngluò遐xiá 三、朗读课文 四、结构层次 1,这首诗可以分两个部分。概括每层的大意。 全诗共五节,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节),表现青春的美好和年轻人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5节),歌颂青春精神对生活的巨大作用。 五、课文分析 1、诗人以“青春万岁”为题,是为了什么?: 诗人以“青春万岁”为题,是为了为了歌颂青春的精神和力量。 2、“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句中的“你们”指什么?这样有什么作用? 第1节,诗人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对青春的热爱。诗歌一开篇就洋溢着对青春如火的激情,“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所有的日子”指那些青春的岁月。 句中的“你们”指“所有的日子”。 作用::“你们”以第二人称直呼,使“日子”形象化,显得亲切、自然。 3、概括第2、3、4节的大意。 第2-4节是对第1节的展开。第2节写青春的生活。第3、4节,写年轻人的特点。 第2节,写校园里,到处是年轻学生青春活泼的生活痕迹。诗人以蒙太奇镜头的方式剪辑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生活场景:“小船上的歌手声,月下校园里的欢舞”;“细雨蒙蒙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