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化障碍的特征是存在一种或多种躯体症状

躯体化障碍的特征是存在一种或多种躯体症状
躯体化障碍的特征是存在一种或多种躯体症状

躯体化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类亚型。它是一种可以影响到多系统的具有多种症状的精神障碍。躯体化障碍有过许多名称,其研究历史也非常复杂。4000年前古埃及人首次描述了此综合征,并将其称为“癔症”。他们认为该障碍源子宫的自然移位,并尝试通过将“游走的子宫”拖回原位来治疗这种疾病。1859年,Briquet在巴黎的一所医院里观察了430以多种躯体症状为主的患者,将其称为“癔症”,在1951-953年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确立了癔症涉及多个系统的念。在其专著中进一步将癔症定义为在缺乏器质性病变的前下出现的多种戏剧性的和过分的躯体不适。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自我防御机制在癔症转换症状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机制“心理能量”被转换成躯体症状。随后Steke1首次提出了躯体化的概念,认为这一概念等同于Freud的转换概念[1]。

病因和发病机制

躯体化障碍的病因学机制尚不确定,不同研究从生物、心理、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探索。

遗传学因素

躯体化障碍具有家族聚集性特点。研究显示,患者女性一亲属中约20070达到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躯体化障碍的家聚集性可以受到遗传、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的影响。寄养子究发现,若是女性在3岁前被寄养,并且其养父母有酗酒或反社会的问题,她们罹患躯体化障碍的风险增加5倍。随着寄养父母社会地位的不同,寄养子罹患躯体化障碍的风险也会相应改变[2]。

生物学因素

早期的“癔症性”信息处理理论认为,患者大脑对信息的加工缺陷导致了许多临床症状,这种缺陷可能是躯体化障碍患者及其生物学亲属躯体不适、症状无明确定位的精神状态和病理性赘述及一些社会、人际关系、职业功能受损等的基础。神经心理实验结果提示躯体化障碍患者注意和记忆功能缺陷。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研究进一步发现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一些特点,如双侧额叶对称性功能缺陷,优势大脑半球的功能障碍抑郁障碍患者更严重(亦见诸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非优势半球前部的功能障碍比后部的严重等。听觉诱发电位检查也证实躯体化障碍患者多伴有皮质功能异常。

社会心理因素

躯体主诉增多与独居、接受外界环境刺激较少、抑郁和焦虑情绪相关。人格特征、神经过敏及内向性格也与躯体化障碍的发生有关。

躯体化障碍与人格障碍之间的关联较早得到确认。Hudziak等和Cloninger等发现了躯体化障碍和边缘性人格障碍间的相似甚至交叠,女性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男性亲属罹患反社会

型人格障碍和酗酒的风险增加,而男性的临床症状不尽相同,且其男性或女性亲属中均无聚集现象。总的来看,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女性躯体化障碍患者具有共同的病因,并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之间存在关联,而男性的躯体化障碍则更多地和焦虑障碍存在关联。

经典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躯体化障碍是用躯体症状来替代被压抑的非本能性冲动。患者通过躯体症状表达情感冲突处理应激,缓解心理冲突。研究人员还提出了其他一些理论来解释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症状特点,较有代表性的是“癔症性”信息处理理论和躯体化障碍的社交模型理论。社交模型理论认为患者在家庭中把症状的躯体化作为表达情感(如痛苦)的—种方式,期望从家庭中的核心成员那儿寻求支持和关心(比如一个女青年表现为持续腹痛,从而阻止她的父母周末外出)。目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米拌估这些理论[3]。

躯体化障碍的特征是存在一种或多种躯体症状,其中许多无法用医学来解释。最常见的是消化道症状(如疼痛、呃逆、反、呕吐、便秘或腹泻等),头痛、其他部位疼痛,异常皮肤感觉(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酸痛等),性功能及月经方面的主诉也很常见。表现多种多样,症状反复出现,涉及多个系统,临床多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常见症状有:1.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

2.疼痛胸痛、背痛、关节痛、排尿痛。

3.转换性症状吞咽困难、失音、失明、失聪。

4.假性神经系统症状癫痫样发作或抽搐、肌麻痹、皮肤感觉异常。

5.生殖系统症状痛经、月经不规律、月经量过多。

6.呼吸循环系统胸闷、气促、心悸、头晕。

在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ICD-IO中,躯体化障碍的主要特是至少持续2年以上多种多样、反复出现并时常变化的躯体症状,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部位,多在30岁以前发病。大多数患者已有过到基层或专科医疗保健机构就诊的经历,获得过多阴性检查结果或做过一无所获的探查手术,均支持其与躯体疾病无关。躯体化障碍完全是个人的或社会的压抑所致躯体的一种表现。病程呈慢性和波动性,并常伴有社会、人际和家庭行为方面的障碍。大多数躯体化障碍患者习惯于沉浸在躯体症状的体验中,不愿接受躯体症状与心理因素之间的联系,症状很少能够完全缓解,合并药物依赖或滥用的也并不少见。临床上治疗这类患者相当棘手。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躯体化障碍诊断需起病于30岁前且有持续多年的躯体症病史。症状为阳性的必要条件与Feighner标准相似。一般而言,当客观适应证缺乏或不明确时,不应或暂不应对患者实施有创性检查。临床医生无须努力寻找证据确认症状是否真实,患者的主诉已经足以判断症状的存在与否。假如一种症状不能用“躯体功能紊乱或损伤来解释”,也“不能用药物的副作用、毒品酒精的影响来解释”,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其判断为无法用现医学知识来解释。

(一)ICD-10中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

1.多种多样的躯体主诉至少持续两年,而且不能以任何能够检测到的躯体障碍解释(任

何存在的躯体障碍不能解释躯体主诉的严重性、范围、多变性及持续性以及社交功能减退)。即使有些症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所致,但如果这些症状并非久的或令人痛苦的,则这些症状不属于躯体化障碍。

2.症状可引起严重的痛苦,并导致患者多次(三次或更多)就诊或进行各种检查。

3.多次拒绝接受医师关于没有引起相应躯体疾病的保证。

4.必须伴有下述症状中6种或更多,且症状发生至少涉及两个系统。

(1)消化道系统:①腹痛;②恶心;③胀气;④口苦或舌苔厚;⑤呕吐;⑥肠蠕动亢进或肠蠕动减退或大便失禁。

(2)心血管系统:①气喘但无呼吸困难;②胸痛。

(3)泌尿生殖系统:①排尿疼痛或尿频;②外阴不适感;③阴道分泌物过多。

(4)皮肤/感觉系统:①皮肤斑块;四肢痛、肢端痛、关节痛;②皮肤麻木不适感。

5.排除标准见于精神病性暮或相关障碍,情感障碍或惊恐障碍时应排除该诊断。

(二)DSM-IV中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

1. 30岁前起病,持续若干年,诸多躯体症状史,到处求治,或导致其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明显受损。

2.符合以下各项,且在病程中任何时候均有个别症状:

(1)4种疼痛症状:至少有4个不同部位的疼痛史(例如,、腹、背、关节、四肢、胸、直肠、月经时、性交时、或排尿时)。

(2)2种胃肠道症状:至少有2种除疼痛以外的胃肠道症状史(例如,恶心、腹胀、除妊娠L,上矽卜的口陵叶,腹泻,或不能忍受几种食物)。

(3)1种症状:至少有1种除疼痛以外件的或生殖系统症状病史(例如,性冷淡、勃起或射精不佳、月经不规律、月经量过多、整个孕期呕吐)。

(4)1种除疼痛以外的假性神经系统症状(转换症状,例如调或平衡不良,麻痹或局限性肌力下降、吞咽困难或咽喉部梗阻感、失音、尿潴留、幻觉、丧失触觉或痛觉、复视、失明、失聪、抽搐;分离症状如遗忘,或除晕厥之外的意识丧失。

3.下列二者之一

(l)在(2)中的每种症状都不能用一般躯体情况或某种物质(例如某种滥用药物、或治疗药物、的盲接效应解释;

(2)如存在某种相关躯体情况(病变),患者的主诉或症状所导致的社交、职业缺损都比从病史、体验或实验检查所能期望的更为严重。

4.患者的症状并非有意识产生或伪装(例如人为性障碍或诈病)。

(三)CCMD-3中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l)符合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在下列4组症状之中,至少有2组共6项:①胃肠道症状,如腹痛;恶心;腹胀或胀气;嘴里无味或舌苔过厚;呕吐或反胃;大便次数多、稀便,或水样便。②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症状,如气短;胸痛。③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如排尿困难或尿频;生殖器或其周围不适感;异常的或大量的阴道分泌物。④

皮肤症状或疼痛症状,瘢痕;肢体或关节疼痛、麻木,或刺痛感。

(3)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不能发现躯体障碍的证据,能对症状的严重性、变异性、持续性或继发的社会功能损害作出合理解释。

(4)对上述症状的优势观念使病人痛苦,不断求诊,或要求进行各种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5)如存在自主神经活动亢进的症状,但不占主导地位。

2.严重标准常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2年。

4.排除标准排除精神分裂症及其相关障碍、心境精神障碍、适应障碍,或惊恐障碍。

临床诊断中,对于表现为持续、广泛的躯体不适而经详细查和辅助检查找不到器质性病因的患者,如考虑其躯体化障碍的诊断,可采用躯体形式障碍筛选量表、躯体障碍评定量表以及状清单( SCL-90)等心理评估工具进行评定,有助于为躯体化碍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

鉴别诊断

(一)躯体疾病

某些躯体疾病早期不一定能找到客观的医学证据,躯体化障碍的诊断要求2年以上病程,以自然排除躯体疾病所引起的不适。即使对于已经诊断躯体化障碍的患者,他们仍有可能在后的病程中发生独立的躯体疾病。因此如果患者的躯体主诉重点和稳定性发生变化,则应进一步检查和会诊。对于起病年40岁以上,躯体症状单一、部位较固定,且呈持续加重趋势,应首先考虑器质性病变的可能,并密切观察,以免误诊误治。切忌根据患者存在心理社会诱因、初步检查为发现阳性体征、有定暗示性就轻易作出躯体化障碍的诊断。

(二)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

抑郁或焦虑障碍患者的躯体症状不似躯体化障碍突出、广泛、持续,而以抑郁和焦虑的核心症状为主。对于40岁以后发者,特别是男性的躯体化患者,很可能是原发性抑郁障碍的早表现。如果达到抑郁症诊断标准则应首先诊断抑郁症,并按郁症治疗。躯体化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一般程度较轻,如果抑郁和焦虑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达不到诊断标准,则无分开诊断。

(三)疑病症

躯体化障碍患者关注重点是症状本身及症状的现实影响。而疑病症患者的注意力更多地指向潜在进行性严重疾病过程及致残后果。疑病症患者常要求反复检查以确定潜在疾病的性,而躯体化障碍患者要求治疗以改善痛苦的症状。疑病症患者的躯体疾病信念荒诞而脱离实际,如“一个器官或身体的一分正在腐烂”。与之辩论、解释等均不能使其动摇,且常有其精神病症状同时存在。

(四)诈病

生在监狱、法庭、工伤及交通事故中。当事人有意识地制或夸大各种躯体症状;而躯体形式障碍症状的产生是无意识、非自愿的。

(五)精神分裂症

早期可有疑病症状,但其内容多离奇、不固定,有思维障碍和常见的幻觉妄想,患者并不积极求治,可资鉴别。

需要再强调的是,对于任何躯体化障碍的患者,明确诊断前必须经过仔细、全面的检查;已经明确者,也不能完全除外其合或进展为潜在疾病的可能。临床上应该对患者,特别是中老年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估其躯体症状的性质、程度有无变化,以免贻误躯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治疗

心理-行为治疗

躯体化障碍治疗较为困难,缺乏有效的单一治疗方法。目前较为公认的是Cloninger 及Smith等人提出的躯体化障碍治疗原则。在对既往研究结果总结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三条重要的治疗建议:①与患者建立稳固的治疗同盟;②教育患者使其认识到躯体化障碍的症状表现;③给予患者前后一致的保证。切实执行这些治疗原则可以极大地促进躯化障碍的治疗及预防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带来的影响。目前还没有结果显示单一治疗技术在对照研究中具有明显优势。

药物治疗

由于躯体化障碍患者常常会有焦虑和抑郁症状,可以使用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 SSRI)或其他抗抑郁剂治疗,以改善不良情绪,早期控制症状。国外临床研究发现,小剂量抗焦虑药可以部分改善躯体障碍患者的症状。且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抗焦虑药,小剂量最为有效。因此,抗抑郁药应该维持在小剂量并仔细监测不良反应。躯体化障碍患者的药物治疗中应该注意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不规则服药、随意服药,甚至过量服药作出自杀姿态或尝试自杀。

医生应该谨记避免给予躯体化障碍患者处方成瘾性药物来治疗其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疼痛症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自杀企图常见于躯体化障碍患者,但是自杀成功则较少。目前还不清楚心理治疗是否对躯体化障碍患者的婚姻或工作能力受损的问题有效。

初级保健医生一般可以应对躯体化障碍患者的治疗,但是精神专科咨询对于治疗过程也很必要。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显,接受专科咨询的躯体化障碍患者医疗费用降低,主要来自于院次数的减少。医疗费用降低的同时并没有出现躯体情况的化或满意度的下降,进一步支持没有必要给患者进行无效的检查或治疗。因此,躯体化障碍患者应该定期就诊于适合的内医生和精神科医生,就诊频;率取决于患者的支持系统,而非躯体不适的出现频率或严重程度。

躯体体化障碍是一种慢性波动性病程的疾患,处理原则通常是减轻症状和控制医疗支出,而不是治愈。

躯体化障碍最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包括反复接受手术治疗、毒品依赖、自杀企图、分居或离婚等。但如能得到及时识别和恰当治疗,一些并发症如反复手术,物质滥用等是可以预防。一般而言,当客观适应证缺乏或不明确时,不应或暂不应对者实施有创性检查。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躯体化障碍患者的死率过高,长期随访研究也并未发现躯体化障碍影响患者生存年限。

躯体化障碍患者的持续操作测验

躯体化障碍患者的持续操作测验 【摘要】目的:探讨躯体化障碍患者的持续性注意功能。方法:对48例符合ICD - 10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6个月,在治疗前、后给予持续操作测验(CPT),同时测验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患者组的测验结果进行自身前后比较、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患者组治疗前、后CPT 得分比较,在无干扰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干扰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治疗前CPT 得分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在无干扰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干扰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持续性注意功能障碍,但经过治疗可以改善。 【关键词】躯体化障碍;持续性注意功能;持续操作测验(CPT) The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 in Patients with Somatization Disorder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ntinuous attentio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omatization disorder . Methods: Forty-eight somatization disorder patients who met the ICD-10 were treated for 6 months, they were measured with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 and fifty healthy peoples were measured with CPT as control group .The test results of patients group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 and They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Results: Compared the CPT scores between patients group of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n’t found in no interfere stimulus( P>0.05), but they could be found in interfere stimulus (P<0.05). And the same results also be found between patients group of before therapy and control group.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atients group of after therapy and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Patients with somatization disorder have continuous attention dysfunction, But the continuous attention function have improved after therapy. 〔Key words〕somatization disorder; continuous attention function;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 神经认知功能包括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等,注意又包括选择注意、持续注意和分散注意等,持续操作测验(CPT)可以用来检测患者的持续性注意功能。 研究发现,抑郁症、焦虑症等患者存在包括注意功能障碍在内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1,2],而国内外有关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相关研究还很少。本文应用持续操作测验(CPT)对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的持续性注意功能加以研究。 1对象与方法

躯体化障碍的特征是存在一种或多种躯体症状

躯体化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类亚型。它是一种可以影响到多系统的具有多种症状的精神障碍。躯体化障碍有过许多名称,其研究历史也非常复杂。4000年前古埃及人首次描述了此综合征,并将其称为“癔症”。他们认为该障碍源子宫的自然移位,并尝试通过将“游走的子宫”拖回原位来治疗这种疾病。1859年,Briquet在巴黎的一所医院里观察了430以多种躯体症状为主的患者,将其称为“癔症”,在1951-953年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确立了癔症涉及多个系统的念。在其专著中进一步将癔症定义为在缺乏器质性病变的前下出现的多种戏剧性的和过分的躯体不适。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自我防御机制在癔症转换症状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机制“心理能量”被转换成躯体症状。随后Steke1首次提出了躯体化的概念,认为这一概念等同于Freud的转换概念[1]。 病因和发病机制 躯体化障碍的病因学机制尚不确定,不同研究从生物、心理、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探索。 遗传学因素 躯体化障碍具有家族聚集性特点。研究显示,患者女性一亲属中约20070达到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躯体化障碍的家聚集性可以受到遗传、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的影响。寄养子究发现,若是女性在3岁前被寄养,并且其养父母有酗酒或反社会的问题,她们罹患躯体化障碍的风险增加5倍。随着寄养父母社会地位的不同,寄养子罹患躯体化障碍的风险也会相应改变[2]。 生物学因素 早期的“癔症性”信息处理理论认为,患者大脑对信息的加工缺陷导致了许多临床症状,这种缺陷可能是躯体化障碍患者及其生物学亲属躯体不适、症状无明确定位的精神状态和病理性赘述及一些社会、人际关系、职业功能受损等的基础。神经心理实验结果提示躯体化障碍患者注意和记忆功能缺陷。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研究进一步发现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一些特点,如双侧额叶对称性功能缺陷,优势大脑半球的功能障碍抑郁障碍患者更严重(亦见诸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非优势半球前部的功能障碍比后部的严重等。听觉诱发电位检查也证实躯体化障碍患者多伴有皮质功能异常。 社会心理因素 躯体主诉增多与独居、接受外界环境刺激较少、抑郁和焦虑情绪相关。人格特征、神经过敏及内向性格也与躯体化障碍的发生有关。 躯体化障碍与人格障碍之间的关联较早得到确认。Hudziak等和Cloninger等发现了躯体化障碍和边缘性人格障碍间的相似甚至交叠,女性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男性亲属罹患反社会

躯体化与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化与躯体形式障碍 迟雅 在综合医院就诊的病人中,常见一些病人申诉各种身体症状,如胸闷、心悸、呼吸不畅、头痛、倦怠等,经过各种检查,却未能发现相应的身体疾病的证据。这类病人常在各种综合医院反复就诊,在门诊人次、实验室检查、药物处方和外科手术等方面都占有高得不成比例的数量,他们是医疗服务的高消费者,导致对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助长了日益增加的医疗费用。这类病人过去归属于“神经症”。精神分析学家们则假设这些躯体症状是深层心理冲突被阻抑转变而成的“躯体化反应”。躯体化可见于许多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精神分裂症等。躯体化不是临床诊断名称,而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临床诊断名称,这种障碍并不多见,不应和“躯体化”混为一谈。精神科诊断中有躯体形式障碍这个诊断大类,其中包括躯体化障碍和其他疾病如疑病症、疼痛障碍等。 一、躯体化的概念 1.躯体化的描述性定义 躯体化是指一种体验和表述躯体不适与躯体症状的倾向,这类躯体不适和症状不能用病理发现来解释,但患者将它们归咎于躯体疾病,并据此而寻求医学帮助。一般认为,这种倾向的出现是针对心理社会应激的反应,这些应激反应是由对个人具有个别意义的刺激性生活事件或境遇所造成的。 从上述定义可以归纳出躯体化的5个特征:

①患者体验和表达躯体不适与症状; ②这些躯体不适与症状不能用病理发现来解释; ③患者将躯体不适症状归咎为躯体患病; ④患者据此向医学各科求助; ⑤一般认为,这是对心理社会应激独特的反应,即患者主要是用躯体方式而非心理方式作出反应。应当特别指出的是,躯体化是一个临床现象,但不是诊断名称。 2.躯体化的原因 研究表明,抑郁症与焦虑症(尤其是惊恐障碍)是躯体化最常见的两类原因。基层医生所见的抑郁症中,正确诊断与处理者不足半数。同样,惊恐障碍病人常有胸闷、胸痛、窒息感、心动过速、头晕、面手发麻等多种身体症状,这些病人通常求助于心脏科、呼吸科、内分泌科、神经科,往往被误诊和误治。这些发现表明了躯体化的问题在实用方面的重要性。除了焦虑、抑郁和躯体化关系密切之外,躯体形式障碍也是比较常见的。精神分裂症或其他重性精神病也可出现躯体妄想或疑病妄想,或申诉一些不能用器质性情况解释的躯体症状,如疼痛、内脏撕裂等,同躯体形式障碍有时不易区别。 各类躯体化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对精神刺激及相应的情绪激活主要采取了躯体性反应方式而不是认知性反应。这是对心理社会应激的“高躯体反应者”。抑郁障碍躯体化的机制可能与其人格及早年习得经验、抑郁心境伴随的植物神经症状被着重报告、与病人用躯体隐喻方式来表达情绪苦恼有关,也可能是并存躯体疾病症状的加重。

躯体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

躯体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 一、一般感觉 浅感觉(Superficial sensation)—痛(pain)、温(temperature)、触(touch ) 深感觉(Deep sensation):位置(position)、运动(movement) 、振动(vibration) 复合感觉(Complex sensation):实体(stereognosis)、图形(barognosis)、重量(weight) 、 两点辨别觉 二、浅感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躯体 (1)皮肤粘膜感受器→后根脊神经节→后角换神经元→脊髓灰、白质前联合交叉→对侧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前、侧)→脊髓丘系(spinal lemniscus)→丘脑外侧核换元(腹后--脊丘系lemniscus spinalis,腹内--三叉丘系trigeminal lemniscus)→丘脑皮质束(thalamocortical fasciculus) →中央后回 (2)浅感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头面部 头面部浅感受器→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ganglion nervi trigemini)→三叉神经脊束核(spinal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换神经元→交叉(桥脑下部)→三叉丘系→丘脑、大脑(3)深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关节、肌腱感受器→后根脊神经节→同侧脊髓后束(薄束fasciculus gracilis、楔束fasciculus cuneatus)→延髓楔束核cuneate nucleus(楔状结节)、薄束核gracile nucleus(棒状体)换元→延髓交叉→内侧丘系(medial lemniscus)→丘脑腹后外侧核换元→丘脑皮质束(thalamocortical fasciculus) →中央后回 三、感觉障碍的性质 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 感觉过度(hyperpathia):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疼痛(pain):局部疼痛(local pain)、放射痛(radiating pain)、扩散痛(sperading pain)、牵涉痛(referred pain)、灼性神经痛(causagia) 感觉减退(hypesthesia): 感觉缺失(anesthesia):痛觉缺失、触觉缺失、温度觉缺失、深感觉缺失、完全性感觉 缺失、分离性感觉缺失 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 感觉过度(hyperpathia):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疼痛(pain):局部疼痛(local pain) 放射痛(radiating pain) 扩散痛(sperading pain) 牵涉痛(referred pain) 灼性神经痛(causagia) 感觉减退(hypesthesia): 感觉缺失(anesthesia)、痛觉缺失、触觉缺失、温度觉缺失、深感觉缺失、完全性感觉缺 失、分离性感觉缺失 四、感觉障碍类型(sensory disorder) (1)末梢型(terminal) :由于植物神经纤维也同时受损,还常有肢端发凉、紫绀、多汗以及甲纹增粗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的则有不同程度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症状。见于四肢末梢神经炎。 (2)神经干型(单一周围神经) :受损害的某一神经干分布区内,各种感觉均减退或消失,如桡神经麻痹、尺神经麻痹等 (3)后根病变:各种感觉均有障碍并常伴有沿神经根分布的放射性疼痛。见于脊神经根炎、脊柱肿瘤、增生性脊椎病等。病变常同时累及前根而出现相应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症状。(4)脊神经节病变:同神经根病变所见,尚伴有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内的疱疹。见于带状疱疹.

躯体形式障碍

神经官能症之躯体形式障碍 小张今年17岁,是高三的学生,自从两年前因为急性肠胃炎进过医院之后,她就患上肚子痛的毛病。一开始只是肚子痛,后来感到腹部放射性疼痛、后背疼痛,但是怎么也找不到具体的痛点,就是浑身不舒服。经过当地多家医院的反复检查,都没有找到具体的病因。后经朋友建议,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专家接诊后发现,小张的疾病与她的心理焦虑冲突有一定关系。小张在初中的时候成绩一直不错,但自从上了重点高中,学习压力很大,虽然很努力,但每次考试总是在二三十名上。她对自己的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非常焦虑,特别是到考试前夕,她的症状往往会加剧。专家最终诊断为躯体形式障碍(躯体疼痛化障碍)。 一、疾病名称 躯体形式障碍临床表现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为主的神经症。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部分或器官,各种医学检查不能证实有任何器质性病变足以解释其躯体症状,常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和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常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这些躯体症状被认为是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所致,但对病人来说,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躯体形式障碍起病年龄大多较早,女性较男性为多。 、症状体征 1、疼痛为常见症状。部分涉及广泛,可以是头、颈、胸、腹、四肢等,部位不固定,疼痛性质一般不很强烈,与情绪状况有关,情绪好时可能不痛或减轻。 2、皮肤症状可以在瘢痕部位、肢体或关节部位出现麻木,皮肤出现串痛,皮肤的颜色异常等。异常的皮肤感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 3、胃肠道症状为常见症状。可表现嗳气、返酸、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复泻等多种症状。有的病人可对某些事物感到特别不适。 4、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有尿频、排尿困难;生殖器或其周围不适感;性冷淡、勃起或射精障碍;月经紊乱、经血过多;阴道分泌物异常等。

躯体化障碍治疗方法

躯体化障碍治疗方法 导读:本文是关于躯体化障碍治疗方法,希望能帮助到您! 躯体化障碍治疗方法: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其严重程度并不足以解释患者的痛苦与焦虑。对患者来说,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 躯体化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中的一种疾病。该病表现为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和器官,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多伴有社会、人际或家庭行为方面的严重障碍。起病往往在成年早期,女性多于男性。 病因 1.遗传 躯体化障碍的发病原因还不为人知,但无疑它是一种具有家族聚集性的障碍。在一些研究中,大约20%的躯体化障碍患者的女性一级亲属也符合躯体化障碍的诊断。这种家族聚集性可以受到遗传、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的影响。 2.个性特征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女性躯体化障碍患者具有共同的病因,并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之间存在关联,而对男性患者而言,躯体化

障碍则更多地和焦虑障碍存在关联。 3.神经生理 躯体化障碍患者的双侧额叶存在对称性的功能障碍。非优势半球前部的功能障碍比后部的严重。躯体化障碍患者优势大脑半球的功能障碍比健康对照和抑郁障碍患者的严重。 4.心理社会因素 信息处理方法的缺陷可能形成躯体化障碍患者及其生物学亲属以躯体不适为突出的主诉,症状无明确定位和病理性赘述。有学者提出了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社交模型理论,即患者在家庭中把症状的躯体化作为表达情感(如痛苦)的一种方式,期望从家庭中的核心成员那儿寻求支持和关心。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部位或器官,各种医学检查不能证实有任何器质性病变足以解释其躯体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胃肠道感觉异常,疼痛、打嗝、反酸、恶心、呕吐等,皮肤感觉异常,烧灼感、疼痛、痒、麻木、蚁走感等,皮肤斑点,性及月经方面的症状。症状常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和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常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 诊断 CCMD-3关于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1)符合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在下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一、疾病概述 躯体形式障碍是指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不能解释症状的性质、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这些身体症状被认为是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所致,但对病人来说,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二、疾病分类 神经症、精神科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1.个性特征 研究发现,此类患者多具有敏感多疑、固执、对健康过度关心的神经质个性特征。他们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躯体不适及其相关事件上,导致感觉阈值降低,增加了对躯体感觉的敏感性,易于产生各种躯体不适和疼痛。 患者内向、孤僻,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身体变化十分关注,具有自恋倾向的价格特征,可能成为躯体形式障碍发病的人格基础。具有敏感多疑、易受暗示、性格内向的人,在患躯体疾病时易出现短暂性躯体形式障碍。 2.神经生理 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存在脑干网状结构滤过功能障碍。个体一般不能感受人体内脏器官的正常活动,因为它们在网状结构或边缘系统等整合机构中被滤掉了,以保证个体将注意力指向外界,而不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所纷扰。一旦滤过功能失调,患者的内激感增强,各种生理变化信息不断被感受,久而久之这些生理变化就可能被患者体会为躯体症状。 3.心理社会文化因素 父母对疾病的态度、早年与慢性疾病患者生活在一起是发生躯体化障碍的易患因素。躯体化障碍和疑病症成人患者的症状常常是他们儿童期所看到的患慢性疾病家属的症状模式。儿童早期的疾病、童年期受到父母过度的照顾和保护或缺乏照顾都有助于成年后躯体化障碍的形成。 由于躯体症状较精神疾病易于为别人接受,所以患者更趋向于将心理症状归为躯体原因。另外,医生通过对症状的治疗或用所谓时髦的诊断名称,不恰当地强化了患者对身体疾病的认识等,也会导致躯体形式障碍。 文化因素对躯体化症状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某些文化取向不太接受个体公开的表达情绪,关怀和照顾常给予那些有躯体症状的人;此外,多数国家对精神病人持有偏见和歧视,这潜在地鼓励人们表现躯体症状而不是心理症状。 4.各学派的解释 (1)精神分析的观点 认为躯体症状是个体对自身内部或外部环境害怕的替代,是一种变相的情绪发泄。病人角色的概念,强调社会对病人角色的特权、补偿等强化效应,即通过患病,可以回避不愿承担的责任并取得关心和照顾,又称继发获益。 躯体形式障碍的躯体症状和躯体痛苦,是对愤怒、愿望等无意识满足的结果。主诉是患者对需要照料、关心、同情或注意的愿望的无意表达;躯体症状是一种用非言语性语言来表达愤怒;疼痛常常与需要照料和情感有关,通过疼痛主诉获得更多的照料和关心。

躯体形式障碍有哪些临床表现

躯体形式障碍有哪些临床表现 *导读:躯体形式障碍是男女均有,病因尚不明。心理学家认为其病因与内在心理有关,发病者多为情绪抑郁者。躯体形式障碍有哪些临床表现,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躯体形式障碍是男女均有,病因尚不明。心理学家认为其病因与内在心理有关,发病者多为情绪抑郁者。躯体形式障碍有哪些临床表现,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1.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常见临床症状有胃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酸痛、刺痛、有斑点等。月经来潮时,症状会明显加重。月经过后,症状会减轻。症状不缓解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检查没有阳性发现,手术探查也没有查出任何病因。疾病缓慢发展,久治不愈。女性发病者多于男性,多在20岁-30岁期间发病。治疗常使用止痛药。长期用药后会对药物形成依赖。

*2.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临床表现与躯体化障碍相似,病程为2年。临床表现明显者,抑郁情绪反复出现;临床表现不明显者,抑郁情绪调整后,疾病就痊愈。 *3.疑病症 疑病症指病症未消除,患者相信疾病持久性存在,反复到医院就诊。就诊时,患者经常敏感多疑,不完全相信医生,不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药物。服用药物时,又怕药物副作用大,对自身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不服用药物,又担心疾病无法痊愈,长期困扰自己。服用药物后,对药物疗效要求过高。若没有获得明显疗效,就想立即停用药物,换用别的药物。患者怀疑任何事情都缺乏依据,只是凭空想象,不切实际。当医生纠正其错误思想时,又执迷不顾,认为医生想法错误。反复就医,反复检查,病程延长,治疗难度增大。

躯体形式障碍有哪些临床表现,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治愈疾病。

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与护理

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与护理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不能解释症状的性质、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这些躯体症状被认为是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所致,但对病人来说,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临床表现 (一)躯体化障碍又称Briquet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为主的神经症。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部分或器官,各种医学检查不能证实有任何器质性病变足以解释其躯体症状,常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和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常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多在30岁以前起病,女性多见,病程至少2年以上。常见症状可归纳为以下几类:l.疼痛 2.胃肠道症状 3.泌尿生殖系统 4.呼吸、循环系统 5.假性神经系统症状; (二)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三)疑病症; (四)身体变形障碍; (五)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诊断 凡病人以一种或多种躯体不适症状为主要表现,而医学检查却不能发信相应的器质性病变的证据;或虽然有躯体疾病的存在,但与其症状的严重程度或持续的时间很不相称者,就要考虑到躯体形式障碍的可能。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特征。 根据患者描述的症状位置,用远伤病的诊断方法,即可见到病灶。 疾病治疗 治疗开始时要重视医患关系的建立。要以耐心、同情、接纳的态度对待病人的痛苦和诉述,理解他的确是有病,而不都是“想象的问题”或“装病”。因为,多数病人有过漫长的求医经历,其症状和痛苦可能曾被其他医生否定过。事实上,确有不少病人是带着被其他医生否定后的愤怒心情前来再次就诊。要如实告诉患者,此为实质性疾病,治疗不困难,可以解除思想顾虑。并采取积极的有效治疗,可以当时解除不适或疼痛,再次治疗可以痊愈。如暂时没有掌握揉摩治疗,也要将这一方法介绍,以便患者学习治疗。张怡曹等《芗揉摩治疗远伤》一文,详细介绍了检查和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法 1、重视医患关系

有些抑郁症仅表现为躯体症状

有些抑郁症仅表现为躯体症状 *导读:心情不好,出现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失眠等有可 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或一过性症状。但抑郁障碍(即抑郁症)、 焦虑障碍、失眠障碍等则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与正常情绪变化相比,抑郁症等导致的病理性情绪变化更持久,程度更严重,并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不经治疗一般难以缓解。…… *背景: 现实中不少人对抑郁症不甚了解。现代人经常有情绪困扰,有些人疑惑自己经常心情抑郁会否发展为抑郁症。 *专家点评: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阳教授指出,心情不好,出现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失眠等有可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或一过性症状。但抑郁障碍(即抑郁症)、焦虑障碍、失眠 障碍等则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与正常情绪变化相比,抑郁症等导致的病理性情绪变化更持久,程度更严重,并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不经治疗一般难以缓解。其中有10%~15%的抑郁 症患者会自杀,抑郁症是各类精神疾病中自杀率最高的疾病。而抑郁症并非单纯的心理问题,甚至有些抑郁症没有明显抑郁情绪,反表现为躯体症状。 抑郁症有严格的诊断标准,症状需持续至少2周,患者每天大多数时间心境抑郁,兴趣或乐趣减退甚至丧失,并有以下至少

2项状况:显著体重下降或增加;失眠或嗜睡;精神躁动或迟滞;虚弱或精力不足;感觉没有价值感或过度自责;思考能力减弱;反复想到死亡。 但有些抑郁症患者,并没有明显的抑郁情绪,反而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例如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心慌胸闷、恶心呕吐、性欲减退、阳痿等,这种非典型性的抑郁症具有隐匿性,误诊率很高。 *专家建议: 当患者有躯体症状,经详细检查,没有发现相应器质性病变时,应考虑是否抑郁症等精神障碍所致,可以到精神心理专科咨询求诊。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均是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常用手段,但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帮助是有限的,对于轻度的抑郁症也许单纯的心理治疗可以解决,但是中、重度的抑郁症肯定需要药物治疗。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药的副作用是可控的,患者不需要过分担心。 *特别提醒: 切莫在没有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切莫随意停药,建议做好长期服药,甚至终身服用的准备。抑郁症复发风险很高,患者不坚持服药是抑郁症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患者第一次发病,药物治疗至少应持续一年;再次复发,且期间间隔超过半年,需坚持两年以上药物治疗;复发三次以上,则建议终身服药。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有关,但患者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甚至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时也同样如此。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了解症状的起因,都很困难。患者常有一定程度寻求注意(表演性)的行为,并相信其疾病是躯体性的,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若患者不能说服医生接受这一点,便会愤愤不平,此时更易伴有寻求注意的行为。本障碍男女均有,为慢性波动性病程。 这类病人最初多就诊于内、外各科,精神科医生所遇到的往往是具体多年的就诊经历、大量临床检查资料、用过多种药物甚至外科手术效果不佳的病例。由于目前同科医生对此类病人,识别率较低,故常常造成对此类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并由此造成巨大的医药费资源浪费。因此,提高当代各科医生对躯体形式障碍的识别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躯体形式障碍包括躯体化障碍、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疑病障碍、躯体形式的自主功能紊乱,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等多种形式。本病女性多见,起病年龄多在30岁以前。由于各国诊断标准的不同,缺乏可比较的流行病学资料。有关躯体形式障碍的预后,少有系统的观察报告。一般认为,有明显精神诱发因素、急性起病者预后良好。若起病缓慢、病程持续2年以上者,预后较差。 病因 1、遗传 由有一些研究认为躯体形式障碍与遗传易患素质有关。如Cloninger等(1984)和Sigvard sson等(1986)的寄养子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能与功能性躯体症状的发病有关。但就目前的资料,尚不能做出遗传因素对此类疾病影响力度的结论。 2、个性特征 不少研究表现,这类患者多具有敏感多疑、固执、对健康过渡关心的神经质个性特征。他们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躯体不适及其相关事件上,导致感觉阈值降低,增加了对躯体感觉的敏感性,易于产生各种躯体不适和疼痛。

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 一种慢性而严重的精神疾病,表现为不能完全用躯体疾病解释的反复发作的躯体不适(包括疼痛和胃肠道的(GI),性的以及神经系统的症状). 本病病因不明,具有家族高发性.自恋性人格特征(如明显的依赖性和不能承受挫折)和具体不适主诉有密切联系,潜意识中患者以躯体症状获取注意和照料. 本病女性中发病率较高.女性患者的男性亲属中,反社会人格障碍和物质依赖的发病率较高. 躯体化障碍定义 反复出现多种频繁易变的躯体症状,并且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历时至少2年。多数病人与医疗机构有漫长而复杂的就诊治疗史,在此期间做过多次检查而结果阴性,或作过徒劳的探查手术。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部位或系统,病程是慢性波动的,常伴有社会功能,如人际关系和家庭行为的持久损害。 症状 本病最早以模糊的躯体不适主诉形式出现于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早期.可以是身体的任何部位,特殊的症状和出现频率有跨文化差异.在美国,典型的症状是头疼,恶心和呕吐,胀气,腹部疼痛,腹泻和便秘,月经不调,性冷淡,尿失禁.男性病人常主诉勃起不能和射精障碍.常见各种神经系统体征.虽然本病以躯体性症状为主,但也可伴有焦虑和抑郁.通常病人在陈诉时,显得戏剧化和情绪化,称这些症状"不能承受","难以描述",或者"难以想象". 病人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极强的依赖性.他们越来越多地寻求帮助和情感支持,一旦不能满足,便勃然大怒.他们常表现得富有表演性和诱惑性.他们以威胁和自杀相恐吓,以达到操纵别人的目的.对治疗一旦不满意,他们会不断更换医生. 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反映出病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被人照料的强烈愿望.这些症状在帮助病人逃避作为成年人所应承担的责任的同时,也是对病人自己的惩罚,给其带来痛苦,它事实上反映了病人情感深处的无价值感和内疚感. 诊断 病人不知道疾病的病因所在,所以要求医生给予检查和治疗.而医生通常也是通过许多检查以排除可能的可以解释其症状的躯体疾病.由于这些病人与此同时可能伴发其他躯体疾病,所以当躯体症状发生显著改变时,应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查体和实验室检查.即便病人和医生已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专科医生的咨询常常也是需要的. 诊断标准 包括躯体症状起病于30岁以前,疼痛至少累及身体四个部位,两项以上的GI症状,至少存在一项性或生殖系统方面的症状,至少存在一项神经系统症状(疼痛除外).主诉症状的戏剧性以及病人具表演性,依赖性,操纵性的个性素质和自杀行为都是对本诊断的支持.人格障碍,特别是表演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常和躯体化精神障碍有密切关系. 如果病人存在持续,反复的躯体形式的问题,但均不符合以上各项诊断标准,这种情况诊断为未分化的躯体型障碍. 躯体化障碍须和广泛性焦虑障碍,转换性障碍和重症抑郁相鉴别.本病以躯体症状为突出表现,具有多发性和持续性特点,缺乏生物学指标和内源性抑郁的特征性症状.本病的自杀行为也显示出表面和企图操纵的特征. 预后和治疗 躯体化障碍的疾病严重程度可呈波动性,但持续终身.很少有长时间的完全缓解.部分病人多年以后变得明显抑郁,其自杀行为(真正的自杀)越发具有危险性. 本病治疗非常棘手.如果告诉病人其症状完全是心理因素所致,他们会有挫折感进

儿童躯体化形式障碍量表CSI

儿童躯体化形式障碍量表 Children’s Somatization Inventory,CSI 躯体化是一种体验和表达躯体不适与症状的倾向,这类躯体不适和症状不能用病理发现来解释,但患者却将它们归咎于躯体疾病,并由此而寻求医学帮助。 该量表中文版由任芳、张劲松修订,删除了原量表中难以翻译以及可能造成误解的2个项目,同时根据文献报道及CCMD-III中相关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增加了7项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出现较多或可能出现的躯体症状,总共42个项目。同时将原有的5级评分改为3级评分,但增加程度描述:“0”表示“从不或很少”,“1”表示“有时或轻度”,“2”表示“经常或明显”,各项目分数之和便是躯体化症状的总分(0—84),得分越高,表示近3个月内的躯体化水平越高,提示可能存在躯体问题、焦虑症、抑郁症、躯体形式障碍或其它精神障碍。 该量表包括四个因子,即: 胃肠道症状:11、14、15、16、17、19、21、25、36、41; 疼痛/虚弱症状:1、2、3、4、5、6、8、10、12、18、20、31、32、40; 心血管及其它症状:9、22、24、27、34、35、37、38、42; 假神经症状:7、13、23、26、28、29、30、33。 与儿童躯体化量表家长版(Parents version of the CSI,PCSI)的相关系数为0.73。在上海施测得α系数=0.87,重测信度0.82。 儿童躯体化量表 你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如哮喘、肾病等):无______ 有______,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语:该量表旨在了解目前你的亚健康状况,即是否存在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请根据你最近3个月的实际情况,在每一项目所符合的程度上打“√”(如你觉得明显有或经常有该项躯体不适,请在“2”上打“√”;如轻度有或有时有,请在“1”上打“√”;从不或很少有,请在“0”上打"√”)。感谢你的参与! 注:以下所列各症状均在不明原因下出现。 症状从不或很少有时或轻度经常或明显1手臂或腿疼0 1 2 2胸疼 3感觉举手或抬脚有沉重感 4肌肉无力 5关节疼痛 6感动身体某部分软弱无力 7行走困难 8感觉心跳很快 9呼吸困难

抑郁症的躯体症状表现有哪些

抑郁症的躯体症状表现有哪些抑郁症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 痛欲绝甚至木僵。抑郁症还存在各式各样的躯体不适主诉,也即抑郁 症的躯体化表现。这些躯体化症状是非特异性的,可见于精神科临床 上多种疾病。抑郁症中有一部分患者往往以躯体不适为突出的主诉, 四处求医,久治不愈,频繁出入各大综合医院,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查,检查结果往往无阳性发现。患者长斯遭受病痛的折磨,并给患者家庭 以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睡眠障碍。抑郁症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常表现为 早醒、入睡困难惑睡眠过多。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是早醒,一旦醒来就 再难入眠。此时患者的心情为一天的谷底,漫长的一天开始了。患者 的心境,以上午为差,下午逐渐有所好转,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昼 重夜轻”。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患者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有的则表现为易醒,睡眠质量不高。有的表现为睡眠过多; 二是胃肠道症状。此症状亦为抑郁症所常见,如口干、味苦、腹 涨等等。食欲不振甚至不思饮食;

三是体重减轻。抑郁症患者大多面无笑容、愁眉苦脸,常有莫名体重下降; 四是性欲减退,表现为性欲明显减低或不能唤起性欲,婚后性生活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五是植物神经紊乱症状。表现为心悸、心慌、出汗等。比如有的患者觉得胸前不适,担心自己患了某种疾病,表现紧张害怕,频繁出入各大医院却无检查结果。 六是躯体疼痛或不适感。多见于头颈部、背部和四肢。比如有的患者表现为后颈部发紧感,四处求医问药,甚至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 总之,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比较复杂,患者往往反复在综合医院门诊就诊,抑郁症状表现十分隐匿,如果普及抑郁症躯体化障碍的有关知识,会使此类患者少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我熬过躯体形式化障碍和焦虑症的经验

我熬过生命严寒的思考与实践 我的心身疾病是在几年前4月突然大爆发的。当时我是一个老板的董事长助理。就我性格而言,我并不是一个爱财、好名的人。现在想来,很可能是对那份工作越来越感到无意义、厌烦成为我病倒的要因,当时我由衷想结束那份工作,走自己真向往的人生道路。那时,我越来越多地在工作中出现头痛等情况。但我自己和我家人又都不可能接受我不赚钱而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于是只能违心地上班,因为我当时虽可以忍受不创造什么价值的工作,但我难以长期忍受令我感到创造“负价值”的工作。 终于有一天早晨,一觉醒来,噩梦却开始了。突然感觉背部大面积酸痛(这种经历又有两年多时间,几乎不管做什么,哪怕是吃顿饭,肌肉也大面积地像在田里辛苦劳作了一天那样酸楚)但比起我的其他症状来,腰酸背痛的折磨实在算不了什么。我发现醒后不久,对我而言醒即是一种痛苦,活就是折磨。那时我甚至常想,作为一个最普通的人,哪怕是被判了死刑等待枪决的健康人有多幸福!因为每天醒来,以几乎最低标准享受普通人的身体状态之后不久,痛苦就开始强烈地折磨我。如果人坐着什么也不干就头疼不止,想找一些分散精力的事情,如看看电脑,脑袋就像装了要爆裂的砖头(而且是前后脑各一块)那样胀痛。因为头痛,那时我常只能在头上顶一个较硬的物体睡觉,这样症状才缓解一些;因为胸闷,我有时只能像爬行动物一样,俯身趴着躺,这样胸闷因胸部压迫感的刺激而似乎好一些,至于如开水般不断在喉咙深处冒泡的痰、足部的寒冷感等五花八门影响普通人睡觉的不适症状,对当时面对更大痛苦的我而言已经算不到什么了! 有段时间,我只能把席梦思床垫和笔记本电脑放在公司寝室的地板上,然后趴在席梦思上,利用这一点高度落差,探出头看地板上的电脑以便趴着打字乃至洗菜,因为坐着做事经常疼痛难忍。 由于那段时间一直查不出病因,也不(愿)相信自己是身心疾病的患者,为了不让父母担心焦虑,我决定独自忍受痛苦,不把相关的情况告诉他们:既然找不到病因和治疗方法,告诉逐渐上年纪的父母,就有可能让他们和我一起痛苦。我梦想着等这段可怕的人生经历熬过之后再告诉父母,以免他们为我的疾病承受长时间的精神折磨却无计可施。就这样,我住在公司的宿舍里,又忍受了半年多,同时期望能涅槃重生般地度过生命的寒冬那段时间,单位里的同事虽然也能看到我说话时常兴致不减,一个重要原因恰恰是因为谈话能转移我对疼痛的注意力,就像长征爬雪山、过草地过程中,身体几乎崩溃的人依靠有人能相伴、彼此说话而打起了精神,坚持了下来,并非真的因为他们兴致高昂才找人闲聊。 然而,期待人生春天却还是没有等来。最终父母也知道了我的情况,于是带着我治疗了四五个月,直到我吃上一种叫怡诺斯的药之后,身体才在通向好转的方向上变了道。如今回首望去,过来的路其实很坎坷,幸好我心中的希望支撑我一路走了过来! 说实话到现在,至于我究竟得了什么病,不同的医生依旧莫衷一是。多数说是焦虑症,或者有说是躯体形式化障碍,还有说是抑郁症之类的,但我自己既不感到特别焦虑,也不感到抑郁,其他各种人格的、心理的、精神的测试下来也属于健康水平。很多医生说,我的病可能是由于我的某些深层的、强烈的欲望,因各种原因难以表达或无法表达,这种欲望或情绪便以我的意识无法控制的躯体症状展现出来,也就是说,欲望或者情绪依靠“身体语言”——在我而言是躯体症状——来展现自己的存在,并以此绕开有意识思惟的防守、不受意识控制地表达自己。这种情况在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只不过时间短程度轻,因而不容易被发现。

我熬过躯体形式化障碍和焦虑症的经验

我熬过躯体形式化障碍 和焦虑症的经验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熬过生命严寒的思考与实践 我的心身疾病是在几年前4月突然大爆发的。当时我是一个老板的董事长助理。就我性格而言,我并不是一个爱财、好名的人。现在想来,很可能是对那份工作越来越感到无意义、厌烦成为我病倒的要因,当时我由衷想结束那份工作,走自己真向往的人生道路。那时,我越来越多地在工作中出现头痛等情况。但我自己和我家人又都不可能接受我不赚钱而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于是只能违心地上班,因为我当时虽可以忍受不创造什么价值的工作,但我难以长期忍受令我感到创造“负价值”的工作。 终于有一天早晨,一觉醒来,噩梦却开始了。突然感觉背部大面积酸痛(这种经历又有两年多时间,几乎不管做什么,哪怕是吃顿饭,肌肉也大面积地像在田里辛苦劳作了一天那样酸楚)但比起我的其他症状来,腰酸背痛的折磨实在算不了什么。我发现醒后不久,对我而言醒即是一种痛苦,活就是折磨。那时我甚至常想,作为一个最普通的人,哪怕是被判了死刑等待枪决的健康人有多幸福!因为每天醒来,以几乎最低标准享受普通人的身体状态之后不久,痛苦就开始强烈地折磨我。如果人坐着什么也不干就头疼不止,想找一些分散精力的事情,如看看电脑,脑袋就像装了要爆裂的砖头(而且是前后脑各一块)那样胀痛。因为头痛,那时我常只能在头上顶一个较硬的物体睡觉,这样症状才缓解一些;因为胸闷,我有时只能像爬行动物一样,俯身趴着躺,这样胸闷因胸部压迫感的刺激而似乎好一些,至于如开水般不断在喉咙深处冒泡的痰、足部的寒冷感等五花八门影响普通人睡觉的不适症状,对当时面对更大痛苦的我而言已经算不到什么了!

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识别

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识别 [ 09-08-17 09:05:00 ] 作者:潘国平编辑:studa20 【关键词】躯体形式障碍临床识别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述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1],慢性化趋势及精神残疾不仅对患者生活和工作产生危害,同时也已成为医疗服务的高消费者,导致保健资源的过度利用,助长了医疗费用的日益增长,因此对于此类疾病的认识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 1 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1]和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2]列出了躯体形式障碍的五个亚型: 1.1 躯体化障碍(somatization disorder,F45.0)主要特征为多种多样、反复出现、时常变化的躯体症状,持续时间至少两年。可涉及任何系统和部位,反复到医疗机构就诊。最常见症状为疼痛、胃肠道症状、性功能障碍、假性神经症状。为慢性波动性过程,通常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伴有社会、人际和家庭方面的长期功能损害。 1.2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undifferentiated somat- oform disorders,F45.1)主要特征为躯体症状的主诉具有多样性、变异性的特点,有患者的社会功能障碍。除病程短于两年外,符合躯体化障碍的标准。 1.3 疑病症(hypochondriasis,F45.2)主要特征为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的优势观念。正常的或普通的感觉与外观常被病人视为异常的或令人苦恼的,认为自己存在畸形或变形,其注意力常仅集中在身体的一个或两个器官或系统,并且抗拒接受多位不同的医生关于其症状并不意味着躯体疾病或异常的反复保证。 1.4 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somatoform autonomic dysfunction,F45.3)主要特征为症状集中在主要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或系统的躯体障碍,即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呼吸系统及泌尿生殖系统。病人在自主神经兴奋症状的基础上,又附加了主观性的症状,如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等,并坚持将症状归咎于某一特定的器官或系统,但检查不能证明这些器官或系统发生了躯体障碍。 1.5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persistent som- atoform pain disorder,F45.4)主要特征为持续、严重的疼痛,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