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系统综述简介

指纹识别系统综述简介
指纹识别系统综述简介

指纹识别系统

1.1 指纹识别系统原理

指纹识别系统的组成原理。如图1-1所示。图中的学习模块负责采集用户指纹数据,对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这些指纹的特征,作为将来的比对模板存人数据库。而识别模块则负责采集和处理指纹图像,在提取特征后与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进行比对,然后判断是否匹配.得出结论。整个系统的核心就是图像处理、特征提取以及指纹比对。

图1-1

1.2 指纹采集与指纹图像处理方法

目前,主要的指纹采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光学采集器;另一种是用半导体传感器。光学采集器采集指纹是通过把手指沾上油墨后按在白纸上,然后用摄像机把图像转换为电信号。光学采集受外界干扰小、采集精度较高,但是数据量较大,因此处理时问较长。而对于半导体传感器来说,手指的温度、湿度对其测量结果有影响,但是数据量不大,处理比较方便。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半导体传感器的成本低、体积小、方便集成等优点逐步体现,它已逐步代替光学采集器。指纹鉴定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指纹图像的采集阶段,也就是指纹模板的录A阶段。为了初步确定图像预处理方法,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指纹传感器获得的图像的尺寸和质量。根据不同的指纹传感器,我们设计不同的方案进行图像采集,并将从各个图中提出特征点储存到数据库中,来产生“活模板”,为后面的指纹鉴定做准备。

指纹图像处理是整个指纹识别过程的核心。常见的指纹图像处理包括滤波增强、二值化、细化、提取特征点四个步骤。在采集指纹图像的过程中,由于采集环境,皮肤表面的性质,采集设备的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采集的图像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从而影响了采集图像的质量。所以实际的指纹图像首先通过一个滤波增强来改善图像的质量,恢复

脊线原来的结构。特征提取算法的性能和其它指纹识别技术的好坏取决于输入指纹图像质量的好坏。本系统采用一种用Gabor滤波与方向滤波结合对图像进行增强的方法该方法结合Gabor滤波器善下分离粘连脊线和方向滤波器善于连接断裂接线的特点,能够对低质量的指纹图像进行有效的增强。完成图像增强后.第二步是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二值化是指把灰度指纹图像根据所选取的值化为0~1取值的二值目像。第三步,对纹路进行细化,细化能够减少大量的多余信息.细化后的指纹图像中的每条纹线都足用单像素来表示点线,更加突出了指纹特征。最后一步则是纹路特征点的提取,在特征提取阶段,选择脊线端点和分歧点作为特征点,记录每-特征点的类别、位置和方向信息,从而得到特征点(特征模板)。经过以上几个步骤,系统便完成对指纹图像的处理过程,得到最终模板。

依据上述指纹识别预处理算法,通过CCS2.2的模拟功能,实现了指纹识别预处理的DSP 处理,达到了DSP处理指纹图像的应用目的。

2.1 硬件设计

系统硬件电路主要包括:DSP芯片,TMS320VC5402传感器FPS200、FLASH、SROM 以及显示和键盘结构框图如图3-1所示

图3-1

系统的核心处理单元是TI公司推出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TMS20VC5402片具有精度高、灵活性太、可靠性高、时分复用等特点。其采用程序空间与数据空间完全独立的哈佛总线结构.指令的执行采用流水线结构,内部有一到多个处理内核,带有片上硬件乘法器,指令执行速度最快为几十纳秒,处理能力为100 MIPS。片内有8条总线、片上存储器和片上外围电路等硬件,并且有高度专业化的指令系统.MSC5402直接数据寻址空间为64kB,程序空间寻址能力可达 1 MB,但是通过程序空间来扩展数据空间将影响系统处理速度。但是MTS320VC540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程序和数据的一次连续处理一般都不会超过64 KB,所以把核心的程序常驻TMS320VC5402内16kB空间,一般控制在l~2kB,再留7~8kB的空间调用所需的程序,程序在片内的执行速度要比片外的快许多,通过来回到程序,就能实现程序的全速运行。数据空间可以通过CPLD片选来进行扩展。由于DSP外部最多支持扩展32 k 数据空间.但是我们实际扩展了64 k的SRAM,因此SRAM的A15地址线由DSP通过CPLD中的逻辑电路来控制,由此来选择使用SRAM的高地址段32 k存储空间或者地址段32 k存储空间,这样既符合DSP的外扩空间要求,又使系统增加了更多的数据存储空间。CPI是由一种被IEEE认定的标准硬件描述语言VHDL(VHDL主要用于描述数字系统的结构、行为、功能和接口)实现的。在系统终端我们选用LCM液晶显示模块,直接显示需要的指纹图像和数据

结果。要显示的图像或数据先由DSP存人缓冲器,再由LCM读取,这样可以避免了由于DSP 和LCM读写速度不匹配而发生错误。由于该模块板必须具有完全独立运行指纹图像检测;特征提取;特征提取和特征模板存储等程序综合各个方面因素因此采用了TI 公司的DSP 处理器TMS320VC5402 该芯片的主要特征有最高频率100MHz 性价比极高它含4k 16bits 片内ROM 16k 16bits 片内DARAM 6 个DMA通道2 个McBSP 2 个Timer 外部程序空间可扩展到1M16bits 可工作在3 种低功耗方式(IDLE1 IDLE2 IDLE3)本设计中为该处理器分别扩展了512k 16bits 的Flash和SRAM 各1 片使用Altera 公司的CPLD 芯片EPM3032A为Flash 和SRAM 等产生部分控制信号利用MAX3111 为DSP 扩展一个与PC 机通信的异步串口指纹检测芯片采用Veridicom 公司的FPS200 指纹检测芯片整个模块板的系统。

图像采集电路是整个系统中极其重要的部分,高质量指纹图像的采集大大的降低了在鉴定指纹时的误识率和拒识率,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系统采用的是美国Veridicom公司的FPS200固态指纹感器作为图像采集电路的核心器件。芯片适用于更复杂的指纹和更恶劣的气候条件。它采用标准COMS工艺制造,获取图像为256×300像素,分辨率为5。OPJ。提供二三种接口方式:标准8位微处理器总线、集成高速USB接口、串行外设接口SPI。图像传输速度分别为30帧/s、13帧/s、10赖/s.

FPS200芯片由256列和300行电容阵列组成,芯片内设计有两个采样保持电路用于指纹图像的采集。通过测量每个传指感单元在每次充电后的电压值和放电后的电压值的差来获得每路。系个传感单元的电容值。每次捕捉每行图像后,在该内的每个传感单元内就有待数字化的电容值。因此通过改变放电电流大小和放电时间就可以改变FPS200的灵敏度。整个图像采集流程网如网3-2所示。

图3-2

(1)DSP 处理器与FPS200 指纹检测芯片相连

指纹检测芯片采用了Veridicom 公司的电容式指纹传感器FPS200 该芯片提供了3 种可供选择的接口分别为USBSPI 和并行接口使用了SPI 接口与DSP 的McBSP1 互联DSP 处理器的McBSP 接口为高速全双工多通道缓存串行

接口每个McBSP 接口包含6 个管脚引线分别为BCLKX(传送参考时钟) BDX(传送数据) BFSX(传送帧同步信号)BCLKR(接收参考时钟) BDR(接收数据)和BFSR(接收帧同步信号) 在与FPS200 的SPI 接口互联时DSP 处理器采用主方式FPS 的SPI 采用从方式连接如图3-3所示

图3-3

(2)DSP 存储空间扩展

由于 DSP 本身所带的数据存储器只有16kB 的DARAM程序存储器也只有4kB 的ROM 我们所采集的一幅原始指纹图像就有75kB 再加上指纹处理所需的数据空间以及运行和存储程序所需的程序空间芯片上所带空间无法符合使用要求必须扩展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在该模块板上扩展了512k 16bits 的Flash 芯片用于存储指纹处理程序和指纹特征模板此外还扩展了512k 16bits 的SRAM 芯片用于运行指纹处理程序提供保存采集到的指纹图像以及程序运行过程中所需的临时数据所需空间Flash 与SRAM 的D[0..15]以及A[0..14]总线直接与DSP 的Data[0..15]以及Add[0..14]相连另外的/WE /OE /CE 和A[15..18]等信号线的控制信号将通过CPLD 产生相应的译码信号如图所示CPLD 所产生的译码逻辑将在后面加以说明由于DSP 的数据寻址空间只有64 16bits 在对数据空间操作时DSP 的地址线A16-A19 将处理高阻状态,因此无法直接对512k 16bits 的数据空间进行操作将128k 16bits的SRAM 划分给数据空间将剩下的384k 16bits 的SRAM和全部512k 16bits 的Flash 划分给程序存储空间DSP 在对数据空间操作时当标志位OVLY 为1 时系统把低32kB的寻址空间映射到片内DARAM 和ROM 中外部扩展的数据空间若地址在0000h~7FFFh 范围内的则无法操作再把外扩的128k 16bits 的数据空间分成4 页分时影射到8000h~ffffh 的地址空间中即高32kB 的数据空间如图3-4所示。最终数据空间的寻址范围为0000h~ffffh 其中高32k的空间可通过页面切换共4 个页面总共有144kB 的数据空间外部程序间共有896kB 寻址空间为00000h~dffffh

图3-4

(3)扩展串行通信口

DSP 所提供的McBSP 的接口为高速全双工的串口与PC 机所提供的异步串口操作方式不同无法直接相连我们通过一个异步串口收发器Max3111 来实现操作方式的转换该芯片已包含了2 个RS322 电平转换器这样就不再需要MAX232 进行电平转换利用DSP 的McBSP0 端口与MAX3111 互联DSP 的发送时钟信号(BCLKX0) 作为MAX3111 的串行时钟输入发送帧同步脉冲信号(BFSX0)作为MAX3111 的片选信号(CS) BDX0 与DIN 连接作为发送数据线BDR0 与DOUT 连接作为接收数据线MAX3111的TX 与T1IN 连接RX 与R1OUT 连接以便利用其片内的转换器实现UART 到RS-232 电平的转换MAX3111 的中断信号(IRQ)与DSP 的外部中断相连连线如图3-5 所示

图3-5

(4)其他电路设计

除以上功能模块外再就如下几点作简要说明整个模块板采用+5V 单一电源供电经电源调整模块TPS767D318 输出+3.3V 与1.8V 电压模块板中所有芯片均采用3.3V 电压DSP 的核心电压采用1.8V板中通过IO 口HD0 和HD1 扩展了两个功能按钮两个均采用低电平触发方式两个按钮连线通过或门功能产生一个中断信号连接DSP 的/INT2 管脚使用中断方法对该两个按钮进行编程模块板中提供了一个10 芯JTAG 接口用于对CPLD 芯片进行编程板中还提供了一个14 芯的JTAG接口用以对DSP 进行调试模块板中使用3 组调线分别连到DSP 的CLKMD1CLKMD2 和CLKMD3 管脚用于设置DSP 的倍频的倍数。其电路图分别如下所示

图3-6电源电路

图3-7时钟电路

图3-8 JTAG电路

图3-9复位电路

2.2.软件设计

识别过程及软件实现;逻辑功能实现;CPLD 译码电路功能实现

我们通过EPM3032ACPLD 芯片实现对存储器芯片和键盘按钮进行控制键盘按键按钮信号通过一个与运算产生中断信号Flash 及SRAM 的读信号通过DSP 的/MSTRB 与R/W 信号进行或运算得到Flash 及SRAM 的写信号通过DSP的R/W 信号的非运算后再与/MSTRB 进行或运算得到在选中程序存储器时片选信Flash 和SRAM 芯片的片选信号由A19 产生Flash 以及SRAM的地址线A[15..18]直接由DSP的地址线Addr[15..18] 但是要禁止用户访问程序空间的高128kB 的空间即发e0000h-fffffh 的地址空间在用户选中数据存储空间时在用户访问高32kB 的数据空间时通过分时换页方式提供给用户这时系统通过DSP 中HD5 以及HD6 产生换页信号通过Altera 公司的Quartus II 系统利用CPLD 的JTAG 接口对EPM3032A 进行编程以下是采用AHDL 硬件描述语言对CPLD 逻辑功能的说明

begin

% 产生键盘中断信号 %

DSP_INT2= KEY1 and KEY2;

% 产生Flash 和SRAM 的读信号 %

FLASH_SRAM_OE =

DSP_MSTRB or (not DSP_RW) ;

%产生Flash 和SRAM 的写信号 %

FLASH_SRAM_WE =

DSP_MSTRB or DSP_RW;

if (not DSP_DS) and DSP_A15 then

% 产生SRAM 的片选信号 %

SRAM_CE = DSP_DS ;

% 产生SRAM 的选页信号 %

SRAM_A15 = DSP_HD5 ;

SRAM_A16 = DSP_HD6 ;

SRAM_A17 = not DSP_DS ;

SRAM_A18 = not DSP_DS ;

end if;

if not DSP_PS then

% 产生SRAM 的片选信号 %

SRAM_CE = not DSP_A19;

% 产生FLASH 的片选信号 %

FLASH_CE = DSP_A19 ;

% 产生Flash 的地址信号 %

FLASH_A15 = DSP_A15 ;

FLASH_A16 = DSP_A16 ;

FLASH_A17 = DSP_A17 ;

FLASH_A18 = DSP_A18 ;

% 产生SRAM 的地址信号 %

SRAM_A15 = DSP_A15;

SRAM_A16 = DSP_A16;

SRAM_A17 = DSP_A17;

SRAM_A18 = DSP_A18;

% 禁止访问SRAM 的高128KB 的地址空间 %

if DSP_A17 and DSP_A18 and

(not DSP_PS) then

SRAM_CE = not DSP_PS;

end if;

end if;

end;

为兼容不同的应用系统VC5402 共提供了5 种不同的引导方法

(1) 主机接口HPI 自举引导方式需执行的程序代码通过HPI由外部主处理器加载至片内存储器中

(2) 8 位并行EEPROM 自举引导方式

(3) 8 位或16 位并行自举引导方式自举引导程序通过外部并行接口总线读取存放于数据存储空间中的自举表自举表的内容包括欲加载的各段代码各代码段长度各代码段存放的目标地址程序入口地址以及其他配置信息

(4) 8 位或16 位标准串行自举引导方式

(5) 8 位或16 位I/O 口自举引导方式我们采用了第3 种引导方式即16 位并行自举引

导模块中将DSP 设置为微控制器工作方式(即将MP/MC 引脚置高) 这样DSP 复位后程序就从外部Flash 的FF80H 地址开始运行在FF80H 处有一条跳转到Init 程序的指令这样便开始运行用户自己编写的Init 程序我们所编写Init 程序主要完成程序搬运和模块板初始化过程程序搬运过程就是将存放在Flash 中用户程序搬运到利用SRAM 所扩展的程序空间初始化过程就是完成对整个模块板的硬件初始化最后在初始化结束后从用户程序的起始处开始执行等待用户的中断操作或指纹检测中断或串口通信中断或小键盘中断。

图3-10

系统主要程序流程图如图3-10所示。系统上电时,TMS320Vc5402通过总线操作对FPS200

进行设置,然后进入指纹图像采集阶段。在该阶段TMS320VC5402处于空闲状态,CPLD占用数据总线,将数据直接存储到图像RAM中。采集完一帧指纹图像后由CPLD通知DSP进入数据处理阶段。在该阶段TMS320VC5402先将图像RAM中的数据分块户ROM中,然后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特征点提取等运算。最后通过USB将结果输出给上位机。上位机调出指纹数据库,并将提取的结果与采集的指纹数据进行比对,判断采集的指纹是否与库中指纹匹配,最后给出结论。

指纹识别系统

指纹识别系统 1.1 指纹识别系统原理 指纹识别系统的组成原理。如图1-1所示。图中的学习模块负责采集用户指纹数据,对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这些指纹的特征,作为将来的比对模板存人数据库。而识别模块则负责采集和处理指纹图像,在提取特征后与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进行比对,然后判断是否匹配.得出结论。整个系统的核心就是图像处理、特征提取以及指纹比对。 图1-1 1.2 指纹采集与指纹图像处理方法 目前,主要的指纹采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光学采集器;另一种是用半导体传感器。光学采集器采集指纹是通过把手指沾上油墨后按在白纸上,然后用摄像机把图像转换为电信号。光学采集受外界干扰小、采集精度较高,但是数据量较大,因此处理时问较长。而对于半导体传感器来说,手指的温度、湿度对其测量结果有影响,但是数据量不大,处理比较方便。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半导体传感器的成本低、体积小、方便集成等优点逐步体现,它已逐步代替光学采集器。指纹鉴定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指纹图像的采集阶段,也就是指纹模板的录A阶段。为了初步确定图像预处理方法,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指纹传感器获得的图像的尺寸和质量。根据不同的指纹传感器,我们设计不同的方案进行图像采集,并将从各个图中提出特征点储存到数据库中,来产生“活模板”,为后面的指纹鉴定做准备。 指纹图像处理是整个指纹识别过程的核心。常见的指纹图像处理包括滤波增强、二值化、细化、提取特征点四个步骤。在采集指纹图像的过程中,由于采集环境,皮肤表面的性质,采集设备的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采集的图像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从而影响了采集图像的质量。所以实际的指纹图像首先通过一个滤波增强来改善图像的质量,恢复

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密码锁设计

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锁系统设计 作者姓名:XX 专业班级:测控技术和仪器2009060101 指导教师:XX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安全防盗系统面临极大的挑战。生物识别技术的蓬勃发展,让人们对于安防系统的设计有了另一种灵感,指纹锁应运而生。可供二次开发的指纹模块已经解决了指纹图像的处理问题,如何实现这种技术的实际应用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设计利用单片机对指纹模块的控制实现了这种技术的应用。设计以指纹传感器对指纹图像的采集为基础,通过单片机控制指纹模块实现对指纹图像的组合处理,系统的各项具体功能皆建立在相应的指纹图像的组合处理基础之上,系统主要实现了指纹模板的录入以及指纹匹配功能。 关键词:指纹识别技术;指纹锁;系统设计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of Electronic lock based o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security system faced with great challenges.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people have another kind of inspiration to design the lock,Fingerprint lock arises at the very historical moment. The fingerprint module for secondary development has solved the problem of image processing, The remaining problem is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technology in practice. This design has realized the application, which mainly based on the control from MCU to the module of fingerprint. The foundation of this design is fingerprint collection, Through the control from MCU to the module can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image processing,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image processing can realize the various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 The mainly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include the landing and matching of fingerprint template . Keywords: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Fingerprint lock;System design

基于单片机指纹识别系统设计

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指纹识别 功能简述: 1)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设计程序可以实现根据指纹的大小、形状等特征,识别出不同的指纹。 2)利用按键标志当前指纹识别的状态,例如录入状态,识别状态,清楚状态;利用液晶1602能够显示当前指纹识别的状态信息。 3)利用继电器,对当前信息的判断,例如提醒当前指纹识别错误;利用蜂鸣器和LED等提醒当前指纹识别是否正确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指纹识别中的基本概念…………………………………1.2 指纹识别的发展前景………………………………………1.3、指纹识别课题设计的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方案选择……………………………………………… 2.1 系统原理图设计……………………………………………2.2方案说明……………………………………………………… 2.3 方案比较……………………………………………………2.4 方案选择………………………………………………………第三章硬件设计………………………………………………3.1 AT89C52单片机设计……………………………………… 3.2 电源电路设计………………………………………………3.3 按键控制部分电路…………………………………………3.4 LED指示灯电路………………………………………… 3.5 蜂鸣器电路……………………………………………… 3.6 指纹传感器模块………………………………………… 第四章软件程序设计…………………………………………. 4.1程序流程图………………………………………………… 4.2程序…………………………………………………………. 第五章调试…………………………………………………… 5.1硬件调试……………………………………………………. 5.2软件调试……………………………………………………

(完整版)第二章指纹识别的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指纹识别的原理和方法 指纹识别的采集及其参数[15] 指纹具有惟一性(随身携带、难以复制、人人不同、指指相异)。根据指纹学理论,将两人指纹分别匹配上12个特征时的相同几率仅为1/1050。指纹还具有终身基本不变的相对稳定性。指纹在胎儿六个月时已完全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尽管人的指纹在外形大小、纹线粗细上会有变化,局部纹线之间也可能出现新细线特征,但从总体上看,同一手指的指纹纹线类型、细节特征的总体布局等无明显变化。指纹的这些特点为身份鉴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指纹识别过程可以分为4个步骤:采集指纹图像、提取特征、保存数据和比对。通过指纹读取设备读取到人体指纹的图像,取到指纹图像之后,要对原始图像进行初步的处理,使之更清晰。指纹辨识软件建立指纹的数字表示特征数据,软件从指纹上找到被称为“节点”(minutiae)的特征点,这些数据(通常称为模板),保存为1K大小的记录。最后,通过计算机模糊比较的方法,把两个指纹的模板进行比较,计算出它们的相似程度,最终得到两个指纹的匹配结果。 2.2.1指纹图像的采集[16][17][18] 指纹采集模式主要分为“离线式”和“在线式”两种。所谓“离线式”就是指在指纹采集时,利用某些中间介质(如油墨和纸张)来获取指纹图像,在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图像数字化输入计算机,它属于非实时采集。目前“离线式”采集方式在大多数场合已经消失。所谓“在线式”是通过与计算机联机的先进指纹传感器的专用指纹采集设备,将真实的人体指纹直接变成数字图像数据,实时传输给计算机。 基于指纹传感器的“在线式”实时采集设备以其操作简单、实时性强、采集效率高、图像质量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自动指纹识别领域。 指纹传感器是采集指纹的装置,是一切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的必备设备,从原理上,目前见到的指纹传感器分下面3类: (1)光学录入

指纹识别系统(文献综述)

指纹识别方法的综述 摘 要: 对在指纹的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指纹分类、指纹的匹配过程中的方向图、滤波器、神经网络等关 键性原理和技术做了详细的说明,并对在各个过程中用到的方法做了进一步的比较,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越性。 0 引 言 自动指纹识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利用计算机取代人工来进行指纹识别的一种方法。近年 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低价位指纹采集仪的出现以及高可靠算法的实现,更使得自动指纹识 别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正在成为国内外学术 界和商业界的热点。相对于其他生物特征鉴别技术例如语音识别及虹膜识别,指纹识别具有许多独到 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已经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身份认证技术,有着十分 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将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主流。 1 指纹取像 图 1 是一个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FIS(Automate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的简单流程。 → → → ↓ ↑ ———— 将一个人的指纹采集下来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是指纹自动识别的首要步骤。指纹图像的获取主要利用设备取像,方便实用,比较适合AFIS 。利用设备取像的主要方法又利用光学设备、晶体传感器和超声波来进行。光学取像设备是根据光的全反射原理来设计的。晶体传感器取像是根据谷线和脊线皮肤与传感器之间距离不同而产生的电容不同来设计的。超声波设备取像也是采用光波来取像,但由于超声波波长较短,抗干扰能力较强,所以成像的质量非常好。 2 图像的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提取指纹,总会给指纹图像带来各种噪声。预处理的目的就是去除图像中的噪 音,把它变成一幅清晰的点线图,以便于提取正确的指纹特征。预处理是指纹自动识别过程的第一步, 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指纹识别的效果。常用的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Image Preprocessing and Feature Ex 2 t raction) 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方向图计算、图像滤波、二值化、细化、提取特征和后处理。当然这些步骤 可以根据系统和应用的具体情况再进行适当变化。文献[ 1 ]提出了基于脊线跟踪的方法能够指纹取像 图像预处理 特征提取 指纹识别 数据库管理

基于FPGA的指纹识别系统设计

基于FPGA的指纹识别系统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 设计背景 生物识别技术是利用人的胜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技术, 人的指纹就是生物特征之一。此外, 生物特征还包括虹膜、视网膜、声音和脸部热谱图等。指纹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中最为成熟的, 其唯一性、稳定性, 一直都被视为身份鉴别的可靠手段之一。 由于最早的指纹识别技术仅仅依靠人工对比,工作效率低下、比对正确率低、对比对人员的要求高,从而使得指纹识别技术无法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及其运算速度的迅速提高,使指纹对比鉴定的应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用计算机管理指纹数据库,极大提高了指纹对比的速度,同时由于计算机比对算法的不断改进提高,使指纹比对误识率已降到了10 - 6 以下,不仅可以满足刑侦方面的需要,而且迅速进入了更多的应用领域。 随着光学技术和光学仪器加工工艺的进步,各种采集指纹图案进行身份认证的系统和设备中需要配备的高清晰、无畸变光学采集仪也达到了很高水平,确保可以生成高质量的指纹图像。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提高和计算机小型化的进展,使采用微机甚至单片机也可以进行指纹对比运算成为可能。现代电子集成制造技术使得我们可以生产出相当小的指纹图像读取设备和指纹识别模块。其成本下降得也很快,大大加快了指纹识别技术的推广速度。 同时人们对消费类产品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小型化,并且对可携带设备的安全性要求也与日俱增。传统的PC、MCU、或者DSP的处理平台移动性比较差,体积比较大,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设计一套体积比较小、速度更快的嵌入式指纹识别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 而本设计正是为了这一目的,选用具有高集成度、低功耗、短开发周期的FPGA来完成此项设计,以实现系统的ASIC为研究背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本系统采用xilinx公司Spartan 3E系列FPGA作为核心控制器件,这款器件采

指纹识别的原理和方法

指纹识别的原理和方法 一、概述 指纹识别的背景知识 我们手掌及其手指、脚、脚趾内侧表面的皮肤凸凹不平产生的纹路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这些纹路的存在增加了皮肤表面的摩擦力,使得我们能够用手来抓起重物。人们也注意到,包括指纹在内的这些皮肤的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是唯一的。依靠这种唯一性,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对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较,就可以验证他的真实身份。这种依靠人体的身体特征来进行身份验证的技术称为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 目前,从实用的角度看,指纹识别技术是优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鉴别方法。这是因为指纹各不相同、终生基本不变的特点已经得到公认。 最早的指纹识别系统应用与警方的犯罪嫌疑人的侦破,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这为指纹身份识别的研究和实践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特别是现在的指纹识别系统已达到操作方便、准确可靠、价格适中的阶段,正快速的应用于民用市场。 指纹识别系统通过特殊的光电转换设备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活体指纹进行采集、分析和比对,可以迅速、准确地鉴别出个人身份。 系统一般主要包括对指纹图像采集、指纹图像处理、特征提取、特征值的比对与匹配等过程。现代电子集成制造技术使得指纹图像读取和处理设备小型化,同时飞速发展的个人计算机运算速度提供了在微机甚至单片机上可以进行指纹比对运算的可能,而优秀的指纹处理和比对算法保证了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指纹自动识别技术正在从科幻小说和好莱坞电影中走入我们实际生活中,就在今天,您不必随身携带那一串钥匙,只需手指一按,门就会打开;也不必记住那烦人的密码,利用指纹就可以提款、计算机登录等等。 指纹识别技术主要涉及四个功能:读取指纹图像、提取特征、保存数据和比对。 在一开始,通过指纹读取设备读取到人体指纹的图像,取到指纹图像之后,要对原始图像进行初步的处理,使之更清晰。 接下来,指纹辨识软件建立指纹的数字表示——特征数据,一种单方向的转换,可以从指纹转换成特征数据但不能从特征数据转换成为指纹,而两枚不同的指纹不会产生相同的特征数据。软件从指纹上找到被称为―节点‖(minutiae)的数据点,也就是那些指纹纹路的分叉、终止或打圈处的坐标位置,这些点同时具有七种以上的唯一性特征。因为通常手指上平均具有70个节点,所以这种方法会产生大约490个数据。 有的算法把节点和方向信息组合产生了更多的数据,这些方向信息表明了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也有的算法还处理整幅指纹图像。总之,这些数据,通常称为模板,保存为1K大小的记录。无论它们是怎样组成的,至今仍然没一流种模板的标准,也没一流种公布的抽象算法,而是各个厂商自行其是。 最后,通过计算机模糊比较的方法,把两个指纹的模板进行比较,计算出它们的相似程度,最终得到两个指纹的匹配结果。 指纹识别的原理和方法 二. 取得指纹图象 1.取象设备原理 取像设备分成两类:光学、硅晶体传感器和其他。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51单片机的指纹识别

随着现代化各种科学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各种身份认证和各种密码认证,还有对各种设备配备钥匙,对保险柜安装防盗系统等等,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促使传统的安全系统的抵御能力越来越薄弱。因此,生物特征识别应用而生,开始走进我们身边的各种安全系统,指纹识别作为生物特征识别的一个典型应用已经得到很广泛的应用和认可,指纹特征具有唯一性,是每个人终生不变的特征之一,并且各个人的各个指纹都不一样。本系统采用89C52RC单片机作为主芯片,通过与指纹识别模块FM-180之间通过串口通信方式的通信,采用液晶12864作为显示器,加上简单的外围电路,如按键输入、LED灯报警电路、蜂鸣器电路,最后通过编写软件和制作硬件,实现一个可以通过单片机对指纹的录入,识别,删除等功能操作的指纹识别系统。 关键词指纹识别系统;单片机89C52;液晶12864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 variety of new technologies, in everyday life, we need a variety of authentication and a variety of password authentication, as well as a variety of devices with keys for the safe installation of security systems, etc., social progres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security system resilience increasingly weak. Thus, biometric applications, born around us began to enter various security systems, biometric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s a typical application has been very widely used and recognized, unique fingerprint characteristics, life is not for everyone one variable characteristics, and each person's fingerprints are not the same individual. The system uses 89C52RC microcontroller as the main chip, it passes between the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odule FM-180 serial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ommunication method by us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s 12864, plus simple peripheral circuits, such as key input, LED light alarm circuit, buzzer circuit, and finally through the preparation and production of software, hardware, you can implement a microcontroller on the fingerprint input, recognition, and delete functions operat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Key words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SCM 89C52;LCD 12864

指纹识别系统(文献综述)

指纹识别方法的综述 摘要 : 对在指纹的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指纹分类、指纹的匹配过程中的方向图、滤波器、神经网络等关 键性原理和技术做了详细的说明, 并对在各个过程中用到的方法做了进一步的比较, 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越性。 0引言 自动指纹识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利用计算机取代人工来进行指纹识别的一种方法。 近年 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低价位指纹采集仪的出现以及高可靠算法的实现,更使得自动指纹识 别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正在成为国 内外学术 界和商业界的热点。相对于其他生物特征鉴别技术例如语音识别及虹膜识别, 指纹识别具有许多独到 的优点 ,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已经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身份认证技术 有着十分 广泛的应用前景, 是将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主流。 , 1指纹取像 图1 是一个自动指纹识别系统 AFIS(Automate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的简单流程。 指纹取像→ 图像预处理 → 特征提取 → 指纹识别 ↓↑ 数据库管理———— 将一个人的指纹采集下来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是指纹自动识别的首要步骤。指纹图像的获取主要利用设备取像,方便实用 , 比较适合 AFIS 。利用设备取像的主要方法又利用光学设备、晶 体传感器和超声波来进行。光学取像设备是根据光的全反射原理来设计的。晶体传感器取像是根据谷线和脊线皮肤与传感器之间距离不同而产生的电容不同来设计的。超声波设备取像也是采用光波来取像,但由于超声波波长较短,抗干扰能力较强,所以成像的质量非常好。 2图像的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提取指纹 ,总会给指纹图像带来各种噪声。预处理的目的就是去除图像中的 噪 音,把它变成一幅清晰的点线图 ,以便于提取正确的指纹特征。预处理是指纹自动识别过程的第 一步 , 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指纹识别的效果。常用的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Image Preprocessing and Feature Ex2 t raction) 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方向图计算、图像滤波、二值化、细化、提取特征和后处理。 当然这些步骤 可以根据系统和应用的具体情况再进行适当变化。文献[ 1 ] 提出了基于脊线跟踪的方法能够

基于MATLAB的指纹识别系统(开题报告)

重庆工商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 2006级1班课题名称:基于MATLAB的指纹图像预处理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起止时间: XX年XX 月XX 日~ XX 月XX日(共XX周) 学生姓名:XX 学号:XX 指导教师: XX 报告日期: XX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3-1

1.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 1、指纹识别及其优点。人手的指纹即为手指皮肤上的花纹, 它是人的一种生物特征。该特征具有独特的性质, 其花纹的细节由细微纹点和纹脊的起点、终点、分叉、结合等组成。正是这些无穷无尽的细节特征组合构成了指纹 10, 几乎为零, 这就构成了指纹的第一大特的唯一性。事实上, 甚至包括双胞胎, 世界上两个指纹相同的几率<1/9 点。指纹特征的另外几大特点是: 不变性——即指纹的图案永远不会改变; 与主体永不分离性——即指纹不存在丢失、遗忘、被窃取的可能; 指纹的使用比起其它证卡来说更快捷、安全、准确、无干扰, 可实现快速登录注册, 系统兼容性好, 也就是说可以独立或者通过联网构成系统且很容易并入各类证卡和定义识别系统中。因此, 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广(除化学家和矿工外均能鉴定)。 2、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发展现状。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是集计算机、网络、光电技术、图像处理、智能卡、数据库技术等于一体的综合高技术。目前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是采用先进的光电识别办法采集一个指纹信息, 并把它变成可以和已由计算机处理过的暗码相比对的代码。这些代码都经过加密处理, 然后经独特的相关算法进行识别判断, 在算法上有的采用是一个指纹的全部图案, 而有的是指纹的特殊细节。 目前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已具有如下特点:(1) 可靠性: 采用独特的容错技术, 既使指纹有破坏, 即指纹不全或指纹随时间有自然的变化时也不影响正确识别。(2) 快捷性: 大多数系统鉴别时间仅需1~3s, 登录注册一个新客户只需1m in 的时间。(3) 灵活性: 一个指纹信息的代码可以压缩到几十个字节到几百个字节, 因此可以存放在一个磁条上或者一张两维条码卡上或者IC 卡上, 甚至几个指纹代码可以存在一张智能卡上。当然, 成千上万的代码可以存放在局域或网络化数据库中, 这样, 代码可以沿网络迅速传输, 因而可以灵活的构成各类系统, 即可以独立使用或集成到一个大范围的出入口控制或者安全处理系统如证卡存档识别系统中。( 4) 可接受性: 一个因素是目前的系统具有高性能; 另一个因素是目前的系统设计已考虑到人类工程学设计, 因而易被用户接受。(5) 安全性: 所有个人代码都经过了特殊加密, 通过所存储的代码不可能复原原指纹, 彻底避免了指纹的冒用, 因此既使证卡丢失, 也不存在安全问题。(6) 方便性: 目前出现的各类指纹识别系统一般外观设计精巧、结实, 采用了精密独特的光电系统, 具有LD 或全程液晶提示, 备有多种安装模式。(7) 兼容性: 可以与现有的各类系统兼容, 可实现全自动化的识别。(8) 实时性: 可实现完整的跟踪、实时报警功能。正是由于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具有如上特点的指纹识别技术, 因此以此为基础的个人识别技术, 即证卡、代码、指纹的综合动态模式组合, 将可以对不同的应用场所提供不同的安全等级。 3、市场前景。自动指纹识别系统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众所周知, 指纹识别最早是在罪犯鉴别中应用, 它对于提高侦破手段、震慑罪犯、打击刑事犯罪成为强有力的武器并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目前的了解,A F IS 的其它适用场所为: 政府各类机要部门(例如档案馆(室)、机要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生产重地、机场、军事要地(例如基地、仓库)、重要军事装备或关键设备的启动控制、银行金库、金融系统、代保管库、博物馆、珍宝馆、高级住宅、高级宾馆等重要门禁或入口控制、汽车门锁等。除此之外, 另一大潜在应用前景是: 自动取款机(A TM )、信用卡、驾驶执照、身份证、医疗健康卡、移民登记、计算机系统安全、机械登记等方面。1、指纹锁,指纹锁可以装在门里、车内、保险箱柜的内部, 外面无锁眼, 从而避免了撬锁, 可广泛用于金库、保安、银行、出纳、自动门、百叶门、保险柜、电控装置等门禁系统中。2,指纹卡,国际上偷盗使用卡和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 仅1995 年英国因此损失8 千万英镑, 法国损失3100 万英镑, 目前我国信用卡用户已达2~ 3 千万, 利用信用卡犯罪我国也在呈不断上升趋势。我国政府打算用10 年左右的时间, 在全国400 多个城市的3亿人中推广信用卡, 预计发行量将达到2 亿张。目前我国IC 卡年产量已达6 千万张, 生产能力已达1 亿张, 全世界到2000 年IC 卡的总需求超过38 亿张, 我国需求量为年均2 千万张。目前, 国内各种磁卡、IC 卡系统已十分普遍。例如: 大庆市1996 年已拥有医疗保险IC 卡80 万张, 全国联网的200 电话磁卡已有上百万用户。由于指纹识别技术的诸多优点, 可以预料, 一方面指纹卡将会在一切需要验证身份的场所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应用领域将会进一步拓宽; 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的推动, 指纹识别技术也会不断提高, 在其识别可靠性、速度、成本等方面进一步朝实用化迈进。我们期待着指纹识别这一高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应有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软件工程毕业设计_基于指纹识别的考勤管理系统

河北农业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基于指纹识别的考勤管理系统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应用中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的人事考勤管理势在必行。并且随着企业员工的增加,企业的考勤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规范的考勤管理是企业提高管理效益的重要保证,而传统的人工管理存在着效率低,不易统计,成本高和易出错等弊端,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传动的人工考勤管理数据化,建立一个高效率,无差错的考勤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实现“公正考勤,高效薪资”,使企业的管理水平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开发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现状,然后重点阐述利用VC++、Sql Server 2000采用“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地应用开发”的策略开发指纹考勤管理系统的过程。包括设计与实现环节,并且通过测试分析总结出该系统的功能特点。 本系统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员工基本信息管理:包括对员工基本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以及查询。2.员工排班的管理:该模块用户对员工每天的上班请况进行安排。3.员工考勤管理模块:包括对员工上班下班进行签到。4.员工考勤统计查询模块:包括对员工考勤情况进行统计和详细的查询。总之该系统通过简单的操作界面,实现了方便的录入数据,形成了一个快捷的查询、签到管理系统。 关键字:考勤管理、排班管理、VC++、Sql Server 20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computer application in enterprise, personnel attendance management be imperative using the computer.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enterprise staff, attendanc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ex. Attendance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enterprises to improv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the traditional manual management has low efficiency, difficult to statistics, the high cost and error prone and other defects,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enterpris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tificial attendance management data transmis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icient, error-free attendance management system, can effectively help enterprises to realize "fair attendance, high salaries", mak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enterprises will get to a new leve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and the status of the system, and then focuses on the use of VC++, Sql Server 2000 using a "top-down in the overall planning, bottom-up strategy development of fingerprint attendance management system of Shangdi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Including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spects, and summarized by test and analysis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This system mainly completes the following functions, 1 basic employe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cluding the staff basic information to add, delete, modify and query. 2 employee scheduling management module: the user to employees working every day to arrange it. 3 staff attendance management module: including the staff work attendance. 4 staff attendance statistics query module: includes statistical and detailed inquiry on staff attendance. The system through a simple interface, realizes convenient data entry, forming a fast query, attendance management system.

指纹识别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生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机器视觉的模式识别研究 学号:012006008619 姓名:刘昌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肖鹏 院(系):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选题背景与论文综述 1、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企业横向课题。 2、课题目的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印刷品质量检测系统,在印刷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尤

其是以单张成品为对象的图像检测系统,相对于在线式检测系统,有着对所有工序进行把关,对多种产品均可检测的优势。 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往往都要用到模式识别技术。不论是图像配准阶段的配准特征判断,还是检测后期对缺陷的识别与分类,都要求系统有着稳定和高效的图像模式识别算法。本课题将针对这一技术进行研究。 本课题以指纹识别问题为对象,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图像模式识别算法。通过算法实现指纹识别过程中涉及的若干图像处理过程,比如图像的预处理,特征点的识别和选取,以及特征点比较和判断。通过积累和分析实验数据,改进算法,以提高算法的识别成功率。 3、课题背景与意义 3.1指纹识别技术的背景 我们手掌及其手指、脚、脚趾内侧表面的皮肤凸凹不平产生的纹路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这些纹路的存在增加了皮肤表面的摩擦力,使得我们能够用手来抓起重物。人们也注意到,包括指纹在内的这些皮肤的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是唯一的。依靠这种唯一性,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对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较,就可以验证他的真实身份。这种依靠人体的身体特征来进行身份验证的技术称为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 目前,从实用的角度看,指纹识别技术是优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鉴别方法。这是因为指纹各不相同、终生基本不变的特点已经得到公认。 最早的指纹识别系统应用与警方的犯罪嫌疑人的侦破,已经有 30多年的历史,这为指纹身份识别的研究和实践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特别是现在的指纹识别系统已达到操作方便、准确可靠、价格适中的阶段,正逐步应用于民用市场。 指纹识别系统通过特殊的光电转换设备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活体指纹 进行采集、分析和比对,可以迅速、准确地鉴别出个人身份。系统一般主要包括对指纹图像采集、指纹图像处理、特征提取、特征值的比对与匹配等过程。现代电子集成制造技术使得指纹图像读取和处理设备小型化,同时飞速发展的个人计算机运算速度提供了在微机甚至单片机上可以进行指纹比对运算的可能,而优秀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在侦查中的应用(1)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在侦查中的应用 作者:张宝清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公安系统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于侦查工作而言,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查找比对指纹的方法,提高了指纹查询比对的效率与质量,快速准确地为破获各类案件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侦察方向的确定提供线索。本文将就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在侦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字:指纹识别、自动、效率、侦查、准确 指纹识别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模式识别系统,包括指纹图像获取、处理、特征提取和比对等模块。通过专门的指纹采集仪可以采集活体指纹图像。目前,指纹采集仪主要有活体光学式、电容式和压感式。对于分辨率和采集面积等技术指标,公安行业已经形成了国际和国内标准,但其他还缺少统一标准。可以通过扫描仪、数字相机等获取指纹图像。 一、指纹数据库的建立 1、扩大违法犯罪嫌疑人指纹卡收集范围,建立高质量的指纹数据库。指纹采集工作是整个工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必须全警动员,全员采集,切实将十指指纹的采集工作列入一项日常业务工作并落到实处。在尽可能多采集指纹的基础上,严把指纹采集质量关,十指捺印指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现场指纹查询的速度、准确度及查中几率。因此,各级公安机关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将指纹信息的搜集作为民警目标考核的一项标准,使每个民警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自觉地搜集指纹信息,确保指纹采集的数量。业务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搞好捺印技术培训,确保指纹的捺印质量。 2、提高现场指纹的提取率和质量,保证质量、最大限度地入库现场指纹是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发挥破案作用的首要条件,勘查人员必须提高现场指纹的提取率和质量。做到随时收集随时入库,并要充分利用所有具有鉴定条件的现场指纹。 二、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由于每次捺印的方位不完全一样,着力点不同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变形,又存在大量模糊指纹,如何正确提取特征和实现正确匹配,是指纹识别技术的关键。指纹识别技术涉及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数学形态学、小波分析等众多学科。

指纹识别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摘要:本文拟在提出一种可以区分protocol指纹识别的方法,用帧描述指纹识别代替建立帧系统获得主机信息与系统配对从而分辨出主机操作系统的类别。实验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辨别操作系统,这一方法比其他例如nmap 和xprobe的系统更为隐秘。 关键词:传输控制)协议/ 协议指纹识别操作系统 辨别远程主机的操作系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了解主机操作系统可以分析和获取一些信息,例如记忆管理,CPU的类型。这些信息对于计算机网络的攻击与防御非常重要。 主要的辨别是通过TCP/IP指纹识别来完成的。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的定制他们自己的协议栈都通过以下的RFC。这种情况导致一个实例,每个协议栈会有细节上的不同。这些不同的细节就是所知道的使辨别操作系统称为可能的指纹识别。 Nmap、Queso在传输层里使用指纹。他们将特殊数据包发送到目标并分析返回的数据包,在指纹库中寻找配对的指纹,以便得到的结果。指纹库中的信息受指定的探测信息的影响.很难区分类似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98/2000/xp)Xprobe主要是利用ICMP协议,这是利用五种包来识别操作系统。它能够提供的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确实是操作系统的概率。主要不足是它过分依赖ICMP协议议定书。 SYNSCAN是在应用协议中与目标主机联系时,使用的一些典型的指纹识别方法。指纹库对在这个领域有限制。 Ring,Ttbit查明操作系统所使用TCP / IP 的性能特点。因为这种性能受网络环境极大。其结果往往是不完全确定的。 文献分析资料中的行动而获得的拦截(如一些同步的要求,一个封闭的端口如何响应连接请求)。虽然这种方式是有效,它在少数特定操作系统区分 上述的各种系统,都没有完整的描述指纹系统,引起他们进行分辨的主要是依靠部分的TCP/IP。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简绍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它们都被吓跑的方式来描述指纹的OS integrallty ,造成诉讼程序的确定只能依靠部分TCP / IP协议。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它是指纹操作系统,是通过利用科技来获取一些信息,获取的信息的一些技术,查明操作系统。 第二章我们提出一些基本的方法的概念,第三章用帧技术来提出描述和匹配协定指纹,第四章,是完成这种方法的算法,第五部分,利用实验来验证他的有效有效性并分析结果最后第六部分是总结全文,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毕业设计“指纹识别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指纹识别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来源课题类型DY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 指纹识别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①现代指纹识别起源于16世纪后期: 1788年,J.Mayer首次著文指出了指纹的两个重要特性:唯一性、稳定性。 1823年,J.Purkinie首次把指纹纹形分成9类。 1880年,Henry Fauldpl在《Nature》上发表论文,第一次科学的提出了指纹的独立性和唯一性,使得指纹作为一种更为有效的鉴别方法而得到采用。 1889年,E.R.Henry提出基于指纹细节特征识别(Minutia。Based)理论,奠定了现代指纹学的基础。 1892年,Francis Galton对指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著书《FingerPrint》首次系统的阐述了指纹学,完善的确立了一整套指纹识别的方法,使指纹识别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逐步兴起,计算机技术开始进入指纹识别领域,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FIS(Automatic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在法律实施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在许多国家开始展开。80年代,随着个人电脑与光学扫描技术的革新,指纹采集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从而使指纹识别在其他领域获得应用。 指纹识别技术在过去的30年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但是目前AFIS仍是国内外模式识别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外很多国家都有专门机构或公司从事该技术的研究,其中美国的研究水平居于世界最前沿,如Identix、EastShore,DigitalPersona、Veridicom等公司都有成熟的指纹识别产品。 虽然我国对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核心技术方面与国外的差距不是很大。国内的西安青松公司、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等公司和学校的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部分研究成果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在应用技术上特别是硬件采集技术上,国内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如指纹采集芯片,国际上几大厂商几乎垄断了国内的市场。另外,在指纹识别应用系统的开发上,国内厂商尚缺乏开发大型实用系统的经验。 当今社会,各个国家加快了指纹识别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注重向系统的低成本、小型化和系列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推广,一些发达国家已在银行金库、博物馆、高级宾馆等处的入口管理中进行应用,同时也开始向家庭安防领域辐射,即将成为一种实用的现代化的家庭出入口控制系统。 ②指纹识别的核心技术: 日常称呼的指纹识别技术其实包括“指纹采集技术”和“指纹识别技术“,后者即人们常说的“指纹算法技术”。 在指纹识别算法的研究方向上主要是基于图像的识别算法和基于特征的识别算法这两种。 基于图像的识别算法认为,指纹图像的频域和空域信息可以用来唯一表示并识别不同的指纹。它是一种使用全局信息进行识别的方法,例如使用指纹图像的Fourier频谱来表示和识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