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 重点内容(1-11章)

矿床学 重点内容(1-11章)
矿床学 重点内容(1-11章)

第一章重点内容

1、什么是矿产?

指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矿物资源。具体而言,是指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具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物质。

2、矿产资源有哪些显著特点?

(1)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2)矿产资源分布的空间不均衡性;(3)矿产资源概念的可变性;(4)矿产资源赋存状态的复杂多变性;(5)矿产资源具有多组分共生的特点;

3、按照可提炼的金属及其特性,金属矿产可分为哪些亚类?

可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轻金属、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分散元素和放射性元素金属矿产。

4、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轻金属和贵金属矿产具体包括哪些矿产?

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钛、钒;

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汞、锑;

贵金属矿产有:金、银、铂族元素;

5我国矿产资源中严重短缺的矿种有?

铬、铂、钴、钾盐、金刚石等。

6、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形势是:

(1)矿产资源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偏低;(2)在具有一些优势矿种的同时,尚有一些急需短缺矿种;(3)多数矿种以中、小型矿床为主,缺少大型、超大型矿床;(4)多数矿种的贫矿多,富矿少;(5)伴生矿多,单一矿种少,综合利用程度低,浪费严重;(6)矿产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

7、矿床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第一、正确认识各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查明矿床的成因。

第二、查明矿床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认识矿床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预测在何种地质环境中,可以期望找到何种矿产和矿床类型。

8、矿床学主要研究哪些具体内容?

(1)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其在矿体中的分布和变化,了解矿石的形成条件,确定矿产的质量和加工工艺性能。(2)研究矿体的形状、大小、产状及其与围岩的关系,查明矿床的规模、产出位臵和开采条件。(3)研究矿床与地层、构造、岩石及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生物活动、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关系,查明它们对成矿的控制作用。(4)

研究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和演化过程,阐明矿床的成因。(5)研究矿床所在区域的大地构造条件、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对矿床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矿床形成和分布与地壳演化的关系,阐明矿床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

9、矿床研究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矿床研究主要包括野外观察、室内研究和综合分析3个阶段;

A、野外观察:是一切矿床研究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观察和编录,在系统研究和总结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在矿床范围内进行详细的观察和编录,测制各种地质图、剖面图和素描图等,查明矿床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即地层、岩浆岩、构造活动等情况。这是进行矿床研究的基础。

(2)利用槽探、井探和坑道等手段,查明矿体在空间上的具体位臵和形状、大小、产状特征。

(3)对矿体和围岩进行系统的取样和分析,了解矿体和围岩的物质成分及其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按照取样的目的可分为4种:化学取样、矿物取样、物理取样和工艺取样。

(4)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了解矿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延伸情况。

(5)应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方法,主要任务是研究地壳中元素的分布及其运动规律,其目的是通过发现与矿化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寻找有经济价值的矿床。

B、室内研究

(1)用反光和透射光显微镜鉴定、研究透明和不透明矿物的种类、结构构造、生成顺序和形成方式。

(2)用各种化学分析方法、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X萦光分析、中子活化、电子探针和离子探针等分析方法,确定有关岩石和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微区的化学成分。

(3)利用差热分析、X射线分析、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顺磁共振、穆斯堡尔谱及其它谱学方法,研究有光矿物的结构、种类和原子价态。

(4)对包裹体进行分析,研究成矿温度,压力、pH、E H及含矿流体成分。

(5)用同位素地质学方法确定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的物理化学性质。

(6)对有关的成矿、成岩过程进行模拟实验。

C、综合分析

在野外和实验室工作基础上,对各种数据、资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编制综合性的图件和专题性图件,如地质图、岩相古地理图、构造裂隙系统图、岩浆岩及岩相图、围岩蚀变图,成矿阶段与矿物生成顺序图,以及各种辅助图件,总结矿床成因、矿床和矿体的

时空分布规律,对找矿勘探工作提出建议。

第二章重点内容

1、矿物、岩石和矿石

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的影响下,通过结晶作用、升华作用、化学作用等途径形成矿物;矿物以集合体的形式出现即构成岩石;如果岩石中含有经济上有价值、技术上可利用的元素、化合物和矿物,即构成矿石。矿石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

2、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

矿石矿物也称有用矿物,指可以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

脉石矿物指那些虽与矿石矿物相伴生,但不能被利用或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暂时不能被利用的矿石。

块状矿石:指矿石中的矿石矿物含量大于80%以上,浸染状矿石,指矿石中的矿石矿物含量小于80%。

3、夹石和脉石

矿体内这些达不到工业要求而不被利用的部分,一般称为夹石。一般将矿床中与矿石相伴生的无用的固体物质称为脉石,包括脉石矿石、夹石和围岩的碎块等。

4、共生组分和伴生组分

共生组分指矿石中与主要有用组分在成因上向关,空间上共存,品位上达标,并可供单独处理的组分。

伴生组分指矿石中虽与主要有用组分相伴,但不具有独立工业价值的元素、化合物和矿物。

5、矿石的结构和构造

矿石的结构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主要决定矿物颗粒的形成条件,它是研究矿物生成顺序的重要标志。最常见的矿石结构有:等粒自形结构、不等粒结构、纤维状结构、环带状结构、叶片状结构、乳滴状结构、胶状结构、破裂结构、骸晶结构和草莓状结构等。

矿石的构造,指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包括集合体的形态、大小以及集合体的相互关系,矿石构造类型主要决定集合体的形成环境,是确定矿床成矿阶段的重要标志。其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构造有块状、浸染状构造、斑点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梳状构造、环带状构造、晶簇状构造、鲕状构造、胶状构造、揉皱构造。

6、矿石品位及表示方法

指矿石中所含有用组分的单位含量,表示方法主要有金属元素的重量百分比,氧化物的重量百分比,有用矿物和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克/吨、克拉/吨等。

7、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品位

边界品位指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用来划分矿体和非矿体的最低品位。

最低工业品位指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

8、工业品位主要决定于哪些因素?

(1)矿体的规模,矿床规模越大,工业品位要求越低。

(2)矿石综合利用的可能性。

(3)矿石的工艺技术条件。

9、矿体及围岩的概念?

矿体为矿石在三维空间的堆积体。矿体四周无实际利用价值的岩石,称为围岩。

10、母岩和矿源层的概念?

习惯上,母岩指能够提供成矿物质的岩浆岩,矿源层指提供成矿物质的沉积岩层。

11、侧伏角和倾伏角的概念?

侧伏角指矿体的最大延伸方向(即矿体轴)和走向线之间的锐夹角。倾伏角指矿体的最大延伸方向(即矿体轴)与其水平投影线之间的锐夹角。

12、矿床的概念?

矿床指地壳中由成矿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符合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并能被开采和利用的地质体。矿床有三方面的属性:地质、经济技术和环境。13、矿床成因类型和矿床工业类型的概念?

按照成矿地质作用的类型和成因机理划分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成因类型。一般把作为某种矿产的主要来源,并且在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的工业类型。14、同生矿床和共生矿床的概念?

同生矿床指矿体和围岩在同一地质成矿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后生矿床指矿体和围岩分别在不同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矿床,且矿体的形成明显的晚于围岩的形成。

15、矿田、矿带和成矿区的概念?

矿田指在统一的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成因上近似,空间上相邻的一组矿床分布区域。其分布面积一般在几十到一、二百平方公里。

矿带指是最常见的区域性成矿单元。

成矿区是指大区域的成矿单元,常与地壳的大构造单元相一致,受区域深大构造控制,可长达数千公里甚至更远。

16、浓度克拉克值和浓度系数的概念?

浓度克拉克值指某元素在某一地质体(矿床、岩体或矿物等)中的平均含量与克拉克值的比值,表示某种元素在一定的矿床、岩体或矿物内浓集的程度。

浓度系数值指其工业品位与该元素的克拉克值之比。

17、成矿作用的概念及其分类?

成矿作用是指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集中而形成矿床的作用。按作用的性质和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和变质成矿作用。

18、充填作用概念及形成矿体具有特点?

当含矿气水溶液在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围岩中流动时,因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其中的成矿物质沉淀在岩石的裂隙或空隙中,这种作用称之为充填作用。

由充填作用形成的矿体,具有以下特征:

(1)矿体的形状取决于被充填的裂隙的形状,一般呈各种脉状体。矿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清晰,多为突变而平整的接触关系。

(2)矿石常具特殊的构造,如对称带状构造、核状构造、晶洞和晶簇构造、环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等。

(3)矿物具有单向发育生长的特点,晶体一端一般发育完整。

(4)充填脉体中的矿物晶体,由脉壁(洞壁)向脉中心先后依次生长。

19、交代作用概念及识别标志?

交代作用系指溶液与岩石接触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组分的带入和另一些组分带出的地球化学作用,因此也称臵换作用。交代矿床的识别标志主要有:

(1)交代作用形成的矿体多呈不规则状,矿体和围岩的界线不清,而呈渐变过渡关系。

(2)矿体中常保存有未被完全交代的呈岛状残余的围岩碎块。这些残余体往往保留原围岩的构造方位。

(3)矿体和矿石中常保存被交代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如层理、交错层、片理、片麻理、斑晶以及化石等,有些大的构造外貌,如褶皱,角砾构造等有时也能保存下来。

(4)交代作用形成的矿物晶体,由于向各方向生长能力均匀,因此晶体各向发育完整。

(5)有些新矿物常呈现出被交代矿物的假象。

(6)矿石中发现不同类型的矿石结构和构造。

第三章重点内容

1、岩浆矿床的概念?

在地壳深处,各类岩浆通过结晶作用和分异作用,使分散到其中的成矿物质得以聚集而形成得矿床。

2、岩浆矿床主要与那些矿产有关?

在岩浆矿床中,与来自上地幔的镁铁、超镁铁质岩浆有成因联系的矿床最为重要,主要矿产有铬铁矿、钒钛磁铁矿、铜镍硫化物和铂族元素矿床。与碱性岩浆有成因联系的稀土元素矿床也具有价值。

3、岩浆矿床普遍具有那些特征?

(1)矿床主要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有成因联系,如纯橄榄岩、橄榄岩、辉岩、苏长岩、辉长岩以及斜长岩等,少数岩浆矿床与碱性岩或酸性岩有关。

(2)岩浆矿床中的矿体多数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豆荚状等产于岩浆岩体内,含矿围岩即为母岩;少数情况下矿体呈脉状、网脉状进入母岩之外的围岩中。

(3)除花岗岩中的稀有元素矿床由于成因特殊而有一定的围岩蚀变外,绝大多数岩浆矿床的围岩不具有明显的蚀变现象。

(4)矿石的矿物成分和围岩(成矿母岩)基本相同,当岩体内的有用矿物富集达到一定规模时就成为矿体。

(5)岩浆矿床的矿石常具浸染状、条带状、眼斑状、致密块状以及角砾状等矿石构造;矿石结构也十分特征而复杂。

(6)多数岩浆矿床的形成温度较高,一般在1200-700?C,但某些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温度可低至650?C,甚至300?C左右。

4、什么是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

岩浆岩与内生矿床间在成因上表现出有规律的联系,一定类型的岩浆岩经常产生一定类型的矿床。

(1)在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中,我国含铬铁矿的超镁铁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纯橄榄岩、斜辉橄榄岩和斜辉辉橄岩等,M/F值为6.5-15。

(2)含铜、镍、铂的超镁铁岩的岩石类型属橄榄岩-辉石岩(含斜长石),其M/F值为2-6.5;

(3)含钒钛磁铁矿的镁铁岩是由辉长岩、辉石岩和橄榄岩组成的层状岩体,其M/F值

为0-2。

5、按照成矿作用的方式和特点,岩浆成矿作用主要可分为结晶分异成矿作用、残余熔融成矿作用和岩浆熔离成矿作用。

6、什么是结晶分异成矿作用?

岩浆冷凝时,随着温度的逐渐下降,各种矿物依次从中晶出,导致岩浆成分不断改变,岩浆成分的改变又促使某些组分的结晶,这种随结晶作用岩浆成分发生改变的过程称之为结晶分异作用。

7、什么是早期岩浆矿床,有哪些特点?

由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分结矿床,又称岩浆分凝矿床。由于金属矿物结晶时间大多早于硅酸盐。或与早期硅酸盐同时晶出,矿床形成于岩浆结晶的早期阶段,所以通常将岩浆分结矿床称为早期岩浆矿床。

结晶分异作用早期形成的早期岩浆矿床主要为产于超镁铁质岩中的铬铁矿矿床。主要特点如下:

(1)矿体常聚集在岩体的底部和边部,主要和纯橄榄岩、斜方辉橄岩岩相伴生。

(2)矿体形态以似层状、透镜状为主,少数成巢状、瘤状等。

(3)矿体和围岩没有明显的界线,一般为渐变过渡关系,矿体边界需要依据品位加以圈定。

(4)矿石的矿物成分主要为铬尖晶石,部分橄榄石和辉石。

(5)矿石构造以浸染状为主,致密块状的矿石只在矿体中部偶尔出现。

(6)由于矿石矿物较早地从岩浆中结晶出来,常见较规则的自形晶结构。

8、简述残余熔融成矿作用过程?

(1)由于正常的岩浆分异结晶趋势或H2O、CO2等挥发分的影响,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大部分结晶后可以产生一部分残余熔体。

(2)当这种残余熔体中富含熔点较低的金属矿物组分,或者由于岩浆中挥发分组分较多并和金属组分结合成易熔化合物而降低了金属矿物的结晶温度时,这些金属组分便可长时间地停留在岩浆中。随着硅酸盐矿物的大量晶出,金属组分在残余岩浆中相对富集,形成了含矿残余岩浆。

(3)在地质构造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在岩体底部,含矿残余岩浆中的金属矿物组分,就地充填在硅酸盐矿物的粒间,胶结硅酸盐矿物,形成似层状矿体。

(4)在地质构造比较活动的条件下,由于受构造应力的作用,含矿残余岩浆可被挤入

岩体的原生构造裂隙或附近围岩的构造裂隙中,形成贯入式矿体。

9、什么是海绵陨铁结构?

由于硅酸盐矿物结晶较早,晶形比较完整,金属矿物大多充填于硅酸盐矿物晶粒间呈他形胶结状产出,形成典型的海绵陨铁结构,又称陨石结构。

10、什么是岩浆熔离成矿作用,简述其过程?

岩浆熔离作用亦称液态分离作用或不混溶作用,是指成分均匀的岩浆熔融体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分离成2种成分不同的熔融体的作用。熔离成矿作用在铜镍硫化物矿床中表现最明显。

过程如下:

(1)随着温度、压力降低和熔体中挥发性组分外逸以及由于与围岩的同化作用而使熔体中SiO2、Al2O3和CaO增加,岩浆中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度便开始降低,从而发生熔离作用。

(2)熔离作用初期,金属硫化物呈微滴状悬浮在硅酸盐熔体中,随着岩浆的进一步熔离逐渐汇合、变大,并由于其比重较大而逐渐下沉,在岩浆槽的底部形成熔融的金属硫化物层,于是均一的岩浆熔体就分离成硅酸盐熔体和金属硫化物熔体两部分。

(3)随着温度继续下降,两种熔体先后结晶。金属硫化物的结晶温度较低,它们在硅酸盐完全结晶后,形成了岩浆熔离矿床。

第四章重点内容

1、伟晶岩矿床的概念?

答:若伟晶岩中的有用矿物或金属元素富集达到工业要求时,便构成了伟晶岩矿床。

2、伟晶岩矿床主要产出哪些类型的矿床?

答:①某些稀有元素和稀土元素矿产的重要来源;②有些伟晶岩矿床中的U、Th以及Sn、W 等也很重要;③长石、石英和云母等则是伟晶岩矿床中的主要矿产。④在一些伟晶岩矿床中还产出许多宝石类矿物,如黄玉、水晶、绿柱石、电气石等。

3、简述伟晶岩的带状构造及其各带内的矿物特征?

答:从伟晶岩的边缘到中心,一般可分为如下四个带:

①边缘带:伟晶岩边部与围岩接触带,由细粒结构的石英和长石组成;②外侧带:由文象结构及粗粒结构的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有时可出现绿柱石;③中间带:呈粗粒结构和伟晶结构,除长石、石英、云母外,出现大量的稀有、放射性、稀土元素矿物,且交代作用发育,是伟晶岩矿床产出的主要部位;④内核:由石英块体或石英和锂辉石块体组成;

第五章重点内容

1、热液矿床概念?

答:通过含矿热液作用而形成的后生矿床称热液矿床或气水热液矿床。

2、热液矿床具有哪些特征?

答:热液矿床具有下列特征:

①成矿物质的迁移富集与热流体的活动密切相关;

②成矿方式主要是通过充填或交代作用;

③成矿过程中伴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围岩蚀变,且常具有分带性;

④构造对成矿作用的控制明显,既是含矿流体运移的通道,也是矿质富集沉淀的主要场所;

⑤成矿介质(水液)、矿质(物源)以及热源直接控制着热液矿床的形成,三者来源往往复杂多样,既可来自同一地质体或地质作用,也可具有不同的来源;

⑥热液矿化往往呈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原生分带(以矿物或元素的变化表现出来);

⑦形成的矿床种类多,除铬、金刚石、少数铂族元素(如锇、铱)矿床外,与多数金属、非金属矿床的形成都与热液活动有关,如铜、铅、锌、汞、锑、钨、钼、钴、铍、铌、钽、镉、铼、铁、金、银、萤石、重晶石、天青石、明矾石、温石棉矿床等。因此,热液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3、含矿热液的种类有哪些?

答:①岩浆成因热液;②变质成因热液;③建造水;④大气水热液;⑤幔源初生水热液;4、什么是建造水?

答:指沉积物沉积时含在沉积物中的水。

5、大气水热液包括哪些?

答:大气水热液包括雨水、湖水、海水、河水、冰川水和浅部地下水。

6、热液矿床中成矿物质主要有哪些来源?

答:①岩浆熔体;②地壳岩石;③上地幔。

7、热液矿床中含矿热液运移的动力有哪些?

答:①重力驱动;②压力梯度驱动;③热力驱动。

8、有效孔隙度的概念?

答:液体能在其中流动的相连通的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9、热液矿床中成矿物质的运移形式?

答:①硫化物真溶液;②胶体溶液;③卤化物气态溶液;④易溶络合物;

10、热液矿床中成矿物质的沉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①温度;②pH值;③压力变化;④氧化还原作用;⑤与围岩反应;⑥不同来源热液的混合;⑦水解;⑧沸腾。

11、热液矿床成矿方式有哪些?

答:有充填作用和交代作用。

12、围岩蚀变的概念?

答:指成矿围岩在气-液和超临界流体作用下所发生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变化。

13、蚀变岩的概念

答:指蚀变过程中在一定物理化学条件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矿物共生组合所构成的岩石。

14、围岩蚀变具有哪些实际和理论意义?

答:1、围岩蚀变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①蚀变围岩大多分布在矿体周围,其轮廓和矿体形态基本一致,有的蚀变围岩由于受岩性、构造等影响,形态比较复杂,但空间上也总是在矿体附近。由于蚀变围岩的范围一般都较矿体广,且离矿体愈近,围岩遭受的变化也愈为剧烈,即蚀变强度愈大。再就是,围岩蚀变常呈带状分布,因此通过蚀变分带的研究,可以帮助确定矿体的位臵。所以,蚀变围岩可作为热液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②一定的围岩蚀变类型常和一定的矿床类型有关,因此可以通过确定围岩蚀变的类型来判别可能找到的某种类型的矿床。

2、研究围岩蚀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①温度和其他物理化学条件对热液蚀变的类型有重要影响,因此通过围岩蚀变的研究可以帮助恢复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②根据蚀变围岩和原岩间的成分差异,可推断热液的化学成分和元素的转移特征。并可根据蚀变组合的空间分布及其形成顺序来推测成矿物质的搬运、沉淀条件和成矿作用过程。

15、请列举2~3种常见的围岩蚀变,说明其形成的温度特征和与之有关的矿种?

答:①云英岩化:乃是硅铝质岩石受高温气水热液作用而成,如花岗岩的云英岩化,主要是钾长石,斜长石受热液作用分解成为石英和白云母。和云英岩化有关的矿床主要是钨、锡、钼和金矿床。②硅化:是一种最普遍的围岩蚀变,高温至低温均可形成,但以中温热液矿床中最为常见。和硅化蚀变有关的矿产主要有铜、钼、铅、锌、金、银、汞、锑以及明矾石等。

③碳酸盐化: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低温热液蚀变类型。与之有关的矿产主要是铜、铅、锌。

16、矿化期的概念?

答:代表一个较长的成矿作用过程,它是根据成矿体系物理化学条件的显著变化来确定的。

17、矿化阶段的概念?

答:为成矿期内进一步划分的较短的成矿作用过程,它常紧密地与热液的演化、构造裂隙的阶段性脉动,以及与此有联系的间歇性热液活动有关。

18、矿物的生成顺序的概念?

答:在同一矿化阶段中不同矿物结晶的先后顺序。

19、确定矿物生成顺序的主要标志有哪些?

答:①穿插,一矿物穿插另一矿物或矿物组合,被穿插者生成较早;

②交代,先成的矿物被后成的矿物所交代,常显交代残余结构;

③包围,先成矿物的全部或一部分被后成矿物所包围;

④粒间位臵,后成矿物生成于先成矿物的颗粒之间;

⑤假象,先成矿物被后成矿物交代后,尚保留其原来晶形。如磁铁矿变成假象赤铁矿

后仍保留其等轴晶系的晶形;

⑥构造,在对称带状构造中,外层矿物早于内层矿物,晶洞构造中的矿物一般晚于洞

壁的矿物。

20、热液矿床的分带性的概念?

答:指与单一矿床或一定区域内的一组矿床有关的矿物或元素在空间上的有序分布形式。按规模和级别,矿床的分带性可分为区域分带、矿田分带、矿床或矿体分带。

第六章重点内容

1、从热液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和成因等综合因素来进行分类,将热液矿床分为矽卡岩型矿床、斑(玢)岩型矿床、高中温热液脉型矿床和低温热液型矿床4大类。

2、矽卡岩型矿床的概念?

答:中酸性侵入体和碳酸盐类等岩石的接触带及其附近,由含矿热液交代作用而形成的热液矿床称为接触交代矿床。在接触交代矿床中一般都具有典型的矽卡岩矿物组合,而且矿床在成因和空间上都与矽卡岩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这类矿床又称矽卡岩型矿床

3、简述侵入岩的类型对矽卡岩型矿床具明显的成矿专属性?

答:①铁矿床往往和石英闪长岩、闪长岩有关;②铜矿床、铅锌矿床大多和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有关;③钨、锡、钼矿床主要和花岗岩类有关。

4、简单矽卡岩的概念?

答:是指只由石榴子石、辉石等组成的矽卡岩,它是矽卡岩化早期高温气水阶段的产物。

5、论述矽卡岩矿床矿化期、矿化阶段中所形成的主要矿物?

答:矽卡岩矿床有两个矿化期,分别为矽卡期和石英-硫化物期。矽卡期可分为3个矿化阶段,分别为早期矽卡岩化阶段、晚期矽卡岩化阶段和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期可分为2个矿化阶段早期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硫化物阶段。

早期矽卡岩化阶段:形成硅灰石、钙铝-钙铁石榴石、透辉石-钙铁辉石和方柱石等无水硅酸盐和少量符山石等含水硅酸盐,组成矽卡岩的主体。一般又称干矽卡岩阶段,是在高温的超临界条件下形成的。这一阶段除少量磁铁矿外,一般不形成有用矿物,通常是不具工业意义的,故这一阶段也可称之为无矿矽卡岩阶段。

晚期矽卡岩化阶段:形成阳起石、透闪石、绿帘石等含水硅酸盐,故又称湿矽卡岩阶段,是在接近超临界状态条件下形成的。这一阶段形成的矿物明显地交代早期矽卡岩矿物,且磁铁矿大量出现,有时构成富集的磁铁矿矿体,故又称为磁铁矿阶段。

氧化物阶段:这一阶段中硅酸盐类矿物已很少见,开始出现石英、萤石等矿物。它介于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之间,具有过渡性质,是由温度较高的热液作用形成的。金属矿物除赤铁矿、白钨矿、锡石外,还有少量磁铁矿。后期同时开始出现少量硫化物,如辉钼矿、磁黄铁矿等。

早期硫化物阶段:矽卡岩矿物被大量交代,开始形成绿泥石、绢云母等,这一阶段中出现大量石英和萤石,成为矿石的主要脉石矿物。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毒砂和部分辉钼矿等,金属氧化物已很少见,所以也可称为铁铜硫化物阶段。它们是在高-中温热液条件下形成的。

晚期硫化物阶段:这一阶段中,除交代早期形成的硅酸盐矿物如绿泥石和绢云母等外,石英和萤石的数量继续增加,开始出现大量方解石。金属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所以也可称之为铅锌硫化物阶段,是中温热液条件下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中的矽卡岩和金属氧化物是汽化热液交代的产物,硫化物则是纯粹的热液作用产物。

6、试论述矽卡岩矿床的主要控矿条件?

答:矽卡岩矿床的主要控矿条件有:

(1)岩浆岩条件:

①岩性:与中、酸性岩为主,显示一定程度的成矿专属性。例如:A、铁矿与石英闪长岩、闪长岩有关; B、铜矿、铅锌矿大多和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有关;C、钨、锡、钼矿床主要和花岗岩有关。

②深度:大多属于中深成相到中浅成相。

③规模:以小型岩体为主。

(2)围岩条件:

最有利的围岩是碳酸盐类岩石。例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岩石以其化学性质活泼、脆性较大,渗透性强和富含CaO或MgO而易被交代,形成各种类型的矽卡岩。凝灰岩、安山岩等火山岩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形成矽卡岩型矿。

①围岩的岩石类型: A、钙质碳酸盐岩—钙矽卡岩;B、镁质碳酸盐岩—镁矽卡岩。

②富含成矿物质的围岩,有利于形成相应的层控矽卡岩矿床。

③裂隙发育,渗透性强的围岩有利于矽卡岩及矿床的形成,如薄层及与不同强度的岩层互层的碳酸盐岩,比厚层及岩性单一的同类岩石易于蚀变和成矿。

(3)构造条件:

构造对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对矿体形态、分布和规模有影响的地质构造主要有下列几类:

A、接触带构造;

B、围岩层理和层间破碎带;

C、断裂和裂隙;

D、褶皱构造;

E、围岩捕虏体。

7、斑岩型矿床的概念?

答:是指品位低但规模大,且主要产于斑岩中及其内外接触带附近的细脉浸染型矿床。8、简述斑岩型铜、钼矿床的蚀变带模式?

答:自岩体中心向外依次出现4个蚀变带,分别叙述如下:

(1)钾质蚀变带:蚀变矿物主要为黑云母和钾长石;

(2)似千枚岩化蚀变带(石英-绢云母化带):蚀变矿物主要为石英和绢云母;

(3)泥质蚀变带:蚀变矿物主要为高岭石、蒙脱石、石英;

(4)青盘岩化带:蚀变矿物主要为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

8、玢岩型铁矿床的概念?

答:是指产于陆相火山岩分布区域内,与玄武质、安山质岩浆的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一组矿床。

9、高温热液脉型矿床的概念?

答:指主成矿温度大于300℃、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矿床。

10、简述江西西华山钨矿“五层楼”垂直分布规律?

答:黑钨矿-石英脉在垂直剖面上可以看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近年来,我国钨矿工作者总结出了脉状钨矿的“五层楼”垂直分布规律,矿脉自上而下可分5个带

①微脉带:又称线脉带,由宽小于1cm的云母-石英细脉组成,本身不具工业价值,是深部存在隐伏矿体的标志。

②细脉带:系由微脉合并而成。脉宽l~5cm,少数可达10cm。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

③中脉带:系细脉带往下进一步合并而成。脉幅宽10cm,个别宽可达50cm,脉成组平行排

列,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

④大脉带:由中脉进一步合并而成,单脉宽数十厘米,常出现宽超过1m的巨脉,是最有工业价值的矿体。

⑤稀疏大脉带:又称尖灭带,分布于花岗岩中。矿脉不仅稀疏,而且随幅宽变小而逐渐尖灭。

11、根据矿体特征、矿石组构特征和成矿作用方式,我国的研究者将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又分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2种。

12、低温热液矿床的概念?

答:是指形成温度低于200℃的各种热液矿床,形成深度大多在2km至地表范围内。

13、低温热液矿床主要包括浅成低温热液型贵金属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以及似层状汞、锑矿床等4大类。

14、云南金顶铅、锌矿床属于典型的MVT铅、锌矿床。贵州万山汞矿、湖南锡矿山锑矿床属于典型的低温热液似层状汞、锑矿床。

第七章重点内容

1、什么是热水喷流沉积成矿作用?

答:泛指不同成因的(含矿)热水在喷溢出海底的过程中,在喷流口以下的热液通道中通过充填、交代作用,在喷流口以上的海底则通过与冷海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热水中所携带的物质组分分别在热液通道和海底沉淀下来而富集成矿的过程。

2、热水喷流沉积矿床具有哪些典型特征?

答:①矿床伴有典型的喷流岩(热水沉积岩);

②矿床具有层控及时控特征;

③矿体往往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于地层中。部分矿床具典型的“双层”构造,上部为层状矿体,下部为细脉状、筒状含矿蚀变体;

④矿体和矿石具有微层理甚至微细沉积韵律。

⑤具有与现代海底热水喷流成矿作用相似的两套成矿系统。

3、喷流岩(热水沉积岩)有哪些?

答:这些岩石主要是硅质岩、条带状含电气石岩或电气石岩、条带状含长石岩或富长石岩、透辉岩与透闪岩(或双透岩)、重晶石或石膏层等。

4、热水喷流沉积矿床系统分类

答:①从矿床的物质组成出发,把热水喷流沉积矿床划分为块状硫化物矿床和贫硫化物型喷流矿床两个大类;②按容矿岩石将块状硫化物矿床分为两类:一类主要产在火山岩中,称为

与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简称VMS型),另一类主要产在沉积岩中,称为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简称SMS型);③按矿石组成、围岩岩性和大地构造环境,VMS又被细分为塞浦路斯型、别子型、黑矿型,和诺兰达型四类;SMS矿床又被细分为沙利文型和银矿山型。

第八章重点内容

1、风化矿床的概念?

答:由风化产物所组成的岩石圈部分,称为风化壳。风化壳中由风化产物构成的矿床,称之为风化矿床。

2、风化矿床矿石具有哪些典型的结构、构造和矿物特征?

答:风化矿床的矿石多呈胶状结构和残余结构,矿石构造以多孔状、粉末状、皮壳状、结核状等最为常见。组成的矿石矿物大多为氧化物、含水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及其他含氧盐类,还有一些自然元素。

3、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主要有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4、风化矿床形成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答:风化矿床的形成要取决于多种因素,最要重要的因素包括:气候、原岩、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等。

5、论述气候和原岩条件对风化矿床形成的影响?

答:①气候条件

气候是控制风化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湿度、生物活动等。

在气候干燥、温差大的沙漠地区和寒带及永久冻土带,水和生物导致的化学风化作用均极微弱,风化壳主要由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机械碎屑物组成,因而不利于风化矿床的形成。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气温高,雨量充沛,生物繁殖极快,因而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进行得十分强烈,岩石和矿物的破坏和分解迅速,风化作用可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元素可发生大量迁移和富集,创造了形成巨厚风化壳的条件,有利于风化矿床的形成,世界上已知的大型铁、锰、镍、铝等的风化矿床,多分布在此类地区。

气候条件一般受地质历史时期所处的纬度、高度以及距离海岸远近等因素的控制。现代形成的风化壳受现代气候条件的控制,古风化壳则受古代气候的控制。

②原岩条件:

原岩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对风化产物有重大影响。原岩成分的不同,其所形成的风化矿床的类型也就不同。如富含铁、镍的超基性岩和基性岩常形成红土型铁矿床和镍矿床;

富铝贫硅的碱性岩常形成红土型铝土矿床;花岗岩等酸性岩风化后可形成高岭土矿床和稀土元素矿床;含锰高的沉积岩、变质岩可形成残余锰矿;富含重砂矿物(锡石、锆英石、铌钽矿物等)的花岗岩可形成残积砂矿床,等等。

在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下,矿物的破坏程度是很不相同的。有些矿物的晶格很容易被破坏,其中易溶元素首先脱离晶格,呈离子或分子状态进入溶液,部分或全部地被地表水、地下水带入风化壳下部,甚至可能带出风化场所。活动性较差的组分,则在原地残留下来。有些矿物的晶格十分稳定(如独居石、锆英石、铌钽矿物等),抵抗风化能力很强,当其他矿物遭到破坏,分解而被搬运介质带走时,而它们却留在原地相对富集。

一般认为,原岩中有用组分含量越高,形成风化矿床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欲达到某种程度的集中并构成矿床,仅靠该元素在原岩中的较高含量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母岩易于被分解才行,如Al2O3含量不高、甚至很低的碳酸盐岩中若有泥质夹层经长期和强烈的风化作用后,也可以形成规模巨大的铝土矿。这是因为碳酸盐岩易被风化溶解,其中含铝的粘土矿物转变为铝土矿,在原地逐渐残留堆积起来形成铝土矿床。

5、那种地貌最有利于风化矿床的形成?

(A)陡峻的山岳地区;(B)高差不大的山区(C)平原洼地;(D)河漫滩;

6、风化矿床,据其形成作用和地质特征,可以分为残积、坡积矿床、残余矿床及淋积矿床三类。

7、淋积矿床的定义?

答:指原岩或贫矿体经化学风化作用,某些易溶物质被水带到风化壳下部的潜水面附近沉淀下来形成的矿床。

8、下列属于残余矿床的是?

(A)江西星子岭高岭土矿床;(B)广西平果铝土矿床;(C)山西式铁矿;(D)江西南部花岗岩富钇重稀土元素矿床。

9、简述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表生分带情况?

答:自上而下可分为氧化带、次生硫化物富集带和原生硫化物矿石带,其中氧化带自上而下又可分为完全氧化亚带(铁帽)、淋滤亚带和次生氧化物富集亚带。

第九章重点内容

1、什么是沉积作用?

答:地表岩石和矿石的风化产物、火山喷发物、生物残骸以及宇宙尘等,经地表各种营力水、风、冰川和生物等搬运到河流、沼泽、湖泊、海洋中合适的地质环境中沉积下来,形成各类沉积物,称之为沉积作用。

2、沉积矿床的概念?

答:当沉积物中的有用物质富集达到工业要求时,便成为沉积矿床。

3、沉积矿床主要有哪些矿产?

答:①盐类矿产都是沉积成因的。②黑色金属原料(铁、锰等)。③化肥原料(磷、钾等)。

④建筑材料等大部分都来自沉积矿床。另外,金和放射性矿产、有色金属(铜、铅、锌等)、稀有金属等,由沉积矿床所提供的储量也占有很大比例。

4、简述沉积成矿物质的搬运形成与沉积分异作用?

答:沉积物的搬运形式包括:以难溶的岩屑或矿物碎屑进行搬运、以胶体溶液方式进行搬运和以真溶液方式进行搬运。与其相应的沉积分异作用包括: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和生物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①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碎屑物质在水、风、冰川等营力搬运过程中,在重力分选作用影响下,可按颗粒大小、形状、比重的差异,在不同部位依次沉积,这种作用称为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②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当成矿物质以胶体溶液或真溶液形式进行迁移时,由于不同元素在同一搬运介质中溶解度各不相同,从而在沉淀过程中产生成矿物质的分异作用,主要包括真溶液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和胶体化学沉积分异作用2种。

③生物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由生物或生物化学作用促使有机的或和无机的成矿物质沉积分异的过程统称生物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简言之,就是有生物参与的沉积分异作用。生物参与沉积成矿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5、最有利于冲积砂矿床形成的有利地段是?

答:河流的中游和中上游微地貌突变的部位,如:①河曲的内侧;②主流和支流交汇处近外侧的下方;③河流由窄变宽的地方、河流坡度由大变小即由陡变缓处、河底地形起伏不平处以及其他能产生涡流、影响流速的部位等,均有利于重砂矿物的聚集。

6、冲积砂矿床的主要含矿层位是?

A、泥炭层;

B、小砾石层;

C、粗砾石层;

D、土壤层

7、成盐的必要气候条件是?

A、干旱或极端干旱;

B、湿润多雨;

C、寒冷干燥;

D、低温少雨;

8、“沙洲说”成盐理论是?

答:“沙洲说”即“海相成盐说” ,海洋的某一部分因沙洲的隔挡形成良好的封闭半封闭环境,经过强烈的蒸发形成大型的盐盆地。这种系统的中心是大型的成盐盆地和大海有成因关系,盐类物质来自于海水,为海洋物质的沉积物。

9、“沙漠说”成盐理论是?

答:沙漠说”即“陆相成盐说”,即在大陆沙漠地带,在四周为高山封闭的湖盆中,湖水由于强烈蒸发而形成大陆型的盐类矿床。

10、在海相沉积铁矿床中,从海盆地边缘向深处依次沉积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和有机岩。

11.论述海相沉积铁矿床的矿物组合分带特征?

答:在海相沉积铁矿床中,从海盆地边缘向深处,依次沉积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和有机岩,铁矿物也相应地出现不同的相——氧化物相、硅酸盐相、碳酸盐相和硫化物相。

①氧化物相:分布于海湾盆地边缘的浅水富氧地带,由于EH较高,在此带形成高价铁组成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如褐铁矿、赤铁矿等,伴生的沉积岩为从粗砂岩到粉砂岩的各种碎屑沉积岩类。

②硅酸盐相:分布于远离海岸地带,海水变深,海水中氧的含量逐渐减少,Eh值较低(多为0.2~0.1),处于氧化还原界面附近的过渡带,形成铁的硅酸盐矿物,如海绿石、鲕绿泥石等矿物。伴生的沉积岩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等细粒碎屑沉积岩类。

③碳酸盐相:分布于离海岸更远的部位,处于弱还原带,Eh值为0.0~-0.3左右,pH 值为7.0~7.8之间。在此地带,由于有机质分解产生大量的CO2气体,使环境富含HCO3-,铁则以低价铁的形式与CO32-(由HCO3-分解)相结合,形成为低铁盐,如菱铁矿等矿物。伴生的沉积岩以粘土岩类和碳酸盐岩类为主。

④硫化物相:位于海湾盆地的更深地带,海水是停滞的,处于强还原环境,Eh在-0.3~-0.5之间,pH值在7.2~9.0之间。由于缺氧和细菌分解有机质产生大量的H2S等,从而使铁以硫化铁形式,如黄铁矿、白铁矿等沉淀下来。伴生的沉积岩为碳酸盐岩、燧石岩及黑色页岩等富有机质的岩石。

13、海相沉积赤铁矿矿床在我国有2个重要层位,分别是?

答:一为华北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群中部,称为“宣龙式”铁矿床。二为华南地区泥盆系上部,称为“宁乡式”铁矿床。

14、在海相沉积锰矿床中,从海盆地边缘向深处,锰矿物也相应地出现不同的类型,依次为高价锰氧化物(软锰矿、硬锰矿),高低价锰氧化物(水锰矿)和低价锰化合物(菱锰矿、锰方解石)。

15、硅藻土矿床常产于白垩系及第三系和第四系。

第十章重点内容

1、煤的概念?

答:是指在沼泽盆地中堆积的大量植物(包括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的遗体残骸,经过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固态可燃矿产。

3、根据工业用途的不同,我国将煤分为10大类:除褐煤和无烟煤之外,某余8种统称为烟煤,有: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

4、聚煤盆地的概念?

答:指在同一构造单元内为含煤岩系提供沉积场所的盆地。

5、煤田的概念?

答:指聚煤盆地经后期构造改造后保留下来的产煤区域。

6、我国最主要的成煤时期有: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第三纪。

7、石油的概念?

答:石油是一种从地下开采出的可燃液体矿产,主要由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

8、煤层气的概念?

答:又称煤层甲烷,是一种由煤生成,以CH4为主的非常规气。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不时涌出或爆炸的“瓦斯”就是煤层气。

第十一章重点内容

1、变成矿床的概念?

答:若岩石中的某些组分,经变质作用后成为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或由于变质作用改变了工业用途的矿床称为变成矿床。

2、受变质矿床的概念?

答:若原来已经是矿床,受到变质作用后,矿石的成分、结构构造以及矿体的形态、产状、品位和规模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工业用途并未改变的矿床称为受变质矿床。

3、论述变质成矿作用的方式(请举例说明)?

答:变质成矿作用的方式主要有:

①脱水作用:原来岩石或矿石中经常含有较多的水分,变质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就会使它们变成少含水或不含水矿物。例如:褐铁矿变为赤铁矿,水锰矿变为褐锰矿。

②重结晶作用: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原来小颗粒矿物便会逐渐结晶长大。例如:蛋白石转变为石英,石灰岩变为大理岩。

③重组合作用:由于温度、压力或其他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使得原来稳定的矿物平衡组合,被在新的条件下稳定的矿物组合所代替。例如:方解石和石英转变为硅灰石,粘土矿物变为蓝晶石和石英。

④还原作用: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矿物中一些易于还原的变价元素,常由高价转变为低价,而使一种矿物变为另一种矿物。例如:赤铁矿变为磁铁矿,软锰矿变为褐锰矿。

4、变余结构、构造的概念?

答:是指岩石或矿石经变质后保留下来的原来岩石或矿石的结构、构造。例如:①磁铁石英岩中的变余鲕状。②变余砂状结构和残留斜层理构造。③块状硫化物矿床中残留的热水喷流形成的细、微层理。

5、变成结构、构造的概念?

答:是指变质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构造。例如:①在浅变质时,矿物重结晶不明显,通常表现为隐晶变晶结构;由于矿物定向排列产生千枚状或板状构造。②当变质程度较深时,主要有花岗变晶、斑状变晶、鳞片变晶等结构及片状、片麻状、皱纹状等构造。③当动力作用显著时,由于定向压力的影响,产生劈理及破碎,常见压碎结构及角砾状构造。④在变质过程中,当变质气水热液作用显著时,常见各种交代结构和脉状构造等。

6、变质矿床的形成有哪些条件?

答:(1)地质条件:

①构造背景:前寒武纪古老的地盾区和地台区是变质矿床的最重要分布区,显生宙造山带是另一类比较重要的变质矿床分布区。

②原岩建造:原岩建造的含矿性是形成变质矿床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岩石含矿性往往差别很大,而产于不同地质背景下的同类岩石含矿性也往往不同。

(2)物理化学条件:

①温度:温度变化是使岩石发生变质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变质作用是随温度的变化而进行的。温度的升高和降低决定了变质作用进行的方向和速度。

②压力:压力在变质成矿作用中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a.由上覆岩层重力而产生的静岩压力的增高,使变质反应向体积变小的方向进行.b.由构造应力产生的定向压力可使岩石和矿石破碎、褶皱和流动,形成片理、劈理、线理等构造,可促使熔体和气液运移,降低变质矿物的熔点。在变质成矿过程中,定向压力可促使成矿物质发生迁移和富集。

③流体作用:各种流体在变质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其中以H2O和CO2为主,其次还包括F、Cl、B等。它们部分来源于受变质岩层本身,另一部分可能来源于岩浆或地壳深部。在一般

热力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概 念 部 分 汇 总 复 习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1、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物质系统 其中所要研究的系统可分为三类 孤立系:与其他物体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的系统; 闭系:与外界有能量交换但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开系: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2、热力学系统平衡状态的四种参量:几何参量、力学参量、化学参量和电磁参量。 3、一个物理性质均匀的热力学系统称为一个相;根据相的数量,可以分为单相系和复相系。 4、热平衡定律(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物体各自与第三个物体达到热平衡,它们彼此也处在热平衡. 5、符合玻意耳定律、阿氏定律和理想气体温标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6、范德瓦尔斯方程是考虑了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排斥力和吸引力),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作了修正之后的实际气体的物态方程。 7、准静态过程:过程由无限靠近的平衡态组成,过程进行的每一步,系统都处于平衡态。 8、准静态过程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是个过程量。 9、绝热过程:系统状态的变化完全是机械作用或电磁作用的结果而没有受到其他影响。绝热过程中内能U 是一个态函数: A B U U W -= 10、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表述:任何形式的能量,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创造,只能从一种形 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恒定;热力学表达式:Q W U U A B +=-;微分 形式:W Q U d d d += 11、态函数焓H :pV U H +=,等压过程:V p U H ?+?=?,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公式一比较 即得:等压过程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态函数焓的增加量。 12、焦耳定律: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积无关,即)(T U U =。 13.定压热容比:p p T H C ??? ????=;定容热容比:V V T U C ??? ????= 公式:nR C C V p =- 14、绝热过程的状态方程: const =γpV ;const =γ TV ; const 1 =-γ γT p 。 15、卡诺循环过程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正循环为卡诺热机,效率2 11T T - =η,逆循环 为卡诺制冷机,效率为2 11T T T -= η (只能用于卡诺热机)。 16、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表明热传导过程是不可逆的); 开尔文(汤姆孙)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有用的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表明功变热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另一种开氏表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造成的。 17、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是可逆过程。 18、卡诺定理:所有工作于两个一定温度T 1与T 2之间的热机,以可逆机的效率为最高。并且所有的可逆机 的效率η都相等21 1T T - =η ,与工作物质无关,只与热源温度有关。 19、热机的效率:1 21Q Q -=η,Q 1为热机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Q 2 为热机在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 20、克劳修斯等式与不等式:02 211≤+T Q T Q 。 21、可逆热力学过程0=?T dQ ,不可逆热力学过程0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学科简介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硕士点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一,1989年设立该硕士点,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沉积盆地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层序地层学、测井地质学、矿物岩石学等学科。本学科点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即沉积(岩石)学及岩相古地理学、储层地质学和沉积盆地流体矿产层序地层学及测井地质学、应用矿物岩石学及测试技术等研究方向。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岩相古地理和岩性油气藏预测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并密切中国石油工业勘探开发研究,在鄂尔多斯大气田、济阳坳陷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整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中国石油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硕士学科点是传统的、富有优势的学科,学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培养了大批的相关高级人才,出版了在全国富有影响力的《沉积岩石学》、《沉积学原理》、《层序地层学》等教材,取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承担了多项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多次主持全国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术会议、全国层序地层学学术会议和香山科学会议,主办《古地理学报》刊物。 本学科点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条件。有2040m2专业实验室面积,有75台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本学科点始终重视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重视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建设,不断改进和加强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在论文管理过程中,结合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重点抓好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及答辩等重要环节。总之,该学科点已成为学术队伍结构合理、科学研究成果突出、已培养大批高质量人才的研究生培养重要基地。

现代矿床学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现代矿床学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摘要:文章简要回顾近年来矿床学取得的重要进展,讨论了矿床学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分析讨论了不同领域在矿床学方面的应用以及对将来矿床学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矿床学进展思考 1.引言: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新事物~发现新事物和探索事物的规律并以其创新成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服务。矿床学是研究矿床在地壳中的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是在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的推动下逐步发展起来的。进入21世纪以后,发现新矿床的难度不断加大,矿产资源持续供应问题突现。因此,为了在找矿工作中获得重要进展,加强矿床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矿床学的发展概况 人类很早就已开发和利用天然矿物资源,矿产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矿产开发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矿产利用的程度也不断地提高,利用矿产资源的种类也逐渐增多。人类在开采天然矿物原料过程中积累了有关矿产分布和性状的经验,矿床学就是在不断积累和总结相关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2.1矿床学研究历史回顾 矿床学的发展是鉴于一些基础地质理论与一些重要的实践发现的基础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地球化学理论研究。 第一阶段:萌芽和初步发展阶段,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总结,早期成矿理论的提出。例如:阿格里科拉(1546)提出:矿脉中的物质来源于地壳,地表水下渗透到地下深处变热火,萃取成矿物质,运移到岩石裂隙结晶沉淀形成; 笛卡儿(1644)认为:矿床是来源于地球深处的金属物质,成溶液和升华物,上升已经冷凝的地壳裂隙中沉淀而形的。 第二阶段:成矿理论研究起步阶段,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英国赫屯(1788)矿床是火成物质充填在已经冷凝的地壳裂隙中形成《地球理论》,1788; 第三阶段:矿床学理论的提出发展阶段(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矿床学从矿物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颖而独立的学科。法国的戴白芒(1847)、美国的万海慈(1901)提出成矿物质可能是多来源; 林格伦等论著提出金属矿床都与岩浆热液有关—“岩浆热液成矿论”占主导地位; 第四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二十世纪-现今),理论研究和实践找矿成果显著,区域成矿学得到了发展。 1. 地槽 (J.D dana,1847,1873;James Holl,1890)-地台 (Stille H, 1921)说论与成矿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热力学大总结 '

… 第一章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 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如温度(T)、压力(P)、比容(υ)或密度(ρ)、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国内外矿物岩石矿床学教材点评分析

矿物学相关教材点评分析 赵明教授 1、外国教材《Ionic Compounds : Applications of Chemistry to Mineralogy》 Applications of Chemistry to Mineralogy 中译名:离子化合物:矿物应用化学 作者:Claude H.Yoder 出版单位:A John Wiley & Sons, Inc. 出版时间:2006年 ISBN-13: 978-0-471-74046-9(pbk.) ISBN-10: 0-471-74046-2(pbk.) 这 本书是为想要较好地理解化学和矿物学的概念的读者编写的,作者 编写此书的目的是希望这本书帮助学地质的人理解化学。本书论述 了矿物的结构和键的基本原理,着重讨论了晶体的结构与晶体的对称和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描述了NaCl、闪锌矿、黄铁矿、方解石萤石、金红石等十多种矿物的结构,分析了影响矿物晶体对称的因素,论述了矿物形态和颜色的成因。此书对那些从事矿物学工作的人来说具有一定的意义。本书要求读者必须具备高中以上的化学和矿物学的知识水平。它主要适合于想要深层次钻研矿物学知识的人使用,同时,也适用于矿物收藏家,因这些收藏家想要更多地了解所收藏的矿物的化学和结晶学的性质。 全书共8章,附录7个,共187页。各章内容如下: 1.键和成分 2.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紧密堆积 3.晶体对称

4.简单紧密堆积化合物的结构 5.影响单位晶胞对称的因素 6.物理性质:形态 7.物理性质:颜色 8.化学性质 本书编写风格独特,以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活跃方式贯穿全书每个章节,让读者沉思之后,得到结果。此方式,既能增强读者兴趣,又能提高他们对材料的理解,避免了枯糙乏味,达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书中附有精美的矿物彩图,附录中附有周期表、离子、电子等各类化学数据、晶体对称分类,以及参考书目和相关的研究期刊等内容。读者在使用了此书后将会大有收获的。 为诠释本书,作者还专门编写了非常行之有效的计算机软件程序Crystal-Maker3,并发至网上(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194126141.html,.),软件Kristall2000程序可用来绘制晶体形状图。 本书作者Claude H. Yoder是Franklin & Marshall 学院的化学教授。他获得了许多国家的奖励和研究上的认同,共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2、评介《Minerals of Nevada》 英文名:Minerals of Nevada 中译名:内华达州的矿物 作者:Stephen B.Castor Gregory C. Ferdock 出版单位:University of Nevada 出版时间:2004年 ISBN:0-87417-540-2

知识点热力学与料热力学部分

知识点热力学与料热力学部分

————————————————————————————————作者:————————————————————————————————日期:

热力学与材料热力学部分 热力学: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研究物质热运动的客观规律;以实验事实为基础,总结研究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功能转化和热力学过程的方向性问题。 热力学研究能(energy)和能的转变(transformations)规律 材料研究的每个过程离不开热力学 1、材料服役性能 2、材料制备 3、材料微观组织 材料热力学是热力学基本原理在材料设计、制备与使用过程中的应用。 材料热力学是材料科学的重要基础之一。 材料学的核心问题是求得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各种性能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前半部分,即材料成分-组织结构的关系要服从一个基本的科学规则,这个基本规则就是材料热力学。在材料的研究逐渐由“尝试法”走向“定量设计”的今天,材料热力学的学习尤其显得重要。 材料热力学是经典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理论在材料研究方面的应用,其目的在与揭示材料中的相和组织的形成规律。固态材料中的熔化与凝固以及各类固态相变、相平衡关系和相平衡成分的确定、结构上的物理和化学有序性以及各类晶体缺陷的形成条件等是其主要研究对象。 现代材料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对材料的微观层次认识不断进步。利用场离子显微镜和高分辨电子显微镜把这一认识推进到了纳米和小于纳米的层次,已经可以直接观察到从位错形态直至原子实际排列的微观形态。这些成就可能给人们造成一种误解,以为只有在微观尺度上对材料的直接分析才是深刻把握材料组织结构形成规律的最主要内容和最主要途径;以为对那些熵、焓、自有能、活度等抽象概念不再需要更多的加以注意。其实不然,不仅热力学的主要长处在于它的抽象性和演绎性,而且现代材料科学的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一直受到经典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的支撑和帮助。材料热力学的形成和发展正是材料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工业技术的进步在拉动材料热力学的发展,而材料热力学的发展又在为下一个技术进步准备基础和条件。 材料热力学是热力学理论在材料研究、材料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因此这是一门与实践关系十分密切的科学。学习这门课程,不能满足于理解书中的内容,而应当多进行一些对实际材料问题的分析与计算,开始可以是一些简单的、甚至是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然后由易渐难,循序渐进。通过不断的实际分析与计算,增进对热力学理论的理解,加深对热力学的兴趣,进而有自己的心得和成绩。 热力学最基本概念: 1、焓变 enthalpy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199 MBA联考综合能力:2008年工商管理硕士联考大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11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3),郑树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12俄语:走向俄罗斯,王四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213日语:新编日语(1-4),周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14德语:大学德语(1-2),张书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修订版 215法语:公共法语(上、下),吴贤良、王美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修订版 299 MBA联考英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610 高等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11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 614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619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王秋兵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622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姜松荣,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623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史,何人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世界工业设计史,陈鸿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626综合知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姜明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经济法基础理论,漆多俊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63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会学导论,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各版均可 63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严强、王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 632综合英语:新编英语教程(5-7),李观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修订版 633俄语综合:大学俄语(东方5—6),北京外国语大学、莫斯科普希金俄语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第一版 634数学分析:数学分析讲义(上、下册),刘玉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四版 635教育学: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36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笮、李凤岐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37普通物理:大学物理,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 638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等主编,李淮春等修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第五版 639专业综合(含民法学、西方法律思想史): 民法学: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严存生,法律出版社,2004 6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陶德麟、石云霞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64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体育概论,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运动生理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42传播学理论与方法: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一版 643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美学原理,王旭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45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王镜岩,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第三版 646材料晶体学:结晶学及矿物学,赵珊茸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47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五版

地质学基础全套讲义

《地质学基础》讲义 前言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性质 地质学基础是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课程。本课程对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具有重大作用,能够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地球观和世界观,初步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其他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目的任务 (1)目的:使学生对地质学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逐步学习和掌握地质学的思维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任务:学习和掌握地质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容、意义及相互关系,从地球的组成、演化与各种地质作用的性质、特点、过程和结果入手,掌握地质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概念和术语、重要理论及地质思维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学生在低年级最先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为城乡规划综合实习提供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的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导论、经济地理学、土地资源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要求 1、了解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特点及研究方法;现代地质学发展的特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及不同圈层的特点;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地壳类型及其特点;软流圈和岩石圈的特点;地质作用的分类;鉴定矿物的主要依据及其基本特征;矿物的分类;火成岩的分类,代表性的岩石及其特点;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作用的类型及相应的变质岩;板块边界的类型;岩层的产状要素;褶曲的分类;断层的分类;描述地震特征的相关术语;火山和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人类的演化阶段。 重要术语:重力异常;地磁异常;地热增温级;克拉克值;硅铝层;硅镁层;软流圈;岩石圈;地质作用;矿物;岩石;晶质体;非晶质体;类质同像;同质多像;解理;风化壳;变质作用;变质强度;接触变质晕;双变质带;贝尼奥夫带;构造运动;构造变动;地槽;地台;地盾;板块;褶曲;地形倒置;断层;地层层序律;化石;标准化石;地层;岩相;构造旋回;沉积旋回;矿石;矿床;品位。 2、理解 人类在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获得的启示;酸性岩浆和基性岩浆的特征区别,岩浆性质与火山喷发类型之间的联系;鲍温反应系列对于认识矿物共生组合规律和掌握火成岩分类特征的意义;野外识别背斜与向斜;各种大地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分析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对中国古地理环境的影响;第四纪时期地理环境演化的主要特征;分析矿床的形成与岩石成因之间的关系。 3、掌握 三大类岩石之间的区别和转化关系;各种大地构造学说;人类的演化与地理环境变化的联系;概括地壳构造演化阶段,分析各主要构造运动对世界古地理环境的影响;概括地球生物发展阶段,归纳主要生物门类的繁盛时期与灭绝时期,并分析其可能原因;概括地球气候变化历史,分析地球经历的温暖时期和寒冷时期及其特征;分析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中国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Φ-=B A c t t R 1211k R h h δλ=++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的关系: a 工程热力学研究平衡态下热能的性质、热能与机械能及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 传热学研究过程和非平衡态热量传递规律。 b 热力不考虑热量传递过程的时间,而传热学时间是重要参数。 c 传热学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为基础。 传热学研究内容 传热学是研究温差引起的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研究热量传递的机理、规律、计算和测试方法。 热传导 a 必须有温差 b 直接接触 c 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传递热量,不发生宏观的相对位移 d 没有能量形式的转化 热对流 a 必须有流体的宏观运动,必须有温差; b 对流换热既有对流,也有导热; c 流体与壁面必须直接接触; d 没有热量形式之间的转化。 热辐射: a 不需要物体直接接触,且在真空中辐射能的传递最有效。 b 在辐射换热过程中,不仅有能量的转换,而且伴随有能量形式的转化。 c .只要温度大于零就有.........能量..辐射。... d .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其温度性质..........有关。... 传热热阻与欧姆定律 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的过程中,如果通过各个环节的热流量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之和(I 总=I1+I2,则R 总=R1+R2) 第二章 温度场:描述了各个时刻....物体内所有各点....的温度分布。 稳态温度场::稳态工作条件下的温度场,此时物体中个点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 非稳态温度场:工作条件变动的温度场,温度分布随时间而变。 等温面:温度场中同一瞬间相同各点连成的面 等温线:在任何一个二维的截面上等温面表现为 肋效率:肋片的实际散热量ф与假设整个肋表面...处于肋基温度....时的理想散热量ф0 之比 接触热阻 Rc :壁与壁之间真正完全接触,增加了附加的传递阻力 三类边界条件 第一类:规定了边界上的温度值 第二类:规定了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值 第三类:规定了边界上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 及周围..流体的温度..... 。 导热微分方程所依据的基本定理 傅里叶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傅里叶定律及导热微分方程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热流密度不是很高,过程作用时间足够长,过程发生的空间尺度范围足够大 不适用的:a 当导热物体温度接近0k 时b 当过程作用时间极短时c 当过成发生的空间尺度极小,与微观粒子的平均自由程相接近时

矿床学 重点内容(1-11章)

第一章重点内容 1、什么是矿产? 指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矿物资源。具体而言,是指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具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物质。 2、矿产资源有哪些显著特点? (1)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2)矿产资源分布的空间不均衡性;(3)矿产资源概念的可变性;(4)矿产资源赋存状态的复杂多变性;(5)矿产资源具有多组分共生的特点; 3、按照可提炼的金属及其特性,金属矿产可分为哪些亚类? 可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轻金属、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分散元素和放射性元素金属矿产。 4、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轻金属和贵金属矿产具体包括哪些矿产? 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钛、钒; 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汞、锑; 贵金属矿产有:金、银、铂族元素; 5我国矿产资源中严重短缺的矿种有? 铬、铂、钴、钾盐、金刚石等。 6、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形势是: (1)矿产资源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偏低;(2)在具有一些优势矿种的同时,尚有一些急需短缺矿种;(3)多数矿种以中、小型矿床为主,缺少大型、超大型矿床;(4)多数矿种的贫矿多,富矿少;(5)伴生矿多,单一矿种少,综合利用程度低,浪费严重;(6)矿产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 7、矿床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第一、正确认识各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查明矿床的成因。 第二、查明矿床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认识矿床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预测在何种地质环境中,可以期望找到何种矿产和矿床类型。 8、矿床学主要研究哪些具体内容? (1)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其在矿体中的分布和变化,了解矿石的形成条件,确定矿产的质量和加工工艺性能。(2)研究矿体的形状、大小、产状及其与围岩的关系,查明矿床的规模、产出位臵和开采条件。(3)研究矿床与地层、构造、岩石及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生物活动、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关系,查明它们对成矿的控制作用。(4)

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中国地质大学版)

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及其演化历史。当前,它的研究重点是地球的固体表层地壳或岩石圈。人类对地球矿产资源的需求和对其奥秘的探究是促使地质学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历史比较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今论古”。 地质学研究对象地球的特点:时间漫长、空间宏大、地质过程的复杂性。 地球的外部圈层是指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环流:(分布于对流层中)是由于不同纬度的地面和不同高度的大气空间因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大气对流综合现象。 气候带:根据气候要素的纬向分布特性而划分的带状气候区(太阳辐射是气候带形成的基本因素)。 大陆边缘:是指大陆与大洋盆地之间的地带(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大陆架:是海与陆地接壤的浅海平台。 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坡度明显转折变陡的地带。 大陆基:是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缓倾斜地带。 大洋中脊:是指最主要的一条呈线状延伸于大洋盆地,地震、火山活动强烈的海岭。 重力:是指地球质量对物体产生的引力和该物体随着地球自转而引起的慢性离心力的合力。 布格重力异常:是指经布格校正后的重力值与正常值之差。 地磁异常:实际上测得的地球磁场强度和理论磁场强度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称地磁异常。 地热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地球表面单位面积所散失的热流量。 地热增温率(地温梯度):是指沿等温面的法线朝地球中心方向上单位距离内温度所增加的数值。 纵波(p波):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方向一致的波。 横波(s波):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方向垂直的波。 岩石圈:是指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地球部分。 地壳:是岩石圈上部次级圈层。 软流圈(低速带):是指地下60~250km之间地震波速度减低的地带。

矿床学实习报告(修改 2)

实验五岩浆熔离矿床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岩浆熔离矿床形成地质条件及矿床特点。 2.分析岩浆熔离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加深对矿床形成机理的理解。 3.了解岩浆熔离矿床的分布规律,以便指导找矿和矿床评价。 二、实验内容 甘肃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 标本:1-混合岩(围岩)2-蛇纹石化大理岩(围岩)3-条带状片麻岩(围岩)4-贫镍矿(矿石)5-铜镍矿(矿石)6-花岗岩(围岩) 7-大理岩(围岩) 图件:1-《金川铜镍矿床区域地质略图》、2-《金川矿区主要矿体示意剖面图》、3-《I矿区东部1640中段矿体分布图》 三、实习要点 1.区域地层分层、构造特点及其与岩体分布的关系; 2.岩体产状、规模、岩相特点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3.矿体的类型、形态、产状、规模及其分布; 4.矿石的主要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特点; 5.矿床成因。 四、思考题 1.岩浆矿床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岩浆成岩作用与岩浆成矿作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五、分析讨论 甘肃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几种不同类型矿体的产出条件及成因

六、实验报告

实验六岩浆热液矿床 一、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机理和地质特点。 2.加深对该类矿床成矿多阶段性的理解,并掌握其划分标志。 3.熟悉脉型钨矿床的蚀变与矿化模式(如五层楼模式)。 二、实验内容 江西大余西华山钨矿床 标本:1.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围岩) 2.寒武系浅变质岩、石英砂岩(围岩) 3.石英(脉石矿物) 4.黑钨矿(矿石矿物) 5.辉钼矿(脉石矿物,含矿层) 6.黄铜矿(脉石矿物,含矿层) 7.云英岩化花岗岩(含矿层下部围岩)8.云英岩(含矿层下部围岩) 图件:1.《西华山钨矿床地质示意图》、2.《西华山640、644中段某矿脉形态》、《西华山钨矿床围岩蚀变垂直分带与矿物分布关系示意图》 三、实习要点 1.本区地层、构造特征; 2.西华山花岗岩体的产状、侵入时代、期次及其与构造的关系; 3.围岩蚀变类型、分带性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4.矿化富集的部位及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带性; 5.矿体形态、产状、分布规律及其与控矿构造的关系。 四、思考题 1.热液矿床有哪些共同特点? 2.热液矿床与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研究围岩蚀变有什么意义? 4.热液矿床有哪些主要矿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如何? 五、分析讨论 江西大余西华山钨矿床地质特点及矿化模式。

热力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概念部分汇总复习 第一章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1、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物质系统 其中所要研究的系统可分为三类 孤立系:与其他物体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的系统; 闭系:与外界有能量交换但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开系: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2、热力学系统平衡状态的四种参量:几何参量、力学参量、化学参量和电磁参量。 3、一个物理性质均匀的热力学系统称为一个相;根据相的数量,可以分为单相系和复相系。 4、热平衡定律(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物体各自与第三个物体达到热平衡,它们彼此也处在热平衡. 5、符合玻意耳定律、阿氏定律和理想气体温标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6、范德瓦尔斯方程是考虑了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排斥力和吸引力),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作了修正之后的实际气体的物态方程。 7、准静态过程:过程由无限靠近的平衡态组成,过程进行的每一步,系统都处于平衡态。 8准静态过程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dW pdV,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是个过程量。 9、绝热过程:系统状态的变化完全是机械作用或电磁作用的结果而没有受到其他影响。绝热过程中内能U 是一个态函数:W =U B _U A 10、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表述:任何形式的能量,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创造,只能从一种形 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恒定;热力学表达式:U B _U A二W —Q ;微分 形式:dU =dQ dW 11、态函数焓H: H =:U pV,等压过程:. U - p V,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公式一比较即得:等压过程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态函数焓的增加量。 12、焦耳定律: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积无关,即U =U (T)。 13?疋压热谷比:C p二—;定容热容比:C V公式:C p -C V = nR P W T 丿p ._V p V-4 14、绝热过程的状态方程:pV = con st;TV = con st;———=const。 15、卡诺循环过程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正循环为卡诺热机,效率「=1 -卫,逆循环 为卡诺制冷机,效率为—(只能用于卡诺热机) 16、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表明热传导过程是不可逆的); 开尔文(汤姆孙)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有用的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表明功变热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另一种开氏表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造成的。 17、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是可逆过程。 18、卡诺定理:所有工作于两个一定温度T1与T2之间的热机,以可逆机的效率为最高。并且所有的可逆机的效率都相 等=1-三,与工作物质无关,只与热源温度有关。 T2 19、热机的效率:「二[―Q z Q为热机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Q为热机在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 Q1 20、克劳修斯等式与不等式:Q Qz _ 0。 T1 T z 21、可逆热力学过程I dQ = o,不可逆热力学过程dQ ::: o。 L T L T 22、热力学基本方程:dU二TdS-pdV。 23、熵函数是一个广延量,具有可加性;对于可逆过程,熵S是一个态函数,积分与路径无关;对于绝热

地质学类 考研书目总结

地质学类考研书目总结 转载自:https://www.360docs.net/doc/194126141.html,/viewthread.php?tid=215933 地质学类考研书目总结 CuiHuan总结 地质学基础 南京大学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等编地质出版社 中山大学 《普通地质学》第2版,夏邦栋编,地质出版社,1995 《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浙江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1-9、14-17章,杨树锋浙江大学出版社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地质出版社。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等地质出版社 《普通地质学》李叔达等地质出版社 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地质出版社,1995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球科学概论》地质出版社汪新文 兰州大学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等编地质出版社1987 《地球科学概论》,兰玉琦、杨树锋、竺国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等地质出版社1995 《现代地质学讲座》赵懿英等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中国海洋大学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编著,地质出版社,1998 东北大学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地质出版社1998年 吉林大学 《地质学基础》李亚美、陈国勋主编. 地质出版社,1984(第1版),1994(第2版)《普通地质学》夏邦栋主编. 地质出版社,1984 《地质学原理》张宝政、陈琦主编. 地质出版社,1983。 矿物学 北京大学 《结晶学导论》罗谷风地质出版社1985年1月 《矿物学导论》陈武地质出版社1985年1月

北京大学教学教材 《晶体学基础》,秦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矿物学基础》,秦善、王长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北京大学教学参考书 《基础结晶学与矿物学》,罗谷风,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结晶学及矿物学》(上、下),潘兆橹,地质出版社,1993 Introduction to Mineral Sciences (22nd版), Andrew Putnis, 2001 Manual of Mineral Science, Cornelis Klein, 2002 南京大学 《基础结晶学与矿物学》罗谷风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山大学 《结晶矿物学》上下册,潘兆橹编,地质出版社,1995 中南大学 《晶体光学》李德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地质科学院 晶体光学《晶体光学与造岩矿物》内部教材林培英 《结晶学与矿物学》地质出版社潘兆橹 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结晶学与矿物学》地质出版社潘兆橹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结晶学与矿物学》地质出版社潘兆橹 相关的:东北大学矿物材料化学 《现代材料化学》刘光华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岩石学 北京大学 《岩石学》乐昌硕地质出版社1984年1月 南京大学 《火成岩石学》孙鼐、彭亚鸣等编地质出版社 《沉积岩石学》冯增昭编石油工业出版社 中山大学 《岩石学简明教程》,翟淳编,地质出版社,1995 中南大学 《岩浆岩石学》邱家骧主编地质出版社 《沉积岩石学》曾永孚主编地质出版社 《变质岩石学》贺同新主编地质出版社 《岩石学简明教程》卫管一等编,地质出版社,2005 中国石油大学 《沉积岩石学》(第三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赵澄林 浙江大学复试 《简明岩石教程》卫管一、张长俊,地质出版社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变质岩石学》王仁民等地质出版社

矿床学课后习题 by ma

第一章: ●简述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 1.矿产比较齐全:已发现160多种,但人均很低; 2.有的很丰富、有的十分紧缺 3.富矿少,贫矿多 4.伴生矿多,选矿难 5.矿产分布很不平衡 ●什么是最低工业品位? 什么是浓度克拉克值和浓度系数 品位: 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称为品位。 边界品位: 用来划分矿体与非矿体的最低品位. 边界品位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对矿产品不断的追求而不断变化。 (最低)工业品位: 是指在当前科学技术及经济条件下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只有矿段或矿体达到工业品位才能作为工业储量,被设计和开采。 浓度克拉克值: 指某一地质体中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克拉克值的比值。反映了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富集程度。 浓度系数: 指某元素矿床工业品位与其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的比值。 ●什么是叠生矿床? 试举例说明之. 叠生矿床:指先期形成同生矿床之后,又叠加了晚期的后期矿床 广西大厂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成因就是叠生矿床 ●什么是脉石矿物? 什么是矿石矿物? 试举例说明. 矿石: 指从矿床中开采出来的,能从中提出有用组份(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 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 矿石矿物: 是指可被利用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如红宝石矿床中的刚玉; 脉石矿物: 是指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如红宝石矿床中的石英、云母等。 ●从矿床学的角度看, 贵金属元素主要包括哪些元素? 贵金属:金、银、铂、钯、锇、铱、钌、铑等。 第二章: ●岩浆矿床有哪些主要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1.成矿作用和成岩作用基本同时进行; 2.矿体主要产于岩浆岩母岩内; 3.浸染状矿体与母岩一般呈渐变或迅速过渡关系;贯入式矿体与母岩的界线清楚; 4.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基本相同; 5.成矿温度一般较高(1200 - 1500 ℃) ;深度或压力变化大; 6.围岩蚀变不发育; 7.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 8.形成绝大多数Cr、Ni、Pt族(PGE)、金刚石矿床; 9.大部分V、Fe、Ti、Cu、Co、Nb、Ta、REE和P等矿床; ●什么是岩浆熔离作用?这种作用可形成哪些矿床类型? 岩浆熔离作用: 又称液态分离作用,是指较高温度下一种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在温度和压力下降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如硅酸盐熔体和硫化物熔体等)不混熔的熔融体的作用。由此作用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熔离矿床。如Cu(Ni)硫化物矿床,部分PGE矿床 ●什么是海绵陨铁结构?矿石中出现这种结构说明什么问题? 海绵陨铁结构是指在橄榄石或辉石颗粒的间隙中充填着磁铁矿等金属矿物。说明矿石形

《矿床学》实验报告

《矿床学》实验报告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所属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成绩:

实验一岩浆分结矿床(陕西松树沟铬铁矿矿床) 一、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岩浆分结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及矿床特点。 2.了解矿床成矿作用与含矿岩浆分异作用之间的关系。 3.分析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及矿床形成机理,了解矿床的分布规律,指导找矿和矿床评价。 二、实验内容: 陕西松树沟铬铁矿矿床 标本: 矿石:1-条带状铬铁矿、2-致密块状铬铁矿、3-稠密浸染状铬铁矿、4-中等浸染状铬铁矿、5-稀疏浸染状铬铁矿、6-星散浸染状铬铁矿 矿体围岩:7-含斜辉橄榄岩、8-中粗粒纯橄榄岩、9-蛇纹石化橄榄岩、10-透辉岩 蚀变岩:11-蛇纹岩、12-透闪石化蛇纹岩、13-滑石岩、14-蛭石岩 超基性岩体的主要围岩:15-斜长角闪片岩 次生作用产物:16-菱镁矿 三、标本观察 1.岩体围岩:注意岩体侵入围岩的岩石类型及其变质时代。 2.含矿岩体:注意根据主要矿物粒度认识细粒和中粗粒纯橄岩的特征,并根据矿物成分和含量区别纯橄岩和斜辉辉橄岩。 3.矿石:条带状构造:注意铬铁矿结晶粒度及组成条带在纯橄岩中的排列方向和规模判断是火成堆积或流动构造。浸染状构造:铬铁矿晶粒大小、密集程度和在矿体产出的部位。 四、思考题 1.超基性岩体的分布与大地构造的关系; 2.岩体中岩相分带特点,各相间相互关系及矿化与岩相空间分布关系; 3.岩体规模产状及其与围岩关系; 4.岩浆分异矿体和岩浆贯入矿体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围岩的关系; 5.矿体产状规模及其分布特点; 6.分析带状构造矿石的成因。 参考数据:1.铬矿石工业要求 原生矿工业品位:Cr2O3≥8~10% 原生矿边界品位:Cr2O3≥5~8% 砂矿工业品位:Cr2O3≥3% 砂矿边界品位:Cr2O3≥1.5% 2.铬铁矿:[(Mg,Fe)Cr2O3]含铬50~60%。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第二、分子运动论初步知识 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内能也称热能)

5.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内能就越大。 6.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7.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8.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9.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10.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11.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12.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3.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4.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