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比较溢流阀

1分析比较溢流阀
1分析比较溢流阀

1分析比较溢流阀、减压阀和顺序阀的作用和差别?

作用:(1)溢流阀:保持系统压力恒定;在系统中作安全阀用,在系统工作时,溢流阀处于关闭状态,对系统起过载保护作用。

(2)减压阀是出口压力低于进口压力,用于保证出口压力为定值,使进出口压力差保持为定值,使进出口压力间保持一定的比例。

(3)顺序阀是以系统压力为信号使执行元件顺序动作;它与溢流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出口压力不接油箱而是通向某一个压力油路;阀口常闭。 差别(1)溢流阀:阀口常闭;出油口一般直接接回油箱。

(2)减压阀:阀口常开;出油口与减压回路相连。 (3)顺序阀:阀口常闭;出油口与负载油路相连。

3 什么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产生困油现象有何危害?如何消除困油现象?

液压泵工作时,在吸、压油腔之间形成一个闭死容积,该容积的大小随着传动轴的旋转发生变化,导致压力冲击和气蚀的现象称为困油现象。

当闭死容积由大变小时,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闭死容积内的液体受挤压,压力急剧升高,使轴和轴承受到很大的冲击载荷,同时增加了功率损失,并使油液发热,引起振动和噪声;当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使闭死容积形成局部真空。溶解于液体中的空气便被析出而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进入吸油腔,并被带到压油腔,产生气蚀现象,引起振动和噪声。

为了消除困油现象,可在齿轮泵的侧板上开设卸荷槽。 3减小齿轮泵径向力的措施有哪些?

1)合理选择齿宽和齿顶圆直径;2)缩小压油腔尺寸

3)将压油腔扩大到接近吸油腔侧;4)将吸油腔扩大到接近压油腔侧;5)液压平衡法,在过渡区开设两个平衡油槽,分别与低、高压腔相通。 4 定性地说明双作用叶片泵轴承上的受力情况。

由于两个吸油窗口和两个压油窗口都是对称布置的,所以作用在转子上的径向液压力是相互平衡的,轴承上径向力小。

2.试比较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说明各自的特点? 1)双作用叶片泵二次吸油、二次压油;

单作用叶片泵一次吸油,一次压油; 2)双作用叶片泵定量泵;单作用叶片泵变量泵; 3)双作用叶片泵平衡式叶片泵;单作用叶片泵径向力不平衡; 4) 双作用叶片泵定子为过渡曲线;单作用叶片泵定子内表面为园形。 5) 双作用叶片泵叶片数为偶数;单作用叶片泵叶片数为奇数。 5 将温度为20C 气体绝热压缩到温度为300C ,求压缩后的气体压力。 解:由绝热过程状态参数的关系

1.4 1.41122p V p V =

由质量守恒定律: 1122V V ρρ=

得:

11.4

212121V p V p ρρ??

== ???

再由气体状态方程: p RT ρ= 222

111

p T p T ρρ= 因此压缩后的气体压力

1.4 1.4

1.41

1.41

22112733000.103MP 1.0595MP 27320T p p a a T --??+??==?= ? ?

+????

6 在变量泵-定量马达回路中,已知变量泵转速1500/min p n r =,排量max 8/p V mL r =,定量马达排量

10/M V mL r =,安全阀调整压力54010Pa Y p =?,设泵和马达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

0.95pV pm MV Mm ηηηη====,试求:

1)马达转速1000/min M n r =时泵的排量;

2)马达负载转矩8N m M T =?时马达的转速M n ; 3)泵的最大输出功率。

解:1)由马达转速 p M V p p p V M V

M M V M M

M

M

q V n q n V V V ηηηη===

得马达转速1000/min M n r =时泵的排量

100010

/15000.950.95

p MV p p pV MV M MV M M M p M

M

M

p pV MV

q V n q n V n V mL r V V V n ηηηη

ηη?====

=

??

疏水阀系统的设计基础知识

疏水阀系统的设计基础知识█疏水阀不允许串联使用,必要时可以并联使用。 █多台用汽设备不能共用一只疏水阀,以防短路。 █疏水阀入口管 ■疏水阀的入口管应设在用汽设备的最低点。对于蒸汽管道的疏水,应在管道底部设置一集液包,由集液包至疏水阀。集液包管径一般比主管径小两级,但最大不超过DN250。 ■从凝结水出口至疏水阀入口管段应尽可能短,且使凝结水自然流下进入疏水阀。对于热静力型疏水阀要留有1m长管段,不设绝热层。在寒冷环境中,如果由于停车或间断操作而有冻结危险,或在需要对人身采取保护的情况下,凝结水管可适当设绝热层或防护层。 ■疏水阀一般都带有过滤器。如果不带者,应在阀前安装过滤器,过滤器的滤网为网孔加∮7~1.0mm的不锈钢丝网,过滤面积不得小于管道截面积的2~3倍。 ■对于凝结水回收的系统,疏水阀前要设置切断阀和排污阀,排污阀一般设在凝结水出口管的最低点,除特别必要外,一般不设旁路。 ■从用汽设备到疏水阀这段管道,沿流向应有4%的坡度,尽量少用弯头。管道的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所选定容量的疏水阀的公称直径,以免形成汽阻或加大阻力,降低疏水阀的排水能力。 ■疏水阀安装的位置一般都比用汽设备的凝结水出口低。必要时,在采取防止积水和防止汽锁措施后,才能将疏水阀安装在比凝结水出口高的位置上,如图5.0.3—1所示。在蒸汽管的低点设置返水接头,靠它的作用把凝结水吸上来。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立管内被隔离的蒸汽迅速凝结,防止汽锁,便于凝结水顺利吸升,立管的尺寸宜小一级或用带散热片的管子作立管。亦可将加热管末端做成U型并密封,虹吸管下端插入U型管底,虹吸管上部设置疏水阀,如图5.0.3—2所示。注意:返水接头后立管(吸升凝结水的高度)一般以600mm左右为宜。如果需要进一步提高,可用2段或3段组合,高度可达600mm~1000mm。返水接头会使管内的空气排放受阻,因此要尽量避免使用及使用过高的吸升高度。

浮阀塔设计示例

浮阀塔设计示例 设计条件 拟建一浮阀塔用以分离某种液体混合物,决定采用F1型浮阀(重阀),试按下述条件进行浮阀塔的设计计算。 V s = 1.27m3/s;液相流量L s = 0.01m3/s; ρV = 3.62kg/m3;液相密度ρL = 734kg/m3; σ= 16.3mN/m,平均操作压强p = 1.013×105Pa。 设计计算过程 (一)塔径 u一般为最大允许气速u F的0.6~0.8倍 u=(0.6~0.8)u F C可由史密斯关联图查得,液气动能参数为: H T =0.6m,板上液层高度h L =0.083m,图中的参变量值H T-h L=0.6-0.083 =0.517m。根据以上数值由图可得液相表面张力为20mN/m时的负荷系数C20 =0.1。由所给出的工艺条件校正得:

取安全系数为0.7,则适宜空塔速度为: D = 1.4m; 在0.6~0.8范围间,合适。 (二)溢流装置 1)降液管尺寸 l w=0.7D,即l w/D=0.7,由弓形降液管的结构参数图查得:A f/A T=0.09,W d/D=0.15 因此:弓形降液管所占面积:A f=0.09×1.54=0.139(m2) 弓形降液管宽度:W d=0.15×1.4=0.21(m2) 5s,合适。

2)溢流堰尺寸 由以上设计数据可求出: l w =0.7×1.4=0.98m 采用平直堰,堰上液层高度可依下式计算,式中E 近似取1,即 溢流堰高:h w =h L -h ow =0.083-0.033=0.05m u 0′= 0.228m/s ; 降液管底隙高度: 浮阀数及排列方式: 1)浮阀数 初取阀孔动能因数F 0 = 11,阀孔气速为: 每层塔板上浮阀个数 : (个) 2)浮阀的排列 按所设定的尺寸画出塔板,并在塔板的鼓泡区内依排列方式进行试排,确定出实际的阀孔数。 W d = 0.21m ,选取无效边缘区宽区 W C = 0.05m 、破沫区宽度W S =0.075m ,由下

平衡阀调试方法

平衡阀调试手册欧文托普阀门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欧文托普静态平衡阀介绍 静态平衡阀亦称手动平衡阀,数字锁定平衡阀,它的作用对象是系统的阻力,能够将新的水量按照设计计算的比例平衡分配,各支路同时按比例增减,仍然满足当前气候需要下的部分负荷的流量需求,起到平衡输配的作用。 手动平衡阀的作用对象是系统的阻力,基本功能:消除环路剩余压头限定环路 水流量。 手动平衡阀与普通截止阀区别在于,调节对象,手动平衡阀调节对象是系统的阻力,而普通截止阀主要调节阀前、阀后起关断作用的,它们阀门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平衡阀理论流量特性为等百分比(近似)特性,当阀权度30-50%,实际为 线性流量特性。 1、手动截止阀特性曲线; 2、线性特性[阀实际工作曲线、阀权度0.2] 3、线性特性曲线; 4、等百分比特曲线; 手动平衡阀与普通截止阀不同之外还在于有开度指示、开度锁定装置及阀体上有两个测压口。在管网平衡调试时,用软管将被调试的平衡阀测压口与专用欧文托普的流量测量计算机或压差测量仪连接,仪表能显示出流经阀门流量值或压降值,进而可计算出阀 门的实际流量。

平衡阀测量流量原理:从流体力学观点看,平衡阀相当于一个局部阻力可以改变的节流元件,以压缩液体为例,由流量方程式可得: Q=K v·△P?(1-1) Q—流经平衡阀的流量(m3/h) K v—阀门系数 △P?—阀前、阀后压差(kg./cm2)平衡阀每一个开度值都对应于一个K v值,即阀门系数K v由开度而定。通过试验台实测可以获得不同开度下对应的阀门系数。于是,只需在现场测出压差,根据公式(1-1),就可以计算出流量Q,平衡阀便可以作为定量调节流量的节流部件了。 平衡阀特性: ①流量特性线性好。这一特性对方便准确地调整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②有清晰、准确的阀门开度指示。开度指示在阀柄侧部,更人性的设计,使检 测、调试更方便。 ③平衡调试后,阀门锁定功能使开度值不能随便地被变更。无关人员不能随便开大阀门开度。如果管网环路需要检修,仍可以关闭平衡阀,待修复后开启阀门原 设定位置为止。 ④平衡阀阀体上有两个测压口,在管网平衡调试时,用软管与欧文托普的专用流量测量计算机或压差测量仪连接,能由计算机显示出流量值及计算出该阀门的实 际流量。

溢流阀设计与计算

一、Y-63 溢流阀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溢流阀是利用溢流作用来调节油路压力的。当油路压力升高到某一规定值,溢流阀便打开,将压力溢流去一部分,使压力保持在规定的值。 溢流阀按结构形式可以分为直动式与先导式两类。 Y-63是先导式溢流阀。该型号溢流阀的主阀芯是圆柱滑阀式,加工装配比较方便。但与锥阀式主阀芯的溢流阀相比,由于主阀芯两端的受压面积相等,使阀的灵敏度较低;为了减少主阀的泄漏量,阀口处有一封油段h ,使动作反应较慢。所以画法式主阀芯的溢流阀动态性能差,一般用于中低液压系统。 主要用途: 1,用于保持液压系统压了恒定,称为定压阀 2,用于液压系统过载,称为安全阀 3,用作卸荷阀 4,实现远程调压 5,实现高低压多级控制 溢流阀工作原理:在油路没有达到溢流阀调定的压力时,导阀、主阀在各自的弹簧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各腔压力相等。当油路压力升到接近调定的压力时,导阀被推开,便有小量油液通过节流孔、导阀阀口、主阀阀芯的中心孔从油口流出。这样,由于节流孔中有油液通过,便自啊主阀芯活塞上下腔产生压力差,给主阀芯造成一个向上的推力。但此力不够克服主阀弹簧的预压缩力,因此主阀还不能打开。当油路压力继续升高,导阀开口量加大,通过节流口的流量加大,主阀芯上下腔压力差增大,便可克服主阀弹簧力和阀芯摩擦力,使主阀芯打开。压力油便通过主阀阀口,从出油口溢流。 二、设计 Y-63溢流阀,设计要求如下: 1.额定压力 a p g MP =3.6 2.额定流量 min 63L Q g = 3.调压范围 ()a p MP =3.6~2.31 4.启闭特性

开启压力 []a p Q MP =61 闭合压力 []Mp p Q 51'= 溢 流 量 []min 63.0L Q = 5.卸荷压力 []Mp p X 04.01≤ 6.内泄流量 []min 0015.0L q nx ≤ 一、主要结构尺寸的初步确定 (1)进油口直径d 由额定流量和允许流速来决定 v Q d g π4= s m 7-s m 6 v Q g 允许流速额定流量 得14.93mm d =故取 15.00mm d = (2) 主阀芯直径 1d 经验取 ()d 82.0~5.0d 1= mm mm 24.12d 47.71≤≤ 取mm 00.11d 1= (3)主阀芯与阀套的配合长度L 由公式()05.1~6.0D L = (4) 主阀芯活塞直径0D 经验取()10d 2.31.6D ~= 取mm 00.22D 0= (5) 节流孔直径0d ,长度0l 按经验取()000d 197l 2mm 0.8d ~~== 取8mm l 1.00mm d 00==(静态特性计算对选定的0d 和0l 进行适当的调整) (6) 导阀芯的半锥角α 按经验取020=α (7) 导阀座的孔径2d 和6d d d 1d 0l 0D α 2 d 6 d 1D 1S h

比例溢流阀使用情况说明1

比例溢流阀使用问题说明 至上海海斯模设备有限公司大连办事处: 您好,我司于2011年1月28日于贵公司购买了比例电磁溢流阀,合同编号是:HEBTY-L-110128HSM-X 现已到货的比例电磁溢流阀型号数量如下: AGMZO-TERS-PS-20/315/I 比例电磁溢流啊1件 AGMZO-TERS-PS-32/315/I 比例电磁溢流啊3件现在这批到货的阀已于2011年11月20日开始调试使用。在加载运行过程中贵公司的32通径比例电磁溢流阀出现如下问题:比例电磁溢流阀加载情况是从0~16MPa ,设备做长时间加载试验,但并不是始终在16MPa,属于分阶段反复加载试验,在设备运行了大概4个小时的时候,比例阀出现了加载到10MPa或者稍高一点就有(1~ 2)MPa的压力跳动。而且还伴随压力上不去的情况。然后我司更换了备用(同批次同等型号)的比例电磁溢流阀。同样是经过了大概相同的时间后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其间我现场工作人员也有对阀进行了简单的清洗,安装后也是出现了大概相同的情况。后来我司工作人员从其他设备拆卸下来已使用过的没有问题的比例溢流阀(2010年我司制造的XX-4设备,此溢流阀也是阿托斯的相同型号比例溢流阀,但是订货批次不同)更换上后,运行过程中一切正常。已经超过10个小时。 综上所述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压力跳动是由于比例溢流阀造成的,我们的设备现在正处于试验的紧要关头,并且很快要进 1

行为期300小时的不停机加载试验。所以恳请贵司尽快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到我处把问题解决。况且我公司明年还有xx-15、xx-20即将投产。如果此事解决不好的话肯定对贵公司的信用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我司明年的订货问题。 哈尔滨一麟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11.12.25

YF3-10L 溢流阀的制造

第1章绪论 液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虽然历史较短,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液压设备能传递很大的力或力矩,单位功率重量轻,结构尺寸小,在同等功率下,其重量的尺寸仅为直流电机的10%~20%左右;反应速度快、准、稳;又能在大范围内方便地实现无级变速;易实现功率放大;易进行过载保护;能自动润滑,寿命长,制造成本较低。因此,世界各国均已广泛地应用在锻压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农业机械、船舶交通、铁道车辆和飞机、坦克、导弹、火箭、雷达等国防工业中。 液压传动设备一般由四大元件组成,即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液压阀;辅助元件——油箱、蓄能器等。 液压阀的功用是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油流方向,压力和流量;实现执行元件的设计动作以控制、实施整个液压系统及设备的全部工作功能。 1.1 液压技术的发展历史 液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虽然历史较短,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液压设备能传递很大的力或力矩,单位功率重量轻,结构尺寸小,在同等功率下,其重量的尺寸仅为直流电机的10%~20%左右;反应速度快、准、稳;又能在大范围内方便地实现无级变速;易实现功率放大;易进行过载保护;能自动润滑,寿命长,制造成本较低。因此,世界各国均已广泛地应用在锻压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农业机械、船舶交通、铁道车辆和飞机、坦克、导弹、火箭、雷达等国防工业中。 液压传动设备一般由四大元件组成,即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液压阀;辅助元件——油箱、蓄能器等。 液压阀的功用是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油流方向,压力和流量;实现执行元件的设计动作以控制、实施整个液压系统及设备的全部工作功能。 1.2 我国液压阀技术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液压工业及液压阀的制造,起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期间,由于机床制造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50年代初期,上海机床厂、天津液压件厂仿造了苏联的各类低压泵、阀。 随后,以广州机床研究所为主,在引进消化国外中低压元件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公称压力为2.5MPa和6.3MPa的中低压液压阀系统(简称广州型),并迅速投入大批量生产。

疏水器的设计计算

疏水器的设计计算 1、1 O1 Y9 G6 I( Q0 V' S: I& v 疏水器的选型应根据系统压力,温度、流量等情况确定:脉冲式宜用于压力较高的工艺设备 上;钟型浮子式、可调热胀式、可调恒温式等疏水器宜用于流量较大的地方;热动力式、可 调双金属片式宜用于流量较小的地方;恒温式仅用于低压蒸汽系统上。" r2 C- h/ w2 m$ V0 @, p3 _( h 2、8 c9 f _6 v( ^% w% o2 e6 q7 }! _ 疏水器的理论排出凝结水量,应由生产厂家提供,但当缺乏必要的技术数据时可按下式计算: 0 [: k1 F( Y; e3 u. n9 F s$ } G=0.1Apd2(△p)0.5 式中:G----疏水器排水量(Kg/h),按阀门直径和压差而定; 3 f; u0 }! L. M$ ^. p Ap---排水系数,按阀门直径和压差而定; d-----疏水器的排水阀门孔直径(mm);" l5 S: l' y0 s5 y △2 a' w6 n6 U3 [ L$ p p=p1-p2---疏水器前后的压力差(kpa); 3、6 u4 r) Y4 z) y. Z 考虑到实际运行时的负荷和压力的变化,启动时低压大负荷的情况、设备需要速热等情况, 疏水器的排水设计能力应大于理论排水量,疏水器设计排水量按下式计算:+ x+ Y- K4 C' L6 _" T! ^ : f- ]0 n5 L7 y/ W- j f% j/ n Gsh=KG 式中:Gsh-------疏水器设计排水量(Kg/h); G------理论排水量(Kg/h);9 z8 M9 b* v2 S' Z5 a; |! j K------选择疏水器的倍率,按下表采用; 疏水器选择倍率K值 系统使用情况K系统使用情况K 采暖P≥100Kpa P〈100Kpa 2-3 4 淋浴 单独换热器 多喷头 2 4 热风P≥200Kpa P〈200Kpa 2 3 生产 一般换热器 大容量、常间歇、 速加热 3 4 4、! @$ D4 A, i; o7 Q | 凝结水通过疏水器后的剩余压力,可以把凝结水提升一定的高度,应按下式计算:hz=P2-P3-Pz/0.001ρg 式中:P1-----疏水器前的压力(kpa);; e3 Q8 d/ R$ X& u0 |* ] 暖风机,P1=0.95P; 散热器集中回水时,P1=0.7P; 末端泄水,P1=0.7P; % |3 f; z% P7 i. d7 b: K! F 分汽缸和蒸汽管道中途泄水,P1=P;/ e! _ S+ P+ W! t+ W e @2 q

年生产2.9万吨丙烯精馏浮阀塔结构设计的设计书

年产2.9万吨丙烯精馏浮阀塔结构设计的设计方案 第一部分工艺计算 设计方案 本设计任务为分离丙烯混合物,在常压操作的连续精馏塔分离丙-丙烯混合液:已知塔底的生产能力为丙烯3.6万吨/年,进料组成为0.50(苯的质量分率),要求塔顶馏出液的组成为0.98,塔底釜液的组成为0.02。 对于二元混合物分离采用连续精馏流程,设计中进料为冷夜进料,将原料液通过泵送入精馏塔,塔顶上升蒸汽采用全冷凝器冷凝,冷凝液一部分回流至塔,其余部分经产品冷却器冷却送至储罐。该物系属易分离物系,最小回流比小,故操作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2倍。塔釜采用间接加热,塔底产品冷却后送至储罐。 1.1原始数据 年产量:2.9万吨丙烯 料液初温:25~35℃ 料液浓度: 50%(丙质量分率) 塔底产品浓度: 98%(丙烯质量分率) 塔顶苯质量分率不低于 97% 每年实际生产天数:330天(一年中有一个月检修) 精馏塔塔顶压强:4 kpa(表压) 冷却水温度:30℃ 饱和水蒸汽压力:2.5kgf/cm2(表压) 设备型式:浮阀塔 =45㎏/㎡,地质:地震烈度7级,土质为Ⅱ类场地土,气厂址:地区(基本风压:q 温:-20~40℃)

1.2选取塔基本参数 40.0=苯F x 60.0x F =甲苯 98.0y D =苯 02.0y F =甲苯 03.0x W =苯 97.0x W =甲苯 1.3确定最小回流比 1.3.1 汽液平衡关系及平衡数据 表1-1 常压下苯—甲苯的汽液平衡组成 1.3.2 求回流比 (1)M 苯=78.11 kg/mol, M 甲苯=92.13kg/mol 苯摩尔分率:XF=(50/78.11)/(50/78.11+50/92.13)=0.5412 XD=(97/78.11)/(97/78.11+3/92.13)=0.9744 XW=(2/78.11)/(2/78.11+98/92.13)=0.0235 表1-1 常压下丙烯的汽液平衡组成

SEPD_0205-2001_疏水阀配管设计规定

设计标准 SEPD 0205-2001 实施日期2001年月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疏水阀配管设计规定 第 1 页共 6 页 目次 1 总则 2 疏水阀的布置和安装 3 疏水阀入口管道的设计 4 疏水阀出口管道的设计 1 总则 1.1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内蒸汽加热设备或蒸汽管道的疏水阀的配管设计。 2 疏水阀的布置和安装 2.1蒸汽加热设备或蒸汽管道的疏水阀设置点 2.1.1蒸汽管道的末端、最低点或立管的下端、蒸汽伴热管的末端应设疏水阀。对较长距离蒸汽输送管道,在装置内宜每隔50m设一个疏水阀,在装置外宜每隔80m设一个疏水阀,当蒸汽管道跨越道路时,应在跨越前的低点设疏水阀。 2.1.2蒸汽系统的减压阀前应设疏水阀、调节阀组前应设疏水阀。 2.1.3汽水分离器及蒸汽加热设备等的低点应设疏水阀。 2.1.4经常处于热备用状态的设备进汽管的最低点应设疏水阀。 2.1.5蒸汽透平机、蒸汽泵的蒸汽进汽管的入口切断阀前应设疏水阀。 2.1.6蒸汽分配管的底部、扩容器的底部、水平安装的波型补偿器波峰的底部和直立安装的П型补偿器上升管底部应设疏水阀。 2.1.7 其他可能积存蒸汽凝水的部位均应设疏水阀。 2.2疏水阀安装一般规定

2.2.1疏水阀安装示意图见图2.2.1-1、图2.2.1-2。 2.2.2每个蒸汽加热设备应单独设疏水阀,不能共用一个疏水阀。 2.2.3不同压力的蒸汽系统必须单独设凝水回收管网。当凝水中含油或其他化学品时,不能排入凝水回收系统。 2.2.4当凝水量超过单个疏水阀的最大排水量时,可用相同型式的疏水阀并联对称安装。 2.2.5疏水阀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和检修。 2.2.6疏水阀组一般不设旁通管。如工艺有特殊要求设置旁通管时,按工艺要求进行设计。旁通管可与疏水阀平行布置,也可以布置在疏水阀的上方,但要留有足够的检修空间。 2.2.7每根蒸汽伴热管末端设一个疏水阀。 2.2.8除特殊要求外,疏水阀组管道应保温。 2.2.9采用螺纹连接的疏水阀,应安装活接头。 2.2.10安装疏水阀时,其阀体上的指示箭头必须与凝水流向一致。 2.2.11蒸汽管道、蒸汽凝水管道均应考虑热应力和补偿。 2.3不同类型疏水阀的安装要求 2.3.1热动力型圆盘式疏水阀安装位置可水平安装或直立安装。 2.3.2热动力型脉冲式疏水阀一般安装在水平管道上,阀盖朝上。 2.3.3机械型浮球式疏水阀必须水平安装。配管设计时应不影响阀盖、管塞拆卸。长期停止使用时,要及时排出凝水,关闭疏水阀前后阀门。安装在室外应采取防冻措施。 2.3.4 热静力型双金属片式(恒温型)疏水阀安装位置可水平安装或直立安装。疏水阀本身不需保温。 2.3.5钟型浮子式(倒吊桶)疏水阀必须水平安装。启动前先充水或打开疏水阀入口阀,待凝水充满后再开疏水阀出口阀。长期停止使用时,要及时排出凝水,关闭疏水阀前后阀门。安装在室外应采取防冻措施。 3 疏水阀入口管道的设计

(整理)atos比例溢流阀.

Atos比例溢流阀 协会的发展进程;精诚团结,真诚协作,提升会员单位的知名度,更好的为会员服务”的协会工作重心引导下,在各理事单位的协会支持下,顺利走过了大半年。其活动进展情况良好。他还说“中国阀门行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四川省阀门行业的发展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但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残酷,希望协会企业尽早做出本企业的发展规划,稳步发展!”同时,秘书处汇报了2010年1—9月份经费收支情况;讨论了2011年度协会活动计划(草案);讨论了协会章程的修改草案,并一致同意提交下一届会员大会讨论。 会议中,与会代表对申请加入省阀门协会的四川村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新都区锦江锻压机械厂的申请,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最后一致通过吸收这两家单位为新会员单位。 会议就协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怎样更多更好的为会员服务及阀门企业怎样提高其自身的素质和产品的结构水平进行了探讨;交流了企业2010年度1——9月份生产经验和发展目标。代表们就省阀门协会章程的修改;组织川内阀门企业的走访、调研;企业之间的交流学习;新产品开发、高水品的管理层次、产品结构的定位等,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期间,全体代表参观了东道主四川省洪雅英集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厂区,观看了该公司的宣传片,对该公司的现状和发展给予了客观的评价。 减压阀>>比例式减压阀>>比例式减压阀 产品名 称: 比例式减压阀 产品型 号: Y43X 产品口 径: DN25-200 产品压 力: 1.6-6.4Mpa 产品材 质: 铸钢、不锈钢、合金钢等 产品概括:生产标准:国家标准GB、机械标准JB、化工标准HG、美标API、ANSI、德标DIN、日本JIS、JPI、英标BS生产。阀体材质:铜、铸铁、铸钢、碳钢、WCB、WC6、WC9、20#、25#、锻钢、A105、F11、F22、不锈钢、304、304L、316、316L、铬钼钢、低温钢、钛合金钢等。工作压力1.0Mpa-50.0Mpa。工作温度:-196℃-650℃。连接方式:内螺纹、外螺纹、法兰、焊接、对焊、承插焊、卡套、卡箍。驱动方式:手动、气动、液动、电动。

液压基本回路简答与计算题

简答题与计算题 1、 简述回油节流阀调速回路与进油节流阀调速回路的不同点。 2、 一夹紧油路如图所示,若溢流阀的调整压力p 1=5MPa ,减压阀的调整压力p 2=2.5MPa , 试分析夹紧缸活塞空载时A ,B 两点的压力各为多少?减压阀的阀芯处于什么状态?夹紧时活塞停止运动后,A,B 两点压力又各为多少?减压阀阀芯又处于什么状态? 3、如图7-2所示液压回路,两个液压缸的几何尺寸相同,无杆腔活塞面积皆为 24m 1020-?=A ,两缸支承的重物分别为N 70001=W ,N 40002=W ,溢流阀调定压力MPa 5=v p 。两缸的工作顺序为:液压缸1先运动,当液压缸1上升到顶端位置后液压缸2再向上运动;在液压缸2运动时,要求液压缸1保持在顶端位置。试确定顺序阀的调整压力。

4、如图7-4所示液压回路,已知溢流阀的调定压力MPa 5y =p ,顺序阀的调定压力MPa 3x =p ,液压缸1活塞的有效面积241m 1050-?=A ,负载kN 10L =F 。若管路压力损失忽略不计,当两换向阀处于图示位置时,试求: (1) 液压缸活塞运动时A,B 两点的压力A p 、B p ; 图7—4 (2) 液压缸活塞运动到终端后,A 、B 两点的压力; (3) 当负载kN 20L =F ,A 、B 两点的压力。 5、如图7-5所示液压系统,两液压缸有效面积2221m 101-?==A A ,液压缸1负载 N 35000L =F ,液压缸2运动时负载为零。溢流阀、顺序阀和减压阀的调整压力分别为4MPa 、3MPa 和2MPa 若不计摩擦阻力、惯性力和管路损失,确定下列三种工况下A 、B 、C 点的压力。 (1)液压泵启动后,两换向阀处于中位时; (2)换向阀电磁线圈1Y A 通电,液压缸l 活塞运动时及活塞运动到终端后; (3)换向阀电磁线圈1Y A 断电,2Y A 通电,液压缸2活塞运动时及碰到固定挡块时。

凝结水疏水系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凝结水疏水系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论文作者:徐文忠亓玉栋姜作校发表时间:2004年11月18日 摘要:本文对凝结水疏水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疏水管路设计疏水器初选疏水能力校核 1 前言 在以蒸汽为热媒的换热系统的设计中,疏水系统的合理设计对换热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对本市部分换热站进行了调查,发现换热系统达不到设计出力的状况非常普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疏水系统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其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疏水系统疏水能力的不足。疏水系统疏水能力的不足,将引起凝结水在换热器内积存水位升高,从而导致蒸汽凝结换热面积的减少和凝水过冷换热面积的增加。由于蒸汽凝结换热面的换热系数远大于凝水过冷换热面的换热系数,故必将导致换热器换热能力的大幅度下降。那么,在 换热系统设计中应考虑哪些因素才能保证凝结水由疏水系统顺利及时地排出呢?下面就这个问题,结合笔者本人的工程实践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设计者参考。 2 疏水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1 疏水管路的设计 在疏水管路中,冷凝水的流动现象有满管过冷态单相流动、满管汽水乳状混合流动、满管汽水分层两相流动等,各种流动现象产生的条件也不相同。进行疏水管路的设计,首先要搞清凝水在疏水管路各段中的状态,然后根据相应的流动模型,选择与之相应的管路设计的计算方法。分析如下; (1)满管过冷态单相流动 在换热器中凝结水过冷度较大时,尽管凝水在管路中压力不断降低,凝水过冷度不断减小,但凝水

流至疏水管路末端时仍存在一定过冷度。在这种情况下,疏水管路中凝水的流动即为满管过冷态单相流动。 如图1所示,设计状态下换热设备人口蒸汽压力为Po,疏水器阀前凝水压力为P1,阀后凝水压力为P2,凝水箱内凝水压力为P3,换热设备出口凝水温度为t1,P3对应的饱和温度为ts。在疏水管路保温良好的条件下,可近似认为疏水管路上各处温度均为t1。此时,若存在tg>h,则管道内凝水将一直处于过冷状态,为满管过冷态单相流动。 对于满管过冷态单相流动,应按单相流动的计算公式或相应图表进行疏水管路的设计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参见文献。 (2)满管汽水乳状混合两相流动 当换热器中冷凝水的过冷度较小,疏水管路中水流速较大时,随着流体阻力损失的增大,流体压力越来越小,以至在疏水管路中的某一截面处,冷凝水将达到饱和状态。在其后的管路中,由于凝水的流速较高,将出现满管的汽水乳状混合两相流动。 对于满管汽水乳状混合两相流动,应按均相流动模型的计算公式或图表进行疏水管路的设计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参见文献. (3)满管汽水分层两相流动 当换热器中冷凝水的过冷度较小,疏水管路中水流速亦较小时,随着流体阻力损失的增大,流体压力越来越小,在疏水管路中的某一截面处,冷凝水将达到饱和状态。在其后的管路中,由于凝水流速较低,将出现汽水分层的两相流动。 对于满管汽水分层两相流动,应按分相流动模型的计算公式或相应图表进行疏水管路的设计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参见文献. 2.2 疏水器的选择 疏水器的合理选择对凝结水及时地从换热器和疏水系统排出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很大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在选择疏水器时,简单地根据疏水管道的管径选择相应管径接口的疏水器。这种作法是不合理的。选择疏水器的最重要的指标应该是其疏水能力,因而疏水器的排水量应作为选择疏水器的依据。 2.2。1 疏水器的初选 如图1所示的疏水系统,设系统的理论排水量为Co,疏水器的设计排水量为G1,疏水器的选择倍率为K,则 G1=K·Go 按设计排水量G1,分别根据上述相应的疏水管路的计算方法,确定出疏水器阀前及阀后压力P1、P2,则 △P=P1-P2 根据△P和G1,结合疏水器样本或产品手册给出的性能参数表,即可初选出疏水器。 2.2.1 选择倍率K的确定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K值的确定对疏水器的选择有很大影响。因而,合理地确定K值对换热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疏水系统减少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确定K值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安全因素:即要考虑换热系统的可调节性。系统的理论计算与实际运行状况总会存在差异,同时运行工况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如提高换热设备出力时,凝水量会相应增加,因而要求疏水器的设计排水能力也相应增加。 (2)使用因素:换热设备在低压力,大荷载的情况下启动,或需要迅速加热用汽设备时,系统的凝结水量将远大于设备正常运行时凝结水量,因而要求疏水器的设计排水能力相应增大。 此外,对间歇工作的疏水器,选择倍率应适当,以避免疏水器间歇频率太大,导致阀孔和阀座很快

浮阀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Ⅱ ——浮阀塔的选型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目录 前言--------------------------------------------------------1设计任务书------------------------------------------------2 设计计算及验算------------------------------------------3 塔板工艺尺寸计算---------------------------------------------3 塔的流体力学验算---------------------------------------------7 塔板负荷性能图------------------------------------------------9 分析与讨论-----------------------------------------------13 结果列表--------------------------------------------------14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拟建一浮阀塔用以分离甲醇—水混合物,决定采用F1型浮阀(重阀),是根据以下条件做出浮阀塔的设计计算。已知条件: 要求: 1.进行塔的工艺计算和验算 2.绘制负荷性能图 3.绘制塔板的结构图 4.将结果列成汇总表

5.分析并讨论 前言 浮阀塔结构简单,有两种结构型式,即条状浮阀和盘式浮阀,它们的操作和性能基本是一致的,只是结构上有区别,其中以盘式浮阀应用最为普遍。盘式浮阀塔板结构,是在带降液装置的塔板上开有许多升气孔,每个孔的上方装有可浮动的盘式阀片。为了控制阀片的浮动范围,在阀片的上方有一个十字型或依靠阀片的三条支腿。前者称十字架型,后者称V型。目前因V型结构简单,因而被广泛使用,当上升蒸汽量变化时,阀片随之升降,使阀片的开度不同,所以塔的工作弹性较大。 浮阀塔总的原则是尽可能多地采用先进的技术,使生产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符合优质、高产、安全、低能耗的原则,具体考虑以下几点。 ⑴满足工艺和操作的要求所设计出来的流程和设备能保证得到质量稳定的产品。设计的流程与设备需要一定的操作弹性,可方便地进行流量和传热量的调节。设置必需的仪表并安装在适宜部位,以便能通过这些仪表来观测和控制生产过程。 ⑵满足经济上的要求要节省热能和电能的消耗,减少设备与基建的费用,回流比对操作费用和设备费用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回流比。设计时应全面考虑,力求总费用尽可能低一些。 ⑶保证生产安全生产中应防止物料的泄露,生产和使用易燃物料车间的电器均应为防爆产品。塔体大都安装在室外,为能抵抗大自然的破坏,塔设备应具有一定刚度和强度。

蒸汽管道疏水设计指导书

蒸汽输送管道的主要目的就是将高质量、且可靠的蒸汽输送到用汽设备。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就必须在恰当的位置设置疏水点,将蒸汽系统中的冷凝水更快,更有效率的排出。 当然,我们不能随心所欲的安装疏水阀,并就此轻易的忘记它们。我们有着规范的设计准则规定它们应该如何安装。为了保证疏水阀能正常稳定的工作,我们必须遵守这些规范来选择疏水点。 蒸汽在主管中的流速比在设备中快很多,有时甚至超过30 m/s。此时如果管道中有冷凝水积存,就会被蒸汽快速带起形成水锤,撞击管道壁和阀门,造成设备损坏甚至人身伤害。因此在设计疏水点的时候也要同样将其列入考虑因素。 接下来的四篇“正确疏水方案”将指导您如何正确和合适的将冷凝水排出蒸汽管道,从而防止系统中产生水锤和空气绑之类的问题。 正确输水方案#1:谨慎选择疏水点位置 即使蒸汽输送管道完全笔直,我们也会推荐每隔30到50米安装一个疏水阀。在提升管和下降管道的底部也同样需要。除此之外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有些冷凝水容易积聚的地方设置一个疏水点能有效防止蒸汽快速将水带起。 在下列情况下需要安装疏水阀: 每隔30到50米

蒸汽管线每隔30到50米应当设置一个疏水点。 在减压阀和控制阀前段 在减压阀和控制阀关闭时,前方管道会积聚冷凝水,因此在它们的前段也应该设置疏水点。快速的排出冷凝水还能防止冷凝水腐蚀它们的阀座。当然,在串联的减压阀之间最好也安装疏水阀,这样就可 以将减压阀之间的冷凝水排出管道。 在可能长时间关闭的手动阀前段 在手动阀前段也同样需要安装疏水阀,当阀长时间关闭后,冷凝水会积存在前方的管道内,当手动打开阀门时,蒸汽会带起冷凝水撞击阀门,造成阀门损坏。同样的,在蒸汽管道末端设置疏水点能有效 提高系统安全性,并提高生产效率。 在提升管或下降管底部 在提升管和下降管的底部,冷凝水会由于重力和管道变向原因积聚,因此在这里我们也需要安装疏水 阀。 正确输水方案#2:对蒸汽管道进行正确的支撑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浮阀塔)

板式连续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分离苯一甲苯系统的板式精馏塔设计 试设计一座分离苯一甲苯系统的板式连续精馏塔,要求原料液的年处理量 为 50000 吨,原料液中苯的含量为 35 %,分离后苯的纯度达到 98 %, 塔底馏出液中苯含量不得高于1% (以上均为质量百分数) 二、操作条件 厂址拟定于天津地区。 设计内容 1. 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流程说明 2. 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3.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4. 塔板数的确定 5. 塔体工艺尺寸的计算 6. 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7. 塔板流体力学验算 8. 绘制塔板负荷性能图 9. 塔顶冷凝器的初算与选型 10. 设备主要连接管直径的确定 11. 全塔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总表 12. 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及主体设备简图 13. 对本设计的评述及相关问题的分析讨论 1. 塔顶压强: 2. 进料热状态: 3. 回流比: 加热蒸气压强: 单板压降: 4 kPa (表压); 101.3 kPa (表压); 塔板类型 浮阀塔板 四、 生产工作日 每年300天,每天 24小时运行。 五、 厂址

一、绪 论 二、设计方案的确定及工艺流程的说明 2.1 设计流程 2.2 设计要求 2.3 设计思路 2.4 设计方案的确定 三、全塔物料衡算 3.2 物料衡算 四、塔板数的确定 4.1 理论板数的求取 4.2 全塔效率实际板层数的求取 五、精馏与 提馏段物性数据及气液负荷的计算 5.1 进料板与塔顶、塔底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 5.4 液相液体表面张力的计算 目录 5.5 塔内各段操作条件和物性数据表 11 六、塔径及塔板结构工艺尺寸的计算 14 6.1塔径的计算 14 6.2塔板主要工艺尺寸计算 15 6.3 塔板布置及浮阀数目与排列 17 5.2 气相平均密度和气相负荷计算 10 5.3 液相平均密度和液相负荷计算 10 11

溢流阀工艺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1章缸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 1.1缸体零件图分析 (1) 1.1.1零件的作用 (1)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 1.1.3确定生产类型 (2) 1.2确定毛坯类型及尺寸 (2) 1.2.1确定毛坯类型 (2) 1.2.2确定毛坯尺寸 (3) 1.2.3毛坯图 (3) 1.3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设计 (4) 1.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4) 1.3.2 制定工艺路线 (5) 1.4 加工机床及工艺设备的选择 (6) 1.4.1 选择机床 (6) 1.4.2 选择刀具及量具 (6) 1.4.3 选择夹具 (6) 1.5 确定每道工序尺寸 (8) 1.6 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 (8) 1.6.1 确定切削用量 (8) 1.6.1.1 工序10(铣右端面至尺寸) (8) 1.6.1.2 工序20 (钻右端平面?16孔) (9) 1.6.1.3 工序30(铰右平面?16孔) (9) 1.6.1.4 工序70 (攻?27螺纹孔) (10) 1.6.1.5 工序90 (钻右平面?4孔) (11) 1.6.2 确定基本时间 (11) 1.6.2.1 工序10(铣右端面至尺寸) (11)

1.6.2.2 工序20 (钻右端平面?16孔) (12) 1.6.2.3 工序30(铰右平面?16孔) (13) 1.6.2.4 工序70 (攻?27螺纹孔) (14) 1.6.2.5 工序90 (钻右平面?4孔) (15) 第2章专用夹具设计 (16) 2.1 确定设计任务 (16) 2.2 夹具设计方法 (16) 2.2.1 夹具类型的确定 (16) 2.2.2 定位方案的确定 (16) 2.2.3 夹紧机构设计 (17) 2.2.4 导向装置设计 (18) 2.2.5 夹具体设计 (18) 2.2.6 绘制夹具体装配图 (19) 2.3 确定夹具技术要求和有关尺寸、公差配合 (20) 2.3.1 技术要求 (20) 2.3.2 夹具装配图应有尺寸及公差 (20) 参考文献 (21)

溢流阀性能试验报告

溢流阀性能实验 (实验类型:验证) XXX XXX XXX 班级:第组共人 姓名: 1.实验目的:了解主溢流阀主要性能指标,学会测定溢流阀静态特性的基本方法,绘制溢流阀启闭特性曲线。 静态特性――指溢流阀在稳态情况下,其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动态特性――指溢流阀被控参数在发生瞬态变化的情况下,其各参数之间的关系。2.实验内容: 测试静态特性 (1)调压范围:溢流阀能正常工作的压力区间,指调压弹簧在规定的范围内调节时,系统压力能平稳的上升或下降,并且压力无突跳或迟滞现象。 (2)压力稳定性:溢流阀在某一定压力值下工作时,不应有尖叫和噪声,而且压力波动越小越好。 (3)启闭特性:包括开启特性和闭合特性曲线。 开启特性是指阀从关闭状态逐渐开启,流经阀的流量和对应的阀前压力之间的关系。 开启压力比――阀在开启过程中,当流经阀的流量为该阀全开启时实际流量的1℅时,所对应的阀前压力与调定压力之比值。 闭合特性是指阀从全开启状态逐渐关闭,流经阀的流量和对应的阀前压力之间的关系。 关闭压力比――阀在关闭过程中,当流经阀的流量为该阀全开启时实际流量的1℅时,所对应的阀前压力与调定压力之比值。 3.实验装置的液压系统原理(按标准符号、比例绘制系统图) 原理关键词:逐级加压慢慢开启(或关闭)测定流量 要点:围绕关键词,结合原理图进行说明。 4.使用仪器、元件明细表

5.实验步骤(按实验过程自己写) 实验数据记录表 6.实验报告 (1)报告分析部分只写文字,不要写计算过程(计算过程放在数据计算处理部分)。 (2)计算过程要写清除,并加适当文字说明。 (3)用坐标纸绘制溢流阀启闭特性曲线(横坐标为压力,纵坐标为流量),并分析实验结果。 (4)被试溢流阀的开启压力、关闭压力的大小与书上描述的有何不同,为什么。 (5)根据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浮阀(F1)塔的设计计算

浮阀(F1)塔的设计计算 板式塔设计中,一般按防止出现过量雾沫夹带液泛的原则,首先确定液泛气速,然后根据它选取一适宜的设计气速来计算所需的塔径。关于液泛气速这一极限值,理论上由悬浮于气流中的液滴的受力平衡关系导出如下:()2 4 6 223f v p V L p u d g d ρπ ξρρπ=- 式中:f u --液泛气速,m/s ; p d --液滴直径,m ; l v ρρ、 --气、液相密度,kg/m 3 ξ ---阻力系数 得: v v l p f g d u ρξρρ.3) (4-= 但实际上,气液两相在塔板接触所形成的液滴直径、阻力系数均 为未知,所以又将这些难以确定的变量和常数合并,使上式变为: V V L f c u ρρρ-= m/s 对于筛板塔、浮阀塔、及泡罩塔,式中的C 值可从Smith 图查得。此图是按液体表面张力20=σN/m 时的经验数据绘出的,若塔内液体表面张力为其他数值时,应在图上查出的C 值后,按下式进行校正: 2.020)20 (σ σ=C C C 20---表面张力为20mN/m 时的C 值,从Smith 图查得; σC --表面张力为σ时的C 值; σ --物系的表面张力,mN/m 。 求出U f 后,按u=(0.6~0.8)U f 确定设计的空塔气速。按下式求出塔径:u V D S π4= Vs —设计条件下的气相流量; D---塔径 u---空塔气速,m/s 。 浮阀塔的设计、计算是在半个多世纪大量的实验、工业化应用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标准化设计。 1、对于浮阀塔,根据四十多种物系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工业实验结果,得出阀孔动能因子F 0与操作状况的关系如下:

先进的液压比例阀测试、调试方法

目录 摘要 (1) 一、前言 (1) 二、比例阀测试、调试技术的背景介绍 (1) 三、比例阀测试、调试系统介绍 (2) 四、比例方向阀试验 (3) 五、结束语 (5) 致谢 (5) 参考文献 (6)

先进的液压比例阀测试、调试方法 【摘要】文章首先对REXROTH公司最新技术生产的液压综合试验台中最具代表意义的液压比例阀的测试方法进行了综合介绍,然后以自编的比例方向阀试验程序为实例对DASYLAB软件的编程方式进行了说明。最后附以比例阀试验的试验结果。 【关键词】液压比例阀;计算机辅助测试 一、前言 上海大众工厂服务科由于液压设备维修的需要,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规划,于1998年10月从德国引进了1台液压元件综合试验台(Universal Test Rig)。这台试验台由德国REXROTH公司生产。它具有对比例阀、比例泵等液压比例元件进行调试、测试等功能。 试验台比例阀试验的最大技术特点在于:对于每一项比例阀试验,虽然系统没有提供现成的试验程序,但用户可以方便地用DASYLAB软件,根据自己的试验要求设计试验程序。因此,试验台功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比例阀测试、调试技术的背景介绍 在液压元件试验技术中,比例阀的试验难度较大,试验手段发展也较快。 在常规元件的试验中,试验工况的变化一般是通过手调实现,工况点是有限的、离散的。试验结果的记录也是通过读表手抄到试验表格中的。 比例阀的试验与常规元件试验不同,它的工况的变化是连续的,试验结果也是连续的,一般通过特性曲线反映试验结果。 常规的比例阀调试、测试过程如下:用信号发生器根据试验要求产生斜波、三角波等控制信号并将其接入比例阀,比例阀发生工况移动。受控的压力、流量等工况参量通过相应传感器记录到X-Y记录仪上。这样就可以得到受控参量(压力,流量等)与控制信号(电流等)之间的反映比例阀性能的特性曲线。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比例阀计算机辅助调试、测试系统开始出现,如由北京理工大学用C++语言开发的宝钢综合液压试验台比例阀测试系统和浙江大学用Turbo C语言开发的杭州液压件厂比例阀测试系统。在这些系统中,都采用“微机+AD/DA采集卡”及相应传感、变换电路组成信号发生和采集的硬件系统,结合编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