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综述教学教材

智能家居综述教学教材
智能家居综述教学教材

智能家居综述

1 概述

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家居生活的影响带来了日常生活的革命性变化,从而诞生了智能家居的概念。80年代末期,由于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保设备通过总线技术进行监视、控制与管理的商用系统,这在美国称为Smart Home,也就是现在智能家居的原型。最初的智能家居主要源自智能建筑行业,主要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把上述三个系统有机结合起来。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技术逐渐向家庭发展,在家庭中应用最多的3C 产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融合协同的趋势日益明显。各终端厂商以此为切入点,纷纷启动了家庭网络和终端互联技术研究,并提出多种智能家居的应用方案。

2 智能家居的发展现状

自从1984 年世界上的第一幢智能建筑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出现以后,智能家居在国外得以快速发展,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先后提出了各种智能家居方案。到目前为止,智能家居系统已经开始应用在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的多个社区家庭,许多国内外的知名企业也开始研究与智能家庭相关的设备和技术。

智能家居从结构角度的变化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变革,从最初的雏形式的智能家居系统,采用了同轴电缆组建网络,只是简单的实现开关物理量的控制的功能;后来变革到相对成熟、多功能、高效的基于总线模式的视频音频通信的模式;再到以中心处理器为核心,融合所有家居系统,实现真正的集中智能化控制;到现如今主流方向的基于物联网技术,模块化选择服务功能的智能家居系统。一共经历了四代的发展,其相关技术也日趋成熟。

而从智能家居系统相关的协议标准来分,目前市场上被认可的主流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X-10系统,它是美国的主流应用系统,是利用电力线来作为构建网络的平台,用来保证数据的相互传递。同时,它采用集中总控制的模式来实现网络各终端的功能,这就使得该系统的操控相对简单、便利。而此系统的最大优点在于无需重新布线,它是利用电力载波技术,使用发射器将信号发出,再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处理后执行相应的操作。这就使得系统在安装工程上不需要为此单独钻孔开槽安装,大大节约了相应的费用和工期。但由于此系统的价格偏于昂贵,且相应的技术还有待提高,如抗干扰性差,通信速度低,所以在国内的推广并不是很成功;EIB系统,这是德国开发的系统,它的设计思路和美国的X-10系统恰好相反,系统各部分数据的交换都是采用总线连接的方式,使用前需要安装好相应的总线系统,并且也是采用中央控制的方式。此系统的最大特点是稳定性及安全性比较高,功能也很强大。但它缺点同样明显,预埋总线的方式不但增加了

安装的复杂度和工期,同样此系统的成本也不低;HBS系统,由日本开发研制的家庭总线技术,由日本的电子工业联合会和无线工程电子协会HBS 标准委员会一同制定,采用以双绞线、同轴电缆为媒质,控制通道最大可达64 节点,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网络层构成的系统。此系统的功能同样非常丰富,可以实现电话与家居电器以及相应的音视频设备的互相连接,达到家居生活全方位的自动化服务。此系统主要用于家电开关以及相关模拟量的控制,也是采用总线模式,其特点是具有较好的抗干扰、快速的反应速度、良好的系统稳定性、成本相对低廉的特点;8X系统,新加坡的8X系统结合了EIB系统和X-10系统的性能优点,在数据交换方面,和EIB系统相同,使用总线方式;而控制方面,与X-10 系统相同,采用集中的控制方式,使得该系统便于扩展,也有很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此系统同样有着类似的缺点,系统的架构复杂,产品的价格高昂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去改进。

在2014年的开始,全球互联网巨头谷歌宣布斥资32亿美元收购了智能家居公司Nestlabs,该交易是谷歌史上规模第二大的一笔收购,仅次于2012年对摩托罗拉的125亿美元收购。分析师认为,Nest专注于恒温控制器和烟雾检测器,不过谷歌将该公司的技术拓展至其它设备也并非遥不可及。家庭自动化是物联网领域的较为重大的机会之一,该收购将进一步推进谷歌的相关战略。

国内的智能家居概念引入及研究都较晚,现在仍然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处于成长期,人们的消费理念也未完全形成,面向对象只是少数高端层次人士的需求。但随着市场的普及和一步步推广,此产业的前景必然非常光明。据统计国内智能家居系统的普及从2000年的不到2万户,到2007年发展到了40万户左右,到2010年已约有70万户。据《2010-2015 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预测,2015 年智能家居市场的规模将达1240 亿元,而在2014 年这一数据仅约为300 亿元。另据英国一份2014 年的研究报告预测,2018 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396 亿元,约占2018 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710 亿美元的32%。

现如今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系统的成本大幅下降,对其的普及有了极大的改善,人们不断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但价格仍是主导消费的主要因素。我国的一些企业开发的智能家居系统已经开始占据着一些市场份额。

有两个比较成熟的厂家已经在推广自己的智能家居系统,首先是海尔的“U-home”系列。它主要以海尔电脑为中心控制处理器,各种网络电器作为其终端设备,移动电话则用来进行日常家居系统的移动控制器,打造“智慧家庭”新概念。此系统技术与微软进行合作,采用Windows Me技术与海尔网络家电结合,并已经成功推出了相关产品,如网络冰箱、网络洗衣机、网络空调、网络微波炉等一系列网络家电。也解决了安防、音视频等各个子系统间的相互连接。

其次,清华同方开发的“e-home 数字家园”。它主要针对国内的家庭需求

来设计,按照国际技术的高标准,用嵌入式软、硬件的技术,提供网络节点和终端设备。以定制化开发功能模块方式,根据使用的环境不同应用不同的系统模式。主要三大类产品模式:适用中高端住宅的以德国Effi 为协议的系统、遵循美国X-10 协议的中档住宅小区、以及普及性的以配电箱的集中安装类型的家居控制产品。

此外,百度在智能电视、智能路由器、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四处出击,小米强势杀入机顶盒、智能路由器行业;苏宁重心转移到O2O模式的“苏宁云电”和智能家居,并提出“苏宁私享家”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安居宝、索博、朗讯科技等智能家居厂商,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出现。现如今国内的各大软硬件公司都在积极研究更能符合中国市场的智能化家居设备,以解决当前产品安装、使用、维护复杂,价格昂贵等缺点,同时技术上也力求突破创新,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3 智能家居的技术手段

3.1 有线网络技术

作为传统主流的有线智能家居系统,它具有自身的特点:稳定性相对较高,数据传输快,各个功能结构简单。但它的缺点同样也是致命的,以至于一直不能被广泛推广——网络布局复杂,灵活性差,产品升级扩容不便,传输距离短,协议标准不统一、不兼容,布线量大,成本高昂,功能相对单一等诸多不便,所以有线组网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的内部组网上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X-10系统、EIB系统、HBS系统和8X系统都属于有线智能家居系统。其中X-10系统较为特殊,使用电力载波,无需额外布线,但也限制其应用范围只能为电力系统。

有线网络布线方式主要分为总线方式和星型方式,前者应用于分布的控制场合,后者应用于集中控制的场合。常用的有线网络通信技术有:RS485、CAN、LonWorks和以太网。其中,前3中都是总线型的拓扑结构,以太网即可以是总线型也可以是星型的拓扑结构。RS485是一种定义于物理层面上的通讯技术,不具有任何通讯协议,所以可以提供低成本的局域网络的多点通讯;CAN是一种现场总线,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LonWorks是应用于控制的网络平台,它基于网络协议LonWoeks,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控制行业,事实上LonWorks 通信技术已成为了建筑行业和控制行业的标准;以太网则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它使用交换机进行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

3.2 无线网络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之人们对便利性需求的进一步提高。“无

线智能家居”概念成为了当前智能家居行业重点发展的方向,也是现如今众多智能家居系统厂家重点开发的技术。与传统有线的方式相比,它更加灵活,扩展性更强,更便于维护和使用便捷,也更加有利于智能家居系统的不断更新发展。

当今常用的无线技术有几下几种:蓝牙技术(Bluetooth)、红外技术(IR)、射频识别技术(RFID)、Wi-Fi技术、Zigbee技术等。这些丰富多样的无线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更加灵活的内部组网选择,通过各技术自身的性能,其应用的场合和领域也有所区别。

蓝牙技术是由五家公司(东芝、IBM、Intel、诺基亚和爱立信)共同提出一种近距离无线数据通讯传输技术标准。在10~30米的半径范围内它可以实现单点对点的无线数据传输和声音传输,其速度最高可达到1Mbps。它的主要技术特点是:工作在全球开放的2.4GHZ频段,能保证它的连接在世界各地畅通无阻;它使用的是跳频频谱扩展的技术,在一次连接过程中,无线电收发设备按一定码序从一个信道跳到另一个信道;它还可以同时连接七台蓝牙设备建立1Mbps传输速度的数据传输,并能在一定范围内的穿越障碍进行连接的能力,组网也简单方便,具有安全性高、功耗低等众多优点。主要的用途在于数据、语音的传输、外围设备的连接以及个人局域网。所以蓝牙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开阔,具有巨大的开发能力和商业价值。但蓝牙技术也有着自身的限制,其组网节点个数少,效果较差。因此,蓝牙设备更适合低功耗单点控制,尤其是对于低功耗蓝牙BLE来说。

红外线传输技术1974年发明,1993年由上百家电脑周边厂商组成了一个相关组织,将此技术广泛应用,如遥控、鼠标、键盘、打印机等。它是一种点对点式的无线传输方式,传输速度快,能达到4Mbps。但它的传输距离非常有限,只有1到2米的距离,而且必须对准对象,不可以绕弯,信号不能加强且会被障碍影响,信息的传输也无法控制。红外线传输技术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它适用在低成本、安全性要求高、点对点高速传输、跨平台的领域,如信息网关,设备的互联。但它的致命缺点就是必须在可视范围之内进行使用。

射频识别RFID,它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的目标读写相关的数据,即利用射频阅读标记上信息的技术。而且无需识别系统和特定目标进行机械或光学的接触。射频识别技术最大的优点是非接触式识别,能穿透冰雪、灰尘、涂污等恶劣的环境进行数据读取,并且读取速度快,不到100ms,且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流程跟踪、医疗等交互性业务领域(如物流管理)。

Wi-Fi是以无线网络的方式将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相互连接的一种技术。它是由Wi-Fi联盟所制定的一种商业认证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也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通过无线路由器这个转化设备把所有有线网络信号保真的转化为无线信号,虽然其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传输质量略差,但传输速度快是它的最大优势之一,能达到54Mbps,能大大满足当今网络信息化的需求。它的另一大优势就是不受布线条件的限制,不需要单独布线,非常适合

移动用户的需求。

Zigbee最初主要是由Honeywell公司制定,由1998年开始发展,2001年纳入IEEE 802.15.4标准规范,并逐渐成为通用的低速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之一。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速、低功耗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它的优点就是复杂度低、功耗低、成本低。主要应用与自动控制领域和远程控制的领域,可以很方便的嵌入各种设备之中,进行无线组网通讯。

智能台灯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关于“智能台灯的设计与开发”的文献综述 一、前言部分 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最后一个阶段特别重要的一个作业,它能让我们将大学四年学习的课本知识联系到具体的应用当中去。它是对我们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不但能使我们各方面的知识系统化,而且使所学知识实践化。要求我们了解并掌握硬件知识,软件知识,培养我们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并锻炼我们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查阅资料及阅读中、外文文献的能力等,为以后独立工作贡献社会做大学期间最后的准备。 我选择的设计题目是智能台灯的设计与开发。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智能产品层出不穷,已逐步渗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患有近视眼的人数越来越多,我国近视眼发病率尤其突出。由于没有正确使用台灯,当光线变得昏暗时忘记及时打开台灯,或者长时间在高亮度的台灯下工作,久而久之,都会对视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市场上已出现了具有调亮功能概念的台灯,但其仍不具备成熟的自动调亮功能。本设计所制作的智能台灯具备手动和自动调节两种模式,同时还加入了人体检测功能,可实现人走灯灭。在保护视力的同时,也为节能环保做出了一份贡献。 二、主题部分 2.1传统台灯与智能台灯的区别 传统的台灯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就是为了实现照明,既不节约也不环保。而智能灯的主要含义是除了智能灯体,还有一个手持智能控制设备,智能灯控制设备具备计算能力和网络联接能力,通过应用程序,功能可以不断扩展。智能灯的核心功能是控制、灯光效果、创作、分享、光与音乐互动、光提升健康和幸福。 2.2智能台灯的发展方向 2.2.1、走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化照明 智能化灯将从纯粹的智能功能的发展转向更注重人的行为的智能灯控。以人的行为、视觉功效、视觉生理心理研究为基础,开发更具有科学含量的,以人为本的高效、舒适、健康的智能化照明。 2.2.2、满足个性化、层次化的照明 智能技术与灯光控制的结合使照明更进一步地满足不同个体、不同层次群体的照明需求,是使照明从满足一般人的需求到满足个体、个性需求的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这也应该是智能灯的发展方向。 2.2.3、智能技术与新光源及新照明技术的结合,创造崭新的照明文化 智能技术和电子开关等新照明光源和照明技术的结合,将构筑崭新的照明技术平台,其应用领域从智能家居照明到智能化的城市照明,有无限广阔的前景,并且正在创造一种崭新的高技术和高科学思想含量的照明文化。智能化照明的出现是灯具市场的发展趋势。 2.3此款台灯的有关技术知识 本人设计的智能台灯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技术,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模—数转换技术,电子电路技术以及有关的编程知识。 2.3.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它主要是由一种高热电系数的材料,如锆钛酸铅系陶瓷、钽酸锂、硫酸三甘钛等制成尺寸为2*1mm的探测元件。在每个探测器内装入一个或两个探测元件,并将两个探测元件以反极性串联,以抑制由于自身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干扰。由探

智能家居综述教学教材

智能家居综述 1 概述 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家居生活的影响带来了日常生活的革命性变化,从而诞生了智能家居的概念。80年代末期,由于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保设备通过总线技术进行监视、控制与管理的商用系统,这在美国称为Smart Home,也就是现在智能家居的原型。最初的智能家居主要源自智能建筑行业,主要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把上述三个系统有机结合起来。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技术逐渐向家庭发展,在家庭中应用最多的3C 产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融合协同的趋势日益明显。各终端厂商以此为切入点,纷纷启动了家庭网络和终端互联技术研究,并提出多种智能家居的应用方案。 2 智能家居的发展现状 自从1984 年世界上的第一幢智能建筑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出现以后,智能家居在国外得以快速发展,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先后提出了各种智能家居方案。到目前为止,智能家居系统已经开始应用在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的多个社区家庭,许多国内外的知名企业也开始研究与智能家庭相关的设备和技术。 智能家居从结构角度的变化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变革,从最初的雏形式的智能家居系统,采用了同轴电缆组建网络,只是简单的实现开关物理量的控制的功能;后来变革到相对成熟、多功能、高效的基于总线模式的视频音频通信的模式;再到以中心处理器为核心,融合所有家居系统,实现真正的集中智能化控制;到现如今主流方向的基于物联网技术,模块化选择服务功能的智能家居系统。一共经历了四代的发展,其相关技术也日趋成熟。 而从智能家居系统相关的协议标准来分,目前市场上被认可的主流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X-10系统,它是美国的主流应用系统,是利用电力线来作为构建网络的平台,用来保证数据的相互传递。同时,它采用集中总控制的模式来实现网络各终端的功能,这就使得该系统的操控相对简单、便利。而此系统的最大优点在于无需重新布线,它是利用电力载波技术,使用发射器将信号发出,再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处理后执行相应的操作。这就使得系统在安装工程上不需要为此单独钻孔开槽安装,大大节约了相应的费用和工期。但由于此系统的价格偏于昂贵,且相应的技术还有待提高,如抗干扰性差,通信速度低,所以在国内的推广并不是很成功;EIB系统,这是德国开发的系统,它的设计思路和美国的X-10系统恰好相反,系统各部分数据的交换都是采用总线连接的方式,使用前需要安装好相应的总线系统,并且也是采用中央控制的方式。此系统的最大特点是稳定性及安全性比较高,功能也很强大。但它缺点同样明显,预埋总线的方式不但增加了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文献综述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文献综述 院别: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专业:教育技术(师范) 班级:08师范(2)班 姓名:钟金芳 学号:2008084144126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摘要: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被重视,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工具,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它的作用更加明确和提升了层次。在课堂教育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后,对于不少人来说,它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领域,容易与熟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混淆。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内涵进行了梳理,介绍其优势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内涵对策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何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李克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导)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祝智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认为:课程整合是指把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对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技术使学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获取信息 分析与综合信息并娴熟地表达出来时,技术整合于课程才是有效的技术应该象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课堂教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南国农(我国著名电化教育专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学习,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识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或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领域:班级授课、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成为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手段。黎加厚(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课程融合,以增强对某一学习内容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信息技术使得学生能够以过去无法实现的方式进行学习当学生能够选择信息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综合并熟练地表达信息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是有效的信息技术能够成为课堂活动的整体组成部分,就像教

关于智能家居的研究综述[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通信工程 关于智能家居的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对智能家居的相关技术及发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智能家居的概念,然后对其市场环境及应用功能进行了阐述,再比较了分别基于PC机、单片机、嵌入式架构系统的智能家居网络控制器,并对远程控制技术中的有线技术与无线技术进行了对比,论述了其中GSM技术和Zigbee技术。文中最后也对未来智能家居发展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智能家居;架构系统;网络控制器;Zigbee技术 一、智能家居概述 20世纪80年代末,智能家居原型在美国产生,被称为Smart Home。因其布线简单、功能灵活、扩展容易而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应用。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智能家居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基于各种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更是层出不穷,使人们享受到了舒适、便利和安全的家居生活。 那么什么是智能家居呢?智能家居是以家为平台,兼备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住宅环境。智能家居网络控制系统是一个完整的集家庭通信、家庭设备互联和控制、家庭安全防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系统[1]。当然其功能也随着科技的进步正变得越来越新颖与强大。 二、智能家居的现状及应用 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要求和消费电子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家居控制方式已经成为家庭信息智能化进程的绊脚石。所以,开发更加先进、智能的家居控制系统在满足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有效的同时也迎合了人们追求个性化、自动化、智能化、高档化的心理需求。据有关机构统计表明,在2006 年,国际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达到184 亿美元,2008 年高达648 亿美元。目前,全球家庭智能化市场正在以8% 的速度增长[2]。中国人首次接触“智能家居”一词是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在智能家居技术领域与欧美国家的差距逐渐减小, 目前, 仅滞后2 - 3 年的时间, 已有包括海尔、TCL、清华同方等大型企业在内的数千家中国企业正日益成为此行业中的生力军[3]。

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XXX (XXX,XXX,XXX) 摘要:智能家居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依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融合个性需求,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个子系统如安防、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煤气阀控制、信息家电、场景联动、地板采暖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全新家居生活体验。 关键词:智能、控制、网络、家居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蓬勃发展及国内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 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经上升到了对整个家居智能化、自动化、安全、高效、舒适等更高层面的要求,这些都直接促成了智能家居的诞生[1]。 所谓的智能家居指的是通过综合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建立一个由家庭安全防护系统、网络服务系统和家庭自动化系统组成的家庭综合服务与管理集成系统,从而实现全面的安全防护、便利的通讯网络以及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家庭住宅[2]。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一般有照明控制系统、电器控制系统、安防门禁系统、消防报警系统、远程控制系统等组成[3],整个系统实现了信息的采集、输入和输出、集中控制、远程控制、联动控制等功能。与传统的家居系统相比,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利用高新技术实现与居住环境的协调,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居住环境,达到智能化、便捷化、高效舒适化等目的[4]。 2 智能家居系统的背景及意义 智能家居系统具有安全、方便、高效、快捷、智能化、个性化的独特魅力,对于改善现代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舒适、安全、便利的生活空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虽然其问世,至今还未能像DVD、家用PC、手机等其他家用电器那样,迅速掀起一股潮流,但从发展趋势看,智能家居的日益普及将是一种必然。预计到2010年,我国大中城市中60%的住宅会实现一定程度的智能家居。在未来,没有智能家居系统的住宅也许会像今天不能上网的住宅那样不合潮流[5]。 网络应用的普及以及各种信息家电的产生都使得在家庭内部对Internet的访问不再局限于单个PC,每个家庭都将面临如何在家庭内部传送Internet数据以及如何将各种家电设备连接起来的问题,基于此,智能家居网络应运而生。智能家居网络是信息社会的基本单元。未来的家庭中,各种家电设备将组成一个家庭局域网,并通过智能家居控制器接入互联网。智能家居网络的市场发展潜力极其可观,几家大的厂商Intel、IBM、Microsoft及Sony都早已涉及其中[6]。 智能家居网络指的是在一个家居中建立一个通信网络,将各种家电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对所有智能家居网络上的家电设备的远程使用和控制及任何要求的信息交换,如音乐、电视或数据等。智能家居网络的构架包括家庭内部网络系统、智能家居控制器以及智能家居网络与外部Internet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7]。其中,智能家居控制器是智能家庭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核心的管理、控制和与外部网络通讯作用。它是通过家庭管理平台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结合的一个系统,也是连接家庭

基于局域网的自主学习系统设计_文献综述

1前言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与搜集信息,已经成为每个人所必须做的事情,特别是计算机知识,因其自身知识更新快的特点,通过网站进行自主学习无疑是最佳的选择。随着高校校校园工程的展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专业信息技术老师的逐步充实,各高校的校园网平台正在逐步发生可喜的变化,如从无到有、平台管理落实到人、教职员工信息技术培训正在逐步展开并得到落实;校园网是建构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之上的为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服务的并与因特网连接的校园内的局域网络环境,是一种教育科研网络[1]。建好校园网,构建现代化教育环境,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正在到来,以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取代旧的、传统的落后教学手段,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时代的需要,用好校园网,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自主学习系统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网上虚拟教学和学习的环境,消除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实现了视频点播、在线教学、网上讨论、交流及测试等功能,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半工半读或在职学习的方式,他们中的许多人工作不定时,经常外出。而自主学习系统突破了时问、地点的限制,满足了这些人的学习要求。特别是因特网和多媒体两大技术的结合使满足网络教育的需求成为可能。而政府也十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利用因特网的非同步教学、双向交互式的视频教学和单向式预录视频教学等技术,积极推进网络教育的发展。现有三百五十多所大学和学院提供函授和因特网教育的远程学习学位,基本覆盖了美国高校的所有专业和学科。 英国也是较早开展网络教育的国家,而且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大学正积极开拓中国的教育市场,它们提供的信息技术理学硕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使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方式获得学位。网络教学已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们不仅在本国积极开展网络教学,而且正准备通过互联网占领更多的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份额。 国内技术界和教育界在最近几年内也开始致力于引进和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在引进方面,主要是亿邮公司引进并开发中文版的WebCT即eYouCT和CERNET于2003年10月与Blackboard公司共同投资组建赛尔毕博有限公司

智能教学系统:起源、发展与未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97831750.html, 智能教学系统:起源、发展与未来 作者:梅鑫华吴伟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第15期 摘要追溯ITS的起源与形成,从体系结构、ITS国际会议论文主题、典型ITSs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介绍ITS的发展,并从学习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学科有机整合三个方面探讨ITS的未来。 关键词智能教学系统;约束模型;学习支持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5-0048-03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化成为现实。而智能化工具作为人类智能的延伸,使得各领域的智能化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智能化引入教育领域,形成智能教学系统(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简称 ITS)。由计算机系统模拟专家的思维过程,效仿教师的策略选择和方案实施,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实现个性化和适应性教学。 1 什么是智能教学系统 1.1 智能教学系统的概念 智能教学系统(ITS)是一种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扮演教师的角色实施个别化教学,向不同需求、不同特征的学习者传授知识,提供指导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Adaptive Learning System)[1]。这是目前国内学者普遍接受的观点。而国外有学者认为,所有智能教学系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提供支持学习的教师服务[2]。 1)智能的本质:适应性。主要表现为能判断不同认知水平、知识水平的学生,并灵活提供相适应的教学材料,实施相对应的教学策略。 2)ITS的需求价值:提供服务。即面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能提供相适应的教师服务。 1.2 智能教学系统的学科基础 人类认识的深入、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新兴学科相继形成并蓬勃发展。智能教学系统正是在认知科学、智能技术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下而形成的,其学科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智能”相关学科: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学、人工智能。

智能交通系统综述

智能交通系统综述 摘要:“智能交通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研究21世纪的新型交通运输模式,是当前交通运输学科的一个前沿领域,因此了解智能交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发展阶段,各阶段发展的成果与特点以及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国内外智能交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初步设想了解决方法。另外还介绍了智能交通的组成及其应用领域,对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总之智能交通是我国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智能交通发展阶段成果问题前景 Summary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Abstract:"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a new discipline rapidly developed in the 1980 s, it is a new transportation mode studied the 21 st century, is currently the subject of transportation front field, so learning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important meaning.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achiev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g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Proposed the problems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eliminary. Also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he future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cast. In short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 Stage of development Results Problem Prospects 引言:ITS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加快、个人旅行与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交通需求越来越高,ITS便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主要阐述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服务体系及出现的问题,整体的介绍了智能交通 一、概念及概况 所谓数字交通,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定位、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和其它相关技术实现交通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以减少交通拥挤、提高交通流量、改善交通安全状况、充分利用路网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是一种全方位的交通智能化系统。 智能运输系统综合运用了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导航定位技术、图像分析技术等,将交通系统所设计到的人、车、道路和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发挥智能作用,从而使交通系统智能化,更好地实现安全、畅通、低公害和耗能少的目的。智能运输系统的英文为Inteligent Transport System,

智能家居的安防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智能家居的安防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家的概念已从最初满足简单的居住功能发展到注重对住宅的人性化需求。安全、舒适、快捷、方便的智能小区,已成为住宅发展的主流趋势,其中,安全性是首要目标。智能小区安全性的实现,除了人为的因素外,主要依靠小区的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 关键词:智能小区/住宅/安防系统 为了完成本次毕业设计,我通过学校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智能家居的安防控制系统设计方面的中外文献,这些文献为我本次毕业设计提供了很多帮助,以下这些文献就是我在本次毕业论文书写过程中所用到的参考文献,现将其列举如下: 文献[1]以保障安全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技术防范系统,称为安全防范系统。它包括以现代物理和电子技术及时发现侵入破坏行为、产生声光报警阻吓罪犯、实录事发现场图像和声音提供破案凭证,以及提醒值班人员采取适当的物理防范措施的各种设备。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应根据智能小区内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防护级别,满足小区全面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设计要求,以达到所要求的安全防范水平。 应根据智能小区的建设标准、使用功能及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感检测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形成先进、可靠、经济、适用的安全防范技术体系。 文献[2]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系统设计及其各子系统的配置,须遵照国家相关安全防范技术规程及智能化居住小区的规范、标准,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的集成应以结构化、模块化、规范化的方式来实现,应能适应工程建设发展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文献[3]智能小区一般通过在小区周界、重点部位与住户室内安装安全防范装置,并由小区物业管理中心统一管理,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范水平。小区的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主要由下列子系统构成。 住户室内安装家庭防盗或紧急求助报警装置,与小区物业管理中心计算机系统联

国内外智能家居系统发展现状

该文word文档兼容2003和2007国内外智能家居系统发展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家居的概念逐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1国外智能家居的发展情况自从世界上第1幢智能建筑1984年在美国出现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各种智能家居的方案。 智能家居在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有广泛的应用。 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统包括三表抄送功能、安防报警功能、可视对讲功能、监控中心功能、家电控制功能、有线电视接入、住户信息留言功能、家庭智能控制面板、智能布线箱、宽带网接入和系统软件配置等。 那么,什么是智能化家居?几年前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提出了“智能住宅”的概念,住宅智能化是智能家居的先导,智能家居是住宅智能化的核心。 那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才可以称之为智能化家庭呢?智能化家庭与智能大厦概念与定义一样至今尚没有取得一致的认同。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于1988年编制了第1个适用于家庭住宅的电气设计标准,即《家庭自动化系统与通讯标准》也有称之为家庭总线系标准(HBS);我国也从1997年初开始制定《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讨论稿)在《导则》中规定了小康住宅小区电气设计总体上应满足以下要求: 高度的安全性,舒适的生活环境,便利的通讯方式,综合的信息服务,家庭智能化系统。 同时也对小康住宅与小区建设在安全防范、家庭设备自动化和通讯与网络配置等方面提出了三级设计标准,即: 第一级为“理想目标”,第二级为“普及目标”,第三级为“最低目标”。 智能家居最终目的是让家庭更舒适,更方便,更安全,更符合环保。 随着人类消费需求和住宅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今天的智能家居系统将拥有更加丰富的内容,系统配置也越来越复杂。

网上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学院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合作导师职称 论文题目网上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 文献综述: 目前多数学校的作业管理都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手工阶段,作业批改信息主要依靠师生间口头传达,作业管理效率较低,容易出错等。因此,建立一个高效完善的作业管理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十分必要。 本文以实际运用为开发背景,运用软件工程原理和开发方法,采用ASP技术构建一个基于B/S模式的作业发布和管理系统的过程,以期改变过去传统的学生递交作业,老师批改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递交作业更加灵活,同时减轻老师繁重的工作量。系统采用模块化思想应用DREAMWEAVER来开发完成。整个开发过程首先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得出系统主要功能,数据流图及数据字典。接着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总体设计主要包括系统功能设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数据结构设计和系统安全设计等;详细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数据库访问的实现,主要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模块实现关键代码等。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系统的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以后的系统维护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今后开发类似系统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本系统的开发使学生和老师的沟通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促使学校的作业管理变的更加系统化、有序化。系统界面较友好,易于操作。 Internet技术持续迅猛的发展,给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设计和建设网络拓扑架构、网络安全系统、数据库基础结构、信息共享与管理、信息的发布与管理、从而方便老师和学生间信息发布、信息交流和教学资源共享。以现代计算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教学主要是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也有人称之为数字化时代。在数字化的网络环境下,学生希望得到个性化的满足,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同时能希望得到科学的评价;老师希望有效的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效率;探索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新的模式,为学校创造一种新的教育环境,使教务管理突破时空限制,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和标准化水平,是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完成教学学习。

基于蓝牙技术的家庭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蓝牙技术的家庭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郝天飞 专业班级电子科学与技术11-01 学号541111010112 院(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 翟凤潇(副教授) 完成时间2015 年03月20日

基于蓝牙技术的家庭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亦在不断提高,同时 电子产品更是飞速的发展着,人们对生活的智能化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到现今为止,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技术的变革和创新,现如今智能家居已经逐步地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本文的设计是基于蓝牙的自动窗帘控制系统,以蓝牙作为媒介来传输数据,通过手机软件和手机内置蓝牙设备来对家用电器进行无线控制,这更体现了智能家居的舒适、便利、高效、节能、环保。 关键词:智能家居/蓝牙技术

1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及互联网络的普及, 智能化产品已经开始进入社会和家庭, 在家电行业中,智能化也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且这种趋势如今已经初见端倪。消费者对智能家电的兴趣与日俱增, 同时, 也给家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场需要更加稳定的性能和更低的价格。总之, 家电智能化将成为家电市场发展的方向。家用电器的进步,关键在于采用了先进控制技术,从而使家用电器从一种机械式的用具变成一种具有智能的设备,智能家用电器体现了家用电器最新技术面貌。 如今技术工程、计算机科学、机电一体化和工业一体化等许多领域都在讨论智能系统,人们要求系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显然传统的控制观念是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智能控制与这些传统的控制有机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提高整体的优势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控制必将迎来它的发展新时代[1]。计算机控制与电子技术融合为电子设备智能化开辟了广阔前景。因此,智能控制的技术研究、应用都是非常有意义而且有很高市场价值的。 2 研究背景 传统家用电器有空调、电冰箱、吸尘器、电饭煲、洗衣机等,新型家用电器有电磁炉、消毒碗柜、蒸炖煲等。无论新型家用电器还是传统家用电器,其整体技术都在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的进步,关键在于采用了先进控制技术,从而使家用电器从一种机械式的用具变成一种具有智能的设备,智能家用电器体现了家用电器的最新技术面貌[2]。智能家电产品分为两类:一是采用电子、机械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二是模拟家庭中熟练操作者的经验进行模糊推理和模糊控制。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家电产品不断出现,例如,把电脑和数控技术相结合,开发出的数控冰箱、具有模糊逻辑思维功能的电饭煲、变频式空调、全自动洗衣机等。 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程度不同,同一类产品的智能程度也有很大差别,一般可分成单项智能和多项智能。单项智能家电只有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功能[3]。例如模糊电饭煲中,检测饭量并进行对应控制是一种模拟人的智能的过程。在电饭煲中,检测饭量不可能用重量传感器,这是环境过热所不允许的。采用饭量多则吸热时间长这种人的思维过程就可以实现饭量的检测,并且根据饭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控制过程。这种电饭煲是一种具有单项智能的电饭煲,它采用模糊推理进行饭量的检测,同时用模

智能家居技术综述

智能家居技术综述 发表时间:2019-05-06T15:24:28.767Z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9期作者:庞慧赵立莎 [导读] 最早的智能家居的建筑案例是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在康乃迪克洲所建造的City Place Building。 庞慧赵立莎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天津 300000 一、引言 最早的智能家居的建筑案例是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在康乃迪克洲所建造的City Place Building。之后各国陆续出现很多具备智能家居建筑,其中最著名和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的比尔盖茨于1997年建成的、位于美国西雅图的“未来之家”。 全球范围内,美国、欧洲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智能住宅”的概念: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或异地监控、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二、智能家居技术分解 智能家居功能结构:智能家居系统是由各联网的设备组成的一个由控制器控制的智能网络,因此智能家居系统的结构是由其需要的功能限定的。根据智能家居系统需要的不同功能,在这个智能网络中添加或删除特定设备。智能家居系统一般具有如下功能:家庭联网功能、短信收发功能、防盗报警功能、防灾报警功能、求助报警功能、场景控制功能、定时控制功能、远程控制功能、联动控制功能。 基本结构及技术: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技术是网络传输技术和控制器的算法,而限制智能家居技术发展的主要是网络技术。家庭网络是智能家居系统的联系枢纽。家庭网络与智能控制器连接,控制家居设备的运行,接收家居设备的信息;家庭局域网还通过家庭网关与互联网连接,获取外界的环境及其它信息,以便更好地控制家居环境。 三、智能家居的全球、中国专利态势分析 (一)全球态势分析 (1)全球申请趋势 1986-1998年之间,全球申请量处于缓慢上升阶段。在此期间关于智能家居的申请量极少,因为智能家居所依赖的基础技术——网络协议技术的发展还不成熟。 1998年-2007年之间,智能家居的专利申请量出现一个小高峰。这是因为,虽然在1988年使用TCP/IP协议的Internet对外开放,但是商业上的广泛使用是在几年之后。尤其是Internet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是从1997年开始,国内Internet用户数在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 2007-2016年之间,智能家居的专利申请量出现一个大的增长量。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为智能家居的实现提供了进一步的可能性,基于无线网络的智能家居专利申请量急剧增大,并且势头依然迅猛。由于对智能家居的需求增大,兼且基本的技术发展成熟,在未来几年内智能家居的专利申请数量会依然十分可观。 (2)主要申请国排名 关于智能家居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中国36%、美国20%、韩国19%、欧洲8%、日本4%。其中中国所占的比例最大为,这说明虽然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并且能够迅速将其结合其它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的研发中。 (3)主要申请企业分布 在主要申请企业中,三星公司申请量排首位,其他主要的申请企业依次为法国的尚飞(SOMFY SAS),韩国的LG,美国的谷歌,中国的小米,日本的恒视(ELBEX VIDEO),美国的VIVINT、艾科斯达(ECHOSTAR TECHNOLOGIES)。 (二)国内申请人分析 (1)国内年申请量趋势 我国智能家居目前经历了三个时期:萌芽期、平稳增长期、快速增长期。 萌芽期(2003年之前):每年全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只有个位数,此时是智能家居技术的摸索阶段。在这个期间,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从少数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大众视野,逐渐成为生活上必不可少的技术。早期互联网技术发展不成熟以,从而限制了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 平稳增长期(2004-2011年):专利申请量平稳增长,年申请量逐步增加并且超过百件,智能家居系统的结构在这段时期已经逐渐形成。在此期间,互联网行业被大力推动,同时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得技术上可以与其他国家互通,智能家居系统应运而生。 快速增长期(2012-2016年):智能家居技术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这一时期的专利申请量以成倍的速度增长。在此期间,由于生活需求,对智能家居的需求变大,同时由于无线网络的成本降低、使用范围的扩大,使得智能家居系统的实现成本更低,导致智能家居的专利申请量激增。 (2)申请量排名 排名靠前的、申请量较大的申请人为公司或高校,智能家居领域的申请量由具有更多资源、技术和人力的公司申请占据较大比例。小米公司申请的智能家居方面的专利排名第一,远超其他公司的申请量。由此可以看出,小米公司是智能家居系统方面的龙头企业,正在有意识地向该领域发展,并且具有较强的专利保护意识。 成都科创城、长虹、海尔等公司也具有较大量的申请,但与小米公司的申请量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申请量排名靠前的申请人中,还有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这说明高校正在积极地使科技成果与产业相结合,努力转化科研成果。 (3)地域分布 智能家居的申请人大多数是在北京(49%)、成都(14%),以及其他一些沿海城市。这说明大部分的技术仍然集中在沿海等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集中的城市,成都的智能家居申请量排在首位,依托于位于成都的数量较多的软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 事实上,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依赖于软件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而掌握这二者的多为一些大型企业。因此,申请智能家居专利的申请人所在地跟随这些企业的所在地而分布。

智能家居概念、发展现状及趋势

智能家居的起源 一、智能家居的由来 智能家居概念的起源甚早,但一直未有具体的建筑案例出现,直到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United Techno1ogies Building System)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于美国康乃迪克州(Conneticut)哈特佛市(Hartford)的CityPlaceBuilding时,才出现了首栋的[智能型建筑],从此也揭开了全世界争相建造智能家居的序幕。 最著名的智能家居要算比尔﹒盖茨的豪宅。比尔﹒盖茨在他的“未来之路”一书中以很大篇幅描绘他正在华盛顿湖建造的私人豪宅。他描绘他的住宅是“由硅片和软件建成的”并且要“采纳不断变化的尖端技术”。经过7年的建设,1997年,比尔﹒盖茨的豪宅终于建成。他的这个豪宅完全按照智能住宅的概念建造,不仅具备高速上网的专线,所有的门窗、灯具、电器都能够通过计算机控制,而且有一个高性能的服务器作为管理整个系统的后台。 智能家居是IT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向传统家电产业渗透发展的必然结果。由社会背景之层面来看,近年来信息化的高度进展,通讯的自由化与高层次化、业务量的急速增加与人类对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效率性要求的提高,造成家居智能化的需求大为增加﹔此外在科学技术方面,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与电子信息通讯技术之成长,也促成了智能家居的诞生。 20世纪80年代初, 随着大量采用电子技术的家用电器面市,住宅电子化出现。80年代中期,将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与安全防范设备各自独立的功能综合为一体后,形成了住宅自动化概念。80年代末,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通过总线技术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防设备进行监控与管理的商用系统,这在美国称为SmartHome,也就是现在智能家居的原型.智能家居最初的定义是这样的:"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安防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HBS)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系统上,进行集中或异地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HBS是智能住宅的基本单元也是智能住宅的核心. 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1984年在美国康涅迪格州出现,当时只是对一座旧式大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采用计算机系统对大楼的空调、电梯、照明等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并提供语音通信、电子邮件和情报资料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智能家居最早沿于英文Smart Home,早先更多提法是Home Automation 家庭自动化,因为早先涉及的产品都与家庭自动化产品和配件有关,自动化、智能化是其重要特点。几年前,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智能住宅”(即智能家居Smart Home)的概念。其目标就是:“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HBS)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智能家居(Smart Home)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上,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目前关于智能家居的称谓多种多样,诸如:电子家庭(Electronic Home)、e-Home、数字家园(Digital family)、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家庭网络(Home net/Networks for Home)、网络家居(Network Home)、智能化家庭

《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教学网站【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教学网站 一前言 网络课程是决定网络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要素,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网络课程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人们对网络课程评价重要性的认识也逐步提高。这一点,从当前对网络课程评价的热烈的讨论中可以得到证实。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对网络课程评价进行过探讨,发表了大量的相关论文,提出了一批评价量表、量规和指标集。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基础。 本文在相关概念(评价、教育评价、课程、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和网络课件)详尽阐释、分类缕析的基础上提出网络课程评价的概念、评价的意义、原则和方法;结合国内外最新的评价研究成果,提出了网络课程评价模式;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二网络课程的设计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尽最大可能多渠道、多方面采集详尽的中外关于网络教学评价,信息资源评价和课件评价等相关资料,共收集到相关文章200多篇;相应的指标集、评价体系、评价量表十几张。在小规模的教学调查、专家咨询和小组研讨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评价目标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并将其毫无遗漏地排列出来共计汇总621项指标或标准。然后,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提炼,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去掉非本质的、作用不大的,合并同类项各相关项,除掉重复项,调整互相矛盾的以及有因果关系的因素,这样共筛选出的211项指标。根据其概念和描述对之进行分类,采用综合和分析(归纳与演绎)的方法,最后形成一级指标6个(科学性、教学性、使用性、技术性、艺术性、规范性),二级指标32个形成了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运用统计法和层级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然后运用一致性检验,证明和检验权重设置的合理性,提高了指标体系的效度与信度。在此基础上,确定评价标准、划分标准等级,为了使评价指标体系在使用过程中能更加客观和公正的评价网络课程,笔者在等级划分时引用模糊数学的模糊函数公式,引入隶属度的概念,增加了指标体系的效度与信度。最后对指标、权重和标准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以筛选或甄别指标,精炼标准,完善指标体系。

大数据及其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综述_陆化普_百度概要

第 15卷第 5期 2015年 10月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 ol.15No.5 October 2015 文章编号:1009-6744(2015 05-0045-08中图分类号:U491.1文献标志码:A 大数据及其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综述陆化普 *, 孙智源, 屈闻聪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北京 100084 摘要:大数据给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革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 从交通大数据的基本概念、交通大数据带来的问题和大数据驱动的数学建模方法等方面, 阐述了交通大数据给智能交通系统带来的变革 . 为了深入理解交通大数据的内涵, 分析交通大数据的产生背景, 提出了交通大数据的“ 6V ” 特征, 总结了智能交通系统中大数据的基本类型 . 面对交通大数据带来的数据安全、网络通信、计算效率和数据存储等诸多问题, 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思路 . 对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 说明了混合模型的意义 . 最后, 讨论了大数据驱动的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框架 . 关键词:智能交通; 交通大数据; 数据驱动; 智能交通系统 Big Data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Urba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LU Hua-pu , SUN Zhi-yuan , QU Wen-cong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 Tsinghua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Big data bring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novation of urba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Significant changes of ITS, which brought by traffic big data, are shown in three aspects:the concept of traffic big data, problems brought by traffic big data, and big-data-driven based mathematic modeling methods.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deeply understand big data, the background and category of traffic big data are sketched, the “ 6V ”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big data are proposed, the basic types of traffic big data in ITS are summarized. Strategies and idea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the problems of traffic big data, namely, data security,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data storage.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method of data driven model, and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of hybrid model. Finally, system framework of ITS based on traffic big data is proposed. Key word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raffic big data; data drive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快速发展, 数字城市 (Digital City 与智慧城市 (Smart Ctiy 接踵而来 .1998年 1月,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新世纪人类星球之认识 (The Digital Earth: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收稿日期:2015-02-04修回日期:2015-08-30录用日期:2015-09-09 基金项目:“ 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14BAG01B04-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1408023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 (吴江返校经费课题 (2015WJ-B-0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